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延伸矿井排水能力探析(论文文献综述)
蒋林志[1](2020)在《布尔台矿三盘区42煤采区排水系统自动化改造》文中提出随着智能控制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大数据、云计算以及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矿区排水系统的自动化、智能化、信息化的需求越来越高,实现矿区排水系统的少人化、无人化成为发展的必然趋势。智能化、自动化的排水系统也是建设数字矿山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针对布尔台矿三盘区42煤采区排水系统存在的诸如设备陈旧、控制策略单一、设备维护困难、自动控制化程度低、耗电量大、无法满足数字矿山建设要求等问题,对原有排水系统进行自动化改造。以实现排水系统自动化为目标,达到节能降耗和节约人力资源的目的。本文主要完成的内容有:(1)研究分析布尔台煤矿的水文地质条件和三盘区42煤采区排水系统存在问题,根据排水需求,对布尔台矿三盘区42煤采区排水系统进行自动化改造,提出排水系统自动化改造总体方案及井下监控系统改造方案;(2)依据三盘区水文地质条件、排水要求及涌水量等参数,提出2套水泵选型方案。综合比较技术、经济因素,确定采用具有汽蚀性能好,运行平稳可靠、便于设备检修、前期投资费用较低的方案一。基于方案一,进行了水泵选型和管道设计,并对其进行工况分析和能力验算;(3)根据三盘区42煤采区排水系统自动化改造方案,重点对井下监控系统进行硬件设计和设备选型。分析确定实现自动排水所需的模拟输入、数字输入和数字输出量,构建井下排水监控系统硬件平台,并对PLC主控模块、数字输入输出模块及传感器进行了选型。(4)提出了以实现节约成本为目标的“避峰就谷”自动控制策略,详细给出自动化改造排水策略的控制流程,将传统按照高低水位、分级水位的排水方案自动化改造为避峰就谷加水泵开启策略相结合的控制策略。采用模块化程序设计方法,实现了排水系统不同工作模式的自动控制、设备运行和水位状态监测、故障报警、历史数据查询等功能。(5)对改造后的排水监控系统进行调试及功能验证。介绍了自动排水系统的调试方法,总结分析了调试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对系统主要功能进行验证,并进行了3个月现场试运行,结果表明:本文所提出的自动化改造方案及基于此设计的自动监控系统实现了井下自动排水所要求的各项功能,达到了布尔台煤矿三盘区42煤采区井下排水系统自动化改造的目的。
赵悦文[2](2020)在《骆驼山煤矿矿井排水系统设计优化研究》文中指出骆驼山煤矿底板奥灰水的防治措施由疏水降压改为底板区域超前探查与治理,矿井涌水量预计发生较大变化,原设计的2套矿井排水系统已不再适用。通过对矿井涌水量的变化、井下排水系统施工现状、巷道所在地质层位、奥灰水突水威胁性进行分析和评价,优化了矿井排水系统设计方案,减少了矿井排水系统设备设施数量和排水管路布置,在保证矿井安全生产的同时,实现了科学合理排水,对降低矿井建设和维护成本、提高矿井经济效益、保障矿井安全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张博辉[3](2020)在《红柳林煤矿水害隐蔽致灾因素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我国的煤矿安全生产形势得到了很大改善,事故数量和死亡人数持续下降,逐步接近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但重特大事故尤其是水害事故时有发生,如王家岭煤矿透水事故,山东华源矿业公司溃水事故等。全面研究煤矿水害隐蔽致灾因素,可防患于未然,有效减少水害事故的发生。本文结合红柳林煤矿的开采情况和地质特征,对其存在的水害隐蔽致灾因素进行研究,主要包括:导水裂隙带发育情况、地下含水体情况、采空区(积水)情况等。同时利用钻探、物探手段对其进行验证,得到较为可靠结论。通过钻孔验证了经验公式不适用于红柳林矿井导水裂隙带高度预测,本文根据矿井周边已查明数据建立了新的方程,并预测了红柳林煤矿导水裂隙带高度。利用电磁法,探明了红柳林煤矿的火烧区范围和其富水性;采用三维地震法并通过钻探验证,探明了红柳林煤矿周边采空区分布范围。文章采用预先危险性分析确定了红柳林煤矿水害隐蔽致灾因素致灾危险性等级,通过事故树分析法确定了水害隐患的主要致灾因素。针对已探明的水害隐蔽致灾因素,本文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部分技术措施已投入应用,为红柳林煤矿的安全生产提供了保障。
李哲[4](2020)在《矿井多水平协同排水智能控制系统研究与设计》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煤矿“单机自动化-综合自动化-感知矿山-智慧矿山”发展路径的提出,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成为现代煤矿发展的主题。井下多水平排水系统作为矿山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前发展中仍存在能源消耗大,联动性弱等问题。本文对多水平排水控制策略进行研究,设计了一套多水平协同排水智能控制系统,解决了多级排水用电成本高,难以联动控制的问题。主要工作和创新点如下:(1)针对传统控制方法存在水泵启停频繁,用电成本高等问题,提出改进的“避峰就谷”策略。对水仓水位进行重新划分,同时引入水位变化率和缓冲调整时间段对水泵的控制逻辑进行优化。由仿真实验证明,该策略可减少开泵时间,提高排水效率的同时降低电费成本。(2)针对多水平协同排水系统是多变量非线性强耦合系统,难以实现对其精准直接控制的问题,提出基于模糊神经网络的解耦控制策略,设计多水平液位解耦器,并提出GA-BP融合算法对模糊神经网络参数进行优化,提高解耦速度。仿真实验证明,该解耦器可以实现对多级液位的解耦控制,且控制效果良好。结合改进的“避峰就谷”控制策略,制定了多水平协同排水控制方法。(3)针对目前多水平排水系统各采层泵房相互独立,单独排水,无法实现信息互联的问题,对多水平排水方式进行分析,设计了系统的排水单元。从系统功能需求出发,采用分层设计理念,对系统总体结构进行设计,提高系统的容错能力,实现多水平各采层泵房之间的融合联动。(4)结合多水平协同排水智能控制策略和系统整体研究,开发一套多水平协同排水智能控制系统,并对系统控制单元、数据采集单元和通讯单元的硬件以及PLC程序和上位机监控软件进行设计。排水系统在恒源煤矿测试和应用,现场运行正常稳定,满足工业生产要求的同时实现能源成本节约。本论文有图56幅,表12个,参考文献72篇。
左光宇[5](2020)在《矿井主排水泵启动特性及集成化监测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离心泵应用范围的延伸和排水系统复杂程度的提升,排水设备的启动过程、水泵与阀门的联动协同操作对于煤矿井下安全生产的影响越来越大。本文以矿井排水系统为主要研究对象,针对冀中能源峰峰集团某矿采用的正压给水式排水系统启动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特别是对启动方案的设定、各个启动阶段所展现的启动特性和演变规律等方面进行了研究与分析,并对一般矿井卧式离心泵的启动方案的设定方法作出了明确指导。首先,剖析了吸入式和压入式排水方式以及排水启动、设备监测等方面研究现状,对调研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进行了梳理和解决方法的预设。然后,开展了基于Flowmaster软件的排水系统建模仿真研究,揭示了两种排水方式下电流、电压、转速、流量和扬程等参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并进行了启动特性的理论分析,建立了电流冲击与定子磁场旋转、叶轮负载的耦合关系,同时证明了正压给水排水系统拥有较好的启动性能。为了设定和优化矿井排水系统启动方案,搭建了正压给水排水系统平台,并利用虚拟仪器等设备建立了参数集成化监测系统。本研究根据算例建立了阶段划分明确、时间点设定合理、公式推演与实验分析相结合的主排水泵启动初始数据的设定方法,并通过该方法设置了潜水泵的启动参数、软启动器启动时间点、初始电压、软启动方式以及阀门开启时间点等参数。同时,对不同开阀速度下主排水泵启动特性进行了实体试验,深入分析了阀门开启速度和阀门最终开度对启动特性和运行工况的影响,并选择了合适的开启速度和阀门开度。研究发现:矿井正压给水排水系统采用了优化的启动方案后,展现出更佳的启动特性。
吴玉川[6](2020)在《受闭坑影响的矿井水流场演变及水害防治研究》文中指出由于煤炭资源枯竭等因素,我国闭坑矿井数量与日剧增。矿井关闭后,排水活动停止,随着时间的积累,矿区地下水位快速回升,如果不及时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不仅会引起废弃矿井的地下水流场和化学场发生变化,还可能会对邻近矿井的地下水流场造成影响,从而引发一系列地质灾害。因此,进行矿井水流场研究工作对矿区水资源管理和水害防治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就焦作演马矿闭坑对邻近矿井造成的影响为课题,以九里山矿为研究对象,收集和整理研究区水文地质资枓,分析其地下水动态特征,在此基础上进行地下水流模拟,研究演马矿闭坑对九里山矿地下水水位和水流场的影响程度,并对九里山矿受影响较大的工作面水害进行评价,具体研究成果如下:(1)根据演马矿的地质资料,利用回采空间法对邻近九里山矿的27采区积水量进行了计算,根据演马矿充水速度和充水量,分析充水空间与积水高度之间的关系,对演马矿水位回升过程进行初步的分析。(2)在收集研究区资料的基础上,基于统计学对研究区水位和水量的变化特征分析得出,受闭坑影响邻近演马矿的含水层水位有一定的上升趋势,其中L8灰岩含水层的水位变化波动比较大,容易受其他因素影响;还发现在闭坑之后矿井涌水量明显增大,其变化趋势由原来的随降雨量有规律的上下起伏变成上下波动较大的上升趋势;根据水质分析结果,确定八灰水水化学类型仍主要为HCO3-Ca·Mg型,闭坑之后九里山矿地下水中的Ca2+、Mg2+和HCO3-升高。(3)利用SPSS软件对矿井涌水量的影响因素进行相关性分析,并采用层次分析法定量确定九里山矿地下水动态各影响因素所占的权重。(4)在对矿区含水层分析的基础上,利用Visual Modflow软件建立地下水水流模型,根据矿区内长期水位观测资料对模型进行识别并验证,拟合较好的水位变化曲线,从而分析水位及水流场变化趋势,发现邻近闭坑矿井的地下水位有一定上升的趋势,且等水位线变密,矿井西部的降水漏斗有变小的趋势。(5)根据演马矿27采区的积水高度,首先对两矿之间的隔水煤柱的安全性进行评价,然后对受闭坑影响较大的九里山矿14142工作面涌水量情况、断层情况、煤层顶底板安全进行评价,并提出防治措施。
陈歌[7](2020)在《鄂尔多斯盆地东缘矿井水深部转移存储机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为深化西部煤矿区脆弱的生态环境、矿井水疏放和水资源存储的内在联系,首次在鄂尔多斯盆地东缘开展矿井水深部转移存储的研究,系统研究了呼吉尔特矿区母杜柴登矿侏罗系中下统延安组底部宝塔山砂岩与三叠系下统刘家沟组地层的水文地质特征和补径排条件,利用MC-1井岩芯、测井资料,通过开展岩石物理力学参数测试、电镜扫描、X衍射、压汞试验、渗流试验、水质检测、注水试验和压水试验等一系列的试验,定性与定量评价鄂尔多斯盆地深层目的转移存储层刘家沟组砂岩的潜力和前景。(1)系统研究了宝塔山砂岩的区域和井田范围内地质背景、岩石成分、水文地质条件和沉积条件,开展了微观分析测试,获取了其岩石学特征、孔隙结构、物性特征、岩石物理力学特征和渗流规律。延安组底部宝塔山砂岩为灰白色含砾粗砂岩,表现为辫状河三角洲沉积体系的河道砂坝与河漫滩交互,以河道砂坝为主,成分以石英-长石为主,弱胶结,结构疏松,孔隙度14%48%,以粒间孔为主,孔隙发育。宝塔山砂岩的自然抗压强度为33.90MPa,吸水率为5.53%,总孔隙度为19.89%,主要孔径范围为66nm8.48μm,相对较大的纳米级至微米级孔隙较发育,具有潜力可观的存储空间。宝塔山砂岩水为强碱CO3-Na型及CO3·Cl-Na型,因补径排有限和蒸发-浓缩-结晶作用呈现强碱性。在渗流演化上,长期疏排水能够增强其渗透率,与西部弱胶结砂岩的特性相符,在微观条件下,在饱和渗流阶段,水岩强度大且渗透系数迅速降低,进入稳定渗流阶段,水岩强度弱,渗透系数稳定在2.515×10-7m/d5.649×10-6m/d。(2)三叠系下统刘家沟组地层岩性为紫色泥岩、灰白色中砂岩、灰白色和肉红色细砂岩,局部发育水平裂隙和垂直裂隙,是一套在炎热气候和强氧化环境中形成的河流-三角洲沉积建造,与上覆和尚沟组构成完整的沉积旋回。首次对刘家沟组进行了岩石学、孔喉结构特征、成岩、渗流、垂向非均质性等进行了综合研究和细致评价,全面刻画了刘家沟组的回灌潜力。刘家沟组砂岩以石英、长石为主,含量分别为40.1%和31.1%,上段石英含量低于下段,长石含量上段高于下段,整体上石英、长石、方解石构成的颗粒骨架在含量上,上段高于下段。黏土矿物含量为17.8%,以伊利石、绿蒙混层和伊蒙混层为主,其中,伊蒙混层和绿蒙混层含量占据主导地位,发育粒间孔、溶孔和微裂隙,其孔径范围分别为295.3nm19.01μm、72.09nm9.085μm和77.7nm4.86μm,以粒间孔为主。根据压汞试验,喉道中值孔径为4.44×102nm,喉道平均孔径为48.39nm,总孔隙度为7.50%,孔径<10μm的孔隙度为5.26%,有效孔隙的孔径范围为6.3312.08μm。孔隙率范围3.32%6.48%,均值5.03%,属于低孔隙致密砂岩,但从在深/浅侧向电阻率测井曲线上,其垂向裂缝发育且岩性变化明显高于其它地层,垂向非均质性强。刘家沟组共计含水层38层,合计厚度177.1m,占地层总厚度的36.1%,以粗砂岩、中砂岩和细砂岩为主。在岩石物理力学特征上,刘家沟组底部砂岩岩石强度低于上部,但各组砂岩岩石物理力学参数与埋深未呈现明显的相关性,规律不明显,垂向力学特征呈现非均质性。(3)刘家沟组原生地层水为酸性极高矿化度的Cl-Ca·Na型,受构造、沉积成岩、温度等作用和极差的补径排条件影响,岩盐、碳酸钡石、萤石处于溶解状态,且溶解潜势依次减小;重晶石、方解石、硬石膏、白云石、石膏和文石均处于沉淀状态,且沉淀潜势逐渐下降。混合水样的岩盐、碳酸钡石、萤石、石膏和硬石膏处于溶解状态,白云石、方解石、文石和重晶石均处于沉淀状态。(4)为增强回灌层刘家沟组的渗透性能,利用水力压裂拓展运移通道,既增加孔隙度,又增强裂缝的连通性。通过对砂岩压裂机理和模拟,刘家沟组地层破裂压力需大于31.5MPa,水力压裂人造裂隙易沟通原生裂隙形成地层破漏。深部砂岩在矿井水回灌过程中会受到矿井水压力、地层地应力、温度和水岩作用的影响和控制,原地应力决定天然裂隙扩展和延伸方向,矿井水压力促进诱导性裂隙扩展和延伸,温度降低形成的热胀冷缩效应仅对裂隙和颗粒的浅表面有效,水岩作用中酸碱水中和、可溶性矿物和亲水性矿物溶蚀、溶解等改变孔隙结构和孔隙度。刘家沟组地层厚层砂岩垂向裂隙发育,岩性组合面水平裂隙发育,人为主动提供矿井水回灌压力形成的诱导性裂缝会沿天然裂缝的北北东向和南北向地应力方向扩展和延伸形成主渗流通道。(5)通过先后开展自然水位恢复试验、多次注水试验,采用多种配线法对自然水位恢复试验的数据拟合,得到刘家沟组砂岩含水层水文地质特征表现为弱渗贫水含水层,渗透性和富水性均差,K值为5.31×10-6m/d6.19×10-6m/d。高压注水后,地层被压裂,渗透性和储水性能均大幅增加,K值为0.0111m/d0.0146m/d,Q稳定值为103.3m3/d,井口稳定压力6.8MPa。根据多期次的压力、流量监测,持续将高压低温矿井水进行回灌,能够共同促进地层潜在的储水能力。其中,高压能够压裂砂岩裂缝,作用最大;相对低矿化度矿井水能够溶蚀裂缝中岩盐、石膏等矿物成分,改变孔隙结构;低温矿井水吸收岩石热量使其发生微弱的热胀冷缩进而再次促进裂缝发育,三者相互作用,共同增强了深部储水层裂隙网络空间的回灌潜力。利用容积法计算可得极限储水量为131.8万m3,圆锥体数学模型估算了有效储水量为80.06104.72万m3。通过开展正常长期回灌工况的情景模拟,不同岩性含水层的渗透能力差异会导致矿井水水平扩散运移距离不同,粗砂岩内运移距离最远,井壁附近不易形成憋压,粉细砂岩内运移距离最短,井壁附近容易形成憋压。回灌初期转移存储层近区内矿井水扩散速率快、影响半径快速增大,呈现指数递增趋势,回灌中后期远区矿井水扩散速率慢、影响半径缓慢增加,呈现线性递增。(6)矿井水转移存储补充和深化了水资源存储的范畴,对西部矿区具有重要的生产实践意义。通过开展区域和局域的地下水流场模拟、温度场和水化学场分析,确定了矿井水长期回灌后形成倒U型地下水丘和漏斗型低温区,对区域深部地下水循环产生一定的人为影响,会阻碍上游地下水迫使其绕流。大量矿井水进入深部砂岩层形成矿井水、混合水和原生地层水三类过渡区域,水质类型分别为SO4-Na型、SO4·Cl-Na型和Cl-Ca·Na型,矿井水长期回灌促使地层中富钙钠型水向富钠型转变,且矿物的溶解与沉淀一直存在,其中,岩盐、碳酸钡石、萤石、石膏、硬石膏等矿物处于溶解状态,白云石、方解石、文石和重晶石等逐渐趋向沉淀状态。该论文有图126幅,表15个,参考文献276篇。
戎思阳[8](2020)在《矿井多水仓智能化排水监测监控系统的开发与应用》文中研究指明本课题来源于山西省晋煤集团重大科技开发计划项目“矿井自动排水系统的建立”(项目编号:20180425-2),是针对矿井排水系统自动化、智能化管控水平低、故障率高以及运维工作量大,难以实现“无人或少人值守”化运行等问题提出的。因此,研发一套适用于不同水平面矿井集中水仓的智能化排水监测监控系统,对提高矿井排水系统智能化运维水平,实现排水系统“无人或少人值守”,提高煤矿生产效率和安全效益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晋煤集团长平矿中央和盘区集中水仓为研究对象,提出了基于监测参数的控制策略,设计了抽真空管路改造方案和系统软硬件方案,开发了一套适用于不同水平面矿井集中水仓的智能化排水监测监控系统,具体研究内容如下:在全面掌握国内外相关技术现状和发展趋势的基础上,结合长平矿各水仓当前的硬件配置及设备布局,制定了抽真空管路改造方案,设计了智能化排水系统的软硬件方案,提出了基于电流参数的离心泵是否正常启动的诊断策略和基于多点液位和运行时间的排水机组的智能管控策略,为实现矿井智能化、自动化排水系统的设计提供了理论和方案基础。根据系统的总体设计方案,结合矿井水仓实际的工况环境,完成了集中水仓监测信号层传感器的选型和监测点的选定,设计了井下监控装置的外形结构,规划了电控箱的空间布局,选定了PLC CPU和配置模块,配备了人机交互柜体屏幕和UPS供电装置,阐述了内外部控制设备供电回路的电气设计原理,完成了以组态系统为基础的地面监控装置的硬件设计。在硬件系统已建立的基础上,结合系统的功能要求,确定了以PLC为核心的下位机和以组态王为核心的上位机的二级网络控制结构。采用主-子程序嵌套的模块化编程,完成了下位机监控程序的开发。包括数据处理子程序、逻辑控制子程序、故障保护和报警子程序以及掉电保持子程序,并设计了人机交互画面程序。上位机监控程序以画面开发和脚本函数编写为开发手段,开发了系统监测信息的存储、分析以及历史曲线查询、报表生成等功能;开发了集中水仓的集控、远控、视频、排水仿真监测功能。根据硬件电路和二级网络控制结构的特点,系统采用多协议通讯。现场监控设备采用MODBUS现场通讯网络,实现了对压力、流量以及电动闸阀的监测和控制;采用MPI通讯,实现了PC编程设备和PLC的通讯;采用TCP/IP以太网通讯,实现了井下和地面监控设备的可靠通讯;采用OPC通讯,实现了电机电流、电压数据的采集。在实验室对所开发系统的PLC监控设备和程序进行了模拟联合调试,实验验证了系统的总体设计要求和功能。系统完成工业组装、安装以及调试,在晋煤集团长平矿进行了工业应用,工业试运行结果表明:上位机监测画面丰富、数据处理功能强大、智能负荷管理水平高以及集中和远程控制可靠性高;下位机逻辑控制流程符合排水工艺流程;传感器监测准确,执行机构动作响应速度快、动作信息反馈准确。系统提高了矿井排水系统智能化运维水平和的综合管理效率。
刘宏磊[9](2020)在《矿山环境修复治理和开发利用模式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文中提出矿产开发工程活动在推动社会经济进步的同时,扰动了矿山和矿区环境与生态系统,这种扰动有些对环境和生态系统产生了负效应,但也有一些扰动对其具有正效应。为了系统地修复治理矿山环境的负效应和开发利用矿山环境的正效应,运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等基础理论,从系统科学的角度,提出矿山环境负效应修复治理模式理论和矿山环境正效应开发利用模式理论,为我国实现矿山环境修复治理与开发利用的双赢目标提供理论和技术方法支撑。明确了与论文研究紧密相关的基本概念,如矿山环境、矿山环境问题、矿山环境效应等。在此基础上,提出依据采掘扰动不同环境的后果的矿山环境问题分类;依据矿山环境问题分布的地理格局、地貌特点分析了我国矿山环境问题的分布区域及特征;根据矿业开发活动扰动环境的不同影响,明确矿山环境正、负效应的定义,将矿山环境正效应分为矿山能源正效应、矿山空间正效应和矿山综合正效应,将矿山环境负效应分为矿山岩土体环境负效应、矿山水环境负效应、矿山大气环境负效应和矿山生态环境负效应。为了全面分析矿山环境问题对环境的影响,本文提出矿山环境单问题精细评价方法和多问题综合评价方法。矿山环境单问题评价旨在分析和预测单个矿山环境问题对矿山环境现状以及未来状态的影响,为矿山环境修复治理提供理论依据;矿山环境多问题综合评价指数模型,利用互信息熵和信息时域分割方法确定指标评分和权重,以分析多个矿山环境问题叠加对环境的综合影响,并以四道柳煤矿为例,选择该区域环境影响最为典型的多个问题综合评价了煤炭开发活动对环境的影响。为了修复治理矿山环境负效应,论文提出矿山环境修复治理模式理论体系,补充和完善了矿山环境负效应修复治理研究领域的基础理论,并有效指导矿山环境修复治理。与以往矿山环境修复治理研究不同,矿山环境修复治理模式是在系统地研究修复治理对象的基础上,以消灾治理、土地利用和生态修复为目标,以工程治理技术、生态修复技术和生物修复技术为支撑,突破了使用单项技术指导矿山环境治理的传统理念,形成从工程治理到生态修复的结构合理、层次分明、系统完整的矿山环境修复治理技术方法体系。通过对象分析、目标控制、厘定技术,优化组合矿山环境修复治理技术方法,构建了适用于开采沉陷问题、固体废弃物问题和露天采坑边坡稳定性问题的三套修复治理模式。其中,开采沉陷问题修复治理模式10例,固体废弃物问题修复治理模式14例,露天采坑边坡稳定性问题修复治理模式8例。矿山环境修复治理模式实践研究中,阐述了模式的适用范围与技术构成,剖析了模式应用工程示例的工程背景、矿山环境负效应和工程修复治理措施,并讨论模式的实践效果。以邢东煤矿、大雁二矿、风水沟煤矿等矿山开采沉陷问题修复治理工程示例4例开采沉陷问题修复治理模式,以元宝山露天矿排土场、准格尔露天矿排土场等修复治理工程示例4例固体废弃物问题修复治理模式,以抚顺西露天矿露天采坑南、北帮边坡稳定性问题示例3例露天采坑边坡稳定性问题修复治理模式。通过矿山环境修复治理模式的实践研究,分析并验证了修复治理模式的适用性和实用性,有效应对了复杂的矿山环境修复治理难题。为了开发利用矿山环境正效应资源,论文提出矿山环境正效应开发利用模式理论,且将之应用于实践。梳理了开发利用模式理论研究中的对象、目标、技术以及模式构建方法,提出能源资源开发利用、矿山土地与空间(地下)开发利用、原位地下科学研究场地开发利用、矿山文化科普以及旅游观光等开发利用目标,梳理了8项服务资源开发利用目标的技术方法,并围绕对象分析、目标控制、技术厘定的系统方法,构建了11例煤炭矿山环境正效应开发利用模式。以露天矿山为例,将模式实践于西露天矿正效应开发利用规划,提出“光伏电站+抽水蓄能电站”、浅层低温地热能、多类型仓储空间、深坑酒店与地下商业中心、矿山科普教育基地、矿山地质博物馆和采掘遗址、健身休闲基地等综合开发利用内容。为了开发利用矿山复杂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背景下的矿山浅层低温地热资源,研发了矿区浅层岩土体热物性参数现场原位测试技术和矿区含水层排泄区域识别方法两项技术,并检验了技术方法的有效性。
崔改革[10](2019)在《多层矿体不同开采方案下矿坑涌水量预测》文中研究说明目前,人们对于涌水量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首采水平涌水量的预测上,而对于接替水平涌水量的预测往往忽略了前期采矿排水带来的影响,这使得预测结果产生较大的误差。准确地预测开采过程中各个开采水平涌水量的大小对于矿山生产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以安徽省九连山铁矿为例,开展了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工作:(1)充分利用矿区已有勘探资料,建立起了与矿区实际地层信息相一致的三维地质实体模型,通过地质模型的展示,更加清楚地认识了矿体的分布特征,据此设定了两种不同的矿床开采方案:方案一:首采(2)号矿体,续采(1)号矿体;方案二:首采(1)号矿体,续采(2)号矿体;(2)采用解析法和数值法分别对涌水量进行了预测。解析法仅预测了每种开采方案首采水平的涌水量;数值法充分结合矿床开采方案,预测了每种开采方案下各个开采水平的涌水量,在对接替水平涌水量预测时,充分考虑了前期采矿排水对地下水流场的影响,预测结果显示:方案一第一、二阶段涌水量分别为10944 m3/d、20356 m3/d;方案二第一、二阶段涌水量分别为31125m3/d、8606m3/d;(3)根据数值法计算结果,从水资源保护、矿坑涌水的影响、矿山供排水设计以及经济技术角度分析比较了方案一与方案二,通过比较:开采方案一更加经济合理,更加符合水资源保护和安全生产的要求,可以作为生产单位优先考虑采用的开采方案。论文将涌水量的预测与矿山开采方案紧密结合,在对接替水平矿坑涌水量进行预测时,重点考虑了前期采矿排水对涌水量计算结果的影响,并分析了各个开采阶段末地下水流场的变化,为该矿山开采方案的设计、矿区水资源论证以及防治水设施建设提供参考依据,同时也为类似矿床的涌水量预测提供参考和借鉴。
二、延伸矿井排水能力探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延伸矿井排水能力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1)布尔台矿三盘区42煤采区排水系统自动化改造(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排水系统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课题研究主要内容 |
1.4 论文结构 |
1.5 本章小结 |
2 排水系统自动化改造方案设计 |
2.1 布尔台矿水文地质状况与排水需求分析 |
2.1.1 布尔台矿水文地质状况分析 |
2.1.2 布尔台矿三盘区4~2煤采区排水需求分析 |
2.2 排水系统自动化改造方案 |
2.3 本章小结 |
3 水泵选型和管路设计 |
3.1 改造设计依据 |
3.2 水泵选型 |
3.3 方案分析与选型计算 |
3.4 管路设计 |
3.4.1 排水管路壁厚的计算 |
3.4.2 排水能力的核验及电耗计算 |
3.5 本章小结 |
4 井下排水系统监控主站硬件设计 |
4.1 监控主站硬件组成 |
4.2 PLC控制器及输入\输出模块 |
4.3 传感器选型 |
4.3.1 液位传感器选型 |
4.3.2 压力传感器选型 |
4.3.3 真空度及流量传感器选型 |
4.4 监控平台选型 |
4.5 本章小结 |
5 排水系统软件设计 |
5.1 自动控制模式与排水策略优化 |
5.1.1 模块划分 |
5.1.2 PLC I/O地址分配 |
5.1.3 排水模型 |
5.1.4 排水策略分析 |
5.2 监控系统软件设计 |
5.2.1 监控系统软件总体设计 |
5.2.2 软件结构 |
5.2.3 数据通信设计 |
5.3 本章小结 |
6 监控系统调试及功能验证 |
6.1 监控系统调试 |
6.1.1 调试方法 |
6.1.2 调试存在问题与解决方案 |
6.2 功能验证 |
6.2.1 工作模式操作控制功能 |
6.2.3 系统自动控制与监测功能 |
6.3 功能验证与试运行结果 |
6.4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2)骆驼山煤矿矿井排水系统设计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矿井原设计排水系统概况 |
2 排水系统优化改造可行性分析 |
2.1 修正后的矿井涌水量 |
2.2 矿井排水能力测算选型 |
(1)水泵所需排水能力。 |
(2)水泵所需扬程。 |
(3)选择水泵。 |
(4)验算最大涌水量时工作水泵台数。 |
(5)排水管路选型。 |
(6)验算排水时间及排水管中流速。 |
2.3 新增水仓所在地质层位特征 |
2.4 探查、验证工作实例 |
2.5 排水系统改造可行性分析 |
3 奥灰水突水危险性评价 |
3.1 奥陶系灰岩突水危险性分析 |
3.1.1 巷道掘进底板隔水层安全厚度 |
3.1.2 底板破坏带计算 |
3.1.3 巷道底板有效隔水层安全水头 |
3.2 水害安全评价 |
4 防治水保障措施 |
4.1 防治水方案总体思路 |
4.2 防治水安全保障措施 |
4.2.1 奥灰岩底板加固改造 |
4.2.2 巷道掘进时安全保障措施 |
5 建议 |
6 结论 |
(3)红柳林煤矿水害隐蔽致灾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采空区探测 |
1.2.2 导水裂隙带探测 |
1.3 主要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2 矿井概况 |
2.1 矿井基本情况 |
2.1.1 位置 |
2.1.2 四邻关系 |
2.1.3 矿井开采情况 |
2.2 地质概况 |
2.2.1 地层 |
2.2.2 煤层 |
2.3 水文地质条件 |
2.3.1 含隔水层 |
2.3.2 地下水补径排 |
2.3.3 矿坑水充水水源 |
2.4 本章小结 |
3 水害隐蔽致灾因素识别与探查 |
3.1 导水裂隙带高度探查 |
3.1.1 经验公式法 |
3.1.2 导水裂隙带高度实测 |
3.1.3 导水裂隙带高度回归分析 |
3.2 地下含水体探查 |
3.2.1 煤层与地下含水体关系 |
3.2.2 基岩裂隙及烧变岩含水层 |
3.3 矿井及周边采空区探查 |
3.3.1 红柳林煤矿采空区 |
3.3.2 周边采空区 |
3.3.3 其它采空区 |
3.4 本章小结 |
4 矿井水害隐蔽致灾因素危险性分析 |
4.1 预先危险性分析法 |
4.2 事故树分析法 |
4.2.1 一般程序 |
4.2.2 矿井水害事故树构造 |
4.2.3 事故树分析 |
4.2.4 结果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5 矿井水害隐蔽致灾因素防治措施 |
5.1 老空区水害防治 |
5.2 烧变岩水害防治 |
5.3 巷道及工作面防治水 |
5.4 矿井排水系统改造 |
5.5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4)矿井多水平协同排水智能控制系统研究与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变量注释表 |
1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课题研究现状分析 |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论文结构安排 |
1.4 本章小结 |
2 多水平协同排水智能控制策略研究 |
2.1 “避峰就谷”排水控制策略研究 |
2.2 模糊神经网络研究 |
2.3 多水平协同排水液位解耦控制研究 |
2.4 多水平协同排水控制方法 |
2.5 本章小结 |
3 多水平协同排水智能控制系统研究 |
3.1 矿井多水平排水方式分析 |
3.2 多水平协同排水系统排水单元设计 |
3.3 多水平协同排水系统总体设计 |
3.4 本章小结 |
4 多水平协同排水智能控制系统软硬件设计 |
4.1 排水智能控制系统硬件设计 |
4.2 排水智能控制系统PLC程序设计 |
4.3 排水智能控制系统上位机软件设计 |
4.4 本章小结 |
5 总结与展望 |
5.1 总结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5)矿井主排水泵启动特性及集成化监测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来源与名称 |
1.2 论文选题背景 |
1.3 排水系统结构方式使用情况及研究现状 |
1.3.1 吸入式排水 |
1.3.2 压入式排水 |
1.4 矿井排水系统启动控制及监测国内外研究现状 |
1.5 本研究的主要工作和论文的主要内容 |
1.6 本章小结 |
第2章 排水系统启动特性仿真研究 |
2.1 Flowmaster软件介绍 |
2.2 排水系统模型建立及参量设定 |
2.2.1 排水系统模型建立 |
2.2.2 水泵参量设定 |
2.2.3 管道及阀门参量设定 |
2.2.4 水源参量设定 |
2.3 模拟过程参数设定 |
2.3.1 吸入式排水系统 |
2.3.2 正压给水排水系统 |
2.4 仿真分析 |
2.4.1 负压吸水排水泵启动特性 |
2.4.2 正压给水排水泵启动特性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正压给水排水系统平台搭建与监测系统 |
3.1 排水设备介绍与选型 |
3.1.1 离心泵 |
3.1.2 潜水泵 |
3.2 软启动器介绍与选型 |
3.3 传感器设备介绍与选型 |
3.3.1 压力传感变送器 |
3.3.2 流量传感变送器 |
3.3.3 电流变送器 |
3.3.4 电压变送器 |
3.4 虚拟仪器的介绍 |
3.4.1 虚拟仪器的基本信息 |
3.4.2 虚拟仪器的结构 |
3.5 LabVIEW排水系统监测平台搭建 |
3.5.1 用户登录 |
3.5.2 功能选择 |
3.5.3 数据采集模块 |
3.5.4 数据显示与存储模块 |
3.5.5 数据查询模块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正压给水式排水系统启动特性监测实验研究 |
4.1 系统组成 |
4.2 潜水泵启动参数设置 |
4.2.1 潜水泵与主泵高度差的确定 |
4.2.2 潜水泵启动方式的设定 |
4.2.3 主泵启动时间点的设定 |
4.3 软启动器初始参数设置 |
4.3.1 电机负载转矩的确定 |
4.3.2 软启动器初始电压的设定 |
4.3.3 启动时间和启动方式的确定 |
4.3.4 基于软启动器的排水泵启动特性 |
4.4 主泵阀门操作参数设置 |
4.4.1 阀门开启时间点的确定 |
4.4.2 不同开阀速度下主排水泵启动特性 |
4.4.3 阀门最终开度的设置 |
4.5 基于软启动器的主排水泵启动方案设定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5.1 论文总结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科研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6)受闭坑影响的矿井水流场演变及水害防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闭坑矿井水位回升研究现状 |
1.2.2 地下水数值模拟研究现状 |
1.2.3 闭坑煤矿水害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2 研究区概况 |
2.1 矿井位置及生产概况 |
2.2 自然地理概况 |
2.2.1 地形地貌 |
2.2.2 气象、水文 |
2.3 地质概况 |
2.3.1 矿区地层 |
2.3.2 构造 |
2.4 水文地质条件 |
2.4.1 含水层 |
2.4.2 隔水层 |
2.4.3 地下水的补给、径流与排泄 |
3 演马矿闭坑对九里山矿地下水影响分析 |
3.1 演马矿闭坑后水位动态变化及分析 |
3.1.1 积水体积计算 |
3.1.2 演马矿水位动态变化 |
3.2 九里山矿地下水位动态变化特征 |
3.2.1 水文观测孔参数 |
3.2.2 太原组灰岩含水层水位变化特征 |
3.2.3 奥陶系灰岩含水层水位变化特征 |
3.3 九里山矿水量动态特征 |
3.4 闭坑对九里山矿水化学特征影响研究 |
3.4.1 采样与实验 |
3.4.2 水化学统计分析 |
3.4.3 地下水化学类型 |
3.4.4 地下水水质变化 |
3.5 九里山矿地下水动态影响因素评价 |
3.5.1 地下水动态影响因素分析 |
3.5.2 评价方法及原理 |
3.5.3 层次分析法模型 |
3.6 本章小结 |
4 演马矿闭坑对九里山矿地下水流场影响 |
4.1 水文地质概念模型 |
4.1.1 研究区范围 |
4.1.2 含水层结构特征 |
4.1.3 边界条件 |
4.1.4 源汇项 |
4.2 数学模型 |
4.3 地下水流数值模拟 |
4.3.1 网格剖分 |
4.3.2 模拟期的确定 |
4.3.3 定解条件的处理 |
4.3.4 水文地质参数初值 |
4.4 模型识别与验证 |
4.5 水文地质参数的最终取值 |
4.6 闭坑对九里山矿地下水的影响模拟结果分析 |
4.7 本章小结 |
5 14142 工作面水害防治研究 |
5.1 工作面概况 |
5.2 隔水煤柱评价 |
5.3 充水因素分析 |
5.3.1 充水水源 |
5.3.2 充水通道 |
5.4 涌水量情况 |
5.4.1 涌水量变化特征 |
5.4.2 涌水量预测 |
5.5 断层水害 |
5.6 煤层顶板、底板水害 |
5.6.1 煤层顶底板工程地质特征 |
5.6.2 煤层底板突水性评价 |
5.7 防治措施 |
5.8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 |
6.2 建议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7)鄂尔多斯盆地东缘矿井水深部转移存储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变量注释表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地下水回灌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 水力压裂国内外研究进展 |
1.4 研究内容 |
1.5 技术路线 |
2 研究区水文地质 |
2.1 区域地下水系统 |
2.2 区域补径排条件 |
2.3 母杜柴登矿区水文地质条件 |
2.4 矿井水 |
2.5 本章小结 |
3 宝塔山砂岩与刘家沟组地层特征 |
3.1 宝塔山砂岩区域宏观特征 |
3.2 刘家沟组地层区域特征 |
3.3 MC-1井宝塔山砂岩微观特征 |
3.4 MC-1井刘家沟组砂岩微观特征 |
3.5 本章小结 |
4 宝塔山砂岩水与刘家沟组砂岩水水质特征 |
4.1 宝塔山砂岩水 |
4.2 刘家沟组砂岩水 |
4.3 本章小结 |
5 刘家沟组低孔低渗砂岩水力压裂增透技术机理 |
5.1 水力压裂增透技术概述 |
5.2 水力压裂增透过程分析 |
5.3 砂岩水力压裂增透微细观结构破坏演化 |
5.4 砂岩水力压裂增透过程渗透率变化和评估 |
5.5 砂岩水力压裂增透效果 |
5.6 储水层天然裂缝与高压矿井水回灌诱导裂缝 |
5.7 本章小结 |
6 高矿化度矿井水深层转移存储潜力 |
6.1 转移存储成井技术要求 |
6.2 MC-1井水位恢复 |
6.3 MC-1孔注水试验 |
6.4 矿井水转移存储潜力 |
6.5 矿井水转移存储数值模拟 |
6.6 本章小结 |
7 矿井水转移存储的环境影响分析 |
7.1 矿井水转移存储地下水流场时空演化 |
7.2 矿井水转移存储过程温度演化 |
7.3 矿井水转移存储区域水化学时空演化 |
7.4 矿井水转移存储对水资源存储的意义 |
7.5 本章小结 |
8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创新点 |
8.3 展望和问题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8)矿井多水仓智能化排水监测监控系统的开发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矿井多水仓智能化排水监测监控系统总体设计 |
2.1 总体设计概述 |
2.2 井下多水仓排水系统基本概况 |
2.2.1 井下多水仓排水系统分布概况 |
2.2.2 井下多水仓排水系统硬件配置 |
2.2.3 井下多水仓排水系统工作原理 |
2.3 总体设计方案 |
2.3.1 矿井多水仓排水控制系统硬件布局 |
2.3.2 矿井多水仓排水控制系统设计内容 |
2.3.3 矿井多水仓排水控制系统管路改造方案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矿井多水仓智能化排水监测监控系统的控制策略 |
3.1 基于电流的离心泵正常启动的诊断策略 |
3.2 基于多点液位和运行时间的排水机组的智能管控策略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矿井多水仓智能化排水监测监控系统硬件设计 |
4.1 监测量的整体规划设计 |
4.1.1 监测量的总体规划 |
4.1.2 监测位置的选定 |
4.1.3 传感器的选取 |
4.2 井下监控装置的硬件设计 |
4.2.1 装置外壳设计 |
4.2.2 内部设备布局 |
4.2.3 内部CPU及外围设备选型 |
4.2.4 内外部电气设计 |
4.3 通讯系统硬件设计 |
4.3.1 现场总线通讯网络的硬件设计 |
4.3.2 远程通讯网络的硬件设计 |
4.4 地面监控装置硬件设计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矿井多水仓智能化排水监测监控系统软件设计 |
5.1 智能化排水监测监控系统软件总体设计 |
5.1.1 系统软件程序开发平台 |
5.1.2 系统功能的总体设计 |
5.2 智能化排水监测监控系统下位机软件设计 |
5.2.1 主程序设计 |
5.2.2 数据处理子程序设计 |
5.2.3 轮换时间子程序设计 |
5.2.4 掉电保持子程序设计 |
5.2.5 故障报警子程序设计 |
5.2.6 逻辑控制子程序设计 |
5.2.7 故障保护子程序 |
5.2.8 人机交互程序 |
5.3 智能化排水监测监控系统通讯程序设计 |
5.3.1 MODBUS通讯程序设计 |
5.3.2 MPI通讯程序设计 |
5.3.3 TCP/IP通讯程序设计 |
5.3.4 OPC通讯程序设计 |
5.4 智能化排水监测监控系统上位机软件设计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实验室调试与现场应用 |
6.1 系统关键设备实验室调试 |
6.1.1 MODBUS传感器通讯稳定性测试 |
6.1.2 总线型闸阀控制器通讯稳定性测试 |
6.2 系统程序实验室调试 |
6.2.1 下位机程序调试 |
6.2.2 通讯程序调试 |
6.2.3 上位机程序调试 |
6.3 现场安装及工业运行测试 |
6.3.1 井下监控设备布线 |
6.3.2 井下监控设备安装 |
6.3.3 地面监控设备安装 |
6.3.4 现场调试与应用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9)矿山环境修复治理和开发利用模式的理论与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 创新点 |
1.5 本章小结 |
2 矿山环境问题与矿山环境正负效应 |
2.1 基本概念 |
2.2 矿山环境问题分类研究 |
2.3 矿山环境问题分布区域 |
2.4 矿山环境正负效应 |
2.5 本章小结 |
3 矿山环境单问题精细评价与多问题综合评价研究 |
3.1 矿山环境单问题精细评价 |
3.2 矿山环境多问题综合评价 |
3.3 本章小结 |
4 矿山环境负效应修复治理模式理论研究 |
4.1 修复治理模式的科学内涵 |
4.2 修复治理模式的对象 |
4.3 修复治理模式的目标 |
4.4 修复治理模式的技术方法体系 |
4.5 矿山环境负效应修复治理模式构建 |
4.6 本章小结 |
5 矿山环境负效应修复治理模式实践 |
5.1 开采沉陷问题修复治理模式实践 |
5.2 固体废弃物问题修复治理模式实践 |
5.3 露天采坑边坡稳定性问题修复治理模式实践 |
5.4 本章小结 |
6 矿山环境正效应开发利用模式理论与关键技术方法 |
6.1 矿山环境正效应开发利用模式理论研究 |
6.2 矿山环境正效应开发利用模式实践——以露天矿山为例 |
6.3 矿山环境正效应开发利用的关键技术方法 |
6.4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介 |
(10)多层矿体不同开采方案下矿坑涌水量预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的依据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矿区概况 |
2.1 自然地理概况 |
2.1.1 位置与交通 |
2.1.2 气象水文与地形地貌 |
2.2 地质概况 |
2.2.1 区域地层 |
2.2.2 岩浆岩 |
2.2.3 矿区构造特征 |
2.3 矿区矿体分布 |
第三章 矿区水文地质条件 |
3.1 含水岩组分布及其特征 |
3.2 矿区地下水补给、排泄及动态变化规律 |
3.2.1 地下水的补给和迳流途径 |
3.2.2 地下水排泄条件 |
3.2.3 地下水动态变化规律 |
3.3 矿床充水因素分析 |
3.4 含水层之间的水力联系 |
第四章 三维地质模型建立及开采方案设定 |
4.1 三维地质模型 |
4.1.1 地质条件的概化 |
4.1.2 地质模型建立 |
4.2 地质模型的阐释 |
4.2.1 矿区地形地貌分布特征 |
4.2.2 地质模型的展示 |
4.3 开采方案的设定 |
4.4 小结 |
第五章 不同开采方案下的涌水量预测 |
5.1 解析法预测矿坑涌水量 |
5.1.1 计算模型的概化 |
5.1.2 涌水量预测结果 |
5.1.3 预测结果分析 |
5.2 数值法预测矿坑涌水量 |
5.2.1 水文地质概念模型 |
5.2.2 数学模型的建立 |
5.2.3 数学模型的求解 |
5.2.4 方案一及预测结果 |
5.2.5 方案二及预测结果 |
5.2.6 预测结果分析 |
5.3 解析法与数值法计算结果对比分析 |
5.4 开采方案优选 |
5.5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
四、延伸矿井排水能力探析(论文参考文献)
- [1]布尔台矿三盘区42煤采区排水系统自动化改造[D]. 蒋林志. 西安科技大学, 2020(02)
- [2]骆驼山煤矿矿井排水系统设计优化研究[J]. 赵悦文. 能源与环保, 2020(11)
- [3]红柳林煤矿水害隐蔽致灾因素研究[D]. 张博辉. 西安科技大学, 2020(01)
- [4]矿井多水平协同排水智能控制系统研究与设计[D]. 李哲. 中国矿业大学, 2020(01)
- [5]矿井主排水泵启动特性及集成化监测的研究[D]. 左光宇. 河北工程大学, 2020(07)
- [6]受闭坑影响的矿井水流场演变及水害防治研究[D]. 吴玉川. 河南理工大学, 2020(01)
- [7]鄂尔多斯盆地东缘矿井水深部转移存储机理研究[D]. 陈歌. 中国矿业大学, 2020
- [8]矿井多水仓智能化排水监测监控系统的开发与应用[D]. 戎思阳. 太原理工大学, 2020(07)
- [9]矿山环境修复治理和开发利用模式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 刘宏磊.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2020(01)
- [10]多层矿体不同开采方案下矿坑涌水量预测[D]. 崔改革. 合肥工业大学, 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