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方机的实验研究与临床应用(综述)

汉方机的实验研究与临床应用(综述)

一、汉防己的实验研究和临床应用(综述)(论文文献综述)

赵青[1](2019)在《汉防己甲素联合化疗治疗急性髓系白血病的临床研究及诱导细胞株MV411增殖凋亡的实验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本文通过临床研究、实验研究与统计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探讨汉防己甲素(Tet)联合化疗治疗急性髓系白血病(AML)临床疗效与安全性的评估,及汉防己甲素(Tet)诱导细胞株MV411的增殖抑制和促凋亡作用,探讨其可能的抗白血病作用机制,展现出Tet治疗难治性、复发率高、病死率高的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的不良反应少、复发率减低的优势,为汉防己甲素应用于AML的临床治疗及研究提供参考与理论依据。方法:1.临床研究:30例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AML)均来自于山西省儿童医院血液病科与山西大医院血液科,随机分为汉防己甲素联合化疗的治疗组和单用化疗治疗的对照组,每组15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方面无显着差异,因而具有可比性。给予对照组化疗(强化维持HA方案、诱导缓解DA方案)和对症支持治疗:例如升白细胞、抗感染、输血等治疗。治疗组在化疗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汉防己甲素(浙江金华康恩贝生物制药公司)治疗,40mg/次,一日3次,长期服用。两组均治疗2个疗程,每疗程30天,观察患者用药前后临床症状和体征变化及动态监测血常规、肝肾功能、骨髓细胞原始细胞的比例;观察化疗后生活质量和不良反应,完全缓解率(CR),部分缓解率(PR)及骨髓象、血象(WBC、Ret、HGB、PLT)的变化。在阶段化疗结束后,针对有效病例进行回访。2.实验研究:(1)引用四甲基偶氮唑蓝实验(MTT)测定,在24h、48h、72h的不同浓度的Tet对MV411细胞株的增殖抑制情况,并测算出IC50值;(2)采用流式细胞仪测定24h、48h、72h的MV411细胞凋亡率。结果:临床观察发现:(1)治疗组与对照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都得到有效改善,且治疗组在减轻临床症状及缓解化疗毒副作用方面优于对照组。治疗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着低于对照组,两组有显着性差异。(2)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象水平比较中,化疗后,治疗组造血功能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治疗前后比较呈现非常显着的差异。(3)治疗组临床完全缓解12例,部分缓解2例,总有效率93.34%,对照组临床完全缓解9例,部分缓解3例,总有效率80.0%。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较有显着性差异,且治疗组疗效高。实验研究发现:(1)MTT检测结果示:随着用Tet的时间和药物浓度的逐渐增加,Tet对MV411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也逐渐增强,呈现时间-剂量依赖性,选择48小时为Tet的IC50,值为15.91nmol/L。(2)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示:在48小时时间点,测定0、20、40nmol/L Tet的平均早期凋亡率分别对应为(3.24±0.20)%、(17.10±0.36)%、(35.67±0.61)%;而72小时时间点的0、20、40nmol/L Tet的平均早期凋亡率分别为(7.31±0.32)%、(49.33±0.40)%、(68.92±0.11)%。结果发现随着Tet浓度与作用时间的增加,MV411细胞凋亡率也随之增加。结论:1.汉防己甲素联合化疗治疗急性髓系白血病能显着提高患者的CR、PR,缓解患者的病情,减轻不良反应有优势,有助于治疗期间生活质量的改善,促进患者造血功能的恢复。临床观察中尚未发生较严重的其它不良反应,进一步说明汉防己甲素联合化疗治疗急性髓系白血病是有效且安全的治疗方法。2.Tet对MV411细胞存在明显增殖抑制作用,并且呈现剂量-时间依赖性;Tet可以诱导MV411细胞的凋亡。

吴丽娟[2](2020)在《大黄?虫丸基于TGF-β1/Smad信号通路抑制矽肺纤维化的作用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目的矽肺是世界范围内最主要的职业病,尽管各国不断在改进预防矽肺的方法,但无论在发达国家还是在中低收入国家,每年仍然有大量的新发病例。二氧化硅(Si O2)在肺组织中的沉积是矽肺的主要致病原因。Si O2进入肺部后所引起的肺纤维化病变是不可逆的,患者因此而导致肺功能逐渐下降乃至衰竭。迄今国内外均没有针对矽肺纤维化特殊的治疗药物和措施。因此,研究矽肺的发病机制,进行中医药的相关探索,为治疗矽肺另辟蹊径非常重要。大黄?虫丸是《金匮要略》中的经典名方,我们的前期预实验表明,它对于小鼠矽肺纤维化有改善作用。本研究通过动物实验和细胞实验,由TGF-β1/Smad信号通路入手,从整体、细胞和分子水平揭示大黄?虫丸治疗矽肺纤维化的作用机制。研究方法第一部分:小鼠矽肺纤维化模型造模方案的确定将80只SPF级昆明种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暴露气管注射组、气管插管组、鼻腔滴入组和静式染毒组,共5组,每组16只,其中正常对照组不做任何干预。第1-4组一次性造模后第40天,第5组连续造模40天,比较各组小鼠体重、肺脏系数、存活率、肺组织病理情况,综合确定实验造模方案。第二部分:大黄?虫丸对矽肺纤维化小鼠的作用机制研究小鼠共108只,其中90只用静式染毒法造模40天后随机分成模型对照组、汉防己甲素组、大黄?虫丸高、中、低剂量组5组,每组18只。不染毒小鼠18只为正常对照组。低、中、高剂量组按照临床大黄?虫丸成人等效剂量的1倍、1.5倍和3倍剂量灌胃给药,一日一次。汉防己甲素按照临床成人等效剂量一天一次灌胃给药;正常对照组和模型对照组每次灌胃等量生理盐水。分别在给药后14、21、28天每组各处死6只小鼠,计算肺脏系数,取血清检测TNF-α、IL-6、IL-1β、HYP的含量,并用HE、Masson染色观察病理改变,用Western-Blot法检测大黄?虫丸对TGF-β1/Smad通路相关蛋白(TGF-β1、α-SMA、Smad2、Smad3、Smad7)表达的影响,用RT-PCR法检测大黄?虫丸对TGF-β1/Smad通路相关基因(TGF-β1m RNA、Smad2m RNA、Smad3m RNA、Smad7m RNA)表达的影响。第三部分:大黄?虫丸对Si O2诱导的矽肺纤维化体外细胞模型作用机制研究用Si O2诱导MH-S细胞构建矽肺纤维化细胞模型,提取大黄?虫丸大鼠含药血清,采用串联质谱法检测血清中主要药理成分,再用不同浓度的含药血清干预,观察细胞形态,用CCK8法检测细胞活性、Elisa法检测细胞上清TNF-α、IL-6、IL-1β的含量、Western-Blot法检测含药血清对TGF-β1/Smad通路相关蛋白(TGF-β1、α-SMA、Smad2、Smad3、Smad7)表达的影响,通过免疫荧光染色法观察以上蛋白的表达。研究结果第一部分:将静式染毒法作为本实验的造模方法1 各组一般情况正常对照组一般情况正常。各造模组小鼠后期体重增长缓慢,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皮毛稀疏缺乏光泽,污秽粘连。静式染毒组小鼠时有挠鼻现象,可见鼻尖、嘴唇暗紫。2各组存活率及肺脏系数比较正常对照组为100%,暴露气管注射组为62.5%、气管插管组为87.5%,鼻腔滴入组为93.8%,静式染毒组为100%,静式染毒组明显高于其余三组。各模型组小鼠肺脏系数与正常组相比,均具有显着性差异(P<0.01)。3各组肺组织病理结果肺组织HE染色结果:正常对照组肺泡结构正常。各造模组均可见部分肺泡腔萎陷,局部肺泡上皮细胞变性坏死,胞核固缩。其中,暴露气管注射组、气管插管组及静式染毒组肺间质不同程度的增厚,伴纤维组织增生和新生上皮细胞增生,炎细胞浸润,主要为圆形深染的淋巴细胞。Masson染色结果显示,正常对照组肺组织形态无明显改变。四个模型组小鼠肺泡结构破坏,肺泡间隔增宽,肺野内见大量密集的弥漫性蓝色胶原纤维增生,呈片状或束状分布。4本部分实验结论综上,暴露气管注射法、气管插管法、静式染毒法三种方式皆可以成功复制小鼠矽肺弥漫性纤维化模型,鼻腔滴入法相对成功率低,这可能是因为小鼠经鼻滴最终进入食道而未进入呼吸道所致。综合造模方法和真实疾病形成的拟合程度、成功率、存活率等相关因素,实验选取静式染毒法作为造模方法。第二部分:大黄?虫丸能够通过调控TGF-β1/Smad通路抑制小鼠矽肺模型的肺纤维化进程1大黄?虫丸对矽肺纤维化小鼠一般情况的影响结果造模期间,正常组小鼠一般情况状态良好。模型组小鼠精神逐渐萎靡,时有挠鼻现象,活动减少,体重增加不明显,皮毛稀疏缺乏光泽,污秽粘连,鼻尖、嘴唇较正常组偏暗,部分尾部可见散在紫色血丝。给药后大黄?虫丸高剂量组精神状态良好,接近正常组,中剂量组与模型组相比情况有改善,低剂量组总体情况不如高、中组,但优于模型组。2 大黄?虫丸对矽肺纤维化小鼠肺脏系数的影响结果肺脏系数:模型组显着高于正常组(P<0.01);在给药14天后,可见大黄?虫丸高剂量组低于模型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给药21天后,大黄?虫丸高、中剂量组显着低于模型组(P<0.01)。28天后,高、中、低组均显着低于模型组(P<0.01)。3 大黄?虫丸对矽肺纤维化小鼠肺组织病理染色的影响结果肺组织病理结果:HE染色:正常对照组肺泡形态结构正常;模型组组织充血,肺泡的萎陷、融合,上皮细胞变性坏死,胞核固缩。不同程度的肺泡间隔增厚,纤维组织增生或上皮细胞增生;以及局部淋巴细胞浸润。大黄?虫丸高剂量组肺组织形态结构改善明显,最接近正常组。Masson染色:正常对照组未见明显的蓝染胶原沉积;模型组可见弥漫性蓝染的胶原纤维,肺泡壁厚薄不一;大黄?虫丸治疗后,不同程度地减少了肺组织中胶原纤维沉积,其中以大黄?虫丸高剂量(1.170 g/kg)改变最为明显,蓝染颜色明显变浅,面积也明显减少。两种染色方法都说明大黄?虫丸高剂量组对肺组织炎症和纤维化有明显的改善作用。4 大黄?虫丸对矽肺纤维化小鼠细胞因子的影响结果模型组小鼠血清中HYP、TNF-α、IL-6、IL-1β含量均显着高于正常组(P<0.01)。14天时,大黄?虫丸高、中剂量组HYP、TNF-α、IL-6、IL-1β显着低于模型组(P<0.01),低剂量组TNF-α、IL-6也显着低于模型组(P<0.01)。21天时,大黄?虫丸高剂量组HYP、TNF-α、IL-6、IL-1β显着低于模型组(P<0.01);中剂量组HYP、IL-6、IL-1β均显着低于模型组(P<0.01);低剂量组IL-1β的含量显着低于模型组(P<0.01)。28天时,大黄?虫丸高剂量组HYP、TNF-α、IL-6、IL-1β含量均显着低于模型组(P<0.01),中剂量组的IL-1β也显着低于模型组(P<0.01)。5 大黄?虫丸对矽肺纤维化小鼠TGF-β1/Smad通路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模型组TGF-β1、α-SMA、Smad2、Smad3蛋白含量与正常组相比显着增加(P<0.01),Smad7显着降低(P<0.01)。14天时,大黄?虫丸高剂量组TGF-β1、α-SMA、Smad2、Smad3的蛋白含量较模型组显着降低(P<0.01),Smad7显着增加(P<0.01)。大黄?虫丸中剂量组Smad2较模型组显着降低(P<0.01),α-SMA、Smad3较模型组降低,有统计学意义(P<0.05);Smad7显着增加(P<0.01)。低剂量组Smad2蛋白含量较模型组显着降低(P<0.01),Smad7显着增加(P<0.01)。21天时,除低剂量组的Smad2低于模型组,具有统计学意义外,其余大黄?虫丸高、中、低剂量组的TGF-β1、α-SMA、Smad2、Smad3蛋白含量较模型组显着降低(P<0.01),Smad7显着增加(P<0.01)。28天时,大黄?虫丸高剂量组TGF-β1、α-SMA、Smad2、Smad3蛋白含量较模型组明显降低,Smad7明显增加,其中TGF-β1、Smad2与模型组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三个指标差异均显着(P<0.01)。大黄?虫丸中、低剂量组Smad3的蛋白含量较模型组显着降低(P<0.01),Smad7显着增加(P<0.01)。6 大黄?虫丸对矽肺纤维化小鼠TGF-β1/Smad通路基因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模型组Smad2m RNA在14天、21天,Smad3m RNA在14天表达水平高于正常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Smad7m RNA在21天表达水平低于正常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时间段模型组TGF-β1m RNA、Smad2m RNA、Smad3m RNA表达水平显着高于正常组(P<0.01),Smad7m RNA表达水平均显着低于正常组(P<0.01)。14天时,大黄?虫丸高剂量组与模型组相比,Smad2m RNA、Smad3m RNA降低(P<0.05),TGF-β1m RNA降低(P<0.01),Smad7m RNA升高(P<0.01)。中、低剂量组TGF-β1m RNA较模型组显着降低(P<0.01),Smad7m RNA显着升高(P<0.01)。中剂量Smad2m RNA较模型组降低,有统计学意义(P<0.05)。21天时,高剂量组TGF-β1m RNA、Smad3m RNA表达水平与模型组相比显着降低(P<0.01),Smad2m RNA表达比模型组低(P<0.05),Smad7m RNA表达比模型组高(P<0.05)。中、低剂量组TGF-β1m RNA、Smad3m RNA显着低于模型组(P<0.01)。28天时,大黄?虫丸高、中、低剂量组TGF-β1m RNA、Smad2m RNA、Smad3m RNA明显降低,与模型组相比均具有显着性差异(P<0.01);Smad7m RNA的表达水平明显升高,同样与模型组相比具有显着性差异(P<0.01)。第三部分:大黄?虫丸含药血清能够通过调控TGF-β1/Smad通路抑制体外细胞的纤维化水平1大黄?虫丸含药血清对Si O2诱导的MH-S细胞活力的影响结果经过Si O2混悬液刺激细胞后,细胞活力明显下降(P<0.05)。大黄?虫丸不同浓度干预后,细胞活力均高于模型对照组,且呈浓度依赖性。2大黄?虫丸含药血清对Si O2诱导的MH-S细胞因子的影响结果模型对照组细胞上清TNF-α、IL-6、IL-1β的含量显着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大黄?虫丸含药血清15%组及含药血清10%组的IL-6含量显着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含药血清15%组的TNF-α及IL-1β含量低于模型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含药血清10%组的TNF-α含量低于模型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3大黄?虫丸含药血清对Si O2诱导的MH-S细胞系TGF-β1/Smad通路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1)Western-Blot结果:模型对照组TGF-β1、α-SMA、Smad2、Smad3蛋白表达显着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Smad7表达相反,模型对照组低于正常组,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黄?虫丸含药血清15%组的TGF-β1、α-SMA、Smad2、Smad3蛋白表达显着低于模型对照组(P<0.01),Smad7蛋白表达相反,高于模型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含药血清10%组的TGF-β1、α-SMA、Smad2蛋白表达显着低于模型对照组(P<0.01)。含药血清5%组α-SMA蛋白表达显着低于模型对照组(P<0.01),TGF-β1、Smad2的蛋白表达低于模型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细胞免疫荧光结果:从细胞免疫荧光的结果可以看出,模型对照组TGF-β1、α-SMA、Smad2、Smad3表达的平均光密度值(average optical,AO),显着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Smad7表达的AO值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加入大黄?虫丸含药血清后,15%含药血清组的TGF-β1、α-SMA、Smad2、Smad3的AO值显着低于模型对照组(P<0.01),Smad7的AO值明显高于模型对照组(P<0.01);10%含药血清组TGF-β1、α-SMA、Smad2、Smad3的AO值显着低于模型对照组(P<0.01),Smad7表达的AO值高于模型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5%含药血清组α-SMA、Smad2的AO值显着低于模型对照组(P<0.01),TGF-β1、Smad3的AO值低于模型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Smad7表达的AO值显着高于模型对照组(P<0.01)。说明大黄?虫丸能够明显降低TGF-β1、α-SMA、Smad2、Smad3的AO值,同时增强Smad7的AO值,尤其是15%含药血清组的效果更加明显,结论同Western-Blot相一致。研究结论1、通过造模实验研究,显示暴露气管注射法、气管插管法和静式染毒法三种方式皆可以成功复制小鼠矽肺纤维化模型,但是为了减少造模过程中创伤的影响,降低小鼠的死亡率,更加贴合和接近真实矽肺发生的条件,最终选择了静式染毒法作为本课题造模方法。2、从动物实验的肺系数、病理;血清HYP含量、血清TNF-α、IL-6、IL-1β含量;肺组织α-SMA、TGF-β1、Smad2、Smad3、Smad7蛋白表达;肺组织TGF-β1m RNA、Smad2m RNA、Smad3m RNA、Smad7m RNA表达,证实大黄?虫丸可通过调控TGF-β1/Smad通路抑制小鼠矽肺模型肺纤维化进程,且存在一定的剂量和时间依赖性。3、体外细胞实验用大黄?虫丸含药血清干预Si O2诱导的肺泡巨噬细胞MH-S细胞系,CCK8测试细胞活力,同样观察相关炎性因子含量,以及Western-Blot和免疫荧光法检测TGF-β1、α-SMA、Smad2、Smad3、Smad7蛋白的表达,结论同动物实验一致,证明大黄?虫丸在体外细胞水平也可以通过调控TGF-β1/Smad通路抑制肺纤维化,且存在浓度依赖性。

席苑[3](2020)在《雾化吸入汉防己甲素治疗肺纤维化的药效及机制研究》文中指出目的比较雾化吸入及注射两种不同给药方式下,汉防己甲素对一次性气管滴注博来霉素导致的SD大鼠肺纤维化模型的干预作用;通过细胞和整体实验初步探究其可能的作用机制,为临床治疗肺纤维化安全合理用药提供参考,为药物的开发提供依据。方法1 雾化吸入汉防己甲素对博来霉素所致肺纤维化大鼠的药效学研究一次性气管滴注博来霉素(5 mg·kg-1)对SD大鼠进行造模,分别采用雾化吸入及注射的方式,连续给予汉防已甲素干预,分别在14天及28天处死动物,动态地进行肺脏形态的大体观察,计算肺系数,利用肺功能检测仪记录各组大鼠肺功能相关指标,左肺HE,MASSON染色,进行病理学观察,右肺通过ELISA法观察肺组织中HYP含量变化。2 汉防己甲素改善博来霉素所致肺纤维化大鼠的机制研究ELISA法检测各组大鼠肺组织中Col-I及FN含量,Western Blot法测定各组大鼠肺组织中TGF-β1,α-SMA及Vimentin含量,观察上述蛋白水平的变化。3 TGF-β1刺激对A549,MRC-5及PMVEC细胞中细胞外基质的影响CCK-8法筛选TGF-β1对三种细胞的安全浓度。连续刺激24h后,ELISA法检测细胞上清中Col-I及FN含量变化,Western Blot法测定细胞中α-SMA及Vimentin含量变化。4 汉防己甲素治疗肺纤维化的体外机制研究根据第三部分中所得数据,采用适宜浓度的TGF-β1与不同浓度的汉防己甲素共同刺激MRC-5细胞,CCK-8法筛选安全的给药浓度及给药时间,ELISA法检测细胞上清中Col-I及FN含量变化,Western Blot法测定细胞中α-SMA及Vimentin含量变化。流式细胞术观察对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1 汉防己甲素对博来霉素所致肺纤维化大鼠有一定的治疗作用气管滴注博来霉素会导致大鼠肺纤维化。模型组与假手术组比较,14天时:肺系数升高至11.14%(P<0.01),呼吸频率为96.81,表现为明显加快(P<0.05),气道阻力略有升高,无统计学差异,潮气量及动态肺顺应性分别降低为 0.82 mL 及 0.13 mL·(cm H2O)-1(P<0.01),HYP 含量增加加至 0.15%(P<0.05),病理可见,肺泡间隔增厚,炎症细胞浸润,纤维组织明显增生;28天时:肺系数依然显着高于假手术组,为9.09%(P<0.01),但略低于14天组,肺功能进一步下降,各项指标与假手术组相比,均出现统计学差异,且潮气量、气道阻力及动态肺顺应性差异明显(P<0.01),HYP含量进一步升高,显着高于假手术组的0.062%(P<0.01),病理可见肺泡间隔重度增厚,炎症细胞大量浸润,纤维组织重度增生。与模型组比较,连续给予汉防己甲素雾化吸入14天,大鼠肺系数降低至7.79%(P<0.05),大鼠动态肺顺应性升高至0.25 mL·(cm H2O)-1(P<0.05),呼吸频率,气道阻力及潮气量等肺功能也略有改善,HYP含量略有降低,均无统计学差异,病理可见轻微炎症细胞浸润及轻微纤维组织增生;连续给予汉防己甲素注射14天,大鼠肺系数下降至7.44%(P<0.05),各项肺功能指标略有改善,HYP含量略有降低,均无统计学差异,病理可见轻度炎症细胞浸润及轻度纤维组织增生;连续给予汉防己甲素雾化吸入28天,大鼠肺系数未出现进一步升高,与模型组有明显差异(P<0.05),大鼠呼吸频率略有降低,肺顺应性及潮气量略有升高,无统计学差异,气道阻力下降为0.88 cm H2O·(s·mL)-1(P<0.05),HYP含量为0.089%,表达被明显抑制(P<0.05),病理可见轻微炎症细胞浸润及轻微纤维组织增生;连续给予汉防己甲素注射28天,大鼠肺系数略有增加,但仍低于模型组,二者无统计学差异,气道阻力明显下降,为0.89 cm H2O·(s·mL)-1(P<0.05),呼吸频率,潮气量及动态肺顺应性略有改善,无统计学差异,病理可见中度炎症细胞浸润及中度纤维组织增生。不同给药方式之间比较:注射组给药剂量为30 mg·kg-1,雾化组有效剂量为0.22 mg·kg-1,仅为注射组的1/136。与雾化组比较:注射组大鼠体重略微偏低,肺系数,肺组织中HYP含量及动物肺功能各项指标均接近,上述指标与雾化组均无统计学差异;但注射组部分动物在实验后期出现腹部胀大,肠腔积液严重,便秘严重,站立不稳等不良反应,且实验28天HE切片可见注射组大鼠肺组织中炎症细胞细胞浸润,肺泡间隔增厚,与雾化组有明显差异(P<0.05)。2 汉防己甲素可以抑制肺纤维化大鼠肺组织中细胞外基质的表达一次性气管滴注博来霉素14天后,模型组与假手术组比较,大鼠肺组织中TGF-β1含量明显升高(P<0.05),Col-I含量显着升高(P<0.01),FN含量明显增加(P<0.05),α-SMA水平明显提高(P<0.05),Vimentin水平显着提高(P<0.01);28天后,上述指标的分泌进一步被促进,均与假手术组有显着差异(P<0.01)。汉防己甲素可以抑制肺纤维化大鼠肺组织中相关细胞外基质水平的升高:与模型组比较,14天时对大鼠肺组织中Col-I,FN,α-SMA的含量略有抑制作用,能明显抑制TGF-β1及Vimentin水平(P<0.05);28天时,能明显降低大鼠肺组织中TGF-β1,Col-I,FN含量(P<0.05),显着抑制Vimentin水平(P<0.01),对α-SMA的表达略打抑制,但无统计学差异。3 TGF-β1激促进A549,MRC-5及PMVEC细胞中细胞外基质的表达适宜浓度的TGF-β1连续刺激24 h,能够使A549,MRC-5,PMVEC细胞上清中Col-I含量显着升高(P<0.01),细胞中α-SMA及Vimentin念量显着增加(P<0.01);可以显着促进A549,MRC-5细胞中FN的表达(P<0.01)。4 汉防已甲素可以抑制TGF-β1刺激的MRC-5细胞的作用汉防已甲素与TGF-β1共刺激24 h,对MRC-5细胞的半数抑制浓度为14.07μM。汉防己甲素可以显着抑制TGF-β1刺激所导致的MRC-5细胞中Col-I,FN,α-SMA 及 Vimentin 的增加(P<0.01)。单纯使用TGF-β1刺激并不会使MRC-5细胞凋亡,凋亡率为1.93%,甚至低于空白组的2.27%,同时加入汉防己甲素共刺激,凋亡率为1 7.53%—43.8%,对细胞的促凋亡作用明显(P<0.01)。结论1 汉防己甲素能够缓解肺组织病变程度,改善肺纤维化大鼠肺功能,降低肺系数,减少HYP的分泌,且这种保护在肺纤维化形成初期也有一定作用。2 相对于注射给药,雾化吸入治疗与其药效基本一致,但雾化吸入给药的有效剂量为0.22 mg·kg-1,仅为注射组剂量的1/136,且雾化组动物状态,肺组织病变程度及部分肺功能指标优于注射组。3 汉防己甲素可能是通过减少肺组织中TGF-β1含量,促进活化的成纤维细胞凋亡等多种途径,抑制Col-I,FN等细胞外基质的堆积,从而实现对肺纤维化的防治作用。

李凡[4](2018)在《用于痛风病治疗的中药潜在肝损伤成分的作用机制初探》文中指出研究背景:痛风(Gout)是一种尿酸盐沉积所致的晶体相关性关节病,与嘌呤代谢紊乱及(或)尿酸排泄减少所致的高尿酸血症直接相关。传统医药理论认为在内责之禀赋不足,过食膏粱厚味,在外责之风、寒、湿、热等外邪,多种病理产物瘀阻气血经脉,致关节红肿热痛,引起痛风。综上,中西医对痛风的认识均包含关节症状和体内代谢两方面,治疗亦针对这两方面进行。西药非留体类抗炎药、苯溴马隆、别嘌醇等抗痛风作用明确,但副反应较为严重。本文前期收集60余种复方、100余味中药均有显着治疗痛风病药效,功效涉及健脾利湿、行气活血、清热、祛风湿等。痛风的治疗及血尿酸的控制是一个长期过程,这可能引发一定安全问题。多名学者观察到部分用于痛风病治疗的中药成分、有效组分或复方汤剂,可能引起肝损伤,在治疗过程中带来不良反应风险,如皂苷类成分中的柴胡皂苷D、三七总皂苷,生物碱类成分中的汉防己甲素、吴茱萸碱、苦参碱、秋水仙碱、槟榔碱等,以及莪术、诃子、乳香的水提部位,吴茱萸的挥发油、水提、醇提部位等等。常用中药穿山龙、莪术、防己、诃子、龙胆、苦参等均有实验研究表明其可能导致动物的肝脏损害。再如复方常用药柴胡,其常用方大柴胡汤在应用过程中可能引起自身免疫性肝炎。痛风病的治疗疗程长,多联合用药,引发肝损伤的成分多为中药的有效成分或主要成分,更进一步加大了肝脏安全风险。因此开展对痛风治疗中药的肝损伤机制研究,能够防范不良反应的发生,尽量杜绝安全风险,起到安全预警作用。因此,本研究以用于痛风病治疗的中药为切入点,梳理其潜在肝损伤成分,发掘相关核心靶点、通路,探讨此类中药潜在肝损伤成分的作用机制,为痛风的安全合理用药提供参考,同时为中草药相关肝损伤的研究提供方法学参考。研究目的:1.采用文献挖掘、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方法,筛选用治痛风病的中药中的潜在肝损伤成分、核心靶点、关键通路,为进一步探讨其作用机制奠定基础;2.基于筛选结果,采用分子生物学手段验证潜在肝损伤成分对核心靶点的作用,初步探讨用治痛风病的中药潜在肝损伤成分的作用机制,为防范此类中药的临床肝损伤作用提供实验依据。研究内容与方法:本文采用计算机模拟结合生物学方法,围绕用于痛风病治疗的中药中的潜在肝损伤成分的作用机制研究展开文献综述与实验研究。1.文献综述文献研究主要通过检索国内外研究文献,从中草药相关肝损伤的研究现状、计算机模拟方法在中药安全性研究中的应用、痛风治疗现状与中药的应用进展三方面内容,为用于痛风病治疗的中药的肝损伤机制的初步探索、整体实验设计提供理论和方法基础。2.实验研究实验研究主要分为两个章节。第一章 用于痛风病治疗的中药的肝损伤成分、靶点、通路挖掘1.首先通过检索各数据库文献,汇总相关实验研究、临床试验报道、个案报道等,梳理用于痛风病治疗的单味及复方中药。在此基础上检索中药的肝损伤相关报道,经全文阅读后,剔除功效研究、复方或成药的肝损伤报道、与肝损伤无关的其他不良反应报道,汇总用于痛风病治疗的中药的肝损伤表现及相关成分,筛选潜在肝损伤成分。2.采用网络药理学方法,建立成分相关蛋白-蛋白互作网络、肝损伤相关蛋白-蛋白互作网络,交互两种网络,构建“成分-靶点”网络图;对靶点进行Pathway分析,构建“靶点-通路”网络图。对以上网络图进行拓扑学分析,挖掘核心靶点、关键通路。为后续实验提供物质基础及考察位点;3.基于潜在肝损伤成分、核心靶点,采用分子对接方法,依据结合自由能对肝损伤成分进行打分,根据打分排序确定待考察的潜在肝损伤成分,同时观察成分与核心靶点的结合方式。通过第一章实验,获得用于痛风病治疗的中药171种,待考察潜在肝损伤成分6种(薯蓣皂苷、黄芩苷、柴胡皂苷D、汉防己甲素、吴茱萸次碱、吴茱萸碱),核心靶点为p38α蛋白,关键通路为MAPK信号转导通路,为后续生物学实验提供研究基础。第二章 用于痛风病治疗的中药潜在肝损伤成分的毒性作用及机制探讨1.采用不同剂量潜在肝损伤成分干预人正常L-02肝细胞,筛选合适的给药浓度,观察培养液中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乳酸脱氢酶、碱性磷酸酶活力变化,考察p-p38α/p38α表达情况,初步探讨核心靶点p38α在肝细胞损伤过程中的作用;2.通过抑制剂SB203580干预成分诱导后的L-02细胞,观察相关酶活力变化,考察p-p38α/p38α表达变化,反证核心靶点p38α在肝细胞损伤过程中的作用。第二章实验结果表明,各潜在肝损伤成分可使细胞存活率下降,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乳酸脱氢酶、碱性磷酸酶活力升高,p-p38/p38表达升高;抑制剂SB203580可部分纠正以上过程。本部分实验验证了计算机模拟结果,初步阐释用于痛风病治疗的中药中的潜在肝损伤成分通过活化核心靶点p38发挥作用的生物机制。研究结果:1.文献梳理用于痛风病治疗的复方69个,中药共171种。单味药发挥作用的中药7种,复方中发挥作用的中药134种,既有复方应用报道,又有单味应用报道的中药30种。功效方面,利水渗湿药20种,占自身中药数量的45.45%,消食药5种,占41.67%,祛风湿药19种,占39.58%,活血化瘀药18种,占34.62%,平肝息风药7种,占33.33%;在此基础上检索中药的肝损伤相关报道,共61236篇文献。全文阅读文献,剔除功效研究、复方或成药的肝损伤报道、与肝损伤无关的其他不良反应报道,共获得文献481篇,相关中药17种;收集同时具有药效及肝损伤报道的可疑成分,发掘潜在肝损伤成分32种。2.采用网络药理学方法,以度中心性、介度中心性、接近中心性筛选,挖掘到用于痛风病治疗的中药的肝损伤重要靶点153个,核心靶点4个,即MAPK14(p38)、NOS2、PPARG、TF。依据度中心性排序,p38蛋白排名第一,同时经文献检索认为它与NOS2、PPARG、TNF互为上下游,且可能对其他靶点存在调控关系,是更为关键的靶点蛋白。同时p38蛋白不同亚型的分布有所不同,p38αα在大多数细胞类型中表达,p38β主要分布于脑组织中,p38y主要分布于骨骼肌,p38δ主要分布于睾丸,胰腺,肾和小肠。因此后续实验重点考察p38α蛋白。根据p值筛选关键通路,涉及病毒、癌症、MAPK信号通路等。MAPK信号通路排序较为靠前,结合核心靶点筛选结果,以其为本研究的肝损伤关键通路。病毒、癌症相关通路与本研究目的不符,故后续不做讨论。3.采用分子对接方法,以p38蛋白为受体,以32种潜在肝损伤成分为配体进行半柔性对接,获得结合自由能打分及排序。后续重点考察得分排名前六的潜在肝损伤成分,即薯蓣皂苷、黄芩苷、柴胡皂苷D、汉防己甲素、吴茱萸次碱、吴茱萸碱。4.采用人正常L-02肝细胞,考察潜在肝损伤成分的毒性作用及机制,结果表明,薯蓣皂苷、黄芩苷、汉防己甲素、吴茱萸次碱、吴茱萸碱可使细胞培养液中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乳酸脱氢酶、碱性磷酸酶活力不同程度升高,薯蓣皂苷、黄芩苷、汉防己甲素、吴茱萸碱可使p-p38/p38表达升高;抑制剂SB203580干预后,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乳酸脱氢酶、碱性磷酸酶活力不同程度降低,p-p38/p38表达有所降低。柴胡皂苷D诱导p-p38/p38变化不明显,可能存在其他机制。研究结论:用于痛风病治疗的中药中的薯蓣皂苷、黄芩苷、柴胡皂苷D、汉防己甲素、吴茱萸次碱、吴茱萸碱成分,可引起L-02细胞存活率下降,细胞培养液中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乳酸脱氢酶、碱性磷酸酶活力不同程度升高,p-p38/p38表达增加;且p38蛋白抑制剂可部分纠正以上过程。提示抗痛风中药潜在肝损伤成分活化p38蛋白导致肝细胞损伤可能是其作用机制之一。

席苑,张海静,叶祖光,张广平[5](2020)在《汉防己甲素现代药理作用研究进展》文中研究指明汉防己,又称粉防己,能够祛风止痛,利水消肿,是一种治疗风湿痹痛的传统中药。生物碱在粉防己中具有重要的药效物质基础,汉防己甲素属于其中的双苄基异喹啉类生物碱成分,生物活性多样,可以从多个方面实现抗肿瘤的作用,临床上也验证了其对多种炎症因子的抑制作用,对肝纤维化、肾纤维化等多种纤维化类疾病也有较好的防治作用,并且在与多种药物联合用药时,能够体现出良好的协同作用。近年来,经过国内外学者不断深入的研究,还发现汉防己甲素对神经系统以及缺血再灌注损伤也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同时,作为一种钙离子拮抗剂,汉防己甲素能够有效阻断细胞内外钙离子的沉积。综上所述,汉防己甲素在临床上的应用前景十分广泛,该文通过对上述及其他已经报道的汉防己甲素的药理作用进行了归纳,总结其各个药理作用实现的可能机制,综述其目前的研究进展,希望能够较为全面地揭示出汉防己甲素可能的应用方向,为其能够更好地在临床上应用提供启示和思路。

杨文星[6](2020)在《康复新液联合积雪苷霜软膏治疗增生性瘢痕临床与实验研究》文中提出目的:通过观察康复新液联合积雪苷霜软膏治疗增生性瘢痕早期的临床疗效及兔耳增生性瘢痕实验研究,探讨康复新液对增生性瘢痕的治疗作用及机制初探。方法:临床研究:将符合病例纳入标准的60例增生性瘢痕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治疗组予康复新液联合积雪苷霜软膏外擦,2次/日;对照组只予积雪苷霜软膏外擦,2次/日,3个月为一个疗程。运用温哥华瘢痕评分量表(Vancouver scar scale,VSS)统计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第1个月、2个月、3个月各项症状积分,对临床疗效进行综合评价。实验研究:通过兔耳增生性瘢痕实验,对康复新液治疗增生性瘢痕的机制进行初探。结果:临床观察:1.各单项VSS评分组内比较,两组治疗在第2个月、第3个月均能改善各项评分(P<0.05);组间比较,瘙痒、疼痛、厚度在第2个月治疗组优于对照组,柔软度、色泽在第3个月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血管分布两组治疗效果相当(P>0.05)。2.总VSS评分组内比较,两组治疗对增生性瘢痕均有效(P<0.05);组间比较,治疗后第2个月、第3个月,治疗增生性瘢痕的效果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3.治疗后第3个月,治疗组与对照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4.两组均未发生不良事件。兔耳增生性瘢痕实验:1.治疗28d后,康复新溶液各剂量组均能降低增生性瘢痕指数(与模型组相比P<0.05);康复新液高剂量组与康瑞保阳性对照组相比,瘢痕增生指数下调明显(P<0.05)。2.HE染色显示模型组可见大量的成纤维细胞,胶原含量丰富,排列不规则,康复新液各剂量组成纤维细胞数量均减少,漩涡结节和胶原结节明显减少。3.免疫组化学检测显示:与空白组对比,模型组兔耳瘢痕组织成纤维细胞中SHH信号通路因子Shh、Patch、Smo及Gli-1蛋白明显表达;与模型组对比,康复新液各剂量组Shh、Patch、Smo及Gli-1蛋白表达均有不同程度的下调。结论:1.康复新液联合积雪苷霜软膏对增生性瘢痕早期治疗具有明显效果,而康复新液对增生性瘢痕瘙痒、疼痛、厚度、软硬度、色泽的缓解起增效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和使用。2.康复新液通过抑制Shh、Patch、Smo、Gli-1通路因子使SHH信号通路活性被下调,抑制成纤维细胞的过度增生,从而抑制兔耳增生性瘢痕的增生。

吴盘红[7](2013)在《香莲方对咪康唑抗念珠菌增效作用的临床和实验研究》文中指出目的:1.临床观察香莲栓和咪康唑栓联合治疗单纯性VVC抗菌增效作用。同时观察单纯性外阴阴道念珠菌病的好发人群特征。2.实验室观察香莲外洗液、黄连煎液和硝酸咪康唑溶液联用抗菌增效情况。3.进一步完善香莲系列制剂外用治疗难治性皮肤黏膜真菌病的规范化方案。4.初步探索中西医结合治疗VVC的优势。方法:临床研究:按照随机对照的原则,严格按照纳入标准,共纳入65例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35例患者,对照组30例患者。试验组给予香莲栓和咪康唑栓,对照组给予咪康唑栓。共治疗7天。患者第一次就诊时,记录所有患者基本情况,复查的时间分别为治疗结束后三天,第一次月经干净后,第二次月经干净后,记录治疗前后积分,观察疗效,按照主要疗效标准、次要疗效标准进行疗效评价,有效率的比较用卡方检验。实验研究:参照1997年CLSI(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化协会)颁布的《肉汤稀释法酵母菌抗真菌药物敏感性试验参考方法》(M27一方案),采用微量液基稀释法分别测定香莲外洗液、硝酸咪康唑、香莲外洗液合用咪康唑、黄连煎液、黄连煎液合用硝酸咪康唑对15例白色念珠菌阴道分离株、15例光滑念珠菌的抑菌效果。采用联合抑菌指数对硝酸咪康唑+香莲外洗液、黄连煎液+咪康唑的最小抑菌浓度进行统计分析。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对硝酸咪康唑、香莲外洗液、黄连煎液的MIC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临床研究:65例女性患者中,年龄最小18岁,最大51岁,发病主要集中在20-40岁;其中27例患者未婚有性生活(41.54%),38例患者已婚,以已婚育龄期所占比例为多;饮食方面,16例患者喜食辛辣,6例喜食生冷,3例喜食甜食;学历方面,11例为初中,30例专科,22例本科,2例硕士;月经基本正常,均无明显烟酒嗜好;压力多为一般,舌苔脉象均表现为舌红苔腻微黄,辩证为湿热下注,湿重于热。治疗结束后3天,试验组有效率57.1%,对照组有效率60.0%,两组有效率比较,P>0.05,二者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真菌阴性者于治疗后第一次月经干净后复查,试验组有效率57.1%:对照组有效率53.3%,两组有效率比较,P>0.05,二者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第二次月经干净后复查,试验组有效率57.1%,对照组有效率53.3%,两组有效率比较,P>0.05,二者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按照疗效指数评价其疗效,评价其治疗前后积分,治疗结束后三天,试验组有效率(60%),对照组有效率23.33%,二者均为有效治疗,但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试验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实验研究:作用于15株临床分离菌株白念珠菌:香莲外洗液的MIC均值为:13.54mg/ml,黄连煎液的MIC均值为:13.65mg/ml,和硝酸咪康唑溶液的MIC均值11.40ug/ml效果相当;硝酸咪康唑合用香莲外洗液作用于白念珠菌,二者的联合抑菌指数1<FICI=1.25≤4,表明硝酸咪康唑与香莲外洗液联用作用于白念珠菌二者为无关作用。硝酸咪康唑合用黄连煎液作用于白念珠菌,二者的联合抑菌指数为0.5<FICI=0.53≤1,表明硝酸咪康唑与黄连煎液联用作用于白念珠菌二者为相加作用。作用于15株光滑念珠菌的MIC值,香莲外洗液8.40mg/ml,黄连煎液9.38mg/ml和硝酸咪康唑14.88ug/ml的效果相当。硝酸咪康唑合用香莲外洗液作用于光滑念珠菌,二者的联合抑菌指数1<FICI=2.33≤4,表明硝酸咪康唑与香莲外洗液联用作用于光滑念珠菌二者为无关作用。硝酸咪康唑合用黄连煎液作用于光滑念珠菌,二者的联合抑菌指数为FICI=0.70≤0.5,表明硝酸咪康唑与黄连煎液联用作用于光滑念珠菌二者为相加作用。对作用于白念珠菌和光滑念珠菌来讲,硝酸咪康唑、黄连煎液二者的MIC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香莲外洗液对光滑念珠菌较白念珠菌的MIC值比较有统计学意义。香莲外洗液对光滑念珠菌更敏感。结论:临床研究:临床上咪康唑栓合用香莲栓治疗单纯性外阴阴道念珠菌病,较单纯用咪康唑栓可以较明显的改善临床症状,为临床治疗单纯性外阴阴道念珠菌病提供有效的临床研究依据。实验室研究:香莲外洗液、黄连煎液和硝酸咪康唑作用于白念珠菌、光滑念珠菌均有抑菌作用。香莲外洗液、黄连煎液作用于白念珠菌、光滑念珠菌的敏感性无差异;硝酸咪康唑合用香莲外洗液无论是作用于白念珠菌还是光滑念珠菌,均为无关作用;硝酸咪康唑合用黄连煎液作用于白念珠菌,光滑念珠菌菌表现为相加作用。

石鑫[8](2015)在《汉防己碱联合植入用缓释氟尿嘧啶对胃癌细胞原位移植615小鼠的治疗效果及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胃癌是当今社会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及死亡率呈逐渐上升的趋势。目前,国内进展期胃癌5年生存率相对较低,不足30%。其主要原因是在治疗过程中,胃癌细胞对临床使用的化疗药物产生较强大的耐药性,治疗效果不佳。肿瘤细胞的多药耐药(multidrug resistance,MDR)是导致化疗失败的根本原因。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发展,国内外学者广泛认为P-糖蛋白抑制剂可以逆转肿瘤的耐药性;药物汉防己碱Tet能够逆转肿瘤细胞的多药耐药(MDR),但作用机制尚需进一步研究。缓释氟尿嘧啶植入剂能够提高化疗药物的局部浓度,增加化疗效应,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本实验我们将采用荧光定量RT-PCR法、免疫组化技术,研究探讨汉防己碱联合植入用缓释氟尿嘧啶对胃癌细胞原位移植小鼠肿瘤细胞的抑制作用,为临床胃癌的个体化治疗及肿瘤细胞多药耐药MDR逆转提供实验及理论依据。方法:1动物模型采用胃癌肿瘤细胞原位移植方法进行复制。复苏的MFC细胞进行传代培养,选择生长良好的肿瘤细胞种植到615小鼠后背的皮下,进行逐次传代,6次传代以后,再将肿瘤实体瘤块种植到615小鼠的胃壁表面,这样50只615小鼠原位移植胃癌模型就予以成功建立。250只615小鼠胃癌细胞原位移植成功造模以后,随机分成五组,每组10只小鼠。造模成功以后,开始给予实验药物干预。对照组:生理盐水腹腔注射;5-氟尿嘧啶组(5-FU组):给予实验干预药物5-氟尿嘧啶,剂量50mg/Kg,给药方式腹腔注射,频率每6天给药一次;汉防己碱组(Tet组):实验干预药物汉防己碱,剂量15mg/Kg,给药方式腹腔注射,频率每3天给药一次;植入用缓释氟尿嘧啶组(FSRI组):实验干预药物植入用缓释氟尿嘧啶,剂量6mmg/只,给药方式瘤旁植入缝合切口,频率给药一次;汉防己碱+植入用缓释氟尿嘧啶组(Tet+FSRI组):实验干预药物汉防己碱+植入用缓释氟尿嘧啶剂量及给药方式汉防己碱15mg/Kg进行腹腔注射,同时手术切开肿瘤处皮肤,肿瘤旁植入植入用缓释氟尿嘧啶,剂量6mmg/只,频率汉防己碱每3天给药一次,植入用缓释氟尿嘧啶给药一次。三周以后,称重肿瘤结节重量,瘤重抑制率=(对照组的平均瘤重一实验组的平均瘤重)/对照组的平均瘤重×100%。3采用荧光定量RT-PCR方法检测各组胃癌组织MDR1、Survivin mRNA的表达。4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各组(对照组、5-FU组、Tet组、FSRI组和Tet+FSRI组)胃癌组织P-gp、Survivin蛋白的表达。5用SPSS 17.0统计分析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数据用均数士标准差(x±s)表示,计量资料先进行方差齐性检验后,行单因素方差分析(One-Way ANOVE),用SNK法进行两两比较,免疫组织化学阳性率比较采用X2检验的方法,P<0.05才为有统计学意义。方法:1复制615小鼠皮下移植瘤及原位移植瘤模型将小鼠前胃癌细胞株MFC皮下移植第一代2只615小鼠,于小鼠背部接种MFC细胞悬液,待肿瘤逐渐增大至10mm直径时,进行传代。取传代六次后的皮下移植瘤组织实块,进行小鼠原位移植。大约8-9天后,原位移植动物小鼠模型左上腹部可触及大约直径约4mm左右的硬结,提示原位移植瘤造模成功。50只小鼠全部造模成功。2各组前胃癌细胞原位移植615小鼠的行为状况变化差别比较对照组,615小鼠随着移植瘤结节的逐渐增大,其精神越来越差,进食、水逐渐减少,体重逐渐减轻,活动减少,反应迟钝,存在恶液质表现。5-Fu组、Tet组及FSRI组,发现各组小鼠均有不同程度的食欲减退、体重减轻、活动减少、反应迟钝等表现。而Tet+FSRI组,该组小鼠相对其他实验组小鼠相比,一般情况相对较好,正常进食水,伴有轻度呕吐,体重无明显变化,反应较灵敏等表现。3各组原位移植小鼠移植瘤体积的比较实验结束取瘤时对照组,5-FU组、Tet组、FSRI组、Tet+FSRI组小鼠的体积分别为881.50±59.57mm3,701.80±87.18mm3,399.40± 67.53mm3, 342.60±50.45 mm3,89.60±13.11 mm3;5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5-FU组、Tet组、FSRI组平均肿瘤体积大小显着小于对照组(P<0.05),Tet组及FSRI组平均肿瘤体积大小则无明显差异性,但均明显低于5-FU组(P<0.05)。Tet+FSRI组平均肿瘤体积最小(P<0.05)。4移植瘤的形态学特点肿瘤呈实体表现,表面凹凸不平,包膜不光滑,与周围组织界限不清。对照组,原位移植瘤的瘤体切面呈灰白色,中央瘤体未见明显坏死;在光学显微镜下可以观察到散在斑点状坏死病灶。5-FU、Tet组、FSRI组、Tet+FSRI组,原位移植瘤的瘤体切面也呈灰白色,没有光泽,中央瘤体能看到大小不等的散在坏死灶,边缘部位可发现散在的残余肿瘤。光学显微镜下,瘤体中心发现大片细胞坏死的表现,其内残留部分可见尚木完全坏死的肿瘤细胞。细胞体积大小不等,细胞核多见异型改变。5各组小鼠移植瘤瘤重及瘤重抑制率的比较实验结束后取瘤时对照组,5-FU组、Tet组、FSRI组、Tet+FSRI组的瘤重分别为2.16±0.12g,1.93±0.35g,1.86±0.24g,1.84±0.17g,1.27±0.21g;5-FU组、Tet组、FSRI组、Tet+FSRI组瘤重抑制率分别为10.64%,13.88%,14.81%,41.20%;5-FU组、Tet组、FSRI组平均瘤重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而Tet组及FSRI组平均瘤重则无明显差异性,但是均明显低于5-FU组(P<0.05)。Tet+FSRI组平均瘤重最低(P<0.05)。6 MDR1基因的mRNA在5组原位移植小鼠实验动物模型中的表达水平实验结果明确显示,在5组原位移植小鼠实验动物模型中MDR1mRNA的表达存在明显差异性。在Control组中MDR1 mRNA的相对表达水平为1.0404±0.0562;在5-FU组中相对表达水平为3.4404±0.6827;在Tet组表达水平为0.5414±0.0270;在FSRI组表达水平2.3210士0.1982;在Tet+FSRI组表达水平为1.8454±0.3006。5组实验动物的MDR1 mRNA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DR1 mRNA的表达在5组由强到弱的顺序为5-FU组、FSRI组、Tet+FSRI组、Control组、Tet组。7 Survivin基因的mRNA在5组原位移植小鼠实验动物模型中的表达水平实验结果明确显示,在5组原位移植小鼠实验动物模型中Survivin mRNA的表达存在明显差异性。在Control组中Survivin mRNA的相对表达水平为1.0544±0.1442;在5-FU组中相对表达与水平为3.3746±0.4746;在Tet组表达水平为0.5360±0.0623;在FSRI组表达水平2.4096±0.1164;在Tet+FSRI组表达水平为1.868±0.3814。5组实验动物的Survivin mRNA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urvivin mRNA的表达在5组由强到弱的顺序为5-FU组、FSRI组、Tet+FSRI组、Control组、Tet组。8 P-gp蛋白在5组原位移植小鼠实验动物模型中的表达水平实验结果明确显示,在5组原位移植小鼠实验动物模型中P-gp蛋白的表达存在明显差异性。在Control组中P-gp蛋白的相对表达率为1.0404±0.0562;在5-FU组中阳性表达率为3.4404±0.6827;在Tet组阳性表达率为0.5414+0.0270;在FSRI组阳性表达率为2.3210±0.1982;在Tet+FSRI组阳性表达率为1.8454±0.3006。5组实验动物的P-gp蛋白的表达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gp蛋白的表达在5组由强到弱的顺序为5-FU组、FSRI组、Tet+FSRI组、Control组、Tet组。9 Survivin蛋白在5组原位移植小鼠实验动物模型中的表达水平实验结果明确显示,在5组原位移植小鼠实验动物模型中Survivin蛋白的表达存在明显差异性。在Control组中Survivin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为1.0544±0.1442;在5-FU组中阳性表达率为3.3746±0.4746;在Tet组阳性表达率为0.5360±0.0623;在FSRI组阳性表达率2.4096±0.1164;在Tet+FSRI组阳性表达率为1.868±0.3814。5组实验动物的Survivin蛋白的阳性表达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urvivin蛋白的表达在5组由强到弱的顺序依次为5-FU组、FSRI组、Tet+FSRI组、Control组、Tet组。结论:1汉防己碱联合植入用缓释氟尿嘧啶能够改善胃癌小鼠的一般状况(包括精神、食欲、体重、活动及机体反应等情况)。2汉防己碱联合植入用缓释氟尿嘧啶能够有效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3汉防己碱联合植入用缓释氟尿嘧啶能够明显降低肿瘤组织MDR1 /P-gp及Survivin mRNA的表达。4汉防己碱联合植入用缓释氟尿嘧啶能够明显降低肿瘤组织P-gp及Survivin蛋白的阳性表达,有效逆转MDR。

杨臻[9](2016)在《浙贝黄芩汤对急性髓系白血病化疗敏感性的影响》文中提出目的1.观察比较浙贝黄芩汤水提取物、醇提取物、酸水提取物对急性髓系白血病HL60、HL60/ADR细胞增殖及化疗药物敏感性的影响。2.探讨野生型p53诱导的磷酸酶1(Wipl)在难治性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外周血中性粒细胞及单个核细胞中的表达情况。3.观察浙贝黄芩汤醇提取物对急性髓系白血病HL60、HL60/ADR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与Wipl表达的相关性。4.探讨浙贝黄芩汤醇提取物增加急性髓系白血病HL60、HL60/ADR细胞对阿霉素敏感性与Wipl表达的相关性。方法1.采用MTS法检测比较浙贝黄芩汤水提取物、醇提取物、酸水提取物对急性髓系白血病敏感细胞HL60、耐药细胞HL60/ADR的增殖抑制作用,计算各提取物的IC5。值。测定非毒剂量(<IC,0)浙贝黄芩汤水提取物、醇提取物、酸水提取物联合阿霉素作用后HL60、HL60/ADR细胞阿霉素IC50的变化。2.中性粒细胞分离液分离5例难治性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难治组)、3例化疗敏感的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缓解组)、3例健康成年人(正常对照组)外周血中性粒细胞及单个核细胞,分别提取总RNA,应用Real-time PCR法检测Wip1mRNA的表达情况。3.浙贝黄芩汤醇提取物作用于HL60、HL60/ADR细胞,Real-time PCR法检测Wip1mRNA的表达变化;经Annexin/PI双染后,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4.Real-time PCR法检测HL60、HL60/AD R细胞Wip1mRNA表达的差异。非毒剂量(<IC,0)浙贝黄芩汤醇提取物联合阿霉素作用HL60、HL60/ADR细胞,Real-time PCR法检测Wip1mRNA表达的变化。利用Lipofectamine 3000转染试剂将Wipl高表达质粒(hWIP1-FLAG-pCMV-Neo-Bam)及对照质粒(pCMV-Neo-Bam)转染入HL60细胞,上调HL60细胞Wip1表达。MTS法检测Wipl高表达HL60细胞及转染对照质粒HL60细胞对阿霉素的敏感性。结果1.浙贝黄芩汤提取物对HL60细胞的IC50值由低到高依次为醇提取物(141.06±11.29ug/ml)、水提取物(177.28±4. OOug/ml)、酸水提取物(217.66±16.78 ug/m1),P<0.05。浙贝黄芩汤水提取物、醇提取物对HL60/ADR细胞的IC50值均大于200ug/ml,浙贝黄芩汤酸水提取物对HL60/ADR细胞的IC50值大于400ug/ml,各提取物对HL60/ADR细胞的工C50值均高于HL60细胞。200ug/m1浙贝黄芩汤水提取物、醇提取物、酸水提取物对HL60/ADR细胞增殖的抑制率分别为(27.28±4.69)%、(37.67±3.43)%、(25.39±4.98)%,其中醇提取物抑制率高于水提取物及酸水提取物,P<0.05;水提取物及酸提取物抑制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非毒剂量(<IC10)浙贝黄芩汤水提取物、醇提取物联合阿霉素作用于HL60细胞,阿霉素的IC50值降低,P<0.05,增敏倍数分别为1.60、2.00倍。非毒剂量(<IC10)浙贝黄芩汤醇提取物联合阿霉素作用于HL60/ADR细胞,阿霉素的IG50值降低,P<0.05,逆转倍数为1.50倍。2. Real-time PCR检测结果显示难治组外周血中性粒细胞中Wip1mRNA目对内参基因β-actin的表达量为0.0969±0.0684,缓解组外周血中性粒细胞中Wip1mRNA相对内参基因β-actin的表达量为0.0083±0.0078,正常对照组外周血中性粒细胞中Wip1mRNA相对内参基因β-actin的表达量为0.0116(0.0021,0.0118)。Wip1mRNA在难治组外周血中性粒细胞中的表达水平分别较缓解组及正常对照组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WiplmRNA在缓解组及正常对照组外周血中性粒细胞中的表达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正常对照组、缓解组、难治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Wip1mRNA的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浙贝黄芩汤醇提取物作用于HL60、HL60/ADR细胞,HL60细胞早期凋亡率及晚期凋亡率增加,P<0.05;HL60/ADR细胞早期凋亡率增加,P<0.05,晚期凋亡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浙贝黄芩汤醇提取物作用后,HL60细胞Wip1mRNA水平下调,HL60/ADR细胞WiplmRNA表达水平无明显变化。4.WiplmRNA在HL60/ADR细胞中的表达水平低于HL60细胞。与单用阿霉素组相比,非毒剂量(<IC10)浙贝黄芩汤醇提取物联合阿霉素作用后,HL60细胞WiplmRNA表达上调、HL60/ADR细胞WiplmRNA表达下调。Wipl高表达HL60细胞阿霉素的IC50值为0.35±0.09ug/m1,转染对照质粒HL60细胞阿霉素的IC50值为0.36±0.17ug/ml,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浙贝黄芩汤水提取物、醇提取物、酸水提取物能不同程度的抑制HL60及HL60/ADR细胞增殖,以醇提取物抑制作用最强。浙贝黄芩汤水提取物、醇提取物、酸水提取物对HL60/ADR细胞的抑制作用弱于HL60细胞。非毒剂量(<IC,0)浙贝黄芩汤醇提取物能有效增加HL60细胞对阿霉素的敏感性,并部分逆转HL60/ADR细胞对阿霉素的耐药性。2.Wipl可能在难治性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外周血中性粒细胞中高表达,其在急性髓系白血病中的表达情况仍有待进一步检测研究。3.浙贝黄芩汤醇提取物能促进HL60、HL60/ADR细胞凋亡,但与Wip1的相关性不明确。4.本实验未显示Wipl高表达与HL60细胞化疗敏感性的相关性,浙贝黄芩汤醇提取物对HL60/ADR细胞的耐药逆转作用与Wipl表达未显示相关性。

王蓉,马腾茂,刘飞,高慧琴[10](2017)在《防己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表明防己,又名粉防己、汉防己,是我国传统常用中药之一,味苦、辛,性寒,具有祛风湿、止痹痛、利水消肿等功效,中医主要用于治疗风湿痹证、水肿、小便不利、脚气肿痛、湿疮肿毒等。防己的主要成分为双苄基异喹啉类生物碱,包括粉防己碱、防己诺林碱等,现代药理学研究发现防己及其主要成分在抗炎、抗病原微生物、抗肿瘤、抗高血压、抗心律失常、抗心肌缺血、抗纤维化、抗矽肺、抑制瘢痕等方面均具有广泛的药理活性,应用前景广阔。临床上常将防己与其他中药组方配伍应用,主要用于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心血管疾病、肿瘤、高血压、肝腹水等疾病,取得较好疗效;常用的代表方剂有防己茯苓汤、防己黄芪汤、己椒苈黄丸、宣痹汤、复方汉防己颗粒等。该文对防己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进行了综述,为中药防己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二、汉防己的实验研究和临床应用(综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汉防己的实验研究和临床应用(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1)汉防己甲素联合化疗治疗急性髓系白血病的临床研究及诱导细胞株MV411增殖凋亡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缩略词表
前言
第一部分 临床研究
    1.临床资料
    2.研究方法
    3.研究结果
    4.讨论
    5.不足与展望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
    1.实验材料
    2.研究方法
    3.统计学分析
    4.研究结果
    5.讨论
    6.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综述 汉防己甲素治疗FLT3-ITD(+)急性髓系白血病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2)大黄?虫丸基于TGF-β1/Smad信号通路抑制矽肺纤维化的作用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前言
    1 矽肺流行病学
    2 矽肺发病机制简述
    3 TGF-β1/Smad信号通路及其在矽肺纤维化发病中的重要性
    4 中医对矽肺的认识
    5 大黄?虫丸的简述
    6 本实验的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图
第一部分 :小鼠矽肺纤维化模型造模方案的确定
    1 实验材料
        1.1 实验动物及分组
        1.2 主要仪器与试剂
        1.3 其他器材
    2 实验方法
        2.1 实验前准备
        2.2 四种造模方法
        2.2.1 暴露气管注射法
        2.2.2 气管插管法
        2.2.3 鼻腔滴入法
        2.2.4 静式染毒法
        2.3 取材
        2.4 数据统计分析
    3 实验结果
        3.1 小鼠一般情况及肺组织形态学
        3.2 小鼠存活率
        3.3 体重及肺脏系数
        3.4 小鼠肺组织HE和 Masson染色结果
    4 第一部分实验结论
第二部分 :大黄?虫丸对矽肺纤维化小鼠的作用机制研究
    1 实验材料
        1.1 实验动物
        1.2 主要仪器
        1.3 主要试剂和耗材
    2 动物实验方法
        2.1 动物模型制备及分组
        2.2 大黄?虫丸药液制备
        2.3 动物给药干预
        2.4 动物标本采集及处理
        2.5 Elisa法检测动物血清HYP、TNF-α、IL-6、IL-1β的含量
        2.6 小鼠肺组织病理切片及HE、Masson染色操作方法
        2.7 Western-Blot操作方法
        2.7.1 实验仪器
        2.7.2 化学试剂
        2.7.3 抗体
        2.7.4 相关试剂的配制
        2.7.5 具体实验步骤
        2.7.6 实验结果
        2.8 实时定量PCR操作方法
        2.8.1 实验仪器
        2.8.2 化学试剂及耗材
        2.8.3 具体实验步骤
    3 动物实验结果
        3.1 小鼠一般情况
        3.2 肺脏系数
        3.3 小鼠肺组织病理结果
        3.4 Elisa法检测HYP、TNF-α、IL-6、IL-1β结果
        3.5 Western-Blot法检测TGF-β1/Smad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水平
        3.6 RT-PCR法检测TGF-β1/Smad通路相关基因表达水平
    4 动物实验小结
第三部分 :大黄?虫丸对SiO2诱导的矽肺纤维化细胞模型作用机制研究
    1 实验方法
        1.1 含药血清的制备
        1.2 串联质谱法检测含药血清中三种主要指标成分
        1.2.1 仪器与试剂
        1.2.2 方法
        1.2.2.1 样品制备
        1.2.2.2 对照品溶液制备
        1.2.2.3 分析条件
        1.2.3 样品测定结果
        1.2.4 讨论
        1.3 细胞培养
        1.3.1 实验材料
        1.3.1.1 实验细胞
        1.3.1.2 主要仪器
        1.3.1.3 主要试剂和耗材
        1.3.2 细胞复苏
        1.3.3 细胞培养
        1.3.4 细胞传代
        1.3.5 细胞计数
        1.3.6 细胞冻存
        1.3.7 细胞模型建立
        1.3.8 分组及给药
        1.3.9 CCK8检测细胞活性
        1.3.10 Elisa检测方法
        1.3.11 Western-Blot操作方法
        1.3.12 细胞免疫荧光操作方法
    2 细胞实验结果
        2.1 细胞一般情况
        2.2 CCK8检测细胞活性
        2.3 Elisa法检测细胞上清TNF-α、IL-6、IL-1β结果
        2.4 Western-Blot检测TGF-β1/Smad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水平
        2.5 细胞免疫荧光检测结果
    3 细胞实验小结
第四部分 :总结与讨论
    1 动物模型的评价
    2 阳性药物的选择
    3 各实验指标的结果分析
        3.1 小鼠肺脏系数的分析
        3.2 HYP、TNF-α、IL-6、IL-1β结果分析
        3.3 TGF-β1/Smad通路相关蛋白及基因结果分析
        3.4 大黄?虫丸治疗作用与时间、剂量的关系
    4 中医对矽肺的辨证治疗
        4.1 矽肺的中医病名
        4.2 矽肺的中医病机分析
    5 大黄?虫丸方解及作用机制讨论
第五部分 结论
第六部分 创新点
第七部分 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大黄?虫丸的现代临床运用及治疗多脏器纤维化疾病的研究进展
    1 大黄?虫丸的方源及古代文献研究
    2 大黄?虫丸方义分析
    3 大黄?虫丸现代临床运用范围
    4 大黄?虫丸用于治疗脏器纤维化的研究进展
        4.1 关于大黄?虫丸治疗肝纤维化的临床及实验研究
        4.2 关于大黄?虫丸治疗肾纤维化的研究现状
        4.3 关于大黄?虫丸治疗其他脏器纤维化的研究现状
    5 总结
    参考文献
致谢
附件: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着及科研成果

(3)雾化吸入汉防己甲素治疗肺纤维化的药效及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名词对照表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1 肺纤维化概述
    2 汉防己甲素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
    前言
    第一章 雾化吸入Tet对博来霉素所致肺纤维化大鼠的药效学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第二章 Tet对博来霉素所致肺纤维化大鼠的机制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第三章 TGF-β_1对A549,MRC-5,PMVEC细胞的作用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第四章 Tet治疗肺纤维化的体外机制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4)用于痛风病治疗的中药潜在肝损伤成分的作用机制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综述一 中草药相关肝损伤研究进展
    综述二 计算机模拟方法在药物安全性研究中的应用进展
    综述三 痛风治疗现状与中药的应用进展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
    前言
    第一章 用于痛风病治疗的中药的肝损伤成分、靶点、通路挖掘
        实验1 用于痛风病治疗的中药肝损伤成分的核心靶点及关键通路挖掘
        实验2 用于痛风病治疗的中药潜在肝损伤成分的初步考察及筛选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二章 用于痛风病治疗的中药潜在肝损伤成分的毒性作用及机制探讨
        实验3 潜在肝损伤成分毒性作用及核心靶点验证
        实验4 抑制剂反证潜在肝损伤成分的作用机制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总结与展望
    1. 总结
    2. 创新点
    3. 展望
致谢
个人简历

(5)汉防己甲素现代药理作用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抗肿瘤
    1.1 细胞毒性
    1.2 诱导凋亡
    1.3 诱导自噬
    1.4 抑制肿瘤细胞迁移和侵袭
    1.5 细胞周期阻滞
    1.6 逆转多重耐药性
2 防治多种纤维化疾病
    2.1 抗肺纤维化
    2.2 抗肝纤维化
    2.3 其他纤维化疾病
3 抗炎
4 与其他药物的协同作用
5 其他
    5.1 对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5.2 对神经系统的影响
    5.3 其他
6 总结与展望

(6)康复新液联合积雪苷霜软膏治疗增生性瘢痕临床与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引言
临床疗效观察
    1 研究对象
    2 病例选择标准
    3 研究方法
    4 疗效指数
    5 临床疗效判定标准
    6 不良反应
    7 统计学方法
兔耳增生性瘢痕实验研究
    1 实验材料
    2 实验方法
    3 观察指标
    4 统计学方法
研究结果
    1 临床疗效观察结果
    2 兔耳增生性瘢痕实验结果
讨论
    1 中医学对该病的认识
    2 西医对该病的认识
    3 康复新液与增生性瘢痕
    4 积雪苷与增生性瘢痕
    5 结果分析
结论
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附录
论文着作
致谢

(7)香莲方对咪康唑抗念珠菌增效作用的临床和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目录
引言
第1章 文献研究
    1.1 中医学对VVC的认识
        1.1.1 含义渊源
        1.1.2 带下病的病因病机
        1.1.3 带下病的治疗
        1.1.4 阴痒的病因病机
        1.1.5 阴痒的治疗
    1.2 现代中医药治疗VVC特色
    1.3 现代中药抗真菌的实验室研究
        1.3.1 单味中药抑菌实验
        1.3.2 中药复方抑菌试验
        1.3.3 问题与不足
    1.4 抗菌增效的相关研究
        1.4.1 TMP对单味中药的抗菌增强作用
        1.4.2 TMP对复方中药的抗菌增效作用
        1.4.3 汉防己甲素对抗真菌药增效作用的体外研究
        1.4.4 汉防己甲素对抗真菌药增效作用的体内研究
        1.4.5 汉防己甲素对抗真菌药增效作用的临床研究
        1.4.6 汉防己甲素对抗真菌药增效作用的机制研究
    1.5 小结
    1.6 现代医学对VVC的研究
        1.6.1 VVC的定义、诊断、鉴别诊断
        1.6.2 VVC流行病学研究
        1.6.3 VVC的病因研究
        1.6.4 发病机制研究
        1.6.5 VVC的治疗
        1.6.6 VVC的预防
        1.6.7 小结
    1.7 关于咪康唑的相关研究
        1.7.1 咪康唑的药理作用
        1.7.2 咪康唑栓的临床研究
    1.8 香莲方的相关研究成果
第2章 临床研究
    2.1 试验设计
    2.2 研究对象
        2.2.1 研究对象来源
        2.2.2 单纯性VVC诊断标准
        2.2.3 单纯性VVC纳入标准
        2.2.4 单纯性VVC排除标准
        2.2.5 病例的脱落与处理
        2.2.6 研究病例的终止
    2.3 治疗方案
        2.3.1 试验药品
        2.3.2 用药方法
    2.4 观察指标
        2.4.1 一般记录项目
        2.4.2 临床症状、体征评分
        2.4.3 真菌学疗效
        2.4.4 评分标准
        2.4.5 安全性指标
    2.5 不良事件观察与分析
        2.5.1 研究预期的不良反应
        2.5.2 不良反应处理方案
        2.5.3 不良事件报告
    2.6 疗效与安全性评价
        2.6.1 主要疗效标准
        2.6.2 次要疗效标准
        2.6.3 安全性评价
    2.7 统计分析方法
    2.8 治疗结果
    2.9 结果
        2.9.1 按照主要疗效标准
        2.9.2 按照次要疗效标准
    2.10 安全性评价
    2.11 讨论
        2.11.1 临床纳入患者情况分析
        2.11.2 香莲栓组成及方义分析
        2.11.3 外阴阴道念珠菌病治疗后疗效评价标准的规范化
        2.11.4 香莲栓的临床疗效分析
        2.11.5 香莲栓和咪康唑栓的临床疗效存在的问题分析
    2.12 结论
第3章 实验室研究
    3.1 材料
        3.1.1 标本来源
        3.1.2 实验用药物
        3.1.3 培养基
        3.1.4 其他材料及器械,均有本院真菌实验室提供
        3.1.5 试验用药物储存液配制
        3.1.6 质控菌株
    3.2 实验方法
        3.2.1 培养和鉴定
        3.2.2 菌悬液的制备
        3.2.3 实验步骤
        3.2.4 判定最小抑菌浓度
    3.3 结果
        3.3.1 质控结果
        3.3.2 作用于临床15株白念珠菌MIC结果
        3.3.3 光滑念珠菌的实验室研究
        3.3.4 三种药物单用作用两种真菌的MIC值比较
        3.3.5 联合用药效果评价
        3.3.6 结果
    3.4 讨论
        3.4.1 香莲方中选用黄连煎液的原因
        3.4.2 选择光滑念珠菌的原因
        3.4.3 结果分析
        3.4.4 存在的问题分析
        3.4.5 本实验和前期研究结果的分析
    3.5 结论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英文缩略语
    附录2:诊断标准、纳入/排除/剔除标准等相关标准
    附录3:病例观察表及评分量表
    附录4:知情同意书
    附录5:知情同意书副本
    附录6:临床患者统计表
    附录7:实验室照片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8)汉防己碱联合植入用缓释氟尿嘧啶对胃癌细胞原位移植615小鼠的治疗效果及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附图
附表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汉防己碱对肿瘤细胞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9)浙贝黄芩汤对急性髓系白血病化疗敏感性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综述一 中药逆转白血病细胞多药耐药机制的研究进展
        1 白血病细胞多药耐药的机制
        2 单味中药及其活性成分逆转白血病细胞多药耐药的研究现状
        3 中药复方逆转白血病细胞多药耐药的研究现状
        4 中药与西药逆转剂的联合应用
        5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综述二 Wip1与肿瘤发生发展及耐药关系的研究进展
        1 Wip1基因的致癌特性
        2 Wip1基因在人类恶性肿瘤中的表达
        3 Wip1基因促进肿瘤发生的机制
        4 Wip1表达的调控
        5 Wip1与肿瘤耐药
        6 Wip1高表达与肿瘤患者预后的关系
        7 Wip1抑制剂的研究现状
        8 结语
        参考文献
前言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
    实验一 浙贝黄芩汤提取物对HL60、HL60/ADR细胞增殖及耐药的影响
        1 实验材料
        2 实验方法
        3 统计学分析
        4 结果
        5 结论
        6 讨论
    实验二 Wip1在难治性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外周血细胞中的表达
        1 实验材料
        2 实验方法
        3 统计学分析
        4 结果
        5 结论
        6 讨论
    实验三 浙贝黄芩汤醇提取物对白血病细胞凋亡的影响以及与Wip1相关性研究
        1 实验材料
        2 实验方法
        3 统计学分析
        4 结果
        5 结论
        6 讨论
    实验四 浙贝黄芩汤醇提取物逆转白血病细胞耐药与Wip1相关性研究
        1 实验材料
        2 实验方法
        3 统计学分析
        4 结果
        5 结论
        6 讨论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个人简介

(10)防己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化学成分
2 药理作用
    2.1 抗炎作用
    2.2 抗病原微生物
    2.3 对心血管的作用
        2.3.1 抗心肌损伤
        2.3.2 抗心律失常
        2.3.3 抗高血压
    2.4 抗肿瘤作用
    2.5 抗纤维化及胶原增生
        2.5.1 抗肝纤维化
        2.5.2 抑制瘢痕
        2.5.3 抗矽肺
3 临床应用
    3.1 防己茯苓汤
    3.2 防己黄芪汤
    3.3 己椒苈黄丸
    3.4 宣痹汤
    3.5 复方汉防己颗粒
    3.6 其他
4 总结与展望

四、汉防己的实验研究和临床应用(综述)(论文参考文献)

  • [1]汉防己甲素联合化疗治疗急性髓系白血病的临床研究及诱导细胞株MV411增殖凋亡的实验研究[D]. 赵青. 山西中医药大学, 2019(01)
  • [2]大黄?虫丸基于TGF-β1/Smad信号通路抑制矽肺纤维化的作用机制研究[D]. 吴丽娟.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20(02)
  • [3]雾化吸入汉防己甲素治疗肺纤维化的药效及机制研究[D]. 席苑.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20(01)
  • [4]用于痛风病治疗的中药潜在肝损伤成分的作用机制初探[D]. 李凡.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8(08)
  • [5]汉防己甲素现代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 席苑,张海静,叶祖光,张广平. 中国中药杂志, 2020(01)
  • [6]康复新液联合积雪苷霜软膏治疗增生性瘢痕临床与实验研究[D]. 杨文星. 云南中医药大学, 2020(01)
  • [7]香莲方对咪康唑抗念珠菌增效作用的临床和实验研究[D]. 吴盘红.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3(10)
  • [8]汉防己碱联合植入用缓释氟尿嘧啶对胃癌细胞原位移植615小鼠的治疗效果及机制研究[D]. 石鑫. 河北医科大学, 2015(08)
  • [9]浙贝黄芩汤对急性髓系白血病化疗敏感性的影响[D]. 杨臻.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6(08)
  • [10]防己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研究进展[J]. 王蓉,马腾茂,刘飞,高慧琴. 中国中药杂志, 2017(04)

标签:;  ;  ;  ;  ;  

汉方机的实验研究与临床应用(综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