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热氧化聚乙烯干膜摩擦磨损性能的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徐僖,张肇熙,李惠林,邓继轩[1](1983)在《热氧化聚乙烯干膜摩擦磨损性能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报导了以热氧化聚乙烯为基础的高分子固体润滑膜(CKD-31干膜)的摩擦磨损性能。用MHK-500型环块磨损试验机考察了这种膜的厚度、滑动速度、摩擦时间、作用载荷对其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介绍了这种膜用作国产5.6mm运动步枪弹表面涂层可明显地提高该弹的射击精度。
徐僖,张肇熙,李惠林,邓继轩[2](1984)在《采用热氧化聚乙烯作金属压力冷加工润滑剂和弹壳表面涂层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考察了在聚乙烯热氧化反应中,反应条件对氧化产物的最大无卡咬负荷值PB值的影响,并测定了热氧化产物的摩擦磨损特性。 采用热氧化聚乙烯为基础的高分子润滑剂分别作复铜钢管件的引伸加工、复铜钢板的冷轧加工和国产5.6mm运动弹表面涂层均取得了比较满意的结果。
郑保山,龚小芬[3](1997)在《《精细石油化工文摘》1997年 第11卷 主题索引》文中认为本编辑部开发有《精细石油化工文摘》机器翻译编辑出版系统和文摘自动建库系统,此索引系采用文摘自动建库系统中的主题索引功能制作。索引按叙词的汉语拼音顺序编排,以外文字母开头的叙词排在以汉字开头的叙词前面,各叙词下的每一个索引款目由中文题名和文摘流水号组成,索引叙词取自《石油化工汉语叙词表》和《精细石油化工文摘词表》。
许江菱,钟晓萍,朱永茂,杨小云,王文浩,刘勇,李汾,刘菁,李丽娟,刘小峯,邹林,陈红[4](2017)在《2015~2016年世界塑料工业进展》文中研究说明收集了2015年7月2016年6月世界塑料工业的相关资料,介绍了20152016年世界塑料工业的发展情况,提供了世界塑料产量、消费量及全球各类树脂的需求量及产能情况。按通用热塑性树脂(聚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聚苯乙烯及苯乙烯系共聚物),工程塑料(尼龙、聚碳酸酯、热塑性聚酯),特种工程塑料(聚苯硫醚、聚醚砜、聚芳醚酮、液晶聚合物),通用热固性树脂(酚醛树脂、聚氨酯、环氧树脂、不饱和聚酯树脂)不同品种的顺序,对树脂的产量、消费量、供需状况及合成工艺、产品应用开发、树脂品种的延伸及应用的进一步扩展等技术作了详细介绍。
刘朝艳,宁军,朱永茂,殷荣忠,杨小云,潘晓天,刘勇,邹林,刘小峯,陈红,董金伟,李丽娟,李颖华,张骥红[5](2014)在《2012~2013年世界塑料工业进展》文中研究表明收集了2012年7月2013年6月世界塑料工业的相关资料,介绍了20122013年世界塑料工业的发展情况,提供了世界塑料产量、消费量及全球各类树脂的需求量及产能情况。按通用热塑性树脂(聚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聚苯乙烯、ABS树脂),工程塑料(尼龙、聚碳酸酯、聚甲醛、热塑性聚酯、聚苯醚),特种工程塑料(液晶聚合物、聚醚醚酮),通用热固性树脂(酚醛、聚氨酯、不饱和聚酯树脂、环氧树脂)不同品种的顺序,对树脂的产量、消费量、供需状况及合成工艺、产品应用开发、树脂品种的延伸及应用的进一步扩展等技术作了详细介绍。
郭明杰[6](2014)在《轻合金表面疏水/超疏水薄膜的制备及功能特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疏水、超疏水表面由于其特殊的表面浸润性,在各个领域得到广泛关注。在轻合金表面制备疏水、超疏水薄膜,对于提高金属的耐腐蚀性能和微摩擦学性能具有重要研究意义。本研究成功地在纯钛、纯铝和ZK60镁合金上制备疏水/超疏水表面,并分析了其浸润性、耐腐蚀性能和微摩擦学性能。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利用热氧化和分子自组装方法在纯钛表面制备了耐酸耐碱耐磨的超疏水膜层。结果表明,热氧化后的纯钛表面形成一层具有微-纳米粗糙结构的氧化膜,在1000°C下热氧化1h后基底表面由亲水向超亲水转化,经过自组装分子膜修饰后实现超疏水,基底静态接触角从29.9°增大到166.0°,表面自由能从39.58mJ/m2降低到5.36mJ/m2,滚动角仅为2°。通过调整热氧化的工艺参数可以调控热氧化表面的形貌,进而实现表面低粘-高粘超疏水特性的转化。当氧化物以颗粒状形态出现时,表面展现高粘附超疏水特性;而当氧化物以珊瑚礁形态或树枝状形态出现时,表面展现出低粘附超疏水特性。该超疏水膜对pH值为1-14的腐蚀溶液液滴的静态接触角均大于150°,并且浸泡一定时间后仍然能保持超疏水。3.5%NaCl溶液中的动电位极化曲线结果显示,相较基底,超疏水膜的腐蚀电流从5.66×107A/cm2减小到5.10×109A/cm2,耐腐蚀性能显着提高。摩擦实验显示,热氧化后形成的阶梯状结构以及纳米级颗粒聚集而成的珊瑚礁结构复合形成微-纳米粗糙结构,使得超疏水膜具有良好的耐磨性。(2)通过Beck试剂位错刻蚀和有机镀膜技术在铝片表面成功制备了超疏水薄膜。三氮杂嗪类有机薄膜(ATP)的生长分为与基底结合初步成膜和单体聚合两个阶段。恒电流法制备ATP有机膜的最佳镀膜时间为5min,此时薄膜最均匀,膜厚最高,厚度为68.8nm,静态接触角最大,达到122.1°,此时获得的膜层表面自由能也最小,低至8.74mJ/m2。刻蚀15s后,铝片表面分布大小为100-300nm的凸台,形成高低错落的“迷宫”状结构。经ATP有机镀膜后,静态接触角高达161.1°,滚动角为1°,表面自由能低至0.17mJ/m2。超疏水膜能够更好的改善铝表面的微摩擦学性能。匀加载摩擦实验结果表明,刻蚀处理使基底的摩擦系数从0.65降为0.60,ATP有机镀膜处理的铝片摩擦系数为0.30,复合处理的超疏水膜摩擦系数为最低的0.18。往复摩擦实验表明,ATP有机薄膜的磨损寿命为50s,磨损前摩擦系数为0.30左右;超疏水膜磨损寿命为200s,磨损前摩擦系数为0.10。(3)在ZK60镁合金表面制备了颜色可控耐腐蚀性能良好的疏水膜层。ZK60镁合金随水热时间延长,表面透明的Mg(OH)2膜层不断增厚,表面颜色产生相应变化。水热后的镁合金表面产生了由纳米级和微米级片状结构组成花瓣状的粗糙结构。这使得随着水热时间的延长,ZK60镁合金表面变得越来越亲水,水热5h以上表面变成超亲水表面,静态接触角为0°,表面自由能也达到最高的74.86mJ/m2。经硬脂酸修饰后,表面疏水化,静态接触角最高为118.7°,表面自由能最低为7.15mJ/m2。ZK60镁合金经过水热处理后耐腐蚀性能得到提高,并且水热时间越长,膜层的耐腐蚀性能越好。在0.1mol/LNaCl溶液中,水热处理后的试样较基底镁合金的自腐蚀电流降低两个数量级,保护效率最高达到97.1%。经过硬脂酸修饰后,其耐腐蚀性能进一步提高,自腐蚀电流密度从2.73×105A/cm2降低到5.32×108A/cm2,保护效率达到99.8%。
李娟[7](2008)在《润滑抗磨剂的耐磨延寿机理及其工程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以PDR-纳米抗磨剂(PDR)和DJB-823电接触固体薄膜保护剂(823)为研究对象,对两者的涂敷工艺、成份、摩擦磨损性能以及工程应用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系统、细致的研究与分析。论文首先总结了两者的涂敷工艺,及其对成膜质量的影响。运用维氏显微硬度计、傅立叶红外光谱仪和差示扫描量热仪分析了PDR和823涂膜的显微硬度及成份。研究结果表明:①涂敷两种涂膜后,试样表面的硬度没有显着提高。②红外光谱显示PDR和823化学基团均为亚甲基、羰基和羟基;结合两者的玻璃转化温度Tg和熔点Tm ,推测保护剂的主要成份为聚乙烯蜡。文章对PDR的摩擦磨损性能进行了重点研究。经实验数据分析表明:①PDR在高载高速时的摩擦性能比低载低速时更好、摩擦过程更平稳、噪声更小。②PDR的磨损量随载荷的增加而增加。在一定的载荷下,磨损量随速度的增加先减小后增大。③与未涂敷PDR的试样相比,有PDR涂膜的试样摩擦系数低且稳定、磨损量小,且随载荷和速度的增加抗磨作用更显着。④运用扫描电镜观察了摩擦磨损后的表面形貌,分析得出PDR涂膜的磨损机制主要表现为:磨粒磨损、塑性耗尽的脆性断裂以及熔融导致的大范围撕裂与断裂。最后,阐述了PDR和823的实际生产应用情况,实际数据表明:将这两种润滑抗磨剂涂敷于钢领钢丝圈上,能很好的改善纱线的质量。此外,将823应用于模具表面时,也能有效提高模具寿命。
王松,廖振华,刘宇宏,刘伟强[8](2013)在《人工椎间盘关节材料表面耐磨改性研究进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钛合金和超高分子量聚乙烯(UHMWPE)在人工椎间盘关节材料配对中一般是软体材料,其表面改性对提高假体耐磨性能及长期稳定性有重要意义。主要介绍了采用热处理、微弧氧化、表面渗元素、表面镀DLC膜、激光表面改性、离子注入技术提高钛合金表面硬度和耐磨性的研究进展,以及采用表面镀DLC膜等提高UHMWPE表面硬度和耐磨性的研究现状,展望了人工椎间盘假体耐磨性研究的发展趋势。
石志锋[9](2008)在《类金刚石薄膜改善人工关节摩擦学性能的研究》文中指出本文在研究类金刚石薄膜制备工艺的基础上,通过调整软硬非晶碳膜的搭配方式,交替沉积合成了一系列结构和性能不同的类金刚石薄膜。探究了这些结构和性能不同的类金刚石薄膜对人工关节表面性能的改善效果,为类金刚石薄膜在人工关节表面的应用做基础理论研究。对合成的多层类金刚石薄膜利用划痕法研究了薄膜与基体的结合强度;测量了薄膜的显微硬度、纳米硬度及弹性模量。通过拉曼光谱(Raman)及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对薄膜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分析不同结构对性能的影响。在销盘式摩擦磨损试验机上测试了类金刚石多层膜在大气环境下的摩擦磨损性能;将不同结构的类金刚石多层膜在人工关节表面进行模拟沉积,在胎牛血清的模拟体液中对人工关节表面的贴片样品的摩擦学性能作了评价,探讨DLC薄膜对关节表面性能的改性效果。结果表明,多层膜中软硬膜的搭配方式,对薄膜的结构、弹性模量、显微硬度等力学性能影响明显。所制备的薄膜摩擦系数较低,在具有高硬度的同时也能具有高的弹性。本研究中制备的薄膜厚度从0.3μm至1.2μm,薄膜的表面质量随着厚度的增加变差,表面剥落及黑色颗粒增多。人工关节材料表面制备多层类金刚石薄膜之后,材料的显微硬度和弹性模量大幅度提高。随着薄膜中组成膜层的变化,薄膜的硬度和弹性模量也在一个较宽的范围内变化。调整多层类金刚石薄膜中的膜层组成,多层膜的弹性模量最高可以达到398GPa以上,显微硬度最高在60GPa以上,且以DC0v/DC80v的搭配方式下镀制类金刚石薄膜的机械性能最为优异,薄膜的致密性良好。本研究中引入了金属钛的过渡层,显着提高了多层膜与基体的结合力。多层膜具有非常优异的耐磨性能,它与SiC球在大气下对磨的摩擦系数稳定在0.08,在胎牛血清的缓冲液中多层类金刚石薄膜与超高分子聚乙烯对磨,在经过20万循环后薄膜表面完好。在人工关节表面沉积类金刚石薄膜后,与超高分子聚乙烯材料对磨,聚乙烯材料的磨损量明显低于与钴铬合金对磨时的磨损量,且摩擦磨损后薄膜仍然完好。综合研究表明,本文采用磁过滤真空弧源沉积方法合成了具有良好的膜基结合力高硬度、高弹性模量、优异的抗磨损性能的类金刚石多层薄膜。该多层膜有望在改善人工关节摩擦学性能方面应用。
杨丽雯[10](2015)在《掺铬类石墨碳膜在润滑油条件下的摩擦学性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工业实践证明,固体润滑涂层及液体润滑剂能十分有效地减小运动副的摩擦和磨损。新兴起的类石墨碳膜具有良好的减摩耐磨效果,但其热稳定性差、磨损不易补给限制了其使用范围,若与液体润滑剂复合使用则能起到取长补短的作用。目前对固液复合润滑技术的研究才刚起步,迄今国内尚未见到有关类石墨碳膜在固液复合润滑条件下的摩擦行为的研究报道。本文采用闭合场非平衡磁控溅射离子镀制备了掺铬类石墨碳膜。用球-盘摩擦磨损试验仪,在三类润滑油(石蜡基润滑油、合成润滑油、机械油)条件下对掺铬类石墨碳膜与未镀膜(基体材料)进行摩擦磨损实验。通过改变载荷和滑动速度,考察不同润滑油与掺铬类石墨碳膜的复合作用,探明了载荷、滑动速度对复合润滑体系的影响。利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电子能谱、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对摩擦表面磨痕进行检测和观察,探讨固液复合润滑条件下的摩擦磨损机理。另外还研究了润滑油添加剂(MoDTC、ZDDP)对复合润滑体系的摩擦特性的影响。掺铬类石墨碳膜与润滑剂复合润滑的摩擦磨损性能的研究结果表明:液体润滑剂对掺铬类石墨碳膜的摩擦磨损性能起到改善的作用。润滑油条件下掺铬类石墨碳膜比未镀膜(基体材料)的比磨损率低,摩擦因数高。机械油条件下掺铬类石墨碳膜的摩擦因数随载荷的增加而减小,在160N时15#(机械油的一种)条件下掺铬类石墨碳膜具有最低的摩擦因数和比磨损率。合成润滑油条件下复合润滑的摩擦磨损性能与润滑油的粘度相关,低粘度的合成润滑油(PAO-4)具有更低的摩擦因数和比磨损率。石蜡基润滑油条件下掺铬类石墨碳膜摩擦因数则随载荷的增加先减小后增加,120N时摩擦因数、比磨损率最低。研究发现滑动速度对复合润滑体系的磨损性能几乎不影响。在研究添加剂对固液复合润滑体系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中发现,润滑油中加入添加剂MoTDC后摩擦界面出现部分薄膜剥落,未起到延长薄膜使用寿命的作用。加入添加剂ZDDP后摩擦因数与比磨损率减小,摩擦界面磨痕轻微,磨损程度得到改善,呈现出良好的减摩耐磨性能。
二、热氧化聚乙烯干膜摩擦磨损性能的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热氧化聚乙烯干膜摩擦磨损性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4)2015~2016年世界塑料工业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概述 |
2 通用热塑性树脂 |
2.1 聚乙烯(PE) |
2.2 聚丙烯(PP) |
2.3 聚氯乙烯(PVC) |
2.4 聚苯乙烯(PS)及苯乙烯系共聚物 |
3 工程塑料 |
3.1 尼龙(PA) |
3.2 聚碳酸酯 |
3.3 热塑性聚酯树脂(PET和PBT) |
4 特种工程塑料 |
4.1 聚苯硫醚(PPS) |
4.2 聚醚砜(PESU) |
4.3 聚芳醚酮(PAEK) |
4.4 液晶聚合物(LCP) |
5 热固性树脂 |
5.1 酚醛树脂 |
5.1.1 原料生产和市场概况 |
5.1.2 产品生产和技术发展动态 |
5.1.3 酚醛树脂合成和复合材料性能分析以及应用研究 |
5.1.4 结语 |
5.2 聚氨酯(PU) |
5.2.1 全球投资近况 |
5.2.2 聚氨酯原材料 |
5.2.3 建筑节能 |
5.2.4 汽车用聚氨酯 |
5.2.5 医用聚氨酯 |
5.2.6 聚氨酯涂料、密封胶、胶黏剂 |
5.2.7 其他聚氨酯产品 |
5.2.8 小结 |
5.3 环氧树脂 |
5.3.1 环氧树脂原料市场[131-135] |
5.3.1. 1 双酚A(BPA) |
5.3.1. 2 环氧氯丙烷(ECH) |
5.3.2 环氧树脂工业[136-146] |
5.3.2. 1 欧洲环氧树脂 |
5.3.2. 2 美国环氧树脂 |
5.3.2. 3 亚洲环氧树脂 |
5.3.3 企业经营动态[147-152] |
5.3.4 新产品[153-159] |
5.3.5 应用领域发展 |
5.3.5. 1 涂料[161-183] |
1)管道及储罐 |
2)建筑 |
3)汽车 |
4)船舶 |
5.3.5. 2 复合材料[184-197] |
1)汽车 |
2)石墨烯/航空航天 |
3)船舶 |
4)运动器材 |
5.3.6 结语 |
5.4 不饱和聚酯树脂 |
5.4.1 市场动态 |
5.4.2 不饱和聚酯树脂复合材料 |
(5)2012~2013年世界塑料工业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概述 |
2通用热塑性树脂 |
2. 1聚乙烯( PE) |
2. 2聚丙烯( PP) |
2. 3聚氯乙烯( PVC) |
2. 4聚苯乙烯( PS) 及苯乙烯系共聚物 |
3工程塑料 |
3. 1尼龙( PA) |
3. 2聚碳酸酯( PC) |
3. 3聚甲醛( POM) |
3. 4热塑性聚酯 |
3. 5聚苯醚( PPE) |
4特种工程塑料 |
4. 1聚醚醚酮 |
4. 2液晶聚合物( LCP) |
4. 3聚苯砜 |
5热固性树脂 |
5. 1酚醛树脂 |
5. 2不饱和聚酯 |
5. 2. 1市场动态 |
5. 2. 2主要原料市场概况 |
5. 2. 2. 1苯乙烯[160] |
5. 2. 2. 2丙二醇[161] |
5. 2. 2. 3苯酐[162] |
5. 2. 2. 4顺酐[163] |
5. 2. 3玻璃钢复合材料 |
5. 2. 4不饱和聚酯树脂阻燃性能 |
5. 2. 5不饱和聚酯树脂添加剂 |
5. 2. 6不饱和聚酯树脂的电性能 |
5. 2. 7不饱和聚酯树脂生物复合材料 |
5. 2. 8不饱和聚酯树脂的应用 |
5. 3环氧树脂( EP) |
5. 3. 1亚洲、美国环氧树脂工业 |
5. 3. 1. 1亚洲环氧树脂[176-179] |
5. 3. 1. 2美国 |
5. 3. 2产能变化和企业经营动态 |
5. 3. 2. 1产能变化[180-187] |
5. 3. 2. 2企业经营动态[188-193] |
5. 3. 3新产品[194-199] |
5. 3. 3. 1环氧树脂和固化剂 |
5. 3. 3. 2助剂 |
5. 3. 4应用领域发展 |
5.3.4.1胶黏剂[200-211] |
5. 3. 4. 2涂料[212-223] |
5. 3. 5结语 |
5. 4聚氨酯( PU) |
5. 4. 1原料 |
5. 4. 2泡沫 |
5. 4. 3涂料 |
5. 4. 4胶黏剂 |
5. 4. 5弹性体 |
5. 4. 6助剂 |
(6)轻合金表面疏水/超疏水薄膜的制备及功能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固体表面浸润性相关理论 |
1.3 超疏水表面的研究现状 |
1.3.1 模板法 |
1.3.2 溶胶—凝胶法 |
1.3.3 化学刻蚀法 |
1.3.4 电化学法 |
1.3.5 静电纺丝法 |
1.3.6 气相沉积法 |
1.3.7 等离子体刻蚀法 |
1.3.8 自组装法 |
1.3.9 其它方法 |
1.4 超疏水表面制备存在问题 |
1.4.1 工艺问题 |
1.4.2 成本问题 |
1.4.3 稳定性问题 |
1.4.4 光学性质问题 |
1.5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和内容 |
1.5.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5.2 研究内容 |
1.6 本课题来源 |
第二章 实验材料及方法 |
2.1 实验材料和试剂 |
2.1.1 基底材料 |
2.1.2 试剂及其配置 |
2.2 实验过程及性能表征 |
2.2.1 热氧化法制备超疏水钛表面及性能分析 |
2.2.1.1 试样制备 |
2.2.1.2 膜层表征 |
2.2.2 化学刻蚀法制备超疏水铝表面及膜层表征 |
2.2.3 水热法制备着色疏水镁合金表面及膜层表征 |
第三章 热氧化法制备超疏水钛表面 |
3.1 引言 |
3.2 纯钛表面热氧化及自组装复合改性膜层物相及形貌特征 |
3.2.1 热氧化膜层的物相及形貌组成 |
3.2.2 超疏水薄膜的物相及组成分析 |
3.3 纯钛表面热氧化及自组装复合改性膜层的浸润性 |
3.3.1 粗糙化和低表面自由能改性对浸润性的影响 |
3.3.2 热氧化温度和时间对浸润性的影响 |
3.3.3 超疏水钛表面的低粘附和高粘附超疏水行为 |
3.4 纯钛表面热氧化及自组装复合改性膜层的耐腐蚀性能 |
3.4.1 腐蚀溶液在超疏水膜上的浸润性 |
3.4.2 热氧化及自组装复合改性膜层的动电位极化曲线 |
3.5 超疏水钛表面的耐摩擦性能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超疏水铝表面制备及其摩擦学性能研究 |
4.1 引言 |
4.2 铝表面电化学反应特征及薄膜生长机理 |
4.3 有机镀膜时间对薄膜生长的影响 |
4.4 化学刻蚀对浸润性影响 |
4.4.1 不同刻蚀条件超疏水铝表面浸润性 |
4.4.2 不同刻蚀条件下超疏水铝表面微观形貌 |
4.4.3 超疏水铝表面形成机理 |
4.5 摩擦学性能研究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镁合金着色疏水膜及其耐腐蚀性能研究 |
5.1 引言 |
5.2 ZK60 镁合金水热膜层性质 |
5.2.1 水热膜层的颜色 |
5.2.2 水热膜层的物相及形貌 |
5.2.3 水热处理后镁合金表面的浸润性 |
5.2.4 水热处理后镁合金表面的耐腐蚀性能 |
5.3 硬脂酸修饰后薄膜的表面性质 |
5.3.1 硬脂酸薄膜的表面特征 |
5.3.2 硬脂酸薄膜的对表面浸润性的影响 |
5.3.3 硬脂酸修饰后薄膜的耐腐蚀性能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7)润滑抗磨剂的耐磨延寿机理及其工程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课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
1.3 固体润滑技术 |
1.3.1 固体润滑技术的原理及特点 |
1.3.2 固体润滑材料 |
1.3.3 固体润滑剂的应用形式 |
1.3.4 固体润滑机理 |
1.3.5 固体润滑剂应用的发展趋势 |
1.4 两种润滑抗磨剂简介 |
1.4.1 DJB-823 固体薄膜保护剂 |
1.4.2 PDR-纳米抗磨剂 |
1.5 材料摩擦磨损的研究现状 |
1.5.1 摩擦磨损的基础理论研究 |
1.5.2 减摩耐磨涂膜摩擦磨损机理的研究 |
1.6 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试验方案 |
2.1 浸涂试样的制备 |
2.2 涂层的制备 |
2.3 涂膜性能的测定 |
2.3.1 外观质量检查 |
2.3.2 耐蚀试验 |
2.3.3 涂膜硬度的测定 |
2.3.4 涂层磨损前后微观形貌分析 |
2.4 滑动摩擦磨损实验 |
2.5 磨损量的测定 |
第三章 涂敷工艺 |
3.1 涂敷工艺及注意事项 |
3.1.1 工件的前处理 |
3.1.2 保护剂的浸涂 |
3.2 润滑抗磨剂的浓度调整 |
3.3 涂敷次数对涂膜性能的影响 |
3.4 涂敷生产线的设计 |
第四章 润滑抗磨剂的主要成份分析 |
4.1 润滑抗磨剂的红外光谱分析 |
4.1.1 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简介 |
4.1.2 红外分析 |
4.1.3 常见聚合物的红外光谱图 |
4.2 润滑抗磨剂的差热分析 |
4.2.1 差示扫描量热仪简介 |
4.2.2 差热分析 |
4.3 润滑抗磨剂主要成份判定及其性质 |
4.4 小结 |
第五章 润滑抗磨剂的摩擦磨损性能研究 |
5.1 润滑抗磨剂的摩擦性能 |
5.1.1 载荷对摩擦的影响 |
5.1.2 速度对摩擦的影响 |
5.1.3 涂敷与未涂敷润滑抗磨剂的摩擦性能对比 |
5.1.4 球-盘摩擦副形式下的摩擦性能 |
5.2 PDR 的磨损性能及机理 |
5.2.1 载荷和速度对磨损的影响 |
5.2.2 PDR 的磨损机理 |
5.2.3 PDR 的磨损性能与未涂敷PDR 的磨损性能对比 |
5.3 小结 |
第六章 润滑抗磨剂的应用 |
6.1 润滑抗磨剂在钢领和钢丝圈上的应用 |
6.1.1 纱线条干均匀测试 |
6.1.2 纱线毛羽指数测试 |
6.1.3 纱线强力测试 |
6.2 润滑抗磨剂在模具上的应用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8)人工椎间盘关节材料表面耐磨改性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引 言 |
2 钛合金改性 |
2.1 热氧化 |
2.2 微弧氧化 |
2.3 表面渗元素 |
2.4 表面镀DLC膜 |
2.5 激光表面改性 |
2.6 离子注入 |
2.7 结果与讨论 |
3 UHMWPE改性表面镀DLC膜 |
4 不足与改进 |
5 结 语 |
(1) 表面处理改性。 |
(2) 新材料配对。 |
(3) 耐磨性研究的复杂性。 |
(9)类金刚石薄膜改善人工关节摩擦学性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1章 绪论 |
1.1 关节置换术简介 |
1.2 人工关节材料的研究及发展 |
1.2.1 人工关节用金属材料 |
1.2.2 人工关节用高分子材料 |
1.2.3 陶瓷人工关节 |
1.3 人工关节目前存在的问题 |
1.3.1 关节无菌松动 |
1.3.2 关节失效的原因 |
1.4 金属材料人工关节的表面处理 |
1.4.1 钛合金表面的离子氮化和氧扩渗处理 |
1.4.2 金属假体表面生物陶瓷涂层处理 |
1.4.3 研制粗糙面或多孔面人工关节 |
1.4.4 表面碱热活性处理 |
1.5 类金刚石薄膜的简介 |
1.6 DLC薄膜沉积的人工关节的研究现状 |
第2章 实验方案及表征 |
2.1 实验方案 |
2.2 样品预处理 |
2.3 薄膜制备 |
2.4 薄膜的机械性能评价 |
2.4.1 显微硬度测量 |
2.4.2 纳米硬度测量 |
2.4.3 膜基结合力测量 |
2.4.4 摩擦磨损性能评价 |
2.5 薄膜的结构、成分及形貌表征 |
2.5.1 Raman光谱分析 |
2.5.2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 |
2.5.3 AMBIOS XP-2台阶仪 |
第3章 钛过渡层对DLC薄膜的结合力的影响 |
3.1 引言 |
3.2 薄膜膜基结合力结果与分析 |
3.2.1 洛氏压痕法 |
3.2.2 划痕实验法 |
3.3 薄膜的摩擦学性能及其他机械性能结果与分析 |
3.3.1 循环式摩擦磨损实验 |
3.3.2 往复式摩擦磨损 |
本章小结 |
第4章 钴铬合金表面多层类金刚石薄膜的制备 |
4.1 薄膜力学性能分析 |
4.2 薄膜摩擦学性能 |
4.2.1 循环式摩擦磨损 |
4.2.2 往复式摩擦磨损 |
4.3 薄膜结构分析 |
4.3.1 组成多层类金刚石薄膜的软硬非晶碳膜的XPS分析 |
4.3.2 多层类金刚石薄膜的Raman光谱分析 |
4.4 钴铬合金表面多层类DLC膜的进一步制备及性能评价 |
4.4.1 薄膜的制备工艺及部分性能 |
4.4.2 摩擦学性能检测结果及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5章 人工关节球头表面贴片沉积类金刚石薄膜及性能评价 |
5.1 实验结果及分析讨论 |
5.1.1 薄膜的厚度及表面粗糙度 |
5.2 贴片样表面薄膜的摩擦学性能 |
5.2.1 摩擦系数 |
5.2.2 摩擦磨损测试后薄膜的表面形貌 |
5.2.3 摩擦磨损测试前后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的变化 |
5.2.4 摩擦磨损测试后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的磨损形貌 |
本章小结 |
第6章 多层类金刚石薄膜在其他方面的应用 |
6.1 类金刚石多层膜在超硬铝基体上的应用 |
6.1.1 超硬铝基体耐磨性能 |
6.1.2 SiC与经DLC表面改性的超硬铝间的摩擦学性能 |
6.1.3 45钢与经DLC表面改性间的超硬铝摩擦学性能 |
6.2 类金刚石多层膜在不锈钢基体上的应用 |
6.2.1 不同结构DLC薄膜在不锈钢表面的拉伸、弯曲实验 |
6.2.2 类金刚石薄膜在不锈钢血管支架上的应用 |
6.3 类金刚石多层膜在各种工模具材料上的应用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10)掺铬类石墨碳膜在润滑油条件下的摩擦学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类石墨碳膜研究现状 |
1.2.1 非晶碳膜的结构 |
1.2.2 GLC膜的研究现状及应用背景 |
1.3 液体润滑剂和固液复合润滑 |
1.3.1 液体润滑剂的特性与分类 |
1.3.2 润滑油添加剂的研究现状 |
1.3.3 固液复合润滑的研究现状 |
1.4 固体和液体润滑剂的摩擦磨损机理 |
1.4.1 摩擦机理 |
1.4.2 磨损机理 |
1.5 本文的研究意义与研究内容 |
1.5.1 本文的研究意义 |
1.5.2 本文的研究内容 |
第2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
2.1 试样的制备 |
2.1.1 镀膜设备 |
2.1.2 镀膜工艺 |
2.2 实验过程 |
2.2.1 实验装置 |
2.2.2 实验材料 |
2.2.3 实验参数 |
2.3 实验性能检测 |
2.3.1 表面形貌分析 |
2.3.2 化学成分分析 |
2.3.3 性能测试 |
2.4 技术路线 |
第3章 机械油对掺铬GLC膜摩擦学性能的影响 |
3.1 掺铬类石墨碳膜力学性能 |
3.2 载荷对掺铬GLC膜与机械油摩擦学性能的影响 |
3.2.1 载荷对复合润滑摩擦性能的影响 |
3.2.2 载荷对复合润滑磨损性能的影响 |
3.3 滑动速度对掺铬GLC膜与机械油摩擦学性能的影响 |
3.3.1 滑动速度对复合润滑摩擦性能的影响 |
3.3.2 滑动速度对复合润滑磨损性能的影响 |
3.4 添加剂对机械油复合体系摩擦学性能的影响 |
3.5 摩擦磨损机理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PAO对掺铬GLC膜摩擦学性能的影响 |
4.1 载荷对掺铬GLC膜与PAO摩擦学性能的影响 |
4.1.1 载荷对复合润滑摩擦性能的影响 |
4.1.2 载荷对复合润滑磨损性能的影响 |
4.2 滑动速度对掺铬GLC膜与PAO摩擦学性能的影响 |
4.2.1 滑动速度对复合润滑摩擦性能的影响 |
4.2.2 滑动速度对复合润滑磨损性能的影响 |
4.3 添加剂对PAO复合体系摩擦学性能的影响 |
4.4 摩擦磨损机理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石腊基润滑油对掺铬GLC膜摩擦学性能的影响 |
5.1 载荷对掺铬GLC膜与石蜡基润滑油摩擦学性能的影响 |
5.1.1 载荷对复合润滑摩擦性能的影响 |
5.1.2 载荷对复合润滑磨损性能的影响 |
5.2 滑动速度对掺铬GLC膜与石蜡基润滑油摩擦学性能的影响 |
5.2.1 滑动速度对复合润滑摩擦性能的影响 |
5.2.2 滑动速度对复合润滑磨损性能的影响 |
5.3 添加剂对石蜡基润滑油复合体系摩擦学性能的影响 |
5.4 基材的摩擦磨损机理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学术成果 |
致谢 |
四、热氧化聚乙烯干膜摩擦磨损性能的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热氧化聚乙烯干膜摩擦磨损性能的研究[J]. 徐僖,张肇熙,李惠林,邓继轩. 固体润滑, 1983(04)
- [2]采用热氧化聚乙烯作金属压力冷加工润滑剂和弹壳表面涂层的研究[J]. 徐僖,张肇熙,李惠林,邓继轩. 工程塑料应用, 1984(01)
- [3]《精细石油化工文摘》1997年 第11卷 主题索引[J]. 郑保山,龚小芬. 精细石油化工文摘, 1997(12)
- [4]2015~2016年世界塑料工业进展[J]. 许江菱,钟晓萍,朱永茂,杨小云,王文浩,刘勇,李汾,刘菁,李丽娟,刘小峯,邹林,陈红. 塑料工业, 2017(03)
- [5]2012~2013年世界塑料工业进展[J]. 刘朝艳,宁军,朱永茂,殷荣忠,杨小云,潘晓天,刘勇,邹林,刘小峯,陈红,董金伟,李丽娟,李颖华,张骥红. 塑料工业, 2014(03)
- [6]轻合金表面疏水/超疏水薄膜的制备及功能特性研究[D]. 郭明杰. 华南理工大学, 2014(01)
- [7]润滑抗磨剂的耐磨延寿机理及其工程应用研究[D]. 李娟. 江南大学, 2008(03)
- [8]人工椎间盘关节材料表面耐磨改性研究进展[J]. 王松,廖振华,刘宇宏,刘伟强. 功能材料, 2013(05)
- [9]类金刚石薄膜改善人工关节摩擦学性能的研究[D]. 石志锋. 西南交通大学, 2008(02)
- [10]掺铬类石墨碳膜在润滑油条件下的摩擦学性能研究[D]. 杨丽雯. 陕西理工学院, 201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