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THE STATE OF INDIANA(论文文献综述)
杜文彬,王涛[1](2019)在《美国印第安纳州STEM教育实施标准的制定及启示》文中研究说明美国印第安纳州从基础设施建设、教学实施、课程规划以及校外拓展活动设计四个维度共22条细则制定了学校STEM教育的实施标准,并对"起步"、"发展"、"成熟"和"完善"各个发展阶段学校在每条细则上的具体表现都进行了明确规定。印第安纳州通过清晰明了的行为性实施标准建设及多元主体的过程性评估手段实现了STEM教育实施标准建设的发展性目的。印第安纳州STEM教育实施标准对我国STEM教育实施标准的内容研制、实施标准执行,以及评价主体的组织皆具有一定启示。
肖崇俊[2](2016)在《美国公司收购立法史研究 ——以公司控制权市场理论为线索》文中认为20世纪60年代,美国发生了大规模的公司并购浪潮。在公司控制权转移的三种主要方式中,代理权征集方式在1964年国会对修订《1934年证券交易法》关于代理权的相关规定之后受到极大的抑制;而被认为最为有效率的兼并也因美国政府严苛的反垄断政策而无法发挥应有的作用;于是现金收购要约成为企业扩张的突破口,变得越来越流行。美国的主流经济理论认为,收购可以对公司现任管理层产生有效的激励,从而为小股东、非控制股东提供有力的保护。自1968年开始,美国国会和各州都致力于应对这一问题。在这一立法进程中,主流的公司控制权市场理论在国会得到认可,但是在各州却遭遇了失利。美国国会于1967年启动对《1934年证券交易法》的修订工作。参议员威廉姆斯提交1967年参议院第510号议案。该项议案希望通过披露的方法为收购中的公司股东提供保护。由于现金收购要约最初给人留下的“不道德”印象,第510号议案采取了严厉地措施试图对其实施打击。但是在参议院银行和货币委员会举行的听证中,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纽约证券交易所以及法学教授佩因特等专家强调了收购要约的合理性,加之海耶斯教授的金融学数据分析摘掉了现金收购要约“不道德”的帽子,因此国会在公司控制权市场理论的影响下最终对现金收购要约采取了中立的立场。由于收购问题同时涉及证券法和公司法两个重要的领域,因此联邦和各州在这一新问题上的立法权限需要加以明确。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分别在迈特案和CTS案中对这个问题做出了解答。怀特法官以违反贸易条款为由判定伊利诺伊州反收购法案违宪,宣告州第一代反收购立法的终结。而后各级联邦法院几乎全都效法迈特案的判决理由,宣告了各州反收购立法违反贸易条款和至上条款而无效。在这两个宪法条款的背后,评判的标准是州际贸易的利益与《威廉姆斯法案》的立法目的;而在州际贸易利益和《威廉姆斯法案》的立法目的背后,又都是公司控制权市场理论所倡导的经济的整体效率。因此,公司控制权市场理论得以通过迈特案的判决理由对各州的反收购立法起到一定的“限制”作用。但是,鲍威尔法官在CTS案中的判决改变了这一切。鲍威尔法官明确指出,各州没有义务遵循任何经济理论。自1968年弗吉尼亚州颁布第一部反收购立法,到迈特案之后第二代、第三代收购立法的发展,再到CTS案之后各州毫无顾忌的立法发明,这一立法进程在1990年宾夕法尼亚州反收购立法颁布时达到顶峰。宾夕法尼亚州树立了第四代反收购立法的典范,它采纳了控制股份收购条款、商业联合条款、公平价格条款、现金支付条款、追缴条款和补偿条款等反收购措施,被称为最彻底的反收购立法。对宾夕法尼亚州反收购立法史的考察表明,公司控制权市场理论在各州没有市场,因为各州不会以牺牲本州利益为代价去追求全国经济的整体效率。美国反收购立法模式具有联邦制的特性,但同时也体现了公司控制权交易的共性问题。在引发公司控制权交易的股票交易过程中,普通投资者最容易受到侵害,因此立法需要给予有力的保护。而公司控制权交易所引发的管理层和控股股东的代理问题,则促使公司法在新的情境下发展了信义义务的内涵。这段立法史也展现了经济理论与立法的可能关系。理论能够为立法提供讨论问题的基本概念和框架;理论也能够为立法揭示经济运行的内在规律;当理论所倡导的“效率”与立法所要保护的“利益”相契合时,理论最容易被立法所接受,反之则不容易被采纳,甚至对立的一方将发展出相反的理论与之对抗。由于现实问题的复杂性,理论和立法都存在自身的局限,因此不断接近“真理”和“正义”是研究和立法活动的终极追求。
梁文静,彭祎飞[3](2020)在《去工业化与再工业化——对美国中镇的个案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位于"铁锈带"地区的美国印第安纳州中镇在20世纪下半叶经历了其他美国"铁锈带"城市的相似遭遇。2009年博格华纳中镇工厂关闭,成为中镇去工业化的最后一个重要事件,其关闭原因主要来自地方工会和全球政治经济两个方面。在去工业化给个人与社区带来消极影响的同时,中镇各方曾经尝试各种新产业,部分中镇精英在新形势下积极寻求再工业化。它的再工业化基本由私人部门主导,政府配合,采取多元、整体的经济发展策略,大学也在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叶倩[4](2019)在《美国K-12阶段STEM课程标准和课程类型研究 ——以印第安纳州为例》文中研究说明为了应对国际社会的竞争、提升科技实力,美国于20世纪80年代提出了K-12阶段STEM课程,即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课程,旨在培养美国学生的STEM素养,为美国提供具备STEM能力的科技人才。随着美国STEM课程的影响力不断扩大,近几年我国也开始逐渐关注STEM课程,积极推进STEM课程的本土化实践,致力于在基础教育阶级培养中小学学生的综合素养,提升国民科技素质,有效应对国际竞争。因此,笔者希望通过研究美国K-12阶段STEM课程,为我国STEM课程发展提供一些可借鉴的经验。本研究采用文献研究法、案例分析法、比较分析法,基于对美国K-12阶段STEM课程的实施背景、发展历程、现实需求的分析,探讨美国STEM课程标准、课程类型、课程内容及课程实施的特点,积极探索适合我国STEM课程发展的有效借鉴和经验。本文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首先介绍美国K-12阶段STEM课程的研究背景、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及国内外研究现状。然后对“K-12阶段、STEM教育和STEM课程”这三个概念进行界定。最后阐明本论文的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第二部分首先介绍美国K-12阶段STEM课程的政治、经济、文化背景。之后,回顾20世纪80年代至现今的美国K-12阶段STEM课程的发展历程,即初创形成期和改革发展期。最后剖析美国K-12阶段STEM课程在课程质量、师资培养、融合趋势和财政支出这四方面所面临的现实要求。第三部分基于对美国K-12阶段STEM课程的国家课程标准与州立课程标准的分析,得知美国K-12阶段STEM课程的国家标准具有指导性和开放性,而州立课程标准则具有灵活性和创造性,美国K-12阶段STEM课程的类型可分为分科课程和综合课程。其中,分科课程指数学、科学、技术和工程课程,而国家性的综合课程则指由“项目引路机构”研发的PLTW课程项目。第四部分结合印第安纳州的STEM课程整合项目对美国K-12阶段STEM课程的实施现状进行研究。以由印第安纳州教育委员会研发的“主题引领”课程和“实践体验”课程为研究对象,发现美国STEM综合课程具有4个实施特点,包括增强跨学科的理念、创设真实情境、采用5-E教学环节、整合社会资源。第五部分首先分析了当前我国中小学在实施STEM课程时所面临的困境,如STEM课程标准尚未完善、STEM课程设置不够合理、STEM教学模式不够灵活、STEM教师培养不到位、社会支持不足。之后有针对性地探索美国K-12阶段STEM课程发展的有效经验,提出以下建议:加强STEM课程标准建立、规范STEM课程设计、推动STEM教师队伍建设、健全社会联动机制。
杜文彬[5](2020)在《美国STEM教育发展研究 ——以学校科目社会史为视角》文中研究表明作为应对21世纪人才需求挑战的战略举措,我国STEM教育的政策要求与实践探索方兴未艾,急需系统的基础研究和理论成果支持。与此相对照,美国作为最早开展STEM教育的发达国家,其推动STEM教育的历史脉络和经验教训,对于深化我国STEM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尤其是本土化的课程理论建构和实践创新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美国STEM教育以20世纪80年代大众化科学教育改革提出“科学素养”作为开端。短短三十几年间,其已完成从科学教育改革思潮到实体课程的进化,并依托STEM学校,以“必修课”形式嵌入到课程体系之中。学校科目社会史视角下,美国STEM教育的生长空间构筑于学校教育人才供给与社会发展人才需求之间的差异。学校教育的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手段、课程评价以及课程管理机制与社会人才需求的数量、类型、规格之间存在多重矛盾,这些矛盾构成了STEM教育的发展动因。以STEM教育发展多重矛盾的结构变化与矛盾解决主体在不同“行动者”间的转换为依据,可将美国STEM教育发展划分为STEM教育思想萌芽、课程体系初建、制度化推进以及标准化课程建设四个阶段。这背后既体现着学校教育对社会经济发展大潮的回应,也凝结着科教精英、民间团体以及政府等不同利益团体以教育改革回应社会矛盾的斗争与妥协。20世纪80年代至2000年是STEM教育的思想萌芽时期。美国政治经济发展新格局带来大量高素质劳动力需求,面向少数精英的结构主义教育已经难以满足新的人才结构需要。为解决上述矛盾,科教精英发起了以STS运动、2061计划为代表的大众化科学教育改革,以破除科学教育精英化的弊端。这次改革使科学教育呈现出大众化、素养化、跨学科整合以及标准化等有别于传统科学教育的新特征。STEM教育理念内核,包括面向国家劳动力需求的培养目标、跨学科整合的课程内容、秉承建构主义理念的教学方法、以及具有标准化评价烙印的课程评价,也在这一过程中逐渐构筑起来。尽管“STEM”这一专用术语尚未出现,其思想萌芽已经孕育在科学教育改革之中。但由于工程教育在STEM整合中缺乏实质性的地位,STEM教育尚未形成正式概念,也难以脱离于传统科学教育框架而获得自主发展。以“STEM教育”专门术语在2001年的出现为标志,2001年至2005年STEM教育处于课程体系初建阶段。随着美国不断向第三产业转化升级的产业结构调整,以及海外精英对STEM工作岗位的占领,硬科学在美国学校教育中不断式微。为保证市场中STEM专业人才储备,以工商业主利益为代表的民间组织纷纷要求学校加强硬科学教育。这一诉求为工程教育进入基础教育体系开辟了通道,使STEM教育获得“工程”拼图,实现了其概念的完整建构。完成概念建构的STEM教育在大型学术团体主导下实现了课程开发、教学设计、教师专业发展方面的长足进步,课程体系建设初见形态。但由于发展主体各自为政,STEM教育的课程体系建设也呈现出各课程要素发展不均衡、发展动力受限等缺点。要应对伴随再工业化战略而来的STEM人才需求大潮,就必须在课程管理体系中做出调整,在更强力量的主导下实现整体推进。伴随着2006年《崛起于聚集的风暴之上》报告的发布,STEM教育正式进入联邦视野。2006年至2011年是STEM教育制度化推进阶段。为配套促进制造业回岸的再工业化战略,美国政府通过财政支援、整体规划、项目引导以及法令保障手段,强势主导着STEM教育发展。同时,联邦政府还统合各利益主体形成发展合力,实现了STEM教育国家战略式推进。该阶段STEM教育进入蓬勃发展时期,各种STEM课程设计与实施层出不穷,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但也由于财政的突然倾斜,该时期STEM教育呈现一种聚焦价值讨论而轻视实践质量的状态,功利主义与形式主义危机接踵而至。以2012年美国国家科学院对全美STEM教育项目的质量审查为开端,STEM教育进入标准化课程建设时期。为应对美国STEM教育发展过程中的形式主义与功利主义危机,曾一度缺位的课程专家重新主持STEM课程改革。以课程专家为主导,各发展力量通过构建横纵衔接的一贯制课程体系、开发聚焦学生自主探究的教学设计、以及制定州级STEM课程实施标准,实现STEM教育的标准化课程建设,并构筑起“联邦主导——地方规范——学校自主开设”的课程实施体系。至此,STEM教育依托STEM学校,以必修课身份在学校课程体系中获得一席之地。纵观美国STEM教育发展历程,可发现STEM教育各个阶段都和特定的社会与经济发展背景紧密相连,有其独特的发展机制,包括从外力推进与内部自觉的发展动因机制,以工程为基点的跨学科内容整合机制,以及由多元走向统一规范的课程实施机制。我国STEM教育正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呈现着发展力量自发性、课程开发多元化与课程实践零散化等特点。从学校科目社会史视角梳理美国STEM教育发展历程中的相关经验、教训与发展机制,对接我国STEM教育本土化发展现状,本研究认为美国STEM教育发展对我国具有以下发展启示:首先,在与“结构”的关系上,应适度超前于社会发展与学校教育间的矛盾暴露;其次,需联合各方“行动者”发挥多元主体共同推进效用;最后,还要遵循科目发展的一般规律,尤其在内容开发机制与实践机制上要契合我国当前教育发展背景与育人要求,选择适配的发展方式。
管光海[6](2020)在《美国STEM教育战略背景下的区域推动与学校实践——美国印第安纳州STEM教育的考察与启示》文中研究表明目前美国印第安纳州已形成多层次的STEM教育实施模式,学校重视支持多种学习方式的STEM学习空间建设,建设参与度高且网络化的STEM实践社区,课程形态多样化且关照工程与设计,教学强调问题驱动,学习评价多元创新并具可操作性。印第安纳州的区域推动与学校实践给我们的启示是:要从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的高度来认识和规划STEM教育,发挥协同力量,关注STEM项目的开发与设计,重视STEM教育对学生生涯规划的引导。
王文[7](2005)在《美国印第安纳州健康教育教师资格认证制度研究》文中指出美国健康教育的核心领域一学校健康教育经过剧烈变革和不断探索后,逐渐形成比较成熟的行动方案来促进综合性学校健康教育(Comprehensive School Health Education,CSHE)。这一行动方案提出了对专业教师的培训和进行资格认证的规定和要求;与此同时,教师专业化的教师教育改革浪潮也深深地影响着美国的学校健康教育领域,这就使得美国学校健康教育在进行综合性学校健康教育的过程中,逐渐意识到并强调了健康教育教师的地位和所发挥的作用的重要性,于是提高了对专业教师资格的要求。因此,各州逐渐建立起专业教师资格认证制度,作为提高健康教育教师素质和提升其专业地位,同时提供法律保证的有效手段,以促进综合性学校健康教育的实施及效果的实现。与此同时,国家还建立全美专业教学标准委员会负责对优秀教师进行再认证,以达到促进健康教育教师之间学术交流和教师资源良性流动的目的。总之,对健康教育教师进行资格认证成为学校健康教育发展的主要趋势之一。考虑到美国教育地方分权的特点,本文在做健康教育教师专业资格认证研究时,选择了在认证制度建设方面优势凸现和各环节比较健全的印第安纳州做问题研究。印第安纳州有着学科成熟和层次健全的师资培养体系,州政府在政策上和财政上大力支持并授权建立权威的认证机构--专业标准委员会,制定和逐步完善了健康教育教师认证标准和认证测试,到目前已初步形成集认证机构、认证标准和认证测试和师资培养等一系列环节的认证制度模式,并且已经在促进综合性学校健康教育计划方面显示出积极作用。本文在详尽介绍认证制度的各个环节的基础上,分析和探索各个环节体现出的特点,同时也对整体实施效果做出全面评价,力图实现分析的全面和透彻。并结合我国目前健康教育教师队伍建设滞后的现状,进行深入思考,总结出几点启示,希冀为我国进行此领域的本土化研究,提供借鉴的平台。
唐权[8](2019)在《美国印第安纳州与蒙大拿州数字资源长期保存的实践与启示》文中提出[目的/意义]介绍美国印第安纳州与蒙大拿州数字资源长期保存的实践,为我国图书馆数字资源保存工作提供参考与借鉴。[方法/过程]从组织架构、政策与资金支持、技术服务平台及项目的特点等方面对美国印第安纳州与蒙大拿州数字资源长期保存的实践进行对比分析,归纳总结数字保存的方法与经验。[结果/结论]获得的启示包括:利用全国高校图工委各级组织开展自上而下的宣传教育;建立可持续发展的资金支持机制;在合作基础上开展试点项目;评估本机构的数字保存现状并明确数字保存的需求;参考数字资源保存的成熟案例制定数字保存政策;选用合适的技术平台与服务。
赵慧臣,陆晓婷,马悦[9](2017)在《基础教育、高等教育、企业以及教育管理部门协同开展STEM教育——美国《印第安纳州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STEM)行动计划》的启示》文中研究表明国内关于STEM教育的研究偏重于理论、模式、方法和案例等,而对于如何将基础教育、高等教育、企业、教育管理部门协同来实施STEM教育的研究有待丰富。美国《印第安纳州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STEM)行动计划》提出基础教育、高等教育、企业(工业与商业)以及教育管理部门协同开展STEM教育。文章针对我国STEM教育的现状,认为我国STEM教育应该:面向STEM职业需求,协同建构STEM教育目标;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合作设计课程,提升学生STEM知识与技能;高等教育和企业支持教师专业发展,提升STEM教师教学能力;组建STEM教育的管理部门,制定和完善STEM教育政策。
汤欢[10](2020)在《20世纪四十至七十年代美国印第安纳州加里市环境不公正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美国印第安纳州加里市位于密歇根湖南岸,距离芝加哥25英里,被称为印第安那州“最后的边疆”。1906年美国钢铁公司为扩大中西部地区的业务而建造了加里这座工业城市。作为工业城市规划的一项实验,实业家们试图证明,加里市不仅有望解决工业大都市面临的诸多问题,而且有望解决城市现代化中存在的社会文化等方面的问题。在短短的几年内,加里市在经济建设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人们一度称其为“奇迹之城”和“钢铁之城”。加里市的钢铁厂不仅成为了美国最大的钢铁厂,而且成为了全球钢铁行业的典范。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加里市并未实现其建造者原初的愿望,反而成为了20世纪美国城市困境的象征和美国污染最严重的城市之一。加里市也见证了阶级和种族的划分如何导致了环境不公正问题以及环境正义运动的兴起和发展。本文试图通过研究加里市的环境不公正问题和不同利益集团在环境正义运动中的角色和作用,来探讨非裔美国人的环境权利发生了哪些变化。本文分绪论、正文和结语三部分:第一部分考察美国印第安那州加里市的兴起与环境不公正问题的现象和成因。第二部分探讨了二战后白人中产阶级与非裔美国人等少数族裔在住房和公共设施等方面存在的环境不公正现象和冲突。二战后,对生活质量的关注,使白人中产阶级成为了环保运动的主力,白人中产阶级在郊区住宅设施的保护、环境污染治理和国家公园等建设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白人中产阶级在住房和公共设施等方面对非裔美国人等少数族裔采取了严格的种族隔离政策,从而导致非裔美国人等少数族裔居住在污染最严重的地方。针对这种不公正的境遇,非裔美国人等少数族裔进行了一系列的抗争。第三部分探讨了20世纪六十年代中期,随着白人的外迁和黑人人口的稳定增长,加里市非裔美国人在人口数量上的比重逐渐超过了白人,他们发起了争取环境平等权的环境正义运动。在1967年的加里市市长选举中,非裔美国人理查德·戈登·哈彻成为了加里市的第一位黑人市长,针对环境不公正问题和工业污染问题,推进了一系列市政改革,努力解决环境不公正问题,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文章最后探讨了20世纪七十年代后,加里市存在的诸多现实困境。
二、THE STATE OF INDIANA(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THE STATE OF INDIANA(论文提纲范文)
(1)美国印第安纳州STEM教育实施标准的制定及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一、美国印第安纳州STEM教育实践标准的制定背景 |
(一)学科建设的传统惯性导致STEM教育发展不完全 |
(二)缺乏明确的指标来指导与检验学校STEM教育的实施效果 |
(三)典范式STEM学校的建设经验无法得到有效推广 |
二、美国印第安纳州STEM教育实践标准的内容设计 |
(一)以校内外支持一体化的基础设施建设为STEM教育实施提供基本保障 |
1. 从学校决策团体与学校时间安排两方面逐步推进学校管理体制的成熟 |
2. 通过对学校软硬件设施建设的关注推进校内STEM学习气氛的打造 |
3. 逐步深化校外支持系统建设,形成社区、政府、企业联动 |
(二)以整合式STEM教育理念为导向,以完善教师专业发展为重点确保STEM教育的有效实施 |
1. 以整合式STEM为导向的STEM科学教学理念的形成 |
2. 兼顾教师知识与技能的专业发展以提升STEM教学质量 |
(三)设计学术标准和现实需求双向相关的课程以完善STEM学习内容 |
(四)校内外紧密衔接的拓展活动拓宽STEM学习渠道 |
三、印第安纳州STEM教育实践标准的具体实施 |
(一)以明确具体的行为目标推进STEM学校有序发展 |
(二)以学校自主测评与申报保障STEM学校建设稳步发展 |
四、印第安纳州STEM教育实践标准对我国STEM教育实践的启示 |
(一)以全面且具体的行为性标准指导与把握STEM学校发展方向 |
(二)突出STEM教育实施标准执行的过程性与发展性特点,以评价促进发展 |
(三)多元主体的STEM教育实施与评价,以联合社会力量形成STEM发展合力 |
(2)美国公司收购立法史研究 ——以公司控制权市场理论为线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研究综述 |
三、资料与方法 |
四、思路与结构 |
第一章 公司并购浪潮与法律困局 |
第一节 股权分散的现代公司与代理权争夺 |
一、股份分散的现代公司 |
二、代理权征集的规制 |
三、代理权争夺的衰落 |
第二节 兼并与公司控制权市场 |
一、兼并的法律处境与反思 |
二、公司控制权市场 |
三、兼并的“合法化”诉求 |
四、迟到的反垄断宽松政策 |
第三节 现金收购要约与立法空白 |
一、异军突起的现金收购要约 |
二、公司控制权收益的归属问题 |
三、投资者保护与代理问题 |
小结 |
第二章 《威廉姆斯法案》及其中立立场 |
第一节 《威廉姆斯法案》的颁布 |
第二节 美国参议院1967年第510号议案 |
一、第510号议案的主要内容 |
二、目的:通过披露保护投资者 |
三、举措:打击“不道德的”现金收购要约 |
第三节 证券交易委员会与纽约证券交易所的修改建议 |
一、放弃事前审查 |
二、限定按比例收购的期限 |
三、规制公司回购自己股份的行为 |
四、增加未经股东大会更换大批董事的披露要求 |
第四节 公司控制权市场理论与国会的中立立场 |
一、公司控制权市场理论在立法过程中的应用 |
二、现金收购要约真的不道德吗? |
三、联邦国会中立立场的确立 |
小结 |
第三章 决定州反收购立法走向的联邦最高法院判例 |
第一节 迈特案 |
一、1977年《伊利诺伊州商业收购法案》 |
二、案件事实与审理历史 |
三、法庭的判决意见 |
四、鲍威尔法官的关键性一票 |
五、怀特法官的其他判决理由 |
第二节 CTS案 |
一、1986年《印第安纳州商业公司法》 |
二、案件事实和审理历史 |
三、初审与上诉审意见 |
四、鲍威尔法官的判决 |
第三节 公司控制权市场理论在联邦最高法院的应用与废弃 |
小结 |
第四章 州的反收购立法 |
第一节 各州反收购立法的三次“进化” |
一、各州反收购立法演进历程 |
二、各州反收购立法的主要类型 |
第二节 宾夕法尼亚式的“社会主义” |
一、海湾石油公司“死亡”的震动 |
二、宾夕法尼亚州反收购立法 |
三、反对者的抗议与公司法理论对此的否弃 |
第三节 管理层与本州利益的胜利 |
小结 |
结论 |
一、收购立法的美国模式 |
二、理论与立法的可能关系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后记 |
(3)去工业化与再工业化——对美国中镇的个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 中镇工业的兴衰 |
(一)中镇工业的兴衰 |
(二)博格华纳中镇工厂的关闭 |
二 中镇去工业化的原因 |
(一)地方工会的影响 |
(二)全球政治经济的影响 |
三 中镇去工业化的影响 |
(一)对失业工人的影响 |
(二)对社区的影响 |
第一,相关产业链下的工厂关闭,导致更多工人失业。 |
第二,贫困人口范围扩大。 |
第三,人口流失严重。 |
第四,社会问题加剧。 |
第五,非营利组织对有限资源的竞争更加激烈,兼并重组的情况增多。 |
四 中镇再工业化的努力 |
(一)私人部门主导,政府配合 |
(二)多元的经济发展策略 |
(三)整体的经济发展策略 |
(四)发挥大学的重要作用 |
结语 |
(4)美国K-12阶段STEM课程标准和课程类型研究 ——以印第安纳州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 研究背景 |
1.STEM课程作为美国的主要教育战略受到关注 |
2.STEM课程的本土化研究与实践成为我国的热点 |
3.印第安纳州的STEM课程值得我国借鉴学习 |
(二)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1.研究目的 |
2.研究意义 |
(三)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国内研究现状 |
2.国外研究现状 |
3.研究述评 |
(四) 概念界定 |
1.K-12阶段 |
2.STEM教育 |
3.STEM课程 |
(五)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研究问题与研究思路 |
2.研究方法 |
一、美国K-12阶段STEM课程的历史沿革及现实要求 |
(一) 美国K-12阶段STEM课程的历史沿革 |
1.美国K-12阶段STEM课程的实施背景 |
2.美国K-12阶段STEM课程的发展阶段 |
(二) 美国K-12阶段STEM课程的现实要求 |
1.更加关注STEM课程的质量 |
2.继续加快STEM师资队伍的培养 |
3.持续推动STEM综合课程在全美地区的发展 |
4.不断加大STEM课程的财政支出 |
二、美国K-12阶段STEM课程标准和课程类型 |
(一) 美国K-12阶段STEM课程标准 |
1.美国K-12阶段STEM课程的国家课程标准 |
2.美国K-12阶段STEM课程的州立课程标准 |
3.美国K-12阶段STEM课程标准的特点 |
(二) 美国K-12阶段STEM课程类型 |
1.分科课程 |
2.综合课程 |
三、美国K-12阶段STEM课程的实施—以印第安纳州为例 |
(一) 印第安纳州STEM综合课程的实施案例 |
1.“主题引领”课程—我们正在优化的环境 |
2.“实践体验”课程—设计滑梯 |
(二) 印第安纳州K-12阶段STEM综合课程的实施特点 |
1.增强跨学科的理念 |
2.创设真实情境 |
3.采用5-E教学环节 |
4.整合社会资源 |
四、对我国中小学STEM课程的借鉴与启示 |
(一) 我国中小学STEM课程的问题 |
1.STEM课程标准尚未完善 |
2.STEM课程设置不够合理 |
3.STEM教学模式不够灵活 |
4.STEM教师培养不到位 |
5.社会支持不足 |
(二) 对我国中小学STEM课程的启示 |
1.加强STEM课程标准建立 |
2.规范STEM课程设计 |
3.推动STEM教师队伍建设 |
4.健全社会联动机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读研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5)美国STEM教育发展研究 ——以学校科目社会史为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
一、研究缘起 |
二、问题界定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一、STEM教育的一般研究 |
二、美国STEM教育发展历程相关研究 |
三、已有研究审视与思考 |
第三节 研究设计 |
一、课程史研究的理论审视 |
二、学校科目社会史研究视角与研究思路 |
三、学校科目社会史视角下的研究方法选择 |
第四节 研究意义 |
一、深化STEM教育基础理论研究 |
二、为我国STEM教育本土化实践提供参考经验 |
第二章 美国STEM教育发展的多重矛盾与发展阶段 |
第一节 学校科目社会史视角下STEM教育发展的多重矛盾 |
一、STEM教育发展矛盾的梳理 |
二、推动STEM教育发展多重矛盾的基本解释 |
第二节 STEM教育发展的矛盾结构变化与阶段划分 |
一、大众化科学教育改革孕育STEM教育思想萌芽 |
二、工程教育的加入带动STEM教育课程体系初步建设 |
三、政府力量主导学校课程改革与STEM教育制度化建设 |
四、课程专家主导的STEM教育标准化课程体系构建 |
第三章 科学教育改革中的STEM教育思想萌芽 |
第一节 学校教育面临转型课题 |
一、精英化科学教育难以满足大量技术型人才需求 |
二、高等教育中的科学与工程教育式微 |
第二节 科学教育新特征的出现 |
一、不同团体的大众化科学教育改革试验 |
二、多重改革下科学教育呈现新特征 |
第三节 科工教育改革的实践火种 |
一、大众化科学教育改革下的科学课程整合实践 |
二、前瞻性却举步维艰的工程教育项目发展 |
第四节 思想萌芽期STEM教育的发展特征 |
一、STEM教育的理论基础大致形成 |
二、STEM教育的实践路径初见端倪 |
三、STEM概念发展尚未完善 |
第四章 工程教育推动的STEM课程体系初步建设 |
第一节 STEM人才预警与工程教育的纳入 |
一、硬科学专业选择持续遇冷引发STEM劳动力危机 |
二、STEM本土人才储备需从基础教育改革入手 |
三、基础教育中纳入工程教育实现STEM专业准备 |
第二节 依托工程教育实现STEM教育完整拼图 |
一、以工程教育作为STEM整合的“催化剂” |
二、“术语”出现与STEM教育步入系统化发展 |
第三节 民间大型学术团体主导的STEM课程研究 |
一、STEM课程改革全国示范项目出现——以“项目引路计划”为例 |
二、《学生如何学习科学》发布与对探究式教学手段的重新思考 |
三、教师教育学院协会引导的全国性STEM教师专业发展项目研究 |
第四节 STEM课程体系的初建表现 |
一、STEM课程理念共识初步形成 |
二、STEM课程开发技术层面的经验累积 |
三、多方主体尚未形成发展合力 |
第五章 政府主导下的STEM教育制度化推进 |
第一节 STEM教育的国家战略式发展需求 |
一、联邦政府的“风险投资” |
二、标准化运动下STEM教学质量堪忧 |
三、STEM教育的国家战略上升进程 |
第二节 政府主导的STEM教育政策建设 |
一、大力度财政拨款为STEM教育改革提供保障 |
二、STEM教育发展的顶层设计 |
三、以竞争性拨款项目调动各方STEM教育参与热情 |
四、立法以昭示发展STEM教育的国家意志 |
第三节 政府引领下STEM教育多主体发展合力形成 |
一、联邦主导下民间组织的STEM教育推动路径 |
二、“多元主体”STEM教育改革模式形成 |
第四节 制度化推进期STEM教育的发展特点 |
一、为满足国家劳动力需求而发展的STEM教育 |
二、STEM教育价值唤醒研究的热潮 |
三、趋向多元的STEM课程设计与实施 |
第六章 STEM教育的标准化课程建设 |
第一节 STEM教育发展面临内外困境 |
一、再工业化战略持续升级带来STEM劳动力需求倍增 |
二、STEM教育实施出现形式主义危机 |
三、功利主义反噬STEM劳动力培养效率 |
第二节 迈向标准化的STEM课程建设 |
一、横纵衔接的STEM课程体系 |
二、聚焦学生自主探究的教学设计 |
三、内容性与表现性一致的STEM课程实施标准 |
第三节 标准化课程建设阶段STEM教育的发展特征 |
一、课程专家成为STEM教育发展的主导力量 |
二、纳入人文学科提升STEM教育育人价值 |
三、强化问责保障STEM教育发展质量 |
四、层次分明的课程实施体系实现STEM教育有效落地 |
第七章 STEM教育发展机制及其启示 |
第一节 学校科目社会史视角下美国STEM教育发展机制解析 |
一、从外力推进到内部自觉的发展动因机制 |
二、以工程为基点的跨学科内容整合机制 |
三、由多元走向统一的课程实施机制 |
第二节 美国STEM教育发展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
一、我国STEM教育发展的现状与需求 |
二、学校科目社会史视角下美国STEM教育发展的启示 |
参考文献 |
后记 |
作者简历与在学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6)美国STEM教育战略背景下的区域推动与学校实践——美国印第安纳州STEM教育的考察与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一、美国印第安纳州STEM教育的推进 |
(一)协同开展,培养具备STEM素养的学生 |
(二)全员行动,确保每位学生接受实证型且高效的STEM教育 |
二、美国印第安纳州学校STEM教育的实践 |
(一)多层次、分步推进STEM教育 |
(二)创设支持多种学习方式的STEM学习空间 |
(三)培育参与度高且网络化的STEM实践社区 |
(四)形成关照工程与设计的多样化STEM课程形态 |
(五)实施问题驱动实践探究的STEM教学 |
(六)采用多元创新且具可操作性的STEM学习评价 |
三、启示 |
(一)从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的高度来认识和规划STEM教育 |
(二)加强并发挥协同力量 |
(三)关注STEM项目的开发与设计 |
(四)重视STEM教育对学生生涯规划的引导 |
(7)美国印第安纳州健康教育教师资格认证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第一章 导论 |
一、 问题提出 |
二、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三、 前期研究 |
四、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印第安纳州健康教育教师资格认证制度形成背景分析 |
一、 美国健康教育教师资格认证制度形成的历史背景 |
二、 美国教师教育改革浪潮--教师专业化的影响 |
三、 美国印第安纳州健康教育教师资格认证的构建基础 |
第三章 印第安纳州健康教育教师资格认证内容结构 |
一、 印第安纳州专业标准认证委员会的宗旨、职能和作用 |
二、 印第安纳州健康教育专业师资培养体系 |
三、 州专业标准委员会制定的健康教育教师标准 |
四、 印第安纳州健康教育教师专业测试方法 |
第四章 印第安纳州健康教育教师认证制度特点分析与评价 |
一、 州认证与全美认证的关系 |
二、 健康教育教师培养方式分析与评价 |
三、 州健康教育教师资格认证标准特点分析与评价 |
四、 州健康教育教师资格认证测试方法分析与评价 |
五、 对资格认证制度实施效果的总体评价 |
第五章 对我国健康教育教师资格认证问题的几点启示 |
一、 我国健康教育师资培养与认证的现状与问题 |
二、 对我国的借鉴意义与启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美国印第安纳州与蒙大拿州数字资源长期保存的实践与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美国印第安纳州与蒙大拿州数字资源长期保存的实践 |
2.1 美国印第安纳州InDiPres项目[7]简介 |
2.1.1 组织架构 |
2.1.2 政策与资金支持 |
2.1.3 技术服务平台 |
2.1.4 项目主要特点 |
2.1.5 InDiPres项目成效 |
2.2 美国蒙大拿州DuraCloud数字资源保存项目[4] 简介 |
2.2.1 组织架构 |
2.2.2 政策与资金支持 |
2.2.3 技术服务平台 |
2.2.4 项目主要特点 |
(1) 共享数字资源内容描述模板。 |
(2) 制定成功合作5点计划。 |
2.2.5 DuraCloud数字资源保存项目成效 |
3 印第安纳州与蒙大拿州数字资源长期保存实践的比较分析 |
3.1 共同点 |
3.1.1 重视宣传与培训 |
3.1.2 成立工作组, 制定合作数字保存目标 |
3.2 不同点 |
3.2.1 不同的合作基础 |
3.2.2 不同的组织架构 |
3.2.3 不同的技术服务平台 |
3.2.4 不同的资金机制与可持续性 |
3.3 项目适用条件 |
3.4 项目优劣分析 |
4 借鉴与启示 |
4.1 利用全国高校图工委各级组织进行宣传与教育 |
4.2 建立可持续发展的资金机制 |
4.3 在合作基础上开展试点项目 |
4.4 评估数字保存现状并明确保存需求 |
4.5 参考成熟数字资源保存模型制定政策 |
4.6 选用合适的技术平台与服务 |
5 结语 |
(9)基础教育、高等教育、企业以及教育管理部门协同开展STEM教育——美国《印第安纳州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STEM)行动计划》的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一、STEM教育行动计划关注STEM教育实施问题 |
(一)美国印第安纳州STEM教育的现状与需求 |
(二)美国印第安纳州STEM教育行动计划的目标 |
(三)STEM教育行动计划分析如何实施STEM教育 |
二、STEM教育的实施要素分析 |
(一)基础教育联系学生、教师、课程,为学生学习提供可持续支持 |
(二)高等教育注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并与基础教育存在课程上的联系 |
(三)企业(工业与商业)与STEM学校建立互惠关系 |
(四)教育管理部门为发展STEM教育作出政策引领 |
三、STEM教育的协作方式探讨 |
(一)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之间形成互补的教学衔接 |
(二)高等教育与企业建立互惠互利的合作方式 |
(三)教育管理部门与高等教育共同推动STEM教育 |
(四)教育管理部门与企业合作提高STEM教育质量 |
四、我国STEM教育的实施建议 |
(一)面向STEM职业需求,协同建构STEM教育目标 |
(二)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合作设计课程:提升学生STEM知识与技能 |
(三)高等教育和企业支持教师专业发展,提升STEM教师教学能力 |
(四)组建STEM教育的管理部门,制定、完善STEM教育政策 |
(10)20世纪四十至七十年代美国印第安纳州加里市环境不公正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相关概念的界定 |
0.2 论文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0.3 国内外研究概况 |
0.3.1 国外研究概况 |
0.3.2 国内研究概况 |
0.4 论文的创新之处 |
1 加里市的兴起与环境不公正问题 |
1.1 加里市的形成与发展 |
1.1.1 加里市的形成 |
1.1.2 加里市的人口 |
1.1.3 加里市的城市建设 |
1.2 加里市的环境污染与环境不公正 |
1.2.1 加里市的环境污染 |
1.2.2 加里市的环境不公正现象 |
1.3 加里市环境不公正的成因 |
1.3.1 政治因素 |
1.3.2 经济因素 |
1.3.3 社会因素 |
2 非裔美国人与白人中产阶级的环境冲突 |
2.1 白人中产阶级的郊区化与非裔美国人的环境冲突 |
2.1.1 中产阶级的郊区化 |
2.1.2 郊区化与环境冲突 |
2.2 白人的中产阶级对环境污染治理及引发的矛盾 |
2.2.1 白人中产阶级的环境污染治理 |
2.2.2 白人中产阶级污染治理引发的矛盾 |
2.3 国家公园的建立与种族隔离 |
2.3.1 沙丘保护与国家公园的建立 |
2.3.2 种族隔离引发的环境冲突 |
3 非裔美国人权利的崛起与环境正义运动 |
3.1 非裔美国人权利的崛起 |
3.1.1 非裔美国人权利意识的觉醒 |
3.1.2 非裔美国人市长的当选 |
3.2 非裔美国人主导和推动的环境改革 |
3.2.1 非裔美国人公共卫生服务的改善 |
3.2.2 非裔美国人的工业污染治理 |
3.3 加里市的发展困境与经验启示 |
3.3.1 加里市环境治理的成效 |
3.3.2 加里市的发展困境 |
3.3.3 加里市的发展带来的经验启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THE STATE OF INDIANA(论文参考文献)
- [1]美国印第安纳州STEM教育实施标准的制定及启示[J]. 杜文彬,王涛. 外国教育研究, 2019(07)
- [2]美国公司收购立法史研究 ——以公司控制权市场理论为线索[D]. 肖崇俊. 华东政法大学, 2016(07)
- [3]去工业化与再工业化——对美国中镇的个案研究[J]. 梁文静,彭祎飞. 美国研究, 2020(02)
- [4]美国K-12阶段STEM课程标准和课程类型研究 ——以印第安纳州为例[D]. 叶倩. 广西师范大学, 2019(09)
- [5]美国STEM教育发展研究 ——以学校科目社会史为视角[D]. 杜文彬. 华东师范大学, 2020(08)
- [6]美国STEM教育战略背景下的区域推动与学校实践——美国印第安纳州STEM教育的考察与启示[J]. 管光海. 基础教育课程, 2020(17)
- [7]美国印第安纳州健康教育教师资格认证制度研究[D]. 王文. 首都师范大学, 2005(05)
- [8]美国印第安纳州与蒙大拿州数字资源长期保存的实践与启示[J]. 唐权. 图书情报工作, 2019(06)
- [9]基础教育、高等教育、企业以及教育管理部门协同开展STEM教育——美国《印第安纳州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STEM)行动计划》的启示[J]. 赵慧臣,陆晓婷,马悦. 电化教育研究, 2017(04)
- [10]20世纪四十至七十年代美国印第安纳州加里市环境不公正问题研究[D]. 汤欢. 辽宁大学, 20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