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利多卡因和布比卡因球周麻醉毒性反应2例(论文文献综述)
周丽莉,宗俭下,胡平平,胡隆基,庄志传[1](2019)在《布比卡因与利多卡因局部浸润麻醉毒性反应1例报告》文中研究表明对在眼科手术中发生局麻药毒性反应1例分析报告如下。1病例资料患者女,17岁,眼科检查:视力:右眼1.0,左眼1.2。2016年7月10日上午预约行两眼内眦赘皮矫正手术。术前常规消毒后给予0.75%盐酸布比卡因、2%盐酸利多卡因、盐酸肾上腺素1∶1∶0.0001混合液1mL左眼内眦皮肤局部浸润麻醉后,患者应答自如,手术开始顺利,接近术毕缝合皮肤切口时,病人诉述疼痛,我们用1mL针管注入回
张序昊[2](2019)在《超声联合神经刺激器定位降低腰丛联合坐骨神经阻滞局麻药全身毒性反应发生率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研究背景:由于超声(Ultrasound,US)技术临床的广泛应用以及加速康复外科理念(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ERAS)的临床指导,外周神经阻滞(Peripheral nerve block,PNB)被广泛地运用到患者术中麻醉管理以及术后镇痛,与此同时,相关的并发症越来越多,特别是局麻药全身毒性反应(Local Anesthetic Systemic Toxicity,LAST)。麻醉医师应当对LAST的发生随时保持警惕。LAST临床症状与血浆局麻药浓度成正相关,随着血药浓度的增加相继出现初期症状,例如金属味、听觉变化、口周麻木等;继而中枢神经兴奋,惊厥发生,全身抽搐;最后心血管抑制,出现呼吸心跳骤停。既往研究报道,与外周神经刺激器(Peripheral Nerve Stimulator;PNS)相比,US引导PNB可减少LAST发生率;其机制与避免局麻药(Local Anesthetics,LAs)血管内注射、延缓LAs的吸收、减少LAs的用量有关。但这些研究主要集中在表浅的神经,对于深部神经阻滞,例如腰丛和坐骨神经阻滞,US引导的安全性是否优于PNS仍不确定。本研究旨在探讨US引导下的深部神经阻滞与PNS引导相比,对LAST发生率的影响,旨在为临床麻醉中深部神经阻滞引导方式选择提供临床依据。既往研究主要将惊厥发作或心脏骤停作为LAST纳入标准;本研究将初期症状和轻微的中枢神经系统毒性症状亦纳入LAST统计之中并进行对照研究,虽然可能显着增加LAST的发生率,但从预防角度更具有临床意义。研究目的:本研究通过对比研究单用US引导、单用PNS引导以及联合使用US和PNS引导下实施腰丛神经阻滞(Lumbar Plexus Blocks,LPBs)和坐骨神经阻滞(Sciatic Nerve Blocks,SNBs)的LAST发生率,并找出与LAST相关的危险因素,旨在寻找深部神经阻滞麻醉中最佳引导定位方式,为临床麻醉管理提供一定的依据。研究方法:本研究已经通过本院伦理委员会审核并在中国临床试验注册中心注册。选择本院2016年6月2018年6月因下肢手术需行腰丛-坐骨神经阻滞麻醉的关节科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在PNS定位下(N组)、US定位下(U组)以及US联合PNS定位下(M组)实施腰丛-坐骨神经阻滞。LAs由0.4%罗哌卡因和0.4%利多卡因混合组成;LAs的总量由所需罗哌卡因的剂量决定(3mg/kg),腰丛神经和坐骨神经各注射一半;当罗哌卡因计算总量超过200mg时,腰丛神经和坐骨神经各注射25ml。该配方在本院、华西医院等多家大型三甲医院长期应用。主要观察指标为LAST发生率;次要指标包括麻醉穿刺时间、穿刺次数、穿刺深度;感觉和运动阻滞起效时间、感觉和运动阻滞恢复时间。根据LAST的危险因素,术前记录了患者的合并症,包括糖尿病、肾脏疾病、肝脏疾病、是否感染乙肝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结果:顺利完成300例研究;其中共发生18例LAST,发生率为6%;其中大部分LAST表现为初期症状或轻微的CNS症状,1例患者发生强直-痉挛性惊厥(发生率为3/1000),无呼吸、心脏骤停等严重LAST发生。18例中,N组4例、U组12例、M组2例。通过组间的多重比较,U组(12%)的LAST发生率明显高于N组(4%)(P=0.037)和M组(2%)(P=0.006)。18例LAST患者中有16名是女性;另外同时52例HBV感染患者,发生7例LAST;HBV感染与女性的比值比(Odds Ratio,OR)分别为3.352(95%CI,1.2339.108,P=0.013)和9.488(95%CI,2.14242.093,P=0.0004)。LBPs:穿刺时间U组(72±26.8)s、N组(68±30.1)s、M组(91±42.9)s,与单独使用PNS或US定位相比,US联合使用PNS延长麻醉操作时间(P<0.05)。穿刺次数U组(2.4±0.85)次、N组(2.3±0.97)次、M组(2.9±1.21)次,与单独使用PNS或US定位相比,US联合使用PNS增加进针次数(P<0.05)。SNBs:穿刺时间U组(63±17.7)s、N组(63±27.2)s、M组(81.9±39.1)s,与单独使用PNS或US定位相比,US联合使用PNS延长麻醉操作时间(P<0.05);穿刺次数U组(2.2±0.63)次、N组(2.1±0.96)次、M组(2.6±1.1)次,与单独使用PNS或US定位相比,US联合使用PNS增加进针次数(P<0.05)。LPBs运动阻滞起效时间N组(9.5±3.55)min明显短于U组(11.30±4.94)min和M组(11.10±4.38)min(P<0.05)。SNBs中与U组、M组相比,N组患者感觉阻滞起效时间和运动阻滞起效时间明显缩短;同时,N组的感觉阻滞恢复时间和运动阻滞恢复时间明显长于U组和M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深部神经阻滞例如腰丛、坐骨神经阻滞,US引导反而较神经刺激器有更高的LAST发生率,联合使用PNS可以有效降低其LAST的发生。推测其可能与US探头压迫以及基础疾病例如HBV携带者等有关,对临床上此类患者的深部神经阻滞麻醉强烈建议US联合神经刺激器引导。
李艳[3](2017)在《新型4-芳香基-1,4二氢吡啶的合成及其局部麻醉效果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研究先合成得到四种4芳香基-1,4-二氢吡啶(4-Aryl-1,4-dihydropyridines)化合物,并通过与临床常用局麻药比较,进一步分析其局麻作用和毒性反应,为寻找更好的局麻药提供理论依据和实验基础。方法将100ml乙醇中分次加入1Ommol醋酸铵、1Ommol芳香醛、1Ommol乙酰乙酸乙酯,回流2-3h,然后冷却至室温,合成四种4芳香基-1,4-二氢吡啶化合物,并分析晶体结构。通过建立多种动物模型来分析比较4芳香基-1,4-二氢吡啶与常用局麻药利多卡因、丁卡因、罗哌卡因、布比卡因在表面麻醉、局部浸润麻醉、外周神经阻滞和腰麻的效果。建立大鼠局麻药神经毒性和心脏毒性的模型,分析比较4芳香基-1,4-二氢吡啶化合物与常用局麻药的毒性反应和脂肪乳剂对局麻药毒性反应的逆转作用。结果1.得到四种4芳香基-1,4-二氢吡啶化合物,分别命名为4芳香基-1,4-二氢吡啶化合物1、4芳香基-1,4-二氢吡啶化合物2、4芳香基-1,4-二氢吡啶化合物3、4芳香基-1,4-二氢吡啶化合物4。2.通过动物表面麻醉和局部浸润麻醉模型研究,发现只有4芳香基-1,4-二氢吡啶4具有麻醉作用,表面麻醉效果优于丁卡因、布比卡因和利多卡因(P<0.05),通过对角膜的六边形细胞比率(6A)、角膜细胞变异系数(CV)、中央角膜厚度的研究发现4芳香基-1,4-二氢吡啶4对角膜无明显的损伤;局部浸润麻醉效果也优于利多卡因、罗哌卡因、布比卡因(P<0.05)。3.分别将4芳香基-1,4-二氢吡啶化合物4和罗哌卡因、布比卡因对大鼠尾局部行神经阻滞,显示4芳香基-1,4-二氢吡啶化合物4的麻醉作用持续时间长,与罗哌卡因、布比卡因神经阻滞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通过建立大鼠腰麻模型,比较4芳香基-1,4-二氢吡啶化合物4、罗哌卡因、布比卡因腰麻的效果,显示4芳香基-1,4-二氢吡啶化合物4镇痛作用和作用时效优于罗哌卡因和布比卡因。与其他两药相较,4芳香基-1,4-二氢吡啶化合物4还能降低腰麻大鼠脑脊液中TNF-α和IL-2的分泌和抑制Caspase3活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5.4芳香基-1,4-二氢吡啶化合物4也具有局麻药共同的毒性反应,中毒剂量可致不同程度的心脏毒性或中枢神经毒性。脂肪乳剂能逆转大鼠4芳香基-1,4-二氢吡啶化合物4中毒时的不良心脏反应和惊厥、抽搐等神经毒性反应(P<0.05)。结论本研究成功制备的四种4芳香基-1,4-二氢吡啶化合物1~4中,只有4芳香基-1,4-二氢吡啶化合物4具有麻醉活性。其表面麻醉、局部浸润麻醉、神经阻滞麻醉、腰麻效果都好,但是过量使用也同样具有神经和心脏毒性,用脂肪乳剂可逆转4芳香基-1,4-二氢吡啶的心脏和中枢神经毒性。
杨影,程依琏,罗谦[4](2015)在《罗哌卡因联合利多卡因在青光眼手术麻醉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罗哌卡因联合利多卡因与利多卡因与布比卡因混合液在青光眼手术麻醉中的应用。方法选择72例行青光眼手术的患者,随机分成2组:罗哌卡因联合利多卡因组(罗哌利多组)37例,利多卡因联合布比卡因混合组(利多布比组)35例,由同一位手术医师对手术患者施行麻醉。在注射麻醉药后的5min、10min、15min评估患者感觉和运动阻滞情况,同时监测患者的心电图、Sp O2、血压、心率,术后1h、3h、6h评估运动阻滞程度,术后1h、3h、6h、24h评定患者的疼痛情况,同时统计两组出现一过性黑蒙的发生率。结果 72例青光眼患者中,罗哌利多组(37例)有2例患者出现心率、血压、Sp O2及心电图明显改变,而利多布比组(35例)有7例术中心率、血压有明显升高,Sp O2、心电图波动较明显。利多布比组的感觉和运动阻滞起效时间分别为(2±1)min和(7±2)min;罗哌利多组感觉阻滞起效时间为(3±1)min,只有3例患者有运动阻滞,而其余34例患者没有明显的运动阻滞。感觉阻滞两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运动阻滞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不同时间无疼痛患者例数罗哌利多组全部优于利多布比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为P<0.01)。球周注射后出现一过性黑蒙的例数罗哌利多组0例,利多布比组2例(6%),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罗哌卡因联合利多卡因在青光眼手术麻醉中应用是安全、有效、患者更舒适的麻醉方法。
黄迪,陈勇,窦元元[5](2014)在《布比卡因注射液致不良反应文献分析》文中认为目的:分析布比卡因注射液致药品不良反应的特点和规律,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以"布比卡因"、"不良反应"等关键词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维普资讯网和万方数据库文献,共检索20002013年布比卡因注射液致不良反应病例56例,对报告进行统计与分析。结果:布比卡因注射液所致不良反应可发生于各个年龄段,多在用药10 min内发生。其不良反应可累及多个系统和器官,主要表现为心血管系统损害、中枢神经系统、呼吸系统和全身性损害等。结论:布比卡因注射液所致不良反应多在短时间内发生,应加强临床用药监测,防范不良反应的发生。目前,国内说明书存在不良反应信息提示不足的情况,建议相关部门对说明书进行修改和完善。
李江涛[6](2012)在《利多卡因代谢物MEGX在蛛网膜下腔麻醉致死犬体内的死后再分布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1.建立多种条件影响下利多卡因蛛网膜下腔麻醉致死犬的死后再分布模型;2.建立生物检材中利多卡因及其代谢产物MEGX的HPLC同时测定方法;3.研究利多卡因及其代谢物MEGX在蛛网膜下腔麻醉致死犬体内各脏器死后再分布的特点及其规律,比较不同死亡条件以及不同死后心脏处理方式下,利多卡因及其代谢物MEGX的死后再分布特点,为利多卡因麻醉意外案件的法医学鉴定以及死后再分布发生机制的研究提供实验依据。方法:1.动物模型制备:随即选取本地雄性实验犬21只分为三组,实验组1、2、3犬经蛛网膜下腔匀速注入利多卡因15mg/kg,实验组1注药后不作处理,实验组2于死后结扎出入心脏的血管,实验组3在注药时完全至于CO2环境中,于死后0h,2h,6h,10h,24h,48h,72h提取实验犬心血、肝脏、大脑、肌肉,检测各组织中利多卡因及其代谢产物MEGX的含量,对照组以生理盐水代替,提取对应检材作为空白对照。2.检测分析方法:取血及各组织样品,加入内标物普鲁卡因,酸化,碱化后,用乙醚提取两次,挥干,定容,保留时间定性,HPLC内标法、工作曲线法定量。3.统计学处理:实验所得数据用均数标准差(x s)表示,多样本均数比较采用方差分析,各组数据用SPSS13.0软件进行t检验。结果:1.检测分析:心血和肝脏中利多卡因液相色谱检测的回归方程分别为Y=0.217X+0.019和Y=0.214X+0.113,相关系数分别为0.996和0.988,线性检测范围均为(0.2~100)μg/ml、最低检出浓度分别为0.05μg/ml或μg/g;心血和肝脏中MEGX液相色谱检测的回归方程分别为Y=0.514X+0.033和Y=0.440X+0.292,相关系数分别为0.995和0.993,线性检测范围均为(0.2~20)μg/ml、最低检出浓度分别为0.05μg/ml或μg/g,方法回收率96±9.0%-105.4±6.3%,RSD均小于5%。2.死后再分布:实验组1心血内利多卡因死后10小时含量显着增高(Ct/C0为2.03),与死后0时刻相比其差别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心血内MEGX含量10小时含量同样显着增高(Ct/C0为2.11)。肝脏内MEGX含量死后2小时达到高峰,与死后0时刻相比其差别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后期含量下降。脑组织中利多卡因变化趋势为前期持续升高,MEGX含量则表现为低浓度平衡,变化趋势不大。肌肉中利多卡因变化幅度同样较小,MEGX含量较低。实验组2心血和肌肉中利多卡因和MEGX含量稳定。死后结扎心脏后,肝脏内利多卡因含量于死后48小时浓度达到高峰,其含量与死后0时刻相比其差别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脑组织中利多卡因变化趋势为前期持续升高,于死后72小时达到最高值,死后0时刻相比其差别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较实验组1和实验组2,二氧化碳吸入组(实验组3),各时间段检材内利多卡因及MEGX含量均较低,且变化趋势不明显。结论:1.动物模型制备:本实验建立了多种条件影响下利多卡因蛛网膜下腔麻醉致死犬的死后再分布模型,所建模型可用于法医毒物动力学研究。2.检测分析方法:本实验建立了生物检材中同时测定利多卡因及MEGX的HPLC分析方法,所建方法可用于利多卡因中毒案件法医学鉴定。3.利多卡因及其代谢产物MEGX在蛛网膜下腔麻醉致死犬体内均可发生死后再分布;除通过血路扩散外,由心肌向心血弥散也是影响心血中利多卡因死后变化的重要因素;pH值和弥散距离均为影响利多卡因及其代谢产物死后死后再分布的主要因素。4.在利多卡因麻醉意外的法医学鉴定中,应充分考虑利多卡因及其代谢产物MEGX死后再分布对毒物分析结果的影响,肌肉或脑可作为推测死亡当时体内利多卡因或MEGX含量含量的首选检材
沈亚建[7](2011)在《局部麻醉药及其不良反应研究进展》文中提出局部麻醉药主要包括酯类和酰胺类。在局部麻醉药应用过程中,不良反应主要有两大类,神经毒性和心血管毒性。所以,局部麻醉药在应用过程中,要严格注意其不良反应的发生,以提高局部麻醉药的应用效果。局部麻醉在临床应用广泛,而
杨希革[8](2011)在《右美托咪啶预注对利多卡因心脏毒性的实验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通过右美托咪啶预注预防利多卡因心脏毒性反应的可行性。方法:成熟Wistar大鼠,30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10只大鼠。A组为右美托咪啶0μg/kg组,B组为右美托咪啶5μg/kg组,C组为右美托咪啶10μg/kg组。行10%水合氯醛4ml/kg腹腔麻醉,经右侧股动脉直接测压、经左侧股静脉置入导管给药。在实验组中,通过左侧股静脉10mmin泵入相对剂量的右美托咪啶1ml。10mmin后以1ml/h泵入2%利多卡因,直至动物产生中毒症状为止,动物一旦产生中毒症状,立即停止用药。利多卡因中毒的界定:ECG波形中发生改变,增宽幅度>基础值20%或出现心律失常、心率变化>基础值25%、MAP下降>25%可定义为利多卡因中毒。动物产生利多卡因等局麻药中毒症状时通过右侧股动脉抽取动脉血,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中利多卡因浓度。分析给入不同浓度右美托咪啶与血中利多卡因浓度的关系。结果:A、B、C三组中实验大鼠的体重和血流动力学指标(基础值)无统计学差异(P>0.05);A组大鼠利多卡因中毒时血药浓度为1.049±0.883μg/ml, B组大鼠利多卡因中毒时血药浓度为5.460±1.814μg/ml,C组大鼠利多卡因中毒时血药浓度为6.066±2.715μg/ml。.结论:右美托咪啶对利多卡因引起的心脏毒性反应有较好的预防作用。
孙立[9](2009)在《区域麻醉神经并发症临床调查及其预防措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现代麻醉已经发展到高预测性和低失败率的水平,对于优秀的麻醉工作者,能成功的实施麻醉并不是最重要的事情,而是要有能力去预测、认识以及处理麻醉过程中出现或者可能出现的不良事件,其中就包括麻醉所带来的各种并发症。区域麻醉是一种经济便捷的麻醉方法,也是现代麻醉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应用最为广泛的是蛛网膜下腔麻醉、硬膜外麻醉、腰硬联合麻醉(Combined spinal and epidural anesthesia, CSEA)和臂丛麻醉。能够正确判断和处理区域麻醉并发症[1],例如:心跳骤停,抽搐,局麻药毒性反应,神经损伤并发症等在临床麻醉工作中尤为重要。特别是局麻药入血后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Central nervous system, CNS)和心血管系统毒性反应,发生突然,预后不良,后果严重[2]。能够影响区域麻醉并发症发生的因素很多如骨质疏松、术前神经系统疾病等[3],麻醉医师能够根据危险因素选择适当的麻醉方式或操作显得尤为重要。遗憾的是,目前仍然没有全国或地区性关于局部麻醉、椎管内麻醉并发症发生率的统计数字,也没有用标准化的临床流行病调查方法对影响并发症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对于区域麻醉造成的并发症,目前也尚无效果确切、施行简便的治疗方法或预防措施。本研究针对全国11家三级甲等医院麻醉中心施行区域麻醉操作的病人进行为期一年的前瞻性队列研究,不采用任何干预手段,调查区域麻醉几种不同并发症(以神经并发症为主)的发生情况。并且对影响神经并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进行统计分析,从而通过大样本推断全国整体区域麻醉并发症临床现状。同时通过构建大鼠局麻药毒性反应模型,研究中药单体人参皂甙RD注射液对于局麻药神经及心脏毒性反应的保护作用。以期为中药用于临床预防区域麻醉并发症奠定实验基础。一、实验一:多中心区域麻醉并发症临床调查1目的针对全国30家医院临床实施区域麻醉操作病人进行流行病学调查,不采用任何干预手段,观察区域麻醉几种不同并发症(以神经并发症为主)的发生情况。2调查方法由临床麻醉医生填写《区域麻醉神经并发症记录单》,入选病人标准为临床施行区域麻醉操作病人,每中心设专人进行随访并将调查表录入ACCESS 2003数据库系统。该流程持续1年。利用SQL server系统进行数据汇总及分析,观察区域麻醉神经并发症发生率及危险因素。3结果共调查11家三级甲等医院麻醉中心施行区域麻醉操作病人24754例,包括硬膜外麻醉14106例,蛛网膜下腔麻醉2670例,腰硬联合麻醉4363例,神经阻滞麻醉2748例,其他麻醉960例。在这些病人中共有952例发生了不同类型的神经并发症,包括霍纳氏综合征8例,喉返神经阻滞6例,局麻药毒性反应10例,外周神经损伤8例,心脏骤停1例,血肿1例,抽搐2例,穿刺点疼痛693例,导管折断1例,截瘫1例,马尾综合征1例,头痛116例,异常广泛阻滞1例,暂时性神经根激惹103例。因此区域麻醉并发症发生率为3.68%。4结论并发症的发生超出了预期估计,我们猜想这可能与严密的前瞻性设计有关系。同时所有发生并发症的病例都由专门的麻醉医生进行了病例复审,以明确诊断。这次的区域麻醉神经并发症临床调查提供了较为可靠的并发症发生数字,同时也为进一步的分析和研究提供了可能性。这只是部分的调查结果,该调查研究仍在持续中。二、实验二:人参皂甙RD注射液对大鼠布比卡因中枢及心脏毒性的影响1目的探讨提前注射人参皂甙Rd注射液对大鼠布比卡因中枢及心脏毒性作用的影响。2方法实验动物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人参皂甙Rd组(R组)和溶剂组(S组)三组,每组十只。监测肢体II导联心电图(ECG),大鼠股动、静脉分别置入24G套管针用来监测动脉血压、备抽取血样和泵注布比卡因。静脉泵注0.5%布比卡因2 mg·kg -1·min –1前30 min, R组大鼠腹腔注射人参皂甙Rd注射液30 mg·kg –1, C组和S组大鼠分别腹腔注射相同容积生理盐水和Rd溶剂丙二醇。记录各基础参数后,微量泵以2mg·kg-1·min-1速度泵入0.5%布比卡因,密切观察动物,分别记录其发生抽搐、心律失常、平均动脉压(MAP)降至40 mmHg和心跳停止的时间,并计算布比卡因累积用量。分别在每时间点抽取动脉血行动脉血气分析。3结果各组动物血压在泵注布比卡因后均比泵注前升高,心率均明显降低,但组间无统计学差异。平均动脉压(MAP)降至40 mmHg时,R组动脉血气氧分压(PO2)为21.92±7.05 kPa,明显高于C组9.85±4.85 kPa。局麻药中毒出现抽搐、心律失常、平均动脉压(MAP)降至40 mmHg及心跳停止时R组的局麻药用量分别为:17.35±1.62, 18.06±5.24,30.01±5.00和40.28±6.65 mg? kg –1,明显大于相应的C组局麻药用量:13.77±1.31, 13.40±4.73,24.24±5.76和32.01±6.58 mg·kg –1(P <0.05)。4结论人参皂甙Rd注射液预处理可明显减轻布比卡因对大鼠的中枢及心脏毒性。三、实验三:人参皂甙Rd注射液预处理对大鼠布比卡因中枢及心脏毒性保护作用部分机制1目的探讨预先给予人参皂甙Rd注射液减轻大鼠布比卡因中枢及心脏毒性作用的部分机制。2方法选取3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人参皂甙Rd组(R组)和溶剂组(S组)(n = 10)。监测肢体II导联心电图(ECG),异氟醚麻醉下大鼠股动脉置入24G套管针监测动脉血压和备抽取血样,大鼠股静脉置入24G套管针泵注布比卡因。在静脉泵注0.5%布比卡因2 mg·kg-1min–1前30 min,R组大鼠腹腔注射人参皂甙Rd注射液30 mg/kg, C组和S组大鼠分别腹腔注射相同容积生理盐水和Rd溶剂丙二醇。记录各基础参数,在微量泵泵注0.5%布比卡因2 mg·kg-1·min-1的同时停止吸入麻醉药。观察动物发生抽搐、心律失常、平均动脉压(MAP)降至40 mmHg和心跳停搏的时间,并计算布比卡因累积剂量,在其泵药前、发生抽搐、平均动脉压(MAP)降至40 mmHg时分别抽取动脉血1ml。提取血清,检测不同时间点血清NO及NOS活性。3结果R组大鼠布比卡因毒性反应耐受剂量在抽搐、心律失常、平均动脉压(MAP)降至40 mmHg及心跳停搏四个时间点均明显大于C组。泵注布比卡因后,各组动物NOS活性均比泵注前下降,NO活性在抽搐时比泵注前升高,在平均动脉压(MAP)降至40 mmHg时下降至泵注前水平。局麻药中毒出现抽搐、平均动脉压(MAP)降至40 mmHg时,R组血清NO及NOS活性均明显高于C组和S组。4结论预先给予人参皂甙Rd注射液可明显减轻布比卡因对大鼠的中枢及心脏毒性,其机制可能是提高NO及NOS活性水平。
孙立[10](2010)在《区域麻醉并发症多中心临床调查及其预防措施实验研究》文中指出现代麻醉已经发展到高预测性和低失败率的水平,对于优秀的麻醉工作者,能成功的实施麻醉并不是最重要的事情,而是要有能力去预测、认识以及处理麻醉过程中出现或者可能出现的不良事件,其中就包括麻醉所带来的各种并发症。区域麻醉是一种经济便捷的麻醉方法,也是现代麻醉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应用最为广泛的是蛛网膜下腔麻醉、硬膜外麻醉、腰硬联合麻醉(Combined spinal and epidural anesthesia, CSEA)和臂丛麻醉。能够正确判断和处理区域麻醉并发症[1],例如:心跳骤停,抽搐,局麻药毒性反应,神经损伤并发症等在临床麻醉工作中尤为重要。特别是局麻药入血后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Central nervous system, CNS)和心血管系统毒性反应,发生突然,预后不良,后果严重[2]。能够影响区域麻醉并发症发生的因素很多如骨质疏松、术前神经系统疾病等[3],麻醉医师能够根据危险因素选择适当的麻醉方式或操作显得尤为重要。遗憾的是,目前仍然没有全国或地区性关于局部麻醉、椎管内麻醉并发症发生率的统计数字,也没有用标准化的临床流行病调查方法对影响并发症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对于区域麻醉造成的并发症,目前也尚无效果确切、施行简便的治疗方法或预防措施。本研究针对全国11家三级甲等医院麻醉中心施行区域麻醉操作的病人进行为期一年的前瞻性队列研究,不采用任何干预手段,调查区域麻醉几种不同并发症(以神经并发症为主)的发生情况。并且对影响神经并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进行统计分析,从而通过大样本推断全国整体区域麻醉并发症临床现状。同时通过构建大鼠局麻药毒性反应模型,研究中药单体人参皂甙RD注射液对于局麻药神经及心脏毒性反应的保护作用。以期为中药用于临床预防区域麻醉并发症奠定实验基础。一、实验一:多中心区域麻醉并发症临床调查1目的针对全国11家医院临床实施区域麻醉操作病人进行流行病学调查,不采用任何干预手段,观察区域麻醉几种不同并发症(以神经并发症为主)的发生情况。2调查方法由临床麻醉医生填写《区域麻醉神经并发症记录单》,入选病人标准为临床施行区域麻醉操作病人,每中心设专人进行随访并将调查表录入ACCESS 2003数据库系统。该流程持续1年。利用SQL server系统进行数据汇总及分析,观察区域麻醉神经并发症发生率及危险因素。3结果共调查11家三级甲等医院麻醉中心施行区域麻醉操作病人24754例,包括硬膜外麻醉14106例,蛛网膜下腔麻醉2670例,腰硬联合麻醉4363例,神经阻滞麻醉2748例,其他麻醉960例。在这些病人中共有952例发生了不同类型的神经并发症,包括霍纳氏综合征8例,喉返神经阻滞6例,局麻药毒性反应10例,外周神经损伤8例,心脏骤停1例,血肿1例,抽搐2例,穿刺点疼痛693例,导管折断1例,截瘫1例,马尾综合征1例,头痛116例,异常广泛阻滞1例,暂时性神经根激惹103例。因此区域麻醉并发症发生率为3.84%。4结论并发症的发生超出了预期估计,我们猜想这可能与严密的前瞻性设计有关系。同时所有发生并发症的病例都由专门的麻醉医生进行了病例复审,以明确诊断。这次的区域麻醉神经并发症临床调查提供了较为可靠的并发症发生数字,同时也为进一步的分析和研究提供了可能性。这只是部分的调查结果,该调查研究仍在持续中。二、实验二:人参皂甙RD注射液对大鼠布比卡因中枢及心脏毒性的影响1目的探讨提前注射人参皂甙Rd注射液对大鼠布比卡因中枢及心脏毒性作用的影响。2方法实验动物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人参皂甙Rd组(R组)和溶剂组(S组)三组,每组十只。监测肢体II导联心电图(ECG),大鼠股动、静脉分别置入24G套管针用来监测动脉血压、备抽取血样和泵注布比卡因。静脉泵注0.5%布比卡因2 mg·kg -1·min -1前30 min, R组大鼠腹腔注射人参皂甙Rd注射液30 mg·kg -1, C组和S组大鼠分别腹腔注射相同容积生理盐水和Rd溶剂丙二醇。记录各基础参数后,微量泵以2mg·kg-1·min-1速度泵入0.5%布比卡因,密切观察动物,分别记录其发生抽搐、心律失常、平均动脉压(MAP)降至40 mmHg和心跳停止的时间,并计算布比卡因累积用量。分别在每时间点抽取动脉血行动脉血气分析。3结果各组动物血压在泵注布比卡因后均比泵注前升高,心率均明显降低,但组间无统计学差异。平均动脉压(MAP)降至40 mmHg时,R组动脉血气氧分压(PO2)为21.92±7.05 kPa,明显高于C组9.85±4.85 kPa。局麻药中毒出现抽搐、心律失常、平均动脉压(MAP)降至40 mmHg及心跳停止时R组的局麻药用量分别为:17.35±1.62, 18.06±5.24,30.01±5.00和40.28±6.65 mg·kg–1,明显大于相应的C组局麻药用量:13.77±1.31, 13.40±4.73,24.24±5.76和32.01±6.58 mg·kg–1(P <0.05)。4结论人参皂甙Rd注射液预处理可明显减轻布比卡因对大鼠的中枢及心脏毒性。三、实验三:人参皂甙Rd注射液预处理对大鼠布比卡因中枢及心脏毒性保护作用部分机制1目的探讨预先给予人参皂甙Rd注射液减轻大鼠布比卡因中枢及心脏毒性作用的部分机制。2方法选取3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人参皂甙Rd组(R组)和溶剂组(S组)(n = 10)。监测肢体II导联心电图(ECG),异氟醚麻醉下大鼠股动脉置入24G套管针监测动脉血压和备抽取血样,大鼠股静脉置入24G套管针泵注布比卡因。在静脉泵注0.5%布比卡因2 mg·kg-1min–1前30 min,R组大鼠腹腔注射人参皂甙Rd注射液30 mg/kg, C组和S组大鼠分别腹腔注射相同容积生理盐水和Rd溶剂丙二醇。记录各基础参数,在微量泵泵注0.5%布比卡因2 mg·kg-1·min-1的同时停止吸入麻醉药。观察动物发生抽搐、心律失常、平均动脉压(MAP)降至40 mmHg和心跳停搏的时间,并计算布比卡因累积剂量,在其泵药前、发生抽搐、平均动脉压(MAP)降至40 mmHg时分别抽取动脉血1ml。提取血清,检测不同时间点血清NO及NOS活性。3结果R组大鼠布比卡因毒性反应耐受剂量在抽搐、心律失常、平均动脉压(MAP)降至40 mmHg及心跳停搏四个时间点均明显大于C组。泵注布比卡因后,各组动物NOS活性均比泵注前下降,NO活性在抽搐时比泵注前升高,在平均动脉压(MAP)降至40 mmHg时下降至泵注前水平。局麻药中毒出现抽搐、平均动脉压(MAP)降至40 mmHg时,R组血清NO及NOS活性均明显高于C组和S组。4结论预先给予人参皂甙Rd注射液可明显减轻布比卡因对大鼠的中枢及心脏毒性,其机制可能是提高NO及NOS活性水平。
二、利多卡因和布比卡因球周麻醉毒性反应2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利多卡因和布比卡因球周麻醉毒性反应2例(论文提纲范文)
(1)布比卡因与利多卡因局部浸润麻醉毒性反应1例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1 病例资料 |
2 分析 |
3 治疗 |
(2)超声联合神经刺激器定位降低腰丛联合坐骨神经阻滞局麻药全身毒性反应发生率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
英文摘要 |
中文摘要 |
1.前言 |
2.资料和方法 |
3.结果 |
4.讨论 |
结论 |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局麻药全身毒性反应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3)新型4-芳香基-1,4二氢吡啶的合成及其局部麻醉效果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4芳香基-1,4-二氢吡啶化合物与传统常用局麻药在表面麻醉和浸润麻醉中的比较 |
1.1 材料与方法 |
1.2 结果 |
1.3 讨论 |
1.4 小结 |
第二章 4芳香基-1,4-二氢吡啶与罗哌卡因、布比卡因在神经阻滞、腰麻效果中的比较 |
2.1 材料与方法 |
2.2 结果 |
2.3 讨论 |
2.4 小结 |
第三章 4芳香基-1,4-二氢吡啶的毒性作用和脂肪乳剂逆转作用比较 |
3.1 材料与方法 |
3.2 结果 |
3.3 讨论 |
3.4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缩略词表 |
博士在读期间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4)罗哌卡因联合利多卡因在青光眼手术麻醉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2 结 果 |
3 讨 论 |
(5)布比卡因注射液致不良反应文献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来源与方法 |
1.1 资料来源 |
1.2 方法 |
2 结果 |
2.1 性别与年龄 |
2.2 发生不良反应的时间 |
2.3 给药途径及用药剂量 |
2.4 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 |
3 讨论 |
3.1 不良反应与患者性别、年龄 |
3.2 不良反应与用药时间 |
3.3 不良反应与给药途径及用药剂量 |
3.4 不良反应临床表现分析 |
(6)利多卡因代谢物MEGX在蛛网膜下腔麻醉致死犬体内的死后再分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1 材料 |
2 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小结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致谢 |
(7)局部麻醉药及其不良反应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局部麻醉药物 |
1.1 普鲁卡因 |
1.2 丁卡因 |
1.3 利多卡因 |
1.4 布比卡因 |
1.5 高乌甲素 |
2 不良反应 |
2.1 过敏反应 |
2.2 毒性反应 |
2.2.1 神经毒性反应: |
2.2.2 心脏毒性: |
(8)右美托咪啶预注对利多卡因心脏毒性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第2章 综述 |
2.1 常用局麻药的分类 |
2.2 局部麻醉药毒性与药物代谢动力学 |
2.3 局麻药毒性反应的原因 |
2.4 局麻药毒性反应的临床表现 |
2.5 局麻药的毒性反应的病理生理机制 |
2.6 局麻药临床应用的注意方面 |
2.7 局麻药全身毒性反应的治疗 |
2.8 局麻药中毒救治的几个特殊问题 |
2.9 局麻药全身毒性反应的预防 |
2.10 局麻药中毒治疗的新进展 |
第3章 材料与方法 |
3.1 药品与仪器 |
3.2 动物选择与分组 |
3.3 实验动物麻醉与分组处理 |
3.4 血浆样品预处理 |
3.5 色谱条件 |
3.6 统计学处理 |
第4章 结果 |
4.1 一般资料 |
4.2 实验结果 |
4.3 高效液相色谱图 |
第5章 讨论 |
5.1 实验背景和实验目的 |
5.2 局麻药的毒性反应 |
5.3 利多卡因的心脏毒性 |
5.4 利多卡因心脏毒性的治疗和预防 |
5.5 右美托咪啶的临床药理 |
第6章 结论 |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9)区域麻醉神经并发症临床调查及其预防措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文献回顾 |
实验一 多中心区域麻醉神经并发症临床调查 |
1 标准 |
1.1 参与单位 |
1.2 入选和排除标准 |
1.3 调查内容 |
2 方法 |
2.1 调查方法 |
2.2 数据库建立 |
2.3 实验流程 |
2.4 偏倚控制 |
3 结果 |
3.1 病例基本情况 |
3.2 神经并发症发生情况 |
4 讨论 |
实验二 人参皂甙 Rd 注射液对大鼠布比卡因中枢 及心脏毒性的影响 |
1 材料 |
1.1 实验动物 |
1.2 主要试剂 |
1.3 主要仪器 |
2 方法 |
2.1 动物分组 |
2.2 局麻药毒性反应模型的建立 |
2.3 血流动力学检测 |
2.4 局麻药毒性反应时间测定 |
2.5 局麻药剂量计算 |
2.6 统计学方法 |
3 结果 |
3.1 局麻药毒性剂量结果 |
3.2 血流动力学结果 |
3.3 血气分析结果 |
4 讨论 |
实验三 人参皂甙 Rd 注射液减轻大鼠布比卡因中 枢及心脏毒性作用部分机制 |
1 材料 |
1.1 实验动物 |
1.2 主要试剂 |
1.3 主要仪器 |
2 方法 |
2.1 动物分组 |
2.2 局麻药毒性反应模型的建立 |
2.3 血流动力学检测 |
2.4 局麻药毒性剂量测定 |
2.5 NO 及NOS 酶活力测定麻药剂量计算 |
2.6 统计学方法 |
3 结果 |
3.1 局麻药毒性剂量结果 |
3.2 血流动力学结果 |
5 讨论 |
小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个人简历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10)区域麻醉并发症多中心临床调查及其预防措施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文献回顾 |
正文 |
实验一 多中心区域麻醉神经并发症临床调查 |
1 标准 |
1.1 参与单位 |
1.2 入选和排除标准 |
1.3 调查内容 |
2 方法 |
2.1 调查方法 |
2.2 数据库建立 |
2.3 实验流程 |
2.4 偏倚控制 |
3 结果 |
3.1 病例基本情况 |
3.2 神经并发症发生情况 |
4 讨论 |
实验二 人参皂甙RD 注射液对大鼠布比卡因中枢及心脏毒性的影响 |
1 材料 |
1.1 实验动物 |
1.2 主要试剂 |
1.3 主要仪器 |
2 方法 |
2.1 动物分组 |
2.2 局麻药毒性反应模型的建立 |
2.3 血流动力学检测 |
2.4 局麻药毒性反应时间测定 |
2.5 局麻药剂量计算 |
2.6 统计学方法 |
3 结果 |
3.1 局麻药毒性剂量结果 |
3.2 血流动力学结果 |
3.3 血气分析结果 |
4 讨论 |
实验三 人参皂甙RD 注射液减轻大鼠布比卡因中枢及心脏毒性作用部分机制 |
1 材料 |
1.1 实验动物 |
1.2 主要试剂 |
1.3 主要仪器 |
2 方法 |
2.1 动物分组 |
2.2 局麻药毒性反应模型的建立 |
2.3 血流动力学检测 |
2.4 局麻药毒性剂量测定 |
2.5 NO 及NOS 酶活力测定麻药剂量计算 |
2.6 统计学方法 |
3 结果 |
3.1 局麻药毒性剂量结果 |
3.2 血流动力学结果 |
5 讨论 |
小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个人简历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四、利多卡因和布比卡因球周麻醉毒性反应2例(论文参考文献)
- [1]布比卡因与利多卡因局部浸润麻醉毒性反应1例报告[J]. 周丽莉,宗俭下,胡平平,胡隆基,庄志传. 青岛医药卫生, 2019(02)
- [2]超声联合神经刺激器定位降低腰丛联合坐骨神经阻滞局麻药全身毒性反应发生率的研究[D]. 张序昊.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 2019(03)
- [3]新型4-芳香基-1,4二氢吡啶的合成及其局部麻醉效果的研究[D]. 李艳. 南方医科大学, 2017(12)
- [4]罗哌卡因联合利多卡因在青光眼手术麻醉中的应用[J]. 杨影,程依琏,罗谦. 四川医学, 2015(01)
- [5]布比卡因注射液致不良反应文献分析[J]. 黄迪,陈勇,窦元元. 中国药物评价, 2014(04)
- [6]利多卡因代谢物MEGX在蛛网膜下腔麻醉致死犬体内的死后再分布研究[D]. 李江涛. 山西医科大学, 2012(03)
- [7]局部麻醉药及其不良反应研究进展[J]. 沈亚建.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1(15)
- [8]右美托咪啶预注对利多卡因心脏毒性的实验研究[D]. 杨希革. 吉林大学, 2011(09)
- [9]区域麻醉神经并发症临床调查及其预防措施研究[D]. 孙立. 第四军医大学, 2009(03)
- [10]区域麻醉并发症多中心临床调查及其预防措施实验研究[D]. 孙立. 第四军医大学, 20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