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在企业转机建制中更好地发挥内审作用──天津市审计学会召开专题研讨会(论文文献综述)
小舟[1](1995)在《在企业转机建制中更好地发挥内审作用──天津市审计学会召开专题研讨会》文中研究表明在企业转机建制中更好地发挥内审作用──天津市审计学会召开专题研讨会天津市审计学会围绕实施《公司法》及颁布《审计法》之后,在企业转机建制中,如何发挥内审作用的问题,邀请了大专院校的专家学者,审计界的理论工作者和内审人员共30余人进行了专题研究探讨。研讨...
周学东[2](2013)在《我国国有企业产权改革最优路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国有企业改革是带有根本性的改革,也是核心的改革,并且贯穿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始终。国企改革的进程,曲折而艰辛。有关国企改革的理论探索和争论也始终未停止过。在国企改革中,产权制度创新不单重要,且不可规避。它既是一个传统的经济学命题,也是经济体制改革的关键。基于上述原因,本文把国企产权改革路径选择作为研究对象。国企改革源于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改革开放战略,而1997年中共十五大确定的从战略上调整国有经济、探索公有制多种实现形式,推动国企改革取得实质性突破。国企改革最终将方向确立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将产权改革的主要方式确立为股份制,这既是国企改革的最优路径,也是基于实践探索做出的最优选择。本文运用产权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对最优路径研究发现,不同所有制类型的产权,其效率存在很大的体制性差异。导致这一差异的根源在于,传统的国有企业隐藏着较高的“相对成本”;国有企业作为“国家”或“政府”的附属物,其与企业职工通过“身份确认”,无形中建立了一种“隐性契约”,并由此承担无限责任。非国有企业、股份制企业因产权结构不同,与国有企业相比,“相对成本”较低,与企业职工也并无“隐性契约”。对国有企业的监管成本也显着高于其他类型企业,这是股份制作为“最优选择”的产权理论基础。在改革工具选择上承包经营、兼并、关闭、破产、出售等均是重要选项,而政策性关闭破产这一工具在特定的历史时期,也发挥了无以替代的作用。依照这样的路径,改革取得了巨大成功。文中采用时序主成分分析法,对国有银行股份制改革进行了案例分析,从一个侧面验证了上述结论。因此,从改革路径角度,运用产权经济学分析方法,对国企改革成效进行系统归纳和实证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基于上述思考,整个研究分为九章:第一章,概要介绍了本文使用的基本理论、概念,选题理由和意义,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提出国企改革应该继续深化,重点是施行“三次改革”——即功能性改革。第二章,分析了国企改革的动因和历史背景,认为改革是多因素引发的,特别是经济体制改革的总体取向,必然要求对企业这一经济微观的基础进行适应性改革。第三章,系统梳理了1978年以来国企改革基本历程。从这一历程可以清晰发现,国企改革特别是产权改革,是渐进的,是伴随着思想、理论的突破、创新,不断推进的探索的过程。特别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客观上将国有企业与市场、效率联系起来,决定了改革的路径选择。第四章,择要归纳了国企改革取得的成效。本章应用实证分析方法证明;这场持续30余年的改革是成功的,而且是巨大的成功。在上述基础上分析了:为什么国企改革,最终把现代企业制度作为改革的方向,并将股份制作为国企改革的主要方式。在成效实证研究和改革方向、方式分析中,完成对“最优路径选择”这一重大问题的理论回答。第五、六两章,是本文的重点内容。在前述四章的基础上,这两章分别从“产权”和“效率”的角度,进一步分析为什么会选择股份制这一主要的改革方式。这两章不仅对不同类型的产权的性质(即属性)进行分析,也对不同类型的产权及与其相对应的企业的“效率”进行分析和比较。这部分内容尝试引入“相对成本”这一概念,并设计出一套指标体系,用以分析不同类型企业的效率问题。这两章的研究得出一个基本结论:产权界定得越清晰,交易成本越低,产权效率相对越高。同时,在分析过程中,也解释了单一股东结构的私营企业无法成为企业主要组织形式的原因,即“管理半径”和“企业规模”之故。第七章,重点介评了大型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的基本情况和成效。本章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内容:第一,国有商业银行改革是国企改革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尽管国有银行数量并不多,但占有的国有资产比重却可与非金融类国有企业旗鼓相当;第二,国有银行采取的改革是建立在非金融类国企改革的基础之上的,两者的改革,具有内在逻辑关系。本章采用时序分析法和主成分分析法,对工、农、中、建、交五家大型商业银行改革的成效进行了系统的实证分析。相对而言,对国有大型银行系统性的实证研究比较匮乏,因此,这章的案例研究具一定独创性。第八章,结合前文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得出的结论,概括了作者有关国企改革乃至经济体制改革的一些基本观点和政策建议。本研究既是作者对改革实践理论思考的结晶,也期望能为关注国企改革的同仁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王垚[3](2009)在《事业单位型代建模式下的政府投资项目管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前全国各地正在进行政府投资项目管理代建制模式的实践。根据代建单位的性质可以分为企业型代建模式和事业单位型代建模式。事业单位型代建模式作为重要的代建模式是提高政府投资项目管理效率的重要方式。本文研究主要是从事业单位型代建模式的制度设计以及项目管理流程角度出发,以揭示该模式的运行机理。并通过对典型机构——“深圳市建筑工务部门”的实地调研辅之于理论分析方法,力求为事业单位型代建模式提供一个可借鉴的标杆,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通过对事业单位型代建模式与我国计划经济时期传统建设管理方式的分析,归纳出事业单位型代建模式制度设计中的关键问题,并以“深圳模式”为例,介绍了该模式在制度设计中的具体做法。2、通过实地调研,将深圳市某区建筑工务局作为研究对象,运用全过程项目管理思想对代建项目管理流程进行了划分,系统总结了其完整的全过程项目管理运作模式。并且对项目管理过程中各个工务局内部职能科室的主要职责及管理方式进行了详细的总结。3、在全过程项目管理流程研究的基础上,对项目管理组织运行机制进行了分析.运用集成理论方法及项目管理办公室、项目群等概念,对工务局整体职能部门设置以及项目管理组织进行了理论分析。最后,通过案例对该局全过程项目管理中的关键组织建立过程及项目管理中的部分重要环节进行了实例描述。
陈福军[4](2003)在《城市治理研究》文中指出城市管理作为介于宏观(国家)和微观(企业)之间的中观层次,具有许多区别于传统管理的特点。为此,饶会林教授提出了“导引、规范、治理、服务、经营”的城市管理“五职能”观点。本文是对其“治理”职能的展开研究。 本文在国内外城市治理理论和实践的比较研究基础上,把城市治理作为城市管理的一种基本职能,以城市发展的自组织机制和城市董事会制度为基础,通过建立“导顺治逆”的网络治理模型,对城市的经济、社会和环境等系统进行综合治理的应用方面作了深入系统的研究。 在内容上,本文分为七章: 第一章通过城市治理的国内外研究现状比较,提出了城市治理工具是城市治理理论的应用核心观点。认为“导引、规范、治理、服务、经营”的城市管理职能的划分很好地反映了我国城市管理职能从计划向市场的转变。并提出了综合性是城市治理职能的最显着特点的观点。 第二章重点论述了城市治理的依据是城市经济的自组织生长机制。通过城市发展S曲线的推导,赋予其经济学内涵。并以S曲线为工具,系统地描述了城市发展的自组织过程。认为S曲线之差所形成的倒U型曲线可作为城市治理的判据。 第三章通过对国外城市治理的一般经验分析,并将之与我国传统的“无为而治”进行比较,重点论述了城市治理的导顺制逆原理。认为城市治理是以城市发展战略为中心的动态网络控制活动,提出了“导顺制逆”的城市治理网络模型。 第四章主要论述的是城市治理的主体。在中国城市经济中观特色分析和国外城市治理结构一般特点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建立“城市董事会”的学习型城市治理结构观点,并论述了城市治理的协调博弈运行机制,论述了建立学习型城市治理结构的重要意义。并介绍了国外经验。 第五、六、七章是上述内容在城市的经济、环境和社会系统的应用。 第五章论述了城市经济问题治理的原则与方法。在强调了城市结构效益的基础上,提出在目前乃至今后很长的一个时期,我国城市经济治理重点都在于2 内 容提要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论点,阐述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化对城市经济发展的巨大促进作用。并介绍了中介组织在义乌市小商品市场秩序有效治理中的作用。 第六章论述了城市环境问题治理的卿与方法。分析了城市市容环境的生产力特性,提出了应该建设城市生态园区,而不是‘生态城市”的椭。介绍了旅开发区的ffi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协作。认为应该把城市市民的环境意识提高作为环境治理的根本对策。并介绍了美国冶钢厂的污染治理听证会案例。 第七章论述了城市社会问题治理的原则与方法。通过我国城市社会问题的特点的介绍,提出了社会治安综合治服“德治”与“法治”的统一观点。认为应该结合学习型社区献,“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使精神文明就与物质文明毅同步发展。并简要分析了建立学习型社区的基本过程。介绍了国内外的治理案例。
王朝明[5](2004)在《中国转型期城镇反贫困理论与实践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配合体制转轨和社会转型,中国的扶贫计划,已经推进了 10 多个年头,其成就是举世公认的,主要体现在农村反贫困行动已经取得突破性进展,贫困人口由 20世纪 80 年代初的 2 亿多人,锐减到目前的 3000 万人左右。虽然如此,中国反贫困的任务仍是十分艰巨的。当前,贫困现象不仅表现在农村,而且随着体制转轨,国企改革进入攻坚阶段,资金、技术和人力资源的重新组合以及产业结构调整的不可避免,企业下岗职工人数和城市失业者数量都在逐年增加,城市就业压力不轻,企业下岗职工再就业尚有相当困难,以贫困职工和城市长期下岗失业者以及部分农村流动人口为主体的城镇新贫困人群正在形成,原来不为人们关注的城镇贫困问题,正快速地凸显起来。政府、社会各界均已意识到城镇贫困问题的治理已迫在眉睫,中国扶贫事业面临新的情况和挑战。对此,我们必须对中国的贫困问题和反贫战略进行重新的反思和定位。本论文的研究正是基于中国经济体制和社会结构“双重转型”的背景,对骤然而起的城镇贫困问题进行经济、社会、人文、历史等多视角的深入考察和系统研究,即主要是从基本概念,贫困测度,致贫因素,反贫对策,目标和趋势以及国际比较上对城镇贫困问题进行更深入,更全面的调查研究和认识分析。并力求通过其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研究,构建符合中国特色的城镇反贫困战略体系,冀望能有助于缓解当前城镇贫困的蔓延,以便在继续推动改革深化的同时,统筹兼顾、协调好各种利益关系,尤其是切实维护好贫困弱势群体的切身利益,使他们能够分享到改革与发展的利益和成果,从而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论文共分 7 章,主要内容及观点如下:第一章,作为全论文的引论部分,开宗明义地提出了贯穿城镇贫困与反贫困研究思路的理论主线是人文关怀的精神,由此点明了本论文的研究主题和意义,并为后面各章的理论研究和实证分析注入了灵魂和精髓。而全论文这个研究内核的提炼:一方面,是基于对经济学研究贫困的历史梳理,从而发现从古典经济学到现代经济学关于人的研究和人文关怀精神已经逐步地丢失。这样,对涉及到人的贫困问题及其治理,主流经济学建树不多。相反,始终以社会生产方式及其社会制度作为研究对象,以人类解放作为奋斗目标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科学地分析和深刻地洞见了自工业化以来资本主义社会贫困存在的根源,提出了解决资本主义社会贫困的制度变革方式,在这方面留下了宝贵的理论财富。这也正是我们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着力对当前中国转型期城镇贫困与反贫困研究进行理论创新和制度建设的根本所在。因此,笔者在引论中以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解放和人的全面发展的论断与邓小平共同富裕的思想为指针,重新诠释现代人文关怀精神,从而铸造中国转型期城镇贫困与反贫困研究的理论内核。另一方面,是基于对工业化社会以来反贫困的经验教训的深刻总结。要突破过去仅仅将贫困视为一种低经济收入和物质匮乏现象(当然这是贫困最基本的现象,但贫困的表现不止于此)的理解,扭转将反贫困囿 1 <WP=5>于临时性、施舍性的给钱送物的简单做法,提高扶贫的效果和效率,促使反贫困行动走上制度化、规范化和人文化的轨道,必须张扬人文精神的旗帜(这也是当前一些国际机构将物质贫困上升为人类贫困来治理的理由所在)。这样,才能从经济、社会、人文等方面构建中国城镇反贫困的战略框架、政策体系和组织结构;这也为我们在后面各章的研究中提供了一个跨学科边缘交叉分析的理论框架。此外,引论部分还界定了众说纷纭的贫困概念的基本内涵与反贫困的要义,提出了关于贫困类型的划分,给出了测量贫困程度的指标体系;同时从文献的角度,重点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贫困学说和社会主义国家及其转型过程的贫困与反贫困理论,以及经济学、社会学中关于贫困研究的代表性理论,并且确立了论文的研究方法、研究思路即框架结构。这一切为下文的分析奠定了必要的理论前提和学术准备。第二章,从现实客观的角度描述了中国转型期城镇贫困存在的状况。由于当前城镇贫困问题的突显,直接反映在城镇贫困人口构成的变化上。而说明这个变迁,我们运用了社会学关于社会分层的理论,分析了伴随着转型,原来计划经济体制下一些享有资源占有的阶层出现了分化,中国社会分层呈现多元化的格局。在社会分层加剧的条件下,城镇贫困人口结构发生了变化。为了识别这个变化的规模,探讨了尚无法统一的中国城镇贫困线标准,以及按照不同贫困线标准测算的城镇贫困人口规模,其中包括笔者提出的应把从农村进城的流动贫困人口估算在内的规模。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城镇贫困人口的分布情况和生存状况,运用英国学者汤森关于“贫困三分法”的理论,将当前城镇贫困归结为界于绝对贫困与相对贫困之间的“基本贫困”状态。最后,归纳出转型期城镇贫困的基本特征和社会影响。第三章,基于中国经济与社会的双重转型背景,全面探讨了 20 世纪 90 年
王旭东[6](2005)在《资源环境约束下的区域技术创新研究》文中指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是人类社会内在的必然要求,区域资源环境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基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在持续二十多年的高位增长中也付出了昂贵的资源环境代价。由于我国经济增长主要依靠高开采、高消耗、高排放、低利用的粗放型增长模式推动,经济增长过程中对自然资源的巨大需求和大规模的开采消耗,已导致了资源基础的削弱、退化和枯竭,一些重要矿产资源已难以满足国民经济发展的需求,资源“瓶颈约束”日益凸显;与资源相对不足形成强烈反差的是,许多地区资源利用效率低、浪费严重,甚至不顾区域发展的长远利益,搞“肥水快流”,违规超采、滥采;同时,在粗放型的生产过程中产生了大量污染物,对生态环境造成了很大的破坏。如果我们不能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势必进一步加剧资源短缺和环境失衡的压力,不仅会导致经济长期波动,甚至有可能丧失发展机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就难以实现。另一方面,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技术、新能源和再生能源技术、先进制造技术、海洋技术以及环保技术的发展,为实现经济社会和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提供了有效的技术途径。因此,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健全技术研究和开发体系”,“节约能源、资源”,“扭转高消耗、高污染、低产出的状况,全面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加快区域技术创新的步伐,建立促进资源循环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的技术体系,成为推动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本文研究正是在这种背景下进行的。整个研究沿着“区域发展面临着资源环境约束——通过建立有效的区域技术创新体系合理地开发、利用、推广新技术解决资源环境约束问题——促进区域发展突破资源环境约束——推动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的学术构想和思路展开。 为了使整个研究工作站在一个较高的起点上,本文首先对自然资源环境理论、区域技术创新理论、区域经济发展理论、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理论等相关理
胡玲[7](2003)在《企业并购后整合:基于核心能力的观点》文中研究表明企业并购作为优化资源配置手段,在西方国家由来已久。在刚刚走向市场经济的中国,也由于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产业结构的调整、国际竞争的加剧等多方面的原因,发展成为企业资产重组和资源重新配置的重要方式。然而,近几十年来国内外的多项实证研究表明:(1)并购失败的可能性要大于成功的可能性;(2)并购的价值创造源于后期的整合工作,并购后整合是决定并购成败的关键因素。因而,本文试图从导致企业并购失败的主要原因入手,运用核心能力理论,建立一个一般性的并购后整合分析框架,探求通过有效的并购后整合培育和提升企业核心能力,从而为企业和社会带来更多的财富。 核心能力是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的根本来源,而企业并购是培育和提升核心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在并购后整合中,只有通过有效的企业能力管理,即紧紧围绕着能力,特别是核心能力的保护、转移、扩散和提升,并购才会真正创造价值。学者们关于核心能力的研究很多,对什么是核心能力的理解也各不相同,总的来说可以归纳为技术和技术创新观、知识观、资源观、组织和谐和文化观四个研究视角。从上述四个视角来看,企业核心能力内化于企业的整个组织体系中,主要体现为关键的技术和技能、企业内部的独特的知识集合、组织和管理机制、独特的企业文化等几个方面,其载体是个人和组织两个层次,因而影响核心能力的培育和提升的企业子系统关键在于技术和研发子系统、人力资源子系统、组织子系统和企业文化子系统之中,因此,本文基于核心能力的战略优先级,选取以人力资源整合、文化整合、组织机制整合、技术和研发整合四个子系统建立一个比较完整的综合性的分析框架,这也是通过并购来培育和提升企业核心能力重点关注的领域。 具体而言,本文所建立的并购后整合的分析框架大致如下: 一、基于核心能力的人力资源整合的首要任务是保持人力资源的相对稳定性,这关系到以个体和组织为载体的知识和技能的积累与有效联结,关系到企业核心能力系统的完整性和有效性,只有保护核心能力的载体不被破坏,才能推动并购后双方能力和资源的转移与扩散。保持人力资源的相对稳定性主要涉及四方面的内容:一是人力资源危机管理;二是关键人员的保留;三是高层管理人员的整合;四是裁员问题。 二、在企业并购中,由于文化冲突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人力资源整合、组织整合、技术整合和运营整合的效率,进而影响到并购双方资源和能力的单向或双向转移。因此,文化整合从根本上决定着其他子系统整合的效率而处于并购后整合管理的核心地位,直接决定着企业并购的绩效。研究发现,文化差异是决定并购绩效能否实现预期目标的关键因素,因而,为了减少后期整合中不必要的文化风险,同时发挥文化协同效应,在并购目标选择时就应该从双方文化匹配性和协同性的角度考察。并购后的文化冲突本质上源于企业文化的差异,但也取决于一些非文化的因素,主要权变因素包括文化整合的模式、并购后双方对整合模式的认同度、并购双方组织文化适应性、多文化宽容度和并购的规模等。文化冲突积极的一面在于,迫使公司领导层去思考什么是最有利于公司的企业文化,并可借此机会进行文化改良或文化变革。有效的冲突管理能够使并购双方在如何管理彼此之间的文化冲突、实现并购的潜在协同效应等方面达成一致,从而在并购双方组织中创造一种和谐的氛围,淡化企业文化冲突的消极影响,促进包括关键技能、知识等核心能力在并购双方的单向或双向转移和扩散。根据并购战略、双方文化优劣和强度大小、文化适应性等因素,可以将并购后文化整合模式划分为以下五种:吸纳式、分离式、融合式、变革式、消亡式,每种模式下组织的相互作用程度以及能力和资源的转移、扩散程度是不同的,因而对文化边界管理的要求也是不一样的。笔者认为,基于核心能力的文化整合是运营整合的基础,有效的文化整合能有利地促进能力在并购双方之间的单向或双向转移;文化整合的目标是以并购为文化变革的契机,创建基于能力的企业文化。 三、本文将组织机制整合分为组织结构整合和组织制度整合两个层面分析。组织机制整合的目的和功能在于:营造企业的组织核心能力;促进并购后企业其他层面核心能力的转移、扩散和提升。并购是企业制度变革的一个有效途径,并购后组织制度整合包括管理制度与公司治理结构整合两方面内容。在组织结构整合中,首先考虑的问题是集权化与分权化管理的一般性模式选择,主要影响因素是并购类型与战略。不同的组织结构设计将导致并购后能力和资源的转移、扩散程度是不一样的。成功的组织机制整合需要遵循的几条原则:协调性原则、快速转移原则、与战略匹配原则、全面创新原则以及精干、快速和灵活性原则。 四、核心技术能力是企业核心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核心技术能力本质上是技术创新能力。并购是培育和提升企业核心技术能力的捷径,在高科技企业和生物技术公司尤其盛行;通过并购也可以实现核心技术能力的扩散,从而分摊高额的研究开发费用。基于核心能力的技术和研发整合,包括四部分内容:整合研发系统、整合信?
孙晓飞[8](2011)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公路运输政策演变研究(1979-)》文中指出交通运输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性、先导性、服务型产业,是维护经济运行与社会正常运转和协调发展的基本条件。公路运输是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水平的高低直接制约着整个交通运输产业的效率,并影响到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速度和水平。改革开放以来,在公路、铁路、水路、民航、管道五大运输方式中,公路运输充分发挥了其他运输方式不可替代的作用,对推动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也对提高人民群众出行质量、改善生活面貌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反过来,经济社会发展的日新月异,也对公路运输供给能力及服务水平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公路运输政策作为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协调参与公路运输活动的各个经济主体之间利益关系提供了行为准则,为指导、规范公路运输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体制机制上的保证。因此深化对公路运输产业政策的研究,不仅具有丰富的理论价值,更有深远的实践意义。本文将当代公路运输政策的演变历程置入中国公路运输发展的宏大背景下,展开历时性与共时性分析。全文包括绪论、第一、二、三、四、五章以及结束语,共七部分。绪论首先对公路运输、道路运输、道路运政管理、公路运输管理、运输政策等概念定义及内涵进行了界定,然后分析了从历史角度研究公路运输政策的意义,详述了当前理论界在公路运输政策方面取得的主要成果及研究不足,进而提出研究思路,并说明了本书创新之处,同时也分析了本文的不足之处及努力方向。第一章分中华民国时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至改革开放前两个阶段,对改革开放以前公路运输政策的演变进行回顾,探讨政策制定实施的经验得失。第二章介绍了初步市场化进程阶段(1979-1991)公路运输政策转变的历史形势,从全面放开的市场准入、运输企业的全而改革、积极推进市场培育、市场监管政策的制度化等方面详细阐述了该阶段公路运输政策的具体内容、实施情况及对道路运输业和国民经济产生的影响,并简要分析了政策的成效及不足。第三章介绍了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阶段(1992-2002)的公路运输政策制定实施的时代背景,从企业转换经营机制及推行股份制改革、市场准入的从严、以优化为中心的运输结构调整、全方位的市场监管等方面阐释了该阶段公路运输政策的具体内容、实施措施,分析了上述政策对道路运输业乃至经济社会发展产生的影响,最后简要评价了该阶段政策成效。第四章交代了市场经济体制完善阶段(2003-)公路运输政策调整的社会背景,然后从市场准入退出机制的统筹考虑、运输结构的全方位和深层次调整、市场监管理念及措施的创新等方面论述了该阶段公路运输政策的主要内容、实施举措,分析了政策的实施对道路运输行业和整个社会产生的影响,并对该阶段政策实施成效做了简短归纳。第五章归纳了改革开放以来各类公路运输政策的演变特点,,总结了当代公路运输政策制定实施的主要经验和教训,并结合行业发展实践提出了对今后10-20年公路运输政策应采取走向的一系列建议。结束语部分在全面分析政策演变特点及实施得失的基础上归纳出一系列结论:今后10-20年既是我国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也是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阶段,同时也是市场经济体制更加完善的时期。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行业法制建设必须重视完整性、前瞻性及可操作性;在完善法制建设的基础上,公路运输政策应当更加注重政策的科学性、系统性;道路运输管理中,行政、经济、法律三种手段相辅相成,不可偏废;应当把如何实现运输结构的科学调整作为今后政策完善的核心内容之一;解决现有公路运输政策的不足,不仅需要道路运输管理部门转变理念,更需要各级政府和交通主管部门转变理念,统筹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及运输发展,科学构建综合运输体系,指导道路运输行业走科学发展之路。
刘永彪[9](2006)在《创新型国家的基因工程 ——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探究》文中研究指明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高新区)的出现是中国改革开放进程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经济社会现象。即使把1985年7月成立的深圳科技工业园区算做中国第一家高新区,至今也仅有短短20年的历史。尽管发展的时间不长,但高新区在中国改革开放进程中的地位愈发变得突出,正在成为促进技术进步和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载体,带动区域经济结构调整,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强大引擎,高新技术企业走出去参与国际竞争的服务平台和中国抢占世界高新技术产业制高点的前沿阵地。高新区发展的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中国科学发展观和自主创新战略目标能否顺利实现,直接关系到中国经济的长期繁荣稳定和国家未来的兴衰。 高新区作为创新型国家的基因工程,对它的研究当属于多学科的研究范畴。经济学、管理学、地理学、城市规划学等学科都取得了不俗的研究成果。然而,从中共党史的角度对高新区进行研究的论文却是少之又少。本文以中国共产党改革开放理论为指导,借鉴国外高新区发展的成功经验,综合运用经济学、管理学等学科知识,并结合定量分析、比较研究、实证研究等研究方法,全面分析中国共产党在发展高新区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深入探讨当前高新区发展存在的机遇和挑战,探索了高新区下一步发展的具体思路,在一定程度上填补了这一领域的研究空白,具有重要的政治和现实意义。 论文正文部分除导论外,共分为七章,主要内容安排如下: 导论部分提出问题。论文首先指出高新区是一个值得认真研究和深入探索的重大课题,并对有关重要概念进行了界定,阐述了高新区研究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然后对国内外高新区研究的现状进行简要的回顾,介绍了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和创新之处,论文的内容结构和研究方法。 第一章是整篇论文研究的理论基础。首先介绍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等无产阶级革命导师和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等国内领导人关于发展生产力,重视科学技术的论述,接下来回顾了高新区研究的相关主流理论,最后引出论文研究的理论依据:社会主义渐进式改革理论和后发优势理论。 第二章着重分析创办高新区的历史背景。逐次研究世界高新区的发展历程、发展动因、发展模式以及高新区发展的成功案例,从中得出对中国高新区发展的
陈曦[10](2009)在《泉州市环保模范城市建设发展对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的不断加快,环境问题日益显现,可持续发展所倡导的将经济发展、环境保护和社会公平相结合的宗旨也已得到了越来越多的理解和赞同,可持续发展已成为人类在21世纪保持自身生存和发展的唯一正确的选择。城市作为人类社会文明和进步的重要标志,是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本文通过分析可持续发展理论、循环经济理论、生态城市理论的基本观点,指出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追求经济、社会和生态三个方面的协调发展,而其中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是城市整体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基础。可持续发展是总纲,循环经济是手段,建设生态城市是载体,生态城市建设是在区域水平上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和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一个平台和切入点。通过生态城市建设这一载体才能最大限度地推动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开展。我国提倡的国家环保模范城市作为生态城市的初级阶段,追求经济快速发展、环境清洁优美、生态良性循环的协调,在现阶段具有较强的实践意义,操作性和示范性较强,全国一大批城市正朝着这一共同的目标而努力。泉州市要在海峡西岸建设中实现全面发展,率先在福建省基本实现现代化,建设环保模范城市就成为其必然的选择。本文以可持续发展理论、循环经济理论和生态城市理论为指导,系统分析了国内外生态城市建设的发展模式与实践经验,并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当前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形势和要求以及泉州市城市发展战略、城市环境保护规划和城市环境方面的发展目标,对泉州建设环保模范城市具备的条件、面临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全面的分析评估,进而指出了泉州市建设环保模范城市的指导思想、目标、内容、发展步骤,并提出了相应工作对策、建议与措施。
二、在企业转机建制中更好地发挥内审作用──天津市审计学会召开专题研讨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在企业转机建制中更好地发挥内审作用──天津市审计学会召开专题研讨会(论文提纲范文)
(2)我国国有企业产权改革最优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基本理论和概念的界定 |
一、马克思主义产权理论与国有企业改革的理论基础 |
二、科斯定理与当代产权经济学 |
三、交易成本理论 |
四、科斯产权思想的启示及理论上的借鉴意义 |
五、西方公共行政管理理论 |
第二节 选题理由和意义 |
一、研究背景和问题的提出 |
二、选题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 |
三、有待解决的重大问题 |
第三节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一、关于国有企业的功能定位 |
二、国内国有企业产权改革理论综述 |
三、国外国有产权改革理论研究综述 |
第二章 国有企业改革的动因及历史背景 |
第一节 亏损之困:转轨中的难点 |
第二节 体制性之困:所有者“虚化” |
一、产权关系分析 |
二、国有产权管理成效分析 |
三、投资决策失误、浪费具有体制性根源 |
第三节 监管之困:失效与失控 |
一、问题的根源 |
二、“代理人”概念的抽象与具体之分 |
三、问责制的缺乏和失效 |
四、典型案例 |
第四节 国有企业改革的历史背景 |
一、经济中心转移 |
二、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
第三章 国有企业产权改革的主要历程 |
第一节 1978年—1984年期间的改革:放权让利 |
一、标志性事件及思想理论的创新与突破: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
二、主要改革举措 |
第二节 1984年—1992年期间的改革:承包经营 |
一、标志性事件及思想理论的创新与突破:十二届三中全会召开,经济体制改革拉开序幕 |
二、落实《决定》的主要政策措施 |
三、改革的局限性 |
第三节 1992年—2002年期间的改革:改革攻坚阶段 |
一、1992年—1997年: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
二、1997年—2002年:寻找多样化的公有制实现形式 |
第四节 2002年—2008年期间的改革:建立国有出资人制度、改革国有银行和垄断行业 |
一、建立国有资产出资人制度 |
二、金融改革取得突破 |
三、《企业破产法》修改完成并颁布实施 |
第五节 2008年以来的改革:应对金融危机冲击 |
一、金融危机的应对 |
二、金融危机以来的反思和国有企业定位的再思考 |
第四章 改革成就及最优路径 |
第一节 改革成就 |
第二节 最优路径选择 |
一、目标和方向选择:现代企业制度 |
二、理论支撑和最优路径:股份制 |
第三节 国企改革的工具选择 |
一、经济责任承包制:不改变产权的改革 |
二、兼并:一种过渡性工具 |
三、关闭:政府的行政介入 |
四、破产:市场化的退出机制 |
五、出售:产权改革的基础 |
第四节 配套制度的建立与配套改革 |
一、社会保障体系 |
二、财政金融政策支持 |
三、顶层设计与顶层推动 |
第五章 最优路径选择的基础:不同类型产权的法律及经济分析 |
第一节 国有产权及国有企业:抽象的、集合的产权 |
一、所有者 |
二、权利的行使及其有效性 |
三、代理成本 |
四、所有权与使用权分离 |
五、“权利”与“权力”的滥用 |
六、公共产品及相关的国有产权 |
第二节 集体产权及集体企业:模糊的产权 |
一、城市集体企业 |
二、农村集体产权与乡镇企业 |
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集体产权 |
第三节 私有产权及私有企业:分散的、清晰的、排他的个人产权 |
一、私有产权的概念及演进 |
二、私有产权的核心 |
第六章 产权、效率与所有制选择:不同类型企业的经济分析 |
第一节 不同类型企业经济分析的指标体系 |
第二节 不同类型企业的效率分析 |
一、股东体制的差异 |
二、经营动机或目标集中度的差异 |
三、决策机制灵活性的差异 |
四、人工成本的差异 |
第三节 不同类型企业的效率比较:相对成本的提出 |
第四节 不同类型企业的社会效益的进一步比较 |
一、私营企业的劣势和体制性弊端分析 |
二、股份制的体制性弊端分析 |
三、不同类型企业就业贡献度的分析 |
第七章 大型国有银行股份制改革及成效的实证分析 |
第一节 国企改革与银行改革的关系 |
第二节 基本过程 |
第三节 取得的成效 |
第四节 改革效果的实证分析 |
一、改革效果评估的依据和目的 |
二、评估的对象 |
三、评估的时间范围及主要内容 |
四、评估方法及结果 |
五、评估结果的经济学分析 |
第五节 基本经验 |
第六节 以股份制为制度选择发展民营银行 |
一、政策意图及投资民营银行的动机分析 |
二、民营银行的法律属性 |
三、民营银行的风险分担机制及存款保险制度 |
四、治理结构 |
第八章 结论 |
论文附录部分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目录 |
后记 |
(3)事业单位型代建模式下的政府投资项目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文献综述及调研报告分析 |
1.3 研究内容、研究目标及解决的关键问题 |
1.4 研究方案与研究特色及创新点 |
第二章 事业单位型代建模式的制度设计 |
2.1 事业单位型代建模式的制度设计分析 |
2.2 “深圳模式”事业单位型代建模式制度设计分析 |
第三章 事业单位型代建模式下的全过程项目管理 |
3.1 事业型代建单位介入代建项目时间点分析 |
3.2 基于流程管理的事业型代建单位全过程项目管理 |
3.3 深圳市龙岗区建筑工务局代建项目全过程管理流程 |
第四章 事业型代建单位工程项目管理组织运行机制 |
4.1 工程项目管理组织概述 |
4.2 工程集成组织下的事业型代建单位组织机构设置 |
4.3 动态集成组织——龙岗区建筑工务局项目协调小组运行机制 |
4.4 项目群管理视角下的项目协调小组 |
第五章 案例分析——龙岗区建筑工务局体育新城安置小区工程 |
5.1 体育新城安置小区项目简介 |
5.2 体育新城安置小区项目全过程项目管理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4)城市治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城市治理概论 |
第一节 选题经过和主要创新 |
一、 论文选题经过 |
二、 主要创新之处 |
第二节 关于城市治理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
一、 国内研究概述 |
二、 国外研究概述 |
三、 国内外研究简要比较 |
第三节 关于城市治理职能的国内外研究概述 |
一、 国外研究概述 |
二、 国内研究概述 |
三、 城市治理职能的综合性 |
第四节 主要观点和论文结构 |
一、 论文基本框架 |
二、 各章主要内容 |
第二章 城市治理依据:自组织生长机制 |
第一节 城市生长的自组织过程 |
一、 城市生长的基础-非基础模型 |
二、 城市生长S曲线 |
三、 城市发展区域化模型 |
四、 城市系统空间演化模型 |
第二节 城市生长曲线的经济学含义 |
一、 我国的城乡四元经济结构 |
二、 S曲线的数学推导 |
三、 S曲线的经济学内涵 |
第三节 城市发展的倒U型曲线 |
一、 倒U型曲线的来源 |
二、 S曲线与倒U型曲线的关系 |
三、 城市治理的判据:三条倒U型曲线 |
第三章 城市治理模式:导顺制逆原理 |
第一节 国外城市治理的一般经验 |
一、 新公共管理运动 |
二、 城市治理模式 |
三、 CITISTATE理论 |
第二节 中国传统管理中的“无为而治”思想 |
一、 “无为而治”的管理境界 |
二、 “无为而治”的实现过程 |
三、 “无为而治”对城市治理的借鉴意义 |
第三节 城市治理的网络模型 |
一、 国外城市治理中的“无为而治”思想 |
二、 城市管理:“看不见的手”与“看得见的手”的结合 |
三、 城市治理:“看不见的手”与“看得见的手”的协调过程 |
第四章 城市治理主体:学习型城市治理结构 |
第一节 城市治理的中观特性 |
一、 城市经济的中观特色 |
二、 城市发展的增长极作用 |
三、 中国城市建制的中观特点 |
第二节 国外城市治理结构的一般特点 |
一、 公司治理结构与城市治理结构 |
二、 国外城市治理结构的一般特点 |
第三节 建立有中国特色的学习型城市治理结构 |
一、 深圳市的“行政三分制”改革 |
二、 城市治理结构的运行机制:协调博弈 |
三、 建立学习型的城市治理结构 |
第五章 城市经济问题治理 |
第一节 城市经济结构效益 |
一、 城市经济结构的复杂性 |
二、 城市结构效益的巨大作用 |
三、 城市经济的瓶颈舒张效益 |
第二节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化 |
一、 城市基础设施产业化的理论依据与现实需要 |
二、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化对城市经济发展的巨大促进作用 |
三、 加强城市治理职能,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化步伐 |
第三节 城市市场秩序治理 |
第六章 城市环境问题治理 |
第一节 城市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
一、 城市环境对城市经济的作用 |
二、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 |
三、 城市市容环境的生产力特性 |
第二节 清洁生产-城市环境治理的基础 |
一、 环境污染治理的发展过程 |
二、 我国环境管理制度分析 |
三、 实行清洁生产的环境治理策略 |
四、 建设城市生态园区 |
第三节 实施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标准认证 |
一、 ISO14000的基本含义 |
二、 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的运行模式 |
三、 城市实施ISO14000认证的必要性 |
第四节 提高市民的环境意识 |
第七章 城市社会问题治理 |
第一节 城市社会问题及其治理 |
一、 我国城市社会问题的特点 |
二、 美国城市社会问题治理的经验 |
三、 城市社会问题治理的基本思路 |
第二节 城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 |
一、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内涵 |
二、 从“110”到网格警察 |
三、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的“德治”与“法治” |
第三节 建立学习型城市社区-城市社会治理的根本措施 |
一、 我国城市社区管理的发展历程 |
二、 我国城市社区建设的新特点 |
三、 建设学习型社区-城市社会治理的根本措施 |
博士学习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参考文献 |
后记 |
(5)中国转型期城镇反贫困理论与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引论 |
1.1 研究的主题和意义:反贫困——经济学的人文关怀 |
1.1.1 叩问千年贫困:自然之物抑或社会“怪物” |
1.1.2 经济学的追寻:治理贫困与人文关怀 |
1.2 若干基本范畴的诠释和辨析 |
1.2.1 贫困的涵义和分类 |
1.2.2 贫困的测量及其标准 |
1.2.3 “反贫困”的释义 |
1.3 理论回顾与研究方法 |
1.3.1 主要贫困理论文献述评 |
1.3.2 研究方法与框架结构 |
第二章 中国转型期城镇贫困的现状:规模、分布与特征 |
2.1 中国转型期社会分层的嬗变与城镇贫困人口的变迁 |
2.1.1 转型时期社会阶层分化的基本状况 |
2.1.2 转型时期城镇贫困人口构成的变迁 |
2.2 当前中国城镇贫困的识别与规模 |
2.2.1 中国城镇贫困人口的识别标准 |
2.2.2 关于城镇贫困人口规模的各种估计 |
2.3 当前中国城镇人口的分布与生存状态 |
2.3.1 中国城镇贫困人口的分布情况 |
2.3.2 中国城镇贫困人口的基本生存状态 |
2.4 转型期城镇贫困的主要特征与社会影响 |
2.4.1 城镇贫困的主要特征 |
2.4.2 城镇贫困存在的社会影响 |
第三章 中国转型期城镇贫困的致因分析 |
3.1 背景分析:体制转轨与社会转型 |
3.1.1 “转型”的涵义与中国转型的过程 |
3.1.2 城镇贫困:一个转型进程中的问题 |
3.2 支配城镇贫困变化的三大因素:经济增长、收入分配与失业状况 |
3.2.1 中国经济快速增长、收入分配差距扩大与城镇贫困显露 |
3.2.2 中国经济增长中的失业与城镇贫困 |
3.3 制约城镇贫困发生的若干社会环境与个人因素分析 |
3.3.1 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对城镇贫困的影响 |
3.3.2 城镇化进程中的城镇贫困问题 |
3.3.3 新型社会保障体制建立滞后与城镇贫困 |
3.3.4 人力资本脆弱性对城镇贫困深化的原因分析 |
3.4 城镇贫困运行的沼泽地:城镇贫困陷阱解读 |
第四章 中国转型期城镇反贫困战略的指导思想与战略构架 |
4.1 中国城镇反贫困战略的指导思想和基本方针 |
4.1.1 中国城镇反贫困战略的指导思想 |
4.1.2 中国城镇反贫困战略的基本方针 |
4.2 中国城镇反贫困战略的基本构架 |
4.3 中国城镇反贫困战略的推进阶段 |
4.3.1 对 21 世纪前期中国城镇反贫困战略走势的基本判断 |
4.3.2 中国城镇反贫困战略的推进阶段 |
4.4 中国农村扶贫与城镇反贫困的比较与整合 |
4.4.1 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的主要成就及其特点 |
4.4.2 中国农村扶贫战略的政策措施及其绩效评析 |
4.4.3 中国城镇反贫困与农村扶贫的比较整合 |
第五章 中国转型期城镇反贫困战略的模式选择(Ⅰ)——经济战略类型 |
5.1 加强宏观调控与城镇反贫困 |
5.1.1 中国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宏观经济波动对城镇贫困的影响 |
5.1.2 中国城镇反贫困的宏观经济政策 |
5.2 协调区域经济发展与城镇反贫困 |
5.2.1 东、西部地区经济互动中的反贫困透视 |
5.2.2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中的城镇反贫困政策选择:以西部城市为例。 |
5.3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与城镇反贫困 |
5.3.1 继续推进国企改革在城镇反贫困中的战略位置 |
5.3.2 困境与突围:国企改革攻坚初见成效 |
5.3.3 探索和建立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与推进城镇减贫的良性互动机制 |
5.4 理顺收入分配关系与城镇反贫困 |
5.4.1 基于反贫困的分析:分配中的效率与平等 |
5.4.2 规范收入分配秩序与缓解贫困的政策框架 |
5.5 充分扩大就业与城镇反贫困 |
5.5.1 反失业支撑城镇反贫困的理论定位 |
5.5.2 城镇反贫困战略中的就业政策组合 |
第六章 中国转型期城镇反贫困战略的 |
模式选择(Ⅱ)——综合战略类型 |
6.1 可持续发展中的城镇反贫困 |
6.1.1 可持续发展的理论检视 |
6.1.2 一个现实的研判——中国矿产资源枯竭城市的贫困问题及其治理 |
6.2 中国城镇化发展与城镇反贫困 |
6.2.1 中国城镇反贫困的一个重大思路:综合协调发展、多元复合型城镇化模式的选择 |
6.2.2 发展多元复合型城镇化模式与防止流动性边缘贫困的蔓延 |
6.2.3 加快我国城镇化进程与有效治理城市失业性贫困 |
6.3 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与城镇反贫困 |
6.3.1 中国城镇反贫困的保障制度设计及政策工具 |
6.3.2 中国城镇反贫困保障制度及政策的调整和完善 |
6.4 人力资本积累与城镇反贫困 |
6.4.1 人力资本(Human Capital) 概念及其投资要素 |
6.4.2 增加人力资本积累,缓解城镇贫困的政策设计 |
第七章 国际城市反贫困的经验与启示 |
7.1 世界贫困的共同性与特殊性 |
7.2 西方发达国家城市反贫困及其制度安排 |
7.2.1 英国社会保障制度中的济贫方案 |
7.2.2 美国社会保障制度中的反贫安排 |
7.2.3 法国社会保障制度中的家庭及公共救助方案 |
7.2.4 德国社会保障制度中以立法为基础的社会照顾体系 |
7.2.5 日本社会保障制度中国家救助的宗旨与内容 |
7.2.6 西方发达国家的“贫困线”(Poverty Line)制度 |
7.3 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反贫困行动 |
7.3.1 发展中国家城市贫困的状况及其特征 |
7.3.2 发展中国家城市反贫困的战略模式及其政策取向 |
7.4 经济转型国家城市反贫困的对策 |
7.4.1 经济制度向市场化和私有化激进转变过程中的贫困问题 |
7.4.2 应对贫困:转型调整与制度重建 |
7.5 经验与启示 |
7.5.1 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概括 |
7.5.2 发展中国家的艰难探索 |
7.5.3 转型国家的应急反应 |
主要参考文献 |
后 记 |
(6)资源环境约束下的区域技术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1.1 选题的背景 |
1.1.2 研究的理论意义 |
1.1.3 研究的应用价值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的基础理念 |
1.3.1 对资源的理解和认识 |
1.3.2 对环境的理解和认识 |
1.3.3 对技术创新的理解和认识 |
1.3.4 对可持续发展的理解和认识 |
1.4 研究的基本思路与结构安排 |
2. 区域可持续发展面临的资源环境约束 |
2.1 区域资源环境的概念与特征 |
2.1.1 区域资源 |
2.1.2 区域环境 |
2.2 区域可持续发展中资源环境的作用 |
2.2.1 区域可持续发展中资源的稀缺性 |
2.2.2 资源环境对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支撑 |
2.2.3 区域可持续发展中的资源环境承载力分析 |
2.3 区域可持续发展中的资源环境约束 |
2.3.1 从世界范围看资源短缺 |
2.3.2 传统工业化带来的资源环境问题 |
2.3.3 当前中国经济发展中面临的资源环境重大问题分析 |
2.3.4 缓解区域可持续发展资源环境约束的因素 |
2.4 我国资源环境状况的国际比较 |
2.4.1 资源状况分析 |
2.4.2 环境状况分析 |
2.5 我国省区资源环境状况分析 |
2.5.1 资源状况比较 |
2.5.2 环境状况比较 |
3. 技术创新在突破资源环境约束中的作用 |
3.1 技术创新对突破资源约束的重要作用 |
3.2 区域技术创新是搞好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保证 |
3.2.1 生态环境是经济发展的基础 |
3.2.2 区域技术创新唤醒人类生态环境意识 |
3.2.3 生态创新有利于增加生态环境系统运转的生态资本 |
3.3 区域技术创新在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 |
3.3.1 区域技术创新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和手段 |
3.3.2 区域技术创新能为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持 |
3.3.3 区域技术创新在经济可持续发展系统中的作用 |
4. 资源环境约束下技术创新政策的国际比较 |
4.1 美国突破资源环境约束的技术创新战略与政策分析 |
4.1.1 战略与政策的发展历程 |
4.1.2 战略与政策措施剖析 |
4.2 日本突破资源环境约束的技术创新战略与政策分析 |
4.2.1 战略与政策的发展历程 |
4.2.2 战略与政策措施剖析 |
4.3 英国突破资源环境约束的技术创新战略与政策分析 |
4.3.1 战略与政策的发展历程 |
4.3.2 战略与政策措施剖析 |
4.4 韩国突破资源环境约束的技术创新战略与政策分析 |
4.4.1 战略与政策的发展历程 |
4.4.2 战略与政策措施剖析 |
4.5 印度突破资源环境约束的区域技术创新战略与政策分析 |
4.5.1 战略与政策的发展历程 |
4.5.2 战略与政策措施剖析 |
5. 资源环境约束下的中国省区技术创新状况的定量分析 |
5.1 有关省区技术创新的模型概述 |
5.1.1 技术创新内生经济增长理论的理论渊源 |
5.1.2 技术创新内生增长理论的最新进展 |
5.2 资源环境约束下各省区技术创新状况评价方法与模型的构建 |
5.2.1 指标选定及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与方法 |
5.2.2 模型方法的构建 |
5.3 资源约束下的我国省区技术创新状况比较 |
6. 突破资源环境约束区域技术创新的战略政策 |
6.1 突破资源环境约束的区域技术创新基本思路 |
6.1.1 建立和完善区域科技创新体系 |
6.1.2 坚持自主创新和模仿创新相结合 |
6.1.3 充分利用区域外的科技创新资源 |
6.1.4 充分发挥区域政府在技术创新中的协调和调控作用 |
6.2 以技术创新促进区域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
6.2.1 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与资源环境约束 |
6.2.2 技术创新在区域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中的核心作用 |
6.2.3 以技术创新促进区域经济增长率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
6.3 以技术创新促进区域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 |
6.3.1 技术创新与区域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 |
6.3.2 以技术创新促进区域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重点领域 |
6.4 以技术创新促进区域环境保护 |
6.4.1 以技术创新促进区域环境污染防治 |
6.4.2 以技术创新促进区域环境保护模式的转变: 由末端治理转向生产全过程控制 |
7. 资源环境约束下的区域技术创新典型案例分析——以山东为例 |
7.1 山东可持续发展的资源环境约束分析 |
7.1.1 山东资源分布与区位特征 |
7.1.2 山东资源承载力分析 |
7.1.3 山东可持续发展面临的资源环境压力与挑战 |
7.2 山东资源环境约束下区域技术创新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
7.2.1 基础条件分析 |
7.2.2 创新能力分析 |
7.3 山东省突破资源环境约束的区域技术创新战略 |
7.3.1 指导方针 |
7.3.2 发展目标 |
7.3.3 山东省突破资源环境约束的重点技术研究与开发领域分析 |
7.3.4 山东省突破资源环境约束的区域技术创新措施 |
7.4 实践探索—山东省可持续发展十大科技示范工程的得失评价 |
7.4.1 山东省可持续发展十大科技示范工程的主要成效与经验 |
7.4.2 山东省可持续发展十大科技示范工程的主要问题与不足 |
7.4.3 山东省可持续发展十大科技示范工程近期重点技术领域 |
7.4.4 加快山东可持续发展示范工程建设的主要措施 |
8. 以区域技术创新突破资源环境约束的主要对策措施 |
8.1 建立以技术创新突破区域资源环境约束的综合决策和管理协调机制 |
8.1.1 把握技术创新规律,促进区域突破资源环境约束技术创新的合理发展模式的形成 |
8.1.2 建立管理协调机制,强化政府的调控职能 |
8.1.3 建立和完善省级绿色GDP核算体系 |
8.2 加强突破资源环境约束下的区域技术创新体系建设 |
8.2.1 促进以高等院校和重点科研机构为主体的知识创新体系建设 |
8.2.2 积极推进企业技术创新工程,增强其自主创新能力 |
8.2.3 加强中介机构建设,形成技术创新服务网络 |
8.3 加强突破资源环境约束的区域技术创新环境建设 |
8.3.1 加强法制建设 |
8.3.2 发挥经济杠杆的政策导向和激励作用 |
8.3.3 构筑区域技术创新的公共服务平台 |
8.3.4 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 |
8.3.5 营造有利于技术创新的社会文化环境 |
8.3.6 提高公众的资源环境保护意识 |
8.4 完善支撑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技术创新投资与融资体系 |
8.4.1 加强财政资金投资,发挥好政府资金的导向作用 |
8.4.2 引导企业拓展技术创新的融资渠道,加大对R&D的投入 |
8.4.3 发展风险投资,加强技术创新与金融及资本市场的结合 |
8.4.4 推进技术创新融资的信用担保体系建设 |
8.5 提高突破资源环境约束的区域技术引进、吸收与扩散能力 |
8.5.1 根据资源享赋选择有效的绿色技术引进方式 |
8.5.2 建立不同资源禀赋区域技术引进良性循环机制,推动资源开发领域扩展 |
8.5.3 加强区域间的绿色技术合作 |
8.5.4 加速绿色技术创新成果的产业化,推动相关绿色产业的发展 |
8.6 大力开展生态工业园区建设 |
8.6.1 搞好生态工业园区的规划设计 |
8.6.2 加强生态工业技术创新 |
8.6.3 强化工业园区的生态管理 |
8.7 加大对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力度 |
8.7.1 进一步增强人才意识 |
8.7.2 加强现代科技人才队伍建设 |
8.7.3 促进人才资源的合理流动 |
8.7.4 开发人才资源,促进技术创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企业并购后整合:基于核心能力的观点(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价值 |
二、 研究方法 |
三、 论文研究框架 |
四、 论文主要创新尝试 |
五、 致谢及声明 |
第一章 核心能力理论研究回顾 |
一、 企业战略理论 |
二、 企业核心能力理论研究回顾 |
第二章 基于核心能力的企业并购与整合 |
一、 核心能力的构建与培育 |
二、 基于核心能力的并购决策 |
三、 基于核心能力的并购后整合:如何创造价值? |
第三章 企业并购绩效与失败因素分析 |
一、 相关研究回顾 |
二、 中国企业并购失败原因分析 |
第四章 人力资源整合 |
一、 基于核心能力的人力资源整合 |
二、 能力保护之一:人力资源危机管理 |
三、 能力保护之二:关键员工的保留 |
四、 能力保护与转移:整合高级管理人员 |
五、 裁员问题 |
六、 案例:以并购促发展--思科的并购整合艺术 |
第五章 文化整合(一) |
一、 企业文化的内涵与功能 |
二、 企业文化与经营绩效 |
三、 企业文化与并购绩效及目标选择 |
四、 并购后文化冲突与冲突管理 |
第六章 文化整合(二) |
一、 文化整合的模式选择 |
二、 基于核心能力的文化整合:创建基于能力的企业文化 |
三、 文化整合的过程与方法 |
第七章 组织机制整合 |
一、 组织机制整合与核心能力 |
二、 组织冲突分析 |
三、 组织制度整合 |
四、 组织结构整合 |
五、 组织机制整合的几个原则 |
第八章 技术和研发整合 |
一、 核心技术能力与企业持续竞争优势 |
二、 基于核心技术能力的企业并购 |
三、 基于核心能力的并购后技术和研发整合 |
四、 知识管理与技术整合 |
第九章 总结与展望 |
一、 总结 |
二、 展望 |
参考文献: |
后记 |
(8)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公路运输政策演变研究(197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概念说明 |
二、研究综述 |
三、研究思路 |
四、公路运输历史沿革概况 |
第一章 改革开放以前公路运输政策的回顾(1978年以前) |
第一节 民国时期的公路运输政策(1912-1949) |
一、政策产生的历史背景 |
二、公路运输政策的构成 |
(一) 由宽趋严的市场准入 |
(二) 以兴办公路联运为特点的运输组织政策 |
(三) 市场监管政策由缺失到初步规范 |
第二节 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的公路运输政策(1950-1978) |
一、计划经济体制形成阶段的公路运输政策(1950-1965) |
(一) 影响政策的政治经济因素 |
(二) 建国初期运力的恢复及企业管理的加强 |
(三) 运输经济的社会主义改造及调整 |
(四) 逐步封闭的市场准入 |
(五) 运输结构的重新构建 |
(六) 市场监管的推陈出新 |
二、计划经济体制趋于僵化阶段的公路运输政策(1966-1978年) |
(一) 特殊社会因素对政策的不利影响 |
(二) 运力结构的顾此失彼 |
(三) 市场监管机制由破坏到有限恢复 |
第二章 初步市场化进程中的公路运输政策(1979-1991) |
第一节 政策转变的历史形势 |
一、国家改革开放政策的实行 |
二、国家对发展交通的高度重视 |
三、管理体制由政企合一到逐步分离的适时转变 |
第二节 全面放开的市场准入 |
一、客货运市场对各种经济成分全面放开 |
二、相关业务市场实行开放 |
第三节 运输企业的全面改革 |
一、实行放权减税让利 |
二、积极推行承包经营责任制 |
三、开展企业内部配套改革 |
四、发展多种形式的横向联合 |
五、推行全面质量管理 |
第四节 积极推进市场培育 |
一、经营主体的多元化 |
二、运力结构的优化 |
三、运输经营方式的多样化 |
四、运输组织的合理化 |
五、站场加大建设力度及向社会全面开放 |
第五节 市场监管政策的制度化 |
一、适应供求关系变化的运价管理 |
二、面向全行业的车辆技术管理 |
三、由多头管理到分工管理的安全监管 |
四、维护市场秩序的治理整顿 |
五、以管理和技术性节能为主,结构性节能为辅 |
小结 |
第三章 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阶段的公路运输政策(1992-2002) |
第一节 政策制定实施的时代背景 |
一、市场经济战略目标的确定 |
二、公路基础建设的飞速发展 |
三、行业管理理念及方式的根本转变 |
第二节 企业转换经营机制及推行股份制改革 |
一、引导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扩大经营权 |
二、推行股份制改革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
三、加强企业质量管理 |
第三节 市场准入的从严 |
一、客运市场的严格准入及退出机制的探索 |
二、加强规范的货运市场准入 |
三、引进外资由侧重立项审批到规范外资经营的转变 |
第四节 以优化为中心的运输结构调整 |
一、推进运输主体的规模化 |
二、引导运力结构调整 |
三、促进运输经营结构调整 |
四、推动运输组织结构调整 |
五、重视站场投资、布局及经营结构调整 |
第五节 全方位的市场监管 |
一、积极适应市场规律的运价管理 |
二、加强车辆技术管理 |
三、积极探索安全管理新的体制机制 |
四、开始建立从业资格制度 |
五、深入开展道路运输市场整顿治理 |
六、侧重节能法规标准建设及产品监测认证推广 |
小结 |
第四章 市场经济体制完善阶段的公路运输政策(2003-) |
第一节 政策调整的社会背景 |
一、发展观念的转变 |
二、法制建设的深入 |
三、交通体制的重大改革 |
第二节 市场准入退出机制的统筹考虑 |
一、加快线路行政审批制度改革 |
二、严格设定准入条件及经营期限 |
三、规范外资引进 |
四、积极推行质量信誉考核,健全市场退出机制 |
第三节 运输结构的全方位、深层次调整 |
一、推进集约化、规模化的企业组织结构调整 |
二、实行多样化的运力结构调整 |
三、进一步细化经营方式的运输经营结构调整 |
四、重视合理化的运输组织结构调整 |
五、加大站场投资力度,重视布局规划 |
第四节 市场监管理念及措施的创新 |
一、市场整顿长效机制的建立 |
二、紧密联系成品油价的运价管理 |
三、以类型划分及等级评定为重点的技术管理 |
四、安全监督管理职能的强化 |
五、逐步建立治理超限超载工作长效机制 |
六、加快构建职业资格体系 |
七、结构、技术、管理并重,节能与减排结合 |
小结 |
第五章 改革开放以来公路运输政策经验教训及建议 |
第一节 改革开放以来公路运输政策制定实施的经验教训 |
一、各类公路运输政策的演变特点 |
二、公路运输政策制定实施的经验 |
三、公路运输政策教训及不足分析 |
第二节 公路运输主要政策走向建议 |
一、加快结构调整升级步伐,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
二、健全市场准入退出机制,全面推进诚信体系建设 |
三、统筹城乡道路客运协调发展 |
四、建立以市场定价为主的价格形成体系 |
五、推进安全监管常态化、规范化、标准化 |
六、建立节能减排长效机制,推动两型社会建设 |
七、全面推行职业资格制度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1: 1949-2008年全国道路运输行业统计数据表 |
附录2: 文中表格索引 |
附录3: 中共十六大以来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运输大事记要(2003.1-2009.7) |
后记 |
(9)创新型国家的基因工程 ——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导论 高新区实践呼唤关于高新区的“高新”理论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
一、党史研究领域中的新课题 |
二、概念与定义 |
第二节 研究现状:高新区研究尚不够“高新” |
一、研究现状 |
二、不足之处 |
第三节 本文旨趣:立意高,视角新 |
一、立意高在哪里 |
二、视角新在何处 |
第四节 两个四重奏:四个部分与四种方法 |
一、结构 |
二、研究方法 |
第一章 高新区理论探源 |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科学技术的经典论述 |
一、马克思:从“蒸汽大王”到“电力火花” |
二、恩格斯:震撼旧世纪的伟大杠杆 |
三、列宁:共产主义就是苏维埃政权加上全国电气化 |
第二节 中共四代领导人一脉相承的科技情怀 |
一、毛泽东:争取自由的武装 |
二、邓小平: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
三、江泽民:兴办科技工业园区是本世纪的创举 |
四、胡锦涛:建设创新型国家 |
第三节 高新区主要理论流派概述 |
一、增长极理论 |
二、产业集群理论 |
三、创新理论 |
四、三元参与理论 |
第四节 本文的两大理论依据 |
一、社会主义渐进式改革理论 |
二、后发优势理论 |
第二章 世界大势:高新区创办的历史背景 |
第一节 全球范围的高新区发展 |
一、世界高新区的发展历程 |
二、世界高新区的发展动因 |
三、世界高新区的类型分析 |
第二节 世界高新区的成功案例及启示 |
一、美国硅谷—世界高新区之母 |
二、班加罗尔—印度的软件之都 |
三、新竹—台湾高新技术产业的风向标 |
四、成功者的启示 |
第三节 中国改革开放后的基本国情 |
一、基本判断: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
二、科技环境:改革开放后的发展 |
第三章 从无到有:高新区的孕育与诞生 |
第一节 以经济特区和经济技术开发区为先导 |
一、改革开放的先行试验区:经济特区 |
二、特区经验的辐射:经济技术开发区 |
第二节 渐进式改革——创办高新区经过 |
一、中关村民营科技—高新区创办前的酝酿 |
二、“863计划”与火炬计划—高新区发展的推进器 |
第三节 水到渠成—高新区的诞生及初期发展 |
一、科技体制改革与中国高新区诞生 |
二、布局成型—高新区的初期发展 |
三、高新区是中国改革开放史上的重要探索 |
四、中国高新区与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比较分析 |
第四章 与时俱进:高新区的成长与崛起 |
第一节 随改革发展而来的高新区崛起 |
一、高新区形成的四种类型 |
二、高新区的二次创业及短暂过热 |
三、科学发展观下的高新区发展现状 |
第二节 高新区在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的功能与作用 |
一、高新区是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基地 |
二、高新区在体制创新中的历史贡献 |
三、中国高新区发展的趋势 |
第三节 碰撞调整中形成的中国高新区模式 |
一、形成不同—中国高新区的发展模式 |
二、探索与创新—中国高新区的管理模式 |
三、政策鼓励—中国高新区的运作模式 |
第四节 中国高新区发展布局研究 |
一、基于区位选择的高新区类型 |
二、沿海集中—高新区的地域布局 |
三、中国高新区优化发展的战略布局 |
第五章 跨越发展:高新区的创新研究 |
第一节 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 |
一、创新探源 |
二、技术创新概揽 |
三、探寻制度创新 |
四、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的关系 |
第二节 中国高新区的技术创新分析 |
一、中国共产党对技术创新认识的深化 |
二、高新区有效的技术创新机制 |
三、高新区多样化的技术创新模式 |
四、高新区的技术创新绩效 |
第三节 中国高新区的制度创新分析 |
一、高新区是制度创新的产物 |
二、高新区制度创新取得的主要成效 |
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制度创新中存在的难题 |
第四节 自主创新:高新区持续发展的关键 |
一、自主创新的内涵 |
二、自主创新的战略意义 |
三、建设创新型国家—新时期的发展战略 |
四、高新区自主创新的成效及制约因素 |
五、自主创新:高新区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
第六章 典型示范:中国高新区的成功实践 |
第一节 中关村科技园区:自主创新的一面旗帜 |
一、中关村科技园区的基本情况 |
二、中关村科技园区的主要成就 |
三、中关村科技园区成功的主要经验 |
第二节 深圳高新区:中国高新区的先行者 |
一、深圳高新区的基本情况 |
二、深圳高新区的渐进式改革之路 |
三、深圳高新区的“六张王牌” |
第三节 苏州高新区:长三角重镇 |
一、苏州高新区的基本情况 |
二、苏州高新区的渐进式发展之路 |
三、来自苏州高新区的经验 |
第四节 西安高新区:风景这边独好 |
一、西安高新区的基本情况 |
二、西安高新区:三秦大地的发展引擎 |
三、西安高新区的成功启示 |
第七章 持续创新:中国高新区发展策略研究 |
第一节 WTO给高新区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
一、WTO协议中的相关内容 |
二、充分利用入世机遇 |
三、以创新应对入世挑战 |
第二节 高新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
一、地域发展不平衡,地区差别大 |
二、企业盈利能力较低,产业特色不鲜明 |
三、立法工作滞后,羁绊产业区深入发展 |
四、企业创新能力不够,辐射带动能力较差 |
五、管理差距凸现,体制优势弱化,向旧体制回归的压力增大 |
六、投融资体系不健全,资金成为发展瓶颈 |
第三节 中国高新区的发展战略 |
一、战略定位:强化高新区的宏观调控机制 |
二、二次创业:高新区发展的重要推手 |
三、健全法制:为高新区发展提供长效保护 |
四、转变职能:建立符合国际管理和市场准则的管理体制 |
五、锐意创新:探索市场化的风险投资机制 |
六、面向世界:推进高新区国际化进程 |
附录 中国高新区大事记(1985-2005) |
主要参考文献 |
后记 |
(10)泉州市环保模范城市建设发展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泉州市建设环保模范城的意义 |
1.2.2 本文相关对策研究的意义 |
1.3 研究内容 |
1.3.1 主要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理论基础 |
2.1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1.1 可持续发展思想的起源与发展 |
2.1.2 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及运用 |
2.2 循环经济理论 |
2.2.1 循环经济思想的起源与发展 |
2.2.2 循环经济的内涵与运用 |
2.3 生态城市理论 |
2.3.1 生态城市定义 |
2.3.2 生态城市内涵 |
2.3.3 城市生态系统 |
第三章 国内外生态城市建设与发展模式研究 |
3.1 国外生态城市建设与发展模式研究 |
3.1.1 巴西的库里蒂巴生态城市 |
3.1.2 德国的弗赖堡市生态城市 |
3.2 国内生态城市建设与发展模式研究 |
3.2.1 我国环保模范城市相关政策 |
3.2.2 沈阳市环保模范城市发展模式研究 |
3.2.3 成都市环保模范城市发展模式研究 |
3.3 经验总结与启示 |
第四章 泉州市环保模范城市发展模式研究 |
4.1 指导思想 |
4.2 基本情况 |
4.3 城市发展存在的问题 |
4.4 总体目标 |
4.5 目标差距及可行性分析 |
4.5.1 指标比较 |
4.5.2 可行性分析 |
4.6 主要任务 |
4.6.1 地表水环境综合整治 |
4.6.2 大气环境综合整治 |
4.6.3 声环境综合整治 |
4.6.4 生态与绿化工程 |
4.6.5 污染防治工程 |
4.6.6 宣传与教育 |
第五章 泉州市环保模范城市发展对策研究 |
5.1 实施产业结构调整 |
5.2 实施污染集中控制的工业布局 |
5.3 推动环境基础设施多元化建设 |
5.4 建立流域生态补偿机制 |
5.5 推动环保目标管理向市、县、乡镇三级联动转变 |
5.6 发展齐抓共管的公众参与机制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四、在企业转机建制中更好地发挥内审作用──天津市审计学会召开专题研讨会(论文参考文献)
- [1]在企业转机建制中更好地发挥内审作用──天津市审计学会召开专题研讨会[J]. 小舟. 审计理论与实践, 1995(01)
- [2]我国国有企业产权改革最优路径研究[D]. 周学东. 武汉大学, 2013(05)
- [3]事业单位型代建模式下的政府投资项目管理研究[D]. 王垚. 天津理工大学, 2009(07)
- [4]城市治理研究[D]. 陈福军. 东北财经大学, 2003(03)
- [5]中国转型期城镇反贫困理论与实践研究[D]. 王朝明. 西南财经大学, 2004(04)
- [6]资源环境约束下的区域技术创新研究[D]. 王旭东. 中国海洋大学, 2005(02)
- [7]企业并购后整合:基于核心能力的观点[D]. 胡玲.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03(03)
- [8]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公路运输政策演变研究(1979-)[D]. 孙晓飞. 湖南师范大学, 2011(07)
- [9]创新型国家的基因工程 ——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探究[D]. 刘永彪. 中共中央党校, 2006(01)
- [10]泉州市环保模范城市建设发展对策研究[D]. 陈曦. 天津大学, 2009(S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