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四川南江地区震旦系—寒武系界线及小壳化石群(论文文献综述)
王瀚[1](2020)在《上扬子北缘震旦纪-早寒武世沉积-构造格局及其油气地质意义》文中认为上扬子北缘震旦系-下寒武统是了解扬子板块晚新元古代-早古生代沉积-构造格局演化的重点层位,也是四川盆地未来油气勘探的主要战场。然而,目前对该地区震旦纪-早寒武世地层划分与对比、岩相古地理、古裂陷活动、沉积-构造格局及其演化等方面仍存在不同的认识,进而制约了对该地区油气地质条件分析以及下一步的勘探部署工作。因此,本文选择上扬子北缘震旦系-下寒武统,利用野外露头和钻井资料、地震资料以及地化资料、同位素年代学资料,以沉积学、岩石学、岩相古地理学以及地球化学为理论指导,通过由点至面-系统的地层对比、岩石学特征、沉积特征、岩相古地理以及古裂陷活动分析,并结合前人研究成果,探讨上扬子北缘震旦纪-早寒武世沉积-构造格局演化及其油气地质意义,并取得以下几点认识。通过地层厚度展布特征分析,表明上扬子北缘震旦纪-早寒武世地层厚度差异较明显。陡山沱组由西至东在绵阳-长宁、宁强、紫阳麻柳-万源大竹、城口明月以及九龙湾地区地层厚度较厚,而在相邻的米仓山前缘、达州-开江、城口-东安以及宜昌地区地层厚度较薄。而灯影组由西至东在绵阳-长宁、广元东溪河、万源大竹、城口明月以及巫溪高竹等地地层厚度较薄,而在相邻的宁强、米仓山前缘、达州-开江以及城口东安等地地层较厚。早寒武世麦地坪组和筇竹寺组由西至东在广元东溪河、宁强宽川铺、城口明月以及竹山柳林店等地地层厚度较厚,而在相邻的米仓山前缘、达州-开江以及城口东安等地地层厚度较薄。因此,上扬子北缘震旦纪-早寒武世地层厚度具有厚-薄(隆坳)相间的特征。上扬子北缘震旦纪-早寒武世发育浅水台地相区、台地边缘相区及斜坡-盆地相区三种不同的岩性古地理环境。从震旦纪陡山沱组至早寒武世筇竹寺组,浅水台地相区、台地边缘相区及斜坡-盆地相区沿上扬子北缘由西至东依次交替发育,同样也表明为隆坳相间的沉积格局。上扬子北缘震旦纪-早寒武世处于伸展背景,存在明显裂陷活动。震旦纪早期南秦岭地区发生强烈板内裂解活动,逐渐形成东西向垒堑相间的沉积-构造格局,进而使得紧邻上扬子北缘的南秦岭南缘地区形成深水盆地相沉积。在南秦岭强烈伸展背景下,上扬子北缘经历明显裂陷活动,导致震旦纪早期在城口地区可能发育一向扬子地台内部西南方向延伸的裂陷盆地-城口亚盆地。随后,城口亚盆地在震旦纪-早寒武世的持续裂陷活动,使得紧邻其斜坡-断裂带的灯影组顶部发育典型硅质热泉活动。上扬子北缘震旦纪-早寒武世纵向上发育多个隆-裂-填沉积构造序列,而每一期横向上均发育隆-坳相间沉积-构造格局。震旦纪,自西向东依次为绵阳-长宁坳陷区→米仓山前缘隆起区→万源-通江坳陷区→达州-开江隆起区→城口-开县坳陷区→东安-巫溪隆起区→巴东-恩施坳陷区→神农架-黄陵隆起区;早寒武世麦地坪-筇竹寺期,自西向东依次发育绵阳-长宁坳陷区→米仓山前缘-达州-开江隆起区→城口-开县坳陷区→东安-巫溪隆起区→巴东-恩施坳陷区→神农架-黄陵隆起区;早寒武世沧浪铺期-龙王庙期,随着上扬子西侧古陆的隆升剥蚀作用,进而逐渐呈现为北西高-南东低的平缓稳定沉积模式。上扬子北缘震旦纪-早寒武世纵向上存在幕式的隆升-裂陷构造-沉积旋回及横向上的隆坳相间沉积-构造格局,可能是在前震旦纪继承性裂谷带的基础上,受晚新元古代扬子台地边缘(南秦岭地区)地幔上隆底侵作用以及扬子板块西缘的板片拖曳作用和南秦岭地区的板片后撤作用共同影响所致。上扬子北缘震旦纪-早寒武世隆坳相间的沉积格局,使得灯影组优质储层与下伏陡山沱组和上覆筇竹寺组有效烃源岩在横向上紧密相连而在纵向上形成“三明治”结构,结合同沉积断裂和不整合面油气运移通道,可形成高效成藏组合。因此,建议优先考虑沿坳陷两侧的台地边缘高能沉积带或斜坡带进一步加强勘探研究工作。
朱茂炎,赵方臣,殷宗军,曾晗,李国祥[2](2019)在《中国的寒武纪大爆发研究:进展与展望》文中认为寒武纪大爆发研究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地球科学领域取得重大成就和享有国际盛誉的代表性研究方向之一.文章首先简要回顾中国在寒武纪大爆发研究领域的发展历程,认为可将其划分为三个阶段.新中国成立后的前30年是研究积累阶段.改革开放初期,通过参与全球前寒武系-寒武系界线"金钉子"的竞争快速进入该领域国际前沿.紧接着以澄江动物群为代表,一系列寒武纪特异埋藏化石群的发现和研究掀起了全球寒武纪大爆发研究的新一轮热潮. 21世纪以来进入快速发展阶段.以瓮安生物群等为代表,埃迪卡拉纪多种保存方式动物化石的发现填补了动物在寒武纪大爆发之前的演化空白.与此同时,通过多学科交叉和广泛的国际合作,在寒武大爆发过程和环境背景方面获得一系列新认识,对全球该领域的快速发展起到推动作用.文章重点总结了中国在该领域的主要学术贡献,如澄江动物群中节肢动物、后口动物特别是脊索动物的起源和早期演化研究,以及瓮安生物群中动物胚胎化石和微型成体化石的研究等.在此基础上,结合全球研究进展,对中国学者提出的寒武纪大爆发多幕式演化模型进行了新的解读.另外,文章还概述了中国在寒武纪大爆发领域生物与环境协同演化方面的主要研究进展,包括雪球事件和地球第二次大氧化事件的研究等.最后简要分析了寒武纪大爆发研究领域当前存在的关键科学问题,并对该领域未来的研究发展提出建议.
吴建鑫[3](2019)在《四川盆地北缘—西南缘灯影组硅质岩特征及成因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灯影组硅质岩在四川盆地北—西南缘广泛发育,目前对于灯影组硅质岩的成因类型和形成环境还存在一定的争议。本文通过剖面实测、岩石薄片分析、元素地球化学分析测试等技术手段系统描述了不同类型硅质岩产状、分布特征,并对比了南北分布差异,描述了硅质岩矿物组成、结构构造以及孔洞充填物特征,利用地球化学判别图解,揭示了研究区硅质岩的成因类型、形成环境以及硅质岩形成与构造演化的关系。通过剖面实测,发现灯影组硅质岩在时间上基本分布于早寒武世麦地坪段,部分地区在下伏灯影组第四段地层中有出露。硅质岩在空间上分布不均,从北到南,呈弧状,即“两头少,中间多”的特征;在盆地西南缘由西向东,硅质岩厚度和夹层逐渐减小和减少的特征明显。硅质岩呈层状、似层状及透镜状夹持于白云岩中,指示硅质岩为沉积或热液喷流沉积特征。通过地球化学判别图解,发现硅质岩是单一热液成因的,结合它的地质产状、共生岩石组合和地质背景,表明硅质岩主要是热液喷流沉积作用形成的,热液喷流活动的不均匀性、喷发间歇性、穿时性导致硅质岩在研究区灯影组时空分布上的差异。通过地球化学特征分析,表明硅质岩沉积环境为氧化-弱氧化大陆边缘环境,结合发育在麦地坪段喷流间歇期发现的颗粒白云岩,表明硅质岩形成于浅水碳酸盐台地潮坪环境中。研究表明,研究区硅质岩的形成与区域性拉张构造地质背景密切相关,拉张作用从灯四段时期就开始了,灯影组热液成因硅质岩在整个四川盆地北缘,西南缘及东缘都有广泛的出露,说明在震旦纪末期发生的热液喷流活动是全区域的,大范围的地质事件;距离热液喷口越近,热液喷流沉积硅质岩越发育,反之,则不发育。
贠浩[4](2019)在《寒武纪开腔骨动物的分类与演化》文中指出本文对华北寒武系第三阶辛集组、南澳大利亚寒武系第二阶至第三阶Mt Terrible组、Wirrapowie灰岩、Wilkawillina灰岩、Ajax灰岩和Mernmerna组小壳化石群中的约7100枚开腔骨骨片化石以及华南寒武系第三阶澄江生物群和南澳寒武系第四阶鸸鹋湾页岩生物群中的819块开腔骨个体(骨片系)化石进行了细致的对比研究,全面探讨了寒武纪开腔骨动物的形态结构、系统分类、生物矿化、古地理分布、生物地层学、埋藏学、古生态和谱系演化等方面的特征。首先,本文对澄江生物群、鸸鹋湾页岩和辛集组中的开腔骨进行了系统分类,共识别出了4属9种,包括Chancelloria cf.eros、C.australilonga、Allonnia tripodophora、Al.phrixothrix、Al.erjiensis、Al.nuda、Archiasterella pentactina、Ar.tetraspina及Dimidia sp.。其中,C.Australilonga保存于鸸鹋湾页岩,是东冈瓦纳地区唯一的特异埋藏开腔骨属种;Dimidia sp.是仅发现于澄江生物群中的开腔骨骨片系。通过对辛集组开腔骨骨片的归类,本文对开腔骨零散骨片的系统分类问题进行了探讨,认为骨片分类的依据为:源自于同一个属种的不同类型的开腔骨骨片在其岩样中的相对百分比应当与其在原本的骨片系中的百分比是接近的。分类时,需将骨片按照结构组成归为不同的形态类型,再统计骨片的数量,比较不同类型骨片在同一产地和层位的不同岩样中的比例关系,最后参考在骨片系研究中得出的骨片类型在不同骨片系中的分布特征来确定零散骨片的来源和属种。其次,本文对开腔骨骨片的微结构体系进行梳理和还原,识别出了骨片的文石纤维层与外层有机质层的双层结构和具有属种选择性的表面瘤状和颗粒纹饰。文石纤维在骨片射管中的排布有轴向、切向和不规则三种方式,其建造层序可分为纤维束、纤维薄层和矿化层三级。根据骨片微结构,本文建立了开腔骨类的三层式(表皮细胞、内角质层加外角质层)表皮系统。开腔骨骨片的生物矿化作用过程大致可分为四步:(1)从外角质层中分化出有机质层,并分隔围限出矿化的空间和模板;(2)表皮细胞前体释放出钙离子,这些钙离子随即被吸附在有机质层模板内表面,在此与环境中的碳酸氢根阴离子结合并沉淀,形成文石晶体;(3)文石晶体沿c轴生长并排列成纤维束,纤维束再以不同的方式排布成纤维薄层;(4)纤维薄层向内层层加积,构成骨片射管的主体矿化部分。本文梳理了世界范围内的开腔骨化石的相关文献资料,发现开腔骨类广泛分布于几乎所有古陆的64个产地。其中,10个产地为特异埋藏化石群,54个为小壳化石群。各个古陆的开腔骨总体类群组合均以Chancelloria、Archiasterella和Allonnia三个属为主;其余的特殊开腔骨类群中,Dimidia仅分布于华南、冈瓦纳与劳伦,单射管骨片Eremactis仅分布于东冈瓦纳与劳伦地区,Nidelric和Cambrothyra则只在华南有发现。开腔骨类的生物地层学特征表明,这类动物始现于寒武纪纽芬兰世早中期,繁盛于纽芬兰世晚期至苗岭世中晚期,衰落于苗岭世晚期至芙蓉世早期,芙蓉世排碧期以后完全绝灭。对开腔骨类的埋藏环境研究表明,这类生物可保存于以含砂或粉砂灰岩、白云质灰岩为特征的浅水潮缘带、以生物碎屑灰岩为特征的礁滩及其周缘、以层状灰岩和泥质灰岩为特征的局限海、以粉砂岩和泥页岩为主的离岸带及陆棚边缘等多种沉积区域。据此可推断,开腔骨动物能够生存于多样的海底环境中。虽然生存环境多样,但简单的躯体构型证明开腔骨类只能采取以滤食为主的单一生活方式。其躯体内腔很可能会发生周期性的膨胀和收缩,从而通过顶口吸入混有营养物质的水流,并将体内的陈废物质从同一通道排出。最后,通过对开腔骨类各个方面性状特征的识别,本文利用最大简约法建立了谱系分支树,确定了开腔骨类在动物演化树上处于最接近刺胞动物的基础真后生动物类群的位置。在开腔骨单系群中,既具有单射管骨片又具有多种类型多射管骨片的Cambrothyra很可能属于祖先类群,Chancelloriidae科(包含Chancelloria、Archiasterella和Allonnia)占据了一个演化分支,特殊类群Dimidia和Nidelric则占据了另一个分支。因此,本文将Dimidia与Nidelric两个属归入新科Nidelricidae。
顾鹏,钟玲,张国栋,宋思存,唐烽,凌茂前,高林志[5](2018)在《华南埃迪卡拉(震旦)系顶部地层划分及与寒武系界线FAD分子的选择》文中认为"雪球事件"以来,早期生命呈现多层次、大规模的加速演化,到寒武纪前夕,生命大爆发达到高潮;在生命剧烈演替的同时,地球环境标志也发生着响应,碳同位素剧烈漂移,并且与各个生命演化节点相对应。但是在划分最重要的地质界线,埃迪卡拉(震旦)系——寒武系界线及界线层型和点位("金钉子",GSSP)确立的问题上迄今仍存在着较大的分歧,以遗迹化石Treptichnus pedum作为该GSSP的标志化石,因其跨系、跨阶产出,生物延限长,因而在全球的生物地层划分对比中(特别在西伯利亚和中国华南地区)一直质疑声不断,而且以遗迹化石作为标志化石本身也具有一定的缺陷。中国华南地区两类古老的宏体化石——矿化管状的Cloudina和条带状的Shaanxilithes在全球范围内可以很好的对比,并且这两种实体化石的出现都对应着碳同位素的明显正漂移。本文通过研究华南震旦系顶部化石带的地层分布和地理分布,综合分析了其时空分布特点和系统演化意义,深入探讨了Cloudina和Shaanxilithes作为寒武系底界标志化石所具备的潜力,对埃迪卡拉(震旦)纪—寒武纪地层界线划分和层型选择提出了更为理想的标准。
徐乔[6](2016)在《四川南江埃迪卡拉纪晚期疑难微体化石生物群及其沉积背景》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埃迪卡拉纪晚期的化石生物群在生物演化史上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因为它们是研究寒武纪生命大爆发过程的背景、研究寒武纪最早期小壳化石生物群演化源头或演化先驱的直接证据。然而,目前报道发现的埃迪卡拉纪晚期化石生物群相对稀少,限制了我们对这一重要演化环节的认识。本文报道四川南江上两地区(枝子园剖面)埃迪卡拉系灯影组上部碳酸盐岩地层中新发现的一套疑难微体化石生物组合,并对它们的沉积学背景开展初步的研究。化石标本使用低浓度冰醋酸浸泡的方法获取。分离出的化石样品,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二次电子成像技术进行照相观察。化石标本的化学成分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能谱分析方法测定。部分化石和岩石样品,切片、磨片制成岩石薄片之后,使用偏光显微镜进行观察研究。本文初步发现的新化石可分为4种类型:(1)、丝状化石。根据丝体直径的大小和形态特征的不同,可以分为A、B两类。A类化石以丝体直径分布在2 μm-2.5 μm之间、丝状化石个体复杂穿插盘绕而形成块状聚合体为主要特征。B类丝状化石以直径分布在1.5 μm-5 μm之间、丝状化石个体在同一个平面上相互不规则地紧密生长而形成集合体,化石个体之间发育相对规则的圆形孔洞为主要特征。这两类化石可与Sinotaenia liulaobeiensis Zheng et al.1979、Tyrasotaenia filiforma Filiforma 1976进行对比。(2)、球状化石。此次发现的球形化石,直径大小分布在25 μm-40 μm之间,比目前已经报道的球形类化石都小。化石的外形主要为圆球状,部分标本为椭球状。化石由片状的粘土矿物保存。化石球体中空,整个化石个体只由一层厚度为5 μm-10 μm的球壁构成。在部分标本上可观察到可能的开口结构。(3)、颗粒状化石。化石整体由颗粒较粗的白云石矿物组成。颗粒状化石的形态多种多样,常见的形态有管状、肾状、蜂巢状。这些颗粒状化石块体中发育各种内壁光滑的孔洞,彼此互相紧密相连。该类化石可能代表了某种生物居住的房室。(4)、帽状化石。该类化石为多个帽状群体个体以及连接这些个体之间的皱褶状连接壁构成。帽状凸起部分没有任何开口结构。连接壁的形态多变,通常为波状起伏的不规则状。帽状体部分和连接壁部分都由粘土矿物构成。粘土矿物为针状,彼此相互平行生长,可能代表了这些化石生物在生活状态时的生态信息。此外,本文对化石产出的枝子园剖面埃迪卡拉系灯影组的沉积环境进行了分析。灯影组下部的藻白云岩段沉积于潮间带;灯影组中部的、以碎屑岩沉积为主的高家山段代表了新一期海侵过程中的海进序列;灯影组上部的碑湾段的沉积环境与灯影组下部的藻白云岩段类似,为潮上一潮间带。枝子园剖面的灯影组总体代表了一次海进-海退序列。
邓胜徽,樊茹,李鑫,张师本,张宝民,卢远征[7](2015)在《四川盆地及周缘地区震旦(埃迪卡拉)系划分与对比》文中认为通过对四川盆地及周缘十余条露头剖面和覆盖区数十口油气探井的研究,将四川盆地及周缘震旦(埃迪卡拉)系划分为雅安—南江、峨边—仪陇、威远—开县、宜宾—石柱、雷波、龙门山、城口—巫溪、桐梓—恩施和沿河—大庸等9个地层小区,对其中在油气勘探中较重要的4个小区的地层基本特征作了阐述。将震旦系划分为下部的陡山沱组/喇叭岗组和上部的灯影组,后者进一步分为4个岩性段。把灯影组中上部的一套碎屑岩视为一个标志性的岩性段;并将原归于灯影组顶部,以麦地坪段为代表,含早寒武世小壳类化石的地层从该组中分出,作为寒武系底部的一个组一级岩石地层单位。依据最新的中国震旦系年代地层划分标准,将震旦系底界置于陡山沱组盖帽白云岩之底,顶以麦地坪组底平行不整合为界;陡山沱组相当于震旦系下统到上统下部,即包括下统九龙湾阶、陈家园子阶和上统下部吊崖坡阶,而喇叭岗组只相当于吊崖坡阶,灯影组则仅相当于上统上部灯影峡阶。以岩性、古生物、稳定碳同位素、放射性同位素测年以及测井曲线等为依据建立了四川盆地及周缘震旦系的对比关系,并与湖北峡东地区震旦系标准剖面进行了对比。
吴朝盛,钟怡江,文华国,柳妮,郑浩夫,和源,丁毅[8](2015)在《川西南乐山地区灯影组二-三段岩石学特征及沉积环境分析》文中指出乐山地区位于上扬子地台西南缘,该区灯影组二-三段发育了一套白云岩沉积岩层。在野外实测剖面、显微薄片鉴定和扫描电镜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对先锋剖面岩石学特征的研究,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将该区灯影组二-三段分为四个岩性段:灯二段下部以藻白云岩为主,部分层位发育泥微晶-粉细晶白云岩;灯二段上部以泥微晶-粉细晶白云岩为主,偶见藻白云岩;灯三段下部为藻白云岩,偶见泥微晶-粉细晶白云岩;灯三段上部以泥微晶-粉细晶白云岩为主,部分层位发育藻白云岩。根据室内微相分析的结果,参考Wilson的标准微相和碳酸盐台地沉积模式,可识别出云坪和藻云坪两种沉积微相。两种沉积微相在时空上的有序组合,构成了研究区灯影组二-三段碳酸盐岩局限台地内的潮坪亚相。根据沉积相在纵向和横向上的变化,建立了该区的沉积相模式,相对海平面的海退-海侵-海退-海侵沉积旋回很好的控制了沉积相模式的演化,为该区的地质研究和油气勘探提供了重要的基础地质资料。
罗超[9](2014)在《上扬子地区下寒武统牛蹄塘组页岩特征研究》文中提出通过对上扬子区牛蹄塘组典型剖面页岩(气)特征及区域对比研究,包括岩相古地理、地层展布、地球生物学、有机地球化学、储层特征和吸附气量等特征,并探讨了有机质、孔隙性和吸附气量控制因素,取得认识如下:(1)上扬子地区早寒武世梅树村晚期-筇竹寺期构造古地理格局具西北高、东南低的特点。西缘古陆岛链状分布,海水域自西北向东南逐渐加深,沉积相自西向东呈滨岸相—浅水陆棚相(包括陆棚内凹槽相)—深水陆棚相—陆棚边缘相。牛蹄塘组岩相包括泥岩、粉砂质泥岩、泥质粉砂岩、粉砂岩、页岩、(含)钙质泥质岩和(含)云质泥质岩等。(2)上扬子西缘牛蹄塘组和TOC>2.0%黑色页岩空间展布受拉张槽控制,拉张槽内沉积厚度较厚,并向东西两侧减薄,并通过古生物地层和岩性地层对比解释了绵阳-长宁拉张槽的形成与演化;上扬子东缘受被动大陆边缘控制,等厚线大致与被动大陆边缘平行;地层厚度浅水陆棚相大于深水陆棚相,而TOC>2.0%黑色页岩则前者小于后者。(3)上扬子下寒武统牛蹄塘组黑色页岩生境类型好、初级生产力高、氧化还原环境有利和埋藏效率高。但不同构造位置略有不同,浅水陆棚初级生产力远低于深水陆棚-斜坡。(4)牛蹄塘组黑色页岩有机质类型好,基本为I型,有机质丰度高,总体分布在0.04%15.31%之间,有机质成熟度高,普遍达到过成熟阶段。(5)牛蹄塘组矿物包括粘土矿物(伊利石、绿泥石和少量蒙脱石)、石英、长石、碳酸盐(方解石和白云石)黄铁矿和磷灰石等。泥质岩矿物组分与沉积构造位置有关,浅水陆棚石英含量相对深水陆棚较低,粘土含量、碳酸盐含量和长石含量分布与石英含量的分布均刚好相反。(6)按成因-骨架成分-产状分类,上扬子牛蹄塘组黑色页岩发育原生粒内孔、次生粒内孔、混合成因粒内孔、原生粒间孔、次生粒间孔、混合成因粒间孔、有机质孔和裂缝8类孔隙,且每一类孔隙可发育于不同骨架成分。(7)根据等温线、孔径分布、孔体积和比表面可将黑色页岩分为5大类,第1和第2大类的生屑硅质岩、碳质泥岩、粉砂质泥岩、泥质粉砂岩孔隙性好,中-粗粉砂岩孔隙性差,而热水硅质岩、硅质泥岩、致密的碳质泥岩和白云质页岩孔隙性最差。就不同地区而言,黔中、黔东南和湘鄂西-渝东地区黑色页岩孔隙性最好,攀西-滇东黑色页岩孔隙性较好,川西南地区孔隙性最差。(8)硅质岩吸附气量为1.832.92cm3/g,6个样品平均值为2.39cm3/g;泥质岩吸附气量最大,在1.035.04cm3/g之间,54个样品平均值为2.46cm3/g,并且碳质泥岩吸附量要高于粉砂岩的;含钙泥质岩吸附气量变化范围较大,约为1.562.89cm3/g,4个样品平均为2.09cm3/g。(9)吸附气量控制因素的模式为构造控盆、盆控相、相控初级生产力和矿物组分,初级生产力在必要的氧化还原条件下转化为沉积有机质和埋藏有机质,沉积演化阶段在温度和压力等外在因素的作用下,发生埋藏有机质演化和矿物组分转化,并最终形成现今的残余有机质和矿物组分,二者不同程度的控制着黑色页岩的孔体积和比表面,在现今的温度和压力等外在因素条件作用下,形成最终的孔体积和比表面,并最终控制黑色页岩的吸附气量。
李雅楠,郑荣才,庞艳春,孙红强[10](2014)在《川东北南江地区灯影组三段岩石特征及沉积环境分析》文中研究表明南江地区位于上扬子地台东北缘,该区灯影组三段发育了一套以白云岩为主的沉积岩层。通过对杨坝剖面岩石学特征及沉积相的研究,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认为该区灯影组三段可分为三个岩性段:下部以粉-微晶、泥微晶白云岩为主;中部以砂屑白云岩为主,局部可见角砾状泥微晶白云岩;上部以硅化细-粉晶白云岩、硅化叠层藻白云岩为主,部分层位发育角砾状粉微晶白云岩、中-细晶白云岩。岩层中主要发育纹层状、条带状、藻叠层及缝合线构造;并且认为研究区灯影组三段地层发育在碳酸盐台地-陆表海环境中,从底到顶可识别出泻湖、浅水碳酸盐砂滩、潮坪三种亚相的沉积。总体上为一海侵-海退的沉积旋回。
二、四川南江地区震旦系—寒武系界线及小壳化石群(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四川南江地区震旦系—寒武系界线及小壳化石群(论文提纲范文)
(1)上扬子北缘震旦纪-早寒武世沉积-构造格局及其油气地质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2.1 晚新元古代-寒武纪扬子板块所处的构造背景研究现状 |
1.2.2 晚新元古代-寒武纪四川盆地沉积-沉积格局研究现状 |
1.2.3 四川盆地震旦系-寒武系油气勘探现状 |
1.2.4 存在的主要问题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4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
1.5 主要完成工作量 |
1.6 主要成果和创新点 |
1.6.1 取得主要成果 |
1.6.2 主要创新点 |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 |
2.1 区域构造 |
2.2 区域地层 |
2.2.1 震旦系 |
2.2.2 寒武系 |
第3章 地层划分与对比 |
3.1 典型界面标志 |
3.2 地层划分与对比方案 |
3.3 岩性组合及横向变化 |
3.3.1 横向地层对比 |
3.3.2 平面地层展布 |
第4章 典型剖面沉积序列 |
4.1 广元东溪河 |
4.2 旺苍TX1井 |
4.3 南郑福成 |
4.4 镇巴两河口 |
4.5 紫阳麻柳 |
4.6 万源大竹 |
4.7 开江WT1井 |
4.8 城口明月 |
4.9 城口河鱼 |
4.10 城口东安 |
4.11 巫溪高竹 |
4.12 竹山柳林店 |
第5章 岩相古地理特征及演化 |
5.1 沉积相类型与特征 |
5.1.1 碳酸盐岩沉积体系 |
5.1.2 碳酸盐岩-碎屑岩混合沉积体系 |
5.2 沉积相展布 |
5.2.1 震旦纪陡山沱组 |
5.2.2 震旦纪灯影组 |
5.2.3 早寒武世麦地坪组 |
5.2.4 早寒武世筇竹寺组 |
5.2.5 早寒武世沧浪铺组 |
5.2.6 早寒武世龙王庙组 |
5.3 古地理演化 |
第6章 震旦纪-早寒武世裂陷活动 |
6.1 南秦岭震旦纪裂陷活动 |
6.1.1 地层对比 |
6.1.2 凝灰岩物源分析 |
6.1.3 演化模式及构造意义 |
6.2 上扬子北缘裂陷活动 |
6.2.1 沉积标志 |
6.2.2 地化标志 |
6.2.3 地震标志 |
6.2.4 演化模式及构造意义 |
6.3 灯影组硅化成因探讨 |
6.3.1 沉积学特征 |
6.3.2 矿物学特征 |
6.3.3 包裹体分析 |
6.3.4 地化特征 |
6.3.5 演化模式及其构造意义 |
第7章 沉积-构造格局演化及油气意义 |
7.1 隆-坳格局演化 |
7.2 隆-坳格局形成机制探讨 |
7.3 油气地质意义 |
7.3.1 烃源岩 |
7.3.2 储集条件 |
7.3.3 成藏组合及其勘探意义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2)中国的寒武纪大爆发研究:进展与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研究概况 |
2.1 新中国成立后的研究积累阶段(1949~1978) |
2.2 改革开放后的起步到突破阶段(1979~1999) |
2.2.1 梅树村动物群与前寒武系-寒武系界线研究 |
2.2.2 澄江动物群的发现与寒武纪大爆发研究高潮 |
2.2.3 寒武纪其他重要动物群和化石的发现 |
2.2.4 前寒武纪末期动物化石的发现 |
2.3 21世纪以来的快速发展阶段(2000~) |
2.3.1 寒武纪特异埋藏动物群的研究和新发现 |
2.3.2 埃迪卡拉纪化石群的研究和新发现 |
2.3.3 寒武纪爆发时期生物与环境协同演化研究 |
2.3.4 前寒武纪-寒武纪转折期年代地层学和时间框架研究 |
3 主要研究进展 |
3.1 澄江动物群研究 |
3.1.1 澄江动物群与节肢动物起源和早期演化 |
3.1.2 澄江动物群与后口起源和早期演化 |
3.2 瓮安生物群中动物胚胎和微型成体化石研究 |
3.2.1 瓮安生物群中胚胎化石多样性 |
3.2.2 瓮安生物群中的微型动物成体化石 |
3.3 寒武纪大爆发多幕式演化模型的提出与发展 |
3.3.1 中国学者提出的寒武纪大爆发多幕式演化模型 |
3.3.2 中国化石纪录与寒武纪大爆发多幕式演化模型新解 |
3.4 寒武纪大爆发时期生物与环境协同演化研究进展 |
3.4.1 雪球事件研究 |
3.4.2 第二次大氧化事件研究 |
3.4.3 生物与环境协同演化研究 |
4 问题与展望 |
4.1 古生物学研究 |
4.2 古环境研究 |
4.3 地球-生命系统演化 |
(3)四川盆地北缘—西南缘灯影组硅质岩特征及成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硅质岩的研究现状 |
1.1.1 概述 |
1.1.2 硅质岩中硅的来源 |
1.1.3 硅质岩的成因 |
1.1.4 硅质岩形成构造环境的地球化学判别 |
1.2 灯影组硅质岩研究现状 |
1.3 选题依据及研究目的 |
1.4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4.1 主要研究内容 |
1.4.2 主要研究方法 |
1.4.3 研究思路 |
1.4.4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 |
2.1 大地构造位置 |
2.2 区域构造演化 |
2.3 区域地层 |
第3章 硅质岩的时空分布特征 |
3.1 盆地北缘灯影组中的硅质岩 |
3.2 盆地西南缘灯影组中的硅质岩 |
3.2.1 范店剖面 |
3.2.2 高桥剖面 |
3.2.3 团宝山剖面 |
3.2.4 雷波剖面 |
3.3 硅质岩垂向分布特征 |
3.4 硅质岩平面分布特征 |
3.5 小结 |
第4章 硅质岩岩石学及地球化学特征 |
4.1 硅质岩岩石类型 |
4.1.1 透镜状-结核状硅质岩 |
4.1.2 纹层状硅质岩 |
4.1.3 条带状硅质岩 |
4.1.4 硅化成因硅质岩 |
4.2 硅质岩镜下特征 |
4.2.1 纯硅质岩 |
4.2.2 硅化成因硅质岩 |
4.3 硅质岩地球化学特征 |
4.3.1 常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
4.3.2 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
4.3.3 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
第5章 硅质岩的成因 |
5.1 概述 |
5.2 硅质岩成因的地球化学判别 |
5.2.1 主量元素判别 |
5.2.2 微量元素判别 |
5.2.3 稀土元素判别 |
5.3 小结 |
第6章 硅质岩的形成环境及构造背景 |
6.1 主量元素对形成环境的约束 |
6.2 微量元素对形成环境的约束 |
6.3 稀土元素对形成环境的约束 |
6.4 磷块岩对形成环境的指示 |
6.5 构造背景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4)寒武纪开腔骨动物的分类与演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寒武纪大爆发与早期基础动物研究 |
1.2 开腔骨动物的研究现状 |
1.2.1 开腔骨类简介 |
1.2.2 小壳化石中的开腔骨 |
1.2.3 特异埋藏化石群中的开腔骨 |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4 工作量和研究成果 |
第二章 研究区域及生物群 |
2.1 华北辛集组及其沉积环境研究 |
2.1.1 研究区地层序列 |
2.1.2 研究剖面概况 |
2.1.3 微相分析 |
2.1.4 沉积环境分析 |
2.2 华南澄江生物群的开腔骨化石产地及层位 |
2.2.1 澄江生物群的生物类群和主要剖面 |
2.2.2 澄江生物群的相关地层及埋藏特征 |
2.3 南澳埃迪卡拉系-寒武系及开腔骨化石产地和层位 |
2.3.1 岩石地层系统 |
2.3.2 生物地层系统 |
2.3.3 重要化石群及开腔骨层位 |
第三章 方法、术语和材料 |
3.1 研究方法和术语 |
3.1.1 小壳化石中开腔骨骨片的研究方法 |
3.1.2 泥页岩中开腔骨的研究方法 |
3.1.3 术语 |
3.2 辛集组的开腔骨骨片 |
3.2.1 陇县辛集组小壳化石的分类统计 |
3.2.2 开腔骨骨片的数量统计 |
3.3 南澳寒武系的开腔骨骨片 |
3.4 澄江生物群中的开腔骨 |
3.5 鸸鹋湾页岩中的开腔骨 |
第四章 形态结构与分类体系 |
4.1 开腔骨的躯体结构 |
4.1.1 个体形状和大小 |
4.1.2 顶端 |
4.1.3 底端 |
4.1.4 表皮及其纹饰 |
4.1.5 骨片及其构成 |
4.2 开腔骨骨片在个体中的排布特征 |
4.3 开腔骨骨片的分类方法 |
4.3.1 辛集组开腔骨骨片的系统分类 |
4.3.2 离散开腔骨骨片的分类标准和方法 |
第五章 生物矿化 |
5.1 开腔骨骨片微结构 |
5.1.1 文石纤维矿化层 |
5.1.2 外部有机质层 |
5.1.3 瘤状结构 |
5.1.4 基孔周缘纹饰 |
5.2 微结构特征在骨片中的分布 |
5.3 生物矿化模型及其意义 |
5.3.1 矿化层的建造层序 |
5.3.2 生物矿化模型 |
5.3.3 开腔骨矿化模式的意义 |
5.4 生物矿化方式对比 |
5.4.1 赫尔克壳 |
5.4.2 海绵骨针 |
5.4.3 刺胞动物骨骼 |
第六章 古地理分布和生物地层学 |
6.1 华北的开腔骨 |
6.1.1 辛集组生物地层对比 |
6.1.2 华北开腔骨的类型 |
6.2 华南和塔里木的开腔骨 |
6.2.1 华南 |
6.2.2 塔里木 |
6.3 世界其他古陆的开腔骨 |
6.3.1 西伯利亚 |
6.3.2 冈瓦纳大陆 |
6.3.3 劳伦及其他古陆或地区 |
6.4 开腔骨类的古地理分布特征 |
6.5 开腔骨类生物地层学 |
第七章 埋藏与古生态 |
7.1 页岩相埋藏 |
7.1.1 澄江开腔骨的埋藏与保存 |
7.1.2 鸸鹋湾页岩开腔骨的埋藏与保存 |
7.2 碳酸盐岩相埋藏 |
7.3 开腔骨生存环境的多样性 |
7.4 开腔骨的生活方式 |
第八章 个体发育与谱系演化 |
8.1 开腔骨的个体发育 |
8.2 骨片类型的演化 |
8.3 谱系分析 |
8.3.1 性状特征的识别 |
8.3.2 开腔骨类在系统演化树上的位置 |
8.3.3 开腔骨各属间的谱系演化关系 |
第九章 系统古生物学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作者简介 |
(5)华南埃迪卡拉(震旦)系顶部地层划分及与寒武系界线FAD分子的选择(论文提纲范文)
1 华南埃迪卡拉 (震旦) 纪—寒武纪古地理背景 |
2 华南地区埃迪卡拉 (震旦) —寒武系无机碳同位素变化特征 |
3 华南埃迪卡拉纪生物的快速演化 |
3.1 埃迪卡拉系陡山沱组大型带刺疑源类与后生动物休眠卵化石 |
3.2 多种类型的微球状后生动物胚胎和具刺疑源类化石 |
3.3 碳质压膜保存的多细胞藻类化石 |
3.4 宏体藻类化石、遗迹化石以及分类不明的实体化石 |
4 埃迪卡拉 (震旦) 系—寒武系界线标志化石 |
4.1 小壳化石 |
4.2 遗迹化石 |
5 埃迪卡拉 (震旦) 系—寒武系界线附近可广泛对比的宏体化石 |
5.1 Shaanxilithes条带状化石 |
5.2 Cloudina矿化管状化石 |
6 对埃迪卡拉 (震旦) 系—寒武系界线标志化石选取的思考与建议 |
7 结论 |
(6)四川南江埃迪卡拉纪晚期疑难微体化石生物群及其沉积背景(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3 研究材料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材料 |
1.3.2 研究方法 |
1.4 完成工作量 |
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 |
2.1 区域构造背景 |
2.2 区域地层背景 |
第三章 地层学特征 |
3.1 岩石地层学特征 |
3.2 生物地层学特征 |
第四章 化石形态学研究 |
4.1 丝状化石 |
4.1.1 化石形态学特征 |
4.1.2 化石成分分析 |
4.2 球状化石形态学特征 |
4.3 颗粒状化石 |
4.3.1 形态学特征 |
4.3.2 成分 |
4.4 帽状化石 |
4.4.1 化石形态学特征 |
4.4.2 化石成分分析 |
第五章 微体化石产出剖面及沉积环境研究 |
5.1 岩石类型及其沉积结构 |
5.1.1 碳酸盐岩 |
5.1.2 陆源碎屑岩 |
5.2 沉积环境分析 |
5.2.1 灯影组藻白云岩段 |
5.2.2 灯影组中部高家山段沉积环境特征 |
5.2.3 灯影组上部碑湾段沉积环境特征 |
5.2.4 化石产出层位的沉积环境分析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7)四川盆地及周缘地区震旦(埃迪卡拉)系划分与对比(论文提纲范文)
1 我国震旦纪年代地层划分标准 |
2 四川盆地及周缘震旦系主要特征及地层划分 |
2.1地层分区及主要岩性特征 |
2.2 岩石地层划分方案 |
3 四川盆地及周缘震旦系的对比 |
3.1 对比依据 |
3.2 地层对比结果与讨论 |
3.3 四川盆地与峡东标准剖面的对比 |
(8)川西南乐山地区灯影组二-三段岩石学特征及沉积环境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区域地质背景 |
2灯影组二-三段地层特征 |
2.1先锋灯影组剖面整体特征 |
2.2实测灯影组二-三段剖面特征 |
3灯影组二-三段岩石学特征 |
4沉积相及沉积环境分析 |
5结论 |
(9)上扬子地区下寒武统牛蹄塘组页岩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选题依据、意义及课题来源 |
1.1.1 选题依据 |
1.1.2 研究意义 |
1.1.3 课题来源 |
1.2 页岩气发展历程、研究现状和存在问题 |
1.2.1 页岩气发展历程 |
1.2.2 页岩气研究现状 |
1.2.3 存在问题 |
1.3 主要研究内容、思路和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4 论文完成工作量 |
1.5 主要成果和创新点 |
1.5.1 主要成果 |
1.5.2 创新点 |
第2章 区域地质特征 |
2.1 区域构造概况 |
2.2 区域地层概况 |
2.2.1 岩石地层 |
2.2.2 生物地层 |
第3章 典型剖面页岩(气)基本特征 |
3.1 金页 1 井 |
3.1.1 地质特征 |
3.1.2 地球生物学特征 |
3.1.3 有机地球化学特征 |
3.1.4 储层特征 |
3.1.5 含气量特征 |
3.1.6 控制因素讨论 |
3.2 丹寨南皋剖面 |
3.2.1 地质特征 |
3.2.2 地球生物学特征 |
3.2.3 有机地球化学特征 |
3.2.4 储层特征 |
3.2.5 吸附气量特征 |
3.2.6 控制因素讨论 |
3.3 雷波花生地-永善肖滩剖面 |
3.3.1 地质特征 |
3.3.2 地球生物学特征 |
3.3.3 有机地球化学特征 |
3.3.4 页岩储层特征 |
3.3.5 吸附气量特征 |
3.3.6 控制因素讨论 |
第4章 上扬子区牛蹄塘组页岩(气)参数展布特征 |
4.1 岩相古地理特征 |
4.1.1 主要岩相类型及其特征 |
4.1.2 沉积相类型及古地理分布 |
4.2 黑色页岩展布特征 |
4.2.1 黑色页岩平面展布特征 |
4.2.2 黑色页岩纵向展布特征 |
4.3 地球生物学特征 |
4.4 有机地球化学特征 |
4.4.1 有机质类型 |
4.4.2 有机质丰度 |
4.4.3 有机质成熟度 |
4.5 储层特征 |
4.5.1 矿物组分特征 |
4.5.2 密度和孔隙度特征 |
4.5.3 孔隙结构 |
4.6 吸附气量特征 |
4.7 控制因素 |
4.7.1 有机质控制因素 |
4.7.2 孔隙性控制因素 |
4.7.3 吸附气量控制因素 |
第5章 黑色页岩发育模式及吸附气量控制因素模式 |
5.1 黑色页岩发育模式 |
5.2 吸附气量控制因素模式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个人简介 |
(10)川东北南江地区灯影组三段岩石特征及沉积环境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地质背景 |
2 灯影组三段地层特征 |
2. 1 杨坝灯影组剖面整体特征 |
2. 2 实测灯影组三段剖面特征 |
3 灯影组三段主要岩石类型及特征 |
3. 1 晶粒白云岩类 |
3.1.1粉-微晶白云岩 |
3. 1. 2 泥微晶白云岩 |
3. 1. 3 中-细晶白云岩 |
3. 2 颗粒白云岩类 |
3. 2. 1 含石英粉微晶砂屑白云岩 |
3. 2. 2 角砾状白云岩 |
3. 3 硅化( 含硅) 白云岩类 |
3. 3. 1 硅化细-粉晶白云岩 |
3. 3. 2 硅化叠层藻白云岩 |
4 沉积相及沉积环境分析 |
4. 1 泻湖亚相 |
4. 2 浅水碳酸盐砂滩亚相 |
4. 3 潮坪亚相 |
5 结论 |
四、四川南江地区震旦系—寒武系界线及小壳化石群(论文参考文献)
- [1]上扬子北缘震旦纪-早寒武世沉积-构造格局及其油气地质意义[D]. 王瀚. 成都理工大学, 2020
- [2]中国的寒武纪大爆发研究:进展与展望[J]. 朱茂炎,赵方臣,殷宗军,曾晗,李国祥.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2019(10)
- [3]四川盆地北缘—西南缘灯影组硅质岩特征及成因研究[D]. 吴建鑫. 成都理工大学, 2019(02)
- [4]寒武纪开腔骨动物的分类与演化[D]. 贠浩. 西北大学, 2019(01)
- [5]华南埃迪卡拉(震旦)系顶部地层划分及与寒武系界线FAD分子的选择[J]. 顾鹏,钟玲,张国栋,宋思存,唐烽,凌茂前,高林志. 地质学报, 2018(03)
- [6]四川南江埃迪卡拉纪晚期疑难微体化石生物群及其沉积背景[D]. 徐乔. 西北大学, 2016(04)
- [7]四川盆地及周缘地区震旦(埃迪卡拉)系划分与对比[J]. 邓胜徽,樊茹,李鑫,张师本,张宝民,卢远征. 地层学杂志, 2015(03)
- [8]川西南乐山地区灯影组二-三段岩石学特征及沉积环境分析[J]. 吴朝盛,钟怡江,文华国,柳妮,郑浩夫,和源,丁毅.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15(07)
- [9]上扬子地区下寒武统牛蹄塘组页岩特征研究[D]. 罗超. 成都理工大学, 2014(04)
- [10]川东北南江地区灯影组三段岩石特征及沉积环境分析[J]. 李雅楠,郑荣才,庞艳春,孙红强.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1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