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动的南迦巴瓦山冰川

跳动的南迦巴瓦山冰川

一、南迦巴瓦峰的跃动冰川(论文文献综述)

刘宇平,D. R. Montgomery,B. Hallet,唐文清,张建龙,张选阳[1](2006)在《西藏东南雅鲁藏布大峡谷入口处第四纪多次冰川阻江事件》文中提出在第四纪的末次冰期、新冰期和小冰期期间,位于大峡谷入口处的则隆弄跃动冰川发生多次的快速前进,多次发生阻塞雅鲁藏布江事件,在大峡谷以上河段形成4期(ⅣⅠ)的林芝古堰塞湖。14C测年结果指示第2次、第3次和第4次堰塞湖分别发生在976011300 aB.P,.1220±401660±40 aB.P.和287±93394±83 aB.P.。估计ⅣⅡ期堰塞湖库容量约2150km3,835km3和81km3。冰川阻塞湖坝的溃决释放突发性洪水,对下游的雅鲁藏布大峡谷河段及下游地区的环境产生巨大的影响。

杨逸畴,高登义,李渤生[2](1996)在《20世纪末的一次重大地理发现──雅鲁藏布江大峡谷为世界之最的论证》文中提出雅鲁藏布江下游围绕喜马拉雅山东端最高峰南迦巴瓦峰(7782m)作奇特的马蹄形大拐弯,连续的深切割在青藏高原东南斜面上,长达496.3km,最深达5382m,是世界上最大的峡谷。它的论证和被发现,是20世纪末一次重大的地理发现。大峡谷是适应板块缝合构造带发育的构造谷,它还是南来水汽进入青藏高原的最大通道,它所造就的独特自然环境和地理景观,以及以生物和水力为主的丰富自然资源,是人类共同的财富。进行世界最大峡谷的地学、生物学理论与应用的系统研究,对大峡谷的开发、规划、永续利用提供科学依据,建立大峡谷自然保护区是当务之急。

张震,刘时银,魏俊锋,蒋宗立,许君利,郭万钦[3](2016)在《新疆帕米尔跃动冰川遥感监测研究》文中提出2015年5月,新疆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阿克陶县公格尔九别峰北坡克拉牙依拉克冰川发生跃动,造成草场和部分房屋被冰体淹没,本文针对这一冰川跃动事件的发生过程进行研究.利用2013-2015年间ASTER立体像对数据监测了克拉牙依拉克冰川的冰川表面高程的变化,并利用2015年4月13日至2015年7月11日期间的Landsat OLI数据监测了冰川的表面运动速度变化.监测发现,克拉牙依拉克冰川从2015年4月13号开始活动强烈,表面运动速度呈加快趋势,2015年5月8-15日期间冰川表面运动速度达到最高水平,其最大运动速度在西支中部达到了(20.40±0.42)m·d-1,冰川跃动达到顶峰.冰川跃动"积蓄区"位于西支冰川平衡线以下区域,跃动向下游接收区输送冰体体积约为2.4×108m3,大量冰体堆积在东西支汇合口地段(海拔3 1003 500 m),造成了该处冰面隆起,其中最大隆起高度为(130.58±0.70)m.本文获得了西支冰川由静止期、跃动状态、恢复到稳定状态期间的冰面高程和表面运动速度变化,为本地区冰川跃动机理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郭万钦,刘时银,许君利,魏俊锋,丁良福[4](2012)在《木孜塔格西北坡鱼鳞川冰川跃动遥感监测》文中研究表明基于Landsat卫星数据的遥感监测发现,木孜塔格峰西北坡鱼鳞川冰川的中支在2007-2011年间发生了跃动,冰川北侧末端在几年内前进距离达到了(548±34)m.进一步的监测发现,该冰川的大幅跃动主要发生于2008年10月至2009年3月.跃动期间冰川表面约4.8km长的范围经历了急剧的破碎化过程,并呈现出最早由冰川中部积蓄区下段开始,然后向上下游逐渐扩展的特征.对冰面裂隙及其他特征点的追踪发现,冰川除积累区以外的部位都产生明显的位移,其中冰川中部以下至冰舌部各点的位移都在1km以上.同时,冰面运动速度的计算结果也显示,冰川各个部分都经历了急剧的运动速度变化过程,其中冰川中部最大运动可视速率达到约(13.3±1.5)m.d-1,并且还揭示出该冰川的跃动具有北侧主末端最先开始快速运动,然后向上游逐渐扩展的特征.

罗洪忠[5](2016)在《科学探险者的足迹》文中研究指明在遥远的地质年代里,有两块古陆地曾远隔上万里重洋,由于地球内部的运动,印度所在的板块脱离了远在南极附近的母体,向北漂移而来。与欧亚大陆相撞之际,便是古大洋消失之时,而连接的一线,发育了雅鲁藏布江。直到今天,印度板块仍在向北推进,作为最前锋的大峡谷地区,将南来陆地深深楔入欧亚板块之中,在青藏高原的强烈隆升中,河流持续深切,形成举世无双的大峡谷。与此遥相对应的是,喜马拉

杨逸畴,高登义,李渤生[6](1995)在《世界最大峡谷的地理发现和研究进展──雅鲁藏布江大峡谷的考察和探险成果》文中研究表明经过多次实地考察和量测,加上室内地形图上的量测和分析,论证和推出了雅鲁藏布江下游大拐弯峡谷为世界最大的峡谷,平均深度在5000m以上,最深达5382m;切刻在青藏高原东南斜面上的大峡谷长度达496.3km,围绕南迦巴瓦峰的核心段峡谷长度也在270km,V形多曲折的峡谷谷底宽在80~200m之间。无论从深度上和长度上,都要远远超出世界着名峡谷──秘鲁的科尔卡峡谷、美国的科罗拉多峡谷和中国金沙江虎跳峡谷。它也是世界最高的峡谷。通过对大峡谷的考察探险,无论在自然科学和生产实践上,都已取得重大研究进展,如大峡谷作为高原主要水汽通道的发现和论证;峡谷形成的构造解释;峡谷中蕴藏着丰富的水力资源和生物资源,它们的特殊性和开发论证等。

张文敬[7](1985)在《南迦巴瓦峰跃动冰川的某些特征》文中研究指明 跃动冰川是周期性快速前进的现代冰川。跃动冰川运动速度往往是非跃动冰川(常态冰川)运动速度的数倍,乃至数十倍。某些研究者认为,跃动冰川的间歇期似乎是固定不变的,故又称波动冰川。冰川跃动时对下游的森林、村庄和道路等为害极大,所以

许艾文,杨太保,冀琴,何毅[8](2016)在《乔戈里峰北坡冰川跃动遥感监测》文中研究指明以Landsat影像、冰川编目数据以及DEM数据为依据,通过遥感图像计算机辅助分类和目视解译等方法进行了不同时期乔戈里峰北坡冰川边界的提取,对比分析了1978—2014年不同时期冰川末端变化,发现研究区内有12条冰川出现过快速前进现象.重点监测这12条冰川在1978—2014年18个时段的运动状况后,发现12条冰川都出现过前进速度为2003 000 m/a的快速运动过程,且大部分快速前进现象集中发生在2004年以后,这12条冰川可能为跃动冰川.研究区内冰川内部结构不稳定、长度长、面积大、末端海拔低的几何形态特征以及先降后升的气温与持续增加的降水是导致研究区内冰川发生跃动的可能原因.

吴坤鹏,刘时银,郭万钦[9](2020)在《1980-2015年南迦巴瓦峰地区冰川变化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文中指出基于地形图和Landsat TM/OLI遥感影像等数据,利用目视解译和波段比值法提取1980年、2000年和2015年南迦巴瓦峰地区冰川空间分布数据,分析研究区近35年冰川变化,探讨冰川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结果表明:1980-2015年,南迦巴瓦峰地区冰川面积持续减小并呈加速退缩的趋势,近35年共减少了(75.23±4.67)km2,占1980年冰川总面积的(25.2±1.6)%,年平均面积减小率为(0.73±0.05)%。研究区东南坡冰川面积变化速率大于西北坡,在不同流域、海拔及朝向上,冰川变化差异较大。南迦巴瓦峰地区冰川表碛十分发育,表碛覆盖冰川面积变化率小于裸露冰川,表碛覆盖对冰川消融具有抑制作用。南迦巴瓦峰地区在气温显着升高的背景下,虽然降水量有所增加,但冰川对气温更加敏感,因气温升高引起冰川消融所带来的物质损失超过降水增加对冰川的补给,导致南迦巴瓦峰地区冰川普遍萎缩。

祝嵩[10](2012)在《雅鲁藏布江河谷地貌与地质环境演化》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雅鲁藏布江是青藏高原上的一条大河,其河谷地貌和地质环境演化的发育历史对于青藏高原地质研究有比较重要的意义。由于雅鲁藏布江流域地理环境恶劣,前人对该区河谷地貌和地质环境演化的研究工作做的较少,即使有一些工作,但是也缺乏确切的年代测定,使得人们对于雅鲁藏布江发育历史至今还不足很清楚。本文通过大量的野外工作,不限于前人研究较多的雅鲁藏布江大拐弯,而且跑遍了整个雅鲁藏布江中游及下游一段,重点解剖了雅鲁藏布江人拐弯、林芝、加查、桑日、杰德秀和人竹卡等剖面,从而对于雅鲁藏布江发育历史比较清楚的了解。讨论了雅鲁藏布江河谷分布江冰川泥石流和风成砂,对于该区地质灾害防治有重要意义。讨论了雅鲁藏布江河谷冰川沉积、冰水沉积和古土壤等地貌,对于研究该区古气候有重要意义。野外调查发现雅鲁藏布江河谷两岸广泛分布河湖相沉积物、冰碛物、古土壤和河流相沉积物等,采集了大量的样品。用ESR(Electron Spin Resonance)、14C、 OSL(Opically Stimulated Luminesecence)等测年方法分析采集到的样品并确定雅鲁藏布江多个多期古堰塞湖的存在。结合样品的孢粉分析,得到了雅鲁藏布江流域古气候环境演化。在研究区采集多个花岗岩样品,用锆石和磷灰石的裂变径迹分析和夷平而证据得到古雅鲁藏布江流域的河谷地貌。测量了雅鲁藏布江河谷两岸阶地,结合样品所测得年代,确定了雅鲁藏布江在第四纪期间的发育历史。对雅鲁藏布江流域拉孜县、仁布县、曲水县、桑口县和林芝县等不同地点采集22个花岗岩样品进行了锆石和磷灰石裂变径迹测年,为分析该流域新近纪隆升剥蚀过程和构造地貌演化提供了热年代学资料约束。所获得的样品磷灰石裂变径迹年龄为(1.6+0.2)~(21.8+1.2)MaBP,径迹长度为(12.1+2.6)~(14.2+1.4)μm,单颗粒年龄和径迹长度均呈单峰分布。锆石裂变径迹年龄集中在33-23MaBP,22-9MaBP。1.6-21.8MaBP的磷灰石裂变径迹年龄与9-5MaBP的碰撞后事件相符,代表主要的隆升剥露期,是区内发生高速率沉积事件的记录。并且结合了雅鲁藏布江流域的夷平面形态特征和分布规律以及形成时代探讨了雅鲁藏布江早期发育过程。通过对雅鲁藏布江加查段河流地貌和构造调查发现,该区具有平行状水系格局,河谷地貌以峡谷和宽谷相间为主要特征,经历了碰撞、挤压和伸展构造演化过程,产生了褶皱-逆冲、走滑剪切、韧性剪切、正断层等构造变形样式。该段河谷地貌的形成演化受构造运动和气候等影响。雅鲁藏布江加查段河流至少从上新世以来沿构造运动产生的不同性质断裂构造溯源侵蚀和气候变化的影响发育而成。野外考察发现雅鲁藏布江中游河谷发育了11级以上河流阶地,应用ESR、OSL、14C、风成砂和红土-古土壤序列等定年方法,初步确定了阶地的形成时代分别为T11>2000kaBP、T10-1783kaBP、T9-1238kaBP、 T8-684kaBP、T7-382kaBP、T6-150kaBP、T5-82kaBP、T4-67kaBP、T3-43kaBP、T2-28kaBP、Tr-10kaBP,从而对雅鲁藏布江发育历史有了明确认识。根据阶地的沉积特征和年代数据的分析,发现基准面变化、构造运动、气候变化和河曲移动共同控制着雅鲁藏布江中游阶地的形成。最高级河流阶地是河流开始出现的重要标准。在加查县虾日拔河高度560m和朗县北格拔河高度630m雅鲁藏布江的最高级阶地发现渐新世-早中新世大竹卡组砾石,说明雅鲁藏布江最高级阶地在渐新世-早中新世之后形成,由于最高级阶地接近青藏高原主夷平面海拔高度,因此至少7MaBP(中新世晚期)雅鲁藏布江已经存在,这套古老巨厚的河流相砾石层在接近雅鲁藏布江谷底位置的发现,表明雅鲁藏布江很早就已经从青藏高原山顶面下切了2000m以上,已在接近其现今谷底的位置上存在,把青藏高原隆升时代争论推向第四纪之前。这对于研究古雅鲁藏布江的河谷发育及其与青藏高原隆升的关系,具有重要的指示意义。雅鲁藏布江历史上多次被阻塞形成众多的堰塞湖,已报道过有萨嘎、汀当、大竹卡、仁布、杰德秀、格嘎等古堰塞湖,但都缺乏全而认识雅鲁藏布汀古堰塞湖。本文在雅鲁藏布江中下游第四纪堰塞湖沉积典型剖面观测的基础上,提出雅鲁藏布大峡谷第四纪发育4期堰塞湖,测定了堰塞湖沉积时代,探讨了堰塞湖与冰川发育之间的关系。确定该湖泊4次存在时问是691~505kaBP中更新世冰期、75-40kaBP末次冰期早冰阶、27-8kaBP末次盛冰期和1.8~1.2kaBP新冰期,湖泊存在时间逐渐缩短反l映冰川规模和堰塞坝冰碛物补充能力逐渐减小,堰塞湖和堰塞坝规模也逐渐减小。格嘎至赤白12km雅鲁藏布江河谷为堵江地点。从构造和气候等因素分析了南迦巴瓦峰西坡则隆弄冰川仲入雅鲁藏布江河谷堵江成湖及堰塞湖消亡原因。雅鲁藏布江河谷植被与地质地貌有密切关系,尤其是植被分布与雅鲁藏布江河谷独特的地貌-垂直自然带较大差异分布有紧密关系。雅鲁藏布江河谷的第四纪孢粉组合有的以木本植物花粉为主,有的以草本植物花粉为主,有的以蕨类植物化粉为主,其含量随地而异。古植被景观主要处于高山灌丛草甸、草原与草甸、草原和森林的交替变化之中。分析了雅鲁藏布江河谷典型沉积剖面的孢粉组合,揭示了青藏高原南部第四纪晚期的古植被演化历史和古气候环境变迁过程。

二、南迦巴瓦峰的跃动冰川(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南迦巴瓦峰的跃动冰川(论文提纲范文)

(3)新疆帕米尔跃动冰川遥感监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研究区概况
2 数据和方法
    2.1 数字高程模型(DEM)提取和误差评估
    2.2 冰川表面运动速度的提取
3 克拉牙依拉克冰川跃动及其特征
    3.1 冰川运动特征
    3.2 冰川高程变化
4 讨论
5 结论

(4)木孜塔格西北坡鱼鳞川冰川跃动遥感监测(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研究区概况
2 研究数据与方法
    2.1 亚像元影像特征点交叉相关匹配方法
    2.2 Landsat数据正射校正精度检验
    2.3 冰川面积、长度提取方法
    2.4 冰面运动速度的提取
3 鱼鳞川冰川中支的跃动及其特征
    3.1 冰川末端和面积的变化
    3.2 冰面裂隙发育
    3.3 冰面运动特征
    3.4 冰川跃动过程分析
4 鱼鳞川冰川中支的演变历史
5 结论与讨论

(8)乔戈里峰北坡冰川跃动遥感监测(论文提纲范文)

1研究区概况
2研究数据与方法
    2.1研究数据
    2.2研究方法
        2.2.1冰川边界提取
        2.2.2冰川末端运动速度的提取
        2.2.3海拔高度的提取
3冰川跃动监测与分析
    3.1发现12条快速前进冰川
    3.2前进冰川的变化特征
        3.2.1长度变化特征
        3.2.2面积变化特征
        3.2.3海拔梯度特征
    3.3冰川跃动的连续监测
4冰川跃动原因
    4.1冰川跃动影响因素
    4.2气候变化对跃动冰川的影响
5结论

(9)1980-2015年南迦巴瓦峰地区冰川变化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研究区概况
2 数据与方法
    2.1 数据源
    2.2 冰川边界提取
    2.3 精度评估
3 结果与讨论
    3.1 冰川分布现状
    3.2 冰川变化
    3.3 冰川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4 结论

(10)雅鲁藏布江河谷地貌与地质环境演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依据和科学意义
    第二节 研究目标和研究思路
    第三节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第四节 工作量和研究成果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研究区及邻区区域地质构造及相关特征
    第一节 区域地层
    第二节 区域构造
    第三节 现代气候特征
    第四节 泥石流和滑坡
    第五节 风成沙和古土壤
    第六节 冰川地貌
    第七节 冲积、洪积地貌
    第八节 泉华堆积
    第九节 湖积
    第十节 雅鲁藏布江支流河谷地貌
    第十一节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雅鲁藏布江早期河谷地貌发育的裂变径迹和夷平面证据
    第一节 前言
    第二节 样品与分析
    第三节 结果与讨论
    第四节 夷平面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雅鲁藏布江加查地区河谷地貌对气候与构造的响应
    第一节 基本概况
    第二节 雅鲁藏布江加查段水系对构造运动和气候的响应
    第三节 雅鲁藏布江加查段河谷形态对构造运动的响应
    第四节 干流河床纵剖面对构造运动的响应
    第五节 支流河床纵剖面对构造运动和气候的响应
    第六节 阶地对构造运动和气候的响应
    第七节 结论
    第八节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雅鲁藏布江中游阶地形成时代和成因
    第一节 基本概况
    第二节 阶地特征
    第三节 阶地时代
    第四节 阶地成因
    第五节 讨论
    第六节 结论
    第七节 本章小结
第六章 雅鲁藏布江古堰塞湖
    第一节 引言
    第二节 古堰塞湖分布区地质环境特征
第三节 古堰塞湖沉积物剖面特征
    第四节 古堰塞湖空间分布特征
    第五节 古堰塞湖时间分布特征
    第六节 古堰塞湖形成和消亡原因
    第七节 讨论与结论
    第八节 本章小结
第七章 雅鲁藏布江河谷地质环境
    第一节 基本概况
    第二节 孢粉组合
    第三节 古植被与古气候分析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

四、南迦巴瓦峰的跃动冰川(论文参考文献)

  • [1]西藏东南雅鲁藏布大峡谷入口处第四纪多次冰川阻江事件[J]. 刘宇平,D. R. Montgomery,B. Hallet,唐文清,张建龙,张选阳. 第四纪研究, 2006(01)
  • [2]20世纪末的一次重大地理发现──雅鲁藏布江大峡谷为世界之最的论证[J]. 杨逸畴,高登义,李渤生. 地理研究, 1996(04)
  • [3]新疆帕米尔跃动冰川遥感监测研究[J]. 张震,刘时银,魏俊锋,蒋宗立,许君利,郭万钦. 冰川冻土, 2016(01)
  • [4]木孜塔格西北坡鱼鳞川冰川跃动遥感监测[J]. 郭万钦,刘时银,许君利,魏俊锋,丁良福. 冰川冻土, 2012(04)
  • [5]科学探险者的足迹[J]. 罗洪忠. 西藏人文地理, 2016(01)
  • [6]世界最大峡谷的地理发现和研究进展──雅鲁藏布江大峡谷的考察和探险成果[J]. 杨逸畴,高登义,李渤生. 地球科学进展, 1995(03)
  • [7]南迦巴瓦峰跃动冰川的某些特征[J]. 张文敬. 山地研究, 1985(04)
  • [8]乔戈里峰北坡冰川跃动遥感监测[J]. 许艾文,杨太保,冀琴,何毅.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02)
  • [9]1980-2015年南迦巴瓦峰地区冰川变化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J]. 吴坤鹏,刘时银,郭万钦. 冰川冻土, 2020(04)
  • [10]雅鲁藏布江河谷地貌与地质环境演化[D]. 祝嵩. 中国地质科学院, 2012(09)

标签:;  ;  ;  ;  ;  

跳动的南迦巴瓦山冰川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