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于信息流的全过程机械CAD程式化的初探(论文文献综述)
骆增翼[1](2017)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学校组织变革研究 ——以G初中为例》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社会对以教师为核心的优质教育资源的诉求日益强烈,立足于学校层面的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性尤为突出,通过学校组织变革提升教师专业发展素养成为亟需解决的重要课题。围绕这一课题,在反思以往教师专业发展和学校组织变革研究与实践的基础上,坚持问题导向的研究思路,聚焦研究问题。选择典型的G初中作为分析样本,以管理学、教育学、组织行为学等多学科的视角和理论,运用文献法、行动研究法等方法,全面、深入、持续考察G初中成立以来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而进行的组织变革真实运行图景。通过分析真实图景,进一步挖掘组织变革背后的影响因素,借鉴约翰·科特“领导变革八步法”,反思与探寻同类型或类似学校组织变革中可能具有的一般逻辑和实践方法。本文主体部分包括六章(除绪论和结语外)。第一章,从一般意义上考察教师专业发展与学校组织的关系,教师专业发展出现从注重个体到关注全体、从学科知识到综合知识、从外在培训到校本研修的变化,但学校组织存在的行政化组织关系、工具化教育取向、分割式学科划分等问题却不能适应这种变化。为适应这些变化,学校组织必须以“专业”、“成人”、“发展”为取向,在组织结构、组织技术和组织文化等方面进行全面变革。第二章,G初中成立时学校组织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制约,在调整组织结构、更新核心技术、创设合作文化方面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同时又产生了新的挑战:多部门交叉管理导致教师专业发展缺乏系统性支持;强迫式的技术改造不易激发教师专业发展的内驱力;分数为取向的评价文化难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整体提升。第三章,G初中在组织结构改造中,将明确的分工协作体系、规范灵活的工作标准、柔性化的运行机制作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理想学校组织结构的要素,坚持稳定性与创新性相结合、集权与分权相配合、正式性与非正式性相结合的学校组织结构改造原则,进一步评估学校变革环境,实行轮岗制、整合职能部门、优化管理人员、修订完善组织运行制度、积极培育非正式组织。第四章,在“互联网+”背景下,G初中一方面积极推进以课程改革为核心的技术融合改变教师传统的教学行为,增强教师教学实施、评价与科研能力和教师信息化素养;另一方面,为建构通畅及时的信息管理平台和培育类型多样的网络学习共同体提供信息化管理技术支持。第五章,G初中在秉持彰显人的价值、注重顶层设计、持续稳步推进的文化理念指引下,确定了由器物到制度再到精神、由精神到制度再到器物的文化改善路径,以营造学术型的学习氛围、支持反思性的教学常态、提供多元化的展示平台、建构人性化的评价体系作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学校组织文化改善着力点。第六章,以全景式的视角来回顾和反思G初中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所实施的组织变革,分析变革中的经验与不足,尝试建构学校组织变革的一般逻辑与实践方法,明确学校组织变革需要关注的基本问题、厘清变革中的几对关系、秉持几种变革意识以及采取变革的环节与步骤。
杨美新[2](2015)在《复杂性思维视域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文中提出高校作为意识形态工作前沿阵地,肩负着学习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重要任务。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高校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舆论导向,大学生思想政治面貌发生可喜变化。然而,在传统、现代集于同一时空的复杂境遇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更加严峻的挑战和新的时代课题。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如何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成为当前一项极为重要的任务。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关键在于创新,创新要从转变思维开始。以经典科学为基础的简单性思维,追求还原性、实体性、封闭性、程序性、精确性,而20世纪兴起的复杂性科学及蕴于其中的复杂性思维,则更加关注事物与系统的非线性、整体性、开放性、过程性、模糊性。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开放的复杂巨系统,它通过与环境进行物质、能量与信息的交换,引入足够强的负熵流,实现系统从混沌有序到新的混沌新的有序循环发展。在封闭权威的计划经济时代,由于客观历史原因,简单性思维主导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并推动其不断向前发展。然而,在改革开放逐步深入,社会环境日益复杂的情况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简单性思维的过度运用,不可避免地导致教育主体迷失、教育内容抽象、教育方式僵化、教育评价单一、教育过程机械等问题凸显,本应鲜活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失去了它本真的绚丽色彩。人的复杂性的发现,环境复杂性的升级以及价值多元时代的形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也必然走向复杂。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复杂性在其内部表现为主体、过程以及结果的复杂性,在其外部表现为宏观环境、中观环境以及微观环境的复杂性,在其系统运行方面表现为组分、结构以及功能的复杂性等。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呈现出整体性、非线性、不确定性、开放性、自组织性、生成性等复杂性特点。基于此,把复杂性当作复杂性来处理,用复杂性思维对待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复杂性显得尤为重要。复杂性思维的引入,促使人们把目光从摒弃偶然与混沌等“例外的东西”的理想状态,转向更为真实、丰富、可亲可感的真实图景,人们开始采用一种整体性的、包容了简单性与复杂性的复杂思维方式重新解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世界和教育实践。首先,从宏观方面上来说,复杂性思维视域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张既要以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华传统文化为前提基础,又要充分激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各要素促使其整体功能的有效发挥,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人自身对自身的教育,真正体现“以人为本”。其次,从微观方面来说,正是由于教育主体的非理性因素、教育过程中的突发事件、教育意义的潜在多变性等决定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复杂性,因此,可以通过促进师生关系和谐,完善运行策略,综合教育方法、实现学校、社会和家庭协同共进以及转换教育工作者的思维方式等实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复杂性回归。最后,从技术实现方面来说,以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新媒体、MOOC为代表的复杂性思维的技术手段,以复杂性科学方法论及技术做支撑,既可以为教师提供更高效的教育手段和教育信息,又可以充分激发大学生的学习兴趣,为破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复杂巨系统难题,实现简单经验型向系统科学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开辟了新路径。
闫雪锋[3](2015)在《复杂产品虚拟样机统一建模方法研究》文中提出复杂产品是系统组成复杂、研发过程复杂、管理复杂的一类产品,如航空航天器、汽车等,是国家战略发展的关键装备。复杂产品虚拟样机是集成产品全生命周期不同学科领域知识并替代物理样机的计算机仿真模型。构建具有良好平台独立性和规约性的复杂产品虚拟样机可以更好、更快地产品设计,以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已有建模方法主要针对模型规范化定义,模型之间数据关联及语义关系松散,难以实现更高抽象层次的语义表达,不能直接提取学科模型并进行工程应用。为此,本文从统一建模需求和建模过程出发,对复杂产品虚拟样机统一建模方法进行了探索研究,以期为汽车自动变速器虚拟样机为典型代表的复杂产品虚拟样机的统一建模提供有效的、可行的解决方案。研究内容及成果如下:1.研究并定义了复杂产品虚拟样机工程体系概念模型,并对模型各维度及其相互关系综合分析,提出了复杂产品虚拟样机统一建模方法体系结构。对统一建模方法基本概念、技术框架、主模型、学科模型进行了多角度研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主模型定义、构成及形式化表示,并从学科模型的构成、构建过程、提取方法及其CAD/CAE信息联动等方面分析、验证统一建模方法,从而建立了实现复杂产品虚拟样机生命周期多阶段多学科多领域多层次的统一模型表达、构建方法以及过程表示等基础理论。2.针对复杂产品虚拟样机统一模型构建,本文首先分析统一建模的意义和建模过程,提出了基于元模型建模思想的复杂产品虚拟样机统一建模方法。并从元模型方法、元模型建模层次、面向对象方法、STEP标准以及基于元数据的统一模型构成五个方面深入研究。在此基础上,对复杂产品虚拟样机设计元模型表达的统一模型进行分析和形式化表示,从而为主模型的构建和表示提供了方法实现基础。3.为实现复杂产品虚拟样机设计元模型有效表达主模型,本文研究分析了主模型定义及构成,提出了以过程、产品、资源以及知识的元数据表达的主模型,从而对主模型进行了描述。4.构建复杂产品虚拟样机生命周期各阶段学科模型是验证并应用主模型的关键。对学科模型的构建过程、映射方法研究分析,提出了利用元模型的组元“方法”由主模型提取学科元模型,并实例化为学科模型。在此基础上,研究分析了MBD方法、参数化建模与特征建模相结合的混合建模技术、网格自动划分技术及划分算法,从而实现学科模型的CAD/CAE一体化建模,为工程分析奠定了技术基础。5.为实现以汽车自动变速器虚拟样机为例的复杂产品虚拟样机统一建模,搭建自动变速器虚拟样机统一建模设计系统,研究分析自动变速器工作过程、建模过程,并构建自动变速器虚拟样机设计元模型表达的主模型及其学科模型,从而实现工程分析。
陈琳[4](2013)在《基于信息元理论的船用柴油机CAD/CAE一体化关键技术研究》文中提出在激烈的市场竞争条件下,船用柴油机CAD/CAE一体化快速设计对于船舶企业提高产品质量、缩短研发周期、降低产品成本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以国防基础科研课题“基于XXX系统多学科集成优化设计理论与方法研究”为背景,在对国内外CAD/CAE技术研究现状进行分析和总结的基础上,总结了船用柴油机关键件设计的特点,构建了船用柴油机关键件快速设计系统平台的总体结构框架,对实现船用柴油机关键件CAD/CAE一体化快速设计所涉及的若干关键技术和理论进行了研究。最后在Visual Basic环境下开发了船用柴油机关键件快速设计软件系统,以帮助设计工程师快速、规范地进行产品设计分析。论文主要研究内容有:(1)从船用柴油机关键件设计特点入手,分析了船用柴油机关键件快速设计系统平台的功能需求,提炼了船用柴油机关键件快速设计技术流程,并构建了船用柴油机关键件快速设计软件系统的总体结构框架,提出了基于信息元理论的产品信息划分与建模、面向信息元模型的产品设计分析集成、基于信息元模型的产品设计过程重用等三大技术,为船用柴油机关键件快速设计系统平台的实现奠定了理论基础。(2)针对船用柴油机CAD/CAE集成设计时涉及到复杂的模型和数据信息,提出基于信息元理论的产品数字化信息建模方法实现信息的有效组织与重用,结合船用柴油机关键件曲轴连杆机构,对基于信息元理论的产品信息建模内涵、方法等进行了较为详细的阐述。(3)针对船用柴油机关键件多学科综合分析中的学科分析几何模型数据一致性问题和分析协同问题,本文提出采用面向信息元模型的主模型技术,以解决CAD与CAE之间的信息数据交流,并结合活塞实例对主模型技术方法等进行了阐述;通过构建分析矩阵对多学科分析任务进行规划,实现了产品多个学科的协同分析。最后,以柴油机曲轴连杆机构的集成设计分析为例验证了方法的可行性。(4)针对柴油机关键件的快速设计分析问题,提出了基于信息元模型的产品设计分析过程重用技术,文中阐述了可重用模式的基本内涵,介绍了基于信息元模型的可重构分析基本流程与关键技术,最后以船用柴油机关键零件曲轴曲拐的结构静力分析为范例,实现了柴油机关键件的快速建模分析。(5)基于以上理论研究,开发了船用柴油机关键件快速设计原型系统平台。并以某型号船用柴油机连杆设计为例,在开发的快速设计系统软件环境下,实现了连杆模型的快速创建及信息输入、分析策略的定制、分析数据的处理等快速重构设计分析过程,验证了本文所提理论与方法的可行性。
王军[5](2009)在《基于功能的机电产品概念设计方法研究与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产品的创新是企业创新的基本任务,产品的概念设计则体现了产品创新的最重要最大的价值部分。而在产品设计过程中,创新性表现最为集中和突出的阶段是产品的概念设计阶段。很重要一点,功能作为概念设计的关键,贯穿于整个概念设计过程的始终。概念设计过程的实质就是一个产品的功能定义、功能分解、功能组合、功能结构的实现并进行方案优化的过程。产品的功能设计是概念设计中极为重要的一环,是对产品的功能行为进行描述和表达,在产品设计和分析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在功能和结构之间通过行为约束建立映射关系,对概念设计中的功能结构的实现具有重要的意义,是对功能需求的行为解实现过程的详尽描述。论文首先对概念设计的概念、内容、特点以及功能建模等相关理论进行探讨研究,首先就FBS的两种解释,选择了大多数人常用的功能行为结构的方法作为建立映射模型的基础,着重在分析其中功能和行为分解的基础上,在对应的映射约束下,完成了从功能到结构的算法研究。在此基础上着重分析功能—行为—结构这一设计求解的映射过程,提出了通用的机电产品概念设计阶段的设计过程模型。论文阐述了机电产品的概念设计阶段机构的功能表示方法、运动规律及原理设计等问题,并且以描述输入运动输出运动的转换作为机构概念设计阶段机构功能的主要表示方法,结合之前提出的通用的概念设计过程模型,给出了机构概念设计阶段的设计过程。其次,对运动转换功能元知识、运动功能映射知识和机构知识进行了描述和编码。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产品总功能模型库、功能元知识库、功能映射知识库和机构知识库框架模型,并对各个已经建立的部分知识库进行相应的管理研究。然后设计了机电产品概念设计系统的一种可行的评价模块。最后,以潜行式市政管道疏通器的概念设计为例来说明所开发的机电产品概念设计系统的使用。研究工作对实现机电产品概念设计的自动化和智能化,缩短产品开发周期、提高设计效率和质量,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
江京亮[6](2007)在《面向大批量定制的产品基因工程技术开发》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在综合研究了产品概念设计、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以及现有的产品基因理论,结合了大批量定制这种先进的生产模式,提出产品基因工程(PGE)是实现大批量定制生产模式的解决方案之一。本文的研究内容就是在产品基因工程的基础上进行的。在功能表面分解重构理论和生长型设计理论的基础上,详细阐述了产品基因工程理论和技术框架。其中包括产品基因和基因组的概念、基因生长、基于基因的创新技术以及基因工程等等,建立了基因库的数据结构,生成了产品基因向产品功能的映射模型。并将之扩展至产品全生命周期,提出产品生命周期基因、PLCGE、产品基因管理等概念。在PGE框架下,分析并解决了两个较为关键的问题:产品设计需求获取分析技术、生长型的产品族设计技术。产品设计需求分析的两个关键技术是AHP层次分析法和QFD质量功能配置法,在此基础上研究了需求基因的概念和本质、确定了在产品基因工程框架中需求信息获取分析和应用的方法,进一步发展了产品基因工程,提出了MC-PLCGE平台理论框架。对产品族进行建模,详细分析不同类别产品族模型定义和映射关系,提供了可操作的开发技术,为达到更大的创新性提出了产品族体系的概念,最后介绍了面向创新开发环境:生长型产品族设计平台。最后,在自动化设计开发平台DARFAD以及协同设计平台的支持下,开发了产品基因工程原型系统,并以太阳热水器为例,分别演示了太阳热水器产品从需求分析、概念设计、详细设计、工艺设计、产品族生成及管理;并通过分销系统演示了从生成订单、订/退货、销售、物流、以及其它管理等产品生命周期各阶段的详细情况。通过以上的研究内容及原型系统的运行,证明了产品基因工程的可行性和发展前景,为下一步工作奠定了较好的理论和技术基础。
吴宝贵[7](2008)在《基于仿真分析的复杂机械产品多学科设计优化方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高效精密化、智能集成化、虚拟数字化是现代机械产品设计的发展方向,为了以尽可能高的效率获得复杂机械产品尽可能优的设计方案,提出将航空领域发展起来的多学科设计优化方法应用于复杂机械产品设计领域,探索并研究出一种基于虚拟样机技术,融合多学科设计优化方法的现代产品数字化设计方法。深入研究并归纳总结了多学科设计优化的技术要素,形成面向机械设计领域比较完善的多学科设计优化技术应用体系。针对多领域CAD/CAE建模中存在的视图一致性难题,提出以主模型视图为导向的多学科视图建模技术。探讨多学科视图模型之间协调一致的保证体系,消除多学科视图模型的动态冲突,保证多学科视图模型之间动态交互与信息共享。通过创立支撑产品设计的参数化模型以及可对产品性能进行优化设计的虚拟样机,来实现对国外产品及专利的引进、消化、吸收和再创新。应用共享网格技术,解决数字化环境下多学科CAE视图模型耦合仿真的难题。探索将多学科设计优化方法具体融入复杂机械产品的数字化设计流程,分析了产品设计不同阶段多学科设计优化的应用特征。通过将多学科设计优化方法与虚拟样机设计流程融合,提出一种新的虚拟样机多学科优化设计模式,构建了以虚拟样机为核心的产品多学科设计优化集成平台,给出虚拟样机多学科设计优化的集成分析流程,实现机械产品的多学科集成自动化设计,解决复杂机械产品多性能动态优化问题,为产品的数字化设计提供了更高层次的应用平台。通过商用软件集成化组装,提出复杂机械产品多学科设计优化的集成平台解决方案,实现通用软件专业化应用的目的,为现代产品的一体化设计提供了比较完善的实施方案,使传统设计模式向并行化、一体化的先进模式转化。提出应用多学科设计优化方法设计汽车这一新思想。研究将多学科设计优化方法具体应用到汽车设计的不同阶段,给出汽车多学科集成分析与优化流程,实现汽车多性能的集成全分析与优化仿真。对照传统的螺杆压缩机经验设计,提出基于多学科设计优化的新型螺杆制冷压缩机多学科集成化设计模式。通过建立工作过程的流场仿真模型、结构有限元分析模型和流固耦合分析的多学科数字化仿真模型,创立可以全面分析螺杆压缩机工作特性的多学科模型系统,进一步研究并实施新型螺杆制冷压缩机产品的设计、分析与优化、仿真相集成的一体化,为实现复杂机械产品的传统设计向预测设计的转变进行了有意义的尝试。
熊志勇[8](2007)在《基于知识工程的产品创新设计关键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前的产品创新设计系统普遍不支持用户参与创新设计过程,而且对创新设计过程(特别是对概念创新设计阶段)的知识支持不够,使概念设计与产品详细设计脱节,而且这些系统存在缺少造型辅助创新设计手段等局限性。为了更好的指导产品创新设计活动,快速响应用户对产品的需求,本文重点研究了支持基于知识工程的产品创新设计系统开发的关键技术:包括产品创新设计方法、模式和体系结构,产品创新设计知识建模技术,创新设计全域映射模型和方法,创新设计的评价模型和评价方法等技术。本文的主要工作有:(1)研究了创造性思维的概念、特点和常用的产品创新构思技法,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创新构思能力数学模型;研究了基于TRIZ理论的计算机辅助创新设计;并深入研究了进化计算在创新设计中的应用,定义了进化计算的基本概念,建立了基于进化计算的产品造型创新设计模型,给出了基于进化计算的旋转体产品的造型创新设计实现步骤;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知识工程的产品创新设计方法集成;并探讨了产品创新设计中的标准化问题。(2)分析了现有典型产品设计模式,提出了基于知识工程的交互式产品创新设计模式(即IPIDP-KBE模式);以该模式为依据,建立了基于知识工程的产品创新设计系统四层体系结构,并明确了该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和关键技术。(3)探讨了典型知识表示方法,并深入研究了产品创新设计的知识表示和知识存储方法;然后在分析典型的产品模型的基础上,引入了本体的概念,提出了基于本体的全域产品知识表达模型和知识求解模型;接着探讨了产品创新设计知识获取过程,并研究了客户需求知识和领域知识的获取;最后在研究实例推理和规则推理的基础上,给出了基于知识约束的混合推理方法。(4)研究了产品创新设计过程,并从系统的观点建立了产品创新设计过程数学模型;然后对产品功能结构设计进行了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考虑客户需求的需求功能行为结构(RFBS)闭环映射模型,并深入研究了该模型各层之间映射实现方法;最后将该闭环映射模型应用于汽车转向系的设计中,验证了该模型的可行性。(5)针对产品创新设计过程的复杂性和创新设计评价的层次性,建立产品创新设计多级评价模型;进一步研究了产品创新设计评价指标体系的确定原则和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方法;提出了考虑多个评价因素相关性的改进模糊综合评价法算法,并给出了基于改进模糊综合评价法的产品创新设计方案评价实例。(6)从软件工程的角度对DPIDP-INE原型系统的开发和实现进行了研究。本文最后对全文的工作进行了总结,并对今后的有关研究工作进行了展望。
杨波[9](2007)在《机械产品计算机辅助方案生成系统的研究与开发》文中研究说明概念设计是产品设计活动中关键的一步,愈来愈受到广泛的重视。产品概念设计方案生成在整个产品开发过程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其质量是决定产品最终质量、市场竟争力以及企业获利最为关键的因素。本文对概念设计方案生成模型及求解策略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其目的在于得到产品的设计方案,为后续设计阶段提供有效的设计信息。主要研究工作和结论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根据基于人机交互方式的概念设计方案生成技术系统的概念,建立了基于概念设计建模、计算机实现两个层次的概念设计方案生成技术系统研究框架。该框架包括用户需求建模、概念设计产品建模、概念设计方案生成过程建模等三个概念设计关键建模技术。同时,研究了三个建模技术之间的关系。其次,针对产品概念设计阶段所要处理的主要对象—功能,阐述了用于产品功能建模的标准功能基(SFB),研究了机械产品计算机辅助方案生成系统的功能表达方式以及功能分解模型,建立了功能分解树。根据运动功能转换传递元(FTU)的概念,定义了FTU所包含的内容,利用编码技术对FTU的行为特征、输入/输出行为关系及结构关系进行编码,建立了功能转换传递元用于运动方案求解的知识库。研究了机械产品计算机辅助方案生成系统的功能求解方法。实例表明,所提出的方法能够有效地实现概念设计方案生成,为实现计算机辅助概念设计方案生成系统奠定基础。最后,开发了机械产品方案生成原型系统MS Conceptual Design。在所有涉及的理论基础及重要技术上,对系统设计进行了整合,并在程序中得以实现,成功达到了系统目标。
宁芊[10](2006)在《机电一体化产品虚拟样机协同建模与仿真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机械工程与电子计算机、自动控制的协同集成,组成了种类多样的机电一体化(Mechatronics)产品或系统。这类产品在开发过程中常常会涉及到多个学科领域专家的协作,虚拟样机技术正是解决多专家协同设计的有效途径,同时,基于虚拟样机的设计思路也是解决机电一体化产品前期概念设计需求的有效方法。 本文在分析机电一体化产品设计对虚拟样机技术需求的基础上,论述了虚拟样机设计原理、关键使能技术,进行了机电产品虚拟样机协同仿真支撑环境体系结构及其实施技术方法的探讨,着重研究了广义执行机构子系统动力学建模与仿真的原理及应用,机械-控制协同工作机制,仿真模型库组织结构及构建方法,以及机电一体化产品分布式协同仿真的基本原理和实现框架。论文的主要研究成果与特色如下: (1) 在分析机电一体化产品的组成与特点的基础上,阐述虚拟样机在机电一体化产品设计中的应用,包括设计方法、设计流程、机电虚拟样机的构成及特点等;并提出了一种基于虚拟样机技术的机电一体化产品设计闭环模型。 (2) 在分析机电一体化产品功能模型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将机电一体化产品按功能组成划分为广义执行机构与控制子系统的两子系统论,这样划分突出了机电一体化产品广义执行机构与控制的协同、集成特性;并对产品虚拟开发的过程模型进行描述,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面向机电一体化产品设计需要的虚拟样机支撑环境体系结构。 (3) 作为动力学特性建模与仿真分析的基础,分析了广义执行机构中驱
二、基于信息流的全过程机械CAD程式化的初探(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基于信息流的全过程机械CAD程式化的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1)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学校组织变革研究 ——以G初中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 |
一、教育工作实践的反思 |
二、个人研究旨趣的聚焦 |
第二节 研究现状 |
一、关于学校组织变革的研究 |
二、关于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 |
三、核心概念界定 |
第三节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第四节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教师专业发展新变化对学校组织的挑战 |
第一节 教师专业发展的新变化 |
一、从注重个体到关注全体 |
二、从学科知识到综合知识 |
三、从外在培训到校本研修 |
第二节 原有学校组织不适应新变化的表现 |
一、行政化的组织关系 |
二、工具化的教育取向 |
三、分割式的学科划分 |
第三节 新变化对学校组织变革的新诉求 |
一、以“专业”为取向的扁平化组织结构 |
二、以“成人”为取向的技术运行机制 |
三、以“发展”为取向的自主合作文化 |
第二章 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学校组织变革阶段实践 |
第一节 G初中成立时学校组织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制约 |
一、G初中成立前后的概况 |
二、G初中成立初制约教师专业发展的表现 |
第二节 G初中指向教师专业发展的组织变革十年实践 |
一、G初中组织变革的阶段划分 |
二、G初中组织结构的调整 |
三、G初中核心技术的更新 |
四、G初中合作文化的创设 |
第三节 G初中组织变革中教师专业发展面临的新困境 |
一、多部门交叉管理导致教师专业发展缺乏系统性支持 |
二、强迫式的技术改造不易激发教师专业发展的内驱力 |
三、分数为取向的评价文化难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整体提升 |
第三章 立足教师专业发展的学校组织结构改造 |
第一节 组织结构与学校组织结构 |
一、组织结构理论与内涵 |
二、学校组织结构特征与类型 |
第二节 G初中学校组织结构改造的目标与原则 |
一、促进教师发展的理想组织结构 |
二、学校组织结构改造的原则 |
第三节 G初中学校组织结构改造的内容 |
一、学校组织环境的评估 |
二、2011年G初中组织结构的改造 |
三、2014年G初中组织结构的再改造 |
第四章 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学校组织技术改进 |
第一节 教师专业发展与学校组织技术 |
一、“互联网+教育”下的教师专业发展 |
二、“互联网+教育”下的学校组织技术 |
第二节 G初中以课程改革为核心的技术融合 |
一、课程改革面临的技术诉求 |
二、教师教学行为的技术改进 |
第三节 G初中促进教师发展的管理技术更新 |
一、建构通畅及时的信息管理平台 |
二、培育类型多样的网络学习共同体 |
第五章 推动教师专业发展的学校组织文化改善 |
第一节 教师文化与学校组织文化 |
一、教师专业发展与教师文化 |
二、教师文化与学校组织文化 |
第二节 G初中学校组织文化改善的方法 |
一、学校组织文化改善的理念 |
二、学校组织文化改善的路径 |
第三节 G初中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学校组织文化着力点 |
一、营造学术型的学习氛围 |
二、支持反思性的教学常态 |
三、提供多元化的展示平台 |
四、建构人性化的评价体系 |
第六章 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学校组织变革逻辑 |
第一节 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学校组织变革关注的基本问题 |
一、学校组织变革的内容 |
二、学校组织变革的主体 |
三、学校组织变革的方法 |
四、学校组织变革的评价 |
第二节 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学校组织变革需厘清的关系 |
一、教师发展与学生发展、学校发展关系 |
二、问题导向与优势挖掘的关系 |
三、变革愿景与变革行动的关系 |
四、科层式管理与专业自主的关系 |
五、变革频率与变革效果的关系 |
六、内部参与与外部支持的关系 |
第三节 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学校组织变革的意识与行动 |
一、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学校组织变革坚持的意识 |
二、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学校组织变革环节 |
三、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学校组织变革步骤 |
结语 在教师专业自主发展中凝聚学校组织变革的动力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
后记 |
(2)复杂性思维视域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相关文献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评价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与逻辑框架 |
1.3.2 主要研究方法 |
1.3.3 主要创新点和难点 |
第2章 复杂性思维及其理论渊源 |
2.1 思维和思维方式 |
2.1.1 思维的涵义 |
2.1.2 思维方式及其发展 |
2.2 复杂性思维的理论规定性 |
2.2.1 复杂性概念的界定 |
2.2.2 复杂性思维及其特征 |
2.3 复杂性思维的理论渊源 |
2.3.1 直接来源:复杂性科学 |
2.3.2 理论指导:马克思主义 |
2.3.3 思想借鉴:中国古代哲学 |
第3章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简单性思维的现实检视 |
3.1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简单性思维存在及现实表现 |
3.1.1 简单性思维概念及其厘定 |
3.1.2 简单性思维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具体表现 |
3.2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简单性思维存在原因及价值分析 |
3.2.1 简单性思维存在的原因 |
3.2.2 简单性思维存在的合理性价值分析 |
3.3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简单性思维过度运用面临问题 |
3.3.1 简单性思维过度运用问题扫描 |
3.3.2 简单性思维过度运用问题分析 |
第4章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复杂性分析 |
4.1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复杂性何以生成 |
4.1.1 人的复杂性的发现 |
4.1.2 环境复杂性的升级 |
4.1.3 价值多元时代的形成 |
4.2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系统内部复杂性 |
4.2.1 主体的复杂性 |
4.2.2 过程的复杂性 |
4.2.3 结果的复杂性 |
4.3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系统外部复杂性 |
4.3.1 宏观环境的复杂性 |
4.3.2 中观环境的复杂性 |
4.3.3 微观环境的复杂性 |
4.4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系统运行复杂性 |
4.4.1 组分的复杂性 |
4.4.2 结构的复杂性 |
4.4.3 功能的复杂性 |
4.5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复杂性特点 |
4.5.1 整体性的功能涌现 |
4.5.2 非线性的作用方式 |
4.5.3 不确定的本真状态 |
4.5.4 开放性的系统环境 |
4.5.5 自组织的演化机制 |
4.5.6 生成性的运作过程 |
第5章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复杂性思维的诉求 |
5.1 复杂性思维引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适宜性 |
5.1.1 复杂性思维引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 |
5.1.2 复杂性思维引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合理性 |
5.2 复杂性思维引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可行性 |
5.2.1 理论的发展创新创造了前提 |
5.2.2 实践的丰富多元奠定了基础 |
5.2.3 学科的持续发展催生了条件 |
5.3 复杂性思维之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意蕴 |
5.3.1 认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生成 |
5.3.2 凸显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本土创生 |
5.3.3 推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范式转变 |
5.4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复杂性思维范式的争论与批判 |
5.4.1 复杂性思维范式的争论与质疑 |
5.4.2 复杂性思维和简单性思维之间关系的厘清与探讨 |
5.4.3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复杂性思维范式争论与质疑的回应 |
第6章 复杂性思维视域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宏观要求 |
6.1 复杂性思维视域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前提基础 |
6.1.1 理论指导: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 |
6.1.2 思想引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
6.1.3 文化支撑:中国传统文化 |
6.2 复杂性思维视域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原则要求 |
6.2.1 辩证统一:综合分解与整合 |
6.2.2 全息回归:关注教育事件本身 |
6.2.3 动态循环:联系社会生活背景 |
6.2.4 关注“关系”:正确认识运行机制 |
6.2.5 无序混沌:接近真实教育世界 |
6.3 复杂性思维视域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思路 |
6.3.1 运用整体性思维,提升合力效能 |
6.3.2 运用关系性思维,彰显创生特质 |
6.3.3 运用开放性思维,呈现生命价值 |
6.3.4 运用策略性思维,推进柔性运作 |
6.3.5 运用模糊性思维,践行人本理念 |
第7章 复杂性思维视域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微观路径 |
7.1 以人为本,促进师生和谐 |
7.1.1 师生关系由权威走向平等 |
7.1.2 师生关系由单向转向对话 |
7.1.3 师生关系由对立转向理解 |
7.2 良性运作,完善运行策略 |
7.2.1 健全保障机制,保证正常运转 |
7.2.2 优化调控机制,实现预期目标 |
7.2.3 完善预警机制,及时发现问题 |
7.2.4 强化激励机制,激发创造热情 |
7.2.5 创新评估机制,提供决策依据 |
7.3 整体把握,走向方法综合 |
7.3.1 单向灌输与多方渗透相结合 |
7.3.2 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结合 |
7.3.3 现实方法与虚拟方法相结合 |
7.4 内外互动,实现协同共进 |
7.4.1 构建学校内部协同运作的良性互动机制 |
7.4.2 构建学校与家庭协同运作的良性互动机制 |
7.4.3 构建学校与社会协同运作的良性互动机制 |
7.5 复杂转换,变革教育者思维 |
7.5.1 教育者思维方式的复杂性转换 |
7.5.2 教育者思维方式复杂性转换的实现途径 |
第8章 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复杂性思维技术实现举隅 |
8.1 复杂性思维技术实现对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 |
8.1.1 复杂性思维技术实现的简要介绍 |
8.1.2 复杂性思维技术实现的重要意义 |
8.2 复杂性思维技术实现举隅之一:大数据技术 |
8.2.1 大数据技术的内涵 |
8.2.2 大数据技术的思维特征 |
8.2.3 大数据技术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 |
8.3 复杂性思维技术实现举隅之二:新媒体技术 |
8.3.1 新媒体时代的兴起与发展 |
8.3.2 新媒体技术的思维特征 |
8.3.3 新媒体技术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 |
8.4 复杂性思维技术实现举隅之三:MOOC课程模式 |
8.4.1 凝聚教学合力,打造MOOC生态环境 |
8.4.2 汇聚教学资源,搭建MOOC课程平台 |
8.4.3 优化教学结构,转换MOOC角色功能 |
8.4.4 变革教学模式,提升MOOC实际效能 |
结语:在“争议”中前行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3)复杂产品虚拟样机统一建模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提出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复杂产品虚拟样机设计技术分析 |
1.2.1 产品设计及虚拟样机技术发展历程 |
1.2.1.1 产品设计 |
1.2.1.2 虚拟样机技术与产品设计发展历程 |
1.2.2 复杂产品虚拟样机设计技术发展趋势分析 |
1.3 复杂产品虚拟样机设计关键技术研究综述 |
1.3.1 复杂产品虚拟样机 |
1.3.2 复杂产品虚拟样机建模技术 |
1.3.3 多领域仿真 |
1.3.4 多学科设计优化 |
1.3.5 系统集成 |
1.4 当前存在的问题分析 |
1.4.1 虚拟样机统一模型构建 |
1.4.2 统一模型表达 |
1.5 研究内容 |
1.6 全文结构 |
第二章 复杂产品虚拟样机统一建模方法体系结构研究 |
2.1 复杂产品虚拟样机统一建模方法体系结构研究 |
2.1.1 基本概念 |
2.1.2 复杂产品虚拟样机统一建模方法 |
2.2 复杂产品虚拟样机统一建模方法体系结构研究 |
2.2.1 复杂产品虚拟样机工程体系 |
2.3 复杂产品虚拟样机主模型 |
2.3.1 主模型分析 |
2.3.2 主模型的实例化模型表示 |
2.4 学科模型的CAD/CAE一体化建模 |
2.4.1 学科模型建模过程 |
2.4.2 学科模型提取方法 |
2.4.3 学科模型的几何信息与工程特征属性信息关联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复杂产品虚拟样机设计元模型建模方法研究 |
3.1 复杂产品虚拟样机统一建模 |
3.1.1 复杂产品虚拟样机 |
3.1.2 统一建模 |
3.1.2.1 统一建模的意义 |
3.1.2.2 统一建模过程分析 |
3.2 元模型建模 |
3.2.1 元模型与元模型建模 |
3.2.2 元模型基本要素 |
3.2.3 元模型建模层次 |
3.2.3.1 复杂产品虚拟样机元模型建模设计分析 |
3.2.3.2 虚拟样机元模型建模层次分析 |
3.2.4 面向对象的元模型表达 |
3.2.4.1 面向对象方法 |
3.2.4.2 面向对象的元模型表达 |
3.3 元模型的建模数据分析 |
3.3.1 元数据概念模型 |
3.3.2 复杂产品虚拟样机元数据表示 |
3.3.2.1 过程元数据 |
3.3.2.2 产品元数据 |
3.3.2.3 资源元数据 |
3.3.2.4 知识元数据 |
3.4 复杂产品虚拟样机设计元模型形式化表示 |
3.4.1 复杂产品虚拟样机设计元模型 |
3.4.2 STEP标准简介 |
3.4.2.1 STEP标准的体系结构 |
3.4.2.2 中性文件的表达 |
3.4.2.3 中性文件实施原理 |
3.4.2.4 ROSE库 |
3.4.3 复杂产品虚拟样机设计元模型形式化表示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复杂产品虚拟样机主模型表达与学科模型建模方法研究 |
4.1 复杂产品虚拟样机主模型 |
4.1.1 复杂产品虚拟样机主模型定义 |
4.1.2 复杂产品虚拟样机主模型构成及表达 |
4.1.2.1 过程元数据模型 |
4.1.2.2 产品元数据模型 |
4.1.2.3 资源元数据模型 |
4.1.2.4 知识元数据模型 |
4.1.3 主模型的表达 |
4.2 复杂产品虚拟样机学科模型构建方法 |
4.2.1 学科模型构建过程分析 |
4.2.2 学科模型建立 |
4.2.2.1 学科元模型映射方法 |
4.2.2.2 学科模型 |
4.2.3 基于模型的数字化定义(MBD)方法 |
4.2.4 基于MBD的学科模型CAD/CAE一体化建模 |
4.2.4.1 学科模型集成数据构成 |
4.2.4.2 学科模型集成数据表示 |
4.2.4.3 学科模型的CAD/CAE集成数据联动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复杂产品虚拟样机学科模型实现 |
5.1 运动学结构仿真模型 |
5.1.1 运动结构仿真模型及其数据信息分析 |
5.1.2 运动结构仿真模型 |
5.1.2.1 运动结构仿真模型的提取过程分析 |
5.1.2.2 运动结构仿真模型的CAD/CAE一体化建模 |
5.1.2.3 运动结构仿真模型实现 |
5.2 有限元分析模型 |
5.2.1 有限元模型及其数据信息分析 |
5.2.2 有限元模型的提取过程分析 |
5.2.3 有限元模型的CAD/CAE一体化建模 |
5.2.4 有限元模型实现 |
5.3 电子控制模型 |
5.3.1 电子控制模型及其数据信息分析 |
5.3.1.1 AP210介绍 |
5.3.1.2 电子控制模型的模式 |
5.3.2 电子控制模型的提取过程分析 |
5.3.3 电子控制模型的信息关联 |
5.3.4 电子控制模型的实现 |
5.4 液压分析模型 |
5.4.1 液压分析模型及其数据信息 |
5.4.2 液压分析模型的提取过程分析 |
5.4.3 液压分析模型的CAD/CAE一体化建模及模型实现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汽车自动变速器的虚拟样机统一建模及应用 |
6.1 自动变速器的虚拟样机统一建模设计系统 |
6.1.1 自动变速器的虚拟样机统一建模设计系统框架 |
6.1.2 自动变速器的虚拟样机统一建模设计系统的建立 |
6.1.2.1 统一建模设计系统中性文件的读取模块 |
6.1.2.2 自动变速器的虚拟样机中性文件的生成模块 |
6.1.2.3 自动变速器的虚拟样机中性文件实体属性的显示模块 |
6.1.2.4 自动变速器的虚拟样机读取数据库的属性值模块 |
6.1.2.5 自动变速器的虚拟样机的CAD/CAE工具接口模块 |
6.2 自动变速器虚拟样机设计过程建模分析 |
6.2.1 自动变速器 |
6.2.1.1 自动变速器结构分析 |
6.2.1.2 自动变速器各系统协同工作过程分析 |
6.2.2 自动变速器的虚拟样机设计信息模型构建过程分析 |
6.2.3 自动变速器虚拟样机的设计信息模型 |
6.3 自动变速器的虚拟样机设计主模型构建 |
6.3.1 自动变速器的虚拟样机元数据模型 |
6.3.2 自动变速器的虚拟样机主模型构建 |
6.4 自动变速器虚拟样机的学科模型提取及工程分析 |
6.4.1 行星齿轮机构运动学结构仿真分析 |
6.4.2 输出轴有限元分析 |
6.4.3 电子控制仿真分析 |
6.4.4 液力变矩器流场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论文创新点 |
7.3 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
致谢 |
(4)基于信息元理论的船用柴油机CAD/CAE一体化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数字化设计中的信息元技术研究现状 |
1.2.2 CAD 与 CAE 技术研究现状 |
1.2.3 CAD/CAE 一体化技术研究现状 |
1.2.4 CAD/CAE 在柴油机设计中的应用现状 |
1.3 课题来源 |
1.4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1.5 论文章节安排及结构 |
第2章 船用柴油机关键件快速设计系统总体设计 |
2.1 引言 |
2.2 系统的框架及设计流程 |
2.2.1 系统需求分析 |
2.2.2 系统流程设计 |
2.2.3 系统的总体框架设计 |
2.3 系统的关键技术 |
2.3.1 CAD/CAE 信息划分与建模技术 |
2.3.2 CAD/CAE 集成技术 |
2.3.3 产品设计过程重用技术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船用柴油机关键件 CAD/CAE 信息划分与建模研究 |
3.1 引言 |
3.2 产品 CAD/CAE 信息模型组成 |
3.3 基于信息元理论的 CAD/CAE 信息建模 |
3.3.1 分析元的涵义 |
3.3.2 分析过程描述 |
3.3.3 分析层次描述 |
3.3.4 产品 CAD/CAE 信息建模 |
3.4 柴油机关键件的 CAD/CAE 信息建模实例 |
3.4.1 曲轴-连杆-活塞信息模型构建 |
3.4.2 曲轴-连杆-活塞分析树构建 |
3.4.3 连杆动力分析元构建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面向信息元模型的 CAD/CAE 集成方法研究 |
4.1 引言 |
4.2 CAD/CAE 的常用集成方式 |
4.2.1 集成方式 |
4.2.2 局限性 |
4.3 面向信息元模型的设计与分析集成 |
4.3.1 产品主模型及其技术 |
4.3.2 基于产品主模型的 CAD/CAE 集成 |
4.3.3 柴油机关键件 CAD/CAE 集成建模实例 |
4.4 面向信息元模型的多学科集成分析 |
4.5 柴油机关键件 CAD/CAE 集成设计 |
4.5.1 分析任务规划 |
4.5.2 曲轴连杆机构 CAD/CAE 集成设计应用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信息元模型的船用柴油机关键件设计重用 |
5.1 引言 |
5.2 可重用设计模式 |
5.2.1 可重用设计的优点 |
5.2.2 可重用设计的关键技术 |
5.3 基于信息元模型的可重构分析 |
5.3.1 面向重用的典型分析模板建立 |
5.3.2 基于重用模板的新产品分析过程 |
5.3.3 重构分析实现的关键技术 |
5.4 柴油机关键件的可重用分析 |
5.4.1 曲拐静力学分析元 |
5.4.2 曲拐静力学分析结果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船用柴油机关键件快速设计系统平台实现 |
6.1 引言 |
6.2 系统平台的总体功能 |
6.3 系统平台开发工具及运行环境 |
6.3.1 系统平台的开发工具 |
6.3.2 系统平台的运行环境 |
6.4 系统平台的数据库设计 |
6.4.1 数据库系统选型 |
6.4.2 数据库表设计 |
6.5 系统平台实例验证 |
6.5.1 单学科可重用设计分析 |
6.5.2 多学科可重构设计分析 |
6.6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5)基于功能的机电产品概念设计方法研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概述 |
1.1.1 课题的题目及来源 |
1.1.2 课题研究的背景 |
1.1.3 课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2 机电产品概念设计在国内外的研究情况 |
1.2.1 国内外的研究情况 |
1.2.2 概念设计的发展方向 |
1.3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
1.3.1 概念设计的定义 |
1.3.2 概念设计的理论概述 |
1.3.3 本文的研究内容 |
第2章 机电产品概念设计的建模技术 |
2.1 概念设计建模技术 |
2.2 功能建模 |
2.2.1 功能的定义 |
2.2.2 功能的分类 |
2.2.3 功能的表达 |
2.2.4 功能结构 |
2.2.5 功能的分解重构理论 |
2.2.6 功能建模 |
2.3 功能建模的意义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功能行为结构映射方法研究 |
3.1 功能行为结构模型研究 |
3.2 FBS模型求解研究 |
3.2.1 FBS求解模型 |
3.2.2 FBS求解算法研究 |
3.3 FBS映射求解模型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系统知识库的构建与管理 |
4.1 知识库的理论概述 |
4.1.1 知识的表达 |
4.1.2 数据库相关知识 |
4.1.3 知识的获取 |
4.2 机构系统知识的表示 |
4.2.1 机构的分类和基本功能划分 |
4.2.2 机构元属性及编码研究 |
4.2.3 功能元知识 |
4.3 知识库的构建与管理 |
4.3.1 产品总功能模型库 |
4.3.2 机构知识库 |
4.3.3 功能知识库 |
4.3.4 映射知识库 |
4.3.5 系统知识库模型关系 |
4.4 评价模型的构建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机电产品概念设计系统的实现及应用 |
5.1 系统软件的实现 |
5.2 设计实例 |
5.2.1 管道疏通器的功能分析 |
5.2.2 方案求解 |
5.2.3 管道疏通器的结构设计方案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6)面向大批量定制的产品基因工程技术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产品概念设计 |
1.2.1 产品概念设计理论 |
1.2.2 计算机辅助概念设计现状 |
1.2.3 计算机辅助概念设计的关键技术 |
1.2.4 计算机辅助概念设计的发展方向 |
1.3 产品基因工程研究现状 |
1.4 本文组织安排 |
第二章 产品基因工程理论基础 |
2.1 基于功能表面分解重构的产品生长型设计理论 |
2.1.1 分解重构理论 |
2.1.2 功能表面 |
2.1.3 广义定位原理 |
2.1.4 概念结构生长型设计 |
2.2 其他相关关键技术 |
2.2.1 面向大批量定制的开发设计技术(DFMC) |
2.2.2 产品数据管理与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技术 |
2.2.2.1 产品数据管理(Product Data Management,PDM) |
2.2.2.2 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Product Life-cycle Management,PLM)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PLCGE工程平台技术开发 |
3.1 产品基因 |
3.1.1 生物基因(工程)与产品基因(工程)的相似性 |
3.1.2 产品基因的概念和特点 |
3.1.3 产品基因的分类 |
3.1.4 产品基因的内容及表达 |
3.1.5 产品基因组与基因库的建立 |
3.1.6 产品基因功-构映射模型 |
3.2 产品基因工程(PGE)技术体系 |
3.2.1 PGE系统框架 |
3.2.2 遗传算法与产品进化设计 |
3.2.3 基于PGE的产品创新 |
3.3 产品全生命周期基因工程(PLCGE) |
3.3.1 PGE在产品全生命周期的扩展 |
3.3.2 产品生命周期基因 |
3.3.3 产品全生命周期基因工程平台的建立 |
3.3.4 产品基因管理系统(PGM)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PGE框架下的产品设计需求获取与分析 |
4.1 产品需求分析深入研究 |
4.1.1 用户需求信息特点 |
4.1.2 对用户需求重要性排序 |
4.1.3 质量功能布置 |
4.2 产品需求获取分析实现 |
4.2.1 需求基因本质研究 |
4.2.2 用户自定制设计 |
4.2.3 用户驱动协同设计 |
4.3 MC-PLCGE系统建模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面向MC的产品族生长型设计平台 |
5.1 DFMC核心技术研究 |
5.1.1 模块化设计 |
5.1.2 公共产品平台 |
5.2 产品族模型的建立 |
5.2.1 产品族模型多方视图 |
5.2.1.1 两个模型 |
5.2.1.2 模型间映射关系 |
5.2.2 产品族模型数据结构与开发 |
5.2.2.1 产品族功能模型 |
5.2.2.2 产品族结构模型 |
5.2.3 用户需求驱动的产品快速配置 |
5.2.4 产品族结构体系 |
5.3 生长型产品族平台设计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PLCGE原型系统开发与设计 |
6.1 基于WINSERVER2003+MSSQL+JBOSS的系统开发平台 |
6.1.1 JAVA |
6.1.2 MVC设计模式 |
6.1.3 Jboss |
6.1.4 数据库联接的关键技术 |
6.2 系统软硬件运行环境 |
6.3 系统功能及运行实例 |
6.3.1 总体介绍 |
6.3.2 设计需求分析 |
6.3.3 产品概念设计过程 |
6.3.4 详细设计 |
6.3.5 工艺设计 |
6.3.6 产品族设计 |
6.3.7 用户自定制设计 |
6.3.8 定退货流程及单据打印 |
6.3.9 其他管理功能 |
6.4 本章小结 |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7)基于仿真分析的复杂机械产品多学科设计优化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现代机械产品设计面临的挑战 |
1.2 机械产品设计技术发展现状 |
1.2.1 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的发展历程 |
1.2.2 基于虚拟样机的仿真技术应用现状 |
1.2.3 优化设计技术的发展趋势 |
1.3 MDO研究现状 |
1.3.1 MDO技术研究现状 |
1.3.2 MDO方法应用现状 |
1.4 复杂机械产品设计MDO应用的必要性 |
1.5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2 面向复杂机械产品设计的MDO技术体系及应用方案 |
2.1 MDO技术定义及实施思想 |
2.2 面向复杂机械产品设计的MDO技术体系 |
2.2.1 MDO技术要素细化拓展 |
2.2.2 MDO的优化方法演化 |
2.3 MDO软件集成平台及应用框架 |
2.3.1 面向MDO的软件框架需求 |
2.3.2 多学科软件集成技术 |
2.3.3 基于MPCCI的集成平台及应用框架 |
2.3.4 CMIDOS集成平台应用方案 |
2.4 本章小结 |
3 复杂机械产品多学科视图建模技术 |
3.1 面向设计的产品模型分析 |
3.2 产品设计的多学科性 |
3.3 产品设计过程的多层次描述模型 |
3.4 产品多学科视图模型的有关定义 |
3.4.1 产品设计的语言表达 |
3.4.2 多学科视图模型有关定义 |
3.5 复杂机械产品多学科视图建模方法 |
3.5.1 面向多设计阶段的产品多学科建模方法 |
3.5.2 面向多设计性能的产品多学科建模方法 |
3.5.3 产品多学科视图建模方法分析 |
3.6 多学科视图模型的实现技术 |
3.6.1 视图模型的商用软件支撑 |
3.6.2 面向对象设计方法的实施 |
3.6.3 全域产品信息模型的形成 |
3.7 多学科视图模型一致性保证体系 |
3.8 多学科视图模型协同优化策略 |
3.8.1 多学科视图模型动态冲突及约束关系 |
3.8.2 基于协同优化的冲突消解 |
3.8.3 工程应用的视图模型协同运行策略 |
3.9 本章小结 |
4 基于虚拟样机的复杂机械产品多学科设计优化 |
4.1 复杂机械产品并行设计过程 |
4.2 产品设计过程的数学表达 |
4.3 产品设计不同阶段MDO应用特征 |
4.4 设计初期产品总体方案的多学科优化 |
4.5 设计中期产品虚拟样机的多学科优化模式 |
4.5.1 融入MDO的复杂机械产品集成设计平台 |
4.5.2 产品虚拟样机的多学科优化过程 |
4.5.3 虚拟样机多学科应用模型集成仿真 |
4.6 虚拟样机多学科优化模式应用研究 |
4.6.1 汽车碰撞与NVH两学科优化 |
4.6.2 汽车NVH系统仿真 |
4.6.3 整车碰撞仿真 |
4.7 设计后期产品结构的局部优化改进 |
4.8 本章小结 |
5 基于多学科模型的新型螺杆压缩机结构分析与优化 |
5.1 新型压缩机多学科开发流程 |
5.1.1 CMIDOS集成解决方案的工程应用 |
5.1.2 新型压缩机集成化开发流程 |
5.2 新型压缩机多学科视图建模 |
5.2.1 多学科模型耦合分析解决方法 |
5.2.2 新型压缩机结构主模型构建 |
5.2.3 虚拟样机内部流场CFD仿真模型 |
5.3 新型压缩机工作特性理论分析 |
5.3.1 整机间隙与气密性分析 |
5.3.2 绝热效率影响因素分析 |
5.4 新型压缩机结构的多学科分析 |
5.4.1 结构有限元模型 |
5.4.2 结构模态分析 |
5.4.3 结构静力学分析 |
5.4.4 整机动力学仿真 |
5.4.5 结构热力学分析 |
5.4.6 热结构耦合分析 |
5.4.7 整机结构间隙设计 |
5.5 新型压缩机多学科设计优化 |
5.5.1 基于有限元法的设计灵敏度分析 |
5.5.2 新型压缩机多学科优化数学模型 |
5.5.3 优化后压缩机性能计算与分析 |
5.5.4 优化后整机装配间隙设计 |
5.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创新点摘要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8)基于知识工程的产品创新设计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3 创新设计研究现状 |
1.3.1 创新设计概念 |
1.3.2 创新设计理论及其应用研究现状 |
1.4 基于知识工程的产品创新设计研究现状 |
1.5 课题的来源 |
1.6 论文的研究内容 |
第2章 基于知识工程的产品创新设计方法研究 |
2.1 引言 |
2.2 产品创新构思 |
2.2.1 创造性思维的概念 |
2.2.2 创造性思维的特点 |
2.2.3 常用产品创新构思技法 |
2.2.4 计算机辅助创新构思 |
2.3 产品创新设计方法集成 |
2.3.1 TRIZ 创新方法 |
2.3.2 进化计算创新方法 |
2.3.3 基于知识工程的产品创新设计方法集成 |
2.4 产品创新设计中的标准化 |
2.4.1 标准化的概念 |
2.4.2 产品创新与标准化的关系 |
2.4.3 标准化的原则 |
2.4.4 标准化对象的选择 |
2.4.5 标准化的内容 |
2.4.6 产品创新设计中标准化的实施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知识工程的产品创新设计模式与体系结构 |
3.1 引言 |
3.2 产品创新设计模式研究 |
3.2.1 现有典型设计模式分析 |
3.2.2 基于知识工程的交互式产品创新设计模式 |
3.2.3 IPIDP-KBE 模式与大规模定制设计模式比较 |
3.3 基于知识工程的产品创新设计系统体系结构 |
3.3.1 系统体系结构 |
3.3.2 基本组成 |
3.3.3 关键技术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产品创新设计中知识的表达与获取 |
4.1 引言 |
4.2 产品设计中的知识 |
4.2.1 产品设计领域的知识概念和特点 |
4.2.2 知识的分类 |
4.2.3 知识的表达 |
4.3 产品创新设计中的知识建模 |
4.3.1 产品模型 |
4.3.2 本体技术 |
4.3.3 基于本体的全域产品知识表达模型 |
4.3.4 基于本体的全域产品知识求解模型 |
4.4 产品创新设计中的知识获取 |
4.4.1 知识获取过程 |
4.4.2 需求知识获取 |
4.4.3 领域知识获取 |
4.5 产品创新设计中的知识推理 |
4.5.1 基于实例的推理 |
4.5.2 基于规则的推理 |
4.5.3 基于知识约束的混合推理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知识工程创新设计中功能与结构映射 |
5.1 引言 |
5.2 产品创新设计过程 |
5.3 产品功能结构设计 |
5.3.1 功能的分类 |
5.3.2 功能分解方法 |
5.3.3 功能到结构映射方法 |
5.4 基于知识工程创新设计中功能与结构映射 |
5.4.1 需求-功能-行为-结构(RFBS)闭环映射模型 |
5.4.2 RFBS 闭环映射模型中功能与结构映射的实现步骤 |
5.5 实例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产品创新设计的方案评价 |
6.1 引言 |
6.2 产品创新设计评价模型 |
6.2.1 评价目标和要素 |
6.2.2 评价类型 |
6.2.3 评价基本程序 |
6.2.4 产品创新设计多级评价模型 |
6.3 产品创新设计评价指标体系 |
6.3.1 评价指标体系确定原则 |
6.3.2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6.4 基于改进模糊综合评价法的产品创新设计方案评价 |
6.4.1 模糊综合评价法 |
6.4.2 评价指标与评价语集的建模 |
6.4.3 各级权重系数的确定 |
6.4.4 评价矩阵的建立 |
6.4.5 模糊综合评价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DPIDP-INE 原型系统开发及其应用 |
7.1 DPIDP-INE 系统开发目标与总体开发思路 |
7.1.1 开发目标 |
7.1.2 总体开发思路 |
7.2 开发平台以及系统配置 |
7.3 DPIDP-INE 原型系统的开发 |
7.3.1 系统功能模块组成 |
7.3.2 原型系统知识库结构 |
7.4 DPIDP-INE 原型系统应用 |
7.5 本章小结 |
第8章 总结与展望 |
8.1 全文总结 |
8.2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9)机械产品计算机辅助方案生成系统的研究与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引言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课题的来源、目的及意义 |
1.4 本文的主要工作 |
1.5 本章小结 |
2 概念设计方案生成系统构成 |
2.1 引言 |
2.2 概念设计方案生成系统框架 |
2.3 计算机辅助概念设计方案生成系统的开发 |
2.4 本章小结 |
3 功能表达及功能分析的研究与实现 |
3.1 引言 |
3.2 功能表达 |
3.3 概念设计的功能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功能求解的研究与实现 |
4.1 引言 |
4.2 运动功能转换传递元知识库 |
4.3 功能求解的推理方法 |
4.4 应用实例 |
4.5 本章小结 |
5 系统实现及实例展示 |
5.1 系统实现 |
5.2 设计要求及需求分析 |
5.3 总功能建模 |
5.4 功能分析 |
5.5 功能求解 |
5.6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全文工作总结 |
6.2 后续工作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目录 |
(10)机电一体化产品虚拟样机协同建模与仿真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论文研究背景与课题来源 |
1.2 虚拟样机设计原理与关键技术分析 |
1.2.1 虚拟样机的设计原理概述 |
1.2.2 虚拟样机关键使能技术 |
1.3 基于虚拟样机技术的机电一体化产品设计方法综述 |
1.3.1 虚拟样机技术的需求分析 |
1.3.2 基于虚拟样机技术的设计流程 |
1.3.3 基于虚拟样机的机电产品设计闭环模型 |
1.3.4 机电一体化产品虚拟样机的构成及其特点 |
1.4 虚拟样机技术国内外研究进展综述 |
1.5 多领域协同仿真技术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
1.6 论文研究工作的技术路线与主要内容 |
2 虚拟样机设计支撑环境的体系结构研究 |
2.1 机电一体化产品功能模型分析 |
2.2 机电一体化产品虚拟样机设计的过程模型 |
2.3 机电一体化产品虚拟样机支撑环境的总体设计 |
2.3.1 虚拟样机支撑环境的功能分析 |
2.3.2 虚拟样机支撑环境的体系结构 |
2.4 构建虚拟样机支撑环境的关键技术分析 |
2.4.1 协同建模与仿真平台构建技术 |
2.4.2 虚拟样机的高层建模技术 |
2.4.3 支持虚拟样机支撑环境的集成技术 |
2.4.4 仿真模型库构建与管理技术 |
2.4.5 分布式协同仿真技术 |
2.5 本章小结 |
3 广义执行机构动力学特性建模与仿真技术 |
3.1 广义执行机构的研究问题分析 |
3.1.1 广义执行机构研究的基本问题 |
3.1.2 广义执行机构的种类 |
3.1.3 驱动器与执行机构的集成匹配技术 |
3.2 广义执行机构的动力学研究概述 |
3.2.1 多体系统动力学简述 |
3.2.2 广义执行机构运动学/动力学分析 |
3.3 广义执行机构建模与仿真方法 |
3.3.1 基于ADAMS的运动学建模方法 |
3.3.2 基于ADAMS的动力学建模方法 |
3.3.3 仿真分析方法与流程 |
3.3.4 执行机构建模与仿真分析实例 |
3.4 基于MATLAB的广义执行机构仿真方法 |
3.4.1 SimMechanics的广义执行机构仿真模型组 |
3.4.2 基于SimMechanics的仿真实例 |
3.4.3 基于VRML的广义执行机构虚拟运行 |
3.5 本章小结 |
4 多学科协同建模与仿真机理与实施技术研究 |
4.1 机电一体化产品中机构与控制的协同融合特性 |
4.2 面向功能的层次化方框图仿真建模方法研究 |
4.2.1 仿真建模技术的比较 |
4.2.2 层次化方框图仿真建模方法与流程分析 |
4.3 基于仿真软件接口的多学科协同仿真建模技术 |
4.3.1 基于仿真软件接口的协同建模方法 |
4.3.2 基于仿真软件接口的多学科协同仿真运行流程 |
4.4 基于仿真软件接口的执行机构-控制协同仿真建模实例 |
4.4.1 工业机器人仿真模型分析 |
4.4.2 虚拟样机单学科建模 |
4.4.3 虚拟样机执行机构-控制协同建模与运行 |
4.5 基于HLA的多学科协同仿真建模技术 |
4.5.1 HLA概述 |
4.5.2 基于HLA的协同建模与仿真方法 |
4.6 本章小结 |
5 仿真模型库构建原理与方法研究 |
5.1 建立仿真模型库的意义 |
5.2 仿真模型库组成及其系统结构 |
5.2.1 模型库的层次结构 |
5.2.2 模型库系统的组成与功能 |
5.2.3 模型库管理技术 |
5.3 模型对象的重用技术 |
5.4 机电一体化产品模型对象接口的分类与设计 |
5.4.1 仿真模型对象的接口类型 |
5.4.2 系统仿真模型的接口配置 |
5.4.3 模型对象接口的设计实现 |
5.5 基于MATLAB构建仿真模型库的实施技术 |
5.5.1 MATLAB的接口技术 |
5.5.2 创建/封装Simulink模块 |
5.5.3 利用S-函数开发Simulink模块 |
5.5.4 模型库系统的图形用户界面开发 |
5.6 本章小结 |
6 基于Web Services的分布式交互仿真方法研究 |
6.1 分布式交互仿真概述 |
6.1.1 分布式交互仿真的基本任务 |
6.1.2 分布式交互仿真系统构建原则与关键技术 |
6.1.3 分布式仿真实现的主流模式 |
6.2 基于Web Services的分布式交互仿真系统研究 |
6.2.1 Web Services概念与特性 |
6.2.2 基于Web Services的DIS平台功能 |
6.2.3 基于Web Services的DIS平台框架 |
6.2.4 基于Web Services的DIS平台运行流程 |
6.3 基于Web Services的仿真应用实现与调用 |
6.4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研究结论 |
7.2 主要创新点 |
7.3 应用前景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致谢 |
四、基于信息流的全过程机械CAD程式化的初探(论文参考文献)
- [1]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学校组织变革研究 ——以G初中为例[D]. 骆增翼. 南京师范大学, 2017(05)
- [2]复杂性思维视域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 杨美新. 湖南大学, 2015(02)
- [3]复杂产品虚拟样机统一建模方法研究[D]. 闫雪锋. 河北工业大学, 2015(07)
- [4]基于信息元理论的船用柴油机CAD/CAE一体化关键技术研究[D]. 陈琳. 江苏科技大学, 2013(08)
- [5]基于功能的机电产品概念设计方法研究与应用[D]. 王军. 武汉理工大学, 2009(09)
- [6]面向大批量定制的产品基因工程技术开发[D]. 江京亮. 山东大学, 2007(03)
- [7]基于仿真分析的复杂机械产品多学科设计优化方法研究[D]. 吴宝贵. 大连理工大学, 2008(08)
- [8]基于知识工程的产品创新设计关键技术研究[D]. 熊志勇. 武汉理工大学, 2007(06)
- [9]机械产品计算机辅助方案生成系统的研究与开发[D]. 杨波. 华中科技大学, 2007(05)
- [10]机电一体化产品虚拟样机协同建模与仿真技术研究[D]. 宁芊. 四川大学, 200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