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星的原始结构和结构

恒星的原始结构和结构

一、群星之原始及其构造(论文文献综述)

俎波[1](2016)在《西天山“亚洲金腰带”金成矿作用及找矿潜力》文中提出西天山“亚洲金腰带”以中天山及其南北缘为核心发育了众多大型-超大型造山型金矿床,显示出巨大的成矿潜力和优越的找矿前景。本文在吉尔吉斯斯坦Unkurtash超大型金矿床、中国新疆泥牙子铁克协和阿腊斯托金矿床区域地质背景、矿床地质、矿床地球化学和成矿年代学研究基础上,总结了“亚洲金腰带”造山型金成矿规律,探讨矿成矿机制和勘查准则,并针对新疆那拉提金矿集区开展金矿资源定量预测。主要取得以下成果认识:(1)吉尔吉斯斯坦Unkurtash金矿床形成于晚石炭-早二叠世(316293 Ma)由俯冲向碰撞造山转换或碰撞造山作用时期;俯冲流体交代的岩石圈地幔经过部分熔融形成的玄武质岩浆沿着大规模深切地壳的脆韧性断裂系统发生底侵,形成钛铁矿型Andagul钙碱性花岗闪长岩。来自花岗闪长岩岩浆的流体和成矿物质,在北东向断裂构造带的控制下,形成一系列席状石英脉及其两侧蚀变矿化;(2)中国新疆那拉提Au矿集区泥牙子铁克协和阿腊斯托金矿床分别形成于志留纪-早泥盆世(429404 Ma)和石炭纪(353335 Ma)南天山洋向中天山下俯冲背景下;受俯冲流体交代的地幔岩浆底侵导致下地壳部分熔融形成混合岩浆。来自混合岩浆的成矿流体和多种来源的成矿物质在那拉提北缘断裂带次级断裂的控制下形成透镜状、条带状矿体;(3)“亚洲金腰带”内造山型金矿床在早古生代、早石炭世洋-陆俯冲增生和晚石炭-早二叠世碰撞造山背景下形成,以硅化、绢英岩化、绿泥石化等中温热液蚀变组合和黄铁矿、毒砂、自然金/银金矿为主的金属矿物组成为特征,硫主要来自于岩体而金属元素则具有多源性。古老地壳中金的预富集,俯冲/碰撞造山阶段的变形变质活化和伴随造山活动壳幔混源岩浆热液流体叠加三个过程可能是形成“亚洲金腰带”造山型金矿床的关键控制;(4)新疆那拉提Au矿集区是“亚洲金腰带”向中国西天山延伸的构造位置。本文在区域成矿规律研究基础上,结合区域矿床地质特征,建立造山型金矿预测模型,并利用地物化遥矿等综合信息,圈定了13个预测区,定量预测总资源量779394千克,其中查明资源量91323千克,预测资源量688071千克。

杨建辉[2](2020)在《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方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晋陕黄土高原水资源缺乏、地貌复杂、生态脆弱,季节性雨洪灾害、水土流失及场地安全问题突出。在城镇化过程中,由于用地紧张导致建设范围由平坦河谷阶地向沟壑谷地及其沟坡上发展蔓延,引发沟壑型场地大开大挖、水土流失加剧、环境生态破坏、地域风貌缺失等系列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论文基于海绵城市及BMPs、LID等雨洪管理的基本方法与技术,通过对聚落场地水文过程与地表产流机制的分析,借鉴传统地域性雨洪管理实践经验与智慧,建构了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适地性雨洪管控体系;提出了雨洪管控的适地性规划策略、场地规划设计方法与模式;在规划实践中实现了城乡一体化的水土保持、雨水利用、生态恢复、场地安全、地域海绵、风貌保持等多维雨洪管控目标。论文的主体内容如下。一是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的理论基础与基本方法研究,核心内容是从理论与方法上研判雨洪管控的可行思路;二是黄土高原雨洪管控的地域实践与民间智慧总结和凝练,一方面总结和继承传统,另一方面与当前的海绵城市技术体系进行对比研究,彰显传统技术措施的地域性优点并发现其不足,改进后融入现代体系;三是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特征与产流机制分析,包含场地的地貌特征、产流机制、雨洪管控的尺度效应、雨洪管控的影响因子等内容,分析皆围绕地表水文过程这一主线展开;四是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适地性雨洪管控体系建构,包含技术途径和总体框架以及目标、措施、评价、法规4大体系和规划步骤等内容;五是聚落场地尺度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方法研究,主要内容包括规划策略与措施的融合改造、场地空间要素布局方法以及适宜场地模式,核心是解决适地性目标、策略与措施以及多学科方法如何在场地层面落地的问题。研究的特色及创新点如下。(1)以雨洪管控目标导向下的类型化场地空间要素布局方法为核心,整合传统与低影响开发技术措施,建构了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的雨洪管控规划设计理论方法,归纳形成了雨洪管控适宜场地建设模式和适地化策略;(2)引入适宜性评价方法,融合多学科技术体系,构建了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管控的适地性技术途径和规划技术体系;(3)从水观念、雨水利用与管控技术、场地建设模式三个层面总结凝炼了黄土高原传统雨洪管控的经验智慧与建设规律。研究首次将BMPs理念、LID技术方法、传统水土保持规划方法与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的地域特点相结合,从理念、方法及措施三方面为我国海绵城市规划设计方法提供了地域性的补充和完善及实践上的现实指导,进一步从方法论上回应了当前和未来本地域城乡一体化规划中的相关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跨学科、跨领域的规划方法创新。

汤家富,戴圣潜[3](2016)在《华南地区基底组成与构造演化及其对成岩成矿的控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综合分析已有区域地质资料,结合新的年龄测试数据,将华南地区基底岩系划分为3类5层:新太古—古元古代结晶基底(D1);中元古代变质基底(D2);新元古代青白口系(D3A)、新元古代青白口系至中下泥盆统(D3B)、新元古代青白口系至中下三叠统(D3C)的褶皱基底。自北而南划分出秦岭—大别—苏鲁、扬子、江南、南华、武夷—云开、华夏及康滇等不同构造单元。阐述了华南地区形成演化与全球18亿年的Columbia、10亿年的Rodinia、2.5亿年的Pangea超大陆、裂解、汇聚相吻合过程。提出了陆内造山带形成,一般都经历了裂解成盆、伸展拆离、收缩挤压、热隆成山阶段。形成的主要动力源,可能是在地球旋转所产生地球圈层差速旋转总动力背景前提下,由地幔差速环流所引发的岩石圈及地壳内各分层与界面伸展拆离所产生。总结了中新生代,主要是燕山运动在华南地区形成的新构造格局,及火山-岩浆活动的分布广阔性、展布的方向性、时间的迁移性,岩性的分带性,侵位的规律性,显然与"东亚多向汇聚"及太平洋板块向西俯冲无关。将分布于华南地区主要金属矿床,分同生、内生、叠生3类,并就其矿床类型、形成条件、分布规律等作了初步归纳,就其控岩控矿特征及找矿方向提出了建议。

张海军,荆德龙,汪帮耀[4](2014)在《新疆包尔图铜矿赋矿变质岩特征及其地质意义》文中研究说明包尔图铜矿位于和硕县乌什塔拉北山区包尔图至库米什断裂带附近,铜矿体主要赋存于艾木太乌拉短轴背斜轴部附近的中元古界长城系星星峡群(Chxn)变质岩中,受断裂构造控制明显。本亚组地层自背斜轴部向两翼由角闪岩相逐步过渡到绿片岩相。矿区内的变质岩既具有中酸性火山岩类岩石化学的特点又具有沉积成因岩石化学的特点,为沉积岩与火成岩过渡类型。矿区内变质岩的地层学、岩相学及地球化学特征,表明其原岩应为一套海相中酸性、基性火山碎屑岩建造。研究区变质作用以区域变质作用为主,后期又叠加有动力变质作用,变质作用对该矿床的形成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解明明[5](2020)在《乡村振兴背景下肥西圩堡文化遗产保护与研究 ——以刘老圩为例》文中研究指明乡村是中国社会的基础组成部分,相对城市而言,乡村的发展大多落后,“三农”问题一直备受关注。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这对传统乡村的发展,无疑是一个机遇,而具体如何发展,则需要扎根于乡村的实际情况。晚清时期,淮军是清政府的国防力量之一,在近代中国历史中举足轻重。合肥是淮军的发源地,产生出诸多淮军将领,其中刘铭传、周盛波、张树声、唐定奎等诸多淮军将领发迹于合肥肥西县,他们为近代中国抵御外敌、国家建设作出重要贡献,也为家乡肥西留下圩堡等大量珍贵文化遗产。适逢乡村振兴战略,圩堡文化遗产是本地可开发的重要人文资源,这为肥西圩堡群的保护既带来机遇,也伴随挑战。其中刘老圩在肥西圩堡群中相对而言保存较完好、圩主在近代地位比较特殊,本文以刘老圩作为基础研究对象,选取另外几处圩堡对比分析,结合所掌握的文献研究,分析目前保护困境,运用文献研究法、实地调查法、跨学科研究法等,对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的肥西圩堡群保护开发进行探讨。文章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介绍本文的研究目的与意义、研究现状、研究方法和思路。第二部分是“基于乡村振兴战略下的肥西圩堡文化遗产保护”,从保护要求和保护原则两方面来阐述时代背景下,肥西圩堡文化遗产保护需要遵循的要求和原则。第三部分是“以刘老圩为例的肥西圩堡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现状”,主要分析了刘老圩在肥西圩堡群中的重要地位;再以刘老圩为例,分析文化遗产价值和保护现状;并延伸分析肥西圩堡文化遗产目前保护困境。第四部分是“乡村振兴背景下肥西圩堡保护开发的途径”,主要从宏观和微观两个维度,探讨如何将肥西圩堡与乡村振兴融合发展,并提出自己的一些保护和开发思路。

张鸿[6](2014)在《《宇宙与意象》研究及中国古代宇宙诗学论》文中研究指明本论文以研究《宇宙与意象》的若干问题为起点,比较中西诗学中的宇宙论。《宇宙与意象》旨在研究文艺复兴后宇宙论科学哲学对诗人想象的作用。作者提出三类意象:宇宙体系、空间和生命。赫拉克利特派哲学和巴门尼德派哲学此消彼长贯穿所有意象。从封闭到开放是宇宙体系的中心意象。空间的中心意象是以太和太空之游。宇宙生命意象包括万有引力、种子、树、蛇、星云、分解、天体的死亡、火、轮回等。封闭宇宙哲学传统压制想象力,导致文艺复兴以后美学的反叛。以无限为美并非诗人独有:神学家认为无限创造才配得上神的威力,天文学家认为无限宇宙才能容纳众多世界,生物学家欣赏多样的生命形式。无限为浪漫主义者所追求,浪漫主义者认为有限和墨守成规意味着枯竭,浪漫主义的美学是无限包容。诗人的心理与宇宙科学哲学有所联系却不能完全平行。龙萨的球形宇宙并不说明他是纯粹巴门尼德派诗人,他崇尚无限时间和变化,赞美导致生命更新的死亡。雨果是纯粹的赫拉克利特派诗人,雨果的宇宙想象是“无限”美学的胜利。克洛岱尔承认无限时间之流,却用封闭房屋比喻有限空间,明确批判无限空间。龙萨和克洛岱尔共同的矛盾在于让有限空间容纳无限时间和变化。中国古人善于超越可见世界,想象不可见世界。中国古代有无限宇宙论传统,总结如下:天地有限,有起始,宇宙无限,无起始。无限有极大和极小两个向度。中心和边缘相对,两者均可取消。无限空间有众多天地。变化是自然之理,变化不息,带来更新和生命。时空和变化不可分割。崇尚无限的哲学化为欣赏无限的美学。中国古代文论家以刘勰、司空图、王夫之和叶燮为代表,其主张在于:人为天地之心,以诗人之心囊括时空;宇宙以变为美、因变生美;以尚变的天道作为根据来说明文学发展史的本质;宇宙存在的模式是诗歌创作和诗学的终极标准;因为人文和天文可以比德,所以主体具有强烈的参与意识,这与古希腊缺乏主体自主性的狂兴说形成对比。中国古代诗人以屈原、李白、杜甫、苏轼为代表,其宇宙论可总结为:质疑有限宇宙模式;强调人生有限和宇宙永恒之间的反差;以变化为宇宙的本质,注重变化的方式和规律;宇宙本体论或虚空或实有,宇宙发生论以气为核心;继承老庄以静观动的宇宙认识论;游于无垠,胸怀天地,超越有限,向往无限;秉承儒家“忠恕”思想,认定人与物同心同性、宇宙生命生生不息。西方无限宇宙论是对传统的反动,超越有限是暴力斗争,从一定程度上远离了人间,以宗教或征服宇宙为目的。无限宇宙还与上帝有关,西方人对无限表现得比较狂热。中国的无限宇宙论是对传统的继承,无限是自然之理,没有宗教色彩,具有平民气息。秉持无限宇宙论的中国诗人不能称为浪漫主义诗人。无限宇宙哲学并未引发中国人对外层空间进行西方人那样的浪漫主义想象。中西宇宙生命论的对比在于精神性和物质性、伦理性和生物性、实践性和无用性、教化和庸俗、整体和谐和个人或群体猎奇。中国古人的宇宙之游是为了个人修养或政治目的,人间是宇宙之游的落脚点。西方人抛弃地球,征服宇宙。西方诗人的心理经历了从有限宇宙到无限宇宙的审美趣味的变化。有限和无限两种宇宙模式的强烈对比导致了文艺复兴后诗人思想的自由奔放。中国古代有无限宇宙论传统。哲学家、文论家和诗人以无限宇宙为美,一贯崇尚无穷时空和变化。中国古代思想史上没有针对有限宇宙模式的革命,面对无限宇宙中国古人始终温和超然。

韩沫[7](2014)在《北方满族民居历史环境景观分析与保护》文中研究指明中国历史城镇数量众多,各地民居建筑艺术特色鲜明举世闻名。这些城镇除了拥有优美的自然环境之外,还蕴含着中华民族灿烂的历史文化。受几千年农耕社会生产生活模式的影响,人们对历史遗存的淡漠,再加上朝代的更迭,革古鼎新,多少宏伟壮丽的城市和建筑毁于一旦,这使中国目前保留下来的古城和古建筑更为珍贵。城镇发展浓缩着人类的文明与智慧,不同的城镇都有其不同的历史文化传统和发展轨迹。民居建筑与城乡景观,作为文化的载体,在时间和空间上凸显城镇的时代特色。历史上的满族古镇也曾是具有独特风貌和深厚内涵的人类聚居地,具有极高的历史文化价值,这些都体现在其所遗存的历史建筑、历史街区及城镇整体的景观环境上。西方发达国家早在19世纪末就先后制定了古城古建筑保护法令,20世纪70年代提升为保护世界遗产法案。人类在保护自身文化方面向理智迈进了一大步。中国也受到这股保护文化遗产的世界潮流的影响,但工作还刚刚开始,举步维艰。满族曾经在中国的历史进程中起到过重要的作用,在其自身的发展过程中曾创造出辉煌灿烂的文化。在建筑景观方面也留下了许多宝贵的文化遗产。既有雄伟、庄严、雕琢精美的宫殿、坛庙建筑,也有散布在各地乡村的广大民间建筑群,如民居、祠堂、书院等。传统的满族民居建筑景观经过历史与自然的双重雕琢,以其特有的体量空间形式,深厚的文化内涵,浓郁的地域特色,与乡村环境紧密结合,展现出满族人民在一定社会条件下形成的历史风貌,满族城镇民居景观的历史分析与保护就是对满族历史文化的梳理与完善,是从艺术学、美学的角度对满族历史文化的全新考释。景观设计规划学(Landscape Architecture)在我国成立学科至今仅有十余年时间,在国际上也不过百年历史。随着学科的发展和文化的演进,给人类生存空间带来新的课题。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从国际范围来看,属于典型的城乡景观规划设计。在满足城镇规划原则的前提下,运用景观规划设计的理论与方法,挖掘满族民居景观艺术的保护和复原之路,开发低耗环保的建筑材料,规划兼备复耕土地、社区管理,村庄绿化,景观效果,美学与实用共荣的新满族民居,主动接受传统满族民居的积极影响和引导,为北方古镇复原保护提供理论平台,完善景观学中满族民居聚落景观历史及现状分析的理论储备,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也将是对景观学科乃至全人类文化艺术领域的伟大贡献。在我国现有的城乡总体规划体系中,存在对城乡文化系统认识的片面性,传统的规划只注重对现有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和利用,而忽视了对城市历史上曾经具有的文化资源的挖掘和新的文化资源的展望和发展,这种倾斜导致了我国近年来大量的城乡规划改造抛弃历史文化挖掘与保护、千镇一面的窘境。忽略哪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完整性,无论对当代可持续发展的人类社会建设,还是对眼下的古镇复修的实践来说,都是一种缺憾。这与我们当前重视文化建设、尊重民族历史的主旨是极不相称的,因为满族民居历史景观的形成发展代表了这个民族成长发展的历史存在,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满族民居历史景观随着历史条件的变化不断发展,是在继承保护、借鉴运用中创新的辩证统一的发展,只有保护满族民族文化中各个方面的优良传统,批判地吸收一切有益的东西,结合时代特征发展与创新,才会为中华文化的长盛不衰注入新鲜气韵。北方满族民居历史环境景观分析与保护,是对近代至今曾经的和现存的北方满族乡镇的历史环境作一遍梳理,在梳理的同时兼及满族文化交流、民俗历史、哲学美学等方面的研究,这个研究实质上面对的是满族文化的发展史,是一部以满族民居建筑和历史景观环境为载体的发展史。从理论研究方面看,相对满族文化其他领域的研究而言,满族民居历史环境研究明显薄弱,几个大的文化领域中,信仰(满族萨满教)文化研究的比较完善,在满族民居历史景观环境的研究方面尽管有了一定进展,但不论从景观学方面还是满族阶段史、满族民族史研究角度看都有很大欠缺,挖掘、深研远远不够。现实应用方面,从景观学科的角度讲,目前还很难见到完整的关于我国满族民居城镇景观方面的书籍,现在我国关于满族民居建筑的专著都是把单体建筑作为研究对象,而从环境景观这个大视野进行梳理的研究却被忽视,而一个民族的成长、一个乡镇的形成,往往是受自然、社会、哲学思想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在保护全人类文化遗产的大视野下,我们应将各民族文化历史研究的眼光放得更长远一些,把作为人类精神产物、物质产品的满族民居景观文化放在人类历史发展的长河中来认识。因为,一个国家的长续发展,离不开各个民族文化历史中一些优秀成分的继承保护和弘扬发展。

李蕾[8](2006)在《建筑与城市的本土观 ——现代本土建筑理论与设计实践研究》文中提出论文从自然观、文化观以及城市观的角度对现代本土建筑进行全面的研究,目的在于探索一种基于本土意义的现代建筑理论,特别是建构本土理论的现代人文模式,以寻求对现代本土建筑的性质、意义及发展方向的进行根本性阐释,并从哲学大众批判的角度分析了“本土精神”现代社会学意义及在当代全球语境中的特征。 以文明的本土性这一宏观背景为前提,本文分为三个部分对现代本土建筑的理论体系与设计实践进行阐述和分析: 上篇“理论基础与历史轨迹”包括第1、2章。第1章“本土建筑的理论基础”主要从地理差异与地区文明的角度,对本土建筑作为特殊的人类人文景观进行探讨,包括建筑本土性的内涵、基本特征以及与同类概念之间的辨析,论述由相关学科(建筑地区学、建筑比较学、人文地理学、现象学存在论)所建立起的本土建筑的立论背景。并进一步对本论文的“本土性”进行时空特征的分析,确立了本土建筑研究的两个视角:建筑单体观与建筑人居观。第2章“本土建筑的发展历程”是具有历史回顾性与文献性的一章。历史线索部分在文化生态学的大视野下,综观东西方建筑文明的黎明与发展,注重每一个发展阶段所体现出的建筑缘地性的本土差异,以及文化传播现象所带来的异质文化的碰撞与交流,总结了几点关于传统聚落由建筑单体到聚落群体形成的一般性规律,揭示了本土建筑中所蕴涵的突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人文的重大意义,这一部分构成了现代建筑本土理论的历史蓝本。理论线索部分主要对现代建筑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地区主义”与“批判的地区主义”理论思潮进行了历史发展的梳理,认为批判的地区主义建筑在本质上是对现代建筑与传统地区建筑进行了一体两面的分析与综合,其理论的进步意义在今天是显而易见的。本论文在对其发展过程进行深入分析的同时,也成为对现代本土建筑进行再阐释的借鉴,第2章为本土建筑框架体系的理论确立正本清源。 中篇“理论体系与设计解析”部分,包括第3、4、5章,即进入本文的论述重点,与理论核心。第3章“本土建筑的自然观”,论述了建筑与自然互动机制的主要方面,后着重分析了适宜技术作为实现建筑本土自然体系的中间环节具有重要作用和现实意义。既而提出了本土建筑自然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第4章“本土建筑的文化观”是本篇的重点。首先在确立本土建筑的基本文化体系的基础上,以文化的时空运动为主脉,探讨并演绎了建筑文化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现象和问题(主要针对我国)。继而认为本土建筑文化在时间与空间维度上进行整合是必要而可行的,时空整合的最终维度是现代性。为了拓展现代本土建筑创作多方面的文化形态,在本章本土建筑的文化美学表述部分,从建筑形式的语言性、艺术性、事件性三个方面,深化了本土建筑丰富的现代人文内涵,纠正了长期以来认为本土性就等同于“乡土论”、“形式论”的谬误,认为现代建筑的本土观念是完全能够适应现代人居需求的一种现代创作理念,是今后可持续建筑发展的重要人文趋向。本章最后讨论了本土建筑的社会价值重建问题,认为在现代快速城

纪逗[9](2011)在《论本雅明的历史和时间意识》文中认为二十世纪前期社会主义运动的低潮,使本雅明痛感历史时间观念在革命意识中的重要性。他借用犹太神秘主义中的弥赛亚观念,重新阐发了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中共产主义运动的现实性。在本雅明看来,历史不是历史主义所认为的是过去的客观事实堆积而成,建立在过去、现在和未来空洞的线性时间链条上;同样,历史时间也不是庸俗马克思主义所认为的是连续和均匀流逝的物理时间。社会历史的发展并不是不可打破的连续线性阶段构成的,共产主义社会不是未来的某一时刻开始的人类社会发展阶段,正如马克思所说共产主义是现实运动。连续的、线性的社会历史是压迫者构造的历史,它试图抹去受压迫者的苦难,真正的历史恰恰应该打断这一线性进程。未来作为人的解放并不是单纯的理想,而是应该随时成为当下人类解放的意识;过去并不是线性积累的一个环节,它是承载着受难者解放希望的碎片,这些希望应该从线性历史的废墟中拯救出来,革命的意识应该把过去与未来连接于每一个可能打断线性历史的时机中。本雅明的这一历史和时间意识,不仅从形式上阐释了马克思唯物史观中的革命和未来社会理论,而且进一步深入地展示了他对马克思主义能动实践精神和人的解放理想的深刻理解。

袁志豪[10](2020)在《基于粒子群算法的水面无人艇动态避碰方法研究》文中提出随着水面无人艇的优势越来越被关注,我国急需提升无人艇智能化水平并广泛应用于军民领域的呼声日益强烈。无人艇涉及到的研究领域中,自主规划能力是其智能化程度的重要体现,而在这其中,动态避碰能力又是其中的关键一环,旨在使无人艇在行驶过程中与动态障碍物保持安全距离。该能力是无人艇能够在水面上完成既定任务的基础安全保障。本文为研究无人艇的动态避碰问题,构建了危险度模型,给出了动态避碰态势判断方法,并提出了改进粒子群的解算方法。针对无人艇的智能化需求,以构建的无人艇安全距离模型为基础,通过计算基于模糊规则和模糊综合评价的无人艇碰撞危险度,设计了复合碰撞危险度,从而可以从不同角度去反应无人艇与障碍物之间的危险关系,并运用模糊语言值去描述碰撞过程。通过对不同动态障碍物各类危险度关系的分析和分类,给出了无人艇动态避碰的态势判断,确定了其正常海事规则避碰、紧急避碰和复航等情况下的基本规则和流程。针对无人艇动态避碰策略,提出了基于避碰牵引点的速度-艏向策略,并提出了基于冯诺依曼拓扑结构的吸引-逃逸模式切换粒子群算法进行解算,通过对不同情况下适应度函数的构建,保证了算法在复杂情形下的适应能力,并通过不同环境下的仿真实验验证了算法的时效性。

二、群星之原始及其构造(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群星之原始及其构造(论文提纲范文)

(1)西天山“亚洲金腰带”金成矿作用及找矿潜力(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金矿资源形势及发展战略
        1.1.2 ―亚洲金腰带‖造山型金矿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1.2.1 造山型金矿成矿理论研究进展及存在问题
        1.2.2 与侵入岩有关的金矿成矿理论研究进展及存在问题
        1.2.3 西天山金矿床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1.2.4 Unkurtash矿床研究现状和存在问题
        1.2.5 泥牙子铁克协金矿研究现状和存在问题
        1.2.6 阿腊斯托金矿研究现状和存在问题
    1.3 拟解决的科学问题
    1.4 研究内容及研究思路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思路
    1.5 完成工作量
    1.6 论文创新点及特色
第2章 “亚洲金腰带”成矿地质背景
    2.1 基本构造格架
        2.1.1 北天山
        2.1.2 中天山
        2.1.3 南天山
    2.2 区域构造演化
        2.2.1 前寒武纪古陆形成
        2.2.2 古生代洋-陆俯冲
        2.2.3 古生代末期碰撞造山
        2.2.4 中新生代陆内成盆
    2.3 ―亚洲金腰带‖造山型金矿床
第3章 吉尔吉斯斯坦UNKURTASH金矿床
    3.1 Kassan区域地质背景
    3.2 Unkurtash矿床地质特征
        3.2.1 矿区岩体侵入体地质特征和岩相学
        3.2.2 矿体特征与热液蚀变
        3.2.3 金赋存状态
    3.3 成矿岩体年代学和地球化学
        3.3.1 Andagul岩体锆石U-Pb年代学
        3.3.2 Andagul岩体锆石稀土与Hf同位素组成
        3.3.3 主微量元素组成
        3.3.4 Sr-Nd-Pb同位素组成
    3.4 成矿年代学和成矿物质来源
        3.4.1 载金黄铁矿Re-Os同位素
        3.4.2 辉钼矿Re-Os同位素
        3.4.3 S同位素组成
        3.4.4 Pb同位素组成
    3.5 Unkurtash金矿床金成矿作用
        3.5.1 岩浆活动与金成矿时代
        3.5.2 岩浆岩氧逸度特征
        3.5.3 岩浆来源及岩石成因
        3.5.4 S-Pb-Os同位素示踪
        3.5.5 Unkurtash金矿床成矿过程
第4章 新疆泥牙子铁克协金矿床
    4.1 区域地质特征
    4.2 矿床地质特征
        4.2.1 地层
        4.2.2 岩浆岩
        4.2.3 断裂
        4.2.4 矿体特征与热液蚀变
        4.2.5 金属矿物组成与金赋存状态
    4.3 成岩时代及岩浆演化
        4.3.1 二长花岗岩锆石U-Pb时代
        4.3.2 二长花岗岩锆石稀土元素
        4.3.3 二长花岗岩主微量元素组成
        4.3.4 二长花岗岩Sr-Nd-Pb同位素组成
    4.4 成矿时代及物质来源
        4.4.1 黄铁矿Re-Os测年
        4.4.2 S同位素组成
        4.4.3 Pb同位素组成
    4.5 泥牙子铁克协金成矿作用
        4.5.1 岩浆活动与金成矿时代
        4.5.2 二长花岗岩氧逸度
        4.5.3 二长花岗岩岩浆成因
        4.5.4 S-Pb同位素示踪
        4.5.5 成岩成矿过程
第5章 新疆阿腊斯托金矿床
    5.1 区域地质特征
        5.1.1 区域地层
        5.1.2 区域岩浆岩
        5.1.3 区域构造
    5.2 矿床地质特征
        5.2.1 矿区侵入体及岩相学特征
        5.2.2 矿体特征与热液蚀变
        5.2.3 金赋存状态
    5.3 成岩时代及岩浆演化
        5.3.1 锆石U-Pb年代学
        5.3.2 锆石稀土元素与Hf同位素组成
        5.3.3 主微量元素组成
        5.3.4 Sr-Nd-Pb同位素组成
    5.4 成矿时代及物质来源
        5.4.1 黄铁矿Re-Os测年
        5.4.2 S同位素组成
        5.4.3 Pb同位素组成
    5.5 矿床成因类型
        5.5.1 成岩成矿时代
        5.5.2 闪长玢岩岩石成因
        5.5.3 S-Pb-Os同位素示踪
        5.5.4 金成矿作用分析
第6章 “亚洲金腰带”金成矿作用
    6.1 “亚洲金腰带”金矿床成矿规律
    6.2 “亚洲金腰带”金矿床成矿机制
    6.3 “亚洲金腰带”金矿床勘查准则
    6.4 “亚洲金腰带”金矿床找矿前景
第7章 新疆那拉提Au矿集区成矿潜力预测
    7.1 卡特巴阿苏大型Au矿床主要特征
        7.1.1 矿床地质特征
        7.1.2 矿体特征
        7.1.3 成矿时代及流体、物质来源
        7.1.4 金成矿关键控制
    7.2 新疆那拉提Au矿集区区域预测模型建立
    7.3 预测区圈定
        7.3.1 综合地质体单元法圈定预测区
        7.3.2 综合地质信息模式类比法圈定预测区
    7.4 预测要素变量的购置与选择
        7.4.1 预测要素及要素组合的数字化、定量化
        7.4.2 变量优选研究
    7.5 预测区优选
        7.5.1 特征分析法在靶区优选中应用
        7.5.2 特征分析法定量预测
    7.6 资源量定量估算
    7.7 预测成果
第8章 结论及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表
附实验方法
个人简介

(2)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1.1.1 地域现实问题
        1.1.2 地域问题衍生的学科问题
        1.1.3 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1.1.4 研究范围
        1.1.5 研究目的
    1.2 研究综述
        1.2.1 国内研究
        1.2.2 国外研究
        1.2.3 总结评述
    1.3 核心概念界定
        1.3.1 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及相关概念
        1.3.2 小流域及相关概念
        1.3.3 雨洪管控及相关概念
        1.3.4 适地性及相关概念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研究框架
2 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的理论基础与基本方法
    2.1 雨洪管控的水文学基础理论
        2.1.1 水循环与水平衡理论
        2.1.2 流域蒸散发理论
        2.1.3 土壤下渗理论
        2.1.4 流域产流与汇流理论
    2.2 雨洪管控的基本方法与技术体系
        2.2.1 最佳管理措施(BMPs)
        2.2.2 低影响开发(LID)
        2.2.3 其它西方技术体系
        2.2.4 海绵城市技术体系
        2.2.5 黄土高原水土保持技术体系
        2.2.6 分析总结
    2.3 适地性规划的理论基础
        2.3.1 适宜性评价相关理论
        2.3.2 地域性相关理论
    2.4 雨洪管控的适地性探索与经验
        2.4.1 西安沣西新城的海绵城市建设实践
        2.4.2 重庆山地海绵城市建设实践
        2.4.3 上海临港新城的海绵城市建设实践
        2.4.4 历史上的适地性雨洪与内涝管控经验
    2.5 相关理论方法与实践经验对本研究的启示
        2.5.1 水文学基础理论对本研究的启示
        2.5.2 现有方法与技术体系对本研究的启示
        2.5.3 雨洪管控的适地性探索与经验对本研究的启示
    2.6 本章小结
3 晋陕黄土高原雨洪管控的地域实践与民间智慧
    3.1 雨洪管控的地域实践
        3.1.1 小流域雨洪管控与雨水利用实践
        3.1.2 聚落场地中的雨洪管控与雨水利用实践
    3.2 雨洪管控的地域传统经验与措施
        3.2.1 流域尺度下的雨洪管控与雨水利用地域经验
        3.2.2 场地尺度下雨洪管控与雨水利用的地域经验
    3.3 雨洪管控的民间智慧与地域方法总结
        3.3.1 基于地貌类型的系统性策略
        3.3.2 朴素的空间审美和工程建造原则
    3.4 传统雨洪管控方法的价值与不足
        3.4.1 传统经验与技术措施的意义与价值
        3.4.2 传统经验与技术措施的不足
        3.4.3 产生原因与解决策略
    3.5 本章小结
4 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特征与产流机制分析
    4.1 地貌特征
        4.1.1 沟壑密度
        4.1.2 沟壑长度及深度
        4.1.3 坡度与坡长
    4.2 雨洪特征
        4.2.1 雨洪灾害的空间分布
        4.2.2 雨洪的季节性特征
        4.2.3 雨洪的过程特征
    4.3 产流机制
        4.3.1 雨洪过程与产流机制
        4.3.2 产流机制的相互转化
    4.4 尺度效应
        4.4.1 雨洪管控中的尺度效应
        4.4.2 黄土高原沟壑型场地雨洪过程的特征尺度
        4.4.3 黄土高原沟壑型场地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的尺度选择
    4.5 雨洪管控的影响因素
        4.5.1 自然与社会环境
        4.5.2 地域人居场地雨洪管控及雨水利用方式
        4.5.3 雨洪管控、雨水资源利用与场地的关系
        4.5.4 雨洪管控与场地建设中的景观因素
    4.6 基于产流机制的地域现状问题分析
        4.6.1 尺度选择问题
        4.6.2 部门统筹问题
        4.6.3 技术融合问题
    4.7 本章小结
5 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适地性雨洪管控体系建构
    5.1 适地性雨洪管控技术途径
        5.1.1 基于水土保持与雨水利用思想的传统技术途径
        5.1.2 基于LID技术的“海绵城市”类技术途径
        5.1.3 雨洪管控适地性技术途径
    5.2 总体框架与方法
        5.2.1 总体技术框架
        5.2.2 基于适地性评价的核心规划设计步骤
        5.2.3 雨洪管控的空间规划层级
        5.2.4 雨洪管控方法的体系构成
    5.3 雨洪管控的多维目标体系
        5.3.1 雨洪管控目标
        5.3.2 水土保持目标
        5.3.3 场地安全目标
        5.3.4 雨水资源化目标
        5.3.5 景观视效目标
        5.3.6 场地生境目标
        5.3.7 成本与效益目标
        5.3.8 年径流总量控制目标分解
    5.4 雨洪管控的综合措施体系
        5.4.1 传统雨水利用及水土保持的技术措施体系
        5.4.2 低影响开发(LID)技术类措施体系
    5.5 雨洪管控目标与措施的适地性评价体系
        5.5.1 适地性评价因子的提取与量化
        5.5.2 雨洪管控目标与措施适地性评价方法建构
        5.5.3 雨洪管控目标适地性评价
        5.5.4 雨洪管控措施适地性评价
    5.6 政策法规与技术规范体系
        5.6.1 政策法规
        5.6.2 技术规范
    5.7 本章小结
6 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管控规划策略与模式
    6.1 针对场地类型的适地性雨洪管控目标
        6.1.1 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的类型
        6.1.2 生活型聚落场地的适地性雨洪管控目标
        6.1.3 生产型聚落场地的适地性雨洪管控目标
        6.1.4 生态型聚落场地的适地性雨洪管控目标
    6.2 基于水文过程的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策略
        6.2.1 基于BMPs的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管控规划策略
        6.2.2 源于地域经验的小流域雨洪管控策略与方法
        6.2.3 BMPs策略与地域性雨洪管控策略的比较与融合
    6.3 融合改造后的雨洪管控适地性场地技术措施
        6.3.1 传统技术措施的分析与评价
        6.3.1.1 传统技术措施的主要特征
        6.3.1.2 传统技术措施的局限性
        6.3.2 低影响开发(LID)技术措施的分析与评价
        6.3.3 场地雨洪管控技术措施的融合改造
        6.3.4 分析总结
    6.4 雨洪管控目标导向下的场地空间要素布局要点
        6.4.1 雨洪管控目标导向下的场地空间要素类型
        6.4.2 雨洪管控目标导向下的场地空间要素布局原则
        6.4.3 生活型聚落场地的空间要素选择与布局要点
        6.4.4 生产型聚落场地的空间要素选择与布局要点
        6.4.5 生态型聚落场地的空间要素选择与布局要点
        6.4.6 空间要素选择与布局的核心思路
    6.5 雨洪管控的适宜场地模式
        6.5.1 场地尺度的适宜建设模式
        6.5.2 小流域尺度场地的适宜建设模式
        6.5.3 分析总结
    6.6 本章小结
7 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实践
    7.1 陕北杨家沟红色旅游景区小流域海绵建设专项规划研究
        7.1.1 杨家沟红色旅游区总体规划目标与景区小流域海绵建设目标
        7.1.2 杨家沟景区小流域雨洪管控措施评价与选择
        7.1.3 杨家沟景区小流域年径流总量控制目标分解
        7.1.4 杨家沟景区小流域雨洪管控措施规划布局
        7.1.5 案例总结
    7.2 晋中市百草坡森林植物园海绵系统适地性规划实践
        7.2.1 现实条件
        7.2.2 现状问题
        7.2.3 场地地貌与水文分析
        7.2.4 适地性评价
        7.2.5 场地规划设计与方案生成
        7.2.6 案例总结
    7.3 本章小结
8 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结论
    8.2 研究创新点
        8.2.1 规划理论方法创新
        8.2.2 技术体系创新
        8.2.3 研究方法与结果创新
    8.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图目录
附录B 表目录
附录C 附表
附录D 附图
附录E 博士研究生期间的科研成果
致谢

(3)华南地区基底组成与构造演化及其对成岩成矿的控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基底岩系组成与对比
    1.1 基底岩系组成
    1.2 基底岩系对比
        1.2.1 对比原则
        1.2.2 对比说明
2 基底构造演化与陆内造山带的形成
    2.1 新太古—古元古代原始古陆形成:基底结晶固化阶段(D1)
    2.2 中元古代陆壳增生与扩大:基底变质硬化阶段(D2)
    2.3 新元古代至中生代初陆内造山与华南统一地块形成:基底褶皱强化阶段(D3)
        2.3.1 晋宁运动与“江南造山带”、“武夷—云开隆起带”的形成
        2.3.2 加里东运动与“南华造山带”的形成
        2.3.3 印支运动与特提斯海盆的消亡
    2.4 中新生代华南地块伸展裂解、岩浆上侵、成矿爆发:基底裂解活化阶段
3 基底构造对成岩成矿的控制
    3.1 华南地区中生代侵入岩与火山岩分布特征
    3.2 基底构造对成岩成矿的控制
4 小结与讨论

(4)新疆包尔图铜矿赋矿变质岩特征及其地质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1 区域地质背景
2 矿区地质概况
    2.1 矿区地质
    2.2 矿体地质
3 赋矿变质岩特征
    3.1 变质岩岩石学特征
    3.2 岩石地球化学特征
4 变质岩原岩恢复
    4.1 地层学标志
    4.2 岩相学标志
    4.3 原岩性质判断
5 变质作用特征及其成矿意义
6 结论

(5)乡村振兴背景下肥西圩堡文化遗产保护与研究 ——以刘老圩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1.1 研究目的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乡村振兴研究现状
        1.2.2 肥西圩堡研究现状
    1.3 研究方法和思路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思路
第二章 基于乡村振兴战略下的肥西圩堡文化遗产保护
    2.1 保护要求
        2.1.1 产业兴旺,融合发展
        2.1.2 生态宜居,协调共生
        2.1.3 乡风文明,以人为本
        2.1.4 统筹考虑,治理有效
    2.2 保护原则
        2.2.1 真实性
        2.2.2 完整性
        2.2.3 合理永续利用
        2.2.4 公众参与意识
第三章 以刘老圩为例的肥西圩堡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现状
    3.1 肥西圩堡文化遗产与刘老圩
        3.1.1 圩主地位
        3.1.2 建筑保存现状
    3.2 刘老圩文化遗产价值分析
        3.2.1 历史价值
        3.2.2 科学艺术价值
        3.2.3 社会文化价值
    3.3 刘老圩文化遗产保护现状
        3.3.1 现有建筑情况
        3.3.2 保护现状
        3.3.3 展示与利用现状
    3.4 肥西圩堡文化遗产保护困境
        3.4.1 制度建设不够完善,管理有待加强
        3.4.2 各圩堡保护经费多寡不一,联系紧密度不足
        3.4.3 交通需要进一步完善
        3.4.4 整体文化宣传建设欠缺
第四章 乡村振兴背景下肥西圩堡保护开发途径
    4.1 宏观维度
    4.2 微观维度
        4.2.1 加强圩堡保护力度,完善保护制度措施
        4.2.2 设计淮军文化线路,增强区域文化特色
        4.2.3 优化配套基础设施,培养综合研究人才
        4.2.4 扩大文化服务对象,共同促进乡村振兴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6)《宇宙与意象》研究及中国古代宇宙诗学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语
第一部分 《宇宙与意象》研究
    第一章 《宇宙与意象》的主要意象
        第一节 关于宇宙体系的意象:赫拉克利特派与巴门尼德派的对立
        一、 由赫拉克利特哲学产生的宇宙意象:火、变、水流、多样性
        二、 由巴门尼德哲学产生的宇宙意象:圆形或球形、静止、有限、封闭
        三、 巴门尼德主义和赫拉克利特主义的斗争:亚里士多德——托勒密宇宙模式对布鲁诺和笛卡尔宇宙模式
        第二节 关于宇宙空间的意象
        一、 明亮柔软的以太对诗人的意义
        二、 黑暗坚硬的以太对诗人的意义
        第三节 关于宇宙生命的意象
        一、 文艺复兴的前奏——古代到中世纪的宇宙生命思想略述
        二、 生命形态的意象——文艺复兴及稍后时代的活力宇宙
        三、 生命的力量——“万有引力”引发的意象
        四、 种子——18 世纪宇宙生机论的一个意象
        五、 宇宙生命的三个象征:树、蛇、星云
        六、 天体的死亡方式
        七、 宇宙生命的循环——“火”意象始末
    第二章 《宇宙与意象》论浪漫主义
        一、 蒂泽对浪漫主义的论断
        二、 古典主义与浪漫主义的对比:从对比中把握浪漫主义的特征
        三、 近代天文学对于浪漫主义的意义
        (一) 近代无限宇宙论简述
        (二) 库萨的尼古拉:宇宙无限论的首创者
        (三) 布鲁诺:关于“多“的美学
        (四) 亨利 莫尔:无限的美学和不能满足的诗人
        四、 生物学和生物学家的浪漫主义美学
        (一) 16 至 18 世纪生物学的总体趋势及其哲学、美学意义
        (二) 生物学家的浪漫主义幻想
    第三章 法国诗人的宇宙
        第一节 皮埃尔 德 龙萨的宇宙论
        一、 蒂泽所论之龙萨
        二、 再论龙萨的宇宙论
        (一) 宇宙的结构:九重天、天穹的运动、四元素、有限空间、宇宙两界
        (二) 宇宙的起源
        (三) 龙萨论鬼
        (四) 龙萨论变化和死亡的价值
        (五) 龙萨论人的地位
        第二节 《宇宙与意象》论雨果的宇宙
        一、 飞逝的星球
        二、 星际影响
        三、 宇宙的套嵌模式
        四、 面对黑暗的焦虑
        五、 宇宙征服和对地球的眷恋
        六、 宇宙生命
        七、 螺旋形的宇宙
        第三节 保罗 克洛岱尔的宇宙观
        一、 克洛岱尔在《宇宙与意象》中的位置以及蒂泽对克洛岱尔的陈述
        二、 克洛岱尔宇宙论的基本内容
        (一) 宇宙的中心
        (二) 宇宙的封闭和有限
        (三) 克洛岱尔关于时间、运动和宇宙整体性的观点
        三、 帕特莫尔和华莱士对克洛岱尔宇宙论的意义
第二部分 中国古代宇宙诗学论以及中西宇宙模式在哲学和文学领域的初步比较
    第四章 中国古代无限宇宙论简述以及中西宇宙模式在哲学中的初步比较
        第一节 春秋战国时期的无限宇宙论
        一、 孔子和《周易》论时间和变化
        二、 道家的无限论
        三、 《墨子》之相对与绝对
        四、 《管子》之“宙合有橐天地”
        五、 《子华子》之“万物相禅”和存在物的差别论
        六、 《尸子》之不分割时空的宇宙定义
        第二节 无限宇宙论的发展:从汉到明清之际
        一、 从汉到明清之际的无限空间观念
        (一) 中国古代天文学六种天地模式及天文学和哲学宇宙论的关系
        (二) 从汉到明清之际的无限空间论
        二、 从汉到明清之际的无限时间观念
        三、 从汉到明清之际关于变化无止息的观念
        第三节 中西宇宙模式的比较
        一、 关于巴门尼德与赫拉克利特时空和变化思想的简述
        二、 中西对待有限和无限宇宙模式的两种态度:布鲁诺和杨泉、柳宗元、邓牧、《琅嬛记》的比较
        三、 中国古代与古希腊传统时间观念的比较
        四、 中西对待变化的心理的比较
    第五章 中国古代文论家的宇宙观
        第一节 刘勰文论的宇宙意识
        一、 刘勰论“文”
        二、 刘勰论“神思”
        三、 刘勰论心物相感
        四、 主体性的得失:刘勰论人的主体性和古希腊“狂兴”思想的比较
        第二节 司空图《二十四诗品》以宇宙论诗
        一、 《诗品》以时空论诗
        (一) 对空间与时间的态度或认识
        (二) 宇宙存在的三种方式
        (三) 追求无限时空的三种态度
        二、 《诗品》以变化论诗
        (一) 丰富的物象
        (二) 生机
        (三) 流动
        第三节 王夫之和叶燮诗学的变化论
        一、 诗文摹写天地之至美、大文
        (一) 天地固美、变化生美、以变为美
        (二) 诗文摹写天地之美:天化与人心的遇合
        二、 以变为核心的文学史观
    第六章 中国古代诗人的宇宙以及中西宇宙模式在诗歌创作中的比较
        第一节 屈原的宇宙模式以及屈原和但丁太空之游的比较
        一、 《天问》宇宙论与战国时北方文化的关系以及对有限宇宙模式的质疑
        二、 《离骚》太空之游的巫觋色彩以及屈原与蒂泽所论但丁太空之游的比较
        (一) 《离骚》太空之游的巫觋色彩
        (二) 屈原与但丁太空之游的比较
        第二节 李白的宇宙三论
        一、 无限、虚空的宇宙本体论
        二、 气一元论:李白的宇宙发生论
        三、 静观:李白的宇宙认识论
        第三节 杜甫的儒学宇宙以及宇宙生命论的中西比较
        一、 杜甫宗儒的证据
        二、 杜甫观物五论
        三、 杜甫以“忠恕”达“仁”
        四、 儒学生命观对杜甫的指导
        五、 杜甫宇宙生命论和《宇宙与意象》所述西方宇宙生命论的比较
        第四节 苏轼的宇宙论以及中西太空之游、时间和变化观念的进一步比较
        一、 苏轼的宇宙胸怀和空间之游
        (一) 高怀远度
        (二) 天游
        (三) 《庄子》、苏轼的“天游”与《人和宇宙空间》太空之游的比较
        二、 对有限时间的焦虑和对无穷时间的追求
        (一) 苏轼对待有限和无限时间的态度
        (二) 雪莱《时间》诗的思想与苏轼时间观念的比较
        三、 以“变”或“动”为核心的哲学以及文艺鉴赏和创作
        (一) 关于“变化”的哲学
        (二) 以“动态美”评论文艺作品
        (三) 苏轼诗作的动态美
        (四) 雪莱“变化”主题和苏轼变化论的比较
        四、 苏轼与浪漫主义
结论
    一、 关于《宇宙与意象》所述意象以及三位法国诗人宇宙论的总结
    二、 关于中国古代无限宇宙论传统的总结
    三、 中国古代文论家和诗人宇宙观的总结及其所反映的对人的主体性的关注
    四、 西方浪漫主义崇尚的无限包容性美学:西方美学发展史的巨大转向
    五、 中西哲学对宇宙模式的伦理价值判断和双方对待宇宙模式的态度比较
    六、 中西宇宙生命论以及宇宙之游主题的比较及其折射的中西文化特色
    七、 文学与宇宙学学科会通所体现的人类思维的某些特点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在学期间学术成果情况

(7)北方满族民居历史环境景观分析与保护(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引言
    一、 研究的缘起
    二、 不容乐观的满族古镇历史文化保护现状
        (一) 国内外研究现状
        (二) 各地满族民居发展动态
    三、 内容框架
第一章 历史变迁中的北方满族民居及其景观环境
    一、 清初、中期北方满族居住聚落初成
    二、 北方四域满族民居、景观环境遗存及保护现状
        (一) 东北三省满族民居建筑景观遗存及保护现状
        (二) 内蒙古满族民居建筑景观遗存及保护现状
        (三) 新疆、西北各域满族民居建筑景观遗存及保护现状
        (四) 河北地区满族民居建筑景观遗存及保护现状
第二章 北方满族民居景观环境的成因
    一、 自然因素对北方满族民居景观环境的影响
        (一) 气候条件、自然地貌对北方满族民居景观环境的限制
        (二) 寒温带生物种直接生成北方满族民间景观环境
        1. 森林和地方资源为北方满族民居的景观环境提供丰厚的材料储备
        2. 野生动物与家禽、家畜直接影响北方满族民居的景观原素
    二、 人文情愫对满族民居景观的影响
        (一) 萨满教、满族民间传说之“万物有灵”与“以西为贵”
        (二) 社会制度、民族政策对满族民居景观大环境的影响
        (三) 风土风俗、道德礼制直接促成民居景观环境各要素的形成
第三章 北方满族民居景观环境的营造技艺与风貌
    一、 北方满族民居建造技艺——就地取材与构造做法
    二、 北方满族民居建筑装饰特点
    三、 北方满族民居室内外格局
        (一) 满族民居的取暖文化:灶台、万字炕、跨海烟囱
        (二) 明堂、倒闸的格局与形制
    四、 多元文化影响下的满族民居景观元素
        (一) 荒蛮与自守——城墙、街路、护城河
        (二) 对称与阔达——三合院
        (三) 风水与民俗——牌坊、影壁、大门
        (四) 天圆与地方——屋顶、墙体
        (五) 信仰与礼制——索罗杆子和“喜里妈妈”
    五、 北方满族民居景观聚落形态的的整体风貌特点
    六、 满族园林
        (一) 满族园林-国家政治的旌旗
        (二) 满族园林-身份地位的华服
    七、 北方各域满族民居景观环境的差异
        (一) 草原之上的满蒙民居
        (二) 高原之上的满族民居
        (三) 东北满族民居模式同清京津四合院、南方建筑的比对
第四章 北方满族民居建筑景观环境美的意蕴
    一、 对立与背反——西方建筑景观环境的自由精神
    二、 中国传统合院景观环境的的礼乐精神
        (一) 传统合院景观体现出天、地、人共生共存的和谐思想
        (二) 儒道禅对北方民居聚落景观的影响
        (三) 由“木”引发的思考
    三、 北方满族民居聚落景观的审美意匠
        (一) 上而下、下而上的空间之美
        (二) 自然组群的演变之美
        (三) “豆包文化”的生土之美
    四、 满族民居景观在北方各域的演进与消亡
第五章 北方满族民居与当代环境的协调发展
    一、 传统满族民居建筑景观面临的挑战
        (一) “脱胎换骨”的改造及商业开发的破坏
        (二) 假景观的充斥
        (三) 关于政府的“大手笔”
        (四) 现代居民同古民居聚落环境的“心理距离”
    二、 保护满族民居历史环境的当代价值
    三、 发展满族民居历史环境的若干途径
        (一) “人文关怀”与文化古镇保护
        (二) 堪天舆地 和谐景观
        (三) “地窨子”的启发——还朴自然,原生建筑的回归与借鉴
        (四) 用循环生态理念保护发展古镇民居景观环境
        1. 生态建筑与建筑生态化
        2. 生态民居建筑景观的现状与探索
    四、 小结
第六章 北方满族民居及历史环境保护与发展空间
    一、 北方满族民居及历史环境保护案例——吉林乌拉满族老镇
        (一) 乌拉古镇自然风貌
        (二) 乌拉古镇历史文化、建筑景观现状分析
        1.乌拉古镇满族民居建筑现貌
        2.萨满文化在乌拉古镇满族民居建筑艺术中的保留
        3.当代乌拉古镇满族民居建筑的装饰特点
    二、 满族历史建筑保护——乌拉古镇“三府”保护
        (一) “魁府”、“萨府”现状
        (二) “后府”复原
    三、 满族历史街路保护——乌拉古镇民俗老街修复整治
    四、 满族历史城乡聚落保护——乌拉古镇满族乡规划开发
结语
参考文献
图录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著作情况

(8)建筑与城市的本土观 ——现代本土建筑理论与设计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1.1 研究的缘起与背景
    1.2 研究的基本语境与范畴
    1.3 研究的主要方法
    1.4 研究目的和意义
    1.5 研究思路与基本框架
    1.6 研究的实践意义与应用价值
上篇 理论基础与历史轨迹
    第1章 本土建筑的理论基础:基本概念与学科维度
        1.1 概念辨析
        1.1.1 “本土”的基本概念辨析
        1.1.1.1 地点
        1.1.1.2 场所
        1.1.1.3 本土
        1.1.2 本土建筑的现代再阐释
        1.1.2.1 时空维度
        1.1.2.2 人居内涵
        1.1.2.3 动态发展
        1.1.2.4 文化多样
        1.1.2.5 程度各异
        1.1.3 本文本土建筑的遴选标准
        1.1.4 本土、地区、地域、地方
        1.1.4.1 相异点
        1.1.4.2 相同点
        1.2 现代本土建筑内涵的学科维度
        1.2.1 传统地理学视角下的本土建筑
        1.2.1.1 地理差异与区域文明
        1.2.1.2 地图中的城市与建筑
        1.2.2 现代人文主义地理学视角下的本土建筑
        1.2.2.1 人文主义地理学的人地关系理论
        1.2.2.2 朱利安.斯图尔德的文化生态学理论
        1.2.2.3 新区域地理学:环境结构与地域体
        1.2.2.4 时间地理学
        1.2.3 人居环境学视角下的本土建筑
        1.2.3.1 聚落.聚居.人居环境
        1.2.3.2 现象学与存在论
        1.3 现代本土建筑研究的立论基础
        1.3.1 比较的方法
        1.3.2 时间的比较:古代、工业与后工业文明
        1.3.3 空间的比较:混杂、矛盾中的全球、本土
        1.3.4 时空的一体:关联、断裂中的现代、本土
        1.4 本章小结
    第2章 本土建筑的发展历程:历史轨迹与理论线索
        2.1 本土建筑发展的历史轨迹
        2.1.1 聚落的起源
        2.1.1.1 聚落
        2.1.1.2 聚落形成
        2.1.2 建筑与城市文明的形成与发展
        2.1.2.1 古埃及建筑与永久纪念城市
        2.1.2.2 冲积盆地的苏美尔文明
        2.1.2.3 古代印度建筑:謨亨约-达罗古城
        2.1.2.4 片段、雕刻与石头的光影
        2.1.2.5 罗马城与火山灰
        2.1.2.6 成熟的建筑型制与空间尺度
        2.1.2.7 米开郎琪罗比例与罗马风
        2.1.3 关于传统聚落的几个研究点
        2.1.3.1 地形与聚落总体布局
        2.1.3.2 聚落内在空间秩序
        2.1.3.3 表象与符号
        2.1.3.4 聚落精神
        2.2 本土建筑发展的理论线索
        2.2.1 本土理论的倪端:艺术模仿论
        2.2.1.1 文艺复兴与新古典主义
        2.2.1.2 民族主义复兴
        2.2.1.3 社会改良的乌托邦——匠物交融
        2.2.2 本土建筑理论的发展:自然有机的建筑
        2.2.2.1 弗兰克.劳埃德.赖特与草原神话
        2.2.2.2 阿尔瓦.阿尔托与地方人情建筑
        2.2.2.3 勒.柯布西耶与乡土风格纪念化
        2.2.3 批判的形成:质疑密斯空间
        2.2.3.1 现代建筑的普适性
        2.2.3.2 功能主义人文价值的质问
        2.2.3.3 斯特林与厄斯金
        2.2.3.4 十人小组
        2.2.3.5 没有建筑师的建筑
        2.2.4 本土建筑风格确立:国际风格狂潮之后
        2.2.4.1 路易斯.芒福德与加州海湾建筑
        2.2.4.2 地区主义理论的发展
        2.2.4.3 佐内斯批判的地区主义理论
        2.2.4.4 肯尼思.弗兰姆普敦的七点主张
        2.2.4.5 批判地区主义与本土内涵比较
        2.3 本章小结
中篇 体系建构与设计解析
    第3章 本土建筑的自然观:技术策略与生态机制
        3.1 建筑与自然
        3.1.1 自然的摹仿与象征
        3.1.2 自然的征服与隔离
        3.1.3 自然的觉醒与回归
        3.1.3.1 相互关联的危机
        3.1.3.2 施韦兹与敬畏生命思想
        3.1.3.3 整体环境伦理思想
        3.1.4 回归自然的理论进程
        3.1.4.1 西姆.范.德.莱恩研究所
        3.1.4.2 约翰.托德与生态设计原则
        3.1.4.3 盖娅运动与《盖娅住区宪章》
        3.1.4.4 绿色城市与自然建筑运动
        3.2 本土建筑与自然的互动体系
        3.2.1 基地、场地与地形
        3.2.1.1 因势而治,完善地景
        3.2.1.2 契入城市,激活地段
        3.2.2 材料因素
        3.2.2.1 木材的工艺与装饰
        3.2.2.2 混凝土的广泛应用
        3.2.3 气候因素
        3.2.3.1 生物—气候建筑的理论与探索
        3.2.3.2 建筑“皮肤”的“呼吸”与透过性
        3.3 本土建筑与自然的技术机制
        3.3.1 适宜技术内涵
        3.3.2 适宜技术特征
        3.3.2.1 适宜技术的分散性
        3.3.2.2 适宜技术的分层性
        3.3.2.3 技术的适宜性
        3.3.3 适宜技术实现的途径和原则
        3.3.3.1 适宜技术的实现途径
        3.3.3.2 适宜技术的实现原则
        3.3.4 适宜技术的本土内容
        3.3.4.1 本土技术的适宜化:地方工艺与现代形式
        3.3.4.2 适宜技术的本土化:现代工艺与地方形式
        3.3.5 对传统及国外建筑的技术借鉴
        3.3.5.1 覆土建筑
        3.3.5.2 现代自维持住宅
        3.3.6 其他国家本土建筑创作的借鉴
        3.3.6.1 哈桑.法赛与泥砖技术
        3.3.6.2 查尔斯.柯里亚与气候调节
        3.4 本土建筑与自然的共生原则
        3.4.1 提倡本土的建构性原则
        3.4.1.1 建构的适宜技术内涵
        3.4.1.2 以技术有机体从事建构
        3.4.2 能源高效利用原则
        3.4.2.1 被动式太阳能设计
        3.4.2.2 高效能立面与生物气候屋顶
        3.4.2.3 重复利用可再生能源
        3.4.3 传统技术革新与新旧技术结合原则
        3.4.3.1 传统的技术模式
        3.4.3.2 乡土技术模式的应用与实践
        3.4.4 高技术建筑的文脉主义原则
        3.4.4.1 高技术建筑的场地性文脉
        3.4.4.2 高技术建筑的历史性文脉
        3.4.4.3 本土建筑的高技术潜力
        3.4.5 类生命的本土建筑与仿生
        3.4.5.1 形态有机与基因
        3.4.5.2 新陈代谢与自调节
        3.4.5.3 仿生——现代本土建筑的新形态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本土建筑的文化观:运动特征与美学表述
        4.1 建筑与文化
        4.1.1 建筑文化现象
        4.1.1.1 分异与变迁
        4.1.1.2 发展与停滞
        4.1.1.3 整合与认同
        4.1.2 建筑文化理论
        4.1.2.1 “科学的文化理论”
        4.1.2.2 文化归因主义
        4.1.2.3 文化整合论
        4.1.2.4 文化相对主义
        4.1.3 建筑文化现代本土消融
        4.1.3.1 建筑文化的国际趋同
        4.1.3.2 消费文化的兴起
        4.2 本土建筑的文化体系构成
        4.2.1 广义的文化内涵
        4.2.1.1 “器”—形态表征
        4.2.1.2 “道”—价值观念
        4.2.1.3 “道器转化”—物质化的意识
        4.2.2 文化的体系构成要素
        4.2.2.1 经济形态
        4.2.2.2 社会制度
        4.2.2.3 民族意识与宗教神话
        4.2.2.4 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
        4.2.2.5 方言体系与风俗习惯
        4.2.2.6 概念辨析:方言性—民族性—传统性
        4.3 本土建筑的文化运动特征
        4.3.1 建筑文化的时间运动
        4.3.1.1 恒常与变异
        4.3.1.2 类推与创新
        4.3.1.3 “视阈融合”
        4.3.1.4 历史视阈的本土观:整合的两条基本途径
        4.3.2 建筑文化的空间运动
        4.3.2.1 内核与外缘
        4.3.2.2 传播与变异
        4.3.2.3 强势文化消蚀弱势文化
        4.3.2.4 全球视阈的本土观:整合的文化间域
        4.3.3 现代视阈的本土观
        4.3.3.1 现代:“全球—本土”机制
        4.3.3.2 混杂:全球价值与本土经验
        4.3.3.3 批判:本土性的存在维度
        4.3.3.4 认同:本土性的发展规律
        4.4 本土建筑文化的美学表述
        4.4.1 美学与语言的统一
        4.4.1.1 作为语言
        4.4.1.2 符号构型与原发意识
        4.4.1.3 结构主义历史观
        4.4.1.4 信码的转化
        4.4.1.5 原型类推与语言的批判
        4.4.1.6 类型与秩序:马里奥.博塔
        4.4.2 美学与直觉的统一
        4.4.2.1 作为艺术
        4.4.2.2 逻辑与情感:大众的艺术
        4.4.2.3 解释与移情:大地的艺术
        4.4.2.4 消解与重构:安藤忠雄
        4.4.3 美学与现实的统一
        4.4.3.1 作为事件:回到建筑现象学
        4.4.3.2 斯蒂文.霍尔的叙事空间
        4.4.3.3 场景与自然:路易斯.巴拉干
        4.4.4 本土建筑文化的美学批判
        4.4.4.1 此在与诗意栖居
        4.4.4.2 存在、理解与大众批判
        4.5 本土建筑的当代社会价值与重建
        4.5.1 所谓“价值”
        4.5.2 价值体系与“群我”结构
        4.5.2.1 群我同化
        4.5.2.2 群我冲突
        4.5.2.3 群我合一
        4.5.3 本土建筑的现代社会价值特征
        4.5.3.1 平等的理想
        4.5.3.2 解释.接受.期待视野
        4.5.4 从两个历史街区改造论价值重建
        4.5.4.1 济南芙蓉街的保护性改造
        4.5.4.2 从石库门到新天地
        4.5.4.3 综合价值的重建策略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城市的本土观—时空维度与人居结构
        5.1 城市的本土内涵
        5.1.1 人居环境中的“聚”与“居”
        5.1.2 建筑作为城市的子系统
        5.1.3 城市研究的理论发展
        5.1.4 城市环境的影响因素
        5.1.4.1 经济与社会因素
        5.1.4.2 自然与文化因素
        5.2 城市的时空维度与人居结构
        5.2.1 城市的空间维度
        5.2.1.1 人工空间与自然空间
        5.2.1.2 物质空间与精神空间
        5.2.1.3 结构空间与社会空间
        5.2.2 人居结构的空间理论
        5.2.2.1 秩序——人居的地标与基体
        5.2.2.2 繁杂——人居的社会权利空间
        5.2.2.3 重建——人居的公共秩序
        5.2.3 城市的时间维度
        5.2.3.1 时间结构
        5.2.3.2 城市的四度空间——历史性
        5.2.3.3 历史性城市
        5.2.4 人居结构的时间理论
        5.2.4.1 机制:城市机能的时间积累
        5.2.4.2 类型:建筑与城市的人居参照
        5.2.4.3 原型:城市功能的人居演化
        5.2.5 城市的文脉
        5.2.5.1 文脉与结构
        5.2.5.2 拼帖的城市
        5.2.6 城市的人居场景
        5.2.6.1 缔造情境化空间
        5.2.6.2 缔造事件性空间
        5.3 城市的认知特征
        5.3.1 认知主体的差异性
        5.3.2 空间主体性与城市活力
        5.3.2.1 可意象城市
        5.3.2.2 适宜城市标准
        5.3.2.3 城市活力的衰落
        5.4 城市人居要素的人文思考
        5.4.1 城市步行街道
        5.4.2 城市交通与速度
        5.4.3 城市景观
        5.4.3.1 城市纹理
        5.4.3.2 环境容量
        5.4 城市的人居环境可持续发展对策
        5.4.1 提倡整体式城市设计
        5.4.1.1 整体原则——系统整合与结构转换
        5.4.1.2 平衡原则——体系自容与形态演替
        5.4.1.3 稳固原则——文化内核与环境容量
        5.4.3.4 认知原则——公众参与社区设计
        5.4.2 城市本土化的空间发展对策初探
        5.4.2.1 提取城市“功能聚合单元”
        5.4.2.2 “居合型”城市空间
        5.4.2.3 “聚合型”城市空间
        5.5 本章小结
下篇 实践反思与观念应对
    第6章 我国本土建筑的实践与转向
        6.1 我国本土建筑实践中的两次引进与三次转向
        6.1.1 第一次转向:从“准国际式”转向“大传统”民族式
        6.1.1.1 “大传统”与“小传统”
        6.1.1.2 50~60年代:“民族形式”建筑与“大传统”
        6.1.2 第二次转向:“小传统”初见倪端
        6.1.2.1 “大传统”转向“小传统”
        6.1.2.2 60、70年代的本土性实践与主要艺术特征
        6.1.2.3 “后现代建筑”的引进
        6.1.3 第三次转向:从“形式本土”论转向“场所本土”论
        6.1.3.1 地域主义和新乡土主义思潮
        6.1.3.2 80年代多元化的民族形式建筑
        6.1.3.3 从“形式本土论”到“场所本土论”
        6.2 现阶段我国本土建筑发展面临的问题
        6.2.1 理论研究存在实践上的断层
        6.2.2 设计领域的“趋同”
        6.2.3 盲目追求高标准\唯“洋”至上
        6.2.4 经济社会因素的忽视
        6.2.5 先锋实践研究欠缺
        6.3 我国本土建筑的发展建议
        6.3.1 注重全球文化与本土文化的优化性整合
        6.3.1 注重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优势性融合
        6.3.3 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灵活性结合
        6.3.4 几点具体的建议
        6.4 对我国建筑非本土高层居住模式的空间解析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语:本土建筑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7.1 本土建筑的可持续发展——深层次的环境战略
        7.1.1 本土建筑的整体理论体系
        7.1.1.1 建立整体的本土观
        7.1.1.2 系统的整合与优化
        7.1.2 本土建筑理论的整体理念
        7.1.2.1 整体自然生态观
        7.1.2.2 整体经济技术观
        7.1.2.3 整体社会人文观
        7.1.2.4 整体城市区域观
        7.2 本土建筑的可持续发展原则
        7.2.1 以开放促进发展
        7.2.1.1 对建筑系统的开放
        7.2.1.2 对区域与城市开放
        7.2.2 以多价适应发展
        7.2.2.1 建筑体系的多价性
        7.2.2.2 社会价值的广泛性
        7.2.3 以实践衡量发展
        7.2.3.1 立足科学的实践性
        7.2.3.2 立足社会的实践性
        7.3 本土建筑的非设计应对
        7.3.1 注重设计的前期策划
        7.3.2 设计师对运做的正确定位
        7.3.3 社会参与和用后评估
        7.4 结论
附录
主要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9)论本雅明的历史和时间意识(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本雅明的历史哲学思想对马克思唯物史观的回应
    一、西方自由民主体系与人类最理想的制度模式
    二、“马克思主义向何处去”的疑问与本雅明历史哲学思想的启迪
    三、本雅明历史哲学思想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四、论文研究的重点和基本理论框架
第一章 危机和批判
    第一节 资本主义的拱廊街
        一、商品拜物教和物化世界
        二、现代性的幻境世界
        三、现代性神话
    第二节 历史进步论的幻象
        一、历史进步观念
        二、“进步的观念必须以灾难的观念为基础”
    第三节 废墟和乌托邦意义
        一、现代性的碎片和废墟
        二、乌托邦意义
        三、现代性的辩证意象
第二章 黑格尔历史理性破产后的历史观念
    第一节 实证的历史主义和新康德主义的历史哲学
        一、实证的历史主义
        二、新康德主义历史哲学
    第二节 柏格森、胡塞尔的时间意识
        一、柏格森对于“两种时间”的区分
        二、胡塞尔的内在时间意识
    第三节 尼采、海德格尔的历史观
        一、尼采的历史观
        二、海德格尔的历史观
第三章 历史和时间观念的认识论基础
    第一节 对现代形而上学语言观和认识论的批判
        一、命名语言和判断语言
        二、对康德及其以后的现代认识论的批判
        三、作为“教义”的知识
    第二节 碎片和星座
        一、存在的辩证结构
        二、理念:永恒的星座
    第三节 唯物主义经验论:停顿的辩证法
        一、停顿的辩证法
        二、寓言式的辩证意象
第四章 弥赛亚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
    第一节 犹太教的弥赛亚主义
        一、神秘主义
        二、犹太教神秘主义:喀巴拉
        三、弥赛亚主义
        四、弥赛亚性
    第二节 历史唯物主义
        一、共产主义是指向人类解放的现实运动
        二、阶级意识
        三、现代社会与未来社会
第五章 本雅明的时间意识
    第一节 希腊和犹太的时间观念
        一、希腊人的时间观念
        二、希伯来人的时间观念
    第二节 基督教的时间观念
        一、线性时间观
        二、被投射到未来的永恒
        三、时间内在化的先河
    第三节 本雅明时间意识的主要内容
        一、时间与存在
        二、时间与历史
        三、时间与伦理
        四、时间的辩证结构
第六章 过去、现在和未来
    第一节 历史的辩证意象
        一、世俗性和弥赛亚性辩证统一的人类存在状态
        二、历史的两幅面孔
        三、历史:“时间里的真实”
        四、另一种书写历史的方式——逆向梳理历史
    第二节 过去的意义与解放
        一、指向弥赛亚救赎的过去
        二、革命和解放:弥赛亚断裂
    第三节 即将来临的正义
        一、正义——一种承诺和可能性
        二、没有弥赛亚的弥赛亚
第七章 一个没有政治和历史的未来社会何以可能
    第一节 人类的自我中心性与陷入目的论思维的传统历史观
        一、人类的自我中心性和二元的世界
        二、陷入目的论思维的传统历史观
        三、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对于传统历史观的批判
    第二节 本雅明历史哲学思想的独特性和存在的问题
        一、存在的辩证性和指向他者的伦理
        二、超越现实政治和历史的可能性
        三、本雅明的历史观存在的问题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详细摘要

(10)基于粒子群算法的水面无人艇动态避碰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1.2.1 船舶领域研究现状
        1.2.2 碰撞危险研究现状
        1.2.3 避碰决策研究现状
    1.3 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构安排
第2章 无人艇碰撞危险度模型
    2.1 安全会遇距离模型
        2.1.1 基于船舶领域的安全会遇距离
        2.1.2 基于碰撞区域、操纵余地的安全会遇距离
        2.1.3 基于无人艇动态避碰研究的安全会遇距离模型
    2.2 基于模糊规则的无人艇碰撞危险度计算
        2.2.1 最近会遇距离
        2.2.2 最近会遇时间
        2.2.3 计算CRI1
    2.3 基于模糊综合评价的无人艇碰撞危险度计算
        2.3.1 最近会遇距离DCPA的碰撞危险度函数
        2.3.2 最近会遇时间TCPA的碰撞危险度函数
        2.3.3 无人艇与动态障碍物距离D的碰撞危险度函数
        2.3.4 无人艇与动态障碍物航速比K的碰撞危险度函数
        2.3.5 无人艇与动态障碍物相对方位B的碰撞危险度函数
        2.3.6 计算CRI2
    2.4 无人艇复合碰撞危险度模型的构建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基于粒子群的无人艇避碰算法
    3.1 标准粒子群优化算法
    3.2 粒子群优化算法的拓扑结构
    3.3 基于冯诺依曼拓扑结构的吸引-逃逸切换策略
        3.3.1 威胁粒子(threaten particle)
        3.3.2 强粒子(strong particle)与弱粒子(weak particle)
        3.3.3 吸引(attraction)与逃逸(escape)
        3.3.4 VN_AESPSO算法流程
        3.3.5 数值仿真对比验证
    3.4 无人艇动态避碰的粒子群数学模型
        3.4.1 环境建模
        3.4.2 基于避碰牵引点的适应度函数构建
        3.4.3 基于VN_AESPSO算法的无人艇速度-艏向避碰策略仿真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无人艇单动态障碍物避碰方法研究
    4.1 基于罚函数的避碰决策
        4.1.1 基于艏向控制的罚函数构建
        4.1.2 融合海事规则的常规避碰决策
        4.1.3 紧急避碰决策
    4.2 复航时机与动作
    4.3 无人艇单动态障碍物避碰仿真实验
        4.3.1 对遇局面
        4.3.2 右交叉局面
        4.3.3 左交叉局面
        4.3.4 追越局面
        4.3.5 紧急局面
        4.3.6 动态障碍物突然改变状态局面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无人艇多动态障碍物避碰方法研究
    5.1 基于最近会遇时间的障碍物在线更换策略
    5.2 基于多动态障碍避碰态势的无人艇多动态障碍物避碰策略
        5.2.1 多动态障碍物避碰态势
        5.2.2 以目标为导向的最危险动态障碍避碰策略
        5.2.3 以避碰次危险动态障碍为导向的全局避碰策略
        5.2.4 以安全为导向的全局避碰策略
    5.3 多障碍避碰仿真实验
        5.3.1 动态障碍物保持运动状态
        5.3.2 动态障碍物改变运动状态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6.1 论文的主要研究工作
    6.2 论文的主要创新点
    6.3 进一步研究的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四、群星之原始及其构造(论文参考文献)

  • [1]西天山“亚洲金腰带”金成矿作用及找矿潜力[D]. 俎波.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6(04)
  • [2]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方法研究[D]. 杨建辉.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3]华南地区基底组成与构造演化及其对成岩成矿的控制[J]. 汤家富,戴圣潜. 地学前缘, 2016(04)
  • [4]新疆包尔图铜矿赋矿变质岩特征及其地质意义[J]. 张海军,荆德龙,汪帮耀. 西北地质, 2014(02)
  • [5]乡村振兴背景下肥西圩堡文化遗产保护与研究 ——以刘老圩为例[D]. 解明明. 安徽大学, 2020(08)
  • [6]《宇宙与意象》研究及中国古代宇宙诗学论[D]. 张鸿.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14(12)
  • [7]北方满族民居历史环境景观分析与保护[D]. 韩沫. 东北师范大学, 2014(12)
  • [8]建筑与城市的本土观 ——现代本土建筑理论与设计实践研究[D]. 李蕾. 同济大学, 2006(09)
  • [9]论本雅明的历史和时间意识[D]. 纪逗. 黑龙江大学, 2011(06)
  • [10]基于粒子群算法的水面无人艇动态避碰方法研究[D]. 袁志豪.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20(04)

标签:;  ;  ;  ;  ;  

恒星的原始结构和结构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