镧系元素的某些热力学性质定律

镧系元素的某些热力学性质定律

一、镧系元素某些热力学性质的规律(论文文献综述)

徐明辉[1](2021)在《LiCl-KCl体系中铈的电化学行为及铈与铀的热力学分离》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刘阳[2](2021)在《含氮杂环配体分离超钚锕系元素及三价镧锕离子的理论研究》文中研究说明

肖阳[3](2021)在《手性萃取剂PMAAD分离Am(Ⅲ)/Eu(Ⅲ)的理论研究》文中提出

刘兆庭[4](2021)在《锂、镁电解过程杂质电化学行为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金属镁、锂是高强超轻金属结构材料的关键合金元素。金属锂是国家战略性金属,广泛应用于新能源、新材料、新医药等领域,被誉为“工业味精”与“新能源金属”。金属锂及锂材产品是高比能固态锂电池的关键负极材料,随着固态锂电池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不断应用,金属锂的发展前景和需求空间将不断扩张。熔盐电解是生产金属锂、镁的主要方法。实际生产中,原料、设备和工具带来或产生杂质进入电解质是不可避免的,杂质会产生槽渣,加速阳极消耗,影响电解质循环,增加电流空耗,降低电流效率,增加能耗等,有些杂质在阴极析出降低产品纯度,导致产品质量下降。研究金属锂、金属镁熔盐电解过程中杂质电化学行为,对揭示电化学微观机理,优化电解工艺,提高电流效率,保证产品质量,节能降耗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本文针对电池级金属锂产品的技术需求,开展了轻金属杂质离子(Mg(Ⅱ)和Al(Ⅲ))、过渡族杂质离子(Mn(Ⅱ)、Ni(Ⅱ)、Fe(Ⅱ))以及含氧化合物杂质H2O、LiOH、Li2O及SO42-等在锂电解过程中的电化学行为,以及镁电解过程中Mn(Ⅱ)、Ni(Ⅱ)、Fe(Ⅱ)等离子的阴极电化学行为研究。结果表明,锂电解过程中,杂质离子Mg(Ⅱ)、Al(Ⅲ)、Mn(Ⅱ)、Ni(Ⅱ)及Fe(Ⅱ)在电极上反应均属于受扩散控制的一步还原过程,且具有准可逆特点。杂质离子会优先于目标离子在电极析出,消耗部分电量,降低产品纯度。计时电流法实验结果表明这些杂质在钨电极的沉积均属于瞬时成核过程。循环伏安法及方波伏安法研究结果表明Fe(Ⅲ)不能在熔盐体系中稳定存在,会进一步分解为Fe(Ⅱ)。H2O、LiOH、Li2O及SO42-等含氧杂质在锂电解体系中的电化学过程研究表明,空气中的水会通过扩散进入电解质内部参与电化学反应,计算得到H2O进入电解质后电化学反应交换电子数为1,表明H2O与LiCl反应生成LiOH。OH-发生两次电化学还原,计算得到第一步电化学反应电子转移数为1,表明为OH-还原生成H过程,第二步反应表示吸附在电极表面H还原并与电解质中Li+生成LiH过程。锂电解体系中Li2O易与H2O反应生成LiOH杂质,改变电极过程。计时电流法研究结果表明加入Li2O使得金属锂成核方式由瞬时成核转变为渐进成核。电解质中H2O、LiOH及Li2O存在会消耗部分电量,影响金属锂析出,加快电极损耗,降低电极使用寿命。循环伏安法研究结果表明SO42-会向阴极迁移并参与阴极过程,给出了 SO42-在阴极氧化还原反应路径,认为SO42-可在阴极表面发生四步还原反应,生成多种产物,消耗电量,造成阴极钝化抑制锂的正常析出。镁电解过程中,杂质离子Mn(Ⅱ)、Ni(Ⅱ)及Fe(Ⅱ)在电极上的还原属于受扩散控制的一步两电子准可逆过程。通过半积分法计算了不同温度下的扩散系数,基于扩散系数得到不同离子扩散活化能分别为30.60 kJmol-1、45.81 kJ mol-1以及25.12 kJ mol-1。Nicholson法计算得到循环伏安法扫描速率为0.5 V/s时,Mn(Ⅱ)/Mn(0)、Ni(Ⅱ)/Ni(0)及Fe(Ⅱ)/Fe(0)体系的标准速率常数k0依次为0.72×10-3 cm/s、1.68×10-3cm/s和2.32×10-3 cm/s,固有反应速率与传质速率的比率Λ值依次为0.0314、0.0785、0.0886。计时电流法实验结果表明杂质在钨电极上的沉积过程均属于瞬时成核。

张成斌[5](2021)在《Ⅳ B族单质及其合金高压下的第一性原理研究》文中指出高压物理科学是材料研究领域的重要学科。高压可以使材料的结构、电子结构以及超导电性等特性发生改变。高压相变和超导电性是材料研究领域的热点问题,在生物、化学、工业以及生产生活中有重要价值。本文针对材料的高压行为,采用以密度泛函理论为基础的从头算法,研究了以下内容:金属Hf的结构、弹性、声子谱、电子、热力学性质和超导电性等特性,以及高褶皱二维蜂窝结构铪烯的结构稳定性以及超导电性;等原子比的Ti Zr、Ti Hf和Zr Hf合金的结构、弹性、声子谱和超导性能;U-Zr合金体系的结构,电子结构、磁态和弹性性能。对于金属Hf,计算的结构参数、体模、声子谱和热力学特性等结果与实验结果符合良好。计算的hcp到omega相以及omega到bcc相转变的压力是44.8和73 GPa。hcp、omega和fcc相在P=0 GPa时的弹性常数和弹性模量与之前的实验和计算结果吻合。0 GPa时,hcp、omega和fcc相是机械稳定相,bcc相是机械不稳定相,加压后bcc相也可以达到机械稳定。四种结构的体模B随着压力增加而增大。hcp、fcc和bcc相的剪切模量也随压力增加而增大,但omega相的剪切模量是先增大后减小。弹性各项异性结果显示,金属Hf是各项异性的材料,并且通用各向异性指数显示,hcp和omega相在加压后各向异性增加,bcc相各向异性减小。声子谱显示,hcp和omega相在较宽压力范围是动力学稳定相。bcc相常温常压下不是动力学稳定相,但加压到62 GPa或者升高温度也可以实现动力学稳定。较宽的压力和温度范围内hcp相热力学特性的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基本一致。基于吉布斯能量预测了金属Hf的P-T相图。超导转变温度Tc的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相符。费米能级处态密度的贡献主要是d轨道电子,并且Tc与费米能级处d轨道电子的占据状态有着密切关系。bcc相大的电声耦合常数λ主要是源于[1 1 0]方向的TA1支声子软模。加压后,Tc的增加或减小与λ的增大或减小密切相关。二维铪烯的计算结果显示,环境条件下,预测的高褶皱结构的铪烯是动力学稳定结构。超导转变温度Tc的预测结过是2.58 K,略大于体结构hcp-Hf的计算结果。等原子比的Ti Zr、Ti Hf和Zr Hf合金的结果显示,α,ω和β相的晶格参数和相变压与其它已知的实验和理论数据是一致的。0 K和0 GPa时,Ti Zr和Ti Hf合金的ω相在能量学上更稳定,而Zr Hf合金是α相基态能量更低。加压后ω相会转变成β相,预测的Ti Zr、Ti Hf和Zr Hf合金ω→β的相变压分别是35、68.3和46.7 GPa。α、ω和β相的弹性常数和弹性模量与已知的实验和计算结果相符,且α和ω相在环境条件下是机械稳定相,而β相为机械不稳定相。此外,α和ω的机械稳定性在给定的压力范围内不变,β相在压缩后可以成为机械稳定相。压力的增加可以提高α-Zr Hf和ω-Zr Hf的延展性,降低β-Zr Hf的延展性。α到ω(α到β)相变会降低(提到)Zr Hf合金的延展性。在环境条件下,α和ω相是动力学稳定相,β相是动力学不稳定相,但是加压或升温可以使β相动力学稳定。此外,计算的Tc与实验数据吻合较好。压缩后,Ti Zr、Ti Hf和Zr Hf合金各个相的Tc增加或减少与对应的电声耦合常数λ的增加或减小紧密相关。合金体系的材料性能是在相应的纯金属的性能的中间水平,并且与相应的单一元素系统存在类似的高压行为。U-Zr合金体系的结果显示,δ-UZr2的基态晶格常数与实验结果符合的很好。并且,有随着压力的增加,a/a0是逐渐增大的,c/c0和V/V0逐渐减小,说明δ-UZr2的c方向更易压缩。δ-UZr2具有良好的金属性,压力的增加到约17 GPa,电子态密度自旋向上和向下的曲线由不对称变为对称,预示δ-UZr2由自旋铁磁态变为非磁态。0GPa时,δ-UZr2是力学稳定相。0~50 GPa的压力范围内,体模B、剪切模量G、杨氏模量E以及B/G值随着压力增加而增大,说明压力提高了材料的硬度以及延展性。对于等原子比U-Zr合金体系。优化后得到的结构参数符合相应的实验值。计算结果显示,铁磁态的α(U)相UZr合金是更加稳定的结构。在实验发现的γ(U,Zr)相的基础之上,我们预测了两个可能的结构ω(Zr)和α(Zr)相。费米能级附近的主要电子占据是来自U-5f电子,并且存在弱的关联效应。Zr元素决定着UZr合金的力学强度。总的来说,金属钛、锆、和铪与它们的三种等原子比二元合金在晶体结构、相变规律、力学和动力学特性以及超导电性上面存在很多相似之处。比如:第一,虽然单晶与合金的低温低压下的结构可能不一样,但是它们的高温高压相都是一种体心立方结构;第二,不论是单晶还是合金它们的相变驱动力都是热力学驱动而不是机械驱动,并且都是良好的延性材料;第三,单晶与合金的超导转变温度最高的结构都是β相,并且合金相的最大超导转变温度要高于单晶相。此外,对于钛、锆、和铪元素与其它族元素的合金,比如铀锆合金体系,锆元素为体系提供了主要的力学性能。这也体现了Ⅳ B族元素的良好力学性能的用途。

颜强[6](2021)在《稀有金属钼、锑、钴离子液体的合成及热力学性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稀有金属化合物具有独特的结构和性质,通过结构设计可以获得不同种类及性能的稀有金属离子液体,其应用前景广泛。本文合成了1-丁基-3-烷基咪唑钼酸盐[Cnbim]2[MoO4](n=1,2,3),烷基咪唑六氟锑酸盐[CnCnim][SbF6](n=3/4),1-(2-甲氧基乙基)-3-烷基咪唑四异硫氰酸钴[Cn2O1IM]2[Co(NCS)4](n=1,2,3),N-烷基吡啶四异硫氰酸钴[CnPy]2[Co(NCS)4](n=5,6)等十余种稀有金属离子液体,以核磁共振氢谱、核磁共振碳谱、红外、拉曼和电喷雾电离质谱等对所合成的离子液体进行表征,确定目标产物。在293.15 K~343.15 K范围内测量了多种稀有金属离子液体的密度、表面张力、折光率和电导率等性质数据,计算了稀有金属离子液体的热膨胀系数α,得到离子液体空隙体积以及孔隙率,获得了离子液体的分子体积,讨论了离子液体分子体积与其阳离子烷基链长短的相关关系。基于Glasser理论,分别计算了离子液体的标准熵S0(298 K)、晶格能UPOT、表面熵Sa以及表面能Ea,通过以上计算数据分析了其结构与性质的构效关系,从晶格能的角度解释了离子液体常温条件下呈现熔融状态的原因。通过引入摩尔表面Gibbs自由能将传统的E(?)tv(?)s方程加以改进得到新的E(?)tv(?)s方程,使其斜率和截距都有了明确的物理意义:斜率代表摩尔表面焓,截距代表摩尔表面熵。结合稀有金属离子液体的折光率以及上述得到的摩尔表面Gibbs自由能,估算表面张力,结果与相对应的实验值拟合率0.99以上。同时,引入空隙摩尔表面Gibbs自由能的概念拓展了空隙理论模型,并经推导发现其数值及空隙摩尔表面熵ss和空隙摩尔表面焓hs均是与离子液体类型无关的常量,只与空隙的体积和形状有关。最后,研究了离子液体的电导率与温度的关系,得到了离子液体的电导活化能、摩尔电导率和扩散系数,并总结了其与阴离子和阳离子烷基链的关系。应用恒温热重法测定了稀有金属离子液体在平均温度下的蒸发焓ΔlgHmθ(Tav)。在统计热力学的基础上,根据Verevkin方法,分别估算了离子液体的气相和液相热容差,进而将ΔlgHmθ(Tav)转换成298.15 K下的蒸发焓,并计算了各个温度下的蒸发焓。将计算结果与通过Kabo以及Rebelo经验方程估算得到的ΔlgHmθ(298.15 K)进行了对比,验证了恒温热重测试蒸发焓的合理性,并通过计算溶解度参数进行了极性估算。通过低温绝热量热仪测量了稀有金属离子液体在78 K~400 K温度区间内的低温热容。对实验热容值进行分段拟合,用最小二乘法得到了离子液体的多项式拟合方程,拟合值与实验值之间的相对偏差均小于0.6%。最后,为了方便后续研究的参考计算了离子液体在298.15 K~400 K温度区间内的HT–H298.15、ST–S298.15及GT–G298.15,并讨论了同类离子液体阳离子烷基链链长对热化学性质以及相关热化学参数的影响。通过以上对稀有金属离子液体的热力学性质研究、实验值与估算值的对比验证了半经验估算的合理性,建立了离子液体结构与性质之间的桥梁。本文不但为后续热力学性质研究及其筛选目标离子液体具有重要意义,对离子液体工业化和发展也具有推动作用。

李润[7](2021)在《煤焦基催化剂在二氧化碳甲烷化方面的应用》文中指出随着能源的大量消耗,越来越多的二氧化碳进入了大气中,这破坏了碳循环并引发了一系列的气候问题。因此,二氧化碳减排或转化利用已成为全球关注与研究的重点。目前陕北地区的煤焦(当地称为兰炭)需要应对产量过剩、资源利用率低及高值化转化的问题和挑战。本文结合二氧化碳甲烷化技术的发展趋势和以煤焦开发碳材料催化剂的发展潜力,采用煤焦来研究与制备二氧化碳甲烷化的催化剂,并进行了性能分析与评价。本文首先采用浸渍-热处理法(简称R1法)制备了一系列煤焦基催化剂,研究了制备条件(热处理温度、热处理时间、镍负载量)、反应温度对二氧化碳甲烷化反应催化活性的影响。研究发现:通过适度提高催化剂的热处理温度,可增强Ni O和煤焦之间的相互作用,从而增强了CO2的吸附和活化。在考察的热处理温度范围内,500℃处理的样品显示出较佳的活性;在长时间的热处理过程中,催化剂的比表面积降低,Ni O的分散度降低,进而导致甲烷化选择性降低;当镍金属的负载量为初始煤焦质量的10 wt.%时,反应活性最好。过高的镍负载量会引起活性组分的团聚并导致活性位点的堵塞,从而不利于催化活性的提高;随着反应温度从350℃增加到480℃,甲烷收率先升高后下降,这是因为反应温度高于400℃后,会逐渐生成副产物CO,从而降低了甲烷的选择性。优化后的反应条件为:热处理温度500℃、热处理时间60 min、镍负载量10 wt.%、反应温度400℃,此时二氧化碳转化率为62%,甲烷收率为56%。其次,在上述R1法优化后的基础上,研究了热处理-浸渍法(R2法)对制备的煤焦基催化剂的反应活性的影响。实验结果发现,与R1法比较,由R2法所制备的催化剂具有较高的介孔孔隙率(便于反应物相的传输与扩散)、表面具有尺寸更小且分散良好的镍颗粒组装而成的镍纤维(使得表面的Ni O物相在二氧化碳加氢甲烷化过程中更不容易被还原),因而在反应过程中表现出了较高的催化性能。随后,本文考察了引入适量CeO2对煤焦基催化剂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R1法制备催化剂过程中,引入适量CeO2可以增大催化剂的比表面积和总孔容,降低催化剂表面镍颗粒的粒径尺寸、显着地增强镍组分与载体间的相互作用,从而抑制催化剂表面Ni O物相的氢气可还原程度和烧结/团聚现象,进而提高了反应活性。而对于R2法在给定条件下制备催化剂的过程中,引入助剂CeO2却不利于所制备的催化剂性能的提高,反而起到了抑制作用。研究发现造成煤焦基催化剂在二氧化碳加氢甲烷化反应过程中活性下降的原因主要是:1)在反应过程中,Ni O相多数被进料气氢气还原成为了Ni0,显着减弱了催化剂对CO2的吸附能力或破坏了Ni和Ni O两组分之间的协同作用;2)镍颗粒形态的改变,以及烧结或团聚现象。本文设计制备催化剂的策略既实现了煤焦的高值化利用,又可促进温室气体二氧化碳的转化与利用。这在煤焦的高值转化、二氧化碳的减排利用及生产相对清洁的能源等方面均具有重要的意义。

张洁琼[8](2021)在《铝掺杂硼团簇结构、电子性质、成键特征及芳香性理论研究》文中认为基于硼团簇的独特结构和成键性质及其作为新型纳米材料基本单元的潜力,硼团簇和硼基复合团簇一直都是人们关注的焦点。近年来,气相谱学实验结合高精度量子化学理论的方法广泛应用于尺寸选择硼团簇的研究。硼团簇显着的平面或准平面特征源于硼元素固有的缺电子性(electron-deficiency)。在硼团簇中,硼原子为达到最佳聚集状态但又限于其缺电子性,必须进行部分电子多个原子共享。由此衍生出多重电子离域(即多中心键)。离域π和σ键也最终导致了硼团簇的平面性。因此,平面硼团簇的研究发展了π/σ芳香性、π/σ反芳香性、多重芳香性、冲突芳香性等化学键概念。其中,具有六边形孔洞的B36/B36-硼墨烯(borophene)团簇被广泛认为是低维硼纳米材料研究领域的重大突破。它也作为新型二维材料于2014年实现实验室超高真空制备。B40硼球烯(borospherenes)团簇则被认为是堪与富勒烯C60类比的新型笼状硼纳米结构。随着硼团簇研究的不断深入,通过掺杂第二种元素调整硼团簇的结构、电子特性和化学成键已经成为研究硼基团簇结构和性质的重要手段。另外,金属掺杂硼团簇表现出独特的几何结构和有趣的物理化学性质,进一步丰富和拓展了硼团簇的理论研究。本论文主要基于密度泛函理论对硼铝二元复合团簇进行理论研究,探索有别于裸硼团簇的双铝掺杂硼团簇的新型结构,并阐释其成键特征,深入剖析等电子Al-B取代的实质。实际上,论文澄清了“等电子Al-B取代”只是一个假想概念,它并不适用于所有的二元硼铝团簇,不过它是阐释二元复合Al-B团簇结构与成键的一把钥匙。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果如下:1.硼基B6Al2-/0/+合金团簇结构和成键理论研究。硼团簇和铝团簇各自呈现独特的结构与化学成键。对于二元B-Al复合团簇的研究通常遵循等电子Al-B取代。然而这个概念只是一种假设。我们利用全局极小结构(GM)搜索和电子结构计算对不同电荷态的二元B6Al2-/0/+团簇进行结构、成键和芳香性等理论研究。通过在PBE0和CCSD(T)单点理论水平上对低能量异构体的相对能量进行比较,从而确定体系的全局极小结构。本论文主要讨论的B6Al2-/0/+团簇结构有两种不同的结构模式:反三明治和杂环分子轮。反三明治结构由一个D2h B6六元环和两个分别位于其正上、正下方的Al原子构成。杂环分子轮结构则是由一个B6Al圆盘和一个位于其正上方的Al原子构成。中性团簇的全局极小结构1略微倾向于反三明治结构,而低能量异构体2是分子轮结构。阴离子团簇的全局极小结构3是分子轮结构,然而阳离子团簇全局极小结构4却强烈的倾向于反三明治构型。研究发现在从阳离子、中性到阴离子的逐级还原过程中分子轮逐步获得优势。在成键方面,团簇1和2具有6π和4σ冲突芳香性,这使得它们的结构拉长。阳离子4和阴离子3分别具有3σ和5σ电子离域,它们偏离了 4σ反芳香性。因此,团簇3和4的结构相对而言更加匀称。研究发现掺杂Al原子在B6Al2-/0/+团簇中呈现形式上的3个、2个、1个价电子等不同状态;剩余价电子则处于非键或孤对状态。基于此,掺杂Al可以被区分为三类,且仅有一类符合严格的等电子Al-B取代。我们认为上述认知对任意复合B-Al团簇都具有借鉴意义,有望指导更多新颖团簇的理性设计。2.二元B11Al2-和B10Al2团簇结构和成键理论研究。从B6Al2-/0/+团簇中符合等电子取代的一类Al原子出发,我们设计了新型的平面硼铝复合团簇。随后采用Coalescence Kick(CK)搜索程序对B11Al2-和B10Al2团簇进行全局极小结构搜索,并基于密度泛函理论计算了体系在PBE0和CCSD(T)水平上低能量异构体的零点矫正能和单点能。结果表明团簇B11Al2-和B10Al2的全局极小结构延续了团簇B13-和B12的几何构型,分别为准平面拉长和平面结构。它们的成键特征也与团簇B13-和B12近乎一致,分别具有双重反芳香性和双重芳香性。与此同时,Al原子的掺杂加大了团簇的外围尺寸。正则分子轨道(CMO)成键分析表明体系中Al原子所有价电子均参与成键,其中包括两个B-Al Lewis σ键,且并无孤对或非键电子,因而所有Al原子均符合等电子Al-B取代。研究发现团簇B11Al2-全局极小结构恰好是两个B6Al团簇的组合,暗示B6Al有可能作为最小单元分子模型用于低维金属掺杂硼纳米材料的设计。后一论述值得进一步理论探索。团簇B10Al2存在三种成键形式的异构体竞争,且其独特的B3内环有助于稳定二元B-Al团簇的平面结构。

蒋金靓[9](2021)在《基于多信使天文及核物理数据的状态方程研究》文中提出在密度高于两倍核饱和密度的区域,物质的状态方程对人类来说至今尚属未知。一方面是因为地面核物理实验对状态方程的限制主要集中在两倍核饱和密度以下。另一方面是因为理论计算会涉及到多体问题的复杂性,同时新的物质自由度(比如介子、解禁闭夸克)出现要满足的物理条件目前仍有争议。不过,根据理论计算,中子星内部物质密度可能达到五倍核饱和密度甚至更高,所以中子星自然也就成了地面实验暂时无法企及的限制极端致密物质的状态方程的理想场所。近年来的中子星观测数据为解决极端致密物质状态方程的问题带来了曙光,其中包括两个里程碑式的进展:1)引力波方面LIGO/Virgo探测器于2017年8月首次探测到了双中子星并合事件GW170817并测出了该系统中每个中子星的质量和潮汐形变度;2)X射线方面NICER探测器于2019年12月首次测到了孤立中子星PSR J0030+0451的质量和半径。我们使用这些数据限制了中子星的状态方程以及相关的宏观观测量。此外,我们还讨论了现有的数据对于高密度处可能出现的夸克自由度-即解禁闭的夸克相的可能性的限制。我将在第一章中介绍状态方程研究的历史背景、可以用来限制状态方程的观测数据以及状态方程的研究方法和研究现状。第二章主要介绍我们使用多信使数据限制状态方程的结果。我们分别使用分段多方的方法和谱展开的方法综合分析了中子星的质量和半径测量、GW170817的数据、目前的中子星最大质量的下限的测量以及核物理数据,得到了相吻合的极端致密物质的密度-压强关系、密度-声速关系,以及宏观层面的质量-引力红移关系以及中子星的最大核心密度。我们还通过统一关系计算了中子星各个质量处的潮汐形变度、转动惯量和引力结合能。特别地,对于质量为1.4M☉的中子星,我们给出其半径R1.4~12km与潮汐形变度Λ1.4~400。此外,我们利用现有的红移观测预测了只有红移测量的孤立中子星的质量。第三章将会展示我们对已经观测到的双中子星系统的并合后期将会辐射掉的引力波能量做出的预期。我们利用数值相对论模拟的结果对目前观测到的银河系双中子星系统以及GW170817和GW190425的并合后期辐射掉的引力波能量做出了预期,并讨论了第三代引力波探测器探测到这种信号的可能性。我们同时根据GW170817并合后期辐射能量的预期重新计算了静态中子星所允许的最大质量。在第四章中我将探讨解禁闭的夸克物质在中子星核心存在的可能性以及夸克星存在的可能性。我们发现,在零温条件下解禁闭的夸克相不可能出现在低于1.84倍核饱和密度的密度区域。我们甚至发现单纯的夸克星也可以解释现有的宏观观测量,只是该模型目前在解释电磁辐射现象方面仍有较大的困难。在第五章我会对限制状态方程这一领域作出总结以及展望。

樊佳伟[10](2021)在《二乙苯脱氢制二乙烯基苯反应特性研究》文中指出二乙烯基苯是一种重要化学交联剂,主要用于制造离子交换树脂、聚苯乙烯树脂,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本文对二乙苯脱氢制二乙烯基苯反应进行了热力学分析,考察不同反应条件对二乙苯脱氢反应特性的影响,获得了二乙苯脱氢反应的动力学模型。利用Benson基团贡献法计算二乙苯脱氢反应中各物质的标准摩尔生成焓ΔfHmθ、标准摩尔熵ΔfHmθ、标准定压热容CP,mθ,通过热力学公式拟合出二乙苯一步脱氢反应r1和二步脱氢反应r2的焓变ΔrHmθ、Gibbs自由能变ΔrHmθ、平衡常数KPθ与温度的函数关系式;对比乙苯脱氢、甲乙苯脱氢、二乙苯脱氢反应热力学之间的差异,探究温度、压力、水烃质量比对脱氢反应平衡转化率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间、对位二乙苯脱氢反应热力学性质相近,相同温度下二乙苯脱氢反应焓变和脱氢反应r1平衡常数都大于乙苯脱氢和甲乙苯脱氢,高温、低压、高水烃质量比有利于二乙苯脱氢。在等温积分固定床反应器中,使用工业GS脱氢催化剂,考察工艺参数对二乙苯的脱氢反应特性的影响,得到二乙苯脱氢反应最佳工艺条件为:温度600~620℃、水烃质量比3.5~5.0、体积空速0.8~1.0h-1、压力40~60kPa(A),此时二乙苯转化率为67.30%~74.61%、乙基乙烯苯选择性为38.87%~48.88%、二乙烯基苯选择性为43.84%~50.53%。建立二乙苯脱氢反应网络,提出四种脱氢反应模型:Carra模型、双位吸附模型、经验模型、幂函数模型。通过模型辨别和方差分析,显示双位吸附模型最好。并提出了 10万吨/年的二乙烯基苯径向绝热反应器设计方案。

二、镧系元素某些热力学性质的规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镧系元素某些热力学性质的规律(论文提纲范文)

(4)锂、镁电解过程杂质电化学行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金属锂的性质及应用
    1.3 金属镁的性质及应用
    1.4 熔盐电解概述
        1.4.1 熔盐简介
        1.4.2 熔盐电解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1.5 锂镁电解发展与现状
    1.6 熔盐电解电极过程研究进展
        1.6.1 低温铝电解
        1.6.2 稀土电分离
        1.6.3 难熔金属电解
        1.6.4 非金属电解
        1.6.5 杂质来源及危害
        1.6.6 杂质电化学行为研究现状
    1.7 研究意义与内容
第2章 实验方法及参比电极制备
    2.1 实验用试剂、仪器、装置
        2.1.1 主要化学试剂
        2.1.2 主要实验仪器
        2.1.3 主要实验装置
    2.2 电解质及电极预处理
        2.2.1 电解质准备
        2.2.2 电极预处理
    2.3 主要电化学方法
    2.4 参比电极制备及评价
        2.4.1 参比电极制备
        2.4.2 参比电极性能评价
    2.5 分析与表征
    2.6 小结
第3章 锂电解过程轻金属杂质离子电化学行为
    3.1 锂电解过程Mg(Ⅱ)电化学行为
        3.1.1 电极反应机理
        3.1.2 Mg(Ⅱ)/Mg体系在LiCl-KCl熔盐中热力学性质
        3.1.3 Mg(Ⅱ)在钨电极上的动力学
        3.1.4 Mg(Ⅱ)在钨电极上的沉积机理
    3.2 锂电解过程Al(Ⅲ)电化学行为
        3.2.1 电极反应机理
        3.2.2 Al(Ⅲ)在钨电极上的动力学
        3.2.3 Al(Ⅲ)在钨电极上的沉积机理
    3.3 小结
第4章 锂电解过程过渡族金属杂质离子电化学行为
    4.1 锂电解过程Mn(Ⅱ)电化学行为
        4.1.1 电极反应机理
        4.1.2 Mn(Ⅱ)/Mn(0)体系在LiCl-KCl中的热力学性质
        4.1.3 Mn(Ⅱ)在钨电极上的动力学
        4.1.4 Mn(Ⅱ)在钨电极上的沉积机理
    4.2 锂电解过程Ni(Ⅱ)电化学行为
        4.2.1 电极反应机理
        4.2.2 Ni(Ⅱ)/Ni(0)体系在LiCl-KCl中的热力学性质
        4.2.3 Ni(Ⅱ)在钨电极上的动力学
        4.2.4 Ni(Ⅱ)在钨电极上的沉积机理
    4.3 锂电解过程Fe(Ⅱ)电化学行为
        4.3.1 熔盐中FeCl_3的存在状态
        4.3.2 Fe(Ⅱ)在钨电极上的动力学
        4.3.3 Fe(Ⅱ)在钨电极上的沉积机理
    4.4 小结
第5章 镁电解过程过渡族金属杂质离子电化学行为
    5.1 镁电解过程Mn(Ⅱ)电化学行为
        5.1.1 电极反应机理
        5.1.2 Mn(Ⅱ)在钨电极上的动力学
        5.1.3 Mn(Ⅱ)在钨电极上的沉积机理
    5.2 镁电解过程Ni(Ⅱ)电化学行为
        5.2.1 电极反应机理
        5.2.2 Ni(Ⅱ)在钨电极上的动力学
        5.2.3 Ni(Ⅱ)在钨电极上的沉积机理
    5.3 镁电解过程Fe(Ⅱ)电化学行为
        5.3.1 电极反应机理
        5.3.2 Fe(Ⅱ)在钨电极上的动力学
        5.3.3 Fe(Ⅱ)在钨电极上的沉积机理
    5.4 小结
第6章 锂电解过程含氧杂质行为研究
    6.1 锂电解过程H_2O电化学行为
        6.1.1 电极反应机理
        6.1.2 金属锂的溶解
    6.2 锂电解过程LiOH电化学行为
        6.2.1 电极反应机理
        6.2.2 金属锂的溶解
    6.3 锂电解过程Li_2O电化学行为
        6.3.1 电极反应机理
        6.3.2 金属锂的沉积机理
        6.3.3 金属锂的溶解
    6.4 锂电解过程SO_4~(2-)电化学行为
    6.5 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创新点
    7.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
致谢

(5)Ⅳ B族单质及其合金高压下的第一性原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高压物理概述
    1.2 高压相变
        1.2.1 高压结构相变
        1.2.2 高压电子结构相变
    1.3 计算材料物理
    1.4 钛、锆和铪及其合金
    1.5 本文主要内容及结构安排
    参考文献
第二章 理论基础和方法
    2.1 密度泛函理论
        2.1.1 绝热近似
        2.1.2 Hartree-Fock近似
        2.1.3 密度泛函理论
    2.2 交换关联函数
        2.2.1 LDA近似
        2.2.2 GGA近似
    2.3 哈伯德(Hubbard)U模型
    2.4 第一性原理的一般求解过程
    2.5 计算材料物性的方法
        2.5.1 准谐近似和准谐德拜模型
        2.5.2 弹性常数
        2.5.3 动力学方程
    2.6 超导电性
        2.6.1 BSC理论
        2.6.2 Mc Millan方程及其修正方程
        2.6.3 电声子耦合作用
    2.7 程序简介
    参考文献
第三章 金属铪的相变、弹性、声子谱、热力学性质和超导电性
    3.1 引言
    3.2 计算方法
        3.2.1 计算细节
        3.2.2 力学及热力学性质
    3.3 金属铪的结果和讨论
        3.3.1 结构和相变
        3.3.2 弹性性质
        3.3.3 弹性各项异性
        3.3.4 声子色散
        3.3.5 热力学性质和P-T相图
        3.3.6 电子结构和超导电性
    3.4 铪烯的结构和超导电性
    3.5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四章 Ti Zr、TiHf和 ZrHf合金的相变、弹性、声子谱和超导电性
    4.1 引言
    4.2 计算方法
        4.2.1 计算细节
        4.2.2 力学性质和超导电性
    4.3 结果与讨论
        4.3.1 基态性质和相变
        4.3.2 弹性
        4.3.3 声子谱
        4.3.4 超导电性
    4.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五章 铀锆合金体系的结构、电子和弹性性质
    5.1 引言
    5.2 计算方法
        5.2.1 计算细节
        5.2.2 力学性质
    5.3 δ-UZr2 的结构和弹性性质
        5.3.1 晶体结构
        5.3.2 能带和电子结构
        5.3.3 弹性
    5.4 等原子比铀锆合金体系
        5.4.1 晶体结构
        5.4.2 电子结构
        5.4.3 弹性
    5.5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博士期间已发表和待发表的文章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6)稀有金属钼、锑、钴离子液体的合成及热力学性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前言
    1.1 离子液体概述
    1.2 金属离子液体的研究进展
    1.3 离子液体物理化学性质相关的理论研究进展
        1.3.1 离子液体的摩尔表面Gibbs自由能理论及应用进展
        1.3.2 离子液体极性
        1.3.3 离子液体的蒸发焓研究
        1.3.4 离子液体的绝热量热研究进展
    1.4 本文的研究思路及主要工作
第2章 稀有金属离子液体的合成及表征
    2.1 本章研究内容
    2.2 实验药品与仪器
    2.3 钼离子液体[C_nbim]_2[MoO_4](n= 1,2,3)的合成和表征
        2.3.1 钼离子液体[C_nbim]_2[MoO_4](n= 1,2,3)的合成
        2.3.2 钼离子液体[C_nbim]_2[MoO_4](n=1,2,3)的表征
    2.4 锑离子液体[C_nC_nim][SbF_6](n=3/4)的合成和表征
        2.4.1 锑离子液体[C_nC_nim][SbF_6](n=3/4)的合成
        2.4.2 锑离子液体[C_nC_nim][SbF_6](n=3/4)的表征
    2.5 醚基咪唑钴离子液体[C_n2O1IM]_2[Co(NCS)_4](n=1,2,3)的合成和表征
        2.5.1 醚基咪唑钴离子液体[C_n2O1IM]_2[Co(NCS)_4](n=1,2,3)的合成
        2.5.2 醚基咪唑钴离子液体[C_n2O1IM]_2[Co(NCS)_4](n=1,2,3)的表征
    2.6 吡啶钴离子液体[C_nPy]_2[Co(NCS)_4](n=5,6)的合成和表征.
        2.6.1 吡啶钴离子液体[C_nPy]_2[Co(NCS)_4](n=5,6)的合成
        2.6.2 吡啶钴离子液体[C_nPy]_2[Co(NCS)_4](n=5,6)的表征
    2.7 本章小结
第3章 稀有金属离子液体常规物性测试及半经验计算
    3.1 本章研究内容
    3.2 稀有金属离子液体常规物性测试
    3.3 稀有金属离子液体的体积性质和表面性质
    3.4 稀有金属离子液体的摩尔Gibbs自由能应用
    3.5 稀有金属离子液体的电导率研究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恒温热重法研究稀有金属离子液体蒸发焓
    4.1 本章研究内容
    4.2 稀有金属离子液体的恒温热重法测定
    4.3 恒温热重数据分析
    4.4 蒸发焓计算
    4.5 稀有金属离子液体的极性
    4.6 恒温热重研究总结
第5章 稀有金属离子液体低温热容研究及相关计算
    5.1 本章研究内容
    5.2 实验仪器及标定
    5.3 钼离子液体的热容研究
        5.3.1 [C_4mim]_2[MoO_4]的低温绝热量热研究
        5.3.2 [C_2bim]_2[MoO_4]的低温绝热量热研究
        5.3.3 [C_3bim]_2[MoO_4]的低温绝热量热研究
        5.3.4 钼离子液体低温热容研究小结
    5.4 锑离子液体的热容研究
        5.4.1 [C_3C_3im][SbF_6]的低温绝热量热研究
        5.4.2 [C_3C_4im][SbF_6]的低温绝热量热研究
        5.4.3 [C_4C_4im][SbF_6]的低温绝热量热研究
        5.4.4 锑离子液体低温热容研究小结
    5.5 醚基咪唑钴离子液体的热容研究
        5.5.1 [C_12O1IM]_2[Co(NCS)_4]的低温绝热量热研究
        5.5.2 [C_22O1IM]_2[Co(NCS)_4]的低温绝热量热研究
        5.5.3 [C_32O1IM]_2[Co(NCS)_4]的低温绝热量热研究
        5.5.4 醚基咪唑钴离子液体低温热容研究小结
    5.6 吡啶钴离子液体的热容研究
        5.6.1 [C_5Py]_2[Co(NCS)_4]的低温绝热量热研究
        5.6.2 [C_6Py]_2[Co(NCS)_4]的低温绝热量热研究
        5.6.4 吡啶钴离子液体低温热容研究小结
    5.7 低温绝热量热研究总结
第6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参加科研情况
致谢

(7)煤焦基催化剂在二氧化碳甲烷化方面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CO_2排放与温室效应
    1.2 CO_2减排与转化利用
        1.2.1 CO_2捕集与封存
        1.2.2 物理利用
        1.2.3 光催化转化
        1.2.4 电催化转化
        1.2.5 热催化转化
    1.3 二氧化碳甲烷化简介
        1.3.1 绝热固定床甲烷化
        1.3.2 冷却固定床甲烷化
        1.3.3 等温固定床甲烷化
        1.3.4 流化床甲烷化
        1.3.5 三相甲烷化
    1.4 CO_2甲烷化的应用现状
    1.5 CO_2甲烷化的反应机理
    1.6 CO_2甲烷化的催化剂
        1.6.1 活性组分
        1.6.2 助剂
        1.6.3 载体
    1.7 煤焦的应用
    1.8 本文的研究思路
第二章 实验部分
    2.1 主要原料试剂与设备
    2.2 催化剂的制备
    2.3 二氧化碳甲烷化反应和产物分析
    2.4 催化剂表征
第三章 煤焦基催化剂的CO_2甲烷化性能
    3.1 催化剂的制备与命名
    3.2 制备条件的影响
        3.2.1 热处理温度
        3.2.2 热处理时间
        3.2.3 镍负载量
    3.3 反应温度的影响
    3.4 稳定性测试
    3.5 催化剂的表征
        3.5.1 XRD
        3.5.2 SEM
    3.6 反应后催化剂的表征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制备方法和助剂对CO_2甲烷化的影响
    4.1 催化剂的制备和命名
    4.2 制备方法对二氧化碳甲烷化活性的影响
        4.2.1 R_2法制备的催化剂的活性评价
        4.2.2 对比R_1法和R_2法制备的煤焦基催化剂性能
        4.2.3 催化剂表征分析结果
        4.2.4 预处理对R_2-CC/10Ni催化剂活性的影响
        4.2.5 煤焦与商业活性炭做载体的性能比较
        4.2.6 稳定性测试
    4.3 助剂对煤焦基催化剂的影响
        4.3.1 助剂对R_1-催化剂的影响
        4.3.2 催化剂表征分析结果
        4.3.3 助剂对R_2-催化剂的影响
    4.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8)铝掺杂硼团簇结构、电子性质、成键特征及芳香性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硼团簇
    1.2 金属掺杂硼团簇研究进展
    1.3 铝掺杂硼团簇研究进展
    1.4 课题设计思路及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计算方法
    2.1 理论研究基础
        2.1.1 从头算方法及耦合簇方法
        2.1.2 密度泛函理论
    2.2 课题相关计算程序和研究方法
        2.2.1 全局极小结构搜索
        2.2.2 Gaussian09 程序
        2.2.2.1 结构优化和频率计算
        2.2.2.2 正则分子轨道(CMO)分析
        2.2.2.3 自然键轨道(NBO)分析
        2.2.3 适配性自然密度划分(Ad NDP)程序
第三章 硼基B_6Al_2~(-/0/+)合金团簇结构和成键理论研究
    3.1 引言
    3.2 理论方法
    3.3 结果
        3.3.1 二元B-Al团簇计算方法的基准测试
        3.3.2 结构搜索
        3.3.3 团簇B_6Al_2~(-/0/+)的电子结构
        3.3.3.1 键长分析
        3.3.3.2 韦伯键级和自然原子电荷
    3.4 分析与讨论
        3.4.1 化学成键分析:冲突芳香性
        3.4.2 反三明治结构和分子轮结构的竞争
        3.4.3 二元硼铝团簇三种典型的Al原子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二元B_(11)Al_2~-和B_(10)Al_2团簇结构和成键理论研究
    4.1 引言
    4.2 理论方法
    4.3 结果
        4.3.1 结构搜索
        4.3.2 团簇B_(11)Al_2~-和B_(10)Al_2的电子结构
    4.4 分析与讨论
        4.4.1 团簇B_(11)Al_2~-和B_(10)Al_2成键分析:双重反芳香性和双重芳香性
        4.4.2 团簇B_(11)Al_2~-和B_(10)Al_2实现等电子Al-B取代
        4.4.3 团簇B_(10)Al_2中三种形式异构体的竞争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5.1 论文总结
    5.2 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情况及联系方式

(9)基于多信使天文及核物理数据的状态方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背景
        1.1.1 中子星
        1.1.2 状态方程
    1.2 可用于限制状态方程的现有数据
        1.2.1 核物理实验对对称能的限制
        1.2.2 引力波
        1.2.3 中子星最大质量
        1.2.4 中子星的质量和半径测量
    1.3 研究方法
        1.3.1 状态方程的参数化展开
        1.3.2 状态方程的非参数化方法
        1.3.3 TOV方程求解
        1.3.4 Bayes分析
第2章 多信使数据限制中子星状态方程
    2.1 LXMB的限制
        2.1.1 数据分析
        2.1.2 结果
    2.2 PSRJ0030+0451的限制
        2.2.1 数据分析
        2.2.2 结果
    2.3 统一关系及其应用
        2.3.1 统一关系
        2.3.2 数据选择及其使用
        2.3.3 对其他宏观量的限制
    2.4 状态方程应用:孤立中子星质量
        2.4.1 孤立中子星
        2.4.2 质量估计
第3章 post-merger引力波及其对物态限制的影响
    3.1 后并合阶段
    3.2 辐射的引力波能量
        3.2.1 数值模拟结果
        3.2.2 数值模拟结果的应用
        3.2.3 辐射能量的限制
    3.3 对最大质量的限制
        3.3.1 重子质量的守恒
        3.3.2 角动量的守恒
        3.3.3 结果
    3.4 探测的可能性
第4章 拥有解禁闭夸克相的状态方程
    4.1 核子-夸克相变
        4.1.1 相变的研究方法
        4.1.2 数据的选取与处理
        4.1.3 限制结果
    4.2 夸克星
        4.2.1 袋模型
        4.2.2 稳定性条件与先验
        4.2.3 数据处理
        4.2.4 结果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5.1 总结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研究成果

(10)二乙苯脱氢制二乙烯基苯反应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1章 文献综述
    1.1 二乙苯简介
        1.1.1 二乙苯性质
        1.1.2 二乙苯来源
        1.1.3 二乙苯用途
        1.1.4 二乙苯合成方法
    1.2 二乙烯基苯简介
        1.2.1 二乙烯基苯性质
        1.2.2 二乙烯基苯市场分析
        1.2.3 二乙烯基苯及其聚合物用途
        1.2.4 二乙烯基苯分离方法
    1.3 二乙烯基苯合成方法
        1.3.1 二甲醛与格氏试剂反应制二乙烯基苯
        1.3.2 乙苯与乙酰氯反应制二乙烯基苯
        1.3.3 苯乙烯自身歧化制二乙烯基苯
        1.3.4 二乙苯与甲乙苯一步脱氢制二乙烯基苯和甲基乙烯苯
        1.3.5 二乙苯催化脱氢制二乙烯基苯
    1.4 二乙苯催化脱氢反应网络
    1.5 二乙苯脱氢工艺
        1.5.1 传统脱氢工艺
        1.5.2 新型脱氢工艺
        1.5.3 二乙苯脱氢反应的影响因素
    1.6 脱氢催化剂
        1.6.1 乙苯脱氢催化剂
        1.6.2 甲乙苯脱氢催化剂
        1.6.3 国内二乙苯脱氢催化剂
        1.6.4 国外二乙苯脱氢催化剂
    1.7 脱氢反应器
    1.8 二乙苯脱氢反应动力学
        1.8.1 气固催化反应过程
        1.8.2 乙苯脱氢动力模型
        1.8.3 甲乙苯脱氢动力学模型
        1.8.4 二乙苯脱氢动力学模型
    1.9 本章小结
第2章 二乙苯脱氢反应热力学分析
    2.1 研究目的
    2.2 热力学计算
        2.2.1 标准摩尔定压热容的估算
        2.2.2 标准摩尔反应焓变的估算
        2.2.3 标准摩尔Gibbs自由能变和平衡常数的估算
    2.3 二乙苯脱氢反应平衡转化率的影响因素
    2.4 脱氢反应的热力学对比
        2.4.1 反应焓变随温度的变化
        2.4.2 平衡常数随温度的变化
        2.4.3 热力学分析结果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实验方案
    3.1 实验内容
    3.2 实验试剂
    3.3 实验催化剂
    3.4 实验设备
        3.4.1 反应器
        3.4.2 实验仪器
    3.5 实验流程及步骤
        3.5.1 实验流程
        3.5.2 实验步骤
        3.5.3 实验样品
    3.6 分析仪器和分析条件
    3.7 预实验
        3.7.1 外扩散排除
        3.7.2 催化剂稳定性实验
        3.7.3 传热条件
        3.7.4 气相色谱出峰时间校正
        3.7.5 计量泵校正
    3.8 数据处理
    3.9 本章小结
第4章 实验结果与讨论
    4.1 温度对脱氢反应的影响
    4.2 水烃质量比对脱氢反应的影响
    4.3 体积空速对脱氢反应的影响
    4.4 压力对脱氢反应的影响
    4.5 正交实验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宏观反应动力学研究
    5.1 二乙苯脱氢反应网络
    5.2 动力学建模
        5.2.1 L-H模型
        5.2.2 Carra模型
        5.2.3 经验模型
        5.2.4 幂函数模型
    5.3 物料衡算
    5.4 参数估计
        5.4.1 参数估值过程
        5.4.2 参数估值结果
    5.5 模型筛选与检验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二乙苯脱氢径向绝热反应器设计方案
    6.1 径向反应器模型
    6.2 10万吨/年二乙烯基苯装置设计方案
    6.3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
    7.1 结论
    7.2 不足之处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
致谢
附录

四、镧系元素某些热力学性质的规律(论文参考文献)

  • [1]LiCl-KCl体系中铈的电化学行为及铈与铀的热力学分离[D]. 徐明辉.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21
  • [2]含氮杂环配体分离超钚锕系元素及三价镧锕离子的理论研究[D]. 刘阳.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21
  • [3]手性萃取剂PMAAD分离Am(Ⅲ)/Eu(Ⅲ)的理论研究[D]. 肖阳. 南华大学, 2021
  • [4]锂、镁电解过程杂质电化学行为研究[D]. 刘兆庭. 华东理工大学, 2021(08)
  • [5]Ⅳ B族单质及其合金高压下的第一性原理研究[D]. 张成斌. 山西大学, 2021(01)
  • [6]稀有金属钼、锑、钴离子液体的合成及热力学性质研究[D]. 颜强. 辽宁大学, 2021
  • [7]煤焦基催化剂在二氧化碳甲烷化方面的应用[D]. 李润. 西北大学, 2021
  • [8]铝掺杂硼团簇结构、电子性质、成键特征及芳香性理论研究[D]. 张洁琼. 山西大学, 2021(12)
  • [9]基于多信使天文及核物理数据的状态方程研究[D]. 蒋金靓.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1(09)
  • [10]二乙苯脱氢制二乙烯基苯反应特性研究[D]. 樊佳伟. 华东理工大学, 2021(08)

标签:;  ;  ;  ;  ;  

镧系元素的某些热力学性质定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