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高等应用数学方法》一书的特色(论文文献综述)
周言艳[1](2021)在《中俄教育交流与合作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迅速推进,教育全球化趋势已经无法逆转,各国间的教育交流与合作日渐频繁。但与此同时,各国在教育领域的竞争也日趋激烈。科技的迅速发展推动了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掌握先进思想和技术的高素质人才对经济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使得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继而转变为全球性的人才竞争。在人力资本理论和软实力理论的影响下,面对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教育全球化趋势和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世界各国把教育看作是促进经济发展、增强自身软实力、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取胜的关键阵地。因此,在当前国际形势下,中俄两国都十分重视教育水平的提升和高素质人才的培养。中俄两国互为最大友好邻邦,且都拥有较为丰富的教育资源,加强两国的教育交流与合作是双方提高各自教育水平,增强自身经济实力和文化软实力,直面教育全球化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应对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的必然选择。此外,人文交流作为我国对外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双边和多边关系健康发展的重要力量。教育是人文交流的重点领域。发展中俄教育交流与合作对提升两国人文交流水平和推动两国双边关系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目前,中俄两国在教育领域的交流与合作日益紧密,形式和内容越来越丰富,合作程度也不断加深,逐渐实现机制化和多层化,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亟需解决。因此,对中俄教育交流与合作问题的研究具有明显的必要性和现实意义。本论文主要围绕苏联解体以来的中俄教育交流与合作问题展开研究,以中苏教育交流与合作作为论文的逻辑起点,以梳理和评价中俄教育交流与合作的成效为关键环节,落脚于中俄教育交流与合作的发展前景,以期对我国在全面了解掌握中俄教育与合作历史与现实的基础上,制定新时代对俄教育政策有一定的咨政作用。本论文由绪论、正文四章和结语三部分构成。绪论主要论述了本文的选题意义、与论题相关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以及论文的思路与结构。第一章:中俄(苏)教育交流与合作的历史回顾。本章主要对从新中国建立到苏联解体的中苏教育交流与合作的历史进行回顾,阐述并归纳这一阶段不同时期两国教育交流与合作的背景、主要成就和特点、存在的问题及不足。这一时期,中俄(苏)两国的教育交流与合作受两国关系的影响,表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当两国关系处于“蜜月”期时,双方的教育交流与合作十分密切;当两国关系不断恶化时,双方的教育交流与合作则逐渐走向低谷;当两国断绝来往时,双方的教育交流与合作则处于停滞状态;而当两国关系逐渐恢复正常之后,双方的教育交流与合作也逐渐恢复正常并发展起来。第二章:中俄教育交流与合作的成就。本章主要对中俄教育交流与合作的法律基础进行梳理,对中俄教育交流与合作的成果进行整理与评价。20世纪90年代,特别是新世纪以来,随着中俄两国关系的不断深化,两国在教育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呈现出快速发展之势,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在这一阶段,中俄教育交流与合作的规模和范围不断扩大,程度逐渐加深,交流与合作的形式越来越多样,内容也越来越丰富,逐渐形成了交流与合作的机制化。第三章:中俄教育交流与合作的问题。本章分别对中俄教育交流与合作中存在的部分交流活动及合作机制成效不佳、留学生培养质量有待提高、语言障碍以及俄罗斯对我国学生的留学吸引力不足这四个问题进行了探究,并对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第四章:中俄教育交流与合作的发展前景。本章首先分析了两国国家关系和教育合作基础、两国的教育战略以及国际环境(全球化和中俄美三边关系的变化)对两国未来开展教育交流与合作的促进作用,然后阐述了两国的教育政策和新冠疫情对双方目前及未来开展教育交流与合作可能造成的影响,最后对中俄教育交流与合作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结语部分是对全文的系统总结,在归纳中俄各时期教育交流与合作内容、分析未来两国教育交流与合作走向的基础上,指出中俄未来的教育交流与合作仍存在较大发展空间,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刘雷[2](2021)在《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数理思想及其发展研究》文中认为运用数理分析方法分析经济现象、论证经济规律、推断结论或定理已经是经济学研究的主要工具。习近平十分重视数学发展,并对马克思的数学研究给予极高评价,多次强调现代数学工具对分析经济问题的重要性。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指出,“对现代社会科学积累的有益知识体系,运用的模型推演、数量分析等有效手段,我们也可以用,而且应该好好用。”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又提到,马克思写下了数量庞大的数学等学科笔记,并引用恩格斯的话讲,马克思在数学领域都有独到的发现;而习近平在“不断开拓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新境界”中肯定托马斯·皮凯蒂(Thomas Piketty)撰写的《21世纪资本论》并指出:“他用翔实的数据证明美国等西方国家的不平等程度,得出的结论值得我们深思”。现实来看,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数理分析明显不足,而习近平为“不断开拓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新境界”指明了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数理分析发展的方向。首先,马克思对数学有丰富的研究,数理分析方法是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方法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数理逻辑是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内在属性之一,马克思研究数学的目的在于撰写政治经济学,马克思借助数学方法科学抽象了政治经济学主要理论,并借助数理逻辑推动政治经济学理论建构,这一过程是政治经济学主要研究对象具有“量”和“质”统一性和数学的根本属性决定的。马克思是精通数学的,马克思数学研究的进阶路径符合人对事物认知的一般规律,马克思由唯心主义转向唯物主义是其钻研数学的根本前提,马克思开创了用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方法研究数学先例,在研究高等数学中推动唯物辩证法与政治经济学实践统一。马克思为高等数学的发展作出了突出的时代贡献,马克思推动了高等数学的发展,提出“无穷小量”与“0”之间的辩证关系,独创了求导法,系统梳理了“神秘微积分”“理性微积分”“纯粹代数微积分”的特点和不足,敏锐发现了代数学向微分学转化的环节,创造性提出马克思微积分关键理论、辩证方法、通用公式,揭示了微积分的本质,突破了初等数学向高等数学跨越的关键理论。其次,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剩余价值论、再生产理论、转形问题以及平均利润、生产价格、地租理论等蕴含着丰富的数理思想,体现了严谨性、简易性、可推理性特点,据此完成了经典数理分析表达,研究其数理分析的发展逻辑具有明显的时代假设前提、问题局限和意识形态差异,可进一步切合实际针对假设条件、计量单位、公式模型进行数理表达重构。第一,马克思对商品价值量和劳动生产率的定义和计算蕴含了“大数定律”思想,运用平均值规律的数理性质,阐释了价值规律的科学性,马克思发现剩余价值过程中,敏锐发现货币转化为资本体现的“无形增值”,存在特殊商品才能使流通成立的等价逻辑,从数理逻辑发现了资本家榨取剩余价值的根本载体,体现了数理“剪刀差”和传递的数理思想;马克思阐释简单再生产、扩大再生产、转形问题都是建立在不断赋予“质”和“量”的内在数理含义上的,都必须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从数理的角度推进了理论逻辑的展开。第二,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经典数理分析是以初等数学公式、文字逻辑及举例实现的,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经典剩余价值论、再生产理论和转形问题的数理表达体现了严谨性、简易性及可推理性特点。基于马克思政治经济学基本观点、马克思所属时代基本前提假设,尝试建立了经典劳动价值论包含的“价值和使用价值的生产总量数理模型”、“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及其变化之间的数理模型”、“部门生产率与价值量变化之间的数理模型”、“企业劳动生产率变化与价值量变化的数理模型”、“个别企业劳动生产率变化和该企业单位劳动时间形成价值量变化之间关系的数理模型”等;尝试建立了经典剩余价值论所包含的“马克思绝对剩余价值生产模型”、“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模型”、“超额剩余价值生产模型”等;尝试建立了“经典简单再生产”、“经典扩大再生产”、“经典价值转形问题”、“平均利润和平均价格”、“商业资本”、“地租”等理论的数理模型。第三,辩证探研国内外学者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剩余价值论、再生产理论和转形问题的发展逻辑和路径体系看,西方学者虽看似丰富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数理表达解析内容,但也暴露了对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数理发展的意识形态偏见问题,西方学者过于强调数学工具的重要性,经常出现“数理逻辑大于理论逻辑”的错误,而国内学者的研究基本集中在对西方学者研究述评和经典理论的数理建构上,还缺乏比较系统、全面的创新。第四,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数理分析的现代重构必须基于经济社会发展出现的新规律、新变化、新现象,以此对现代假定条件、计量单位与公式表达体系进一步重构,基于马克思政治经济学基本观念、方法前提,切合当代经济社会发展实际推进数理模型建构。最后,科学发展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数理分析,要科学看待数学工具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研究和发展的能动作用,辩证分析国外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数理分析的演进逻辑,立足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观点、方法,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本质属性和时代需要的角度出发,创新生产力与生产关系数理分析研究,不断提升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数理分析的科学性、解释力,形成科学推进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则、有效路径、方法体系,不断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关婷婷[3](2021)在《高中数学人教A版新旧教材必修部分数学文化的比较研究》文中指出《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修订中,非常重视数学文化的教育价值,把数学文化贯彻到课程、教材、教学、评价中。但是在实际课堂教学中,数学文化“高评价,低应用”的现象仍然存在。教材是课程实施的主要载体,是开发数学文化素材的前提,因此对教材中数学文化内容进行研究,了解教材中数学文化编排特点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数学文化内容为研究对象,通过系统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分析数学文化研究现状,进而明确教材比较的研究方向,并结合相应理论基础,完善指标体系,构建本文研究框架。在解读课标相关表述的基础上,运用文本分析、比较分析、统计分析等方法,从内容分布、栏目分布、运用方式等维度,对高中数学人教A版新旧两版教材必修部分数学文化内容进行比较分析。归纳两版教材中数学文化的编排特点,得出新教材中数学文化内容的编排特征:新教材体现数学文化内容的丰富性,符合培养理念;新教材关注数学的内在特性,展现数学的理性精神;新教材数学文化栏目设置合理,凸显数学内在逻辑。在比较研究的基础上,进行教师问卷和访谈调查,了解一线教师对教材中数学文化的认知态度,考察数学文化运用于教学的实际情况,从理论层面和现实层面得出本文研究结论:两版教材数学文化总量丰富,新教材内容分布更显均衡;新教材充分体现应用价值的基础上,关注人文特性;整体运用水平偏低,新教材文化与数学知识关联度更高;数学文化重视程度加深,融入多样性有待提升。根据研究结论,提出可行性教学建议:第一,教师要深刻解读教材数学文化编写意图;其次,教师深度学习数学文化内容,创造性运用数学文化素材;第三,拓展教学思路,合理开发数学文化素材;第四,以数学文化为主题,进行主题教学。
王悦[4](2021)在《加拿大B.C省基础教育数学课程标准研究》文中认为随着21世纪科学技术的革新,各国相继开展了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新一轮课程改革。加拿大是位于北美洲的发达国家,包含十个省和三个地区。在教育方面,加拿大由联邦、省、地区三方共同监管加拿大的教育。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简称B.C省)作为加拿大文化大省之一,拥有世界上先进的教育系统,关注其基础教育阶段,即1-12年级数学课程标准的修订,有助于把握B.C省数学课程标准现状,总结课程标准修订的一般规律,结合我国数学课程标准现状,为我国数学课程标准修订提供一些建议。为此,该研究基于数学教育哲学观念以及泰勒课程原理,借鉴SEC分析范式,采用文献法、比较法、个案研究法对加拿大B.C省基础教育阶段数学课程标准进行研究。设置了如下三个研究问题:(1)加拿大B.C省数学课程标准如何?(2)加拿大B.C省数学课程标准体现什么数学教育哲学观念?(3)加拿大B.C省数学课程标准课程内容如何?首先,对于研究问题一采用文献法,从课程标准结构出发,对B.C省数学课程标准每一部分进行详细的介绍。其次,对于研究问题二,从宏观角度出发,采用欧内斯特对于数学教育哲学观念的分类,分别从基本原理和附属原理两个层面,分析B.C省数学课程标准在两个层面共12个要素中的数学教育哲学观念具体体现,进而总结B.C省体现什么数学教育哲学观念。最后,对于研究问题三,基于泰勒课程原理指导,该研究从课程内容的选择与组织两大课程编制中的重要环节出发,借鉴SEC分析范式,并构建了课程内容重要主题以及课程组织连续性、顺序性与整合性的评判标准,进而分析加拿大B.C省数学课程内容的选择与组织情况。通过对加拿大B.C省基础教育数学课程标准的研究得到如下结论:(1)B.C省数学课程标准实行1-12年级一贯制课程标准,结构包含前言、课程开发以及支持三个部分;(2)B.C省数学课程标准聚焦核心素养、注重多元文化并提倡灵活教学;(3)B.C省数学课程标准体现了进步教育派和大众教育派数学教育哲学观念;(4)B.C省数学课程标准选择了数、运算、几何概念、消费应用作为课程内容中的重要主题;(5)课程内容组织方面总体较好,其中连续性和顺序性较好,而整合性较差。结合研究结论及我国数学课程标准现状,对我国数学课程标准修订提出以下建议:(1)适当增加数、运算主题下的课程内容;(2)将代数主题的引入逐步提前到小学1年级;(3)增加跨学科综合实践活动课程;(4)应明确提出民族文化与数学融合的观点;(5)应综合体现多种数学教育哲学观念的优势,避免“单一观念”倾向。
王悦[5](2020)在《初中数学文化资源的拓展与应用》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主要内容为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拓展与应用数学文化资源的现状及策略研究。虽然当前关于数学文化的研究较多,尤其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关于数学文化渗透的理论较多,然而对数学文化资源的拓展途径及应用策略的改进研究较少,也缺乏系统全面的调查研究。这就凸显出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探索数学文化资源的拓展途径与应用策略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因此本文主要针对这一问题进行论述。本文共六章。第一章,问题的提出。此章节主要针对研究背景、研究现状、研究问题、研究方法和研究意义进行概述,并从中归纳总结出研究的方向和方法。第二章,初中数学文化资源拓展与应用的理论建构。在数学文化相关的理论基础上,首次建构了初中数学文化资源的定义并对其进行了分类和细化,为后续的调查研究奠定理论基础。第三章,初中数学文化资源拓展与应用的现状调查。当前关于数学文化资源的调查研究十分有限,本次调查研究不仅可以丰富原有理论结构又可以指导初中数学教学活动。因此在数学文化的理论基础上,针对初中生的学习特点,首次对初中数学文化资源的拓展与应用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主要采用访谈法和问卷调查两种方式进行,这对于后续初中数学教学中数学文化资源的应用策略研究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第四章,初中数学文化资源拓展与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策略。本章主要介绍了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数学文化资源拓展与应用的现状及改进策略,对于拓展与应用初中数学文化资源的基本范式也进行了详细的论述。第五章,初中数学文化资源拓展与应用的案例分析。当前针对数学文化渗透的教学案例研究有很多,然而有关数学文化资源拓展与应用的教学案例探索却十分有限,因此本文主要通过对于真实教学案例研究和发掘,为后续数学文化资源拓展途径的研究奠定现实基础。第六章,研究展望与反思总结。当前对于初中数学文化资源的拓展才刚刚开始,本课题研究前景广阔但问题和不足同样存在,需要我们去逐一解决,所以虽然本研究首次建构了数学文化资源的相关内容但仍有待进一步丰富和发展。
张冬莉[6](2020)在《中国数学教科书中勾股定理内容设置变迁研究(1902-1949)》文中指出正如约翰尼斯·开普勒(Johannes Kepler)所言:“几何学有两件伟大的瑰宝:第一件是毕达哥拉斯定理,第二件是黄金分割。”勾股定理作为平面几何中最基础的定理,它是联系数学中数与形的第一定理,导致不可公度量的发现,揭示了无理数与有理数的区别,引发了第一次数学危机。勾股定理开始把数学由计算与测量的技术转变为论证与推理的科学。千百年来人们给出勾股定理的证明至今已有五百多种,是证明方法最多的一个定理,其中蕴含了大量丰富的数学思想和技巧。自徐光启翻译欧几里得的《几何原本》以来,中国不仅对古希腊算学史有了新的认识,又更深层次地了解勾股定理在中西文化中的价值。尤其在清末民国时期,勾股定理已成为中学数学教育的核心内容之一。本研究以1902-1949年中国中学数学教科书的勾股定理内容为研究对象,以文献研究法、历史研究法、个案分析法、比较研究法等为主要研究方法,将中国中学数学教科书在1902-1949年的发展历程依照学制和课程标准的颁布,分为清末时期(1902-1911)、民国初期(1912-1922)、民国课程纲要时期(1923-1928)、民国课程标准时期(1929-1949)四个发展阶段,旨在全面、系统、深入地研究勾股定理在中国中学数学教科书中的发展特点,分析影响及其变迁的因素,力求为当今的中学数学教科书中勾股定理的编写提供借鉴和启示。本研究从如下五个部分论述,具体内容如下:一、清末时期(1902-1911)中学几何教科书的勾股定理。这一时期,学制初订,中国的中学数学教育主要以学习日本数学教育为主,几何教科书的编写主要是翻译和编译日本以及一些欧美国家的几何教科书。首先从纵向上分析在这十年中几何教科书中勾股定理内容的证明方法以及定理表述上的变迁特点;其次横向的分别选取翻译日本和美国的几何教科书进行个案分析,从教科书编撰理念、编排形式、内容设置结构等维度进行了对比分析,以便从微观上详细了解这一时期数学教科书中勾股定理的变迁特点及教育价值。二、民国初期(1912-1922)中学几何教科书的勾股定理。这一时期中国的传统教育思想理念、制度模式和知识体系在西方文明的冲击下开始了艰难的转型,同时也影响几何教科书的发展。民国初期的教育继承了清末教育改革的成果,中学数学教科书的发展也日新月异。此时,自编教科书也在逐步成熟。这一时期,虽然中国自编几何教科书,通常是参考欧美教科书并加以适当筛选和增删,但是知识内容的组织与呈现,都有了显着的改进。但是其中勾股定理内容的编排上特点并不明显,还没有彻底摆脱之前教科书中的内容和形式,仍然有清末时期几何教科书的痕迹。分别选取该时期具有代表性的教科书《共和国教科书平面几何》、《民国新教科书几何学》以及汉译本《温德华士几何学》中勾股定理内容的编排设置进行详细对比分析。三、民国课程纲要时期(1923-1928)中学数学教科书的勾股定理。1922年的“新学制”颁布后,中小学实行六三三制。无论是教学方法还是教科书的编写,都在不同程度上有所变革,凸显着美国数学教育的影响。中学教科书把代数、几何、算术和三角等内容融合在一起混合教学,将原来的几何教科书架构完全打破。中国首次采用混合编写教科书的方法,不仅能使学生明白各科之间的内在联络,而且可以建构知识的统一体系。也正是在混合教学的风靡下,勾股定理内容的编排也因此受到极大的影响,无论是在章节的设置上,还是定理证明的方法、课后习题的设置上都与以往不同。故分别选取该时期具有重要研究价值的数学教科书《布利氏新式算学教科书》、《初级混合数学》、《新学制混合算学教科书》和《现代初中教科书几何》中勾股定理内容的编排设置内容特点进行详细对比分析。四、民国课程标准时期(1929-1949)中学数学教科书的勾股定理。在此阶段我国又进行了三次数学课程标准的修订,这一时期颁布的初中和高中课程标准中都要求学习平面几何。勾股定理内容则分别出现在初中和高中教科书中,但是由于对定理掌握的目标要求不同,故所在章节不同,导致使用的证明方法、表述方法和难易程度也不同。另外1932年首次设置了实验几何课程,明确实验几何教学的目标和要求,无论是在理解几何还是实验几何中都编排了勾股定理内容。虽然重视程度和教学目标都不同,但是分别从代数和几何的角度体现了勾股定理的重要性以及在教科书中有重要的地位。故选取《复兴中学教科书》和《实验几何教科书》中勾股定理内容编排进行详细分析。在该部分中,又将1912-1949年间中学数学教科书中勾股定理内容编排变迁进行了特点分析。五、以上研究中,在简要呈现各阶段的历史文化背景的同时,适当地介绍了代表性教科书作者的生平及数学教育贡献。六、结论。首先,从宏观和微观上归纳1902-1949年中国中学数学教科书中勾股定理编排特点;其次,分析了影响1902-1949年中国中学数学教科书勾股定理编排变迁的因素;再次,阐明了1902-1949年中国中学数学教科书勾股定理证明方法编排变迁的特点;最后,总结了勾股定理的编排变迁为当今数学教科书编写提供的启示与借鉴。综上所述,本研究主要以1902-1949年为时间域,研究了中国中学数学教科书中勾股定理的编排之变迁。根据各学制、课程标准(或课程纲要)对中学数学教科书的编写背景、编撰理念的要求不同,选取各阶段具有代表性的教科书中勾股定理的编排形式、证明方法等方面进行个案分析,总结了勾股定理内容编排之特点。厘清了1902-1949年中国中学数学教科书中的勾股定理内容的编排,揭示了勾股定理编排的变迁特点和影响变迁的因素,展示了清末民国时期中学勾股定理内容的设置、编排、内容选取等诸特点对当今教科书建议和教学改革的借鉴作用。
苏日娜[7](2020)在《数理逻辑在中国的发展史研究(1920-1966)》文中提出数理逻辑,又称符号逻辑、理论逻辑或逻辑斯蒂,数学的一个分支,用数学方法研究的逻辑或形式逻辑。数理逻辑诞生于17世纪末,迄今为止,已有三百余年的历史。数理逻辑最初是作为“运用数学方法的逻辑”而兴起的。随后,数学的发展提出并要求解决数学的逻辑和哲学基础问题,于是数理逻辑又进一步发展成主要是“关于数学的逻辑”,并且与数学基础理论相结合,成了一门具有强大生命力和广泛应用的数学科学。1920年,随着英国着名哲学家、数学家、社会活动家,数理逻辑的集大成者罗素(1872-1970)来华,数理逻辑正式传入中国。本文以1920-1966年间数理逻辑在中国的发展历史为研究对象,在系统地挖掘、收集和整理原始文献和研究文献的基础上,进行了较为细致和深入的研究,力图从整体上厘清其发展的基本脉络,呈现主要科学家的贡献和中外数理逻辑交流等情况,较为客观地反映其发展水平和特点。本文主要包括以下4部分内容:1.分前史时期、第一阶段、第二阶段、第三阶段梳理数理逻辑的诞生及其各分支的发展历史。2.考察了20世纪上半叶中国学者对数理逻辑的引介工作。分析了罗素来华之前,中国学者关于数理逻辑的探讨以及罗素《数理逻辑》讲演的历史背景、内容与影响。围绕中国第一部数理逻辑译着《罗素算理哲学》及其引起的学术争论,探讨了数理逻辑被最初引进时中国学者的态度、学术水平与传播范围等问题。搜集了早期中国学者的数理逻辑论文,介绍了他们对集合论、数学基础、数理逻辑基础理论3个方面的引介工作。3.回顾和总结了数理逻辑在中国初步奠基时期(1920-1949)的发展历史及其特点。以汪奠基的《逻辑与数学逻辑论》、《现代逻辑》和金岳霖的《逻辑》3部具有代表性的着作为切入点,探究了这一时期中国学者数理逻辑研究的方向、水平与贡献。特别探讨了各层次数理逻辑教育的开展情况以及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第一批数理逻辑留学人员的学习与研究。4.回顾和总结了数理逻辑在新中国的建立与发展时期(1949-1966)的发展历史与特点。重点讨论了这一时期数理逻辑界为消除科学界和大众对数理逻辑的歪曲和误解所做的宣传与普及工作。分析了国内外学术交流的开展与“12年远景规划”对数理逻辑的助推作用,总结了中国学者在数理逻辑理论与应用领域取得的主要成绩。以1952年“院系大调整”为背景,讨论了数理逻辑专门人才的培养情况。论文主要结论如下:1.民国时期,以傅种孙、张申府、金岳霖、汪奠基为代表的先行者们为数理逻辑在中国的引介和传播做出了卓越贡献。他们的引介工作是谨慎的、负责的,也是先进的。他们的工作使数理逻辑在中国的发展具有了较高的起点和良好的基础,迈出了历史性的、坚实的一步。2.数理逻辑在中国的初步奠基时期(1920-1949),国内学习和研究数理逻辑的人屈指可数,并没有广泛和稳固的发展基础。一些科学家的工作和具有前瞻性的成果没有产生应有的影响。数理逻辑只是中学、大学课堂里讲授的内容,并没有成为理论研究的主要对象。3.数理逻辑在新中国的建立与发展时期(1949-1966),为使数理逻辑具备持续发展的群众基础,中国数理逻辑学家开展了行之有效的宣传与普及工作。20世纪五十年代,数理逻辑研究机构相继成立,标志着中国数理逻辑发展已经从教学研究相结合的阶段进入专门研究阶段。这一时期,中国数理逻辑在逻辑演算、递归论及数理逻辑的应用等领域有比较集中的研究,尤其在逻辑演算、递归论两个领域取得了一些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成果。4.大学数理逻辑教育的开展为学科的发展带来了转折。1927年,金岳霖在清华大学哲学系开设数理逻辑课程。20世纪三四十年代,在国内接受数理逻辑教育的第一批留学人员出国深造,师从世界知名大师学习。他们回国后,投身教育与科学研究第一线,开创了我国数理逻辑崭新的局面。5.国家政策是助推数理逻辑发展的重要动力。1956年,《1956—1967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纲要》颁布后,数学界及全国各地高等学校相应地开展了远景规划的实施工作。数理逻辑界开始了较大规模的有计划的科学研究,构建了中国数理逻辑发展的新格局。
刘伟[8](2020)在《初中生数学建模能力培养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新课程改革以来,随着数学建模进入数学课程标准和初中数学教材,数学建模能力成为初中生必须掌握的关键能力,数学建模能力培养成为数学教育的重要目标和改革方向。然而,调查研究表明,当前初中生数学建模能力培养存在着一些亟待改进的问题,数学建模“教什么”“怎么教”“如何培养初中生数学建模能力”仍然困扰着一线教师。究其原因,归根结底是因为当前初中数学建模教学缺乏行之有效的理论指导,也缺乏可供参考的教学策略,初中生的数学建模学习也缺少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因此,创建一种具有通用性和统摄性的数学建模能力培养理论,提出具体可行的初中生数学建模能力培养策略,帮助和指导一线教师有效地进行初中数学建模教学成为当务之急。基于此认识,本研究以初中生数学建模能力培养研究为切入点,希望通过全面系统地分析初中数学建模教学内容,探查初中数学建模教学内容的局限性;又希望通过详细的课堂考察和教师深度访谈,全面调查初中生数学建模的过程,总结初中生数学建模的方式及规律,以期研究并得到初中生数学建模的一般过程及初中生数学建模能力结构;然后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初中生数学建模能力培养现状进行详细分析和梳理,分析和研判初中生数学建模能力培养中的困境,透视和了解初中生数学建模学习的障碍;最后,为了有针对性地探查和寻找初中生数学建模能力培养策略,本研究从提升初中生数学建模能力和为初中生数学建模学习提供系统性支持的视角,提出了初中数学建模教学内容选择策略、初中生数学建模能力培养的教学策略和初中生数学建模学习策略。由此可见,初中生数学建模能力培养研究,通过探究初中生数学建模能力培养的规律,解答了初中生数学建模能力培养究竟“教什么”“怎么教”和“怎么学”的问题,构建了初中生数学建模能力培养的教学理论雏形,可以有效改善初中数学建模教学,为培养初中生数学建模能力提供一种新的可供选择的教学模式,此项研究不仅具有较强的理论意义,而且具有较高的实践价值。本文共分为六大部分,各部分的理路分别是:第一部分是导论,简要介绍本文研究的缘起与意义、核心概念、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并对已有的研究文献做了研究综述;第二部分梳理了数学建模教育的背景、发展历程及理论基础,为制定初中生数学建模能力培养的策略奠定理论基础;第三部分重点对初中数学建模教学内容做了文本分析,讨论了初中数学教材与课程标准的一致性,初步分析了教材中数学建模内容的不足;第四部分通过课堂考察和教师深度访谈,详细调查了初中生数学建模的过程,构建了初中生数学建模能力结构,透视了初中生数学建模能力培养的现状;第五部分分析了初中数学建模教学内容存在的局限性、初中数学建模教学的困境以及初中生数学建模学习的障碍,意在为探寻初中生数学建模能力培养的策略奠定基础;第六部分主要探讨怎样培养初中生的数学建模能力,从数学建模教学内容选择、初中数学建模教学和初中生数学建模学习三个方面提出了初中生数学建模能力培养的策略。
冯俊琪[9](2020)在《中国基础教育阶段女性数学教育发展研究(1978-2020年)》文中提出弹指一挥间,改革开放走过了40多年的历程。女性数学教育,作为一种文化现象,随着社会的变化、数学教育理念的变革逐步发展。经过40多年的积累,回望我国女性数学教育已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女性接受数学教育是女性学习掌握数学科学知识的重要途径,也是女性发展智力、提升智力水平的重要工具,女性数学教育的程度标志着现代女性智能化的水平。因此,保障女性受数学教育的权利,不仅关系到女性素质的高低,而是更关系到经济的发展、社会进步的推动。女性数学教育是数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有着区别于数学教育的独特问题、独特视野以及独特社会价值,所以人们应当更加关注与重视。女性数学教育研究是数学教育研究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但有着区别于数学教育研究的独特问题、独特视野以及独特社会价值,所以人们应当更加关注与重视。目前,我国女性数学教育研究的主要任务是什么?这是一个值得每一位研究女性数学教育的学者思考的问题。笔者认为,当前的主要任务包括:1.记录我国女性数学教育发展的历程;2.探讨我国女性数学教育的历史发展与政治、经济、文化和教育理念之间的关系;3.对女性数学教育相关的研究成果进行研究与反思,以期为我国女性数学教育的发展和繁荣提供成果借鉴和历史思考。基于此,使得本文采用历史研究法、文献研究法等方法进行研究论述。全文主要分为绪论、理论基础、正文和结语四个部分。正文部分包括五章内容:第一章研究了女性数学教育从缺失到确立的历史进程,分为三个阶段,即零星的家庭数学教育(封建社会)、女性数学教育的萌芽(1840—1949年)和女性数学教育的发展(1849—1978年)。第二、三、四章分别论述了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全面恢复时期(1979—1989年)、繁荣发展时期(1990—1999年)、巩固提高时期(2000年—至今)的女性数学教育发展总况。每一章都将从女性教育政策及措施、女性受数学教育情况、女性数学教育的成就以及女性数学教育研究情况四部分展现女性数学教育在每一期的发展历程。第五章是针对改革开放以来女性数学教育以及女性数学教育研究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总结了经验、梳理了对女性数学教育发展的影响因素、女性数学教育研究的结论,提供了一些对未来女性数学教育发展以及女性数学教育研究切实可行的措施,以期为今后女性数学教育的发展提供借鉴作用,起到自己的绵薄之力。总之,论文结合女性数学教育历史与现状,从数学史和数学教育的角度对女性数学教学和女性数学学习培养过程进行分析,并且分析了在此背景下兴起的女性数学教育研究的情况及问题,为我国数学教育中的性别公平建设,为女性数学教育进一步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提供有益参考。
张娜[10](2020)在《基于FCE的高校藏汉双语数学课堂教学质量的评价研究》文中认为培养满足社会建设与发展需要的高质量人才是高等院校的根本任务,课堂教学是培养人才的最基本的方式和主要手段。民族院校作为我国少数民族高等教育的独特形式和主阵地,人才培养质量是否满足民族地区社会建设与发展的需求,与课堂教学质量的高低有着密切的关系。在民族院校进行课堂教学评价,有利于衡量教师教学水平,更有利于准确掌握双语教学的开展情况,针对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制定相关的解决方案,对科学稳定推行双语教育和民族院校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作用。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首先运用文献分析法和访谈法,调研数学课堂教学质量和藏汉双语教学及评价现状,对现行高校藏汉双语数学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体系进行文本分析,发现现有高校藏汉双语数学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以传统课堂教学评价为主,忽略了不同专业、不同学科、不同文化背景之间的差异,存在着课堂教学评价指标和评价标准设计没有针对性,课堂教学评价价值取向不明确,指标权重的设置和评价结果的计算不完善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借鉴国内外课堂教学评价框架和现行高校藏汉双语数学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从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两方面出发,确定高校藏汉双语数学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一级指标,将一级指标进行细化,完成高校藏汉双语数学课堂教学评价指标的初步构建。其次,进行专家意见咨询。制定高校藏汉双语数学课堂教学质量专家意见调查表,运用Delphi法对部分民族院校及师范院校相关专家和教师进行调研和访谈,整理专家提出的有效咨询意见,借助SPSS 21.0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专家反馈的调查数据,对该评价指标进行修正和完善,最终确定的高校藏汉双语数学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包括教学态度、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心理环境、学生行为和教学效果6个一级指标和20个二级指标。再次,运用层次分析法(AHP),借助MatlabR2014b软件进行评价指标权重确定,完成高校藏汉双语数学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最后,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FCE)将构建的评价体系应用到三所高校藏汉双语数学课堂教学的具体实践中,得出课堂教学质量等级,对其进行分析并提出合理的改进建议,优化教学方法,提高高校藏汉双语数学课堂教学质量。
二、《高等应用数学方法》一书的特色(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高等应用数学方法》一书的特色(论文提纲范文)
(1)中俄教育交流与合作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摘要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及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
四、论文思路与结构 |
第一章 中俄(苏)教育交流与合作的历史回顾 |
第一节 中苏“蜜月”时期的教育交流与合作 |
一、教育交流与合作的背景 |
二、富有成效的教育交流与合作 |
三、教育交流与合作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
第二节 中苏关系恶化时期的教育交流与合作:由萎缩走向停滞 |
一、教育交流与合作的萎缩 |
二、教育交流与合作的停滞 |
第三节 中俄(苏)关系趋缓时期的教育交流与合作:回暖与恢复 |
一、教育交流与合作的逐渐恢复 |
二、教育交流与合作的正常发展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中俄教育交流与合作的成就 |
第一节 中俄教育交流与合作的法律基础 |
第二节 中俄教育交流与合作的成果与评价 |
一、教育交流与合作的规模和范围不断扩大 |
二、教育交流与合作的程度逐渐加深 |
三、教育交流与合作的机制化日趋完善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中俄教育交流与合作的问题 |
第一节 交流活动及合作机制成效不佳 |
第二节 留学生培养质量问题 |
一、留学生培养质量有待提高 |
二、影响留学生培养质量的原因 |
第三节 语言障碍问题 |
一、俄(汉)语水平欠佳 |
二、语言障碍产生的原因 |
第三节 俄罗斯对我国学生留学吸引力问题 |
一、俄罗斯对我国学生留学吸引力相对不足 |
二、俄罗斯对我国学生留学吸引力不足的原因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中俄教育交流与合作的发展前景 |
第一节 中俄教育交流与合作的有利因素 |
一、两国国家关系及教育合作的顺利发展 |
二、两国教育战略的促进作用 |
三、国际环境的推动作用 |
第二节 中俄教育交流与合作的不确定因素 |
一、两国教育政策的影响 |
二、新冠疫情对两国教育交流与合作的影响 |
第三节 中俄教育交流与合作的前景预测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俄罗斯联邦政府关于相互承认学历、学位证书的协议》 |
附录二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俄罗斯联邦政府关于在俄罗斯联邦学习汉语和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习俄语的协议》 |
附录三 本科及以上教育中俄合作办学机构和办学项目名单 |
附录四 高等专科教育中俄合作办学机构和办学项目名单 |
(2)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数理思想及其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4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技术路线 |
1.5 创新与不足 |
1.5.1 创新之处 |
1.5.2 不足之处 |
第2章 马克思数学研究与政治经济学数理理论基础 |
2.1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数理分析相关概述 |
2.1.1 数理分析基本概述 |
2.1.2 古典政治经济学家的数理分析 |
2.1.3 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的数理特性 |
2.2 马克思数学研究的进阶路径 |
2.2.1 马克思研究数学的根本前提 |
2.2.2 马克思研究数学的直接目的 |
2.2.3 马克思研究数学的递阶逻辑 |
2.3 马克思数学研究的时代贡献 |
2.3.1 马克思独创0/0求导法 |
2.3.2 马克思合理化微分过程 |
2.3.3 马克思突破数学跨越关键理论 |
2.4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运用数学内在依据 |
2.4.1 数学与经济学结合的发展必然 |
2.4.2 数理分析抽象理论的基本方法 |
2.4.3 数理逻辑推动政治经济学理论建构 |
小结 |
第3章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数理分析及其发展 |
3.1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数理思想 |
3.1.1 商品二因素与劳动二重性数理思想 |
3.1.2 商品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数理思想 |
3.1.3 货币的起源与价值形式数理思想 |
3.1.4 价值规律与商品拜物教数理思想 |
3.2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经典数理表达 |
3.2.1 经典劳动价值论的假设前提 |
3.2.2 经典劳动价值论的数理分析 |
3.2.3 经典劳动价值论的数理模型 |
3.3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数理解析 |
3.3.1 劳动价值论数理模型的解析发展 |
3.3.2 劳动价值论数理方法的问题辩难 |
3.3.3 劳动价值论数理分析的现代重构 |
小结 |
第4章 马克思剩余价值论数理分析及其发展 |
4.1 马克思剩余价值论数理思想 |
4.1.1 货币转化为资本数理思想 |
4.1.2 剩余价值生产数理思想 |
4.1.3 资本主义工资实质和形式数理思想 |
4.2 马克思剩余价值论经典数理表达 |
4.2.1 经典剩余价值论的假设前提 |
4.2.2 经典剩余价值论的数理分析 |
4.2.3 经典剩余价值论的数理模型 |
4.3 马克思剩余价值论数理解析 |
4.3.1 剩余价值论数理模型的解析发展 |
4.3.2 剩余价值论数理方法的问题辩难 |
4.3.3 剩余价值论数理分析的现代重构 |
小结 |
第5章 再生产理论与转形问题数理分析及其发展 |
5.1 马克思再生产理论与转形问题数理思想 |
5.1.1 资本循环和周转数理思想 |
5.1.2 社会资本的再生产与流通数理思想 |
5.1.3 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数理思想 |
5.1.4 商业资本和商业利润数理思想 |
5.1.5 借贷资本和资本主义地租数理思想 |
5.2 马克思再生产理论与转形问题经典数理表达 |
5.2.1 经典再生产理论与转形问题的假设前提 |
5.2.2 经典再生产理论与转形问题的数理分析 |
5.2.3 经典再生产理论与转形问题的数理模型 |
5.3 马克思再生产理论与转形问题数理解析 |
5.3.1 再生产理论与转形问题数理模型的解析发展 |
5.3.2 再生产理论与转形问题数理方法的问题辩难 |
5.3.3 再生产理论与转形问题数理分析的现代重构 |
小结 |
第6章 科学发展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数理分析 |
6.1 正确看待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数理分析 |
6.1.1 科学看待数学工具对学术研究的能动作用 |
6.1.2 全面认识数理分析对理论发展的重要价值 |
6.1.3 辩证分析国外政治经济学数理分析演进逻辑 |
6.2 强化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数理分析的科学性 |
6.2.1 坚持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数理分析的政治性 |
6.2.2 深耕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数理分析的学理性 |
6.2.3 夯实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数理分析的基础性 |
6.3 提升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数理分析的解释力 |
6.3.1 坚持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数理分析的问题导向 |
6.3.2 丰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数理分析的应用领域 |
6.3.3 创新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数理分析的理论体系 |
6.4 发展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数理分析基本路径 |
6.4.1 创新生产力与生产关系数理分析研究 |
6.4.2 建立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数理分析基本原则 |
6.4.3 发展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数理分析方法体系 |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3)高中数学人教A版新旧教材必修部分数学文化的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一)课标修订对数学文化的再重视 |
(二)改善数学文化课堂现状的需要 |
(三)数学文化研究现状 |
二、研究问题 |
三、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一、文化及数学文化内涵 |
(一)文化 |
(二)数学文化 |
二、数学文化的分类 |
三、不同视角下数学文化的研究 |
(一)数学文化与教育教学相关研究 |
(二)数学文化与课程研究 |
(三)数学文化与高考试题相关研究 |
四、高中数学教材中数学文化比较研究 |
(一)中外高中数学教材中数学文化比较研究 |
(二)我国高中不同版本教材中数学文化比较研究 |
五、文献述评 |
第三章 研究过程与方法 |
一、研究对象 |
二、研究方法 |
(一)文献分析法 |
(二)文本分析法 |
(三)比较分析法 |
(四)调查法 |
三、研究过程 |
(一)研读课程标准及教材,明确研究方向 |
(二)梳理数学文化教材比较的理论基础 |
(三)分析指标体系,完善比较研究的框架 |
(四)针对比较结果,进行教师问卷及访谈 |
(五)得出研究结论,提出教学建议 |
第四章 期望课程对数学文化的相关表述分析 |
一、课程性质与基本理念部分对数学文化相关表述分析 |
二、课程结构与课程内容部分对数学文化相关表述分析 |
三、实施建议部分对数学文化相关表述分析 |
第五章 两版高中数学教材中数学文化比较分析 |
一、两版教材中数学文化内容分布比较分析 |
(一)两版教材数学文化内容总体分布 |
(二)知识源流内容分布 |
(三)学科联系内容分布 |
(四)社会角色内容分布 |
(五)审美娱乐内容分布 |
(六)多元文化内容分布 |
二、两版教材中数学文化的运用方式比较分析 |
三、两版教材中数学文化栏目分布比较分析 |
四、两版教材中数学文化案例比较分析 |
(一)函数主线 |
(二)几何与代数主线 |
(三)概率与统计主线 |
五、比较研究的结果与思考 |
(一)两版教材数学文化内容比较结果 |
(二)新教材数学文化编排特征 |
第六章 教师问卷和访谈 |
一、教师问卷 |
(一)问卷对象 |
(二)问卷设计 |
(三)问卷情况 |
二、教师访谈 |
(一)访谈对象 |
(二)访谈设计 |
(三)访谈情况 |
三、问卷及访谈结果 |
第七章 结论和建议 |
一、研究结论 |
(一)两版教材数学文化总量丰富,新教材内容分布更显均衡 |
(二)新教材充分体现应用价值的基础上,关注人文特性 |
(三)整体运用水平偏低,新教材文化与数学知识关联度更高 |
(四)数学文化重视程度加深,融入多样性有待提升 |
二、教学建议 |
(一)教师深刻解读数学文化编写意图 |
(二)深度学习数学文化内容,创造性运用教材 |
(三)拓展数学文化教学思路,合理开发素材 |
(四)以数学文化为主题,开展主题教学 |
三、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数学文化认识教师调查问卷 |
附录二 访谈提纲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4)加拿大B.C省基础教育数学课程标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 研究问题 |
1.4 主要术语界定 |
1.5 创新点 |
2 理论背景及文献综述 |
2.1 理论背景 |
2.1.1 概念 |
2.1.2 理论基础 |
2.2 文献综述 |
2.2.1 中国数学课程标准现状 |
2.2.2 加拿大数学课程标准研究 |
2.2.3 其他数学课程标准研究 |
2.2.4 研究方法 |
2.3 小结 |
3 研究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框架 |
3.3 数据收集与分析 |
3.4 研究思路 |
4 结果与分析 |
4.1 B.C省数学课程标准 |
4.1.1 背景 |
4.1.2 前言 |
4.1.3 课程开发 |
4.1.4 支持 |
4.1.5 课程评价 |
4.2 数学教育哲学观念 |
4.2.1 基本原理 |
4.2.2 附属原理 |
4.2.3 小结 |
4.3 课程内容 |
4.3.1 课程内容选择 |
4.3.2 课程内容组织 |
4.4 小结 |
5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 |
5.2.1 关于我国数学课程标准修订 |
5.2.2 关于未来进一步思考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SEC分析范式主题细目表 |
附录 B SEC分析范式认知水平细目表 |
附录 C 课程内容条目分布表 |
致谢 |
(5)初中数学文化资源的拓展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问题的提出 |
一、问题提出的背景 |
二、研究现状综述 |
三、研究问题 |
四、研究方法 |
五、研究意义 |
第二章 初中数学文化资源的理论建构 |
一、相关概念的界定 |
二、初中数学文化资源的分类 |
三、初中数学文化资源拓展与应用的理论基础 |
四、初中数学文化资源拓展与应用的意义 |
第三章 初中数学文化资源应用的现状调查 |
一、问卷调查的目的 |
二、问卷调查的对象及内容 |
三、问卷调查的结果分析 |
四、访谈的目的、对象及内容 |
五、访谈的结果分析 |
第四章 初中数学文化资源拓展与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策略 |
一、存在的问题 |
二、原因分析 |
三、初中数学文化资源拓展与应用的改进策略 |
四、拓展与应用初中数学文化资源的基本范式构建 |
第五章 初中数学文化资源拓展与应用的案例分析 |
一、《勾股定理》教学案例分析 |
二、《认识一元一次方程》教学案例分析 |
第六章 研究展望与反思总结 |
一、研究结论 |
二、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针对初中数学文化资源拓展与应用的问卷调查 |
附录2 初中数学文化资源拓展与应用的情况访谈 |
致谢 |
(6)中国数学教科书中勾股定理内容设置变迁研究(1902-1949)(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问题提出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研究现状评述 |
1.4 研究方法与思路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思路 |
1.5 创新之处 |
第2章 清末中学数学教科书中的勾股定理 |
2.1 历史背景 |
2.1.1 “癸卯学制”的中学数学教育 |
2.1.2 清末中学数学教科书编译概况 |
2.2 翻译日本的几何教科书中勾股定理内容个案分析 |
2.2.1 编译者简介 |
2.2.2 编写理念及编排形式 |
2.2.3 勾股定理内容的结构 |
2.2.4 特点分析 |
2.3 翻译美国的几何教科书中勾股定理内容个案分析 |
2.3.1 编译者简介 |
2.3.2 编写理念及编排形成 |
2.3.3 勾股定理内容的结构 |
2.3.4 特点分析 |
2.4 清末教科书中勾股定理内容的结构及其特点(1902-1911) |
2.4.1 编写理念及编排形式 |
2.4.2 勾股定理内容设置的形式 |
2.4.3 勾股定理的内容表述之变迁及特点分析 |
2.4.4 勾股定理证明方法特点及教育价值分析 |
2.5 小结 |
第3章 民国初期中学数学教科书中的勾股定理 |
3.1 历史背景 |
3.1.1 “壬子癸丑学制”的数学教育 |
3.1.2 中学数学教科书编译概况 |
3.2 《共和国教科书平面几何》中“勾股定理”内容编排概述 |
3.2.1 编者简介 |
3.2.2 编写理念及编排形成 |
3.2.3 勾股定理内容的结构 |
3.2.4 特点分析 |
3.3 《民国新教科书几何学》中的“勾股定理”内容编排概述 |
3.3.1 编译者简介 |
3.3.2 编写理念及编排形成 |
3.3.3 勾股定理内容的结构 |
3.3.4 特点分析 |
3.4 汉译本《温德华士几何学》中的“勾股定理”内容编排概述 |
3.4.1 编译者简介 |
3.4.2 编写理念及编排形成 |
3.4.3 勾股定理内容的结构 |
3.4.4 特点分析 |
3.5 小结 |
3.5.1 勾股定理证明方法无明显差异 |
3.5.2 从面积和射影角度讨论钝角和锐角三角形的不同情形 |
3.5.3 习题数量参差不齐 |
3.5.4 对几何作图的认识逐渐加强 |
第4章 课程纲要时期的中学数学教科书中勾股定理 |
4.1 历史背景 |
4.1.1 “壬戌学制”下的数学教育 |
4.1.2 中学数学教科书编纂概况 |
4.2 混合教学数学教科书中的“勾股定理” |
4.2.1 《布利氏新式算学教科书》中“勾股定理”内容编排概述 |
4.2.2 《初级混合数学》中“勾股定理”内容编排概述 |
4.2.3 《新学制混合算学教科书》中“勾股定理”内容的编排概述 |
4.3 《现代初中教科书几何》中“勾股定理”内容的编排概述 |
4.3.1 编译者简介 |
4.3.2 编写理念及编排形成 |
4.3.3 勾股定理内容的结构 |
4.3.4 特点分析 |
4.4 小结 |
4.4.1 勾股定理内容分布在多个章节中 |
4.4.2 证明方法由一到多,割补法逐渐成为主要方式 |
4.4.3 由勾股定理向任意三角形推广 |
4.4.4 习题中理解型题目与作图题目相结合 |
第5章 课程标准时期的中学数学教科书中勾股定理 |
5.1 历史背景 |
5.1.1 中学算学课程标准下的中学数学教育 |
5.1.2 中学数学教科书编译概况 |
5.2 复兴中学教科书中“勾股定理”内容编排概述 |
5.2.1 部分编撰者简介 |
5.2.2 编写理念及编排形成 |
5.2.3 勾股定理内容的结构 |
5.2.4 特点分析 |
5.3 实验几何教科书中的勾股定理—以《初级中学实验几何学》为例 |
5.3.1 编撰者简介 |
5.3.2 编写理念及编排形式 |
5.3.3 勾股定理内容的结构 |
5.3.4 特点分析 |
5.4 课程标准时期教科书中勾股定理变迁之特点分析 |
5.4.1 数学史的融入 |
5.4.2 定理证明实验法与演绎法并重 |
5.4.3 体现从特殊到一般的归纳思想方法 |
5.5 民国时期数学教科书中勾股定理内容编排变迁特点分析(1912-1949) |
5.5.1 定理证明以方法为经,以教材为纬 |
5.5.2 三角形内对锐角或钝角之三边情况贯穿于教科书中 |
5.5.3 从正方形到任意相似图形 |
第6章 结论 |
6.1 清末民国中学数学教科书中勾股定理编排特点 |
6.1.1 数学教科书中定理命名的演变 |
6.1.2 作为小节内容编排在单元中 |
6.1.3 定理表述以“形的勾股定理”为主 |
6.1.4 结构体系独特,勾股定理的推广内容丰富 |
6.1.5 自编数学教科书中勾股定理史料贯彻爱国精神 |
6.2 影响中学数学教科书中勾股定理内容编排的因素 |
6.2.1 外部因素 |
6.2.2 内部因素 |
6.3 清末民国中学数学教科书中勾股定理证明方法编排之变迁 |
6.3.1 欧几里得证法始终贯穿在教科书中 |
6.3.2 证明方法由一变多,从演绎法过渡到拼补法 |
6.3.3 中国古代“赵爽弦图”仅在课后习题中出现 |
6.3.4 实验几何时期证法主要以综合法为主 |
6.3.5 清末民国时期中学勾股定理编排中存在的问题 |
6.4 清末民国中学数学教科书中勾股定理内容变迁的启示与借鉴 |
6.4.1 编排形式与内容体系应力求严谨 |
6.4.2 勾股定理内容编排重视趣味性、启发性与探究性 |
6.4.3 实验证明和理论证明相辅相成 |
6.4.4 从勾股定理到我们的思想 |
6.5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7)数理逻辑在中国的发展史研究(1920-1966)(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国内研究综述 |
1.3.2 国外研究综述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5 创新之处 |
第2章 数理逻辑发展史概述 |
2.1 前史时期(古典形式逻辑时期) |
2.1.1 古典形式逻辑发展史简述(至17 世纪末) |
2.1.2 数理逻辑诞生的科学基础与思想基础 |
2.2 第一阶段 |
2.2.1 数理逻辑指导思想的提出 |
2.2.2 布尔代数与关系逻辑的建立 |
2.3 第二阶段 |
2.3.1 集合论及其悖论 |
2.3.2 数学基础三大学派对数理逻辑的贡献 |
2.3.3 公理集合论的创建 |
2.3.4 “哥德尔不完全性定理”及其意义 |
2.3.5 逻辑演算的建立与发展 |
2.4 第三阶段 |
第3章 20世纪上半叶数理逻辑的引进 |
3.1 罗素《数理逻辑》讲演及其影响 |
3.1.1 《数理逻辑》讲演的历史背景 |
3.1.2 《数理逻辑》讲演的内容及其影响 |
3.2 《罗素算理哲学》及其引起的学术争论 |
3.2.1 《罗素算理哲学》成书背景与内容 |
3.2.2 《罗素算理哲学》引起的学术争论 |
3.3 张申府对数理逻辑在中国早期传播的贡献 |
3.3.1 张申府生平 |
3.3.2 数理逻辑学术活动与贡献 |
3.4 数理逻辑其他方面的引介 |
3.4.1 集合论与数学基础的引介 |
3.4.2 数理逻辑基础理论的引介 |
3.5 小结 |
第4章 数理逻辑在中国的初步奠基(1920-1949) |
4.1 汪奠基《逻辑与数学逻辑论》与《现代逻辑》 |
4.1.1 《逻辑与数学逻辑论》 |
4.1.2 《现代逻辑》 |
4.2 金岳霖的数理逻辑贡献 |
4.2.1 金岳霖生平 |
4.2.2 《逻辑》及其影响 |
4.3 数理逻辑教育的初步开展 |
4.3.1 中等教育中的数理逻辑 |
4.3.2 高等教育中的数理逻辑 |
4.4 留学人员的数理逻辑学习与研究 |
4.4.1 留学人员基本情况 |
4.4.2 留学人员的学习与研究 |
4.5 小结 |
第5章 数理逻辑在新中国的建立与发展(1949-1966) |
5.1 数理逻辑的宣传与普及 |
5.1.1 对数理逻辑唯心主义的批判 |
5.1.2 数理逻辑科学价值的宣传 |
5.2 数理逻辑科学研究的全面开展 |
5.2.1 数理逻辑领域的学术交流 |
5.2.2 “12 年远景规划”中的数理逻辑 |
5.3 数理逻辑各领域重要研究成果 |
5.3.1 理论研究成果 |
5.3.2 应用研究成果 |
5.4 数理逻辑专门人才的培养 |
5.4.1 高等院校专门人才的培养 |
5.4.2 科研机构专门人才的培养 |
5.5 小结 |
第6章 结论 |
6.1 民国时期数理逻辑发展的特点 |
6.1.1 第一代数理逻辑学家的卓越贡献 |
6.1.2 数理逻辑是引介的对象,而非研究的对象 |
6.1.3 数理逻辑留学人员回国后开创新的局面 |
6.2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数理逻辑发展的特点 |
6.2.1 数理逻辑从教学研究相结合到专门研究的阶段 |
6.2.2 国家政策助推数理逻辑的发展 |
6.2.3 中国数理逻辑学家的国际影响 |
6.3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8)初中生数学建模能力培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的缘起和意义 |
二、研究综述 |
三、核心概念及论题说明 |
四、研究思路 |
五、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数学建模教育的背景、发展历程及理论基础 |
第一节 数学建模教育的背景 |
一、数学建模的兴起 |
二、数学建模教育的育人价值 |
第二节 数学建模教育的发展历程 |
一、数学建模教育的萌芽起步阶段 |
二、数学建模教育的初步发展阶段 |
三、数学建模教育的稳步发展阶段 |
第三节 数学建模教育的理论基础 |
一、问题解决理论 |
二、知识迁移理论 |
三、深度学习理论 |
第二章 初中数学建模教学内容的文本分析 |
第一节 数学课程标准对数学建模能力培养的要求 |
一、对课程设计思路的要求 |
二、对课程目标的要求 |
三、对课程实施的建议 |
四、对教材编写的建议 |
第二节 初中数学教材中数学建模内容的呈现与编排 |
一、初中数学教材中数学建模内容的呈现 |
二、初中数学教材中数学建模内容的编排 |
第三节 初中数学教材与课程标准的一致性 |
一、初中数学教材与课程标准的一致性分析 |
二、初中数学教材与课程标准的一致性总结 |
第三章 初中生数学建模能力培养的现状调查 |
第一节 初中生数学建模能力培养的课堂考察 |
一、课堂考察与分析 |
二、教师访谈与分析 |
第二节 初中生数学建模的方式及规律 |
一、七年级学生数学建模的方式及规律 |
二、八年级学生数学建模的方式及规律 |
三、九年级学生数学建模的方式及规律 |
第三节 初中生数学建模的过程及数学建模能力结构 |
一、初中生数学建模的一般过程 |
二、初中生数学建模能力结构 |
第四章 初中生数学建模能力培养的困境分析 |
第一节 初中数学建模教学内容的局限性分析 |
一、数学建模教学内容与学生现实脱节 |
二、教学内容缺少真正意义的数学建模问题 |
三、教学内容与初中生数学建模能力培养不适切 |
四、教学内容局限于教材,忽视了对教学资源的开发 |
第二节 初中数学建模教学的困境分析 |
一、学校和教师对数学建模教学不够重视 |
二、数学建模教学方式有待改进 |
三、数学建模教育理念不适应数学建模能力培养 |
四、数学建模教学缺乏培训和理论指导 |
第三节 初中生数学建模学习困难分析 |
一、数学建模学习方式需要转变 |
二、尚未掌握数学建模的学习路径 |
三、学习进阶过渡中遇到障碍 |
第五章 初中生数学建模能力培养策略 |
第一节 制定初中生数学建模能力培养策略的依据 |
一、依据对初中数学建模教学内容的分析 |
二、依据初中数学建模教学现状 |
三、依据初中生数学建模学习现状 |
第二节 初中数学建模教学内容选择策略 |
一、反映数学本质,突出数学学科核心素养 |
二、贴近学生现实,体现数学建模的真实性 |
三、注重数学建模过程性,体现数学建模能力培养的阶段性 |
四、注重选择变式问题,促进问题解决能力的迁移 |
五、增加开放性和探究性的问题,全面提升数学建模能力 |
六、面向学生的长远发展选择数学建模内容 |
第三节 初中生数学建模能力培养的教学策略 |
一、由平铺直叙转变为创建有利于数学建模的真实问题情境 |
二、由教碎片化知识转变为教完整的建模知识 |
三、由教会做题转变为教会解决问题 |
四、由强调记忆转变为致力于知识迁移 |
五、由重结果性评价转向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并重 |
六、由单项能力训练转变为数学建模能力综合提升 |
第四节 初中生数学建模学习策略 |
一、学习完整的数学建模知识 |
二、学会条件化地储存知识 |
三、学会深度加工知识 |
四、掌握提取知识的路径 |
五、改善数学建模的程序与方法 |
六、学会类比与联想 |
七、学会知识迁移 |
结语 |
附录一 七年级数学教师访谈提纲 |
附录二 八年级数学教师访谈提纲 |
附录三 九年级数学建模教师访谈提纲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
致谢 |
(9)中国基础教育阶段女性数学教育发展研究(1978-2020年)(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问题提出 |
1.2 研究方法与思路 |
1.2.1 研究方法 |
1.2.2 研究思路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2章 理论基础与研究背景 |
2.1 理论基础 |
2.1.1 理论介绍 |
2.1.2 概念界定 |
2.2 研究背景 |
2.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2.2.2 研究时期划分 |
第3章 女性数学教育历史回顾 |
3.1 封建社会——零星的家庭教育 |
3.2 1840 -1949 年——女性数学教育的萌芽 |
3.3 1949 -1978 年——女性数学教育的发展 |
3.3.1 1949 -1956 年的女性数学教育 |
3.3.2 1957 -1978 年女性数学教育 |
3.4 女数学家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全面恢复时期(1979—1989 年)的女性数学教育 |
4.1 时期背景 |
4.1.1 女性教育政策及措施 |
4.1.2 数学教育理念 |
4.2 女性受数学教育情况 |
4.2.1 女性受小学数学教育情况 |
4.2.2 女性受中学数学教育情况 |
4.2.3 存在的问题 |
4.3 女性数学教育成就 |
4.3.1 女数学家 |
4.3.2 女性数学教师 |
4.3.3 女性数学教育研究者 |
4.4 女性数学教育研究情况 |
4.4.1 女性数学教育研究文章统计 |
4.4.2 女性数学教育研究内容及特点 |
4.4.3 小结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繁荣发展时期(1990—1999 年)的女性数学教育 |
5.1 时期背景 |
5.1.1 女性教育政策与措施 |
5.1.2 数学教育理念 |
5.2 女性受数学教育情况 |
5.2.1 女性受义务教育阶段数学教育情况 |
5.2.2 女性受高中数学教育情况 |
5.2.3 存在的问题 |
5.3 女性数学教育成就 |
5.3.1 女数学家 |
5.3.2 女性数学教师 |
5.3.3 女性数学教育研究者 |
5.4 女性数学教育研究情况 |
5.4.1 女性数学教育研究文章统计 |
5.4.2 女性数学教育研究内容及特点 |
5.4.3 小结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巩固提高时期(2000 年—至今)的女性数学教育 |
6.1 时期背景 |
6.1.1 女性教育政策与措施 |
6.1.2 数学教育理念 |
6.2 女性受数学教育情况 |
6.2.1 女性受义务教育阶段数学教育情况 |
6.2.2 女性受高中数学教育情况 |
6.2.3 存在的问题 |
6.3 女性数学教育成就 |
6.3.1 女数学家 |
6.3.2 女性数学教师 |
6.3.3 女性数学教育研究者 |
6.4 女性数学教育研究情况 |
6.4.1 女性数学教育研究文章统计 |
6.4.2 女性数学教育研究内容及特点 |
6.4.3 小结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经验教训与挑战 |
7.2 女性数学教育历史发展 |
7.2.1 发展概况 |
7.2.2 存在问题 |
7.2.3 影响因素 |
7.2.4 相关建议 |
7.3 女性数学教育研究 |
7.3.1 结论 |
7.3.2 建议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基于FCE的高校藏汉双语数学课堂教学质量的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1.1 教学质量评价是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的重要方式 |
1.1.2 教学质量评价是少数民族教育质量提升的必要需求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理论依据 |
1.4 核心概念界定 |
1.4.1 评价 |
1.4.2 教学质量评价 |
1.4.3 双语数学课堂教学质量评价 |
1.5 研究问题表述 |
第2章 国内外研究现状 |
2.1 国外研究现状 |
2.1.1 课堂教学评价的研究现状 |
2.1.2 数学课堂教学评价的研究现状 |
2.1.3 双语教学评价的研究现状 |
2.2 国内研究现状 |
2.2.1 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的研究现状 |
2.2.2 数学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的研究现状 |
2.2.3 藏汉双语理科教育的研究现状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研究设计 |
3.1 研究内容 |
3.2 研究思路 |
3.3 研究方法 |
第4章 高校藏汉双语数学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现状 |
4.1 高校藏汉双语数学课堂教学质量同行评价体系的文本分析 |
4.1.1 X民族大学同行评价体系文本分析 |
4.1.2 G民族师范学院同行评价体系文本分析 |
4.1.3 Q师范大学同行评价体系文本分析 |
4.1.4 同行评价体系对比分析 |
4.2 高校藏汉双语数学课堂教学质量学生评价体系的文本分析 |
4.2.1 X民族大学学生评价体系文本分析 |
4.2.2 G民族师范学院学生评价体系文本分析 |
4.2.3 Q师范大学学生评价体系文本分析 |
4.2.4 学生评价体系对比分析 |
4.3 高校藏汉双语数学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指标存在的问题 |
4.4 高校藏汉双语数学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指标构建的建议 |
第5章 高校藏汉双语数学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5.1 评价指标的构建的依据 |
5.2 评价指标的构建的原则 |
5.3 评价指标的初步确定 |
5.3.1 访谈目的 |
5.3.2 访谈对象 |
5.3.3 访谈结果 |
5.4 评价体系的构建 |
5.5 评价指标的筛选 |
5.5.1 调查表信度分析 |
5.5.2 Delphi法调查表数据分析 |
5.6 指标权重的确定 |
5.6.1 建立层次结构模型 |
5.6.2 构造判断矩阵 |
5.6.3 计算判断矩阵的权向量 |
5.6.4 对判断矩阵进行一致性检验 |
5.7 本章小结 |
第6章 基于FCE的高校藏汉双语数学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实施 |
6.1 X民族大学藏汉双语数学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实施过程 |
6.1.1 调查对象 |
6.1.2 调查方法 |
6.1.3 调查结果 |
6.1.4 调查结果分析 |
6.1.5 建议 |
6.2 G民族师范学院藏汉双语数学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实施过程 |
6.2.1 调查对象 |
6.2.2 调查方法 |
6.2.3 调查结果 |
6.2.4 调查结果分析 |
6.2.5 建议 |
6.3 Q师范大学藏汉双语数学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实施过程 |
6.3.1 调查对象 |
6.3.2 调查方法 |
6.3.3 调查结果 |
6.3.4 调查结果分析 |
6.3.5 建议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研究结论及反思 |
7.1 研究结论 |
7.2 反思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硕士研究生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致谢 |
四、《高等应用数学方法》一书的特色(论文参考文献)
- [1]中俄教育交流与合作问题研究[D]. 周言艳.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21(09)
- [2]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数理思想及其发展研究[D]. 刘雷. 吉林大学, 2021(01)
- [3]高中数学人教A版新旧教材必修部分数学文化的比较研究[D]. 关婷婷.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1(08)
- [4]加拿大B.C省基础教育数学课程标准研究[D]. 王悦. 辽宁师范大学, 2021(08)
- [5]初中数学文化资源的拓展与应用[D]. 王悦. 山东师范大学, 2020(04)
- [6]中国数学教科书中勾股定理内容设置变迁研究(1902-1949)[D]. 张冬莉.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0(07)
- [7]数理逻辑在中国的发展史研究(1920-1966)[D]. 苏日娜.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0(08)
- [8]初中生数学建模能力培养研究[D]. 刘伟. 曲阜师范大学, 2020(01)
- [9]中国基础教育阶段女性数学教育发展研究(1978-2020年)[D]. 冯俊琪.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0(08)
- [10]基于FCE的高校藏汉双语数学课堂教学质量的评价研究[D]. 张娜. 西北民族大学, 20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