一、北京猿人时期的地层与环境(论文文献综述)
王法岗[1](2016)在《侯家窑遗址综合研究》文中指出侯家窑遗址指许家窑文化遗址的74093地点,位于河北省阳原县境内,该遗址发现于1974年,当年、1976、1977、1979年先后进行多次发掘,出土古人类化石20件、石制品上万件、动物化石一批,是目前许家窑文化遗址的主要发掘地点和主要的材料来源。该地点发现以后与1973年发现的73113地点合并,统称为“许家窑遗址”,目前,学术界多误认为74093地点即为许家窑遗址,位于山西境内,引来归属权、管理权的争议。侯家窑遗址研究深入,是我国北方研究水平较高的旧石器时代中期遗址之但争议问题颇多,特别是年代问题,分歧很大,绝对年代数值自不到两万年至四五十万年之间,各个阶段都有,严重影响对该遗址的正确认识。近些年,有些学者又开始关注其埋藏地层的性质,认为文化遗物并非埋藏于最初认识的泥河湾层中,提出了新的研究课题。侯家窑遗址的古人类化石材料已做过详细的研究,取得了很重要的研究成果,但发现数量最多的石制品、动物化石等文化遗物多未经过详细的研究,由于年代久远、丢失等原因,我们对其文化面貌的认识有限,仅有很少的资料发表,缺乏全面的认识。2007-2013年,河北省文物研究所在该遗址开展了新的考古调查、发掘工作,获得了一批新的材料,对以往的某些观点有了新的认识,为解决该遗址的争议问题提供了新的证据。本文以这批资料为基础,结合以往发表的资料及各种研究结果,探讨以往问题产生的原因,并根据新的证据对相关问题作出分析,以求解决相关问题,全面而客观的认识该遗址的面貌。将74093地点等同于许家窑遗址,并将之归属山西的误解,是造成该遗址名称混乱、管辖权不明,并引发相关争论及冲突的根源。根据实地调查,许家窑文化遗址包含的两个地点相距较远,有2300多米,74093地点位于河北阳原的侯家窑村,根据考古遗址命名的一般原则,建议将74093地点命名为侯家窑遗址,根据考古遗址属地管辖的原则明确其归属于河北省。这一命名方式遵循了我国旧石器时代遗址命名的传统和方式,符合最新颁布的不可移动文物定名标准,也不与原有的“许家窑遗址”、“74093地点”的命名发生冲突,更有利于明确遗址的归属,便于遗址的管理、保护,也有利于调和各种矛盾,促进社会和谐发展。新的考古调查发现侯家窑遗址周围泥河湾层被后期河流侵蚀改造较为严重,在冲沟断壁观察泥河湾层被侵蚀成凹槽状,又被后期的河流相堆积物填充,侯家窑遗址即位于其中的一个凹槽中。考古发掘在文化层以下4米处找到泥河湾层与河流阶地堆积的接触面,文化遗物出自侵蚀面之上,并非以往认定的泥河湾层,而是泥河湾层被侵蚀后再次堆积的梨益沟的第三级阶地。这一认识为古地磁测年方法测定该遗址时代非常古老的结果找到源头,古地磁测年无法衡量沉积间断的时间,其结果也就无法正确反映该遗址的时代。同时,由侯家窑遗址的文化遗物出自泥河湾层,且时代为晚更新世,从而将泥河湾层沉积的时间延续至晚更新世的许家窑组,其存在的前提条件已不存在,亦无法由侯家窑遗址的时代来证明泥河湾层延续至晚更新世,其目的不能达到,也就失去了存在的基础和意义,因而建议取消“许家窑组”这一岩石地层单元。侯家窑遗址石制品的一般特点为:原料就地取材;采用硬锤直接剥片,以锤击法为主,砸击法占有重要地位;以小型石品为主体,占绝对多数;石制品类型包括石锤、石核、石片、石器、废片、断块等;石器毛坯以石片为主,以正向加工为主,类型以刮削器为主,另有少量的尖状器、雕刻器、石钻等;石球作为一种特殊器型,占有较高的比例。石器工业可以总结为石球技术特别发达的小石器工业,属于中国北方以小石器为主的主工业类型,石球技术发达,可能与该遗址特殊的狩猎活动有密切关系。该遗址的石器工业与泥河湾盆地自始至终发展的小石器工业是一致的,是小石器工业在泥河湾盆地发展演化的一个重要环节,石制品的一般特点与东谷坨、板井子、新庙庄、西白马营等遗址具有较多的相似性。鉴于东谷坨遗址时代古老,其石器加工技术的精致程度已经超出了其时代的概念,不具有普遍的时代意义,因而侯家窑遗址与板井子遗址、新庙庄遗址、西白马营遗址等的相似性更高一些,在加工的精致程度上稍逊上述遗址一筹,可能时代要更早一些。与中国北方旧石器时代早期晚段以来的主要遗址比较,侯家窑遗址在剥片方法、石制品组合、石器类型、石器加工技术等方面与周口店第十五地点存在较多的相似性,与丁村第100地点存在较大的区别,与峙峪遗址虽存在较多的相似性,但在石器类型的丰富程度、加工的精致程度等方面存在较大的差距。侯家窑遗址的哺乳动物化石除人化石外,还包括24种,具体包括:翁氏麝鼩(相似种)、鼹鼠、翁氏野兔(相似种)、西藏鼠兔(相似种)、方氏鼢鼠、布氏毛足鼠、沙鼠(未定种)、褐鼠、诺氏古菱齿象(相似种)、狼、虎(相似种)、普氏野马、野驴、披毛犀、猪(未定种)、河套大角鹿、葛氏斑鹿、马鹿、裴氏扭角羊、许家窑扭角羊、普氏羚羊、鹅喉羚、羚羊(未定种)、原始牛。该动物群的种属多为晚更新世的常见种类,仅少量中更新世的残余种,比较有代表性的有北京猿人遗址中出现的代表种——裴氏扭角羊,另有葛氏斑鹿、步氏毛足鼠等,代表一种稀树草原环境,为草原、灌木、森林的相交混的植被景观。该动物群的时代明显晚于周口店第一地点B组的时代,介于大荔人化石地点动物群与丁村第100地点的动物群之间。该遗址发现的许家窑人化石具有中国古人类化石普遍的典型特征:顶骨与枕骨之间存在较普遍的“印加骨”(人字骨)现象,门齿呈铲形等,表明许家窑人在我国连续的人类进化线上。化石特征既有与北京猿人相似的原始性特征,又有与现代人相似的进步性特征,在可观察描述形状、测量数据的统计上,与北京猿人特征更接近的原始性特征37项,占51.4%,与现代人或者尼安德特人进步性特征17项,占23.6%,介于北京猿人与现代人或者尼安德特人中间阶段的特征18项,占25%。许家窑人化石处于直立人与现代人的中间阶段,在特征上原始性更多一些,离直立人更近一些,离现代人更远一些,与大荔人化石具有更多的相似性,在直立人向现代人转变的较早阶段,与丁村人化石相比,两者虽存在定的相似性,但许家窑人的原始性要更多一些。孢粉分析结果显示,侯家窑遗址古人类生存时期呈现以松和云杉等喜冷湿的植物为主的森林景观,代表寒冷而湿润的气候环境,年平均气温比现在低约2-4℃,处于冰期。该区域该时期虽处于气候寒冷的环境,但相对较高的降水量,给古人类生存带来了丰富的动植物资源,提供了生存的必要条件。排除古地磁测年结果对该遗址时代偏老的干扰,结合泥河湾盆地东端、中部、西端现存泥河湾层顶部的年代多集中于中更新世中晚期,大约距今三四十万年前,而现存泥河湾层顶部与上覆地层之间存在着20多万年的沉积间断的结果,侯家窑遗址埋藏于现存泥河湾层顶部的上覆地层中,其时代也应该在这个范围。结合该遗址已有的年代数据,并根据石制品、动物化石、古人类化石的比较,该遗址的时代为距今大约17万年前后,该时期处于大理冰期阶段,对应深海氧同位素的第6阶段(MIS6)的早期。
杨亚长,马明志,胡松梅,王炜林[2](2008)在《陕西史前考古的发现和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战世佳[3](2018)在《宾福德的学术思想研究:中国考古学的视角》文中研究说明路易斯·R·宾福德(Lewis R Binford)是世界考古学史中具有重要影响力的考古学家与人类学家,作为过程考古学的发起人及重要代表人,在民族考古学、遗址过程研究、埋藏学、史前考古学、过程考古学理论框架的构建等方面有着世界性的影响力,他的研究成果和方法在我国史前考古学研究领域也已有了介绍和应用。但是,对宾福德的学术思想,尤其是其对中国考古学的意义还缺乏系统与深入的研究。本文主要采用考古学学思想史的研究方法,以考古学家个人学术史为出发点,结合整个欧美的考古学发展背景,分别从内史和外史的角度讨论转变因何、如何而发生并思考20世纪60年代美国考古学的转变对于我国未来考古学的发展有何启示。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宾福德教授与中国旧石器考古学有多次亲密接触,研究周口店遗址的形成过程,对中国旧石器时代考古学产生了重大冲击。重新梳理其研究过程以及中外考古学家的反应,对了解中外旧石器考古学的差异有重要意义。从中国考古学的视角总结宾福德的学术遗产将有助于中国旧石器考古学正在发生的学科转型。第一章作为本文的绪论,着重提出本文所采用的考古学史的架构并说明考古学家在考古学的重要性。文中简要探讨了考古学史作为考古学研究分支的概念、内容、分类及研究意义,提出研究考古学史的外史、内史、人物史与综合的视角,强调关键考古学家的个案研究对考古学科发展的重要意义。第二章是罗列了针对考古学家个人的考古学史研究工作,尤其是我国已有的个人学术史和国际范围内对宾福德个人影响力的研究。宾福德的学术生涯长达半个多世纪,在多个研究领域内取得了突出的成果并且具有着时代超前性。宾福德的学术思想早在20世纪80年代便已经被详细介绍到我国,但是当时的影响力不够。直至21世纪初,更多的着作被翻译成中文发表,以及我国考古学与世界考古学交流日益增多,我国学者对宾福德愈加了解并且意识到过程主义考古学对当下的研究仍然具有指导意义。第三章主要聚焦于宾福德的早期个人经历,包括家庭背景、童年生活和求学时光等,从个人发展的角度梳理宾福德学术思想的形成及其背景。宾福德在弗吉尼亚地区的童年生活培养了他对自然和考古学的好奇,二战过后从军期间在部队中对人类学调查和考古学发掘有了更加明确的概念。回国之后转入北卡罗纳州立大学继续学习人类学,硕士和博士期间继续在美国密歇根大学进行专业的人类学学习。期间,意识到了当时考古学学术理论上的不足,对传统文化历史考古的不满日渐清晰。第四章侧重讨论了20世纪60年代过程主义考古学的兴起与宾福德对“新考古学”的贡献,本章首先交待了过程主义考古兴起之前的美国考古学现状和20世纪60年代过程主义考古学兴起的社会背景。之后详细阐述了宾福德在芝加哥大学供职期间提出的“更科学、更人类学”的观点,并且在此基础上总结了新考古学的主要观点。说明过程主义考古学的时代创新性和在考古学理论范式上革新的意义,分析宾福德的过程主义考古学及科学考古学的重要性。过程主义考古学很快在20世纪70年代早期也遇到了其理论上的危机,为了应对后过程主义考古学家的批判,宾福德等人意识到不能仅仅只是批判传统而是需要提出更加系统的方法论以解决在实践中所遇到的问题。第五章特别关注了宾福德与中程理论建设的关系,中程理论是宾福德学术思想中非常具有影响力的方面。20世纪70年代至20世纪90年代期间,宾福德提出的中程理论和长期的民族考古学实践工作。20世纪60年代起路易斯·宾福德及萨利·宾福德夫妇便已经开始关注旧大陆考古学,尤其是莫斯特工业的分类问题,并就此与博尔德展开了近二十余年的大争论。为了解决“莫斯特难题”,宾福德提出了中程理论和行动主义的方法。1970年前后,宾福德连续四年进行民族学调查,在此之后足迹遍布全球各地,建立民族考古学的数据库和理论方法的同时,尝试从全球视角归纳早期人类的适应模式进而解决农业起源等难题,最后,形成了集大成的着作《构建参考框架》。其中,也包括对北京猿人行为模式的分析,这也是宾福德与中国考古学的直接接触。第六章侧重于讨论宾福德有关于周口店第一地点的主要研究观点。北京猿人遗址是我国重要的旧石器与古人类遗址,一直受到国内外研究者的关注。宾福德在《当代人类学》(Current Anthropology)上先后发表《远观埋藏学:周口店是北京猿人之“家”吗?》和《近观周口店》等文章,从埋藏学、遗址形成过程等多个角度对北京猿人遗址进行全面的分析,提出了有关北京猿人遗址地层分组、同类相食、人工用火、骨器的加工制作、动物骨骼痕迹观察及猿人的适应策略等多个方面的新观点与新结论。这些观点引起了世界范围内相关学者的大讨论,我国学者也进行了积极回应。该章对宾福德和相关学者的观点进行了概述和梳理,总结这些观点的立足之处及不同观点的局限性,思考这场持续数年的北京猿人遗址之争对未来的中国考古学多有裨益。第七章讨论宾福德与中国考古学的接触过程。本章通过书信和报告等杂志还原了国内学者了解较少的宾福德的中国之行。宾福德早在1982年便已经在结识了台湾学者何传坤,产生了到中国来研究中国材料的想法,最终在中国科学院与古脊椎动物研究所的邀请之下成功来华。在华期间,宾福德参观了当时我国北方已经发掘的大部分重要遗址,对中国旧石器时代考古学有了非常直观的印象,回国之后通过剪辑教学录像片和发表文章的方式将这些最新的中国考古学发展现状介绍给了美国学者。第八章是本文的结论部分,首先简单介绍了宾福德教授的重要学术遗产和集大成之作《构建参考框架》,尝试归纳宾福德教授对当代史前考古学研究理论和狩猎采集者的研究成果。最终从中国考古学的角度总结宾福德教授的学术遗产及其对中国考古学未来的启示,立足考古学人物史的构建中探索考古学史和考古学理论研究对中国考古学学科发展的意义。简言之,本文应用考古学思想史中内外因相结合的方法从中国考古学尤其是中国旧石器考古学的视角出发,深入探讨了美国考古学家宾福德学术思想的形成过程以及对中国考古学的意义。
高星,张双权,张乐,陈福友[4](2016)在《关于北京猿人用火的证据:研究历史、争议与新进展》文中指出周口店第1地点古人类用火证据是该遗址一系列重大科学发现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在很长时期内,作为同类遗存中最早的记录及其分析论证结果被国际学术界广泛接受。但随着少数西方学者的质疑和挑战,从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开始在这一问题上出现争议,其后开展的埋藏学和地球化学分析又得出进一步否定的结论。但周口店遗址的洞穴地层十分复杂,目前残存的堆积与古人类生存时期的状态有重大差别,与当初大规模发掘时见证的遗物遗迹的分布与埋藏状况也有很大不同,在剖面表层做局部有限的采样分析并不足以推翻以前的系统性研究结论,何况很多否定性的意见源自学术理论思潮的转变和缺乏具体分析的常规性推理。从以前的发掘记录和各种分析结果看,周口店遗址埋藏着丰富的古人类用火证据,这些证据不是孤立的,是可以相互验证和支持的。2009年以来在遗址开展的新的发掘与研究获得重要进展,揭示出具有结构的火塘、烧骨、石灰化的灰岩块等原地用火产生的遗物与遗迹,对相关材料的现代科技分析进一步确定这些遗存的人类用火性质。这样,遗址上文化层的用火证据变得明确无误,相关争议终可尘埃落定。对于下部地层中的用火证据,尚需做同样的发掘、分析和研究工作。
李罡[5](2018)在《泥河湾盆地考古史研究》文中认为泥河湾位于河北省阳原县,拥有丰富的第四纪沉积物,蕴藏着距今200万年至新石器时代史前各时期的文化遗存近200余处。自上世纪20年代初被发现以来,至今已有近一个世纪的科研背景和工作基础。泥河湾盆地成为挑战人类非洲起源说的重要区域之一,被誉为“世界东方人类的故乡”,其旧石器时代考古学、第四纪地质学、古生物学等方面在国际学界占据显要位置。本文主要以泥河湾盆地旧石器考古学研究历程作为研究对象,兼顾其相关学科,对近百年泥河湾盆地科研历程分五阶段进行阶段研究评述,是初步构建泥河湾考古研究史的初步尝试。泥河湾盆地的科考活动最初始于1921年,直至1948年召开第十八届国际地质大会才将泥河湾层地质时代定为早更新世,这一阶段的科考活动主要集中在对第四纪地质古生物的研究方面。早期地质学者发现了泥河湾盆地发育面积广大的河湖相地层,“泥河湾层”得以建名及被初步研究,泥河湾哺乳动物群得以确立,并引起国际学术界对泥河湾的关注。学者们提出泥河湾层蕴藏远古人类遗迹的早期猜想并引发相关讨论。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学者成为泥河湾盆地研究活动的主力。“泥河湾层”成为我国华北地区早更新世标准地层之一。我国的旧石器时代考古迎来新的发展,同属于泥河湾层发育区的山西大同盆地发现旧石器时代晚期峙峪遗址。泥河湾盆地成为寻找更古老人类遗存最有希望的地区之一。在对火山及新构造运动方面也有相关研究。1965年,在阳原盆地发现两处旧石器时代晚期遗址,泥河湾盆地进入旧石器时代考古研究的发展时期。19721974年,发现、发掘旧石器时代晚期的虎头梁遗址群。19731977年发掘旧石器时代中期的许家窑-侯家窑遗址,将早期北京猿人文化和晚期的峙峪文化联结起来,充当了过渡桥梁。1978年,发现距今约136万年的小长梁遗址,在国内学术界产生极大影响。此后大规模旧石器考古调查、发掘和研究工作蓬勃发展,并取得显着成就。新的考古发掘技术开始被尝试和推广,碳-14年代测定法、铀系法、古地磁年代测定手段等开始应用于对考古遗址的分析及研究。泥河湾旧石器时代早、中、晚期遗址的考古发现和遗址数量的不断扩充,形成一个不间断的发展序列,丰富了旧石器文化内容,有力地促进了我国旧石器文化发展序列的完善。泥河湾盆地成为中国旧石器时代考古的重要地区。同时,在对古生物化石的发现与研究、泥河湾层的划分等领域都有不同程度的进展。1990年开始,泥河湾盆地旧石器时代考古研究进入辉煌时期。一系列发现及科研成果,促成中美考古合作项目的启动,飞梁、东谷坨遗址发掘得以实施,新的发掘技术得到推广,研究水平明显提高;石制品拼合研究取得重大突破,遗址的埋藏环境、人类行为学研究受到重视;更古老的文化遗存被发现,人类的活动历史追溯到距今约200万年;旧-新石器时代过渡这一重大学术课题取得初步成果;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泥河湾遗址群的保护工作受到重视;古地磁测年技术得到较好的应用,相关领域也有新的进展。2012年,作为国内最大的旧石器专题博物馆之一的泥河湾专题博物馆建成使用。泥河湾盆地科研工作持续推进,并取得巨大成果,为考古学界及中央、地方政府所认可,东方人类探源工程得以立项。2013年项目启动,围绕马圈沟遗址、侯家窑遗址等开展发掘、调查工作,多学科、多科研单位研究力量注入到泥河湾的学科发展中,使多角度认识和解决泥河湾盆地考古工作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成为可能,也使一些学术分歧和模糊认识获得以新角度和新思维进行探讨和确认的条件。项目开展后,对泥河湾盆地地质、地貌及古环境、旧石器考古及古人类学方面取得了众多成果。多学科、多学术机构对泥河湾的共同研究,使泥河湾盆地的旧石器考古学迎来继周口店发掘之后的又一次复兴。
张乐,汤卓炜[6](2007)在《有关北京猿人生存环境的探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列举并梳理了有关北京猿人生存环境研究的各种不同观点,发现以往研究主要根据孢粉、动物群和沉积物三方面证据进行,通过论证作者在每方面都指出了自己支持的观点,并探讨了第7层环境研究中出现的问题,最后将三种要素反映的北京猿人生存环境变化情况基本统一。
牟昀智,杨子赓[7](1982)在《北京猿人生活时期的地层与古气候演变》文中研究表明北京猿人在洞穴内生活的时代应当距今50万年至23万年,属中更新世.猿人洞穴内厚达40余米的堆积层,形成于距今100万年至23万年,共划分出17个层.自下而上:17—16层属早更新世.15—14层属中更新世早期.为龙骨山组.13—1层属中更新世中、晚期。为周口店组.第13层底界为布伦赫斯正极性世和松山反极性世交界线上.第1—13层可依据气候原则划分为五个阶段,与洞外属中更新世的“下砾石层”相对比.北京猿人生活时期是处于一个具有干湿交替演化的温带气候环境,后期反映变干的趋势
葛肖虹,刘俊来,任收麦,袁四化[8](2014)在《青藏高原隆升对中国构造-地貌形成、气候环境变迁与古人类迁徙的影响》文中指出对中国新生代以来构造-地貌形成的认识,必须建立新生代重大环境事件的年代序列,既需要不同地区构造变形、隆升年代学的依据,又需要宏观背景的把握。现今中国大陆构造-地貌格架及相关问题,诸如青藏高原的隆升、西部北西西向盆-山地貌和东部北北东向阶梯状盆-山地貌的形成时代、发育过程等,一直是地学界关注但尚未得到统一认识的一些重要科学问题。20世纪70年代以来通过青藏高原隆升的研究、提供了大量隆升年代学和古高程信息的数据,使得对其开展定量分析成为可能。青藏高原何时形成现今的高原面貌?这是国内外学者长期争议的科学问题。笔者从20世纪80年代对柴达木盆地及其邻区开展了20余年研究,发现柴达木作为一个现今的高原盆地经历了青藏高原隆升的全过程,高原隆升和环境变迁的所有事件,在盆地的沉积、构造上都有比较完整的记录,因此它可以作为青藏高原隆升大阶段划分的最佳参考时空坐标,并依此提出古近纪期间(5524 Ma)青藏高原整体并未隆升;青藏—闽粤高原的初次隆升发生在中新世早—中期(2317 Ma),上新世晚期—早更新世基本被夷平;形成现今高原面貌的末次快速隆升发生在上新世晚期—早更新世(3.60.8 Ma)和中更新世之间。新生代以来由于青藏高原的隆升和中国构造-地貌格架的形成,直接影响了中国和全球气候环境的变迁以及古人类迁徙的路径,因此需要地质学家、古气候和古人类学家共同探索,对中国及亚洲新生代以来古地貌、古气候变迁的历史和中国古人类的发源与迁徙得出科学的结论。本文通过青藏高原分阶段隆升依据的论证,阐明青藏高原隆升与中国构造地貌形成、气候环境变迁的关系,并探讨中国古人类迁徙的可能路径。
邓成龙,郝青振,郭正堂,朱日祥[9](2019)在《中国第四纪综合地层和时间框架》文中提出中国第四纪地层以陆相为主,沉积类型多样,北方以风成沉积、河湖相沉积为主,南方以受风化作用影响较强的网纹红土以及河湖相沉积和洞穴/裂隙沉积为特征,青藏高原地区主要为河湖相沉积及山麓沉积.海相第四系主要沉积类型有碎屑沉积和生物礁沉积.综合生物地层学、磁性地层学、气候地层学研究和轨道调谐定年,已建立海相第四系和黄土高原第四纪黄土-古土壤序列的高精度气候地层年代学标尺.通过230Th定年,已建立64万年来石笋记录的高精度绝对年代标尺及轨道-亚轨道尺度气候变化的高分辨率氧同位素时间序列.对于其他第四纪陆相地层,目前已建立地磁极性倒转控制下的第四纪年代地层学框架.中国陆相更新统自下而上包括下更新统泥河湾阶、中更新统周口店阶和上更新统萨拉乌苏阶,全新统待建阶.本文在总结中国代表性第四纪地层单元年代学进展的基础上,建立中国第四纪综合年代地层框架和中国各大区第四系对比格架.综合多学科的年代地层学研究,将来有望建立冰期-间冰期旋回尺度上的中国陆相第四系气候地层学年表以及综合考虑海陆相地层的、统一的中国第四纪年代地层系统.
刘泽纯[10](1983)在《北京猿人洞穴堆积反映的古气候变化及气候地层上的对比》文中指出周口店第一地点洞穴堆积厚达40余米,可划分为17层。它们分别由角砾层与非角砾层(灰烬层、泥砂层以及钟乳石层)等组成。其中角砾层代表冰期、寒冷期或氧同位素的偶数阶段;非角砾层则代表间冰期、温暖期或氧同位素的奇数阶段。它们表明:在中更新世时,周口店地区气候的冷暖变化是明显的,而且气候的大陆性程度有逐渐加强的趋势。第一地点、新洞以及山顶洞等地的沉积物与洞外堆积、陕西洛川的黄土以及深海沉积物等均可进行气候地层学上的对比。
二、北京猿人时期的地层与环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北京猿人时期的地层与环境(论文提纲范文)
(1)侯家窑遗址综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侯家窑遗址位置及命名 |
一 遗址的地理位置 |
二 遗址命名过程 |
三 两个地点现状的调查 |
四 遗址命名引发的“麻烦” |
五 侯家窑遗址命名的新设想 |
六 小结 |
第二章 研究的历史、意义及存在问题 |
一 发掘研究历史 |
二 遗址的价值及意义 |
三 目前存在的问题 |
1. 年代之争 |
2. 地层之争 |
3. 问题的分析及认识 |
第三章 遗址的地貌与地层 |
一 以往对遗址地层的认识 |
二 对遗址地层的反思与质疑 |
三 2007年以来考古工作对遗址地层的认识 |
1. 遗址周围区域调查的地质地貌 |
2. 考古发掘的地层剖而 |
3. 对该遗址地层的认识 |
四 有关问题的探讨 |
1. 侯家窑遗址不适于古地磁方法测年 |
2. 泥河湾层沉积结束时代的讨论 |
3. 许家窑组的讨论 |
五 小结 |
第四章 石制品研究 |
一 以往出土石制品研究的回顾 |
1. 已发表石制品的基本材料 |
2. 石器工业(文化传统)的认识 |
3. 石器技术的进步性 |
二 2007年以来发掘石制品研究 |
1. 发掘石制品概况 |
2. 上文化层石制品 |
3. 下文化层石制品 |
三 该遗址的石器工业 |
1. 上、下文化层石器的一般特点 |
2. 该遗址的石器工业类型 |
四 与盆地内旧石器时代遗址的比较 |
1. 石器工业比较 |
2. 石制品类型的比较 |
3. 剥片方式的比较 |
4. 锤击石核比较 |
5. 刮削器的比较 |
6. 总结 |
五 与中国北方其它主要旧石器时代中晚期遗址的比较 |
1. 与周口店15地点比较 |
2. 与丁村遗址比较 |
3. 与峙峪遗址的比较 |
4. 总结 |
六 原始棱柱状石核与漏斗状石核 |
1. 原始棱柱状、漏斗状石核的提出及其特点 |
2. 泥河湾盆地发现的原始棱柱状、漏斗状石核 |
3. 原始棱柱状石核、漏斗状石核与细石核的关系 |
七 小结 |
第五章 哺乳动物化石研究 |
一 以往报道的动物化石 |
1. 1974年发现的动物化石 |
2. 1976年发现动物化石 |
3. 其它 |
二 本次发掘发现的动物化石 |
1. 化石层 |
2. 上文化层 |
3. 下文化层 |
4. 骨骼表而痕迹 |
5. 动物种属 |
6. 侯家窑遗址动物群的生态环境 |
7. 其它特点 |
三 与北方旧石器时代遗址动物化石的比较 |
1. 与周口店第一地点哺乳动物种属比较 |
2. 与大荔人地点的化石的比较 |
3. 与丁村第100地点动物化石的比较 |
4. 与萨拉乌苏动物化石的比较 |
四 总结 |
第六章 侯家窑遗址的人类化石 |
一 发现的人类化石概况 |
二 化石材料及特点 |
1. 发现的人类化石材料 |
2. 化石的基本特征 |
三 比较及其所处位置 |
1. 许家窑人化石体现出中国古人类化石的某些共同特征 |
2. 许家窑人与直立人、现代人的比较 |
3. 许家窑人与与中国北方早期智人阶段化石的比较 |
四 小结 |
第七章 孢粉研究 |
一 1979年的孢粉分析结果 |
二 2011年孢粉分析结果 |
三 孢粉分析结果讨论 |
四 小结 |
第八章 时代研究 |
一 以往对侯家窑遗址年代的认识 |
二 对以往年代结果的分析 |
三 侯家窑遗址地层序列反映的时代 |
四 遗址的文化遗物反映的年代 |
1. 石制品比较反映的时代 |
2. 哺乳动物化石比较反映的时代 |
3. 古人类化石比较反映的时代 |
4. 总结 |
五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后记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
(2)陕西史前考古的发现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旧石器时代考古的发现与研究 |
(一) 以蓝田直立人为代表的旧石器时代早期文化 |
1.蓝田直立人及其旧石器文化的主要发现和研究收获。 |
2.洛南盆地花石浪龙牙洞遗址及旷野类型旧石器地点群石器工业和聚落形态的综合研究 |
(二) 以大荔人为代表的旧石器时代中期文化 |
(三) 以黄龙人等为代表的旧石器时代晚期文化 |
1.黄龙人 |
2.河套人 |
3.金鼎人 |
4.禹门口洞穴遗址 |
5.宜川县龙王辿遗址 |
二、新石器时代考古的发现与研究 |
(一) 新石器时代遗存的发现和主要考古活动 |
(二) 陕西新石器时代考古研究的主要收获 |
1.前仰韶时期各地遗存的发现与研究 |
(1) 渭水流域老官台文化遗存的发现: |
(2) 汉水上游老官台文化遗存的发现: |
(3) 丹江上游老官台文化遗存的发现: |
2.仰韶时期各文化遗存的发现与研究 |
(1) 北首岭文化阶段的考古发现与研究 |
(2) 半坡文化阶段的考古发现和研究 |
(3) 庙底沟文化阶段的考古发现与研究 |
(4) 仰韶晚期文化阶段的考古发现与研究 |
3.庙底沟二期文化时期的考古发现与研究 |
4.客省庄文化阶段的考古发现与研究 |
三、动物考古学和环境考古学研究回顾 |
(一) 动物考古学研究回顾 |
(二) 环境考古学研究 |
1.陕北环境考古 |
(1) 黄土高原环境考古 |
(2) 沙漠环境考古 |
2.关中环境考古 |
(1) 旧石器时代早期 |
(2) 旧石器时代中期 |
(3) 旧石器时代晚期 |
(4) 新石器时代 |
3.陕南环境考古 |
(3)宾福德的学术思想研究:中国考古学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考古学史中的考古学家 |
1.1 考古学史的框架 |
1.2 考古学史的内涵 |
1.3 考古学史的主要内容 |
1.3.1 考古学内部的历史 |
1.3.2 考古学外部的历史 |
1.3.3 考古学研究的关键人物史 |
1.3.4 综合性的研究视角 |
1.4 考古学史的意义 |
1.4.1 理解学科的发展过程 |
1.4.2 反思与展望 |
1.4.3 传播与科普 |
1.5 本章小结 |
第2章 个人学术史的建构 |
2.1 我国考古学者对学人的关注 |
2.2 宾福德个人学术史研究 |
2.2.1 个人回忆及生前访谈 |
2.2.2 讣告及纪念性文章 |
2.2.3 学术观点及学术争论的回溯 |
2.3 国内学者对宾福德教授的介绍与研究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路易斯·宾福德的个人经历 |
3.1 童年生活 |
3.2 大学和二战时期的军旅时光 |
3.3 走上考古学道路 |
3.4 情感经历 |
3.5 主要学术成果及其影响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过程考古学的兴起与发展 |
4.1 宾福德之前的考古学 |
4.2 外史:社会背景与青年运动 |
4.2.1 整体社会背景 |
4.2.2 20世纪60年代的学生运动 |
4.2.3 高等教育的普及以及科学研究的社会资源 |
4.3 新考古学的兴起 |
4.3.1 《作为人类学的考古学》 |
4.3.2 文化系统与过程研究 |
4.3.3 “新考古学运动”与“新考古学派” |
4.4 发展及影响 |
4.4.1 过程主义考古学的关键概念 |
4.4.2 作为科学的考古学 |
4.4.3 过程主义的危机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中程理论与民族考古学 |
5.1 宾福德与中程理论 |
5.1.1 20世纪七八十年代宾福德的重要着作 |
5.1.2 中程理论的内容及其适用性 |
5.2 博尔德与宾福德之争 |
5.2.1 旧大陆的博尔德 |
5.2.2 新世界的宾福德 |
5.2.3 求解莫斯特难题 |
5.3 努那缪提爱斯基摩人的民族考古学观察 |
5.3.1 选择爱斯基摩 |
5.3.2 动物骨骼组合的方法论研究 |
5.3.3 废弃物分布与遗址结构 |
5.4 全球范围内狩猎采集者的比较研究 |
5.4.1 澳大利亚的民族考古学工作 |
5.4.2 非洲地区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周口店第一地点的埋藏学分析实践 |
6.1 1985年以前中国考古学者对周口店的研究 |
6.1.1 地层划分问题 |
6.1.2 石制品的真伪及其性质 |
6.1.3 骨器工业的存无 |
6.1.4 同类相食 |
6.1.5 用火遗迹 |
6.1.6 遗址性质:“北京猿人之家”? |
6.2 《骨骼:古代人类与现代迷思》——对猿人穴居生活设想的批判 |
6.3 《远观埋藏学》——宾福德对周口店遗址的首次剖析 |
6.3.1 食人之风与猿人遗存 |
6.3.2 周口店的地层形成过程 |
6.3.3 北京猿人的行为方式与能力 |
6.4 《近观周口店》——系统观察后对北京猿人行为的再构建 |
6.4.1 动物群观察与统计 |
6.4.2 北京猿人行为的再构建 |
6.5 北京猿人遗址性质及早期人类用火等问题产生的持续性争论 |
6.5.1 中外学术界的反应 |
6.5.2 北京猿人用火能力的再调研 |
6.5.3 宾福德的质疑在方法论上的影响 |
6.6 本章小结 |
第7章 宾福德与中国考古学的亲密接触 |
7.1 初识何传坤及合作完成《远观埋藏学》 |
7.2 宾福德的中国之行及其行程 |
7.3 介绍美国考古学的现状到中国 |
7.4 中美合作发掘旧石器遗址计划 |
7.4.1 宾福德所提出的中美合作发掘计划 |
7.4.2 发掘计划失败的经过及原因分析 |
7.4.3 克拉克教授主持的建国后首次中美合作发掘 |
7.5 对中国旧石器考古学的看法及评价 |
7.5.1 考古——中国的旧石器时代 |
7.5.2 外国学者眼中的中国考古学 |
7.6 本章小结 |
第8章 宾福德的参考框架与学术遗产 |
8.1 构建参考框架——考古学的推理 |
8.2 宾福德的学术遗产 |
8.3 对中国考古学未来研究趋势的启示 |
8.4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 :路易斯·宾福德学术简历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后记和致谢 |
(4)关于北京猿人用火的证据:研究历史、争议与新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周口店工作早期对用火证据的发现与分析 |
3 质疑与否定 |
4 新的发现与研究进展 |
4.1 新发现与新观察 |
集中用火的部位或火塘 |
烧骨 |
高温受热的灰岩变成石灰 |
洞穴的证据 |
关于水动力对沉积所发生的作用 |
第4层堆积的复杂性 |
4.2 植硅体提取与燃烧实验分析 |
4.3 磁化率与红度分析 |
5 讨论:如何看待不同的分析结果与观点 |
6 结语 |
(5)泥河湾盆地考古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研究目的及意义 |
二、国内外对泥河湾盆地的研究现状及分析 |
三、主要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
四、范例说明 |
第一章 泥河湾盆地的发现及初步研究(1921~1948) |
第一节 泥河湾的发现 |
一、泥河湾教堂的文森特神甫 |
二、桑志华和北疆博物院 |
三、巴尔博命名“泥河湾层” |
四、桑志华的6次泥河湾之旅 |
第二节 泥河湾哺乳动物群 |
一、身为神甫的科学家——德日进 |
二、泥河湾哺乳动物群的确立及对泥河湾古人类的预测 |
第三节 粗糙的手斧 |
一、步日耶的发现 |
二、关于“手斧”的争论 |
第四节 第十八届国际地质大会 |
一、泥河湾层的划分 |
二、中国的“维拉方层”——早更新世的泥河湾层 |
第五节 滥觞于第四纪地质古生物的泥河湾旧石器考古 |
第二章 北方下更新统标准地层的建立和新的认识(1949~1964) |
第一节 标准地层的确立及泥河湾层的新认识 |
一、华北地区的早更新世标准地层 |
二、对泥河湾层的新认识 |
第二节 泥河湾盆地火山活动与新构造运动的研究 |
一、火山活动的(早期)研究 |
二、新构造运动的研究 |
第三节 峙峪遗址的发现 |
第四节 对泥河湾层的新认识及古人类遗存的猜想 |
第三章 旧石器考古的发展及相关领域的大发现(1965~1989) |
第一节 .旧石器时代考古的发展时期 |
一、泥河湾盆地旧石器考古三部曲(1965~1980年) |
二、泥河湾旧石器考古文化序列的进一步完善(1981~1989年) |
三、对1984~1989年的调查试掘时期的评价 |
四、一些问题的讨论 |
第二节 古生物化石的大量发现 |
一、哺乳动物化石研究 |
二、鱼类化石 |
三、软体动物化石群的研究 |
四、微体古生物化石的研究 |
五、孢粉分析 |
第三节 泥河湾盆地地层学的新进展 |
一、生物地层学方面的研究 |
二、磁性地层学方面的研究 |
三、泥河湾层划分的深化和研究 |
第四节 大同火山的研究进展 |
第五节 泥河湾盆地古环境与古地理方面的研究 |
一、泥河湾古湖的演化研究 |
二、泥河湾盆地古环境的研究 |
三、泥河湾盆地古地理环境研究 |
第六节 泥河湾盆地旧石器考古及第四纪相关领域研究的发展 |
第四章 承前启后(1990~2011) |
第一节 泥河湾旧石器考古的辉煌时期 |
一、中美合作的开展及影响 |
二、主要旧石器遗址的发现 |
三、泥河湾盆地旧石器考古学的新进展及存在问题 |
四、泥河湾盆地的考古工作者 |
五、综合研究及理论与方法论的进展 |
第二节 古生物化石的研究 |
一、哺乳动物化石研究 |
二、微体古生物化石的研究 |
三、孢粉分析 |
四、叠层石的发现和研究 |
第三节 泥河湾盆地地层学研究 |
一、磁性地层学方面的研究 |
二、泥河湾层划分的深化和研究 |
第四节 泥河湾盆地古环境与古地理方面的研究 |
一、泥河湾古湖的演化研究 |
二、泥河湾盆地古环境的研究 |
第五节 火山运动和新构造运动的研究 |
第五章 泥河湾发展的新机遇——东方人类探源工程方兴未艾(2012~2016) |
第一节 泥河湾博物馆的建立及相关研究机构组建的意义 |
一、泥河湾博物馆的建立 |
二、其他研究机构的建立 |
三、对泥河湾的规划、保护,让文物活起来 |
第二节 东方人类探源工程 |
一、东方人类探源工程的启动 |
二、东方人类探源工程的研究内容 |
三、目前进度及已取得的成果 |
第三节 泥河湾旧石器考古的新进展 |
一、旧石器考古发掘及调查活动 |
二、主要研究成果及认识 |
第四节 其他领域的进展 |
一、哺乳动物化石 |
二、地层学方面的进展 |
三、新构造火山运动 |
四、古环境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8)青藏高原隆升对中国构造-地貌形成、气候环境变迁与古人类迁徙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青藏高原隆升与中国构造地貌形成、气候环境变迁的关系 |
1.1 古近纪不存在整体的青藏高原 |
1.2 新近纪青藏—闽粤初始高原形成 |
1.3 青藏高原末次快速隆升的影响 |
2 中国古人类迁徙的探讨 |
3 讨论与结语 |
(9)中国第四纪综合地层和时间框架(论文提纲范文)
1 概论 |
2 中国第四纪年代地层划分沿革 |
3 中国陆相第四系 |
3.1 泥河湾阶 |
3.2 周口店阶 |
3.3 萨拉乌苏阶 |
4 中国第四纪代表性地层单元的年代学 |
4.1 风尘堆积 |
4.1.1 黄土高原黄土-古土壤序列 |
4.1.2 下蜀黄土 |
4.1.3 其他地区的黄土-古土壤序列 |
4.2 河湖相地层 |
4.2.1 泥河湾盆地 |
4.2.2 三门峡盆地 |
4.2.3 榆社盆地 |
4.2.4 元谋盆地 |
4.2.5 鹤庆盆地 |
4.2.6 大理盆地 |
4.2.7 札达盆地 |
4.2.8 其他沉积盆地 |
4.3 南方红土 (网纹红土) |
4.4 中国南方洞穴和裂隙沉积 |
4.5 石笋 |
4.6 海相地层 |
4.6.1 南海碎屑沉积 |
4.6.2 南海生物礁沉积 |
4.6.3 中国东部陆架沉积 |
5 中国各大区第四系对比格架 |
5.1 北方陆相第四系 |
5.2 南方陆相第四系 |
5.3 海相第四系 |
6 结论、存在问题和今后努力的方向 |
四、北京猿人时期的地层与环境(论文参考文献)
- [1]侯家窑遗址综合研究[D]. 王法岗. 河北师范大学, 2016(12)
- [2]陕西史前考古的发现和研究[J]. 杨亚长,马明志,胡松梅,王炜林. 考古与文物, 2008(06)
- [3]宾福德的学术思想研究:中国考古学的视角[D]. 战世佳. 吉林大学, 2018(04)
- [4]关于北京猿人用火的证据:研究历史、争议与新进展[J]. 高星,张双权,张乐,陈福友. 人类学学报, 2016(04)
- [5]泥河湾盆地考古史研究[D]. 李罡. 河北大学, 2018(12)
- [6]有关北京猿人生存环境的探讨[J]. 张乐,汤卓炜. 人类学学报, 2007(01)
- [7]北京猿人生活时期的地层与古气候演变[J]. 牟昀智,杨子赓. 兰州大学学报, 1982(03)
- [8]青藏高原隆升对中国构造-地貌形成、气候环境变迁与古人类迁徙的影响[J]. 葛肖虹,刘俊来,任收麦,袁四化. 中国地质, 2014(03)
- [9]中国第四纪综合地层和时间框架[J]. 邓成龙,郝青振,郭正堂,朱日祥.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2019(01)
- [10]北京猿人洞穴堆积反映的古气候变化及气候地层上的对比[J]. 刘泽纯. 人类学学报, 198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