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成人克服学英语心理障碍的对策(论文文献综述)
白雨鑫[1](2019)在《朝鲜族小学六年级学生英语学习障碍的成因与对策研究 ——以延吉市Z小学为例》文中提出2011年12月教育部颁布的《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中明确指出,“教师要尊重个体差异,了解有特殊需要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规律。”朝鲜族小学生作为少数民族代表,其英语学习是在民族语言和汉语两种语言基础上进行的,与单一语言基础上的外语教育有所不同。朝鲜语与英语两种语系在表达习惯、思维方式以及文化背景等方面有着巨大差异,致使三语视域下延边地区朝鲜族小学生在英语学习方面障碍普遍存在。如果在他们英语学习以及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培养的主要阶段忽视了对其障碍成因的关注与合理解决,这会严重阻碍朝鲜族小学生英语学习成绩与语言能力的良性发展。因此如何解决朝鲜族小学生的英语学习障碍问题是新时代下少数民族英语教育工作中所必须要面对的重要课题。鉴于此,本研究以“朝鲜族小学六年级学生英语学习障碍的成因与对策研究”为题,以二语习得理论、语言迁移理论及认知主义学习理论为基础,结合文献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课堂观察法及文本分析法,从英语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两个维度,全面考查了延吉市Z小学216名朝鲜族六年级学生英语学习障碍的现状并探讨了其成因。研究结果表明:1.总的来说,虽然被试总体在英语学习方面并未呈现出大范围的学习障碍,但部分被试在某些方面仍存在着一定障碍;2.在听力、阅读、写作等语言技能中,被试在听力方面存在障碍的人数最多;在语音、词汇、语法、功能、话题五项语言知识中,被试在词汇方面存在障碍的人数最多;3.学生的自卑心理过重、知识储备不足以及语言环境匮乏是导致朝鲜族小学生英语听力障碍形成的主要因素;4.基础知识薄弱、中英文化以及语言思维习惯的差异致使朝鲜族小学生英语阅读存在严重的障碍;5.母语环境干扰以及写作兴趣不浓厚是造成朝鲜族小学生英语写作障碍的相关因素;6.胆怯心理、为难情绪以及教师发音不标准是导致朝鲜族小学生英语语音障碍形成的关键因素;7.学习计划缺失以及词汇记忆策略的匮乏导致朝鲜族小学生英语词汇障碍加剧;8.母语语言负迁移的影响致使朝鲜族小学生在英语语法学习方面存在着严重障碍;9.生活经验不足、社交能力欠缺以及西方文化知识的匮乏致使朝鲜族小学生在英语功能、话题表达方面受限。基于上述研究结论,本研究分别从教师、学校和家长三个层面提出如下建议:首先,从教师层面上看,第一,教师不仅应引导学生高水平运用多种英语学习策略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还要通过学习英语专业知识以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第二,教师要加强对学生心理健康的辅导,以缓解学生的心理障碍,帮助学生建立英语学习自信心;第三,教师还要丰富英语练习材料,拓宽学生文化视野。其次,从学校层面上看,第一,学校应优化教学设备为教师的教学提供便利;第二,学校要重视英语学科,注意课时、教学内容等的分配;第三,学校要主动创造良好的英语学习环境与氛围;第四,英语授课最好是由具有朝汉双语基础的教师来承担。最后,从家庭层面上看,家长要有家校合作意识,不能把英语学习的任务完全推到学校和学生个人身上,同时家长要主动为孩子营造良好的英语学习氛围。
蔡成龙[2](2018)在《成人英语学习问题及对策》文中认为相对于在校学习的学生来说,已步入社会的成人在学习英语过程中往往存在和遇到更多的问题,包括动机上的、态度上的、语言上的、方法上的、心理上的和文化上的等等。如何正确认识到这些问题并找出相应对策,对于提高成人学习英语效果来说显得尤为重要。
李博[3](2018)在《学科交叉视域下我国体育学知识演化的多维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从学科交叉视角出发,运用文献资料调研、历史分析、社会网络分析、文献计量分析、内容分析、逻辑分析等方法,从历史、知识流动、研究内容三个维度对体育学学科知识演化进行研究。历史维度主要采用历史分析的方法梳理体育学各分支学科和改革开放以前我国体育学的发展脉络,知识流动维度主要是结合学科交叉测度指标体系、托尼比彻的学科分类理论、社会网络理论对改革开放至今体育学学科交叉态势进行量化分析,研究内容维度主要采用知识图谱的方式展示并分析体育学和不同学科群交叉的研究热点。研究结果表明:1、体育学的演化经历了“问题研究形态”、“研究领域形态”、“学科范畴形态”三个阶段,学科交叉是体育学形成和壮大的主要途径。体育学最原始的知识形态是以运动技术或者是运动技能为表现形态的实践性知识,为了满足科学化需求,和医学、教育学、社会学、心理学等学科交叉,逐渐演化成为一个包含众多分支学科的综合性知识体系。2、我国体育学经历了清末效仿德日,民国学习欧美,新中国成立初期全面学苏,改革开放以后全面发展四个阶段。和西方相比我国体育学发展是非线性、碎片化的,但在学科起源、学科演进动力、学科结构演化等方面都存在相似之处。改革开放以后的我国体育学逐渐形成了中国特色的体育理论体系,在知识体系日渐完善的同时逐渐彰显出更多的学术性。3、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体育学知识体量和知识流量都实现了跨越式的增长,知识体量的变化是非线性的波动的,经历了复苏期、指数增长期、逻辑增长期3个阶段,知识流量的增长是线性的,呈现出持续增长的态势。和其他学科相比,体育学在整个学科体系中的地位较低,学科开放性不高,学科知识体量的增长大部分都是学科“自繁衍”的结果。北京奥运会后,这些现象在逐渐改观,学科开放性在逐渐增加,体育学由“外延式发展”逐渐转向“内涵式发展”。4、我国体育学和外部学科交叉呈现出两大趋势。一是从学科交叉的多样性来看,和体育学交叉融合的学科数量越来越多,学科交叉的跨度越来越大,体育学和外部学科交叉所形成的知识流量的分配由混乱向着有序化发展,学科之间的交叉关系逐渐稳固。二是从学科交叉的聚和性来看,体育学和外部学科交叉融合的强度越来越大,学科交叉网络密度越来越高,学科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密切。5、苏联模式对我国体育学知识体系的影响非常明显,随着体育人文社会学科的勃兴,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体育学开始了“科学革命”,进入21世纪后“科学革命”逐渐结束,体育学进入“常规科学”阶段,通过“范式融合”我国体育学由偏向自然科学、教育学的知识体系演化成为综合性的知识体系。6、在现代科学聚合性发展趋势推动下和学科之间可通约性的规制下,我国体育学知识流出和知识流入两个视角下学科交叉呈现出趋同化的发展趋势。体育学和应用科学、软科学的关系越来越密切,和纯科学、硬科学的关系越来越疏远,体育学向着“软性化”、“实用化”的方向发展。生物学医学学科群、教育学心理学学科群、经济学学科群成为了体育学关系最为稳定的3个交叉学科群。7、和体育学交叉文献数量最多的是教育学心理学学科群,其次是经济学学科群、医学生物学学科群、信息科技学科群、人文类学科群、法学政治学管理学学科群。体育学和不同学科群交叉形成的研究热点存在“边缘效应”,体育学和远缘学科交叉尽管研究成果数量不多,但是研究成果的丰富度、异质度更高,研究热点的数量也相对更多。8、北京奥运会对体育学和外部学科的交叉融合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无论是高频关键词、高突现率关键词还是聚类标注词,奥运会是出现次数最为频繁的词汇,几乎每一个学科交叉领域都有涉及奥运会的研究。在北京奥运会的关照下,体育学学科内部的扩张力和学科外部的渗透力不断增强,使得体育学和外部学科的交叉融合进一步深化。9、理论研究薄弱是体育学学科地位低下的根本原因。大部分的学科交叉研究都是其他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单向渗透至体育学领域,体育学无法贡献出具有影响力的理论。理论贫乏和方法的缺失使得体育学在和其他学科进行知识交换时总是扮演知识受馈者的角色,无法形成有效的知识回馈,为此付出的代价就是让渡学科的话语权,造成的后果就是体育学和其他学科在交叉融合的过程中始终处于被动地位。
彭梅[4](2014)在《继续教育英语专业学生听说能力培养行动研究 ——以上海某高校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构建学习型社会以及终身教育理念的不断推广,高等继续教育受到了国家越来越多的重视。继续教育英语教学近年来虽然取得了较快发展,但教学改革力度总体较小,教学内容和方法创新不够。从教师角度看,课堂教学基本上仍以教师为中心,忽视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和交际能力的培养;从学习者角度看,成人学生听说能力尤其薄弱,他们迫切希望提高听说技能。本文针对继续教育英语教学的现状,采用行动研究法的原则和步骤,结合定性和定量研究方法,对继续教育英语专业成人业余学生的听力和口语培养过程展开研究(共四轮),试图探索出一条培养继续教育英语专业成人业余学生听说能力的有效途径。研究者对学生听力的培养重点通过以听写为主要手段的一系列教学活动来进行,对口语能力的培养重点通过以小组合作式英语短剧排演为主要手段的一系列活动来进行。同时,笔者在研究过程中对语言学习策略培训和形成性评价对教学效果的影响方面也进行了有益的探索。研究者主要通过测试、问卷、访谈、学生书面报告、教师日记和录像等方式收集数据,利用描述统计分析、T检验、相关分析和标注归纳等方法分析数据。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四轮行动研究,笔者实施的听写和短剧排演教学有效提高了学生的听力和口语水平,他们不仅听写水平和口语表达能力都得到了比较明显的提升(听写成绩均分从5.25分提高到11.03分,口试成绩均分从79.83分提高到86.80分),其语法使用、词汇量、拼写准确性、团队合作能力、自信心、兴趣、态度、动机、学习策略和交流技巧等方面也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最后笔者得出结论:针对学习者特点实施的听写和短剧排演是非常有效的提高学习者听力和口语水平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同时,在教学中对学习者施以有针对性的学习策略培训并且合理利用形成性评价也是教学成功的重要因素。本研究主要在以下三个方面有所创新:1)研究对象的创新:本文的研究对象是继续教育英语专业成人业余学生,在国内现有英语语言文学专业博士论文中较少见。该学习群体具有明显区别于普通全日制高校大学生的学习者特点,因此如何在教学研究中不断深化对该学习群体的认识、总结其学习外语的特征有助于拓宽国际二语习得研究领域中究对象的广度和深度。2)研究内容的创新:本文的核心内容为如何创造性地利用“听写”和“合作式短剧排演”活动、结合语言学习策略培训和形成性评价来培养成人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相比该领域之前以理论式探讨和教学经验总结为主的英语教学类研究,本研究内容比较有创意。3)研究方法和研究时长的创新:本研究主要采用教师行动研究法,对学生的听说能力培养进行了4个学期(共4轮)的行动研究,研究方法和时长在我国高等英语教学领域比较少见,具有一定的开拓性。本篇论文由六个章节构成。第一章绪论主要介绍论文的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指出对英语专业成人业余学生的听说能力进行深入系统研究的必要性和意义。第二章为文献综述。作者重点从以下方面进行文献回顾和评析:成人外语学习者特点、听力和口语教学研究、外语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语言学习策略培训以及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在文献综述基础上笔者阐明本研究的理论基础。第三章为研究设计,包括研究环境和对象、初步研究、研究问题、研究方法、研究工具和研究过程简述。第四章作为本论文最核心的章节,主要从听力和口语两个层面同时展开。对听力和口语能力的培养分别通过以“听写”和“合作式短剧排演”为主要手段的系列活动来进行,按照行动研究开展的特点,逐一对四轮研究过程进行具体描述、分析、评价和反思。第五章是总结与反思。笔者以鸟瞰的角度对四轮行动研究结果进行归纳式总结,对本文四个研究问题做出正面回答,肯定了听写教学和短剧排演教学的积极效果,概括出比较有效的听写和短剧排演教学的策略和方法,同时对在研究过程中起到重要辅助作用的学习策略培训和学生学业评价体系进行描述、讨论和总结。最后一章结语部分首先在总结全文的基础上得出结论,继而从应用层面讨论本文对继续教育英语教学产生的教学启示,反思了本研究的局限性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刘雪莲[5](2006)在《民族院校藏族大学生英语学习问题研究与理论探讨》文中提出本论文主要以中国少数民族院校的藏族大学生的英语学习问题为研究对象,运用民族学、社会学,教育学和英语语言学的基本理论和研究方法,通过对中央民族大学,西藏民族学院、西北民族大学和西南民族大学四所民族院校中的藏族大学生的主要英语学习主要问题和相关问题等情况进行田野调查,获得第一手资料和数据作为研究的客观依据,同时以教育学的基本原理和英语语言学和心理学的相关理论为依据,对民族院校藏族大学生的英语学习问题进行理论探讨和分析并提出自己的观点和建议。 本论文研究具有一定的重要性、现实性和创新性。藏族社会由于所处地理位置和历史宗教原因,它的经济,教育和科学技术发展缓慢,社会生产力落后,生活水平低下,与现代文化保持相当悬殊的距离,制约了藏族社会的发展。在藏族社会现代化的进程中,发展民族教育是真正走上繁荣富强的必由之路。在少数民族教育过程中,民族地区和民族院校的外语教育成为这一进程中必不可少的一个方面。民族院校的藏族大学生大多数来自西藏自治区和西部地区的藏族自治州或自治县等少数民族聚居区。藏族大学生独特的民族语言,文化、心理,以及其它多种因素造成大多数藏族大学生在英语学习方面的低学业成就表现,导致藏族学生在校内考试,英语水平测试,考研,出国深造等个人成就方面出现障碍。缺乏外语能力的人才会进一步影响整个民族在发展过程中的信息获取和文化交流。研究藏族学生的英语学习
李京肽[6](2013)在《理工科大学生英语学习自我控制与焦虑之关系研究 ——以成都市X大学为例》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主要研究大学生英语学习自我控制与焦虑的关系。根据大一学生的身心特点和社会角色的适合性和研究现状的需求性,选择理工科大一学生作为研究对象。接着,对古今中外的有关自我控制和焦虑的部分文献作了梳理,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启发下,本研究提出大学生英语学习自我控制能力的操作性定义。然后在这个理论构想的指导下,运用定量(问卷调查法和统计分析法)与定性(深度访谈和个案研究)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两次(大学入学时,入学一年后)跟踪调查X大学2012年入学的理工科专业学生英语学习自我控制力与英语学习焦虑的变化情况。在为期一年的跟踪调查研究中综合运用叙事探究(narrative study)。本研究首先介绍了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核心概念、文献综述、研究思路与方法、研究重点以及可能的创新,接着回顾前人的研究成果,主要对自我控制的概念,元认知的概念,焦虑的概念以及叙事研究方法进行归纳和梳理,进而重点介绍大学生英语学习自我控制和焦虑的关系。另外,详细阐述运用心理学应用技术一元认知干预技术,培养和提高大学生英语学习自我控制力,降低英语学习焦虑的方法。并根据质的研究需要,选取了X大学18位2012级大一学生为深度访谈对象,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索x大学大一学生英语学习自我控制能力和焦虑感形成的背景和原因等,最后提炼本研究的主要结论,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研究发现,对于刚刚跨入大学校门的X大学大一学生,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CET4/6)具有非常强烈的导向性。他们往往将通过CET4/6作为大学英语学习的主要目标和英语学习的成功标志。X大学大一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实际采用的自我控制的方法和本文理论构想的四个维度非常一致。X大学大一学生的英语学习焦虑是客观存在于学生群体之中的。这些焦虑突出地表现为考试焦虑和交际焦虑。大学生英语学习自我控制中的自我反思和自我实现表现比较突出。焦虑与自我控制具有极其显着的负相关。借助元认知干预技术,被试可以调节控制自己的行为习惯,通过自我控制能力的提高,摆脱对个人发展的限制,降低外语学习焦虑感,使英语学习成绩有更明显的提升。
单瑶[7](2019)在《农村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情感态度目标落实现状及对策研究 ——以黄山区五所小学为例》文中指出本世纪初,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全国范围内拉开帷幕。其间,英语课程被正式纳入小学英语课程体系,成为了国家课程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组成部分。《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中不仅将英语课程的性质明确地确定为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结合的课程属性,而且还清晰地指出义务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就是要通过英语学习使学生形成初步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而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形成则是建立在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诸方面整体发展的基础之上。可以说,培养学生积极的英语学习情感态度已然成为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可是,就目前我国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实际情况来看,“重知轻情”式的一味地追求英语语言知识和技能培养的课堂教学普遍存在,英语情感态度的培养被严重忽视。虽然近些年来,学界已就小学生英语学习情感态度的相关问题做了一定的研究,并取得了一些研究成果,但有关农村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情感态度目标教学的相关问题却鲜有学者问津,该领域仍有诸多规律性的认识亟待探讨。为此,本文以人本主义教育教学观、情感过滤假说等相关理论为理论基础,以《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版)》为依据,编制了《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情感态度目标落实现状调查问卷》,以黄山区五所小学的200名六年级学生及其5名英语教师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法、问卷调查法、课堂观察法、访谈法等研究方法,对研究对象开展了调查研究。文中共从兴趣、动机、自信、意志、合作精神、祖国意识、国际视野七个维度全面考查了被试教师英语课堂教学情感态度目标落实现状,并深入探讨了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1.农村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情感态度目标落实现状一般,落实水平由高到低依次为:祖国意识、动机、合作精神、兴趣、意志、国际视野、自信,其中祖国意识维度落实现状非常好,自信维度落实现状最差;2.男女生英语情感态度目标达成度在各个维度上均无统计学意义上的显着性差异;3.偏外向性格学生在兴趣、动机、自信、合作精神、祖国意识五个维度上的达成水平均略高于偏内向性格学生,但是仅在兴趣维度存在统计学意义上的差异性;4.十年以上教龄教师与十年以下教龄教师英语情感态度目标落实水平在各个维度上均无统计学意义上的显着性差异;5.本科学历教师在兴趣、自信、意志、合作精神、祖国意识五个维度的落实水平上均高于大专学历的教师,但是仅在合作精神与祖国意识两个维度上存在统计学意义上的显着性差异;6.专业与非专业教师英语情感态度目标落实水平在各个维度上均无统计学意义上的显着性差异;7.学生自身的基础薄弱及自律性较差影响了英语情感态度目标的落实;8.教师教育观念及教学方法的落后制约了英语情感态度目标的落实;9.应试教育及考评压力大影响了英语情感态度目标的落实。基于上述研究结论,本文主要提出了如下建议:一方面,从教师层面而言,其一,教师不仅应更新教育观念,重视英语情感态度目标,还应寓教于乐,培养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其二,不仅应开展丰富有趣的课堂学习活动,增强学生的英语学习动机,还应鼓励、引导学生,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自信;其三,不仅应严格要求学生,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意志力,还应合理分组、及时指导,培养学生的英语学习合作精神;最后,教师应有意识地向学生介绍外国文化,拓展学生的国际视野。另一方面,对学校及教育部门而言,首先应提高教师培训的专业化水平,提升英语教师的教学能力;其次应加强关于英语情感态度目标的培训,增强英语教师落实情感态度目标的能力;最后应改变传统的考评制度,促进教师更好的落实英语情感态度目标。
陈刚[8](2019)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外语学习文化的涵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研究将外语学习文化定义为特定人群关于外语学习共有的一种特征性的认知系统、价值诉求和行为方式的体系。一种文化在其历史发生、发展过程中,常会与其他相关文化乃至异质文化发生历史性遭遇,从而产生文化的涵化现象。所谓涵化,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文化体系间的接触碰撞、相互作用而导致其中的一方或双方其原有文化发生相应的结构性、机制性、内涵性变化的现象。改革开放以来,在基础教育领域进行的新课程改革,为我国外语学习文化的涵化提供了现实条件。以现行国家课程标准所规范的课程化、制度化的外语教学为例,从课程设计与实施,直至与之相应的教学法体系的建设、制定和选择,不论是交际法还是任务型,其所折射出的课程及学科教学理念,包括基于这些理念和教法由中外合作编写或改编的教材,相对于传统外语教学,无不强烈表现出其文化内涵的异质性,这是两种文化接触所产生的生态结果——外语教学包括与之相应的外语学习文化及其当代范式的“涵化”。因此,深入研究在这一特定情境中我国外语学习文化涵化现象的实际状况及内在机制,揭示在这一进程中其模式建构与范式变换的规律,不仅有助于呈现特定学习场域中存在问题,也有助于克服并解决这些问题,进而对我国外语学习文化指向未来的发展,包括其创新模式的建构及外语教学的深化改革,产生积极影响。在当今学习化社会的大环境下,学习文化研究越来越得到国内外学界的普遍重视。而学习文化理念在外语学习研究领域的引入,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包括“华人学习者悖论”等现象,也为解释中国学生的外语学习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角,并直接促成了文化协同论等理论流派和研究成果的出现。目前,该领域的国内外研究,多集中在传统文化与学习或外语学习间关系的相关问题上,研究对象也更多地偏向高等教育领域的本科生和研究生,基础教育领域的研究较少,而从涵化理论的角度研究外语学习文化的,则尚未闻见。基于对文化作为复杂人类形态复合体的本体认识,本研究融合文化人类学和民族学研究的涵化概念和理论视角,以思辨研究和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试图考察、理解、解释中国师生外语学习文化涵化之现状和成因,并对其复杂关系结构及其机制、规律与规律的某些方面,在知识分析和概念抽象的基础上给予可能的、贯通的理论综合。本研究首先对有“学”无“习”的外语学习环境做了分析,对学习者特点研究做了全面梳理,并回顾了国内外对于学习文化研究的既有成果,进而对二语习得研究和学习文化研究的不同理论视角,包括其针对中国学习者研究的理论取向之异同进行了学理辨析,与二语习得的研究相比,学习文化的研究视域则更倾向于学习特征的共享性和普遍性。在此基础上,梳理、提炼并确定了本研究的外语学习文化的理论视角及工作定义,进而提出了探索性的概念框架;继而以此概念框架为基点,对相关基础理论进行了溯源,概括出包括语言意识形态理论、文化融合理论、文化心理学在内的基础理论及其相关前沿信息。参照前人对中国学生的外语学习的态度、文化观念及心理特征的相关探索,尝试性地从外语学习的六个相关维度,包括学习目的和态度、对好的外语教师和好的外语学生的看法、教与学的方式方法的选择、对课堂、教材、师生关系的态度和看法等外语学习的基本面,给予综合的文化考察。由于教与学紧密的关系,以及学习观念、态度对外语教学、外语学习方式方法的生态影响,本研究特别关注教与学的双向互补与互动,从而将研究重心确立为教师和学生、教法和学法。依据概念框架和研究问题的需要,本研究选择了多学科综合的混合研究法,采用了多种研究方法:叙事探究、内容分析、原型法,以及多种研究手段:问卷调查、集体访谈、个人访谈、课堂观察等。复合研究方法的使用可以全面反映外语学习文化的现状,也可以在不同数据之间进行相互印证。根据对外语学习文化主要维度的考察,在呈现外语学习文化现状的基础上,研究者提出了中国外语学习文化在不同情境中的三种涵化类型的假设,基于数据分析和讨论,证实或者部分证实上述三个研究假设为真,并有了新的发现:在理论研究和文化建构层面,涵化形态接近同化形态;在学校教育特别是课堂教学方面,多呈现假晶形态;理论研究和课堂实践之间亦呈现出假晶形态;而在学习生活及学习者个体实践层面,突出表现为涵化的融合形态。在特定的外语学习场域中,中国教师特有的外语教学管理、以问题链为实现路径的高效课堂实践、中国特色的语码转换教学法等,则成为外语学习文化更具专业特质的创新涵化形态。基于外语学习文化发现的新维度,笔者完成了对研究概念框架的修订。在对中国学生外语学习文化涵化的形态进行充分讨论的基础上,笔者回到研究的基础理论,对涵化的成因从语言意识形态、文化涵化以及中国文化心理角度等进行了深度透视,尝试初步建立外语学习文化涵化模式:外语学习文化的涵化是内在需求和外部推动相结合的双动力系统,两者存在承传变异的双向互动关系。整合性的涵化策略被自然地采用,涵化特征表现为融合、创新和多元。本研究得出以下结论:第一,外语学习文化中普遍存在着涵化现象。第二,同化、假晶和融合是中国师生在特定外语学习环境和生态中采取的涵化策略。第三,外语学习文化的涵化揭示了母语为汉语的中国学习者具有区别性特征的文化特质。多学科的理论和方法论的融合赋予了本研究创新的视角,外语学习文化的涵化运用在外语学习领域,而且是基础外语教育领域,同时实现了研究对象的创新;涵化新维度的发现与涵化模式的构建是本研究的理论新意。
姜承华[9](2016)在《动机理论视角下成人英语学习怠倦怠的实践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学习倦怠主要是指学习者在学习的过程中,由于内部因素以及外部因素(学校、家庭、社会等)影响,产生的类似情绪耗竭、低成就感、教师距离以及行为不当的表现,以及由此引发的厌学和逃避学习的行为。成人学生是一个特殊的学习群体,他们英语基础薄弱,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极易产生倦怠现象,这种现象的产生和蔓延一定程度地上影响了成人学习者的学习效率和教师的教学。鉴于学习动机对于学习的重要作用,我们有必要研究成人英语学习的动机,并且分析成人英语学习动机的特点,如何刺激学习动机,达到提高成人学习积极性,改善成人学习倦怠的目的。本研究以对成人学生的英语学习倦怠问题为研究对象,在概述倦怠和动机相关理论的基础上,通过对学习倦怠和学习动机问卷进行调查研究,了解成人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产生的情绪耗竭、低成就感、教师距离以及行为不当等学习倦怠问题、成人英语学习的动机情况以及成人英语学习倦怠和动机之间的关系。整合数据后,就无法在问卷中体现的问题对学生进行访谈,分析产生学习倦怠的可能性原因,并针对这些因素提出可行的措施和策略,以期待缓解成人英语学习倦怠的情况,提高成人英语学习的积极性,促进成人英语教育的发展。经过研究得出结论:(1)成人学习者在英语学习方面存在一定的倦怠现象(2)影响成人英语学习倦怠的因素有: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其中内部因素包括学生组成结构、学生自信心缺失、学生学习行为不当以及学生动机倾向。外部因素包括社会因素和学校因素。学校因素又包含校园环境、课程设置以及课堂组织。应对策略:社会层面和学校层面。学校层面又包含建立预防倦怠机制、转变课堂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完善学校环境建设以及课程设置合理化。
李向勤[10](2019)在《高中生英语演讲能力培养行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全球化的快速发展,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已经成为当今社会至关重要的技能之一。《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版)指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主动参与语言实践活动,运用所学语言进行思考、表达和交流,逐步发展学科核心素养;随着第三批高考综合改革的推进,越来越多的省市直接把英语听说能力考查纳入高考,强化对英语口语的考察。然而,目前我国高中英语教学中“哑巴英语”、“一言堂”以及“满堂灌”等现象严重,学生缺乏语言实践和活动的空间,很难发展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和学科核心素养。本研究旨在探寻能够突破目前高中英语教学瓶颈的高中生英语演讲能力培养策略,促进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研究的核心问题是:如何在目前的高中英语教学环境下通过英语演讲学习来提升高中生英语演讲能力?并进一步分解为以下三个重点问题:(1)提升高中生英语演讲能力的有效教学方式是什么?(2)提升高中生英语演讲能力的可操作性教学途径有哪些?(3)提升高中生英语演讲能力的有效教学评价策略有哪些?本研究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语言输入输出理论为基础,运用项目学习和任务型语言教学法的教学理念,主要采取行动研究法,按照行动研究的基本步骤开展,整个研究共分为三轮:第一轮属于尝试和探索阶段,重在让学生“有机会开口说英语”;第二轮属于调整和改进阶段,主要让学生“更愿意登台讲英语”;第三轮属于提升和完善阶段,重点聚焦于让学生“更好地公开‘秀’英语”。通过量化测试、师生访谈、学习反思、英语综合水平考察、问卷调查以及活动比赛等多种方式采集数据资料,分析对比,多角论证,总结归纳。研究结果表明,实验班学生的英语演讲能力、英语口语水平等语言综合素质以及合作能力、学习能力、思辨能力、自信心等人文素养均获得了明显的提升与增强。在此基础上,构建了高中生英语演讲能力培养策略,并提出具体操作建议。本研究结论如下:(1)英语演讲项目学习是提升高中生英语演讲能力和学科核心素养的有效教学方式;(2)发挥学习小组的支架作用和最大功能是保障学习效果的有效教学手段;(3)通过多种方式的输入活动开展专题培训是英语演讲知识学习的主要教学途径;(4)开发“以输出为驱动”的课堂英语演讲学习活动是提高英语演讲能力的重要渠道;(5)循序渐进地开展足量的英语演讲实践活动是提升高中生英语演讲能力的关键途径;(6)形成性评价为主的综合评价体系是提升高中生英语演讲能力的有效教学评价策略。本研究创新点有:⑴针对我国高中生的具体特点,构建了高中生英语演讲能力培养策略和具体操作建议,为愿意从事相关相关实践和研究的同行提供可模仿和解读的范本。同时,为新高考的“口语考试”提前探寻教学路径,促进高中英语口语教学模式的建构。⑵严格规范地构建了“高中生英语演讲能力评价量表”,并在实践中充分发挥本表灵活的内部动态调节功能,指引学生的学习方向和达成目标,成效显着。⑶英语演讲项目学习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改变了传统的“满堂灌”、“哑巴英语”等陈旧教学方式,学生成为学习主体,教师起指导者、组织者、协调者和合作者的作用,教学活动中的师生关系得以重新塑造。⑷国内外相关研究几乎都是从大学生或成人视角探讨,而本研究主要从高中生视角开展,学生既是研究的对象,又是研究的参与者,拓展了英语演讲教学的研究视角。
二、成人克服学英语心理障碍的对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成人克服学英语心理障碍的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朝鲜族小学六年级学生英语学习障碍的成因与对策研究 ——以延吉市Z小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问题提出 |
1.2 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5 主要概念界定 |
第二章 理论基础 |
2.1 第二语言习得理论 |
2.2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
2.3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
2.4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 |
2.5 中介语理论 |
第三章 朝鲜族小学六年级学生英语学习障碍现状的调查结果 |
3.1 研究设计 |
3.2 英语学习障碍的总体调查结果 |
3.3 英语听力障碍的调查结果 |
3.4 英语阅读障碍的调查结果 |
3.5 英语写作障碍的调查结果 |
3.6 英语语音障碍的调查结果 |
3.7 英语词汇障碍的调查结果 |
3.8 英语语法障碍的调查结果 |
3.9 英语功能、话题障碍的调查结果 |
第四章 朝鲜族小学六年级学生英语学习障碍现状调查结果的分析与讨论 |
4.1 英语听力障碍现状的分析与讨论 |
4.2 英语阅读障碍现状的分析与讨论 |
4.3 英语写作障碍现状的分析与讨论 |
4.4 英语语音障碍现状的分析与讨论 |
4.5 英语词汇障碍现状的分析与讨论 |
4.6 英语语法障碍现状的分析与讨论 |
4.7 英语功能、话题障碍现状的分析与讨论 |
第五章 研究结论与建议 |
5.1 研究结论 |
5.2 研究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 |
附录B 朝鲜族小学六年级学生英语学习障碍成因的调查问卷 |
附录C 朝鲜族小学六年级学生英语学习障碍成因的访谈提纲(教师) |
附录D 朝鲜族小学六年级学生英语学习障碍成因的访谈提纲(学生) |
附录E 朝鲜族小学六年级学生英语期末测试卷 |
附录F 朝鲜族小学六年级学生英语听力测试卷 |
(2)成人英语学习问题及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一、成人英语学习问题 |
(一) 功利性动机强 |
(二) 学习态度不坚决 |
(三) 英语语言基础不扎实 |
(四) 学习方法混乱 |
(五) 语言学习心理障碍 |
(六) 跨文化差异带来的影响 |
(七) 年龄因素 |
二、成人英语学习对策 |
(一) 端正学习动机, 设定正确的学习目标 |
(二) 培养毅力, 持之以恒 |
(三) 踏踏实实打好语言基础 |
(四) 讲究学习方法和策略 |
(五) 消除语言学习心理障碍 |
(六) 对比跨文化间的语言差异 |
(3)学科交叉视域下我国体育学知识演化的多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文文摘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体育学科研究 |
二、学科交叉研究 |
三、体育学学科交叉研究 |
第三节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
一、研究目标 |
二、研究内容安排 |
第四节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五节 研究难点及创新点 |
一、研究难点及解决办法 |
二、研究创新点 |
第二章 研究起点与分析维度的确立 |
第一节 学科的考辨和理解 |
一、学科的起源 |
二、学科的内涵 |
第二节 研究起点的确立 |
第三节 分析维度的确立 |
一、宏观层面——历史维度的确认 |
二、中观层面——知识流动维度的确认 |
三、微观层面——研究内容维度的确认 |
四、三个维度之间的逻辑关系 |
第三章 历史维度下我国体育学学科交叉知识的演化 |
第一节 体育学主要分支学科演化历程 |
一、主要分支学科的确认 |
二、体育教育学 |
三、运动生理学 |
四、运动训练学 |
五、体育心理学 |
六、体育社会学 |
七、各个分支学科演化的特点 |
第二节 中国体育学学科演化历程 |
一、晚清时期(1860年-1910年) |
二、民国时期(1911年-1948年) |
三、改革开放前新中国(1949年-1977年) |
四、改革开放之后新中国((1978年-至今) |
五、中国体育学演化的特点 |
第三节 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 |
一、学科演进路径模型 |
二、学科交叉的动力机制 |
第四节 学科交叉视野下体育学演化路径分析 |
一、问题研究形态(15世纪文艺复兴至18世纪末) |
二、研究领域形态(18世纪末至19世纪末) |
三、学科范畴形态(19世纪末至今)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知识流动维度下我国体育学学科交叉知识的演化 |
第一节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
第二节 我国体育学知识流动总体特征 |
一、我国体育学知识产量增长趋势 |
二、我国体育学跨学科知识流量增长趋势 |
第三节 基于自引与被自引对我国体育学跨学科知识流动的考察 |
一、我国体育学学科自引分析 |
二、我国体育学学科被自引分析 |
第四节 基于学科交叉测度指标对我国体育学学科交叉发展态势的考察 |
一、学科交叉评价模型的构建和测度指标的选取 |
二、1981-1985年我国体育学学科交叉发展态势 |
三、1986-1990年我国体育学学科交叉发展态势 |
四、1991-1995年我国体育学学科交叉发展态势 |
五、1996-2000年我国体育学学科交叉发展态势 |
六、2001-2005年我国体育学学科交叉发展态势 |
七、2006-2010年我国体育学学科交叉发展态势 |
八、2011-2015年我国体育学学科交叉发展态势 |
第五节 基于知识流动网络对我国体育学学科交叉结构演化的考察 |
一、研究方法和数据的获取 |
二、知识流入视角下我国学科交叉结构演化 |
三、知识流出视角下我国学科交叉结构演化 |
四、对于我国体育学学科体系的探讨 |
第六节 基于学科分类对我国体育学亲缘学科演化的考察 |
一、研究方法和数据的获取 |
二、知识流入视角下我国体育学亲缘学科演化 |
三、知识流出视角下我国体育学亲缘学科演化 |
四、对体育学学科性质的探讨 |
第七节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研究内容维度下我国体育学学科交叉知识的演化 |
第一节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
一、文献检索策略 |
二、学科交叉知识的挖掘 |
三、学科交叉知识的展示 |
第二节 体育学与医学、生物学学科群交叉研究热点演化 |
一、身体素质训练 |
二、学生体质健康 |
三、运动对身体机能、身体素质的影响 |
四、运动损伤 |
五、老年人体育 |
六、运动性疲劳 |
七、肥胖 |
第三节 体育学与教育学、心理学学科群交叉研究热点演化 |
一、竞技运动心理学 |
二、体育教学 |
三、体育教育心理学 |
四、基础教育阶段体育教育 |
五、农村学校体育 |
六、体育专业研究生教育 |
第四节 体育学与经济学学科群交叉研究热点演化 |
一、体育产业与体育市场化 |
二、体育营销 |
三、各分支产业的相关研究 |
四、体育旅游 |
第六节 体育学和信息科技学科群交叉研究热点演化 |
一、体育计算机辅助教学 |
二、体育传播 |
三、体育媒介事件 |
四、体育新闻 |
五、训练、比赛信息化 |
六、体育文献计量 |
第七节 体育学与人文类学科群交叉研究热点演化 |
一、奥林匹克文化 |
二、体育史 |
三、体育文化产业 |
四、民族传统体育文化 |
五、体育翻译与体育英语教学 |
六、体育与艺术 |
第八节 体育学与法学、政治学、管理学学科群交叉研究热点演化 |
一、警察体育、体育犯罪、赛事安保 |
二、体育志愿者服务 |
三、体育赛事管理 |
四、体育法学 |
五、公共体育服务 |
第九节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一、研究的主要结论 |
二、对体育学基本理论研究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索引 |
个人简历 |
(4)继续教育英语专业学生听说能力培养行动研究 ——以上海某高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图表一览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外语继续教育的历史和发展现状 |
1.1.2 相关文件对继续教育英语人才培养的要求 |
1.1.3 继续教育英语教学现状及学习者需求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本文主要观点和研究思路 |
1.3.1 主要观点 |
1.3.2 研究思路 |
1.4 论文结构 |
1.5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对“二语”和“外语”的概念界定 |
2.2 成人外语学习者特点及成人英语办学现状 |
2.2.1 成人外语学习者学习特点 |
2.2.2 我国继续教育英语专业办学现状 |
2.3 外语听力教学研究 |
2.3.1 听力概念的界定 |
2.3.2 听力技能、策略及练习活动 |
2.3.3 听写研究现状 |
2.3.4 听力的评估 |
2.4 外语口语教学研究 |
2.4.1 口语能力的概念界定 |
2.4.2 口语活动的特点 |
2.4.3 常用的口语活动 |
2.4.4 短剧表演与口语能力培养 |
2.4.5 英语口语研究现状 |
2.4.6 口语能力评估 |
2.5 基于小组合作学习的外语教学 |
2.5.1 合作学习的内涵、要求和形式 |
2.5.2 合作学习的应用现状 |
2.6 语言学习策略和策略培训与外语教学 |
2.6.1 语言学习策略 |
2.6.2 外语学习策略培训研究回顾 |
2.7 外语教学中的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 |
2.7.1 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简述 |
2.7.2 形成性评价的理论基础和方法 |
2.7.3 形成性评价的应用现状 |
2.8 行动研究法 |
2.9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研究设计 |
3.1 研究环境和对象简介 |
3.1.1 研究环境 |
3.1.2 研究对象 |
3.2 初步研究 |
3.2.1 营造良好教学氛围 |
3.2.2 第一次综合问卷调查 |
3.2.3 学生学习风格调查 |
3.2.4 语言学习策略初次调查 |
3.2.5 听力和口语水平初步评估 |
3.2.6 基于初步研究的启示 |
3.3 研究问题 |
3.4 研究方法和工具 |
3.4.1 研究方法 |
3.4.2 研究工具 |
3.5 研究过程 |
3.5.1 研究过程简述 |
3.5.2 数据收集过程 |
3.5.3 数据分析方法简述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听力和口语培养过程 |
4.1 第一轮行动研究 |
4.1.1 总体行动方案的制定 |
4.1.2 第一轮听写教学行动研究 |
4.1.3 第一轮口语教学行动研究 |
4.1.4 第一轮行动研究小结 |
4.2 第二轮行动研究 |
4.2.1 第二轮听写教学行动研究 |
4.2.2 第二轮口语教学行动研究 |
4.2.3 第二轮行动研究小结 |
4.3 第三轮行动研究 |
4.3.1 第三轮听写教学行动研究 |
4.3.2 第三轮口语教学行动研究 |
4.3.3 第三轮行动研究小结 |
4.4 第四轮行动研究 |
4.4.1 第四轮听写教学行动研究 |
4.4.2 第四轮口语教学行动研究 |
4.4.3 第四轮行动研究小结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反思 |
5.1 听写教学总结和反思 |
5.1.1 实施听写教学的有效策略 |
5.1.2 听写训练的有效性 |
5.1.3 听写教学研究中的不足和困难 |
5.2 口语教学总结和反思 |
5.2.1 实施合作式短剧排演的有效策略 |
5.2.2 合作式短剧排演的有效性 |
5.2.3 口语教学研究中的不足 |
5.3 学习策略培训与听说能力培养 |
5.3.1 实施学习者培训 |
5.3.2 策略培训效果 |
5.3.3 学习策略培训小结 |
5.4 学业评价与听说能力培养 |
5.4.1 平时成绩评价体系 |
5.4.2 口语成绩评价体系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语 |
6.1 对整个研究的反思与总结 |
6.2 对继续教育英语教学的启示 |
6.2.1 教师的教学自主性 |
6.2.2 策略培训的必要性和有效性 |
6.2.3 学业评价体系及教师的要求和督促 |
6.2.4 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和网络加强课外指导 |
6.3 本研究的局限性 |
6.4 未来研究方向 |
6.5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1 综合问卷调查 1 |
附录2 学习风格检测表 ILS(中文版) |
附录3 语言学习策略调查表(SILL) |
附录4 段落听写样本以及评分标准 |
附录5 听写调查问卷 |
附录6 口语调查问卷 |
附录7 学生平时课堂段落听写记录表 |
附录8 第一轮短剧表演评分表及表演题目 |
附录9 第一轮短剧表演小组报告样本 |
附录10 综合问卷调查2 |
附录11 学习者培训工作坊之系列2 |
附录12 综合问卷调查3 |
附录13 综合问卷调查4 |
附录14 学习者培训工作坊之系列 3 (学生材料) |
附录15 学习者培训工作坊之系列 3(教师材料) |
附录16 学习者培训工作坊之系列4 |
附录17 综合问卷调查5 |
附录18 全程参加研究的 31 位学生 5 次听写成绩总表 |
附录19 学习者培训工作坊之系列1 |
附录20 学习者培训工作坊之系列5 |
附录21 学生第一学期学习计划样本 |
附录22 学生第二学期学习计划样本 |
附录23 学生自我评价表样本 |
(5)民族院校藏族大学生英语学习问题研究与理论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论文选题的基本构想 |
第二节 论文选题的目的与意义 |
第三节 相关的研究情况 |
第四节 论文的基本内容 |
第五节 论文的主要研究方法 |
第二章 中国少数民族院校中的藏族大学生英语学习问题的问卷与访谈调查与结果分析 |
第一节 调查计划的设计与实施情况 |
一.调查的主要问题 |
二.调查的范围和调查的方法 |
第二节 问卷调查的统计结果 |
一.民族院校藏族大学生的自然情况 |
二.藏族大学生所在民族院校的相关情况 |
三.民族院校的藏族大学生的英语学习观念调查情况 |
四.民族院校的藏族大学生学习风格调查情况 |
五.民族院校藏族大学生英语学习策略调查情况 |
第三章 藏族大学生英语学习主要问题的田野调查结果与理论分析 |
第一节 英语学习观念问题 |
一.民族院校的藏族大学生的英语学习观念调查情况 |
二.藏族大学生的英语学习观念与普通大学生的英语学习观念的对比 |
第二节 英语学习风格问题 |
一.学习风格类型分类 |
二.藏族大学生英语学习风格调查研究 |
第三节 藏族大学生英语学习策略问题 |
一.学习策略研究的发展历史 |
二.语言学习策略的定义和分类 |
三.藏族大学生英语学习策略调查情况 |
四.藏族大学生与普通大学生英语学习策略对比分析 |
第四章 民族院校藏族大学生英语学习其它相关问题研究 |
第一节 语言问题研究 |
一.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字与双语使用基本情况 |
二.民族院校藏族大学生汉藏双语情况调查 |
三.西藏自治区的藏语、汉语和英语的三语教学现状 |
四.藏族大学生在英语学习中的语言迁移 |
第二节 藏英文化习俗对比研究 |
一.文化的定义与特点 |
二.文化、教育与民族外语教育 |
三.语言文化与外语教学 |
四.藏族文化、英语文化与英语学习 |
(一) 宗教习俗 |
1.藏传佛教与基督教和天主教 |
2.宗教文化差异对英语学习的影响 |
(二) 姓氏习俗 |
1.藏族的姓氏习俗 |
2.英语国家的姓氏习俗 |
3.姓氏习俗的差异对英语学习的影响 |
(三) 人称称谓习俗 |
1.藏族的称谓习俗 |
2.英语国家的称谓习俗 |
3.人称称谓的差异对英语学习的影响 |
(四) 节日习俗 |
1.藏族的节日习俗 |
2.英语国家的节日习俗 |
(五) 文化禁忌 |
1.藏族的文化禁忌 |
2.英语国家的文化禁忌 |
第三节 心理因素研究 |
一.学习者的年龄问题 |
二.学习者的性格特点 |
三.学习者的学习动机 |
四.民族心理研究 |
第四节 英语教师水平与素质 |
一.外语教师的作用 |
二.合格外语教师的标准 |
三.民族院校外语教师的基本情况 |
四.民族院校教师的现状与问题 |
第五节 英语教育评价 |
一.教育评价 |
二.英语语言教学测试和它的方法 |
三.《大学英语教学要求》(试行)对于评估的要求 |
四.部分民族院校外语教育评估和教学测试的基本情况 |
第六节 英语教学组织与教学管理 |
一.英语教学组织与管理的重要性 |
二.英语教学组织与管理的基础和任务 |
三.英语教学组织与管理的原则 |
四.《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对教学管理的要求 |
五.民族院校外语教学组织与管理的基本情况 |
第五章 对策研究与中国少数民族外语教育的发展 |
第一节 民族院校藏族大学生英语学习对策研究 |
一.消除英语学习的心理障碍 |
二.英语语言学习策略训练 |
三.倡导新型的学习方式—自主学习 |
四.改善语言学习环境 |
五.制定适合藏族大学生的教学大纲或教学要求 |
六.选择和编写合适的教材 |
第二节 民族院校大学英语教学对策研究 |
一.文化教学与跨文化能力的培养 |
二.情感教学 |
三.大学英语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
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
五.充分利用现代化教育手段 |
六.优化教育方法 |
第三节 中国少数民族外语教育的发展 |
一.转变教育理念和教育指导思想 |
二.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与创新 |
三.加强民族地区的英语基础教育与中等教育和民族高等教育的衔接 |
四.发展民族地区外语教育的创新 |
五.加大重视力度和投入力度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民族院校藏族大学生英语学习情况调查问卷 |
附录二 藏族大学生英语学习观念调查问卷 |
附录三 藏族大学生英语学习风格类型调查问卷 |
附录四 藏族大学生英语学习策略调查问卷 |
附录五 藏族大学生英语学习问题研究访谈提纲 |
附录六 藏族大学生英语学习问题研究教师访谈提纲 |
附录七 访谈记录 |
附录八 关于印发《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本科教学评估方案(试行)》的通知》 |
附录九 《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后记 |
中央民族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作者声明 |
(6)理工科大学生英语学习自我控制与焦虑之关系研究 ——以成都市X大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 |
第二节 核心概念界定与研究问题 |
第二章 文献综述和理论基础 |
第一节 自我控制的理论研究 |
第二节 焦虑的理论研究 |
第三节 叙事的理论研究 |
第三章 研究设计 |
第一节 总体研究思路 |
第二节 研究对象 |
第三节 大学生英语学习自我控制能力问卷的编制 |
第四节 外语学习焦虑问卷的编制 |
第四章 描述:质的研究方法和跟踪调查法 |
第一节 质的研究方法 |
第二节 成都市X大学大一学生刚入学时的群体画像 |
第三节 成都市X大学大一学生入学一年后的群体画像 |
第四节 跟踪调查法 |
第五章 预期:相关研究 |
第一节 入学时的数据分析 |
第二节 一年后的数据分析 |
第三节 入学一年的变化 |
第六章 干预:实验研究 |
第一节 元认知干预技术的含义 |
第二节 元认知干预技术的工作原理 |
第三节 大学生英语学习自我控制能力的培养 |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改革建议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二节 改革建议 |
第三节 研究检讨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7)农村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情感态度目标落实现状及对策研究 ——以黄山区五所小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问题提出 |
1.2 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5 主要概念界定 |
第二章 理论基础 |
2.1 人本主义教育教学观 |
2.2 情感过滤假说 |
2.3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2.4 自我效能感理论 |
第三章 农村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情感态度目标落实现状的调查结果 |
3.1 研究设计 |
3.2 情感态度目标落实现状的总体调查结果 |
3.3 情感态度目标落实现状的微观调查结果 |
3.4 男女生情感态度目标达成现状的调查结果 |
3.5 不同性格学生情感态度目标达成现状的调查结果 |
3.6 不同教龄教师情感态度目标落实现状的调查结果 |
3.7 不同学历教师情感态度目标落实现状的调查结果 |
3.8 专业与非专业教师情感态度目标落实现状的调查结果 |
第四章 农村小学英语情感态度目标落实现状调查结果的分析与讨论 |
4.1 兴趣维度调查结果的分析与讨论 |
4.2 动机维度调查结果的分析与讨论 |
4.3 自信维度调查结果的分析与讨论 |
4.4 意志维度调查结果的分析与讨论 |
4.5 合作精神维度调查结果的分析与讨论 |
4.6 祖国意识维度调查结果的分析与讨论 |
4.7 国际视野维度调查结果的分析与讨论 |
4.8 男女生情感态度目标达成度调查结果的分析与讨论 |
4.9 不同性格学生情感态度目标达成度调查结果的分析与讨论 |
4.10 不同教龄教师情感态度目标落实现状调查结果的分析与讨论 |
4.11 不同学历教师情感态度目标落实现状调查结果的分析与讨论 |
4.12 专业与非专业教师情感态度目标落实现状调查结果的分析与讨论 |
第五章 研究结论与建议 |
5.1 研究结论 |
5.2 研究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已发表的学术论文 |
附录B: 农村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情感态度目标落实现状调查问卷 |
附录C: 农村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情感态度目标落实现状访谈提纲(学生) |
附录D: 农村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情感态度目标落实现状访谈提纲(教师) |
(8)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外语学习文化的涵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1.1 对转型中外语教学的理论反思与探索 |
1.1.2 学习化社会呼唤外语教育的理论跟进 |
1.1.3 研究者之学术旨趣与人文情怀的驱动 |
1.2 研究价值 |
1.2.1 生活价值—揭示外语学习者当下学习生活的实际 |
1.2.2 知识价值—从学习者个体的角度透视课程的实施 |
1.2.3 实践价值—外语学习文化涵化模式的建构 |
1.2.4 理论价值—中国人外语学习文化机制的抽象 |
1.3 研究问题 |
1.4 研究思路 |
1.5 论文框架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导言 |
2.2 外语学习环境分析和学习者特点研究综述 |
2.2.1 有“学”无“习”的外语学习条件和环境 |
2.2.2 汉语外语学习者的文化与心智结构的差异 |
2.3 外语学习文化概念及多元视角的理论综述 |
2.3.1 外语学习文化的概念与辨析 |
2.3.2 文化的涵化及文化协同模式 |
2.3.3 国内外外语学习文化的涵化研究 |
2.3.4 从文化角度突破外语学习研究的必要性 |
2.3.5 本研究的概念框架 |
2.4 外语学习文化涵化研究的基础理论综述 |
2.4.1 语言意识形态理论 |
2.4.2 文化融合理论 |
2.4.3 中国文化心理学 |
2.4.4 研究方法论基础 |
2.5 课程标准与中国外语教育传统的对比分析 |
2.5.1 外语课程标准的“三观” |
2.5.2 外语教育传统研究及历史嬗变 |
2.5.3 从对照中看涵化研究的可能性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研究设计 |
3.1 导言 |
3.2 方法的选择 |
3.2.1 多学科综合的混合研究法 |
3.2.2 多种研究手段的综合运用 |
3.2.3 研究方案的设计建构实施 |
3.3 数据采集 |
3.3.1 叙事探究 |
3.3.2 问卷调查 |
3.3.3 课堂观察 |
3.3.4 集体访谈 |
3.3.5 个别访谈 |
3.3.6 原型法 |
3.4 数据分析 |
3.5 信度和效度 |
3.6 研究伦理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外语学习文化现状 |
4.1 导言 |
4.2 外语学习目的态度的取向 |
4.2.1 目的 |
4.2.2 态度 |
4.3 教与学方法的适应性选择 |
4.3.1 方式 |
4.3.2 方法 |
4.3.3 管理 |
4.4 对好的外语教师的看法 |
4.4.1 师德 |
4.4.2 专业 |
4.5 对好的外语学生的看法 |
4.5.1 特征 |
4.5.2 表现 |
4.6 对待教材的态度及用法 |
4.6.1 看法 |
4.6.2 使用 |
4.6.3 经典“新概念” |
4.7 师生关系及角色认同 |
4.7.1 师生关系 |
4.7.2 课堂礼貌 |
4.8 本章小结 |
第5章 外语学习文化涵化形态及其成因 |
5.1 导言 |
5.2 课程层面的同化型涵化 |
5.2.1 同一个声音 |
5.2.2 不同的声音 |
5.3 课堂教学层面的假晶、融合型涵化 |
5.3.1 公开课与常态课 |
5.3.2 不可能完成之“任务” |
5.3.3 问题链与高效课堂 |
5.4 学习者层面的协同、融合型涵化 |
5.4.1 课堂 |
5.4.2 课后 |
5.5 多种涵化形态的实践会聚及文化心理分析 |
5.5.1 强化信念:苦功夫与中国式激励的融合 |
5.5.2 控制策略:以考代练与文语并重的融合 |
5.5.3 应用导向:问题链与语码转换的融合 |
5.5.4 抵近管理:高效课堂与高效管理的融合 |
5.5.5 技术嫁接:传统方法与现代技术的融合 |
5.5.6 多元取向:中外文并蓄互补中的融合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外语学习文化涵化模式的实践建构 |
6.1 导言 |
6.2 涵化的层级及实现方式 |
6.2.1 本体观层面的涵化 |
6.2.2 学习观层面的涵化 |
6.2.3 课程观层面的涵化 |
6.3 涵化的机制与模式 |
6.3.1 生成中的涵化机制 |
6.3.2 建构中的涵化模式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 |
7.1 研究小结 |
7.2 主要发现 |
7.3 研究启示 |
7.4 创新之处 |
7.5 研究局限 |
参考文献 |
附录1 外语学习方法调查问卷(试测) |
附录2 外语学习方法调查问卷 |
附录3 课题研究邀请信 |
附录4 中国学生外语学习生活访谈提纲 |
附录5 X女士的外语学习生活访谈要点和学习故事 |
附录6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译作 |
(9)动机理论视角下成人英语学习怠倦怠的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成人英语学习的重要性 |
1.1.2 成人英语学习现状 |
1.1.3 倦怠对成人学习者产生的影响 |
1.2 研究概述 |
1.2.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2 成人教育对成人英语学习的要求 |
1.3 论文结构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倦怠 |
2.1.1 倦怠的定义 |
2.1.2 倦怠的测量 |
2.1.3 国外对倦怠的研究 |
2.1.4 国内对倦怠的研究 |
2.2 动机理论 |
2.2.1 国外动机理论研究 |
2.2.2 国内动机理论研究 |
第三章 研究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问题 |
3.3 研究方式 |
3.3.1 文献研究法 |
3.3.2 问卷调查法 |
3.3.3 访谈法 |
3.4 研究工具 |
3.4.1 主要研究工具 |
3.4.2 被试取样 |
3.4.3 数据整理和分析 |
第四章 研究结果与分析 |
4.1 学习倦怠基本情况分析 |
4.1.1 总体情况分析 |
4.1.2 维度情况分析 |
4.1.3 不同类别的被试在各维度上的差异 |
4.2 学习动机问卷情况分析 |
4.2.1 总体情况分析 |
4.2.2 维度情况分析 |
4.2.3 不同类别的被试在各维度上的差异 |
4.3 学习倦怠与动机的关系 |
4.4 研究结果 |
4.4.1 学习倦怠情况 |
4.4.2 学习动机情况 |
4.4.3 学习倦怠与学习动机的关系 |
4.4.4 影响成人英语学习倦怠的可能性因素 |
4.5 建议与对策 |
4.5.1 社会层面 |
4.5.2 学校层面 |
第五章 研究总结 |
5.1 研究结论 |
5.2 研究反思 |
5.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学习倦怠问卷调查表 |
附录二 学习动机问卷调查表 |
附录三 学生访谈提纲 |
致谢 |
(10)高中生英语演讲能力培养行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高中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缘由 |
1.1.2 新高考制度的变化:听力口语考试走进英语高考 |
1.1.3 笔者的教学理念:相信学生能够在适合的舞台上翩翩起舞 |
1.1.4 培养英语演讲能力的重要作用 |
1.2 问题的提出 |
1.2.1 初始的研究问题 |
1.2.2 问题的提炼与聚焦 |
1.3 研究意义 |
1.3.1 实践价值 |
1.3.2 理论价值 |
1.4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核心概念的界定与研究 |
2.1.1 关于演讲概念的研究与界定 |
2.1.2 英语演讲 |
2.1.3 关于演讲能力的界定与研究 |
2.1.4 关于(英语)演讲能力的培养研究 |
2.2 英语演讲学习与教学的研究现状 |
2.2.1 国内相关研究现状 |
2.2.2 国外新近研究现状 |
2.2.3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合评述 |
2.3 行动研究及其在外语教学研究的应用 |
2.3.1 行动研究的缘起与发展 |
2.3.2 行动研究的概念界定 |
2.3.3 行动研究的特点 |
2.3.4 行动研究的过程 |
2.3.5 行动研究与传统教育研究的区别 |
2.3.6 行动研究在外语教学研究中的应用 |
2.3.7 本课题所采用的行动研究模式 |
2.4 相关理论基础及在本研究中的应用 |
2.4.1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2.4.2 语言输入输出理论 |
2.4.3 任务型语言教学法 |
2.4.4 项目学习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研究设计与测量工具的编制 |
3.1 研究对象的背景分析 |
3.2 研究对照样本的选择与确定 |
3.3 研究方法 |
3.4 研究思路与过程 |
3.4.1 总体思路 |
3.4.2 .实施步骤 |
3.4.3 研究过程 |
3.5 数据的收集和分析 |
3.5.1 数据收集 |
3.5.2 数据分析 |
3.6 研究的伦理考量 |
3.7 高中生英语演讲能力测量工具的编制 |
3.7.1 明确研究目的,研究相关理论和文献资料 |
3.7.2 研究对象的特征与英语学习现状 |
3.7.3 高中生英语演讲能力的维度与量化指标的初步确认 |
3.7.4 修改、完善量化指标,确定具体测量题项 |
3.7.5 评价量表的效度和信度分析 |
3.7.6 确定高中生英语演讲能力评价量表 |
3.8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第一轮行动研究:尝试和探索——让学生“有机会开口说英语” |
4.1 第一轮行动问题确立与假设 |
4.1.1 问题的确立 |
4.1.2 对问题的假设性分析 |
4.2 制定和实施行动研究计划 |
4.2.1 制定行动计划 |
4.2.2 实施行动研究 |
4.3 第一轮行动研究总结与反思 |
4.3.1 研究过程总结 |
4.3.2 行动研究结果 |
4.3.3 第一轮行动研究反思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第二轮行动研究:调整和改进—让学生“更愿意登台讲英语” |
5.1 第二轮行动问题确立与假设 |
5.1.1 问题的确立 |
5.1.2 问题假设性分析 |
5.2 制定和实施行动研究计划 |
5.2.1 制定行动计划 |
5.2.2 实施行动研究 |
5.3 第二轮行动研究总结与反思 |
5.3.1 研究过程总结 |
5.3.2 行动研究结果 |
5.3.3 进一步总结与反思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第三轮行动研究:提升和完善—让学生“更好地公开‘秀’英语” |
6.1 第三轮行动问题确立与假设 |
6.1.1 问题的确立 |
6.1.2 问题假设性分析 |
6.2 制定和实施行动研究计划 |
6.2.1 制定行动计划 |
6.2.2 实施行动研究 |
6.3 第三轮行动研究总结与反思 |
6.3.1 研究过程总结 |
6.3.2 行动研究结果 |
6.3.3 第三轮行动研究反思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反思与结论 |
7.1 三轮行动研究总结 |
7.1.1 测试数据 |
7.1.2 问卷调查 |
7.1.3 学生的学习反思 |
7.1.4 笔者的教学反思 |
7.1.5 访谈 |
7.2 研究反思 |
7.2.1 研究对学生的影响 |
7.2.2 研究对笔者及课堂教学的影响 |
7.2.3 研究对学校整体教学生态的影响 |
7.2.4 高中生英语演讲能力培养策略的构建 |
7.2.5 研究成果的局限性 |
7.3 研究结论 |
7.4 本研究的创新点 |
7.5 研究局限和有待改进的空间 |
7.6 研究展望 |
7.7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四、成人克服学英语心理障碍的对策(论文参考文献)
- [1]朝鲜族小学六年级学生英语学习障碍的成因与对策研究 ——以延吉市Z小学为例[D]. 白雨鑫. 延边大学, 2019(01)
- [2]成人英语学习问题及对策[J]. 蔡成龙.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 2018(09)
- [3]学科交叉视域下我国体育学知识演化的多维研究[D]. 李博. 福建师范大学, 2018(12)
- [4]继续教育英语专业学生听说能力培养行动研究 ——以上海某高校为例[D]. 彭梅.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4(09)
- [5]民族院校藏族大学生英语学习问题研究与理论探讨[D]. 刘雪莲. 中央民族大学, 2006(12)
- [6]理工科大学生英语学习自我控制与焦虑之关系研究 ——以成都市X大学为例[D]. 李京肽. 厦门大学, 2013(06)
- [7]农村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情感态度目标落实现状及对策研究 ——以黄山区五所小学为例[D]. 单瑶. 延边大学, 2019(01)
- [8]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外语学习文化的涵化研究[D]. 陈刚.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9(07)
- [9]动机理论视角下成人英语学习怠倦怠的实践研究[D]. 姜承华. 上海师范大学, 2016(02)
- [10]高中生英语演讲能力培养行动研究[D]. 李向勤. 华东师范大学, 201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