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毛主席、华主席、周总理、叶副主席、朱委员长关于向雷锋同志学习的题词(论文文献综述)
吴家虎[1](2012)在《革命与教化:毛泽东时代乡村文化的一项微观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以山西省阳城县下孔村为个案,以建国后珍贵的村级档案为主体资料,辅以省、县级档案及调查访谈口述史料,用微观史的研究方法和“新革命史”的研究范式,从革命文化、国家权力与新的社会主义教化体系的角度,对毛泽东时代乡村独特的文化实践进行观察与分析。从文化的角度看,“革命”本质上是国家权力通过新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对社会的一种重塑与整合,这一过程伴随着文化上的彻底转型与重建的浪漫追求。持续不断的政治运动是革命文化输入乡村的主要管道,同时,正是共产党员体现出的新的形象、品格和风范,对国家倡导的一套新的社会主义文化与意识形态在农民中的传播与认同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革命文化正是通过确立新的话语体系,通过弥漫于日常生活中的仪式与象征的不断操演,来颠覆传统,确立其文化霸权地位的。同时,这一文化体系非常注重对革命自身的记忆,以期巩固与延续革命文化的霸权地位。但是,当貌似十分强大的革命话语主宰一切而泛化以后,当革命话语颠覆了传统,试图建立一套全新的话语体系来界定与表达人们的思想的时候,文化水平普遍较低的农民要理解清楚这些话语的内涵是困难的。于是,我们看到毛泽东时代政治话语下移与泛化以后,农村社会普遍存在的“话语混乱”的现象。在革命文化对乡村社会的重塑与整合过程中,国家还极力通过破立结合的新的教化体系来塑造社会主义新农民。本文考察了农民在被不断塑造的过程中展现出的思想、行为和时代形象,以及在此过程中革命文化与传统的复杂互动与纠葛。社会主义新农民的塑造过程,很大程度上也是农民思想不断意识形态化的过程。但我们不能仅将这一过程看作思想宰制的过程,它同时也是一个新的思想教化的过程。因此,这一过程既有悖离人性的一面,又有高尚与令人崇敬缅怀的一面。那是一个在阶级斗争的激流下,追求道德理想的一个时代。学习毛主席着作运动是20世纪5070年代席卷全国的一场群众性的政治思想教育运动,对社会主义中国的文化与意识形态产生了极其重大的影响。在思想一元化的时代,毛泽东思想成为基层干部、农民群众汲取工作方法、道德价值与人生信念的源泉。我们不能因为这一思想教育运动中存在的教条主义、个人崇拜、思想强制等负面因素,而对之作简单化与片面性的理解。毛泽东思想作为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的基石与典范,在社会主义中国的文化体系中具有永恒的价值。从持续的时间,发动群众的规模和对人们思想改造的努力程度看,这一学习运动可以说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普及化的一次空前绝后的实践。其暴露出的问题、教训及取得的成就都值得我们认真研究总结。在理论观点的创新上,本研究对建国后国家权力如何深入乡村及其性质作了新的观察。以往对这一时期国家权力深入乡村的研究,多从经济制度、政治结构与社会组织着眼,本研究重点从文化上考察了国家权力对乡村的改造。在对国家权力性质的理解上,本研究摆脱了以往当代中国乡村研究中,在国家—社会互动分析的框架内,从国家权力和意识形态对乡村的渗透、控制及与乡村社会互动的视角对国家权力的分析,转而重点关注革命文化对农民精神与价值世界的积极建构,这是一种新的社会主义教化体系,并不完全是渗透、控制所能概括和解释的。本研究最终还试图提炼出“植根于人心的国家权力”这一分析概念,来理解与解释毛泽东时代中国乡村的社会变革。从来没有一种国家权力试图如此彻底地重塑社会,改造人心。悖论的是,不论国家权力有多么强大,不论领袖的权威与魅力有多大,人心的治理谈何容易!这是国家权力的顶峰,也是它退撤的前兆!通过下孔村的经验观察,笔者还想强调,我们要用“不断生成的传统”这一概念去理解下孔村这类村庄的发展历程与未来的走向。今日下孔村文化繁荣、民风淳厚,既有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又与毛泽东时代社会主义新传统的继承、创新与弘扬密切相关。学术界对当代中国乡村的观察,要么重视传统文化的影响,要么强调改革开放后乡村的巨变,对毛泽东时代社会主义新传统的积淀与影响普遍关注不够。笔者想强调的是,毛泽东时代社会主义新传统的继承创新、发掘弘扬,对社会主义中国未来的发展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下孔村是观察当代中国农村发展变迁的一扇难得的好窗口,笔者对她的解读才刚刚开始。从新鲜的经验研究中,我们不仅能够提炼出一些解释当代中国乡村发展变迁的理论观点,而且能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具有现实意义的学理思考。
刘元璋[2](1979)在《怎样当好少先队辅导员》文中研究表明 少先队工作意义重大,前途光明,大有可为儿童是国家的未来。少年儿童正处在打基础的时期,如果在这个时期不积极做好引导工作,就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祖国实现四个现代化的进程。李先念同志代表党中央在共青团十大的致词中强调指出:“我们祖国的兴旺强盛,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我们能不能在最近十年中造就一代新人”。党中央的殷切期望,说明了我们工作的重要性,我们应当好好领会。
董良泽[3](1979)在《深切怀念伯父董必武》文中研究指明 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我敬爱的伯父董必武,逝世已经四年多了。在和伯父永别后的一千多个日日夜夜里,我时刻都在深切地思念着他。我幼年就失去了父母,从小和伯父母生活在一起。他老人家的言行举止,给我留下了终生难忘的印象。
解放军报社[4](1978)在《罗瑞卿同志和新闻工作》文中认为 在伟大的祖国开始新的长征的时候,我军杰出的领导人罗瑞卿同志离开我们了。长期以来,罗瑞卿同志一直在关心、指导和支持着解放军报的工作。他光明正大,爱憎分明,要求严格,待人热情,既敏锐又谨慎,既果断又细心。每当想起这位新闻工作者的严师诤友,大家心头就充满着无限的怀念。
胡晓风[5](1977)在《学院党委书记胡晓风同志的讲话》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同志们:今天,我们怀着十分激动和敬佩的心情,隆重举行授予康笃明同志以“烈士”“优秀共产党员”、“模范团干部”光荣称号,授予曹平伟、周新民同志以“优秀共青团员”光荣称号的命名大会。我代表成都体育学院党委和全院师生员工,向前来参加这个大会的省市领导机关的领导同志,向铜梁和德昌县委的代表和铜梁县旧县公社的负责同
杨根思生前所在团党委[6](1977)在《紧跟英明统帅华主席把揭批“四人帮”的斗争进行到底》文中研究说明 大治之年喜事多,喜讯一个接一个。热烈庆祝党的十届三中全会胜利闭幕的欢呼声犹在我们耳边回响,红色电波又传来了党的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胜利召开的特大喜讯。在这大喜大庆的幸福时刻,军营处处锣鼓喧天,鞭炮齐鸣,干部战士欢欣鼓舞,喜气洋洋,我们纵情欢呼党的十一大胜利召开!欢呼华目锋同志当选党的主席!欢呼新的中央委员会和政治局诞生!我们坚决拥护华主席的政治报告,坚决拥护叶副主席关于修改党的章程的报告和新党章,坚决拥护邓副主席的闭幕词。
张恩和,杨聚臣,阎贵臣[7](1977)在《叶剑英同志诗词选注》文中研究说明登祝融峰四顾渺无际,天风吹我衣。听涛起雄心,誓荡扶桑儿。
增产道小学教革组[8](1977)在《语文教学研究三例》文中研究表明 我校党支部领导成员深入教学第一线,和两名老教师一起,结合青年教师关凤兰同志的教学实际,认真开展语文教学研究活动,收到了较好的效果。这里介绍三个例子。 (一) 在备《我们的国旗》一课时,小关准备给学生讲:我们的国旗是伟大社会主义祖国的象征。国旗上面的五颗红星,大红星代表中国共产党,表示党是领导我们事业的核心力量;四颗小红星代表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表示这些阶级团结在党的周围,接受党的领导。我们要热
甘肃工业大学校团委[9](1977)在《向雷锋同志学习 做雷锋式的青年 把毛主席开创的无产阶级革命事业进行到底》文中研究指明 在隆重纪念伟大的领袖和导师毛主席发出“向雷锋同志学习”的伟大号召十四周年的日子里,重新发表了毛主席、周总理、朱委员长给雷锋同志的亲笔题词,同时,英明领袖华主席和叶副主席又发表了振奋人心的题词,号召我们向雷锋同志学习,把毛主席开创的无产阶级革命事业进行到底,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是以华主席为首的党中央,继承毛主席的遗志,对学雷锋运动的亲切关怀和巨大鼓舞;是以华主席为首的党中央,高举毛主席的伟大旗帜,在培养革命接班人问题上采取的一项重大措施。开展向雷锋同志学习的群众运动,对抓纲治国,抓纲治校,发展大好形势,对于搞好青年的思想
共青团青海民族学院委员会[10](1977)在《争做雷锋式的青年》文中认为 在深入揭批“四人帮”,实现华主席提出的抓纲治国战略决策的大好形势下,华主席、党中央号召向雷锋同志学习,这是对青年的亲切关怀和巨大鼓舞,是青年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这对于把青年培养成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一代新人,使老一代无产阶级革命家开创的革命事业后继有人,把无产阶级革命进行到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二、毛主席、华主席、周总理、叶副主席、朱委员长关于向雷锋同志学习的题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毛主席、华主席、周总理、叶副主席、朱委员长关于向雷锋同志学习的题词(论文提纲范文)
(1)革命与教化:毛泽东时代乡村文化的一项微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图表目录 |
绪论 |
一、问题缘起与研究意义 |
二、概念阐释 |
三、理论视野与研究方法 |
四、学术史综述 |
五、文献资料与调查访谈 |
六、主要创新与研究难点 |
第一章 下孔村及其研究价值 |
第二章 共产党印象 |
第一节 “共党来了铲人如割草,无论贫富皆难逃” |
第二节 “羊群走路靠头羊,群众看的是共产党” |
小结 |
第三章 政治运动与革命文化的输入 |
第一节 锣鼓喧天进公社 |
第二节 整党整风 |
第三节 社会主义教育运动 |
第四节 文化大革命 |
小结 |
第四章 革命文化:话语·仪式·象征·记忆 |
第一节 革命话语体系 |
第二节 仪式与象征 |
第三节 革命的记忆 |
小结 |
第五章 被改造的农民:社会主义新农民的塑造之一 |
第一节 冬学民校与政治夜校 |
第二节 学雷锋 |
第三节 学大寨 |
第四节 破四旧、立四新 |
第五节 思想检讨与重做新人 |
小结 |
第六章 学毛着:社会主义新农民的塑造之二 |
第一节 运动的兴起与发展 |
第二节 学习制度 |
第三节 学习内容 |
第四节 学习方法 |
第五节 记忆与认识 |
第六节 典型个案 |
小结 |
结论 革命与教化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农村调查及访谈资料 |
附录 A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四、毛主席、华主席、周总理、叶副主席、朱委员长关于向雷锋同志学习的题词(论文参考文献)
- [1]革命与教化:毛泽东时代乡村文化的一项微观研究[D]. 吴家虎. 南开大学, 2012(06)
- [2]怎样当好少先队辅导员[J]. 刘元璋. 天津教育, 1979(06)
- [3]深切怀念伯父董必武[J]. 董良泽. 江汉论坛, 1979(03)
- [4]罗瑞卿同志和新闻工作[J]. 解放军报社. 新闻战线, 1978(01)
- [5]学院党委书记胡晓风同志的讲话[J]. 胡晓风. 成都体育学院院刊, 1977(S1)
- [6]紧跟英明统帅华主席把揭批“四人帮”的斗争进行到底[J]. 杨根思生前所在团党委. 开封师院学报, 1977(S1)
- [7]叶剑英同志诗词选注[J]. 张恩和,杨聚臣,阎贵臣.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77(06)
- [8]语文教学研究三例[J]. 增产道小学教革组. 天津教育, 1977(09)
- [9]向雷锋同志学习 做雷锋式的青年 把毛主席开创的无产阶级革命事业进行到底[J]. 甘肃工业大学校团委. 甘肃工业大学学报, 1977(02)
- [10]争做雷锋式的青年[J]. 共青团青海民族学院委员会. 青海民族学院, 197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