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利用自交系改良杂交种的遗传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王俊强,孙善文,韩业辉,于运凯,许健,周超,丁昕颖,马宝新[1](2022)在《15份利用美国杂交种创制的玉米种质基础归类及应用分析》文中指出为促进优良玉米自交系选育,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齐齐哈尔分院玉米遗传育种研究室以美国先锋公司玉米杂交种作为种质基础,运用不同选育手段进行改良选系,成功筛选出一批具有抗病抗逆、品质优良、脱水快等优点的种质资源。本文选取其中15份种质有针对性地进行血缘划分,明确种质隶属群。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齐齐哈尔分院玉米遗传育种课题组利用杂种优势选育出具有代表性的玉米杂交种二环系1064、NL881和0999,进一步成功选育出玉米新品种嫩单23、嫩单27、嫩单29和嫩单35,在黑龙江省中晚熟组起到了关键性作用,缩短了与国外品种的差距。
金锐,张从合,朱全贵,苏法[2](2021)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在玉米抗病和抗虫育种上的应用》文中提出在我国,玉米的种植面积和产量均超过水稻和小麦,成为第一大粮食作物。同时,玉米也是食品、饲料、化工原料等重要原材料。因此,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molecular marker-assisted selection, MAS)与常规育种相结合来获得高产、优质、抗逆性强的玉米品种具有重要的意义。概述了常用的分子标记技术以及MAS在玉米抗病和抗虫育种中的应用,同时分析了MAS的局限性,也展望了未来MAS的发展前景和优势,为我国种业企业服务或育种工作提供参考。
秦心儿[3](2021)在《一个调控玉米雄穗分枝数的F-box基因的鉴定和功能解析》文中指出雄穗分枝数(Tassel branch number,TBN)是玉米重要农艺性状之一,它和玉米籽粒产量有着直接的关系。玉米是杂种优势利用程度很高的作物,杂交种和母本要求适当的TBN,而父本则需要相对较多的TBN以保证有充足的花粉。因此,鉴定出可以精细调控玉米雄穗分枝数的基因对玉米杂种优势的利用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利用测交关联群体鉴定到一个与TBN有关的编码F-box/kelch repeat蛋白的基因-QDtbn1。F2群体遗传分析、超表达和EMS突变体分析进一步证明QDtbn1显性负调控雄穗分枝数。此外,利用蛋白质互作等实验对QDtbn1调控玉米雄穗分枝数的机制进行了初步探讨。主要结果如下:1、利用课题组前期构建的测交关联群体在武汉和海南两个环境中鉴定到一个QTN(chr4:227,485,251 B73_Ref Gen V4)和雄穗分枝数显着关联。该QTN位于Zm00001d053358的5’UTR区域。Zm00001d053358只含有一个外显子,编码一个包含406个氨基酸的F-box/kelch-repaet蛋白。对该基因的启动子区域重测序,筛选到10个Indels/SNPs(MAF≥0.1)。关联分析发现,Indel4和SNP4(同前述QTN)在武汉和海南两个试验点均与雄穗分枝数显着关联。此外,对Zm00001d053358在水稻、拟南芥中的同源蛋白构建的进化树分析发现,Zm00001d053358和水稻中控制稻穗大小的Larger Panicle基因进化关系较近,同源性较高。因此初步确定Zm00001d053358为该QTN的候选基因,命名为QDtbn1。2、根据QDtbn1启动子区域Indel4和SNP4序列差异在关联分析群体中鉴定到5种单倍型(Hap1、Hap2、Hap3、Hap5、Hap7),单倍型间的雄穗分枝数存在显着差异。针对自交系最多的单倍型(Hap7),进一步对关联群体亲本和其测交种的TBN进行了比较,发现海南试验点测交种的雄穗分枝数极显着地少于其自交系亲本。3、利用玉米自交系B73和黄早4(HZ4)构建的一个F2群体对QDtbn1的作用方式进行了分析。两年的试验结果表明,B73和HZ4两个亲本在调查的4个性状上均存在极显着差异,但只有雄穗分枝数与QDtbn1相关联。多重比较分析还发现,QDtbn1位点B73等位基因纯合和杂合基因型间TBN没有差异,但极显着地少于HZ4纯合等位基因型的TBN。该结果证实QDtbn1与TBN有关,并且QDtbn1以显性效应调控玉米雄穗分枝数。4、对B73(雄穗分枝数少)和HZ4(雄穗分枝数多)两个自交系中QDtbn1的时空表达模式进行了比较分析。QDtbn1属于组成型表达,以V8时期雄穗中的表达量最高。并且在V8、V10、V12时期,B73雄穗中的表达量均极显着地高于HZ4,这说明QDtbn1在玉米上负调控雄穗分枝数。对HZ4和B73 QDtbn1启动子序列(-1439bp到-1bp)和两个B73启动子截短序列进行启动子活性检测发现,B73启动子活性显着高于HZ4,这和QDtbn1在B73的表达量显着高于HZ4是一致的。和B73启动子(-1439bp到-1bp)进行比较,B73(△Indel4)(缺失Indel4)启动子的活性极显着增加,说明启动子中Indel4中poly(d A:d T)的长度对QDtbn1的表达很重要。5、与阴性对照相比,拟南芥反义表达QDtbn1的阳性单株中主茎分枝数显着增加。另外,在玉米中超表达QDtbn1的阳性单株中雄穗分枝数在不同的试验中均显着或极显着地少于对照。而QDtbn1纯合突变或杂合突变体的雄穗分枝数显着多于野生型植株。该结果进一步证实了QDtbn1负调控玉米雄穗分枝数。6、对前期酵母双杂交实验获得的QDtbn1互作蛋白进行了BiFC验证,鉴定到一个Skp1-like蛋白和QDtbn1互作。因此,QDtbn1可能通过SCF复合体介导的泛素蛋白酶降解系统负调控雄穗分枝数。互作分析还发现,QDtbn1可以与SnRK1蛋白互作,而该蛋白又可以与SnRK2.8蛋白和前述Skp1-like蛋白互作。并且QDtbn1超表达株系中参与ABA途径的部分SnRK2下游基因的表达量极显着降低。这些结果说明,QDtbn1可能通过SnRKs参与ABA途径调控TBN的发育。7、对玉米超表达QDtbn1和阴性对照株系进行了ABA处理,结果发现超表达株系ABA处理和对照之间没有显着差异,但在阴性对照中ABA处理极显着地降低了雄穗分枝数。这进一步说明QDtbn1通过ABA途径调控玉米的雄穗分枝数。综上所述,本研究首次在玉米上鉴定到一个显性负调控玉米雄穗分枝数的F-box基因,初步的研究结果表明QDtbn1通过SnRKs参与ABA途径调控雄穗分枝数的发育。QDtbn1显性负调控的作用方式,使其可以很好地解决玉米杂种优势利用中父本、母本和杂交种对雄穗分枝数的要求不一致的矛盾。因此在杂种优势利用上具有较好的利用价值。
陈志坚[4](2021)在《87份糯玉米自交系的遗传多样性分析》文中研究表明为了提高现有糯玉米种质资源的利用效率,充分认识福建省糯玉米自交系的遗传基础,探究糯玉米种质资源间的亲缘关系,利用国家玉米DUS测试使用的40个SSR核心标记,研究87份糯玉米自交系的遗传多样性,并对其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等位基因变异数位点一共检测到89个,检测的每对引物等位基因变异平均为2.23个,变异的范围是1~4个,多态性信息含量PIC平均为0.32,MAF值在0.44~0.94之间,Kinship系数为0的自交系占59.8%,聚类分析可初步将87份糯玉米群体划为4个类群,其中最大的以N 8为代表的69个自交系为Ⅰ群,N 37为代表的10个自交系为Ⅱ群,N 15为代表的5个自交系为Ⅲ群,N 65为代表的3个自交系为Ⅳ群。研究表明,福建省糯玉米自交系的遗传多样性较为丰富,通过分群分析明确了群体材料的利用价值。
李威[5](2021)在《19个玉米自交系主要农艺性状的配合力及相关性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玉米杂交种的优良表现取决于亲本自交系,亲本的选择与选配是杂交育种成功与失败的关键要素之一。配合力是自交系选育和杂交种组配的核心,是选配亲本的关键性指标之一。本研究以课题组新培育的19个玉米自交系为材料,采用不完全双列杂交设计,组配了78个杂交组合,试验中测定了株高、穗位高、茎粗、雄穗长、雄穗分支数、穗上叶夹角、穗长、穗粗、穗行数、行粒数和秃尖长度,进行了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分析、遗传参数估计和相关性分析。对自交系进行了分析和评估,为自交系在育种中的利用提供了依据。主要结果如下:1.通过分析株型性状和穗部性状一般配合力得知,自交系003、006、009、055、097、100、117、120、133、167、565、566、567、572、576、579主要性状的一般配合力表现优良;如自交系003株高和穗位高的一般配合力值为-3.54和-5.63,利用自交系003组配杂交种可以有效的降低株高和穗位高。自交系117雄穗长、雄穗分支数和穗上叶夹角的一般配合力值分别为-0.07、-10.85和-5.24。自交系167雄穗分支数和穗上叶夹角的一般配合力值分别为-7.76、-1.85和-7.13。自交系566雄穗分支数和穗上叶夹角的一般配合力值分别为-11.54、-12.94和-18.30。自交系576雄穗长、雄穗分支数和穗上叶夹角的一般配合力值分别为-2.57、-29.66和-5.36。自交系117、167、566、576的雄穗长、雄穗分支数和穗上叶夹角均为负值且较小。利用这四个自交系组配杂交种,能够有效的减小雄穗大小,获得株型紧凑上冲的品种。自交系055穗长、行粒数的一般配合力值分别为8.06、0.21。自交系572穗长、行粒数的一般配合力值分别为6.77、3.15。利用自交系055和572作为亲本,组配杂交种容易获得果穗较长,行粒数多的组合。2.依据各杂交组合株型性状和穗部性状的特殊配合力分析得知,杂交组合006×565、012×566、012×579、053×567、097×565、100×565、117×566、117×576、133×579、167×576、188×572农艺性状表现优良,可进一步进行试验;如117×576组合的株高、穗位高、雄穗长、雄穗分支数、穗上叶夹角均为负向效应,茎粗表现为正向效应,该组合表现株型紧凑上冲,株高、穗位适中。如100×565的穗长、穗粗、穗行数和行粒数的特殊配合力效应值较高,秃尖长度特殊配合力效应值表现为负值,这个组合综合性状表现突出。3.通过对各性状的遗传参数分析得知,株高、穗位高、茎粗、雄穗长、雄穗分支数和穗上叶夹角六个主要农艺性状的一般配合力方差除茎粗以外,都大于特殊配合力方差,说明株高等五个性状杂种优势的表现以基因加性效应为主。株高和雄穗分支数的狭义遗传力均大于50%,宜早代选择。穗位高、茎粗、雄穗长、穗上叶夹角的狭义遗传力均小于50%,宜高世代选择。穗长、穗粗、穗行数、行粒数和秃尖长度5个性状的狭义遗传力均小于50%,不宜在早代选择,宜在自交系高世代性状表现稳定后进行选择。4.通过对主要农艺性状相关性分析得知,株高和穗位高、穗粗和雄穗分支数、穗长和行粒数呈极显着正相关;雄穗长和穗长、雄穗长和穗行数,穗粗和穗行数呈显着正相关。株高和雄穗分支、穗位高和雄穗长、穗位高和穗行数呈极显着负相关。穗行数和行粒数、行粒数和秃尖长呈显着负相关。分析评估了所选自交系在玉米育种中的利用价值,为自交系选育和杂交种组配提供了理论依据。
于侃超[6](2021)在《基于宽泛种质配合力和杂种优势分析发展玉米育种策略》文中研究说明玉米(Zea mays L.)是最重要的粮食、食品、牲畜饲料、食用油和生物燃料来源。杂种优势利用对农业生产具有重要意义,而玉米是利用杂种优势最成功的作物之一。只有更好地了解玉米杂种优势和配合力的遗传基础才能更有效的制定玉米改良方案以及对杂交种表型的预测。来自不同生态类型的温带和热带玉米种质资源,可用于遗传变异的鉴定,也为基础研究和商业育种提供遗传材料。由于热带玉米种质的遗传多样性丰富,对生态型间杂交种进行研究可为遗传改良提供重要信息。因此,对不同种质资源进行杂种优势和配合力的大规模分析,可以提高对杂种优势的认知,也为杂交种育种遗传增益的提高做出贡献。在杂交玉米育种中,掌握不同玉米种质资源间的配合力和杂种优势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利用能够广泛代表不同生态型和种质多样性的28份温带和23份热带玉米自交系,构建了一个具有724份杂交种的大规模多杂种群体(MHP)。该群体可分为三个亚群,包括通过Griffing IV组配的温带双列(325份)和热带双列(136份),以及温带×热带NCD II(263份)。对所有的亲本和杂种进行三年两点、11个性状的田间表型鉴定,结合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和基因组选择等多种方法对配合力和杂种优势进行解析。所得结果如下:(1)多杂种群体育种应用潜力巨大玉米多杂种群体遗传背景丰富,利用Griffing IV双列和NCD II遗传交配设计方法进行组配,适用于配合力和杂种优势分析,同样可应用于不同生态类型玉米种质资源的杂种优势育种。多杂种群体可以提供包括显性-隐性关系和遗传互作在内的详细的遗传信息,可以用来揭示关于配合力、杂种优势、杂交种表型以及基因型和环境互作等有效的信息。本研究结果不仅有助于制定育种策略,还可以利用温带和热带玉米种质资源拓宽遗传基础,提高定向育种效率。同时利用开源育种策略,可以共享大量亲本基因型信息应用于世界范围的杂交育种项目。本研究结论可以用于发展杂交玉米育种策略。(2)配合力和杂种优势在育种中的利用在育种中广泛应用的自交系均表现出较高的一般配合力(GCA),同时其衍生的杂交种具有较高的特殊配合力(SCA)。杂种优势是一种可量化、依赖于性状和特定环境的表型性状,亲本及其杂种对环境的响应程度不同造成了杂种优势的差异。所有测试性状中除株高和百粒重外,温带×热带杂交种的平均杂种优势均高于温带或热带内杂交种,尤其是在穗长、穗粗和百粒重等性状方面表现出较优的表型。行粒数和单株粒数是决定产量杂种优势的两个最重要的性状,可以用来作为产量杂种优势的直接选择标准。在杂种优势群中,瑞德×四平头,瑞德×旅大红骨和四平头×PA等杂交组合模式,在产量性状方面具有较高的正向特殊配合力和杂种优势,本研究中发现的这些杂种优势模式对商业化玉米育种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3)配合力可用于预测杂种优势和杂交种表型杂种优势可作为一个单一性状用于基因组预测。杂种优势主要由非加性效应所控制,所有性状的特殊配合力均与中亲优势和超亲优势显着相关。亲本的一般配合力效应与杂交种表型具有较强的正向相关性,说明亲本的一般配合力可以作为预测杂交种表型的重要指标。杂种表型取决于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的效应,而杂种优势则取决于特殊配合力效应。与一般配合力相比,杂种优势和特殊配合力具有更显着的正向相关性,表明特殊配合力可以用来预测杂种优势,从而在商业化玉米育种中用于发现有潜力的杂种。(4)基于表型、配合力和杂种优势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本研究利用Farm CPU模型共定位到11个与表型性状关联的候选基因,17个中亲优势候选基因和1个超亲优势候选基因。定位到的开花期候选基因参与色氨酸的合成且在调控植物开花时间上有重要的作用。产量相关性状的候选基因,对玉米生长发育调控、产量和抗逆性都有重要的作用。杂种优势相关性状定位到候选基因为MYB家族转录因子、琥珀酸脱氢酶SUDH7、CLE家族和Aux/IAA转录因子,均有助于株型的改良和产量杂种优势的形成。(5)基于显着关联标记的基因组选择本研究对六种基因组选择预测模型进行比较,其中Bayes Lasso和GBLUP模型略优于其它模型。杂种优势预测具有性状特异性,不同性状预测准确度不同。利用显着关联标记可以显着提高预测准确度。农艺性状表型的预测准确度受到标记数目的影响,且随着标记数量的增大而提升。只需要挑选p=0.1以上的显着关联标记就可以达到利用全部标记所能达到的预测效果。与农艺性状不同的是,中亲优势和超亲优势的预测准确度受到显着关联标记的影响,引入少数几个效应值较高的关联标记即可达到较高的预测准确度。
金星娜[7](2021)在《饲用型小黑麦RIL群体草产量相关性状的遗传分析及QTL定位》文中认为优质牧草短缺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畜牧业的发展,寻找优质高产的牧草是解决这一矛盾的途径之一。饲用型小黑麦(×Triticale Wittmack)作为一种优质饲草,提高饲草产量也是其主要育种目标之一。而在实际生产中,大多选择表型良好的亲本杂交培育获得优良小黑麦品种,工作量较大且选择具有盲目性。株高、分蘖数、旗叶长、旗叶宽、穗下节间长和单株鲜重是小黑麦重要的饲草产量相关性状。本研究以饲用型小黑麦273个单株构成的RIL群体F6代为试验材料,观测了株高、分蘖数、旗叶长、旗叶宽、穗下节间长和单株鲜重等饲草产量相关性状的田间表型值,开展了该群体的表型分析,并结合课题组构建的小黑麦RIL群体分子图谱,进行了饲草产量相关性状的QTL分析,浅析了小黑麦饲草产量的遗传机制,为小黑麦高产遗传改良提供了研究基础。主要结论如下:(1)RIL群体中饲草产量相关性状变异系数由大到小依次为单株鲜重(64.10%)、分蘖数(45.05%)、穗下节间长(34.29%)、株高(14.85%)、旗叶长(10.59%)和旗叶宽(9.68%),RIL群体产量性状的表型分布均表现出超亲的遗传特点;小黑麦饲草产量相关性状与单株鲜重的相关系数由小到大依次为:穗下节间长<旗叶长<株高<旗叶宽<分蘖数,各性状指标间株高、穗下节间长均与分蘖数呈极显着负相关关系,穗下节间长与株高表现为极显着正相关性,穗下节间长与旗叶宽为极显着负相关关系;主成分分析可将饲草产量相关性状综合为生物量构成因子和株高构成因子,累积贡献率达70.81%。(2)对RIL群体表型变异较大的饲草产量相关性状(株高、分蘖数、穗下节间长和单株鲜重)共检测出16个QTL位点分布于7个连锁群,其中检测到5个与株高相关的QTL,4个与分蘖数相关的QTL,3个与穗下节间长相关的QTL,4个与单株鲜重相关的QTL。本研究以两种饲用型小黑麦杂交后的273个单株构成的F6代RIL群体为材料,通过主成分分析将饲草产量相关性状综合为生物量构成因子和株高构成因子,并结合小黑麦该群体分子图谱,以此为基础共检测出16个与饲草产量性状相关的QTL位点。
常丹丹[8](2021)在《基于RIL群体的小黑麦穗部性状遗传分析及QTL定位》文中研究指明为探究小黑麦RIL(Recombinant Inbred Lines)群体穗部数量性状的遗传力和最佳遗传模型,运用构建的小黑麦遗传连锁图谱对穗部相关性状进行QTL定位,本文以穗部性状差异显着的小黑麦品种‘石大1号’为母本和‘甘农7号’为父本杂交构建的RIL群体为研究对象,测定了小黑麦穗部的芒长、小穗数、穗长、穗密度、穗粒数、穗粒重等性状的表型值并进行相关性分析,运用数量性状的主基因+多基因遗传模型分析方法对群体的穗部各性状进行了遗传分析,利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构建的遗传连锁图谱对穗部相关性状进行QTL定位,可为小黑麦穗部性状的遗传研究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小黑麦RIL群体穗部各性状均呈连续性变异,穗部表型有超亲遗传现象,整体变异性广泛,各性状的平均变异系数范围为:9.34%~40.82%。相关性分析表明:小黑麦RIL群体的穗粒重与穗长、小穗数和穗粒数正相关;穗长与穗粒数正相关;芒长与穗长和穗粒数正相关,与穗密度呈负相关。(2)小黑麦穗部芒长的最佳遗传模型为4MG-AI,其主基因遗传率为85.06%;穗长和小穗数的最佳遗传模型均为MX2-CE-A,主基因的遗传率分别为20.35%和31.77%,多基因遗传率分别为62.93%和32.48%;穗密度和穗粒数的最佳遗传模型均为PG-AI,多基因遗传率分别是35.34%和86.96%;穗粒重的最佳遗传模型为2MG-CE,主基因遗传率为51.97%。小黑麦穗部各性状符合数量遗传的特征并以多基因遗传为主。(3)利用小黑麦RIL群体遗传图谱结合穗部性状表型值共检测出13个小黑麦穗部性状相关的QTL位点,每个连锁群上平均1.9个QTL位点,控制芒长、穗长、小穗数、穗密度、穗粒数的QTL分别为1、4、3、2、3个,单个QTL位点的贡献率为7.67%~12.63%。
岳丽昕[9](2021)在《大白菜杂种优势形成机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大白菜是我国大面积种植的蔬菜,生产上以一代杂交种为主。但是,大白菜杂种优势形成的机理尚不清楚,杂交种选育很大程度上依赖育种者的经验,育种效率低。因此,探索大白菜杂种优势形成的分子机理,对提高大白菜育种效率及阐明杂种优势形成机理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研究筛选14份大白菜亲本配制组合,分析各性状的杂种优势;选取两个代表性F1组合,利用不同方法对其F2分离群体的单株重进行QTL定位;结合转录组测序,比较不同耐热性大白菜在高温胁迫处理下的表现,鉴定了参与高温胁迫的关键基因。结果如下:1、利用14份大白菜优良骨干亲本,通过不完全双列杂交配制91个F1组合,对亲本及组合开展11个性状的田间调查,结果发现:91个组合在28天苗期生长量、单株重、叶球重、生育期(商品成熟期)等四个性状均表现显着的杂种优势,最大超亲优势值分别为241.84%、118.14%、120.69%和-207.79%,说明白菜杂交育种可显着提高产量并缩短生育期。2、对亲本进行全基因组重测序获得2,444,676个高质量SNPs。基于全基因组SNPs差异和亲本间纯合差异SNPs位点的不同方法,计算亲本间的遗传距离(GD),遗传距离GDtotal和GDhomo的变幅分别为0.222~0.379和0.211~0.365。通过遗传距离与杂种优势之间的相关性分析表明:GDhomo与28天生长量的中亲优势(r=0.262)和超亲优势(r=0.234)、球重的超亲优势(r=0.214)呈显着正相关(p<0.05),说明遗传距离可以部分预测大白菜杂种优势。3、利用QTL-seq和Graded Pool-seq在产量强优势组合的F2群体(418株)中检测到4个控制单株重的QTLs:q PW1.1,q PW5.1,q PW7.1和q PW8.1。连续两年的遗传连锁分析结果表明:1)q PW8.1定位在标记A08_S45(18,172,719)和A08_S85(18,196,752)之间,约23.5 kb,解释了8.6%的单株重和23.6%的白菜总球叶数的表型变异;还包含一个可能控制单株重杂种优势的杂合区段。2)q PW1.1和q PW7.1解释的单株重表型变异分别是11.7%和10.7%,且q PW7.1表达易受环境影响。3)q PW5.1在着丝粒区域具有显着信号,推测其高杂合性造成的“假超显性效应”和来自亲本‘XJD4’的增效等位基因是影响大白菜产量杂种优势的可能原因。4、以亲本“玉田包尖”配制的大白菜组合具有显着杂种优势,且正反交F1、957株F2的单株重、球高等性状的遗传明显偏向该亲本,说明亲本“玉田包尖”为强优势亲本,具有较强的性状遗传力。确定单株重为“玉田包尖”类白菜的优势性状之一;采用QTL-seq和Graded Pool-seq将包尖组合单株重QTL定位在A09染色体。5、筛选耐热亲本‘268’和热敏亲本‘334’,分别对其进行高温胁迫与对照处理,结合转录组测序分析,获得11,055和8,921个差异表达基因(DEGs)。对所有DEGs进行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获得7个与高温胁迫高度相关的关键共表达模块和核心基因;高温胁迫后,耐热大白菜‘268’中谷胱甘肽代谢和核糖体生物发生途径显着上调,光合作用途径被抑制;而热敏大白菜‘334’中核心基因HSP17.6、HSP17.6B、HSP70-8、CLPB1、PAP1、PYR1、ADC2和GSTF11表达水平显着升高,参与内质网中的蛋白质加工及植物激素信号转导途径。
陈鸿鸵[10](2021)在《旱黄瓜品种试验及优良组合DNA指纹图谱构建》文中研究表明‘山海关旱黄瓜’是山海关优良地方资源,具有瓜色亮绿、大刺瘤、果肉厚、口感好等优异品质,深受消费者喜爱,由于采用农民自留种方式,缺乏系统选育,导致主要经济性状混杂。本研究以河北科技师范学院黄瓜课题组前期配制的15个杂交组合为材料,以‘山海关原始群体’(CK1)和‘绿岛7号’(CK2)为对照,通过进行观察试验、品种比较试验和生产试验,获得符合目标性状的棚室省力化栽培优良组合‘SH23’。同时采用SSR分子标记技术构建其DNA指纹图谱并对种子纯度进行鉴定。主要结果如下:1.对15个杂交组合进行初步观察试验、品种比较试验、生产试验,获得多分枝、免落秧、优质、分枝性强、有效分枝率高、抗病、丰产的黄瓜优良组合‘SH23’。‘SH23’平均瓜长18.4cm,平均单瓜重184.0g,瓜色均匀亮绿偏深,中瘤、稀疏、白刺,瓜把深绿色;果肉厚且为浅绿色,口感甜脆、清香。植株生长势强,分枝性强,有效分枝率为93.6%,以侧蔓结果为主。‘SH23’的总产量比对照品种‘山海关原始群体’(CK1)增产133.5%,比对照品种‘绿岛7号’(CK2)减产4.6%。‘山海关原始群体’(CK1)的死株率为48.2%,而‘SH23’和‘绿岛7号’(CK2)死株率为0.0%。2.构建了‘SH23’的DNA指纹图谱。用100对全基因组覆盖的SSR引物,对‘SH23’及其亲本、对照品种进行多态性引物筛选,其中5对(SSR13033,SSR02166,SSR03527,SSR14084,SSR19672)引物在‘SH23’和亲本间表现出稳定的多态性,电泳图谱清晰,这5对引物组成了‘SH23’及其亲本的DNA指纹图谱。为进一步进行种子纯度鉴定及新品种保护提供依据。3.完成‘SH23’的种子纯度鉴定。利用筛选出的多态性引物SSR19672,对随机选取的100株‘SH23’植株进行纯度鉴定。鉴定结果表明,‘SH23’的种子纯度为100%。
二、利用自交系改良杂交种的遗传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利用自交系改良杂交种的遗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15份利用美国杂交种创制的玉米种质基础归类及应用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美国杂交种选系过程 |
2 先锋二环系血缘划分 |
3 先锋二环系生产中应用 |
4 讨论与结论 |
(2)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在玉米抗病和抗虫育种上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DNA分子标记的种类和特点 |
1.1 SCAR分子标记 |
1.2 SSR分子标记 |
1.3 SNP标记 |
2 MAS在玉米抗病育种上的应用 |
2.1 MAS在南方锈病上的应用 |
2.2 MAS在玉米大斑病上的应用 |
2.3 MAS在玉米小斑病上的应用 |
2.4 MAS在茎腐病上的应用 |
2.5 MAS在玉米矮花叶病上的应用 |
2.6 MAS在玉米丝黑穗病上的应用 |
3 MAS在抗虫育种上的应用 |
4 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成的玉米品种 |
5 展望 |
(3)一个调控玉米雄穗分枝数的F-box基因的鉴定和功能解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1 前言 |
1.1 影响玉米雄穗发育的环境和生理因素 |
1.2 玉米雄穗分枝数遗传研究进展 |
1.2.1 雄穗分枝数遗传效应研究 |
1.2.2 玉米雄穗分枝数遗传基础研究 |
1.3 玉米雄穗分枝数相关基因的克隆和功能研究 |
1.4 植物F-box及其在植物抗逆和发育中的功能研究 |
1.4.1 F-box蛋白的结构 |
1.4.2 F-box蛋白在植物激素信号传导中的作用研究 |
1.4.3 F-box蛋白在植物抗逆中的功能研究 |
1.4.4 F-box蛋白参与植物性器官和花序发育的研究 |
1.5 研究目的和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材料及其种植 |
2.1.1 雄穗分枝数关联分析群体 |
2.1.2 F_2群体 |
2.1.3 Q~(Dtbn1)拟南芥遗传转化、阳性单株筛选及种植 |
2.1.4 玉米Q~(Dtbn1)超表达载体构建、转化、阳性单株筛选和种植 |
2.1.5 ABA体外喷施试验 |
2.1.6 EMS突变体种植 |
2.2 菌株和载体 |
2.3 性状调查 |
2.4 生物信息学分析 |
2.4.1 Q~(Dtbn1)蛋白结构域和启动子顺式作用元件预测 |
2.4.2 进化树分析 |
2.4.3 单倍型分析 |
2.5 qPCR和RT-PCR分析 |
2.5.1 样品准备 |
2.5.2 qPCR |
2.5.3 RT-PCR |
2.6 酵母双杂交鉴定 |
2.6.1 载体构建 |
2.6.2 蛋白自激活和毒性检测 |
2.6.3 酵母点对点验证 |
2.7 双分子荧光互补鉴定 |
2.7.1 载体构建 |
2.7.2 烟草叶片侵染转化 |
2.7.3 烟草叶片GFP检测 |
2.8 启动子活性检测 |
2.8.1 载体构建 |
2.8.2 玉米原生质体制备和转化 |
2.8.3 荧光信号检测 |
2.9 数据分析 |
2.9.1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
2.9.2 候选基因关联分析 |
2.9.3 数据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利用测交关联分析群体鉴定玉米雄穗分枝数相关基因 |
3.2 Zm00001d053358影响雄穗分枝数的遗传分析 |
3.3 Q~(Dtbn1)在B73/HZ4的F_2群体中和产量性状无关 |
3.4 Q~(Dtbn1)在B73和HZ4中的差异表达分析 |
3.5 Q~(Dtbn1)基因的启动子分析 |
3.6 拟南芥超表达和抑制表达(反义RNA)Q~(Dtbn1)的表型分析 |
3.7 Q~(Dtbn1)超表达玉米转基因株系的表型分析 |
3.8 EMS突变体Q~(Dtbn1)的表型分析 |
3.9 Q~(Dtbn1)对玉米雄穗分枝数的调控与ZmCKX2无关 |
3.10 Q~(Dtbn1)与SCF复合体成员及SnRK1互作 |
3.11 SnRK2下游ABA响应相关基因差异表达分析 |
3.12 超表达Q~(Dtbn1)降低了玉米雄穗对ABA的敏感性 |
4 总结 |
5 讨论 |
5.1 玉米雄穗分枝数有关基因的发掘 |
5.2 Q~(Dtbn1)负调控玉米雄穗分枝数 |
5.3 Q~(Dtbn1)通过ABA信号途径调控玉米雄穗分枝数 |
5.4 Q~(Dtbn1)启动子区poly(dA:dT)的长短可以调控基因表达 |
5.5 Q~(Dtbn1)在玉米杂种优势上的利用 |
5.6 本研究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介 |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 |
致谢 |
(4)87份糯玉米自交系的遗传多样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试验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SSR多态性分析 |
2.2 87份自交系基因型间的亲缘关系(Kinship)分析 |
2.3 87份自交系基因型的遗传聚类分析 |
3 讨 论 |
(5)19个玉米自交系主要农艺性状的配合力及相关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第一章 引言 |
1.1 玉米的起源进化 |
1.2 国内外玉米种质资源的研究与利用 |
1.2.1 国外玉米种质资源的研究与利用 |
1.2.2 国内玉米种质资源的研究与利用 |
1.3 玉米杂种优势的研究 |
1.4 配合力的概念及分析方法 |
1.4.1 配合力 |
1.4.2 测定配合力的方法 |
1.4.3 配合力的研究现状 |
1.5 本课题研究目标 |
1.6 本研究的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2 田间设计及管理 |
2.3 田间调查及农艺性状测定 |
2.4 统计分析方法 |
2.4.1 方差分析 |
2.4.2 配合力分析 |
2.4.3 遗传相关分析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3.1 玉米株型性状配合力的分析 |
3.1.1 玉米株型性状的方差分析 |
3.1.2 玉米株型性状的一般配合力分析 |
3.1.3 玉米株型性状的特殊配合力分析 |
3.1.4 玉米株型性状的遗传参数分析 |
3.2 玉米穗部性状配合力的分析 |
3.2.1 玉米穗部性状的方差分析 |
3.2.2 玉米穗部性状的一般配合力分析 |
3.2.3 玉米穗部性状的特殊配合力分析 |
3.2.4 玉米穗部性状的遗传参数分析 |
3.3 农艺性状的相关性分析 |
第四章 结论与讨论 |
4.1 主要农艺性状的配合力表现 |
4.1.1 主要农艺性状的一般配合力表现 |
4.1.2 主要农艺性状的特殊配合力表现 |
4.2 主要农艺性状的遗传力及相关性 |
4.3 下一步课题研究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目录 |
(6)基于宽泛种质配合力和杂种优势分析发展玉米育种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英文摘要 |
1 前言 |
1.1 玉米种质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
1.2 遗传群体设计和利用 |
1.3 配合力的概念 |
1.4 杂种优势遗传学基础及其假说 |
1.5 作物配合力和杂种优势研究进展 |
1.5.1 配合力的遗传学研究进展 |
1.5.2 杂种优势QTL精细定位 |
1.5.3 关联分析解析杂种优势遗传机理 |
1.5.4 多组学解析杂种优势的遗传基础 |
1.6 作物育种杂交亲本的选择与杂种优势预测 |
1.7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8 本研究的技术路线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2 群体设计 |
2.3 田间试验 |
2.4 性状调查 |
2.5 表型数据分析 |
2.5.1 配合力估算方法 |
2.5.2 杂种优势估算方法 |
2.5.3 数据统计分析 |
2.6 基因型数据分析 |
2.7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
2.8 基因组选择分析 |
2.9 基于全基因组关联分析所揭示的显着位点的基因组预测 |
3 结果 |
3.1 玉米多杂种群体主要农艺性状表型统计分析 |
3.1.1 玉米多杂种群体表型数据分布特征 |
3.1.2 玉米多杂种群体主要农艺性状的方差分析 |
3.1.3 玉米多杂种群体主要农艺性状的相关性分析 |
3.2 玉米多杂种群体配合力效应 |
3.2.1 玉米多杂种群体配合力效应方差分析和遗传率 |
3.2.2 玉米多杂种群体的一般配合力效应 |
3.2.3 玉米多杂种群体的特殊配合力效应 |
3.2.4 农艺性状表型和配合力效应相关性 |
3.3 玉米多杂种群体杂种优势 |
3.3.1 中亲优势表现 |
3.3.2 超亲优势表现 |
3.3.3 不同性状的杂种优势相关性 |
3.3.4 杂种优势在环境间的差异 |
3.3.5 不同杂种优势群间杂种优势表现 |
3.3.6 产量杂种优势的表现 |
3.3.7 杂种优势与配合力相关性分析 |
3.4 强优势杂交组合配合力和杂种优势分析 |
3.4.1 温带双列中产量性状强优势组合 |
3.4.2 温热杂交种中产量性状强优势组合 |
3.4.3 热热双列中产量性状强优势组合 |
3.5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结果 |
3.5.1 表型性状关联分析 |
3.5.2 杂种优势关联分析 |
3.6 基因组选择结果 |
3.7 基因组选择结合全基因组关联分析显着位点预测结果 |
4 讨论 |
4.1 多杂种群体的育种潜力和开源育种计划 |
4.2 杂交玉米育种中配合力和杂种优势的利用 |
4.3 不同生态型种质资源在玉米育种中的利用 |
4.4 利用配合力预测杂种优势和杂交种表型 |
4.5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候选基因 |
4.6 基于性状相关标记的基因组预测 |
5 结论 |
6 创新点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7)饲用型小黑麦RIL群体草产量相关性状的遗传分析及QTL定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SUMMARY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小黑麦研究进展 |
1.1 小黑麦概述 |
1.2 小黑麦传统育种研究进展 |
2 分子标记技术及其在小黑麦中的应用 |
2.1 DNA分子标记 |
2.2 分子标记类型 |
2.3 分子标记在小黑麦中的应用 |
3 分子图谱 |
3.1 作图群体的选择与建立 |
3.2 作图群体杂交亲本 |
3.3 适当的分离群体类型 |
3.4 群体大小 |
3.5 统计方法及阀值 |
4 分子标记选择 |
4.1 ISSR分子标记技术 |
4.2 禾本科分子图谱构建研究进展 |
5 数量性状基因定位 |
5.1 QTL定位的原理和方法 |
5.2 禾本科QTL定位研究进展 |
6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7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小黑麦饲草产量相关性状表型分析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地概况 |
1.2 试验材料 |
1.3 试验设计 |
1.4 测定指标 |
1.5 数据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RIL群体饲草产量相关性状的表型变异分析 |
2.2 RIL群体饲草产量相关性状的相关性分析 |
2.3 RIL群体饲草产量相关性状的主成分分析 |
3 讨论 |
3.1 RIL群体饲草产量相关性状的表型分析 |
3.2 RIL群体饲草产量相关性状的相关性分析 |
3.3 RIL群体饲草产量相关性状的主成分分析 |
4 小结 |
第三章 小黑麦饲草产量相关性状QTL定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小黑麦RIL群体的表型鉴定 |
1.3 数据统计与分析 |
1.4 QTL定位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小黑麦RIL群体表型正态分布 |
2.2 小黑麦RIL群体分子图谱特点 |
2.3 小黑麦饲草产量相关性状的QTL定位 |
2.4 控制小黑麦株高的QTL分析 |
2.5 控制小黑麦分蘖数的QTL分析 |
2.6 控制小黑麦穗下节间长的QTL分析 |
2.7 控制小黑麦单株鲜重的QTL分析 |
3 讨论 |
3.1 本研究材料的应用价值 |
3.2 DNA提取 |
3.3 小黑麦杂交亲本和作图群体选择 |
3.4 小黑麦的分子图谱 |
3.5 小黑麦连锁群饲草产量相关QTL分布 |
3.6 小黑麦QTL位点的重叠性 |
3.7 影响QTL检测的因素 |
3.8 QTL的应用 |
4 小结 |
第四章 结论与展望 |
1 结论 |
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和研究成果 |
导师简介 |
(8)基于RIL群体的小黑麦穗部性状遗传分析及QTL定位(论文提纲范文)
项目来源 |
摘要 |
SUMMARY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小黑麦概述 |
1.1.1 小黑麦起源及特点 |
1.1.2 小黑麦类型及应用 |
1.1.3 小黑麦传统育种 |
1.1.4 分子标记在小黑麦研究中的应用 |
1.2 遗传群体构建及分子标记类型 |
1.2.1 作图群体构建 |
1.2.2 分子标记概述 |
1.3 数量性状基因定位 |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5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小黑麦穗部性状相关性及遗传分析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材料 |
2.1.2 试验地概况 |
2.1.3 试验设计 |
2.1.4 性状测定及方法 |
2.1.5 数据统计与分析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穗部性状的表型及次数分布 |
2.2.2 表型性状的相关性分析 |
2.2.3 小黑麦穗部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分析 |
2.2.3.1 遗传模型的选择 |
2.2.3.2 小黑麦穗部性状备选模型的适合性检验 |
2.2.3.3 小黑麦穗部性状的遗传参数 |
2.3 讨论 |
2.3.1 小黑麦RIL群体穗部性状相关性 |
2.3.2 小黑麦穗部性状遗传模型 |
2.3.3 小黑麦穗部性状遗传参数对育种的指导 |
2.4 小结 |
第三章 小黑麦穗部性状QTL定位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亲本及群体构建 |
3.1.2 试验地概况 |
3.1.3 DNA提取 |
3.1.4 小黑麦ISSR-PCR扩增和检测 |
3.1.5 数据统计与分析 |
3.1.6 QTL命名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小黑麦RIL群体穗部表型分析 |
3.2.2 小黑麦RIL群体穗部性状QTL定位 |
3.3 讨论 |
3.3.1 群体选择及分子作图 |
3.3.2 小黑麦穗部性状QTL定位 |
3.3.3 影响小黑麦QTL定位的因素 |
3.4 小结 |
第四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 |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和研究成果等 |
导师简介 |
(9)大白菜杂种优势形成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对照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杂种优势的研究及其遗传机理 |
1.1.1 植物杂种优势研究进展 |
1.1.2 杂种优势的三个经典假说 |
1.1.3 其他假说 |
1.2 杂种优势预测 |
1.2.1 配合力法 |
1.2.2 遗传距离与杂种优势 |
1.2.3 其他预测方法 |
1.3 杂种优势分子机理研究进展 |
1.4 BSA基因定位的发展及应用 |
1.5 大白菜产量性状研究 |
1.5.1 大白菜的产量构成及其相关性 |
1.5.2 大白菜产量性状的研究进展 |
1.6 大白菜耐热性研究 |
1.7 本研究的目的和技术路线 |
1.7.1 研究目的 |
1.7.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大白菜骨干亲本的配合力和杂种优势表现 |
2.1 材料和方法 |
2.1.1 试验材料 |
2.1.2 试验方法 |
2.1.3 数据统计与分析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亲本及F_1的田间性状表现 |
2.2.2 亲本的一般配合力效应分析 |
2.2.3 各性状的特殊配合力效应分析 |
2.2.4 遗传参数估计与分析 |
2.2.5 大白菜杂种优势表现 |
2.3 讨论 |
2.3.1 配合力对杂交育种的影响 |
2.3.2 遗传效应对杂交育种的影响 |
2.3.3 大白菜产量、生育期表现显着优势 |
第三章 SNP标记距离与杂种优势的相关性 |
3.1 材料和方法 |
3.1.1 试验材料 |
3.1.2 田间表型鉴定与数据分析 |
3.1.3 欧式距离计算与表型聚类分析 |
3.1.4 亲本的DNA提取与重测序 |
3.1.5 数据质控与变异检测 |
3.1.6 基于SNP标记计算遗传距离和亲本的聚类分析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基于表型数据的聚类分析 |
3.2.2 亲本表型均值与杂种优势的相关性 |
3.2.3 亲本重测序与SNP标记开发 |
3.2.4 基于SNP标记计算亲本间遗传距离 |
3.2.5 基于SNPs的聚类分析 |
3.2.6 SNP遗传距离与杂种优势的相关性 |
3.3 讨论 |
3.3.1 SNP遗传距离有助于准确聚类 |
3.3.2 SNP遗传距离与杂种优势的相关性 |
3.3.3 双亲表型均值与杂种优势之间的相关性 |
第四章 矮桩组合单株重杂种优势QTL定位 |
4.1 材料和方法 |
4.1.1 试验材料 |
4.1.2 田间性状调查与数据分析 |
4.1.3 单株重梯度混池的构建与测序 |
4.1.4 数据质控与群体变异检测 |
4.1.5 GPS关联分析 |
4.1.6 SNP-index分析和ED分析 |
4.1.7 分子标记开发与连锁分析 |
4.1.8 候选基因预测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大白菜单株重的遗传特性 |
4.2.2 单株重与其他性状之间的相关性分析 |
4.2.3 单株重QTL的定位分析 |
4.2.4 单株重QTL验证及候选基因预测 |
4.2.5 杂合区段可能是导致单株重杂种优势的原因 |
4.3 讨论 |
4.3.1 与单株重相关的杂种优势QTL分析 |
4.3.2 A05 着丝粒高杂合的原因及解释 |
4.3.3 三种QTL分析方法的比较 |
4.3.4 QTL“一因多效”现象与性状间的相关性 |
第五章 包尖组合单株重杂种优势QTL定位 |
5.1 材料和方法 |
5.1.1 试验材料 |
5.1.2 田间性状调查与数据分析 |
5.1.3 单株重梯度混池的构建与测序 |
5.1.4 数据质控与群体变异检测 |
5.1.5 GPS关联分析 |
5.1.6 SNP-index分析 |
5.1.7 分子标记开发与连锁分析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包尖大白菜优势性状的确定 |
5.2.2 亲本、F_1、F_2分离群体的田间性状表现 |
5.2.3 优势性状-单株重QTL的定位分析 |
5.2.4 单株重候选区间的验证 |
5.3 讨论 |
5.3.1 混池的数量及大小对定位结果的影响 |
5.3.2 “玉田包尖”类白菜表现偏向遗传 |
5.3.3 单株重候选区间的验证分析 |
第六章 大白菜耐热性差异基因表达分析 |
6.1 材料和方法 |
6.1.1 试验材料与高温胁迫处理 |
6.1.2 取样与转录组测序 |
6.1.3 转录组分析 |
6.1.4 差异表达分析 |
6.1.5 基因功能注释与富集分析 |
6.1.6 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及可视化 |
6.1.7 q RT-PCR验证候选hub基因 |
6.2 结果与分析 |
6.2.1 不同大白菜品种高温处理表型 |
6.2.2 转录组测序分析 |
6.2.3 不同高温胁迫处理下的DEGs比较 |
6.2.4 DEGs的功能注释与富集分析 |
6.2.5 基因共表达网络的构建 |
6.2.6 基因共表达网络确定七个响应高温胁迫的关键模块 |
6.2.7 关键模块的GO和 KEGG富集分析 |
6.2.8 与高温胁迫及其恢复处理相关的hub基因 |
6.2.9 候选hub基因的表达验证 |
6.3 讨论 |
6.3.1 利用WGCNA分析构建与高温胁迫相关的共表达网络 |
6.3.2 长期胁迫与短期胁迫机制的差异 |
6.3.3 HSPs和 HSF在高温胁迫中的作用 |
6.3.4 光合作用在高温胁迫中的作用 |
6.3.5 植物激素信号转导途径在高温胁迫中的作用 |
6.3.6 自噬相关基因可能在高温胁迫中起保护作用 |
第七章 全文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A |
附录B |
附录C |
附录D |
附录E |
附录F |
致谢 |
作者简历 |
(10)旱黄瓜品种试验及优良组合DNA指纹图谱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选题背景 |
1.2 黄瓜遗传规律的研究 |
1.2.1 产量性状的遗传 |
1.2.2 品质性状的遗传 |
1.2.3 抗逆性的遗传 |
1.2.4 抗病性的遗传 |
1.3 国内外黄瓜育种研究进展 |
1.3.1 国外黄瓜育种研究进展 |
1.3.2 国内黄瓜育种研究进展 |
1.4 分子标记在黄瓜遗传育种中的应用 |
1.5 黄瓜遗传育种发展趋势 |
1.5.1 重视种质资源的创新、搜集和整理 |
1.5.2 加强抗病虫育种和抗逆育种 |
1.5.3 加强品质育种 |
1.5.4 加强专用型黄瓜品种选育 |
1.5.5 加强生物技术在黄瓜遗传育种中的应用 |
1.6 本研究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二章 旱黄瓜初步观察试验 |
2.1 材料 |
2.2 试验方法 |
2.3 主要农艺性状的调查标准 |
2.3.1 早熟性和节成性 |
2.3.2 产量性状 |
2.3.3 商品瓜品质 |
2.3.4 植株生长势 |
2.3.5 霜霉病抗病性 |
2.3.6 耐冷性 |
2.4 结果与分析 |
2.4.1 不同黄瓜组合早熟性和节成性的比较 |
2.4.2 不同黄瓜组合分枝性的比较 |
2.4.3 不同黄瓜组合商品瓜品质的比较 |
2.4.4 不同黄瓜组合产量和畸形瓜率的比较 |
2.4.5 不同黄瓜组合霜霉病抗性和耐冷性的比较 |
2.5 小结 |
第三章 旱黄瓜品种比较试验 |
3.1 2020 年春旱黄瓜品种比较试验 |
3.1.1 材料 |
3.1.2 试验方法 |
3.1.3 结果与分析 |
3.1.4 小结 |
3.2 2020 年秋旱黄瓜品种比较试验 |
3.2.1 材料 |
3.2.2 试验方法 |
3.2.3 结果与分析 |
3.2.4 小结 |
3.3 2021 年春旱黄瓜品种比较试验 |
3.3.1 材料 |
3.3.2 试验方法 |
3.3.3 结果与分析 |
3.3.4 小结 |
第四章 旱黄瓜生产试验 |
4.1 2020 年秋旱黄瓜生产试验 |
4.1.1 材料 |
4.1.2 试验方法 |
4.1.3 结果与分析 |
4.1.4 小结 |
4.2 2021 年春旱黄瓜生产试验 |
4.2.1 材料 |
4.2.2 试验方法 |
4.2.3 结果与分析 |
4.2.4 小结 |
第五章 旱黄瓜优良组合DNA指纹图谱构建及种子纯度鉴定 |
5.1 材料 |
5.2 试验方法 |
5.2.1 DNA提取 |
5.2.2 PCR扩增 |
5.2.3 电泳检测及指纹图谱构建 |
5.2.4 种子纯度鉴定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旱黄瓜优良组合DNA指纹图谱构建 |
5.3.2 旱黄瓜优良组合种子纯度鉴定 |
5.4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 |
6.1 结论 |
6.2 讨论 |
6.3 主要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四、利用自交系改良杂交种的遗传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15份利用美国杂交种创制的玉米种质基础归类及应用分析[J]. 王俊强,孙善文,韩业辉,于运凯,许健,周超,丁昕颖,马宝新.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22
- [2]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在玉米抗病和抗虫育种上的应用[J]. 金锐,张从合,朱全贵,苏法. 安徽农业科学, 2021(16)
- [3]一个调控玉米雄穗分枝数的F-box基因的鉴定和功能解析[D]. 秦心儿. 华中农业大学, 2021
- [4]87份糯玉米自交系的遗传多样性分析[J]. 陈志坚. 种子, 2021(06)
- [5]19个玉米自交系主要农艺性状的配合力及相关性分析[D]. 李威. 河南科技学院, 2021(07)
- [6]基于宽泛种质配合力和杂种优势分析发展玉米育种策略[D]. 于侃超. 东北农业大学, 2021
- [7]饲用型小黑麦RIL群体草产量相关性状的遗传分析及QTL定位[D]. 金星娜. 甘肃农业大学, 2021
- [8]基于RIL群体的小黑麦穗部性状遗传分析及QTL定位[D]. 常丹丹. 甘肃农业大学, 2021
- [9]大白菜杂种优势形成机理研究[D]. 岳丽昕.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1(01)
- [10]旱黄瓜品种试验及优良组合DNA指纹图谱构建[D]. 陈鸿鸵.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 202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