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亿万人的宠物──电视发明的前前后后(论文文献综述)
龚维忠[1](1996)在《亿万人的宠物──电视发明的前前后后》文中研究说明亿万人的宠物──电视发明的前前后后龚维忠人所周知,无线电收音机的应用早于电视机,但是将图像转换成电信号的研究比声音转换成电信号的研究还要早,这一事实却鲜为人知。1843年11月27日,33岁65英国青年电气—程师亚历山大·佩恩向英国专利部门郑重递交一...
李晓桦[2](2014)在《世纪病人》文中提出我的儿子多年前你说过我欠你一本书后来你又说你不记得你曾经说过这样的话——题记第一章1一个行将五十的爹,领着刚满十五的儿子,站在加拿大国,不列颠哥伦比亚省,温哥华市,西区——这所被叫做麦吉的中学门前。学校没有大门。也没有围墙。看上去不像是个学校。
钱进[3](2015)在《我国城镇化进程中公民思想道德建设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我国的城镇化发端于20世纪80年代初、几乎与改革开放同步,是一种从根本上改变中国的现代化恢宏工程,令世界瞩目,其进程至今大体上经历了五个发展阶段。它打破了中国人尤其是中国农民千年未变的谋求生存和发展的思维方式与行为方式,改变了他们固有的生存状态,震撼着人们安逸的心灵,震动着传统社会的伦理秩序,在取得辉煌成就包括人的思想道德观念方面的巨大进步的同时,也引发思想道德方面的诸多突出问题。突出问题,主要表现在国家观念和社会责任意识淡化、信奉利己主义、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守旧、公共生活的法制观念和社会公德意识淡薄、环境伦理失衡和生态道德意识缺失、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失落等。其危害集中表现在制造社会不和谐因素,影响深化改革和城镇化进程的质量。因此,必须在分析其成因的基础上提出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的历史性课题。出现突出问题的自身原因是城镇化发展不平衡,即重视人口与身份的城镇化而轻视和忽视人的思想道德观念的城镇化。系统分析,可以从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全面展开,而文化方面的主要原因则是传统道德文化存在的先天不足、不能适应从熟人社会走向陌生人社会的变革步伐、缺乏适应陌生社会需要的伦理认同、西方社会思潮和社会历史观念特别是自由主义和个人主义的消极影响。同时,与思想政治教育和伦理学等相关学科缺乏跟进城镇化的理论自觉、社会教育缺乏问题意识、不能充分正面应对思想道德领域突出问题,也很有关系。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来,党和国家一直高度重视公民道德建设,注重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看家本领”创新思想理论和道德观念,思想道德建设立足于“相适应”、“相协调”、“相承接”三维一体的总体理路,实行先进性与广泛性两种要求相结合的实践模式。这些都应当认真加以总结和传承,为城镇化进程中公民思想道德建设提供丰富的思想理论资源和实践经验。我国城镇化进程中公民思想道德建设的主要目标、任务和内容,是努力促使公民城镇化进程中确立现代国家观念和民主法制意识、培育践行现代生态伦理观念和生态道德习惯、具备适应现代社会公共生活的公德意识,以及适应城镇化新生活的新型家风等方面。我国城镇化进程公民思想道德建设的基本理路,是要将城镇化进程中公民思想道德建设列为全国公民思想道德建设的重点、实行德治与法治相结合、大力繁荣群众文化事业并凸显其间的思想道德内涵。基本途径,是要积极开展城镇化进程中公民思想道德建设的理论研究、完善和创建相关的法规、大力推进寓思想道德建设于民生工程的建设、开展城镇化进程中公民思想道德建设的实验和示范活动。主要方法,是要实行正面引导、明文禁止、群体讨论、个别约谈等。加强领导与管理,是我国城镇化进程中公民思想道德建设的根本保障。党和国家主管部门要有专项或相关的顶层设计,大力开展群众性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创建面向社区基层群众的思想指导师队伍,健全公民思想道德建设的领导管理体制和机制。
王崇[4](2015)在《百年汉语语体演变与社会变革关系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选取近代以来六种主要新兴语体,探讨汉语演变与社会变革之间的关系。这六种新兴语体是新民体、新诗、新民歌、大字报、新赋和微博。一方面探讨各语体与当时的社会变革的互动关系,凸显语体演变与社会变革的内在关联;另一方面,从篇章结构和构成语言的诸要素如语音、文字、词汇、句式、语法、修辞手法等入手,研究各类语体的特征。本文认为各种语言要素所共同表现的特点不仅是语体之所以成为语体的必备条件,而且也决定了各类语体的风格和功能。研究汉语语体演变不但不能回避这些要素,而且要对语体构成要素进行分析和概括,这样才能清楚地把握新生语体的区别性特征,探究出语体演变的语言内部原因,正确地梳理语体演变。研究各语体与当时社会变革的互动关系,是从两方面进行的,一方面,论证了社会变革是语体演变的主要原因,另一方面,分析了新兴语体对社会变革的推动作用。需要说明的是,本文所谓的“推动作用”,包括正面和负面两个方面。像新民体、新诗、新赋、微博等语体,其对社会变革的积极作用是显而易见的,而像新民歌和大字报两种语体,由于所关联的“社会变革”本身的负面性质,它们对社会生活本身的作用,无疑是消极的。但由于本文研究的对象是语体而非社会变革,所以对其消极作用也只能是点到为止。本文的主要结论是:社会变革是语体演变的根本原因,语体演变是有规律可循的,揭示语体演变的社会原因,发掘语体演变的规律,描述新生语体的语体特征,是社会语言学的重要任务。
二、亿万人的宠物──电视发明的前前后后(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亿万人的宠物──电视发明的前前后后(论文提纲范文)
(2)世纪病人(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第二章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第三章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第四章 |
1 |
2 |
3 |
4 |
5 |
第五章 |
1 |
2 |
3 |
4 |
5 |
第六章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第七章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外一章 |
尾声 |
(3)我国城镇化进程中公民思想道德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我国城镇化进程动因及过程概述 |
(一)城镇化的起步与动因 |
(二)城镇化的五个发展阶段 |
(三)城镇化目前的程度和水平 |
(四)我国城镇化与西方发达国家城镇化之比较 |
二、相关基本概念的学理考察与界说 |
(一)城镇化 |
(二)人的城镇化 |
(三)公民 |
(四)公民思想道德突出问题 |
(五)思想道德建设 |
三、我国城镇化进程中公民 思想道德建设之相关研究的情况综述 |
四、本选题研究的创新之处及意义与价值 |
(一)创新之处 |
(二)理论意义 |
(三)实践价值 |
五、本课题研究的基本理论依据、手段与技术路线 |
(一)本课题研究的主要理论依据 |
(二)采用的主要研究手段与技术路线 |
第一章 我国城镇化进程中公民思想道德的突出问题及危害 |
一、国家观念和社会责任意识淡化 |
(一)小农自由主义 |
(二)崇尚极端个人主义 |
(三)“道德冷漠症”蔓延 |
二、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守旧 |
(一)城市归属感和融合意识淡薄 |
(二)固守旧的传统生活方式 |
(三)缺乏精神追求和道德自律 |
三、公共生活的法制观念和社会公德意识淡薄 |
(一)随意违反交通法规 |
(二)漠视社会公德规范 |
(三)野蛮旅游现象屡见不鲜 |
(四)环境伦理失衡 |
(五)人际伦理失调 |
四、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失落 |
(一)经济活动缺失诚信 |
(二)居家伦理失和 |
(三)懈怠善事父母 |
第二章 我国城镇化进程中出现公民思想道德问题的文化主因 |
一、传统道德文化之不足及传承缺陷 |
(一)传统儒学道德文化之精华 |
(二)传统儒学道德文化之不足 |
(三)传统道德文化的传承缺陷 |
二、从熟人社会走向陌生人社会的伦理认同缺失 |
(一)伦理作为一种社会关系的文化形态 |
(二)中国传统伦理与“熟人社会” |
(三)“陌生社会”的公共伦理缺场 |
三、现代西方社会思潮的消极影响 |
(一)自由主义的消极影响 |
(二)个人主义的消极影响 |
四、思想政治教育学和伦理学等相关学科缺乏理论自觉 |
(一)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缺乏应有的理论自觉 |
(二)伦理学缺乏应有的理论自觉 |
(三)城镇化进程要求相关学科具备的理论自觉 |
五、社会教育正面应对思想道德领域突出问题欠缺 |
(一)正面教育有余而“反面教育”不足 |
(二)纠“左”产生的“负面反应” |
(三)不能客观地看待“榜样的力量” |
第三章 我国城镇化进程中公民思想道德建设的思想理论与实践基础 |
一、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创新思想道德观念 |
(一)创新思想理论和道德观念的主要视点 |
(二)运用唯物史观创新思想理论和道德观念的基本经验 |
二、倡导“相适应”、“相协调”、“相承接”三维一体的总体理路 |
(一)构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思想道德体系 |
(二)践行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的道德规范体系 |
(三)遵循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道德发展规律 |
三、实行先进性与广泛性两种要求相结合的指导原则 |
(一)先进性要求与广泛性要求的涵义 |
(二)两种要求之实践模式的历史回眸 |
(三)两种要求相结合的道德实践活动 |
四、推行把道德建设与改善民生结合起来的实践模式 |
(一)改善民生对于思想道德建设的意义 |
(二)重视青少年的思想道德进步 |
第四章 我国城镇化进程中公民思想道德建设的主要目标、任务与内容 |
一、确立现代国家观念和民主法制意识 |
(一)爱国守法之国家观念的教育 |
(二)爱国守法旨在建设和谐社会 |
(三)自觉维护中国共产党执政权威的教育 |
(四)注重培养诚实守信的职业操守教育 |
二、培育现代生态伦理观念和生态道德习惯 |
(一)中国传统生态伦理观和道德意识的简要回溯 |
(二)生态伦理学视域下的现代生态伦理观念和生态道德 |
(三)城镇化进程中生态伦理观念与生态道德建设的基本问题 |
三、培育适应现代社会公共生活的意识与能力 |
(一)培育与生产经营活动相适应的公共生活意识与能力 |
(二)培育与日常生活相关的公共生活的道德意识与能力 |
(三)培育与现代休闲方式相适应的文明素养 |
四、培育适应城镇化进程实际需要的新型家风 |
(一)优良家风及其价值与意义 |
(二)中国传统优良家风及其面临的挑战 |
(三)城镇化进程中公民新型优良家风的总体要求和主要内容 |
第五章 我国城镇化进程中公民思想道德建设的基本理路、途径与方法 |
一、我国城镇化进程中公民思想道德建设的基本理路 |
(一)将城镇化进程中公民思想道德建设列为公民思想道德建设的重点 |
(二)实行德治与法治相结合 |
(三)把道德治理与道德教育有机结合起来 |
(四)大力繁荣凸显思想道德内涵的群众文化事业 |
二、我国城镇化进程中公民思想道德建设的基本途径 |
(一)开展城镇化进程中公民思想道德建设的理论研究 |
(二)加强法制建设 |
(三)寓思想道德建设于关心民生工程建设之中 |
(四)开展城镇化进程中公民思想道德建设的实验和示范 |
三、我国城镇化进程中公民思想道德建设的主要方法 |
(一)正面引导法 |
(二)明文禁止法 |
(三)群体讨论法 |
(四)个别约谈法 |
第六章 我国城镇化进程中公民思想道德建设的领导与管理 |
一、我国城镇化进程中公民思想道德建设要有顶层设计 |
(一)顶层设计的指导思想 |
(二)顶层设计要突出重点 |
(三)顶层设计要关心弱势群体 |
(四)顶层设计的政策规定要明确和便于操作 |
二、基层党政部门要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
(一)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及其地位与作用 |
(二)城镇化进程中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基本要求 |
(三)充分发挥群众组织在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中的作用 |
三、创建社区思想指导师队伍 |
(一)创建社区思想指导师队伍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
(二)思想指导师的素质要求 |
(三)思想指导师的配备和管理 |
四、健全公民思想道德建设的领导管理体制和机制 |
(一)体制和机制的学理解读 |
(二)体制与机制的重要功能 |
(三)城镇化进程中公民思想道德建设的领导体制和机制 |
结语 |
主要参考文献 |
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4)百年汉语语体演变与社会变革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新民体与晚清变革 |
第一节 新民体及新民体的创作 |
一、新民体 |
二、新民体的创作概况 |
第二节 新民体成因探讨 |
一、晚清政治变革对新民体产生的影响 |
二、晚清思想、文化变革对新民体产生的影响 |
三、新民体创作者、受众与新民体的产生 |
第三节 新民体语体分析 |
一、句类特征 |
二、词汇特征 |
三、语法特征 |
四、修辞特征 |
五、语音特征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新诗与新文化运动 |
第一节 新诗及新诗的创作 |
一、新诗 |
二、新诗的创作概况 |
第二节 新诗语体成因探讨 |
一、诗体自身演变原因 |
二、社会变革对新诗体产生的影响 |
第三节 新诗语体分析 |
一、词汇特征 |
二、语法特征 |
第四节 新诗语体对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推动 |
一、新诗运动是新文化运动的一个组成部分 |
二、新诗是新文化运动思想的宣传工具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新民歌与大跃进运动 |
第一节 新民歌及新民歌的创作 |
一、新民歌 |
二、新民歌的创作概况 |
第二节 新民歌语体成因探讨 |
第三节 新民歌语体分析 |
一、词汇特征 |
二、修辞特征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大字报与“文化大革命” |
第一节 大字报及大字报的创作 |
一、大字报 |
二、大字报的创作概况 |
第二节 大字报的成因探讨 |
第三节 大字报语体分析 |
一、篇章特征 |
二、关键词特征 |
三、词汇特征 |
四、句类特征 |
五、修辞特征 |
第四节 大字报对“文化大革命”的推动 |
一、在发动群众上所起的作用 |
二、在思想宣传上所起的作用 |
三、在揭发、批判和辩论上所起的作用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新赋与改革开放 |
第一节 新赋及新赋的创作 |
一、新赋 |
二、新赋的创作概况 |
第二节 新赋语体成因探讨 |
一、文化变革对新赋产生的影响 |
二、白话文表达风格的局限性 |
三、赋体自身魅力 |
四、社会心理变化对新赋产生的影响 |
第三节 新赋语体分析 |
一、语音特征 |
二、文字特征 |
三、词汇特征 |
四、修辞特征 |
五、新赋创作问题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微博与改革开放 |
第一节 微博、微博体及微博体的创作 |
一、微博 |
二、微博体 |
三、微博体的创作概况 |
第二节 微博体成因探讨 |
一、科技变革对微博体产生的影响 |
二、群体社会心理对微博产生的影响 |
三、模因对微博产生的影响 |
第三节 微博语体分析 |
一、微博分类与微博信息性质 |
二、微博篇章量化特征 |
三、话题特征 |
四、书写符号特征 |
五、词汇特征 |
六、句法特征 |
第四节 微博语体对社会变革的影响 |
一、对社会管理及政府施政方面的影响 |
二、对社会法治建设、制度建设的影响 |
三、对经济发展商业活动方面的影响 |
四、对科技发展技术变革方面的影响 |
五、对文化文明建设传播方面的影响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致谢 |
四、亿万人的宠物──电视发明的前前后后(论文参考文献)
- [1]亿万人的宠物──电视发明的前前后后[J]. 龚维忠. 发明与革新, 1996(01)
- [2]世纪病人[J]. 李晓桦. 作家, 2014(11)
- [3]我国城镇化进程中公民思想道德建设研究[D]. 钱进. 安徽师范大学, 2015(06)
- [4]百年汉语语体演变与社会变革关系研究[D]. 王崇. 黑龙江大学, 201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