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田家炳楼落成有感(论文文献综述)
艾春初[1](1992)在《田家炳楼落成有感》文中研究指明 1992年9月28日,阳光明媚,秋风送爽,北京自然博物馆生物标本馆——田家炳楼在鲜花的簇拥中,在专家学者们的欢声笑语中,在来宾和青少年朋友们热烈的掌声中落成了!一位专家激动地说:"多少年、多少人的愿望今天终于实现了!"这句肺腑之言道出了北京自然博物馆全体职工的心声.望着这座新落成的标本大楼,我作为一名建筑这座大楼的负责人来说,真是有很多感慨!1958年北京自然博物馆主楼竣工,国家原计划兴建的标本馆因故停建,只好将主楼地下室当做临时库房,可一下就"临时"了三十多年.三十多年来广大博物馆工作者踏遍祖国的山山水水,呕心沥血采集了约10万号珍贵标本,由于地下室条件简陋,面积窄小,通风不畅,且湿度又大,所以一些
郭峰[2](2016)在《近代城市宫观与地方社会 ——以杭州玉皇山福星观为中心》文中研究表明杭州玉皇山福星观是近代江南首屈一指的子孙丛林宫观,其从同治三年(1864)开始复兴到收归园林部门(1956)为止繁荣了近百年时间,而这段历史正好是道教逐渐民间化、融入地方社会的时期。近代道教在失去皇家和上层社会支持的背景下处境困难而逐渐民间化和地方化,其下沉后如何在错综复杂的地方社会中生存与发展,如何与地方社会中各方力量协调关系等都是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主要通过地方史、山志、教内文献、碑刻、档案材料、报刊、口述史等史料,采用微观史学的方法,来深入研究玉皇山福星观在近代的历史进程,并进一步探析近代城市宫观与地方社会的复杂关系,希望通过玉皇山福星观这个个案来回答这些问题。本文将逐一从地方政府、乡绅、传戒活动、附属宫观、斋醮、慈善、进香活动等多个方面来具体论述玉皇山福星观与地方社会的互动关系,希望找到地方社会各方对道教发展的影响和作用。第一章主要讲述玉皇山福星观的兴起,包括晚清时期玉皇山福星观崛起的历史背景、高道蒋永林、李理山的成道,蒋永林去世后到李理山的过渡等;第二章阐述地方政府和仕绅对玉皇山福星观的支持;第三章主要揭示玉皇山福星观通过传戒来传播道统,同时与其他宫观、道派和教团互动;第四章叙介玉皇山福星观与接管各院、下院的互动;第五章揭示民国时期玉皇山福星观通过斋醮活动为民服务;第六章探讨民国时期玉皇山福星观的慈善活动;第七章论述玉皇山福星观的进香活动。通过对玉皇山福星观与地方社会中各方的互动研究,可见其首先有一支道行高深、道德高尚的道士队伍,并通过广收弟子、扶持弱小宫观、授戒传播法统等方法形成了一个以玉皇山福星观为中心的教团和宫观群抱团来应对近代社会的变迁。其次,在晚清民国时期中国对内面临着“上帝教”、“白莲教”等“异端”的丛生,对外面临着西方文化的猛烈冲击,道教虽然失去了上层社会和国家层面的支持,但是这种局面让以“儒”为主的乡绅和地方政府官员充分认识到道教等传统宗教在恢复和稳定传统社会中的作用,故对道教给予一定的支持。再次,玉皇山福星观充分地融入地方社会,由原来的为上层社会服务变为更多的为地方普通民众服务。融入地方社会的具体措施有玉皇山福星观把“玉皇圣诞”宗教活动与杭州香期结合而演变为“玉皇圣诞进香”活动并成为杭州当地的民俗之一;将原来为帝王之家设立的金录斋等斋醮结合时代改造后吸引、服务地方百姓;通过与地方政府、乡绅、其他宗教团体合作来共同应对玉皇山福星观周边环境的破坏;战争期间收容上山的难民、开设小学收容灾童等。充分融入了地方社会后,玉皇山福星观与地方社会为一个共同体,也更容易获得地方社会上的精英:地方政府、官员、乡绅等的理解与支持。民间信仰为道教来源之一,道教通过千年的发展在近代又逐渐回到民间,融入到地方社会之中,而融入的关键就是改变理念服务社会,“为民设教”。此时的道教在保持自身法统的同时在民间找到生存和发展的土壤,获得了地方社会中各方力量的支持,所以才能在失去上层社会、动荡的时代背景下顽强地生存和发展下来。
蒋己兰[3](2015)在《张楚廷教育智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张楚廷先生不仅是当今中国高等教育舞台上一位全国闻名的大学校长,一位杰出的校长教育家、哲学家、思想家,更是一位锐意进取的改革家,一位笔耕不辍的着名学者。其教育着作等身,教育思想博大精深,自成体系。高扬人主义大旗,以人为出发点,以人本身的发展为目的,以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宗旨,所有的教育活动都围绕人展开。其教育着作、论文、报告通篇见人,其教育实践活动处处体现出人的价值,始终把尊重人、关注人放在首位,彰显其独特的教育理论与实践智慧。张楚廷教育理论智慧即思的智慧,其核心思想是人主义。认为教育的根本立足点在人,人是平等的、神圣的、至高无上的。强调尊重人、欣赏人、教育人、发展人,特别关注人权、人性、人格,关注人的尊严、自由、个性发展以及人的解放。因此,人主义与人本、神本、物本、社本、官本有着本质的区别和不同。汲取古今中外最伟大教育家的思想精华,遵循保守与超越两条路径,形成了独具风格的人主义教育理论。无论是教育对象、教育目的、师生关系还是教学方法,都深切的体现出人文、人性、人权、自由、平等、博爱的理论情怀。其理论研究成果丰硕,理论智慧的结晶中,既包括对已有教育理论发扬光大的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与素质教育理论,又包括其原创的生命论、教育公理以及“五I”思想等。张楚廷教育实践智慧主要体现在教、行、管三个方面。张楚廷教的智慧集中体现在“人与学”。在他看来,大学就是一个大写的“学”字,是大学“人”对“学”的追求与探索。学生在大学“求学问”,学习乃学生的天职。大学生正处于生命力最为强旺的人生阶段,与人交流的技巧,人际关系的处理,自强自立,学会学习等都是大学生学会生存的主旨。增长知识,增加才干,改善思维结构,提高道德水平,学习实现自我与超越自我,这是大学生学会生长的关键。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培养自己独特的审美情趣和志趣爱好,这是大学生学会生活的基石。大学生更要学会珍爱生命,爱己及人,既珍爱自然生命,也珍爱精神生命与社会生命;教师在大学“做学问”,学术是教师的生命。体现教师“做学问”的载体是教学,教学是一个教师创造性传授知识、与学生心灵神往以及开发新课程的过程。教师“做学问”的活水源泉是科研,不仅可以有效促进教学,还可以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教师“做学问”的价值体现在社会服务,而学术自由是其有力保障。张楚廷行的智慧,就是其一以贯之地践行人主义教育思想。以学生至上的“生本位”学生观作为其教育思想的逻辑起点,以师为本的“师本位”教师观作为其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决摒弃“官本位”,把“官本位”看作是大学身上的毒瘤。大胆进行改革,坚定不移的贯彻执行三个“千方百计”:千方百计建设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以其独特的眼光率先大量招聘博士、引进知名教授,从根本上关注人的发展;千方百计改善办学条件,开辟了一条“财从才来”的学校发展新道路,为促进人的发展提供有力保障;千方百计建设好学校的隐性文化,寓教于无声的隐性文化中,加强观念文化建设,注重建设隐性文化载体,营造良好氛围,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有效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张楚廷管的智慧体现在其学校管理活动中,以人为本,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实行神管形不管。认为人是可生长的,人是可发展的,人在不断求真、求善、求美的过程中,把“自己”培养成为“自己”,后一个“自己”比前一个“自己”更聪明、更智慧、更高大、更高尚、更完美。其管理智慧集中体现在目标管理、民主管理与法规管理的“三大管理”原则中,即“运用目标进行管理,按照民主的原则进行管理,应用法规的手段进行管理”。其中,目标管理是核心,有效表达方式是民主管理,法规管理是保障。“管”与“不管”是学校管理的两个方面,“不管”是为了更好地“管”在点子上,寓“管”于“不管”之中,达到建设和谐美好校园的目的。
徐晓凤[4](2018)在《80后乡土小说中的生命意识书写》文中提出生命意识是一个厚重而恒久的命题,自古以来始终是文学关注的焦点所在。乡土民间,是丰富的生命意识储存地。1980年之后出生,以甫跃辉、马金莲、郑小驴、颜歌等为代表的乡土80后作家们,敏锐地捕捉到生命意识的地域性特征和时代色彩,将其对生命意识的体悟,诉诸于乡土小说,使其具有了80后独特的代际特质。本文主要以80后乡土小说中的生命意识书写为研究对象,对其主题形态、叙事技巧、原因探究及反思这几个维度来展开分析。论文由绪论、正文和结语三个部分构成。绪论部分,界定梳理生命意识在文学表达方面的演变并界定其内涵,梳理80后乡土文学的研究现状,说明选题意义、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正文分三章:第一章“生命意识书写的主题形态”,拟取生存、死亡和沟通三个在80后乡土小说中最具典型性的主题表征入手,并以城乡二维空间的对照来呈现80后文学的乡土生命书写。第二章“生命意识书写的叙事技巧”,以叙事学为参照,主要从“叙述视角”“表意策略”“言说方式”三个层面来探究80后乡土文学生命意识书写的叙事技巧。第三章“原因探究及价值反思”,分析乡土80后生命意识书写的内外在原因,并呈现其当代社会价值与批判性反思。结语部分,从总体上对乡土80后生命意识书写进行检视。通过研究,本文认为,乡土80后作家在当今畅销书机制下,正在重构牧歌式生命伦理,努力续接乡土生命意识书写传统,这对新世纪以来乡土小说边缘化的局面,有相当重要的拯救意义。其作品中对生命意识的书写,对当代通俗文学,生命价值观刻写的趋利化、淡漠化趋向,无疑是一种有力抗衡。
王雨晴[5](2020)在《苏州传统园林理景中的参与性设计方法与现代应用研究》文中提出在快速城市化进程中,由于城市的快速建设,导致城市景观风貌雷同,文化活力缺失,公众参与水平低等问题日益凸显。在此背景条件下,如何提升园林景观的可参与性,促进人与环境之间的互动和参与,成为本文研究的出发点。文章以园林理景过程中的参与性设计为研究主体,从参与性设计的概念出发,在深入研究相关理论和国内外研究进展的基础上,对其进行完善和补充。依据设计过程中主客体之间的融入深度和设计结果的不同,对园林理景中的参与式造景设计进行了层次划分,将其划分为认知、互动和精神三个由表及里、由浅及深的参与层次,以此构建了参与性设计的研究体系。借助参与性设计的概念和内涵,对苏州传统园林理景过程中的参与性设计类型进行了分类,探究人的不同参与方式对园林景观产生的深入影响。研究表明,苏州传统园林理景中的参与性设计不仅发生范围广泛,而且达到了人与景之间融会契合、精神共鸣的参与深度。为了继承和发展苏州传统园林理景中的参与性设计精髓,将其从认知参与、互动参与、精神参与三个方面进行方法概括,得出“自然融入,应时而借”、“多感官互动”、“景境营造,借物比德”三个参与性设计方法。同样以参与性设计的概念和内涵为衡量标准,从认知层面、互动层面、精神层面三个方面剖析苏州市姑苏区现代公园景观参与性的现状问题。在此基础上,选取苏州市中心城区最大的市民公园——桐泾公园为例,进行了景观参与性优化设计实证研究,以此探究苏州传统园林理景中的参与性设计方法对于现代景观营造的借鉴意义。
王珺[6](2011)在《郑珍山水诗研究》文中认为郑珍是晚清诗坛上最优秀的诗人之一,也是清代第一流的诗人。嘉庆十一年,他出生在贵州遵义,虽然家境贫寒,一生科名蹭蹬,但却在学术上建树颇多。他于诗学、经学、小学等无一不精,且着述宏富,位列《清史稿·儒林传》,被誉为“西南硕儒”。他的《巢经巢诗钞》被胡先骕称为“有清一代冠冕”,内容丰赡,题材广泛,多角度表现了道光、咸丰年间的社会生活场景。其中描写西南山水风物的作品二百余首,约占现存诗篇的五分之一,为我们展现了湘黔等地奇异的自然风光。这些诗歌颇能体现其艺术风格,在近代诗坛上独树一帜。目前,郑珍山水诗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生平交游、代表作品和艺术风格等方面,但比较零散,缺乏系统性,结合现代旅游来分析的文章还不多,有待进一步研究。本文采用文本细读的方法,全面系统的解读郑珍的山水诗。首先,结合晚清的时代背景和郑珍的生活经历,分析郑珍不同时期的山水诗作,展现其笔下独特的自然景观,然后概括其诗歌的表现手法和艺术风格,再从传播角度分析郑珍诗歌的传播与接受情况,探索沙滩文化对后世产生的影响,并结合当前的旅游文化建设,充分认识郑珍山水诗对西南地区旅游业发展的推动意义,确立他在中国文学史上应有的地位。《巢经巢诗钞》中的山水诗多是郑珍应试游幕、任教访友途中有感而作,风格多样。诗人得江山之助,以探险家的气魄,遍访高山大川,为我们展示了大西南奇异的自然风光。这些作品中,有关贵州溶洞的描写尤其突出,开拓了山水诗的题材。本文在绪论部分概述郑珍山水诗研究的历史和现状,揭示选题缘起和研究意义。然后分五章展开论述:第一章简述郑珍的生平、着述及其山水诗的创作背景,第二章依据郑珍山居耕读、应试游幕、任教访友的创作历程,论析郑珍山水诗的思想蕴涵,第三章展现由溶洞奇观、绝壑巉岩和急流险滩构成的郑珍山水诗作所描绘的西南山水的壮丽画卷,第四章总结郑珍山水诗的表现手法和艺术风格,第五章简介郑珍山水诗的传播与接受情况。最后,在结语部分概括郑珍山水诗的价值和地位。
程鸣[7](2007)在《2007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文中认为
方伟[8](2019)在《社区视角下的二十世纪现代集合住宅遗产保护与发展研究 ——基于南京市案例》文中指出当前中国已进入以存量发展为主的城镇化时代,亟待加强对建成遗产的保护与发展,避免存量更新造成对有历史价值特色的城市空间的破坏。以多维社区视角“地理社区、利益社区及文化社区”,推动遗产保护与发展,已是国际重要趋势。多维社区视角探究了遗产保护与发展的研究视野,通过了解多维社区群体及其诉求,分析社区发展的诸多可能性,可探寻适宜的保护与发展目标,并寻求各方资源支持。二十世纪遗产已受到国内外广泛关注,中国自2014年评选首批二十世纪遗产。现代集合住宅是二十世纪遗产的重要类型,其有别于其它二十世纪遗产就是具有居住属性。在存量发展的背景下,其保护与发展的条件存在复杂性:1、有历史价值与特色的遗产并未全部被认识;2、社区及其主体处于动态变化之中;3、社会结构和产权权属复杂;4、遗产保护与发展难达共识。理论研究方面,本文系统归纳国内外二十世纪现代集合住宅遗产保护和发展的研究现状、实践经验,借鉴其中多维社区分析视角,丰富遗产保护中社区方向的研究。通过对国内外以及南京市的遗产价值分析的梳理,结合南京工人住房的特点,形成南京市1949-1978年工人住房的遗产价值评估体系。实证研究方面,本文梳理建国以来南京市的历年年鉴、地情志书、历史书籍、规划资料等数据信息,初步获得南京市工人住房的地理分布,并进行实地踏勘,社区访问,对建国初三十年间南京市的既存工人住房详细情况进行甄别、统计,总结各阶段的建设历程、空间分布、建设与演变机制,并且对既存工人住房进行价值特色的初步评估。这一工作弥补了南京市工人住房遗产保护研究的一个缺项。在整体性视角认识工人住房的困境、特征、机制的基础上,提出工人住房的保护与发展的技术路线。案例研究方面,本文结合南京市芦席营工人村和梅山生活区的实际案例,深入社区调研,分析遗产的社区演变与现状特征,评价遗产的价值特色,总结遗产的发展困境和多元社区主体诉求,提出相应的方案设计和保护发展策略。论文全篇约14万字,图235幅,表62项
吕原[9](2018)在《20世纪中期以来桃花坞年画嬗变研究》文中指出本文将桃花坞年画置于特殊的历史空间下,通过研究20世纪中期以来桃花坞年画在经营销售、生产创作、传承发展、政策调动的变革,对其在不同时期所采用的题材内容、风格手法加以分析,进而探析社会转型期桃花坞年画嬗变规律。本文由绪论、正文、结论、附录四部分组成,其中正文包括4个章节。首先,正文第2章“20世纪初期的桃花坞年画”论述了清末民初桃花坞年画的艺术风格及存续状况。之所以将研究的起点定位于此,主要是因为无论从生产、销售、传承等方面考量,该时期的桃花坞年画是在相对稳定的农耕文明中存在,此时年画具有民俗属性即保留使用习俗。此外,本章还选取“王荣兴溶记年画铺”作为“传统年画铺”的代表,对其技艺传承、雇工情况、销售状况、维权方式等进行分析,为对比之后桃花坞年画的嬗变提供了可观的“历史参照物”。第3章“建国初期的桃花坞年画(20世纪50-70年代)”。该时期,桃花坞年画为响应国家号令加入了“新年画运动”行列,年画创作人员及生产机构在此时发生了巨变,主要表现为美术工作者的加入及桃花坞木刻年画社的成立,这些变革在为桃花坞年画创作提供新鲜养分的同时,也使之变为政治宣传的工具、消解了其原有的民俗属性。“文革”期间,传统题材的桃花坞木版年画停止生产销售,画版被破坏、人员转行及民俗内涵的缺失,对后来年画的传承产生了较大的影响。第4章“‘改革开放’初期桃花坞年画的新发展(1978年-20世纪末)”。由于“文革”对传统文化的冲击,此时桃花坞木版年画的复兴仅停留在参展、比赛等表面活动上,实际销售情况并没有大的改善。为了增大经济效益,桃花坞木刻年画社开始发行胶版年画以此扶持传统木版年画的创作与生产,即“以胶养木”。第5章“21世纪桃花坞木版年画传承发展的新动向”。作为知识分子代表的冯骥才先生率先开展了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引起了学界对民间文化的关注,继而随着“非遗”的普及和推广,自觉保护与抢救传统民间文化逐渐成为人们的共识。此时,传统木版年画逐渐代替胶版年画再次受到人们的青睐,但相比以往此时年画的使用功能、运作机构、组织结构、传承方式、题材与技艺等均随之发生了新的转型。
二、田家炳楼落成有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田家炳楼落成有感(论文提纲范文)
(2)近代城市宫观与地方社会 ——以杭州玉皇山福星观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目标和解决的关键问题 |
四、研究方法 |
五、创新之处 |
第一章 中兴之道: 玉皇山福星观在近代的崛起 |
第一节 太平天国运动及中兴之师蒋永林成道 |
第二节 从中兴之师蒋永林到民国高道李理山 |
第二章 彰显民心: 地方政府与乡绅对玉皇山福星观重建的支持 |
第一节 杭州城火灾与玉皇山风水 |
第二节 玉皇山福星观七星缸的重建 |
第三节 玉皇山福星观宫观建筑的建设 |
第四节 支持玉皇山福星观建设的地方仕绅 |
第五节 小结 |
第三章 传播道统: 玉皇山福星观光绪十一年(1885)传戒 |
第一节 光绪十一年(1885)传戒整体情况 |
第二节 浙江省籍贯戒子分析 |
第三节 其它省籍贯戒子分析 |
第四节 龙门派戒子分析 |
第五节 其它宗派戒子分析 |
第六节 小结 |
第四章 推行道教: 玉皇山福星观对接管各院和下院的扶持 |
第一节 仁和仓桥朱天庙 |
第二节 大涤山洞霄宫 |
第三节 金筑坪天柱观 |
第四节 吴山元妙观 |
第五节 镇海渊德观 |
第六节 西湖乌石峰金鼓洞 |
第七节 抱朴道院 |
第八节 吴山伍公庙 |
第九节 杭州玉皇山福星观上海分院 |
第十节 小结 |
第五章 为民设醮: 民国年间玉皇山福星观的斋蘸活动 |
第一节 皇经胜会 |
第二节 金录大醮 |
第三节 祈祷全国平安斋醮活动 |
第四节 祈祷世界和平大醮 |
第五节 “为亡人祈祷”的小型斋醮 |
第六节 “看守生命之灯”的小型斋醮 |
第七节 小结 |
第六章 济世救人: 民国年间玉皇山福星观的慈善活动 |
第一节 慈云初级小学校 |
第二节 抗战期间三次收容难民 |
第三节 玉皇山周边景区的保护与开发 |
第七章 参拜神灵: 玉皇山福星观的进香活动 |
第一节 玉皇圣诞进香 |
第二节 非香期进香活动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科研成果 |
致谢 |
(3)张楚廷教育智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意义 |
三、相关研究述评 |
四、核心概念界定 |
五、研究思路与方法 |
六、创新之处 |
第一章 张楚廷教育智慧形成背景 |
第一节 时代背景 |
第二节 个人背景 |
一、童年记忆 |
二、求学生涯 |
三、峥嵘岁月 |
第三节 学术与实践背景 |
一、大学时光 |
二、在自学与奋斗中求发展 |
三、走上大学行政管理之路 |
小结 |
第二章 思的智慧:保守与超越 |
第一节 理论宗旨:人主义 |
一、人主义 |
二、人主义与人本、神本、物本、社本、官本 |
第二节 理论路径:保守与超越 |
一、教育对象:人人平等 |
二、教育目的:为了人的发展是根本 |
三、师生关系:主导与主体 |
四、教学方法:“问题”教学法 |
第三节 理论结晶 |
一、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
二、素质教育理论 |
三、生命论 |
四、教育公理 |
五、“五I”思想 |
小结 |
第三章 教的智慧:人与学 |
第一节 学生“求学问”:学习是学生的天职 |
一、基础:学会生存 |
二、关键:学会生长 |
三、保障:学会生活 |
四、永恒主题:学会珍爱生命 |
第二节 教师“做学问”:学术是教师的生命 |
一、载体:教学 |
二、活水源泉:科研 |
三、价值体现:社会服务 |
四、有力保障:学术自由 |
小结 |
第四章 行的智慧:践行人主义 |
第一节 一以贯之的人主义教育思想 |
一、逻辑起点:学生至上的“生本位”学生观 |
二、工作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师为本的“师本位”教师观104三、摈弃“官本位”,视“官本位”为大学身上的毒瘤 |
第二节 贯彻落实三个“千方百计” |
一、师资队伍:从根本上关注人的发展 |
二、改善办学条件:为促进人的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
三、优秀的隐性文化:有效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
小结 |
第五章 管的智慧:神管形不管 |
第一节 基本理论依据:人是可生长的,人是可发展的 |
一、人是可生长的 |
二、人是可发展的 |
第二节 集中体现:“三大管理”原则 |
一、核心载体:目标管理 |
二、有效表达方式:民主管理 |
三、有力保障:法规管理 |
小结 |
结语:面向人的教育 |
参考文献 |
后记 |
(4)80后乡土小说中的生命意识书写(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生命意识”的界定 |
二、80后乡土小说创作情况与研究现状 |
三、选题意义与研究方法 |
第一章 生命意识书写的主题形态 |
第一节 去政治化的生存体验 |
一、洁净生命形态的本色书写 |
二、生存困境的群像描摹 |
第二节 刻意凸显的死亡情结 |
一、乡土乌托邦中的灵魂升华 |
二、时代变迁下的生命陨落 |
第三节 隐秘表露的沟通意旨 |
一、沟通缺失——被遮蔽的人性光芒 |
二、呼吁沟通——个人困境连通时代困局 |
第二章 生命意识书写的叙事技巧 |
第一节 叙述视角:以青少年立场洞察生命意蕴 |
一、内聚焦式的自叙——传达主体本真的生命感知 |
二、冷静的旁观叙述——呈现旁观者超脱的生命观 |
第二节 表意策略:荒诞与魔幻交织中展现多样生命图景 |
一、寓言和隐喻——用象征手法呈现异化生命形态 |
二、现实与魔幻——跳脱现实视域探寻生命真谛 |
第三节 言说方式:以微小叙事避开历史意蕴的宏大叙事 |
一、日常微小叙事——直抵80后个体的独特生命体验 |
二、散文化手法和方言——勾连城乡生命体悟的朴实与冷峻 |
第三章 乡土80后生命意识书写的原因及价值反思 |
第一节 生命意识展现的原因 |
一、创作主体维度:自我内心的开掘 |
二、客观维度:地域性和时代价值的投射 |
第二节 重构生命意识的当代文化图景 |
一、续接乡土生命意识书写的传统 |
二、对生命意识的“反拨”和“守望” |
第三节 生命意识书写的批判性反思 |
一、对性与死亡的过分渲染 |
二、被刻意轻化的历史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5)苏州传统园林理景中的参与性设计方法与现代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城市化快速发展,文化活力消减 |
1.1.2 优化人居环境的现实需求 |
1.1.3 景观参与性热度增加,深度欠缺 |
1.2 研究对象界定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1 论文研究目的 |
1.3.2 课题研究意义 |
1.4 国内外研究概况 |
1.4.1 国内研究现状 |
1.4.2 国外研究现状 |
1.5 课题研究内容和方法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方法 |
1.6 研究框架 |
1.7 研究创新点 |
第二章 参与性设计相关理论研究和案例分析 |
2.1 相关概念 |
2.2 参与性设计基本特点 |
2.2.1 人本性 |
2.2.2 互动体验性 |
2.2.3 体现个性化 |
2.3 园林理景中的参与性设计层次划分和相关案例分析 |
2.3.1 认知层面的范式参与 |
2.3.2 互动层面参与性设计 |
2.3.3 精神层面参与性设计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苏州传统园林理景中的参与性设计类型与方法 |
3.1 苏州传统园林理景中的参与者 |
3.2 苏州传统园林理景中的参与性设计类型 |
3.2.1 观赏性参与 |
3.2.2 娱乐性参与 |
3.2.3 生产性参与 |
3.2.4 情感参与 |
3.3 苏州传统园林理景参与性设计方法归纳 |
3.3.1 认知参与——自然融入,应时而借 |
3.3.2 互动参与——多感官互动 |
3.3.3 精神参与——借物比德,景境营造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苏州市姑苏区现代公园景观参与性现状调查与分析 |
4.1 场地选择 |
4.2 场地调研概况 |
4.2.1 认知层面 |
4.2.2 互动层面 |
4.2.3 精神层面 |
4.3 桐泾公园景观参与性问卷调查与分析 |
4.3.1 区位概况 |
4.3.2 设计现状 |
4.3.3 问卷设计及发放 |
4.3.4 使用人群分析 |
4.3.5 景观满意度评价 |
4.3.6 使用者提升需求分析 |
4.4 苏州市姑苏区现代公园景观参与性现状问题总结 |
4.4.1 设计过程缺少使用者参与 |
4.4.2 使用主体与景观客体互动性不足 |
4.4.3 景观缺乏文化意趣,参与深度受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应用探究——苏州桐泾公园景观参与性优化改造设计 |
5.1 景观参与性提升策略 |
5.1.1 优化功能分区,满足公众需求 |
5.1.2 完善基础设施,促进公众参与 |
5.1.3 营造互动景观,丰富参与体验 |
5.1.4 深化环境教育,实现精神参与 |
5.2 桐泾公园景观参与性改造设计方案 |
5.2.1 总体方案 |
5.2.2 认知层面优化提升 |
5.2.3 互动层面优化提升 |
5.2.4 精神层面优化提升 |
5.2.5 活动策划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总结 |
6.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攻读学位期间的成果 |
附录 桐泾公园使用情况调研问卷 |
致谢 |
(6)郑珍山水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郑珍的生平、着述与山水诗创作的背景 |
第一节 郑珍的生平与着述 |
一、生平简介 |
二、学术成就 |
第二节 郑珍山水诗创作的背景 |
一、雄奇壮丽的西南风光 |
二、博采众长的诗学视野 |
三、传统文化的孕育培养 |
第二章 郑珍山水诗的创作历程与思想蕴涵 |
第一节 山居耕读之作 |
一、僦居尧湾 |
二、营建望山堂 |
第二节 应试游幕之作 |
一、四次进京 |
二、游幕湘滇 |
第三节 任教访友之作 |
一、五任教职 |
二、访友做客 |
第三章 江山之助:西南山水的壮丽画卷 |
第一节 千姿百态的溶洞奇观 |
第二节 陡峭险峻的绝壑巉岩 |
第三节 波涛汹涌的急流险滩 |
第四章 郑珍山水诗的艺术风貌 |
第一节 丰富的表现手法 |
一、擅用白描,淳朴自然 |
二、驰骋想象,虚实结合 |
三、长于修辞,善用比拟 |
第二节 多样化的艺术风格 |
一、奇奥瑰丽 |
二、平易淳厚 |
三、酸涩苍郁 |
第五章 郑珍山水诗的传播与接受 |
第一节 《巢经巢诗钞》的编订与流传 |
第二节 宋诗运动的余响 |
第三节 沙滩文化的影响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7)2007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部分基础知识百果园 (25分) |
第二部分综合阅读芳草地 (65分) |
(一) 阅读下面文章, 回答文后问题。 (20分) |
1. 作者认为在人们的精神世界里应该建立哪些“精神小屋”? (3分) |
2. 作者在这篇散文中对第一间“小屋”提及“爱”与“恨”两个方面, 从内容看, 重点强调的是什么? (2分) |
3.“事业之外的赘生物”指的是什么?作者认为事业对我们有什么作用?对待我们的事业, 最基本的态度是什么? (3分) |
4. 文章第 (6) 段末尾的“鸠占鹊巢”是比喻的说法。从文中看, “鹊”指的是什么?“鸠”指的是什么?“鸠占鹊巢”在文中表达的意思是什么? (3分) |
5. 为什么说“在我们的小屋里, 住着所有我们认识的人, 唯独没有我们自己”? (2分) |
6. 作者认为第三间“小屋”, 应该安放着怎样的“自身”? (2分) |
7. 请用自己的话概括作者认为建筑自己美观结实的“精神小屋”需要的条件。 (2分) |
8. 作者在文章中的看法, 你都同意吗?请就一个方面, 写一段话, 举例说明你同意或不同意的理由。 (3分) |
(二) 阅读下面文章, 回答文后问题。 (16分) |
1. 请用原文中的话概括作者的观点。 (2分) |
2. 文章第 (2) 段中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作用何在? (2分) |
3. 契诃夫的话“人的一切都应该是美好的:心灵、面貌、衣裳”和托尔斯泰的话“人不是因为美丽才可爱, 而是因为可爱才美丽”在文章中都是充当论据。两者是否可调换位置?为什么? (2分) |
4. 文章第 (6) 段中作者对忘我的科学家、思想家对“美”的追求的观点你同意吗?请说出理由;“他们能够给人以不寻常的美感”一句中的“不寻常”指的是什么?第 (7) 段中“总是会比前者强烈得多”中的“前者”指的是什么?请各用一句话简要回答以上问题。 (4分) |
5. 文章主要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3分) |
6. 读了本文后, 你对“真正的美”是怎样理解的?人应当怎样追求“真正的美”?请结合现实和自己的实际简要谈谈你对这一问题的认识。 (3分) |
(三) 阅读下面文章, 回答文后问题。 (14分) |
1. 这篇科技说明文说明的对象是什么? (2分) |
2. 大钟寺古钟博物馆享誉国内外的原因是什么? (4分) |
3. 请写出文章第三自然段运用主要的说明方法, 结合具体实例分析其作用。 (2分) |
4. 大钟寺建筑上有何特点?大钟寺在清代的主要用途是什么?现在又作什么用场? (4分) |
5. 概括说明文章的主要内容。 (2分) |
(四) 阅读下面文章, 回答文后问题。 (15分) |
1. 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字。 (2分) |
2. 下列各组加点字的意思或用法相同的是 () (2分) |
3.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4分) |
4. 有人说, 第1段写的生活故事, 是虚构的, 不是作者虚构, 就是邹忌虚构, 你怎么看? (2分) |
5. 如果按照通常的文章结构, 这篇文章应从第2段的开头写起:邹忌“入朝见威王”, 然后再插叙首段的生活故事, 再进谏。作者为什么要打破通常的布局谋篇? (2分) |
6. 选文和诸葛亮的《出师表》均为劝谏君王而作。请从劝谏的目的和方式上比较两篇文章的异同。 (3分) |
第三部分写作才艺展示厅 (60分) |
2007年中考仿真测试卷参考答案 |
第一部分基础知识百果园 (25分) |
第二部分综合阅读芳草地 (65分) |
第三部分写作才艺展示厅 (60分) |
(8)社区视角下的二十世纪现代集合住宅遗产保护与发展研究 ——基于南京市案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现代集合住宅作为二十世纪遗产的重要类型受到广泛关注 |
1.1.2 二十世纪现代集合住宅遗产的保护与发展面临多重困境 |
1.1.3 社区研究提供了二十世纪现代集合住宅遗产保护与发展的新视角 |
1.2 研究对象 |
1.2.1 二十世纪遗产 |
1.2.2 二十世纪现代集合住宅遗产 |
1.2.3 遗产保护与发展 |
1.2.4 遗产社区 |
1.3 研究综述 |
1.3.1 二十世纪集合住宅遗产研究 |
1.3.2 遗产社区的保护与发展研究 |
1.3.3 小结 |
1.4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意义 |
1.5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方法 |
1.5.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国内外二十世纪现代集合住宅遗产保护历程与实践 |
2.1 二十世纪遗产国际交流现状 |
2.1.1 二十世纪遗产国际交流组织 |
2.1.2 二十世纪遗产国际事件 |
2.1.3 二十世纪遗产代表性国际文件 |
2.2 国外二十世纪集合住宅遗产保护与发展 |
2.2.1 英国 |
2.2.2 德国 |
2.2.3 小结 |
2.3 国内二十世纪现代集合住宅遗产保护与发展 |
2.3.1 香港蓝屋建筑群 |
2.3.2 台湾眷村—四四南村 |
2.3.3 太原矿机宿舍 |
2.3.4 铁西工人住房 |
2.3.5 小结 |
第三章 南京1949-1978 年工人住房建设与空间演进 |
3.1 调研分析方法与数据来源 |
3.1.1 研究思路 |
3.1.2 数据来源 |
3.2 南京市1949-1978 年工人住房建设发展及空间分布 |
3.2.1 1949—1957 年三年恢复及一五时期——集中建设、量少规模小 |
3.2.2 1958—1965 年大跃进时期及其后期——城郊拓展、量少分散 |
3.2.3 1966—1978 年文革时期及其影响后期,城内填补、外围集聚 |
3.3 南京市1949-1978 工人住房现状空间特征 |
3.3.1 工人住房现状空间分布特征 |
3.3.2 工人住房建设管理体制 |
3.3.3 工人住房用地功能情况 |
3.3.4 工人住房建筑布局特征 |
3.4 南京市1949-1978 工人住房建设与演变机制 |
3.4.1 南京市1949-1978 年工人住房1949-1978 时期建设机制 |
3.4.2 1979年至今演变机制 |
3.4.3 未来发展挑战 |
第四章 南京市1949-1978 工人住房遗产价值初步评估 |
4.1 国际上遗产价值评估标准及启示 |
4.1.1 世界文化遗产价值评估标准 |
4.1.2 英、美、日三国保护登录制度的认定标准 |
4.1.3 国际上20 世纪遗产的认定标准 |
4.1.4 国际上20 世纪集合住宅遗产保护的实践案例 |
4.1.5 小结 |
4.2 国内遗产价值评估标准及启示 |
4.2.1 国内法规条例准则对于文物古迹的价值认定 |
4.2.2 国内法规条例标准对于历史地段的价值认定 |
4.2.3 国内各地区对于优秀近现代建筑的价值认定 |
4.2.4 国内法规条例对于文物古迹的价值认定 |
4.2.5 20 世纪遗产中集合住宅典型案例的价值认定 |
4.2.6 小结 |
4.3 南京市相关的遗产价值评估体系及借鉴 |
4.3.1 南京历史文化名城 |
4.3.2 南京市历史文化名城文化资源评估体系 |
4.3.3 南京工业遗产价值评价体系 |
4.3.4 小结 |
4.4 南京市1949-1978 年工人住房遗产价值评估体系 |
4.4.1 认定标准判断 |
4.4.2 评价准则与目标 |
4.4.3 评价指标的确定 |
4.4.4 南京市1949-1978 年工人住房遗产价值评价指标表 |
4.5 南京市1949-1978 年工人住房遗产价值评价结果 |
4.5.1 重要遗产价值的工人住房 |
4.5.2 建议保护的内容 |
第五章 南京梅钢生活区及芦席营工人村实证研究 |
5.1 芦席营工人村 |
5.1.1 发展演变 |
5.1.2 价值特色评价 |
5.1.3 发展困境分析 |
5.1.4 多元主体意愿与诉求分析 |
5.2 梅钢生活区 |
5.2.1 发展演变 |
5.2.2 价值特色评价 |
5.2.3 发展困境分析 |
5.2.4 多元主体意愿与诉求分析 |
5.3 对比总结 |
5.3.1 建设机制的异同 |
5.3.2 发展阶段的异同 |
5.3.3 社区特征的异同 |
5.3.4 价值特色的异同 |
第六章 二十世纪现代集合住宅遗产保护与发展策略 |
6.1 二十世纪现代集合住宅遗产保护与发展技术路线 |
6.1.1 国内外相关实践路径 |
6.1.2 保护与发展的技术路线研究 |
6.2 芦席营82 号工人村保护与发展策略 |
6.2.1 基于综合分析的保护发展目标 |
6.2.2 项目建议与保护发展策略 |
6.3 梅山生活区保护与发展策略 |
6.3.1 基于综合分析的保护发展目标 |
6.3.2 项目建议与保护发展策略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附录1 |
附录2 |
图片目录 |
表格目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9)20世纪中期以来桃花坞年画嬗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缘起 |
1.2 学术史回顾与评述 |
1.2.1 国内外年画的研究 |
1.2.2 20世纪中期以来桃花坞年画的研究 |
1.2.3 社会转型及文化转型的研究 |
1.3 研究方法与基本框架 |
1.3.1 研究方法 |
1.3.2 基本框架 |
1.4 研究时间、范围及相关概念的界定 |
1.4.1 研究时间界定 |
1.4.2 桃花坞年画研究范围界定 |
1.4.3 “传统”的界定 |
第2章 20世纪初期传统桃花坞木版年画的概况 |
2.1 作为民间艺术的桃花坞木版年画 |
2.2 桃花坞木刻年画的传统工艺特色 |
2.2.1 制作工艺特色 |
2.2.2 制作工具特色 |
2.3 桃花坞木刻年画的传统内容与题材 |
2.4 1949年以前桃花坞年画铺营作模式研究——以“王荣兴”为例 |
2.4.1 王荣兴年画铺的技艺传承 |
2.4.2 王荣兴年画铺的雇工分类及收益情况 |
2.4.3 王荣兴年画铺的销售情况 |
2.4.4 王荣兴年画铺的维权方式 |
第3章 建国初期的桃花坞年画的发展(20 世纪50-70 年代) |
3.1 “新旧改革”:全面开展新年画运动工作(1949-1966 年) |
3.1.1 《关于开展新年画工作的指示》:国家推行的年画政策 |
3.1.2 苏州地方政府的回应及推动新年画采取的措施 |
3.2 桃花坞年画传统营作模式的变革(1949-1966 年) |
3.2.1 年画创作者身份的转换及其实践活动 |
3.2.2 年画传统传承方式的转变:桃花坞木刻年画社的成立 |
3.2.3 桃花坞新年画的发行的变迁及销售状况 |
3.3 “文革”时期桃花坞年画的境遇(1966-1976 年) |
3.3.1 “文革”期间的文化导向 |
3.3.2 “文革”审美观念在桃花坞年画上的体现 |
3.3.3 文艺之光:“文革”末期桃花坞年画的新生机 |
第4章 改革开放初期的桃花坞年画(1978-20 世纪末) |
4.1 国家意志的转变——年画发展的新空间 |
4.2 恢复年画创作(研究)机构、重聚年画生产力量 |
4.3 积极参加画展、营造创作氛围 |
4.4 “以胶养木”:胶版年画的出版和发行 |
4.4.1 胶版年画的生产背景 |
4.4.2 胶版年画的创作与发行 |
4.4.3 桃花坞胶版年画的衰落 |
第5章 “非遗”语境下桃花坞年画发展的新动向 |
5.1 “非遗”时代的来临 |
5.2 生存与盈利:桃花坞年画在运作机构上的新探索 |
5.2.1 高校+企业型单位:桃花坞木刻年画社 |
5.2.2 个体经营店铺:乔麦年画 |
5.2.3 高校+企业型单位与个体经营店铺在销售情况上的对比研究 |
5.3 新生代崛起:桃花坞年画运作机构的组织结构 |
5.4 传承方式的多样性:“传承”与“传播” |
5.4.1 年画技艺的传承 |
5.4.2 年画技艺与知识的传播 |
5.5 迎合市场口味:桃花坞年画技法与题材的现代转型 |
5.5.1 年画传统刻印技术与现代木刻技术并行 |
5.5.2 年画传统原材料上的更新 |
5.5.3 样稿题材的创新方向 |
5.6 转型期桃花坞木版年画传承与发展面临的困境 |
第6章 总结与思考 |
6.1 知识分子对20 世纪中期桃花坞年画发展的作用 |
6.2 20世纪中期以来桃花坞年画的嬗变 |
参考文献 |
附录A 1949 年前后-2018 年苏州年画店铺 |
附录B 20世纪中期以来桃花坞年画艺人简介 |
附录C 桃花坞年画社社谱 |
附录D 房志达先生谈新年画 |
附录E 王祖德先生谈新年画创作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四、田家炳楼落成有感(论文参考文献)
- [1]田家炳楼落成有感[J]. 艾春初. 大自然, 1992(04)
- [2]近代城市宫观与地方社会 ——以杭州玉皇山福星观为中心[D]. 郭峰. 华中师范大学, 2016(01)
- [3]张楚廷教育智慧研究[D]. 蒋己兰. 湖南师范大学, 2015(04)
- [4]80后乡土小说中的生命意识书写[D]. 徐晓凤. 江南大学, 2018(01)
- [5]苏州传统园林理景中的参与性设计方法与现代应用研究[D]. 王雨晴. 苏州大学, 2020(02)
- [6]郑珍山水诗研究[D]. 王珺. 西北师范大学, 2011(04)
- [7]2007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J]. 程鸣. 课外语文(初中), 2007(Z1)
- [8]社区视角下的二十世纪现代集合住宅遗产保护与发展研究 ——基于南京市案例[D]. 方伟. 东南大学, 2019(05)
- [9]20世纪中期以来桃花坞年画嬗变研究[D]. 吕原. 天津大学, 201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