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LKJ-93 型列车运行监控记录装置显示器软件设计(论文文献综述)
孙娜[1](2019)在《重载铁路监控设备控制模式的优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铁路运输的发展,重载铁路因其运能大、效率高、运输成本低成为铁路发展的趋势。而铁路运输安全成为重中之重,在铁路运输中,列车运行监控记录装置是重要的行车安全装备,是把计算机技术用于铁路行车安全领域的电子装置。车载设备中LKJ数据是整个监控系统的核心基础,是实现LKJ各项监控功能、分析机车运行状态的可靠依据,只有准确的数据才能保证列车安全运行。作为国内西煤东运第二大运输主干道,朔黄铁路是我国北方的一条重要运煤通道,也是拉动沿线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本论文将以朔黄铁路机车中的LKJ2000型监控设备为工程研究背景,研究重载运输铁路的监控设备控制方式。首先,在充分了解机车控制装置发展史后,结合设备现阶段状况,研究LKJ2000型监控设备的功能特性、主要构成部件、硬件电气原理、信号传输方式以及软件数据系统。其次根据监控设备的控制模式参数以及控制参数的设定,研究铁路上监控设备的控制模式。然后根据重载铁路上机车行驶需求及特点,通过研究改善LKJ软件数据,增加或完善监控设备的功能,升级软件系统。并利用模拟主机模拟数据,教育培训基地的模拟机车模拟改装后的监控设备。通过LKJ软件升级和硬件改善优化控制模式,制定出适合铁路重载运行的万吨控制模式,保证行车安全,减轻乘务员的劳动强度。通过监控设备提前预知机车各部件的运行状态、线路信号以及乘务员操纵机车等状态,保证运行中监控设备和机车状态良好,确保机车顺利运行。
何倩[2](2018)在《轨道交通车载信号设备三维仿真系统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轨道交通车载信号设备是铁路信号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列车的运行时速在不断提升,车载信号设备已逐步成为控制列车安全运行的主要信号设备,同时维护检修车载信号设备任务的加重,要求新入职职工必须快速掌握标准化作业程序。然而目前铁路的培训体系依然保持传统既有的模式,部分培训与学习不能在现场实施,造成了相关标准化作业流程培训环节薄弱,维修人员缺乏故障处理经验,出现沿线员工须集中培训以及培训成本高、效率低等突出问题。故现存的最主要矛盾是:现场缺乏直观化、系统化、单元模块式的培训手段。因此急需一套能解决此矛盾的先进培训与管理模式,研制一套面向轨道交通车载信号设备的仿真培训系统,能够完全模拟仿真车载设备工作场景、蕴涵多种培训模块及经典事故处置模块,使得培训人员能够在培训系统中高效学习,从而快速适应现场工作。本文首先根据轨道交通车载信号设备的分类,分别对LKJ列车运行监控记录装置系统以及机车信号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原理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根据在校学生、铁路一线职工的培训需求,设计了轨道交通车载信号设备三维仿真系统的培训功能:设备工作原理介绍、检修标准化作业流程演练以及常见故障处理流程学习。轨道交通车载信号设备三维仿真系统是基于VRP(Virtual Reality Platform)平台的虚拟仿真系统,以先进的虚拟现实仿真技术为手段,高度还原车载信号设备的真实架构。本系统根据车载信号设备的分类,设计了LKJ列车运行监控记录装置系统模块、机车信号系统模块、LKJ数据换装作业流程演练模块。两组系统模块均包含以下三种功能模块:设备工作原理模块、检修标准化作业流程演练模块、常见故障处理模块。其中,检修标准化作业流程演练模块同时具有学习以及练习的培训功能,用户不仅可以通过观看虚拟仿真动画演示进行学习,还可以通过练习模式进行自主操作,以实现交互式体验。本文运用虚拟现实技术,采用Photoshop、Autodesk 3ds Max、VRP等技术手段,完成了上述功能模块的制作。在3D的仿真环境中,用户不仅可以直接学习标准化检修作业,根据熟练程度还可以有目的的自由学习,同时通过虚拟场景中的练习功能真实的体验到现场标准化作业,这样学员在未到真实现场之前就已经掌握了很多的铁路一线知识以及现场经验。
孙闽剑[3](1998)在《LKJ-93 型列车运行监控记录装置显示器软件设计》文中研究说明介绍了LKJ—93型列车运行监控记录装置显示器的组成及其系统软件,并就主程序、通信、键盘、显示、语音、操作权等方面的软件模块进行了详细说明。
王亮[4](2012)在《准东铁路公司列车运行监控记录装置的应用分析》文中认为在机车运用过程中,乘务员精力不集中一直是困扰机务安全的主要问题,由此造成的列车卸载、超速、自停动作及带电过分相等问题时有发生,严重影响了列车运行安全。为了防止该类问题的发生,本文提出“警惕”功能是解决该类问题的良好办法。“警惕”功能,包括“进站确认”和“周期警惕”两项子功能。进站确认是指在列车运行途中前方信号机为进站信号机时,列车越过该信号机前,司机要按压一次警惕按钮;周期警惕是指列车没有接到操作指令时,要求司机每隔120秒按压警惕按钮一次。司机若未按设置条件操作时,列车运行监控记录装置(以下简称LKJ)先发出声光告警,仍未操作时则输出制动控制指令,迫使列车停车,以达到对司机警醒状态的检测和保证行车安全的目的。文中介绍了为实现“警惕”功能,对2000型列车运行监控记录装置(以下简称LKJ)在原有基础上软硬件升级改造的整体方案。同时也介绍了LKJ-2000的构成和原理及在准东公司应用过程中机车交路的划分和特殊控制模式的设定。“警惕”扩展功能在准东铁路公司的推广应用,解决了困扰公司的一个难题,取得了安全效益,为保障列车运行安全、强化机车乘务员作业标准化管理发挥了重要作用。
赵海燕[5](2013)在《列车运行控制系统车载设备可靠性分析与设计》文中研究说明在机车车辆结构日趋复杂和使用负荷不断提高的条件下,如何运用现代科学理论和方法来改善机车列车运行控制系统运用、维修中的一些基本状况已成为当务之急。本文应用现代科学技术理论,联系列车运行控制系统运用维修实践,对列车运行控制系统设计和运用可靠性方面的问题进行比较系统的论述。本文从机车信号设备和LKJ2000设备的国内外发展历史和发展现状的角度分析,结合列控系统在昆明铁路局的运行分析,研究了列控系统的可靠性设计、分析和改进。首先阐述了列控系统可靠性研究的目的和意义,通过对列控系统车载设备的技术分析、安全隐患的分析总结,对列控系统车载设备的可靠性进行了分析,其次对昆明铁路局在用的列控系统进行了介绍,分析了目前使用的列控系统的可靠性,分别描述了机车信号系统采取的可靠性设计和列车运行监控记录装置采取的可靠性设计,进一步分析了列控系统设计中冗余结构、电磁兼容、自检电路的应用,同时也分析了滤波、保护等技术在列控系统插件电路设计中的应用,在确保列控系统的可靠性方面起到了很好的作用,最后对平时工作中列控系统在昆明铁路局的运用情况进行了分析和总结,对机车信号和LKJ2000型监控记录装置的可靠性运用进行了论述,并提出了针对性的解决方案,确保了列控车载设备运用稳定。
邵志和[6](2005)在《LKJ2000型列车运行监控记录装置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保证列车安全运行是铁路的首要任务,列车运行监控记录装置是我国铁路经20多年研究而不断完善的安全保障设备。对防止列车“二冒一超”,减少列车运行事故的发生,改善旅客乘车环境,促进机务管理,减少机务行车责任事故等方面有显着的效果。 LKJ2000列车运行监控记录装置是我国自行研制的新一代监控装置,代表了我国在该领域最先进的研究技术水平,本人有幸参加了该项目监控记录插件、模拟量输入/输出插件、数字量输入插件、数字量输入/输出插件的研发设计和分板调试、系统调试试验工作,独立承担了电源插件的研发设计和调试试验工作,参加了现场的技术服务、培训工作,参加了《LKJ2000列车运行监控记录装置检修指南》、《LKJ2000列车运行监控记录装置》等书的编写工作。学位论文就是在此基础上,经理论提升和整理撰写而成。本文结合LKJ2000型列车运行监控记录装置的具体设计,在详细分析列车速度监控原理的基础上,全面介绍该装置的特点、功能和主要技术参数,系统地阐述了其硬件和软件设计原理,各插件的设计原理和方法,分析了该装置的可靠性、安全性并完成了冗余性设计,采用数学计算方法,对冗余结构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了电磁兼容技术与故障检测技术对提高可靠性的作用及具体措施。阐明了故障安全的意义、原则及装置故障安全设计方法。 该装置已在全路推广使用,在保障铁路安全、防止和减少列车运行事故的发生等方面取得了显着的效果,具有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梁红梅[7](2012)在《LKJ2000型列车运行监控记录装置的发展及应用》文中研究表明随着铁路新技术与设备的运用,铁路列车迎来了信息时代。LKJ2000型监控装置自从2006年开始投入使用以后,为铁路的安全行车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从我国20世纪60年代以前的行车安全设备,到目前我国现在使用的LKJ2000型列车运行监控记录装置及第六次大提速后动车组最新使用的CTCS2-200H型车载列车自动控制系统,让我国铁路运输的行车安全有了科学技术的保障。
陈会波[8](2014)在《LKJ在朔黄重载铁路的控制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介绍列车运行监控记录装置的发展进程,总结LKJ-2000型监控装置在运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从监控软件控制方面对问题进行整理、分析,提出适合朔黄铁路重载运输的LKJ控制模式解决方案。
吴燕敏,喻影,叶诚,张珂[9](2014)在《基于专利信息分析视角的列车运行监控记录装置(LKJ)技术综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中国铁路进入高铁时代,列车控制技术的市场需求和技术要求都有了很大变化。通过对国内列车运行控制领域传统的列车运行监控记录装置LKJ技术进行专利信息分析,阐述了国内列车运行监控记录装置的发展状况和未来发展动向,揭示了该领域技术发展路线和研究热点,为该技术领域相关企业采取专利保护策略提供参考。
宋晓峰[10](2018)在《列车车载监控系统的故障分析与性能研究》文中提出列车车载监控系统是旨在保障列车行驶安全的速度控制系统,是铁路信号体系的关键所在,也是保证铁路运营安全、提升运输效率的重中之重。然而,恶劣的运用环境和复杂的干扰因素使得监控系统在长期运行过程中产生了诸多不稳定因素。因此,研究分析列车车载监控体系的故障问题,提出可行性强的优化策略,对科学有效解决该系统故障问题有着至关重要的实际意义。本次论文以机车上广泛使用的LKJ2000型监控装置为核心的监控系统为研究对象,综合实际安全生产和近两年工作现状,对车载监控体系的故障及性能进行研究分析。同时,对体系本身的性能薄弱环节,提出改善策略和优化方案。具体工作包括以下内容:1、针对数据换装的人工实施弊端,设计了基于应答器的自动换装解决方案。2、对速度传感器故障进行深入研究,并对设备性能进行实验,提出改进方案,故障率明显下降,速度采集信息更流畅。并对包括显示器在内的现有监控系统的故障问题,提出优化策略。3、深入分析了信号系统中常见的几种信号异常,提出优化策略。同时,针对信号主机与监控主机通信弊端引发的列车紧急制动问题,设计了基于CAN的串行通信,解决了困扰多年的难题。4、针对乌鲁木齐铁路局长期以来视频监控空白的窘状,设计了视频监控系统方案,并对主要设备进行了选型与设计。
二、LKJ-93 型列车运行监控记录装置显示器软件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LKJ-93 型列车运行监控记录装置显示器软件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1)重载铁路监控设备控制模式的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论文的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监控装置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的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朔黄铁路监控系统现状 |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及章节安排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章节安排 |
第二章 LKJ2000 型监控装置研究 |
2.1 概述 |
2.2 LKJ监控装置的特点 |
2.2.1 车载控制模式 |
2.2.2 运行数据记录与分析 |
2.2.3 系统的冗余方式 |
2.3 LKJ的系统组成 |
2.3.1 系统的构成 |
2.3.2 系统的主要部件 |
2.4 LKJ的主要功能 |
2.4.1 监控功能 |
2.4.2 记录功能 |
2.4.3 显示功能 |
2.4.4 地面分析功能 |
2.4.5 综合信息输出功能 |
2.5 LKJ的电路原理 |
2.5.1 系统原理 |
2.5.2 信号输入电路 |
2.6 LKJ软件系统 |
2.6.1 LKJ数据 |
2.6.2 LKJ数据换装流程 |
2.6.3 LKJ地面分析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重载铁路LKJ列车控制模式的设定 |
3.1 概述 |
3.2 控制模式的发展 |
3.3 控制模式相关参数 |
3.4 重载铁路LKJ控制模式设定 |
3.4.1 正常监控模式 |
3.4.2 降级控制模式 |
3.4.3 调车控制模式 |
3.4.4 非正常行车模式 |
3.4.5 其它控制模式 |
3.5 重载铁路监控装置中存在的不足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重载铁路LKJ控制模式的优化研究 |
4.1 重载铁路LKJ软件升级 |
4.1.1 新增功能 |
4.1.2 调整功能 |
4.1.3 优化功能需求 |
4.1.4 完善部分控制功能 |
4.2 重载铁路的万吨控制模式优化 |
4.2.1 万吨列车的界定 |
4.2.2 机车信号故障模式 |
4.2.3 信号突变模式 |
4.2.4 空走距离计算 |
4.2.5 屏幕显示 |
4.2.6 停车标显示 |
4.3 重载铁路的万吨控制模式优化对比 |
4.3.1 控制模式优化后仿真对比 |
4.3.2 控制模式优化后监控数据抽样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总结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2)轨道交通车载信号设备三维仿真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论文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轨道交通车载信号设备的发展现状 |
1.2.2 轨道交通车载信号设备仿真系统的发展现状 |
1.3 轨道交通车载信号设备仿真系统软件开发的相关技术 |
1.4 论文结构及主要内容 |
2 轨道交通车载信号设备仿真系统需求分析 |
2.1 轨道交通车载信号设备系统分析 |
2.1.1 LKJ列车运行监控记录装置系统分析 |
2.1.2 机车信号系统分析 |
2.2 轨道交通车载信号设备仿真系统总体需求 |
2.2.1 轨道交通车载信号设备仿真培训系统基本功能 |
2.2.2 模拟仿真培训系统总体需求分析 |
2.2.3 轨道交通车载信号设备车载培训子系统软件功能需求分析 |
3 轨道交通车载信号设备三维仿真系统的设计 |
3.1 轨道交通车载信号设备三维仿真系统设计 |
3.1.1 系统总体设计目标 |
3.1.2 系统实现方案设计 |
3.1.3 设计思路 |
3.2 列车运行监控记录装置及相关设备功能仿真设计 |
3.2.1 LKJ运行监控记录模块的设计 |
3.2.2 人机交互界面模块的设计 |
3.2.3 机车安全信息综合监测模块的设计 |
3.3 机车信号设备功能仿真设计 |
3.3.1 机车信号主机模块的设计 |
3.3.2 双面八显示机车信号机模块的设计 |
3.3.3 机车接收线圈模块的设计 |
3.4 LKJ数据换装作业流程仿真演练模块设计 |
4 轨道交通车载设备三维仿真演练系统的实现 |
4.1 系统开发平台及关键技术 |
4.2 素材的采集与处理 |
4.3 三维场景的实现 |
4.3.1 三维模型的建立 |
4.3.2 模型的贴图 |
4.3.3 模型的烘焙 |
4.4 VRP交互的实现 |
5 轨道交通车载信号设备三维仿真演练系统的应用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4)准东铁路公司列车运行监控记录装置的应用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概述 |
1.2 列车运行控制系统的发展 |
1.2.1 国外发展情况 |
1.2.2 中国铁路列控系统的发展 |
1.2.3 准东铁路列控系统现状 |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1.4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装置的构成及原理 |
2.1 概述 |
2.2 装置的主要特点 |
2.3 装置的主要功能 |
2.4 装置的构成 |
2.5 装置的主要部件介绍 |
2.5.1 主机 |
2.5.2 主机箱内各插件主要功能 |
2.5.3 屏幕显示器 |
2.5.4 事故状态记录器 |
2.5.5 传感器 |
2.6 装置的电路原理 |
2.6.1 系统说明 |
2.6.2 VME总线概述 |
2.6.3 CAN总线概述 |
2.6.4 双机热备工作原理介绍 |
2.7 装置(LKJ)数据 |
2.7.1 数据文件结构及含义 |
2.7.2 LKJ基础线路数据组成 |
2.8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准东LKJ装置的安装调试与应用 |
3.1 准东铁路LKJ2000装置的安装设计 |
3.2 系统调试步骤 |
3.3 系统参数设定 |
3.4 机车轮径值的设定 |
3.4.1 机车轮径值误差对实际的影响 |
3.5 准东控制模式 |
3.5.1 控制模式概述 |
3.5.2 制动指令输出 |
3.5.3 准东控制模式特殊设定 |
3.6 准东地面数据开发步骤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增加警惕功能 |
4.1 功能研发背景 |
4.2 功能的提出及实现方法 |
4.3 警惕功能概述 |
4.3.1 进站确认功能 |
4.3.2 周期警惕功能 |
4.3.3 警惕功能控制过程 |
4.3.4 警惕制动实施方式 |
4.3.5 警惕功能记录时间及记录时机 |
4.4 改造方案 |
4.4.1 构成 |
4.4.2 新增设备的安装与已有设备的改造 |
4.4.3 警惕功能软件流程 |
4.4.4 功能调试 |
4.4.5 结论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总结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列车运行控制系统车载设备可靠性分析与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的发展和现状 |
1.2.1 国外发展与现状 |
1.2.2 国内发展与现状 |
1.3 论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4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2章 列控系统车载设备的技术分析 |
2.1 列控系统车载设备 |
2.1.1 JT1-CZ2000车载系统 |
2.1.2 列控系统车载设备的主要结构 |
2.2 车载设备的安全隐患 |
第3章 列控系统车载设备的可靠性 |
3.1 可靠性的基本数学关系 |
3.1.1 可靠性特征量 |
3.1.2 维修性特征量 |
3.1.3 有效性特征量 |
3.2 可靠性模型 |
3.3 系统可靠性的分析 |
3.4 车载设备的可靠性分析 |
3.5 系统中增强可靠性的方法 |
第4章 列控系统车载设备采取的可靠性设计 |
4.1 机车信号系统采取的可靠性设计 |
4.1.1 冗余结构的应用 |
4.1.2 电磁兼容技术的应用 |
4.2 列车运行监控记录装置采取的可靠性设计 |
4.2.1 冗余结构的应用 |
4.2.2 自检电路的设计 |
4.2.3 H型监控记录插件的设计 |
4.2.4 监控装置过压抑制板的设计 |
第5章 车载列控设备运用中的可靠性方法实践 |
5.1 机车信号的可靠性分析 |
5.1.1 机车信号的现存问题 |
5.1.2 机车信号稳定性的改进 |
5.2 监控主机电源可靠性分析 |
5.2.1 LKJ2000型监控主机电源稳定性分析 |
5.2.2 监控主机电源的改进 |
5.3 列控系统通讯设备的可靠性 |
5.3.1 列控系统通讯设备分析 |
5.3.2 通信设备的改进方案 |
5.4 LKJ列控系统设备信息记录的可靠性 |
5.4.1 列控系统设备部分信息丢失 |
5.4.2 记录装置的改进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6)LKJ2000型列车运行监控记录装置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概述 |
1.1 LKJ2000型监控装置的特点 |
1.2 LKJ2000型监控装置的功能和主要技术参数 |
1.2.1 功能 |
1.2.2 主要技术参数 |
第二章 LKJ2000型监控装置技术基础 |
2.1 68332微处理器 |
2.1.1 概述 |
2.1.2 中央处理器单元 |
2.1.3 定时处理器单元 |
2.1.4 队列串行模块 |
2.1.5 系统集成模块 |
2.1.6 引脚特性 |
2.2 DSP数字信号处理技术 |
2.2.1 概述 |
2.2.2 DSP系统 |
2.2.3 DSP芯片 |
2.2.4 数字滤波 |
2.3 CAN通信总线技术 |
第三章 速度监控基本原理 |
3.1 车运行的因素 |
3.1.1 列车牵引力 |
3.1.2 列车阻力 |
3.1.3 列车制动力 |
3.1.4 列车运行状态与外力的关系 |
3.2 列车制动距离的计算 |
3.2.1 列车制动力的计算 |
3.2.2 列车制动距离的计算 |
3.3 监控装置速度控制模式设计 |
3.3.1 速度监控的依据 |
3.3.2 速度监控基本原理 |
3.3.3 速度控制模式设计 |
第四章 LKJ2000型监控装置硬件 |
4.1 系统组成及工作原理 |
4.1.1 系统构成说明 |
4.1.2 系统通信结构 |
4.1.3 工作原理 |
4.2 监控记录插件 |
4.2.1 监控记录插件基本功能 |
4.2.2 监控记录插件基本电路 |
4.3 地面信息处理插件 |
4.3.1 地面信息处理插件功能 |
4.3.2 地面信息处理插件的设计原理 |
4.4 通信插件 |
4.4.1 CAN通信接口电路 |
4.4.2 HDLC接口电路 |
4.5 模拟量输入/输出插件 |
4.6 数字量输入插件 |
4.7 数字量输入/输出插件 |
4.7.1 机车工况信号采集电路 |
4.8 电源插件 |
4.8.1 电源插件基本原理 |
4.8.2 110V过压、欠压保护设计 |
4.8.3 5V过压保护设计 |
4.9 过压抑制板 |
第五章 LKJ2000型监控装置软件 |
5.1 车载软件系统结构 |
5.1.1 车载软件构成 |
5.1.2 各部分软件之间信息流向 |
5.1.3 双路CAN通信总线的使用 |
5.1.4 通信协议设计概述 |
5.1.5 软件设计中有关主备机问题的处理方法 |
5.2 监控记录软件 |
5.2.1 监控软件概述 |
5.2.2 监控记录软件主程序流程 |
5.2.3 监控软件主要程序模块 |
5.2.4 记录软件介绍 |
5.3 地面信息处理软件 |
5.3.1 软件功能 |
5.3.2 程序流程图 |
5.4 对外通信软件 |
5.4.1 概述 |
5.4.2 软件的主要算法及流程 |
5.4.3 软件流程 |
第六章 LKJ2000型列车运行监控记录装置的可靠性与冗余设计 |
6.1 概述 |
6.2 可靠性与安全性设计 |
6.2.1 可靠性与安全性概念 |
6.2.2 可靠性模型 |
6.2.3 可靠性设计 |
6.2.4 故障安全设计 |
6.3 LKJ2000监控装置的冗余设计 |
6.3.1 基本概念 |
6.3.2 监控记录模块的冗余设计 |
6.3.3 CAN总线通信的冗余设计 |
6.3.4 主备冗余的具体实施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
(7)LKJ2000型列车运行监控记录装置的发展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发展历程 |
1.1 列车运行监控记录装置的转变过程 |
1.1.1 20世纪60年代初 |
1.1.2 20世纪90年代后期 |
1.2 早期其他类型列车监控装置 |
1.2.1 机车电信号 |
1.2.2 机车自动停车装置 |
1.2.3 列车运行监控记录装置 |
2 LKJ2000型列车运行监控记录装置的应用 |
2.1 LKJ2000型监控装置的基本原理 |
2.1.1 主机箱 |
2.1.2 显示器 |
2.1.3 传感器 |
2.2 LKJ-2000型监控装置应用的特点 |
2.3 在实际应用中的方法 |
2.3.1 保护列车监控装置的方法 |
2.3.2 解决外界电路接地会烧损过压保护电阻 |
2.4 LKJ2000故障检测 |
3 结语 |
(8)LKJ在朔黄重载铁路的控制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LKJ的发展概述 |
1.1 LKJ的硬件发展 |
1.2 LKJ的软件控制发展 |
1.2.1 LKJ-93型监控软件控制 |
1.2.2 LKJ-2000型监控软件控制 |
2 LKJ在朔黄铁路重载控制方面的不足 |
2.1 朔黄铁路管内监控装置的运用现状 |
2.2 监控装置运用中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
3 朔黄铁路重载LKJ控制方面的措施 |
3.1 重载运行中因LKJ引起的紧急制动 |
3.2 LKJ数据输入适应万吨站场的需求 |
3.3 运行中LKJ数据坐标的自动校正和自动开车对标 |
4 结论 |
(9)基于专利信息分析视角的列车运行监控记录装置(LKJ)技术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1 技术概述 |
2 LKJ技术领域专利态势分析 |
2.1 专利申请趋势 |
2.2 技术主题分布分析 |
2.3 LKJ领域中国相关专利技术发展过程 |
3 主要专利申请人分析 |
4 结语 |
(10)列车车载监控系统的故障分析与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列车车载监控系统概述 |
1.2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3 列车车载监控系统的设备质量现状分析 |
1.4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和创新点 |
1.5 本文章节结构 |
第2章 列车运行监控系统 |
2.1 系统结构组成与主要原理 |
2.2 列车运行监控装置 |
2.2.1 应用范围与主要特点 |
2.2.2 主要功能与工作状态 |
2.3 机车信号系统 |
2.3.1 JT1-CZ2000 型机车信号 |
2.3.2 内部重要设备工作原理 |
第3章 监控系统故障分析及性能研究 |
3.1 改进车载数据换装方式的解决方案 |
3.1.1 现状分析及解决的总设计思路 |
3.1.2 地面方案的设计实施 |
3.1.3 车载端方案的设计实施 |
3.1.4 服务器端版本卡控的设计实施 |
3.2 传感器及阀类设备故障分析 |
3.2.1 速度传感器概述及现状 |
3.2.2 神经网络故障诊断方法 |
3.2.3 故障原因确认与性能分析 |
3.2.4 解决方案与实验验证 |
3.3 监控系统其他故障分析与优化策略 |
第4章 机车信号系统故障分析与性能研究 |
4.1 机车信号系统设备的故障判断 |
4.2 常见故障分析与性能研究 |
4.3 机车信号通信方式的改进设计 |
4.3.1 方案设计 |
4.3.2 串口通信的编码及相关调整 |
4.3.3 串口通信协议及通信内容 |
4.3.4测试与仿真实验 |
4.4 可靠性分析 |
第5章 列车车载视频监控系统设计 |
5.1 系统功能定位与必要要求 |
5.2 系统整体设计思路 |
5.3 机车车载端设计 |
5.4 地面服务器端与监控端设计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LKJ-93 型列车运行监控记录装置显示器软件设计(论文参考文献)
- [1]重载铁路监控设备控制模式的优化研究[D]. 孙娜. 石家庄铁道大学, 2019(03)
- [2]轨道交通车载信号设备三维仿真系统研究[D]. 何倩. 兰州交通大学, 2018(03)
- [3]LKJ-93 型列车运行监控记录装置显示器软件设计[J]. 孙闽剑. 机车电传动, 1998(01)
- [4]准东铁路公司列车运行监控记录装置的应用分析[D]. 王亮. 内蒙古大学, 2012(01)
- [5]列车运行控制系统车载设备可靠性分析与设计[D]. 赵海燕. 西南交通大学, 2013(11)
- [6]LKJ2000型列车运行监控记录装置的研究[D]. 邵志和. 中南大学, 2005(05)
- [7]LKJ2000型列车运行监控记录装置的发展及应用[J]. 梁红梅. 科技创业月刊, 2012(06)
- [8]LKJ在朔黄重载铁路的控制模式研究[J]. 陈会波. 中国铁路, 2014(10)
- [9]基于专利信息分析视角的列车运行监控记录装置(LKJ)技术综述[J]. 吴燕敏,喻影,叶诚,张珂.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14(15)
- [10]列车车载监控系统的故障分析与性能研究[D]. 宋晓峰. 天津大学, 201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