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素合胶囊对大鼠高脂血症的影响

冠心素合胶囊对大鼠高脂血症的影响

一、冠心苏合胶囊抗大鼠高脂血症的作用(论文文献综述)

王靖怡,李军,陈恒文,惠小珊,白京,王阶[1](2021)在《血栓心脉宁“血脉双治”组方探讨及研究进展》文中指出血栓心脉宁以"血脉双治"理论为基础,配伍遵循《素问·至真要大论篇》"君二臣四"之制,由丹参、川芎等10味中药组成,共奏益气活血,开窍止痛之功。相关研究显示血栓心脉宁作用机制涉及保护血管内皮、促进血管再生、抗血小板聚集与改善血液流变学、抑制炎症反应等,临床广泛应用于心脑血管疾病治疗中。

巴俊松[2](2021)在《化痰通络止痛汤治疗痰瘀互结型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观察》文中研究指明目的观察化痰通络止痛汤治疗痰瘀互结型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为化痰通络法在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痰瘀互结证的治疗及应用上提供临床依据。方法将7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痰瘀互结证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5例和观察组35例。对照组采用单纯西医疗法,而观察组在其基础上予以化痰通络止痛汤口服,通过28天给药,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绞痛发作情况(发作次数、持续时间、疼痛程度)、中医证候改善情况、心电图变化、血脂变化情况、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1.心绞痛的总积分及疗效:治疗后两组的心绞痛总积分较治疗前均下降,且观察组下降优于对照组(P<0.05)。心绞痛治疗总有效率观察组(88.57%)高于对照组(74.29%),两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中医证候的积分及疗效:治疗前后两组的中医证候积分较治疗前均下降,且观察组下降优于对照组(P<0.05)。中医证候的总有效率观察组(88.57%)高于对照组(65.71%),两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3.心电图的变化:治疗后两组的心电图心肌缺血表现均有改善,心电图总有效率观察组(82.68%)高于对照组(74.29%),两组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4.血脂变化情况:治疗后两组TC、LDL-C较治疗前均下降,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TG较治疗前均下降,两组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5.生活质量的评定:治疗后两组躯体活动受限程度(PL)、心绞痛稳定状态(AS)、心绞痛发作情况(AF)、治疗满意程度(TS)、疾病认知程度(DS)较治疗前均改善,且观察组的生活质量评分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1.化痰通络止痛汤联合西药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痰瘀互结证),在改善心绞痛症状、中医证候情况、生活质量方面优于单纯西医治疗;2.化痰通络止痛汤联合西药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痰瘀互结证),在降低血脂中TC、LDL-C水平方面优于单纯西医治疗。

陈琳[3](2020)在《速效救心丸抗心肌缺血的作用与机制研究》文中认为目的:心肌缺血是由于冠状动脉狭窄、冠状动脉痉挛、冠状动脉栓塞等引起的,冠状动脉给心肌的供血、供氧不足的病理生理状态。速效救心丸(SJP)由川芎及冰片等中药组成,具有扩张冠状动脉、舒张血管平滑肌、抗心肌缺血、保护心肌细胞、抑制粥样动脉形成、降低血粘度和解痉镇痛等作用,是目前心血管内科最常用的中成药之一。虽然目前关于速效救心丸对心肌缺血与脑缺血的临床与实验研究较多,但其改善心肌缺血的作用机制仍不十分清楚。同时,速效救心丸的主要成分之一冰片是中医临床应用中的一味常用佐药,目前有超过二十种中成药含有冰片,但人们对其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知之甚少。在预测体内潜在的药物-药物相互作用时,必须考虑联合用药引起的肝肾转运体表达量与活性的变化,然而,服用冰片是否会对肝肾药物转运体产生影响目前尚不明确。因此,探讨冰片对大鼠肝肾摄取性与外排性转运体表达的影响,对预测冰片参与的联合用药在药动相的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方法:本文以高脂饲料喂养24周结合腹腔注射垂体后叶素3天诱导的心肌缺血雄性Wistar大鼠为模型动物,将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SJP治疗组(250、500、1000 mg/kg/d)和冰片治疗组(37.5、75、150 mg/kg/d)(n=10)。模型组、SJP治疗组和冰片组经高脂饲料喂养24周,在大鼠处死前7天连续灌胃SJP、每天1次,处死前3天连续腹腔内注射垂体后叶激素(30U/kg/d)、每天1次。研究了速效救心丸及冰片灌胃给药后对模型大鼠心肌组织中缺血损伤相关调控蛋白表达的影响,包括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低氧诱导因子1ɑ(HIF-1ɑ)、内皮素1(ET-1)、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Ser/Thr蛋白激酶B(AKT)和磷酸化AKT(pAKT)。此外,还研究了冰片(33、100和300 mg/kg/d)连续灌胃给药7天、每天1次,对正常雄性Wistar大鼠肝肾摄取转运体(包括牛磺胆酸钠协同转运多肽Ntcp,有机阴离子转运多肽Oatp2b1、Oatp1a1和Oatp1a4,有机阴离子转运体Oat2,有机阳离子转运体Oct1、Oct2和新型有机阳离子转运体Octn2)及外排转运体(包括多药耐药相关蛋白Mdr1a,乳腺癌耐药蛋白Bcrp,多药耐药蛋白Mrp2、Mrp4和Mrp5,多药及毒性化合物外排转运体Mate1)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以及肝脏Ntcp,Mdr1a,Mrp2和Mrp4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1)与模型对照组相比,模型大鼠于处死前7天连续灌胃速效救心丸1周,不仅明显改善了缺血诱导的心肌组织病理变化,而且剂量依赖性降低了血清中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心肌肌钙蛋白T和I(cTnT,cTnI)、血栓素B2(TXB2)、6-酮-前列环素F-1ɑ(PGF-1ɑ)和内皮素-1(ET-1)水平,以及心肌组织中HIF-1α、VEGF和ET-1的蛋白表达量,上调了pAKT及eNOS的蛋白表达量。(2)与模型对照组相比,模型大鼠于处死前7天连续灌胃合成冰片1周,对血清中CK-MB、cTnT、cTnI、TXB2、PGF-1ɑ和ET-1水平无明显影响,仅冰片高剂量组对缺血诱导的心肌组织炎症反应有较明显改善作用。同时,对心肌组织中VEGF、ET-1和pAKT的蛋白表达无明显影响,但显着抑制了HIF-1α的蛋白表达并促进了eNOS的蛋白表达。(3)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大鼠连续灌胃冰片剂量依赖性降低了肝脏Mdr1a、Mrp4和Ntcp的mRNA表达水平,非剂量依赖性下调了Mrp2的mRNA表达水平,对Mate1、Bcrp、Mrp5、Oct1、Oct2、Octn2、Oat2、Oatp2b1、Oatp1a1和Oatp1a4的mRNA表达水平无明显影响。同时,显着降低了大鼠肝脏Mdr1a、Mrp2、Mrp4和Ntcp的蛋白表达水平,其中对Mrp4和Mdr1a蛋白表达的下调作用呈剂量依赖性,对Mrp2蛋白表达的下调则是非剂量依赖性,而对Ntcp蛋白表达的下调作用呈反剂量依赖性。此外,亦剂量依赖性抑制了肾脏Mrp2和Mrp4的m RNA表达水平并反剂量依赖性下调了Mate1的mRNA表达水平。结论:VEGF、HIF-1α、p-AKT、eNOS及ET-1不仅与心脑缺血损伤密切相关,而且相互间调控关系密切。VEGF是HIF-1ɑ的一个重要靶基因,脑缺氧后HIF-1ɑ的上调表达诱导了VEGF的蛋白表达,促进了微循环的重建,增加了缺血组织血流灌注和供氧量。VEGF通过蛋白激酶C(PKC)作为e NOS的上游激活物,促进NO的产生和内皮细胞的增生,进而增加细胞的通透性,还可通过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VEGFR2)结合,上调pAKT的表达,激活eNOS产生NO。NO和HIF-1信号通路间高度串扰,许多受NO调控的生理功能均涉及HIF-1的参与,反之亦然。尤其是HIF-NO信号对缺血/再灌注诱导的氧化损伤、炎症反应和梗死面积均具有重要调控作用。本文研究发现,速效救心丸剂量依赖性降低了心肌缺血模型大鼠心肌HIF-1ɑ、VEGF和ET-1的蛋白表达量,升高了p-AKT和eNOS的蛋白表达,表明速效救心丸改善心肌缺血损伤的作用与其对上述关键蛋白表达的影响密切相关,其作用机制受HIF-1信号通路调控。同时,冰片对心肌组织HIF-1α蛋白表达的抑制作用及对eNOS蛋白表达的促进作用,也是其改善缺血诱导的心肌组织炎症反应与氧化损伤的重要机制之一。药物摄取后在肝细胞中的代谢和在肾小管上皮细胞的排泄是大多数药物清除的主要决定因素,也是预测联合用药引发的药物相互作用的重要研究对象。本文发现冰片灌胃给药后对大鼠肝脏Mdr1a、Mrp2、Mrp4和Nctp的转录与翻译水平有抑制作用,对肾脏Mrp2、Mrp4和Mate1的转录水平亦有明显抑制作用。提示冰片可促进上述转运体相关底物药物在肝肾细胞中的积累,增加它们在体内的暴露量,影响它们的体内药代动力学特性,以及胆汁酸的肠肝循环。

魏蔚[4](2020)在《络风宁1号方对树突状细胞功能的影响及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背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oronary atherosclerotic heart disease,CHD)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是其基本病理改变。随着现代医学的不断进步,对于AS机制的研究也十分广泛,AS的发生与发展过程涉及炎症、免疫、内皮功能、凝血、神经-内分泌调节等多个环节,如何在早期对AS进行防治是一个重要命题。中医药从整体观念出发,对冠心病的病因病机认识有深刻的认识,在防治AS方面也有独特的优势。导师王显教授在冠心病气虚血瘀理论的基础上,结合多年临床经验,创新性提出冠心病“络风内动”病机学说,认为冠心病具有迁延反复、变化多端的发病特点,与“风邪”致病特点相契合,并提出祛风通络法是治疗冠心病的重要治法治则。根据“络风内动”理论,王显教授创制了“络风宁”系列方,络风宁1号方由徐长卿、地龙、黄芪、三七和冰片组成,临床研究证实络风宁1号方对改善冠心病心绞痛有确切疗效。前期实验证明,络风宁1号方具有抗炎、调节血脂、改善血管内皮功能等作用。AS是CHD的基本病理改变,其本质是一种慢性炎症反应,适应性免疫调节在AS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是一种功能强大的抗原提呈细胞,在抗原的刺激下免疫成熟,通过抗原提呈作用活化T细胞,促进T细胞增殖分化,释放炎症因子,介导适应性免疫调节。活化后的T细胞和炎症因子能够刺激巨噬细胞的生成和募集,进而形成泡沫细胞,促进AS 的进程。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idizedlow density lipoprotein,ox-LDL)是 AS中的重要抗原,在适应性免疫过程中,它可以和DC表面清道夫受体结合,促进DC免疫活化。Janus 激酶(Januskinase,JAK)/信号转导子和转录激活子(signaltransducer andactivatoroftranscription,STAT)/细胞因子信号转导抑制因子(suppressorsof cytokine signaling,SOCS)信号通路是多种炎症因子共同的下游信号通路,该信号通路的激活与DC的免疫活化有密切关系。在多种免疫相关性疾病中,DC的免疫功能被激活且DC中的JAK/STAT/SOCS信号通路也处于被激活状态,JAK抑制剂则能够通过抑制JAK/STAT/SOCS信号通路减弱DC的免疫活化,进而抑制DC介导的适应性免疫调节。JAK/STAT/SOCS信号通路的激活与动脉粥样硬化也有着密切的关系。在多种动脉粥样硬化模型中,JAK/STAT信号通路处于被激活状态。JAK抑制剂则可以减弱动脉粥样硬化的程度,并减弱相关的炎症反应。本实验选择DC作为研究对象,建立体外DC培养体系,使用ox-LDL诱导DC免疫成熟,用络风宁1号方对DC的成熟过程进行干预,探索其对DC免疫功能的影响和对JAK/STAT/SOCS信号通路的影响,阐明络风宁1号方抗AS的分子机制,为中医药防治心血管疾病的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目的1.对现有的从风论治冠心病的临床研究文献进行Meta分析,探讨从风论治冠心病的有效性,为冠心病络风内动病机学说提供临床依据,并为该学说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2.通过研究络风宁1号方对DC的免疫功能影响及对DC中JAK/STAT/SOCS信号通路的影响,探索络风宁1号方对DC免疫功能的影响及可能机制,为中医药防治心血管病提供新思路。方法1.从文献分析的角度探索从风论治冠心病的有效性在中英文数据库中检索已发表的从风论治冠心病的临床随机对照研究实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RCT),筛选出符合标准的文献进行Meta分析。对纳入荟萃分析的文献进行数据提取和质量评估。将提取的数据用RevMan5.3软件进行数据分析,主要终点为总有效率(心绞痛疗效),次要终点包括心电图疗效、中医症候疗效、血脂水平及高敏C反应蛋白(high 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最后用漏斗图评估发表偏倚。2.DC的制备和培养采集健康志愿者的外周血,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和免疫磁珠分选法,得到DC前体——CD14+单核细胞,CD14+单核细胞在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ranulocyte macrophage-colony stimulating factor,GM-CSF)和白介素 4(interleukin 4,IL-4)共同作用下分化为未成熟的DC。3.ox-LDL诱导DC免疫成熟的条件与DC的鉴定用CCK-8法筛选ox-LDL对DC细胞活力影响较小的浓度范围和作用时间,流式细胞术检测DC表面标记分子的表达情况,探索出ox-LDL促进DC成熟的最佳作用条件,同时也可以用作鉴定DC的成熟。4.络风宁1号方对DC活力的影响制备络风宁1号方含药血清,按照12倍于人的公斤体重用药量将络风宁1号方给大鼠灌胃,7天后腹主动脉取血,留取血清备用。用CCK-8法探索JAK抑制剂鲁索替尼和大鼠血清对DC细胞活力的影响,筛选鲁索替尼和络风宁1号方含药血清干预DC的适合条件。5.络风宁1号方对DC免疫功能的影响将DC分为6组:空白组、模型组、鲁索替尼组、络风宁1号方高浓度组(20%含药血清)、络风宁1号方中浓度组(10%含药血清)和络风宁1号方低浓度组(5%含药血清)组。分组干预后的DC与T细胞共培育,Elisa法检测上清中多种炎症细胞因子的水平,探索络风宁1号方对DC活化T细胞能力的影响。用Western Blot法检测DC中ox-LDL受体凝集素样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受体-1(lectin-like oxidized low-density lipoprotein receptor-1,LOX-1)和 CD36 蛋白表达,RT-PCR检测DC中LOX-1和CD36 mRNA的表达,评价络风宁1号方对DC应答ox-LDL的影响。6.络风宁1号方对DC中JAK/STAT/SOCS信号通路的影响实验分组同上,用Western Blot法检测DC中JAK/STAT/SOCS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RT-PCR检测JAK/STAT/SOCS信号通路相关mRNA的表达,探索络风宁1号方对JAK/STAT/SOCS信号通路的影响。将络风宁1号方组结果与JAK抑制剂组结果进行比较,探索络风宁1号方影响DC免疫功能的可能机制。结果1.从文献分析的角度探索从风论治冠心病的有效性文献筛选后共纳入25篇从风论治冠心病的RCT研究文献。Meta分析结果提示:①与对照组相比,使用具有祛风效果的中药对冠心病进行治疗,在总有效率(心绞痛疗效)、心电图疗效、中医症候疗效方面有明显优势(P<0.05),在改善炎症指标hs-CRP方面有明显优势(P<0.05),在改善血脂指标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总甘油三酯(total triglycerides,TG)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方面有一定疗效(P<0.05),但对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的影响不明显(P>0.05)。2.DC的制备和培养外周血来源的CD14+单核细胞经过6天的培养后分化为未成熟的DC,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D1:细胞呈圆形,体积较小。D3,细胞呈集落样聚集,体积逐渐增大,部分细胞表面可见毛刺样凸起。D6:细胞体积明显增大,集落样聚集减少,表面可见许多毛刺样凸起。3.ox-LDL诱导DC免疫成熟的条件与DC的鉴定从CCK-8结果和DC表面流式分子的检测结果,选择100 μg/mL的ox-LDL干预24h作为造模条件。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显示,与空白组相比,ox-LDL作用于DC后,DC表面CD1a、CD80、CD86和HLA-DR表达升高,提示ox-LDL可促进DC免疫成熟。4.络风宁1号方对DC活力的影响CCK-8法检测不同浓度络风宁1号方和鲁索替尼对DC活力的影响,筛选出鲁索替尼作用于DC的浓度为0.1μmol/L,大鼠血清作用于DC的浓度为20%。5.络风宁1号方对DC免疫功能的影响Elisa法检测各组DC与T细胞共培育48h后的细胞上清,结果显示:与空白组相比,ox-LDL干预后的DC可以明显活化T细胞,促进细胞因子IL-4、IFN-γ、IL-6、IL-17A的分泌(P<0.05)。与模型组相比,鲁索替尼组DC和络风宁1号方组DC与T细胞共培育的细胞上清中,前述细胞因子水平均有不同程度减低(P<0.05),提示络风宁1号方和鲁索替尼均能降低DC活化T细胞的功能。Western blot和RT-PCR结果显示,与空白组相比,ox-LDL可以明显上调LOX-1和CD36的蛋白表达和基因表达;与模型组相比,络风宁1号方组和鲁索替尼组均可以下调LOX-1和CD36的蛋白表达和基因表达,提示络风宁1号方和鲁索替尼均能减弱DC对ox-LDL的应答。6.络风宁1号方对DC中JAK/STAT/SOCS信号通路的影响Western blot和RT-PCR结果显示,与空白组相比,ox-LDL可以明显上调JAK1/2和STAT3的蛋白和基因表达,促进p-STAT3水平,下调SOCS1的蛋白和基因表达;与模型组相比,络风宁1号方中、高浓度组和鲁索替尼组均可以下调JAK1/2和STAT3的蛋白和基因表达,减弱STAT3磷酸化,上调SOCS1的蛋白和基因表达。提示络风宁1号方和鲁索替尼均可以抑制JAK/STAT信号通路,激活SOCS1的负反馈调节。结论1.相关文献荟萃分析显示,在结合西药基础治疗的情况下,从风论治冠心病可以取得更好的临床疗效,且在改善心绞痛疗效、心电图疗效、中医症候疗效、血脂水平和降低hs-CRP等方面有更好的作用。2.Ox-LDL可以促进DC的免疫成熟,络风宁1号方可以减弱DC活化T细胞的能力,减少炎症因子的分泌,减弱DC对ox-LDL的应答,进而抑制DC的免疫活化。3.Ox-LDL可以激活DC中的JAK/STAT信号通路,抑制SOCS1的负反馈调节,而络风宁1号方可以抑制JAK/STAT信号通路,激活SOCS负反馈调节。络风宁1号方对DC的影响作用与JAK抑制剂相似,提示络风宁1号方可能通过抑制JAK/STAT信号通路,并激活SOCS1的负反馈调节,对DC的免疫功能进行调节。

马如风[5](2020)在《基于ATF3/MAP2K3/p38 MAPK通路探究活血益气组分中药防治心梗后大鼠心室重构作用机制》文中提出研究目的最新流行病学研究表明,中国地区居民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的发病率仍保持上升趋势,且渐趋年轻化。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室重构(Ventricular remodeling,VR)是心肌梗死后心脏出现的一种代偿性、继发性的复杂病理生理过程,涉及多种影响因素。长期持续的心室重构导致心脏结构和功能异常,最终诱发心力衰竭或死亡,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是影响心血管病患者死亡率的决定因素之一。因此,抑制或逆转心室重构过程已成为预防和治疗心肌梗死后患者心室重构的关键环节。临床研究表明,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室重构患者基本中医证型为气虚血瘀证,或兼挟其他证型。活血益气中药及其有效组分作为基本方在治疗心室重构方面取得了显着的临床疗效,尤其是有效组分中药,其成分相对明确,药理作用较为清晰,且制剂多样、携带方便,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国内外研究表明,三七总皂苷(Panaxnotoginsengsaponins,PNS)具有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减少心肌耗氧量等药理作用;丹参酮IIA(Tanshinone IIA,Tan IIA)能通过抑制心肌纤维化,减少心肌细胞凋亡和炎症反应,改善心脏神经重构和电生理异常等;人参总皂苷(Total ginsenosides,TGS)显着的耐缺氧作用可增强心肌收缩力,加快脂质代谢和能量转化过程,从而改善AMI后的心功能和血流动力学指标,三者是本院院内制剂活血化瘀方主要组成药物的中药有效成分,单独应用可在不同层面上保护心肌梗死后心血管系统重构,而三者联合使用干预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室重构还未有研究。最新文献研究表明,ATF3/MAP2K3/p38 MAPK信号通路可以通过调节NFκB相关因子的表达影响心肌缺血期的炎症浸润,同时抑制TGF-β1和Collagenl.的表达,降低心肌成纤维细胞功能,保护心肌细胞及其细胞外基质的重构;还能通过减少心肌细胞中Runx1、提高PPARα的表达改善心肌细胞的能量代谢从而防治心肌梗死后心室重构。根据导师的多年临床用药经验和本课题组前期的研究基础,结合网络药理学预测药物-疾病靶点,本研究探索活血益气组分配伍中药PNS、TanⅡA、TGS联合用药,以PNS为君,TanⅡ 和 TGS 分别佐使,通过调节 ATF3、MAP2K3、p38MAPK、TGF-β1、Collagen I、NFκB p65、IκB、Runx1、PPARα 等基因和蛋白的表达,从而激活 ATF3/MAP2K3/p38 MAPK信号通路,发挥防治心肌梗死后心室重构的作用,为将活血益气组分中药开发成防治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室重构的临床新药提供扎实有力的实验依据。研究方法结扎健康的SPF级SD(Sprague Dawley)雄性大鼠心脏冠状动脉左前降支血管,构建心肌梗死动物模型。将造模成功的大鼠随机均分为六组:模型组(MI)、福辛普利组(Fosinopril,FIP,1.2mg/kg·d)、三七总皂苷组(PNS,40mg/kg·d)、丹参酮IIA 组(TanⅡA,70mg/kg·d)、人参总皂苷(TGS,30 mg/kg·d)、组分配伍组(Component compatibility,CC,PNS 40mg/kg-d+Tan IIA 70mg/kg.d+TGS 30mg/kg.d);假手术组(Sham)大鼠在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相同位置只穿线不结扎,作为阳性对照。各给药组以灌胃方式给予相应药物,MI组大鼠和Sham组大鼠给予去离子水,连续给药4周。4周后检测各组大鼠心脏超声后取材,计算各组大鼠心脏质量指数(Heartweight/bodyweight,HW/BW);用HE和Mansson染色法观察大鼠心脏的病理学改变和心肌纤维化程度;用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中心室重构标志物CRP、TNF-α、GDF-15和MMP9/TIMP1水平以及大鼠心肌组织中游离脂肪酸(Free fatty acid,FFA)含量;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大鼠心肌组织中ATP、ADP、AMP水平;用化学比色法检测大鼠心肌组织中Na+-K+-ATP酶、Ca2+-Mg2+-ATP酶含量;用免疫组织化学法、Western blotting法和RT-PCR法检测大鼠心肌组织 ATF3/MAP2K3/p38 MAPK 信号通路中 ATF3、MAP2K3、p38 MAPK、NFκB p65、TGF-β1、Collagen I、Runx1、PPARα等相关蛋白和基因的表达水平。研究结果1活血益气组分配伍中药对心肌梗死大鼠心脏功能和结构的影响1.1超声心动图检测大鼠心脏,结果显示,与假手术组大鼠相比,模型组大鼠心脏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IDs)、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IDd)明显升高,左室射血分数(LVEF)和左室缩短分数(LVFS)显着降低(P<0.01);给药4周后,与模型组相比,各给药组大鼠的LVIDs和LVIDd降低,LVEF和LVFS升高(P<0.01或0.05);其中组分配伍中药组心脏超声各指标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单味组分中药组(P<0.05);1.2光镜下观察HE染色,结果表明,与假手术组大鼠相比,模型组大鼠心肌纤维排列紊乱、间隙增宽,且心肌纤维染色不均;心肌组织较松散,心肌细胞体积增大;有一定程度的炎性细胞浸润和结缔组织增生,伴见心肌纤维的溶解、断裂、坏死等,结合心脏超声结果表明大鼠心肌梗死后心室重构动物模型建立成功;给药4周后,与模型组相比,各给药组大鼠心肌的病理结构都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各给药组大鼠心肌组织染色大致均匀,肌纤维较完整,分布较整齐,炎性浸润略减轻,细胞形态和结构得到改善,其中组分配伍中药组改善更明显;1.3光镜下观察Masson染色,结果表明,与假手术组大鼠相比,模型组大鼠心肌组织中出现较明显胶原纤维和结缔组织增生,伴见心肌胶原和纤维瘢痕增多;给药4周后,与模型组相比,各给药组大鼠心肌纤维和细胞外基质重构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伴见少量心肌纤维增生,胶原沉积有不同程度的减少(P<0.01或0.05),其中组分配伍组较其他单味组分组改善更为显着(P<0.05);1.4心脏质量指数分析结果显示,与假手术组大鼠相比,模型组大鼠的心脏质量指数明显升高(P<0.01);给药4周后,与模型组相比,各给药组大鼠的心脏质量指数降低(P<0.01或0.05);且组分配伍组大鼠心脏质量指数下降更为明显(P<0.05);1.5 ELISA法检测给药4周后大鼠血清心室重构标志物水平,结果显示,与假手术组大鼠相比,模型组大鼠血清中CRP、TNF-α GDF-15和MMP9/TIMP1水平明显升高(P<0.01);给药4周后,与模型组相比,各给药组大鼠血清中CRP、TNF-α、GDF-15和MMP9/TIMP1水平降低(P<0.01或0.05);与各单味组分给药组相比,组分配伍组各血清标志物水平改善较为显着(P<0.05)。2活血益气组分配伍中药对心肌梗死后大鼠心脏ATF3/MAP2K3/p38 MAPK信号通路的影响2.1结扎大鼠心脏冠状动脉左前降支4周后,免疫组织化学、Western blotting和RT-PCR检测结果表明,与假手术组大鼠相比,模型组大鼠心肌组织中Collagen I和TGF-β1的表达水平升高(P<0.05);给药4周后,与模型组大鼠相比,活血益气组分配伍中药组大鼠心肌组织中Collagen I和TGF-β1的表达下降,一定程度上改善心肌梗死后细胞外基质重构和心肌纤维化程度(P<0.05);2.2结扎大鼠心脏冠状动脉左前降支4周后,免疫组织化学、Western blotting和RT-PCR检测结果表明,与假手术组大鼠相比,模型组大鼠心肌组织中ATF3的表达水平降低,MAP2K3、p38 MAPK的表达水平升高(P<0.05);活血益气组分配伍中药给药4周后结果显示,与模型组大鼠相比,心肌梗死大鼠心肌组织中的ATF3蛋白和基因的表达升高、MAP2K3、p38 MAPK的表达水平降低(P<0.05);2.3结扎大鼠心脏冠状动脉左前降支4周后,免疫组织化学、Western blotting和RT-PCR检测结果表明,与假手术组大鼠相比,模型组大鼠心肌组织中NFκB p65的表达水平升高(P<0.05);活血益气组分配伍中药给药4周后结果显示,与模型组大鼠相比,心肌梗死后心室重构大鼠心肌组织中的p-NFκB p65/NFκB p65和p-IκBα表达水平降低(P<0.01 或0.05);3活血益气组分配伍中药对心肌梗死后大鼠心脏能量代谢的影响3.1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给药4周后大鼠心肌组织中ATP、ADP、AMP水平,结果显示,与假手术组大鼠相比,模型组大鼠心肌组织中ATP、ADP水平明显降低,AMP水平明显升高(P<0.01或0.05);活血益气组分配伍中药给药4周后,与模型组大鼠相比,心肌梗死后心室重构大鼠心肌组织中ATP、ADP水平升高,AMP水平降低(P<0.01或0.05),改善了心肌梗死后大鼠心肌组织的能量生成;3.2化学比色法检测给药4周后大鼠心肌组织中Na+-K+-ATP酶、Ca2+-Mg2+-ATP酶含量,结果显示,与假手术组大鼠相比,模型组大鼠心肌组织中Na+-K+-ATP酶、Ca2+-Mg2+-ATP酶含量明显降低(P<0.01);活血益气组分配伍中药治疗4周后,与模型组大鼠相比,心肌梗死后心室重构大鼠心肌组织中Na+-K+-ATP酶、Ca2+-Mg2+-ATP酶水平明显升高(P<0.01),提高了心肌梗死后大鼠心肌组织中能量代谢酶水平;3.3 ELISA法检测给药4周后大鼠心肌组织中游离脂肪酸水平,结果显示,与假手术组大鼠相比,模型组大鼠心肌组织中游离脂肪酸水平明显升高(P<0.05);活血益气组分配伍中药治疗4周后,与模型组相比,心肌梗死后心室重构大鼠心肌组织中游离脂肪酸水平出现降低(P<0.05),促进了心肌梗死后大鼠心肌组织的能量应用;3.4结扎大鼠心脏冠状动脉左前降支4周后,免疫组织化学、Western blotting和RT-PCR检测结果表明,与假手术组大鼠相比,模型组大鼠心肌组织中Runx1的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PARα的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1);活血益气组分配伍中药治疗4周后,与模型组大鼠相比,心肌梗死后心室重构大鼠心肌组织中Runx1的表达水平降低、PPARα的表达水平升高(P<0.01或0.05)。结论1活血益气组分配伍中药能改善心肌梗死后大鼠的心脏结构和功能,降低心肌梗死大鼠血清炎症水平,且活血益气组分配伍中药较单味组分中药呈现明显的协同增效作用;2活血益气组分配伍中药通过抑制心肌梗死大鼠心肌组织中Collagen I和TGF-β1基因和蛋白的表达水平,抑制了成纤维细胞的功能,改善心肌梗死后心肌组织纤维化和心肌细胞外基质重构程度;3活血益气组分配伍中药通过激活心肌梗死大鼠心肌组织中ATF3/MAP2K3/p38 MAPK炎症信号通路,进而降低了 NFκB/IκB炎症信号的过度激活,同时通过调节心肌组织中ATF3/MAP2K3/p38 MAPK信号通路下游能量代谢效应因子Runx1和PPARα的表达,改善了心肌组织中能量代谢紊乱,可能是预防和治疗心肌梗死后心室重构的重要分子机制之一。

张广辉[6](2020)在《血清PDGF-BB/PDGFR-β配体受体及MCP-1、MMP-9水平与冠心病血瘀证的相关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本研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冠心病血瘀证患者外周静脉血血清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BB(PDGF-BB)、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受体-β(PDGFR-β)、单核细胞趋化因子-1(MCP-1)、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表达水平,采用RT-PCR技术检测冠心病血瘀证患者外周静脉血单核细胞中的PDGFR-β mRNA表达水平。并通过分析比较上述指标在冠心病患者与健康人群之间表达水平的差异性,进而探究冠心病与上述指标的相关性。并同时分析比较上述指标在冠心病血瘀证患者与非血瘀证患者之间表达水平的差异性,进而探究冠心病血瘀证与上诉指标的相关性。为冠心病血瘀症的病理机制与临床诊断提供更多的生物学基础与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9年9月至2020年1月,于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心血管内科接受住院治疗的冠心病患者128例,并纳入同期在广安门医院南区体检中心的3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健康对照组。参照2016年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活血化瘀专业委员会制定的《冠心病血瘀证诊断标准》将128例冠心病患者分为血瘀证组(87例)与非血瘀证组(41例)。于入院第二天清晨抽取所有受试者的空腹静脉血,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外周静脉血血清PDGF-BB、PDGFR-β、MCP-1、MMP-9水平,并采用RT-PCR技术检测外周静脉血单核细胞中PDGFR-β mRNA表达水平,并同时收集整理所有入组受试者的一般资料、血常规、生化全项等相关临床检验数据。所得数据采用SPSS 22.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处理。结果:1、冠心病组血清PDGF-BB、PDGFR-β、MCP-1与MMP-9水平较健康对照组均明显升高,差异具有显着性统计学意义(p<0.01)。2、冠心病组外周血单核细胞PDGFR-β mRNA表达水平较健康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具有显着性统计学意义(p<0.01)。3、冠心病与 PDGF-BB、PDGFR-β、MCP-1、MMP-9、PDGFR-β mRNA 均呈正相关。4、冠心病血瘀证组血清PDGF-BB、PDGFR-β、MCP-1与MMP-9水平较冠心病非血瘀证组均明显升高,差异具有显着性统计学意义(p<0.01)。5、冠心病血瘀证组外周血单核细胞PDGFR-β mRNA表达水平较冠心病非血瘀证组明显升高,差异具有显着性统计学意义(p<0.01)。6、冠心病血瘀证与 PDGF-BB、PDGFR-β、MCP-1、MMP-9、PDGFR-β mRNA 均呈正相关。结论:1、冠心病患者血清PDGF-BB、PDGFR-β、MCP-1与MMP-9水平升高。2、冠心病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PDGFR-β mRNA表达水平升高。3、冠心病与 PDGF-BB、PDGFR-β、MCP-1、MMP-9、PDGFR-β mRNA 均呈正相关。4、冠心病血瘀证患者血清PDGF-BB、PDGFR-β、MCP-1与MMP-9水平升高。5、冠心病血瘀证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PDGFR-β mRNA表达水平升高。6、冠心病血瘀证与 PDGF-BB、PDGFR-β、MCP-1、MMP-9、PDGFR-β mRNA 均呈正相关。

赵用[7](2020)在《基于《黄帝内经》痹病理论源流探究苓泽合剂防治痛风性肾病的作用机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通过《黄帝内经》及历代文献中有关痹病理论源流的整理,从《内经》痹病理论角度探讨痛风性关节炎合并痛风性肾病的病因病机及证治规律;依据西医痛风的病程演变特点,探究其与《内经》中五体痹、五脏痹发生和传变规律的相关性,确立治疗痛风性肾病的机因证治,探寻方药苓泽合剂防治痛风性肾病的有效性的中医理论依据。其次,开展动物实验研究,观察苓泽合剂对痛风性肾病模型大鼠在尿蛋白、血尿酸、肌酐、尿素氮、胱抑素C、β2-微球蛋白及尿激酶等肾损害指标的改善情况;观察大鼠模型肾脏组织形态的变化并计量肾系数,同时检测苓泽合剂对痛风性肾病模型大鼠在ABCG2、Glu T9和URAT1含量水平表达的影响,进而探讨苓泽合剂防治痛风性肾病的作用机制。旨在通过文献的理论研究与动物实验研究,为临床诊治痛风性肾病提供充分详实的中医理论依据,指导临床,促进全人类的健康。研究方法与结果:1.理论研究1.1方法以理论研究为重点,结合文献学与文字学研究方法,通过收集整理历代文献中痹病相关资料,系统整理《黄帝内经》中有关痹病理论的相关论述;梳理中医“痛风”与“痹病”相关性的文献,探讨痹病理论体系中的五体痹、五脏痹及两者的相互关系;从痹病理论系统阐述中医“痛风”、五体痹及五脏痹与痛风性关节合并痛风性肾病在症状、病因病机、诊治方面的相关性,探求中医药防治痛风性关节炎及所致肾病的有效的治则治法与方药,为临床更好辨病辨证论证提供有价值的理论依据。1.2结果:(1)《内经》构建了较为系统完备的痹病理论体系,是中医痹病及中医“痛风”的因、机、证、治的理论渊薮。(2)中医“痛风”属于中医痹病的特殊类型,其四肢骨节走痛,疼痛剧烈,反复发作的发病特征,表现出现代医学痛风性关节炎诸多相似之处,可以相互融合,在病因病理、诊断治疗等方面相互借鉴。(3)痛风性关节炎相当于痹病之肢体痹,以筋骨、足肘关节为主,病情发展影响肝、脾、肾等脏,属于五脏痹,尤其与肾痹密切相关。(4)痛风性肾病的基本病机是脾肾亏虚、湿热瘀互结,苓泽合剂根据此病机而设。2.实验研究2.1方法:将100只雄性SPF级SD大鼠适应性喂养1周,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正常组)10只和模型组、苯溴马隆片组(西药阳性对照)、痛风定胶囊组(中药阳性对照药)和苓泽合剂低、中、高剂量组,每组15只。正常对照组给予等体积的蒸馏水灌服,余下大鼠1-4天,每天灌胃给予15 g/(kg·d)酵母;5-22 d,给予15 g/(kg·d)酵母+100mg/(kg·d)腺嘌呤联合灌胃,共22 d。造模第7 d时,同时灌胃给予苓泽合剂66.6 g生药/kg、33.3g生药/kg、16.65g生药/kg、苯溴马隆组10 mg/kg及痛风定胶囊0.86 g/kg,给药体积均为20 m L/kg,每日给药1次,连续给药28 d;模型组于第22 d后灌胃给予等体积的蒸馏水。各组大鼠在给药后第28 d,收集24 h尿液,测定24 h尿量,检测24h尿蛋白水平以及血尿酸、肌酐及尿素氮、β2-微球蛋白、尿激酶、Cys C、NAG、URAT1、ABCG2及Glu T9等指标。同时观察大鼠模型肾脏的组织形态学变化。2.2结果:(1)肉眼观察实验大鼠各组肾脏形态,发现正常对照组实验大鼠的肾脏呈浅褐色,血液充盈良好,纵向切面观察,皮髓质部界限清楚。模型组实验大鼠肾脏体积明显增大,肾脏表面肉眼可见乳白色颗粒,密集分布;皮质部变薄,弹性变差,颜色发灰,变化明显;切面皮髓质充血、水肿,皮髓质交界异常清晰。各治疗组肾脏表面乳白色颗粒数量少于模型组,苓泽合剂高剂量组治疗效果好于苓泽合剂中、低剂量组。(2)模型组大鼠的肾组织HE染色显示肾小球部分萎缩,肾小管细胞在不同程度上弥漫性肿胀,尿酸钠晶体沉积在肾小管和肾间质中并且纤维组织增生,但苓泽合剂、苯溴马隆及痛风定胶囊各组可以不同程度地减轻肾损伤。(3)模型组大鼠的24 h尿量及尿蛋白量明显升高,与正常组比较具有显着性差异(P<0.001)。与模型组相比,苓泽合剂各剂量组,苯溴马隆片组、痛风定胶囊组24 h尿量及尿蛋白含量明显降低,具有显着性差异(P<0.05,P<0.01或P<0.001)(4)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尿酸、肌酐及尿素氮明显升高,具有显着性差异(P<0.01)。与模型组相比,苓泽合剂高、中剂量组及苯溴马隆片组可降低模型大鼠的尿酸含量,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苓泽合剂各剂量组可降低模型大鼠血清内的肌酐水平,具有显着性差异(P<0.01或P<0.001);苓泽合剂高、中剂量组、苯溴马隆片组及痛风定胶囊组可降低尿素氮的水平,具有显着性差异(P<0.05或P<0.01)(5)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β2-微球蛋白、Cys C、NAG明显升高,尿激酶降低显着,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模型组相比,苓泽合剂各剂量组及苯溴马隆片组可增加模型大鼠的尿激酶含量,降低NAG含量,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苓泽合剂高和中剂量组、痛风定胶囊组及苯溴马隆片组可降低Cys C表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苓泽合剂各剂量组、痛风定胶囊组及苯溴马隆片组β2-微球蛋白表达减少,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01)。(6)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ABCG2阳性细胞表达平均光密度明显降低,Glu T9阳性细胞表达平均光密度明显增加,差异有显着性(p<0.01)。与模型组相比,苓泽合剂可下调Glu T9表达,增加ABCG2含量,差异有显着性(p<0.01,p<0.05)。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的ABCG2表达降低,Glu T9及URAT1表达增加;与模型组比较,苓泽合剂可增加ABCG2表达,降低Glu T9及URAT1含量,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1.《黄帝内经》构建形成了比较系统完备的痹病理论体系,为中医痹病及中医“痛风”的因、机、证、治的理论渊薮。2.现代痛风病属于中医痹病的特殊类型,其发病特征,表现出现代医学痛风性关节炎诸多相似之处,可以相互融合,在病因病理、诊断治疗等方面相互借鉴。3.依据《内经》痹病理论整理和研究发现,痛风性关节炎相当于痹病之肢体痹,以筋骨、足肘关节为主,可归属于五体痹;当病情发展可影响肝、脾、肾等脏时,可归属于五脏痹,尤其与肾痹密切相关。痛风性关节炎随着病情发展演变到痛风性肾病阶段,与中医五体痹(肢体痹)和五脏痹发展演变规律相符合,可以依据《内经》痹病理论进行辨病辩证分析和论治。4.痛风性肾病的基本病机是脾肾亏虚、气化不利为其本,湿热浊瘀等邪毒内聚为其标。湿、热、浊、瘀、毒等实邪,既是病理产物又是致病因素,更加阻碍三焦气机运行,影响肝、脾、肾等脏腑机能活动,进而促使疾病缠绵难愈。治疗当以利湿化浊、健脾益气为先机,既补中气,以固下元,达到补脾益肾同治。5.根据痛风性肾病的病因病机特点,拟方“苓泽合剂”防治痛风性肾病。苓泽合剂的主要组成有土茯苓、泽泻、苍术、黄柏、黄芪、当归、白芍、红花等,具有“清热化浊、利湿止痛、活血通络、兼补脾肾”之功,可达到治愈关节,改善肾脏损伤的目标。6.苓泽合剂对痛风性肾病大鼠模型的实验结果表明,苓泽合剂可以改善大鼠模型肾组织形态;降低痛风性肾病模型大鼠中肾系数、Scr,BUN,24h-蛋白尿、胱抑素C、尿N-乙酰-β-D葡萄糖苷酶(NAG)和β2-微球蛋白的水平,改善肾损害;增加模型大鼠的尿激酶水平,防治肾纤维病变;调控模型大鼠肾中URAT1、GLu T9和ABCG2等尿酸盐转运体的蛋白表达,减少肾小管对尿酸的重吸收,增加其对尿酸的排泄,降低血尿酸水平,达到防治痛风性肾病的目的与作用。7.本研究从理论和实验两方面证明了苓泽合剂能降低血尿酸、改善肾脏功能及预防肾脏纤维化,对痛风性肾病具有防治作用。这也为临床防治痛风性肾病提供有效的方药和充分的理论依据。8.依据《内经》痹病之因机证治理论,在痹病早期进行中医中药有效干预与防治,可取得令人满意的有效治疗效果,减轻患者的病痛,守护人类健康,造福社会。

刘涛[8](2020)在《薏仁木瓜化浊汤对高尿酸血症小鼠的降尿酸作用及其机制研究》文中指出背景:高尿酸血症(Hyperuricemia,HUA)是一组由于遗传性和获得性引起尿酸排泄减少和(或)体内嘌呤代谢障碍,从而导致体内血尿酸增高的疾病。高尿酸血症发病率逐年增长,男性的发病率高于女性。大量的研究证明,高尿酸血症不仅会引起痛风等疾病,还与高血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肾脏疾病等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高尿酸血症在现代医学临床治疗中多用别嘌呤、苯溴马隆等药物,这些药物的临床副作用良多,部分药物甚至危及生命。临床上新型的可替代别嘌醇等传统药物的新型药物如Ulodesine等,虽然毒副作用降低了,但是很多药物价格昂贵,因其新上市该药物长期使用的安全性也未知。而我国传统中药价格低廉、毒副作用少、疗效显着,传统中药及中药复方治疗高尿酸血症在临床上已经取得不少的成功,有着多靶点、安全等不可替代的优势。通过我们的前期研究发现,薏仁降浊汤能通过抑制尿酸盐的产生而减少因尿酸盐所引起的大鼠足肿胀,降低血清尿酸浓度、改善足踝关节滑膜组织的病理改变,对大鼠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有显着的作用。薏仁降浊汤的加减方降酸灵能显着降低高尿酸血症大鼠血清尿酸水平,且能降低尿素氮和血清肌酐水平,对肾损伤具有减缓作用,但其潜在机制尚未十分明确。为进一步研究开发降尿酸药物,在根据多年临床经验总结和前期实验研究后,在古方的基础上改良薏仁降浊汤和降酸灵得到薏仁木瓜化浊汤。薏仁木瓜化浊汤在临床应用上降尿酸效果明显,但其可能存在的机制尚未明确。本实验用氧嗪酸钾联合次黄嘌呤复制小鼠高尿酸血症模型,研究薏仁木瓜化浊汤对模型小鼠的降尿酸作用及其机制研究。目的:本课题从体内药理实验、体外酶实验、体外细胞模型实验三个角度出发,研究薏仁木瓜化浊汤降尿酸作用及其机制,为中医药防治高尿酸血症提供研究基础,为薏仁木瓜化浊汤的开发研究提供理论基础。方法:1.雄性昆明小鼠66只,适应性喂养三天后,留11只作为空白组,其他55只灌胃氧嗪酸钾联合次黄嘌呤复制小鼠高尿酸血症模型,造模成功后随机分成别嘌醇组、模型组、薏仁木瓜化浊汤高剂量组、薏仁木瓜化浊汤中剂量组、薏仁木瓜化浊汤低剂量组5组,分别给予4周的灌胃干预。实验结束后对小鼠体重进行称量并麻醉取血并颈椎脱臼处死小鼠后解剖取小鼠内脏,对内脏进行称量并进行分装。取血清和部分肝脏用于生化试剂盒检测,检测小鼠血清中血尿酸(HUA)、肌酐(Cr)、血清尿素氮(BUN)、黄嘌呤氧化酶(XOD)水平以及肝脏黄嘌呤氧化酶(XOD)水平;取部分肝脏和肾脏进行石蜡切片并染色观察肾脏和肝脏情况;取部分肾脏和小肠用于免疫印迹法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尿酸代谢相关的URAT1、UAT、OAT4、ABCG2等基因的mRNA表达水平和蛋白表达水平。2.用腺苷诱导建立肾HK-2细胞高尿酸模型,CCK-8法确定薏仁木瓜化浊汤、薏仁、木瓜、土茯苓的给药剂量;应用Q-PCR检测URAT1mRNA表达水平变化。3.采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薏仁木瓜化浊汤对体外黄嘌呤氧化酶的抑制作用。结果:1.模型小鼠的SUA、Cr、BUN、血清XOD、肝脏XOD等值均显着高于空白组小鼠,高尿酸血症小鼠模型构建成功。2.中药复方干预28天后,和模型组相比,薏仁木瓜化浊汤可显着降低小鼠的SUA、Cr、BUN、血清XOD、肝脏XOD水平。3.薏仁木瓜化浊汤能减缓高尿酸水平引起的肝脏、肾脏损伤。4.与模型组相比,薏仁木瓜化浊汤能显着下调炎症因子TNF-ɑ、IL-6水平,降低炎症反应。5.与模型组相比,薏仁木瓜化浊汤可显着升高小鼠肾脏ABCG2、UAT的表达,降低URAT1、OAT4的表达,上调小鼠肠道ABCG2的表达,促进尿酸排泄,减少尿酸重吸收,从而调节尿酸代谢,达到降低尿酸的作用。6.薏仁木瓜化浊汤对体外黄嘌呤酶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通过抑制黄嘌呤氧化酶的活性,减少尿酸生成,降低机体尿酸水平。7.薏仁木瓜化浊汤下调细胞高尿酸血症模型中HK-2细胞的URAT1表达,减少尿酸重吸收,降低细胞尿酸水平。结论:1.薏仁木瓜化浊汤能显着降低机体尿酸水平,其机制可能与其能能调节URAT1、OAT4、ABCG2、UAT的表达、抑制黄嘌呤氧化酶的活性有关。2.薏仁木瓜化浊汤能减缓肝脏、肾脏损伤,其机制可能和其能降低炎症因子TNF-ɑ、IL-6水平、降低机体肌酐水平相关。

刘泽君[9](2020)在《薤白皂苷对血小板功能的影响及其干预冠心病寒痰阻滞证的机制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研究目的:1.探究薤白皂苷(Furostanol saponins from allium macrostemon bunge,FS-AMB)对冠心病大鼠血小板功能的影响,以期发现薤白新的功效,拓宽其临床应用范围。2.鉴定FS-AMB作用于冠心病寒痰阻滞证患者血小板的差异蛋白,分析FS-AMB干预冠心病寒痰阻滞证的机制,以期发现新的抗血小板药物潜在靶标,为FS-AMB应用于临床抗血小板治疗提供实验基础。研究方法:1.以高脂饮食喂养及注射脑垂体后叶素建立冠心病大鼠模型,将30只大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使用168mg/kg、337mg/kg和674mg/kg FS-AMB、阿司匹林和生理盐水对大鼠进行干预。采集大鼠动脉血,制备富血小板血浆(Platelet rich plasma,PRP)检测以上药品对血小板最大聚集率的影响,同时检测其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凝血酶时间(Thrombin time,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并记录血浆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含量。2.收集并提取冠心病寒痰阻滞证患者的血小板24例,分为对照组、FS-AMB组和阿司匹林组,后两组分别予以最优剂量的FS-AMB和阿司匹林进行干预。提取各组血小板蛋白,采用双向凝胶电泳结合质谱等蛋白质组学技术,筛选、鉴定三组血小板差异蛋白,分析差异蛋白功能,探讨其对血小板活化的影响,分析FS-AMB干预冠心病寒痰阻滞证的机制。结果:1.不同浓度的FS-AMB均显着抑制二磷酸腺苷(Adenosine diphosphate,ADP)引起的血小板聚集,延长TT、PT、APTT,降低血浆Fib含量,且呈一定的浓度依赖性。高剂量的FS-AMB与阿司匹林作用相当。2.获得三组血小板蛋白凝胶。FS-AMB组与对照组比较,获得差异点21个,其中三倍差异点3个,三倍差异蛋白为:肌动蛋白、肌球蛋白α-3链、角蛋白II型-细胞骨架1。阿司匹林组与对照组比较,获得差异点40个,其中三倍差异点11个,鉴定差异倍数前五的蛋白点,结果分别为:载脂蛋白A1、肌动蛋白、角蛋白I型-细胞骨架10、角蛋白II型-细胞骨架1、角蛋白I型-细胞骨架10。FS-AMB组与阿司匹林组比较,获得差异点27个,其中三倍差异点11个,鉴定差异倍数前五的蛋白点,结果分别为:角蛋白II型-细胞骨架1、角蛋白II型-细胞骨架2、角蛋白I型-细胞骨架10、载脂蛋白A1和角蛋白II型-细胞骨架1。结论:1.FS-AMB可抑制冠心病大鼠血小板的聚集和凝血功能,具有“活血化瘀”的功能,这一结果是对薤白传统功效的补充,拓宽薤白临床用药思路。2.FS-AMB通过下调血小板肌动蛋白、肌球蛋白的表达来抑制血小板活化,以达到干预冠心病寒痰阻滞证的目的,其干预机制与西药阿司匹林不同。这一结果为FS-AMB应用于冠心病抗血小板治疗提供实验基础。

金晓[10](2020)在《参术冠心方联合西药治疗气虚痰瘀型冠脉临界病变患者的临床研究及基因组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第一部分 参术冠心方联合西药治疗冠脉临界病变患者的临床研究目的:本研究以广东地区冠脉临界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以益气活血化痰法为切入点,评估参术冠心方联合西药治疗冠脉临界病变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本临床研究以冠脉临界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试验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加参术冠心方,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加安慰剂,连续治疗6个月后评估参术冠心方治疗冠脉临界病变的疗效及安全性。主要观察指标为:冠状动脉CT相关指标(心肌跨壁灌注梯度、左心室的CT值及主动脉根部的CT值、钙化积分、冠状动脉狭窄程度)、血脂四项(低密度脂蛋白、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中医证候积分及西雅图心绞痛量表评分。结果:最终完成临床研究的冠脉临界病变患者60例,其中试验组30例,对照组30例。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体重、病程、个人史、既往史及家族史、临床用药及两组患者冠脉狭窄程度人数分布等基线情况进行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1.临床研究结果显示,对干预前后试验组和对照组2组患者的冠状动脉CT相关指标进行比较,发现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冠状动脉狭窄程度、钙化积分组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后心肌跨壁灌注梯度、左心室的CT值及主动脉根部的CT值分别进行组间比较和组内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前试验组和对照组患者的LDLC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在治疗6个月后,与治疗前相比较,LDLC水平有所降低,并且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前 LDLC:2.84±0.93mmmol/LVS 治疗后 2.39±0.65 mmol/L,P=0.006);在治疗 6个月后,试验组LDLC水平低于对照组,并且具有统计学意义(试验组LDLC:2.39±0.65mmol/LVS对照组2.77±0.74,P=0.040)。两组患者治疗前T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和对照组在药物治疗6个月后患者TC水平较治疗前均有降低,并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试验组TC:治疗前4.42±0.96mmol/LVS治疗后 3.73±0.52mmol/L,P<0.001,对照组 TC:治疗前 4.70±1.24 mmol/LVS 治疗后4.21±0.73 mmol/L,P=0.042)。比较试验组和对照组在治疗6个月后的TC水平,发现试验组TC水平较对照组低,并具有统计学意义(试验组TC 3.73 ± 0.52 VS对照组TC 4.21±0.73,P=0.006),说明在西药常规治疗基础上,参术冠心方能更有效的降低冠脉临界病变患者的TC水平。而甘油三脂(TG)、高密度脂蛋白(HDLC)在治疗6个月后两组患者组内比较治疗前后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治疗后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两组患者治疗前hsCRP水平比较无明显差异,治疗6个月后观察两组患者hsCRP水平组间和组内比较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4.中医证候疗效方面,在治疗3个月后,根据患者中医证候积分,试验组总有效率为6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20%。在治疗6个月后,根据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判断试验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76.6%,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36.37%。将试验组与对照组患者治疗3个月、6个月后的中医证候疗效分别进行组间比较,试验组在中医证候疗效上更具有优势,并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5.西雅图心绞痛量表评分方面,将试验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前的西雅图心绞痛量表(SAQ)各项评分(PL、AS、AF、TS、DP)进行比较,二组患者的SAQ各项评分在治疗前无明显统计学差异。将试验组和对照组在治疗3个月、6个月后的SAQ各项评分分别进行组间差异比较,发现试验组在治疗3个月及6个月后的SAQ各项评分值均比对照组高,并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6.安全性方面,比较治疗前后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肝功能(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水平、肾功能(尿素氮、肌酐)的指标变化,提示试验组和对照组肝功能和肾功能指标治疗前后均无明显改变(P>0.05),参术冠心方具有一定的安全性。结论:本临床试验研究表明,在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参术冠心方可以有效的降低冠脉临界病变患者的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水平,同时可以有效的改善冠脉临界病变患者的中医临床证候积分,提高冠脉临界病变治疗的有效率,有效的改善冠脉临界病变患者的西雅图心绞痛量表评分,并且参术冠心方治疗冠脉临界病变具有一定的安全性。第二部分 心血管疾病基因组学相关研究的文献分析目的:(1)整理和统计常见心血管疾病的基因组学相关文献。(2)梳理中医药相关的心血管疾病的基因组学相关文献情况。方法:本文献研究采取文献计量分析方法。首先确定检索词,主要检索常见心血管疾病包括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肌梗死、心肌缺血、高血压、心力衰竭、心房颤动,及确定基因芯片、基因组学、基因表达谱、转录组、lncRNA、miRNA、mRNA作为检索词,主要通过检索中国知网(China national knowledge internet,CNKI)、维普网(Chinese VIP information,VIP)、万方数据库(Wanfang Data)及 Pubmed 数据库。对符合纳入条件的文献提取基本资料,并通过EXCEL表及SPSS软件进行统计。结果:通过阅读文献的标题及摘要对文献进行初步筛选,得到基因组学应用于心血管疾病研究的文章有864篇,下载阅读全文,最终纳入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116篇。基因组学技术应用于冠心病的文章有8篇,心肌梗死的文章有22篇,心肌缺血的文章有16篇,心力衰竭的文章有6篇,高血压的文章有36篇,心房颤动的文章有14篇,心力衰竭的文章有6篇,心肌病的文章有2篇,风湿性心瓣膜病的文章有3篇,肺动脉高压的文章有9篇。在纳入的文献中,有59项研究探索疾病的差异基因表达谱(mRNA),32项研究探讨疾病的差异miRNA,8项研究探讨疾病的lncRNA表达,6项研究探讨疾病的circRNA表达,1项研究选择lncRNA+mRNA+miRNA进行联合分析,4项研究选择lncRNA+mRNA联合分析,3项研究选择miRNA+mRNA联合分析,1项研究选择circRNA+miRNA联合分析,1项研究选择lncRNA+circRNA进行关联分析,1项研究以DNA为研究指标。纳入符合条件的116项研究中,有41项研究涉及中医。纳入的心肌缺血相关的中医相关的基因组学研究有8项,其中4项为针刺干预心肌缺血的基因组学研究,4项为中药复方干预心肌梗死相关的基因组学研究。高血压相关组学研究涉及中医的研究有23项,其中8项研究涉及针刺治疗,11项研究涉及中药干预高血压治疗效果,4项研究涉及中医证型,其中肝阳上亢相关证型1例,3项研究涉及血瘀相关证型。心力衰竭相关研究中有1项涉及中医药治疗心力衰竭治疗效果的相关组学分析。在纳入的中医文献中,其中21项研究补充了对筛选出的差异基因进行了 RT-PCR验证,其中只有一项研究提供验证的样本数量,余下研究均未提供验证的样本量。有22项研究对差异基因行GO富集分析,和KEGG Pathway通路分析,从通路角度以及分子功能、生物过程、细胞成分等多个方面对中医药干预心血管疾病进行了深入的探讨。结论:通过整理心血管疾病的基因组学相关文献,可以发现基因芯片技术已经广泛的应用于心血管系统疾病,促进了心血管疾病的研究。分析目前的中医相关的基因组学的研究发现,目前主要集中于中医药干预机制方面的基因组学相关探讨,中医证型相关的基因组学研究目前相对较少。从纳入的中医相关的基因组学研究得出中医相关基因组学研究质量仍有待提升。第三部分 参术冠心方对比安慰剂联合西药治疗冠脉临界病变的基因组学研究目的:从基因组学层面探索参术冠心方改善冠脉临界病变患者的脂质代谢的机制,为参术冠心方治疗冠脉临界病变筛选出分子标志物,并提供基因水平层面的理论依据。方法:结合临床研究,按照性别、年龄、药物使用情况等匹配原则,最终选出参术冠心方组4例,安慰剂组7例,抽取干预时间6个月后的患者全血进行基因芯片相关研究。通过基因芯片检测技术,分别检测参术冠心方组和安慰剂组全血中的lncRNA、circRNA和mRNA的表达情况,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筛选出两组之间比较的差异lncRNA,mRNA及circRNA。对获得的差异基因通过DAVID网站对核心基因及差异表达基因进行基因功能富集分析(Gene Ontology,GO基因本体论)和基因通路富集分析(KEGG: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通过StarBase数据库用于筛选差异lncRNA和差异miRNA之间的相互作用,然后与mmiRNA-mRNA相互作用集成,使用Cytoscape软件建立lncRNA-mRNA-miRNA ceRNA网络。对差异表达的circRNA的host基因分别进行GO分析,KEGG Pathway分析,探索差异circRNA的host基因的相关功能。通过lncRNA cis(顺式)作用靶基因分析、lncRNA trans(反式)作用靶基因分析及LncRNA转录因子关联分析进一步筛选出lncRNA-mRNA关系对,探索差异lncRNA的功能。结果:1.通过基因芯片检测技术,及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最终发现参术冠心方组对比安慰剂组有35个差异lncRNA(上调基因30个,下调基因5个),85个差异mRNA(上调基因55个,下调基因30个),20个差异circRNA(上调基因17个,下调基因3个)。通过对差异mRNA的功能分别进行检索分析,通过数据库进行检索,发现以下基因与脂质代谢密切相关:SLC22A17、SRGN、ALDH1A2、PINX1、CEP72、CD300A、DDAH2、FETUB、NUCB2、HDAC5、PRKCA、S100A16、SYTL4、TRPV1。对差异 circRNA 进行相关功能检索,发现ARHGAP1、TCF12、CEMIP及COLGALT1与脂质代谢密切相关。2.根据芯片实验结果,将差异基因进行蛋白互作网络分析,最后得出10个核心基因:CACNA2D2,CACNA2D3,DNAJC6,FGF12,SGSM2,CACNA1G,LRP6,KIF25,OXTR,UPB1。检索核心基因功能最终发现其中LRP6、SGSM2、OXTR与动脉粥样硬化及脂质代谢密切相关。3.总差异mRNA的GO项目富集包含113项分子功能(Molecular Function,MF),107 项细胞成分(Cellular Component),367 项生物学过程(Biological Process)。其中与冠脉临界病变密切相关的GO条目主要包括:如胆固醇代谢,收缩过程中的心肌细胞动作电位,Wnt通路、动脉血压调节等。与参术冠心方降低冠脉临界病变血脂的KEGG通路主要包括:PI3K/Akt/mTOR信号通路、Rapl信号通路、Hippo信号通路。4.参术冠心方对比安慰剂的lncRNA-miRNA-mRNA ceRNA网络中主要包括:lncRNA(DPY19L2P2,HCG15,ANKRD36BP2),miRNA(miR-24,miR-27,miR-363,miR-125),mRNA(CNNM3,PEG10,MCOLN2,ULK3)。其中miR-24、miR-27已被证实在机体的脂肪生成、炎症、脂质代谢、氧化应激等方面作为重要的靶向标志物。miR-363可保护心肌细胞免受缺氧诱导的凋亡和miR-125与心肌细胞调节密切相关,PEG10与心肌肥厚密切相关,因此在本研究中,参术冠心方治疗冠脉临界病变的机制可能与调节以下分子标志物密切相关:miR-24,miR-27,miR-363,miR-125 及 PEG10。5.本次研究筛选出的差异circRNA主要有21个,对差异表达的circRNA的host基因分别进行GO分析,KEGG富集分析,从而获取差异circRNA host基因可能影响的生物学过程。最终得出circRNA的host基因的GO富集项目包含64项分子功能(Molecular Function,MF),84 项细胞成分(Cellular Component),123 项生物学过程(Biological Process)。通过GO分析发现总circRNA host基因主要富集于DNA修复,嗜脂性正调控,蛋白激酶C活性的正调控,组蛋白H3-K9乙酰化的调节,CTD磷酸酶活性,L-天冬氨酸跨膜转运活性等生物学过程。通过对差异circRNA的host基因进行KEGG分析,从而获取差异circRNA host基因可能影响的通路。从KEGG结果发现差异circRNA的host基因主要富集于以下通路:O-聚糖生物合成、赖氨酸降解、P53信号通路、细胞周期、泛素介导的蛋白质水解、细胞衰老、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等。6.LncRNA共表达的差异基因进行KEGG Pathway分析主要富集于以下通路:p53信号通路,局灶性粘连,TGF-beta信号通路,Ras信号通路,PI3K-Akt信号通路,AMPK信号通路,cGMP-PKG信号通路,DNA修复等。根据lncRNA与gene表达相关性,其中lncRNA顺式调控的基因主要包括:lncRNA ITFG1-AS1与ITFG1的关系对。对lncRNA trans(反式)作用靶基因分析主要发现有4个mRNA(RAD54L2,CNNM3,KIF18B,GPANK1)和 3 个 lncRNA(NR134460.1,NR145490.1,XR001753092.2)形成 lncRNA-mRNA靶标互作网络图。7.本研究确定对 mRNA(ALDH1A2、CD300A、CEP72、DDAH2、HDAC5、SYTL4)及lncRNA(LOC105374150,DNAJC9-AS1、LOC105372209)在 11 例样本中进行 q-PCR 验证实验。其中基因ALDH1A2、SYTL4及LOC105372209共设计3次引物均CT值高或溶解曲线非单一峰,预实验失败,通过q-PCR实验结果展示其中q-PCR验证结果发现参术冠心方组对比安慰剂组的差异基因CEP72、HDAC5上调及差异lncRNA DNAJC9-AS1、LOC105374150上调,差异基因DDAH2下调,并且具有统计学意义。本研究通过q-PCR实验进一步验证了参术冠心方治疗冠脉临界病变可能与基因CEP72、HDAC5、DDAH2及lncRNA DNAJC9-AS1、LOC105374150 密切相关。结论:在参术冠心方治疗冠脉临界病变的基因组学研究中,参术冠心方对比安慰剂组治疗冠脉临界病变存在差异lncRNA,mRNA及circRNA。参术冠心方改善冠脉临界病变的患者的脂质代谢与以下分子标志物密切相关:miRNA(miR24,miR27)及mRNA(SLC22A1、ABCB1、SGSM2、LRP6、OXTR,SLC22A17、SRGN、ALDH1A2、PINX1、CEP72、CD300A、DDAH2、FETUB、NUCB2、HDAC5、PRKCA、S100A16、SYTL4、TRPV1)及 circRNA(ARHGAP1、CEMIP、COLGALT1)和 lncRNA(DPY19L2P2,HCG15,ANKRD36BP2)。通过 q-PCR 实验进一步验证了参术冠心方治疗冠脉临界病变可能与基因CEP72、HDAC5、DDAH2及lncRNA DNAJC9-AS1、LOC105374150 密切相关。通过GO分析和KEGG富集分析发现参术冠心方治疗气虚痰瘀型冠脉临界病变患者的作用机制可能与胆固醇代谢,心肌收缩,内皮细胞增殖的调控,及mTOR信号通路,PI3K-Akt信号通路,代谢通路、Ras信号通路、Rap1信号通路、cAMP信号通路、Hippo信号通路密切相关。其中与参术冠心方降低冠脉临界病变血脂相关的通路主要包括:PI3K/Akt/mTOR 通路、Rap1信号通路。

二、冠心苏合胶囊抗大鼠高脂血症的作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冠心苏合胶囊抗大鼠高脂血症的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1)血栓心脉宁“血脉双治”组方探讨及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遵循“血脉双治”理论构建血脉病整体认识
2 组方传承创新凸显中医学特色
3 复杂作用机制发挥多重保护效应
    3.1 保护血管内皮
    3.2 促进血管再生
    3.3 抗血小板聚集与改善血液流变学
    3.4 抑制炎症反应
4 临床运用
    4.1 冠心病心绞痛与急性心肌梗死
    4.2 高脂血症
    4.3 心律失常
    4.4 脑梗死
    4.5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4.6 血管性痴呆
    4.7 其他疾病
5 展 望

(2)化痰通络止痛汤治疗痰瘀互结型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前言
材料与方法
    1.研究对象
    2.诊断标准
    3.试验方法
    4.观察指标及方法
    5.安全性评价
    6.统计学方法
    7.样本含量估算
结果
    1.一般资料
    2.临床疗效分析
    3.安全性检测
讨论
    1.立题依据
    2.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的辨证分型
    3.从“痰瘀”论述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
    4.痰瘀与冠心病合并血脂异常的联系
    5.化痰通络止痛汤分析及组方依据
    6.疗效分析
    7.安全性评价
    8.不足与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文献综述 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研究现状
    综述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个人简介
开题、中期及学位论文答辩委员组成

(3)速效救心丸抗心肌缺血的作用与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符号表
第1章 绪论
    1.1 速效救心丸改善心脑血管疾病的实验与临床研究
        1.1.1 速效救心丸对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
        1.1.2 速效救心丸对冠心病的影响
        1.1.3 速效救心丸对脑缺血的影响
        1.1.4 川芎嗪与冰片的药物相互作用
    1.2 HIF信号通路
    1.3 选题依据与研究内容
        1.3.1 选题依据
        1.3.2 研究内容
第2章 速效救心丸对心肌缺血大鼠的预防作用与机制
    2.1 前言
    2.2 实验材料
        2.2.1 实验试剂与药品
        2.2.2 实验仪器
        2.2.3 实验动物与饲养条件
        2.2.4 饲料
    2.3 实验方法
        2.3.1 实验相关试剂的配制
        2.3.2 心肌缺血动物造模与分组给药
        2.3.3 心脏切片的HE染色
        2.3.4 血清生化指标检测方法
        2.3.5 心肌样品处理方法
        2.3.6 蛋白印迹检测法
        2.3.7 数据统计分析
    2.4 实验结果
        2.4.1 速效救心丸对心肌缺血大鼠心肌组织病理变化的影响
        2.4.2 速效救心丸对心肌缺血大鼠血清关键指标的影响
        2.4.3 速效救心丸对心肌缺血大鼠心肌关键蛋白表达的影响
    2.5 讨论
第3章 冰片对大鼠心肌缺血损伤相关调控蛋白表达的影响
    3.1 前言
    3.2 实验材料
        3.2.1 实验试剂与药品
        3.2.2 实验仪器
        3.2.3 实验动物与饲养条件
        3.2.4 饲料
    3.3 实验方法
        3.3.1 实验相关试剂的配制
        3.3.2 速效救心丸中冰片的含量测定方法
        3.3.3 心肌缺血动物造模与分组给药
        3.3.4 心脏切片的HE染色
        3.3.5 血清生化指标检测方法
        3.3.6 心肌样品处理方法
        3.3.7 蛋白印迹检测法
        3.3.8 数据统计分析
    3.4 实验结果
        3.4.1 速效救心丸中冰片含量的测定与给药剂量的确定
        3.4.2 冰片对心肌缺血大鼠心肌组织病理变化的影响
        3.4.3 冰片对心肌缺血大鼠血清关键指标的影响
        3.4.4 冰片对心肌缺血大鼠心肌关键蛋白表达的影响
    3.5 讨论
第4章 冰片对大鼠肝肾转运体表达的影响
    4.1 前言
    4.2 实验材料
        4.2.1 实验试剂与药品
        4.2.2 实验仪器
        4.2.3 实验动物与饲养条件
    4.3 实验方法
        4.3.1 实验相关试剂的配置
        4.3.2 动物分组与给药处理
        4.3.3 肝肾转运体MRNA表达的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检测
        4.3.4 转运体蛋白表达的WESTERN BLOT检测
        4.3.5 数据统计分析
    4.4 实验结果
        4.4.1 冰片对肝肾转运体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
        4.4.2 冰片对肝脏转运体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
    4.5 讨论
第5章 论文总结
    5.1 论文的主要研究结果
    5.2 论文的主要创新性发现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4)络风宁1号方对树突状细胞功能的影响及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综述一 JAK/STAT/SOCS信号通路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综述二 祛风通络法在冠心病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前言
第一部分 从风论治冠心病的疗效性评价: 一项随机对照试验的Meta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从JAK/STAT/SOCS信号通路探讨络风宁1号方对树突状细胞功能的影响及可能机制
    实验一 树突状细胞的制备与培养
        1 实验材料
        2 实验方法
        3 实验结果
        4 讨论
        参考文献
    实验二 树突状细胞的成熟与鉴定
        1 实验材料
        2 实验方法
        3 实验结果
        4 讨论
        参考文献
    实验三 络风宁1号方对树突状细胞活力的影响
        1 实验材料
        2 实验方法
        3 实验结果
        4 讨论
        参考文献
    实验四 络风宁1号方对树突状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1 实验材料
        2 实验方法
        3 实验结果
        4 讨论
        参考文献
    实验五 络风宁1号方对树突状细胞中JAK/STAT/SOCS信号通路的影响
        1 实验材料
        2 实验方法
        3 实验结果
        4 讨论
        参考文献
总结
附图
致谢
个人简历

(5)基于ATF3/MAP2K3/p38 MAPK通路探究活血益气组分中药防治心梗后大鼠心室重构作用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综述一 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室重构的中医病因病机分析
        参考文献
    综述二 心室重构与炎症相关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综述三 活血益气组分中药防治心室重构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前言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
    第一章 活血益气组分配伍中药对心肌梗死后大鼠心脏功能和结构影响的实验研究
        1 实验材料
        2 实验方法
        3 实验结果
        4 讨论
        5 小结
    第二章 活血益气组分配伍中药对心肌梗死后大鼠心脏ATF3/MAP2K3/p38 MAPK信号通路影响的实验研究
        1 实验材料
        2 实验方法
        3 实验结果
        4 讨论
        5 小结
    第三章 活血益气组分配伍中药对心肌梗死后大鼠心脏能量代谢影响的实验研究
        1 实验材料
        2 实验方法
        3 实验结果
        4 讨论
        5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在校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个人简历

(6)血清PDGF-BB/PDGFR-β配体受体及MCP-1、MMP-9水平与冠心病血瘀证的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综述一: 动脉粥样硬化中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及其受体的研究进展
        1 PDGF
        2 PDGFR
        3 PDGF与PDGFR的识别
        4 PDGF/PDGFR与动脉粥样硬化
        5 评述与展望
        参考文献
    综述二: 中医药对PDGF及PDGFR调控作用的研究进展
        1 中药提取物对PDGF及PDGFR的调控作用
        2 单味中药对PDGF及PDGFR的调控作用
        3 中药复方对PDGF及PDGFR的调控作用
        4 中医针灸疗法对PDGF和PDGFR的调控作用
        5 评述与展望
        参考文献
前言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
    实验一 冠心病患者血清PDGF-BB、PDGFR-β、MCP-1、MMP-9水平及外周血单核细胞PDGFR-βmRNA表达水平的研究
        资料与方法
        结果
    实验二 冠心病血瘀证血清PDGF-BB、PDGFR-β、MCP-1、MMP-9水平及外周血单核细胞PDGFR-βmRNA表达水平的研究
        资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7)基于《黄帝内经》痹病理论源流探究苓泽合剂防治痛风性肾病的作用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第一部分 《黄帝内经》痹病理论及其与痛风关系的研究
    1 《内经》痹病的含义与因机证治概要
        1.1 痹的含义
        1.1.1 指症状
        1.1.2 指病因
        1.1.3 指病机
        1.1.4 指病位
        1.1.5 指病名
        1.2 痹病的病因病机要点
        1.2.1 痹病的病因
        1.2.2 痹病病机
        1.3 痹病的分类
        1.4 痹病治疗
    2.《内经》五体痹(肢体痹)辨析
        2.1 《内经》五体痹因机证治分析
        2.1.1 五体痹病因病机特点
        2.2 五体痹的主要症候表现特点
        2.2.1 皮痹
        2.2.2 肌痹
        2.2.3 脉痹
        2.2.4 筋痹
        2.2.5 骨痹
        2.3 五体痹的防治要点
        2.3.1 五体痹的预防要点
        2.3.2 五体痹的治疗要点
        2.4 痛风相关足痹与肘痹分析
        2.4.1 足痹
        2.4.2 肘痹
    3.《内经》五脏痹因机证治
        3.1 五脏痹的形成因素
        3.1.1 外感风寒湿邪
        3.1.2 地理气候异常
        3.1.3 饮食起居失节
        3.1.4 精神情志失调
        3.1.5 阴阳体质差异
        3.1.6 营卫状态异常
        3.1.7 其他病因
        3.2 五脏病的传变与预后特点
        3.2.1 五脏痹的传变
        3.2.2 五脏痹的预后判断
        3.3 《内经》五脏痹的防治
        3.3.1 .治五脏痹之未生
        3.3.2 治五脏痹之未盛
        3.3.3 治疗五脏痹之未传
    4 痛风及其与脏腑筋骨痹病的关系
        4.1 痛风病名的源流演变
        4.1.1 痛风
        4.1.2 历节、白虎、白虎历节
        4.1.3 贼风、箭风、旋风
        4.1.4 痹、痛痹、行痹、风痹
        4.2 痛风的病因病机特征
        4.2.1 外感六淫,壅塞经络
        4.2.2 饮食不节,湿热内生
        4.2.3 劳伤太过,正气亏虚
        4.2.4 气化障碍,痰淤阻滞
        4.3 痛风的病位与临床表现
        4.4 痛风的防治原理
第二部分 苓泽合剂防治痛风性肾病的实验研究
    1.材料
        1.1 动物
        1.2 药物
        1.3 试剂
        1.4 仪器
    2 方法
        2.1 复制模型、分组与给药
        2.2 样本留取和指标观察
        2.2.1 尿液
        2.2.2 血液
        2.3 肾组织形态学观察
        2.3.1 HE染色:
        2.3.2 免疫组化染色
        2.3.3 Western blot检测
    3 结果
        3.1 一般观察
        3.2 苓泽合剂对痛风性肾病大鼠模型肾系数的影响
        3.3 苓泽合剂对痛风性肾病大鼠模型尿酸、肌酐及尿素氮的影响
        3.4 苓泽合剂对痛风性肾病大鼠模型尿激酶、β2-微球蛋白、胱抑素(Cys C)C、尿 N-乙酰-β-D 葡萄糖苷酶(NAG)的影响
        3.5 苓泽合剂对痛风性肾病模型大鼠形态学结果观察
        3.5.1 肉眼观察
        3.5.2 HE染色
        3.6 苓泽合剂对痛风性肾病模型大鼠ABCG1及Glu T9 表达的影响(免疫组化)
        3.7 苓泽合剂对痛风性肾病模型大鼠ABCG1、Glu T9及URAT1 表达的影响(WB)
    4 讨论
        4.1 痛风性肾病的中医认识
        4.2 苓泽合剂的理论依据
        4.2.1 苓泽合剂的立意及组方原则
        4.2.2 苓泽合剂的方药功效
        4.2.3 苓泽合剂物药组成的现代药理研究
        4.3 痛风性肾病模型大鼠的实验结果分析
        4.4 小结
结论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附件
参考文献
附录
    综述一 中医五体痹研究述要
        参考文献
    综述二 痛风性关节炎的中西医治疗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在学期间科研成绩
致谢
痹病条文

(8)薏仁木瓜化浊汤对高尿酸血症小鼠的降尿酸作用及其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一、高尿酸血症的中西医研究进展
        1.1 高尿酸血症的现代医学研究进展
        1.1.1 高尿酸血症的现代流行病学
        1.1.2 高尿酸血症的危害
        1.1.3 高尿酸血症的发病机制
        1.1.4 高尿酸血症现代治疗
        1.1.5 高尿酸血症的相关因素
        1.2 中医药治疗高尿酸血症的研究进展
        1.2.1 高尿酸血症病因病机
        1.2.2 中医药对高尿酸血症的治疗
    二、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三、研究内容
    四、技术路线
第二章 薏仁木瓜化浊汤对高尿酸血症小鼠模型的降尿酸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2.1 前言
    2.2 实验材料
        2.2.1 主要的仪器及设备
        2.2.2 主要试剂
        2.2.3 实验药物配制
    2.3 实验方法
        2.3.1 实验小鼠
        2.3.2 高尿酸血症小鼠模型的建立
        2.3.3 小鼠指标检测
        2.3.3.1 小鼠的一般情况
        2.3.3.2 血清的制备
        2.3.3.3 小鼠血清中相关指标的检测
        2.3.3.4 小鼠肝脏中相关指标的检测
        2.3.3.5 小鼠肾脏中相关指标的检测
        2.3.3.6 小鼠小肠相关指标的测定
        2.3.4 数据处理和分析
    2.4 实验结果
        2.4.1 小鼠的一般情况
        2.4.2 小鼠血清中的相关指标
        2.4.2.1 薏仁木瓜化浊汤对高尿酸血症小鼠血清血脂指标的影响
        2.4.2.2 薏仁木瓜化浊汤对高尿酸血症小鼠血尿酸水平的影响
        2.4.2.3 薏仁木瓜化浊汤对高尿酸血症小鼠肌酐和尿素氮水平的影响
        2.4.2.4 薏仁木瓜化浊汤对高尿酸血症小鼠血清XOD活性的影响
        2.4.2.5 薏仁木瓜化浊汤对高尿酸血症小鼠对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介素6(IL-6)的影响
        2.4.3 小鼠肝脏中相关指标测定结果
        2.4.3.1 薏仁木瓜化浊汤对高尿酸血症小鼠肝脏XOD活性的影响
        2.4.3.2 薏仁木瓜化浊汤对高尿酸血症小鼠肝脏病理变化的影响
        2.4.4 小鼠肾脏中相关指标测定结果
        2.4.4.1 薏仁木瓜化浊汤对高尿酸血症小鼠肾脏URAT1和ABCG2、UAT蛋白表达的影响
        2.4.4.2 薏仁木瓜化浊汤对高尿酸血症小鼠肾脏URAT1mRNA和 ABCG2mRNA、UAT mRNA、OAT4mRNA表达的影响
        2.4.4.3 薏仁木瓜化浊汤对高尿酸血症小鼠肾脏病理变化的影响
        2.4.4.4 薏仁木瓜化浊汤对高尿酸血症小鼠小肠ABCG2 mRNA表达的影响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薏仁木瓜化浊汤对体外黄嘌呤氧化酶的抑制作用
    3.1 前言
    3.2 实验材料
        3.2.1 主要仪器设备
        3.2.2 主要试剂
    3.3 实验试剂的配制
        3.3.1 薏仁木瓜化浊汤水煎液的制备
        3.3.2 缓冲溶液的制备
        3.3.3 底物溶液的制备
        3.3.4 酶溶液的制备
        3.3.5 阳性对照液的制备
    3.4 实验方法
        3.4.1 实验原理
        3.4.2 黄嘌呤氧化酶Km值的测定
        3.4.3 吸光度与酶促反应时间的关系
        3.4.4 吸光度和酶浓度的关系
        3.4.5 薏仁木瓜化浊汤水提物对XOD活力的影响
    3.5 数据处理和分析
    3.6 结果与讨论分析
        3.6.1 黄嘌呤氧化酶Km值的测定
        3.6.2 吸光度与酶促反应时间的关系
        3.6.3 吸光度和酶浓度的关系
        3.6.4 薏仁木瓜化浊汤水提物对黄嘌呤氧化酶活力的影响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薏仁木瓜化浊汤对高尿酸血症HK-2细胞模型的降尿酸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4.1 前言
    4.2 实验材料
        4.2.1 主要仪器设备
        4.2.2 主要试剂及耗材
    4.3 实验试剂的配制
        4.3.1 完全培养液的配制
        4.3.2 不完全培养液的配制
        4.3.3 中药水提物的配制
        4.3.4 细胞诱导剂及别嘌醇、XO溶液的配制
    4.4 实验方法
        4.4.1 细胞培养
        4.4.2 CCK-8法确定薏仁木瓜化浊汤水提液对HK-2细胞的安全范围
        4.4.3 HK-2细胞高尿酸血症模型的建立
        4.4.4 薏仁木瓜化浊汤对高尿酸血症HK-2细胞模型的降尿酸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4.5 实验结果与讨论
        4.5.1 CCK-8法确定薏仁木瓜化浊汤水提液对HK-2细胞的安全范围
        4.5.2 HK-2细胞高尿酸血症模型的建立结果检测
        4.5.3 薏仁木瓜化浊汤对高尿酸血症HK-2细胞模型的降尿酸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和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和不足
参考文献
附录1 中英文缩略词表
附录2 引物序列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9)薤白皂苷对血小板功能的影响及其干预冠心病寒痰阻滞证的机制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文献综述 血小板与薤白在冠心病中的研究进展
    1.血小板在冠心病中的研究进展
    2.血小板与蛋白质组学
    3.薤白在冠心病中的研究进展
    4.问题与展望
材料与方法
    1.实验材料
        1.1 实验动物
        1.2 实验药品与试剂
        1.3 主要设备仪器
    2.实验方法
        2.1 探究FS-AMB对冠心病大鼠的血小板功能的影响
        2.2 鉴定FS-AMB干预冠心病寒痰阻滞证患者血小板的差异蛋白
结果
    1.FS-AMB对冠心病大鼠的血小板功能的影响
        1.1 FS-AMB对冠心病大鼠血小板聚集率的影响
        1.2 FS-AMB对冠心病大鼠TT、PT、APTT的影响
        1.3 FS-AMB对冠心病大鼠血浆Fib含量的影响
    2. FS-AMB 干预冠心病寒痰阻滞证血小板的差异蛋白
        2.1 二向凝胶电泳三组血小板蛋白图谱
        2.2 三倍差异点分析
        2.3 质谱鉴定结果
讨论
    1.中医对冠心病的认识
    2.FS-AMB对冠心病大鼠血小板功能的影响
    3.FS-AMB干预冠心病寒痰阻滞证的机制分析
    4.总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中英文对照表
作者简介
致谢

(10)参术冠心方联合西药治疗气虚痰瘀型冠脉临界病变患者的临床研究及基因组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冠脉临界病变的中西医认识及治疗
    1.1 西医对冠脉临界病变的认识
        1.1.1 冠脉临界病变的流行病学
        1.1.2 冠脉临界病变及冠脉临界病变诱发心绞痛的机制
        1.1.3 冠脉临界病变的诊断与治疗
    1.2 中医对冠脉临界病变的认识
        1.2.1 胸痹的命名
        1.2.2 历代医家对胸痹的认识
        1.2.3 胸痹气虚痰瘀证证候研究
        1.2.4 冠脉临界病变的中医药治疗
        1.2.5 参术冠心方的理论基础及前期研究
第二章 参术冠心方联合西药治疗气虚痰瘀型冠脉临界病变患者的临床研究
    2.1 前言
    2.2 临床资料
        2.2.1 研究目的
        2.2.2 研究对象
        2.2.3 纳入与排除标准
    2.3 研究内容
    2.4 研究方法
        2.4.1 随机方法
        2.4.2 样本量
    2.5 研究方法
        2.5.1 干预措施
        2.5.2 合并疾病相关治疗事项
        2.5.3 一般资料统计
        2.5.4 疗效评价指标
        2.5.5 疗效观察指标及观察时间点
        2.5.6 安全性观察指标
        2.5.7 观察记录方法
        2.5.8 疗效评定标准
        2.5.9 相关仪器设备
        2.5.10 左心室前间壁跨壁灌注梯度测量方法
        2.5.11 统计学处理
        2.5.12 伦理监管
    2.6 研究结果
        2.6.1 研究完成概况
        2.6.2 患者一般资料
        2.6.3 两组患者西药使用情况比较
        2.6.4 治疗前两组冠状动脉狭窄程度比较
        2.6.5 疗效指标
        2.6.6 安全性指标比较
    2.7 讨论
        2.7.1 参术冠心方治疗冠脉临界病变的思路及理论源流
        2.7.2 参术冠心颗粒治疗冠脉临界病变的临床疗效分析
        2.7.3 参术冠心方可用于治疗冠脉临界病变的现代药理学研究
        2.7.4 结论
第三章 心血管疾病基因组学相关研究的文献分析
    3.1 研究目的
    3.2 研究方法
        3.2.1 文献获取及检索方法
    3.3 研究纳入标准
        3.3.1 研究疾病
        3.3.2 文献类型
        3.3.3 研究技术
        3.3.4 研究指标
        3.3.5 研究内容
    3.4 文献筛选
    3.5 资料提取与分析
    3.6 结果
        3.6.1 文献检索结果
        3.6.2 纳入研究基本资料分析
    3.7 讨论
        3.7.1 基因组学研究是心血管疾病研究的重要方向
        3.7.2 基因组学技术应用于中医药治疗心血管疾病的研究
        3.7.3 中医相关基因组学研究质量有待提升
第四章 参术冠心方对比安慰剂联合西药治疗冠脉临界病变患者的基因组学研究
    4.1 研究目的
    4.2 研究对象
        4.2.1 病例来源及一般临床资料
    4.3 材料与方法
        4.3.1 主要仪器、药品和试剂
        4.3.2 实验操作
    4.4 结果
        4.4.1 样本RNA质检结果
        4.4.2 箱线图
        4.4.3 样本相关性分析
        4.4.4 参术冠心方组与安慰剂组差异表达筛选
        4.4.5 聚类分析
        4.4.6 蛋白互作网络分析(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 network)
        4.4.7 GO分析
        4.4.8 基因通路富集分析(KEGG,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
    4.5 circRNA host基因富集分析
        4.5.1 GO分析
        4.5.2 KEGG pathway分析
    4.6 构建lncRNA-miRNA-mRNA ceRNA网络
    4.7 参术冠心方对比安慰剂联合西药治疗冠脉临界病变的差异LNCRNA高级分析
        4.7.1 LncRNA与差异基因共表达分析
        4.7.2 LncRNA功能预测
        4.7.3 lncRNA cis(顺式)作用靶基因分析
        4.7.4 lncRNA trans(反式)作用靶基因分析
        4.7.5 LncRNA转录因子关联分析
    4.8 Q-PCR验证分析
        4.8.1 挑选验证的差异lncRNA及差异mRNA
        4.8.2 引物设计
        4.8.3 扩增曲线及熔解曲线
        4.8.4 全血中差异mRNA的q-PCR检测
        4.8.5 全血中差异lncRNA的q-PCR检测
    4.9 实验结果分析与讨论
        4.9.1 参术冠心方对比安慰剂治疗冠脉临界病变差异lncRNA、circRNA、mRNA表达谱分析
        4.9.2 GO分析及KEGG富集分析结果分析
        4.9.3 LncRNA-mRNA-miRNA构成ceRNA调控网络分析
        4.9.4 LncRNA的高级分析
        4.9.5 q-PCR验证结果分析
    4.10 总结
讨论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附件

四、冠心苏合胶囊抗大鼠高脂血症的作用(论文参考文献)

  • [1]血栓心脉宁“血脉双治”组方探讨及研究进展[J]. 王靖怡,李军,陈恒文,惠小珊,白京,王阶.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1
  • [2]化痰通络止痛汤治疗痰瘀互结型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观察[D]. 巴俊松. 宁夏医科大学, 2021
  • [3]速效救心丸抗心肌缺血的作用与机制研究[D]. 陈琳. 湖北大学, 2020
  • [4]络风宁1号方对树突状细胞功能的影响及机制研究[D]. 魏蔚.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4)
  • [5]基于ATF3/MAP2K3/p38 MAPK通路探究活血益气组分中药防治心梗后大鼠心室重构作用机制[D]. 马如风.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4)
  • [6]血清PDGF-BB/PDGFR-β配体受体及MCP-1、MMP-9水平与冠心病血瘀证的相关性研究[D]. 张广辉.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4)
  • [7]基于《黄帝内经》痹病理论源流探究苓泽合剂防治痛风性肾病的作用机制[D]. 赵用. 辽宁中医药大学, 2020(01)
  • [8]薏仁木瓜化浊汤对高尿酸血症小鼠的降尿酸作用及其机制研究[D]. 刘涛. 广东药科大学, 2020(01)
  • [9]薤白皂苷对血小板功能的影响及其干预冠心病寒痰阻滞证的机制分析[D]. 刘泽君. 东南大学, 2020
  • [10]参术冠心方联合西药治疗气虚痰瘀型冠脉临界病变患者的临床研究及基因组学研究[D]. 金晓.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20(06)

标签:;  ;  ;  ;  ;  

冠心素合胶囊对大鼠高脂血症的影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