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上海:速度·效益·竞争——访上海分公司总经理何静芝(论文文献综述)
姚文[1](2020)在《中煤地质集团多元化战略优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煤地质集团有限公司前身是中煤地质工程总公司,隶属于中国煤炭地质总局,成立于1994年。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公司多次获全国文明单位、全国勘查行业先进集体、全国模范地勘单位、全国十大地质找矿成果奖等100余项荣誉及奖项。在产业布局方面,公司成立之初恰逢是提出“大地质、大市场”口号的时期,因此地质集团从成立之初就不断探索“大地质”模式。主要涉足过的产业包括地质勘查、物探测量、资源开发、技术服务、监理业务、医药行业、桩基工程、新能源业务开发、矿权运作等,并成立澳洲公司,拓展海外市场。但一直未对产业布局有整体规划,以致开展业务多,涉及领域广,缺乏核心竞争力,每个业务板块能力都相对落后,“大地质”下的延伸产业发展并不理想,产业布局凌乱,缺乏核心竞争力的运营方式严重制约了公司下一步发展。“十三五”战略规划时,公司已认识到这个问题,对各业务进行了规划分类,逐步退出监理业务、海外市场,形成了地质勘查与矿业开发、矿山抢救和灾害治理、民生地质与工程建设、生物材料研发和制造金融地质与产业运营五大业务板块。但是面对产业布局等众多历史遗留问题,又加之新旧动能转换、地勘行业改革等形势,近四年来,产值和利润增长基本上只能缓慢增长。目前公司已基本确定要继续实行多元化发展,但下一步地质集团的多元化发展路径应如何做下去,如何做强最优,如何能够使集团实现高质量发展是当前要解决的重要问题。本文将通过定性、定量等多种战略分析工具对地质集团多元化战略进行分析,探寻地质集团下一步多元化产业发展的方向,并提出保障措施。首先对地质集团的基本情况、多元化发展历程、现有经营状态及内部能力进行分析,找出公司多元化战略存在的问题及内部的优势和劣势。通过宏观环境分析、行业环境总体分析对企业的外部环境进行分析,找出公司外部环境面临的机会和威胁。后通过外部因素评价矩阵和内部因素评价矩阵,对地质集团各业务板块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进行综合评价,对内外部环境各因素进行排序,初步判读公司对内外部环境的应对能力。完成企业战略制定过程中信息输入阶段。在此过程中,通过德尔菲法对各因素赋予权重和分值。后又通过SWOT矩阵分析得到多元化战略的备选方案,通过定量战略计划矩阵对备选多元化战略进行评价,将备选多元化战略进行排序。后又通过波士顿矩阵分析业务组合,找出明星类、现金牛、问号类产业。最后综上分析,对多元化战略提出优化方案,对各产业及新兴产业提出发展方向。同时从深化企业改革、优化管理框架、加强人才建设、加强创新驱动、推进产融结合、加强信息化建设等六方面提出具体实施保障,以确保多元化战略优化方案可以顺利落地,进一步提高企业的综合竞争实力,实现地质集团高质量发展。
明安利[2](2018)在《我国设计公司设计竞争力评价体系研究》文中指出我国在2015年出台了《中国制造2025》,全面推进制造强国战略,实现制造业的转型升级。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型中的关键在于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企业应做到以设计创新引领发展,才能持续保持竞争优势。然而,我国大多数企业都没有经济实力来组建企业内部设计部门,只能由专业设计公司为这类企业提供专业设计服务。目前,设计公司的发展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制约了制造业的创新能力及竞争力的发展。因此,大力提升设计公司设计竞争力对于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设计价值链为切入点,以从事设计服务的设计公司为研究主体,聚焦于设计竞争力的分析与研究。利用价值链理论对设计竞争力展开剖析,将设计公司的设计活动拆分为四项直接提升设计竞争力的设计基本活动,以及三项间接提升设计竞争力的设计辅助活动,加之设计支持环境的影响,构建出以支持环境竞争力、设计资源竞争力和设计能力竞争力为一级指标的我国设计公司设计竞争力评价体系。通过评价体系来判断设计公司的设计竞争力,一方面使设计公司明确自身在竞争市场中的位置,改进自身的不足;另一方面使委托客户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合适的设计公司进行高效合作。本文的研究成果和结论如下:论文首先对我国工业设计公司的发展现状、问题与特征进行归纳与总结,并将设计公司与企业设计部门进行对比分析。其次,在企业竞争力理论的基础上,对设计公司设计竞争力的概念进行探索性界定,并对其内涵与特征从多方面进行阐述。再次,阐述设计价值链与设计竞争力的关系,基于价值链模型构建设计价值链模型,并对设计公司设计竞争力的影响因素展开分析。接着,在系统性、科学性、核心性、可得性原则的指导下,对影响因素进行筛选与归纳,建立了包含3大影响因素、10项要素指标和29项具体指标的我国设计公司设计竞争力评价体系,并运用AHP层次分析法计算各指标的权重。最后,以不同地域、不同性质的15家代表性设计公司为实例,验证我国设计公司设计竞争力评价体系的科学性与实用性,并对数据结果进行统计与分析,同时对样本设计公司提出发展建议,以帮助样本设计公司改进不足,取得竞争优势。
张磊[3](2017)在《多层多元物流网点布局问题研究 ——以苏宁易购安徽省为例》文中指出随着我国经济的稳步发展,电子商务与信息技术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进而也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物流业的发展,除了快递行业之外,也有很多企业开始发展自己的物流体系,物流业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也变得来越重要,企业在物流方面的投入也不断增加。就快递行业和电子商务企业来看,它们的物流系统几乎覆盖了全国的各个地区和城市,自上而下涉及到多个层级,物流网点作为物流系统中的基本单元,却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多其多层多元物流网点布局问题进行研究是实际问题的需要,通过物流网点布局研究,可以节约资源,使得物流成本最小化,同时也能够使得中转仓库的覆盖范围和物流量流动更加合理,提高物流效率。本文就物流配送中心选址问题与物流网点布局问题研究的国内外文献进行了梳理。同时介绍了苏宁易购的物流现状,其涉及到不同层级的多个地区和城市,是典型的多层多元物流网点布局问题。此外,本文还详细地介绍就一元物流网点布局模型与多元物流网点布局模型,并进对它们行了对比分析。为了结局多层多元物流网点布局问题,在考虑中转仓库只具有单一功能和具有复合功能的两种情况下,建立了相应的物流网点布局模型。根据建立的模型,选取苏宁易购安徽省地区为例,进行模型应用并对苏宁易购安徽省的物流网点进行布局与优化。文中的研究中通过城市间的距离和物流量来去确定其物流成本,以物流成本最小化为目标进行布局研究,得出在单一功能和复合功能两种情况下,苏宁易购安徽省的中转仓库位置选择、仓库规模以及其覆盖范围。通过对多层多元物流网点布局问题的研究以及案例应用,证明本文的模型与研究过程具有实用性,可以应用到其他相类似的多层多元物流网点布局问题之中,为现实中存在的多层多元物流网点布局问题提供了解决思路与方法,既可以降低物流成本,又可以提高物流的效率。
吴杨[4](2016)在《上海工业旅游发展的动力机制与模式研究》文中指出工业旅游作为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融合的产物,首先以工厂观光的形态,出现在西方发达国家。20世纪8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城市开始进入后工业社会,城市内部工业空间的复兴带动了工业遗产旅游的发展。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常态”,产业的转型升级以及产城融合、城旅融合的全域旅游发展趋向为工业旅游提供历史机遇。上海工业旅游资源丰富,开发较早。2005年后,上海工业旅游发展持续提升,资源有机整合,产品创新开发,管理日渐规范,在新一轮城市转型及其功能空间优化、文化传承等方面的促进作用日益凸显,引发各方关注。那么,上海工业旅游发展从无到有,从微观走向宏观的核心要素是什么,这些要素之间如何相互作用,构成工业旅游发展的动力机制,并形成相应的发展模式,成为本论文的研究问题。全面回顾相关理论和国内外研究进展,发现工业旅游发展研究存在如下不足:研究视角相对零散,尚未形成体系化的工业旅游发展分析框架,尤其是相关研究中对工业旅游资源等核心概念界定和类型判别未达成较为一致的意见,影响研究的深入推进;工业旅游发展动力研究以初期诱因或动力因素等一般性分析为主,较少基于实证进行解析;工业旅游发展模式凝练主要考虑供给视角的工业旅游静态产品,较少通过市场认知视角考察其不同阶段、不同类型的动态发展模式。鉴于此,本论文尝试在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探索和突破:①在相关理论及研究回顾、概念辨析基础上,构建工业旅游发展的“资源—业态—治理”分析框架。②运用实证分析,揭示上海市工业旅游发展的动力因素及其驱动机制,指出“资源—业态—治理”嵌套于不同空间尺度的工业旅游发展动力机制之中,推动上海工业旅游发展实现尺度跃迁。③引入游客感知视角考量上海工业旅游发展模式,并探索性地基于资源类型和业态分布特征建构上海工业旅游发展的类型模式与空间增长模式,实现对上海工业旅游发展过程的初步解析。在“资源—业态—治理”分析框架下,本论文从三个方面对上海工业旅游发展进行了实证分析。首先,采用GIS空间分析、政策计量等方法,深入解析上海工业旅游发展的“资源—业态—治理”要素,发现:①上海工业旅游资源总体上呈现空间弱集聚分布,不同类型的工业旅游资源集聚程度不同;上海工业旅游资源存在明显的空间分异,核心区工业旅游资源密集、通达度高。②上海工业旅游业态在黄浦江东、西两岸分别形成了体验型工业旅游业态密集区、文脉型工业旅游业态密集区,具备良好的空间联动发展条件。③上海区级工业旅游治理政策强度存在空间差异,这与区内工业旅游资源丰度、业态开发强度等有关。其次,深入探讨上海工业旅游发展的动力因素及其机制,发现:①上海工业旅游发展的动力因素包括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其中,宏观动力因素由外源动力(城市与产业转型)、内生动力(资源与业态的整合和拓展)、引导动力(治理)组成;微观动力因素由权力、资本、创意/技术、市场四种治理要素组成。②因此,“资源—业态—治理”嵌套于上海不同空间尺度内工业旅游发展的动力机制当中,推动上海工业旅游从点状发展演进为在市域范围内全面兴起。第三,基于“资源—业态—治理”关联视角,采用问卷调查、结构方程模型、案例分析方法、GIS空间分析方法,研究上海工业旅游发展的模式:①基于游客感知视角评价上海工业旅游发展模式,发现工业旅游景点内部文化展示、内部管理、旅游咨询服务条件、娱乐活动条件对工业旅游认同度有显着影响,上海工业旅游发展模式的创新导向是注重保存和诠释资源的内涵文化特征,优化内部管理和服务条件,提高服务水平,动态创新提升旅游体验;②对相关案例进行深度剖析,提出基于资源类型建构上海工业旅游发展的三种微观模式,即文脉激活发展模式、体验激活发展模式、“文脉+体验”双重激活模式;③基于上海工业旅游业态的空间集聚及与国家A级景区分布邻近的空间分布特征,提出上海工业旅游发展的三种空间增长模式,包括空间邻近模式、业态共生模式、空间嵌入模式。④上海工业旅游的创新发展需要治理对策响应,认为要实现上述发展模式的超越和创新,需要更新治理理念,改善治理环境,优化治理结构,发挥治理主体的协同效应,突破工业旅游发展的产业和空间边界。
朱兰春[5](2015)在《最高法院民事判决四元结构论(1985-2014)》文中认为从1985年5月起,至2014年12月止,最高人民法院公布了约8000件民事裁判文书或案例,与多数人的想当然所不同的是,其中绝大部分是最高人民法院自己审理的案件。这是一个日益巨大且十分宝贵的司法资源库,对此进行深入研究和持续发掘,总结审判经验,理清法理逻辑,洞悉裁判思维,辩明发展方向,必将直接、持久地惠及于实务界和理论界,共同把案例研究推向更高的水准。本书认为,面临大数据时代的海量司法资源,欲保持实践对理论的丰富和滋养,又不失理论对实践的统摄和把握,首先应对现有研究方法进行必要的革新,这是衡量案例研究质量的重要尺度,也是提高案例研究水平的必由之路。目前通行的研究方法,无论是实务取向的案例汇编解析法,还是理论层面的法律关系分析法、请求权基础体系法,均是前信息化时代的产物,对应的是个案研究,遵循的或是从特殊到一般,或是从一般到特殊的认识路径,其特征是微观分析,其优势是分析透彻。但面对司法资源信息浪潮的冲击,以现有研究方法应对,沧海拾贝绰绰有余,总揽全局能力不足。更为严重的是,后者的困境如长期存在,将全面解构前者的存在价值。黑格尔认为,“真实的只是整体”,我国哲学家王太庆先生进一步引申为,真理是全体,不是鸡零狗碎的东西。哲学如此,法学亦如此。从这个意义上讲,案例研究的危机,首先是研究方法的危机。提出这个问题,并试图解决这个问题,以通盘把握更为深刻的裁判思维,正是本文的全部目的。传统研究方法的危机,迫使笔者不得不另寻研究制高点,最终立足于民法基本理论体系,以“主体、行为、权利、责任”为基元,从哲学认识论的角度,提炼出四元结构分析法,对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全部民事案例,以四元结构重新归类、多次归类,遵循的是从一般(大理论)到一般(大实践)的认识路径,使得极为浩繁的实证研究,获得了相当清晰的方向感,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前述困惑,为理论重新找回了自信。更重要的是,四元结构作为贯穿全文的一根红线,在对全部民事案例的提精取萃中,基本理清了最高法院三十年来民事审判的历史脉络,证实了笔者长久以来的一个“哥德巴赫猜想”:最高法院民事审判思维已初步成型,但尚不固定,且未来走向仍不确定,由此形成了本文的中心命题:作为民法理论的方法论表达,四元结构既是统领最高法院全部民事判决的总线索,也是揭示最高法院民事审判规律的总钥匙。显然,这一中心命题由两个相互缠绕的子命题组成。笔者紧紧围绕上述中心命题,按双螺旋线索展开全文,一方面论证,四元结构能否以及如何起到统领作用;另一方面实证,最高法院的审判思维是否以及如何相对成型于四元结构。开篇从以往的研究经验出发,上升至方法论的高度自我反思,在民法理论的基础上,尝试提炼出四元结构方法的分析框架,再以此切回到对全部民事案例的梳理,以该分析框架的每一基元为标准,提取案例公因式,构筑了四个子系统,依次分别为“界定民事主体”、“判断法律行为”、“保障民事权利”、“划分民事责任”。而每一子系统项下,又不断细分若干裁判元素或类型,继续细分和提取案例公因式,如“界定民事主体”子系统项下,又可细分出“适格当事人的审查标准”;“判断法律行为”子系统项下,最终可细分出“影响效力的主要因素”,等等。理论结构从主干一直延伸到毛细血管,在案例诸元素的重新归纳、逐级整合中,图景脉络越来越明晰,体现出理论对实践的总体驾驭。与此同时,看似杂乱无章的海量案例,也经由毛细血管的吞吐、梳理,开始井井有条,显出内在的机理,并经由主干直通理论结构,体现出实践为理论的源头活水。理论与实践的穿梭往来,最后合而统之于有机之四元结构,并收于对最高法院审判思维的整体考察中,得出全文结论。各章的实证研究表明,三十年来,最高法院在界定民事主体时,开放中有规范;在判断法律行为时,宽松中有反复;在保障民事权利时,绝对中有限制;在划分民事责任时,承担中有平衡。笔者相信,如果不从四元结构方法的理论自觉出发,很难从容俯瞰最高法院民事判决在长时段中的总景图,传统研究方法的乌龟再努力,也永远追不上司法的兔子;更难深入探究最高法院法官群体审判思维的模块要素,一块砖头研究得再仔细,仍可能对整座大厦的结构一无所知。相较于现有研究成果,本文的创新主要体现在研究方法上,以四元结构梳理和分析最高法院三十年来全部民事判决,在此基础上总结民事审判思维以及审判规律,这在国内尚属首次。这一研究有如下四个特征:覆盖范围广,时间跨度长,研究方法新,理论张力强。覆盖范围广,是指研究对象包括最高法院迄今公布的全部民事判决,把以往民事判决的类型化研究,推进到全口径研究的更高层面;时间跨度长,是指研究案例上溯1985年5月起,下至2014年12月止,历时整整三十年;研究方法新,是指突破了现有实务和理论方法的局限,提出了四元结构作为新的理论分析框架,以此统摄最高法院全部民事判决,涵盖案件审理主要环节;理论张力强,是指四元结构本身脱胎于民法理论,既是民法理论的方法论表达,也是民法思维的逻辑构造,其强大的理性思辨力,与万花筒般的司法现实之间,构成必要的张力,二者未来的互动将演绎丰富的可能性。鉴于案例库数量巨大,加之这一研究方法本身,对首创者的识见和意志均要求极高,笔者虽竭尽全力,但兼受学识、专业和精力所限,学术勇气有余,学术水平有限,故本项实证研究尚存诸多不足,尤其在个案的的法理生成路径、案例之间的内在机理关联、审理模式的历史节点转换、法官心证判断的识别依据等深层次领域,均无力涉及或浅尝辄止,一定程度上限制、削弱了本书的学术价值和理论品质。对此,笔者完全有自知之明,将正视不足与缺陷,并以此为动力,听从命运的召唤,继续投入到这项永无止境的研究事业。
叶成徽[6](2012)在《中国寿险公司产权结构及其有效性研究》文中提出伴随着中国保险业的高速增长,中国寿险公司的产权结构也经历着一系列的动态演变过程。国有独资寿险公司的股份制改造,中国人寿和中国平安的成功上市,众多寿险公司引入战略投资者,多家寿险公司股权结构的频繁变更以及银行相继参股中小寿险公司,中国寿险业正经历着由垄断性国有产权独家经营变迁为包括国有产权在内的公有产权和私有产权并存的竞争性行业的历程。中国寿险公司已从过去的单个国有保险公司一统天下发展至现在的几十家股份保险公司,不仅组织形式上从国有独资保险企业演变为内资股份制公司、外资股份制公司和合资公司,股权结构也发生了重大变革,其股份性质从单纯的国有股份向国有股份、外资股份和民营股份多元化的股权结构转变,股东数量也从国有独资一元结构向国有控股的多元结构转变。中国寿险公司产权结构的多元化发展为改善公司的治理结构,提高其经营效率作出了很大贡献,但随之而来也为寿险公司的经营带来了新的问题。国有寿险公司的股份制改造出现的企业所有权和实际控制权的“两权分离”使寿险公司必须面对由于公司所有者与经营者拥有的信息不对称而带来的委托—代理问题;在引入战略投资者过程中,境外资本对中国寿险公司的渗透以及境外资本自身存在的问题或关联交易行为可能会影响其控股的国内寿险公司的偿付能力,从而侵害广大被保险人的利益;民营企业自身在资金实力和经营理念方面的不成熟以及对寿险业盈利周期的估计不足使得寿险公司出现股权变更的浪潮:银行入股寿险公司可能会引起银行和保险公司内部传递的金融风险以及关联交易行为的不规范,从而增加银行和保险公司整合的难度,导致寿险公司效率降低。因此,中国寿险公司产权制度的改革不能只注重产权结构形式上的多元化,更重要的是如何让这种多元化的产权结构为中国寿险公司带来更高的效率,也就是寿险公司产权结构的有效性问题,这是中国寿险公司目前面临的紧迫问题。近年来,从定性的角度分析我国保险公司产权结构改革的必要性和产权结构改革的具体措施的研究比较多,特别是针对我国保险公司在国有控股的股权结构占主导的情况下存在的问题以及由此产生的保险公司的治理问题的相关研究较多。专门针对寿险公司产权结构有效性进行研究的文献非常少。因此有必要从定量的角度讨论寿险公司产权结构有效性,用实证方法分析和检验中国寿险公司产权结构变革带来的股权结构的多元化和经营者激励问题究竟为寿险公司的利润效率和成本效率带来什么影响以及影响有多大,从而为中国寿险公司在实践中采取各种提高经营效率的措施提供理论支持。本文以寿险公司的产权结构能否使在它支配下的公司主体产生将外部性较大地内在化的激励作为寿险公司产权结构有效性的衡量标准。以此为核心,本文一方面从寿险公司的资本名义产权和实际产权的“两权结构”出发,引出寿险公司外部性内在化的两层次的激励机制,即名义产权激励机制和实际产权激励机制,并通过分别分析股权结构和经理激励与寿险公司效率的关系,对寿险公司产权结构有效性进行系统地阐述,从而建立起寿险公司产权结构有效性理论的基本框架;另一方面在分析了中国寿险公司产权结构的发展状况之后,运用随机前沿分析法(stochastic frontier approach, SFA)构建中国寿险公司随机前沿利润效率和成本效率模型,通过研究股权结构和经理报酬对中国寿险公司利润效率和成本效率的影响,检验中国寿险公司产权结构的有效性,并最终提出提升中国寿险公司产权结构有效性的思路和策略。本文主要由八个部分构成。第一部分是导论。这部分对论文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文献综述和研究现状,论文框架体系及研究方法,论文研究的创新和不足进行阐述。第二部分是寿险公司产权结构及其有效性的基础理论。这部分介绍和评述本研究所涉及到的相关概念和理论,如:产权的定义、交易费用、产权结构及其有效性的界定、效率、激励以及寿险公司产权结构有效性的界定等,为后续的研究奠定理论基础。第三部分是对寿险公司产权结构有效性理论进行一般分析。这部分一方面以本文对寿险公司产权结构有效性的界定为基础,通过分析寿险公司股权结构有效性和经理激励有效性来反映寿险公司名义和实际产权的两层次激励机制,从而构建了寿险公司产权结构有效性的分析框架;另一方面这部分界定了本文所研究的寿险公司效率的内涵,介绍了寿险公司效率的研究方法以及测度函数的选择,为本文后续的实证分析打好理论基础。第四部分是中国寿险公司产权结构状况分析。这部分不仅概括了中国寿险公司产权结构的历史演进过程,并以中国人寿为例分析了我国寿险公司产权结构改革,归纳出现阶段我国寿险公司股权结构的特点,而且也概述了中国寿险公司经理激励机制的发展历程,对比了中国人寿、中国平安和中国太平洋三家上市保险公司的经理报酬激励机制,分析了中国寿险公司经理激励机制存在的问题。第五部分是寿险公司产权结构的国际比较及其启示。这部分对美国、英国、日本和台湾寿险公司的产权结构的变迁过程进行了归纳和比较,并结合这些发达国家和地区具体寿险公司的股权结构数据,分别对美国、英国、日本和台湾地区寿险公司的股权结构和经理激励进行详细分析并总结它们共有的特点,最后探讨发达国家和地区产权结构对我国寿险公司产权结构改革的启示和借鉴意义。第六部分是中国寿险公司股权结构有效性分析。这部分采用超越对数成本函数,借鉴Battese&Coelli(1995)模型构建中国寿险公司的随机前沿利润(成本)效率模型,运用2006-2010年中国56家人寿保险公司共225组样本数据,在估计各家公司不同时期利润(成本)效率的基础上分析股权结构对中国寿险公司利润(成本)效率的影响。第七部分是中国寿险公司经理激励有效性分析。这部分以中国人寿、中国平安以及中国太保三家上市保险公司作为研究样本,采用Cobb-Douglas成本函数,借鉴随机前沿法的Battese&Coelli(1995)模型构建中国上市保险公司利润(成本)效率的实证模型,分析了经理报酬对中国上市保险公司利润(成本)效率的影响。第八部分是提升中国寿险公司产权结构有效性的思路及策略。这部分指出中国寿险公司应该分别提升其股权结构和经理激励的有效性,促使寿险公司名义产权和实际产权的两层次的激励达到最大,从而提高我国寿险公司的总体经营效率,并提出相应的具体措施。本文可能的创新之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本文初步构建了寿险公司产权结构及其有效性的研究框架。国内外分别研究产权结构和寿险公司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的相关文献不少,但是将二者结合起来,从产权结构的视角研究寿险公司经营效率的文献则可谓匮乏。第二,本文以产权结构能否激励在它支配下的公司主体实现外部性较大地内在化作为寿险公司产权结构有效性的衡量标准,以寿险公司效率分别与股权结构和经理激励之间的关系作为寿险公司产权结构有效性理论的具体表现内容,从理论和实证两方面对寿险公司产权结构有效性理论进行了系统地论证。第三,运用随机前沿法(SFA)尝试性地分别实证检验了股权结构和经理激励对我国寿险公司前沿效率(即利润效率和成本效率)的影响。本文分别构建了中国寿险公司随机前沿利润(成本)效率模型和中国上市保险公司随机前沿利润(成本)效率模型,并在研究中沿用了Battese&Coelli(1995)提出的改进方案,将上述模型中的寿险公司利润(成本)非效率项(Ui)直接设成寿险公司影响因素和随机误差的具体函数,以便更准确地分析股权结构和经理激励分别对我国不同寿险公司的利润(成本)效率的影响。上述两个实证模型分别运用了2006-2010年55家中国主要人寿保险公司共225组样本数据以及中国平安2004-2010年、中国人寿2006-2010年和中国太保2007-2010年三家上市保险公司的全部16组样本数据,最终得出若干有新意的结论:股权集中度对中国寿险公司的利润效率和成本效率均有影响,而股权性质仅对利润效率有显着影响而对成本效率没有显着影响;经理薪酬和经理持股对我国上市保险公司的利润效率分别有显着的负向和正向影响,但对成本效率则没有显着影响。第四,总结发达国家和地区部分寿险公司最新产权结构状况的特点对我国寿险公司产权结构改革具有较强的实际借鉴意义。本文运用美国、英国、日本和台湾地区部分寿险公司2010年年报中股权结构和经理报酬激励方面的具体数据资料,归纳和总结了发达国家和地区寿险公司产权结构的最新发展特点和趋势。这种运用国外最新数据资料在寿险公司产权结构方面的研究在国内非常少见。
钟凡[7](2010)在《基于SCP方法的中国寿险产业研究》文中指出自从1982年中国恢复寿险业务以来,中国寿险业高速发展,保持着年均30%的增长速度,但随着寿险市场的对内和对外开放,寿险市场主体不断增多,寿险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市场绩效不断下降,如何优化市场结构,提高中国寿险市场的绩效,增强寿险公司的竞争力成为中国寿险业发展面临的重要问题,而这也将直接影响到中国寿险业的健康发展。另外,中国寿险市场上少数几家大公司仍然处于领导和支配地位;寿险市场集中度仍然较高;还没有明确的市场退出政策等问题在寿险市场开放和金融综合经营趋势下显得日益突出,在这些问题没有解决前,中国寿险业的快速发展存在着隐患。因此,迫切需要从产业组织角度研究中国寿险产业结构、行为、绩效存在的问题,以及中国寿险市场如何建立有效的机制以保证寿险竞争的有效性,促进寿险市场的健康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讲,本文的研究选题具有时代紧迫性及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本文选取中国寿险产业市场结构、市场行为与市场绩效的关系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辩证分析方法、实证分析法、计量经济学分析方法,在传统产业组织理论和新产业组织理论的基础上,通过分析我国寿险产业的发展历程及进行国际比较,剖析我国寿险产业市场结构、市场行为与市场绩效之间的关系。本文在传统SCP分析范式的基础上,综合中国寿险业的特点,构建了适合于中国寿险业使用的修正后的双向互动的SCP范式。并采用博弈方法研究了中国寿险业的市场行为,采用线性回归、DEA方法研究了我国寿险业的公共绩效、厂商绩效与市场结构的关系,通过描述性统计和回归分析,得到以下结论:1.中国寿险业在行政垄断打破后,市场主体不断增加,市场集中度逐步下降,但中国寿险业市场结构仍然属于垄断程度最高的市场结构,这种高垄断的市场结构阻碍了中国寿险业的发展,造成了中国寿险业区域发展的不平衡。2.中国寿险业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市场绩效之间存在双向互动的关系,这种互动关系促进了中国寿险业的快速健康发展,从根本上来看,S、C、P之间的这种有益的互动关系的根源在于市场结构的变化,它引起市场行为和市场绩效的变化,市场行为和市场绩效的变化再反作用于市场结构,进一步促进市场结构的优化。因此,S、C、P互动关系中,市场结构的优化是促进中国寿险业快速健康发展的首要因素。3.从宏观市场绩效来看,市场结构是影响中国寿险业公共绩效的主要因素,市场集中度与寿险的保险密度和保险深度显着负相关;从微观市场绩效来看,中国寿险业符合效率结构假说的观点,经营效率高的企业具有更高的盈利能力,并且在竞争中获得更多的市场份额。4.中国寿险业市场结构仍然存在许多不合理之处,优化寿险业的市场结构可以促进中国寿险业的发展,因此,寿险业的产业政策应该着眼于进一步改进寿险业的市场结构,并由此带动市场行为与市场绩效的优化,从而促进中国寿险业更好更快的发展。最后,本文提出有利于我国寿险产业健康发展的产业组织政策建议,包括增加市场主体、鼓励保险市场并购、鼓励多种组织形式寿险企业、进一步对外开放、鼓励差异化创新行为、加强行业自律、加强市场监管等方面。从理论上讲,这将有助于弥补国内外在该研究领域的不足,完善和发展寿险业产业组织理论;在实践方面,这将有助于制定出完善我国寿险业有效竞争的政策措施,促进我国寿险业更好、更快的发展。
徐卫华[8](2009)在《中国广告管理体制研究 ——基于国家与社会关系分析框架》文中提出本文基于国家与社会关系分析框架,运用政治学及公共管理学等理论,将中国广告管理体制放置在转型期的复杂社会背景下,并在政府与广告行业两大主体形成的系统结构中,梳理了中国广告管理体制的历史成因,概括了中国广告管理体制的结构特点,解释了中国广告管理体制的运行机制,探讨了中国广告管理体制遭遇的现实挑战与潜在威胁,提出了既符合历史趋势亦符合中国国情的重建之道。本文认为,我国政府主导型广告管理体制作为特定历史条件的产物,其突出特点在于政府权力一元化格局,即一方面以政府权力为中心,排斥广告行业权力,单向性地建立并维持广告行业的正常秩序;另一方面政府权力过大而缺乏相应约束与规范,广告行业权利则被压缩而事实性缺失,使我国广告管理体制呈现出“大国家-小社会”模式特征。在国家高度统合社会的背景下,公有制长期主导我国广告行业,“单位制”成为了我国政府主导型广告管理体制的运行支点,广告经营者不再作为广告市场主体而存在,而是被转化为政府行政管理机构的延伸,以其私的广告(经营)管理完成公的广告管理功能,使我国广告管理体制呈现出“全民动员”的特征,成功地实现了国家对广告行业的直接控制与管理。但是,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启动与深入,特别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发展,国家与社会关系的裂解成为中国社会最为显着的变化。源于“体制外”自由流动的资源与空问的出现,非公有制广告业获得了快速的发展,打破了公有制主导广告业的格局,消蚀了我国政府主导型广告管理体制的运行支点,使我国广告管理体制裂解为“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两极格局,政府担当起我国广告管理的全部职责,陷入了纷繁复杂而琐碎的事务之中,并不断遭遇现实挑战与潜在危机:一方面,广告行业高度市场化和高度创新性,而政府的广告管理则不仅存有歧视与偏见,而且相对僵硬,暴露出政府能力的相对不足;另一方面,广告行业的主体意识和权利意识逐渐觉醒,而政府广告管理不仅强制有余认同不足,而且受到其自利性扩张的负面影响,导致了政府权威的严重流失。挑战与危机的重叠使我国广告管理体制陷入“弱国家-弱社会”模式的边缘。而要打破我国广告管理体制的“制度闭锁”,就必须在国家与社会合作与互动的基础上,通过政府转型与广告行业自治,双向重建“强国家-强社会”的广告管理体制模式,即政府必须进行渐进式分权,收缩政府职能,提升政府能力,重塑政府权威,以型构“强国家”;广告行业组织则必须赋予并履行权力,对内约束并规范成员的从业行为,对外防止并抵御政府的非法干预,以构建“强社会”。总之,“广告管理”必将让位于“广告治理”,即广告行业组织将成为广告管理的重要主体,积极参与广告管理体制,并与政府合作与互动,形成广告行业的多元复合治理,从而有效地建构广告行业的良好秩序,促进广告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王都[9](2008)在《铁路特种货物物流网络构建及运作研究》文中提出铁路作为国家的基础设施,国民经济的动脉,在中国经济发展中发挥着运输主力军的作用。铁路相对于其它运输方式所具有的大运量、低成本、环保、节能等优势,成为国家优先发展的绿色交通。但是,中国铁路运输的组织方式还停留在计划经济时代的管理方式,其重点任务还是完成煤炭、粮食、钢材等国家重点物资的运输,铁路总体上来说还是一个纯运输行业。目前物流业已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单纯的运输企业已远远不能适应国家经济发展的需要,社会各界呼唤铁路尽快改革,由单一的运输方式融入到物流网络中,在物流业发展中发挥铁路网的综合优势和骨干作用,促进现代物流业的快速发展。我国铁路高度重视铁路物流的发展,并把特货物流看作是铁路开展物流服务的标志,给予政策支持和设备投入。鉴于此,本文从发展铁路物流产业的角度对铁路特货物流网络的构建及其运作进行研究,通过剖析铁路特货物流探讨铁路行业由运输服务向物流服务发展的新途径。论文主要创新点和相关内容如下:1.通过分析铁路特货物流的内涵和国内外铁路货运发展的现状和问题,阐述铁路发展物流产业的意义和运作模式,形成铁路特货物流网络概念。提出铁路物流网络化是发展铁路物流产业的必由之路,实施铁路大客户管理是形成铁路特货物流网络的有效方法,建立轮辐式物流网络是发展铁路特货物流网络的有利手段。2.通过研究特货物流网络如何满足冷藏物流和小汽车物流需求,总结铁路特货物流网络的形成和内在规律,基于流程再造理论提出构建铁路特货物流的组织网络、基础设施网络、信息网络,发展铁路物流产业的途径和方法。3.铁路车辆调整问题是铁路特货物流网络运作的关键问题。论文利用网络流理论和优化理论分析铁路运输生产实际中车辆调整方法,建立了铁路特货物流网络的网络流模型和车辆调整数学模型,提出了模型的算法及分析方法,提出了模型约束条件改进的构想;并基于蚁群算法(Ant Colony Optimization,简称ACO)求解物流车辆调整优化模型,用ACO算法进行了冷藏车辆调整案例计算,结果表明,建立网络流模型和车辆调整模型,利用ACO算法,实施铁路特货物流网络车辆调整,是解决大规模路网上车辆调整问题的有效途径。4.铁路特货物流需要在特殊措施保障下完成,建立铁路特货物流网络技术保障体系尤为重要。论文通过对铁路特货物流网络相关技术规程和标准、信息网络和调度系统、应急平台和安全保障系统的研究,提出了保障铁路特货物流网络安全运作的方法;提出了建立统一的技术规程和标准的建议。
谢军[10](2008)在《基于国际产业转移的中国电机产业组织创新与产业升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以我国电机产业发展为世界电机制造中心为目标,通过对制造业转移的规律以及我国发展成为世界制造业中心、电机制造中心战略中的组织创新与产业升级及其实现途径等有关问题进行具体而深入的研究。论文首先通过对国际产业转移现状的研究总结出了产业区域转移的一般规律,并分析论述了国际电机产业的区域转移态势及中国发展为国际电机中心的比较优势。并从产业转移的承接角度,以劳动密集型电机产业和资本——技术密集型电机产业转移与承接的特点,根据国际制造业转移过程中对接纳国比较优势的要求,以及中国具有的发展制造业和电机业的比较优势,论证了中国具有发展为国际制造中心的基本条件和发展成为电机制造中心的基本条件。随后,运用产业组织理论的S-C-P分析方法,从市场集中度、竞争行为、市场绩效等方面对中国电机产业的产业组织现状进行了系统、深入分析,并由此发现市场集中度低、竞争无序、规模不经济等问题是中国电机产业也是中国制造业中的普遍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在论证了中国电机产业以及制造业市场结构、竞争行为以及市场绩效的目标定位的基础上,进一步将我国电机产业组织的完善目标与我国实现国际电机制造中心的战略目标结合起来,并将产业组织调整及创新战略与国际电机制造中心形成模式有机结合起来,研究了我国电机产业各种产业组织调整、创新和制造中心形成模式,包括以大型企业为核心组建企业集团的企业重组模式及其核心能力的形成模式;电机企业集群形成与发展模式及其核心能力的形成模式;与外商合作模式及其核心能力的形成模式等。最后,以我国电机产业结构调整与提升战略为目标,研究我国电机制造业作为国际电机制造中心的持续战略——突破技术级差和产业级差,实现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战略目标,并研究通过国际投资战略的实施,实现我国电机产业结构调整与电机产业升级的战略目标。本文采用了规范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运用有关产业转移理论、产业组织理论、国际投资理论、国际化战略理论对中国电机产业的产业组织创新战略、电机产业结构调整与产业升级战略进行研究,通过电机产业的实证分析,从中提升有关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发达国家有关产业向发展中国家(?)一般规律及电机业和制造业区域转移的一般规律,发展中国家在产业区域转移中的产业结构调整、产业升级与产业结构高度化的模式,以及国际化的发展模式等规律。
二、上海:速度·效益·竞争——访上海分公司总经理何静芝(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上海:速度·效益·竞争——访上海分公司总经理何静芝(论文提纲范文)
(1)中煤地质集团多元化战略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现状综述 |
1.3 研究方法 |
1.3.1 文献研究法 |
1.3.2 统计分析法 |
1.3.3 德尔菲法 |
1.3.4 定量分析法 |
1.4 技术路线 |
第2章 多元化战略及战略优化分析工具 |
2.1 公司战略管理相关理论 |
2.1.1 公司战略的内涵 |
2.1.2 公司战略管理 |
2.2 多元化战略相关理论 |
2.2.1 多元化战略的含义 |
2.2.2 实施多元化战略的优势和风险 |
2.3 多元化战略优化分析工具 |
2.3.1 宏观环境分析 |
2.3.2 行业环境分析 |
2.3.3 外部因素评价矩阵 |
2.3.4 内部因素评价矩阵 |
2.3.5 SWOT矩阵 |
2.3.6 波士顿矩阵 |
2.3.7 定量战略计划矩阵 |
第3章 地质集团多元化经营发展现状 |
3.1 公司基本情况 |
3.1.1 公司概况 |
3.1.2 组织框架 |
3.2 多元化发展情况 |
3.2.1 多元化发展历程 |
3.2.2 多元化行业布局现状 |
3.2.3 多元化业务经营现状 |
3.2.4 多元化发展存在的问题 |
3.3 公司内部能力分析 |
3.3.1 内部优势分析 |
3.3.2 内部劣势分析 |
第4章 地质集团多元化战略优化外部环境分析 |
4.1 宏观环境分析 |
4.1.1 政治环境 |
4.1.2 经济环境 |
4.1.3 社会环境 |
4.1.4 技术环境 |
4.2 行业环境总体分析 |
4.2.1 大地质相关产业 |
4.2.2 建设施工产业 |
4.2.3 生物材料研造产业 |
4.2.4 金融地质产业 |
4.2.5 拟投入产业 |
第5章 地质集团多元化战略优化方案 |
5.1 地质集团多元化战略评价矩阵分析 |
5.1.1 外部因素评价矩阵分析 |
5.1.2 内部因素评价矩阵分析 |
5.2 SWOT矩阵的多元化组合战略 |
5.2.1 SO备选战略 |
5.2.2 ST备选战略 |
5.2.3 WO备选战略 |
5.2.4 WT备选战略 |
5.2.5 多元化备选战略 |
5.3 定量战略计划矩阵评价 |
5.3.1 分析备选方案 |
5.3.2 多元化组合战略方案评价排序 |
5.4 地质集团多元化战略产业布局分析 |
5.4.1 明星业务 |
5.4.2 现金牛业务 |
5.4.3 问号类业务 |
5.4.4 新兴产业 |
第6章 集团多元化战略优化方案实施保障 |
6.1 深化企业改革 |
6.1.1 加强法人治理 |
6.1.2 确保战略落地 |
6.1.3 优化经营机制 |
6.2 优化管理框架 |
6.2.1 优化总部部门设置 |
6.2.2 重新整合业务单元 |
6.3 加强人才建设 |
6.3.1 健全人才培养机制 |
6.3.2 提振干事创业激情 |
6.4 加强创新驱动 |
6.4.1 发挥技术创新制度作用 |
6.4.2 建立完善内部激励机制 |
6.4.3 推进产学研一体化发展 |
6.5 推进产融结合 |
6.5.1 强化业务能力 |
6.5.2 助推实体发展 |
6.5.3 加快混改工作 |
6.6 加强信息化建设 |
结论 |
主要参考文献 |
附录一 地质集团内外部环境关键因素调查问卷 |
附录二 地质集团多元化战略备选方案调查问卷 |
致谢 |
(2)我国设计公司设计竞争力评价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企业竞争力研究现状 |
1.3.2 设计竞争力研究现状 |
1.3.3 设计公司设计竞争力实践现状 |
1.4 研究内容、思路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思路 |
1.4.3 研究方法 |
第2章 设计公司及其设计竞争力概述 |
2.1 我国工业设计公司概述 |
2.1.1 我国设计公司发展现状 |
2.1.2 我国设计公司运营问题 |
2.1.3 设计公司特征分析 |
2.1.4 设计公司与企业设计部门的区别 |
2.2 设计公司设计竞争力概述 |
2.2.1 设计公司设计竞争力的概念 |
2.2.2 设计公司设计竞争力的内涵 |
2.2.3 设计公司设计竞争力的特征 |
第3章 基于价值链模型的设计公司设计竞争力影响因素分析 |
3.1 设计价值链与设计竞争力 |
3.1.1 价值链与竞争力 |
3.1.2 设计价值链决定设计竞争力 |
3.2 设计价值链模型的构建 |
3.2.1 设计公司的设计基本活动 |
3.2.2 设计公司的设计辅助活动 |
3.3 设计公司设计竞争力影响因素分析 |
3.3.1 设计基本活动的影响因素 |
3.3.2 设计辅助活动的影响因素 |
3.3.3 设计支持环境的影响因素 |
第4章 我国设计公司设计竞争力评价体系构建 |
4.1 我国设计公司设计竞争力评价体系构建原则 |
4.2 我国设计公司设计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4.2.1 评价指标的筛选与修正 |
4.2.2 评价指标的解释与评价方法的确定 |
4.3 我国设计公司设计竞争力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
4.3.1 赋权方法的选择 |
4.3.2 权重的计算 |
第5章 我国设计公司设计竞争力评价体系的应用 |
5.1 选取样本设计公司 |
5.2 获取样本公司数据 |
5.3 样本设计公司设计竞争力评价及结果分析 |
5.4 提升样本设计公司设计竞争力的建议 |
5.4.1 加强基础设计研究 |
5.4.2 重视设计知识管理 |
5.4.3 营造创新文化氛围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研究成果 |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 硕士攻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附录B 评价指标评价方法及档位划分 |
附录C 两两评分表 |
(3)多层多元物流网点布局问题研究 ——以苏宁易购安徽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外研究发展与现状 |
1.2.2 国内研究发展与现状 |
1.2.3 文献综述总结 |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方法 |
1.3.2 技术路线 |
1.4 文章的创新之处 |
第二章 多层多元物流网点布局问题建模的必要性 |
2.1 物流网点布局问题概述 |
2.2 单层一元物流网点布局模型的分析 |
2.2.1 主要模型介绍 |
2.2.2 模型的对比分析 |
2.3 单层多元物流网点布局模型的分析 |
2.3.1 主要模型介绍 |
2.3.2 模型的对比分析 |
2.4 多层多元物流网点布局模型建立的必要性 |
第三章 多层多元物流网点布局问题分析与建模 |
3.1 多层多元物流网点布局问题的分析 |
3.1.1 多层多元物流网点布局问题概述 |
3.1.2 多层多元物流网点布局问题的特点 |
3.2 多层多元物流网点布局问题建模 |
3.2.1 基本假设 |
3.2.2 单一功能下多层多元物流网点布局问题建模 |
3.2.3 复合功能下多层多元物流网点布局问题建模 |
第四章 苏宁易购物流网点的现状与问题 |
4.1 苏宁易购物流网点的现状 |
4.1.1 苏宁易购物流网点的整体分布情况 |
4.1.2 苏宁易购物流网点的华东地区分布情况 |
4.1.3 苏宁易购物流网点的安徽地区分布情况 |
4.2 苏宁易购物流网点的特点与问题 |
4.2.1 苏宁易购物流网点的特点 |
4.2.2 苏宁易购物流网点存在的问题 |
第五章 苏宁易购安徽省物流网点布局问题算例 |
5.1 物流量和成本的确定 |
5.1.1 物流量的确定 |
5.1.2 成本的确定 |
5.2 单一功能下多层多元物流网点布局问题算例 |
5.2.1 基本条件与约束 |
5.2.2 初始方案的确定 |
5.2.3 初始方案的优化与改进 |
5.2.4 最终方案的确定 |
5.2.5 与现有物流网点分布的比较分析 |
5.3 复合功能下多层多元物流网点布局问题算例 |
5.3.1 基本条件与约束 |
5.3.2 初始方案的确定 |
5.3.3 初始方案的优化与改进 |
5.3.4 最终方案的确定 |
5.3.5 与现有物流网点分布的比较分析 |
第六章 结论 |
6.1 研究结论与建议 |
6.2 研究的局限性与不足 |
6.3 未来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4)上海工业旅游发展的动力机制与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2.1 研究内容 |
1.2.2 技术路线与研究方法 |
1.2.3 数据来源 |
1.3 研究创新之处 |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研究进展 |
2.1 工业旅游概念演变及界定 |
2.1.1 国外研究中工业旅游概念的演变 |
2.1.2 国内研究中工业旅游概念的演变 |
2.1.3 工业旅游概念界定 |
2.2 工业旅游的相关理论 |
2.2.1 城市产业结构演进 |
2.2.2 工业遗产有机更新 |
2.2.3 地方性与空间再生 |
2.3 国外工业旅游研究进展 |
2.3.1 研究图谱分析 |
2.3.2 研究进展 |
2.4 国内工业旅游研究进展 |
2.4.1 研究图谱分析 |
2.4.2 研究进展 |
2.5 研究述评 |
第三章 工业旅游发展的“资源—业态—治理”分析框架 |
3.1 工业旅游资源 |
3.1.1 旅游资源及其分类 |
3.1.2 工业旅游资源特征及类型 |
3.2 工业旅游业态 |
3.2.1 工业旅游业态内涵及特征 |
3.2.2 工业旅游业态类型 |
3.3 工业旅游治理 |
3.3.1 工业旅游治理内涵 |
3.3.2 治理要素及其作用机制 |
3.4 工业旅游发展的“资源—业态—治理”机制 |
3.4.1 工业旅游“资源—业态—治理”三维分析视角 |
3.4.2 工业旅游“资源—业态—治理”综合发展机制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上海工业旅游的兴起与发展 |
4.1 上海工业旅游兴起的基础 |
4.1.1 上海悠久雄厚的工业基础 |
4.1.2 上海快速演进的旅游产业 |
4.2 上海工业旅游的发展阶段与特征 |
4.2.1 发展阶段 |
4.2.2 发展特征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上海工业旅游发展“资源—业态—治理”要素分析 |
5.1 上海工业旅游发展的资源要素分析 |
5.1.1 资源要素空间分布分析 |
5.1.2 资源要素空间集聚分析 |
5.1.3 资源要素空间分异分析 |
5.1.4 资源要素空间网络分析 |
5.2 上海工业旅游发展的业态要素分析 |
5.2.1 业态分类 |
5.2.2 业态的地域类型 |
5.3 上海工业旅游发展的治理要素分析 |
5.3.1 治理政策 |
5.3.2 治理效果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上海工业旅游发展的动力机制分析 |
6.1 上海工业旅游发展的动力因素解析 |
6.1.1 宏观动力因素 |
6.1.2 微观动力因素 |
6.2 基于资源类型的上海工业旅游发展动力机制分析 |
6.2.1 文脉型工业旅游发展的动力机制 |
6.2.2 体验型工业旅游发展的动力机制 |
6.2.3 “文脉+体验”型工业旅游发展的动力机制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上海工业旅游发展的模式分析 |
7.1 基于游客感知视角的上海工业旅游发展评价 |
7.1.1 游客感知调研 |
7.1.2 上海工业旅游发展评价 |
7.1.3 上海工业旅游发展模式的创新指向 |
7.2 工业旅游发展模式的案例解析 |
7.2.1 国外案例解读 |
7.2.2 上海案例分析 |
7.3 上海工业旅游发展模式的建构与创新 |
7.3.1 基于资源类型的上海工业旅游发展微观模式建构 |
7.3.2 基于业态分布的上海工业旅游空间增长模式 |
7.3.3 上海工业旅游发展模式创新的治理对策 |
7.4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讨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调研问卷 |
附录二: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主要研究活动 |
后记 |
(5)最高法院民事判决四元结构论(1985-2014)(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导论四元结构:民法理论的方法论表达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现有研究方法分析 |
1、实务研究方法 |
2 、理论研究方法 |
3 、现有方法的优点与局限 |
三、四元结构分析法 |
1、逻辑起点:法的重新理解 |
2、逻辑中介:回归民法理论 |
3、逻辑终点:民法理论的方法论表达 |
4、理论观点与司法统计 |
5、体例说明 |
第一章 界定民事主体 |
一、主体资格的司法扩张 |
二、主体资格的扩张依据 |
三、适格当事人的审查标准 |
1、直接权利义务 |
2、合同相对性 |
3、当事人选择 |
4、以工商登记为准 |
5、以资质为准 |
6、以专营制度为准 |
7、以中央文件为准 |
四、几种特殊主体的认定 |
1、分支或内设机构 |
2、吊销营业执照和破产企业 |
3、指挥部等临时机构 |
4、外国代表处 |
5、职工持股会 |
6、业主委员会 |
7、国家机关 |
五、分析与评论 |
附录一 地方政府的民事主体资格认定:以最高法院椒江大桥航道通行权案为例 |
第二章 判断法律行为 |
一、审查诉讼请求 |
1、不告不理原则 |
2、诉求的识别、释明与选择 |
二、查明案件事实 |
1、待查事实的影响因素 |
2、无法查明事实的处理方式 |
3、客观事实与法律事实的区分 |
4、客观事实与法律事实的摇摆:以土地使用证为例 |
5、法律事实与法律事实的冲突:以民刑交叉证据为例 |
6、视为与推定 |
三、定性法律关系 |
1、性质决定审理方向 |
2、不同法律关系能否合并处理 |
3、法律关系的内外之别 |
4、法律关系的流变与转化 |
四、认定行为效力 |
1、区分成立和有效 |
2、法院能否主动审查合同效力 |
3、影响效力的主要因素 |
4、合同效力:渐宽与反复 |
5、论无效合同 |
五、分析与评论 |
附录二 从合同成立之诉到合同效力之诉:以最高法院布吉公司股份代理转让合同案为例 |
第三章 保障民事权利 |
一、物权 |
1、物权确认基本原则 |
2、关于物权追及力 |
3、土地与房屋分别确权 |
4、集体土地的流转问题 |
5、几类特殊物权归属 |
6、担保物权若干问题 |
7、相邻权 |
二、股权 |
1、工商登记与股权认定 |
2、审批手续与股权认定 |
3、出资与股权认定 |
4、股权行使诸问题 |
三、债权 |
1、债权债务转移 |
2、代位权与撤销权 |
3、外部善意债权人 |
4、外部过错债权人 |
四、知识产权 |
1、司法保护取向 |
2、平衡与限制 |
五、民事权益 |
六、分析与评论 |
附录三 从利益平衡到禁止权利滥用:以最高法院采乐商标案为例 |
第四章 划分民事责任 |
一、主体性质与责任归属 |
1、职务行为 |
2、管理过错 |
3、个人行为 |
二、各方责任的分别认定 |
1、违约中的责任认定 |
2、侵权中的责任认定 |
3、公平中的责任分担 |
三、民事责任的连带与扩张 |
1、恶意串通 |
2、挂靠关系 |
3、追加开办单位 |
4、验资等中介机构责任 |
5、人格混同或否认 |
四、民事责任的加重、减轻与免除 |
1、加重 |
2、减轻 |
3、免除 |
五、强制执行中的民事责任 |
六、分析与评论 |
附录四 非诉行政执行的合法性审查:以最高法院普华凯达公司执行监督案为例 |
结论 |
一、四元结构是统摄宏观司法资源的有效理论工具 |
二、最高法院的审判思维已相对成型并正在转型 |
三、司法实践是最高法院审判思维相对成型的最终塑造者 |
四、相对成型的最高法院审判思维,尚不稳定和不确定 |
五、审判思维的未来走向,受制于最高法院复杂多元的功能定位 |
参考文献 |
后记 |
补记 |
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目录 |
(6)中国寿险公司产权结构及其有效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0. 导论 |
0.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0.1.1 研究背景 |
0.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0.2 文献综述及研究现状 |
0.2.1 国外研究现状 |
0.2.2 国内研究现状 |
0.2.3 国内外相关研究的简要评价 |
0.3 论文结构框架与研究方法 |
0.3.1 论文的基本框架 |
0.3.2 论文的研究方法 |
0.4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
1. 寿险公司产权结构及其有效性的基础理论 |
1.1 产权的定义 |
1.1.1 对产权的界定 |
1.1.2 名义产权与实际产权 |
1.2 产权分析的基本工具:交易费用 |
1.2.1 交易费用的定义 |
1.2.2 交易费用、产权安排及资源配置效率 |
1.3 产权结构的界定 |
1.3.1 从组织形式界定产权结构 |
1.3.2 从产权要素角度对产权结构的界定 |
1.3.3 本文对产权结构的界定 |
1.4 本文对产权结构有效性的界定 |
1.5 产权结构有效性的量化指标:效率 |
1.5.1 效率的内涵及主要研究方向 |
1.5.2 评价企业前沿效率的主要实证方法:利润效率法和成本效率法 |
1.5.3 前沿效率的主要测度函数与估计方法 |
1.5.4 效率与产权结构有效性的关系 |
1.6 产权结构有效性的实现途径:激励 |
1.6.1 激励的内涵 |
1.6.2 激励机制 |
1.6.3 激励的相关理论 |
1.7 本文对寿险公司产权结构有效性的界定 |
1.8 本章小结 |
2. 寿险公司产权结构有效性分析的理论框架 |
2.1 寿险公司产权结构有效性的基本分析框架 |
2.2 寿险公司效率及其测度 |
2.2.1 传统的寿险公司效率评价指标 |
2.2.2 本文对寿险公司效率内涵的界定 |
2.2.3 效率的测度方法在保险公司中的应用 |
2.2.4 本文对寿险公司效率研究方法和测度函数的选择 |
2.3 寿险公司股权结构及其有效性 |
2.3.1 对寿险公司股权结构的界定 |
2.3.2 寿险公司股权结构有效性分析:股权结构与寿险公司效率的关系 |
2.4 寿险公司经理激励及其有效性 |
2.4.1 本文对寿险公司经理的界定 |
2.4.2 寿险公司经理激励理论概述 |
2.4.3 寿险公司经理激励有效性分析:经理激励与寿险公司效率的关系 |
2.5 本章小结 |
3. 中国寿险公司产权结构状况分析 |
3.1 中国寿险公司产权结构的演变 |
3.1.1 中国寿险公司产权结构的历史演进 |
3.1.2 寿险公司的产权结构改革:以中国人寿为例 |
3.2 中国寿险公司股权结构的特点 |
3.2.1 股权结构呈现出三种典型的控股模式 |
3.2.2 境外资本陆续入股并相对控股部分寿险公司 |
3.2.3 民营资本积极参股中国寿险公司 |
3.2.4 银行相继参股中国寿险公司 |
3.3 中国寿险公司经理激励机制的状况分析 |
3.3.1 中国寿险公司经理激励机制发展历程 |
3.3.2 中国上市寿险公司经理报酬激励机制对比 |
3.3.3 中国寿险公司经理激励机制存在问题 |
3.4 本章小结 |
4. 寿险公司产权结构的国际比较及其启示 |
4.1 美国寿险公司产权结构状况分析 |
4.1.1 美国寿险公司产权结构的变迁 |
4.1.2 美国部分寿险公司股权结构分析 |
4.1.3 美国部分寿险公司经理激励机制分析 |
4.2 英国寿险公司产权结构状况分析 |
4.2.1 英国寿险公司产权结构的变迁 |
4.2.2 英国部分寿险公司股权结构分析 |
4.2.3 英国寿险公司经理激励机制分析:以标准人寿和法通保险集团为例 |
4.3 日本寿险公司产权结构状况分析 |
4.3.1 日本寿险公司产权结构的变迁 |
4.3.2 日本部分寿险公司股权结构分析 |
4.3.3 日本寿险公司的经理激励分析:以第一生命保险株式会社为例 |
4.4 台湾寿险公司产权结构状况分析 |
4.4.1 台湾寿险公司产权结构的变迁 |
4.4.2 台湾主要寿险公司股权结构分析 |
4.4.3 台湾主要寿险公司经理激励机制分析 |
4.5 发达国家和地区寿险公司产权结构对中国的启示 |
4.5.1 发达国家和地区寿险公司产权结构的特点 |
4.5.2 发达国家和地区寿险公司产权结构对中国的启示 |
4.6 本章小结 |
5. 中国寿险公司股权结构有效性分析:股权结构与寿险公司效率 |
5.1 变量选取及样本选择 |
5.1.1 因变量选取 |
5.1.2 自变量选取 |
5.1.3 样本选择及数据来源 |
5.2 股权结构与中国寿险公司利润效率的关系:基于SFA的实证分析 |
5.2.1 中国寿险公司随机前沿(SFA)利润效率模型 |
5.2.2 实证工具 |
5.2.3 实证结果及分析 |
5.3 股权结构与中国寿险公司成本效率的关系:基于SFA的实证分析 |
5.3.1 中国寿险公司随机前沿(SFA)成本效率模型 |
5.3.2 实证工具 |
5.3.3 实证结果及分析 |
5.4 实证分析的主要结论 |
5.5 本章小结 |
6. 中国寿险公司经理激励有效性分析:经理激励与寿险公司效率 |
6.1 变量选取及样本选择 |
6.1.1 因变量选取 |
6.1.2 自变量选取 |
6.1.3 样本选择及数据来源 |
6.2 经理报酬激励与中国寿险公司利润效率的关系:基于SFA的实证分析 |
6.2.1 中国上市保险公司随机前沿(SFA)利润效率模型 |
6.2.2 实证工具 |
6.2.3 实证结果及分析 |
6.3 经理报酬激励与中国寿险公司成本效率的关系:基于SFA的实证分析 |
6.3.1 中国上市保险公司随机前沿(SFA)成本效率模型 |
6.3.2 实证工具 |
6.3.3 实证结果及分析 |
6.4 实证分析的主要结论 |
6.5 本章小结 |
7. 提升中国寿险公司产权结构有效性的思路及策略 |
7.1 提升中国寿险公司产权结构有效性的总体思路 |
7.2 提升中国寿险公司股权结构的有效性:模式、措施及制度保证 |
7.2.1 寿险公司股权结构的有效模式:多股制衡的多元化网络式股权结构 |
7.2.2 促使寿险公司股权结构有效的重要措施:引入战略投资者 |
7.2.3 实现有效的寿险公司股权结构的制度保证:强化监管 |
7.3 提升中国寿险公司经理激励的有效性: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相结合 |
7.3.1 有效的物质激励:实行经理报酬契约的结构化安排 |
7.3.2 有效的精神激励:实现经理的贡献与其控制权相对称 |
7.3.3 提升经理激励有效性的有益补充:良好的经理声誉激励 |
7.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致谢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
(7)基于SCP方法的中国寿险产业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状况与存在的问题 |
1.3 论文主要研究思路和方法 |
1.3.1 论文研究目的与思路 |
1.3.2 论文的研究方法 |
1.4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与可能的创新点 |
1.4.1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1.4.2 可能的创新点 |
第二章 相关理论基础综述 |
2.1 产业组织理论的发展与SCP范式的提出 |
2.2 SCP分析范式的理论体系 |
2.2.1 哈佛学派 |
2.2.2 芝加哥学派 |
2.2.3 新奥地利学派 |
2.2.4 新产业组织理论 |
2.2.5 对产业组织理论各流派的述评 |
2.3 SCP分析范式在寿险业的应用与本文使用的分析框架 |
2.3.1 SCP范式在寿险业的应用 |
2.3.2 本文使用的修正后的SCP分析范式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国内外寿险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
3.1 SCP范式下中国寿险业的演进 |
3.1.1 SCP单向因果关系为主要特征的发展阶段 |
3.1.2 SCP双向互动关系为主要特征的发展阶段 |
3.2 中国寿险业的外部发展环境与SCP范式 |
3.2.1 中国寿险业发展的影响因素概述 |
3.2.2 中国寿险业发展的外部环境与SCP范式之间的互动 |
3.3 国际寿险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
3.3.1 国际寿险市场概况 |
3.3.2 日本的"寡头垄断"型寿险产业现状分析 |
3.3.3 美国的"完全竞争"型寿险产业现状分析 |
3.3.4 香港的"垄断竞争"型寿险产业现状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中国寿险业的市场结构(S)分析 |
4.1 中国寿险业的市场集中度分析 |
4.1.1 市场集中度的衡量方法与基本类型 |
4.1.2 中国寿险业的市场集中度特征分析 |
4.1.3 中国寿险业市场集中度形成的原因 |
4.2 中国寿险业的进入和退出壁垒 |
4.2.1 寿险业的市场进入机制分析 |
4.2.2 中国寿险业的进入壁垒分析 |
4.2.3 中国寿险业的退出壁垒分析 |
4.2.4 进入、退出壁垒对中国寿险业市场结构的影响 |
4.3 中国寿险业的产权结构分析 |
4.3.1 产权结构与中国寿险企业的组织形式 |
4.3.2 国际上主要国家和地区寿险企业组织形态的变迁 |
4.3.3 产权结构与寿险组织形态的变迁对市场结构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中国寿险业的市场行为(C)分析 |
5.1 中国寿险公司的价格行为 |
5.1.1 寿险市场价格行为的博弈分析 |
5.1.2 中国寿险市场价格行为分析 |
5.2 中国寿险公司的非价格行为 |
5.2.1 寿险市场非价格行为的博弈分析 |
5.2.2 寿险产品创新与产品差异化行为分析 |
5.2.3 寿险营销差异化行为分析 |
5.2.4 客户服务差异化行为分析 |
5.2.5 广告与品牌宣传差异化行为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中国寿险业的市场绩效(P)分析 |
6.1 中国寿险业的宏观市场绩效:公共绩效 |
6.1.1 寿险业公共绩效的评价指标 |
6.1.2 寿险业公共绩效的影响因素 |
6.1.3 中国寿险业公共绩效的实证分析 |
6.2 中国寿险业的微观市场绩效:厂商绩效 |
6.2.1 寿险企业效率内涵 |
6.2.2 效率的测量方法 |
6.2.3 DEA模型与中国寿险企业效率的实证分析 |
6.3 中国寿险业的市场绩效存在的问题 |
6.3.1 各地区公共绩效差距太大 |
6.3.2 盈利能力较低 |
6.3.3 经营效率不高 |
6.3.4 退保率迅速提高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中国寿险SCP之间的关系 |
7.1 中国寿险业的市场行为与市场结构之间的关系 |
7.2 中国寿险业的市场绩效与市场结构之间的关系 |
7.2.1 截面数据分析 |
7.2.2 面板数据分析 |
7.2.3 市场绩效与市场结构的关系 |
7.3 中国寿险业的市场行为与市场绩效的关系 |
7.4 中国寿险业SCP之间的关系对寿险业发展的影响 |
7.5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中国寿险产业发展政策建议 |
8.1 SCP范式与中国寿险产业政策的调整 |
8.1.1 寿险产业政策及其与SCP的关系 |
8.1.2 中国寿险产业政策对SCP的影响 |
8.1.3 目前中国寿险产业政策存在的问题 |
8.2 优化市场结构的政策建议 |
8.2.1 进一步增加市场主体 |
8.2.2 鼓励保险市场的国内外并购 |
8.2.3 鼓励多种组织形式的寿险企业发展 |
8.2.4 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 |
8.3 改变市场行为的政策建议 |
8.3.1 鼓励差异化的创新行为,进一步丰富市场竞争手段 |
8.3.2 在市场结构优化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行业自律 |
8.3.3 进一步加强市场行为监管 |
8.4 提高市场绩效的政策建议 |
8.4.1 转变粗放型的发展方式,走内涵式、集约型发展道路 |
8.4.2 进一步强化市场行为对市场绩效传导机制 |
8.4.3 大力发展保障程度高、创费创佣能力强的产品 |
8.5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结论与展望 |
9.1 主要研究结论 |
9.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8)中国广告管理体制研究 ——基于国家与社会关系分析框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问题 |
三、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分析框架、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分析框架 |
二、研究思路 |
三、研究方法 |
第三节 文章的创新与不足 |
一、文章的创新 |
二、文章的不足 |
第一章 基本概念与文献综述 |
第一节 基本概念 |
一、体制 |
二、广告管理 |
三、行业自治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一、广告管理体制研究的三个阶段 |
二、有关广告管理体制模式的三种观点 |
三、广告管理体制研究的不足 |
第二章 “国”进“社”退:中国广告管理体制的权力格局 |
第一节 公共权力与权力格局 |
第二节 中国广告管理体制的初成 |
一、政府初步建立对广告业的直接管理 |
二、广告行业(组织)权力空间逐步被压缩 |
第三节 中国广告管理体制的完成 |
一、快速恢复:政府权力的主导地位 |
二、名不副实:广告行业组织相继成立 |
第三章 “国”大“民”小:中国广告管理体制的法权结构 |
第一节 社会权利与法权结构 |
第二节 中国广告管理体制的法定态法权结构 |
一、立法层次:高度依赖部门规章 |
二、立法程序:行政部门主导模式 |
三、立法内容:部门利益倾向 |
第三节 我国广告管理体制的实然态法权结构 |
一、执法理念:户外广告与城市建设的对立 |
二、执法方式:随意性与“长官意志” |
三、执法动机:政府自身利益的萌动 |
第四章 “国”“社”一体:中国广告管理体制的运行机制 |
第一节 单位制:中国社会最基本的组织方式 |
第二节 公有制主导:中国广告业单位组织的发展 |
一、公有制主导地位的确立 |
二、公有制主导地位的恢复性发展 |
第三节 运行支点:中国广告管理体制的重新解读 |
一、广告市场主体转换为广告行政管理机构 |
二、“公”的广告管理转换为“私”的广告管理 |
三、国家意志转换为广告从业者的行为规范 |
第五章 “国”“社”裂解:中国广告管理体制的运行困境 |
第一节 后单位制社会:国家与社会的裂解 |
第二节 三分天下:中国广告业单位组织的变迁 |
一、私营广告业的崛起 |
二、外资投资广告业的发展 |
三、公有制广告业主导地位日渐式微 |
第三节 支点消蚀:中国广告管理体制的运行困境 |
一、广告业单位组织逐渐转型为市场主体 |
二、“公”与“私”的广告管理逐渐分离 |
三、广告管理逐渐等同于广告行政管理 |
第六章 “权”“能”矛盾:中国广告管理体制的能力短缺 |
第一节 政府能力:公共问题的决策力与执行力 |
第二节 “变”为“不变”:中国广告管理体制的现实挑战 |
一、广告行业的高度市场化 |
二、广告行业的高度创新性 |
第三节 相对不足:中国广告管理体制的政府能力 |
一、广告观念:仍须“为广告正名” |
二、组织结构:以“不变”应万“变” |
三、管理经验:“权”有余“力”不足 |
第七章 “权”“威”冲突:中国广告管理体制的权威流失 |
第一节 政府权威:公民的心理认同与行动服从 |
第二节 权利萌动:中国广告管理体制的潜在挑战 |
一、质疑:以广告费税前扣除标准为例 |
二、抗争:以户外广告的清理整顿为例 |
第三节 严重流失:中国广告管理体制的政府权威 |
一、运动式执法:排斥理性 |
二、强制行政:认同不足 |
三、政府自利性:合法性危机 |
第八章 “国”“社”协调:中国广告管理体制的双向重建 |
第一节 国家与社会:从“对立”到“协调” |
一、西方理论演进:超越二元对立 |
二、中国现实选择:强国家-强社会 |
第二节 广告行业组织:从“自律”到“自治” |
一、社会自治:历史必然 |
二、民间化:广告行业组织 |
三、权力缺失:广告行业自律 |
四、功能重建:广告行业自治 |
第三节 政府:从“主导”到“指导” |
一、政府转型:现实要求 |
二、政府重构:权力转移 |
三、角色转换:行政指导 |
结语广告行业的多元复合治理 |
参考文献 |
附录: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2005.9-2009.3) |
后记 |
(9)铁路特种货物物流网络构建及运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表目录 |
图目录 |
1 绪论 |
1.1 研究问题的提出 |
1.1.1 国内铁路特货物流 |
1.1.2 国外铁路特货物流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
1.3 论文研究目的与意义 |
1.4 论文研究思路与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内容与体系结构 |
1.5.1 研究内容和创新点 |
1.5.2 论文体系结构 |
2 铁路特种货物物流网络内涵分析 |
2.1 铁路特种货物物流相关概念界定和现状分析 |
2.1.1 铁路特种货物物流相关概念 |
2.1.2 国外铁路特货物流现状 |
2.1.3 我国铁路特货物流现状 |
2.1.4 铁路特货物流现状分析的启示 |
2.2 铁路货运向现代物流发展分析 |
2.2.1 国外铁路货运物流发展分析 |
2.2.2 我国铁路物流的发展 |
2.2.3 铁路货运现代物流发展分析的启迪 |
2.3 铁路特货物流的大客户管理 |
2.3.1 客户关系管理概述 |
2.3.2 铁路物流大客户管理模式 |
2.3.3 铁路特货物流大客户管理策略 |
2.4 铁路特货物流网络内涵 |
2.4.1 铁路运输与网络经济 |
2.4.2 铁路特货物流轮辐式网络 |
2.4.3 轮辐式物流网络结点站间运输组织分析 |
2.4.4 铁路特货物流网络概念 |
2.5 本章小结 |
3 铁路特货物流网络的构建 |
3.1 铁路特货物流网络的分析与构建 |
3.1.1 铁路特货物流网络的内容和职能 |
3.1.2 构建铁路特货物流网络 |
3.1.3 铁路特货物流对网络的需求 |
3.2 冷藏物流对铁路特货物流网络的需求分析 |
3.2.1 构建铁路冷藏物流运作需要的网络 |
3.2.2 铁路冷藏物流的网络构建策略和运作模式 |
3.3 小汽车物流对铁路特货物流网络的需求分析 |
3.3.1 构建铁路小汽车物流运作需要的网络 |
3.3.2 铁路小汽车物流的网络构建策略和运作模式 |
3.4 铁路特货物流网络构建中的流程再造 |
3.4.1 流程再造理论 |
3.4.2 铁路冷藏物流业务流程再造 |
3.4.3 铁路小汽车物流业务流程再造 |
3.4.4 铁路特货物流网络核心业务流程的建立 |
3.5 本章小结 |
4 铁路特货物流网络的网络流模型和运作优化 |
4.1 铁路特货物流网络网络流模型的研究思路 |
4.2 铁路特货物流运作的核心问题 |
4.3 铁路特货物流网络的网络流模型 |
4.4 铁路特货物流车辆调整数学模型与算法 |
4.5 物流网络节点间车辆调整优化模型与算法 |
4.6 模型约束条件改进的构想 |
4.7 铁路冷藏物流车辆调整优化模型 |
4.8 本章小结 |
5 基于蚁群优化算法ACO的铁路特货物流网络车辆调整方法 |
5.1 ACO概述 |
5.2 ACO基本原理 |
5.2.1 蚂蚁的生态特性 |
5.2.2 ACO基本原理 |
5.2.3 ACO算法的实现 |
5.3 ACO算法模型 |
5.3.1 蚂蚁算法 |
5.3.2 蚁群系统 |
5.3.3 最大—最小蚂蚁系统 |
5.3.4 其他改进的蚁群算法 |
5.4 ACO的应用 |
5.5 ACO与其它智能算法的比较 |
5.5.1 神经网络算法 |
5.5.2 遗传算法 |
5.5.3 模拟退火算法 |
5.5.4 算法比较 |
5.6 特货运输车辆调整的ACO算法 |
5.6.1 ACO算法模型简介 |
5.6.2 特货物流车辆调整的ACO算法设计 |
5.6.3 算例分析计算 |
5.7 本章小结 |
6 铁路特货物流网络运作技术保障体系的研究 |
6.1 铁路特货物流网络相关技术规程和标准体系 |
6.1.1 铁路特货物流中冷藏物流标准体系的建立 |
6.1.2 小汽车物流技术规程 |
6.2 铁路特货物流信息网络和调度系统 |
6.2.1 铁路特货物流信息网络 |
6.2.2 物流配送中心管理信息系统 |
6.2.3 特货物流的调度系统 |
6.3 铁路特货物流网络应急平台和安全保障系统建设 |
6.3.1 建设必要性 |
6.3.2 建设内容 |
6.3.3 建设方案 |
6.4 本章小结 |
7 主要结论与研究展望 |
7.1 主要结论和创新点 |
7.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
科技查新结论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10)基于国际产业转移的中国电机产业组织创新与产业升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相关理论与研究文献综述 |
1.2.1 产业区域转移及其规律方面的有关理论与相关研究 |
1.2.2 产业调整与产业升级方面的有关研究 |
1.2.3 中国成为国际制造中心及其发展战略方面的理论与相关研究 |
1.2.4 产业组织及其创新方面的理论与相关研究 |
1.2.5 国际与中国电机产业发展方面的研究 |
1.3 研究意义、方法、思路与目的 |
1.3.1 研究意义 |
1.3.2 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
1.3.3 研究目的 |
第2章 国际电机产业转移态势与中国电机产业的比较优势分析 |
2.1 经济全球化与产业转移规律 |
2.1.1 产业转移的一般规律 |
2.1.2 产业转移与产业结构升级的国际比较 |
2.1.3 产业国际转移与中国制造业发展的战略机遇 |
2.1.4 产业转移新趋势与特点 |
2.2 国际电机产业区域转移态势分析 |
2.2.1 电机产品结构及资源构成分析 |
2.2.2 中国电机产品进出口增长趋势与国际转移态势分析 |
2.3 中国发展为国际电机产业制造中心的比较优势分析 |
2.3.1 中国具备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和低成本比较优势 |
2.3.2 中国具备电机产品的巨大生产能力和基础 |
2.3.3 中国巨大的电机市场有助于中国成为国际电机制造中心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中国电机产业比较优势的发挥与持续战略 |
3.1 产业转移对接纳国比较优势的要求 |
3.1.1 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的特点及对接纳国比较优势的要求 |
3.1.2 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转移的特点及其对接纳国比较优势的要求 |
3.2 中国制造业比较优势的发挥与持续战略 |
3.2.1 中国制造业发挥比较优势的条件 |
3.2.2 劳动力资源优势持续战略—提高劳动生产效率 |
3.3 中国电机产业比较优势的发挥与持续战略 |
3.3.1 中国电机产业内产品结构的资源密集性特点及产业转移、承接的层次性和难度分析 |
3.3.2 中国电机产业劳动生产率及其X非效率分析 |
3.3.3 承接中高端产品生产转移,“创造”比较优势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中国电机产业组织现状分析 |
4.1 产业组织调整对制造中心形成的作用及制造产业组织现状分析 |
4.1.1 产业组织理论及其对产业发展的指导作用 |
4.1.2 产业组织调整的途径与对制造中心形成的作用与意义 |
4.1.3 中国制造业产业组织现状分析 |
4.2 中国电机产业市场结构现状分析 |
4.2.1 中国电机产业集中度分析 |
4.2.2 中国电机产业市场结构判断 |
4.3 中国电机产业竞争行为现状分析 |
4.3.1 中国电机业价格竞争行为分析 |
4.3.2 中国电机业非价格竞争行为分析 |
4.3.3 中国电机业组织调整行为分析 |
4.4 中国电机产业绩效现状分析 |
4.4.1 中国电机产业绩效水平分析 |
4.4.2 绩效与市场集中度相关性分析 |
4.4.3 绩效与企业规模相关性分析 |
4.4.4 中国电机产业规模经济的现状分析 |
4.5 本章小节 |
第5章 中国电机产业组织调整与组织创新战略研究—中国成为国际电机制造中心形成模式研究 |
5.1 中国电机产业组织调整的目标定位 |
5.1.1 市场结构目标定位分析 |
5.1.2 企业竞争行为目标定位分析 |
5.1.3 产业绩效目标定位分析 |
5.2 中国电机产业各种产业组织调整、创新和制造中心形成模式 |
5.2.1 组织创新驱动scp动态上升的原理分析 |
5.2.2 以大型企业为核心组建企业集团的企业重组模式及其核心能力形成模式 |
5.2.3 电机企业集群形成与发展模式及其核心能力形成模式 |
5.2.4 中国电机产业与外商合作模式及其核心能力的形成模式 |
5.3 各模式对中国电机产业组织调整、创新和形成国际电机制造中心的整体效果评价 |
5.3.1 中国电机产业组织调整的效果评价 |
5.3.2 各模式形成国际电机制造中心的综合效果评价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中国电机产业结构调整与提升战略之一:突破技术级差和产业级差研究 |
6.1 技术级差和产业级差的形成与影响 |
6.1.1 产业转移与技术级差和产业级差的形成 |
6.1.2 技术级差和产业级差对产业结构调整和提升的影响分析 |
6.2 R&D—突破级差,实现中国制造业产业结构调整与提升战略分析 |
6.2.1 中国制造业现状:技术能力与制造能力不对称 |
6.2.2 多层次技术战略:引进高技术与适用技术(“中间技术”) |
6.2.3 技术开发与专利战略:突破级差,实现跨越式发展 |
6.3 突破“级差”,实现中国电机产业结构调整与提升战略分析 |
6.3.1 中国电机产业与国际电机产业的技术级差和产业级差分析 |
6.3.2 中国电机产业的动态产业结构选择与形成多层次技术的引进技术策略 |
6.3.3 中国电机产业的技术开发与专利战略,突破级差,实现跨越式发展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中国电机产业结构调整与提升战略之二:产业提升与国际投资战略研究 |
7.1 适时发展国际投资对促进制造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的作用分析 |
7.1.1 发展国际投资对促进制造业产业结构调整与提升的规律及其作用 |
7.1.2 一个国际经验:东亚雁形模式的现状和前景与日本对外贸易和投资结构的调整 |
7.1.3 中国制造业适时发展国际投资的可行性及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提升的效果分析 |
7.2 中国电机产业适时发展国际投资,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提升的模式 |
7.2.1 中国电机产业在各发展阶段中,所有权优势、内部化优势、区位优势的形成模式及其特点 |
7.2.2 中国电机产业在各发展阶段中,国际投资区域目标的选择 |
7.2.3 中国电机企业在海外直接投资建厂模式 |
7.2.4 中国电机企业跨国并购模式 |
7.2.5 中国电机企业与东道国企业合作模式 |
7.3 中国电机产业各种国际投资模式对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提升的效果分析 |
7.3.1 投资量、投资区域及投资结构调整的效果分析 |
7.3.2 对外贸易结构调整效果分析 |
7.3.3 技术结构调整效果分析 |
7.4 本章小结 |
第8章 总结与研究展望 |
8.1 本文总结 |
8.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
四、上海:速度·效益·竞争——访上海分公司总经理何静芝(论文参考文献)
- [1]中煤地质集团多元化战略优化研究[D]. 姚文. 兰州理工大学, 2020(01)
- [2]我国设计公司设计竞争力评价体系研究[D]. 明安利. 武汉理工大学, 2018(07)
- [3]多层多元物流网点布局问题研究 ——以苏宁易购安徽省为例[D]. 张磊. 南京林业大学, 2017(03)
- [4]上海工业旅游发展的动力机制与模式研究[D]. 吴杨. 华东师范大学, 2016(05)
- [5]最高法院民事判决四元结构论(1985-2014)[D]. 朱兰春. 武汉大学, 2015(03)
- [6]中国寿险公司产权结构及其有效性研究[D]. 叶成徽. 西南财经大学, 2012(04)
- [7]基于SCP方法的中国寿险产业研究[D]. 钟凡. 中南大学, 2010(11)
- [8]中国广告管理体制研究 ——基于国家与社会关系分析框架[D]. 徐卫华. 武汉大学, 2009(09)
- [9]铁路特种货物物流网络构建及运作研究[D]. 王都. 北京交通大学, 2008(03)
- [10]基于国际产业转移的中国电机产业组织创新与产业升级研究[D]. 谢军. 中南大学, 20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