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三边密封软管包装 节省包装物料(论文文献综述)
刘丹丽[1](2020)在《高大平房仓粮食储藏过程中碳排放量计算》文中研究表明粮食仓储工艺与设备相关技术是随着粮食行业机械化、自动化的发展而逐步形成的。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各行各业的突飞猛进,机械化、自动化、智能化的发展进程,推动了仓储技术工艺与设备的快速发展。在粮食储藏过程中,由于粮食进出仓、通风降温、降水、熏蒸杀虫等活动会消耗电能产生碳排放,加剧温室效应。因此,分析探讨粮食储藏过程中的碳排放影响因素并计算碳排放量,对于实现粮食储藏过程的节能减排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粮食储藏过程中各储粮技术为研究对象,主要研究内容及结论如下:(1)采用问卷调查法,分析影响粮食储藏过程中碳排放量产生的因素,得出影响粮食储藏过程碳排放的主要储粮技术为粮食进出仓、储粮机械通风、环流熏蒸、充氮气调、空调以及谷物冷却机控温。(2)通过对比分析碳排放的核算标准及其计算方法,选定碳排放因子法作为本文研究粮食储藏过程碳排放量的方法。分析粮食储藏过程中各关键储粮技术的工作原理,找出影响粮食储藏过程中各储粮技术碳排放的设备因素,并利用碳排放因子法,分别建立各关键储粮技术的碳排放量计算模型。(3)以上海市某一粮库为例,对该粮库其中一个高大平房仓粮食储藏过程中的数据进行调研,收集在粮食储藏过程中各关键储粮技术的数据,并根据粮食储藏过程碳排放量计算模型,计算出各关键储粮技术的碳排放量。案例研究表明:上海市某高大平房仓在粮食储藏过程中,各储粮技术产生碳排放的总量为30.37吨,其中机械通风产生的碳排放量最多,为粮食储藏过程中总碳排放量的31.11%,其次是谷物冷却机通风降温,谷物冷却机通风降温产生的碳排放量为粮食储藏过程中总碳排放量的22.05%,然后是粮食进出仓,为粮食储藏过程中总碳排放量的21.85%,环流熏蒸产生的碳排放量最少,仅为粮食储藏过程中总碳排放量的2.66%。并以此结果,提出降低粮食储藏过程碳排放的相关措施,为高大平房仓绿色、低能耗储粮和减少碳排放等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4)根据第四章对粮食储藏过程中各储粮技术碳排放量的计算,提出降低粮食储藏过程中碳排放量的措施,主要包括:粮食进出仓环节所有设备采用路径最优原则,机械通风环节采用小功率风机、吸出式以及阶段式通风、机械通风和自然通风相结合、及时有效密闭隔热等措施,空调控温环节采用变频调速技术以及节能型风机等措施,环流熏蒸环节采用膜下环流熏蒸以及内环流措施,充氮气调以及谷物冷却通风降温环节采用改造仓房气密性的措施,以及采用粮仓光伏发电、双层自呼吸屋面、差异化储粮等措施来降低粮食储藏过程中的碳排放量。
吴俊泽[2](2019)在《电解铝厂工艺车辆路径及调度优化方法研究》文中提出金属铝已经成为现代社会中非常重要的金属,在很多行业都有广泛的应用,随着对金属铝的需求不断增加,电解铝厂的规模也随之不断增大,导致厂内的物流运输量增加,运输物流的过程变得愈发复杂。在电解铝厂,负责物流运输的车辆调度目前仍为人工调度,对于愈发复杂的调度任务,人工调度往往采用就近分配原则,这种方式导致车辆行驶距离不平均,造成车辆行驶的总距离增大,增加油耗,增加运输成本等。针对目前电解铝厂车辆人工调度存在的问题,本文首先分析了电解铝厂的生产过程以及车辆调度的特点和难点问题,在此基础上,以车辆数目最小化、车辆总行驶距离最小化以及车辆行驶距离的方差最小化作为目标函数,并综合考虑电解铝厂车辆调度的各种约束条件,建立了车辆调度过程的多目标优化数学模型;针对该优化数学模型,采用引力搜索算法对该模型进行求解,将求解后的结果与人工方式调度的结果进行对比,验证算法的有效性;根据本文所提出的优化调度算法,开发了车辆优化调度软件,并进行了实验验证,结果表明,本文所开发的车辆优化调度软件可显着降低车辆行驶总距离,降低运输成本,提高生产效率。综上,本文面向电解铝厂车辆调度的实际需求,提出了优化算法并开发了相应的软件,解决了现有人工调度存在的部分问题,提高了生产效率,同时对其他行业的车辆路径规划及调度问题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张继娟[3](2018)在《面向即时顾客化定制的整体厨柜产品设计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由于厨房空间的复杂性以及整体厨柜产品的多功能集成性,整体厨柜产品从诞生以来就是以定制的方式设计生产安装的,从早期的单件定制发展到大规模定制,其设计与制造技术不断升级。如今市场环境强调顾客参与定制设计并能快速响应顾客的个性化需求,因此出现了与之相适应的即时顾客化定制生产模式,即顾客一旦提出个性化的需求,企业就能即时交付。即时顾客化定制是在基于时间的竞争环境下大规模定制生产模式的升级形式,更加强调顾客参与性和较短的交货期,同时还要兼顾质量与成本。为了实现即时顾客化定制,必须研发相应的技术手段作为支撑。论文通过对即时顾客化定制理论的定性分析,按照即时顾客化定制的实施方法,结合整体厨柜产品的特点,对面向即时顾客化定制的整体厨柜产品设计技术进行了研究,规划了面向即时顾客化定制的整体厨柜产品设计流程,将面向即时顾客化定制的整体厨柜产品设计过程划分为产品族开发设计阶段和产品快速定制设计阶段两部分。从客户群共性需求预测和订单客户需求的采集两方面对客户需求的获取方法与转换过程进行了研究,通过对问卷调查结果的统计与分析,得出整体厨柜客户需求重要性排序,为产品族开发设计提供支持。运用功能、原理、结构多视图建模法对整体厨柜的功能模块和结构模块进行划分,构建了整体厨柜产品族模型,为模块化产品平台的构建提供依据,为快速定制设计阶段进行产品配置变型设计提供基础。采用自底向上的产品平台构建方法,充分利用企业已有的设计资源,对整体厨柜产品模块的参数进行设计,构建了柜体和台面等基本模块库和通用的接口模块库,形成了了支撑产品配置变型设计的整体厨柜模块化产品平台。通过定义整体厨柜产品的配置规则,把运用客户需求模板采集的整体厨柜产品订单客户需求作为产品配置变型设计的需求输入,实现整体厨柜产品的个性化定制。在产品快速定制设计阶段选用面向设计过程的三维建模软件实现设计师与客户协同设计,快速进行厨房的三维模拟,并运用工业化测量模版配合三维设计软件实现对厨房的远程测量;通过设计科学合理的收口方式,用标准模块加收口的方式满足各类厨房空间的设计要求。基于整体厨柜产品即时顾客化定制设计流程,构建了即时顾客化定制设计信息系统,使顾客真正参与到产品的设计中,充分体现顾客的主体地位。这些产品设计方法的有效结合,可以显着缩短产品开发周期,降低产品成本,同时兼顾顾客化定制的要求,实现对客户多样化需求的快速响应。论文深入研究和分析了国内外设计领域的先进技术和方法,充分利用国内外最新的理论研究成果,结合整体厨柜行业的具体特点,理论研究与实际应用相结合,建立了支持即时顾客化定制的整体厨柜产品快速设计理论和方法体系,是对即时顾客化定制理论体系的完善和补充。同时,提出了面向即时顾客化定制的整体厨柜产品客户需求获取方法,并运用多视图建模法构建了整体厨柜产品族模型;构建了整体厨柜产品模块库,形成了模块化产品平台;构建了整体厨柜产品配置规则,提出了整体厨柜产品配置变型设计方法;构建了即时顾客化定制设计信息系统,实现顾客与设计师协同设计,同时提出即时顾客化定制设计系统与各应用系统的集成框架,实现企业供应链中的上下游协同管理。通过对即时顾客化定制产品设计关键技术的研究,对提升整体厨柜产品设计效率与设计质量、提高顾客参与程度提供了方法指导,并为实现柔性生产组织、敏捷供应链管理提供技术前提,为整体厨柜及其他定制家具企业成功实施即时顾客化定制模式提供理论依据,使整体厨柜企业在基于时间的竞争环境中快速满足个性化需求,并以较低的成本获取更多的市场机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赢得优势。同时,在即时顾客化定制产品设计过程中,通过顾客参与设计,能更好地满足顾客的需要,并且缩短了产品交货期,对于提高顾客满意度具有直接的现实意义。
张立波[4](2017)在《JC公司A项目成本管理研究》文中认为随着国家经济发展和市场环境的变化,经济全球化的浪潮及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使国际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众多公司都面临着严峻的发展乃至生存问题。近年来,随着“走出去”和“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提出,很多公司前赴后继得投入到国际市场中,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冲锋陷阵。JC公司在国内市场趋于饱和的情况下,加快了向海外市场进军的步伐,然而在项目执行过程中,由于对海外市场的人文背景、技术实力、标准等不熟悉,项目推进十分困难,工期不能按计划的节点完成,从而导致项目采购物流成本和管理成本攀升,施工质量不高,进而影响中国公司的国际声誉。基于JC公司上述基本情况,作者运用所学的成本管理方面的相关理论,分析JC公司A工程项目成本管理现状,揭示其项目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对项目成本模式、项目成本的估算、项目预算管理和项目成本的控制给出了改进措施;提出了完善项目成本组织管理体系、团结项目实施人员、实施相应激励以及加强项目管控等保障措施。期望通过这一系列分析和改进工作,能够增强公司内部管理能力,进而帮助公司提高成本管理水平。
杨旭[5](2016)在《现代造纸机稀释水流浆箱关键技术与结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论文是围绕着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项目“国产高速造纸机研制”课题之一“稀释水流浆箱的研制”内容开展的,稀释水流浆箱是高速纸机的关键技术装备,其性能直接影响到造纸机的运行性能,所生产纸张的匀度,横向定量差,各种性能指标的稳定性,其主要目标是开放出纤维分散良好,流态均匀稳定,调节方便可靠横向定量差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为后面的脱水成型创造良好条件的先进稀释水流浆箱。长期以来,凡是车速较高或生产纸张质量要求较高的造纸机要么整台造纸机进口,要么最起码要进口造纸机中的流浆箱,这几乎在造纸行业行成了一种共识。究其原因,就是因为流浆箱技术开发难度大,传统的开发手段复杂,投入较大,控制水平较低。另外一个原因就是由于流浆箱机构的复杂性,其可调节和控制的手段是很少的,流浆箱一旦装配成型,就决定了其性能,同时由于其价格通常也是较高的,生产上是不能随意更换的,这就使得在设计和选用流浆箱是必须十分慎重。这些巨大的困难使得国内众多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及生产企业长期以来都没能建立起专业有效的开发基地。流浆箱技术一直只能简单的模仿国外的技术,而难以深入地剖析其中的原理及特点。可以说,国内在流浆箱的设计、开发、生产上都落后于西方国家。本文的研究目的,正是要打破传统采用的简单地消化吸收和模仿国外技术的老路,通过收集到比较完整准确的国外同类产品的技术资料(包括引进技术资料,相关样本,专利技术),深入分析其发展历程,设计原理,技术特点,应用情况,优缺点比较,对其中主要的关键部分进行先进的数值模拟及实验研究,深入剖析国际最先进的水力式流浆箱,关键部件的性能研究,对高速流浆箱的开发提供理论上的支持,对流浆箱的设计起到重要的补充作用。其中关键部分:浆料分布元件-布浆器;浆料匀整元件-湍流生成器;和横向定量调节装置-稀释水装置是研究重点,故本论文的主要内容有如下几点:第一,根据浆料悬浮液的流体特性,纤维分散的必要条件和流态稳定的要求,详细总结了国际上流浆箱主要供应商,尤其是Beloit,Metso,voith的产品结构特点,发展历程,优缺点,适应范围,比较了主要主件(如布浆器,湍流生成器,释稀水装置,飘片型式等)的结构和参数,以Beloit公司comcept-IV流浆箱为代表,是流浆箱技术发展史上的重要标志,目前仍然是我国开发研究的主要对象之一。第二,通过对比研究和实际生产经验,确定高速纸机流浆箱的湍流生成器是十分关键的部分,应对此作重点研究。主要是应用了计算流体动力学方法,对其进行了数值仿真计算,针对不同结构形式,入口流速和几何形状,以湍流速度分布和速度压力分布作为衡量指标,评价相关因素对浆料匀整效果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设计制作了一套实验装置,对湍流生成器中的单元元件台阶扩散器进行激光粒子测量研究,进一步研究其流体动力学特性。研究结果表明出口形状为矩形的台阶扩散型湍流生成器,在适当的流速和结构尺寸下,其流场分布是较为均匀的,湍流强度分布也较为合理,湍动规模是可以设计的,主要决定于台阶尺寸。第三,另一个重点是稀释水装置,主要研究稀释水加入到主流浆流中对浓度和流态的影响,本研究对模型进行了建模并对其做数值仿真模拟计算,通过比较含水量来研判浓度的变化或分布,使其尽可能地达到浓度均匀分布,单点加入的稀释水影响的范围尽量可控,以提高调节横幅定量的差别,从而提高纸张的品质,研究结果表明,浓度横向分布呈正态分布关系,但通过稳流室和湍流生成器后,浆流有更好混合和均匀的浓度分布。通过对稀释水加入后对浓度分布的影响研究,初步掌握了其分布规律,对于设计稀释水调节系统,有效减少横幅定量差是很有助益的第四,针对稀释水流浆箱的要求,对其整体结构,参数设置,布浆器,台阶孔板,湍流生成器,稀释水调节装置,唇口结构,热平衡装置等进行了结构分析论述,探讨了其设计原理和设计要点,尤其是本研究针对的宽幅高速流浆箱的布浆器经典设计方法进行了详细推导,指出了其不足的地方,并提出了改进的新的设计方法。同时对稀释水加入的前后位置对浆水混合的影响,进行了理论分析,并结合国际上的成熟经验,帮助确定本研究的流浆箱的稀释水装置的结构。最后为了使研制的流浆箱上机运行成功,还设计制作了一套窄幅的流浆箱及模拟运行系统,通过试验运行观察到其喷出浆流均匀性,稳定性和扰动都符合要求,反映出了结构设计的正确,为实际运行奠定了可靠基础。第五,在分析了现有流浆箱性能评价方法的优缺点基础上,提出了新的评价方法,可以比较全面的评判其横向定量的各个指标,可以比较清晰判断流浆箱定量差的原因及位置。对横向定量差可以在准确确定位置的基础上,通过稀释水调节阀调节相应位置的流量或浓度改善定量差指标。而对于随机定量差部分,则只能更换湍流生成器等措施来改善。数值仿真及piv实验结果表明,对于复杂形状的台阶型湍流生成器,该方法是有效的,对分析其原理,流场分布,湍流特性是有帮助的,可以较好地指导湍流生成器的结构和流速参数的设计,使其满足实际的要求。通过对主要部件和稀释水装置的研究,结合对现有主要流浆箱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原理的比较分析,并通过模拟流浆箱流态观测,完善了技术。完整地开发了高速纸机稀释水流浆箱的技术资料,对国产高速造纸机及其流浆箱技术的发展产生有力的推动作用。
胡滔[6](2014)在《铝板生产线设备安装工程质量控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诺贝丽斯年加工12万吨汽车用铝板一期项目是业主在国内建设的首条连续退火固溶热处理铝板生产线,也是SIP公司的首个总承包管理项目。论文以该项目设备安装工程为背景,从外资项目管理公司的视角,从建设期各阶段工作质量和设备安装过程质量两个方面对质量控制进行研究。论文首先强调工程质量控制在项目管理中的意义与重要性,收集整理了工程质量控制的相关理论和类似生产线的研究现状,随后介绍了该项目的总体概况、连续退火固溶热处理的生产流程和工艺设备的安装工程量,对典型设备进行了汇总和比较,将生产线中的各种辊子进行了细化分类。论文依据SIP公司对项目管理的阶段划分,分析了政府审批、设计审核、招投标和施工等各个不同阶段对工程项目质量所起的作用和影响,将安全、节能、环保与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融入到各个阶段的质量控制。论文以工业设备安装程序为主线,探讨设备基础与钢结构的交接检查,着重论述设备安装方法和关键安装工序的质量控制,利用质量控制的统计方法对设备安装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整理与分析。在有垫铁安装工艺中,对传统研磨法进行改进,推广目前流行的座浆法;在讨论拉线找正法的同时,介绍了国际先进的激光找正法;着重分析辊子安装与活套钢丝绳串绕的施工方法;对机器设备配套的液压系统和流体管道出现的问题也进行了总结。论文最后对本次质量控制研究进行总结与展望。设备安装的质量控制不仅取决于安装承包商的能力与水平,也与设备供应商的制造质量和建筑设施的设计质量密不可分,同时也是对项目策划与管理工作的全面检验。
颜辉[7](2012)在《组合内窝孔玉米精密排种器优化设计新方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以一种新型玉米精密排种器——组合内窝孔玉米精密排种器和三种玉米种子为研究对象,对非规则形状颗粒——玉米种子的建模方法、复杂结构机械部件——排种器的建模方法和非规则形状颗粒的离散元法计算方法等进行了深入研究,在此基础上采用课题组研发的基于离散元法的三维CAE软件,对组合内窝孔玉米精密排种器进行了设计和工作过程仿真分析,并与排种器的台架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以期建立一种玉米精密排器优化设计的新方法,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和结果如下。1)按照玉米排种器工作过程仿真分析的需要,选择平安18、吉峰218和长单228三种玉米种子作为实验样本,对三种玉米种子的物理力学性质进行了测试,包括三轴尺寸、千粒重、颗粒密度、刚度系数、碰撞恢复系数、动静摩擦系数等。在此基础上,对于种子品种、种子含水率等相关因素对碰撞恢复、刚度、摩擦系数等产生的影响进行了分析,为排种器工作过程仿真分析提供参数依据。2)对颗粒建模方法进行了综述,总结了非规则形状颗粒的五种球充填建模方法。对以玉米种子为代表的非规则形状颗粒的建模方法进行了深入研究。以三种玉米种子——平安18、吉峰218和长单228为研究对象,提出基于形状特征和基于扫描数据的玉米种子颗粒建模方法。建立了基于点云和基于三角形网格面的球颗粒自动填充建模算法;在Pro/ENGINEER软件环境下,建立了球颗粒手动充填建模方法。分别采用两种建模方法,建立了较为精细的玉米种子颗粒模型,并对其性质进行了分析,建立了求解颗粒质心、惯性主轴及其转动惯量的方法。最后通过一些简单实例验证了所建立模型的可行性和有效性,为后续仿真实验奠定基础。3)提出由边界的三维Pro/ENGINEER模型,建立其三维离散元法分析模型的方法。在对Pro/ENGINEER软件进行二次开发的基础上,深入研究了边界Pro/ENGINEER实体模型中与颗粒材料接触的规则曲面的识别及读取、运动及材料属性的绑定和数据存储等问题;初步建立了平面、球面、圆柱面、圆锥面、球冠面、圆台面和球台面等十余种规则曲面的离散元法分析模型;在此基础上,实现了由组合内窝孔玉米精密排种器的三维Pro/ENGINEER实体模型建立其三维离散元法分析模型,为该排种器工作过程和性能的仿真分析奠定基础。4)研究了采用球颗粒组合方法,建立非规则形状颗粒——玉米种子分析模型时,非规则形状颗粒的离散元法计算方法,包括非规则形状颗粒的邻居搜索方法、接触判断方法、接触叠合量求解方法、接触作用力计算方法和颗粒运动计算方法等,初步建立了非规则形状颗粒的离散元法计算方法。5)进行了组合内窝孔玉米精密排种器工作过程的台架试验。采用透明有机玻璃研制出组合内窝孔精密排种器试验样机,选择三种玉米种子(平安18、吉峰218、长单228)和三种排种轮转速(26.82r/min、39.33r/min、51.96r/min),在PSJ排种器性能试验台上,进行了该排种器的台架试验,并采用高速摄像系统和爆破分析软件,对排种器的工作过程及其性能进行了深入分析。得到了三种转速下,三种玉米种子的单粒率、双粒率和空穴率;对三种转速下,三种玉米种子的清种开始角、清种终止角、种子面倾斜角进行了分析;对种子的运动轨迹、合速度等进行了分析。6)利用Pro/ENGINEER软件,设计了组合内窝孔玉米精密排种器的三维实体模型;采用课题组自主研发的边界建模模块,通过读取排种器的三维实体模型数据,建立了该排种器的三维离散元法分析模型;采用课题组自主研发的离散元法仿真模块,仿真分析了组合内窝孔玉米精密排种器的工作过程及性能,包括排种性能指标、清种角、投种角、种子面倾斜角、种子的运动轨迹、合速度等,同时将仿真分析结果和排种器的台架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可知:①三种转速下,仿真与试验的单粒率、双粒率和空穴率相对误差最大值为9.89%;②清种开始角和清种终止角的仿真值均比试验值小,其绝对误差最大值分别为8.49°、19.8°,相对误差最大值为12.38%;③投种角的仿真值与试验值相差不大,其绝对误差最大值为2.78°,相对误差最大值为14.11%;④充种轨迹和投种轨迹的仿真与试验结果均比较接近,且相对误差较小;⑤种子运动合速度的仿真值与试验值绝对误差很小(均在0.1单位以内),相对误差除个别位置外均在10%以内,仿真值与试验值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⑥以长单228种子为例,分析了不同刚度系数(300、3000、30898N/m)、不同摩擦系数及不同颗粒建模方法对仿真结果的影响。综上所述,虽然仿真结果与试验结果有误差,但两者比较接近、变化趋势一致;由此验证了采用离散元法和自主研制的CAE软件分析玉米排种器的可行性和有效性,为组合内窝孔玉米精密排种器的优化设计建立了一种新方法。
宋哲[8](2008)在《工程车箱壳体类铸件泡塑模设计方法研究》文中认为与传统铸造技术相比较,消失模铸造技术具有独特优势,被国内外铸造界誉为“二十一世纪的铸造技术”、“铸造工业的绿色革命”。消失模铸造工艺生产工程车箱壳体类铸件已在国内工程车企业成功应用,但国内企业普遍采用简易立式成型机或手工取模的方式进行消失模用泡沫模样的生产,其泡沫模样生产效率低,模样质量难以控制,铸件成品率低(90%左右),产量难以提高。如何实现消失模用泡沫模样的自动化生产是当前国内大型工程车企业亟需解决的瓶颈问题。作者在考察了多家消失模铸造厂家的生产现状之后,结合德国TEUBERT两种型号的全自动成型机(TVZ 130/90 LF型和TSA C LF型)及龙岩工程机械厂(以下简称龙工)853型装载机、ZL30型装载机,LG330型叉车箱壳体类铸件对复杂箱壳类铸件的泡塑模具的制作方法进行了研究和设计,并对泡塑模具与全自动成型及的装配机理进行了研究和设计,同时对箱壳体类铸件消失模铸造工艺浇注系统设计提出了参考方案,得到龙工的肯定。作者结合实际项目经验,总结出工程车复杂箱壳体类铸件泡塑模具制造的原则,并归纳了全自动成型机与泡塑模具的装配工作原理及要求,为此类消失模铸件的泡沫模样自动化生产及消失模工艺在国内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参考。
张红丽[9](2004)在《新疆节水生态农业系统理论与制度创新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新疆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主要是水。一方面水缺乏:新疆绿洲面积仅占土地总面积的4.2%,人口缺水率为15.6%,牧畜缺水率为24.3%。水资源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压力指数为0.65。生态缺水,导致生态荒漠化,森林覆盖率仅为1.69%。而另一方面,水资源利用不当造成水资源的大量浪费:渠系利用率仅为0.45左右,农业灌溉方式落后,多采用大水漫灌、串灌,水大量渗漏抬高地下水位,产生土地盐碱化。由于水的因素造成农业生态环境正向沙化、退化和盐碱化方向发展,严重阻碍了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进程。因此,发展节水生态型持续农业模式是新疆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节水生态农业是遵循生态规律和社会经济规律,依靠现代农业技术和科学管理手段,采取综合性的节水措施,以提高农业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转化效率,以持续增长的生产率,持续协调的农业生态环境,持续利用与保护的农业资源为目标,以“高产、高效、优质、低耗”为宗旨,用现代工业来武装、实行现代经营管理方式的农业综合体系。节水生态农业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它需要包括农学、林学、畜牧学、生态学、资源科学、环境科学以及社会科学在内的多种学科的支持。因此,需要进一步从系统、综合的角度,对节水生态农业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特别是要素之间的耦合规律、结构的优化设计、客观的评价方法方面。这种研究是建立在对节水生态农业模式示范区进行深入的调查分析基础上,超越生物学、生态学、社会科学和经济学之间的界限,利用系统论、制度经济学、生态学等多学科的交叉与综合,具有创意地提出了构建节水生态农业系统自身的理论体系。并在此理论指导下,从新疆实际节水灌溉技术创新的实证研究为突破口,以生态农业标准进行规划设计,促进生态环境良好循环。单纯地从技术角度寻求节水生态农业的发展出路是不够的。因此保障节水生态农业持续发展的关键,是解决动力机制问题,系统研究新疆节水生态农业的发展制度安排问题是本文的另一重点问题。通过制度的创新来保障技术创新的应用效率。制度创新的研究角度主要是从农业环境一体化政策、利益激励机制、经营组织管理制度、核算制度等方面展开研究,并为领导者提高管理水平设计了节水生态农业的预警系统及评价系统。通过对制度的安排,使节水生态农业更趋向于开发一种机制,促使农民们自愿参与这一活动。节水生态农业的根本目的是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环境效益与景观效益的统一,提高农业整体竞争力,为实现整个农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清心[10](2001)在《三边密封软管包装 节省包装物料》文中认为 在市面上常见的密封包装分别有传统搭接和桶状包装,它们在保护产品、延长货架期的同时,却又会对其质量造成某种程度上的负面影响。在以这些方法包装食品时,包装材料边缘的油墨或劣质产品有可能与食品接触,从而引起污染,这些都是消费者所不能接受的。 三边密封软管设计获殊荣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Winpak Lane公司成功地开发了用于液体包装的三边密封软管。这些新式管状包装物只需要
二、三边密封软管包装 节省包装物料(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三边密封软管包装 节省包装物料(论文提纲范文)
(1)高大平房仓粮食储藏过程中碳排放量计算(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2 绿色低碳粮仓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2 粮仓碳排放影响因素分析 |
2.1 影响粮食储藏过程碳排放量的因素 |
2.2 粮食储藏过程中碳排放量影响因素调研 |
2.2.1 调研方法 |
2.2.2 问卷数据处理 |
2.2.3 结果分析 |
2.3 本章小结 |
3 粮仓的碳排放计算模型 |
3.1 碳排放的核算标准及计算方法 |
3.1.1 碳排放的核算标准 |
3.1.2 碳排放的计算方法 |
3.2 碳排放因子法基本原理 |
3.3 粮食储藏过程碳排放计算模型构建 |
3.3.1 粮食进出仓碳排放量计算模型 |
3.3.2 粮仓机械通风碳排放量计算模型 |
3.3.3 粮仓环流熏蒸碳排放量计算模型 |
3.3.4 粮仓充氮气调碳排放量计算模型 |
3.3.5 粮仓空调控温碳排放量计算模型 |
3.3.6 粮仓谷物冷却机碳排放量计算模型 |
3.4 本章小结 |
4 某粮仓粮食储藏过程中碳排放量计算 |
4.1 粮仓概况 |
4.2 粮仓粮食储藏过程设备耗电碳排放计算 |
4.2.1 粮食进出仓碳排放量分析 |
4.2.2 粮仓机械通风碳排放分析 |
4.2.3 粮仓环流熏蒸碳排放分析 |
4.2.4 粮仓充氮气调碳排放分析 |
4.2.5 粮仓空调控温碳排放分析 |
4.2.6 粮仓谷物冷却机技术碳排放分析 |
4.3 结果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降低粮仓碳排放的措施 |
5.1 降低粮食进出仓环节碳排放的措施 |
5.2 降低机械通风碳排放的措施 |
5.3 降低环流熏蒸环节碳排放的措施 |
5.4 降低空调控温环节碳排放的措施 |
5.5 降低充氮气调、谷物冷却环节碳排放的措施 |
5.6 其他降低碳排放的措施 |
5.7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结论 |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目录 |
(2)电解铝厂工艺车辆路径及调度优化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意义及背景 |
1.2 课题研究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车辆路径问题研究现状 |
1.2.2 电解铝厂调度现状 |
1.3 本章小结 |
2 问题分析 |
2.1 电解铝生产原理 |
2.2 电解铝厂生产流程简介 |
2.3 电解铝工艺物流相关介绍 |
2.3.1 生产过程主要物流运输介绍 |
2.3.2 生产过程关键设备介绍 |
2.4 铝电解生产步骤介绍 |
2.5 电解铝厂车辆调度问题 |
2.5.1 问题概述 |
2.5.2 问题特性 |
2.6 本章小结 |
3 车辆调度模型及算法验证 |
3.1 假设条件 |
3.2 建立模型 |
3.2.1 定义变量 |
3.2.2 目标函数 |
3.2.3 约束条件 |
3.3 引力搜索算法 |
3.4 算法验证 |
4 软件实现及验证 |
4.1 软件运行环境 |
4.2 系统模块介绍 |
4.3 软件验证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面向即时顾客化定制的整体厨柜产品设计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论文的研究背景及课题来源 |
1.1.1 生产模式的发展演变 |
1.1.2 整体厨柜行业发展状况 |
1.1.3 论文研究问题的提出 |
1.2 论文相关领域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整体厨柜设计技术研究现状 |
1.2.2 大规模定制研究现状 |
1.2.3 即时顾客化定制研究现状 |
1.2.4 综述总结 |
1.3 论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3.1 论文研究的目的 |
1.3.2 论文研究的意义 |
1.4 论文的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论文的研究方法 |
1.4.2 论文的技术路线 |
1.5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及论文结构 |
1.5.1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1.5.2 论文的结构 |
1.6 本章小结 |
2 面向即时顾客化定制的整体厨柜产品设计理论体系 |
2.1 即时顾客化定制的概念、内涵、特点 |
2.1.1 即时顾客化定制的概念与内涵 |
2.1.2 即时顾客化定制的特点 |
2.2 即时顾客化定制的理论基础 |
2.2.1 基于时间的竞争 |
2.2.2 体验经济 |
2.2.3 顾客化定制 |
2.3 即时顾客化定制的实施策略 |
2.3.1 即时顾客化定制的实现机理 |
2.3.2 即时顾客化定制的实施策略 |
2.4 即时顾客化定制的支持技术 |
2.5 面向即时顾客化定制的整体厨柜产品设计技术 |
2.5.1 面向即时顾客化定制的产品设计方法 |
2.5.2 整体厨柜产品的设计内容 |
2.5.3 面向即时顾客化定制的整体厨柜产品设计流程 |
2.6 本章小结 |
3 整体厨柜产品客户需求获取与转换 |
3.1 客户需求概述 |
3.1.1 客户需求的定义 |
3.1.2 客户需求的特点 |
3.1.3 客户需求分类 |
3.1.4 客户对象分析 |
3.2 客户需求获取 |
3.2.1 客户群共性需求预测 |
3.2.2 订单客户需求的获取 |
3.3 客户需求转换 |
3.3.1 客户需求处理流程 |
3.3.2 产品开发过程中的客户需求转换 |
3.3.3 产品定制设计过程中的客户需求转换 |
3.4 整体厨柜产品客户需求获取与转换 |
3.4.1 整体厨柜产品消费特点 |
3.4.2 整体厨柜产品客户需求分析 |
3.4.3 整体厨柜产品客户共性需求获取 |
3.4.4 整体厨柜产品订单客户需求采集 |
3.5 本章小结 |
4 整体厨柜产品族设计 |
4.1 相关概念 |
4.1.1 产品族 |
4.1.2 模块与模块化 |
4.1.3 公理化设计 |
4.2 产品族设计方法与流程 |
4.2.1 产品族设计特点 |
4.2.2 产品族设计的关键技术 |
4.2.3 产品族设计方法 |
4.2.4 产品族设计流程 |
4.3 产品族建模 |
4.3.1 产品族建模方法 |
4.3.2 产品族建模过程 |
4.4 整体厨柜产品族模块划分 |
4.4.1 产品族模块化设计 |
4.4.2 整体厨柜产品族功能模块划分 |
4.4.3 整体厨柜产品族结构模块划分 |
4.5 整体厨柜产品族模型构建 |
4.5.1 整体厨柜产品族功能模型构建 |
4.5.2 整体厨柜产品族结构模型构建 |
4.5.3 整体厨柜产品族功能-结构模型 |
4.6 本章小结 |
5 整体厨柜产品平台构建 |
5.1 产品平台概述 |
5.1.1 产品平台的概念 |
5.1.2 产品平台与产品族的关系 |
5.1.3 产品平台的类型 |
5.1.4 产品平台的构建方法 |
5.1.5 产品平台开发 |
5.2 整体厨柜产品模块的参数设计 |
5.2.1 整体厨柜的人机工学尺度 |
5.2.2 整体厨柜的储物空间尺度 |
5.2.3 整体厨柜与建筑空间的模数协调尺寸 |
5.2.4 整体厨柜与厨房电器的模数协调 |
5.2.5 整体厨柜的美学尺度 |
5.2.6 整体厨柜的柔性尺寸 |
5.3 整体厨柜模块库构建与维护 |
5.3.1 整体厨柜产品平台的构成 |
5.3.2 整体厨柜柜体模块库构建 |
5.3.3 整体厨柜台面模块库构建 |
5.3.4 模块库的维护与更新 |
5.4 整体厨柜产品的接口模块 |
5.4.1 整体厨柜产品模块的接口形式 |
5.4.2 整体厨柜紧固型连接接口 |
5.4.3 整体厨柜活动型连接接口 |
5.4.4 整体厨柜半固定支承型连接接口 |
5.4.5 整体厨柜与厨房电器的接口形式 |
5.5 本章小结 |
6 顾客参与的整体厨柜产品快速定制设计 |
6.1 整体厨柜产品配置规则构建 |
6.1.1 整体厨柜产品空间布局规则 |
6.1.2 整体厨柜产品收纳设计规则 |
6.1.3 整体厨柜产品柜体配置规则 |
6.1.4 整体厨柜产品门板配置规则 |
6.1.5 整体厨柜产品台面配置规则 |
6.1.6 整体厨柜产品五金配置规则 |
6.2 整体厨柜产品配置设计 |
6.2.1 整体厨柜配置变型设计流程 |
6.2.2 整体厨柜产品配置变型设计软件选择 |
6.2.3 整体厨柜产品快速定制设计测量方法 |
6.2.4 整体厨柜收口方法设计 |
6.3 整体厨柜产品即时顾客化定制设计信息系统构建 |
6.3.1 整体厨柜产品即时顾客化定制设计流程 |
6.3.2 整体厨柜产品即时顾客化定制设计信息系统的功能结构 |
6.4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未来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整体厨柜的消费需求调研问卷 |
附录B 整体厨柜产品设计影响因素重要度调查问卷 |
附录C 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学术成果 |
致谢 |
(4)JC公司A项目成本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的背景 |
1.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成本管理相关理论 |
1.2.2 成本管理工具简介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和思路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思路 |
第2章 JC公司A项目成本管理现状及问题分析 |
2.1 项目概述 |
2.2 项目执行过程中成本管理的现状 |
2.2.1 人工费 |
2.2.2 材料和设备费 |
2.2.3 分包费 |
2.2.4 其他费用 |
2.3 成本管理问题分析 |
2.3.1 汇率损失 |
2.3.2 设计误差 |
2.3.3 东道国物价通胀 |
2.3.4 人力资源浪费 |
2.3.5 施工质量问题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JC公司A项目成本管理问题原因分析 |
3.1 项目的WBS结构 |
3.2 设计因素 |
3.2.1 类比性估算 |
3.2.2 设计标准转化耗时 |
3.3 采购因素 |
3.3.1 供应商服务因素 |
3.3.2 物流因素 |
3.4 施工因素 |
3.4.1 施工监管不到位 |
3.4.2 文件不规范 |
3.5 开车管理因素 |
3.5.1 开车前业主人员培训不足 |
3.5.2 开车界面不清 |
3.6 沟通管理因素 |
3.6.1 策划沟通不细致 |
3.6.2 控制沟通过程不力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JC公司A项目成本管理改进措施 |
4.1 基于活动的项目成本模式 |
4.1.1 基于活动的成本核算的演进 |
4.1.2 基于活动的项目成本核算的模型 |
4.1.3 基于活动的项目成本确定程序模型 |
4.2 项目成本估算 |
4.2.1 加强设计成本估算 |
4.2.2 采购和施工主导工程量清单 |
4.3 加强项目全面预算管理 |
4.3.1 项目成本预算的分解 |
4.3.2 提升报价团队协作 |
4.3.3 建立收付款预算 |
4.4 项目成本的控制 |
4.4.1 过程控制 |
4.4.2 成本的日常控制 |
4.4.3 及时纠正偏差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JC公司A项目成本管理改进的保障体系 |
5.1 改进项目组织管理体系 |
5.1.1 建立项目成本管理组织 |
5.1.2 改进项目管理体系的相关措施 |
5.2 团结各类项目实施人员 |
5.3 员工激励 |
5.4 提升项目管控水平 |
5.4.1 优化设计管理 |
5.4.2 加强采购供应链管理 |
5.4.3 提升施工成本管理水平 |
5.4.4 强化开车管理 |
5.4.5 加强HSE管理 |
5.4.6 加强风险防范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现代造纸机稀释水流浆箱关键技术与结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意义 |
1.1.1 造纸行业概况 |
1.1.2 造纸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 |
1.1.3 国产造纸机的现状及与进口造纸机的差距 |
1.1.4 发展大型造纸机的作用和意义 |
1.1.5 流浆箱在造纸机中的作用及本课题的意义 |
1.2 高速流浆箱技术发展现状 |
1.2.1 布浆器结构 |
1.2.2 湍流生成器 |
1.2.3 唇口收敛区 |
1.2.4 稀释水调节装置 |
1.3 浆料絮聚与分散--微湍动理论 |
1.3.1 浆流的湍动与纤维絮聚 |
1.3.2 纸浆悬浮液的湍动 |
1.3.3 纸浆悬浮液的絮聚 |
1.3.4 湍动与絮聚的关系 |
1.3.5 纤维絮聚机理研究 |
1.4 以浆料为介质流体元件的研究方法 |
1.4.1 试验研究方法 |
1.4.2 理论研究方法 |
1.5 流动测量技术和方法 |
1.5.1 激光多普勒测速仪 |
1.5.2 粒子图像测速技术 |
1.6 论文的主要目标和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湍流生成器的流体力学特性数值仿真研究 |
2.1 浆料的流体动力学特性 |
2.2 湍动特性对纤维絮聚分散的影响分析 |
2.3 浆料流动理论模型 |
2.3.1 两相流假设推导 |
2.3.2 纤维悬浮液的流动假设 |
2.3.3 数值仿真计算方法选择 |
2.4 台阶/平滑型湍流生成器流场数值仿真计算 |
2.4.1 台阶型/平滑型结构 |
2.4.2 初始条件和边界条件 |
2.4.3 两个扩散器的湍流性能比较 |
2.4.4 台阶扩散器性能分析 |
2.5 台阶扩散器主要参数讨论 |
2.6 小结 |
第三章 湍流生成器性能的激光粒子测试试验研究 |
3.1 试验的意义和目标 |
3.2 试验原理 |
3.3 试验系统及试验方案 |
3.4 试验结果 |
3.4.1 湍动及整流效果 |
3.4.2 雾化状况 |
3.5 小结 |
第四章 稀释水加入对流态和浓度变化的影响研究 |
4.1 稀释水流浆箱流场的测量 |
4.2 稀释水流浆箱的计算模型 |
4.2.1 计算域的确定 |
4.2.2 计算方法和计算方程 |
4.2.3 模型验证 |
4.3 中间阶梯扩散管注入稀释水后的流场特点 |
4.3.1 x=0 mm, y=0 mm时的湍动能、湍动强度、湍动耗散率 |
4.3.2 x=0 mm,y=200 mm的湍动能、湍动强度、湍动耗散率 |
4.3.3 速度矢量 |
4.3.4 在y方向的浓度、湍动能、湍动强度、湍动耗散率 |
4.4 出口浓度影响 |
4.5 小结 |
第五章 高速纸机流浆箱结构分析与优化研究 |
5.1 结构设计依据和要求 |
5.1.1 主要技术参数 |
5.1.2 流浆箱各部位流速的参考值(单位m/min) |
5.1.3 主要流量计算 |
5.2 流浆箱关键结构研究及优化 |
5.2.1 稳流罐工作原理 |
5.2.2 等压布浆器方锥管计算新方法的研究 |
5.2.3 布浆管束 |
5.2.4 湍流生成器结构分析与优化 |
5.2.5 上唇板调节机构的优化 |
5.2.6 稀释水调节系统结构分析与优化 |
5.2.7 边流校正研究及优化 |
5.2.8 热平衡装置研究 |
5.2.9 控制系统研究 |
5.2.10 挂浆与粗糙度关系 |
5.3 模型实验验证 |
5.4 小结 |
第六章 现代高速纸机流浆箱性能评价体系研究 |
6.1 纸页定量误差的定义 |
6.2 定量差的表述 |
6.3 各个定量差产生的原因,性质及影响因素 |
6.4 对定量差的评价 |
6.5 建议改进的方法 |
6.6 应用效果分析 |
6.7 小结 |
结论 |
研究工作总结 |
台阶扩散器数值仿真计算和试验研究 |
稀释水装置的研究 |
高速纸机流浆箱结构分析与优化研究 |
本论文的创新之处 |
对未来工作的建议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6)铝板生产线设备安装工程质量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来源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论文思路与结构 |
2 项目概况 |
2.1 诺贝丽斯常州虎项目简介 |
2.2 连续退火固溶热处理工艺 |
2.3 设备安装工程量及其特点 |
3 项目建设期各阶段工作质量控制 |
3.1 阶段划分与功能定位 |
3.2 政府审批环节的质量控制 |
3.3 项目勘察设计阶段的质量控制 |
3.4 项目招投标阶段的质量控制 |
3.5 项目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 |
4 设备安装过程质量控制 |
4.1 设备基础工程的质量控制 |
4.2 钢结构安装工程的质量控制 |
4.3 设备进场检验的质量控制 |
4.4 设备安装方法的质量控制 |
4.5 设备安装关键工序的质量控制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7)组合内窝孔玉米精密排种器优化设计新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提出及意义 |
1.2 精密排种器及其研究现状 |
1.2.1 精密排种器的原理和特点 |
1.2.2 精密排种新原理及新技术 |
1.3 离散元法及其应用 |
1.3.1 离散元法的基本原理及其应用 |
1.3.2 离散元法的数学模型 |
1.3.3 离散元法在排种器研究中的应用 |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1.4.1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1.4.2 本文研究的技术路径(研究步骤流程图) |
第2章 玉米种子物理力学性质测试分析 |
2.1 引言 |
2.2 玉米种子物理性质的测试及分析 |
2.2.1 玉米种子三轴尺寸的测试及分析 |
2.2.2 玉米种子千粒重的测试与分析 |
2.2.3 玉米种子的密度测试和分析 |
2.2.4 玉米种子含水率的测试与分析 |
2.2.5 玉米种子含水率的调整与分析 |
2.3 玉米种子力学性质的测试与分析 |
2.3.1 玉米种子静摩擦系数的测试与分析 |
2.3.2 玉米种子动摩擦系数的测试与分析 |
2.3.3 玉米种子刚度系数的测试与分析 |
2.3.4 玉米种子破裂力的测试与分析 |
2.3.5 玉米种子弹性模量的测试与分析 |
2.3.6 玉米种子碰撞恢复系数的测试与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离散元法的玉米种子颗粒建模方法研究 |
3.1 引言 |
3.2 三维扫描仪和数据处理软件 |
3.2.1 Konica Minolta Vivid 910 三维扫描仪 |
3.2.2 逆向工程软件 |
3.3 基于手动充填的玉米种子颗粒建模 |
3.3.1 玉米种子数据读取 |
3.3.2 玉米种子颗粒模型的手动充填建模方法 |
3.4 基于球颗粒自动填充的玉米种子颗粒建模 |
3.4.1 基于点云的球颗粒自动填充建模 |
3.4.2 基于三角形网格面的球颗粒自动填充建模 |
3.4.3 球填充过程优化 |
3.4.4 球颗粒自动填充建模过程 |
3.5 颗粒模型性质的分析计算 |
3.6 玉米种子三维离散元法分析模型的建立 |
3.6.1 基于手动充填的玉米种子模型 |
3.6.2 基于自动填充的玉米种子模型 |
3.7 玉米种子颗粒模型的实例验证 |
3.7.1 手动充填建模、自动填充建模和三维扫描结果实例对比 |
3.7.2 圆桶内堆积模拟 |
3.7.3 漏斗落料过程模拟 |
3.8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离散元法的精密排种器建模方法研究 |
4.1 引言 |
4.2 三维 CAD 软件 Pro/ENGINEER 及其二次开发 |
4.2.1 三维 CAD 软件 Pro/ENGINEER 简介 |
4.2.2 Pro/ENGINEER 二次开发工具 Pro/TOOLKIT 介绍 |
4.2.3 Pro/TOOLKIT 二次开发关键技术 |
4.2.4 Pro/TOOLKIT 应用程序的注册及运行 |
4.3 基于 Pro/ENGINEER 实体模型的几何信息提取方法 |
4.3.1 三维曲线对象的识别和几何信息提取 |
4.3.2 三维基本曲面对象的识别和几何信息提取 |
4.3.3 三维组合曲面对象的识别和几何信息提取 |
4.3.4 其他非规则曲面几何信息的提取 |
4.3.5 复杂结构机械部件几何信息的提取 |
4.4 三维边界运动属性和材料特性的添加 |
4.5 边界的三维离散元法分析模型建立 |
4.6 三维离散元法边界建模的实例验证 |
4.7 组合内窝孔精密排种器三维离散元法分析模型的建立 |
4.8 本章小结 |
第5章 非规则形状颗粒的离散元法计算方法研究 |
5.1 引言 |
5.2 邻居搜索方法 |
5.2.1 常用邻居搜索方法 |
5.2.2 颗粒间的邻居搜索方法 |
5.2.3 边界的邻居搜索方法 |
5.3 接触判断和叠合量计算 |
5.3.1 颗粒间的接触判断 |
5.3.2 颗粒与边界的接触判断 |
5.4 接触相对位移计算 |
5.4.1 颗粒之间的计算 |
5.4.2 颗粒与边界之间的计算 |
5.5 接触作用力计算和颗粒运动求解 |
5.5.1 接触作用力计算 |
5.5.2 颗粒运动求解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组合内窝孔玉米精密排种器工作过程的试验研究 |
6.1 引言 |
6.2 试验设备及仪器 |
6.2.1 玉米排种器 |
6.2.2 PSJ 排种器性能试验台 |
6.2.3 高速摄像系统 |
6.2.4 BLASTER’S MAS |
6.2.5 其他设备 |
6.3 组合内窝孔玉米排种器的试验及结果分析 |
6.3.1 试验方案与步骤 |
6.3.2 试验结果及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组合内窝孔玉米精密排种器工作过程的仿真分析 |
7.1 引言 |
7.1.1 仿真软件介绍 |
7.1.2 仿真模型建立 |
7.1.3 仿真参数选取 |
7.2 排种器工作过程的三维仿真结果与台架试验结果对比分析 |
7.2.1 排种性能的仿真与试验对比 |
7.2.2 清种角的仿真与试验对比 |
7.2.3 投种角的仿真与试验对比 |
7.2.4 种子面倾斜角的仿真结果及分析 |
7.2.5 种子运动轨迹的仿真结果及分析 |
7.2.6 种子运动合速度的仿真结果及分析 |
7.3 不同颗粒模型和力学模型参数时的仿真结果及分析 |
7.3.1 不同刚度系数的仿真结果及分析 |
7.3.2 不同摩擦系数的仿真结果及分析 |
7.3.3 不同颗粒模型的仿真结果及分析 |
7.4 本章小结 |
第8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
8.1 全文总结 |
8.2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8)工程车箱壳体类铸件泡塑模设计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来源及意义 |
1.2 课题的发展、应用与研究概况 |
1.3 消失模工艺在箱壳类铸件生产上的发展 |
1.4 本文研究的内容及目标 |
2 装载机箱体、壳体泡塑模模具设计与研究 |
2.1 UG CAD/CAM 系统简介 |
2.2 853 装载机变矩器壳体的UG 三维、模样分块及模具设计 |
2.3 853 装载机箱体的UG 三维、模样分块及模具设计 |
2.4 其他工程车箱壳类铸件的三维、分块及模具设计 |
2.5 本章小结 |
3 箱壳类铸件泡塑模具与成型机的装配设计 |
3.1 消失模模样成型技术 |
3.2 消失模泡沫模样原料选择 |
3.3 泡沫模样成型设备介绍 |
3.4 泡塑模具与自动成型机的装配设计 |
3.5 本章小结 |
4 箱壳体类铸件的消失模浇注系统设计 |
4.1 浇注系统的构成及要求 |
4.2 装载机箱壳体铸件的浇注系统设计 |
4.3 本章小结 |
5 全文总结及展望 |
5.1 全文总结 |
5.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9)新疆节水生态农业系统理论与制度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一、 本论文选题背景及依据 |
二、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三、 国内外研究动态 |
四、 本文的方法与思路 |
五、 本文的创新点 |
第二章 农业水资源对新疆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约束 |
一、 新疆农业生产的特点与发展条件 |
二、 新疆水资源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联度分析 |
三、 农业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能力是农业持续发展的保证 |
第三章 新疆农业可持续发展模式--节水生态农业系统 |
一、 节水生态农业系统理论基础 |
二、 新疆节水生态农业的提出 |
三、 节水生态农业系统的构建 |
四、 节水生态农业系统的效益评价 |
五、 节水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 |
六、 新疆节水生态农业系统建设目标 |
七、 发展节水生态农业的前景展望 |
第四章 节水生态农业发展预警系统研究 |
一、 节水生态农业预警基本理论 |
二、 节水生态农业预警的逻辑过程 |
三、 节水生态农业系统预警 |
四、 节水生态农业景气预警 |
五、 建立节水生态农业预警信息系统 |
第五章 节水灌溉技术创新的实证分析 |
一、 新疆节水的必要性 |
二、 节水生态农业的节水技术选择原则 |
三、 新疆节水灌溉技术评价 |
四、 膜下滴灌技术的创新研究 |
五、 农户灌溉技术选择行为的评价 |
第六章 农业水资源优化配置机制研究 |
一、 水资源的自然属性和经济特性 |
二、 水资源配置的特性 |
三、 水资源优化配置的理论基础 |
四、 现行农业水资源配置系统 |
五、 农业水资源配置的产权制度与激励机制 |
六、 农业水资源不同配置方案对比分析 |
七、 农业水资源配置效益评价 |
八、 灌区不同作物之间水资源配置的线性规划设计 |
九、 农业水资源由优先配置到水权市场配置的效率分析 |
第七章 节水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利益驱动机制 |
一、 节水生态农业中的利益问题 |
二、 节水生态农业的利益与农民经营行为的关联度分析 |
三、 节水生态农业利益驱动机制的构造 |
四、 利益保障机制的建立 |
五、 节水利益补偿机制设计 |
六、 政策建议 |
第八章 新疆节水生态农业组织管理制度创新研究 |
一、 制度创新的理论分析 |
二、 节水生态农业的持续发展的保障需要制度的创新 |
三、 节水生态农业与环境“一体化”制度创新 |
四、 节水生态农业“最佳管理措施”制度化 |
五、 水资源管理体制的创新 |
六、 农业水资源管理组织创新 |
七、 核算制度的创新 |
八、 农村经营组织管理制度的创新 |
九、 增强发展节水生态农业意识 |
第九章 新疆石河子垦区节水生态农业示范案例研究 |
一、 垦区经济基础概况 |
二、 石河子垦区节水生态农业示范点建设的背景 |
三、 垦区节水生态农业示范区建设主要工程 |
四、 一四八团示范点节水生态农业系统识别与重构 |
五、 石河子垦区节水生态农业建设过程中存在问题与不足 |
六、 对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研究生阶段发表论文目录 |
四、三边密封软管包装 节省包装物料(论文参考文献)
- [1]高大平房仓粮食储藏过程中碳排放量计算[D]. 刘丹丽. 河南工业大学, 2020(01)
- [2]电解铝厂工艺车辆路径及调度优化方法研究[D]. 吴俊泽. 辽宁工业大学, 2019(08)
- [3]面向即时顾客化定制的整体厨柜产品设计技术研究[D]. 张继娟.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18(06)
- [4]JC公司A项目成本管理研究[D]. 张立波. 北京工业大学, 2017(05)
- [5]现代造纸机稀释水流浆箱关键技术与结构研究[D]. 杨旭. 华南理工大学, 2016(01)
- [6]铝板生产线设备安装工程质量控制研究[D]. 胡滔. 华中科技大学, 2014(12)
- [7]组合内窝孔玉米精密排种器优化设计新方法研究[D]. 颜辉. 吉林大学, 2012(03)
- [8]工程车箱壳体类铸件泡塑模设计方法研究[D]. 宋哲. 华中科技大学, 2008(05)
- [9]新疆节水生态农业系统理论与制度创新研究[D]. 张红丽. 华中农业大学, 2004(01)
- [10]三边密封软管包装 节省包装物料[J]. 清心. 中国食品工业, 20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