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MnVB钢亚温淬火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李智超,刘忆,王洪才[1](1983)在《20MnVB钢亚温淬火研究》文中认为本文研究亚温淬火低温回火后强韧化效果,并与完全淬火低温回火态相对比.试验结果表明:20MnVB钢经亚温淬火低温回火处理,在不牺牲强度同时,显着地提高韧性.本文分析了强韧化机理.认为低碳(合金)钢进行亚温淬火低温回火处理是一种具有实用意义的强韧化工艺.并推荐了最佳热处理工艺规范.
刘忆,李智超[2](1983)在《40MnVB钢亚温淬火的研究》文中提出本文研究了40MnVB钢常规调质处理和不同温度亚温淬火后的组织及性能。试验结果表明,40MnVB钢经亚温淬火后冲击韧性显着提高。对于硼钢亚温淬火后性能的变化,除考虑到马氏体、塑性第二相等组织形态的影响外,还必须考虑亚温淬火中硼相的析出。硼钢在临界区再加热时硼相的析出规律,是确定硼钢最佳亚温淬火工艺的依据之一。
李智超,刘忆,王洪才[3](1984)在《亚温淬火工艺参数对低碳硼钢组织和性能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研究了二相区加热温度、保温时间及回火温度对20MnVB钢组织、性能的影响。低碳硼钢亚温淬火后具有稳定的纤维状(α+M)复合组织,受加热温度、保温时间影响较小,可获得较好的强韧化效果。亚温淬火有助于克服硼钢冲击韧性不够稳定的弱点。
梁铁山,薛光明,李智超[4](1989)在《采用亚温淬火提高矿用连接环的强韧性》文中提出本文研究了20MnVB钢二相区加热温度、回火温度、预淬温度对亚温淬火组织、性能的影响;确锭了最佳亚温淬火工艺。矿用连接环经亚温淬火后性能明显提高,可全面满足C级技术要求。
冯俊杰[5](2008)在《提高矿用连接环强韧性和疲劳寿命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研究了煤矿用连接环技术性能要求及其失效形式,系统地试验研究了连接环用铜20MnVB 亚温淬火工艺,分析比较了二相区加热温度、加热时间、回火温度变化及不同加热速度下对复合组织及形态的影响,确定了连接环亚温淬火的最佳工艺。试验研究中发现预拉强化也是提高连接环疲劳寿命的最有效手段,试验研究了预拉强化对连接环静拉伸性能和疲劳寿命的影响,还比较分析了预拉力的大小、预拉时间的长短,找出了最佳的预拉强化工艺。
王树鑫,路鹏程[6](2010)在《热处理工艺对矿用连接环20MnVB钢性能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为了提高矿用连接环的强度和韧性,对20MnVB钢分别进行了3种热处理,分析研究了不同热处理工艺对钢的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直接亚温淬火和低温回火的组织为块状铁素体+回火马氏体,与880℃淬火+低温回火相比,在其强度基本不变的基础上,塑性和韧性有所提高;而首先进行950℃预淬火,再进行亚温淬火和低温回火,组织为条状铁素体+回火马氏体,其强度、塑性和韧性同时得以提高。
李智超,杨月君,王洪才,徐惠彬[7](1986)在《亚温淬火预淬温度对低碳合金钢强韧性的影响》文中提出 一、前言 亚温淬火做为结构钢一种有效的强韧化工艺越来越引起人们的注意。低碳板条马氏体具有良好的强韧性,但试验研究表明:低碳合金钢经亚温淬火后,在板条马氏体基体上分布少量纤维状铁素体,强韧性尚可得到进一步提高。因此,亚温淬火不仅对中碳合金钢,而且对低碳合金钢也是发挥强韧性潜力的有效手段。影响亚温淬火强韧化效果的
冯平[8](2017)在《亚温淬火对22SiMnCrNi2Mo钢组织和性能的影响》文中指出本文主要研究直接亚温淬火和QLT亚温淬火(完全淬火+亚温淬火+回火)两种热处理工艺对22SiMnCrNi2Mo钢组织和性能的影响,通过对比实验探讨两种热处理工艺下不同热处理参数对其强韧性的影响,以及马氏体与铁素体的含量和形态、断口形貌等问题。根据实验分析结果,确定最优的亚温淬火工艺,为工艺的工程应用提供依据。实验结果表明:(1)采用直接亚温淬火,随着淬火温度的升高,22SiMnCrNi2Mo钢的屈服强度、抗拉强度强度均增加。200℃回火屈服强度的增长速率较抗拉强度的大,500℃回火抗拉强度的增长速率较屈服强度的大。(2)直接亚温淬火并200℃回火后,22SiMnCrNi2Mo钢的低温冲击韧性随着亚温淬火温度的升高而提高。亚温淬火并500℃回火后,22SiMnCrNi2Mo钢的低温冲击韧性随着亚温淬火温度的升高而降低。(3)采用直接亚温淬火并200℃回火,随着亚温淬火温度的提高,钢中的铁素体和残余奥氏体相对含量不断减少,马氏体相对含量不断增加。铁素体在减少的同时,形态也在不断的细化成针状,组织变得更细更均匀。直接亚温淬火经500℃回火后,铁素体一直以块状形式存在于组织中,形态基本没有发生变化,只是随着亚温淬火温度的升高,铁素体的相对含量在减少。(4)直接亚温淬火200℃回火后-40℃冲击下断口微观形貌由大量的韧窝组成,断口基本无结晶区,而且随淬火温度的升高,断口的剪切唇的变形越来越大。500℃回火-40℃冲击下断口基本是由准解理小平面和撕裂棱组成,表面只存在少量的韧窝。(5)采用QLT亚温淬火200℃回火后,22SiMnCrNi2Mo钢强度随着亚温淬火温度的升高先提高后降低,830℃时最高,而低温韧性则正好相反,随着亚温淬火温度的升高先降低后提高,830℃时最低。(6)采用QLT亚温淬火500℃回火后,22SiMnCrNi2Mo钢强度随着亚温淬火温度的升高而升高,抗拉强度和屈服强度的增长速率一致。而低温韧性是先降低后升高,但变化较小。(7)QLT亚温淬火使钢的强度以及低温韧性都随着回火温度的提高而降低,而断后伸长率则随着回火温度的升高而提高。(8)QLT亚温淬火200℃回火后组织都是板条状及针状分布,而且是马氏体和铁素体相互间隔的形式,韧性相铁素体间隔包围了强化相纤维状马氏体。钢中铁素体一直以针状存在,形态和分布未发生显着改变,而QLT亚温淬火500℃回火后铁素体以块状形式存在。(9)QLT亚温淬火、200℃回火都是韧窝断裂,而且韧窝的分布并没有随着淬火温度的变化而有所变化。QLT亚温淬火、500℃回火同直接亚温淬火经500℃回火一样,结晶状断口面积所占比例很高,而且剪切唇出断口撕裂痕迹不明显,断口表面由准解理小平面和撕裂棱组成,有着一定量的韧窝。(10)比较直接亚温淬火与QLT亚温淬火工艺,发现采用QLT亚温淬火,淬火工艺为淬火温度830℃,回火温度200℃时,材料强韧性能够达到最优。
王海瑞[9](2010)在《35CrMoA钢亚温淬火强韧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采用正交回归方法设计实验方案,研究了原始组织、淬火温度、回火温度对35CrMoA钢亚温淬火强韧性的影响,探讨了其机理。分析了亚温淬火条件下,马氏体与铁素体的含量和形态、奥氏体晶粒度、断口形貌等问题。实验结果表明:(1)原始组织对35CrMoA钢亚温淬火后的力学性能有影响,经过预处理的调质态试样,亚温淬火后的综合力学性能高于热轧态、正火态和淬火态。(2)780~810℃亚温淬火,随着淬火温度的升高,铁素体的量逐渐减少,马氏体的量逐渐增加,35CrMoA钢在800℃淬火时,铁素体的含量和形态达到最佳,具有最高的强度、硬度和韧性。(3)显微组织分析表明:原始组织为热轧态和正火态时,淬火组织中铁素体相呈颗粒状和少量针状均匀分布,组织较为粗大。原始组织为淬火态和调质态时,铁素体相呈针状和少量小颗粒状分布,组织细小,其中,调质态的针状更多且分布更均匀。这是调质态试样的力学性能高于热轧态、正火态和淬火态的原因。(4)晶粒度分析表明:未溶的铁素体阻止了奥氏体晶粒的长大,亚温淬火相对较低的加热温度又减慢了原子的扩散速度,故35CrMoA钢亚温淬火后的晶粒比常规完全淬火的细小。(5)断口扫描分析表明:35CrMoA钢常规调质处理,断口形貌为少量韧窝和准解理,断口较为平整。800℃亚温淬火试样,断口有明显的韧窝,表现出典型的韧性断裂,有效提高了材料的韧性。(6)亚温淬火条件下,马氏体的形态与淬火温度有关。淬火温度对铁素体的含量和形态有影响,使得亚温淬火温度不同时,马氏体的形态发生了变化。(7)热轧态35CrMoA钢800℃淬火、550℃回火后,强度、硬度略低于常规完全淬火,但韧性得到大幅度提高。调质态35CrMoA钢800℃淬火、550℃回火后,不仅强度、硬度略高于常规完全淬火,而且韧性得到大幅度提高。热轧态、调质态35CrMoA钢800℃亚温淬火综合力学性能均优于850℃常规完全淬火。
李小飞[10](2009)在《亚温淬火对60Si2Mn钢组织性能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采用正交回归方法设计实验方案,研究了原始组织和淬火温度对60Si2Mn钢亚温淬火组织性能的影响,探讨了其机理。研究了亚温淬火条件下,马氏体与铁素体的含量和形态、奥氏体晶粒度、不均匀奥氏体的转变特征等问题。实验结果表明:(1)原始组织对60Si2Mn钢亚温淬火后的力学性能有一定影响,经过预淬火处理的非平衡态试样,亚温淬火后的力学性能高于热轧态、正火态和调质态。(2)770~810℃亚温淬火,随着淬火温度的升高,铁素体量减少,马氏量增加,60Si2Mn钢在800℃具有最高的强度、硬度。(3)极差分析表明:淬火温度对强度、硬度的影响大于回火温度,是影响60Si2Mn钢强度、硬度的主要因素。(4)显微组织分析表明:原始组织为热轧态时,淬火组织中马氏体与铁素体相呈颗粒状均匀分布,组织较为粗大。原始组织为淬火态时,马氏体与铁素体相呈针状分布,组织较平衡态时细小。这是淬火态试样的力学性能高于热轧态的原因。(5)晶粒度分析表明:未溶铁素体阻止了奥氏体晶粒的长大,亚温淬火较低的加热温度又减慢了原子扩散的速度,故60Si2Mn钢亚温淬火后的晶粒较常规完全淬火细小。(6)奥氏体中碳及合金元素的不均匀分布影响马氏体形态,且有利于淬火组织的细化。(7)淬火态60Si2Mn钢800℃淬火、430℃回火后,具有较好的强韧性配合,其综合力学性能优于870℃常规完全淬火。
二、20MnVB钢亚温淬火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20MnVB钢亚温淬火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6)热处理工艺对矿用连接环20MnVB钢性能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0前言 |
1 试验材料、试验设备及试验方法 |
2 试验结果及分析 |
3 结语 |
(7)亚温淬火预淬温度对低碳合金钢强韧性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一、前言 |
二、试验材料和方法 |
三、试验结果及分析 |
1. 预处理工艺对强韧性的影响 |
2. 不同预淬温度亚温淬火的强韧化效果分析 |
3. 双相区保温时间对强韧性的影响 |
四、结论 |
(8)亚温淬火对22SiMnCrNi2Mo钢组织和性能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1.1 22SiMnCrNi2Mo钢简介及目前研究现状 |
1.1.2 22SiMnCrNi2Mo钢力学性能提高的研究方向 |
1.2 钢的亚温淬火简介 |
1.2.1 亚温淬火的定义 |
1.2.2 亚温淬火的分类 |
1.2.3 影响亚温淬火强韧化的主要因素 |
1.2.4 亚温淬火的优缺点 |
1.3 钢的屈服强度和低温韧性概述 |
1.4 国内外亚温淬火的研究现状 |
1.5 本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6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2章 试验方法与工艺制定 |
2.1 试验材料 |
2.2 试验方法 |
2.2.1 亚温淬火工艺方法 |
2.2.2 亚温淬火工艺制定 |
2.3 试验结果分析方法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实验过程与结果 |
3.1 22SiMnCrNi2Mo钢810~840℃直接亚温淬火 |
3.1.1 实验参数的制定 |
3.1.2 实验结果 |
3.2 22SiMnCrNi2Mo钢810~840℃QLT亚温淬火 |
3.2.1 实验参数的选择 |
3.2.2 实验结果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直接亚温淬火对22SiMnCrNi2Mo钢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
4.1 对力学性能的影响 |
4.2 对组织的影响 |
4.3 断口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QLT处理亚温淬火对22SiMnCrNi2Mo钢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
5.1 对力学性能的影响 |
5.2 对组织的影响 |
5.3 断口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QLT亚温淬火强度、韧性方程的建立及检验 |
6.1 回归方程的建立 |
6.1.1 QLT亚温淬火强度方程的建立 |
6.1.2 QLT亚温淬火韧性方程的建立 |
6.2 实验因素的方差检验 |
6.2.1 QLT亚温淬火强度实验数据方差检验计算 |
6.2.2 QLT亚温淬火韧性实验数据方差检验计算 |
6.3 方差检验计算的结果 |
6.4 回归方程的显着性检验 |
6.4.1 QLT亚温淬火显着性检验计算 |
6.4.2 QLT亚温淬火显着性检验结果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获得的科研成果 |
(9)35CrMoA钢亚温淬火强韧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1.1 35CrMoA 钢简介及其常规完全淬火工艺存在的问题 |
1.1.2 35CrMoA 钢强韧化处理的研究方向 |
1.2 亚温淬火工艺简介 |
1.2.1 亚温淬火的定义 |
1.2.2 亚温淬火的分类 |
1.2.3 亚温淬火的理论依据 |
1.2.4 亚温淬火的主要优缺点 |
1.3 国内外亚温淬火的研究动向与进展 |
1.4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5 主要研究内容 |
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2 实验方法 |
2.2.1 实验方案的设计 |
2.2.2 实验试样的制备 |
2.2.3 实验结果的分析方法 |
3 实验过程与结果 |
3.1 35CrMoA 钢常规完全淬火 |
3.2 不同原始组织35CrMoA 钢相变点A_(C1)、A_(C3) 的测定 |
3.3 不同原始组织35CrMoA 钢的亚温淬火实验 |
3.3.1 实验参数的选择 |
3.3.2 实验结果 |
3.4 热轧态35CrMoA 钢780~810℃亚温淬火 |
3.4.1 实验参数的选择 |
3.4.2 实验结果 |
3.5 调质态35CrMoA 钢780~810℃亚温淬火 |
3.5.1 实验参数的选择 |
3.5.2 实验结果 |
3.6 本章小结 |
4 强度、硬度方程的建立及检验 |
4.1 正交回归处理方案 |
4.1.1 影响因子和实验水平的确定 |
4.1.2 方案的确定 |
4.2 回归方程的建立 |
4.2.1 热轧态35CrMoA 钢硬度方程的建立 |
4.2.2 热轧态35CrMoA 钢强度方程的建立 |
4.2.3 调质态35CrMoA 钢硬度方程的建立 |
4.2.4 调质态35CrMoA 钢强度方程的建立 |
4.3 实验因素的方差检验 |
4.3.1 热轧态35CrMoA 钢硬度实验数据的方差检验计算 |
4.3.2 热轧态35CrMoA 钢强度实验数据的方差检验计算 |
4.3.3 调质态35CrMoA 钢硬度实验数据的方差检验计算 |
4.3.4 调质态35CrMoA 钢强度实验数据的方差检验计算 |
4.3.5 方差检验计算的结果 |
4.4 回归方程的显着性检验 |
4.4.1 显着性检验计算 |
4.4.2 显着性检验结果 |
4.5 本章小结 |
5 原始组织对35CrMoA 钢亚温淬火组织性能的影响 |
5.1 原始组织对35CrMoA 钢亚温淬火力学性能的影响 |
5.1.1 四种原始组织35CrMoA 钢790、810℃亚温淬火 |
5.1.2 热轧态、调质态35CrMoA 钢780~810℃亚温淬火 |
5.2 分析讨论 |
5.2.1 35CrMoA 钢四种原始组织亚温淬火的加热转变特点 |
5.2.2 原始组织对35CrMoA 钢亚温淬火后铁素体形态的影响 |
5.2.3 原始组织对35CrMoA 钢亚温淬火后马氏体形态的影响 |
5.2.4 原始组织对35CrMoA 钢亚温淬火后晶粒度的影响 |
5.2.5 综合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6 亚温淬火对35CrMoA 钢组织性能的影响 |
6.1 亚温淬火对35CrMoA 钢力学性能的影响 |
6.1.1 淬火温度对热轧态35CrMoA 钢亚温淬火力学性能的影响 |
6.1.2 淬火温度对调质态35CrMoA 钢亚温淬火力学性能的影响 |
6.1.3 热轧态、调质态35CrMoA 钢800℃亚温淬火 |
6.2 分析讨论 |
6.2.1 淬火温度对铁素体含量的影响 |
6.2.2 淬火温度对马氏体形态的影响 |
6.2.3 淬火温度对晶粒度的影响 |
6.2.4 (M+F)双相复合组织的TEM 分析 |
6.2.5 (M+F)双相复合组织的断口形貌 |
6.2.6 综合分析 |
6.3 本章小结 |
7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10)亚温淬火对60Si2Mn钢组织性能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1.1 60Si2Mn 钢简介及其常规完全淬火工艺存在问题 |
1.1.2 60Si2Mn 钢强韧化处理的研究方向 |
1.2 亚温淬火工艺简介 |
1.2.1 亚温淬火的定义 |
1.2.2 亚温淬火的分类 |
1.2.3 亚温淬火的理论依据 |
1.2.4 亚温淬火的主要优缺点 |
1.3 国内外亚温淬火的研究动向与进展 |
1.4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5 主要研究内容 |
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2 实验方法 |
2.2.1 实验方案的设计 |
2.2.2 实验试样的制备 |
2.2.3 实验结果的分析 |
3 实验过程与结果 |
3.1 60Si2Mn 钢常规完全淬火 |
3.2 不同原始组织60Si2Mn 钢相变点A_(C1)、A_(C3)的测定 |
3.3 不同原始组织60Si2Mn 钢的亚温淬火实验 |
3.3.1 实验参数的选择 |
3.3.2 实验结果 |
3.4 热轧态60Si2Mn 钢770~810℃亚温淬火 |
3.4.1 实验参数的选择 |
3.4.2 实验结果 |
3.5 淬火态60Si2Mn 钢770~810℃亚温淬火 |
3.5.1 实验参数的选择 |
3.5.2 实验结果 |
3.6 本章小结 |
4 硬度、强度方程的建立及检验 |
4.1 正交回归处理方案 |
4.1.1 影响因子和试验水平的确定 |
4.1.2 方案的确定 |
4.2 回归方程的建立 |
4.2.1 热轧态60Si2Mn 钢硬度方程的建立 |
4.2.2 热轧态60Si2Mn 钢强度方程的建立 |
4.2.3 淬火态60Si2Mn 钢硬度方程的建立 |
4.2.4 淬火态60Si2Mn 钢强度方程的建立 |
4.3 实验因素的方差检验 |
4.3.1 热轧态60Si2Mn 钢硬度的方差检验计算 |
4.3.2 热轧态60Si2Mn 钢强度的方差检验计算 |
4.3.3 淬火态60Si2Mn 钢硬度的方差检验计算 |
4.3.4 淬火态60Si2Mn 钢强度的方差检验计算 |
4.3.5 方差检验计算的结果 |
4.4 回归方程的显着性检验 |
4.4.1 显着性检验计算 |
4.4.2 显着性检验结果 |
4.5 实验结果的极差分析 |
4.5.1 极差分析计算表 |
4.5.2 极差分析的结果 |
4.6 本章小结 |
5 原始组织对60Si2Mn 钢亚温淬火组织性能的影响 |
5.1 原始组织对60Si2Mn钢亚温淬火力学性能的影响 |
5.1.1 四种原始组织60Si2Mn 钢800℃亚温淬火 |
5.1.2 热轧态、淬火态60Si2Mn 钢770~810℃亚温淬火 |
5.2 分析讨论 |
5.2.1 原始组织对60Si2Mn 钢相变点的影响 |
5.2.2 平衡态60Si2Mn 钢亚温淬火的加热和冷却转变特点 |
5.2.3 淬火态60Si2Mn 钢亚温淬火的加热和冷却转变特点 |
5.2.4 原始组织对马氏体和铁素体形态的影响 |
5.2.5 原始组织对晶粒度的影响 |
5.2.6 淬火态60Si2Mn 钢淬火组织中合金元素的分布 |
5.2.7 综合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6 淬火温度对60Si2Mn 钢亚温淬火组织性能的影响 |
6.1 淬火温度对60Si2Mn钢亚温淬火力学性能的影响 |
6.1.1 淬火温度对热轧态60Si2Mn 钢亚温淬火力学性能的影响 |
6.1.2 淬火温度对淬火态60Si2Mn 钢亚温淬火力学性能的影响 |
6.2 分析讨论 |
6.2.1 淬火温度对马氏体和铁素体含量的影响 |
6.2.2 淬火温度对马氏体形态的影响 |
6.2.3 淬火温度对晶粒度的影响 |
6.2.4 综合分析 |
6.3 本章小结 |
7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四、20MnVB钢亚温淬火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20MnVB钢亚温淬火研究[J]. 李智超,刘忆,王洪才. 阜新矿业学院学报, 1983(04)
- [2]40MnVB钢亚温淬火的研究[J]. 刘忆,李智超. 金属热处理, 1983(07)
- [3]亚温淬火工艺参数对低碳硼钢组织和性能的影响[J]. 李智超,刘忆,王洪才. 金属热处理, 1984(07)
- [4]采用亚温淬火提高矿用连接环的强韧性[J]. 梁铁山,薛光明,李智超. 热加工工艺, 1989(03)
- [5]提高矿用连接环强韧性和疲劳寿命的研究[J]. 冯俊杰. 矿山机械, 2008(09)
- [6]热处理工艺对矿用连接环20MnVB钢性能的影响[J]. 王树鑫,路鹏程. 煤矿机械, 2010(12)
- [7]亚温淬火预淬温度对低碳合金钢强韧性的影响[J]. 李智超,杨月君,王洪才,徐惠彬.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1986(02)
- [8]亚温淬火对22SiMnCrNi2Mo钢组织和性能的影响[D]. 冯平. 扬州大学, 2017(07)
- [9]35CrMoA钢亚温淬火强韧性研究[D]. 王海瑞. 河南理工大学, 2010(02)
- [10]亚温淬火对60Si2Mn钢组织性能的影响[D]. 李小飞. 河南理工大学, 2009(S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