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电浮法处理废水的新方法(论文文献综述)
徐晓辰[1](2021)在《三种非晶合金对两种废水的降解性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水是生命存在与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水的污染将严重威胁各类物种的存在。在印染、石油开采与炼制活动中,均产生大量废水,这些废水如不及时处理,将引起水资源的严重污染。非晶合金作为一类金属材料,具有原子能态高,结构均匀性好,耐腐蚀等特点,已显示出对多种印染废水具有降解效果,但针对含油废水的研究鲜有报道。同时非晶种类不同,对应的优化处理方法也不尽相同。本文基于铁基、铝基、铜基三种非晶合金,选取模拟直接蓝6(DB 6)印染废水和模拟含油废水,分别采用Fenton法、零价金属还原法、电解法,研究不同降解方法对两种废水的降解能力和降解机理,其中采用脱色率和化学需氧量(COD)去除率分别表征对印染废水和含油废水的降解能力。以Fe78Si9B13非晶条带所组成的Fenton试剂对DB 6废水溶液进行处理,与其零价金属还原法相比,具有处理时间短、脱色率高等特点。在优化的工艺条件下,30 min内脱色率可以达到99.91%,降解速率常数为0.160 min-1,降解机理与传统的高级氧化法一致。以Cu46Zr45Al7Y2非晶条带还原法降解DB 6废水溶液,在优化的工艺参数条件下,在60 min后脱色率达到98.76%。降解机理主要为酸性条件下的腐蚀作用与零价金属的还原降解。而采用以Al86Ni10Y4非晶条带为阳极,石墨为阴极的电化学法,可以使p H为酸性和碱性的DB 6印染废水都能实现很好的降解效果,并且在较短的20 min内就可以使脱色率达到95.22%。其主要降解机理为电解氧化、电解还原以及电絮凝的作用。从缩短工艺流程和实用的角度出发,DB 6废水溶液的降解优先选用以Al86Ni10Y4非晶条带为阳极,石墨为阴极的电化学法;从提高条带循环使用次数角度出发,可以选择以Cu46Zr45Al7Y2非晶条带为催化剂的零价金属还原法;从最佳降解效果考虑,可以选用Fe78Si9B13非晶条带的类芬顿法。分别以Cu46Zr46Al7Y1、Al86Ni10Y4和Fe78Si9B13非晶合金为阳极,石墨为阴极,组成三个电化学法系统降解模拟含油废水。通过优化电流密度、溶液的p H值、电解质添加量和初始废水溶液的浓度,在降解反应进行100 min时,COD去除率可分别达到73.15%、75.68%和91.24%。与电Fenton法相比,类Fenton法对含油废水溶液COD去除率仅有82.23%,而H2O2用量提高5.6倍。从三种非晶合金对含油废水的降解效果分析,以Fe78Si9B13非晶条带的电Fenton法对COD去除率最高。
鲁琴瑶[2](2021)在《超声波及其联合法处理冷轧废水研究》文中研究指明
王子潇[3](2021)在《硅酸镁的改性及其对含油废水处理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
董玉杰[4](2021)在《微生物法高效处理叶酸废水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叶酸是一类维生素,叶酸在人类保健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它能够作用于我们身体的很多方面。例如胚胎的健康发育,预防癌细胞等。这些都与叶酸有着直接或者间接的关系。然而,每生产一吨叶酸需要耗费大量的水。随着叶酸的大量生产,在叶酸生产过程中产生了大量有机物浓度高、含盐量高、色度高、可生化性较差的叶酸废水。本论文由常州新鸿医药化工技术有限公司处理叶酸废水的好氧池中的活性污泥中,经驯化、筛选出了两株高效处理叶酸废水的菌株,分别命名为菌株YS-1和菌株YS-2,并对其生理生化特性、生长条件、对叶酸废水的降解性能进行了系统的研究。通过菌株形态特征观察及微生物鉴定,确定菌株YS-1为大观贝氏菌(Byssochlamys spectabilis),菌株YS-2为拟青霉(Paecilomyces sp.)。采用分光光度比浊法研究其最佳生长条件。结果表明,YS-1最适宜的培养基为改良马丁培养基,最适宜的温度区间为30℃~35℃,最佳的初始pH范围为2.5~4.5,最佳的摇床转速为180 r/min。YS-1具有耐盐性,在盐度为0.5%时生长最好,在盐度为4%的时候受到抑制但仍能较好的生长。YS-2最适宜的培养基为改良马丁培养基,最适宜的温度区间为30℃~35℃,最佳的初始pH范围为2.5~4.5,最佳的摇床转速为180 r/min。YS-2具有耐盐性,在盐度为1%时生长最好,在盐度为4%时仍能较好地生长。本论文通过考察COD、氨氮和苯胺的降解率变化来比较单一菌株YS-1,单一菌株YS-2,混合菌株YS-1:YS-2(1:1),混合菌株YS-1:YS-2(1:2),混合菌种YS-1:YS-2(2:1)分别对处理叶酸废水的效果。研究表明,在初始pH为2.5,温度为35oC,摇床转速为140r/min的条件下,混合菌种YS-1:YS-2(1:1)降解COD、NH3-N和苯胺的能力最强,COD的降解率达到了93.89%,NH3-N的降解率达到了89.53%,苯胺的降解率达到了83.33%。在各类菌株在降解COD、NH3-N和苯胺的同时,菌株YS-1和菌株YS-2均能够产生碱性物质,不断中和叶酸废水中的酸性物质,使叶酸废水经过微生物的处理后的水质能够达到工业污水处理厂的排放要求。
刘硕[5](2021)在《利用含钙铁氧体废弃物制备CaF2基磁性上转换光催化/除氯材料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是当今世界人类所面临的严重问题。开发有效的环境污染控制技术,来应对这些严峻的挑战并确保可持续发展成为重中之重。太阳能具有无污染、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等特点,被认为是世界上最有前途的可再生能源之一,而利用太阳能的光催化技术被认为是解决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的有效技术之一。但一般的光催化材料光能利用率低,只能利用太阳光中占很少量的紫外光和一部分可见光,这已成为制约光催化剂发展的主要问题之一。为解决上述问题,研究人员采用了金属掺杂、非金属掺杂、半导体耦合等方法来提高光催化材料的光能利用效率。将近红外光有效地转换为可见光和紫外光的过程称为上转换发光,而稀土离子因其独特的d、f电子轨道结构而受到广泛关注,在半导体材料上掺杂稀土元素制备得上转换光催化剂可实现太阳光谱的宽光谱吸收从而提高光催化效率。典型的上转换材料主要由激活剂(Er3+、Tm3+)、敏化剂(Yb3+)和承载稀土离子的基质材料组成。氟化物因其低声子能量和高稳定性而引起许多研究者的关注,其中CaF2是最有前景的宿主基质之一,因为Ca2+的来源丰富且非常便宜。因此在制备过程中可以引入氟离子与铁氧体中的Ca2+相结合形成CaF2,作为上转换稀土离子掺杂的基质材料,从而达到资源利用的目的。Bi OCl是一种由片层组成的正方层结构,通过Cl原子沿c轴的非键作用堆叠在一起。Bi OCl因其优异的光学、力学,已广泛应用于光催化废水处理。高氯废水中含有大量氯离子,通过氧化铋基除氯剂与其反应,产生Bi OCl,在此基础上引入稀土离子和磁性基质,使除氯后的产物具有优异的上转换发光特性,同时还拓宽了Bi OCl的光响应范围,提高了光催化效率。近年来,利用上转换发光材料与光催化材料复合成为研究热点。本文基于电镀废水资源化利用,借助铁氧体法从电镀废水中制备复合铁氧体(M-Fe3O4),以此为磁性基质与稀土掺杂CaF2和半导体材料复合,制备了具有宽光谱吸收特性的新型磁性上转换光催化材料和除氯剂,并对废水中抗生素和氯离子进行去除。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利用铁氧体法和共沉淀法制备了M-Fe3O4/Tm3+/Yb3+-CaF2/Ti O2磁性上转换光催化材料。上转换光催化材料由(Ca0.8Yb0.2)F2.2、锐钛矿型Ti O2和M-Fe3O4组成,样品在980 nm近红外光照射下能够发出蓝光(476 nm)、红光(649 nm)和近红外光(700 nm)。M-Fe3O4/Tm3+/Yb3+-CaF2样品的上转换发光强度很低,而M-Fe3O4/Tm3+/Yb3+-CaF2/Ti O2上转换强度明显增强,其蓝光(476 nm)和近红外光(700 nm)强度分别为M-Fe3O4/Tm3+/Yb3+-CaF2的16倍和53倍左右。所有样品都具有宽光谱吸收性能。在对抗生素环丙沙星的光催化降解实验结果表明,M-Fe3O4/Tm3+/Yb3+-CaF2/Ti O2上转换光催化材料在全光谱和可见-近红外光照射下对环丙沙星的降解率分别为87.3%和51%,在近红外光(λ≥780 nm)照射下对环丙沙星的降解率为10%。在对垃圾渗滤液的降解实验中,对比未光照情况下,COD和氨氮去除率都有明显提升。样品的稳定性试验表明经过5次循环后,环丙沙星降解率仍可达到84%。此外,M-Fe3O4/Tm3+/Yb3+-CaF2/Ti O2样品的浸出毒性试验结果表明,上清液中Cr、Fe、Ni、Cu和Zn的浓度远低于国家规定值,所有M-Fe3O4/Tm3+/Yb3+-CaF2/Ti O2样品都是安全的。(2)以电镀废水为原料,采用铁氧体法制备含Ca复合铁氧体,并通过共沉淀法制备得到了M-Fe3O4/Er3+/Yb3+-CaF2/Bi2O3上转换发光除氯材料。上转换除氯材料由(Ca0.8Yb0.2)F2.2、Bi2O3和M-Fe3O4组成,其本身具有很强的紫外吸收强度,禁带宽度为2.91 e V。M-Fe3O4/Er3+/Yb3+-CaF2/Bi2O3在980 nm激光激发下能够发出350和407 nm的紫光,520 nm和540 nm的绿光,同时也可发出654 nm的红光。此外,样品除氯完成后的仍然具有很强的上转换发光强度。在对含氯废水的降解实验表明,在p H=1的条件下,所有除氯剂的除氯效率均在95%以上。在全光谱光照射下,对比未光照条件,除氯效率提升10%。在对实际含氯废水的降解中,在60 min内,除氯效率在99%以上。循环除氯实验结果表明,6次循环后,样品的除氯效率仍高于85%。此外,浸出毒性试验结果表明,Fe,Cr,Cu和Bi的浓度远低于国家规定值,表明所有样品均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林惟实[6](2021)在《强化煤化工废水厌氧消化和反硝化脱氮处理效能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李如[7](2021)在《Fe3O4-CuO@活性焦活化过硫酸盐深度处理煤化工含酚废水》文中认为
刘云波[8](2021)在《碳纳米管基材料对磺胺类抗生素的吸附/类芬顿氧化降解研究》文中认为大量磺胺类抗生素以原药或代谢产物形式随排泄物进入水体,对生态环境及人体健康造成了严重危害。为有效去除水中的磺胺类抗生素,基于碳纳米管(CNTs)的吸附和类芬顿(Fenton)氧化技术已得到了广泛的研究。但这些研究存在两处不足:一是往往只针对一种或两种磺胺类抗生素,对磺胺类污染物的吸附/降解规律尚未进行系统性地研究;二是用金属改性CNTs虽可提高其性能,但CNTs和金属之间的结合较弱,导致其性能有待进一步提高。针对以上问题,本课题以CNTs作为基体材料,通过高能球磨法和高温融熔-高能球磨法分别制备了强相互作用的CNTs-Fe3O4和Al0-CNTs-Fe3O4复合材料,构建了两种类Fenton体系:CNTs-Fe3O4催化H2O2类Fenton体系(CNTs-Fe3O4/H2O2)和Al0-CNTs-Fe3O4活化O2原位产H2O2的类Fenton体系(Al0-CNTs-Fe3O4/O2体系),探讨了其对六种磺胺类抗生素的吸附/降解行为和机理。主要结论如下:(1)六种磺胺抗生素在CNTs和CNTs-Fe3O4上的吸附过程均可用伪二级动力学和Langmuir方程描述,在最佳条件下对磺胺甲氧嘧啶(SMD)的最大吸附容量分别可达132.281 mg g-1和101.370 mg g-1,其吸附平衡容量、最大吸附容量、吸附速率常数与磺胺抗生素分子的最高占据分子轨道能量和偶极矩参数之间有很高的相关性。关于CNTs,这些相关性可以表达为:y=0.204–0.008/(1+e(x-129.955)/1.268)、y=0.204–0.008/(1+e(x–1.71)/0.036)、y=0.173×e(x/0.917)+6.24和y=28.781–21.812/(1+e(x–204.832)/17.209);关于CNTs-Fe3O4:y=-0.194–0.010/(1+e(x-0.110)/0.008)、y=-0.195–0.009/(1+e(x–91.344)/1.488)、y=1.691×e(x/0.011)和y=11.169+4.148/(1+e(x–95.928)/2.199)。(2)球磨条件对CNTs-Fe3O4的催化活性影响极大,在CNTs与Fe3O4质量比为1:1、球磨时间90 min、转速420 rpm、球料质量比1:100条件下制备的CNTs-Fe3O4具有较高的催化活性:CNTs-Fe3O4投加量为1 gL-1,pH为3时,对40mgL-1的磺胺甲基嘧啶(SMR)在15 min可达100%的去除率,与物理混合的CNTs/Fe3O4相比,CNTs-Fe3O4的降解催化活性提高了80.45%。六种磺胺类抗生素在CNTs-Fe3O4/H2O2类Fenton氧化体系的降解速率与其分子结构有关,多数抗生素其降解速率常数与其分子的Mulliken电荷之间的关系可以定量为:y=-28.719x+15.670。(3)在Al0-CNTs-Fe3O4/O2类Fenton体系中,Al0-CNTs通过腐蚀电化学过程活化O2原位产生H2O2,Fe3O4催化分解原位生成的H2O2为羟基自由基从而实现磺胺类抗生素的高效降解。在p H为1.5,SMR浓度为40 mg L-1,催化剂投加量为0.5 g L-1条件下,12 min内对SMR的氧化降解率可达93%。磺胺类抗生素在Al0-CNTs-Fe3O4/O2类Fenton体系中的降解过程满足一级动力学方程,对于多数磺胺分子其降解速率常数与分子Mulliken电荷之间的关系可以定量为:y=-21.786x+1.750。本研究以CNTs作为基体材料,通过表面修饰制备的强相互作用的CNTs-Fe3O4和Al0-CNTs-Fe3O4具有较强的吸附性能/催化活性,实现了水中磺胺类抗生素的有效去除,为CNTs基材料的研发提供一种新的思路;磺胺类抗生素的吸附/降解行为与其分子结构参数之间定量关系的建立也为预测和评估其它磺胺类抗生素的吸附/降解行为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倪静[9](2021)在《制浆造纸废水处理工艺研究与实践》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造纸行业产生的大量废水一直以来被列为我国重点水环境污染源,也是环境监管的重点对象。随着国家废水排放标准的不断提高,企业需要断提升自身废水处理能力才能使得生产废水水质稳定达标排放。本课题以扬州某制浆造纸公司配套废水处理厂中生化污水处理系统的升级和技术改进为背景,通过了解制浆造纸废水的来源,研究制浆废水处理方法,分析扬州某制浆造纸公司废水处理工艺存在的问题,提出工艺改造方案。运用厌氧+A/O+芬顿氧化+混凝沉淀组合工艺处理废纸制浆造纸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其中采取IC厌氧反应器+A/O处理一般有机物,采用芬顿氧化处理难降解的有机物,最后结合混凝沉淀去除剩余的有机物,确保废水达标排放。论文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采用IC厌氧+A/O+芬顿氧化+混凝沉淀组合工艺处理制浆造纸废水效果稳定,出水达到《制浆造纸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3544-2008)表二制浆和造纸联合企业的要求(COD:90mg/L)。(2)探讨了芬顿氧化反应时间、温度、pH值、FeSO4·7H2O和双氧水的投加量对处理效率的影响,各个受影响因子之间的主次相互关系是:H2O2投加量>FeSO4·7H2O投加量>pH值>反应时间。(3)芬顿氧化系统当pH值为4,浓度为27.5%的H2O2投加量为500mg/L,FeSO4·7H2O投加量为800mg/L时,其去除效率最佳。其后混凝沉淀最好的反应性和环境处理条件分别为:水温30摄氏度,pH值8,PAM用量4mg/L。在该条件下的组合工艺的COD去除率为66.99%。运行费用为3.16元/吨左右。(4)通过工艺实际运行效果证明本次厌氧+A/O+芬顿氧化+混凝沉淀的工艺组合,效果稳定,厌氧系统去除率稳定在80%以上,A/O去除率稳定在60%以上。当进水COD500065mg/L出水COD低于65mg/L,总去除效率可达98%以上,能够稳定达到制浆造纸废水排放标准。
潘积琦[10](2021)在《基于磷酸根调控厌氧颗粒污泥钙化阻断机制研究》文中指出废纸作为造纸工业生产纸张的主要原料,被不断的循环利用。随着“零排放”、“闭合式循环”的提倡,导致废纸制浆废水中的Ca2+不断增加,造成厌氧生物处理法处理废水难度,高浓度的Ca2+容易引起厌氧系统处理效能降低,导致颗粒污泥的钙化,严重制约了废纸造纸工业的发展。因此,本文选用6台UASB厌氧生物反应器,以不同酸化度分为低酸化组R1、R2、R3,高酸化组为R4、R5、R6,磷酸盐调控处理模拟废纸制浆废水高浓度Ca2+的有机废水。得到的主要结果如下:(1)借助μ-CT扫描、投影图像重建为横断面图像和三维图像及颗粒重构等技术,结合Ostwald熟化理论与Liesegang环模型,提出了一种假设的钙迁移机制,以了解基于颗粒的厌氧反应器中钙沉淀的控制策略。(2)在不同酸化度下,磷酸盐调控高钙废水对UASB反应器的影响。53d启动和稳定阶段,UASB反应器容积负荷从3.9 kg COD/(m3·d)增加到15kg COD/(m3·d),运行稳定后COD去除率保持在96~99%之间,反应器启动成功。47d的磷酸盐调控高钙废水阶段,对照组R1、R4的COD去除率平均在96.5%,而1000 mg/L Ca2+进水的R2、R3降低到了94.3%,R5、R6降低到了95.6%;在低酸化R2、R3中,磷酸盐的存在减缓Ca CO3的成核结晶速度,Ca2+截留率偏小。而高酸化组中R5和R6使环境产生更大的碱度,加快了碳酸钙的成核结晶速度,Ca2+截留率偏大,但是高浓度的磷酸盐减缓R6的Ca CO3的成核结晶速度,使得Ca2+截留率R6<R5。(3)在不同酸化度下,磷酸盐调控处理高钙废水对厌氧颗粒污泥的理化性质及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UASB运行结束后,对R1~R6颗粒污泥理化性质进行分析,R1到R4的VSS/TSS保持在0.67~0.77之间,但是R5、R6的VSS/TSS分别只有0.27、0.33,灰分、密度及沉降速率远大于其他反应器。在古菌属上,R1和R4以Methanosaeta为主,而R2、R3有2/3的Methanosaeta和1/3的Methanobacterium。R5、R6以Methanosaeta为主,Methanobacterium为次。Methanobacterium能利用CO2/H2,降低了CO2对CO32-的贡献率,降低了颗粒污泥的钙化风险。(4)磷酸盐调控厌氧颗粒污泥钙化阻断机制。XRD和FTIR表征颗粒污泥上的沉积物类型主要为方解石型Ca CO3;通过SEM-EDS元素分析和μ-CT等确定了R2、R3沉积物分散在颗粒污泥内部,没有聚集成团,而R5、R6沉积物在颗粒污泥的表层,影响传质,造成颗粒污泥内部出现空腔。因此,结合颗粒污泥的理化性质与μ-CT等可知,在低酸化组中磷酸盐能够阻断颗粒污泥钙化,对高酸化组无效,颗粒污泥仍然能钙化,但高浓度的磷酸盐延缓了钙化过程。
二、电浮法处理废水的新方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电浮法处理废水的新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1)三种非晶合金对两种废水的降解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印染、含油废水概述 |
1.1.1 印染废水及其危害 |
1.1.2 含油废水及其危害 |
1.2 废水处理方法 |
1.2.1 物理法 |
1.2.2 生物法 |
1.2.3 化学法 |
1.3 非晶合金的性能 |
1.3.1 力学性能 |
1.3.2 物理性能 |
1.3.3 化学性能 |
1.4 非晶合金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
1.5 本课题研究的内容及意义 |
第2章 实验材料与研究方法 |
2.1 引言 |
2.2 实验流程 |
2.3 实验方法及设备 |
2.3.1 实验材料 |
2.3.2 实验设备 |
2.3.3 非晶条带的制备 |
2.3.4 印染废水及含油废水的制备 |
2.4 样品表征及性能测试 |
2.4.1 非晶条带结构表征与性能测试 |
2.4.2 降解性能测试 |
第3章 非晶合金降解直接蓝6印染废水的研究 |
3.1 引言 |
3.2 Fe基非晶条带类Fenton法降解直接蓝6 印染废水的研究 |
3.2.1 Fe_(78)Si_9B_(13)非晶条带的结构表征 |
3.2.2 实验过程 |
3.2.3 实验参数对降解效果的影响 |
3.2.4 Fe_(78)Si_9B_(13)非晶条带与还原铁粉降解效果对比 |
3.2.5 降解机理分析 |
3.3 Cu基非晶条带还原法降解直接蓝6 印染废水的研究 |
3.3.1 实验过程 |
3.3.2 Cu_(46)Zr_(45)Al_7Y_2非晶合金的结构表征 |
3.3.3 实验参数对降解效果的影响 |
3.3.4 Cu_(46)Zr_(45)Al_7Y_2非晶合金降解直接蓝6印染废水的稳定性分析 |
3.3.5 Cu_(46)Zr_(45)Al_7Y_2非晶合金降解直接蓝6印染废水的路径分析 |
3.3.6 Cu_(46)Zr_(45)Al_7Y_2非晶合金降解直接蓝6印染废水的机理分析 |
3.4 Al基非晶合金电化学法降解直接蓝6印染废水的研究 |
3.4.1 Al_(86)Ni_(10)Y_4非晶条带的结构表征 |
3.4.2 实验过程 |
3.4.3 实验参数对降解效果的影响 |
3.4.4 Al_(86)Ni_(10)Y_4非晶合金降解直接蓝6印染废水的稳定性分析 |
3.4.5 Al_(86)Ni_(10)Y_4基非晶合金降解直接蓝6印染废水的机理分析 |
3.5 非晶合金处理直接蓝6 印染废水的降解效果及方法分析 |
3.5.1 降解效果分析 |
3.5.2 降解方法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非晶合金处理模拟含油废水的研究 |
4.1 引言 |
4.2 Cu基非晶合金电化学法降解模拟含油废水的研究 |
4.2.1 非晶电极的结构表征 |
4.2.2 实验过程 |
4.2.3 实验参数对降解效果的影响 |
4.2.4 Cu_(46)Zr_(46)Al_7Y_1非晶板电化学法降解含油废水的机理分析 |
4.3 Al基非晶合金电化学法降解模拟含油废水的研究 |
4.3.1 实验过程 |
4.3.2 实验参数对降解效果的影响 |
4.3.3 Al_(86)Ni_(10)Y_4非晶合金电化学法降解含油废水的稳定性分析 |
4.3.4 Al_(86)Ni_(10)Y_4非晶合金电化学法降解含油废水的机理分析 |
4.4 Fe基非晶条带类Fenton法降解模拟含油废水的研究 |
4.4.1 实验过程 |
4.4.2 实验参数对降解效果的影响 |
4.4.3 Fe_(78)Si_9B_(13)非晶条带降解含油废水的稳定性分析 |
4.4.4 Fe_(78)Si_9B_(13)非晶合金与还原铁粉的对比实验 |
4.4.5 Fe_(78)Si_9B_(13)非晶合金类Fenton法降解含油废水的机理分析 |
4.5 Fe基非晶合金电Fenton法降解模拟含油废水的研究 |
4.5.1 实验过程 |
4.5.2 实验参数对降解效果的影响 |
4.5.3 Fe_(78)Si_9B_(13)非晶合金降解含油废水的稳定性分析 |
4.5.4 Fe_(78)Si_9B_(13)非晶合金电Fenton法降解含油废水的机理分析 |
4.6 非晶合金处理含油废水的降解效果及方法分析 |
4.6.1 降解效果分析 |
4.6.2 降解方法分析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创新点 |
5.1 结论 |
5.2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在学研究成果 |
致谢 |
(4)微生物法高效处理叶酸废水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叶酸废水简介 |
1.3 叶酸废水的物化处理方法 |
1.3.1 混凝沉淀法 |
1.3.2 吸附法 |
1.3.3 气浮法 |
1.3.4 三维电极法 |
1.4 叶酸废水的生物处理方法 |
1.4.1 好氧生物处理 |
1.4.2 厌氧生物处理 |
1.4.3 生物强化技术简介 |
1.4.3.1 直接投加优势菌种 |
1.4.3.2 微生物固定化技术 |
1.4.3.3 生物强化菌剂 |
1.5 研究目的和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仪器和试剂 |
2.1.1 实验仪器 |
2.1.2 实验试剂 |
2.2 菌种的驯化、筛选及培养方法 |
2.2.1 技术路线 |
2.2.2 菌种的来源 |
2.2.3 废水来源及指标 |
2.2.4 培养基的制备 |
2.2.4.1 本实验所用的培养基 |
2.2.4.2 染色剂的制备 |
2.2.5 菌体的筛选与驯化 |
2.2.5.1 液体培养基驯化微生物 |
2.2.5.2 菌株的分离纯化 |
2.2.6 菌株的保存 |
2.3 微生物的鉴定 |
2.3.1 革兰氏染色 |
2.3.2 菌属的鉴定 |
2.3.3 菌株生长条件的优化 |
2..3.3.1 酶标仪的使用 |
2.3.3.2 菌株营养与环境条件 |
2.3.3.3 菌株的耐盐性实验 |
2.3.3.4 生长曲线的绘制 |
2.3.3.5 苯胺浓度的检测方法 |
第三章 高效处理叶酸废水微生物的筛选与驯化 |
3.1 微生物的驯化 |
3.2 菌株的分离纯化 |
3.3 菌株的生物学特性及鉴定 |
3.3.1 菌株的形态特征观察 |
3.3.2 革兰氏染色结果 |
3.3.3 菌种鉴定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微生物生长条件的优化研究 |
4.1 不同类型培养基培养菌株 |
4.2 在不同初始pH下培养菌株 |
4.3 在不同温度下培养菌株 |
4.4 在不同的摇床转速下培养菌株 |
4.5 菌株的耐盐性实验 |
4.6 菌株生长曲线的绘制 |
4.6.1 YS-1 生长曲线的绘制 |
4.6.2 YS-2 生长曲线的绘制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驯化菌株对叶酸废水的降解性能研究 |
5.1 菌株对COD降解效果研究 |
5.1.1 菌株YS-1 对叶酸废水的COD降解效果 |
5.1.2 菌株YS-2-对叶酸废水的COD降解效果 |
5.1.3 混合(YS-1:YS-2=1:1)菌株对叶酸废水的COD降解效果 |
5.1.4 混合(YS-1:YS-2=1:2)菌株对叶酸废水的COD降解效果 |
5.1.5 混合(YS-1:YS-2=2:1)菌株对叶酸废水的COD降解效果 |
5.2 菌株对NH_3-N的降解效果研究 |
5.2.1 菌株YS-1 对叶酸废水的NH_3-N降解效果 |
5.2.2 菌株 YS-2 对叶酸废水的 NH_3-N 降解效果 |
5.2.3 混合(YS-1:YS-2=1:1)菌株对叶酸废水的 NH_3-N 降解效果 |
5.2.4 混合(YS-1:YS-2=1:2)菌株对叶酸废水的 NH_3-N 降解效果 |
5.2.5 混合(YS-1:YS-2=2:1)菌株对叶酸废水的 NH_3-N 降解效果 |
5.3 菌株对苯胺降解效果研究 |
5.3.1 苯胺校准曲线的绘制 |
5.3.2 菌株YS-1 对叶酸废水苯胺的降解 |
5.3.3 菌株YS-2 对叶酸废水苯胺的降解效果 |
5.3.4 混合(YS-1:YS-2=1:1)菌株对叶酸废水苯胺物资的降解效果 |
5.3.5 混合(YS-1:YS-2=1:2)菌株对叶酸废水苯胺的降解效果 |
5.3.6 混合(YS-1:YS-2=2:1)菌株对叶酸废水苯胺的降解效果 |
5.4 菌株降解叶酸废水时pH随时间的变化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5)利用含钙铁氧体废弃物制备CaF2基磁性上转换光催化/除氯材料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电镀废水的特性 |
1.2.1 电镀废水的来源 |
1.2.2 电镀废水的危害 |
1.2.3 电镀废水的处理方法 |
1.3 铁氧体法处理电镀废水 |
1.3.1 铁氧体法原理 |
1.3.2 铁氧体法特点 |
1.4 上转换光催化材料的研究现状 |
1.4.1 上转换光催化原理 |
1.4.2 上转换光催化材料的种类 |
1.5 含氯废水的特性 |
1.5.1 含氯废水的来源 |
1.5.2 含氯废水的危害 |
1.5.3 含氯废水的处理方法 |
1.6 课题研究意义与主要内容 |
1.6.1 课题研究意义 |
1.6.2 课题研究内容 |
1.6.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实验方法 |
2.1 实验主要试剂及仪器设备 |
2.2 材料表征 |
2.2.1 X射线衍射仪分析 |
2.2.2 扫描电镜(SEM)及能谱(EDS)分析 |
2.2.3 透射电镜(TEM)及谱(EDS)分析 |
2.2.4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分析 |
2.2.5 紫外-可见-近红外漫反射光谱(DRS)分析 |
2.2.6 比表面积(BET)分析 |
2.2.7 磁性能分析 |
2.2.8 上转换发光性能及荧光寿命分析 |
2.2.9 荧光光谱(PL)分析 |
2.3 光催化性能测试 |
2.4 除氯性能测试 |
2.5 固体浸出毒性实验 |
第三章 M-Fe_3O_4/Tm~(3+)/Yb~(3+)-CaF_2/Ti O_2磁性上转换光催化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M-Fe3O4 的制备 |
3.2.2 M-Fe_3O_4/Tm~(3+)/Yb~(3+)-CaF_2/TiO_2的制备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M-Fe_3O_4 XRD和磁性能分析 |
3.3.2 M-Fe3O4 形貌分析 |
3.3.3 M-Fe_3O_4/Tm~(3+)/Yb~(3+)-CaF_2/TiO_2 XRD和磁性分析 |
3.3.4 M-Fe_3O_4/Tm~(3+)/Yb~(3+)-CaF_2/TiO_2形貌分析 |
3.3.5 M-Fe_3O_4/Tm~(3+)/Yb~(3+)-CaF_2/TiO_2 光学性质分析 |
3.3.6 光催化降解性能 |
3.3.7 光催化降解机理 |
3.3.8 光催化降解垃圾渗滤液 |
3.3.9 M-Fe_3O_4/Tm~(3+)/Yb~(3+)-CaF_2/TiO_2的稳定性 |
3.4 小结 |
第四章 M-Fe_3O_4/Er~(3+)/Yb~(3+)-CaF_2/Bi_2O_3磁性上转换除氯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M-Fe3O4 的制备 |
4.2.2 M-Fe_3O_4/Er~(3+)/Yb~(3+)-CaF_2/Bi_2O_3的制备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M-Fe_3O_4 XRD和磁性能分析 |
4.3.2 M-Fe3O4 形貌分析 |
4.3.3 M-Fe_3O_4/Er~(3+)/Yb~(3+)-CaF_2/Bi_2O_3 XRD和磁性分析 |
4.3.4 M-Fe_3O_4/Er~(3+)/Yb~(3+)-CaF_2/Bi_2O_3形貌分析 |
4.3.5 M-Fe_3O_4/Er~(3+)/Yb~(3+)-CaF_2/Bi_2O_3 XPS分析 |
4.3.6 M-Fe_3O_4/Er~(3+)/Yb~(3+)-CaF_2/Bi_2O_3光学性质分析 |
4.3.7 除氯性能 |
4.3.8 除氯后样品XRD和磁性分析 |
4.3.9 除氯后样品形貌分析 |
4.3.10 除氯后样品XPS分析 |
4.3.11 除氯后样品光学性质分析 |
4.3.12 黑暗条件下除氯机理 |
4.3.13 光照条件下除氯机理 |
4.3.14 M-Fe_3O_4/Er~(3+)/Yb~(3+)-CaF_2/Bi_2O_3稳定性 |
4.3.15 M-Fe_3O_4/Er~(3+)/Yb~(3+)-CaF_2/Bi_2O_3除氯的实际应用 |
4.4 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主要结论 |
5.2 创新点 |
5.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8)碳纳米管基材料对磺胺类抗生素的吸附/类芬顿氧化降解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水体中磺胺抗生素的污染情况 |
1.2 水体中抗生素的危害 |
1.3 磺胺类抗生素的去除方法 |
1.3.1 主要去除方法概述 |
1.3.2 吸附法 |
1.3.3 高级氧化法 |
1.4 CNTs在吸附法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
1.5 CNTs在高级氧化法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
1.6 课题研究目的与内容 |
1.6.1 研究目的 |
1.6.2 研究内容 |
1.6.3 技术路线 |
1.7 本课题的创新性 |
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及设备 |
2.2 材料制备及表征 |
2.2.1 CNTs-Fe_3O_4的制备 |
2.2.2 Al~0-CNTs-Fe_3O_4的制备 |
2.2.3 CNTs基材料的表征 |
2.3 实验设计及方法 |
2.3.1 CNTs对六种磺胺类抗生素的吸附实验 |
2.3.2 六种磺胺类抗生素结构参数计算 |
2.3.3 CNTs-Fe_3O_4对六种磺胺类抗生素的吸附实验 |
2.3.4 CNTs-Fe_3O_4/H_2O_2体系对磺胺类抗生素的降解实验 |
2.3.5 Al~0-CNTs-Fe_3O_4/O_2体系对磺胺类抗生素降解实验 |
2.4 水样的分析方法 |
2.4.1 磺胺类抗生素浓度的检测 |
2.4.2 H_2O_2浓度的检测 |
2.4.3 自由基的检测 |
3 CNTs和 CNTs-Fe_3O_4对六种磺胺类抗生素的吸附研究 |
3.1 CNTs和CNTs-Fe_3O_4的表征 |
3.2 CNTs对六种磺胺类抗生素的吸附性能 |
3.2.1 pH的影响 |
3.2.2 吸附动力学 |
3.2.3 吸附等温线 |
3.2.4 吸附热力学 |
3.3 CNTs-Fe_3O_4对六种磺胺类抗生素的吸附性能 |
3.3.1 pH的影响 |
3.3.2 吸附动力学 |
3.3.3 吸附等温线 |
3.3.4 吸附热力学 |
3.4 结构参数与吸附亲和力之间的关系 |
3.4.1 六种磺胺类抗生素的结构参数 |
3.4.2 E_(HOMO)与CNTs吸附亲和力的关系 |
3.4.3 E_(HOMO)与CNTs-Fe_3O_4吸附亲和力的关系 |
3.4.4 μ与CNTs吸附亲和力的关系 |
3.4.5 μ与CNTs-Fe_3O_4吸附亲和力的关系 |
3.5 吸附机理 |
3.6 本章小结 |
4 CNTs-Fe_3O_4催化H_2O_2类Fenton氧化降解六种磺胺类抗生素的研究 |
4.1 CNTs-Fe_3O_4的表征 |
4.2 CNTs-Fe_3O_4制备条件对其催化活性的影响 |
4.2.1 CNTs和Fe_3O_4比例的影响 |
4.2.2 球磨时间的影响 |
4.2.3 球磨转速的影响 |
4.2.4 球料质量比的影响 |
4.3 环境条件对CNTs-Fe_3O_4催化活性的影响 |
4.3.1 溶液pH影响 |
4.3.2 实际废水中的降解和共存离子影响 |
4.4 CNTs-Fe_3O_4/H_2O_2体系降解磺胺类抗生素的动力学 |
4.5 六种磺胺类抗生素结构参数与降解行为之间的关系 |
4.6 降解机理 |
4.6.1 SMR在不同体系中的降解 |
4.6.2 再生 |
4.6.3 球磨法制备CNTs-Fe_3O_4机理和抗生素降解机理 |
4.7 本章小结 |
5 Al~0-CNTs-Fe_3O_4原位产H_2O_2类Fenton氧化降解六种磺胺类抗生素的研究 |
5.1 Al~0-CNTs-Fe_3O_4的表征 |
5.2 Al~0-CNTs-Fe_3O_4的制备条件对其催化活性的影响 |
5.2.1 Al~0-CNTs和Fe_3O_4比例的影响 |
5.2.2 球磨时间的影响 |
5.2.3 球磨转速的影响 |
5.2.4 球料质量比的影响 |
5.3 环境条件对Al~0-CNTs-Fe_3O_4催化活性的影响 |
5.3.1 p H的影响 |
5.3.2 无机盐离子的影响 |
5.3.3 实际废水的影响 |
5.3.4 天然有机物的影响 |
5.4 Al~0-CNTs-Fe_3O_4/O_2体系降解磺胺类抗生素的动力学 |
5.5 六种磺胺类抗生素结构参数与降解行为之间的关系 |
5.6 可能的降解途径 |
5.7 降解机理 |
5.7.1 EPR测试 |
5.7.2 不同抑制剂的影响和H_2O_2产量 |
5.7.3 SMR在不同体系的氧化降解 |
5.7.4 Al~0-CNTs-Fe_3O_4/O_2体系降解SMR的机理 |
5.8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校期间科研成果 |
(9)制浆造纸废水处理工艺研究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对照表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制浆造纸废水来源与特点 |
1.1.1 研究背景 |
1.1.2 制浆造纸废水来源与特点 |
1.2 国内外制浆造纸废水处理方法 |
1.2.1 废水初级处理 |
1.2.2 废水生化处理技术 |
1.2.3 废水深度处理技术的发展现状 |
1.3 国内外制浆造纸废水处理工艺及应用 |
1.4 工艺方案的选择原则 |
1.5 扬州市某制浆造纸公司废水的来源与特点 |
1.6 研究目标、意义、方法与内容 |
1.6.1 研究目标 |
1.6.2 研究意义 |
1.6.3 研究方法 |
1.6.4 研究内容 |
1.6.5 技术路线 |
第2章 废水处理厂处理工艺和存在问题分析 |
2.1 扬州某制浆造纸公司废水处理工艺简述 |
2.1.1 废水处理厂概况 |
2.1.2 废水处理厂工艺流程简述 |
2.1.3 废水处理厂实际运行处理效果 |
2.2 扬州某制浆造纸公司废水处理工艺存在问题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扬州某制浆造纸公司废水处理工艺研究 |
3.1 制浆造纸废水生化处理工艺升级改造方案 |
3.1.1 生化处理工艺改造方案 |
3.1.2 厌氧反应器选型 |
3.1.3 A/O工艺改造可行性试验研究 |
3.2 制浆造纸废水深度处理工艺升级改造方案 |
3.2.1 深度处理改造方案 |
3.2.2 芬顿工艺参数研究 |
3.2.3 芬顿氧化处理试验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制浆造纸废水处理工艺改造设计及运行效果 |
4.1 处理工艺改造设计 |
4.1.1 进出水参数 |
4.1.2 主要处理工艺流程及简述 |
4.2 废水处理工艺改造后运行效果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制浆造纸废水处理改造经济效益分析 |
5.1 改造工程投资 |
5.2 废水处理运行费用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 |
6.1 研究结论 |
6.2 存在问题及困难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10)基于磷酸根调控厌氧颗粒污泥钙化阻断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废纸制浆废水的特征及处理 |
1.1.1 废纸制浆废水特征 |
1.1.2 废纸制浆废水的处理工艺 |
1.1.3 厌氧颗粒污泥钙化的水质成因与影响 |
1.2 厌氧颗粒污泥的研究进展及钙化控制 |
1.2.1 有机污染物厌氧降解原理 |
1.2.2 厌氧颗粒污泥理化性质及其结构特征 |
1.2.3 钙在颗粒污泥颗粒化过程中的作用 |
1.2.4 颗粒污泥钙化的控制手段 |
1.3 厌氧颗粒污泥钙化的研究进展 |
1.3.1 钙化对颗粒污泥理化特性的影响 |
1.3.2 钙化对厌氧颗粒污泥微生物及EPS的影响 |
1.3.3 颗粒污泥钙化形成的原因及影响 |
1.4 废水中钙离子结晶的抑制机制 |
1.4.1 溶液中磷酸钙盐的形成规律 |
1.4.2 碳酸钙沉淀过程的晶型转化规律 |
1.4.3 碳酸钙沉积的抑制机制 |
1.4.4 磷基钙化抑制剂调控厌氧颗粒污泥钙化的设想 |
1.5 课题内容、来源及意义 |
1.5.1 课题来源 |
1.5.2 研究内容及意义 |
1.5.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厌氧颗粒污泥中钙向内迁移机制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钙化污泥来源 |
2.2.2 分析项目与方法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颗粒污泥特性、形态及元素分布 |
2.3.2 孔隙空间结构 |
2.3.3 Liesegang rings特征 |
2.3.4 颗粒污泥钙的迁移机制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UASB反应器的启动过程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实验装置 |
3.2.2 模拟废水组成及种泥 |
3.2.3 反应器启动及容积负荷调控 |
3.2.4 分析项目与方法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UASB反应器启动阶段COD及 pH的变化 |
3.3.2 UASB反应器启动阶段TP的变化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磷酸盐浓度对UASB反应器钙截留的影响规律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实验装置 |
4.2.2 模拟高钙废水组成 |
4.2.3 实验仪器与药品 |
4.2.4 分析项目与方法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UASB反应器的出水COD降解规律 |
4.3.2 UASB反应器出水磷的截留规律 |
4.3.3 进水酸化度和磷酸盐浓度对Ca~(2+)的截留的影响 |
4.3.4 进水酸化度和磷酸盐浓度对VFAs和 pH的影响 |
4.3.5 进水酸化度和磷酸盐浓度对AnGS理化性质的影响 |
4.3.6 磷酸盐调控高钙进水对颗粒污泥产甲烷活性和EPS的影响规律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磷酸盐浓度对厌氧颗粒污泥微生物多样性及钙沉积研究 |
5.1 引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2.1 实验材料与仪器 |
5.2.2 实验材料方法 |
5.3 结果与方法 |
5.3.1 磷酸盐调控高钙进水对An GS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
5.3.2 磷酸盐调控高钙进水对厌氧颗粒污泥钙化的影响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6.3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四、电浮法处理废水的新方法(论文参考文献)
- [1]三种非晶合金对两种废水的降解性能研究[D]. 徐晓辰. 沈阳工业大学, 2021
- [2]超声波及其联合法处理冷轧废水研究[D]. 鲁琴瑶. 江苏科技大学, 2021
- [3]硅酸镁的改性及其对含油废水处理性能研究[D]. 王子潇. 北京化工大学, 2021
- [4]微生物法高效处理叶酸废水的研究[D]. 董玉杰. 江苏理工学院, 2021
- [5]利用含钙铁氧体废弃物制备CaF2基磁性上转换光催化/除氯材料的研究[D]. 刘硕. 江苏理工学院, 2021
- [6]强化煤化工废水厌氧消化和反硝化脱氮处理效能的研究[D]. 林惟实. 合肥工业大学, 2021
- [7]Fe3O4-CuO@活性焦活化过硫酸盐深度处理煤化工含酚废水[D]. 李如.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1
- [8]碳纳米管基材料对磺胺类抗生素的吸附/类芬顿氧化降解研究[D]. 刘云波. 四川师范大学, 2021
- [9]制浆造纸废水处理工艺研究与实践[D]. 倪静. 扬州大学, 2021(08)
- [10]基于磷酸根调控厌氧颗粒污泥钙化阻断机制研究[D]. 潘积琦. 广西大学, 202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