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关于狮子座流星雨的周期(论文文献综述)
庄天山[1](1992)在《关于狮子座流星雨的周期》文中研究说明本文通过对目前已发表的47条狮子座流星雨的历史记录的分析,得出流星雨有一个以600年为一完整周期的和谐体系,其中含有200年、300年和100年三个小循环周期。这些周期的发现,可解释历史上的某些存疑问题,对认识和探索这群流星群的运动规律有积极的作用,对于预报流星雨工作亦有助益。本文还对该流星群的结构和坦普尔(Tempel)彗星的某些影响作了初步探讨。
赵隆沛,赵卿[2](2015)在《狮子座流星暴雨在1998年为何没能如期而至——流星雨成因及周期解密》文中提出狮子座流星雨是有规律的,约以33年为一个周期。1998年应该是狮子座的大爆发年,但实际上大爆发并未真正出现,直到2001年大爆发才真正出现。本文描述了流星雨形成的规律,并用图示法解释了流星雨的形成原因,应用数学模型对狮子座流星雨的轨道进行了深入剖析,提出了流星雨是彗星近日点大喷发的"团块形成"理论,为预测及观测流星雨提供了借鉴。
宋楠[3](2021)在《流星雨 在最美的一刹那凋零》文中指出2020年双子座流星雨如约而至,在北京时间12月14日凌晨达到峰值。每年12月中旬,双子座流星雨都会在全球多地上演。2020年双子座流星雨如约而至,在北京时间12月14日凌晨达到峰值。去看一场流星雨,在流星划过天际之时,默默许下美好的愿望,将眼前的短暂变为心中的永恒,这是很多人心中浪漫的心愿。流星雨被古今中外诸多文献所记载,留下了种种想象和故事。近现代天文学的研究则揭开了流星雨更多的秘密。
庄天山[4](2004)在《中国历史记载中的仙女座流星雨及其相关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对中国历史上关于仙女座流星雨的记载进行收集、整理和校勘 ,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研究 ,得出 5项结果 :(1 )比拉彗星在分裂之前曾有 5次大量抛射物质 ,而这种抛射有四个回归周期一次的规律 ,证明引力效应对比拉彗星是周期性的。(2 )抛射方向都是向前 ,所以火箭效应非常明显 ;周期不断缩短 ,但不均匀 ,平均每回归一次缩短 9天 ;轨道偏心率不变小。 (3 )彗星碎解后 ,流星尘云分布的轨道宽度 1 798年为 1千万公里、1 885年为 580万公里 ;向轨道两侧的扩散速度为每秒 0 .69米 ,为彗星分裂后二彗星体的分离速度每秒 7米的 1 /1 0倍。 (4)以H .A .牛顿对 1 885年出现的流星雨密度的统计值为基础 ,对中国记载的几次最大的流星雨的密度和总量进行估算 ,包括对古代和民间记载的流星雨数的几种模糊概念 ,如星陨如雨、不可称数、无数、众多等 ,做出最低下限的估算 ;对伴随流星雨出现的一些特殊现象 ,如天空亮度足以掩星盖月、出现极光式的发光现象、大气发声和观测者的心理恐惧等所包容的流星密度和总数 ,也做出估算。 (5)解释中国历史上惟一一次记载的“月如坠地”现象。
马月华,何友文,徐品新,赵海斌[5](2007)在《强流星雨及其灾害性空间天气事件的观测与研究》文中指出在首届狮子座强流星雨国际联测期间,开展了多学科、多手段的狮子座和天龙座强流星雨及其灾害性空间天气事件的综合观测,并结合近半个世纪的(1957-2003年)狮子座、英仙座和天龙座强流星雨及其相关资料的综合分析,充分证实了非偶现的周期性强流星雨可导致灾害性空间天气事件的形成.下述结论亦得到初步证认:强流星雨形成机制;fbEs异常峰出现规律;对宇航安全的严重危害.文中还对彗星尘演化过程、宇宙尘暴出现和丢失规律及中纬区Es层宇宙尘维持机制作了讨论.
庄天山[6](2006)在《论鲁庄公七年夏四月辛卯夜,恒星不见,夜中星陨如雨》文中提出对《春秋》记载的“鲁庄公七年(前687年)四月辛卯夜,恒星不见,夜中星陨如雨.”一段中的夜恒星何以当见而不见这个千古未解的迷团进行探讨,在1994年笔者研究的1533年狮子座流星雨出现时呈现的天空亮度的基础上,结合古今中外的有关资料, 发现这天恒星不见的原因,实际是夜中出现的流星雨产生的天空明亮掩盖恒星.文中附带证明恒星不见和星陨如雨实际是出现在同一时段,即都在夜中.同时还估算了这次流星雨的流星数密度和流星总数、掩盖恒星亮度的流星质量以及被掩盖恒星的天空面积.
庄天山[7](1991)在《狮子座流星雨历史记录的新发现及其意义》文中研究表明本文简要回顾近代天文学界对狮子座流星雨的研究概况;公布12条新发现的狮子座流星雨古代记录,对过去发现的记录作了新的补充,并对新旧记录进行了研究,得出本流星群的物质、发光点常见的位置和1533年流星物质在轨道上散开的宽度,纠正了由于历史资料缺乏引起的某些错误;对1233年前后这一周期的存在性和《宋史》、《元史》中不正常的流星记录原则提出质疑,指出本流星群出现日期在十七世纪后有跳动的现象。
马征征[8](2010)在《中层顶金属层的观测与模式研究》文中指出本文旨在研究中层顶金属层的行为特征和变化规律背后蕴藏的物理机制,重点研究了中层顶金属物质的源——流星消融——对金属层的潜在影响。并尝试解释了目前金属层中一些尚无定论或尚存争议的问题。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通过武汉(30°N)在过去几年内的长期Na和Fe激光雷达测量,我们展示了高高度偶发金属原子层的季节/周年变化特征。我们发现出现在105 km以上的高高度偶发Na层和偶发Fe层几乎只出现在夏季。从形态上看,它们具有较长的持续时间(几个小时)和较宽的层宽(明显超过2 km)。在少数夜晚,它们的绝对峰值密度可以相比或甚至超过相应的主层峰值密度。在并未排除所有包含偶发层剖面的情况下,我们建立了30°N的Na和Fe原子密度随月份和高度分布的等值线图。从图上可以看到,Na和Fe层同时具有明显的夏季层顶密度延伸,这与早期其它纬度的K和Ca层观测结果一致。由于这些观测代表了不同的金属种类、不同的地理位置和不同的测量年份,平均金属原子层密度的夏季层顶延伸可能代表了一个普适现象。通过我们的研究发现,这个现象是由105 km以上的高高度偶发金属原子层引起的。2使用共振荧光雷达,我们在武汉(30.5°N,114.4°E)于2001年(Na)和2004年(Na和Fe)狮子座流星雨期间开展了金属层的观测。2001年11月18-19日出现的流星雨强爆发导致我们捕捉到了一个强的Na原子流星尾迹。然而,观测发现流星雨的消融不太可能造成Na原子柱密度的提升。三年后的同一个夜晚,在较为平静的2004年狮子座流星雨期间,我们没有捕捉到尾迹但却看到了复杂的偶发金属层。偶发Na和Fe层于狮子座流星雨辐射点升上地平面后出现在95 km高度附近。比较发现,92 km以上Na和Fe原子的柱密度过午夜后均出现明显提升。同时,该晚Na和Fe原子柱密度相比前一晚要大得多。在狮子座期间的总共四个观测夜晚里,有三个夜晚出现了类似的偶发层。它们具有相似的出现时间、出现高度和高度变化。当前的彗星理论认为狮子座流星雨除了包含能够产生可见流星的流星体还包括了微流星。以此我们认为地球在2004年狮子座流星雨期间可能遭遇到了密集的小尺度微流星体群,它们也隶属于狮子座流星雨。这些微流星体的质量通量可能比可视流星雨大得多。3我们建立了包含电荷过程和溅射作用的单个流星体消融模型。通过该模型可以模拟出单个流星体消融出来的金属原子和离子各自随高度的分布。同时,还建立了流星尾迹的质量与温度变化模型。这些模型为研究流星消融与金属层的关系提供了基础。基于可靠的偶发流星源的参数,我们模拟了中间层和低热层区域由偶发流星提供的金属原子平均注入的时间变化。并惊奇地发现模拟的金属原子注入与多个不同纬度观测的金属原子密度在一定条件下展示了相似的年平均周日变化和周日平均季节变化规律。鉴于目前已知的因素均不能解释金属原子的年平均周日变化,我们做如下猜测:一些短生命周期的原子(不长于几个小时)决定了金属原子密度的平均周日变化,而其它传统的长生命周期原子(约几天)提供了一个近似恒定的背景密度。两种原子共同组成了我们的金属层。很明显,这些预测存在的短生命周期原子需要一个快速的汇,且其主要作用于新消融不久的金属原子。这个汇的机制还不清楚但可能和消融产生的高温有关。
段异兵[9](1998)在《清代三个时段钦天监所观测的流星记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讨论了清代流星记录的时间换算方法,并给出其太阳平黄经和拟合辐射点以寻找其群归属。具体考察了康熙年间、乾隆年间和嘉庆元年至十一年间共三个时段的钦天监流星记录,认为康熙年间的记录是较大的流星,不能用来讨论流星群的历史活动性,乾隆年间和嘉庆年间的记录可以用来验证目前对流星群历史活动性的理论认识。讨论了乾隆年间的狮子座流星和英仙座流星的大小和颜色特征。还报道了4个流星雨记录。
杨国韬[10](2004)在《武汉上空钠层的激光雷达观测与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二、关于狮子座流星雨的周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关于狮子座流星雨的周期(论文提纲范文)
(2)狮子座流星暴雨在1998年为何没能如期而至——流星雨成因及周期解密(论文提纲范文)
一、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二、研究背景 |
三、发现问题 |
四、研究过程 |
1. 狮子座流星雨母星数据收集 |
2. 狮子座流星雨母星轨道计算 |
3. 狮子座流星雨轨道编绘 |
4. 狮子座流星暴雨成因分析 |
五、创新点 |
(3)流星雨 在最美的一刹那凋零(论文提纲范文)
流星雨最早记载来自中国 |
人类初步揭开流星雨面纱 |
流星雨真的跟星座有关吗 |
(4)中国历史记载中的仙女座流星雨及其相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简单的历史回顾 |
2 仙女座流星雨的相关资料集编和说明 |
2.1 仙女流星雨的相关资料 |
2.2 关于资料的几点说明 |
2.2.1 西方资料的三个特点 |
2.2.2 中国资料的最大特点 |
2.2.3 怀疑条目的说明 |
2.2.4 关于出现于12月5、6、7日的流星雨的归属问题 |
3 几项研究 |
3.1 比拉彗星的运动变异 |
3.2 流星尘云分布的轨道宽度和扩散速度 |
3.3 流星密度、流星总量和与它们有关的特殊现象 |
3.3.1 中外肉眼可见的流星密度的最大局限 |
3.3.2 中国模糊概念所容含的流星密度和流星总量 |
3.3.3 几个特殊观象中所容含的流星密度和流星总量 |
(1) “天星暗移时” (N.19) 。 |
(2) 黑气蔽天 (N.24D) 。 |
(3) 声 (N.23LMP、N.24BF、N.25、N.28C) 。 |
(4) “流星四窜, 震动不安, 令人视之恐惧” (N.24E) 。 |
(5)强流星雨及其灾害性空间天气事件的观测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观测结果 |
2.1 无线电流星 |
2.2 强流星雨的电离效应(fbEs异常峰) |
2.2.1 狮子座强流星雨的电离效应(fbEs异常峰) |
2.2.2 天龙座强流星雨的电离效应(fbEs异常峰) |
2.3 火流星 |
3 讨论 |
3.1 强流星雨的形成机制 |
3.1.1 1998年狮子座强流星雨爆发提前问题 |
3.2 fbEs异常峰的出现规律及宇宙尘暴 |
3.2.1 fbEs异常峰的出现规律 |
3.2.2 宇宙尘暴 |
3.3 航天安全 |
(6)论鲁庄公七年夏四月辛卯夜,恒星不见,夜中星陨如雨(论文提纲范文)
1引言 |
2这次“星陨如雨”是流星雨和它的归属的证认过程 |
3强大的流星雨可造成掩没恒星的天空亮度的实据 |
3.1中国资料 |
3.2外国资料 |
3.3分析上面中外资料 |
4辛卯夜两个天象出现的时段 |
5流星密度的估计 |
6产生掩没恒星的天空亮度的流星质量 |
7恒星不见的天区界域 |
(8)中层顶金属层的观测与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博士生自认为的论文创新点 |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引言 |
第一章 金属层与流星体的基本知识 |
§1.1 金属层的基本特征 |
§1.1.1 金属层介绍 |
§1.1.2 金属层的时变性 |
§1.1.3 金属层的局地性 |
§1.1.4 偶发金属层 |
§1.2 金属层的理论 |
§1.2.1 金属层的源 |
§1.2.2 金属原子的汇 |
§1.2.3 金属层形态和控制其变化的原因 |
§1.2.4 偶发金属层的形成机制 |
§1.3 流星体的属性 |
§1.3.1 流星体的速度 |
§1.3.2 流星体的通量 |
§1.3.3 流星体的化学成分 |
§1.4 流星体的分类 |
§1.4.1 流星雨 |
§1.4.2 偶发流星 |
§1.4.3 微流星 |
第二章 高高度偶发金属层的观测研究 |
§2.1 个例研究 |
§2.1.1 个例1(2006年5月18-19、19-20和20-21日夜间) |
§2.1.2 个例2(2007年4月18-19日夜间) |
§2.1.3 个例3(2004年11月7-8日夜间) |
§2.2 统计研究与讨论 |
第三章 狮子座流星雨期间金属层的观测研究 |
§3.1 狮子座流星雨介绍 |
§3.2 狮子座流星雨期间的激光雷达观测 |
§3.3 观测现象的解释 |
第四章 偶发微流星与金属层关系的模式研究 |
§4.1 流星消融模型 |
§4.1.1 以往的流星消融模型 |
§4.1.2 综合的流星消融模型 |
§4.1.3 流星消融的原/离子产生率 |
§4.2 流星尾迹的质量扩散和温度变化模型 |
§4.2.1 流星尾迹的质量扩散 |
§4.2.2 流星尾迹的温度变化 |
§4.3 偶发微流星消融模型 |
§4.3.1 偶发流星注入模型 |
§4.3.2 偶发微流星消融模型 |
§4.4 模型与实际观测结果的比较 |
§4.4.1 模型与流星雷达观测到的流星数的比较 |
§4.4.2 模型与激光雷达观测到的金属层的比较 |
§4.5 讨论与解释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 |
致谢 |
(10)武汉上空钠层的激光雷达观测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第一章 概述 |
1.1 激光雷达概述及大气探测 |
1.2 激光雷达与微波雷达 |
1.3 激光雷达的分类 |
1.4 钠层荧光激光雷达 |
1.5 钠层概述 |
1.6 本文工作的背景及内容 |
第二章 钠层荧光激光雷达和数据的采集与反演 |
2.1 钠层荧光激光雷达的原理及结构 |
2.1.1 钠层荧光激光雷达的工作原理 |
2.1.2 钠层荧光激光雷达的结构 |
2.2 实验数据的采集及反演处理 |
2.2.1 实验数据的采集 |
2.2.2 实验数据的反演处理 |
2.2.3 我们的反演方法及结果举例 |
总结 |
第三章 武汉上空的钠层平均特性及变化规律 |
3.1 钠层平均特性统计分析 |
3.1.1 观测数据的采用 |
3.1.2 武汉地区钠层平均分布形态 |
3.1.3 武汉地区钠层的季节变化 |
3.1.4 武汉地区钠层的一些统计特性 |
3.1.5 其它地方钠层观测站的钠层观测结果 |
3.2 钠层短期变化 |
3.2.1 钠层的分层形态 |
3.2.2 钠层的平均夜间演化 |
3.2.3 一种特殊的钠层分层形态 |
总结 |
第四章 武汉上空钠层的几个特殊现象 |
4.1 武汉上空钠层突发的观测报道 |
4.1.1 钠层突发介绍 |
4.1.2 武汉上空SSL的一般报道 |
4.1.3 武汉上空SSL与Es的相关性 |
4.1.4 钠层突发成因的解释 |
4.1.5 钠层突发的动力学成因的证据 |
4.2 双钠层的观测报道 |
4.2.1 双钠层介绍 |
4.2.2 双钠层的观测报道 |
4.2.3 双钠层的意义 |
4.2.4 双钠层成因探讨 |
4.3 钠层对流星雨的响应 |
4.3.1 钠层的流星起源 |
4.3.2 狮子座流星雨期间钠层变化的详细报道 |
4.3.3 狮子座流星雨期间钠层变化的分析 |
4.3.4 狮子座流星雨介绍 |
4.3.5 狮子座流星雨期间的钠层变化的最后结果 |
4.3.6 关于结果的讨论 |
总结 |
第五章 钠层模型模拟 |
5.1 钠层静态模型及应用 |
5.1.1 钠层模型背景知识 |
5.1.2 我们的模型 |
5.1.3 应用模型模拟不同纬度的钠层总平均形态 |
5.1.4 改变反应参数对钠的影响 |
5.2 动力作用对钠层突发的贡献及其理论模拟 |
5.2.1 现象报道 |
5.2.2 模拟动力作用对钠层突发的贡献 |
总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本文工作的总结 |
6.2 展望 |
附录 博士期间完成的论文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关于狮子座流星雨的周期(论文参考文献)
- [1]关于狮子座流星雨的周期[J]. 庄天山. 自然科学史研究, 1992(04)
- [2]狮子座流星暴雨在1998年为何没能如期而至——流星雨成因及周期解密[J]. 赵隆沛,赵卿. 地理教学, 2015(08)
- [3]流星雨 在最美的一刹那凋零[J]. 宋楠. 科学大观园, 2021(01)
- [4]中国历史记载中的仙女座流星雨及其相关研究[J]. 庄天山. 自然科学史研究, 2004(03)
- [5]强流星雨及其灾害性空间天气事件的观测与研究[J]. 马月华,何友文,徐品新,赵海斌. 天文学报, 2007(03)
- [6]论鲁庄公七年夏四月辛卯夜,恒星不见,夜中星陨如雨[J]. 庄天山. 天文学报, 2006(01)
- [7]狮子座流星雨历史记录的新发现及其意义[J]. 庄天山. 自然科学史研究, 1991(02)
- [8]中层顶金属层的观测与模式研究[D]. 马征征. 武汉大学, 2010(09)
- [9]清代三个时段钦天监所观测的流星记录研究[J]. 段异兵. 自然科学史研究, 1998(02)
- [10]武汉上空钠层的激光雷达观测与研究[D]. 杨国韬.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 200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