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茶树扦插密度试验结果(论文文献综述)
邱勤丽[1](2021)在《淹水和石灰氮对连作茶树苗圃土壤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茶树在中国是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但茶树扦插苗圃的连作障碍是目前苗圃育苗普遍存在的问题。连作障碍主要症状表现为扦插苗病死率高、成活率低,苗圃土壤理化性质和微生物区系恶化。淹水和石灰氮被广泛用于设施农业连作障碍的改良和土传病害的防治,但在连作茶树扦插苗圃中的应用还很有限,且针对改良效果产生原因的微生物性质很少有系统的阐述。因此本研究利用淹水和石灰氮改良连作茶树扦插苗圃的土壤状况,利用田间试验、理化分析和高通量测序等技术研究了1)茶树苗圃土壤理化性质的时间序列变化;2)茶苗生物量和成活率概况;3)茶树苗圃土壤真菌、细菌和古菌群落的响应机制;并探讨了提高茶苗扦插成活率的理化和微生物机制。主要结果如下:1、淹水和石灰氮能缓解茶树扦插苗圃土壤的酸化现象,使pH值的酸化趋势得到减缓。石灰氮的施用降低了总酚、复合态酚和可溶性铝的含量。淹水和石灰氮促进了扦插茶苗的生物量和成活率。2、通过对微生物群落构建的解析,发现苗圃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随理化因子改变明显,且环境变量可以很大程度上解释微生物群落的差异。其中,TN、SOC、BP和NH4+-N是影响真菌群落的关键环境因子;AP、AK、pH、NO3--N是影响细菌群落的关键环境因子;SOC、pH、TP、Ex-Al、BP及TN是影响古菌群落的关键环境因子。3、真菌群落和细菌群落中丰富类群的网络分布模式比较相似,淹水加石灰氮降低了分子生态网络的复杂性和连接度,但也增加了模块指数从而增加了抵抗外界变化的能力,并且石灰氮的施用使真菌群落中抗病原菌相关的类群更多地被识别为关键类群,而对照组中关键类群则更偏向于致病菌。细菌群落的稀有类群网络变化模式刚好相反,石灰氮的施用使细菌稀有群落形成了相较于对照组更稳定和更复杂的网络,从而增强菌群之间的相互交流。细菌网络中,大部分关键类群的功能都与碳、氮、磷等养分的降解和代谢有关,此外,石灰氮的施用也可以使与抗根结线虫病相关的细菌(Bryobacter)占据更主要的生态位。4、茶园扦插苗圃土壤中的微生物群落表现出功能上的多样性。在真菌群落中,腐生营养型模式是茶园苗圃土壤中主导的营养模式。细菌和古菌群落中,代谢是主要的功能。茶园扦插苗圃土壤中的微生物群落包含巨大的分类和功能多样性,腐生营养和微生物代谢对茶苗的生理生化过程有着重要的影响。综合来看,淹水加石灰氮处理可以被推荐为生产实践中用于改良连作茶树扦插苗圃的方法。该处理可以有效改善连作苗圃pH值过低、多酚累积及铝毒等问题,提高土壤养分含量和植物对养分的利用率;杀灭真菌群落中的植物病原菌,降低真菌群落丰富度,提高细菌和古菌群落丰富度和多样性,促使连作苗圃土壤从真菌主导型向细菌主导型转变,调节和改善微生物群落结构平衡,并影响微生物共发生模式和群落功能,从而改善土壤理化条件和微生物条件,促使扦插苗圃获得更高的成活率。
宋发如[2](2020)在《响应面分析法优化茶树插穗生根条件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张焰峰[3](2020)在《互叶白千层快繁及邵武配套栽培技术研究》文中认为互叶白千层作为经济价值较高的引进植物,能够为当地农户增加经济收入,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目前,我国多个省份已成功引进种植,但因各地区的品种生态因子不同,引种过程中植株适应性存在差异,需要对此进行研究。本文在福建省邵武市对引进的互叶白千层,进行优良单株的筛选、快繁技术的组培配方优化和配套栽培技术的研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筛选到6株一年生优良单株和15株一年生优势木,3株两年生优良单株和9株两年生优势木。比较优良单株与优势木的茶树精油,结果显示优良单株的茶树精油成分总体均优于其优势木,不同优良单株之间无显着差异。2、对筛选出来的优良单株进行组培快繁,探讨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诱导剂以及培养基对芽和根诱导的影响。结果表明6-BA(1.0 mg/L)+NAA(0.10 mg/L)+GA3(0.05 mg/L)+花宝1号(1.5 g/L)为最佳芽诱导培养基,6-BA(0.5 mg/L)+NAA(0.05 mg/L)+GA3(0.05 mg/L)+花宝1号(1.5 g/L)为最佳芽伸长培养基,最佳生根率诱导培养基为1/4 MS+NAA(0.02 mg/L)+ABT-1(0.4 mg/L)+花宝1号(0.7 g/L),最佳苗均生根数诱导培养基为MS+NAA(0.02 mg/L)+ABT-1(0.2 mg/L)+花宝1号(0.7 g/L),最佳根伸长诱导培养基为MS+NAA(0.02 mg/L)+ABT-1(0.1 mg/L)+花宝1号(0.5 g/L)。3、对互叶白千层高产栽培配套的育苗基质、种植密度、去顶、施肥量和灌溉技术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黄心土、泥炭土、珍珠岩比例为5:3:2的基质配比对幼苗生长的促进作用最好;种植密度10500株/ha、去顶处理、施肥量750 kg/ha、保持土壤湿润的灌溉处理,最有利于互叶白千层植株的生长发育,其树高、地径、胸径、鲜重、地上部分干重、叶干重、枝干重等指标综合表现最优,最有利于提高互叶白千层植株的生物量累积,提高产量,增加种植的经济效益。
方翔[4](2020)在《茶树扦插繁殖技术及苗圃扦插再植障碍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试验对不同茶树品种、不同类型插穗、不同基质对扦插成活率的影响以及苗圃地扦插再植障碍原因进行了探究,以期为茶树良种繁育、推广和提高土地利用率研究提供一定参考。试验结果如下:1、以安吉白茶、农抗早、福鼎大白茶和舒茶早四个品种扦插苗为试验材料,探究不同茶树品种的扦插成活率。试验结果表明:舒茶早品种的成活率最高,为63.54%;其次是福鼎大白茶品种,为53.13%;安吉白茶品种的成活率最低,仅为39.58%。2、以舒茶早品种作为试验材料,探究舒茶早品种不同插穗类型对成活率的影响。不同嫩度插穗试验研究表明:绿色硬化插穗成活率最高,为73.96%;半木质化插穗次之,为63.54%;一芽二叶最低,为26.04%;不同留叶数短穗扦插试验研究表明:秋夏两季试验结果差异较大,夏季温度较高,蒸发量大,留叶数越多,扦插成活率较低。但秋夏两季都以留三叶的成活率最高,夏季为63.54%,秋季为95.38%。半叶和全叶插穗试验研究表明:半叶扦插的成活率为89.58%,全叶扦插的成活率为67.71%,两者差异显着。3、不同基质选择研究发现:基质一的扦插成活率为63.54%,基质二的扦插成活率为57.29%,但两者差异不显着。4、不同再植年限扦插苗圃地土壤理化性质研究发现:再植土壤p H较非再植土壤降低,下降至4.4左右;再植土壤养分含量总体水平高于非再植土壤,说明栽培过程中注意对养分的投入;再植土壤水溶性酚酸含量和复合态酚酸含量都高于非再植土壤,其中非再植土壤和再植土壤在复合态酚酸含量上差异显着;与非再植土壤相比,再植土壤微生物数量上表现同一的下降趋势,再植土壤细菌、真菌和放线菌含量显着低于非再植土壤;再植土壤与非再植土壤相比,土壤酶活性发生较大变化,土壤脲酶和多酚氧化酶活性提高了,过氧化物酶活性降低了。5、以舒茶早种子为试验材料,探究不同再植年限土壤浸提液对茶籽萌发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再植土壤浸提液与非再植土壤浸提液处理茶籽萌发,茶籽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和根长均无明显差异。6、通过对再植土壤进行不同方式的处理,再进行扦插试验,通过对扦插苗生长相关指标测定发现:高温处理和浸水晒土处理能有效促进扦插苗愈伤组织、根系的发生,提高扦插苗成活率、叶片数、新梢率、新梢长、茎粗、主根粗和根长。生物菌肥和杀菌剂处理效果虽然比不上高温和浸水处理,但在一定程度上也能促进扦插苗的生长。
许煜东[5](2020)在《施肥对互叶白千层萌芽更新林生长及含油量的影响》文中提出互叶白千层(Melaleuca alternifolia)是具有重要经济价值的人工林,目前关于互叶白千层萌芽更新阶段的施肥研究尚处于空白阶段。为了探究施肥对互叶白千层萌条生长、更新林生长和含油量的影响,以湖南省宁远县太平镇互叶白千层种植基地为试验样地,选择高4~6 cm基径5.5~7.5 cm的伐桩作为试验对象,设计了 3种施肥方式和3种施肥配方,通过野外施肥试验、试验材料的收集与测量,以及室内对数据的统计与分析(包括方差分析、相关性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得出的主要结果如下:(1)施肥对互叶白千层萌条生长产生了显着影响。其中对伐桩萌条(高度>10 cm)总数没有产生显着影响,施肥条件下萌条总数均值为27.2根/株,不施肥条件下萌条总数为26.4根/株;对伐桩劣势萌条(高度10~60 cm)数量产生显着影响,施肥条件下劣势萌条数量均值为13.8根/株,而不施肥情况下数量为18.2根/株;对优势萌条(高度>120cm)数量产生了显着影响,施肥条件下优势萌条数量均值为5.1根/株,而不施肥情况下仅为2.1根/株;对伐桩萌条高度(仅核算高度>10 cm的萌条)产生显着影响,施肥条件下萌条高度均值为0.763 m,而不施肥时为0.458 m;对优势萌条地径(距伐桩截面10 cm高处)产生了显着影响,施肥条件下萌条地径最大为1.77 cm,不施肥时仅为1.16 cm。(2)施肥对互叶白千层更新林生长产生了显着影响。其中对更新林树高产生了显着影响,不同施肥方式之间,树高从大到小依次是:两次施肥500 g/株>一次性施肥500 g/株>一次性施肥300 g/株>不施肥,不同施肥配方之间,树高从大到小一次是:配方f3>配方f1>配方f2;对更新林地上生物量产生了显着影响,不同施肥方式之间,地上生物量从大到小依次是:两次施肥500g/株>一次性施肥500 g/株>一次性施肥300 g/株>不施肥,不同施肥配方之间,地上生物量从大到小依次是:配方f3>配方f1>配方f2;对枝叶生物量产生了显着影响,施用f3配方两次施肥500g/株时具有最高枝叶生物量为1.929 kg/株,不施肥时枝叶生物量最低,为0.942 kg/株;此外对枝叶生物量占比没有产生显着影响。(3)施肥对互叶白千层更新林含油量产生了显着影响。不同施肥方式之间,含油量从高到低依次是:两次施肥500g/株>一次性施肥500 g/株>一次性施肥300 g/株>不施肥;不同施肥配方之间,含油量从高到低依次是:配方f3>配方f1>配方f2;此外对含油率也产生了一定影响,含油率从高到低依次是配方f3>配方f1>配方f2>不施肥。(4)皮尔逊相关系数检验结果表明,枝叶生物量与N施用量、P施用量和有机质施用量之间呈显着性正相关,构建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为Y=0.893+0.032X1+0.002X2+ε(Y为枝叶生物量,X1为N施用量,X2为有机质施用量,ε为残差),在试验施肥范围内,增加N和有机质施用量可以提高枝叶生物量。含油量与N施用量、P施用量和有机质施用量之间呈显着性正相关,构建的多元线性回归方程为Y=10.713+0.647X1+0.040X2+ε(Y为含油量,X1为N施用量,X2为有机质施用量,ε为残差),在试验施肥范围内,增加N和有机质施用量可以提高含油量。此外,含油率与各养分施用量之间均不存在显着性相关。结论:试验结果证明,施肥能够有效促进互叶白千层萌芽更新林的生长和提高其含油量,在优势萌条数量、萌条高度、萌条地径、地上生物量和含油量上,施肥相较不施肥均有显着提高;此外,合理增施N肥和有机肥,可以提高互叶白千层枝叶生物量和含油量。
傅豪[6](2020)在《黄山苦茶再生体系建立及红光对不定根分化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黄山苦茶系2000年于四川省宜宾市发现唯一一株珍惜古树茶资源,属山茶科(Theaceae),山茶属(Camellia L.),为多年生乔木,其富含多种活性成分,对人体健康有益。目前,针对黄山苦茶的资源保护、种苗繁育、推广应用等工作均待有序开展,其中组织培养是资源保护、种苗快速繁育的有效手段。因此建立黄山苦茶再生体系对于古树茶种质资源保存及其后续各项研究有重要意义。为此,本研究以黄山苦茶为材料,拟建立其离体再生体系,同时针对组培苗生根困难的特点,在生根阶段通过红光培养等处理,探讨红光对不定根分化的影响。论文结果如下:1.黄山苦茶再生体系的建立(1)消毒体系及初代培养对比了一步消毒法和两步消毒法对外植体污染率和褐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两步消毒法B2,即为75%酒精消毒30 s,再用0.1%升汞消毒4 min,无菌水冲洗2遍,再0.1%升汞消毒2 min,最后无菌水冲洗4遍。其污染率为46.7%,为最优消毒体系。外植体最适腋芽萌发培养基MS+1.5 mg/L 6BA+0.5 mg/L NAA,腋芽萌发率为50.0%。(2)继代增殖培养不同激素种类、浓度的组合对黄山苦茶不定芽增殖的分析结果表明,GA3对不定芽增殖的影响最大,最适不定芽增殖条件为MS+1.0 mg/L 6-BA+0.5 mg/L NAA+2.0mg/L GA3,增殖系数为5.70。(3)生根培养基黄山苦茶最适生根培养基是1/2MS+1.0mg/L IBA+2.0mg/L IAA+0.1%活性炭,诱导前将茎段基部浸泡于为500 mg/L IBA溶液10min,生根率可以达到63.4%。2.红光对不定根分化的影响(1)红光黄山苦茶不定根生根率和根质量的影响在黄山苦茶生根阶段,对比红光和白光对生根率、根质量的影响发现:红光能够显着提高黄山苦茶生根率。培养36天后,红光下黄山苦茶生根率为81.7%,白光下黄山苦茶生根率为56.6%,红光比白光生根率提高25%。同时观察不定根发育情况发现,红光下不定根数平均为12.80条,白光下平均7.50条;红光条件下平均根长为0.74厘米,白光下平均根长0.22厘米。(2)红光下黄山苦茶不定根发育时期及发育类型的观察通过石蜡切片,对组培苗茎段基部进行组织显微观察发现,生根前,黄山苦茶茎内没有原生根原基,生根类型属于诱导型生根,其不定根根原基主要由髓射线与皮层下交界处薄壁细胞和维管形成层处发育形成。3.红光对黄山苦茶不定根发育期内源激素的影响对红光及白光下不定根诱导的不同时期进行取样,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测量各阶段的IAA、IBA、GA3、ZT等激素含量的变化。结果显示,在给予黄山苦茶组培苗红光处理后,在不同发育阶段下不同激素表现出不同的变化趋势:IAA呈先升后降的趋势,在16天时达到峰值;ZT含量呈现先上升后下降、再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也在在16天出现最大峰值;ABA的含量则表现为先上升后下降,最大峰值出现在第4天;GA3含量也表现为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分析结果发现,IAA和GA3与不定根产生的关系最密切。4.黄山苦茶不定根发育的转录组初步探究通过高通量测序技术,对红光及白光下不定根分化的不同时期进行转录组测序。结果显示,GO富集的主要集中在氧化还原过程、蛋白质磷酸化、转录调控、跨膜转运过程、碳水化合物代谢、生长素响应等过程。KEGG代谢通路分析发现这些基因主要富集在了氨基糖和核苷酸糖代谢、磷酸戊糖途径、戊糖和葡萄糖醛酸酯的相互转化、玉米素的生物合成、α-亚麻酸的代谢等一些列代谢过程中。
徐礼羿[7](2019)在《茶树SNP高密度遗传连锁图谱构建与数量性状候选基因挖掘》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茶树作为广泛种植的多年生经济作物,其生长周期长和自交不亲和的特点,导致茶树在使用自然选种和杂交育种等传统育种手段选育新品种时,育种效率低,限制了茶树种质资源改良和创新的进程。本研究以开发茶树高通量SNP分子标记为切入点,结合‘龙井43’ב白毫早’F1群体327个子代株系的基因分型,旨在实现遗传图谱加密,降低图位克隆的难度。通过群体表型观测、QTL作图和基因组比对等手段,挖掘调控目标数量性状的潜在候选基因,为研究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技术在快速选育茶树种质资源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利用2b-RAD测序技术,采用标准型接头5’-NNN-3’建立双亲‘龙井43’和‘白毫早’的标准文库,以限制型接头5’-NNA-3’和5’-NNT-3’建立327个子代株系的简化文库。各样本文库经二代测序,共获得871,736,246条高质量reads。通过父母本标准文库高质量reads聚类获得380,936个tags,并从中筛选出46,932个具有多态性的SNP位点。将子代文库与双亲文库进行比对,进一步筛选到在80%以上的子代株系中均存在基因分型的10,816个SNP标记。对筛选到的SNP标记进行χ2检验评估标记的符合孟德尔分离比,共获得4463个符合孟德尔分离比(p≥0.05)的SNP标记用于遗传作图。2.基于新开发的SNP标记,分别成功构建父母本遗传图谱。母本遗传图谱共包含2470个标记分布于15个连锁群上,覆盖1427.70 cM的基因组长度;父本遗传图谱共包含2217个标记分布于15个连锁群上,覆盖1710.63 cM的基因组长度。基于两者的共有标记成功整合了一张具有3800个SNP和417个SSR标记的高密度遗传连锁图谱。该图谱共15个连锁群,覆盖1678.52 cM的基因组长度,标记间距仅为0.40 cM且相邻标记距离(Gap<2 cM)的标记达到98.19%。上述结果表明本研究首次采用规模>200的群体(327个)进行遗传作图,构建的遗传图谱首次将标记间距缩小至1 cM以下(0.4 cM)。3.为了筛选花青素相关候选基因,本研究首次实现了茶树花青素含量的QTL作图。经表型测定,群体各样品的花青素含量为980.20±24.79 nmol/g,变异系数31.89%。相关性分析显示群体样本花青素含量与芽叶颜色数据呈极显着正相关。基于作图群体花青素含量和芽叶颜色的表型数据,共检测到10个QTLs,LOD阈值为4.55–30.94,解释6.30–40.30%的表型变异。其中9个主效QTLs相互叠加形成3个QTLs簇。4.本研究通过测定作图群体在二年生实生苗、扦插苗和扩繁苗等3个时期与生长势相关的18个参数(树幅、茎长、茎粗、一级分枝、叶重、根重、茎重、地上部重、根冠比、叶N浓度、茎N浓度、根N浓度、叶N含量、茎N含量、根N含量、地上部N含量、总N含量和叶片数),首次检测到与茶树生长势相关的QTLs共计53个。QTLs分布于13个连锁群上,LOD阈值为3.12–6.58,解释4.80–29.10%的表型变异,并在6个连锁群上相互叠加形成8个QTLs簇。5.利用本课题构建的高密度SNP遗传图谱对芽叶颜色、儿茶素组分、咖啡碱、发芽期和炭疽病抗性等数量性状重新进行QTL作图。分别在15个连锁群上检测到目标性状的QTLs共计81个。其中,本研究新发现的QTLs为35个,包含7个稳定的主效QTLs。6.基于遗传图谱上SNP标记的序列,分别有1558个和1209个标记的序列以唯一匹配且无错配的形式(PMuniq)定位于CSS和CSA参考基因组的Scaffold上,其中超过70%的标记定位于基因间区。结合目标性状QTL区间内标记两侧基因的功能注释,共筛选获得9个分别与茶树花青素、发芽期和生长势相关的候选基因。利用qRT-PCR技术初步验证了候选基因TEA009062.1是影响茶树生长势的重要基因。
叶昌博[8](2019)在《九龙大白茶一年两季留穗技术》文中认为随着白茶市场爆发式增长,九龙大白茶因其品质优异广受市场欢迎,为了满足市场需求,开展九龙大白茶一年两季母穗留养、扦插,加速茶苗繁殖,填补市场空缺。本文主要讨论九龙大白茶母树管理,为夏、秋两季扦插提供优质穗条。
古能平[9](2018)在《提高“桂职1号”茶树短穗扦插成活率的研究与实践》文中研究指明短穗扦插是目前茶树无性系良种繁殖的主要方法,不仅能够保持茶树品种原有的优良特性,还具有较高的繁殖系数。基于此,在概述茶树短穗扦插无性繁殖技术相关理论的基础上,重点结合桂职1号茶树短穗扦插的成活率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显示,桂职1号茶树扦插时间在3月上旬,成活率及出圃率都是最高的;在泥炭土上铺(过筛的)赤红壤土扦插茶苗的成活率和出圃率最高;不同茶树品种的扦插成活率也存在差异;粗插穗和短插穗的扦插成活率最高。
任恒泽[10](2018)在《茶树全光照弥雾嫩枝扦插育苗技术研究》文中指出茶树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扦插是其最主要的无性繁殖方法。为了进一步缩短茶树育苗周期,提高育苗质量,探究茶树嫩枝扦插适宜的材料,以及不同成熟度绿色嫩枝插穗根系和地上部生长适宜的内外源激素水平,该试验以台茶12号为材料,研究了茶树新梢不同部位茎叶生理生化特性,母树前处理、顶梢保留和摘除、功能叶数、生根剂不同浸泡时间处理以及内源激素水平对茶树绿色嫩枝插穗根系和地上部生长发育的影响。探讨茶树嫩枝扦插适宜的处理方法及影响因素,主要结果如下:1.随叶片成熟度增加,可溶性糖和叶绿素含量呈递增趋势。净光合速率也随叶片成熟度的增加呈递增趋势,但以第2片成熟功能叶最高。可溶性蛋白含量随叶片成熟度的增加呈下降趋势,以顶部1芽1叶含量最高。茶树嫩枝叶片中IAA和ABA以第2片功能叶含量最高;ZR以第3片功能叶含量最高;GA3含量则随叶片成熟度增加而增大。茶树嫩枝第3片功能叶及以上茎段(S1S3)IAA含量显着高于S4,而ABA含量则为S1显着高于S2S4。2.茶树母树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DA-6和叶面肥有利于提高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和净光合速率,在插穗扦插过程中有利于不定根的形成和地上部枝叶的生长发育。喷施30ppm DA-6更有利于茶树扦插苗地上部生长;喷施2030ppm DA-6有利于茶苗根系发育,配施一定量叶面肥有一定的辅助效果。3.带成熟功能叶插穗成活率和生根率均为100.00%,而不带成熟功能叶的1芽1叶插穗和1芽2叶插穗成活率和生根率仅为5.00%和23.33%。根系生长以带3片功能叶留梢插穗最好,生根早且根量大,10天内就有大量白色根点从茎段基部冒出,60%70%茶苗形成二次根仅需37天,而且地上部新形成的成熟功能叶数也最多,但是新梢高度增长值小于保留顶梢带1片成熟功能叶插穗,基部茎粗增长值小于带2片成熟功能叶插穗。成熟功能叶片数的增加有利于根系生长发育,提高成活率和生根率;保留顶梢插穗的根系和地上部的生长优于去梢插穗。4.浸泡生根剂会显着提高插穗茎基部IAA含量,并使IAA/ABA和(IAA+ZR+GA3)/ABA值增至1.0左右,从而有利于生根。其中,保留顶梢带1片和2片功能叶插穗(F1-1、F2-1)在浸泡生根剂前期1h内IAA含量快速增加,且IAA/ABA和(IAA+ZR+GA3)/ABA值可增至1.0以上,其他插穗则在浸泡生根剂4h后上述三个指标达到最大值。F1-1、F2-1浸泡生根剂0.51h,F1-2浸泡生根剂4h,F2-2、F3-1、F3-2浸泡生根剂34h,IAA含量达到较高水平,而且IAA/ABA和(IAA+ZR+GA3)/ABA值可增至1.0左右。出苗时,平均根系活力、平均生根条数和平均茎粗增加值的最大值出现在浸泡生根剂02h内,其他根系和地上部生长情况以浸泡生根剂4h表现较好。
二、茶树扦插密度试验结果(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茶树扦插密度试验结果(论文提纲范文)
(1)淹水和石灰氮对连作茶树苗圃土壤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 |
1.2 长期植茶茶园及单一连作茶树苗圃相关研究进展 |
1.2.1 茶园连作障碍概况 |
1.2.2 长期植茶或茶苗连作对茶树(苗)生长和品质的影响 |
1.2.3 长期植茶或茶苗连作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
1.2.4 长期植茶或茶苗连作对土壤微生物性质的影响 |
1.2.5 茶园改良措施及连作障碍防控概况 |
1.3 淹水和石灰氮相关研究进展 |
1.3.1 淹水处理相关研究进展 |
1.3.2 石灰氮相关研究进展 |
1.4 土壤中的微生物 |
1.4.1 土壤微生物的重要性 |
1.4.2 土壤微生物研究方法 |
1.5 本文主要研究目的和内容 |
1.6 技术路线 |
第2章 淹水和石灰氮对连作苗圃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
2.1 引言 |
2.2 试验设计 |
2.3 土壤理化性质测定方法 |
2.3.1 土壤前处理 |
2.3.2 土壤基本理化性质测定 |
2.3.3 茶苗生物量测定 |
2.3.4 数据统计与分析 |
2.4 结果与分析 |
2.4.1 土壤pH值及多酚含量变化 |
2.4.2 土壤养分含量变化情况及与植株生物量相关分析 |
2.4.3 茶苗成活率情况 |
2.5 讨论 |
2.6 小结 |
第3章 淹水和石灰氮对连作苗圃土壤真菌群落结构的影响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试验材料 |
3.2.2 土壤理化性质测定 |
3.2.3 土壤真菌群落高通量测序 |
3.2.4 数据统计与分析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土壤理化性质 |
3.3.2 土壤真菌群落测序质量评估 |
3.3.3 土壤真菌群落Alpha多样性 |
3.3.4 土壤真菌群落结构与组成 |
3.3.5 土壤真菌类群变化的驱动机制 |
3.3.6 土壤真菌群落功能预测分析 |
3.3.7 真菌群落分子生态学网络分析 |
3.4 讨论 |
3.5 小结 |
第4章 淹水和石灰氮对连作苗圃土壤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试验材料 |
4.2.2 土壤理化性质测定 |
4.2.3 土壤细菌群落高通量测序 |
4.2.4 数据统计与分析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土壤细菌群落测序质量评估 |
4.3.2 细菌群落Alpha 多样性和Beta 多样性分析 |
4.3.3 土壤细菌群落组成 |
4.3.4 土壤细菌群落与环境的响应机制 |
4.3.5 细菌PICRUSt功能预测 |
4.3.6 细菌丰富类群和稀有类群分子生态网络分析 |
4.4 讨论 |
4.5 小结 |
第5章 淹水和石灰氮对连作苗圃土壤古菌群落结构的影响 |
5.1 引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土壤古菌群落测序质量评估 |
5.3.2 古菌群落Alpha 多样性及Beta 多样性分析 |
5.3.3 土壤古菌群落组成 |
5.3.4 土壤古菌群落与环境的响应机制 |
5.3.5 古菌PICRUSt功能预测 |
5.4 讨论 |
5.5 小结 |
第6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3)互叶白千层快繁及邵武配套栽培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互叶白千层研究综述 |
1.2.1 茶树精油的发现历史 |
1.2.2 互叶白千层的种植现状 |
1.2.3 互叶白千层种植技术研究 |
1.2.4 茶树精油研究现状 |
1.2.5 研究述评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互叶白千层高精油优良单株的筛选 |
引言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材料 |
2.1.2 试验方法 |
2.2 结果及分析 |
2.3 两年生优良单株初选 |
2.3.1 优选方法 |
2.3.2 优良单株初选结果分析 |
2.4 小结 |
第三章 互叶白千层挥发油成分分析 |
引言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仪器与材料 |
3.1.3 试验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二次筛选结果 |
3.2.2 不同化学组分气相色谱分析 |
3.2.3 不同植株挥发油化学组分定量分析 |
3.3 小结 |
3.3.1 优良单株复选 |
3.3.2 优良单株挥发油成分分析 |
第四章 互叶白千层组培快繁技术优化 |
引言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材料 |
4.1.2 试验设计 |
4.1.3 试验测定项目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芽诱导的影响 |
4.2.2 不同诱导剂对芽诱导的影响 |
4.2.3 不同培养基对根诱导的影响 |
4.3 小结 |
4.3.1 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芽诱导的影响 |
4.3.2 不同诱导剂对芽诱导的影响 |
4.3.3 不同培养基对根诱导的影响 |
第五章 互叶白千层栽培配套技术研究 |
引言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试验材料 |
5.1.2 试验方法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不同基质对植株生物量的影响 |
5.2.2 不同种植密度对植株生物量的影响 |
5.2.3 不同去顶对植株生物量的影响 |
5.2.4 不同施肥处理的植株生物量分析 |
5.2.5 不同灌溉处理下的生物量分析 |
5.3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 |
6.1 结论 |
6.1.1 互叶白千层优良单株的筛选 |
6.1.2 互叶白千层优良单株挥发油成分分析 |
6.1.3 互叶白千层组培快繁技术优化 |
6.1.4 互叶白千层配套栽培技术 |
6.2 讨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茶树扦插繁殖技术及苗圃扦插再植障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文献综述 |
1 引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概况 |
2.2 试验材料及处理 |
2.2.1 影响茶树扦插成活率因素研究 |
2.2.2 扦插苗圃地再植障碍研究 |
2.3 试剂与仪器 |
2.3.1 主要试验试剂 |
2.3.2 主要试验仪器 |
2.4 实验方法 |
2.4.1 土壤样品的采集 |
2.4.2 土壤肥力测定 |
2.4.3 土壤酶活测定 |
2.4.4 土壤微生物测定 |
2.4.5 土壤酚酸测定 |
2.4.6 扦插苗成活率和生长量调查 |
2.5 数据统计与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影响茶树扦插成活率因素研究 |
3.1.1 不同茶树品种扦插成活率的比较 |
3.1.2 插穗类型对扦插成活率的影响 |
3.2 秋插再植障碍分析 |
3.2.1 土壤肥力分析 |
3.2.2 不同方法处理土壤后短穗愈伤情况 |
3.2.3 不同方法处理土壤后短穗生根情况 |
3.2.4 不同方法处理土壤后短穗生长量的影响 |
3.3 夏插再植障碍分析 |
3.3.1 不同再植年限土壤肥力分析 |
3.3.2 不同再植年限土壤微生物分析 |
3.3.3 不同再植年限土壤酶活 |
3.3.4 不同再植年限土壤酚酸测定 |
3.3.5 不同再植年限土壤自毒作用研究 |
3.3.6 不同方法处理土壤后短穗愈伤情况 |
3.3.7 不同方法处理土壤后短穗生根情况 |
3.3.8 不同方法处理土壤后对短穗生长量的影响 |
4 讨论 |
4.1 不同茶树品种对扦插成活率的影响 |
4.2 不同插穗类型对扦插成活率的影响 |
4.2.1 不同成熟度插穗对扦插成活率的影响 |
4.2.2 不同留叶数对扦插成活率的影响 |
4.3 不同基质处理对扦插成活率的影响 |
4.4 不同再植年限土壤理化性质分析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5)施肥对互叶白千层萌芽更新林生长及含油量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1 互叶白千层研究进展 |
1.3.2 人工林施肥研究进展 |
1.3.3 配方施肥研究进展 |
1.3.4 萌芽更新技术研究 |
1.4 课题来源 |
1.5 研究内容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地概况 |
2.2 试验材料 |
2.3 施肥处理设计 |
2.4 生长测量 |
2.5 分析方法 |
2.5.1 方差分析 |
2.5.2 相关性分析 |
2.5.3 回归分析 |
2.6 数据统计与分析 |
2.7 技术路线 |
3 结果与分析 |
3.1 施肥对伐桩萌芽更新的影响 |
3.1.1 施肥对伐桩萌条数量的影响 |
3.1.2 施肥对伐桩萌条高度的影响 |
3.1.3 施肥对伐桩萌条地径的影响 |
3.2 施肥对更新林生长的影响 |
3.2.1 施肥对更新林树高的影响 |
3.2.2 施肥对更新林地径的影响 |
3.2.3 施肥对更新林地上生物量的影响 |
3.2.4 施肥对更新林枝叶生物量的影响 |
3.3 施肥对互叶白千层含油量的影响 |
3.3.1 不同施肥条件下互叶白千层含油量 |
3.3.2 不同施肥条件下互叶白千层含油率 |
3.4 互叶白千层枝叶生物量与养分元素间的关系 |
3.4.1 枝叶生物量与各养分元素间的相关性 |
3.4.2 枝叶生物量与养分元素回归分析 |
3.5 互叶白千层含油量与养分元素间的关系 |
3.5.1 含油量与各养分元素间的相关性 |
3.5.2 含油量与养分元素回归分析 |
3.5.3 含油率与各养分元素间的相关性 |
4 讨论 |
5 结论 |
6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黄山苦茶再生体系建立及红光对不定根分化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植物组织培养概述 |
1.2 茶树组织培养的研究进展 |
1.2.1 茶树遗传转化体系研究 |
1.2.2 茶树次生代谢产物的生产 |
1.2.3 茶树种质资源保存和良种繁育 |
1.3 植物的不定根研究 |
1.3.1 不定根的起源及过程 |
1.3.2 组织培养中茶树根形成研究 |
1.3.3 茶树根发育的生理生化研究 |
1.3.3.1 植物激素与根生长 |
1.3.3.2 光质与茶树根生长 |
1.3.3.3 光质对植物根系发育的分子生物学研究 |
第2章 引言 |
2.1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2.2 研究的主要内容 |
2.2.1 黄山苦茶再生体系的建立 |
2.2.2 红光对黄山苦茶组培苗不定根分化的影响 |
2.3 技术路线图 |
第3章 黄山苦茶再生体系的建立 |
3.1 试验材料与试剂 |
3.1.1 试验材料 |
3.1.2 主要试剂及仪器 |
3.2 试验方法 |
3.2.1 不同灭菌方式对黄山苦茶外植体污染率的影响 |
3.2.2 不同激素对黄山苦茶外植体腋芽萌发的影响 |
3.2.3 不同激素对黄山苦茶不定芽分化的影响 |
3.2.4 不同激素配比及IBA浸泡时间对黄山苦茶不定芽生根的影响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不同消毒方式对黄山苦茶外植体污染率的影响 |
3.3.2 不同激素组合对黄山苦茶外植体腋芽诱导的影响 |
3.3.3 不同激素组合对黄山苦茶不定芽分化的影响 |
3.3.4 不同激素配比对黄山苦茶组培苗生根的影响 |
3.4 讨论 |
3.4.1 无菌系的建立 |
3.4.2 激素对组培苗不定芽增殖的作用 |
3.4.3 激素对组培苗不定根分化的作用 |
第4章 红光对黄山苦茶组培苗不定根分化的影响 |
4.1 材料与试剂 |
4.1.1 试验材料 |
4.1.2 主要试剂与仪器 |
4.1.3 主要仪器与设备 |
4.2 试验方法 |
4.2.1 生根率统计 |
4.2.2 石蜡切片制作 |
4.2.3 黄山苦茶组培苗基部内源激素的测定 |
4.2.3.1 色谱条件 |
4.2.3.2 标准品配制 |
4.2.3.3 保留时间的精密度试验和重复性试验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红光培养对黄山苦茶组培苗生根率的影响 |
4.3.1.2 红光对黄山苦茶组培苗不定根质量的影响 |
4.3.2 红光培养下黄山苦茶组培苗不定根分化细胞学观察 |
4.3.2.1 黄山苦茶不定根发育类型的观察 |
4.3.2.2 不定根根原基发生的部位及发育过程 |
4.3.3 红光培养对黄山苦茶组培苗根基部内源激素的影响 |
4.3.3.1 保留时间的精密度和重复性 |
4.3.3.2 标准品测定结果 |
4.3.4 红光对黄山苦茶茎基部内源激素含量的影响 |
4.4 讨论 |
4.4.1 黄山苦茶不定根分化过程 |
4.4.2 红光对组培苗的生根率及根系的影响 |
4.4.3 红光培养对黄山苦茶内源激素的影响 |
第5章 黄山苦茶不定根发育的转录组初步研究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植物材料及仪器 |
5.1.2 RNA文库构建与转录组测序 |
5.1.3 数据分析 |
5.1.4 基因总体表达水平的分析 |
5.1.5 差异基因表达分析 |
5.1.6 差异基因GO富集分析 |
5.1.7 差异基因KEGG富集分析 |
5.2 结果分析 |
5.2.1 转录组测序样品的RNA质量分析 |
5.2.2 黄山苦茶测序样品间差异表达基因分析 |
5.2.3 差异表达基因的GO富集和KEGG代谢通路分析 |
5.3 讨论 |
第6章 结论 |
6.1 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发表论文、获奖及参研课题 |
(7)茶树SNP高密度遗传连锁图谱构建与数量性状候选基因挖掘(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表 |
1 前言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分子标记的开发 |
1.2.1 分子标记的类型 |
1.2.2 简化基因组技术的比较 |
1.3 遗传图谱的构建 |
1.3.1 作图群体的选择 |
1.3.2 茶树遗传作图的策略 |
1.3.3 茶树遗传图谱的研究现状 |
1.4 QTL作图 |
1.4.1 QTL作图策略 |
1.4.2 茶树数量性状QTL作图的研究现状 |
1.4.3 QTL的精细定位 |
1.5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2.材料与方法 |
2.1 材料与试剂 |
2.1.1 植物材料 |
2.1.2 主要试剂 |
2.2 实验方法 |
2.2.1 茶树F1 群体的来源 |
2.2.2 茶树SNP高密度遗传图谱构建 |
2.2.3 群体数量性状的表型测定 |
2.2.4 QTL作图 |
2.2.5 SNP注释与候选基因筛选 |
2.2.6 qRT-PCR验证生长势候选基因 |
3 结果与分析 |
3.1 茶树SNP高密度遗传图谱构建 |
3.1.1 2b-RAD文库构建 |
3.1.2 2b-RAD标记开发 |
3.1.3 SNP遗传连锁图谱 |
3.2 作图群体的表型变异 |
3.2.1 花青素含量的群体变异 |
3.2.2 作图群体生长势的表型变异 |
3.3 数量性状的QTL定位 |
3.3.1 花青素的QTL作图 |
3.3.2 生长势的QTL作图 |
3.3.3 部分数量性状的重定位 |
3.4 SNP的比对与注释 |
3.4.1 SNP标记比对 |
3.4.2 SNP标记注释 |
3.5 候选基因筛选与qRT-PCR验证 |
3.5.1 候选基因筛选 |
3.5.2 候选基因TEA009062.1的qRT-PCR验证 |
4 讨论 |
4.1 2b-RAD技术对茶树SNP标记开发的适用性 |
4.2 茶树群体构建和作图策略 |
4.3 茶树遗传图谱的加密 |
4.4 数量性状的QTL分析 |
4.4.1 花青素的QTLs |
4.4.2 生长势的QTLs |
4.4.3 重定位性状的QTLs |
4.5 数量性状的候选基因挖掘 |
4.5.1 花青素相关候选基因筛选 |
4.5.2 发芽期相关候选基因筛选 |
4.5.3 生长势相关候选基因筛选 |
4.6 候选基因TEA009062.1 的初步验证 |
4.7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作图群体样本2b-RAD文库信息 |
附录B:PM_uniq类型SNP标记在遗传图谱的位置 |
附录C: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8)九龙大白茶一年两季留穗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 九龙大白茶一年两季留穗技术 |
1.1 九龙大白茶留穗园的越冬管理 |
1.2 九龙大白采穗园的春季管理 |
1.3 九龙大白采穗园的夏季采收 |
1.4 九龙大白采穗园的夏季留养. |
2 讨论 |
(9)提高“桂职1号”茶树短穗扦插成活率的研究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1 茶树短穗扦插无性繁殖技术简介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项目情况 |
2.2 茶树短穗扦插成活率的影响因素试验 |
2.2.1 时间因素 |
2.2.2 基质因素 |
2.2.3 茶树品种对照 |
2.2.4 短穗种类 |
2.3 试验对象 |
2.4 试验方法 |
2.5 数据处理 |
3 结果与分析 |
3.1 时间因素的影响 |
3.2 基质因素的影响 |
3.3 茶树品种的影响 |
3.4 短穗种类的影响 |
4 结论 |
(10)茶树全光照弥雾嫩枝扦插育苗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选题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无性繁殖不定根的形成机理 |
1.2.2 不定根形成的内在影响因素 |
1.2.3 不定根形成的外在影响因素 |
1.2.4 茶树扦插育苗技术研究进展 |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2 材料与方法 |
2.1 供试材料 |
2.2 试验仪器与设备 |
2.3 育苗环境与管理 |
2.4 试验设计 |
2.4.1 茶树嫩枝不同部位茎叶生理生化特性研究 |
2.4.2 母树前处理对茶树生理生化特性和嫩枝扦插快繁的影响 |
2.4.3 顶梢和功能叶对茶树嫩枝扦插快繁影响研究 |
2.4.4 内外源激素水平对茶树嫩枝扦插快繁的影响研究 |
2.5 测定项目与方法 |
2.5.1 扦插苗发育过程外观观测 |
2.5.2 根系指标测定 |
2.5.3 地上部生长指标测定 |
2.5.4 生理生化指标测定方法 |
2.6 数据处理 |
3 结果与分析 |
3.1 茶树不同部位茎叶生理生化特性研究 |
3.1.1 茶树嫩枝不同部位叶片生理生化特性 |
3.1.2 茶树嫩枝不同部位内源激素含量 |
3.2 母树前处理对茶树生理生化特性和嫩枝扦插快繁的影响 |
3.2.1 母树前处理对茶树叶片叶绿素含量和净光合速率的影响 |
3.2.2 母树前处理对茶树扦插苗根系和地上部生长的影响 |
3.3 顶梢和功能叶片对茶树嫩枝扦插快繁影响研究 |
3.3.1 顶梢和功能叶对茶树扦插苗根系生长发育的影响 |
3.3.2 顶梢和功能叶对茶树扦插苗地上部生长发育的影响 |
3.4 浸泡生根剂后对插穗茎基部内源激素的影响 |
3.4.1 浸泡生根剂后对插穗茎基部内源激素含量的影响 |
3.4.2 浸泡生根剂后对插穗茎基部内源激素比值的影响 |
3.4.3 生根剂不同时间浸泡处理对茶树扦插苗根系生长发育的影响 |
3.4.4 不同材料对茶树扦插苗根系生长发育的影响 |
3.4.5 生根剂不同时间浸泡处理对茶树扦插苗地上部生长发育的影响 |
3.4.6 不同材料对茶树扦插苗地上部生长发育的影响 |
4 讨论 |
4.1 母树前处理对茶树叶片光合性能和扦插苗生长的影响 |
4.2 茶树全光照弥雾嫩枝扦插的适宜材料 |
4.3 内外源激素水平对茶树扦插苗生长的影响 |
4.4 生根剂浸泡时间对插穗茎基部激素含量和比值的影响 |
4.5 茶树全光照弥雾嫩枝扦插特点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
四、茶树扦插密度试验结果(论文参考文献)
- [1]淹水和石灰氮对连作茶树苗圃土壤的影响[D]. 邱勤丽. 浙江大学, 2021(01)
- [2]响应面分析法优化茶树插穗生根条件的研究[D]. 宋发如. 湖南农业大学, 2020
- [3]互叶白千层快繁及邵武配套栽培技术研究[D]. 张焰峰. 福建农林大学, 2020(06)
- [4]茶树扦插繁殖技术及苗圃扦插再植障碍研究[D]. 方翔. 安徽农业大学, 2020(03)
- [5]施肥对互叶白千层萌芽更新林生长及含油量的影响[D]. 许煜东.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20(02)
- [6]黄山苦茶再生体系建立及红光对不定根分化的影响[D]. 傅豪. 西南大学, 2020
- [7]茶树SNP高密度遗传连锁图谱构建与数量性状候选基因挖掘[D]. 徐礼羿. 华中农业大学, 2019(01)
- [8]九龙大白茶一年两季留穗技术[J]. 叶昌博. 福建茶叶, 2019(05)
- [9]提高“桂职1号”茶树短穗扦插成活率的研究与实践[J]. 古能平. 南方农业, 2018(23)
- [10]茶树全光照弥雾嫩枝扦插育苗技术研究[D]. 任恒泽. 山东农业大学, 201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