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预算会计观念的转变

论预算会计观念的转变

一、试谈预算会计的观念转变(论文文献综述)

李德杰[1](2021)在《新收入准则对建筑企业财务核算影响及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新的时代发展背景之下,也对建筑企业提出了新的要求。建筑工程的建设会涉及到大量的资金和物资的流动,需要建立收入准则来进行建筑企业财务核算。新收入准则的实施对绝大多数的建筑企业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为了帮助建筑企业能够更好地开展财务核算工作,就需要更加深入地了解新收入准则,使得新收入准则能够和建筑企业的日常运营相互结合起来。本文针对新收入准则对建筑企业财务核算的影响进行研究,并且结合建筑企业财务核算工作的内容和工作质量,提出了一些对策。

李海燕[2](2021)在《完善我国国有企业财会监督的建议》文中指出国有企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之一。科学系统开展财会监管工作,是现代国有企业进行内部科学治理、顺利开展生产经营活动的关键保证。国内外经济大环境变化加快,我国逐步加大国有企业变革步伐,深化企业改革创新,由于国内外经济大环境迅速变化,企业内部财会监管工作的弊端展露无疑。基于此,本文系统探究我国国有企业财会监督问题,并提出针对性建议。

邱凤莲[3](2021)在《新收入准则对建筑施工企业会计核算的影响》文中指出企业会计准则新收入准则的发布与实施,对企业收入的会计核算进行了部分修订,建筑施工领域的会计核算在此过程中也受到了不小的影响。为确保建筑施工企业财务人员能正确领悟新准则的精髓,强化其对企业产生的积极促进作用,相关管理人员纷纷对新收入准则展开了详细的分析。本文从新收入准则的施行背景角度展开新收入准则对施工企业会计核算工作的影响的分析、讨论,

詹博文[4](2021)在《武汉百分享公司财务管理问题与应对策略探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徐勇辉[5](2021)在《基于大智移云技术的A企业集团全面预算管理优化研究》文中提出

童晶晶[6](2021)在《GS公司内部控制体系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鲁芳华[7](2021)在《政府预算绩效评价研究 ——以陕西省A市教育发展专项资金为例》文中认为

陈凯[8](2021)在《中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预决算差异研究》文中认为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要适应这一新的功能和定位,因此当前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现代财政制度。而预算作为财政制度的核心内容,必然要在国家治理中发挥重要的角色。作为现代财政制度基础的现代预算制度,其目标是“建立全面规范透明、标准科学、约束有力的预算制度,全面实施绩效管理”。现代预算制度的基本要素是内容完整、编制科学、执行规范、监督有力、讲求绩效和公开透明,而现代预算制度最直接表现形式就是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和预算执行的规范性。预决算差异作为预算编制和执行的直接结果,对于充分把握预算管理水平,发现预算编制、执行、监督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具有重要参考价值。本文立足于中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预决算差异的典型事实,深入分析预决算差异的整体特征和结构特征。在系统呈现预决算差异特征事实的基础上,归纳总结预决算差异的属性,对其形成机制和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探究影响我国预决算差异的主要因素。首先,全方位、多角度明确一般公共预算支出预决算差异的典型特征和演变趋势。结合我国一般公共预算体系,分别从总量层面、结构层面、区域异质性层面等不同角度对预决算支出差异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其次,根据预决算差异背后的逻辑,归纳总结预决算差异的属性,并结合我国预算功能取向,为客观认识预决算差异奠定理论基础;同时充分借鉴已有文献的研究成果,并根据预算编制、执行和监督各阶段的全周期运行特点,从“预算过程+预算结构”两个维度梳理出可能影响预决算差异的技术因素、制度因素、政策因素、经济因素、管理因素、主体互动因素,并借助实证分析框架进行实证检验。第三,基于回归方程的分解法,分别利用基于R2的夏普利值分解和MQ指数测度不同因素对预决算差异的贡献度,探寻预决算差异的主要来源,充分认识我国预算管理中存在的薄弱环节。第四,总结一般公共预算支出预决算差异的内部动态特征,结合从年初预算--调整预算--决算的预算周期,分析预决算差异在年度内普遍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倒V型模式的原因。最后,通过借鉴美、法、日等国的预算编制和执行实践经验,更清晰认识我国政府预算管理过程中存在的缺陷,推动我国的预决算差异管理制度不断完善。本文的主要结论是:(1)各级政府预决算差异具有普遍性,且存在结构性差别。整体特征分析发现:2013年以来我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预决算差异规模均大于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超支成为预决算差异的突出表现形式;2011年以后预决算差异度出现下降,但绝对规模不降反增,2017年支出预决算差异规模超过2011年达到新高;地方层面的预决算差异规模和差异度均高于中央;省级预决算差异、调整差异和执行差异三者呈倒“V”形,调整差异通常为正,执行差异通常为负,但是决算数通常仍会大于年初预算数。结构特征分析发现:支出科目越细化预决算差异越大,离散程度越高;中央预决算差异稳定度更高,且在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农林水支出、交通运输支出和节能环保支出等科目预决算差异较大,而地方在一般公共服务、城乡社区支出、节能环保支出、农林水支出等科目预决算差异较大;项目支出预决算差异总体大于基本支出预决算差异。区域特征分析发现,调整差异的区域特征明显,但执行差异的区域特征并不明显,其中东部地区调整差异更小,因此总体来看东部地区预决算差异小于中西部地区。(2)预决算差异具有普遍性、不可预知性、非对称性、成因多样性、适度性,要客观认识预决算差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预决算差异具有的五大属性决定了预决算差异的复杂性,因此认识预决算差异不能一概而论,要从导致预决算差异的主要成因出发,分类视之,即理性认识客观因素,主动化解不合理因素,鼓励支持节支因素。基于“预算过程+预算结构”二维逻辑框架,将预决算差异的成因归类为六类——技术因素、制度因素、政策因素、经济因素、管理因素和主体互动因素。(3)通过预算管理主体间的博弈分析发现,财政部门、支出部门和监督部门之间的互动行为影响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和执行的规范性,进而影响预决算差异。预算编制过程中,影响支出部门与财政部门之间的博弈均衡的因素有:财政部门对部门预算的削减比例、财政部门审核预算的成本、支出部门虚报预算的成本、财政部门和支出部门的信息不对称从程度会影响预算编制过程的均衡结果。支出部门之间的博弈表明,由于预算规模既定,社会获得公共物品与服务的总量也是一定的,而这种竞争活动是需要相应成本的,其最终结果应该是某种“负和”的社会损失。预算监督过程中,通过分析是否财政结余的博弈过程发现,均衡结果与监督部门对未及时结余的惩罚力度F、实质结余资金规模B、结余后第二年度的削减规模、支出部门选择不结余的处理成本、监督部门选择监督的成本有关。(4)通过静态和动态面板模型对技术因素、制度因素、政策因素、经济因素、管理因素的回归发现,经济不确定程度、转移支付占比、晋升压力、政策不确定性、潜在GDP增长率、财政收入增速、财政支出结构、财政透明度会显着影响预决算差异。内部动态特征分析结果表明,由于各因素的作用路径不同,对调整差异和执行差异的影响存在不同,部分因素在调整差异中显着而执行差异中不再显着——经济预测偏差、财政收入增速和财政透明度,部分因素在调整差异中不显着而预算执行差异中显着——经济不确定程度、财政分权、政策不确定性、潜在GDP增长率、人均GDP。(5)通过利用Shapely分解和MQ指数对预决算差异影响因素的贡献度分解,发现我国的预决算差异最主要的来源是制度因素和管理因素,并同时受到经济因素影响。其中制度因素主要作用于影响调整差异,管理因素在执行差异中的作用更为明显。(6)预决算差异的成因具有地区异质性,通过分析发现东部地区贡献度最高的三个因素分别为官员晋升压力、财政收入增速、财政分权;中部地区贡献度最高的三个因素分别为财政分权、人均GDP和转移支付占比;而西部地区贡献度最高的三个因素分别为财政收入增速、经济增速和转移支付占比。时间异质性分析发现,随着时间的延续,影响因素结构存在一些规律性变动——转移支付的贡献度呈下降趋势,宏观经济预测差异的贡献度呈上升趋势。总体来说,我国各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普遍存在不同程度的预决算差异。我们要客观认识预决算差异,分类施策——“理性认识客观因素,主动化解不合理因素,鼓励支持节支因素”,以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执行效率,更好履行政府受托责任。要认识到我国当前阶段预决算差异的主要成因是制度性因素和管理因素,以及预算调整差异和预决算执行差异性质的不同,未来需不断优化制度并强化预算管理。具体政策建议为:一是不断完善我国现行的法律制度,加强财政预算法治化建设。二是加强各项制度有效衔接,进一步完善我国财政体制,理顺政府间收支责任,完善转移支付制度。三是提高预算编制科学性,加强中期财政规划管理,提高宏观预测能力,并进一步完善预算管理,加快推进项目支出标准建设,进一步规范预算编制。四是进一步规范预算执行管理,规范预算调整流程,建立预算调整控制机制。五是优化制度设计,协调预算主体良性互动,完善预算监督体系,营造公开透明预算环境。六是强化绩效意识,将预决算差异纳入预算绩效管理。

孔静[9](2021)在《我国国有企业并购后财务整合研究 ——以神华集团并购国电集团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并购能够帮助企业基于战略需求进行有效扩张,让企业资源得以有效配置,是市场经济不断进步的一种体现。谈判过程中能否达成一致协议不是衡量并购是否成功的唯一标准,还要看并购后能否有效整合。而财务整合是并购后整合的重要一环,财务整合成功与否,会对企业并购后发展得如何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并购后,企业应立即着手开展财务整合,在整合前,要充分审查被并购企业财务状况;整合过程中,要按照整合内容一一开展;整合后,要对被并购企业实施有效的财务控制。唯有如此,才能助推企业并购行为的成功,真正实现财务协同效应,让资源得以最优配置,提高企业财务管理和经营效率,控制企业财务风险,进而增加企业的竞争力、提高市场占有率、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除此之外,企业还要通过对并购后的财务整合效果进行有效评价,及时发现企业中存在的问题,解决问题,才能确保财务整合达到预期效果。我国制度背景特殊,国有企业对于我国的经济发展起着支柱性作用,可以说,国企发展得越好,我国经济的运行效率就越高,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效果就越好,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的推动作用就越强。而合并重组己成为我国国企改革的趋向所在,因此,研究国企并购后财务整合内容,为国企财务整合提供新思路正当其时。本文采用了理论与案例研究相结合的方式,主要研究了国有企业并购后财务整合的内容。首先,在文献综述部分,通过梳理前人关于国有企业并购重组和财务整合的相关研究成果,了解国内外目前研究动态。其次,介绍了企业并购和财务整合的概念及相关理论。然后详细地阐述国有企业财务整合的必要性、原则、具体内容和关键控制点。在案例分析部分,选取神华集团并购国电集团为案例研究对象,分析了神华集团和国电集团合并重组后具体从哪些方面开展财务整合,并从非财务指标方面和财务指标方面对财务整合后的效果进行评价。经过分析,发现通过一系列的财务整合举措,国家能源集团市场份额增加,核心竞争力提升,资产质量也较好。但是也存在债务负担较重、忽略文化整合等问题。最后,根据对案例的分析,梳理总结出我国国有企业在并购后财务整合过程中存在的共性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为我国国有企业财务整合提供参考借鉴。

黄文武[10](2021)在《企业家精神视野中的大学革新》文中研究说明这是一个持续变革的时代,任何组织及个人的发展都处在时代变革的潮流之中,大学的发展也不例外。在大变革时代需要对大学革新进行更深入的思考,对大学过去发展历程中的辉煌与没落、此时此刻面对的挑战与机遇以及未来发展的种种可能性统筹思考。基于对创新创业时代大学的转型发展、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改革进程中“为改革而改革”、“为政府政策背书而改革”以及“以排名为导向建设‘双一流’”等问题的反思,促使我们思考大学究竟应该在一种什么力量和精神的引领与推动下才能实现我们所期盼的高质量发展。论文选择以“企业家精神”作为研究大学革新的概念工具和理论视角,在文献梳理的基础上跳出经济学、管理学的视野,重新认识“企业家”和“企业家精神”的深刻内涵,彰显“企业家精神”对“大学革新”的解释力,进而探究“企业家精神”在推动大学革新中的历史意义和现实价值。研究的最终落脚点则在于揭示企业家精神在实践层面对大学革新所起到的具体作用,强调为了创造大学的未来需要特别重视以企业家精神引领大学革新,唯有激发企业家精神的力量以推动大学革新才能塑造大学的未来。研究首先基于“大历史观”的视野从纵向的维度考察从中世纪大学到现代创新创业型大学的历史进程中大学发展所展现出的企业家精神。基于历史的分析其目的在于强调对于以革新求生存图发展的大学而言,企业家精神不是外在于大学这一组织的,而是其本身持续发展应该具备的核心特征和品质。从历史的角度呈现企业家精神之于大学革新的意义和作用后,研究依据现实情景论证了企业家精神对于我们时代的大学革新之所以重要的原因。立足时代变革的大环境,强调当下的大学革新所涉及的技术变革和制度创新需要企业家精神;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企业家精神之于大学范式革命的重要性。在明确了企业家精神对大学革新的重要性,并对大学革新的过程从企业家精神的视角加以阐述后,需要追问的是大学革新需要怎样的企业家精神。研究则主要运用案例分析方法,从国家的企业家精神、组织的企业家精神和个人的企业家精神三个维度进行较为详细的阐释。在横向上从大学革新的丰富事例中选取具有典型意义的案例来说明这三种企业家精神之于大学革新的意义,即为了更好地把握大学发展的未来,需要个人的、组织的、国家的企业家精神的共同作用。在理论层面充分阐述了“企业家精神”对于大学革新的重要意义和作用后,研究的重点在于凸显企业家精神对大学革新在组织结构、制度、管理模式以及行动方式等实践层面的影响。企业家精神引领下的大学革新展现出一个更加开阔的视野,既超越组织发展历史/传统的范畴,又突破校园的围墙。企业家精神引领和推动大学革新实践就体现在激励学科知识生产和学术创业、加快学科-专业-产业链建设、促进大学创新创业治理以及推动大学创新创业社区建设等几个方面。同时,研究还结合当前我国高等教育领域“双一流”建设实践,分析企业家精神在这个过程中如何发挥重要作用以更好地实现大学发展目标。当前,“双一流”建设在很大程度上由政府政策驱动,强调走向卓越的大学更应该重视企业家精神的引领,并从个人的企业家精神、组织的企业家精神和国家的企业家精神三个维度阐明了“企业家精神”之于“双一流”建设的作用。

二、试谈预算会计的观念转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试谈预算会计的观念转变(论文提纲范文)

(1)新收入准则对建筑企业财务核算影响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新收入准则的主要变化内容
    (一)收入确定时间点的变动
    (二)施工进度计量方式的变动
二、将新收入准则运用到建筑企业之中的重要性
    (一)凸显了财务核算工作的有效性
    (二)了解合同的经济实质
    (三)加强财务成本管控效果
三、新收入准则下开展建筑企业财务核算工作的策略
    (一)转变财务核算的思想,建立健全的风险控制体系
    (二)按照“五步法”模型的规定开展财务核算工作
    (三)重视设计和施工合同的管理,落实财务审核工作
四、结束语

(2)完善我国国有企业财会监督的建议(论文提纲范文)

一、财会监督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主体不清
    (二)监督方式单一
    (三)多种监督交叉,标准不一
    (四)重视程度不够
二、完善国有企业财会监督的建议
    (一)强化依法治企理念
    (二)构建有效监督环境
    (三)建设全面风险防控体制
    (四)建立全程监督流程
    (五)完善考核激励机制
    (六)强化职业道德素养
    (七)强化财会信息建设
    (八)强化监督合作
三、结束语

(3)新收入准则对建筑施工企业会计核算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新收入准则施行的必要性
    对企业多元化收入进行了整合
    增进建筑业与金融业共同发展
    推动会计准则的国际化发展
新收入准则对施工单位会计核算的影响
    收入确认方式变化
    收入确认时点变化
    项目进度度量方法变化
施工单位对收入准则调整的应对措施
    促进企业业财融合
    强化合同规范管理
    增进对企业价值链的管控
    提升人员团队建设
结语

(8)中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预决算差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问题的提出
        1.1.3 研究意义
    1.2 研究目标与思路
        1.2.1 研究目标
        1.2.2 研究思路
    1.3 研究内容、框架及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相关概念的界定
        1.4.1 预决算差异
        1.4.2 预算调整差异和执行差异
        1.4.3 预决算差异度
    1.5 本文创新与不足
        1.5.1 本文研究创新
        1.5.2 本文研究不足
2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2.1 预决算差异的文献综述
        2.1.1 国外文献研究综述
        2.1.2 国内文献研究综述
        2.1.3 文献评述
    2.2 预决算支出差异分析的理论基础
        2.2.1 委托代理理论
        2.2.2 官僚预算最大化理论
        2.2.3 晋升竞争理论
        2.2.4 政府预算管理相关理论
3 一般公共预算支出预决算差异的典型事实分析
    3.1 一般公共预算管理的制度现状分析
        3.1.1 预算编制的制度现状
        3.1.2 预算执行的制度现状
        3.1.3 决算审查的制度现状
        3.1.4 结转结余的制度现状
        3.1.5 其它相关制度现状
    3.2 一般公共预算支出预决算差异的整体特征分析
        3.2.1 全国层面
        3.2.2 中央与地方层面
        3.2.3 省级层面
        3.2.4 部门预算层面
    3.3 一般公共预算支出预决算差异的结构特征分析
        3.3.1 全国层面
        3.3.2 中央与地方层面
        3.3.3 省级层面
    3.4 一般公共预算支出预决算差异的区域特征分析
    3.5 中国预决算差异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3.5.1 法律体系尚不完善,立法层级不够高
        3.5.2 制度建设缺乏系统性,调整差异较大
        3.5.3 公共决策与预算衔接不畅
        3.5.4 部门自由裁量权缺乏有效约束
        3.5.5 预算管理不完善,预算执行监管不到位
        3.5.6 约束机制不健全,未充分纳入绩效管理
    3.6 本章小结
4 一般公共预算支出预决算差异的属性分析及成因研究
    4.1 预决算差异的属性分析
        4.1.1 普遍性
        4.1.2 不可预知性
        4.1.3 非对称性
        4.1.4 成因的多样性
        4.1.5 适度性
    4.2 中国预决算差异的基本判断
    4.3 预决算差异的分析框架及影响因素分析
        4.3.1 技术因素
        4.3.2 制度因素
        4.3.3 政策因素
        4.3.4 经济因素
        4.3.5 管理因素
        4.3.6 主体互动因素
    4.4 预决算差异管理的客观定位
    4.5 本章小结
5 一般公共预算支出预决算差异的主体博弈分析
    5.1 预决算差异的主体博弈概述
    5.2 预算编制:支出部门与财政部门之间的博弈
        5.2.1 支出部门与财政部门的完全信息静态博弈
        5.2.2 部门预算编制的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
        5.2.3 不完全信息两期序贯博弈(部门预算博弈策略)
    5.3 预算编制:支出部门之间的博弈
        5.3.1 博弈特点
        5.3.2 策略空间
        5.3.3 模型的建立与推导
        5.3.4 均衡分析
    5.4 预算监督:支出部门与监督部门之间的博弈
        5.4.1 博弈特点
        5.4.2 策略空间
        5.4.3 模型的建立与推导
        5.4.4 均衡分析
    5.5 影响因素分析与政策启示
        5.5.1 主体博弈因素分析
        5.5.2 政策启示
6 一般公共预算支出预决算差异影响因素实证检验分析
    6.1 回归模型设定
        6.1.1 静态面板模型
        6.1.2 动态面板模型
    6.2 变量与数据来源说明
    6.3 预决算差异影响因素的实证结果
    6.4 预算调整差异和执行差异成因的实证结果
    6.5 时空异质性分析
        6.5.1 地区异质性分析
        6.5.2 时间异质性分析
    6.6 稳健性检验
    6.7 本章小结
7 一般公共预算支出预决算差异成因的贡献度分解
    7.1 测度贡献度的基本原理
        7.1.1 基于R~2的贡献度指标——夏普利值分解
        7.1.2 基于方差分解和均值分解的MQ指数
    7.2 预决算差异的贡献度分解
        7.2.1 基于R~2的贡献度指标
        7.2.2 基于方差分解和均值分解的MQ指数
    7.3 预决算差异贡献度的内部动态分析
        7.3.1 基于R~2的贡献度指标
        7.3.2 基于方差分解和均值分解的MQ指数
    7.4 时空异质性分析
        7.4.1 地区异质性分析
        7.4.2 时间异质性分析
    7.5 调整差异和执行差异的主要成因
        7.5.1 调整差异的成因分析
        7.5.2 执行差异的成因分析
    7.6 本章小结
8 预决算差异的国际比较研究
    8.1 美国
        8.1.1 美国联邦政府支出预决算差异状况
        8.1.2 美国预决算差异管理实践
    8.2 日本
        8.2.1 日本财政支出预决算差异状况
        8.2.2 日本预决算差异管理实践
    8.3 法国
        8.3.1 法国财政支出预决算差异状况
        8.3.2 法国预决算差异管理实践
    8.4 国际经验及启示
        8.4.1 健全法律体系,提高预算法治化水平
        8.4.2 预算编制科学精细,预算执行规范有序
        8.4.3 严控预算调整,强化监督问责
        8.4.4 预算信息充分公开,提高预算管理透明度
9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9.1 研究结论
    9.2 预决算差异管理的基本原则
        9.2.1 坚持预算法定原则
        9.2.2 坚持问题导向原则
        9.2.3 坚持权责一致原则
        9.2.4 坚持系统观念
    9.3 相关政策建议
        9.3.1 加强财政预算法治化建设
        9.3.2 加强统筹协调,推动各项制度有效衔接
        9.3.3 提高预算编制科学性,降低预算调整差异
        9.3.4 增强预算执行规范性,严控预决算执行差异
        9.3.5 完善预算监督约束体系
        9.3.6 预决算差异充分纳入绩效管理
参考文献
附录一:2016-2019年中央部门一般公共预算支出预决算差异情况(59个部门)
附录二:各国预算和决算相关数据
博士研究生期间科研成果
后记

(9)我国国有企业并购后财务整合研究 ——以神华集团并购国电集团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方法
第二章 文献综述
    第一节 国内外研究动态
        一、关于国企并购重组的文献综述
        二、关于财务整合的文献综述
    第二节 文献评述
第三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第一节 相关概念
        一、企业并购
        二、财务整合
    第二节 理论基础
        一、我国国有企业并购动因的理论分析
        二、协同论
        三、系统论
        四、核心竞争力理论
第四章 财务整合的思路与框架
    第一节 国有企业并购后财务整合的必要性
        一、财务整合是保持平稳运营的必然前提
        二、财务整合是发挥财务协同效应的必要条件
        三、财务整合是实现并购战略意图的重要保障
    第二节 国有企业并购后财务整合的原则
        一、灵活性原则
        二、协调性原则
        三、及时性原则
        四、成本效益原则
    第三节 国有企业并购后财务整合的内容
        一、财务管理目标的整合
        二、财务管理制度体系的整合
        三、会计核算体系的整合
        四、现金流转内部控制的整合
        五、资产整合
        六、债务整合
        七、业绩评价考核体系的整合
    第四节 财务整合的关键控制点
        一、整合前的财务审查
        二、整合后的财务控制
第五章 神华集团并购国电集团案例分析
    第一节 并购情况简介
        一、公司简介
        二、并购动机与并购过程
    第二节 重组后财务整合的内容
        一、确立清晰的财务管理目标,避免同业竞争
        二、完善财务管理制度体系,统一财务要求
        三、制定统一的会计核算体系,强化财务集中管控水平
        四、加强现金流转内部控制,建立资金集中管理模式
        五、整合同类业务资产,转让不良资产
        六、发行债券募集资金
        七、持续探索员工业绩评价考核体系
    第三节 财务整合效果评价
        一、从非财务指标方面评价财务整合效果
        二、从财务指标方面评价财务整合效果
    第四节 案例评价
        一、神华国电并购重组财务整合中存在的问题
        二、提升神华国电并购重组财务整合效果的建议
第六章 案例启示
    第一节 我国国有企业并购后财务整合中存在的问题
        一、对并购后企业财务整合的重视程度不够
        二、财务整合与其他整合割裂
        三、并购后财务管理体系运行效果不佳
        四、企业并购后对资本结构缺乏合理安排
    第二节 提升国有企业财务整合效果的措施与建议
        一、高度认识企业并购后财务整合的重要性
        二、进行全方位整合融合和内部改革
        三、建立统一的财务管理制度
        四、增强企业并购后存量资产的整合
参考文献
致谢

(10)企业家精神视野中的大学革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问题缘起与研究意义
        (一) 选题缘由
        1. 关于创新创业时代大学转型发展的审视
        2. 对高等教育整体改革的再思考
        3. 对“双一流”建设的反思
        (二) 研究意义
        1. 理论意义
        2. 实践意义
    二、 研究现状
        (一) 关于企业家及企业家精神的研究
        1. 关于企业家及企业家精神研究的整体性概述
        2. 关于企业家及企业家精神内涵和类型研究的述评
        (二) 关于大学革新的相关研究
    三、 基本概念
        (一) 企业家与企业家精神
        (二) 大学革新
    四、 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一) 研究目标
        (二) 研究内容
        (三)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五、 研究方法
        (一) 方法论基础
        (二) 研究方法
第一章 大学历史上的企业家精神
    第一节 中世纪大学的兴起与企业家精神
        一、 中世纪大学的制度构建
        二、 中世纪大学中的教师与学生
        三、 作为社会性组织的中世纪大学
    第二节 现代大学的创立与企业家精神
        一、 现代大学的早期发展
        二、 洪堡与柏林大学的创建
        三、 后洪堡时代现代大学的持续变革
    第三节 研究型大学的崛起与企业家精神
        一、 科研的兴盛与研究型大学典型模式的确立
        二、 美国研究型大学中的本科教育改革
        三、 走向服务社会的研究型大学
    第四节 创业型大学的繁荣与企业家精神
        一、 创业型大学中的商业性企业家精神
        二、 制度性企业家精神与创业型大学的发展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大学革新为什么需要企业家精神
    第一节 技术变革需要企业家精神
        一、 教育和技术的赛跑
        二、 教育技术革新需要企业家精神
        三、 外部技术环境变革与大学的企业家精神
    第二节 制度创新需要企业家精神
        一、 大学制度构建中的企业家精神
        二、 大学多重制度逻辑整合中的企业家精神
    第三节 大学范式革命需要企业家精神
        一、 范式与大学范式革命
        二、 创新创业:大学转型发展的新范式
        三、 以企业家精神推动大学范式革命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大学革新需要何种企业家精神
    第一节 个人的企业家精神与大学革新
        一、 哈珀的企业家精神与芝加哥大学的创建
        二、 艾略特的企业家精神与哈佛大学的转型
        三、 蔡元培的企业家精神与北京大学的再造
        四、 特曼的企业家精神与斯坦福大学的崛起
    第二节 组织的企业家精神与大学革新
        一、 麻省理工学院的组织企业家精神与创业型大学的兴起
        二、 香港科技大学的组织企业家精神与新型研究型大学的崛起
        三、 新加坡国立大学的组织企业家精神与“全球性知识企业”的塑造
    第三节 国家的企业家精神与大学革新
        一、 美国的国家企业家精神与世界一流大学的积聚
        二、 以色列的国家企业家精神与创业国度中的大学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企业家精神如何促进大学革新
    第一节 以企业家精神激励学科知识生产和学术创业
        一、 企业家精神与学科建设中“学术创业”的兴起
        二、 学科建设中知识生产与学术创业的统筹
        三、 企业家精神引领下的学科知识生产与学术创业整合
    第二节 以企业家精神加快学科-专业-产业链建设
        一、 企业家精神助推学科-专业-产业链创建
        二、 企业家精神与学科-专业-产业链的协同治理
        三、 大学学科-专业-产业链的发展趋势
    第三节 以企业家精神促进大学创新创业治理
        一、 大学治理:从正当到绩效
        二、 创新创业能力建设:大学有效治理的关键
        三、 为创新创业而治理:企业家精神推动大学治理模式变革
    第四节 以企业家精神推动大学创新创业社区建设
        一、 大学创新创业社区的内涵及其演进
        二、 大学创新创业社区的组织架构与运行模式
        三、 以企业家精神协同推进大学创新创业社区建设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以企业家精神引领“双一流”建设
    第一节 国家的企业家精神与“双一流”建设
        一、 提升政府政策运行效能:政策工具的动态整合
        二、 掌舵而不是划桨:包容性治理理念下的“府-学”关系重塑
        三、 建设创新创业型国家:创建以大学为中心的创新创业生态系统
        四、 重塑高等教育系统:以新发展格局引领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
        五、 塑造企业家式政府角色:从官僚主义行为转向企业家行为
    第二节 组织的企业家精神与“双一流”建设
        一、 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
        二、 以商业性企业家精神塑造新型“产-学”关系,增强大学资源创生能力
        三、 社会性企业家精神助推社会创业实践,突出大学社会责任感意识
        四、 企业家精神引领大学自我建构与革新,实现组织创新创业范式转型
    第三节 个人的企业家精神与“双一流”建设
        一、 以企业家思维代替排名思维,促进大学从优秀走向卓越
        二、 整合组织领导中的多重企业家角色,扩展大学社会关系网络
        三、 创建组织特色发展模式,形成大学独特竞争优势
        四、 科学制定组织战略规划,形塑大学未来发展愿景
    本章小结
结束语
    一、 论文完成的主要工作
    二、 创新之处、研究反思与展望
        (一) 创新之处
        (二) 研究反思与展望
主要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致谢

四、试谈预算会计的观念转变(论文参考文献)

  • [1]新收入准则对建筑企业财务核算影响及对策研究[J]. 李德杰. 财经界, 2021(36)
  • [2]完善我国国有企业财会监督的建议[J]. 李海燕. 财经界, 2021(33)
  • [3]新收入准则对建筑施工企业会计核算的影响[J]. 邱凤莲. 商业文化, 2021(19)
  • [4]武汉百分享公司财务管理问题与应对策略探究[D]. 詹博文. 长江大学, 2021
  • [5]基于大智移云技术的A企业集团全面预算管理优化研究[D]. 徐勇辉. 华东交通大学, 2021
  • [6]GS公司内部控制体系研究[D]. 童晶晶. 山东建筑大学, 2021
  • [7]政府预算绩效评价研究 ——以陕西省A市教育发展专项资金为例[D]. 鲁芳华.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1
  • [8]中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预决算差异研究[D]. 陈凯. 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 2021(10)
  • [9]我国国有企业并购后财务整合研究 ——以神华集团并购国电集团为例[D]. 孔静. 云南财经大学, 2021(09)
  • [10]企业家精神视野中的大学革新[D]. 黄文武. 南京师范大学, 2021

标签:;  ;  ;  ;  ;  

论预算会计观念的转变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