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抑制性通货膨胀模型概览(论文文献综述)
费欣意[1](2020)在《开放存取期刊环境下的学术资源供给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开放存取(Open Access,简称OA)于20世纪90年代末大规模地兴起,在传统期刊与开放存取期刊并行的环境下,科研人员在选择向OA期刊投稿时会遇到包括费用、同行认可等在内的诸多困扰,而为科研人员提供出版服务的学术期刊出版社也同样面临着挑战。通过对国内外开放存取相关研究成果的回顾和总结,发现现有研究缺乏对不同学术交流主体在开放存取环境下学术资源供给行为与策略的关注,以技术接受模型为代表的一系列信息系统研究模型是否能够真实且充分地解释科研人员在开放存取环境下的行为及其影响因素也尚存疑问。因此,本研究选取OA期刊这一金色开放存取的典型代表作为切入点,从科研人员与出版社两个视角展开研究,并在科研人员的学术资源供给研究部分采取混合研究方法,从而更加真实地还原其在OA期刊环境下的行为逻辑与影响因素。首先,从科研人员的内容供给视角出发,本研究使用扎根理论,根据访谈资料得出科研人员学术资源供给行为的影响因素模型,并通过问卷调查法回收407份有效问卷,利用结构方程模型法对样本数据进行了分析与处理,对研究模型与假设进行了实证检验;其次,从出版社的服务供给视角出发,本研究使用SWOT分析方法与SWOT-CLPV理论,以爱思唯尔出版社为对象进行了案例分析,讨论了其所面临的市场竞争态势并提出一些应对策略上的建议。实证研究的结果表明,感知风险对作者的学术资源供给行为态度有显着的负向影响,OA期刊概况、开放存取理念与社群引导则对行为态度有显着的正向影响,且行为态度直接影响着行为意向;此外,社群引导与绩效期望对作者的资源供给行为意向也有显着的正向影响;然而,本研究的实证分析并不能证明感知成本对作者的学术资源供给行为态度与意向存在影响,作者的期刊偏好对行为意向、感知风险对绩效期望的影响也均不显着。通过案例分析则可以发现,出版社的学术服务供给实力是发展的根本,针对不同性质的市场竞争制定差异化策略是长期发展的必要保证,而解决多方利益冲突则是OA期刊业务发展的核心问题。本研究的贡献之处在于:第一,通过混合研究方法构建了科研人员学术资源供给行为的影响因素模型,有助于更好地理解科研人员在OA期刊环境下的学术资源供给行为逻辑;第二,通过案例分析方法对学术期刊市场的竞争态势进行了研究,为出版社的OA期刊业务发展提供了现实建议与参考;第三,系统性地梳理了OA期刊环境下的学术资源供给状况,有利于深化人们对此的认知与理解。
张庆书[2](2020)在《青岛GX置业公司海天中心住宅项目市场营销战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伴随着中国的经济发展进入了新的阶段,房地产经济经过前几年的迅猛发展,当前在贸易战、利率上升、信贷渠道收紧以及商用和住宅地产价格高企引发的买家购买力疲软等宏观背景下,出现了持续下滑的趋势。但是,房地产领域仍然是国家经济的有力支撑,市场向好的基本面依然强劲。为了进一步适应房地产行业在如此复杂多变的环境中发展,运用STP营销战略与4P营销策略组合理论,重点从住宅项目营销战略和后续实施保障措施等方面来规范化、系统化、标准化高端房地产住宅销售行为。本文将海天中心住宅项目作为案例,以针对高端住宅市场的营销战略为研究目标,在全面归纳总结相关营销基础理论的基础上,对海天中心住宅项目的市场营销工作现状进行了分析,同时结合海天中心住宅项目具体情况,运用PEST分析模型、SWOT分析模型对项目的政治、经济、社会、技术等市场营销环境和项目自身的优势、劣势、机会、威胁进行分析,对项目市场需求和竞争情况进行分析,较为系统地确定海天中心住宅项目的市场细分、目标市场选择、目标市场定位,研究提出海天中心住宅项目的市场营销组合策略,主要是以4P理论为主线,聚焦项目的产品、价格、渠道、促销等方面制定了具体的营销组合策略,并提出了相应的保障措施,希望对项目营销去化起到积极促进作用,同时也希望能够为公司其他房地产高端住宅项目营销提供借鉴。
李卓键[3](2019)在《美国卫星产业组织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卫星产业是兼具经济效益与政治军事效益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美国卫星产业在全球居于领先地位,不仅在经济方面为其带来可观的效益,而且利用卫星技术开展国际合作与结盟或是军事威慑与对抗,还有利于增强美国的“国家威信”。我国卫星产业起步较晚,在卫星制造、发射及商业化发展等诸多方面存在不足。由于卫星产业在信息、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和生物医药等领域的转化应用对经济发展有巨大促进作用,因而被确立为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点发展方向。为此,系统认识美国卫星产业及其组织的发展规律与经验,对我国的经济发展与国防军事建设均具有重要意义。美国卫星产业经历了准备期、高速发展期和平稳发展中的商业化转型期三个阶段。以产业组织理论SCP框架为基础,深入分析美国卫星产业现状及组织特点,能够为我国发展卫星产业提供参考。美国卫星产业市场结构(S)从市场集中度上看属于一般寡占型,且拥有较高的进入和退出壁垒。美国卫星企业采取技术创新驱动的产品主体差异化战略,避免深陷低效率的价格战。私营卫星企业由于核心产品的差异化空间逐渐缩小,开始重视自身服务能力的拓展和提高。美国政府在卫星产业市场结构调整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一方面,通过一系列许可制度确立准入门槛进行严格监管;另一方面,对于取得发射许可且满足国家发射需求的本国私营企业,给予政府补贴扶持其快速发展。美国卫星产业市场行为(C)比较典型的包括兼并与卡特尔。卫星产业兼并实施一体化过程中形成管理协同效应、经营协同效应和财务协同效应,并对美国卫星产业市场结构产生影响,使得市场集中度得以加强。以卡特尔为代表的美国卫星产业市场中的协调行为不利于市场竞争,导致卫星企业之间通过合谋、相互妥协以求实现彼此垄断利润最大化。为打破美国卫星巨擘之间的卡特尔,美国政府大力扶持新兴卫星企业发展并显着降低发射费用,开启了廉价商业航天运输新时代。美国政府还通过制定和修订促进卫星产业市场商业化的各项政策,逐步放宽商业卫星领域的政策管制,激发卫星产业市场活力。美国卫星产业的市场绩效(P)主要包括直接绩效与间接绩效。从直接绩效分析中发现美国卫星产业的四大细分领域(卫星服务、卫星制造、发射服务和地面设备制造)产值全球领先,但存在政策性波动。四大领域发展不均衡,处于上游的卫星制造业与发射服务业产值较少,而处于下游的地面设备制造业与卫星(运营)服务业产值较高。从间接绩效分析中发现由于卫星产业一定程度带有国防军工性质,具有投入大、生产周期长的特点,因此,在市场化发展初期对经济增长的直接促进效果并不明显,而是通过对其他产业的影响来间接地反映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美国卫星产业在农业、远洋渔业以及灾害的防范与救助等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美国卫星产业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及市场绩效的关系在不同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表现。第一,在美国卫星产业的准备阶段,市场结构、市场行为与市场绩效之间的关系尚未形成。第二,在美国卫星产业的高速发展时期,市场结构是三者中的核心。完全寡头垄断的市场结构和完全由政府采购的单一销售渠道,使得市场行为完全取决于当时的市场结构;而被简单市场行为所决定的市场绩效也并未引起广泛关注。第三,在美国卫星产业平稳发展商业化时期,市场行为是三者中的核心,但三者的关系具有复杂性,美国卫星产业的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和市场绩效之间的关系是双向互动的。在发展过程中,美国卫星产业逐渐形成了缓解市场行为中的卡特尔、激发市场竞争活力、推高市场绩效等产业组织优势。同时,美国卫星产业组织也存在市场寡占程度较高、商业化运营推高市场风险等问题。我国卫星产业的发展起步于1956年,虽然在整体上与美国卫星产业相比尚存在差距,但是在一些领域也形成了自身优势。鉴于美国卫星产业发展历程和产业组织中的优势与问题,我国应该把握政府作用与市场机制的平衡,加大政府资金扶持与政策激励,积极推动我国卫星产业商业化发展并不断提升卫星技术水平与国际影响力。
周乔盛[4](2019)在《新零售背景下HM平台化发展战略研究》文中认为
史悦[5](2019)在《中国限制性住房政策效果评估 ——来自城市住房市场的证据》文中研究说明自信贷过度扩张和资产泡沫导致的全球性金融危机以来,无论在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政策制定者将注意力集中在制定相应的审慎性金融政策,将其作为稳定信贷和住房市场的调控工具。住房市场在居民生活和产业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将房价控制在适当范围内成为有关部门努力实现的重要目标之一。在我国,以限制性住房政策作为调控房价的重要手段,在我国各大城市广泛实施。本文使用月度的城市数据,旨在研究中国三种典型的限制性住房政策的影响,包括限购政策、限售政策和限贷政策。笔者首先使用事件研究法分析我国分别施行这些政策的城市,其中以政策实施月份作为事件月,以各城市的住房价格指数来表现当地住房市场对这些政策的反应。在这一基础上,加入其它城市的个体控制变量,使用传统的面板回归模型,并建立政策虚拟变量,使每一项限制性住房政策的影响被量化。研究结果表明,限购政策在实施初期影响不明显,但在中长期会放大对价格的负面影响,同时这种增强效果越来越大。同样,限售政策的瞬时效果不强,几个月后开始发挥效力,但这种效果持续性较弱,后期发力不足。相比而言,限贷政策的房价抑制效果是最稳定的,发挥作用速度快且持久。在数据选择上,本文收集了各城市的当地政策而不是一个统一的国家政策,可以更加准确地捕捉政策的发布及生效日期。分别针对三种政策收集样本,使用相同的研究方法分析对比,可以比较政策的实施效果,对未来政策制定者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在数据频率的使用方面,结合频率适中的月度数据,可以更准确地捕捉到政策的即时、中期和长期影响。此外,本文的创新点在于,在传统的回归中使用的是事件月而不是日历月,这可以使样本中政策对每个样本城市的影响时长一致,从而使每个个体对总结果的贡献相同,提高研究的准确度。
夏元琦[6](2018)在《我国银行信用卡制度及发卡组织博弈分析》文中提出银行信用卡作为现代化的新兴支付工具,具备一定额度的透支功能,也拥有电子货币的特点,能够为持卡人提供方便、快捷的结算功能。我国大力发展银行信用卡不但能够刺激了社会需求,还能够极大地促进了社会商品的流动性。本文的研究意义就在于通过定性和定量分析我国银行信用卡制度的影响因素,并且从资源配置的角度说明了现阶段我国银行信用卡在市场、组织、监管及法律法规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在结合国外银行信用卡优秀制度体系中先进的经营和管理理念基础上,提出建立以产权保护、组织激励、有序竞争、监管创新以及法律法规公性平为原则的高效制度框架。本文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部分:第一,绪论。主要内容包括了文章的背景、选题意义、研究方法和结构框架等内容。其中重点对银行信用卡国内外相关理论研究成果做了详细的综述及简要评析。对银行信用卡发展历史、银行信用卡市场结构、银行信用卡消费者行为、银行信用卡风控模型、银行信用卡营销策略、虚拟信用卡现象及银行信用卡相关政策等方面的理论研究成果都进行了分类梳理。第二,银行信用卡制度理论基础。主要介绍了与银行信用卡制度有关的基础理论。其中,新制度经济学理论中包括制度、组织与制度变迁、交易费用、科斯定理和产权理论等内容;信用理论包括了马克思信用理论、信用媒介理论与信用创造理论、信用调节理论等相关观点;信用卡理论则包括了信用卡行为主体分类、信用卡规模经济效应和信用卡特有的契约性。在我国银行信用卡制度相关理论体系中,组织、交易费用、双边市场及货币政策等理论与银行信用卡市场的发展和运行息息相关;制度变迁、规模经济效应等理论诠释了我国银行信用卡产业发展的轨迹;而产权、专用性产品的契约等理论可以作为我国银行信用卡制度研究的分析工具。第三,我国银行信用卡制度分析。主要介绍了我国银行信用卡制度变迁、我国银行信用卡制度现状和我国银行信用卡制度存在的问题。我国银行信用卡制度变迁分的内容包括银行信用卡制度变迁历程、银行信用卡制度变迁方式、银行信用卡制度变迁动因和银行信用卡制度变迁趋势;我国银行信用卡制度现状列举了了我国银行信用卡业务的相关数据、描述了银行信用卡制度概要、揭示了银行信用卡制度特征和银行信用卡制度效率;我国银行信用卡制度存在的问题主要分析了以监管机构、银行、第三方支付企业以及消费者作为行为主体,在组织与市场中,在监管体系中及法律法规框架下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具体问题包括:组织与市场问题的研究中,提出了市场竞争不足、市场缺乏统一规划、缺乏对组织的约束机制和组织结构性失衡;监管制度问题研究中,提出了监管制度不完善和监管制度创新不足;法律法规问题的研究中,则提出了追责规定不公平、专项法规不完善和相关法律规定缺失等现象。第四,我国信用卡制度影响因素实证分析。本部分以戴维.菲尼的制度变迁供需框架理论为基础,结合2008年至2017年的宏观数据样本,对我国银行信用卡制度在供给和需求面的影响因素做了实证分析。首先,通过计算供给与需求变量相对应的样本数据的协整关系,确定了均衡方程的计量形式。其次,根据制度供需模型中给出的外生变量逐一对应我国银行信用卡制度供给与需求的影响因素寻找相应的自变量的形式,并运用三阶段最小二乘估计方法求解模型。在确立模型的参数后,对整个联立方程组模型进行模拟检验和预测。第五,我国银行信用卡发卡组织博弈分析。首先,针对我国银行信用卡发卡组织间的非合作博弈,引入古诺模型对组织制度存在的问题做出了深入的剖析。指出了由于市场缺乏统一调配组织资源的机制导致无序竞争问题严重,并运用大联盟合作博弈中夏普利值的利益分配算法说明了如何建立统一有效的市场资源分配机制。其次,针对我国银行信用卡风险监管中,监管机构与创新企业的激烈博弈现象,运用多重纳什均衡模型现象,说明了现在的制度供给对我国银行信用卡产业的发展没有起到积极的作用。针对这类低效的监管机制,运用合作博弈中核的概念,在量化企业外部性效应的前提下,准确度量由企业创新行为产生的风险成本,并根据科斯定理的外部性效应解决思路,运用风险成本交易的概念,提出了调整监管主体对创新风险针锋相对的态度,在有效控制风险的基础上促进企业创新积极性,推动行业整体发展的三方行为主体合作博弈型监管制度优化策略的建议。第六,国外银行信用卡制度及其启示分析。本部分详细描述了美国银行信用卡制度、日本银行信用卡制度和英国银行信用卡制度的优势和特点,在总结了发达国家银行信用卡产业如何组织,如何监管的基础上,概括了这些国家的银行信用卡制度对我国银行信用卡制度的完善有哪些启示。例如,美国、日本和英国银行信用卡制度的发展中,实现了培育民族银行信用卡品牌、完善银行信用卡市场竞争机制、市场化银行信用卡利率和完善银行信用卡风险防控机制等目标。以上这些优秀制度安排都很值得我们学习借鉴。第七,完善我国银行信用卡制度的政策建议。针对之前的研究结论提出了如何完善我国银行信用卡制度的一些政策建议。一是完善银行信用卡基础制度,即完善银行信用卡基本契约、完善银行信用卡奖惩机制和培育银行信用卡消费文化。二是完善银行信用卡市场制度,即加强组织结构治理、协调垄断利益分配、推进利率市场化、培育民族信用卡品牌和提高银行信用卡市场制度效率。三是完善银行信用卡监管制度,即界定与监管相关的组织权力和职能、建立风险成本产权交易机制、提高银行信用卡监管制度效率。四是完善银行信用卡法律法规,即完善银行信用卡法律法规的基本原则、建立银行信用卡专项法律法规和完善银行信用卡风险防控法律制度。
王永莲[7](2017)在《我国股票市场波动与经济政策不确定性的关联性研究》文中提出波动性是股票市场研究中一个恒久不变的经典主题,股票市场的适度波动有助于股票市场更好地发挥其融资和资源配置的作用,对股票市场的规范和健康发展有着积极的正面影响。然而,股票市场的过度波动不仅给市场本身造成巨大的冲击,使市场无序化,导致投机活动泛滥,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金融系统的脆弱性,影响宏观经济的稳定发展。股票市场在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受到经济政策的影响,一方面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股票市场的预期和行为;另一方面股票市场的波动对宏观经济的波动溢出也会反过来影响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尤其是在国际金融危机发生之后,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出现两个显着的变化:一是在全球金融危机导致的经济衰退期间,由于企业和个人对税收、支出、监管、医疗保健和货币政策的未来充满不确定性,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水平迅速飙升;二是由于经济政策不确定,企业和个人会延迟其投资、雇佣、消费和支出,进而会减缓经济复苏的步伐。同样,由于我国宏观经济与股票市场间关系的多变性,股票市场的“晴雨表”功能总是失灵,其中“政策市”就是重要原因之一。政策市是指可以通过经济政策的干预来影响股票价格涨跌,常常会出现股票市场与宏观经济不同步,甚至是相背离的现象出现。因此,股票市场波动与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关联性的研究受到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和研究人员的关注。然而,研究我国股票市场波动与经济政策不确定性的关联性,不是为了消除股票市场波动,而是为了充分了解我国股票市场波动的主要特征和典型化事实,从股票市场波动的聚类性、非对称性、长记忆性和持续性等典型化事实分析我国股票市场的波动轨迹和运行规律,从而避免股票市场过度波动给宏观经济带来的冲击,发挥适度股票市场波动对宏观经济的正面影响。同时也探求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我国股票市场波动所产生的影响和贡献,这将有助于更好地解析股票市场的波动特征及其原因,让股票市场在合适的时间,以适宜的方式发挥其对宏观经济的“晴雨表”作用,为宏观经济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提供具有建设性的参考。有鉴于此,论文在股票市场波动与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波动日趋紧密的背景下,按照“问题的提出→事实的描述→模型的推演→模型的检验→模型的结果→结论与建议”这样的逻辑架构,采用混频数据模型对我国股票市场波动与经济政策不确定性的因果关系、股票市场长期波动和长期相关与经济政策不确定性的关联性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第一章在阐释股票市场波动和经济政策不确定性的相关概念和定义的基础上,引出论文的研究问题,阐述其研究意义。然后再分别对经济不确定性、政策不确定性和经济政策不确定性的研究现状和理论基础进行了综述,并重点对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与股票市场波动的关联性的理论基础和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性总结和评价。最后给出了论文的研究方法和全文的研究框架。第二章具体分析了我国股票市场波动的典型化特征,为后文的研究做一个基础性总结和铺垫。这章在总结和分析了股票市场收益和波动的测度方法以后,采用garch类模型对我国股票市场中的波动聚类特征、非对称性特征和长记忆性特征的理论模型进行梳理与总结,并在我国股票市场波动特征的统计分析中,详细分析了我国股票市场中的波动聚类特征和非对称特征,并对四个garch类模型进行了比较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我国股票市场和其他股票市场一样同样存在波动聚类和非对称特征,且egarch模型的拟合优度和估计结果是四个模型中最优的。第三章采用garch模型及其扩展模型综合分析了我国股市波动的异方差、非对称性和长记忆性,并在此基础上,采用动态条件相关模型对我国沪深股市,以及我国与周边地区,我国与其他金砖国家股票市场间的动态关联性,籍此分析我国股票市场的波动特征,及其与其他国家和地区股票市场的动态关联性和一体化特征。arma-fiaparch模型的估计结果进一步证实了波动聚类、非对称和长记忆特征是我国股票市场的典型化特征,多个股票市场间的动态相关结果表明大中华区股票市场间的关联性非常高,且一体化程度较高,而金砖国家间的关联性和一体化程度则相对较低。从第四章开始,论文在混频数据模型的框架下分析我国股票市场波动与经济政策不确定性的关联性。其中,第四章是采用混频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直接对我国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与股票市场波动之间的granger因果关系进行比较实证研究,结果显示混频数据模型在检验“股票市场波动不是经济政策不确定的granger原因”这个原假设时具有比较优势。为了检验我国股票市场波动和经济政策不确定性间因果关系的稳健性,文章进一步采用固定和递归时窗的时变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分析了两者间因果关系的时变特征,研究结果表明混频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没有发现两者之间的granger因果关系,但是同频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模型则在某些时间段检验出了双向granger因果关系。第五章将混频数据模型与GARCH模型结合起来,利用GARCH-MIDAS模型结合了经济政策不确定和波动模型测算了股票市场长期波动,并比较分析不同模型中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我国股票市场长期波动的贡献率,研究发现我国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股票市场波动的影响相对较弱,且经济政策不确定性的波动相比其水平值而言,对我国股票市场波动的影响更大且更显着。第六章是在第五章的基础上,将单变量的GARCH-MIDAS模型分析扩展到多变量的DCC-MIDAS模型来测度我国沪深股市长期相关,并进一步采用区制转移模型分析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我国沪深股市间长期相关影响的区制性和非对称性。研究结果表明我国沪深股票市场间的长期相关基本上保持在0.9以上,且具有非常强的持续性和稳定性。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与我国沪深股市长期相关之间的关联性存在显着的区制性特征,即我国经济政策不确定性的上升会加大沪深股市间的长期动态相关。总而言之,我国股票市场波动和相关与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之间的关联性是显着存在的,且总体表现为正向相关的,即经济政策不确定性的上升会在一定程度上加大我国股票市场的波动,并促使股市间的相关性提高。论文在第七章中对研究的基本结论和不足进行详细的总结。
王勇[8](2017)在《论银行业规制政策与竞争法律的界分和融合》文中研究表明规制政策与竞争法律都是政府对经济干预的重要手段。按照传统的观点,规制与竞争是一种彼此替代的关系。但是,随着技术的进步,两者的关系更加复杂。银行业在整个国民经济运行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长期以来各国对银行业的管理更多使用规制政策,竞争法律的不足或缺位是一个突出的问题。2008年以来的金融危机加深了人们对于金融规制与金融创新的认识,但是对于金融竞争的重要性认识仍有待提升。因此,研究银行业规制政策与竞争法律的适用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规制与竞争最初都是经济学概念,后被引入法学研究范畴。从法学研究看,可以从规制主体、规制客体、规制行为、规制目的以及法律责任等方面对规制政策做出界定。法律上的竞争侧重于对竞争行为的社会属性和法律后果进行分析。一般而言,竞争法律是规范市场竞争秩序的法律制度,可作广义和狭义之分。根据经济法的“干预”理论,从干预的目标与任务、工具与方法、时间与频度、干预所需的知识和信息以及干预机构的独立性等方面,能够对规制政策与竞争法律做出较为清晰的区分。同时,矫正市场失灵与规制失灵、实现程序正义和实质正义以及干预手段法治化都要求两者实现互补和融合。竞争性的规制政策和竞争政策的规制化是两者趋同融合的具体表现。两者的复杂关系又可以从经济法的变化性、模糊性以及宪法上的经济中立原则等方面得到解释和论证。总体上,规制政策与竞争法律在逻辑上是交叉关系。从银行业来看,对其适用规制政策和竞争法律有其特殊性。银行业的信息不对称、负外部性和公共物品属性、脆弱性和金融危机,以及金融衍生品和影子银行对系统性风险的影响是规制的主要原因;维持竞争秩序、保障自由竞争权、提高效率、改善消费者福利和促进经济民主则是适用竞争法律的主要原因。两种干预工具在不同国家、不同时期呈现不同的发展形态,银行业干预工具的选择背后有着深刻的政治、经济和法律动因。作为“有限理性人”的政府和不同时期政府的角色转变是需要考虑的政治因素。一国经济与银行业发展所处的阶段、金融安全与金融效率的价值抉择、金融抑制与金融发展的理念深化、竞争政策与产业政策的优先次序以及经济学的发展和经济学家的作用是需要考虑的经济因素。国家干预经济的传统和经济法生成的路径、竞争法在经济法中的地位、竞争法本身的局限性以及规制和竞争的成本与收益分析,规制政策与竞争法律在立法和执法层面的不同发展和“规制国家”的形成,以及不同国家法院的作用等司法因素,都是需要考虑的法律因素。以上理论分析可从美国银行业规制和竞争的历史考察中得以证实。在规制与竞争的完全界分时期、竞争法开始介入银行规制领域时期、规制与竞争的互有交集时期以及规制与竞争的融合互动时期等四个阶段,美国银行业的规制政策与竞争法律适用呈现不同的关系图谱,充分展现了两者关系演变的历时性特征。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的银行救助实践为分析规制和竞争的关系提供了新的蓝本。美国积极对“大而不倒”银行进行救助,出台华尔街金融改革法案,银行反垄断的目标转向更为强调金融稳定和保护金融消费者权益。欧盟通过采取国家援助、建立欧洲稳定机制和继续强化竞争法执行等方式,应对主权债务危机。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也分别发表对银行救助的基本观点,揭示和探索银行业规制与竞争未来发展的可能路径。从我国来看,长期以来银行业发展“竞争不足、垄断有余”,银行业的规制与竞争呈现鲜明的“本土特色”,主要表现在银行业规制的“路径依赖”与“父爱主义”特征,以及银行业竞争规定的“暧昧不清”和“执法冲突”问题。考虑到我国银行业规制和竞争的历史和现实,充分借鉴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先进经验,建议我国银行业规制政策的制定要充分考虑系统性风险和竞争因素,进行成本收益分析,并满足“程序正义”要求;银行反垄断要坚持反垄断法的一般适用与规制政策的补充适用相结合,并充分考虑竞争法的基础性地位和阶段性特征,加强竞争倡导和竞争文化建设,进一步做好竞争主管机构和银行规制机构的分工合作,以期取得更好的规制绩效。同时,也要充分关注银行业规制和竞争的限度问题。
孙会岩[9](2017)在《互联网时代的执政党认同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技术决定”与“社会决定”之间的争论一直影响着政党政治研究,随着近代社会爆发的工业技术革命、电气技术革命以及信息技术革命引起的政治世界变迁,技术发展是政党政治发展的内生动力日渐被研究者肯定。时至今日,作为第三次技术革命的互联网信息技术正在无声无息地改变着我们生产生活方式,已经把中国带入互联网时代。互联网能开辟一个民主政治的新时代,这对现代国家政党政治产生了重要影响,对中国共产党来说,当务之急是正视互联网对政党政治带来的机遇与挑战,运用网络信息技术提高治理国家的能力和水平,从而赢得广大民众对执政党的认同。本文把政党政治理论的发展置位于三次技术革命之中,通过考察机器技术革命、电器技术革命、信息技术革命时代的政党与政党理论来找寻互联网时代政党政治研究的最佳“范式”。随着技术时代的进步,民众对政党的支持和认同在变迁,在互联网时代更是有了新发展,因而中国的执政党认同理论也随之构建起来。在实践维度上,意识形态是塑造执政党认同的思想性资源,党的组织是塑造执政党认同的组织性资源,党的领袖是塑造执政党认同的魅力性资源,执政能力是塑造执政党认同的政绩性资源。本文通过运用“技术进步-政党认同变迁”分析框架,考察技术革命与中共变迁的二元关联,特别是技术进步对中国共产党认同的影响。具体包括民主革命时期技术进步与中国共产党认同的生成、建国后的技术进步与执政党认同的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技术进步的与执政党认同的提升,并分析与总结不同时期党的认同的经验与教训。通过反思互联网与生俱来的信息爆炸、去中心化、泛娱乐化和数字鸿沟等特点,评估其对执政党认同带来的考验和风险,主要包括价值多元对主流意识形态的挑战、组织治理弱化对执政党认同的挑战、党的执政能力认同困境等,从而为塑造互联网时代执政党认同打下基础。在互联网时代,第一,意识形态建设从基本理念到具体方法上进行全方位的创新是重塑认同的应然选择。在宏观层面必须嵌入互联网思维使意识形态从管理走向治理,在中观层面通过牢牢把握互联网时代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深化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等方式,在微观层面从面对主流价值观进行有效的"再编码",形成有效的解释框架,赋予其新的内容进行传播,以赢得广泛的群众认同。第二,作为组织的执政党的治理能力提升尤为重要。因此,一要对领导干部队伍进行重新考量,塑造互联网时代领导干部魅力认同;二要转变党组织建设思维和观念,推进基层组织结构扁平化、党组织信息即时化,最终以服务为核心创新基层党组织的评价方式;三要推进“互联网+党员发展、党员教育管理、党员服务”,使党员队伍形象在网络空间中变得更加直观、生动、即时、高效,也更加精细、精准。四要利用信息网络技术来加强党的规则建设,取长补短,保证党的制度机制在新环境下有序准确地运行,从而提升互联网时代民众对执政党的认同。第三,提升互联网时代的执政能力认同。从互联网时代党的执政理念调适,增进互联网时代的民主政治参与,多方利益合作实现互联网社会的智慧治理,最终建构一套民众广泛认同的互联网时代国家安全价值观,以增强民众对党的执政能力认同。
朱常柏[10](2016)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城市社会救助包容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城市贫困问题日益突出,城镇基尼系数高达0.529,位居最不公平国家行列。与经济高速增长同时并存的城市贫困以及收入差距不断扩大问题已经给我国政治、经济及社会领域造成了重重矛盾,严重影响了社会公平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成为社会不稳定的主要根源。中国共产党遵循马克思主义社会救助理论,在汲取我国传统社会救济思想的基础上,与时俱进采取了有力措施,逐步建立起以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核心,以专项救助和临时救助为重要组成部分的城市社会救助体系,大大缓解了城市贫困。伴随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对于发展观念认识的不断深化,由“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到“兼顾效率和公平”,再到“共享发展”理念,城市社会救助的演变历程大致经历了城市社会救助行为、城市社会救助制度建设以及城市社会救助体系的建立与完善过程。但是由于我国现行贫困线标准偏低,生活在贫困线上下的城市居民众多,贫困人群生活质量低下,抵御生活风险的能力依然脆弱,城市社会救助重生计轻发展的制度缺陷致使社会救助包容性缺失,救助效果差强人意。本研究将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社会主义社会保障理论为理论前提,从包容性增长的视角,探讨中国共产党自改革开放以来在城市社会救助方面包容性程度,以及遵行科学发展观,以发展型社会政策为依托构建完善的城市社会救助制度以增强其包容性。力争立足学科前沿,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高度,运用发展经济学、社会保障学、历史与文献学、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管理学等相关学科知识,采取规范研究与实证分析相结合、国际比较与国内比较相结合、理论思考与政策建议相结合的方法,辅之以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本课题进行多层次、多角度,历时性与共时性的综合研究。包容性增长理论是发展经济学关于增长的最新理念,它是在国际社会,特别是亚洲发展中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面临着贫富分化和显着不平等已经影响可持续发展的状况下,由亚洲开发银行及相关国际组织倡导的最新增长理论。目前包容性增长理论已经被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作为减少贫困、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指导思想,并嵌入到减贫的具体政策措施中。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经历20世纪70年代的石油危机后,发达国家社会福利项目,特别是社会救助项目,一方面由全民化向目标化发展,把社会救助与经济社会的统筹发展协调起来,提高了社会救助的经济效应与社会效应。另一方面,社会救助已经从传统模式向现代模式、由选择模式向普遍模式发展,社会救助包容性特征日益增强。先进国家社会救助实践充分表明,包容性增长,不仅是一种新型发展理念,更是制定社会政策必须秉承的价值取向,它所包含的公平正义的价值观念以及包容社会各阶层共同发展共同富裕的政策导向也为社会救助政策的制定指明了方向。社会救助要想取得良好效应,就必须探寻贫困发生的机制,增强制度包容性。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贫困既有个人摆脱贫困的能力欠缺等个人原因,也有社会变迁中的结构性因素,还有社会转型中的政策缺位政策不完善等原因。这就为社会救助政策干预找到了逻辑起点:即通过实施包容性增长策略,一方面促进经济快速有效增长,创造更多就业机会和更多发展成果,实现益贫式增长,另一方面制定更加包容的社会政策,消除社会排斥增强社会融合,提升贫困者的人力资本,提高社会服务的公平性,为整个经济社会有机和谐发展提供持续的人力支撑和向好的人文环境。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对于城市社会救助理念的认识有一个逐步深化的过程。在改革初期,中国共产党提出效率优先的发展理念无暇顾及社会保障制度整体设计,社会保障制度只是为经济建设服务,强调的是社会保障制度的经济功能,重点建设的社保项目也是养老保险和失业保险制度,直到城市贫困充分显现,城市社会救助才真正进入决策视野。1997年提出建立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这说明中国共产党对城市社会救助的重要性有了初步认识,但是仍然停留在作为服务经济体制改革的工具性认识层面。1999年的《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条例》的颁布,说明中国共产党开始对城市社会救助政策的重新认识,并开始逐步完善包括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在内的社会救助政策。随着经济增长与贫富差距扩大,效率增长与社会不公平等突出问题,使中国共产党不得不对社会保障政策进行重新思考和定位,同时对经济发展与民生改善之间的关系作出回应,分配原则也由此前的“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发展到“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至此,针对城市贫困群体的社会救助政策受到特别关注,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保障制度功能的认识也更加深入与全面,尤其注重对城市社会救助制度体系建构与完善。这种全面且科学的认识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集中表述为“社会保障是保障人民生活、调节社会分配的一项基本制度”。社会保障成为改善民生福祉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一项基本社会政策,这表明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保障的认识突破了传统窠臼达到了历史新高度。包容性增长视角下中国城市社会救助的路径选择至少包括实施益贫式社会救助政策,提高贫困人群收入水平,消除物质贫困;遵循发展型社会救助原则,提升贫困者自救能力,消除能力贫困;秉承公平正义价值理念,实现权利包容和机会平等,消除权利贫困。城市贫困是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必然结果,它相对于农村贫困而言甚至是个巨大进步。城市发展在于包容,而非排斥。包容性增长式城市社会救助的政策指向至少包括这样几方面内容: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完善初次分配制度,增大劳动收入比例;提高城市社会救助的去商品化程度;现有城市社会救助政策要与社会治理相结合,形成多方力量参与治理贫困的格局,有效缓解城市贫困。唯此,才能切合中国共产党人的努力方向。
二、抑制性通货膨胀模型概览(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抑制性通货膨胀模型概览(论文提纲范文)
(1)开放存取期刊环境下的学术资源供给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开放存取运动的发展 |
1.2.2 开放存取资源的呈现与利用 |
1.2.3 开放存取环境下学术交流主体的参与状况及对策 |
1.2.4 开放存取带来的学术与社会影响 |
1.2.5 研究述评 |
1.3 概念界定与研究问题 |
1.3.1 概念界定 |
1.3.2 研究问题 |
1.4 研究方法与框架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框架 |
2 理论基础 |
2.1 理性行为理论 |
2.2 技术接受模型 |
3 从科研人员视角出发的学术资源供给研究:探索性研究 |
3.1 数据来源 |
3.1.1 受访对象控制 |
3.1.2 访谈提纲设计 |
3.2 基于扎根理论的译码 |
3.2.1 开放性编码 |
3.2.2 主轴编码 |
3.2.3 选择性编码 |
3.2.4 理论饱和度检验 |
3.3 结果分析与讨论 |
3.3.1 科研人员学术资源供给行为的形成过程 |
3.3.2 感知成本对学术资源供给行为态度与意向的影响 |
3.3.3 社群引导对学术资源供给行为态度与意向的影响 |
3.3.4 感知风险对学术资源供给行为态度的影响 |
3.3.5 OA期刊概况对学术资源供给行为态度的影响 |
3.3.6 开放存取理念对学术资源供给行为态度的影响 |
3.3.7 期刊偏好对学术资源供给行为意向的影响 |
3.3.8 绩效期望对学术资源供给行为意向的影响 |
3.3.9 感知风险对绩效期望的影响 |
4 从科研人员视角出发的学术资源供给研究:验证性研究 |
4.1 模型构建与假设提出 |
4.2 问卷编制与数据收集 |
4.2.1 问卷设计 |
4.2.2 预调查 |
4.2.3 数据收集 |
4.3 样本数据的统计分析与检验 |
4.3.1 描述性统计分析 |
4.3.2 探索性因子分析 |
4.3.3 共同方法偏差检验 |
4.3.4 信度检验 |
4.3.5 效度检验 |
4.4 模型分析与假设检验 |
4.4.1 模型拟合评估 |
4.4.2 路径系数 |
4.4.3 假设检验 |
4.5 结果分析与讨论 |
4.5.1 感知风险对学术资源供给行为的影响 |
4.5.2 OA期刊概况对学术资源供给行为的影响 |
4.5.3 开放存取理念对学术资源供给行为的影响 |
4.5.4 社群引导对学术资源供给行为的影响 |
4.5.5 绩效期望对学术资源供给行为的影响 |
4.5.6 感知成本对学术资源供给行为的影响 |
4.5.7 期刊偏好对学术资源供给行为的影响 |
4.5.8 感知风险对绩效期望的影响 |
5 从学术期刊出版社视角出发的的学术资源供给研究 |
5.1 SWOT因素分析 |
5.1.1 优势(Strengths) |
5.1.2 劣势(Weaknesses) |
5.1.3 机会(Opportunities) |
5.1.4 威胁(Threats) |
5.2 市场竞争态势分析 |
5.2.1 杠杆效应 |
5.2.2 抑制性 |
5.2.3 脆弱性 |
5.2.4 问题性 |
5.3 总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与启示 |
6.1.1 OA期刊环境下科研人员的内容供给行为 |
6.1.2 OA期刊环境下学术期刊出版社的服务供给策略 |
6.1.3 OA期刊环境下的学术资源供给概况 |
6.2 贡献与展望 |
主要参考文献 |
附录:调查问卷 |
致谢 |
(2)青岛GX置业公司海天中心住宅项目市场营销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2 研究的思路及内容 |
1.3 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
第2章 相关基础理论的概述 |
2.1 PEST分析模型的概述 |
2.2 SWOT分析模型的概述 |
2.3 STP营销战略理论的概述 |
2.4 4P营销策略组合理论的概述 |
第3章 青岛GX置业公司海天中心住宅项目市场营销工作现状的分析 |
3.1 公司发展总体情况的简介 |
3.2 海天中心住宅项目市场营销工作现状的概述 |
3.3 海天中心住宅项目市场营销工作中存在问题的归纳 |
第4章 青岛GX置业公司海天中心住宅项目市场营销环境的分析 |
4.1 海天中心住宅项目的PEST分析 |
4.2 海天中心住宅项目市场需求及竞争分析 |
4.3 海天中心住宅项目的SWOT分析 |
第5章 青岛GX置业公司海天中心住宅项目市场营销战略的制定 |
5.1 海天中心住宅项目市场的细分 |
5.2 海天中心住宅项目目标市场的选择 |
5.3 海天中心住宅项目目标市场的定位 |
5.4 海天中心住宅项目目标市场营销组合策略的制定 |
第6章 青岛GX置业公司海天中心住宅项目市场营销战略实施的保障 |
6.1 营销理念的提升 |
6.2 营销组织的改进 |
6.3 营销人员的培训 |
6.4 营销伙伴的激励 |
6.5 营销费用的匹配 |
6.6 应对疫情冲击的措施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的主要结论 |
7.2 未来研究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美国卫星产业组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方法 |
1.3.1 比较分析法 |
1.3.2 理论与实证相结合 |
1.3.3 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 |
1.4 研究思路与框架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框架 |
1.5 研究的创新之处与不足 |
1.5.1 创新之处 |
1.5.2 研究的不足 |
1.6 本章小结 |
第2章 产业组织及相关理论分析 |
2.1 产业组织的概念及理论起源 |
2.1.1 产业组织相关概念 |
2.1.2 产业组织理论的起源 |
2.2 西方产业组织理论发展 |
2.2.1 哈佛学派的结构主义观点 |
2.2.2 芝加哥学派的自由市场观点 |
2.2.3 可竞争市场理论垄断与效率并存观点 |
2.2.4 新奥地利学派的社会达尔文主义观点 |
2.2.5 20世纪80年代后期百家争鸣 |
2.3 西方产业组织理论在中国的发展 |
2.3.1 理论引进和介绍期 |
2.3.2 结合中国国情应用理论 |
2.3.3 深化研究和理论改良期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美国卫星产业发展历程、现状及产业组织特点 |
3.1 美国卫星产业的概念及分类 |
3.1.1 美国卫星产业的概念界定 |
3.1.2 美国卫星产业的分类 |
3.2 美国卫星产业的发展历程 |
3.2.1 蓄势待发的准备期(19 世纪末——20 世纪40 年代) |
3.2.2 两极竞争中的高速发展期(20 世纪40 年代——90 年代) |
3.2.3 平稳发展中的商业化转型期(20 世纪90 年代——现在) |
3.3 美国卫星产业的现状及组织特点 |
3.3.1 美国卫星产业现状 |
3.3.2 美国卫星产业组织特点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美国卫星产业市场结构分析 |
4.1 美国卫星产业市场集中度 |
4.1.1 市场集中度的涵义及衡量指标 |
4.1.2 美国卫星产业市场集中度的测算 |
4.2 美国卫星产业的进入和退出壁垒 |
4.2.1 进入与退出壁垒的涵义 |
4.2.2 规模经济形成的进入壁垒 |
4.2.3 高技术性构筑产品主体差异形成的进入壁垒 |
4.2.4 技术革新创造绝对成本优势形成的进入壁垒 |
4.2.5 美国卫星产业的退出壁垒 |
4.3 美国卫星产业的产品差异化 |
4.3.1 产品差异化的涵义 |
4.3.2 技术创新驱动的产品主体差异化 |
4.3.3 提高产品附加值的服务差异化 |
4.3.4 卫星产品差异化对市场结构的影响 |
4.4 美国政府在卫星产业市场结构形成中的作用 |
4.4.1 卫星产品与服务的属性特征 |
4.4.2 政府对市场管制与激励并举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美国卫星产业市场行为分析 |
5.1 以兼并为代表的市场竞争行为 |
5.1.1 企业兼并的涵义及特征 |
5.1.2 美国卫星企业兼并的方式 |
5.1.3 美国卫星企业兼并的效果 |
5.1.4 企业兼并对市场结构的影响 |
5.2 以卡特尔为代表的市场协调行为 |
5.2.1 卡特尔的涵义 |
5.2.2 美国卫星产业中的卡特尔 |
5.2.3 对卫星产业卡特尔的突破 |
5.3 美国政府在卫星产业市场行为中的作用 |
5.3.1 政府直接参与销售和政策扶持卫星市场商业化并举 |
5.3.2 政府管控卫星类产品对外贸易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美国卫星产业市场绩效分析 |
6.1 直接绩效 |
6.1.1 美国卫星产业总体经济绩效 |
6.1.2 卫星制造业经济绩效 |
6.1.3 发射服务业经济绩效 |
6.1.4 地面设备制造业经济绩效 |
6.1.5 卫星服务业经济绩效 |
6.2 间接绩效 |
6.2.1 美国卫星产业的溢出效应及对GDP的贡献 |
6.2.2 对其他产业及领域的促进效应 |
6.2.3 社会与政治效应 |
6.3 本章小结 |
第7章 美国卫星产业组织的总体评价 |
7.1 美国卫星产业组织中结构、行为、绩效的关系 |
7.2 美国卫星产业组织优势 |
7.2.1 政府大力扶持改善美国卫星产业市场结构与市场行为 |
7.2.2 商业化发展之路推高美国卫星产业市场绩效 |
7.3 美国卫星产业组织存在的问题 |
7.3.1 市场结构上寡占程度较高 |
7.3.2 兼并与卡特尔为代表的市场行为加强产业集中度 |
7.3.3 商业化运营推高产业市场风险 |
7.4 本章小结 |
第8章 美国卫星产业组织对我国的启示 |
8.1 我国卫星产业的发展历程及特征分析 |
8.1.1 我国卫星产业发展历程 |
8.1.2 我国卫星产业发展的特征 |
8.2 我国卫星产业组织的总体评价 |
8.2.1 我国卫星产业组织具备的优势 |
8.2.2 我国卫星产业组织存在的问题 |
8.3 借鉴美国经验促进我国卫星产业发展的建议 |
8.3.1 把握政府作用与市场机制的平衡 |
8.3.2 政府加大资金扶持与政策激励力度 |
8.3.3 发挥市场配置资源作用,推动我国卫星产业商业化发展 |
8.3.4 注重提升卫星技术水平与国际影响力 |
8.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5)中国限制性住房政策效果评估 ——来自城市住房市场的证据(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理论及作用机制 |
1.3. 主要创新点与不足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国内文献 |
2.2. 国外文献 |
第三章 数据及现状描述 |
3.1. 三种类型的限制性住房政策 |
3.2. 住房交易和住房价格数据 |
3.3. 控制变量 |
第四章 实证模型 |
4.1. 回报率变量分析(事件研究法) |
4.2. 多元回归分析 |
第五章 实证结果 |
5.1. 单变量分析结果 |
5.2. 多变量分析结果 |
5.3. 回归模型检验 |
5.4. 稳健性检验 |
5.4.1. 以销售面积作为住房市场指标 |
5.4.2. 使用不同长度的事件窗口 |
5.4.3. 分析单月的政策效果 |
第六章 结论及政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6)我国银行信用卡制度及发卡组织博弈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选题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银行信用卡制度研究综述及评析 |
1.2.1 银行信用卡制度研究综述 |
1.2.2 银行信用卡制度研究评析 |
1.3 研究方法与框架结构 |
1.3.1 研究方法 |
1.3.2 框架结构 |
1.4 创新与不足之处 |
1.4.1 创新之处 |
1.4.2 不足之处 |
第2章 银行信用卡制度理论基础 |
2.1 新制度经济学理论 |
2.1.1 制度 |
2.1.2 组织与制度变迁 |
2.1.3 交易费用 |
2.1.4 科斯定理 |
2.1.5 产权理论 |
2.2 信用理论 |
2.2.1 马克思信用理论 |
2.2.2 信用媒介理论与信用创造理论 |
2.2.3 信用调节理论 |
2.3 信用卡理论 |
2.3.1 信用卡行为主体分类 |
2.3.2 信用卡规模经济效应 |
2.3.3 信用卡的契约性 |
第3章 我国银行信用卡制度分析 |
3.1 我国银行信用卡制度变迁 |
3.1.1 银行信用卡制度变迁历程 |
3.1.2 银行信用卡制度变迁方式 |
3.1.3 银行信用卡制度变迁动因 |
3.1.4 银行信用卡制度变迁趋势 |
3.2 我国银行信用卡制度现状 |
3.2.1 银行信用卡数据分析 |
3.2.2 银行信用卡制度描述 |
3.2.3 银行信用卡制度特征 |
3.2.4 银行信用卡制度效率 |
3.3 我国银行信用卡制度存在的问题 |
3.3.1 组织与市场制度问题 |
3.3.2 监管制度问题 |
3.3.3 法律法规问题 |
第4章 我国银行信用卡制度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
4.1 分析框架及样本数据说明 |
4.1.1 分析框架 |
4.1.2 样本数据说明 |
4.2 变量设定及平稳性检验 |
4.2.1 供需变量与平稳性检验 |
4.2.2 需求变量与平稳性检验 |
4.2.3 供给变量与平稳性检验 |
4.3 联立方程组模型构建与识别 |
4.3.1 模型构建 |
4.3.2 模型识别 |
4.4 联立方程组模型参数分析 |
4.4.1 模型系统估计 |
4.4.2 模型回归结果比较 |
4.4.3 模型系统检验与预测 |
第5章 我国银行信用卡发卡组织博弈分析 |
5.1 银行信用卡发卡组织博弈分析 |
5.1.1 发卡组织竞争行为分析 |
5.1.2 发卡组织非合作博弈模型 |
5.1.3 发卡组织非合作博弈分析 |
5.1.4 发卡组织合作博弈模型 |
5.1.5 发卡组织合作博弈分析 |
5.2 银行信用卡风险监管博弈分析 |
5.2.1 风险监管主体分析 |
5.2.2 风险监管非合作博弈模型 |
5.2.3 风险监管非合作博弈分析 |
5.2.4 风险监管合作博弈模型 |
5.2.5 风险监管合作博弈分析 |
第6章 国外银行信用卡制度及其启示 |
6.1 国外银行信用卡制度 |
6.1.1 美国银行信用卡制度 |
6.1.2 日本银行信用卡制度 |
6.1.3 英国银行信用卡制度 |
6.2 国外银行信用卡制度的启示 |
6.2.1 培育民族银行信用卡品牌 |
6.2.2 完善银行信用卡市场竞争机制 |
6.2.3 市场化银行信用卡利率 |
6.2.4 完善银行信用卡风险防控机制 |
第7章 完善我国银行信用卡制度的政策建议 |
7.1 完善银行信用卡基础制度 |
7.1.1 完善银行信用卡基本契约 |
7.1.2 完善银行信用卡奖惩机制 |
7.1.3 培育银行信用卡消费文化 |
7.2 完善银行信用卡市场制度 |
7.2.1 加强组织结构治理 |
7.2.2 协调垄断利益分配 |
7.2.3 推进利率市场化 |
7.2.4 培育民族信用卡品牌 |
7.2.5 提高银行信用卡市场制度效率 |
7.3 完善银行信用卡监管制度 |
7.3.1 界定与监管相关的组织权利和职能 |
7.3.2 建立风险成本产权交易机制 |
7.3.3 提高银行信用卡监管制度效率 |
7.4 完善银行信用卡法律法规 |
7.4.1 完善银行信用卡法律法规的基本原则 |
7.4.2 建立银行信用卡专项法律法规 |
7.4.3 完善银行信用卡风险防控法律制度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攻读博士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7)我国股票市场波动与经济政策不确定性的关联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选题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我国股票市场波动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2 经济政策不确定性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3 股市波动与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关联机制的研究现状 |
1.4 论文的研究方法与结构安排 |
1.4.1 论文的研究方法 |
1.4.2 论文的结构安排 |
第2章 我国股票市场波动的典型化特征 |
2.1 我国股票市场收益和波动的测度 |
2.1.1 我国股票市场收益率的测度 |
2.1.2 我国股票市场波动率的测度 |
2.2 股票市场波动典型化特征的理论模型 |
2.2.1 股票市场波动聚类特征的理论模型 |
2.2.2 股票市场波动非对称性特征的理论模型 |
2.2.3 股票市场波动长记忆性特征的理论模型 |
2.3 我国股票市场波动特征的统计分析和检验 |
2.3.1 样本选取与数据描述 |
2.3.2 我国股票市场波动的GARCH类模型的检验与分析 |
2.4 本章结论及政策启示 |
第3章 我国股票市场的波动性和相关性的计量分析 |
3.1 我国股票市场波动和相关的综述 |
3.2 我国股票市场波动和条件相关的计量模型 |
3.2.1 条件均值模型 |
3.2.2 条件波动模型 |
3.2.3 动态条件相关模型 |
3.3 我国股票市场条件波动与动态相关性的实证分析 |
3.3.1 样本选取与数据描述 |
3.3.2 我国沪深股市条件波动和动态相关的实证 |
3.3.3 我国股市与其他国家和地区股市的动态条件相关和一体化 |
3.4 本章结语与政策启示 |
第4章 股票市场波动与经济政策不确定性的混频因果关系检验 |
4.1 我国股票市场与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因果关系研究综述 |
4.2 混频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 |
4.2.1 传统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 |
4.2.2 混频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 |
4.3 我国股票市场与经济政策不确定性的混频因果关系实证检验 |
4.3.1 数据来源与描述统计分析 |
4.3.2 混频和同频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 |
4.3.3 时变混频和同频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 |
4.4 本章结语与政策启示 |
第5章 股票市场长期波动与经济政策不确定性的关联性 |
5.1 引言和文献综述 |
5.2 GARCH-MIDAS模型及其估计方法 |
5.3 股票市场长期波动与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关联性的实证研究 |
5.3.1 样本选取与数据描述 |
5.3.2 我国股票市场长期波动的分解和测度 |
5.3.3 基于经济政策不确定指数的GARCH-MIDAS-X模型的估计 |
5.3.4 我国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股市预期波动的贡献率分析 |
5.4 本章结论与政策启示 |
第6章 沪深股市长期相关与经济政策不确定性的关联性 |
6.1 股市间关联性的理论模型 |
6.1.1 股市间收益率的误差修正模型 |
6.1.2 股票市场间波动的关联性模型 |
6.2 股市长期波动和长期相关模型简介 |
6.2.1 测度股市长期波动的GARCH-MIDAS模型 |
6.2.2 测度股市间长期相关的DCC-MIDAS模型 |
6.3 沪深股市间长期相关与经济政策不确定关联性的实证研究 |
6.3.1 DCC-MIDAS模型的实证分析 |
6.3.2 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与沪深股市间长期相关的区制关联性分析 |
6.3.3 经济政策不确定下宏观经济对沪深股市间长期相关的非对称影响 |
6.4 本章结语与政策启示 |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
7.1 研究总结 |
7.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参与的科研项目 |
后记 |
(8)论银行业规制政策与竞争法律的界分和融合(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选题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 |
1.2.1 国内相关文献综述 |
1.2.2 国外相关文献综述 |
1.3 研究方法 |
1.3.1 规范分析法 |
1.3.2 历史分析法 |
1.3.3 比较分析法 |
1.3.4 法经济学分析法 |
1.4 论文结构安排 |
1.5 论文的创新与不足 |
第2章 规制政策与竞争法律的基本关系 |
2.1 规制政策和竞争法律的含义 |
2.1.1 经济法学意义上的规制政策 |
2.1.2 经济法学意义上的竞争、竞争政策与竞争法 |
2.2 规制政策与竞争法律的交叉关系 |
第3章 规制政策与竞争法律的界分 |
3.1 干预的目标与任务 |
3.2 干预的工具与方法 |
3.3 干预的时间与频率 |
3.4 干预所需的知识和信息 |
3.5 干预机构的独立性 |
第4章 规制政策与竞争法律的融合 |
4.1 矫正市场失灵与规制失灵 |
4.2 实现程序正义和实质正义 |
4.3 干预行为法治化的要求 |
4.4 规制政策与竞争法律的互补 |
4.5 规制政策与竞争法律的融合 |
4.5.1 竞争性的规制政策 |
4.5.2 竞争政策的规制化 |
4.6 小结:基于经济法的变化性、模糊性和经济中立的视角 |
第5章 银行业规制与竞争的界分和融合应考虑的因素 |
5.1 银行业适用规制政策与竞争法律的特殊性分析 |
5.2 银行业规制与竞争的界分和融合应考虑的政治因素 |
5.2.1 作为“有限理性人”的政府 |
5.2.2 政府的角色转变 |
5.3 银行业规制与竞争的界分和融合应考虑的经济因素 |
5.3.1 一国经济与银行业发展所处的阶段 |
5.3.2 金融安全与金融效率的价值抉择 |
5.3.3 金融抑制与金融发展的理念深化 |
5.3.4 竞争政策与产业政策的优先次序 |
5.3.5 经济学的发展和经济学家的作用 |
5.4 银行业规制与竞争的界分和融合应考虑的法律因素 |
5.4.1 国家干预经济的传统和经济法生成的路径 |
5.4.2 书本上的法与行动中的法:竞争法是否为经济法的“龙头法”? |
5.4.3 立法层面:规制政策、竞争法律与“规制国家” |
5.4.4 执法层面:规制政策与竞争法律的执行 |
5.4.5 司法层面:不同国家法院的作用 |
5.4.6 竞争法律本身的局限性 |
5.4.7 规制和竞争的成本与收益分析 |
第6章 美国银行业适用规制政策与竞争法律的历史考察 |
6.1 选择美国作为典型代表的原因 |
6.2 规制与竞争的完全界分时期:20 世纪30年代前 |
6.2.1 自由银行的发展及衰亡 |
6.2.2 银行业规制的萌芽 |
6.2.3 双轨银行体制的建立 |
6.2.4 联邦储备体系的建立 |
6.2.5 竞争法律的出现和发展 |
6.3 竞争法开始介入银行规制领域时期:20 世纪30年代至70年代 |
6.3.1 大萧条下的银行业危机以及美联储的无所作为 |
6.3.2 强化银行规制立法:20 世纪30年代 |
6.3.3 建立和强化银行规制机构的权力 |
6.3.4 银行规制立法的完善与发展:20 世纪40年代至70年代 |
6.3.5 银行业反垄断:竞争法开始适用于银行业 |
6.4 规制与竞争的互有交集时期:20 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末 |
6.4.1 金融创新、技术进步与放松银行规制 |
6.4.2 放松规制下的银行立法 |
6.4.3 放松规制下的竞争法律发展 |
6.5 规制与竞争的融合互动时期:20 世纪90年代以来 |
6.5.1 经济繁荣、混业经营与银行放松规制和再规制 |
6.5.2 放松规制与再规制背景下的银行立法 |
6.5.3 放松规制与再规制下的竞争法律发展 |
第7章 2008 年金融危机以来银行救助中的规制政策与竞争法律 |
7.1 美国救助“大而不倒”银行的实践与立法变革 |
7.1.1 银行救助与“大而不倒”问题 |
7.1.2 强化规制立法:《华尔街金融改革与消费者保护法案》及其评价 |
7.1.3 银行反垄断目标转向:强调金融稳定与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 |
7.2 欧盟应对主权债务危机的实践 |
7.2.1 国家援助 |
7.2.2 欧洲稳定机制 |
7.2.3 竞争法的执行 |
7.3 国际组织对危机中银行救助的观点 |
7.3.1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观点 |
7.3.2 世界银行的观点 |
7.3.3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观点 |
第8章 我国银行业适用规制政策与竞争法律的路径选择 |
8.1 我国银行业发展的特殊性分析 |
8.2 我国银行业规制与竞争的“本土特色” |
8.2.1 我国银行业规制的“路径依赖”与“父爱主义 |
8.2.2 我国银行业竞争问题规定的“暧昧不清”与“执法冲突” |
8.3 我国银行业规制政策的制定原则 |
8.3.1 银行业规制政策制定:系统性风险、竞争因素和成本收益分析 |
8.3.2 银行业规制政策制定的“程序正义”要求 |
8.4 我国银行业反垄断法的适用原则 |
8.4.1 现实选择:反垄断法的一般适用与规制政策的补充适用相结合 |
8.4.2 渐进路径:竞争法律的基础性和阶段性 |
8.5 加强竞争倡导和竞争文化建设 |
8.6 加强竞争主管机构和银行规制机构的分工合作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
(9)互联网时代的执政党认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
(一) 研究背景 |
(二) 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
(一) 国外研究文献回顾 |
(二) 国内研究文献回顾 |
(三) 对已有文献评述 |
三、研究框架和方法 |
(一) 论文研究框架 |
(二) 研究方法 |
四、创新之处 |
第一章 技术进步与执政党认同变迁的理论基础 |
第一节 基本概念构成及其功能定位再探讨 |
一、技术进步视角下的政党及其功能定位 |
二、作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及其功能定位 |
三、作为概念的互联网时代及其政治特征 |
四、执政党认同:概念分析与要素特征 |
第二节 三次技术革命下政党政治理论的发展 |
一、技术进步在政党政治研究中的起源和基础 |
二、机器技术革命推动现代政党与政党理论诞生 |
三、电器技术革命与现代政党及其理论发展 |
四、信息技术革命与当代政党政治理论的发展 |
第三节 构建互联网时代的执政党认同理论 |
一、政党认同理论起源及其在技术年代的发展 |
二、构建中国的执政党认同理论 |
三、互联网时代下执政党认同理论发展新维度 |
第四节 互联网时代执政党认同的理论要素考量 |
一、意识形态:塑造互联网时代执政党认同的思想性资源 |
二、政党组织:塑造互联网时代执政党认同的组织性资源 |
三、党的领袖:塑造互联网时代执政党认同的魅力性资源 |
四、执政能力:塑造互联网时代执政党认同的政绩性资源 |
第二章 技术进步与中国共产党认同变迁的历史考察 |
第一节 民主革命时期技术进步与中国共产党认同的生成 |
一、技术进步与社会发展的近代遗产 |
二、技术进步与中共创建时期的组织认同萌芽 |
三、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技术进步思想与认同生成 |
四、解放战争期间国共两党比较与中共认同发展 |
第二节 建国后的技术进步与执政党认同的发展 |
一、建国初期政治动员下的经济恢复确立了执政党认同 |
二、十年探索时期技术进步与“阶级动员-认同聚合”的发展 |
三、文革期间技术停滞与执政党领袖认同的异化 |
第三节 改革开放以来的执政党认同调试与提升 |
一、“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下的执政党认同调试 |
二、维护民众利益的“三个代表”与执政党认同发展 |
三、强调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与执政党认同提升 |
第四节 中国共产党塑造政党认同的经验启示 |
一、建国前中共赢得组织和领袖认同 |
二、建国后树立起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认同 |
三、改革开放以来建立起执政绩效认同 |
第三章 互联网时代执政党认同的现实挑战评估 |
第一节 互联网时代价值多元对主流意识形态的挑战 |
一、经济社会不平衡发展带来网络主流价值认同危机 |
二、互联网时代引起的主流意识形态吸引不足 |
三、互联网“泛娱乐化”摧毁了传统意识形态传播方式 |
第二节 互联网时代组织治理弱化对执政党认同的挑战 |
一、互联网时代“去中心化”对基层党组织认同的现实挑战 |
二、互联网时代领导干部优秀形象认同缺失 |
三、互联网时代党员队伍认同的现实挑战 |
四、互联网时代党内民主制度要求与历史路径依赖的博弈 |
第三节 互联网时代党的执政能力认同困境分析 |
一、互联网时代经济发展对政党认同的考验 |
二、互联网时代“信息爆炸”对民主政治参与的考验 |
三、互联网时代“数字鸿沟”对传统社会治理的挑战 |
第四章 塑造互联网时代的意识形态认同 |
第一节 宏观层面—塑造互联网时代的意识形态理念认同 |
一、嵌入互联网思维使意识形态从“管理”走向“治理” |
二、互联网时代执政党和国家意识形态的应然转型 |
三、重建以人文精神为核心的互联网时代国家意识形态治理方式 |
第二节 中观层面一塑造互联网时代的执政党文化认同 |
一、牢牢把握互联网时代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 |
二、深化互联网时代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 |
三、推进互联网时代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 |
第三节 微观层面一畅通互联网时代意识形态认同传播途径 |
一、互联网时代意识形态传播的特征 |
二、适应互联网时代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传播转型 |
三、提升互联网时代意识形态传播需求偏好的路径选择 |
第五章 推进互联网时代执政党组织自身的认同 |
第一节 塑造互联网时代领导干部的魅力形象认同 |
一、塑造互联网时代政党领袖的魅力形象 |
二、打造互联网时代民众认同的干部队伍 |
三、领导干部运用新兴媒体提升民众认同的路径选择 |
第二节 提升以服务为核心的互联网时代基层党组织认同 |
一、建构基层党组织"即时化服务"的云平台 |
二、以“众治”方式实现互联网时代基层组织扁平化认同 |
三、创建以群众认同为核心互联网时代组织评价体系 |
第三节 建构互联网时代的“拇指”党员队伍认同 |
一、运用“互联网+”发展党员保证党员队伍质量 |
二、优化互联网时代的党员教育管理资源 |
三、建立分层激励机制,保障党员先进性认同动力 |
第四节 推进互联网时代全面从严治党的规则认同 |
一、构建互联网时代严肃党内政治生活的规则 |
二、畅通党内民主功能释放的互联网路径 |
三、版本升级:科学构建“互联网+反腐倡廉”机制 |
第六章 提升互联网时代党的执政能力认同 |
第一节 互联网时代党的执政理念调适与认同 |
一、互联网时代执政党国家治理理念发展与认同提升 |
二、互联网时代党的执政理念调试的经验启示 |
第二节 互联网时代的民主政治参与:民众认同新渠道 |
一、网络民众的认同:话语重构与政治参与整合机制 |
二、信息技术发展与政党政府决策智慧科学化 |
三、互联网时代助推公共权力监督科学化 |
第三节 多方利益合作实现互联网时代社会智慧治理 |
一、基层社会突发事件处置与政党认同提升 |
二、互联网时代的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的路径选择 |
第四节 互联网时代的执政安全认同 |
一、互联网时代公民政治安全认同的宏观构想 |
二、加强国内制度建设维护网络空间国家主权安全 |
三、基于网络空间主权的国际合作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科研成果 |
后记 |
(10)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城市社会救助包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导论 |
一、问题提出及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述评 |
三、研究思路和方法 |
四、研究的主要内容 |
五、创新与不足之处 |
第一章 包容性增长与城市社会救助 |
一、包容性增长理论 |
(一) 包容性增长理论提出的背景 |
(二) 包容性增长理论的不同定义 |
(三) 包容性增长理论中的包容性 |
二、城市社会救助 |
(一) 城市社会救助的内涵 |
(二) 城市社会救助包容性 |
三、包容性增长包容性与城市社会救助包容性 |
(一) 包容性增长包容性与城市社会救助包容性本质一致 |
(二) 包容性增长包容性是城市社会救助包容性的基本前提 |
(三) 城市社会救助包容性是包容性增长的基本保障 |
第二章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城市社会救助的理论渊源 |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社会福利观 |
(一) 马克思对贫困的认识 |
(二) 马克思恩格斯对资本主义社会保障的批判 |
(三) 马克思恩格斯对共产主义社会保障的设想 |
(四) 列宁的福利理论 |
二、中国共产党成立前传统社会救济思想 |
(一) 社会救济的伦理道德基础 |
(二) 大同社会思想 |
(三) 仓储后备思想 |
(四) 互助均等思想 |
(五) 赈灾济贫思想 |
三、毛泽东思想中的社会救济观 |
(一) 贫困成因论 |
(二) 救济目的论 |
(三) 社会救济的基本原则 |
(四) 社会救济的方法与途径 |
第三章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城市社会救助包容性实践探索 |
一、城市社会救助制度的修复和改革 |
(一) 效率优先的发展理念 |
(二) 城市社会救助制度修复和改革 |
二、城市低保制度逐步完善和救助体系初步建立 |
(一) 效率与公平兼顾的发展理念 |
(二) 城市低保制度逐步完善和救助体系初步建立 |
三、十八大以来城市社会救助体系进一步完善 |
(一) 共享发展理念 |
(二) 城市社会救助体系进一步完善 |
四、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城市社会救助包容性 |
(一) 以人为本 |
(二) 公平正义 |
(三) 共同富裕 |
第四章 发达国家社会救助包容性实践及启示 |
一、发达国家贫困救助理论 |
(一) 贫困概念和内涵的发展 |
(二) 贫困的归因 |
(三) 贫困救助理论 |
二、发达国家社会救助包容性实践 |
(一) 美国社会救助包容性实践 |
(二) 德国社会救助包容性实践 |
(三) 瑞典社会救助包容性实践 |
(四) 日本社会救助包容性实践 |
(五) 发达国家社会救助改革趋势 |
三、发达国家社会救助包容性实践的启示 |
(一) 尊重和保护贫困者社会救助权 |
(二) 社会救助与就业自救相结合 |
(三) 让贫困者公平享受发展成果 |
(四) 促进受助者融入社会 |
第五章 新形势下中国共产党城市社会救助包容性的路径选择 |
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城市社会救助包容性缺乏的表现 |
(一) 就业激励参与欠缺导致贫困陷阱和依赖 |
(二) 重视物质救助服务型救助不足 |
(三) 救助覆盖面仍然较窄社会排斥明显 |
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城市社会救助包容性缺乏的原因分析 |
(一) 救助理念现代性不明显导致片面救助与贫困依赖并存 |
(二) 收入分配制度不合理导致城市贫困循环累积 |
(三) 城市贫困者公民身份缺失导致社会排斥 |
三、新形势下中国共产党城市社会救助包容性的路径选择 |
(一) 通过益贫式救助政策提高贫困人群收入水平消除物质贫困 |
(二) 遵循发展型救助原则提升贫困者自救能力消除能力贫困 |
(三) 秉承公平正义价值理念实现权利包容和机会平等消除权利贫困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读博期间的科研成果 |
四、抑制性通货膨胀模型概览(论文参考文献)
- [1]开放存取期刊环境下的学术资源供给研究[D]. 费欣意. 南京大学, 2020(02)
- [2]青岛GX置业公司海天中心住宅项目市场营销战略研究[D]. 张庆书. 吉林大学, 2020(08)
- [3]美国卫星产业组织研究[D]. 李卓键. 吉林大学, 2019(02)
- [4]新零售背景下HM平台化发展战略研究[D]. 周乔盛. 南京大学, 2019
- [5]中国限制性住房政策效果评估 ——来自城市住房市场的证据[D]. 史悦. 山东大学, 2019(09)
- [6]我国银行信用卡制度及发卡组织博弈分析[D]. 夏元琦. 吉林大学, 2018(04)
- [7]我国股票市场波动与经济政策不确定性的关联性研究[D]. 王永莲. 吉林大学, 2017(09)
- [8]论银行业规制政策与竞争法律的界分和融合[D]. 王勇. 辽宁大学, 2017(02)
- [9]互联网时代的执政党认同研究[D]. 孙会岩. 华东师范大学, 2017(09)
- [10]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城市社会救助包容性研究[D]. 朱常柏. 扬州大学, 201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