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竹资源名录

世界竹资源名录

一、世界竹子资源一览(论文文献综述)

李玉瑛[1](2021)在《地域文化视野下潼关古城旅游区景观提升改造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众多的文化古城,在历经了上千年的文化洗礼后,给地域增添了独特的文化内涵,不同的地域文化从这些古城中可以窥得一二,呈现其独特的文化魅力。景观作为一种古城文化的载体,可以起到展现、宣扬地域文化的作用。然而,近年来城市发展步伐加快,在古城旅游区景观的改造设计中传统地域文化受到了冲击,古城旅游区景观的发展逐渐趋同化。我国古城旅游区普遍存在刻意模仿、按部就班等问题,导致这些旅游区景观的功能仅仅浮于表面,与社会的发展、居民的实际需求无法同步,古城原有的地域文化特色也逐步丧失。本文主要以笔者实际接触到的案例“潼关古城旅游区景观提升改造设计”为主要研究对象。首先通过文献、书籍等资料的搜索,分析解释了地域文化和古城旅游区的相关理论,同时通过调研、对同类型具有参考性的一些案例进行分析比较,从而得出在潼关古城旅游区景观提升改造设计过程中可以借鉴的改造策略及经验,以此作为研究的基础并提供指导实践的作用。其次笔者通过多次对潼关古城旅游区景观进行实地的调研,了解体验潼关古城当地的人文环境和民俗风情,潼关位于豫、陕、晋三省交界处,特殊的地理位置决定其自古以来吸收了大量的豫陕晋边缘文化,文化资源非常丰富,由此提取潼关当地的典型文化特色资源作为本文设计实践的灵感来源。随后针对其现状面临的挑战与机遇进行提升改造策略的研究,结合国内类似古城旅游区景观的改造经验,提出现代化背景下古城旅游区地域文化景观设计的原则与策略。将古城抽象的地域文化转化为具体的形式,应用到景观设计的各个环节中去,能够使游人直接感知,最后完成潼关古城旅游区景观提升改造的具体实践,对理论进行验证。希望能够为古城景观的提升以及古城地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提供思路,以创新理念为指导提出顺应时代发展需要的设计方法与策略,使古城重获“新”生。

石磊[2](2021)在《民国时期民众教育馆美育工作研究(1927-1949)》文中研究表明民国时期的民众教育馆,是在民众教育运动中转型或改组生成的综合性地方社会教育机构,1949年以前承担着尚未建立博物馆的省、市、县文物考古、艺术品征集保护、美术展览、研究教育工作。其博物馆美育事业萌芽于社会式美术教育崛起和博物馆兴建的热潮中,在当时以民众教育馆为中心机关的社会教育体系中,其艺术品展示、收藏、说明以及传授艺术知识提高民众审美觉悟的责任由政府以立法形式赋予,服务国民性改造和社会艺术化事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以往在美术史、博物馆的通史或个案研究中,关于民众教育馆美术教育的研究成果和文献记录较少,且缺乏完整性和系统性。因此,文章选取1927年—1949年的民众教育馆的实物收藏、展览、讲演、出版、培训等美育举措为考察对象,研究其实践过程、理念、特点和历史价值。首先,在社会教育和博物馆史的视域中,分析博物馆美育产生的思想根源,梳理民众教育馆美育工作体系形成的社会背景和过程,阐明民众教育馆跻身社会美育领域的必然性。然后,在美术、博物馆领域的交叉带,全面考察非战时状态下江浙、云南、山东等地建制较完善的民众教育馆在行使美术馆应有的社会美育职能时,运用的手段、奉行的原则、施教的内容,把握民众教育馆开展艺术、博物馆类工作实践的落脚点、总体态势和成果业绩。紧接着,解读以往疏于研究的全面抗战时期后方民众教育馆抓住国难当头之际艺术教育与文化保护工作地位提升的机遇,依托教育政策和文化区位条件优势,协助、承办的民族艺术文化保护、公共美术宣教等工作,肯定其在统一艺术家思想、加快美术大众化进程、平衡社会艺术教育资源分配、扞卫及重塑国家文化等方面的意义。在此基础上,针对美术馆普遍规律与民众教育馆的文化个性、民众教育馆通用规程与各馆艺术教育实际情况两对矛盾,归纳出本质相似的民众教育馆和专业美术馆在公共美术教育工作中表现出的共性,剖析民众教育馆相比专业美术馆更突出的平民性、实利性、多元性、指导性特点及其成因,发掘出民众教育馆地域特色鲜明、协同性强、全民覆盖率高等优势。最后,总结民众教育馆在社会动荡和国民经济困难时期,对中国社会美术教育现代转型以及对博物馆本体发展所起的作用,辩证看待民众教育馆在艺术教育和博物馆事业本土化建设中的前瞻性和存在问题的成因。希望通过整理、研究具有重要参考价值的相关史料、案例,客观揭示民众教育馆对中国近现代博物馆美育事业发展的历史贡献,明晰其在博物馆史与美术史中的独特地位,更完整地呈现早期博物馆美育发展的全貌,并弥补社会美术教育历史版图的缺失。

孟家[3](2021)在《竹材的重构 ——西双版纳傣族村寨竹构建筑技艺重构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傣族竹构建筑凝结着傣族人民的聪明智慧,是他们顺应自然、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不断总结的成果。然而在现代化的今天,傣族村寨竹构建筑因防霉、防腐、防蛀以及节点连接方式上的一些问题,其建筑耐久性和审美需求不能够适应当下时代的发展。当前,傣族竹构建筑的发展迎来了一个新的契机,随着近年来大家对生态、绿色、可持续建筑的关注度提高,大家的目光又重新回到了竹子这一传统材料上,竹构建筑逐渐成为建筑界研究的热点,同时有许多优秀的实践作品问世。经过笔者对傣族村寨田野调查发现,傣族村寨不仅有着丰富的建筑用竹资源,而且有着自己的一套关于竹材种植、加工处理和营造的传统知识。基于此,本论文以西双版纳傣族村寨竹构建筑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这一中国传统建筑中独具特色的建筑类型调研,总结传统建造技艺特点与现状问题。同时,梳理国内外优秀的现代竹构建筑技艺,从中提取出可以借鉴的营造技艺和竹材处理工艺,用以改良传统竹构建筑的问题,使之经过重构之后适应今天的发展。在这方面笔者做了一些研究性探索,提出竹材处理加工工艺的更新和节点连接方式的重构策略,并在傣族村寨积极的发展景观建筑,傣族竹构建筑在当下的回归不仅能够使得传统建筑技艺得到传承,更重要的是可以实现生物多样性保护,实现可持续发展。

孟家[4](2021)在《竹材的重构 ——西双版纳傣族村寨竹构建筑技艺重构策略研究》文中提出傣族竹构建筑凝结着傣族人民的聪明智慧,是他们顺应自然、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不断总结的成果。然而在现代化的今天,傣族村寨竹构建筑因防霉、防腐、防蛀以及节点连接方式上的一些问题,其建筑耐久性和审美需求不能够适应当下时代的发展。当前,傣族竹构建筑的发展迎来了一个新的契机,随着近年来大家对生态、绿色、可持续建筑的关注度提高,大家的目光又重新回到了竹子这一传统材料上,竹构建筑逐渐成为建筑界研究的热点,同时有许多优秀的实践作品问世。经过笔者对傣族村寨田野调查发现,傣族村寨不仅有着丰富的建筑用竹资源,而且有着自己的一套关于竹材种植、加工处理和营造的传统知识。基于此,本论文以西双版纳傣族村寨竹构建筑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这一中国传统建筑中独具特色的建筑类型调研,总结传统建造技艺特点与现状问题。同时,梳理国内外优秀的现代竹构建筑技艺,从中提取出可以借鉴的营造技艺和竹材处理工艺,用以改良传统竹构建筑的问题,使之经过重构之后适应今天的发展。在这方面笔者做了一些研究性探索,提出竹材处理加工工艺的更新和节点连接方式的重构策略,并在傣族村寨积极的发展景观建筑,傣族竹构建筑在当下的回归不仅能够使得传统建筑技艺得到传承,更重要的是可以实现生物多样性保护,实现可持续发展。

陶欣悦[5](2021)在《竹叶植硅体形态及微区元素组成分类意义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植硅体分析广泛应用于植物分类、植硅体形成机制探讨、考古及古环境重建研究,其中,植硅体的形态、大小及组合研究较为深入。但是植硅体的化学组成方面研究不足,不同形态植硅体的电子探针化学组成分析鲜有开展。竹子在我国分布广,是一种有着重要生态价值的经济作物,其用途广泛,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由于竹子的营养生长期很长且开花期的不确定,种和属的水平上鉴别相当困难。其植硅体种属鉴定研究对古环境重建及考古遗存鉴定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竹亚科三个种属20种竹子叶片的植硅体形态、组合及化学组成进行分析,研究不同种属植硅体形态、大小及组合的分类意义,探究竹类植硅体化学组成是否具有分类价值。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不同种属中植硅体组合不同,长鞍型和鞍型-哑铃型的过渡型是两种含量最丰富的植硅体形态类型。牡竹属中鞍型-哑铃型的过渡型植硅体含量远高于莿竹属和刚竹属,对样品所有的植硅体形态类型丰度进行系统聚类分析表明,植硅体形态、组合能够在属的水平上对竹子进行分类。长鞍型的形态参数(长度,宽度)在不同种属中有变化,长鞍型的大小在属水平上有一定的分类学意义。(2)不同竹属植硅体碳的含量差异较大,不同竹种的植硅体圈闭碳也不同,受生态型影响,三种生态型的竹子植硅体碳含量为散生竹(刚竹属)>丛生竹(牡竹属、莿竹属)。(3)尝试了直接测碳(DAC)、赋碳校正模式(Fix-C)和不测碳(NAC)三种方法进行了叶片植硅体化组成电子探针分析,结果表明直接测碳(DAC)不可行,采用不测碳(NAC)为便于比较不同形态植硅体的化学组成。(4)竹叶电子探针化学组成分析表明,植硅体含Si、Na、Al、Mg、Ca、Mn、Cr、P、K、Fe等元素。根据主要形态植硅体比重,算出植硅体化学组成加权平均值,发现不同属中Si O2及Total平均值有明显差异(刚竹属>牡竹属>莿竹属),与什么影响因素有关我们还不清楚。同种竹子不同形态植硅体的化学组成不同。电子探针化学组成不能区分竹子种属,但能够区分竹亚科和黍亚科,可能与植物生长环境相似有关。本研究证明电子探针化学元素组成有一定分类的能力。可为进一步研究植硅体化学组成及分类研究提供了参考。

韦珊珊[6](2020)在《计成园林美学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计成(1582-1642)是明末造园家、画家、文人。早年从事绘画,游历燕楚,中年以后开始建造园林,前后筑有东弟园、寤园和影园等。年近五十综一生所学,撰写出我国最早也是目前发现的唯一造园专着《园冶》,将造园之术上升至造园之道,终结了“园有异宜,无成法”的历史,为中国园林艺术的营造提供了理论与实践高度结合的经典文本。《园冶》全书采用骈文体结合散文体的写作方法,确立了“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园林审美理想及实现这种理想的“因借体宜”方法论。计成工诗善画的素养与园林艺术实践相结合的特点,使得该书所体现的园林美学思想成为我国园林美学特别是文人写意园林美学的经典之作,散发着一种普遍存在、跨越时空的园林美学精神,其隽永的内涵历久弥新。本文围绕计成《园冶》深入研究,做出梳理与探讨,以阐明计成的园林美学思想。导论部分综合介绍了与计成《园冶》美学相关的研究现状及其研究意义,并说明了论文展开所遵循的基本思路及所采用的研究方法。第一章总括介绍计成与《园冶》。通过计成的三个身份:画家、文人、造园家和《园冶》书名更替、被禁疑云、流通细节及与日本造园书籍《作庭记》之比较来描摹出计成其人与《园冶》奇书的全貌,并结合其所处时代背景探寻其工诗善画素养对园林审美旨趣形成的影响,从整体上对计成和《园冶》形成认知,为下文造园艺术研究作铺垫。第二章通过对计成园林审美理想“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爬梳,阐明文人写意园林的审美特点和自然观念,同时这种与自然亲和的审美理想还伴有三重审美功能。“虽由人作,宛自天开”,揭示了主观能动“人作”与自然“天开”的辩证关系,明显受到传统哲学—美学“天人合一”观念的影响,并且带有与自然亲和的倾向,这些都成为了计成园林美学自然观念的渊薮。而贯穿于《园冶》全书的生态警语,反应出计成妙法自然的造园理想和生态伦理智慧。作为在明代艺术发展至顶峰的文人写意园林,或多或少影响了域内皇家园林和宗教园林,三者无论是意境的构造还是对自然的态度都趋向一致。与此同时,遥远的英国正经历着如晚明心学勃兴的时期,经验主义哲学成为其社会主流思潮,古典的束缚开始被感性经验逐渐替代,被几何布局占具的园林,半个世纪后被一种模仿中国文人园的“英华园林”所突围。而脱胎于中国园林的日本庭院艺术发展到江户早期(相当于我国明末清初)已形成了同江南文人写意园林迥异的园林审美观念。在与以上四种“他者”简略比较后,计成造园审美理想的独特性愈发显现。而《园冶》中所呈现的这种审美理想还伴有感官陶醉、抚慰心灵、畅神寄情等三重审美功能。第三章以计成“意在笔先,拟入画中”的意境追求为主题,首先从意象与意境、情景交融两个方面考察意境的产生。再以园、诗、画三者意境营造的形式层面与内容层面的趋同性揭示计成园林意境取法诗画的艺术理路。形式层面上,园林“布局”对标诗歌“对仗”,以求在视觉上形成错落有致的形式美感。假山“非常态”造型源自山水画论中的山势形态,以自然集萃之形达至行、望、居、游之林泉精义。内容层面上,园林建造要素以诗歌文字意象为准则,“园景”仿“诗情”,以求突破客观时空限制通往神思妙境。画家绘制山体力求“深远”之态,造园家理水渴求“不尽”之感,“山远水长”皆意使观照主体感知到时空的旷达性,于有限中见无限,谙熟于此的计成于园林实践中通过铺地、掇山等技法营造出外物观赏→主观情化→意境生发的园林意境品赏路径。第四章以“巧于因借,精在体宜”的造园借景法则为中心,考察计成的“贵因”观和借景理论。“虽由人作,宛自天开”是营造园林的艺术目标,“巧于因借,精在体宜”即是实现艺术目标的具体实践方法。从历史上的“贵因”观念和《园冶》体现出的巧于用“因”展开,联系现有园林实例,详细解读计成所提出的六大借景模式。第五章以计成所造三座园林实践中体现出的美学规范为逻辑线索考察计成造园实践与其美学观念的结合。他善于“因借”原有客观环境在园林中展现出“以小见大”、“蜿蜒曲折”、“虚实相生”的审美意趣。东弟园、寤园建于《园冶》成书前,为计成提供理论储备的实践机遇,影园建造于《园冶》成书之后,可视作其园林美学理论指导造园实践的成功案例。计成不仅是园林美学的倡导者亦是身体力行的实践者。本文尝试从美学、文化史角度切入晚明社会,通过同域内外其他园林和诗画艺术理论的比较研究,对《园冶》展现出的造园主旨、意境追求及其造园法则进行解读,梳理出其整体思路及各造园步骤间的内在美学逻辑,而这套园林美学逻辑迄今不失其先进性与成熟性,值得我们一再研究。

安欣[7](2020)在《山岳型风景区休憩空间设计研究 ——以重庆城口亢谷风景区为例》文中认为休憩空间是人类生存活动中必不可少的空间形式,在山岳型风景区规划设计中占据了至关重要的地位。休憩空间可与游人产生最为直接的互动关系,给游人传达尤为重要的游览体验感,是风景区整体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休憩空间设计的优劣对于整个风景区的影响非常重要。目前,关于风景区规划设计的研究已达到相对成熟的阶段,但针对山岳型风景区休憩空间设计的研究尚显不足。本文将通过多学科研究法对山岳型风景区休憩空间展开研究,提出山岳型风景区休憩空间的设计方法。本文分五部分论述:第一部分介绍论文的研究缘起、背景及研究意义,分析整理国内外的研究成果,建立研究框架。第二部分对相关概念整合界定,分析山岳型风景区的地形地貌特征与山岳型风景区中的休憩空间,对其空间构成、特征、内涵(性质)、影响因素等几个方面进行分析,并梳理相关理论,为后续的研究奠定基础。第三部分通过实地调研西岳华山风景名胜区、重庆武隆天坑三硚风景名胜区、杭州余杭区山沟沟风景区,这三个区位、类型、大小各不相同且具有代表性作用的风景区,对其休憩空间进行分析。从宏观上分析风景区的休憩空间与景区游线、景观节点之间大尺度上的联系,分析风景区规划设计的连接性、整体性;从微观角度分析风景区休憩空间的构成要素、功能需求、提供人群、空间特点,进而为山岳型风景区休憩空间的设计理论构建提供支持。第四部分内容是基于可持续发展的设计原则结合第三部分对于实例调研的风景区休憩空间规划设计现状进行分析论证,并根据环境心理学、美学等相关理论,探讨总结山岳型风景区休憩空间的选址、布局与设计,从而更好地完成对于山岳型风景区休憩空间设计方法的探索研究。第五部分将研究得出的山岳型风景区休憩空间设计方法运用到实际案例——重庆城口亢谷风景区的景观设计中进行实践检验。论文从“理论研究——实例分析——实践检验”对山岳型风景区休憩空间设计进行系统地研究,得出的主要成果如下:分析了休憩空间对于山岳型风景区的重要性;总结了山岳型风景区中的游览线路及山岳场地类型对于休憩空间的影响;提出了山岳型风景区休憩空间的设计方法及空间布局要点。

王平[8](2020)在《当代日本建筑师在华作品中国元素研究 ——以隈研吾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在全球化大背景下,越来越多的外国建筑师进入中国进行建筑设计及相关活动,中国民族文化在建筑中的地位收到了冲击,创造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建筑对中国建筑师来说迫在眉睫。在外来的建筑师中,以隈研吾为代表的日本建筑师是其中的重要组成。日本建筑师代表的日本建筑文化与中国颇有渊源,而且有的日本建筑师在中国进行建筑创作时也会通过表现中国元素来积极融入中国建筑环境,他们的创作方法是值得中国建筑师研究的。本文选取了隈研吾在中国创作的表现中国元素的作品,以作品里中国元素的提取、加工、表达方式作为研究对象。首先是从隈研吾的建筑理论开始,研究其建筑理论诞生的时代背景、发展历程以及与日本传统文化的关系;其次,以在华进行建筑实践的当代日本建筑师群体为对象,对他们作品的特征以及中国元素表达进行分析;再次,结合隈研吾的建筑理论与方法,对其在华作品中国元素在建筑单体构成、建筑布局以及建筑材料三方面的探索进行分析,同时结合调查问卷的结果对其元素表达进行评价;从次,结合中日建筑文化的异同,以及对当代中国建筑师表现相同中国元素的作品的解读,进一步分析与评价隈研吾作品中国元素表达的深层次特征;最终,对隈研吾中国元素表达的可借鉴性与局限性进行评析,并探索中国当代建筑师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的出路。本文通过分析与比较不同研究对象的中国元素表达特点后,总结以隈研吾为代表的当代日本建筑师中国元素表达的可借鉴性与局限性;最后归纳出中国元素在当代建筑中表达的方向。通过分析,隈研吾中国元素一部分表达方式是中国建筑师鲜有尝试的,有很好的借鉴意义。但同时,隈研吾对于中国元素的表达基本建立在自己成熟的设计理论与方法之上,这使得其对于中国元素的表达流于形式,缺乏深度。所以隈研吾对于中国元素的表达应该持批判态度。

倪裳[9](2020)在《乡村型民居改禅意民宿设计策略探究》文中指出现如今,飞速发展的科技文明为我们带了空前的物质繁荣。由于过快的生活节奏、激烈的竞争所带来的生理与心理上的双重压力使人们增长了对于精神层面以及文化层面的需求。因此,民宿作为优越自然环境资源、悠久历史文化及浓厚生活体验的文化载体,成了人们远离喧嚣的心灵庇护所。近年来,世界各地的民宿数量与日俱增。位于村落中的民居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产物,由于许多农村青壮年外出打工,导致许多民居闲置,我们不应任其自由发展,而应在满足其生活功能的基础上进行更新改造,适当植入新功能以应对当代社会的需求。西方的审美及设计思想对中国建筑乃至民宿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经营者们在更新、改造的过程中对于空间意境和文化氛围营造这两方面没有进行深层的探究,更多的关注表面形式,致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没有与民宿改造中很好的融合。拥有着千余年历史的禅宗文化不仅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之一,更代表着一种返璞归真、豁达开朗的生活态度。因此,禅意民宿作为禅宗文化与民宿二者融合的载体,使人们心灵得到放松与净化,给人们带来了全新的精神体验。本文以禅、禅宗以及禅意的发展历程为出发点,立足于当代社会人们对民宿空间精神层面的需求角度,总结概括出禅意民宿的主要特征,并通过分析优秀案例探究出禅意对于乡村型民居改禅意民宿的设计原则及营造手法。最后借助草甸水村乡村型民居改禅意民宿的设计实践,提出本人的观点与看法,来探讨禅宗意境是如何在当代民居改民宿中应用与传承。

李红颖[10](2020)在《产品宣传类文本宣传效果提升策略 ——以宜家家居材料翻译为例》文中研究说明产品宣传类文本是非文学翻译的重要类别,也是笔者在翻译实践中最常接触的一类文本。根据纽马克文本类型理论,产品宣传类文本属于呼唤型文本,呼唤读者采取某种行动。笔者以曾参与过的宜家家居材料翻译为案例,发现这类文本以使用简单和修饰性词汇为特点,句式上多使用简单句、祈使句或不完全句,以提升读者的阅读体验,吸引读者兴趣,达到产品宣传效果。笔者在翻译此类文本时,遇到了专业术语表达不规范、译文冗长啰嗦和忽视图文结合等翻译问题,针对这些翻译难点,笔者参考前人研究成果,对比分析了初译和审校稿的得失之处,在本论文中总结出几点翻译产品宣传类文本的策略方法。首先,针对术语问题,译者需要充分参考平行文本和翻译记忆库,确定术语的使用规范。其次,译者需要优化译文的表达,提高译文的呼唤性。在字词层面,译者可以将英文名词等转换为动词和动词短语,为读者增加画面感;使用四字词语或成语,使译文更简洁凝练、更有节奏感;扩充抽象或含义不明确的名词,帮助读者理解文本意思;使用呼唤性词语来感染读者。在句子层面,译者需要打破原文的结构,按照中文的表达习惯重新组织句式和语言,突出关键信息;也可以适当使用修辞,比如设问、重复、夸张等,帮助读者加深印象。译者还需要结合图片来翻译文本信息,使图文传达的信息一致,给读者带来直观的感受,吸引读者进一步了解产品。

二、世界竹子资源一览(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世界竹子资源一览(论文提纲范文)

(1)地域文化视野下潼关古城旅游区景观提升改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古城旅游发展的需求
        1.1.2 古城旅游区景观地域文化特色的缺失
        1.1.3 现代城市建设与古城旅游区保护间的矛盾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地域文化景观设计的研究现状
        1.3.2 国内地域文化景观设计的研究现状
    1.4 研究对象及范围
    1.5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与创新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方法
        1.5.3 论文的创新点
    1.6 研究框架
    1.7 本章小结
2 相关概念及案例分析
    2.1 地域文化
        2.1.1 地域文化的概念
        2.1.2 地域文化的范畴
    2.2 古城旅游区
        2.2.1 古城的基本概念
        2.2.2 旅游区概念
        2.2.3 古城旅游区景观的构成要素
    2.3 地域文化与古城旅游区景观的关系
        2.3.1 地域文化是景观设计的基础
        2.3.2 景观设计是地域文化的表达途径
    2.4 古城地域文化景观相关理论分析
        2.4.1 文化景观理论
        2.4.2 景观生态学理论
        2.4.3 环境行为学理论
        2.4.4 历史文化开发与保护理论
    2.5 地域文化视野下古城旅游区景观改造案例分析
        2.5.1 台儿庄古城旅游区景观设计案例分析
        2.5.2 平遥古城景观设计案例分析
    2.6 本章小结
3 潼关古城旅游区景观环境概述
    3.1 潼关地区自然条件
        3.1.1 地理位置
        3.1.2 地势条件
        3.1.3 气候条件
        3.1.4 民居特色
    3.2 潼关古城的历史变迁
        3.2.1 潼关古城历史沿革
        3.2.2 潼关城池的建制变迁
    3.3 潼关地域文化景观元素分析
        3.3.1 历史文化
        3.3.2 地理文化
        3.3.3 民俗文化
        3.3.4 潼关的独特优势
    3.4 潼关古城旅游区现状分析
        3.4.1 潼关古城旅游区风貌现状
        3.4.2 潼关古城旅游区道路现状
        3.4.3 潼关古城旅游区景观节点现状
    3.5 潼关古城旅游区景观在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3.5.1 规划不完善
        3.5.2 道路系统陈旧老化
        3.5.3 景观础设施滞后
        3.5.4 意象缺失,形态节点风貌破损
        3.5.5 缺乏文化内涵
        3.5.6 缺乏创新
        3.5.7 景观绿化规划无序
        3.5.8 生态压力剧增
    3.6 本章小节
4 地域文化视野下古城旅游区景观设计策略
    4.1 地域文化的提取设计方法
        4.1.1 物质文化元素的提炼
        4.1.2 非物质文化元素的提炼
        4.1.3 地域文化符号化应用
        4.1.4 地域文化抽象化表现
    4.2 古城旅游区景观设计中地域文化的表达原则
        4.2.1 以人为本原则
        4.2.2 资源最小干预原则
        4.2.3 文化延续原则
        4.2.4 生态性原则
        4.2.5 易理解原则
        4.2.6 分清主次原则
        4.2.7 艺术性原则
        4.2.8 参与性原则
        4.2.9 系统性原则
    4.3 地域文化视野下潼关古城旅游区景观的提升改造策略
        4.3.1 凸显文化内涵
        4.3.2 营造情感氛围
        4.3.3 延续空间脉络
        4.3.4 生活方式情景再现
        4.3.5 新旧元素结合
        4.3.6 地域色彩与乡土材料延续
    4.4 本章小结
5 基于地域文化特色的潼关古城旅游区景观提升改造设计实践
    5.1 潼关古城旅游区地域文化景观总体规划设计
        5.1.1 潼关古城旅游区总体规划
        5.1.2 功能结构分区
        5.1.3 道路系统规划
    5.2 潼关古城旅游区景观分区规划设计
        5.2.1 潼关古城旅游区入口区
        5.2.2 黄河文化区
        5.2.3 关隘文化区
        5.2.4 女娲文化区
        5.2.5 市井风貌区
        5.2.6 温泉养生度假区
        5.2.7 历史风貌区
    5.3 专项设计
        5.3.1 植物空间设计
        5.3.2 建筑文化景观设计
        5.3.3 景观小品设计
        5.3.4 景观设施设计
        5.3.5 照明设计
        5.3.6 铺装设计
    5.4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Ⅰ 读研期间研究成果
附录-Ⅱ 表格索引
附录-Ⅲ 图片索引

(2)民国时期民众教育馆美育工作研究(1927-194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与意义
        (一)选题的缘起
        (二)选题的意义
    二、选题范围、概念界定
        (一)时空范围
        (二)概念界定
    三、研究现状述评
        (一)民国时期民众教育馆及博物馆美育研究
        (二)1949年后民众教育馆及博物馆美育研究
    四、研究方法
    五、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六、研究价值
第一章 民众教育馆美育职能确立的背景
    第一节 民众教育馆美育职能产生的思想条件
        一、历史根源:古物遗迹的审美教化功用
        二、外因刺激:西方博物馆审美思想启发
        三、引荐媒介:近代学者的博物馆译介
    第二节 民众教育馆美育职能产生的历史条件
        一、救亡图存运动决定文化使命
        二、社会教育环境决定功能选择
    第三节 民众教育馆美育职能的确立经过
        一、民众教育运动助推博物馆转型
        二、民众教育馆美育职能正式确立
        三、民众教育馆附属博物馆的涌现
第二章 民众教育馆社会美育的方法与实践
    第一节 民众教育馆发挥美育功能的实体依靠
        一、馆舍建筑的美感化育作用
        二、艺术收藏的物化资源整合
        三、展览陈列的直观启发性能
    第二节 民众教育馆艺术教育规范与实施方法
        一、技能教授与精神渗透:公共美术宣教与活动
        二、内质整改与外延交流:艺术团体创立与合作
        三、人才资源与文化担当:人员素质与人事聘用
第三章 后方民众教育馆艺术工作的历史贡献
    第一节 民众教育馆艺术工作方向的扭转
        一、艺术教育工作地位提升
        二、充当特殊艺术抗战力量
    第二节 后方民众教育馆艺术事业进展及成果
        一、持续并恢复展览与宣教
        二、促进大众美术全面推广
        三、转型成为专业艺术机构
        四、协助延续博物馆的工作
    第三节 后方民众教育馆艺术教育工作的意义
        一、加快美术的大众化步伐
        二、平衡艺术教育资源配置
        三、统一思想淡化门户之见
        四、文化保护提振爱国情绪
        五、充实艺术的社会性内涵
第四章 民众教育馆与专业美术馆的工作异同对比
    第一节 民众教育馆与专业美术馆美育工作的共性
        一、功能定位有一致性
        二、教育模式的相似性
    第二节 民众教育馆不同于专业美术馆的工作特点
        一、基层性
        二、指导性
        三、实用性
        四、多样性
    第三节 民众教育馆美育工作特点的主要成因分析
        一、坚持下层民众为本的教育方向
        二、政府制定规章强化制度管理
        三、定位任务决定艺术事业走向
        四、迥异地域政治文化基础影响
    第四节 民众教育馆相较于专业美术馆的优势所在
        一、突出艺术教育的地域性特色
        二、提高艺术教育全民化覆盖率
        三、强化艺术与其他部门协同性
第五章 民众教育馆美育工作的历史意义
    第一节 民众教育馆的本土美术教育现代性探索
        一、社会美育向现代化转型
        二、社会美育向正规化迈进
    第二节 民众教育馆的博物馆本体论意义
        一、公共收藏积累与国家文化形象树立
        二、教育功能居首与博物馆美育常态化
        三、敞开平民参与大门让美育走入基层
        四、现代公共文化场馆功能与建制铺垫
第六章 民众教育馆美育事业的进步性与局限性
    第一节 民众教育馆美育工作的进步性
        一、构建地方艺术图景推动本土文化进程
        二、认清社会历史责任应对阶段冲突挑战
        三、协同利用内外资源争取最优社教效益
    第二节 民众教育馆美育工作的局限性
        一、民众教育馆艺术教育问题的表现
        二、民众教育馆艺术工作的干扰因素
结论
附录 民国时期国内各地方民众教育馆相关艺术活动大事年表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3)竹材的重构 ——西双版纳傣族村寨竹构建筑技艺重构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绿色、可持续建筑的发展前景
        1.1.2 竹构建筑当下的价值体现
        1.1.3 傣族竹建构研究的迫切需求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动态
        1.2.1 竹构建筑的国内研究动态
        1.2.2 竹构建筑的国外研究动态
        1.2.3 傣族竹构建筑的相关研究
    1.3 研究的意义、难点与创新点
        1.3.1 研究的意义
        1.3.2 研究的难点
        1.3.3 研究的创新点
    1.4 研究对象及研究内容的界定
        1.4.1 研究对象
        1.4.2 研究内容的界定
        1.4.3 概念辨析
    1.5 研究的方法、步骤及章节安排
        1.5.1 研究的方法
        1.5.2 研究的步骤
        1.5.3 章节安排及论文框架
第二章 傣族村寨竹资源及其应用
    2.1 竹资源概况
        2.1.1 西双版纳竹类资源概况
        2.1.2 傣族村寨建筑用竹资源调研
    2.2 傣族村寨对竹材的应用
        2.2.1 竹材在傣族村寨中的应用广泛
        2.2.2 竹材用于傣族村寨环境营造
        2.2.3 傣族对竹材的处理方式
    2.3 傣族传统竹楼对自然生态环境的适应性
        2.3.1 竹楼对傣族生态环境的适应性
        2.3.2 竹楼对傣族生存需求的适应性
        2.3.3 竹楼对傣族竹类资源的适应性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傣族传统竹构建筑技艺及发展困境
    3.1 竹构建筑技艺选择的根源
        3.1.1 自然的恩赐
        3.1.2 气候的回应
        3.1.3 技艺的制约
    3.2 竹棚建构技艺
        3.2.1 竹棚建筑“承重”体系
        3.2.2 竹棚建筑“围护”体系
        3.2.3 竹棚建筑节点构造研究
    3.3 竹楼建构技艺
        3.3.1 竹构作为傣族营建的技术选择
        3.3.2 竹楼建筑“承重”体系
        3.3.3 竹楼建筑“围护”体系
    3.4 建构表现认识
        3.4.1 材料的忠实塑造
        3.4.2 建构方式守旧
        3.4.3 形式空间简陋
        3.4.4 在适应中创造人与自然的和谐
    3.5 傣族竹构建筑发展困境
        3.5.1 环境的变迁
        3.5.2 社会文化的变迁
        3.5.3 传统竹构建筑的主要问题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现代竹构建筑技艺发展及建构表现
    4.1 垂直与水平——竹构框架体的建构美学
        4.1.1 垂直和水平的逻辑——竹构框架体的美学诠释
        4.1.2 垒叠搭接的“积木”堆积——竹框架的建构模式
        4.1.3 竹构框架体建筑实例研究
    4.2 曲直形态——竹构单元的装配组合
        4.2.1 杆件的拼接组合——预制单元式结构体系的基础
        4.2.2 完善的结构体系——纯粹几何体的控制
        4.2.3 竹构单元的装配组合建筑作品实例研究
    4.3 编织建构——现代工程与传统竹编技术的结合
        4.3.1 工程技术与竹艺编织技术的结合
        4.3.2 探索其潜在可持续的建筑材料
        4.3.3 编织建构作品实例研究
    4.4 现代竹构建筑加工及节点连接技术
        4.4.1 竹材防护处理和加工工艺的进步
        4.4.2 竹材节点连接技术的进步
        4.4.3 数字化辅助建造技术的广泛应用
    4.5 竹构的原生态表达
        4.5.1 回归自然的精神需求——竹构建筑的原生形态
        4.5.2 竹构的真实性营造——结构材料色彩的真实性
        4.5.3 原生态竹构建筑作品实例研究
    4.6 竹构的地域性契合
        4.6.1 传统材料的诗意建构
        4.6.2 地域文脉的传承与竹构表达
        4.6.3 地域性竹构建筑作品实例研究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傣族竹构建筑技艺重构策略研究
    5.1 傣族竹构建筑的发展优势及面临问题
        5.1.1 发展优势
        5.1.2 面临问题
    5.2 傣族竹构建筑技艺重构策略研究
        5.2.1 策略一:竹材处理加工工艺的更新
        5.2.2 策略二:节点连接方式的重构
        5.2.3 策略三:大力推广傣族村寨中的公共建筑
    5.3 重构策略研究的应用案例
        5.3.1 竹材的选用
        5.3.2 竹构建筑技艺重构策略研究的具体操作
        5.3.3 成果表达
    5.4 探寻传统与现代技艺的结合之道
        5.4.1 传统竹构建筑的工艺替换
        5.4.2 传统竹构建筑的技艺提升
        5.4.3 传统竹材料的“新生”
    5.5 傣族竹构建筑发展的趋势探讨
        5.5.1 竹构建筑发展的创新思维
        5.5.2 应用场景的扩大
        5.5.3 精致化建造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本文的研究结论
    6.2 后续研究及展望
        6.2.1 后续研究
        6.2.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A: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附录B:图片索引
附录C:西双版纳傣族村寨建筑用竹一览表
附录D:国内外现代竹构建筑节点图录(节选)

(4)竹材的重构 ——西双版纳傣族村寨竹构建筑技艺重构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绿色、可持续建筑的发展前景
        1.1.2 竹构建筑当下的价值体现
        1.1.3 傣族竹建构研究的迫切需求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动态
        1.2.1 竹构建筑的国内研究动态
        1.2.2 竹构建筑的国外研究动态
        1.2.3 傣族竹构建筑的相关研究
    1.3 研究的意义、难点与创新点
        1.3.1 研究的意义
        1.3.2 研究的难点
        1.3.3 研究的创新点
    1.4 研究对象及研究内容的界定
        1.4.1 研究对象
        1.4.2 研究内容的界定
        1.4.3 概念辨析
    1.5 研究的方法、步骤及章节安排
        1.5.1 研究的方法
        1.5.2 研究的步骤
        1.5.3 章节安排及论文框架
第二章 傣族村寨竹资源及其应用
    2.1 竹资源概况
        2.1.1 西双版纳竹类资源概况
        2.1.2 傣族村寨建筑用竹资源调研
    2.2 傣族村寨对竹材的应用
        2.2.1 竹材在傣族村寨中的应用广泛
        2.2.2 竹材用于傣族村寨环境营造
        2.2.3 傣族对竹材的处理方式
    2.3 傣族传统竹楼对自然生态环境的适应性
        2.3.1 竹楼对傣族生态环境的适应性
        2.3.2 竹楼对傣族生存需求的适应性
        2.3.3 竹楼对傣族竹类资源的适应性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傣族传统竹构建筑技艺及发展困境
    3.1 竹构建筑技艺选择的根源
        3.1.1 自然的恩赐
        3.1.2 气候的回应
        3.1.3 技艺的制约
    3.2 竹棚建构技艺
        3.2.1 竹棚建筑“承重”体系
        3.2.2 竹棚建筑“围护”体系
        3.2.3 竹棚建筑节点构造研究
    3.3 竹楼建构技艺
        3.3.1 竹构作为傣族营建的技术选择
        3.3.2 竹楼建筑“承重”体系
        3.3.3 竹楼建筑“围护”体系
    3.4 建构表现认识
        3.4.1 材料的忠实塑造
        3.4.2 建构方式守旧
        3.4.3 形式空间简陋
        3.4.4 在适应中创造人与自然的和谐
    3.5 傣族竹构建筑发展困境
        3.5.1 环境的变迁
        3.5.2 社会文化的变迁
        3.5.3 传统竹构建筑的主要问题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现代竹构建筑技艺发展及建构表现
    4.1 垂直与水平——竹构框架体的建构美学
        4.1.1 垂直和水平的逻辑——竹构框架体的美学诠释
        4.1.2 垒叠搭接的“积木”堆积——竹框架的建构模式
        4.1.3 竹构框架体建筑实例研究
    4.2 曲直形态——竹构单元的装配组合
        4.2.1 杆件的拼接组合——预制单元式结构体系的基础
        4.2.2 完善的结构体系——纯粹几何体的控制
        4.2.3 竹构单元的装配组合建筑作品实例研究
    4.3 编织建构——现代工程与传统竹编技术的结合
        4.3.1 工程技术与竹艺编织技术的结合
        4.3.2 探索其潜在可持续的建筑材料
        4.3.3 编织建构作品实例研究
    4.4 现代竹构建筑加工及节点连接技术
        4.4.1 竹材防护处理和加工工艺的进步
        4.4.2 竹材节点连接技术的进步
        4.4.3 数字化辅助建造技术的广泛应用
    4.5 竹构的原生态表达
        4.5.1 回归自然的精神需求——竹构建筑的原生形态
        4.5.2 竹构的真实性营造——结构材料色彩的真实性
        4.5.3 原生态竹构建筑作品实例研究
    4.6 竹构的地域性契合
        4.6.1 传统材料的诗意建构
        4.6.2 地域文脉的传承与竹构表达
        4.6.3 地域性竹构建筑作品实例研究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傣族竹构建筑技艺重构策略研究
    5.1 傣族竹构建筑的发展优势及面临问题
        5.1.1 发展优势
        5.1.2 面临问题
    5.2 傣族竹构建筑技艺重构策略研究
        5.2.1 策略一:竹材处理加工工艺的更新
        5.2.2 策略二:节点连接方式的重构
        5.2.3 策略三:大力推广傣族村寨中的公共建筑
    5.3 重构策略研究的应用案例
        5.3.1 竹材的选用
        5.3.2 竹构建筑技艺重构策略研究的具体操作
        5.3.3 成果表达
    5.4 探寻传统与现代技艺的结合之道
        5.4.1 传统竹构建筑的工艺替换
        5.4.2 传统竹构建筑的技艺提升
        5.4.3 传统竹材料的“新生”
    5.5 傣族竹构建筑发展的趋势探讨
        5.5.1 竹构建筑发展的创新思维
        5.5.2 应用场景的扩大
        5.5.3 精致化建造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本文的研究结论
    6.2 后续研究及展望
        6.2.1 后续研究
        6.2.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A: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附录B:图片索引
附录C:西双版纳傣族村寨建筑用竹一览表
附录D:国内外现代竹构建筑节点图录(节选)

(5)竹叶植硅体形态及微区元素组成分类意义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植硅体简介
        1.1.1 植硅体含义
        1.1.2 植硅体形成
        1.1.3 植硅体特性
    1.2 .植硅体形态、组合
        1.2.1 植硅体形态、组合
        1.2.2 影响植硅体形态、组合因素
        1.2.3 植硅体形态、组合应用
    1.3 植硅体化学组成
        1.3.1 化学元素组成
        1.3.2 植硅体圈闭碳及同位素
        1.3.3 化学组成应用
    1.4 竹子植硅体形态及化学组成分类研究
        1.4.1 竹子的利用
        1.4.2 竹子植硅体形态分类研究
        1.4.3 竹子植硅体化学组成分类研究
    1.5 选题研究存在的问题及研究意义
    1.6 研究目标及路线
        1.6.1 研究目标
        1.6.2 研究路线
第二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区域
        2.1.1 桂林自然概况
        2.1.2 广西植物研究所桂林植物园
    2.2 样品采集
    2.3 样品处理
        2.3.1 植硅体提取方法
        2.3.2 植硅体碳测定方法
        2.3.3 电子探针分析方法
第三章 植硅体形态及组合特征
    3.1 植硅体含量
    3.2 不同种属植硅体形态组合与变化
        3.2.1 植硅体形态
        3.2.2 长鞍型大小
        3.2.3 长鞍型、鞍型-哑铃型的过渡型的分布特征
第四章 植硅体元素组成特征
    4.1 植硅体圈闭碳
    4.2 电子探针化学组成特征
        4.2.1 电子探针分析方法的确定
        4.2.2 算术平均植硅体元素组成特征
        4.2.3 加权平均植硅体元素组成特征
        4.2.3.1 权重
        4.2.3.2 加权平均值分布特征
第五章 形态及元素组成分类意义
    5.1 形态组合分类
        5.1.1 验证相关性
        5.1.2 植硅体组合聚类分析
        5.1.2.1 形态组合聚类分析
        5.1.2.2 鞍型-哑铃型的过渡型含量分类
    5.2 化学元素组成分类
        5.2.1 竹子化学元素分类
        5.2.2 亚科化学元素分类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个人简介
硕士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6)计成园林美学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缘由和意义
    二、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
    三、研究方法
第一章 计成与《园冶》
    第一节 计成其人
        一、画家计成
        二、文人计成
        三、造园家计成
    第二节 《园冶》其书
        一、书名更别,由术到道的升华
        二、全书结构
        三、湮灭疑云
    第三节 《园冶》诞生的社会文化背景
        一、《园冶》诞生之社会背景-纵情欲乐的社会风尚
        二、《园冶》诞生之文化背景-明末思想解放潮流
第二章 计成造园之审美理想: 虽由人作,宛自天开
    第一节 计成园林审美自然观的哲学基础
        一、儒家“天人合一”观及所含生态智慧
        二、道家“天人合一”观及所含生态智慧
        三、禅宗“天人合一”观及所含生态智慧
    第二节 “天开”与“人作”在园林史中的渊源
    第三节 计成江南园林与皇家、寺庙园林自然观念之比较
        一、气象万千的皇家园林
        二、静谧超然的宗教园林
    第四节 计成江南园林与域外园林自然观念之比较
        一、“如画”的英国园林
        二、极度抽象自然的日式枯山水
    第五节 计成造园之三重审美功能
        一、感官陶醉: “醉心即是”
        二、抚慰心灵: “烦顿开除”
        三、畅神寄情: “凡尘顿远襟怀”
    小结
第三章 计成造园之意境追求:意在笔先、拟入画中
    第一节 意境的产生
        一、从意象到意境
        二、情景交融
    第二节 园境与诗境
        一、形式层: “布局”与“对仗”
        二、内容层: “园景”与“诗情”
    第三节 园境与画境
        一、形式层:“石形”与“山势”
        二、内容层:“不尽”与“深远”
    第四节 计成造园意境营造的方法
        一、铺地
        二、掇山
        三、文学联想
    小结
第四章 计成造园之法则:巧于因借,精在体宜
    第一节 “贵因”思想
        一、历史传承
        二、继承了贵因思想的计成造园
    第二节 借景实践
        一、因地制宜
        二、因时制宜
        三、借五感
        四、借景窗框
        五、借境
        六、障景
    小结
第五章 计成园林实践中的美学内涵
    第一节 “以小见大”会意之美:以东弟园为例
        一、东弟园园主吴又予
        二、东第园
        三、以小见大,咫尺山林
    第二节 “蜿蜒曲折”线性之美:以寤园为例
        一、寤园园主汪士衡
        二、寤园
        三、蜿蜒曲折,端方非额
    第三节 “虚实相生”生命之美: 以影园为例
        一、影园园主郑元勋
        二、影园
        三、虚实相生,真假相成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7)山岳型风景区休憩空间设计研究 ——以重庆城口亢谷风景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现存问题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框架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研究框架
第二章 山岳型风景区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2.1 概念解读
        2.1.1 风景区与风景名胜区
        2.1.2 山岳型风景区
        2.1.3 休憩空间与游憩空间
    2.2 山岳型风景区地貌空间特征分析
        2.2.1 山岳地形空间特征分析
        2.2.2 山岳型风景区尺度分类
        2.2.3 山岳地形空间对休憩空间的影响
    2.3 山岳型风景区休憩空间分析
        2.3.1 休憩空间构成
        2.3.2 休憩空间特征
        2.3.3 休憩空间性质
        2.3.4 休憩空间的类型
        2.3.5 休憩空间影响因素
        2.3.6 山岳型风景区休憩空间的塑造方式
    2.4 相关设计理论
        2.4.1 风景区规划理论
        2.4.2 景观生态学理论
        2.4.3 古典园林规划理论
        2.4.4 环境心理学
    2.5 小结
第三章 山岳型风景区典型案例分析
    3.1 西岳华山风景名胜区
        3.1.1 华山风景名胜区概况
        3.1.2 风景名胜区山地尺度特征分析
        3.1.3 休憩空间现状分析
        3.1.4 小结
    3.2 重庆武隆天坑三硚风景名胜区
        3.2.1 风景名胜区概况
        3.2.2 风景名胜区山地尺度特征分析
        3.2.3 休憩空间现状分析
        3.2.4 小结
    3.3 杭州余杭区山沟沟风景区
        3.3.1 山沟沟风景区概况
        3.3.2 风景区山地尺度特征分析
        3.3.3 休憩空间现状分析
        3.3.4 小结
    3.4 案例分析小结
第四章 山岳型风景区休憩空间设计探索
    4.1 基于可持续发展的设计原则
        4.1.1 保护性原则
        4.1.2 协调性原则
        4.1.3 实用性原则
        4.1.4 地域性原则
        4.1.5 便于管理原则
    4.2 设计步骤
        4.2.1 分析场地现状
        4.2.2 场地的界定
        4.2.3 研究场地与游人的关系
    4.3 最佳体验感设计目标
    4.4 山岳型风景区休憩空间的设计方法
        4.4.1 整体场地设计
        4.4.2 绿化系统设计
        4.4.3 背景文化展示
        4.4.4 分类型的具体设计
    4.5 小结
第五章 重庆城口亢谷风景区休憩空间优化设计
    5.1 风景区概况
        5.1.1 地理位置
        5.1.2 风景区景观文化资源
    5.2 风景区现状分析
        5.2.1 整体场地现状
        5.2.2 休憩空间选择现状
    5.3 休憩空间设计
        5.3.1 单一型休憩空间优化设计
        5.3.2 观景型休憩空间优化设计
        5.3.3 复合型休憩空间优化设计
    5.4 实验建议
第六章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件

(8)当代日本建筑师在华作品中国元素研究 ——以隈研吾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研究对象及相关概念的界定
        1.2.1 中国元素
        1.2.2 日本当代建筑师
        1.2.3 隈研吾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现状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现状
    1.4 研究方法
    1.5 研究框架
2 隈研吾的建筑理论及方法概述
    2.1 隈研吾简介
        2.1.1 基本信息
        2.1.2 教育及时代背景
        2.1.3 隈研吾建筑理论形成的时代背景——“第四次浪潮”
    2.2 隈研吾建筑理论发展历程
        2.2.1 建筑理论的诞生——国际浪潮与日本文化的杂糅
        2.2.2 反造型
        2.2.3 负建筑
        2.2.4 自然的建筑
        2.2.5 粒子/微粒建筑
        2.2.6 隈研吾建筑理论特征
    2.3 隈研吾建筑创作特征
        2.3.1 传统建筑形式的展现
        2.3.2 传统建筑材料的使用
        2.3.3 建筑“微粒”元素的表达
    2.4 隈研吾与同时代日本建筑师的异同
    2.5 本章小结
3 日本当代建筑师在华实践综述
    3.1 日本当代建筑师在华实践历程
    3.2 日本当代建筑师在华作品特点
        3.2.1 日本当代建筑师在华作品现状统计
        3.2.2 日本当代建筑师在华项目数量变化与地区分布
        3.2.3 日本当代建筑师在华项目类型及其多样性
        3.2.4 当代日本建筑师在华建筑的风格
    3.3 日本当代建筑师作品的中国元素
        3.3.1 日本当代建筑师表现中国元素的项目统计
        3.3.2 表现中国元素项目的类型与数量
        3.3.3 表现中国元素项目的特点
    3.4 运用“中国元素”的典型案例分析
        3.4.1 佛塔元素的表现——西安青龙寺空海纪念碑
        3.4.2 园林营造——中日青年交流中心
        3.4.3 非建筑文化的表现——上海喜玛拉雅中心
    3.5 本章小结
4 隈研吾在华作品中国元素研究
    4.1 隈研吾在华建筑作品概况
        4.1.1 隈研吾在华作品分布
        4.1.2 隈研吾在华作品类型
        4.1.3 隈研吾作品中国元素的表达方式
    4.2 传统建筑布局的延续
        4.2.1 中国庭院形态的基本类型
        4.2.2 隈研吾作品中的居住型庭院表达
        4.2.3 隈研吾作品中的园林型庭院表达
        4.2.4 元素表达与调查结果分析
    4.3 建筑单体构成元素的表达
        4.3.1 中国传统单体建筑的基本构成
        4.3.2 窗棂元素的表现
        4.3.3 传统木构架元素的表现
        4.3.4 传统屋顶形式的表现
        4.3.5 元素表达与调查结果分析
    4.4 建筑材料元素的表达
        4.4.1 隈研吾作品中传统材料使用情况
        4.4.2 木材料表达
        4.4.3 竹材料表达
        4.4.4 瓦材料的表达
        4.4.5 元素表达与调查结果分析
    4.5 本章小结
5 对比视角下隈研吾作品中国元素的表达
    5.1 建筑“物”层面的对比
        5.1.1 中日传统建筑形式的分道扬镳
        5.1.2 中国建筑师作品中的传统屋顶形式变迁
        5.1.3 四川美术学院虎溪校区图书馆
        5.1.4 隈研吾作品中的屋顶——殊途同归
    5.2 建筑空间布局的对比
        5.2.1 中日建筑空间布局的差异——轴线序列与自由发展
        5.2.2 传统格局的突破——菊儿胡同改造
        5.2.3 院落的序列性——范增艺术馆
        5.2.4 隈研吾作品——序列的残缺
    5.3 材料观的对比
        5.3.1 中日建筑材料的异同
        5.3.2 诗意建造——王澍
        5.3.3 隈研吾的中国材料元素使用——流于表面,忠于初心
    5.4 自然观层面的对比
        5.4.1 中日自然观的异同
        5.4.2 “山水城市”——马岩松
        5.4.3 隈研吾作品体现的自然观
    5.5 本章小结
6 结论
    6.1 当代日本建筑师在华项目中国元素表达的局限性
    6.2 隈研吾的文化继承方法的借鉴意义
    6.3 中国元素在建筑中继承与创新的启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得成果
附录2 关于一些建筑作品中国元素认同程度的调查问卷
附录3 图录

(9)乡村型民居改禅意民宿设计策略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1.1.1 当今社会推动乡村发展
        1.1.2 全球化浪潮对于中国建筑的冲击
        1.1.3 禅宗文化与禅意民宿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
    1.4 相关研究概念界定
        1.4.1 乡村型民居
        1.4.2 禅意民宿
        1.4.3 改造
    1.5 研究方法及框架
        1.5.1 研究方法
        1.5.2 研究框架
第2章 国内外研究综述
    2.1 国内研究综述
        2.1.1 国内禅宗文化的相关研究综述
        2.1.2 国内禅意建筑与禅意空间的相关综述
        2.1.3 国内禅意酒店及民宿的相关研究综述
    2.2 国外研究综述
        2.2.1 国外禅宗文化的相关研究综述
        2.2.2 国外禅意建筑与禅意空间的相关综述
        2.2.3 国外禅意酒店及民宿的相关研究综述
第3章 乡村型民居改禅意民宿调研解析
    3.1 调研目的及意义
    3.2 调研内容及方法
    3.3 国外优秀案例分析
        3.3.1 日本京都市虹夕诺雅温泉酒店
        3.3.2 日本京都市Guest House合庭
    3.4 国内优秀案例分析
        3.4.1 杭州法云安缦酒店
        3.4.2 无锡灵山精舍
    3.5 乡村型民居改禅意民宿存在的问题
        3.5.1 建筑风貌
        3.5.2 基础设施不够完善
        3.5.3 自主发展盲目,设计研究深度不足
    3.6 乡村型民居改禅意民宿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分析
        3.6.1 建筑层面
        3.6.2 文化层面
        3.6.3 经济层面
    3.7 总结与思考
第4章 禅意民宿的特征及设计原则
    4.1 禅意的起源及发展
        4.1.1 禅与禅宗
        4.1.2 禅宗文化
    4.2 民宿的起源及其发展
        4.2.1 国外民宿发展史
        4.2.2 国内民宿发展史
    4.3 禅意民宿的主要特征
        4.3.1 空间特征
        4.3.2 功能特征
        4.3.3 环境特征
    4.4 禅意民宿追求的意境
        4.4.1 空灵
        4.4.2 寂静
        4.4.3 圆融
    4.5 乡村型民居改禅意民宿的设计原则
        4.5.1 文化包容的原则
        4.5.2 以人为本的原则
        4.5.3 师法自然的原则
        4.5.4 因地制宜的原则
    4.6 总结与思考
第5章 乡村型民居改禅意民宿的营造手法
    5.1 功能空间重组
        5.1.1 户外空间
        5.1.2 居住空间
        5.1.3 餐饮空间
        5.1.4 休闲空间
    5.2 场地选址及空间布局
        5.2.1 场地选址
        5.2.2 村落形态布局
    5.3 空间构成要素
        5.3.1 自然要素
        5.3.2 人文要素
    5.4 禅宗文化活动体验
    5.5 禅意民宿的意境营造
        5.5.1 意境营造之空间序列的引导
        5.5.2 意境营造之留白与隐喻
        5.5.3 意境营造之显而不露
    5.6 总结与思考
第6章 设计实践
    6.1 设计背景
        6.1.1 草甸水村的基本概况
        6.1.2 草甸水村的上位规划解读
        6.1.3 草甸水村的设计定位
    6.2 民居改禅意民宿的具体应用
        6.2.1 总体规划分析
        6.2.2 旅游策划分析
        6.2.3 草甸水村民居改禅意民宿的营造手法分析
        6.2.4 草甸水村禅宗文化活动体验分析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10)产品宣传类文本宣传效果提升策略 ——以宜家家居材料翻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宜家家居材料翻译项目介绍和任务过程
    一、翻译项目介绍
    二、任务过程
第二章 宜家家居材料文本特点和翻译难点
    一、文本特点
        (一)使用简单和修饰性词汇
        (二)使用简单句、祈使句和不完全句
    二、翻译难点
        (一)专业术语及表达不规范
        (二)译文冗长啰嗦
        (三)易忽视图文信息的结合
第三章 宜家家居材料翻译策略
    一、参照平行文本和翻译记忆库,解决术语问题
    二、优化表达,提高呼唤性
        (一)字词层面
        1.使用动词和动词短语
        2.使用四字词语
        3.扩充名词
        4.使用呼唤性词语
        (二)句子层面
        1.破句重组,突出关键信息
        2.善用修辞,加深读者印象
    三、结合图片调整信息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宜家家居材料原文译文对照

四、世界竹子资源一览(论文参考文献)

  • [1]地域文化视野下潼关古城旅游区景观提升改造研究[D]. 李玉瑛.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2]民国时期民众教育馆美育工作研究(1927-1949)[D]. 石磊. 南京艺术学院, 2021(12)
  • [3]竹材的重构 ——西双版纳傣族村寨竹构建筑技艺重构策略研究[D]. 孟家. 昆明理工大学, 2021(02)
  • [4]竹材的重构 ——西双版纳傣族村寨竹构建筑技艺重构策略研究[D]. 孟家. 昆明理工大学, 2021
  • [5]竹叶植硅体形态及微区元素组成分类意义研究[D]. 陶欣悦. 桂林理工大学, 2021(01)
  • [6]计成园林美学思想研究[D]. 韦珊珊. 山东大学, 2020(04)
  • [7]山岳型风景区休憩空间设计研究 ——以重庆城口亢谷风景区为例[D]. 安欣. 重庆交通大学, 2020(01)
  • [8]当代日本建筑师在华作品中国元素研究 ——以隈研吾为例[D]. 王平.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9]乡村型民居改禅意民宿设计策略探究[D]. 倪裳. 北京工业大学, 2020(06)
  • [10]产品宣传类文本宣传效果提升策略 ——以宜家家居材料翻译为例[D]. 李红颖.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20(02)

标签:;  ;  ;  ;  ;  

世界竹资源名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