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北美多年冻土调查中使用的几种电磁方法(论文文献综述)
顾锺炜[1](1981)在《北美多年冻土调查中使用的几种电磁方法》文中指出 从六十年代以来,电磁方法(又称交流电法)的地球物理勘探已普遍应用。这种方法具有无接触的特点,即没有电极与地的接触及其固有的接触电阻,且具有一定的勘探深度。可利用传播的无线电能量的全部频谱,从由雷电产生的超低频信号到由放射性衰变产生的γ射线的辐射。这种方法既可以是被动式的,如测量大地电流、自然电位、磁场、光辐射和核辐射;也可以是主动式的,如发射和接收雷达信号或无线电回波,感应和测量磁场或电场的感应极化强度。
顾钟炜,曾仲巩[2](1979)在《国内外冻土物探研究概况》文中研究指明 近年来,随着多年冻土地区的开发和建设,迫切需要提供有效的冻土调查方法,剌激了冻土地球物理方法的迅速发展,新技术新方法的试用也有很大进展。地震法和直流电法的应用范围逐渐扩大,解决的问题越趋深入。各种交流电磁法、地质雷达、激发极化法以及遥感技术已进行野外试验,有的开始推广应用。冻土的电学性质、声学性质和弹性性质的研究已深入到研究冻土的物理力学性质、微观结构和物理化学过程。本文主要概述近年来多年冻土地球物理方法的研究状况。
姜涛[3](2019)在《基于光纤应变传感技术的管道健康监测》文中认为管道是石油以及天然气的主要输送途径,但是由于管道通常埋于地下并且需要穿越地质条件恶劣的地区,在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作用下,管道事故常有发生,而油气管道一旦发生事故,将会导致严重的后果。所以实时监测管道的运营状况,对潜在的事故进行预警,对于确保管道的安全具有重大意义。因此本文利用光纤传感技术研究如何对管道进行健康监测,主要进行了以下工作:第一章首先介绍了管道运输业的发展现状,根据发生的管道事故总结了影响管道安全的主要因素分别是腐蚀、泄漏以及较大变形。阐述了国内外专家学者针对存在的问题所提出的管道安全检测和监测方法,总结了现有方法的优势和不足之处,尤其是对于应用光纤传感技术的管道安全监测方法进行了详细的介绍与分析。基于现有方法的不足之处,本文提出基于光频域反射技术和光纤光栅传感技术的管道健康监测的方法。第二章提出通过管道环向应变场测量管道内腐蚀的方法。利用弹性力学原理推导了管道环向应变与壁厚的关系,并应用Abaqus有限元分析软件分析了管道发生均匀腐蚀和局部腐蚀情况下管道的环向应变场分布特性。基于腐蚀后的环向应变场分布特性以及光频域反射技术,本文提出了一种用于监测管道内部腐蚀的应变场传感网,利用应变场传感网获得的应变分布重构应变场,通过重构的应变场可以对腐蚀进行精确、直观的定位,同时结合管道安全性评价准则,提出了利用应变场进行管道安全性评价的方法。第三章对本文提出的管道腐蚀监测方法进行试验验证。利用管道内部不同缺陷角度以及缺陷深度模拟不同类型的管道腐蚀,通过光频域反射技术测量管道截面上的环向应变分布,结果表明通过光频域反射技术能够有效测量单个管道截面上的内腐蚀信息。为了验证应变场传感网能否有效地监测一定范围内的管道腐蚀过程,开展了管道腐蚀过程监测试验,试验证明通过应变场传感网能够有效地定位和评估管道局部腐蚀。第四章对管道泄漏定位问题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光纤光栅传感器阵列的管道泄漏定位方法以及一种基于阈值检测的线性拟合法计算负压波拐点发生时间。基于环向应变与管道内压的关系,提出通过环向应变监测管道的泄漏。结合光纤光栅传感技术的优点,提出基于光纤光栅传感器阵列的管道泄漏定位方法,这种方法不需要已知负压波波速就能进行泄漏定位。为了计算负压波拐点的发生时间,通过试验研究了负压波导致的环向应变变化特点,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阈值检测的线性拟合法。为了验证本文的方法是否有效,进行了真实管道泄漏试验,试验证明基于阈值检测的线性拟合法可以准确地计算负压波拐点发生时间,基于光纤光栅传感器阵列的泄漏定位方法能够有效地对管道泄漏进行监测和定位。第五章研究了寒冷地区的管道变形监测方法。针对多年冻土以及季节性冻土地区的管道会产生较大变形从而影响管道安全的问题,本章提出应用光频域反射技术测量冻土中的管道轴向应变,应用连续的轴向应变计算管道的连续曲率,基于切角递推算法实现管道变形的重构。为了检验本文提出的方法是否适用于极寒天气下的管道变形监测,本文开展了模拟试验,试验中利用饱和粉质砂土产生的冻胀力使管道产生一定的变形,基于光频域反射技术测量管道轴向的应变分布,利用应变分布重构管道的形状,结果表明本文的方法能够有效测量管道的应变分布,通过应变分布可以获得管道的应力状态并重构管道的形状,可以对冻土地区的管道变形进行有效监测。第六章为本文的总结以及对未来研究工作的展望。
《中国公路学报》编辑部[4](2012)在《中国公路交通学术研究综述·2012》文中研究表明为了促进中国公路交通行业科技水平和管理水平的提高,推动中国公路交通事业的发展,通过对近年来国内外公路交通行业各领域(包括:道路工程、桥梁工程、隧道工程、交通工程、公路运输经济、汽车工程和机械工程)的研究状况进行总结、分析,系统梳理了国内外公路交通行业的学术研究现状、热点、存在问题、具体对策以及发展前景,以期为从事公路交通行业的学者提供新颖的研究视角和基础的研究资料。
丁访军[5](2011)在《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标准体系构建》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全球生态环境的迅速恶化,很多大型的生态研究网络应运而生,生态系统长期观测标准化问题提到了议事日程。伴随着国家林业局中国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网络(CFERN)的迅速发展,为了提升森林生态站的联网观测与研究能力,加快我国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网络与世界生态定位研究网络接轨,防止技术壁垒,提升我国在生态环境问题上的国际发言权和主导权,标准体系建设和标准化研究已经成为当前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网络亟待解决的问题。定位研究的目的在于揭示森林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的时空变化规律,及其对环境变化的响应与适应机制,回答林业重大科学问题,采用多过程、多尺度、跨区域的联网观测是定位研究的重要方法和手段。由于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的相关标准缺乏,造成不同生态站、不同研究人员对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的理解和表达不统一,生态站建设水平和定位观测研究水平参差不齐,观测数据千差万别,难以进行比较和共享,阻碍了定位研究网络台站的联网研究,无法为国家生态环境建设和社会经济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及数据服务。本研究通过系统分析国内外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的标准化现状,特别是森林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的标准化现状和存在问题,根据标准体系构建的原则、原理,结合森林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的特点,初步构建了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标准体系的总体框架。同时,详细阐述了各项标准的研建过程,指标的来源和依据,为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标准的制定与修订提供了积极的参考作用,为规范和提升森林生态站建设和观测研究水平,积累高质量的数据,实现数据共享,联网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对于我国开展森林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研究提供了积极的参考价值。本研究的主要结论包括:(1)对国内外生态系统长期观测及森林可持续经营的标准化现状,特别是森林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的标准化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综述与总结。与国外相比,我国森林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的标准化起步较晚,缺乏整体规划和标准体系,标准化工作相对滞后,相关标准缺项,而且对标准的宣贯力度和实施力度不够,已经制约了森林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的国际化、标准化、规范化和网络化的发展。(2)分析了森林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的特点,以系统学和生态学为基础,在“简化、统一、协调、优化”的标准化原理及“系统性、科学性、先进性、可扩展性和可操作性”的标准体系原则指导下,充分考虑森林生态系统的分布特点和区域差异,借鉴并参考相关领域的标准体系建设,从森林生态站的建设规范、运行管理、观测指标体系、观测方法、数据管理和数据应用六个方面构建了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标准体系框架。(3)根据森林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的内容及森林生态站数据采集和传输、海量数据存储与管理的现状,一方面以生态学、生态系统学理论为指导,依靠科学的设施、先进的观测和分析仪器,从定位研究站及野外综合实验基地、森林气象观测设施、森林水文观测设施、森林生物定位研究设施、土壤定位观测设施、森林健康与可持续发展观测设施、水土资源的保持观测设施和数据管理配套设施等8个方面构建了森林生态站建设技术要求;另一方面以数字化为思路,从数字化观测和数据采集设备、数字化传输设备、数据处理和分析设备及数字化森林生态站基础设施构建了森林生态站数字化建设规范。同时,编制和阐述了森林生态站建设技术规范中每个指标的来源及其依据。(4)通过分析国内外生态系统长期观测及森林可持续经营标准指标,充分借鉴吸收其优良指标及相关研究成果中的指标,采用专家分析和频度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建立了气象常规指标、森林土壤理化指标、森林生态系统的健康与可持续发展指标、森林水文指标和森林群落学特征指标五个方面共94个指标的森林生态系统定位观测指标体系。同时,根据森林生态系统的分布特点以及特殊性,建立了热带、暖温带、寒温带、干旱半干旱区森林生态系统定位观测指标体系,编制和阐述了各指标体系中每个指标的来源和依据。(5)通过分析国内外现有森林生态系统的定位研究方法,为满足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的发展需求,根据定位观测的长期性和连续性等特点,采用系统设计思路,将野外观测系统按照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设置,针对野外观测研究的水、土、气、生及其他方面的28个关键生态问题,把握新技术与新方法的应用,充分参考并借鉴国内外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的研究方法和相关标准,从观测内容、观测与采样方法及数据处理等方面建立了森林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系统野外观测方法,编制和阐述了每个观测方法的来源及其依据。(6)根据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中观测数据的特点,充分吸收和采纳国内外数字化、智能化方面的先进经验及国内外相关标准,根据森林生态系统定位观测体系中各指标的内在联系,科学划分各种观测数据,从管理指标、管理方法和信息管理系统三个方面构建了森林生态系统定位观测数据管理规范,编制和阐述了每项指标的来源、依据及其内涵。(7)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是森林生态系统定位观测数据应用的具体体现。通过分析国内外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中使用的指标和方法,采用专家咨询法和频度分析法相结合的方法,构建了水源涵养、保育土壤、固碳释氧、积累营养物质、净化大气环境、森林防护、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森林游憩八个方面14项指标的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规范,编制和阐述了每项评估指标的来源及其依据。(8)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标准体系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而且科学技术在日新月异地发展,标准体系必将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而不断发展、充实和完善。
付亚荣,李明磊,王树义,李云峰,李莉[6](2018)在《中国陆域冻土层可燃冰勘探开发现状与前景》文中研究说明作为世界公认的最具潜力的清洁高效能源,可燃冰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对其的关注热度呈几何级数增长。全球大于27%的陆域和90%海域存在可燃冰,其储量达2×1016m3,在陆域至少有38处永久冻土带发现了可燃冰。我国陆域冻土层可燃冰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西部高原和东北大小兴安岭地区,面积约215×104km2,占国土面积的22.4%,资源量约350×108吨油当量。综述了我国对陆域可燃冰调查研究现状、勘探开发现状;对陆域可燃冰识别技术、钻井技术、测井技术、开发技术进行了剖析,指出了陆域可燃冰商业化开采面临的温室效应、地质灾害、环境效应、法律法规等问题,对我国陆域可燃冰勘探开发前景进行了展望。
冉有华,李新,程国栋,南卓铜,车金星,盛煜,吴青柏,金会军,罗栋梁,唐志光,吴小波[7](2021)在《2005~2015年青藏高原多年冻土稳定性制图》文中研究说明连续性分类系统的适用性与数据匮乏是过去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制图的两个主要问题.文章基于高海拔多年冻土稳定性分类体系,在模型对比基础上,利用支持向量回归模型集合模拟了划分多年冻土稳定性的年平均地温,生产了空间分辨率为1km的青藏高原多年冻土稳定性分布图.制图中使用了青藏高原2005~2015年间共237个钻孔年平均地温(年变化深度处温度)观测数据,利用统计学习方法融合了地面观测与遥感冻结指数、融化指数、积雪日数、叶面积指数、土壤容重、高程和高质量的土壤水分再分析资料.该图显示,青藏高原多年冻土面积约115.02(105.47~129.59)×104km2,其中,极稳定型(<-5.0℃)、稳定型(-3.0~-5.0℃)、亚稳定型(-1.5~-3.0℃)、过渡型(-0.5~-1.5℃)和不稳定型(>-0.5℃)多年冻土面积分别为0.86×104、9.62×104、38.45×104、42.29×104和23.80×104km2,分别占青藏高原多年冻土的0.75%、8.36%、33.43%、36.77%和20.69%.以模拟的多年冻土稳定性分布图为基础,定义了划分多年冻土稳定型的遥感年平均地表温度和冻结数标准,这两个标准对于多年冻土稳定型的划分结果一致性分别达到69.6%和75.3%,对于多年冻土范围划分的一致性分别达到了90.1%和91.8%.
张秀敏,南卓铜,吴吉春,杜二计,王通,游艳辉[8](2011)在《基于多元自适应回归样条的青藏高原温泉区域的冻土分布制图》文中研究指明以探地雷达、电磁测深、钻探等技术方法获得野外数据及数字高程(DEM)遥感数据为基础,通过聚类分析和相关性分析对高程、坡度、坡向等因素对多年冻土分布的影响进行了定量化研究.利用非线性的多元自适应回归样条(MARS)方法建立了基于高程、太阳辐射的多年冻土分布模型,通过自身的交叉验证及对比年平均地温模型和逻辑回归模型的总体分类精度,说明MARS模型具有较好的分类精度.运用MARS模型模拟了整个温泉区域冻土的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MARS模型分类精度较高,验证了此模型模拟温泉区域冻土分布的可行性;此模型除了考虑高程对对多年冻土分布的控制作用外,还体现了太阳辐射这一局地综合因素对多年冻土分布的调整作用,较好地模拟了高程相对较低的低山区多年冻土的存在.
王振兴[9](2020)在《高原冻土退化条件下区域地下水循环演化机制研究 ——以大通河源区为例》文中研究说明高寒区多年冻土融化导致的地下水循环变化机制是水文地质和环境地质基础理论研究方面的关键科学问题之一,了解该类地下水动态对冻土变化的响应对寒区水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和工程建设具有重要价值。本文以青海大通河源区为研究区,开展高原冻土退化条件下区域地下水循环演化机制研究。通过监测、微结构测试、新型水化学同位素、多场耦合模拟等研究方法,系统分析了冻土退化过程特征,揭示了冻土微结构与渗流特征变化规律以及冻土退化条件下区域地下水循环演化机制,取得了如下主要成果:1)通过遥感解译、多元统计、地温监测及微结构研究,划分冻土类型与退化阶段,对比研究了大通河源区不同冻土退化阶段冻土面积、上下限、边界、地温及微观结构变化规律。通过多元统计分析水均衡计算等手段,阐明了地下水补径排响应规律。在降雨量不显著增加的基础上区内泉水流量、地表水径流量和地下水天然资源量呈现出了增加趋势,认为是冻土退化增大了地下水的补给通道及地下冰融水量所致。通过水均衡概算,得出地下冰融水占比约为17%。2)通过控温CT扫描、压汞实验及控温渗透试验,揭示了退化条件下冻土的微观结构变化及冻土渗透性能变化规律。升温过程使得冻土颗粒以及孔隙产生了重分配,冻土的中大孔隙增多,连通性增强;升温初期渗透系数快速增大,至-0.5℃时,渗透系数成倍增长,说明“高温冻土”已经具有一定的渗透性能,而非必须完全融化才能由“隔水层”变为“含水层”。探索建立了温度、微结构与渗透性能的定量关系方程。3)通过硫、硼、锶、铀同位素识别了不同地下水来源和循环途径;计算了多元水转化关系,结果表明冻土退化条件下,冻结层上水与层下水的联系变为密切,地下水系统由封闭转为开放;地下冰融水参与了地下水循环,其在连续冻土区、片状冻土区和岛状冻土区冻结层下水中补给的比例分别为9%、17%和11%;冻结层上水中补给比例分别为18%、24%和20%。最终建立了冻土退化条件下的高寒河源区山-盆多层级区域地下水循环模式。4)利用COMSOL Multi-physics软件系统的二次开发功能,改进了多场的耦合模型,实现了从中长周期时间尺度冻土退化条件下区域地下水循环演化的定量模拟与预测。5)揭示了“温度→冻土类型→微结构→渗透系数→水文地质结构→地下水循环模式演变→冻土释水→水质变化”的冻土退化条件下区域地下水循环演化机制。最后以地球科学系统理论从多圈层交互带的角度针对冻土退化可能产生的资源环境效应,提出了冻土环境与地下水资源保护的对策和建议。
樊凯[10](2009)在《多年冻土地区特殊路基设计与施工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多年冻土及其特殊工程性质给工程建设带来了显著影响,其中冻土路基的热稳定性是最关注的问题之一。论文在“系统总结历史成果、充分利用当前成果、注重指导设计实践、便于施工质量控制”理念指导下,采用室内模拟试验、数值仿真分析、实体试验工程修筑与观测等方法,重点从设计要点与施工质量控制方面,对多年冻土地区特殊路基调控技术开展了系统研究。纵向裂缝、热融沉陷、冻胀翻浆是多年冻土地区路基病害的主要形式。根据路基对阴阳坡效应响应的程度,多年冻土区填土路基病害可分为低路基病害与高路基病害;产生原因主要有多年冻土特殊性状、恶劣自然环境和人为因素。研究得出,保持冻土上限稳定的路基合理高度是随时间变化的,并给出了路基合理高度的定义及其数学表达式;放缓路堤边坡及设置保温护道对冻土路基热稳定性的改善效果并不明显;提出了多年冻土地区一般路基的设计原则与方法。通过多年冻土地区特殊调控路基的机理、适应性、设计要点与施工技术等研究表明,隔热层只能改变进入多年冻土的热周转量,但不能改变多年冻土热储增加的趋势,其仅适用于低温冻土区;碎块石路基具有较强的主动冷却路基的作用,是青藏高原合理经济的路基结构形式;无动力热棒在工作周期内是波动式工作的,能有效降低地温,双棒优于单棒,斜置优于竖置;遮阳板能有效遮蔽路基本体吸收太阳辐射热,减少路基体吸热,其工作时效是常年的;对流通风路基和组合式路基效果显著;特殊路基调控措施是解决高温冻土区路基病害、宽幅路基病害的有效措施。研究提出了特殊调控路基的设计要点与施工质量控制措施,以及应该注意的问题。
二、北美多年冻土调查中使用的几种电磁方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北美多年冻土调查中使用的几种电磁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2)国内外冻土物探研究概况(论文提纲范文)
一、国内冻土物探 |
(一)直流电测深 |
(二)冻土的直流电阻率测量 |
(三)地震法 |
(四)射气测量 |
二、苏联冻土物探 |
(一)直流电阻率法 |
(二)冻土的弹性和地震勘探 |
(三)激发极化法 |
(四)交流电法 |
三、北美冻土物探 |
(一)直流电阻率法 |
(二)地震声学方法 |
(三)交流电磁法 |
(四)测井 |
(五)重力法 |
(六)遥感技术 |
四、冻土地球物理方法发展趋势 |
(3)基于光纤应变传感技术的管道健康监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表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管道运输发展现状 |
1.1.2 管道运输存在问题 |
1.1.3 小结 |
1.2 国内外管道检测技术研究现状 |
1.2.1 管道腐蚀检测技术 |
1.2.2 管道泄漏检测技术 |
1.2.3 管道变形检测技术 |
1.2.4 小结 |
1.3 基于光纤传感技术的管道健康监测方法 |
1.3.1 光纤传感 |
1.3.2 基于光纤传感技术的管道腐蚀监测方法 |
1.3.3 基于光纤传感技术的管道泄漏监测方法 |
1.3.4 基于光纤传感技术的管道变形监测方法 |
1.3.5 小结 |
1.4 本文的研究意义以及主要研究内容 |
2 管道内腐蚀监测方法研究 |
2.1 管道内腐蚀作用下的环向应变场分布特征 |
2.1.1 环向应变测量理论 |
2.1.2 均匀腐蚀情况下环向应变场分布特征 |
2.1.3 局部腐蚀情况下环向应变场分布特征 |
2.1.4 小结 |
2.2 基于应变场传感网的管道内腐蚀监测方法 |
2.2.1 光频域反射技术 |
2.2.2 光纤传感器的应变测量试验以及安装方法研究 |
2.2.3 应变场传感网结构设计以及间距设置研究 |
2.2.4 基于应变场传感网的应变场重构算法 |
2.2.5 腐蚀后管道适用性评价 |
2.2.6 小结 |
2.3 本章小结 |
3 管道内腐蚀监测试验 |
3.1 既有腐蚀管道监测试验 |
3.1.1 管道腐蚀模型介绍 |
3.1.2 试验系统介绍 |
3.1.3 均匀腐蚀试验结果 |
3.1.4 局部腐蚀试验结果 |
3.1.5 小结 |
3.2 基于应变场传感网的管道腐蚀过程监测试验 |
3.2.1 试验设计 |
3.2.2 结果分析 |
3.2.3 管道剩余强度评价 |
3.2.4 小结 |
3.3 本章小结 |
4 基于光纤光栅传感技术的管道泄漏监测 |
4.1 管道泄漏监测和定位原理 |
4.1.1 基于环向应变的泄漏监测原理 |
4.1.2 基于光纤光栅传感器阵列的泄漏定位方法 |
4.1.3 小结 |
4.2 基于Kalman滤波器的环向应变信号处理 |
4.2.1 Kalman滤波器 |
4.2.2 标量Kalman滤波算法 |
4.3 负压波拐点定位方法 |
4.3.1 负压波测量试验 |
4.3.2 负压波拐点定位方法 |
4.3.3 小结 |
4.4 应用光纤光栅应变箍传感器阵列的管道泄漏试验 |
4.4.1 试验设计 |
4.4.2 试验工况介绍 |
4.4.3 试验结果分析 |
4.4.4 小结 |
4.5 本章小结 |
5 基于光频域反射技术的冻土中管道变形监测 |
5.1 基于分布式应变的管道形状还原算法 |
5.1.1 基于应变的平面曲线重构算法 |
5.1.2 管道结构的平面形状重构试验 |
5.1.3 小结 |
5.2 基于光频域反射技术的冻土中管道变形监测试验 |
5.2.1 试验介绍 |
5.2.2 试验结果分析 |
5.2.3 小结 |
5.3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4)中国公路交通学术研究综述·2012(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道路工程 |
1.1 路基工程 |
1.1.1 公路路基设计方法与理念 |
1.1.2 路基沉降预估方法与控制标准 |
1.1.3 公路路基稳定性分析方法 |
1.1.4 特殊路基处治技术 |
1.2 路面工程 |
1.2.1 路面材料 |
1.2.1. 1 路面面层材料 |
1.2.1. 2 路面基层材料 |
1.2.2 路面结构 |
1.2.3 路面施工质量控制技术 |
1.2.4 路面养护维修技术 |
1.2.5 特殊路面 |
1.3 线形设计理论与方法 |
1.3.1 线形设计指标 |
1.3.2 线形评价方法 |
2 桥梁工程 |
2.1 可持续桥梁工程的新理念 |
2.2 基于性能的桥梁设计方法 |
2.3 几何非线性分析 |
2.4 施工监控 |
2.5 施工过程随机模拟 |
2.6 近期桥梁抗震研究的若干新进展 |
2.6.1 近期桥梁震害的启示 |
2.6.2 桥梁抗震试验与数值分析 |
2.6.3 桥梁减隔震技术的发展 |
2.6.4 临近断层桥梁抗震问题 |
2.6.5 桥梁抗震评价与加固技术 |
2.7 风-车-桥耦合振动研究 |
2.7.1 风-车-桥耦合振动系统研究的意义 |
2.7.2 风-车-桥系统分析研究回顾 |
2.7.3 风-车-桥系统研究面临的问题 |
2.8 拱桥的现状与技术发展趋势 |
2.8.1 高强高性能材料应用 |
2.8.2 组合结构应用 |
2.8.3 施工技术 |
2.8.4 小结 |
2.9 桥梁耐久性与耐疲劳设计 |
2.1 0 高性能钢桥与新型组合结构桥梁的研究进展 |
2.1 0. 1 高性能钢桥 |
2.1 0. 2 新型组合结构桥梁 |
2.1 1 桥梁疲劳使用安全监测、评估新技术 |
2.1 2 桥梁桩基设计理论发展与面临的挑战 |
2.1 2.1 深水桩基受力计算研究 |
2.1 2. 2 软弱地基中桥梁桩基受力研究 |
2.1 2. 3 岩溶区桥梁桩基受力研究 |
2.1 2. 4 陡坡段桥梁桩基受力研究 |
2.1 2. 5 桥梁桩基动力分析研究 |
2.1 3 小结 |
3 隧道工程 |
3.1 修筑规模 |
3.2 结构形式 |
3.3 设计理论 |
3.4 施工技术 |
3.4.1 钻爆法 |
3.4.2 TBM法 |
3.4.3 盾构法 |
3.4.4 沉管法 |
3.5 营运监控 |
3.6 维修养护 |
4 交通工程 |
4.1 各国研究现状 |
4.1.1 国外研究现状 |
4.1.2 中国研究现状 |
4.2 存在的问题 |
4.2.1 城市交通拥堵日益严重 |
4.2.2 交通引起的能源和环境问题日益严重 |
4.2.3 交通安全问题 |
4.2.4 交通规划问题 |
4.2.5 城市停车问题 |
4.3 发展对策 |
4.3.1 城市交通拥堵对策 |
4.3.2 低碳交通体系 |
4.3.3 交通安全对策 |
4.3.4 公交优先发展对策 |
4.3.5 交通规划对策 |
4.3.6 城市停车对策 |
5 公路运输经济 |
5.1 需求、供给和价格 |
5.2 成本、规模和效率 |
5.3 费用和补贴 |
5.3.1 补贴和效率 |
5.3.2 补贴和收入分配 |
5.3.3 补贴与环境 |
5.4 属性和商品化 |
5.5 管制与管制改革 |
5.5.1 巴士市场改革 |
5.5.2 出租车市场改革 |
5.6 交通运输与经济发展水平及发展方式 |
5.6.1 交通与经济发展 |
5.6.2 交通和空间发展 |
5.7 小结 |
6 汽车工程 |
6.1 概述 |
6.2 标准与法规 |
6.2.1 汽车标准和法规概况 |
6.2.2 汽车强制性标准 |
6.2.3 汽车推荐性标准 |
6.2.4 中国汽车标准和法规的未来发展 |
6.3 汽车控制技术 |
6.3.1 重型商用车辆控制技术 |
6.3.2 汽车悬架控制技术 |
6.3.3 汽车控制策略 |
6.3.4 热点、不足与展望 |
6.4 汽车代用燃料技术 |
6.4.1 醇类代用燃料 |
6.4.2 天然气燃料 |
6.4.3 生物质能 |
6.5 电动汽车技术 |
7 机械工程 |
7.1 沥青搅拌设备技术现状与发展趋势 |
7.2 沥青混凝土摊铺设备技术现状与发展趋势 |
7.3 压实设备技术现状与发展趋势 |
7.4 机群智能化工程机械 |
7.5 工程机械行业发展存在的不足 |
(5)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标准体系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意义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 |
1.6 研究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国内外研究进展 |
2.1 国际生态系统长期观测的标准化现状 |
2.2 国内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的标准化现状 |
2.2.1 国内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的标准化现状 |
2.2.2 中国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网络(CFERN)的标准化现状 |
2.3 森林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的标准化概念 |
2.3.1 标准化及其相关概念 |
2.3.2 森林生态系统定位观测标准化概念 |
第三章 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标准体系框架 |
3.1 森林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的特点 |
3.2 标准体系的构建 |
3.2.1 标准体系和标准化原则 |
3.2.2 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过程分析 |
3.2.3 标准体系的构建步骤 |
3.2.4 标准体系的总体框架 |
第四章 森林生态站建设规范的标准化 |
4.1 森林生态站建设技术规范的标准化 |
4.1.1 目的和意义 |
4.1.2 标准化依据 |
4.1.3 森林生态站建设技术规范研建 |
4.2 森林生态站数字化建设的标准化 |
4.2.1 目的和意义 |
4.2.2 数字化建设标准研建 |
第五章 森林生态系统定位观测指标体系的标准化 |
5.1 目的和意义 |
5.2 指标体系的构建思路与方法 |
5.3 国内外标准和指标的分析 |
5.4 森林生态系统定位观测指标体系的研建 |
5.4.1 指标体系的范畴 |
5.4.2 指标体系研制依据 |
5.4.3 指标体系的研建 |
5.5 热带森林生态系统定位观测指标体系的研建 |
5.5.1 指标体系的范畴 |
5.5.2 指标体系研制依据 |
5.5.3 指标体系的研建 |
5.6 暖温带森林生态系统定位观测指标体系的研建 |
5.6.1 指标体系的范畴 |
5.6.2 指标体系研制依据 |
5.6.3 指标体系的研建 |
5.7 寒温带森林生态系统定位观测指标体系的研建 |
5.7.1 指标体系的范畴 |
5.7.2 指标体系研制依据 |
5.7.3 指标体系的研建 |
5.8 干旱半干旱区森林生态系统定位观测指标体系的研建 |
5.8.1 指标体系的范畴 |
5.8.2 指标体系研制依据 |
5.8.3 指标体系的研建 |
第六章 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野外系统观测方法标准化 |
6.1 目的和意义 |
6.2 野外系统观测方法的范畴 |
6.3 研建思路与方法 |
6.4 野外系统观测方法的研建 |
6.4.1 森林水文 |
6.4.2 森林土壤 |
6.4.3 森林气象 |
6.4.4 森林生物 |
6.4.5 其他 |
第七章 森林生态系统定位观测数据管理的标准化 |
7.1 目的和意义 |
7.2 数据管理指标体系的研建 |
7.2.1 数据管理的范畴 |
7.2.2 标准化思路和方法 |
7.2.3 数据管理指标体系研建 |
第八章 森林生态系统定位观测数据应用的标准化 |
8.1 目的和意义 |
8.2 指标体系的范畴界定 |
8.3 评估指标及方法构建 |
8.3.1 国内外生态服务功能评估研究综述 |
8.3.2 指标体系研制的思路和方法 |
8.3.3 评估规范研建 |
第九章 结论与讨论 |
9.1 结论 |
9.2 讨论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学术研究 |
致谢 |
(6)中国陆域冻土层可燃冰勘探开发现状与前景(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1 中国陆域冻土层可燃冰分布情况 |
2 中国陆域冻土层可燃冰勘探开发现状 |
2.1 调查研究现状 |
2.2 勘探开发技术现状 |
2.2.1 陆域可燃冰识别技术 |
2.2.1. 1 地球物理识别技术 |
2.2.1. 2 地球化学异常识别技术 |
2.2.1. 3 其他识别技术 |
2.2.2 陆域可燃冰钻井技术 |
2.2.3 陆域可燃冰测井技术 |
2.2.4 陆域可燃冰开采技术 |
3 陆域冻土层可燃冰开发对环境的影响 |
3.1 对环境的影响 |
3.2 应对环境影响风险的措施 |
4 我国陆域可燃冰勘探开发前景 |
4.1 陆域可燃冰资源丰富 |
4.2 可借鉴的海域可燃冰成功试采经验 |
4.3 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陆域可燃冰勘探开发技术 |
5 结论 |
(7)2005~2015年青藏高原多年冻土稳定性制图(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方法与数据 |
2.1 高海拔多年冻土分类系统 |
2.2 年平均地温预测 |
2.2.1 选择预测因子 |
2.2.2 统计学习模型 |
2.3 数据与处理 |
2.3.1 年平均地温钻孔测量数据 |
2.3.2 遥感地表温度数据 |
2.3.3 积雪、植被与土壤数据 |
2.3.4 再分析资料 |
2.3.5 地形数据 |
2.3.6 辅助数据 |
2.4 精度评价 |
2.4.1 评价年平均地温 |
2.4.2 评价多年冻土范围 |
3 结果 |
3.1 年平均地温统计模型建立的预测变量 |
3.2 年平均地温与多年冻土稳定型分布图 |
3.3 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分布特征 |
3.3.1 多年冻土分布的总体特征 |
3.3.2 多年冻土稳定性的地形分布特征 |
3.3.3 青藏铁路工程走廊的多年冻土稳定性 |
3.4 间接检验 |
3.4.1 年平均地温的相对精度 |
3.4.2 多年冻土范围的相对精度 |
3.5 划分多年冻土稳定型的遥感地表温度标准 |
4 讨论 |
4.1 青藏高原多年冻土面积 |
4.2 新多年冻土图的潜在应用 |
5 结论 |
(8)基于多元自适应回归样条的青藏高原温泉区域的冻土分布制图(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多元自适应回归样条方法 |
2 研究区概况及数据准备 |
2.1 研究区概况 |
2.2 数据来源及处理方法 |
2.3 聚类分析和相关性分析 |
3 模型的建立和精度验证 |
3.1 基于MARS的模拟结果 |
3.2 模型适用性验证 |
3.3 MARS与地温模型、逻辑回归模型的对比 |
3.4 多年冻土分布特征 |
4 结论 |
(9)高原冻土退化条件下区域地下水循环演化机制研究 ——以大通河源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关键科学问题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5 支撑课题 |
1.6 创新点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
2.1 自然地理 |
2.2 区域构造及地质条件 |
2.3 冻土分布特征 |
2.4 区域水文地质条件 |
第三章 典型高原多年冻土退化过程及变化特征 |
3.1 研究方案 |
3.2 气温及人类活动变化特征 |
3.3 冻土及融区面积变化 |
3.4 冻土上下限及各类型冻土分布边界变化 |
3.5 冻土地温变化及退化阶段划分 |
3.6 冻土退化过程微结构特征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冻土退化条件下渗流性能与微结构演变规律及定量关系 |
4.1 研究方案与试验原理 |
4.2 基于CT特征值的冻土退化条件下微结构特征 |
4.3 基于压汞实验的冻土退化条件下孔隙分布规律 |
4.4 冻土退化条件下渗透性能的变化特征 |
4.5 冻土退化条件下微结构、温度与渗流参数的定量关系方程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冻土退化条件下区域地下水补径排要素响应规律 |
5.1 研究方案 |
5.2 区域水文地质结构变化 |
5.3 地下水主要补给源 |
5.4 地下水主要排泄项-泉流量变化 |
5.5 地表水径流量趋势分析 |
5.6 区域地下水资源量均衡计算 |
5.7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冻土退化条件下地下水水化学及环境同位素特征 |
6.1 研究方案、样品采集和测试方法 |
6.2 冻结层上水水化学特征 |
6.3 冻结层下水水化学特征 |
6.4 构造融区、河谷融区水化学特征 |
6.5 地下水形成起源的水化学识别 |
6.6 热泉及冻结层下水循环深度 |
6.7 冻结层上水氘氧环境同位素特征 |
6.8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冻土退化条件下区域地下水循环特征的新型同位素识别 |
7.1 研究方案与分析原理 |
7.2 地下水硫同位素特征 |
7.3 地下水锶同位素特征 |
7.4 地下水硼同位素特征 |
7.5 地下水铀同位素特征 |
7.6 地下水年龄及更新性 |
7.7 基于新型同位素的多元水转化关系分析 |
7.8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冻土退化条件下区域地下水循环模式及演化机制 |
8.1 连续冻土分布区地下水循环模式 |
8.2 片状(岛状)冻土分布区地下水循环模式 |
8.3 季节冻土区地下水循环模式 |
8.4 大通河源区地下水循环模式演变过程 |
8.5 冻土退化条件下区域地下水循环演化机制 |
8.6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冻土退化条件下区域地下水循环演化多场耦合模拟预测 |
9.1 COMSOL MULTI-PHYSICS及其控制方程 |
9.2 二维水文地质模拟剖面的概念模型与边界条件 |
9.3 温度场模拟预测 |
9.4 饱和度变化特征 |
9.5 含水层结构变化 |
9.6 模型的验证 |
9.7 地下水循环模式的演变模拟预测 |
9.8 地下水排泄量变化规律 |
9.9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建议 |
结论 |
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
主持的项目 |
第一作者发表的文章 |
(10)多年冻土地区特殊路基设计与施工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O 绪论 |
第一章 概述 |
1.1 本课题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
1.2 多年冻土地区路基设计和施工面临的主要问题 |
1.3 冻土工程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多年冻土地区特殊路基工程研究现状 |
1.5 已有研究成果总结 |
1.6 本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多年冻土地区路基病害及其原因 |
2.1 多年冻土地区路基主要病害与特征 |
2.2 多年冻土地区路基病害的主要原因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多年冻土地区一般路基结构设计 |
3.1 冻土路基勘察与调查 |
3.2 路基设计原则 |
3.3 多年冻土地区一般路基结构设计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多年冻土地区特殊调控路基及其设计 |
4.1 隔热层路基 |
4.2 碎石、片块石路基 |
4.3 热棒路基 |
4.4 遮阳板路基 |
4.5 通风管路基 |
4.6 宽幅通风路基 |
4.7 其它类型特殊调控路基 |
4.8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多年冻土地区特殊调控路基施工质量控制 |
5.1 特殊调控路基施工质量控制 |
5.2 路基设计与施工中应注意的问题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
6.1 主要研究结论 |
6.2 问题与建议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四、北美多年冻土调查中使用的几种电磁方法(论文参考文献)
- [1]北美多年冻土调查中使用的几种电磁方法[J]. 顾锺炜. 冰川冻土, 1981(04)
- [2]国内外冻土物探研究概况[J]. 顾钟炜,曾仲巩. 冰川冻土, 1979(01)
- [3]基于光纤应变传感技术的管道健康监测[D]. 姜涛. 大连理工大学, 2019(01)
- [4]中国公路交通学术研究综述·2012[J]. 《中国公路学报》编辑部. 中国公路学报, 2012(03)
- [5]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标准体系构建[D]. 丁访军.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11(03)
- [6]中国陆域冻土层可燃冰勘探开发现状与前景[J]. 付亚荣,李明磊,王树义,李云峰,李莉. 工程研究-跨学科视野中的工程, 2018(05)
- [7]2005~2015年青藏高原多年冻土稳定性制图[J]. 冉有华,李新,程国栋,南卓铜,车金星,盛煜,吴青柏,金会军,罗栋梁,唐志光,吴小波.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2021(02)
- [8]基于多元自适应回归样条的青藏高原温泉区域的冻土分布制图[J]. 张秀敏,南卓铜,吴吉春,杜二计,王通,游艳辉. 冰川冻土, 2011(05)
- [9]高原冻土退化条件下区域地下水循环演化机制研究 ——以大通河源区为例[D]. 王振兴. 中国地质科学院, 2020
- [10]多年冻土地区特殊路基设计与施工技术研究[D]. 樊凯. 长安大学, 20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