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E-1胶研制小结(论文文献综述)
石国柱[1](2021)在《极端丰质子核26,27P与27S的奇特衰变实验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远离β稳定线奇特核的合成及其性质研究一直处于核物理的前沿领域,它们通常有较大β衰变能和较小的粒子分离能,更多β延迟粒子发射的衰变道被打开,其缓发粒子将成为重要的实验观测量,而近滴线核的奇特衰变研究不仅为核内有效相互作用与基本对称性、核结构及天体核合成等关键问题提供重要的信息,也是人们对原子核稳定存在极限的一种探索。深入研究极端条件下的奇特核结构及其衰变性质不仅有助于检验、修正和发展现有的理论模型还将不断深化对物质微观结构、宇宙演化及元素起源的认识与理解。本论文工作是在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放射性束流线(RIBLL)上开展了极端丰质子核26P,27P与27S的β衰变实验,能量为80.6 Me V/u的主束32S16+通过轰击1581μm厚的9Be初级靶发生弹核碎裂反应产生感兴趣的目标核素,碎片及反应产物经RIBLL1在束分离和净化,利用磁刚度–能损–飞行时间(Bρ–ΔE–To F)方法对次级束粒子进行鉴别。在连续束模式下将一定比例目标核注入厚度分别为142μm、40μm和304μm的三块双面硅条探测器(DSSDs)中,以兼顾对带电粒子的低能探测阈值与高能探测效率实现优势互补,并测量随后衰变信号的能量、位置和时间关联信息。在束流上下游分别放置不同厚度的四分硅探测器(QSDs)实现各种重离子、轻粒子以及电子的符合测量,管道外安装五个Clover型的HPGe探测器测量γ射线。同时采用循环酒精冷却、前沿定时甄别、双面硅条探测器的正背面符合等一系列测量技术提高信噪比,实现在高探测效率、低探测能量阈值下对衰变事件的直接精确测量。本次26P实验中,获得了符合已有文献的实验结果,包括半衰期、带电粒子能谱、衰变分支比、log ft、Gamow-Teller跃迁强度、γ射线谱与衰变纲图等。其中给出26P的半衰期43.6±0.3 ms与文献值符合较好。基于p-γ射线符合测量鉴别各种衰变成分,并结合注入硅探测器的26P粒子总数可计算其衰变分支比。对前人工作中部分质子的衰变路径进行重新指认,确认了26Pβ延迟发射的两质子峰1998(2)ke V,4837(7)ke V对应的新初末态能级。首次发现来自26Pβ延迟衰变的能量为4205(11)ke V和7842(6)ke V两个新质子峰。其中能量为7842(6)ke V质子远高于从子核26Si的同位旋相似态(IAS)布居至25Al基态发射的质子能量,确认此峰源于IAS之上的激发能级发射的质子。而基于p-γ符合表明能量为4205(11)ke V质子峰可与1367 ke V的γ射线符合,进而指认它是来自26Pβ延迟质子衰变至24Mg第一激发态[Ex=1369(1)ke V,Jπ=2+]发射的双质子。通过计算子核26Si的激发能发现两个质子峰来自同一激发能级,其激发能为Ex=13357(12)ke V,分支比和log ft值为0.78(5)%和3.78(6),其log ft值在容许Gamow-Teller跃迁中是非常小的,深入理解强跃迁的来源将具有重要意义。与以往观测布居至到IAS的Fermi延迟双质子发射不同,一种新的衰变模式Gamow-Teller延迟双质子发射被确认。利用多种哈密顿量的壳模型计算结果,新观测的激发态的分支比出乎意料的强。通常情况下单质子发射比双质子发射具有更大的衰变能,实验上却得到比单质子发射大许多的双质发射分支,超强的G-T跃迁概率和大分支比均表明目前的理论可能在全部核区内低估了GT2p发射的概率,将为今后的实验和理论研究带来新的机遇。并合作开展了一些壳模型理论计算,更详细的定量分析正在进行中。本次实验中27P与26P伴随产生,由于27P具有极低的β延迟质子衰变分支以及在低能区较强的β叠加本底,将会对低能质子的信噪比产生不利影响,导致此次实验并未观测到可识别的质子峰。而连续束模式下有足够时间长度扩大拟合范围以准确地进行半衰期拟合,利用指数衰减加常数本底的方式拟合27P衰变时间谱得到比之前文献更精确的半衰期263.1±10.9 ms。并计算了27P与镜像核27Mg相似能级跃迁的δ值,在误差范围内未发现27P与27Mg存在同位旋对称性破缺。同时本论文为研究27S的β2p发射机制开展了双质子角关联的测量工作。在5 Me V以上27S衰变带电粒子谱上发现一个由27P的IAS跃迁至25Al基态的能量为6372(15)ke V,分支比为2.4(5)%的双质子峰,在实验上首次得到了双质子发射的角关联。基于实验结果和Monte Carlo模拟对比,发现27S的β2p发射的主要为级联发射机制。
王丽[2](2021)在《产麦角硫因大肠杆菌工程菌株的构建与优化》文中研究说明麦角硫因是一种由组氨酸衍生而来的天然抗氧化剂,安全,无毒,它具有清除自由基、抗氧化、以及维持细胞的正常生长等多种生理功能,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以及化妆品等领域,已经成为研究的热点。根据已有报道,利用高产麦角硫因工程菌已经成为生产麦角硫因的趋势,但是已报道的工程菌生产麦角硫因的周期长,产量低,并难以实现规模化生产。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本研究在生长周期较短的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 BL21(DE3)中实现了麦角硫因合成途径的构建,通过前体氨基酸代谢途径改造策略实现麦角硫因的高效合成,并通过3 L罐分批补料发酵实验为规模化生产麦角硫因提供参考。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在大肠杆菌E.coli BL21(DE3)构建了两种不同来源的麦角硫因合成途径,实现麦角硫因在大肠杆菌中的合成。以质粒pRSFDuet-1为载体异源表达耻垢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smegmatis)来源的麦角硫因合成基因簇egtBCDE和粟酒裂殖酵母(Schizosaccharomycespombe)来源的麦角硫因合成途径基因egt1和egt2,结果显示耻垢分枝杆菌来源的麦角硫因合成途径能在大肠杆菌中实现麦角硫因的合成,通过诱导温度及诱导剂浓度优化,确定诱导条件为在25℃下添加0.2 mM IPTG进行诱导培养,使得麦角硫因产量达到(58.87±2.31)mg·L-1;而异源表达粟酒裂殖酵母来源的途径则没有麦角硫因生成。(2)对麦角硫因合成途径进行优化,以提高麦角硫因的产量。将构建的两个麦角硫因合成途径进行组合和优化,在表达基因簇egtBCDE的基础上,表达基因egt1、egt2以及两者同时表达,在表达基因egtl时,麦角硫因产量提高至(64.74±4.83)mg·L-1,而表达基因egt2则会导致产量降低;引入耻垢分枝杆菌来源的谷氨酰半胱氨酸合酶GshA的同工酶EgtA,促进麦角硫因合成前体γ-谷氨酰半胱氨酸的合成,使麦角硫因产量提高至(84.55±1.73)mg·L-1;同时引入酶Egtl和EgtA,使麦角硫因产量提高至(95.58±3.20)mg·L-1,为初始产量的1.62倍。(3)平衡合成麦角硫因的前体氨基酸代谢途径。上调三个前体氨基酸(组氨酸、甲硫氨酸和半胱氨酸)的代谢途径,过表达了途径中的关键酶(ATP磷酸核糖基转移酶HisG、天冬氨酸激酶ThrA、高丝氨酸酰基转移酶MetA、磷酸甘油酸脱氢酶酶SerA、丝氨酸乙酰转移酶CysE、半胱氨酸合酶NrdH和CysK),发现过表达酶HisGG233H,T235Q、ThrA、SerAT410STOP和CysET167A对提高麦角硫因产量有明显作用,分别提高至(104.90± 2.91)mg·L-1、(134.83±4.22)mg·L-1、(130.26±3.34)mg·L-1 和(110.41±3.61)mg·L-1,将基因thrA和serAT410STOP组合强化表达,使得麦角硫因产量提高至(144.97±5.40)mg·L-;下调旁路代谢途径,通过非编码sRNA调控实现对支路基因(组氨酸代谢途径中的DNA结合转录阻遏物PurR,甲硫氨酸代谢途径中的DNA结合转录阻遏物MetJ和支路基因表达的高丝氨酸激酶ThrB,半胱氨酸代谢途径中的支路基因表达的L-丝氨酸脱氨酶ISdaA、色氨酸酶TnaA和L-半胱氨酸脱硫酶YhaM)的转录后水平抑制,麦角硫因产量并未得到显着提高;在抑制MetJ时,产量由(144.97±5.40)mg·L-1提高至(152.58±2.40)mg·L-1。(4)3L罐分批补料实验,为麦角硫因的规模化生产提供参考。选取最优菌株,在两种不同培养基的情况下进行3 L罐分批补料实验,无机盐培养基发酵下获得了浓度为(548.75±21.62)mg·L-1,丰富培养基发酵下菌体生长情况更好,且获得了更高浓度的麦角硫因(710.53±38.70)mg·L-1,提高培养基的营养成分能够获得更高浓度的麦角硫因。
闫泽飞[3](2021)在《细胞时滞神经网络的无源性分析及控制》文中指出随着细胞神经网络广泛应用于模式识别、信号处理、优化问题等各个方面,其无源性问题和控制器设计问题引起了很多学者的关注。在细胞神经网络的实际应用中,时滞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时滞的存在,可能会对系统的性能造成不良的影响,甚至可能导致系统不稳定,因此研究细胞时滞神经网络的无源性问题具有科学研究价值和现实指导意义。本文基于无源性理论、Lyapunov-Krasovskii泛函(L-K泛函)、积分不等式、倒凸优化方法和线性矩阵不等式等理论和方法,对细胞时滞神经网络的无源性问题和反馈控制器设计问题进行研究。主要工作有如下几个方面:1.研究了细胞时滞神经网络系统的无源性问题。首先,针对该系统构造了新型的增广型的L-K泛函,该泛函不仅包含了更多时滞相关的信息,且包含了两个基于积分不等式的泛函项,一定程度上放宽了保证泛函具有正定性的条件;然后,构造了两个新的包含二重积分项的零等式,进一步拓展了零等式在无源性分析中的应用;最后,基于上述方法,提出了新的保守性较小的无源性准则。2.研究了不确定的细胞时滞神经网络系统的无源性问题。首先,针对该系统在已有L-K泛函的基础上,构造了包含时滞及时滞平方相关信息的L-K泛函;接着,将更多时滞相关的信息引入到零等式中,进一步拓展了包含二重积分项的零等式;然后,提出了改进的倒凸优化法和新的保证包含时滞平方项的L-K泛函导数具有负定性的充分条件,这两个方法有利于降低无源性准则的保守性;最后,结合上述方法,给出了更加松弛的无源性准则。3.研究了带有丢包问题的细胞时滞神经网络系统的控制器设计问题。首先,针对系统特点设计了合适的反馈控制器,该反馈控制器的设计考虑了系统当前状态和过去状态的相关信息;其次,基于时滞分割法、L-K泛函、以及线性矩阵不等式等方法,对系统的稳定性问题进行了研究;最后,给出了保守性更小的稳定性准则。
李茹茜[4](2021)在《人教版新旧高中数学教科书“概率与统计”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明确将概率与统计作为高中数学课程内容的四条主线之一。同时,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概率与统计将成为公民的必备知识。对新旧高中教科书中“概率与统计”内容进行比较研究,了解我国数学教科书中“概率与统计”内容的变化及其原因,对教师体会与理解课程改革、促进概率与统计教育教学具有重要意义。研究问题为:人教版新旧高中数学教科书有何异同点?进一步延伸至三个问题:两版高中数学教科书中“概率与统计”在内容编排上有何异同?在内容的广度与深度上有何异同?在例题与习题难度上有何异同?为研究上述问题,首先采用文献分析法,对已有研究进行梳理和分析,确立研究框架与编码方式。其次,选取人教版新旧两版高中数学教科书中的“概率与统计”内容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研究框架,运用比较研究法从内容编排、教科书难度两大维度对新旧高中数学教科书中“概率与统计”的相关内容进行编码处理。最后,对编码数据施行一致性检验,得到最终编码结果。对人教版新旧高中数学教科书中“概率与统计”内容的编码结果进行定量分析,得到研究结论:(1)从内容编排上看,新版教科书“概率与统计”内容所占必修内容的比重更大、知识结构逻辑性也更强。旧版教科书更重视模型的操作应用,而新版教科书则更重视对统计、概率的理论体系构建。(2)从内容的广度与深度上看,新版教科书“概率与统计”内容广度略大,注重内容的系统性与完整性。新版教科书的内容深度也更大,有更多的知识点利用类比归纳、演绎的方式进行呈现。(3)从例题与习题难度上看,在统计内容方面,两版教科书在例题各难度水平上均无显着性差异,新版教科书的例题难度略高于旧版教科书;两版教科书在习题各难度水平上均存在显着性差异,新版教科书的习题难度高于旧版教科书。在概率内容方面,两版教科书在例题的要求、知识点数量水平上均无显着性差异,在背景水平上存在显着性差异,新版教科书的例题难度略高于旧版教科书;两版教科书在习题的要求水平上均存在显着性差异,在背景、知识点数量水平上均无显着性差异,新版教科书的习题难度要高于旧版教科书。基于研究结果和研究结论,提出以下建议:(1)注重知识理论的体系构建,体会数学的逻辑特色;(2)丰富概率与统计的知识呈现,加强数学的本质剖析;(3)重视基本活动经验积累,培养学生数据分析素养;(4)选取适应时代的问题背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单菁[5](2021)在《江西微晶陶瓷及改性产品的生物学特征研究》文中指出当医师们发现了骨水泥及金属材料磨损颗粒的毒性后,非骨水泥型人工髋关节假体应运而生。其主要采用金属材质的臼杯、股骨柄,表面覆以生物活性涂层,配合低摩擦系数的球头、内衬作为关节面的设计。该类假体植入人体后,随着时间延长,仍然避免不了包括关节面的磨损及不同材质界面之间的微动、腐蚀的缺点。假体磨损后伴随颗粒释放及涂层剥脱后金属材质外露,将诱发假体周围骨溶解,最终导致假体松动、假体失败。探究一种生物安全性好强度高的材料,用于制备新型人工髋关节假体避免上述情况的发生是现代人工髋关节假体技术进步的关键。本研究通过上世纪70至80年代江西微晶陶瓷(J.M.C)的人工髋关节假体的回顾性研究,对该类假体的材料特征及设计方案进行逆向分析,并总结该类假体的生物学特征及骨整合效应。根据对现代微晶陶瓷发展综述及分析,通过材料成分优化、新型制造工艺制备了新型硅酸锂微晶陶瓷材料(Li2O-Al2O3-Si O2,LAS)、改良氧化锆增韧氧化铝微晶陶瓷材料(Zirconia Toughened Alumina,ZTA);最后,通过假体数字模型与受力分析,建设性提出了新型全陶瓷人工髋关节假体的几何形态设计与假体材料应用。该研究从微晶陶瓷材料出发,侧重生物学性能考察,为新型国产全陶瓷人工髋关节假体的材料种类、制造方法及假体设计提供了新的框架。文章第一章描述了全髋关节假体应用现状及意义。综述了近100年来全髋关节假体发展的过程,并重点介绍了国内外人工髋关节材料的进展过程。根据医用生物活性陶瓷及生物惰性陶瓷功能特征,及其与人工全髋关节的关联,提出了生物微晶陶瓷的先进制造与临床应用的重要性与发展前景。文章第二章介绍了J.M.C-I、II型人工髋关节假体患者总体随访情况。1980-1981年间的近期随访的(术后0.2~1.5年内)案例共23例(24髋);2013-2016年间的远期随访的(术后31~37年)案例为8例(9髋)。对患髋的X线片、Harris评分、VAS评分等资料分析表明:该类假体生物安全性较好,骨整合效应较强;假体在体时间长,患者耐受度良好,但因假体力学性能较差而出现部分假体结构损坏,出现并发症的情况。文章第三章进行了J.M.C原材料及其产品制造的描述。一方面,结合J.M.C假体取出物的表面形貌、晶体结构、主要成分、抗弯强度、弹性模量、韧度、硬度、热膨胀系数等指标的检测,发现了其材料存在组分结构简单及产品纯度明显不足的问题。另一方面,将这类材料进行生物实验分析,包括成骨细胞代谢与黏附、骨架的矿化,动物致敏、骨整合效应,明确了该类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学特性。文章第四章参照现代微晶陶瓷研究成果,在J.M.C基础上,提高陶瓷原料的纯度,改变了陶瓷组分配比,如增加了Si O2比率、补充了Ti O2、P2O5、Zr O2组分。烧造了一种新型LAS微晶陶瓷组件。进行了LAS的物理性能表征,包括:表面形貌、晶体结构、主要成分、抗弯强度、弹性模量、韧度、硬度、热膨胀参数等主要指标的检测。进行了LAS的生化性能表征,包括:成骨细胞的代谢、黏附、形貌、矿化、基因表达;LAS的动物致敏、内脏毒性、骨整合效应。结果表明新型LAS机械性能较J.M.C有大幅提高,生物性能更加优异。论文进一步对ZTA微晶陶瓷组件制作中的部分关键参数进行了必要的设定,最终获得了满足全陶瓷设计的高强度的ZTA微晶陶瓷,完成了人工全髋关节材料的构建。文章第五部分建立了新型人工髋关节假体、骨盆的数字模型,并将两者进行匹配,对加载材料属性及其受力进行了分析。表达了数学模型设计在假体设计中的优点,能够为新型人工髋关节的形态设计与制作提供依据。
陈欢[6](2021)在《埋地油罐渗漏监测方法与系统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埋地油罐是加油站油品存储的主要方式,目前国内约有11.9万个加油站,近47.6万个埋地油罐。由于受机械应力和腐蚀的长期影响,其中多数油罐存在随时发生泄漏的危险。油罐渗漏不仅造成经济损失,还会污染土壤和地下水,对周围环境和人口构成威胁。虽然国内外研究开发了相关渗漏监测技术产品,但对于微小渗漏的检测仍有一定困难,渗漏定位更是难以实现。本文秉持安全隐患早发现、早消除的原则,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基于阵列电极与分布式液位的双层油罐渗漏检测方案,设计了一种用于埋地卧式油罐渗漏检测的跨平面阵列传感器,研制了一套应用于埋地油罐微小渗漏的监测系统,开展了不同渗漏率和渗漏位置相关验证性实验,通过基于神经网络的数据融合方法对数据集训练学习,验证了本文渗漏监测方案的可行性。本文主要研究工作及创新点如下:(1)建立跨平面阵列传感器数学模型,采用有限元仿真通过电容变化范围、灵敏度、非均匀性的传感器性能指标对结构参数进行优化并分析了不同工况下的阵列电极响应特性,优化参数如下:电极间距L=2.2mm,电极厚度d=0.4mm的2*4阵列电极。对不同物质、电极层、不同电极响应特性进行测试实验,验证了阵列电极渗漏监测的有效性与可靠性。(2)通过软硬件模块化设计研制了一套渗漏监测系统。模拟部分由微小电容检测电路、液位处理电路、电极切换电路和电源电路组成,数字部分由FPGA+AD7606为核心的数据采集电路组成。通过测试各电路模块工作性能良好,其中切换控制逻辑实现了阵列电极依次激励、检测和接地选通,双通道采集控制程序实现了阵列电极与分布液位的数据采集。(3)针对渗漏监测系统采集到的两类传感器数据,通过神经网络进行数据融合,根据LMSE函数在最速下降法的条件下不断校正逼近期望值理论,对阵列电极和液位数据集进行训练学习,渗漏定位识别准确率高达98.62%,可实现埋地油罐渗漏监测的准确定位。(4)结合优化后结构参数的阵列电极和分布式液位传感器构建室内微小渗漏监测模拟测试系统,对不同渗漏工况进行模拟实验,实验数据表明所提出的优化参数阵列电极对微小渗漏量和渗漏位置均响应敏感,分布式液位检测稳定性高、响应快。实验测试结果:在渗漏率0.41%~2.1%范围内,渗漏率测量平均相对误差3.18%,且可实现渗漏区域的准确定位。通过上述提出埋地油罐渗漏监测方案、阵列电极传感器参数优化、渗漏监测系统研究和室内实验工作,为埋地油罐微小渗漏监测提供理论基础和现实依据。
吴晓红[7](2021)在《核心素养视域下高中数学新教材习题与课程标准的一致性研究 ——以北师大版和湘教版“几何与代数”内容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基于课程标准的课程改革的背景,我国采用国家基本要求指导下的教材多样化政策,教材编写由“一纲一本”转变为“一标多本”。目前,我国基于《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的理念,编制了多个版本的高中数学新教材。因此,新教材与课程标准的要求是否一致就成为了一个急需讨论的问题。本研究拟研究的问题是:(1)如何基于数学核心素养评价框架构建本土化的高中数学新教材习题与课程标准的一致性分析框架?(2)高中数学新教材习题与课程标准的总体一致性水平如何?(3)高中数学新教材习题与课程标准在认知水平维度下的一致性水平如何?(4)高中数学新教材习题与课程标准在各数学核心素养维度下的一致性水平如何?(5)高中数学新教材习题与课程标准的数学核心素养及其水平分布有怎样的规律?本研究通过选取《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北京教育出版社和湖南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普通高中数学教科书》必修以及选择性必修教材为研究对象。以量化分析为主,质性分析为辅的研究方式,运用文献分析、内容分析、统计分析等方法开展研究工作,得到如下的结论:(1)在总体维度下,北师大版教材习题与课程标准具有统计学意义上的显着一致性,湘教版教材习题与课程标准不具有统计学意义上的显着一致性。(2)在认知水平维度下,北师大版、湘教版与课程标准都具有统计学意义上的显着一致性,并且北师大版与课程标准的显着一致性水平较好。(3)在各数学核心素养维度下,在数学建模、直观想象、数学运算三个维度,北师大版和湘教版教材习题与课程标准都具有统计学意义上的显着一致性;在数学抽象维度,北师大版教材习题与课程标准具有统计学意义上的显着一致性,湘教版教材习题与课程标准不具有统计学意义上的显着一致性;在逻辑推理维度,北师大版和湘教版教材习题与课程标准都不具有统计学意义上的显着一致性。(4)数学核心素养分布特征方面,总体而言,两个版本教材与课程标准关于数学核心素养的考查都注重考查数学抽象、直观想象和数学运算,其次是对逻辑推理素养的考查,最后是对数学建模素养的考查。关于素养水平分布特征,总体维度下的素养水平分布较好,不同内容主题下的素养水平分布存在较大的差异。本研究为提升教材与课程标准一致性,拟从提升教材编者对课程标准的理解水平,深化高中数学课程标准的研究和修订,重视素养的均衡分布及素养高级水平考查,深入研制本土化的一致性水平分析工具四个方面提出了建议。
鲁得浦[8](2021)在《用于多点热源热控技术的多蒸发器回路热管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回路热管是柔性高效的两相流换热部件,通过工质的相变以及毛细芯的抽吸作用实现高效传热。随着国内外对回路热管研究越来越多的关注和认可,回路热管经历着从应用范围不断扩大,到应用需求多样化的变革,因此基于不同应用环境下的异型结构回路热管在近年来不断涌现。多蒸发器回路热管是在传统回路热管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结构,通过多个蒸发器并联,实现对多个离散点热源的高效热收集与排散,打破了传统回路热管点对点的单一热传输方式,适用于空间探测技术中对多阵列红外探测器的散热。本文针对宽视场X射线望远镜(WXT)中的多个探测器制冷的应用背景,进行了一个冷凝器连接多个蒸发器的回路热管(即多蒸发器回路热管)样机的研究,从设计理论,模拟数值计算和实验探究三个方面研究样机启动、运行的规律。首先讨论了回路热管的基本原理,从毛细原理、传热极限以及工质在回路内的P-T图的分析,对回路热管驱动力来源、相变过程、传热传质过程等进行机理分析和透彻认知,从中挖掘影响多蒸发器回路热管运行的条件因素以及设计制造过程中的关键问题。在明确运行机制后,对国内外多蒸发器回路热管及其他两相回路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整理和总结,明确了现有发展的不足,确定了本文研究方法与方向。基于一定的设计理论本文先后研制了三台回路热管样机。按其结构分为网状式并联管路的双蒸发器回路热管和三蒸发器回路热管,以及双层冷凝器结构式的四蒸发器回路热管。设计理论不仅着眼于一般回路热管设计遇到的蒸发器、冷凝器、补偿器、吸液芯及管线的结构与选材、工质选取等内容,而且针对多蒸发器回路热管特有的问题:补偿器大小设计、蒸发器数目约束条件和充液量设计等问题,形成了对多蒸发器回路热管设计的全面考虑因素。每台样机的研究侧重点不同。其中,双蒸发器回路热管的研究目的是探寻并联蒸发器结构在不同温区对启动、运行特性的影响;三蒸发器回路热管的研究目的是管路不对称条件下,不同加热分配方式及不同充液率条件对多蒸发器回路热管运行的影响;四蒸发器回路热管是综合上述结论后通过结构设计提高多蒸发器回路热管的传热极限,并测试其运行可靠性及稳定性。以网状式并联的三蒸发器回路热管的结构为物理模型,建立了一维热阻网络的稳态模型及流阻网络模型,通过数值迭代的方法进行仿真计算。首先通过对并联管路中传热过程分析,建立压力平衡关系和能量平衡关系。然后通过压降关系找到并联回路中压降最大的主回路。最后通过计算找出热量、流量在三个蒸发器间的分配关系,以主回路补偿器的能量守恒为依据进行回路温度场、压力场的迭代计算。该模型计算结果与实验数据相吻合,为多蒸发器回路热管的设计和运行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可应用于进一步的参数化研究和设计优化工作。对网状式管路并联的多蒸发器回路热管进行实验研究。网状式管路并联的多蒸发器回路热管样机分别采用两个蒸发器和三个蒸发器,研究温区170K,工质为乙烷。双蒸发器回路热管探究了并联结构与单蒸发器回路热管的异同,研究了170~250K温区内的启动和运行特性,发现了样机可在两种加热方式下直接启动,并观察到蒸发器之间在运行过程中的热分享特性,在低温区170K时出现温度振荡,出现振荡的原因判定为充液率不足。随后针对不同加热功率分配和非对称结构对回路流体分布和传热性能的影响研制了三蒸发器回路热管,验证了该样机的蒸发器热分享特性,并发现由于结构问题存在热分享的方向性,并通过两种不同工作模式下的充液率确定了多蒸发器回路热管的补偿器工作方式,在热分享性和单蒸发器回路热管毛细极限的限制下,样机传热极限达到了50W。为提高多蒸发器回路热管的传热极限研制了双层冷凝器结构的四蒸发器回路热管。样机采用丙烯为工质,双层冷凝器的优点体现在,其一,分层结构便于实现多个并联管路的对称分布,避免了逐级并联的三通结构带来了压降的差异,有效减少了各回路的流量分配不均现象;其二,冷凝器设计加大了密闭回路的总容积,增加了回路的储液能力,并通过补偿器的连接以自适应调节各补偿器压力的作用减少流量分配不均的情况。通过对该样机的性能测试,首先证明了该样机不同加热功率分配方式的热分享特性,并且在回路流阻差异减少的前提下,最大传热能力得到很大提高(达到230W),对四个蒸发器的平均传热极限已接近同条件下单蒸发器回路热管的传热极限。同时,从应用层面考虑,对该样机进行了逆重力条件下的运行可靠性分析和变功率加热条件下的可靠性分析,结果表明样机在蒸发器整体提升30mm以内均可维持正常的运行状态,并且适应各种不同加热功率变化,有良好的稳定性。本文围绕多蒸发器回路热管的实验探究,在理论模型的支撑下对多蒸发器回路热管的设计进行改进,总结了不同样机的运行特性以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办法。本文的工作对未来多蒸发器回路热管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和应用化提供参考与支撑。
李大伟[9](2021)在《聚乙烯的高场电导机制和空间电荷输运行为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聚乙烯材料因其具有优异的力学和电学性能在电气绝缘领域得到广泛应用,随着特高压直流输电等级的不断提高,对聚乙烯电缆绝缘材料的耐电性能提出了更高要求。目前仍有诸多关键科学和技术问题亟待解决,首先,聚乙烯电缆绝缘材料在高电场甚至临近击穿时的电导行为、电导机制的转变过程以及空间电荷输运特性等特征信息尚不清楚。其次,电缆在运行中由于缆芯损耗温度会升高,使聚乙烯电缆绝缘材料长期工作在高温环境下,而有关高温高场对聚乙烯电缆绝缘材料空间电荷输运和电导等介电特性的研究却很少有报道。另外,在分析空间电荷和电导电流的内在关联性方面,有关空间电荷和电导电流的测量大多为分步测量,对于同一个样品测量得到的结果并不能进行严格的系统分析。因此,研制可以在不同温度下实现“同时原位”测量空间电荷和高场电导电流的联合测量系统是非常必要的,并以此为基础有效开展聚乙烯电缆绝缘材料的高电场电导机制和空间电荷输运行为的研究,探索空间电荷输运行为更为深入和全面的信息,这对整个电气绝缘领域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工程应用价值。本文研究了聚乙烯材料在电场强度为150k V/mm以上的高场电导行为、阈值电场变化及空间电荷输运特性,分析了聚乙烯材料的高场电导机制的转变过程,并进一步研究了电场强度和温度对工业应用的聚乙烯高压电缆绝缘材料空间电荷输运行为的影响,分析其电导机制的转变过程,并完成如下工作:研制一套可实现过载自保护的全自动高场电导电流测量系统,该系统可以测量到电场强度在200k V/mm的电导电流。利用该装置对低密度聚乙烯(LDPE)、中密度聚乙烯(MDPE)、高密度聚乙烯(HDPE)和线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在室温下进行高场电导电流测试,研究发现:由欧姆区向陷阱作用区转变的阈值电场以及由陷阱作用区向陷阱充满区转变的阈值电场均随着聚乙烯片晶厚度的增加而逐渐增大,并且在研究聚乙烯材料从陷阱作用区到陷阱充满区的整个过程中发现,随着电场强度的增加,电导机制均存在着由Poole-Frenkel体效应逐渐向Schottky电极效应的转变过程。根据激光诱导压力波法(Laser Induced Pressure Pulse,LIPP)基本原理结合全自动高场电导电流测量系统研制一套可以在不同温度下实现“同时原位”测量空间电荷和电导电流的联合测量系统。在不同温度下对国产低密度聚乙烯、国产交联聚乙烯以及国外交联聚乙烯三种工业应用的高压电缆绝缘材料进行空间电荷和电导电流联合测量。研究发现:当温度恒定时,三种聚乙烯材料积累的总电荷量整体均随电场强度的增加而增大,其中,在相同电场强度下,国产低密度聚乙烯积累总电荷量的速率要大于另外两种材料的电荷积累速率,国外交联聚乙烯在低温时积累总电荷量的速率较小,但当温度升高至50°C以上时,其积累总电荷量的速率开始逐渐增大,国产交联聚乙烯积累总电荷量的速率最小;当电场强度恒定时,三种聚乙烯材料体内积累的总电荷量均随温度的增加而增大,其中,在相同温度下,国产低密度聚乙烯积累的总电荷量最多,而国外交联聚乙烯在低电场时积累的总电荷量较少,当电场强度大于20k V/mm时,其积累总电荷量的速率要大于另外两种材料的电荷积累速率,积累的电荷量相对增多,国产交联聚乙烯积累的总电荷量最少;并且在陷阱作用区研究发现,随着电场强度增加,三种聚乙烯高压电缆绝缘材料的电导机制均存在着由Poole-Frenkel体效应逐渐向Schottky电极效应的转变过程。
白京鑫[10](2021)在《梁和板式橡胶支座受力分析与监测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桥梁健康监测是建立结构安全预警的必要条件,而支座是桥梁结构的基本构件,也是承担桥梁结构的上部荷载传递到下部结构的重要部件,但却是桥梁健康监测中的薄弱环节。支座轴力的测量则是桥梁支座监测的基本内容,而目前对于针对该方面的研究较少。因此,本文着重对板式橡胶支座轴力测量方法进行了研究,探索支座受力特点,为之后智能支座监测系统的研制奠定基础,完成了如下内容:(1)简要介绍了板式橡胶支座的结构特点与发展情况,阐述了国内外学者对智能支座的研究以及板式橡胶支座轴向抗压刚度、减震等方面的研究情况。根据实际工程的需求,拟定了智能支座监测系统的必要模块。(2)针对橡胶材料的不可压缩性,推导了橡胶本构模型的意义,根据实际情况,选择Yeah模型作为有限元软件模拟所采用的橡胶本构关系曲线。阐述了橡胶材料的徐变、老化等影响橡胶使用性能的影响。(3)对简支梁桥、连续梁桥的支座受力特点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支座受力以竖直方向的压力为主,桥梁温度以及支座摩擦滑移会引起部分水平方向的受力。随着混凝土桥梁使用年限的增加,支座所受到的压力也会增加。借助Midas Civil软件,分析中等跨径的连续连桥的中间墩采用墩梁固结、固定支座连接、板式橡胶支座连接对梁桥抗震性能的影响,比较三种连接方式中板式橡胶支座的抗震性能表现。(4)在支座钢板上布置应变片,进行轴压实验。为此,提出四种应变片连接方式,并对应变片进行分组,以探索合适的测量方式测量支座受力情况。实验结果表明,将沿半径方向、位置为半径一半的四个应变片进行全桥接线方式的效果最好。(5)利用ABAQUS软件对板式橡胶支座的轴压、剪切性能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轴压作用下,支座内部钢板中心应力较小,并沿着半径方向逐渐增大,支座内部钢板每一层的最大应力为上一层钢板的最大应力的60%-80%,呈现递减趋势。无论是轴压还是剪切,支座受力都呈现一定的对称性。此外,模拟不同橡胶厚度、不同底面直径的板式橡胶支座,得到类似实验支座的受力特点及规律。在实验以及实际使用过程中,可以利用这些特性以简化测量。
二、E-1胶研制小结(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E-1胶研制小结(论文提纲范文)
(1)极端丰质子核26,27P与27S的奇特衰变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放射性核束物理的发展及意义 |
1.2 奇特核的衰变 |
1.3 β衰变的特性 |
1.3.1 β衰变的基础知识 |
1.3.2 β延迟质子发射 |
1.3.3 同位旋对称性破缺 |
1.3.4 注入-衰变法 |
1.4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相关核素的研究综述 |
2.1 ~(26)Pβ衰变研究 |
2.1.1 M.D.Cable的研究(1982) |
2.1.2 J.Honkanen的研究(1983) |
2.1.3 M.D.Cable的研究(1984) |
2.1.4 J.C.Thomas的研究(2004) |
2.1.5 D.Perez-Loureiro的研究(2016) |
2.1.6 RIBLL合作组的研究(2020) |
2.2 ~(27)Pβ衰变研究 |
2.2.1 J.Aysto的研究(1985) |
2.2.2 T.J.Ognibene的研究(1996) |
2.2.3 Y.Togano的研究(2011) |
2.2.4 E.McCleskey的研究(2016) |
2.3 ~(27)Sβ衰变研究 |
2.3.1 V.Borrel的研究(1991) |
2.3.2 G.Canchel的研究(2001) |
2.3.3 (?).Janiak的研究(2017) |
2.3.4 RIBLL合作组的研究(2020)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实验装置与探测器刻度 |
3.1 兰州放射性束流线(RIBLL) |
3.1.1 装置综述 |
3.1.2 结构和特点 |
3.1.3 RIB的粒子鉴别 |
3.2 探测器阵列 |
3.3 电子学设置与数据获取系统 |
3.4 HPGe探测器的刻度 |
3.4.1 能量刻度 |
3.4.2 探测效率刻度 |
3.5 硅探测器的刻度 |
3.5.1 低增益信号的刻度 |
3.5.2 高增益信号的刻度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26)P数据分析与结果 |
4.1 次级束离子的鉴别 |
4.2 衰变时间谱 |
4.3 带电粒子能谱 |
4.4 衰变分支比 |
4.5 γ射线谱 |
4.6 衰变纲图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27)P的数据分析与结果 |
5.1 次级束离子鉴别 |
5.2 衰变时间谱 |
5.3 带电粒子能谱 |
5.4 γ射线谱 |
5.5 同位旋非对称性参数的计算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27)S数据分析与结果 |
6.1 带电粒子能谱 |
6.2 双质子发射角关联的计算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总结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2)产麦角硫因大肠杆菌工程菌株的构建与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说明 |
第一章 绪论 |
1.1 麦角硫因概述 |
1.1.1 麦角硫因简介 |
1.1.2 麦角硫因的合成途径 |
1.1.3 麦角硫因的生物学功能及应用 |
1.1.4 麦角硫因的生产方法 |
1.2 sRNA |
1.2.1 非编码RNA简介 |
1.2.2 细菌sRNA简介 |
1.2.3 MicC简介 |
1.3 立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4 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1.1 菌株和质粒 |
2.1.2 引物 |
2.1.3 主要试剂 |
2.1.4 主要仪器 |
2.1.5 培养基配制 |
2.1.6 常见液体的配制 |
2.2 实验方法 |
2.2.1 分子生物学操作 |
2.2.2 重组载体的构建 |
2.2.3 重组菌株的构建与培养 |
2.2.4 测定及分析方法 |
第三章 结果与讨论 |
3.1 两种不同来源麦角硫因合成途径的构建与探究 |
3.1.1 不同来源麦角硫因合成途径的构建 |
3.1.2 耻垢分枝杆菌来源的麦角硫因合成途径研究 |
3.1.3 粟酒裂殖酵母来源麦角硫因合成途径研究 |
3.1.4 小结 |
3.2 麦角硫因合成途径的优化 |
3.2.1 不同来源麦角硫因合成途径的组合 |
3.2.2 谷氨酰半胱氨酸合成酶EgtA的强化 |
3.2.3 麦角硫因合成途径的优化 |
3.2.4 小结 |
3.3 前体氨基酸代谢途径改造 |
3.3.1 前体氨基酸代谢途径关键酶的强化表达 |
3.3.2 前体氨基酸代谢途径支路酶以及转录阻遏物的后转录水平抑制 |
3.3.3 小结 |
3.4 麦角硫因工程菌的3L罐分批补料发酵 |
3.4.1 无机盐培养基发酵 |
3.4.2 丰富培养基发酵 |
3.4.3 小结 |
主要结论与展望 |
主要结论 |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3)细胞时滞神经网络的无源性分析及控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3 本文主要工作介绍 |
2 预备知识 |
2.1 相关符号说明 |
2.2 相关引理 |
2.3 改进的相关引理 |
2.4 本章小结 |
3 细胞时滞神经网络的无源性分析 |
3.1 细胞时滞神经网络系统描述 |
3.2 无源性定理 |
3.3 数值实例及仿真 |
3.4 本章小结 |
4 不确定的细胞时滞神经网络的无源性分析 |
4.1 不确定的细胞时滞神经网络系统描述 |
4.2 无源性定理 |
4.3 数值实例及仿真 |
4.4 本章小结 |
5 带有丢包问题的细胞时滞神经网络的反馈控制器设计 |
5.1 问题描述 |
5.2 主要结果 |
5.3 数值实例及仿真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4)人教版新旧高中数学教科书“概率与统计”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1.1 高中数学课程改革的需要 |
1.1.2 新版数学教科书编写改进的需要 |
1.1.3 概率与统计教学改革的需要 |
1.1.4 高中数学教科书分析的研究现状 |
1.2 核心概念界定 |
1.2.1 数学教科书 |
1.2.2 概率与统计 |
1.3 研究意义 |
1.3.1 理论意义 |
1.3.2 实践意义 |
1.4 研究问题 |
1.5 研究重难点 |
1.5.1 研究的重点 |
1.5.2 研究的难点 |
1.6 论文研究框架 |
第二章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
2.1 文献综述 |
2.1.1 概率与统计的发展 |
2.1.2 数学教科书的比较研究 |
2.1.3 高中数学教科书中“概率与统计”的比较研究 |
2.1.4 文献评述 |
2.2 理论基础 |
2.2.1 韦伯模式 |
2.2.2 认知弹性理论 |
第三章 研究设计 |
3.1 研究方法 |
3.1.1 文献分析法 |
3.1.2 内容分析法 |
3.1.3 比较研究法 |
3.2 研究假设 |
3.3 研究对象 |
3.4 研究工具 |
3.4.1 比较框架 |
3.4.2 数据处理 |
3.4.3 编码说明 |
3.5 研究思路 |
第四章 人教版新旧高中数学教科书“统计”内容比较研究结果与分析 |
4.1 教科书体系结构的比较 |
4.1.1 内容分布的比较 |
4.1.2 内容设置的比较 |
4.1.3 体例栏目的比较 |
4.2 教科书例习题设置的比较 |
4.2.1 例习题数量的比较 |
4.2.2 例习题类型的比较 |
4.3 教科书内容难度的比较 |
4.3.1 内容广度的比较 |
4.3.2 内容深度的比较 |
4.4 教科书例习题难度的比较 |
4.4.1 例题难度的比较 |
4.4.2 习题难度的比较 |
4.5 教科书整体难度的比较 |
第五章 人教版新旧高中数学教科书“概率”内容比较研究结果与分析 |
5.1 教科书体系结构的比较 |
5.1.1 内容分布的比较 |
5.1.2 内容设置的比较 |
5.1.3 体例栏目的比较 |
5.2 教科书例习题设置的比较 |
5.2.1 例习题数量的比较 |
5.2.2 例习题类型的比较 |
5.3 教科书内容广度与内容深度的比较 |
5.3.1 内容广度的比较 |
5.3.2 内容深度的比较 |
5.4 教科书例题与习题难度的比较 |
5.4.1 例题难度的比较 |
5.4.2 习题难度的比较 |
5.5 教科书整体难度的比较 |
第六章 讨论、结论与建议 |
6.1 讨论 |
6.1.1 关于新旧两版数学教科书概率与统计内容体系结构的讨论 |
6.1.2 关于新旧两版数学教科书概率与统计内容例习题设置的讨论 |
6.1.3 关于新旧两版数学教科书概率与统计内容广度与内容深度的讨论 |
6.1.4 关于新旧两版数学教科书概率与统计例习题难度的讨论 |
6.2 结论 |
6.3 建议 |
6.3.1 注重知识理论的体系构建,体会数学的逻辑特色 |
6.3.2 丰富概率与统计的知识呈现,加强数学的本质剖析 |
6.3.3 重视基本活动经验积累,培养学生数据分析素养 |
6.3.4 选取适应时代的问题背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
6.4 研究的创新点 |
6.5 不足与展望 |
6.5.1 研究不足 |
6.5.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2007 年人教版高中数学教科书中“统计”编码 |
附录二 2007 年人教版高中数学教科书中“概率”编码 |
附录三 2019 年人教版高中数学教科书中“统计”编码 |
附录四 2019 年人教版高中数学教科书中“概率”编码 |
致谢 |
(5)江西微晶陶瓷及改性产品的生物学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表 |
第1章 绪论 |
1.1 人工全髋关节假体的发展史 |
1.2 人工关节材料的进展 |
1.2.1 金属材料 |
1.2.2 有机高分子材料 |
1.2.3 复合材料(不同材质的摩擦界面组合) |
1.2.4 陶瓷材料 |
1.3 医用生物微晶陶瓷 |
1.3.1 生物微晶(玻璃)陶瓷 |
1.3.2 医用生物活性陶瓷 |
1.3.3 医用生物惰性陶瓷 |
1.4 生物微晶陶瓷的先进制造 |
1.4.1 可切削生物微晶陶瓷 |
1.4.2 高韧性微晶玻璃 |
1.5 生物惰性陶瓷的临床应用 |
1.5.1 陶瓷髋关节的置换 |
1.5.2 氧化物基陶瓷髋关节置换的安全性 |
1.6 江西微晶陶瓷人工髋关节假体 |
1.7 论文研究内容、研究目标 |
1.7.1 研究目标 |
1.7.2 研究内容 |
第2章 江西微晶陶瓷人工关节病例的随访 |
2.1 引言 |
2.2 患者和方法 |
2.2.1 患者及手术方式资料 |
2.2.2 临床功能评估方法 |
2.2.3 影像学评估方法 |
2.3 随访患者与评估 |
2.3.1 近期随访患者基本情况 |
2.3.2 远期随访患者基本情况 |
2.3.3 临床功能评估结果 |
2.3.4 影像学评估结果 |
2.4 讨论 |
2.5 小结 |
第3章 J.M.C材料的力学、生物学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 |
3.2.1 主要的试剂与设备仪器 |
3.2.2 J.M.C材料的逆向研究 |
3.2.3 基于J.M.C的假体制作 |
3.3 J.M.C材料生物安全性、骨整合效应的研究 |
3.3.1 早期的J.M.C假体材料动物短期安全性试验 |
3.3.2 远期的J.M.C假体材料生物实验 |
3.4 实验结果 |
3.4.1 细胞代谢 |
3.4.2 细胞形态 |
3.4.3 细胞骨架 |
3.4.4 细胞矿化 |
3.4.5 致敏试验 |
3.4.6 骨整合效应 |
3.5 讨论 |
3.6 小结 |
第4章 新型人工关节材料的探索 |
4.1 引言 |
4.2 试剂耗材、仪器设备 |
4.3 新型LAS微晶陶瓷的制备过程及样品检测 |
4.3.1 制备过程 |
4.3.2 样品检测 |
4.4 新型微晶陶瓷生物安全性、骨整合效应的研究 |
4.4.1 实验方法 |
4.4.2 实验结果 |
4.5 新型ZTA陶瓷的制备 |
4.5.1 制备实验 |
4.5.2 新型ZTA的表征 |
4.5.3 新型ZTA样品实验结果 |
4.6 讨论 |
4.7 小结 |
第5章 植入式全陶瓷关节的外观设计 |
5.1 引言 |
5.2 研究方法 |
5.2.1 原人工关节假体取出物的测量与分析 |
5.2.2 假体的有限元分析 |
5.2.3 全陶瓷人工关节的成型工艺研究 |
5.3 研究结果 |
5.4 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创新点 |
6.3 不足 |
6.4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6)埋地油罐渗漏监测方法与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 |
1.2.1 油气渗漏检测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2 阵列电极研究现状 |
1.3 本文主要工作和内容 |
第二章 埋地油罐渗漏监测原理及方案设计 |
2.1 埋地油罐渗漏监测方案 |
2.2 埋地油罐渗漏监测基本原理 |
2.2.1 跨平面式阵列电极监测原理 |
2.2.2 分布式液位监测原理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阵列电极传感器参数优化与仿真研究 |
3.1 传感器性能指标 |
3.1.1 电容变化范围 |
3.1.2 灵敏度 |
3.1.3 灵敏度非均匀性 |
3.2 传感器设计及参数优化 |
3.2.1 阵列电极模式 |
3.2.2 电极间距 |
3.2.3 电极厚度 |
3.3 微小渗漏工况下,阵列电极响应分析 |
3.3.1 阵列电极响应区域划分 |
3.3.2 阵列电极响应特性 |
3.3.3 不同渗漏率仿真分析 |
3.4 跨平面式阵列电极理论模型 |
3.4.1 阵列电极数学模型 |
3.4.2 介电常数 |
3.4.3 横截面特性 |
3.4.4 轴面特性 |
3.5 阵列电极实验测试及分析 |
3.5.1 不同物质检测实验及分析 |
3.5.2 电极层检测实验及分析 |
3.5.3 不同响应电极检测实验及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埋地油罐渗漏监测系统研究 |
4.1 埋地油罐渗漏监测系统 |
4.2 信号处理模块设计 |
4.2.1 C/F测量模块设计及调试 |
4.2.2 C/V测量电路原理 |
4.2.3 C/V测量模块仿真及调试 |
4.2.4 液位测量模块设计 |
4.3 电极切换模块设计 |
4.3.1 激励与检测端控制电路设计 |
4.3.2 接地控制电路设计 |
4.4 数字电路设计 |
4.4.1 电源电路设计 |
4.4.2 数据采集电路设计 |
4.4.3 通信电路设计 |
4.5 软件程序设计 |
4.5.1 FPGA的总体软件设计 |
4.5.2 ADC模块控制 |
4.5.3 切换模块控制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神经网络的埋地油罐融合监测方法 |
5.1 信息融合方法 |
5.1.1 信息融合的基本原理 |
5.1.2 BP神经网络原理 |
5.2 基于BP神经网络的渗漏预测融合方法 |
5.2.1 数据融合 |
5.2.2 BP神经网络学习算法 |
5.3 数据融合结果分析 |
5.3.1 数据分析 |
5.3.2 预测结果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系统测试实验与结果分析 |
6.1 电路调试及性能分析 |
6.2 室内渗漏监测模拟系统搭建 |
6.3 不同工况下实验结果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科研情况及获得的学术成果 |
(7)核心素养视域下高中数学新教材习题与课程标准的一致性研究 ——以北师大版和湘教版“几何与代数”内容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问题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内容与创新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创新 |
1.5 本章小结 |
第2章 相关概念界定和文献综述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教材 |
2.1.2 习题 |
2.1.3 课程标准 |
2.1.4 一致性 |
2.2 文献综述 |
2.2.1 高中数学教材研究现状 |
2.2.2 高中数学教材习题研究现状 |
2.2.3 数学核心素养的研究现状 |
2.2.4 数学教材与课程标准的一致性研究现状 |
2.2.5 已有研究的总结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理论模型 |
3.1 SEC一致性分析模式 |
3.1.1 SEC一致性分析模式的理念 |
3.1.2 SEC一致性分析程序和方法 |
3.2 数学核心素养的评价框架 |
3.2.1 几个学习评价模型的分析 |
3.2.2 数学核心素养评价的框架 |
3.3 理论模型的应用 |
3.3.1 SEC一致性分析模式的应用 |
3.3.2 数学核心素养评价框架的应用 |
3.4 理论模型的融合 |
3.4.1 基于数学核心素养的SEC一致性分析模型的构建 |
3.4.2 基于数学核心素养的SEC一致性分析模型的评价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研究设计 |
4.1 研究对象 |
4.1.1 教材与课标的选取 |
4.1.2 具体内容的选取 |
4.2 研究工具 |
4.2.1 内容主题的划分 |
4.2.2 认知水平的划分 |
4.2.3 一致性分析框架的确定 |
4.3 研究对象的编码 |
4.3.1 课程标准的编码 |
4.3.2 高中数学教材习题的编码 |
4.4 研究信度与效度 |
4.4.1 研究信度 |
4.4.2 研究效度 |
4.5 数据整理 |
4.5.1 课程标准的数据统计 |
4.5.2 高中数学教科书的数据统计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研究结果 |
5.1 一致性系数分析 |
5.1.1 一致性系数P值的计算 |
5.1.2 临界值P0 的确定 |
5.1.3 统计学上的显着一致性判断 |
5.2 内容主题分布 |
5.2.1 总体维度下的内容主题分布 |
5.2.2 认知水平维度下的内容主题分布 |
5.2.3 数学核心素养维度下的内容主题分布 |
5.3 认知水平分布 |
5.3.1 总体的认知水平分布 |
5.3.2 认知水平维度下的认知水平分布 |
5.3.3 数学核心素养维度下的认知水平分布 |
5.4 曲面图分析 |
5.4.1 总体维度的曲面图分析 |
5.4.2 认知水平维度下的曲面图分析 |
5.4.3 数学核心素养维度的曲面图分析 |
5.5 数学核心素养及其水平分布 |
5.5.1 数学核心素养分布 |
5.5.2 数学核心素养水平分布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研究结论、思考与建议 |
6.1 结论 |
6.1.1 总体的一致性水平特征 |
6.1.2 认知水平维度的一致性水平特征 |
6.1.3 各数学核心素养的一致性水平特征 |
6.1.4 数学核心素养及其水平分布特征 |
6.2 思考 |
6.2.1 影响课程目标的全面落实 |
6.2.2 影响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发展 |
6.2.3 影响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发展 |
6.2.4 影响基础教育的公平而有质量的发展 |
6.3 建议 |
6.3.1 提升教材编者对课程标准的理解水平 |
6.3.2 深化高中数学课程标准的研究和修订 |
6.3.3 重视素养的均衡分布及素养高级水平考查 |
6.3.4 深入研制本土化的一致性水平分析工具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不足与展望 |
7.1 研究不足 |
7.2 研究展望 |
7.3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课程标准编码表 |
附录2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8)用于多点热源热控技术的多蒸发器回路热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表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2 回路热管基本原理 |
1.2.1 回路热管的构成及功能 |
1.2.2 多孔介质毛细作用 |
1.2.3 回路热管热力学过程分析 |
1.2.4 传热极限 |
1.3 常见回路热管介绍 |
1.4 多蒸发器回路热管的研究现状 |
1.4.1 多蒸发器回路热管发展及实验研究现状 |
1.4.2 多蒸发器回路热管理论计算模型研究现状 |
1.5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多蒸发器回路热管设计及实验系统 |
2.1 基本构型设计和分析 |
2.2 工质选取 |
2.3 蒸发器设计 |
2.4 补偿器设计 |
2.5 工质充装及系统 |
2.6 样机及实验装置系统 |
2.7 误差分析 |
2.8 本章小节 |
第3章 多蒸发器回路热管的数学模型建立和模拟计算 |
3.1 多蒸发器回路热管的一维稳态建模 |
3.1.1 建模的基本假设 |
3.1.2 热流分析 |
3.1.3 各部件的模型建立和计算 |
3.2 多蒸发器回路热管的求解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网状式管路并联的多蒸发器回路热管实验研究 |
4.1 蒸发器并联的性能探究 |
4.1.1 250K温区双蒸发器回路热管启动与运行 |
4.1.2 170K温区双蒸发器回路热管启动与运行 |
4.1.3 实验结果讨论 |
4.2 三蒸发器回路热管的实验研究 |
4.2.1 三蒸发器回路热管的启动特性研究 |
4.2.2 三蒸发器回路热管的运行特性研究 |
4.2.3 实验结果讨论 |
4.3 实验结果与理论计算的对比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双层冷凝器结构的多蒸发器回路热管设计及实验研究 |
5.1 双层冷凝器结构的多蒸发器回路热管的设计制造 |
5.1.1 双层冷凝器的设计方案 |
5.1.2 双层冷凝器的结构和工艺改进 |
5.1.3 工质及温区的选取 |
5.1.4 蒸发器及管线布置 |
5.2 实验装置与系统 |
5.3 四蒸发器回路热管的运行特性研究 |
5.3.1 单蒸发器回路热管性能测试 |
5.3.2 不同加热方式下运行特性研究 |
5.3.3 逆重力条件下的运行特性研究 |
5.3.4 动态变加热功率下的运行特性研究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全文总结 |
6.2 本文创新点 |
6.3 未来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9)聚乙烯的高场电导机制和空间电荷输运行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聚合物中空间电荷及测量技术研究现状 |
1.2.1 聚合物中空间电荷及陷阱 |
1.2.2 聚合物中空间电荷分布的表征方法 |
1.2.3 聚合物中空间电荷能级深度的表征方法 |
1.3 聚合物中电导电流 |
1.4 聚合物中空间电荷与电导电流的联合测量 |
1.5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空间电荷与电导电流联合测量装置的研制 |
2.1 联合测量装置总体结构概述 |
2.2 LIPP测量装置硬件设计 |
2.2.1 LIPP测量装置电极系统 |
2.2.2 压力波信号的反射与优化 |
2.3 高场电导电流测量装置硬件设计 |
2.3.1 高场电导电流测量装置 |
2.3.2 高场电导电流测量装置工作方式 |
2.4 不同温度下LIPP和电导电流联合测量装置的设计 |
2.4.1 室温下LIPP和电导电流联合测量装置 |
2.4.2 可变温测试样品室 |
2.4.3 不同温度场LIPP和电导电流联合测量装置 |
2.5 LIPP和电导电流联合测量装置软件设计 |
2.5.1 软件设计总体概述 |
2.5.2 数据采集与存储 |
2.5.3 数据处理与恢复 |
2.5.4 信号矫正与分析 |
2.6 LIPP和高场电导电流联合测量系统测试 |
2.7 本章小结 |
第3章 聚乙烯在高场下的电导行为 |
3.1 高电场条件下的电导 |
3.2 电导机制转变及分析方法 |
3.3 聚乙烯高场电导行为 |
3.4 聚乙烯电导机制转变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聚乙烯高压电缆绝缘材料的空间电荷输运行为 |
4.1 实验材料选取原则 |
4.2 聚乙烯空间电荷和电导电流联合测量与表征 |
4.2.1 国产低密度聚乙烯联合测量与表征 |
4.2.2 国产交联聚乙烯联合测量与表征 |
4.2.3 国外交联聚乙烯联合测量与表征 |
4.3 电场强度对聚乙烯空间电荷输运行为的影响 |
4.4 温度对聚乙烯空间电荷输运行为的影响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聚乙烯高压电缆绝缘材料的电导机制 |
5.1 国产低密度聚乙烯电导机制 |
5.2 国产交联聚乙烯电导机制 |
5.3 国外交联聚乙烯电导机制 |
5.4 聚乙烯高压电缆绝缘材料电导机制转变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获得成果 |
致谢 |
(10)梁和板式橡胶支座受力分析与监测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板式橡胶支座 |
1.2.1 板式橡胶支座分类及特点 |
1.2.2 板式橡胶支座使用情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支座监测研究现状 |
1.3.2 板式橡胶支座研究现状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
1.4.1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1.4.2 本文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智能支座监测系统及支座材料特性 |
2.1 智能支座监测系统 |
2.1.1 系统概述 |
2.1.2 系统组成 |
2.2 橡胶材料特性 |
2.2.1 橡胶材料概述 |
2.2.2 橡胶材料本构关系的势能函数 |
2.2.3 本构模型参数的确定 |
2.2.4 橡胶的徐变、老化及抗冻性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梁桥支座受力分析 |
3.1 引言 |
3.2 梁桥支座在永久作用和可变作用下受力特点 |
3.3 墩梁连接方式对中跨径连续梁桥地震响应的影响 |
3.3.1 反应谱分析概述 |
3.3.2 工程概况 |
3.3.3 反应谱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板式橡胶支座轴压实验 |
4.1 引言 |
4.2 传感器选用及布置 |
4.3 实验方案 |
4.3.1 实验支座 |
4.3.2 加载方案 |
4.4 实验结果分析及讨论 |
4.4.1 方案一 |
4.4.2 方案二 |
4.4.3 方案三 |
4.4.4 方案四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支座数值模拟分析 |
5.1 引言 |
5.2 支座轴压分析 |
5.2.1 支座有限元模型 |
5.2.2 支座轴压分析结果 |
5.2.3 不同规格的支座轴压模拟 |
5.3 支座压力、剪切共同作用下应力应变状态 |
5.3.1 实验支座 |
5.3.2 不同规格的支座轴压模拟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四、E-1胶研制小结(论文参考文献)
- [1]极端丰质子核26,27P与27S的奇特衰变实验研究[D]. 石国柱. 兰州大学, 2021(01)
- [2]产麦角硫因大肠杆菌工程菌株的构建与优化[D]. 王丽. 江南大学, 2021(01)
- [3]细胞时滞神经网络的无源性分析及控制[D]. 闫泽飞. 大连理工大学, 2021(01)
- [4]人教版新旧高中数学教科书“概率与统计”比较研究[D]. 李茹茜. 天津师范大学, 2021(09)
- [5]江西微晶陶瓷及改性产品的生物学特征研究[D]. 单菁. 南昌大学, 2021(01)
- [6]埋地油罐渗漏监测方法与系统研究[D]. 陈欢. 西安石油大学, 2021(09)
- [7]核心素养视域下高中数学新教材习题与课程标准的一致性研究 ——以北师大版和湘教版“几何与代数”内容为例[D]. 吴晓红. 广西师范大学, 2021(09)
- [8]用于多点热源热控技术的多蒸发器回路热管研究[D]. 鲁得浦.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 2021(01)
- [9]聚乙烯的高场电导机制和空间电荷输运行为研究[D]. 李大伟. 哈尔滨理工大学, 2021(01)
- [10]梁和板式橡胶支座受力分析与监测方法研究[D]. 白京鑫. 广西大学, 202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