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注意培养青少年的适应心理调节能力

应注意培养青少年的适应心理调节能力

一、要注意培养青少年的应变性心理调控能力(论文文献综述)

罗湘明[1](2012)在《和谐社会建设中思想政治工作功能拓展研究》文中认为建设和谐社会是党和国家的一项重要战略目标。如何拓展思想政治工作的时代功能,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如何抓住机遇,在服务和谐社会建设的同时实现自身学科原理和方法理论的现代发展,是思想政治教育当前所面临的重大课题,亦是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者的历史使命。因此,找准和谐社会建设中思想政治工作的功能定位,强化思想政治工作的原有功能,大力拓展其新功能,切实解决思想政治工作应该为构建和谐社会“做什么”、“如何做”等问题,就是本选题研究的重大意义与价值所在。学术界对和谐社会构建中发挥思想政治工作作用的必要性、重要性的看法高度一致,但拓展思想政治工作相应功能的系统研究则很鲜见,给本文的研究留下了很大空间,也留下了较大难度。和谐社会建设中思想政治工作的功能拓展,本质上是思想政治工作地位、作用在新的社会需要中的新彰显,是传统政治优势与当今时代要求的辩证统一。其功能拓展的理论依据,主要是马克思主义关于意识形态功能的学说、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理论、中国共产党关于思想政治工作地位与作用的学说、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原理与方法理论,还需借鉴社会学、心理学、管理学等学科理论以及西方在社会建设方面的相关理论与做法。顺应和谐社会的时代需求和学科理论的本质要求,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大力拓展自身在服务和谐社会建设方面的系列功能,即服务人与人的和谐发展,服务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服务个体身心的和谐发展,服务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当前,拓展思想政治工作时代功能的一个基本价值取向,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和谐发展。具体指向包涵:着眼和谐社会的思想基础,注重和谐社会的发展导向,倾心和谐社会的矛盾调节,致力和谐社会的运行保障。首先,要大力弘扬中华和谐神韵,创新思想政治工作的社会导向功能。既要承继“以和为贵”思想底蕴,建树社会和谐的共同愿景;又要努力开掘“仁和中庸”的时代内涵,导引人际关系和合友善;还要彰显“和谐社会”时代魅力,导航现代社会的发展方向。其次,要着眼全面和谐发展,大力开发思想政治工作的素质培育功能。既要推进思想观念更新,促进思维与时代同步发展;又要加强思想品德教育,促进品格与行为和谐发展;还要注重开发人的内在潜能,促进智力与技能协调发展。第三,要坚持核心价值取向,大力拓展思想政治工作的意志凝聚功能。既要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凝铸主体灵魂;又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整合群体意志,还要以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主导社会思潮鼓舞全民斗志,以社会主义荣辱观规范行为引领时代新风。第四,要彰显公平正义,大力强化思想政治工作的精神激励功能。既要彰显公平理念,注重弱势群体的精神激励;又要推进民主建设,注重各级干部的政治激励;还要弘扬社会正气,注重社会和谐的行为激励。第五,要注重统筹兼顾,大力开发思想政治工作的矛盾协调功能。既要协调人际关系,维护社会环境和谐;又要注意化解思想矛盾,维护群体行为和谐;还要注重身心冲突的调适,维护个体内在的和谐。第六,要加强和谐人格的塑造,大力拓展思想政治工作的思想转化功能。既要以情感人,增进思想与态度的认同;又要以情动人,推进观念与认知的变革;还要以理服人,促进个体与整体相一致。第七,要注重人文关怀,大力拓展思想政治工作和谐保障功能。既要遵循社会发展规律,保障思想前进方向;又要强化以人为本宗旨,保障人民心情舒畅;还要贯彻民主法治精神,保障社会和谐稳定。在和谐社会建设中,思想政治工作功能的拓展是全方位、多层次的,其功能效应是辩证统一、相辅相成的,本质上具有内在的逻辑联系。他们辩证统一于一个新型的思想政治工作功能体系,即“和谐型”功能体系之中。该功能体系的理论架构至少包含基础因子、手段因子、和目标因子三个组成部分。前者包括社会导向功能与素质培育功能;后者包括意志凝聚功能、精神激励功能与矛盾协调功能;再者包括观念转化功能与和谐保障功能。“和谐型”思想政治工作功能体系具有自身特色的运行机制,主要包括三个相互支撑、协调互动的具体操作机制,即和谐目标的制导机制、体系功能的共振机制、功能运行的协控机制。

陈方芳[2](2019)在《思想政治教育生态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思想政治教育是立德树人、培育时代新人的“法宝”和“利器”。而近年来,传统的“十八般武艺”在思想政治教育领域已经难以发挥其应有“功力”,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越发丰富多彩,思想政治教育者也是用尽浑身解数,但教育效果却总是难如人意。对此,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问题就成为了思想政治教育学界的一项“时代难题”,激起学界各路“大军”竞相去探索。随着“生态化”理念从生态学中发掘出并成功运用于指导许多学科的发展,一些思想政治教育学者也开始将其“嫁接”过来,也取得了显着的成效,其哲学高度的系统性、整体性理念对于破解当前的思想政治教育困境,推进思想政治教育朝着生态化方向发展有着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认识论上,对“思想政治教育生态化”进行了“何以是”论域上的解读。具言之,认真辨析了“生态”与“环境”的区别与联系;解读了何为“生态化理念”和“生态化”;阐明了社会生态的内涵及其三大要素(经济生态、政治生态、文化生态)的逻辑关系;界说了“思想政治教育生态化”的内涵,突显了其整体性、人本性、动态性、竞争性、开放性、生活性、平衡性等表征,还论证了其“内生态”与“外生态”的内在逻辑。反思论上,对“思想政治教育生态化”进行了“为何能”论域上的思考。首先,从理论、实践、方法三个层面的适切性来讲清楚生态化理念与思想政治教育的逻辑契合;其次,阐述了思想政治教育生态化对于“内生态”——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和“外生态”——营造良好思想政治教育氛围的价值意蕴;再次,探析了思想政治教育生态化需要坚持的六大规律,即“立德树人律”“主体需求律”“叠加增值律”“资源配置律”“环境育人律”“顺应超越律”等;最后,从理论、应然、现实三个维度论证了思想政治教育生态化的可行性。支撑论上,对“思想政治教育生态化”进行了“有何理”论域上的阐析。首先,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是理论基础。其次,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理念是理论指导。再次,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智慧是理论溯源。最后,西方关于生态学的哲学思考是理论镜鉴。现实论上,对“思想政治教育生态化”进行了“何以困”论域上的审视。首先从整体上审视和分析了思想政治教育生态系统的运行态势,然后通过实证调研和深度访谈相结合的方法对思想政治教育“内生态”不协调的表征与原因进行了详细阐述,主要包括主体的主体性亟需彰显、客体的自觉性有待提升、目标的统摄性尚且不够、内容的营养性需要充实、方法的艺术性尚需着力、情境的涵润性仍要拓展等几个方面。最后还对思想政治教育“外生态”不平衡的表现与渊薮进行了阐析,主要体现在高质量发展下仍显复杂严峻的经济生态、“不断净化”中仍有“污染”的政治生态、多元文化不断交流交融交锋的文化生态这几个方面。实践论上,对“思想政治教育生态化”进行了“如何做”论域上的探赜。在生态化理念指引下,通过对思想政治教育生态系统链条上的每一个链条的最优化建设与完善,进而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生态系统整体朝着生态化方向发展。一方面,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内生态”建设,需要从建设主体性与主导性有机统一的主体生态;需求性与自觉性有机统一的客体生态;统摄性与实践性有机统一的目标生态;科学性与契合性有机统一的内容生态;适宜性与灵活性有机统一的方法生态;可控性与涵容性有机统一的情境生态等几个方面下功夫。另一方面,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外生态”建设,需要从建好经济生态,营造出富足祥和的物质生活氛围;建好政治生态,营造出山清水秀的政府执政氛围;建好文化生态,营造出健康向上的道德精神氛围等几个方面着力,进而为思想政治教育生态化发展营造良好的外部社会生态。保障论上,对“思想政治教育生态化”进行了“何能续”论域上的建构。着力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形成一元主导的价值引领机制;激发广大人民群众创造伟力,形成传承创新的动力推进机制;大力继承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形成崇德向善的道德伦理机制;完善思想政治教育相关法规,形成显隐互补的制度保障机制。着眼于从“有方向”“有力量”“有底蕴”“有保障”这“四有”来巩固和促进思想政治教育朝着生态化方向“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李晓杰[3](2020)在《新时代高校辅导员核心素养培育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研究高校辅导员核心素养的含义和培育问题,从理论、实践的维度对高校辅导员核心素养的内涵进行完善和丰富,对高校辅导员核心素养培育研究的视域进行拓宽和延展。作为一个较新的选题,高校辅导员核心素养培育研究依托于坚实的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和习近平青年观理论,强调运用更为有效直接的方式展开研究。本文在考究大量相关文献,借鉴已有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笔者二十年来做辅导员的工作经验,总结提出了高校辅导员核心素养的概念:辅导员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所需要的素质与修养,是辅导员在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实践活动过程中逐步形成并表现出来的适应辅导员终身发展、可持续发展的人格品质与关键能力。本文从四个部分对辅导员核心素养进行系统分析和总结。辅导员核心素养是辅导员在实践工作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生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是所有辅导员应具有的共同素养,是最关键、最必要的共同素养,代表辅导员个体应该达成的最低共同要求,是每个辅导员都必须学会获得的不可或缺的素养,是关于辅导员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方面要求的结合体。辅导员核心素养指向过程,关注辅导员成长过程中的体悟。同时,辅导员核心素养兼具核心价值性、稳定性、开放性、发展性和独特性,是一个与时俱进的动态优化过程。辅导员核心素养是辅导员知识、能力和态度等的综合表现。辅导员核心素养同时具有辅导员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是对辅导员个体和思想政治工作整体都具有积极意义的重要素养。辅导员核心素养可以为辅导员职业方向选择提供参考依据,可以提升高校辅导员的能力体系建设效果,帮助学校实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总体规划的落地,可以帮助学校建立统一的辅导员人才标准,为完善辅导员的筛选、管理及考核体系提供帮助,全面提升辅导员管理水平。辅导员核心素养可以进一步促进辅导员发展,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功能,促进学校全面发展。辅导员核心素养兼顾辅导员个体与后续学习、思政实践和自我发展的关系。这三个领域具有较大的普遍性与概括性,基本能够涵盖辅导员核心素养的全部内容。辅导员核心素养具有终生发展性,也具有阶段性。辅导员核心素养是所有辅导员都应该具备的素养,每个辅导员都需要不断发展,具有终生的连续性。同时,辅导员核心素养发展的连续性并不否认辅导员核心素养表现出的阶段性特点。辅导员核心素养在辅导员不同工作阶段中的着重点有所不同。在现有理论成果的基础上,依据辅导员工作性质、辅导员工作内容和辅导员工作目标,基于政策文件研读和大学生核心素养构成要素,通过分析辅导员肩负的时代角色,分析优秀辅导员的特征和分析相关思政学者的研究结果标志性地推演出高校辅导员核心素养的构成要素:政治素养、道德素养、理论素养、管理素养、合作素养和媒介素养,通过论证完成对高校辅导员核心素养的模型构建并借助数学中的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模型和几何模型对辅导员核心素养的构成要素进行深入解读。高校辅导员核心素养培育就是要落实辅导员核心素养稳步性提升的问题,为此就要搭建一个科学有效的高校辅导员核心素养培育体系。高校辅导员核心素养培育体系是一个螺旋上升曲折前进的过程,同时也是连续的,动态的,最终能够实现高校辅导员核心素养从低核心素养表现状况向高核心素养表现状况的转变。高校辅导员核心素养的稳步性提升是高校辅导员核心素养培育的根基与源源不竭的动力。本文抓住这个重点和实际操作的难点,综合运用辅导员核心素养考核体系结果,高校辅导员核心素养培育要紧紧围绕“内在进取和外在导向、目标多重性与整体性、阶段性与连续性、组织性与效益增升、应变性与延展性和考核双连环”的培育规律,秉承“实践性原则、以人为本原则、系统化原则、可持续发展原则、科学性原则、时代性原则”的培育原则,处理好“理性与感性、理论与经验、认识与实践、外输与内学、外部引导与自主发展、发展与适应”的矛盾关系,逐步实施“科学的制度、平台搭建和个人努力”三大培育途径。在辅导员核心素养评价上,本文基于高校辅导员核素养模型的基本结构和培育实践,设计出以过程评价与终结评价相结合、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减负评价与增效评价相结合、动态评价和静态评价相结合、实绩分析和综合比较相结合、微观分析与宏观分析相结合的体现新时代特色的辅导员核心素养成长档案评价方法,可以对辅导员进行系统性、公正性、科学性并充满人文关怀的评价。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掌握辅导员的学习、工作历程,激励辅导员的学习、工作以及改进培育方式、改变学习方法、提高工作效率。对辅导员核心素养评价的根本目的是有效地引导其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素养的提升,积极促进辅导员的职业化、专业化和专家化发展,不断提高辅导员的专业化水平,从而最终实现辅导员队伍整体质量的提高。

苏红[4](2017)在《医学硕士研究生心理素质结构、测量及教育训练模式构建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医学硕士研究生是国家高技能型人才,担负着国家医学前进与发展的重任,事实证明,其心理素质水平直接影响其生活、学习与科研工作的开展,因此,对于医学硕士研究生的培养不仅需重视提升科研水平与临床技能,也必须重视对其心理素质的提升。然而,以往的心理素质研究多是以大中小学生为研究对象,对于研究生的研究颇少,对于医学硕士研究生的心理素质的系统研究几乎空白,对于如何有效提升其心理素质水平更是研究颇少。基于此,本课题主要进行以下研究:1.采用定性研究中的扎根理论研究方法,确定医学硕士研究生心理素质概念,在此基础上结合访谈与调查结果构建其结构,医学硕士研究生心理素质结构包括认知品质、个性品质与适应性品质3个维度,认知品质包括应变性、深刻性、监控性与创造性等4个因子,个性品质包括责任感、求知性、有恒性、耐挫性、规划性与自律性等6个因子,适应性包括社会适应、职业适应与社会适应等3个因子。依据概念与结构构建医学硕士研究生心理素质问卷,经过三次预测后形成正式问卷,问卷包括62个题项。运用探索性因素分析与验证性因素分析对其进行信效度检验,检验结果显示,问卷的信效度较好,可以用于测量医学硕士研究生的心理素质。2.运用自编的《医学硕士研究生心理素质问卷》对来自西南、华南、华北、东北的6所医学院校的1599名医学硕士研究生进行测查,结果发现心理素质的总分、三个维度、各因子在年级、年龄、性别、曾是否就业、婚姻状态、就业状态等方面存在显着性差异。3.运用自编的医学硕士研究生心理素质教育训练模式构建调查问卷,采用开放式问卷及封闭式问卷对专家和医学硕士研究生进行三次调研,利用频次分析,选取频次高的内容结合前期医学硕士研究生心理素质特点调查结果,构建了“三阶段递进式”医学硕士研究生心理素质教育训练模式,并设定教育训练目标、内容、组织方式、效果评价方式等。4.研究者抽取模式中的一部分,进行实证研究,前期特点调查发现,二年级的医学硕士研究生正处于心理素质从高向低转化的阶段,因此,选取二年级医学硕士研究生作为被试,对其进行心理素质提升的干预训练,利用模式构建中第二阶段的教育训练内容,对研究生们进行了10次较密集的心理训练,然后利用医学硕士研究生心理素质问卷、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量表、研究生压力问卷、压力应对与心理健康问卷对该干预组成员进行干预训练前后测,并结合对照组成员的前后测结果进行干预效果的评价。结果发现,干预组训练前后在5个测量工具上均显示显着性差异。表明训练对于提升医学硕士研究生心理素质及缓解其压力,提升其心理健康程度等有效,也表明构建的心理素质教育训练模式有效。采用对研究生本人及其同学同事进行访谈的方式进行定性研究,以进一步测查干预的结果,结果显示,训练在对于研究生改变认知、完善个性、增强适应性方面有效。5.运用结构方程模型测查医学硕士研究生心理素质、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研究生压力及压力应对、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理清它们之间的作用路径,结果显示心理素质对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与心理健康有直接效应,心理素质也可通过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影响其压力、压力应对及心理健康水平。6.基于心理素质提升的重要性和前期的一系列工作,提出医学院校心理素质教育训练管理对策:院校领导与导师重视、有必要的心理专业人员、有必要的经费、有必要的教育训练场所、有必要的制度以及分阶段分对象对医学硕士研究生进行心理素质教育。

刘莹[5](2013)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普法教育之嬗变》文中提出自1986年我国实行普法的第一个“五年计划”以来,普法教育已经走过了二十六年。我国普法教育是在特定的历史时期、特定的时代背景下发展起来的,在经历了以宪法普及为先导的启动时期、市场经济法律普及为主要内容的发展时期、依法治国为核心内容的高潮时期之后,进入了权利至上的全面提升时期。通过五个普法“五年计划”的开展,我国普法教育实现了从常识性普及、知识性传授、法律意识的培养到法律素质提升的转变;实现了由行政手段管理向由法律手段管理的转变。我国普法教育的发展历史是与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社会实践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普法教育中每一次对象、内容、目标的改变都对应着党的方针、政策和工作重心的转移。普法这场初衷为“将法律交给十亿人民”的法制工程是史无前例的,也是声势浩大的,这个极具“中国特色”的政治现象和法律现象,从一开始就选择了“政府主导,全民参与”的模式,利用这种模式普法的优势在于能快速的集中的进行法律常识的普及以及法律知识的讲授,不可否认的是,这种模式确实为我国公民学习法律、知晓法律提供了平台,也为公民法律意识的增强、国家民主法制建设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但是,随着普法教育的发展和深入,“政府主导型普法”的弊病逐渐暴露出来,普法主体工作热情不高、群众参与度不高、普法实效性不强等种种问题的出现严重束缚了我国普法教育的发展,甚至还一度使其进入了“滞缓期”,其中,实效性问题更是成为困扰普法教育的“顽疾”所在。诚然,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多样的:普法教育的主体对自身定位的错误,导向型主体与主体性主体发生了功能性的错位;普法客体呈现多层次发展的趋势,其中,青少年和领导干部一直都是普法的重点对象,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地区和城市流动人口的普法教育正逐渐成为难点问题,这些群体的存在,使普法教育的任务更加繁重,对普法的针对性要求更强;普法教育的传统载体正在遭受冲击,现代载体的强势介入使得传统载体在实效性方面显得后劲不足;普法教育的环境也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复杂化的媒介环境对普法内容的辨识提出了新的要求,虚拟化的生活环境要求对普法内容进行新的拓展。解决以上问题以及实效性问题的关键仅仅依靠对普法的方式或者方法的改变是远远不够的,因为那只是治标之法而不是治本之方,普法教育仍然是做“人”的工作,因此,应该遵循教育的一般规律,换言之,正是因为在普法教育中忽视了对“人”的因素的研究,才会导致普法教育实效性难以提高的问题。人是有各种需要的综合体,人的需要是人一切行为的基础。人的需要具有多样性和差异性的特征,人的需要决定了普法教育的接受度和参与度。以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需要理论为指导,普法教育应在尊重人的需要基础上充分调动人的主观能动性;在满足人的需要的基础上注重对新普法方式的开发和运用;在遵循人的需要发展规律的基础上积极推动社会“公正”价值的实现,增强公民对法律的认同感并最终实现普法教育的实效性的提高。本论文从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方法入手,创造性的将思想政治教育的结构理论与普法教育的实际相结合,提出了只有实现普法教育主体的功能性互补、客体的多层次结合、载体的历史性统一、环体的突破性变迁才能形成合力,推动普法教育的持续、快速发展。研究采取历史与现实、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方法,从历史演变的视角对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普法教育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根据各个阶段普法教育的不同重点,首次将普法教育的历程进行了划分。在结合成都市普法教育实践和全国普法工作的情况的基础上对各时段普法教育的内容和显着特点进行了概括和分析。通过对各时期普法教育主体、客体、载体和环体所呈现的新特点的分析,提出在今后的普法教育发展过程中应该更加注重法律素质的提升、法律认同感的强化以及对人的需要的尊重。

刘启刚[6](2009)在《青少年情绪调节:结构、影响因素及对学校适应的意义》文中研究表明对情绪调节的内涵与功能、研究方法与测量手段、研究视角与研究取向、主要的理论模型及影响因素和预测效果的相关研究进行了系统梳理与回顾,并特别对中西情绪调节的研究传统进行了跨文化解析,分析其对本土情绪调节研究与实践的指导意义。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确定了青少年情绪调节策略和情绪调节能力的理论结构,并编制了量表;运用编制的量表考察了青少年情绪调节策略和情绪调节能力的发展特征;分析了亲子依恋、人格和一般自我效能感对青少年情绪调节的影响效果;最后探讨了青少年情绪调节对学校适应的影响效果。经过上述研究得出如下主要结论:(1)青少年情绪调节策略量表和情绪调节能力量表具有良好的信效度;(2)青少年情绪调节策略和情绪调节能力在某些人口学变量上存在显着差异;(3)青少年情绪调节策略对情绪调节能力具有显着的预测效果;(4)作为父母影响系统的亲子依恋和作为个体内在特征系统的人格和一般自我效能感联合对青少年情绪调节发挥影响作用;(5)青少年情绪调节对学校适应具有显着的预测效果。

于钦明[7](2014)在《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疏导方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如何有效用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最新成果引领当代社会思潮,提升公民思想政治道德素养,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是当代思想政治教育方法面临的新课题。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施教理念、思维方式、价值取向、结构要素等已难以满足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特别是随着我国生产力的进一步解放,综合国力的逐步提升,经济发展的力度和开放程度越来越大,国内外各地域之间、各行业之间和各社会阶层之间的交流不断深化,使思想政治教育面对临前所未有的复杂状况,也极大地加大了思想政治教育的难度。“由长期的战争环境转入和平环境,这是个最大的不同。我们政治工作的根本的任务、根本的内容没有变,我们的优良传统也还是那一些。但是,时间不同了,条件不同了,对象不同了,因此解决问题的方法也不同。”方法要想“管用”,就必须紧跟时代的步伐而不断创新、不断发展。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疏导方法从满足人精神世界的知、情、意心理需要的角度,遵循人的心理活动规律和思想形成与发展的规律,使“外部世界对人的影响表现在人的头脑中,反映在人的头脑中,成为感觉、思想、动机、意志。”能够从根本上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自觉接受度和教育效果,更好地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实现“中国梦”的宏伟大业服务。本文以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指导,综合运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比较和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历史和逻辑相统一的方法,以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疏导方法为中心,分别探讨了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疏导方法的概念特征、思想基础、时代要求、建构视阈、内容体系、程序机制以及实践应用等问题,以期对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疏导方法的思想来源、新时期的要求,具体的方法结构、过程、内容体系、机制以及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疏导方法的实践应用问题做出解答。具体来说,本文是从“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疏导方法的逻辑起点和思想基础”、“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疏导方法的时代要求和具体表现”、“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疏导方法的发展建构”、“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疏导方法的实践应用”四个层次逐渐展开阐述的。对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疏导方法的概念、特征和作用以及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疏导方法实践的历史梳理是本文分析的逻辑起点和思想基础。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疏导方法是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以体现人“知、情、意”心理活动的“疏”和体现人的思想意识要求的“导”为双维视阈,遵循人的心理活动规律和思想形成与发展的规律,对人们的思想观念问题通过启发思维、疏通心理、引导思想,从而帮助人们澄清思想困惑、排解心理压力,提高思想认识,实现自我教育而选择正确行为方式的一种方法。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疏导方法虽始终未被系统研究,但历史上不乏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疏导方法的历史实践。本文对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疏导方法的实践应用进行了分期梳理、考察和挖掘,并从不同角度进行了分析和反思,认为这是笔丰厚的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遗产和思想道德资源,是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疏导方法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对进一步丰富现代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体系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明显的时代性特征,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疏导方法的确立和选择也应该注意时代的要求。经济全球化、网络信息化的推进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产生了显着的影响,也对生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疏导方法的选择提出了新的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疏导方法的确立和选择应该有更加广阔的视阈,注重方法的多元性、实效性、开放性和创新性等特点和时代要求。在此基础上,对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疏导方法的类型及具体方法进行了分析,总结出了包括宣传型心理疏导方法,团体型心理疏导方法、个体型心理疏导方法和内省型心理疏导方法,并对每种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疏导方法的概念以及运用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进行了阐述。这是运用系统方法对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疏导方法的结构内容进行的建构,从而使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疏导方法表现出系统化的特点,形成了层次分明、相对独立而又相互交叉、相互补充并呈现综合发展趋势的方法论体系。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明显的认识性和交流性特征,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疏导方法的结构、过程及运行机制也应该体现一定的交流性要求。本文主张把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疏导方法结构分为内涵结构、过程要素结构和逻辑结构。在对相关的结构要素进行阐释的基础上,对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疏导方法结构运行条件、运行过程及运行机制进行了系统分析,力求把“知、情、意”融入思想政治教育“行”的全过程,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疏导方法的唤醒情感、启发思维、引导需求和促进发展的功能和价值。最后,本文在深入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疏导方法的相关理论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疏导方法的具体实践应用对策,提出了理性教育和感性教育相结合、预防教育和反复教育相结合、隐性教育和显性教育相结合的“三个结合”实践途径,探讨了人际交往、社会实践、情境创设的有效手段,从而有效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疏导方法的独特作用。总之,对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疏导方法的诠释和构建,需要在坚持科学性的基础上,运用正确的研究方法,总结历史和现实的经验,针对现时代的特征和要求,形成有层次性、系统性、创新性和可操作性的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疏导方法体系。唯其如此,才能够从根本上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自觉接受度和教育效果,更好地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实现“中国梦”的宏伟大业服务。

毛爱华[8](2011)在《我国优秀散打运动员成长过程不同阶段的训练特征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散打训练理论滞后于训练实践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尽管经过多年训练实践的探索,我国许多优秀的散打教练员已经摸索出了一些培养高水平运动员的成功经验,然而受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和制约,这些由实践得来的宝贵经验并没有能及时地升华为训练理论,进而在更广泛的范围内指导训练实践,提高我国散打训练的科学化程度,这不能不说是散打运动的一大缺憾。因此,如何将这些散落在训练实践中的宝贵经验进行系统的总结和归纳,使之转化为散打专项训练理论已成为当务之急。文章综合运用了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个案分析法以及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我国优秀散打运动员成长过程不同阶段的训练特征进行了探讨。希望在相关理论的指导下通过细致、深入的调查,对我国散打运动训练实践中的成功经验进行系统的整理和归纳,从而丰富散打专项训练理论体系,使之更好地服务于散打训练实践,为我国散打运动科学化训练更上一个台阶做出贡献。研究成果如下:(1)我国优秀散打运动员的成长过程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特点,这些阶段之间既相区别、又相联系,共同构成一个有机的训练体系。在训练过程中,既要考虑到不同阶段的特殊性,合理设置各自的训练目标和任务,并采取相应的训练措施;同时又不能破坏运动员成长过程的完整性,任何阶段的训练目标和任务以及相应的训练措施都必须服从于使运动员在适当的年龄达到最高竞技水平,并在重大比赛中创造出优异运动成绩的最终目的。(2)本文以训练适应理论作为理论基础。在培养优秀散打运动员的过程中,应该适时、适量地对运动员的机体实施有效的刺激,使机体机能不断产生良性的应激反应,从而促进竞技能力快速、有序的提高。(3)散打专项主要具有以下几个特点:独特的擂台竞技形式;立体攻防的短时间、高强度、间歇性的变速运动;技术上表现出复杂性、开放性、实用性、无序性和相克性的特点;战术上注重灵活多变、以巧制胜;心理上表现出临场的敢斗性和必胜的信心、敏锐的观察力和快速的决策能力、顽强的意志品质和高超的调控能力;参赛方式上表现为按体重分级别竞赛。散打专项特点是训练的重要依据,在培养优秀散打运动员的过程中,应紧密结合专项特点来组织训练。(4)我国优秀散打运动员的成长过程可划分为基础训练阶段、专项提高阶段、最佳竞技阶段和竞技保持阶段。基础训练阶段为(13.5~16.5)岁、专项提高阶段为(17.1~20.1)岁、最佳竞技阶段为(20.6~24.2)岁、竞技保持阶段为(24.3~27.9)岁,各个阶段的训练内容及所采用的训练手段和方法应该符合运动员所处年龄阶段的生物学特征。(5)我国优秀散打运动员基础训练阶段的训练特征有:训练体系多样化,培养运动员的专项兴趣及自信心;狠抓踢、打、摔单招及组合技术的规范性及实用性训练;在全面发展身体素质的基础上重点突出速度和耐力;安排比赛时高度重视对抗匹配。(6)我国优秀散打运动员专项提高阶段的训练特征有:重视因势利导,培养运动员的特长技术;全面掌握战术形式,促进技战术一体化;突出速度耐力和力量素质训练;注重提高运动员的操作思维能力和调控状态焦虑的心理能力。(7)我国优秀散打运动员最佳竞技阶段的训练特征有:围绕散打制胜主导因素突出针对性的训练;注重赛练结合来提高运动员的参赛能力;以特长训练为中心来发展绝招;重视赛前的系统备战,力争创造佳绩。(8)我国优秀散打运动员最佳竞技阶段的训练特征有:维持运动员的专项体能,充分发挥运动员比赛经验;通过实施有效的激励来维持运动员心理稳定;注重控制运动员的负荷水平,采用多种手段和方法促进机能恢复;以“得分”为中心,加强技术创新;精心调控运动员的体重来选择合适的级别比赛。

董冰[9](2017)在《未成年人犯罪的道德调控研究》文中提出犯罪是人受一定的反社会意识支配的行为。犯罪预防的出发点和最终落脚点是现实的、具体的人。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必须考察其背后的道德根源,从而寻找治本之策。本文立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视角以未成年人处于人生道德社会化的关键时期、其道德发展具有特定的年龄特征为基点,试图在对犯罪与道德关系进行系统分析的基础上,寻找未成年人犯罪道德调控的影响因素,揭示未成年人犯罪道德调控的作用机理,从而提出未成年人犯罪道德调控的对策,最终达到培育未成年人完善的道德人格的目标。具体而言,论文除绪论外,共分五部分。本文第一部分绪论主要说明选题的背景、目的和意义,述评国内外的研究状况和成果,分析国内外研究发展趋势。同时,还介绍了研究的方法和主要创新之处。第二部分未成年人犯罪道德调控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木部分厘清了未成年人犯罪、未成年人犯罪道德调控的基本概念,辨析了与未成年人犯罪相关的概念,分析了思想政治教育与未成年人犯罪道德调控的关系,探讨了未成年人犯罪道德调控的理论基础和理论借鉴。未成年人犯罪的道德调控,就是通过各种手段发挥道德自律和他律的功能,保证未成年人在任何特定社会情境中凭借内在的道德良心遵守社会道德准则,把未成年人的自由行为引向道德的方向,使未成年人犯罪发生于未然的过程。思想政治教育与未成年人犯罪的道德调控在目的上具有一致性,未成年人犯罪的道德调控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实践方式,思想政治教育能为未成年人犯罪的道德调控提供内容和方法论上的支持。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思想政治教育学理论奠定了未成年人犯罪道德调控的理论基础;精神分析理论、社会失范理论、道德发展理论和社会控制理论为未成年人犯罪道德调控提供了有益的理论借鉴。第三部分未成年人犯罪道德调控现状分析。本部分分析了当前未成年人犯罪的基本情况,梳理了未成年人犯罪道德调控的发展历程,总结了未成年人犯罪道德调控所取得的成就,找出了未成年人犯罪道德调控存在的问题,考察了当前未成年人犯罪道德调控面临的挑战。21世纪以来,我国未成年人犯罪在人数上呈倒V字形结构,并呈现出新的特点。我国未成年人犯罪的道德调控经历了萌芽时期、徘徊停滞时期、探索改革时期、深度发展时期等四个时期并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同时也存在着未成年人犯罪道德调控理念没有真正树立、未成年人的主体地位尚需进一步加强、未成年人犯罪道德调控中职责分工不清晰和社会合力没有形成等问题。此外,在当前世界信息化、我国城镇化的大趋势下还面临着留守儿童和流动儿童大量存在、童年消逝的趋势仍在继续的挑战。第四部分未成年人犯罪道德调控的影响因素。本部分根据未成年人道德发展的特点找到了未成年人犯罪道德调控的主要影响因素并对其影响机理进行了分析。社会道德局部失范、大众传媒的负面影响是影响未成年人犯罪道德调控的社会因素;学校教育理念偏差、教师教育方式不当、学校道德氛围有待改善是影响未成年人犯罪道德调控的学校因素;家庭关系不良、家庭结构缺陷、父母养育方式不当、父母行为不端是影响未成年人犯罪道德调控的家庭因素;不良的交往对象、不良的交往内容是影响未成年人犯罪道德调控的交往因素;道德认知低下、道德情感淡漠、道德自我薄弱、道德行为习惯养成不足是影响未成年人犯罪道德调控的个体因素。第五部分未成年人犯罪道德调控的目标、原则与作用机理。本部分在明确未成年人犯罪道德调控的目标的基础上,阐明了未成年人犯罪道德调控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剖析了未成年人犯罪道德调控的内部和外部作用机制。未成年人犯罪道德调控是以人为指向的,其核心目标是培养未成年人完善的道德人格。未成年人犯罪道德调控应遵循内部调控与外部调控相结合、心理疏导与道德调控相结合、层次性与差别性相结合、针对性与超前性相结合的基本原则。基于未成年人处于从他律到自律的过渡时期这一特点,在未成年人犯罪道德调控中道德自律机制主要体现为良心机制、自尊机制和羞耻机制;道德他律机制主要体现为道德赏罚机制、道德示范机制和舆论监督机制。第六部分未成年人犯罪道德调控的对策。本部分提出了未成年人犯罪道德调控的具体对策。未成年人犯罪道德调控应从优化未成年人犯罪道德调控的社会环境和提高未成年人的个体道德修养两个方面入手。具体来说,根据未成年人犯罪道德调控的作用机理,优化未成年人犯罪道德调控社会环境应从净化社会道德环境、加强学校道德教育、夯实家庭道德教育、合理引导同伴交往等四个方面入手;提高未成年人的个体道德修养应从增强道德认知、发展道德情感、确立自我同一性、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等四个方面着手。

李微[10](2005)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公民教育》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论文把公民教育放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宏观背景中进行考察分析,并对和谐社会建设中的公民教育提出对策建议。注重考察和谐社会、公民教育的内涵、特征,从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考察研究公民教育的意义、原则、目的、机制、方式,利用和谐社会的理论对公民教育的内容进行了考察分析,从政治角度分析了促进公民教育的措施,重点探讨了和谐社会建设过程中的落脚点和公民教育的终极目标:培养适应和谐社会需要的全面和谐发展的公民。 本文认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思想的形成,是马克思、列宁的和谐社会思想在中国的发展,是中国社会主义实践的升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内涵为: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构建和谐社会是社会发展阶段的内在要求,是社会主义社会的重要特征,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迫切需要。在公民概念上,本文认为不同研究领域对公民概念有不同的理解,认为应该把公民概念与国家概念联系在一起来认识,公民概念的本质应该是公民身份。在公民教育问题上,公民教育应该是国家为了培养适应和谐社会需要的公民而对全体公民进行的一种全面的系统的协调的教育。从和谐社会的需要出发,提出了公民教育应该具有的特点是整体性、联系性、渐进性、多样统一性、主体性、合法性。 从构建和谐社会的角度出发,认为公民教育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精神动力,是促进公民全面和谐发展的重要手段。在公民教育的原则方面,提出协调性是公民教育的主要原则。在公民教育的目的方面,认为公民教育的主要目的是促进人的全面和谐发展。从动力机制、管理机制、保障机制三个方面,对公民教育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参与式、疏导式、咨询式、陶冶式等公民教育的主要方式。 运用和谐社会的基本理论,提出公民教育的内容包括科学发展观教育、自然观念教育、社会观念教育和人际观念教育。在科学发展观教育方面,认为科学发展观是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新观念,也是对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丰富和发展;科学发展观吸收了世界文明进步的最新成果,把“和谐”理念融进了发展之中;科学发展观适应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把和谐作为实现全面小康的基本特征与发展目标。在自然观方面,提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观念是自然观教育的主要内容,并提出生态伦理观念、可持续发展的观念、生态科技观与科技生态观等具体教育内容。在社会观念教育方面,提出把民族精神的培育与社会公德教育作为

二、要注意培养青少年的应变性心理调控能力(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要注意培养青少年的应变性心理调控能力(论文提纲范文)

(1)和谐社会建设中思想政治工作功能拓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0.1 选题及研究意义
    0.2 国内外研究综述
    0.3 研究思路与方法
    0.4 重点难点与创新点
第一章 和谐社会建设中思想政治工作功能拓展概论
    1.1 功能拓展的本质与特征
        1.1.1 内涵:思想政治工作功能在和谐社会建设中的新发展
        1.1.2 本质:思想政治工作地位作用的新彰显
        1.1.3 特征:传统政治优势与当今时代要求的辩证统一
    1.2 功能拓展的理论依据
        1.2.1 马克思主义关于意识形态功能的学说
        1.2.2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理论
        1.2.3 中国共产党关于思想政治工作地位与作用的学说
        1.2.4 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原理与方法理论
        1.2.5 西方在社会建设方面的相关理论与做法
    1.3 功能拓展的基本原则
        1.3.1 以人为本 凸显思政功能的人本性
        1.3.2 和谐为核 凸显思政功能的服务性
        1.3.3 导向为先 凸显思政功能的意识形态性
        1.3.4 管用为要 凸显思政功能的实效性
    1.4 功能拓展前沿问题探讨
        1.4.1 构建和谐社会为什么要拓展思想政治工作的功能
        1.4.2 构建和谐社会需要拓展思想政治工作的哪些功能
        1.4.3 和谐社会建设中如何拓展思想政治工作的功能
第二章 思想政治工作功能的社会定位及其拓展的价值取向
    2.1 社会定位:服务和谐社会建设
        2.1.1 服务人与人的和谐发展
        2.1.2 服务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2.1.3 服务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2.1.4 服务个体身心的和谐发展
    2.2 价值取向:推进社会和谐发展
        2.2.1 着眼和谐社会的思想基础
        2.2.2 注重和谐社会的发展导向
        2.2.3 倾心和谐社会的矛盾调节
        2.2.4 致力和谐社会的运行保障
第三章 弘扬中华和谐神韵 创新思想政治工作的社会导向功能
    3.1 承继“以和为贵”思想底蕴 建树社会和谐共同愿景
        3.1.1 推崇“家和事兴”的和谐家园理念
        3.1.2 弘扬“亲族和邦”的和谐华夏思想
        3.1.3 升华“家国一体”的和谐共同愿景
    3.2 开掘“仁和中庸”时代内涵导引人际关系和合友善
        3.2.1 交往原则导引:从“仁和”到“人文关怀”
        3.2.2 交往方法导引:从“中庸”到“统筹兼顾”
        3.2.3 交往目标导引:从“大同”到“共同富裕”
    3.3 彰显“和谐社会”时代魅力 导航现代社会发展方向
        3.3.1 推崇人际和谐理念 导航文明有序的社会走向
        3.3.2 推崇社会和谐理念 导航安居乐业的社会走向
        3.3.3 推崇自然和谐理念 导航环境友好的社会走向
第四章 着眼全面和谐发展 开发思想政治工作的素质培育功能
    4.1 推进思想观念更新 促进思维与时代同步发展
        4.1.1 推进思想解放 帮助社会主体紧跟时代变革步伐
        4.1.2 推进理论创新 促使社会主体思想观念与时俱进
        4.1.3 推进实践创新 促进社会主体思维能力全面提升
    4.2 加强思想品德教育 促进品格与行为和谐发展
        4.2.1 加强道德意识教育 促进个体行为与社会品质协调发展
        4.2.2 加强道德情操教育 促进主体行为与自身品格协调发展
        4.2.3 加强道德意志教育 促进行为意志与心理品质协调发展
    4.3 开发人的内在潜能 促进智力与技能协调发展
        4.3.1 培育问题意识 开发认知潜能不断提升学习技能
        4.3.2 启迪思辨心智 开发思维潜能不断提高思考技能
        4.3.3 激活内在兴趣 开发创新潜能不断提高创造技能
第五章 坚持核心价值取向 拓展思想政治工作的意志凝聚功能
    5.1 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凝铸主体灵魂
        5.1.1 用邓小平理论凝聚人们改革创新的意志
        5.1.2 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人民奔小康的思想
        5.1.3 用科学发展观熔铸人民又好又快发展的精神
    5.2 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整合群体意志
        5.2.1 积极诠释共同理想 逐步溶合个体意念
        5.2.2 大力宣传共同理想 努力形成社会共识
        5.2.3 着力内化共同理想 不断升华群体意志
    5.3 以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主导社会思潮鼓舞全民斗志
        5.3.1 高举爱国主义旗帜 主导纷繁复杂的社会思潮
        5.3.2 发扬改革创新精神 激励刚健有为的进取意识
        5.3.3 弘扬自强不息气节 升华昂扬向上的民族斗志
    5.4 以社会主义荣辱观规范行为引领时代新风
        5.4.1 推崇“八荣”张扬正气 导引社会新风
        5.4.2 贬抑“八耻”抨击腐朽 摒弃社会陋习
        5.4.3 解析标准细化准则 导引和谐文明风尚
第六章 彰显公平正义 强化思想政治工作的精神激励功能
    6.1 彰显公平理念 注重弱势群体的精神激励
        6.1.1 营造公平正义氛围 优化弱势群体发展的社会环境
        6.1.2 培养公平正义意识 增强弱势群体参与公平正义的能力
        6.1.3 倡导公平正义理念 激励弱势群体自立图强的生活信心
    6.2 推进民主建设 注重各级干部的政治激励
        6.2.1 增强民主执政意识 以服务型政府职能强化社会责任激励
        6.2.2 倡导民主务实风尚 以真抓实干开拓进取强化政治思想激励
        6.2.3 健全民主用人机制 以推进科学发展标准强化政策激励
    6.3 弘扬社会正气 注重社会和谐的行为激励
        6.3.1 张扬社会正气 以崇高的和谐社会期望强化行为目标激励
        6.3.2 维护和谐尊严 以严谨的法纪秩序观念强化行为竞争激励
        6.3.3 倡导见义勇为 以鲜明的惩恶扬善理念强化行为奖惩激励
第七章 注重统筹兼顾 开发思想政治工作的矛盾协调功能
    7.1 协调人际关系维护社会环境和谐
        7.1.1 积极创设村民互惠互助活动 推进新农村建设和谐发展
        7.1.2 持续开展居民和谐邻里活动 推进城镇社区和谐发展
        7.1.3 大力实施民族团结进步工程 推进全面小康建设和谐发展
    7.2 化解思想矛盾维护群体行为和谐
        7.2.1 化解意识形态冲突 促使思想行为与主流意识形态一致
        7.2.2 破解改革过程难题 促使群体行为与改革方向一致
        7.2.3 理顺社会思想情绪 促使个体行为与社会要求一致
    7.3 调适身心冲突维护个体内在和谐
        7.3.1 培育和谐心理 优化个体德性品格
        7.3.2 加强危机干预 缓解个体内在冲突
        7.3.3 拓展心理疏导 促进个体身心和谐
第八章 塑造和谐人格 拓展思想政治工作的思想转化功能
    8.1 以情感人增进思想与态度的认同
        8.1.1 积极关心人的发展 增强人们对于科学发展观的理解
        8.1.2 切实关心人的需求 增强人们对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
        8.1.3 主动关心人的困难 增强人们对进一步改革开放的支持
    8.2 以情动人推进观念与认知的变革
        8.2.1 持续关注解决老百姓的民生问题 推进生存观念的变革
        8.2.2 持续关注支持弱势群体的振兴 推进“等靠要”观念的变革
        8.2.3 持续关注帮助公务员的全面发展 推进执政理念的变革
    8.3 以理服人促进个体与整体相一致
        8.3.1 坚持讲事理明大局 以和谐理念促进个体与社会的融合
        8.3.2 坚持讲法理论和谐 以国泰民安理念促进家庭与社会的融通
        8.3.3 坚持讲道理通情理 以仁爱友善理念促进个体之间的融洽
第九章 注重人文关怀 拓展思想政治工作的和谐保障功能
    9.1 遵循社会发展规律 保障思想前进方向
        9.1.1 把握先进文化发展方向 牢固占领思想文化阵地
        9.1.2 坚定维护人民根本利益 导引人们思想前进方向
        9.1.3 坚持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 保障和谐社会发展方向
    9.2 强化以人为本宗旨 保障人民心情舒畅
        9.2.1 维护人民当家作主权力 保障人民群众主人翁地位
        9.2.2 强化以人民为本的理念 保障人民群众幸福生活尊严
        9.2.3 尊重人民群众首创精神 保障人民共享社会发展美好成果
    9.3 贯彻民主法治精神 保障社会和谐稳定
        9.3.1 倡导民主治国理念 保障社会和谐氛围
        9.3.2 彰显依法治国精神 强化和谐保障体系
        9.3.3 推进民主法治建设 确保社会长治久安
第十章 努力建构“和谐型”思想政治工作功能体系
    10.1 创设思想政治工作“和谐型”功能体系的理论架构
        10.1.1 基础因子:社会导向功能与素质培育功能
        10.1.2 手段因子:意志凝聚功能、精神激励功能与矛盾协调功能
        10.1.3 目标因子:思想转化功能与和谐保障功能
    10.2 构建“和谐型”思想政治工作功能体系的运行机制
        10.2.1 和谐目标制导机制
        10.2.2 体系功能共振机制
        10.2.3 功能运行协控机制
    10.3 展望思想政治工作“和谐型”功能体系的实践绩效
        10.3.1 服务于党和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
        10.3.2 护航社会主义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10.3.3 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10.3.4 推动社会管理创新和生态和谐建设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2)思想政治教育生态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外研究综述
        1.2.2 国内研究综述
        1.2.3 简要研究述评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的主要内容
        1.3.2 研究的主要方法
        1.3.3 研究的创新之处
第2章 思想政治教育生态化的相关问题概述
    2.1 “生态”和“环境”内涵辨析
        2.1.1 概念维度——“环境”和“生态”的内涵
        2.1.2 关系维度——“环境”和“生态”的关系
        2.1.3 价值维度——“环境”到“生态”的意义
        2.1.4 学科维度——思想政治教育学界对“环境”和“生态”的审视
    2.2 生态化相关概念解读
        2.2.1 何为“生态化理念”
        2.2.2 何为“生态化”
    2.3 社会生态的内涵及其内在逻辑
        2.3.1 社会生态的内涵分析
        2.3.2 社会生态的逻辑构成
    2.4 思想政治教育生态化的界说与特征
        2.4.1 内涵解析:思想政治教育生态化的具体界说
        2.4.2 基本特征:思想政治教育生态化的表征论析
        2.4.3 内在逻辑:思想政治教育生态化的系统结构
第3章 思想政治教育生态化的理性省思
    3.1 有“桥”相通:生态化理念与思想政治教育的逻辑契合
        3.1.1 理论适切性
        3.1.2 实践适切性
        3.1.3 方法适切性
    3.2 有“值”内蕴:思想政治教育生态化的现实意义
        3.2.1 内生态: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
        3.2.2 外生态:营造思想政治教育好氛围
    3.3 有“道”可遵:思想政治教育生态化的规律遵循
        3.3.1 规律一:“立德树人律”
        3.3.2 规律二:“主体需求律”
        3.3.3 规律三:“叠加增值律”
        3.3.4 规律四:“资源配置律”
        3.3.5 规律五:“环境育人律”
        3.3.6 规律六:“顺应超越律”
    3.4 有“机”可乘:思想政治教育生态化的可行性
        3.4.1 理论可行性
        3.4.2 应然可行性
        3.4.3 现实可行性
第4章 思想政治教育生态化的理论支撑
    4.1 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
        4.1.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人学思想
        4.1.2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者的人学思想
    4.2 理论指导: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理念
        4.2.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生态的论述
        4.2.2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者的生态哲学思想
    4.3 理论溯源: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智慧
        4.3.1 儒家之“天人合一”“仁民爱物”“人文化成”
        4.3.2 道家之“道生万物”“道法自然”“知足知止”
        4.3.3 佛家之“众生平等”“依正不二”“圆融无碍”
    4.4 理论镜鉴:西方关于生态学的哲学思考
        4.4.1 阿伦·奈斯关于深层生态学思想
        4.4.2 戴维·佩珀的生态社会主义思想
第5章 思想政治教育生态化的现实审视
    5.1 思想政治教育生态系统的整体态势
        5.1.1 思想政治教育生态系统处于平衡状态
        5.1.2 思想政治教育“内生态”的有序运转
        5.1.3 思想政治教育“外生态”的平稳发展
    5.2 思想政治教育“内生态”不协调的表征及其归因
        5.2.1 主体生态:主体性亟需彰显
        5.2.2 客体生态:自觉性有待提升
        5.2.3 目标生态:统摄性尚且不够
        5.2.4 内容生态:营养性需要充实
        5.2.5 方法生态:艺术性尚需着力
        5.2.6 情境生态:涵润性仍要拓展
    5.3 思想政治教育“外生态”不平衡的表现及其渊薮
        5.3.1 经济生态:高质量发展下仍显复杂严峻
        5.3.2 政治生态:“不断净化”中仍有“污染”
        5.3.3 文化生态:多元文化交融中仍会有乱象
第6章 思想政治教育“内生态”建设
    6.1 主体生态:主体性与主导性有机统一
        6.1.1 前提——明确主体性意识,筑牢“思想战线”
        6.1.2 根本——强化主体性素质,练好“打铁硬功”
        6.1.3 抓手——发挥主导性功用,做到“行为世范”
    6.2 客体生态:需求性与自觉性有机统一
        6.2.1 厘清思想政治教育客体的差异性需求
        6.2.2 激活思想政治教育客体接受的主体性
        6.2.3 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客体的文化免疫力
    6.3 目标生态:统摄性与实践性有机统一
        6.3.1 确立统摄性的目标
        6.3.2 确立实践性的目标
    6.4 内容生态:科学性与契合性有机统一
        6.4.1 内容供给应该坚持的基本原则
        6.4.2 内容供给需要把握的总体思路
        6.4.3 内容供给需要着力的具体实践
    6.5 方法生态:适宜性与灵活性有机统一
        6.5.1 吸收中国传统教化与修身之良“术”
        6.5.2 借鉴西方国家公民道德教育之“技”
        6.5.3 创新当代我国思想政治教育之“法”
    6.6 情境生态:可控性与涵容性有机统一
        6.6.1 明确思想政治教育情境生态建构的原则
        6.6.2 探赜思想政治教育情境开发的具体路径
第7章 思想政治教育“外生态”建设
    7.1 建好经济生态,为“内生态”营造出富足祥和的物质生活氛围
        7.1.1 巩固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抑制贫富差距两极分化
        7.1.2 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创新,致力解决社会主要矛盾
        7.1.3 不断改善民生利益机制,增进人民群众的获得感
        7.1.4 融入先进思想道德元素,助推经济健康持续发展
    7.2 建好政治生态,为“内生态”营造出风清气正的政府执政氛围
        7.2.1 根本要求:继续扩大党内民主
        7.2.2 关键之举:加大党内监督力度
        7.2.3 重点工作:积极开展反腐倡廉
        7.2.4 活力基因:加强党员干部管理
        7.2.5 必要抓手:严肃党内政治生活
    7.3 建好文化生态,为“内生态”营造出健康向上的道德精神氛围
        7.3.1 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筑牢思想防线
        7.3.2 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建设精神家园
        7.3.3 吸收和借鉴域外有益文化,实现洋为中用
        7.3.4 推进和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激发创造活力
        7.3.5 加强网络舆论生态的治理,净化传媒氛围
第8章 思想政治教育生态化的长效机制建构
    8.1 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形成一元主导的价值引领机制
        8.1.1 一元主导的价值引领机制的分析
        8.1.2 一元主导的价值引领机制的运行
    8.2 激发广大人民群众创造伟力,形成传承创新的动力推进机制
        8.2.1 传承创新的动力推进机制的分析
        8.2.2 传承创新的动力推进机制的运行
    8.3 大力继承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形成崇德向善的道德伦理机制
        8.3.1 崇德向善的道德伦理机制的分析
        8.3.2 崇德向善的道德伦理机制的运行
    8.4 完善思想政治教育相关法规,形成显隐互补的制度保障机制
        8.4.1 显隐互补的制度保障机制的分析
        8.4.2 显隐互补的制度保障机制的运行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附录 B 思想政治教育生态状况的调查问卷
附录 C 思想政治教育生态状况的访谈提纲
致谢

(3)新时代高校辅导员核心素养培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问题的提出
        (一)选题背景
        (二)选题价值
    二、研究综述
        (一)国内文献综述
        (二)国外文献综述
    三、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
        (一)研究方法
        (二)创新之处
    注释
第一章 辅导员核心素养的科学内涵及其价值
    一、辅导员核心素养的含义及其特征
        (一)能力、素质和素养的概念及相互关系
        (二)核心素养的含义和特征
        (三)辅导员核心素养的内涵和结构
    二、辅导员核心素养的价值和功能
        (一)辅导员核心素养的价值
        (二)辅导员核心素养的功能
    三、辅导员核心素养的理论基础
        (一)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二)习近平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论述
    注释
第二章 辅导员核心素养要素结构模型
    一、辅导员核心素养要素的构成依据
        (一)辅导员核心素养的理论依据
        (二)辅导员核心素养的政策依据
        (三)辅导员核心素养的实践依据
    二、辅导员核心素养构成要素
        (一)政治素养
        (二)道德素养
        (三)理论素养
        (四)管理素养
        (五)合作素养
        (六)媒介素养
    三、辅导员核心素养的模型要素及其模型解读
        (一)辅导员核心素养的模型来源
        (二)辅导员核心素养的模型构成
        (三)辅导员核心素养的模型解读
    注释
第三章 辅导员核心素养培育规律及原则
    一、辅导员核心素养的培育规律
        (一)高校辅导员成长的三个阶段
        (二)高校辅导员核心素养培育的一般规律
    二、辅导员核心素养的培育原则
        (一)实践性原则
        (二)人本性原则
        (三)系统性原则
        (四)发展性原则
        (五)科学性原则
        (六)时代性原则
    三、辅导员核心素养培育过程中应处理好四对辩证关系
        (一)理论与经验的关系
        (二)外输与内学的关系
        (三)外引与自发的关系
        (四)发展与适应的关系
    注释
第四章 辅导员核心素养培育途径
    一、辅导员核心素养培育的主要方式
        (一)自发式
        (二)外控式
        (三)内控式
    二、科学的制度是辅导员核心素养培育的切实保障
        (一)建立健全辅导员为中心的培育制度
        (二)建立健全辅导员分类分层培育制度
        (三)建立健全辅导员福利待遇激励制度
        (四)建立健全辅导员伦理道德监督制度
    三、积极搭建辅导员核心素养培育平台
        (一)建立常态化的辅导员核心素养培训机制
        (二)打造核心素养提升为目标的学习共同体
        (三)搭建辅导员学习发展平台
        (四)搭建和创设校际交流平台
    四、个人努力是培育辅导员核心素养的根本
        (一)理论学习
        (二)个人实践
        (三)自我反思
        (四)科研探索
    注释
第五章 辅导员核心素养培育评价
    一、辅导员核心素养培育评价的原则
        (一)系统性原则
        (二)发展性原则
        (三)开放性原则
        (四)科学性原则
        (五)公正性原则
        (六)关怀性原则
    二、辅导员核心素养培育评价的策略
        (一)过程评价与终结评价相结合
        (二)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
        (三)减负评价与增效评价相结合
        (四)动态评价与静态评价相结合
        (五)实绩分析与综合比较相结合
        (六)微观分析与宏观分析相结合
    三、辅导员核心素养成长档案评价法
        (一)辅导员核心素养成长档案评价的含义
        (二)辅导员核心素养成长档案评价的特性
        (三)辅导员核心素养成长档案的结构设计
    注释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4)医学硕士研究生心理素质结构、测量及教育训练模式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英文摘要
中文摘要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
    1.2 研究目的
    1.3 选题的现实意义
    1.4 文献综述
    1.5 论文研究思路与基本方法
第二章 医学硕士研究生心理素质概念及结构的构建
    2.1 研究目的
    2.2 研究程序
第三章 医学硕士研究生心理素质问卷的编制
    3.1 研究目的
    3.2 研究过程
第四章 医学硕士研究生心理素质特点研究
    4.1 研究目的
    4.2 研究对象
    4.3 研究方法
    4.4 研究结果
    4.5 讨论
第五章 医学硕士研究生心理素质教育训练模式构建调查研究
    5.1 医学硕士研究生心理素质教育训练模式构建第一次调查
    5.2 医学硕士研究生心理素质教育训练模式构建第二次调查
    5.3 医学硕士研究生心理素质教育训练模式构建第三次调查
    5.4 讨论
第六章 医学硕士研究生心理素质教育训练模式构建研究
    6.1 构建医学硕士研究生心理素质教育训练模式的理念探索
    6.2 医学硕士研究生心理素质教育训练目标体系构建
    6.3 医学硕士研究生心理素质教育训练内容体系构建
    6.4 医学硕士研究生心理素质教育训练组织方法体系构建
    6.5 医学硕士研究生心理素质教育训练效果评价体系构建
    6.6 讨论
第七章 医学硕士研究生心理素质教育训练模式构建实证研究
    7.1 研究目的
    7.2 研究对象
    7.3 研究所遵循的伦理原则
    7.4 研究程序与使用的工具
    7.5 研究方法
    7.6 数据处理
    7.7 研究结果
    7.8 讨论
    7.9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
第八章 医学硕士研究生心理素质教育管理对策研究
    8.1 医学院校领导重视
    8.2 医学院校导师重视
    8.3 有必要的心理专业人员
    8.4 提供必要的训练场所
    8.5 提供必要的经费支持
    8.6 建立必要的制度
    8.7 注重分阶段分对象进行心理素质教育训练
第九章 全文总结
    9.1 研究结论
    9.2 本课题创新点与不足
    9.3 本研究下阶段的工作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我国心理素质30年研究
    参考文献
附件1 医学硕士研究生心理素质调查问卷
附件2 医学硕士研究生心理素质调查问卷
附件3 医学硕士研究生心理素质调查问卷
附件4 医学硕士研究生心理素质调查问卷
附件5 医学硕士研究生心理素质教育训练研究专家问卷(第一次)
附件6 医学硕士研究生心理素质教育训练研究咨询问卷
附件7 医学硕士研究生心理素质教育训练研究专家(研究生)问卷
附件8 医学硕士研究生心理素质教育训练研究专家(研究生)问卷
附件9 心理团体活动人员招募
附件10 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量表(中文修订版)
附件11 研究生心理压力问卷
附件12 应对方式量表
附件13 医学硕士研究生团体活动方案设计(试行)
附件14 医学硕士生团体活动访谈结构表
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情况
致谢

(5)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普法教育之嬗变(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研究现状及述评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研究述评
    1.3 研究思路及主要内容
        1.3.1 研究思路
        1.3.2 主要内容
    1.4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1.4.1 主要研究方法
        1.4.2 研究的创新点
第2章 宪法为先:中国普法教育之启动
    2.1 中国普法教育兴起的历史背景
        2.1.1 变革之志:建国初期中国法制建设所取得的成绩
        2.1.2 “文革”之殇:“无法无天”对中国法制建设的影响
        2.1.3 改革之新:邓小平法制建设“十六字方针”的提出
    2.2 中国普法教育的全面启动
        2.2.1 中国普法教育兴起的时代背景
        2.2.2 中国普法教育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开展
    2.3 治道选择与法制话语的兴起
        2.3.1 治道转型期的文化博弈对普法教育的影响
        2.3.2 中国法制语词探源与公民权利意识的觉醒
    2.4 小结:“把法律交给十亿人民”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第3章 法制经济:中国普法教育之展开
    3.1 市场经济与法制的关系
        3.1.1 市场:推动法制进程的导向器
        3.1.2 法制:实现市场有序的保护伞
        3.1.3 实质:市场经济亦即法制经济
    3.2 中国普法教育的快速发展
        3.2.1 中国普法教育第二个五年计划的开展
        3.2.2 中国普法教育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整顿
        3.2.3 中国普法法制宣传的全面展开
    3.3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关法律的制定与普及
        3.3.1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关法律的制定
        3.3.2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体系的立法倾向分析
        3.3.3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的制定对普法教育的影响
    3.4 小结:普法教育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保障
第4章 依法治国:中国普法教育之中心
    4.1 依法治国方略的提出与中国普法教育的稳定推进
        4.1.1 从法制到法治的飞跃:中国法制建设思想的新突破
        4.1.2 中国普法教育与依法治国的关系
    4.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提出
        4.2.1 从发展到整顿:对市场经济秩序的调整
        4.2.2 从无限到有限:能源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4.2.3 从道德约束到制度约束:对执法队伍的依法管理
        4.2.4 从数量到质量:立法领域的“量变”与“质变”
    4.3 中国法治系统工程中的普法教育
        4.3.1 中国普法教育第三个五年计划的开展
        4.3.2 普法教育在法治系统工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4.4 小结:依法治国的实施对中国普法教育的推动
第5章 权利至上:中国普法教育之提升
    5.1 中国普法教育之转型
        5.1.1 中国普法教育之观念转型
        5.1.2 中国普法教育之目标转型
        5.1.3 中国普法教育之方式转型
        5.1.4 从信用经济的构建看道德教育与普法教育的结合
    5.2 权利与权力:中国普法教育之本质
        5.2.1 普法的重要前提:公民权利保护的立法完善
        5.2.2 普法的首要目标:国家权力行使的法律约束
        5.2.3 从强制拆迁事件的发生看权利与权力的博弈
    5.3 物权与人权:普法教育之提升
        5.3.1 物权立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重要内容
        5.3.2 人权保护: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目标与归属
        5.3.3 以人为本:中国普法教育的全面提升
        5.3.4 食品安全事件所折射的民生立法和制度疏漏
    5.4 小结:普法教育的新功能发挥
第6章 中国普法教育之检视与展望
    6.1 对中国普法教育之检视
        6.1.1 导向与参与:普法主体的功能性互补
        6.1.2 重点与难点:普法客体的多层次结合
        6.1.3 差异与整合:普法载体的历史性统一
        6.1.4 改变与拓展:普法环体的突破性变化
    6.2 对中国普法教育之展望
        6.2.1 普法教育的认识高度
        6.2.2 普法教育的认同维度
        6.2.3 普法教育的人文向度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6)青少年情绪调节:结构、影响因素及对学校适应的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第1章 问题提出与研究构想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构想
第2章 理论研究与文献综述
    2.1 情绪与情绪调节:内涵和功能
    2.2 中西情绪调节研究传统的跨文化解析
    2.3 情绪调节的研究方法与测量手段
    2.4 情绪调节的研究视角与研究取向
    2.5 情绪调节的主要理论模型
    2.6 情绪调节影响因素的相关研究
    2.7 情绪调节预测效果的相关研究
第3章 青少年情绪调节的理论建构与量表编制
    3.1 青少年情绪调节策略的理论建构与量表编制
        3.1.1 引言
        3.1.2 青少年情绪调节策略的理论构想
        3.1.3 编制程序
        3.1.4 施测与统计方法
        3.1.5 初步分析
        3.1.6 信效度检验
        3.1.7 讨论
        3.1.8 结论
    3.2 青少年情绪调节能力的理论建构与量表编制
        3.2.1 引言
        3.2.2 青少年情绪调节能力的理论构想
        3.2.3 编制程序
        3.2.4 施测与统计方法
        3.2.5 初步分析
        3.2.6 信效度检验
        3.2.7 讨论
        3.2.8 结论
第4章 青少年情绪调节的发展特征研究
    4.1 青少年情绪调节的人口学特征研究
        4.1.1 引言
        4.1.2 研究方法
        4.1.3 结果分析
        4.1.4 讨论与结论
    4.2 青少年情绪调节策略与情绪调节能力的关系研究
        4.2.1 引言
        4.2.2 研究方法
        4.2.3 结果分析
        4.2.4 讨论与结论
第5章 青少年情绪调节的影响因素研究
    5.1 亲子依恋对青少年情绪调节的影响研究
        5.1.1 引言
        5.1.2 研究方法
        5.1.3 结果分析
        5.1.4 讨论与结论
    5.2 人格对青少年情绪调节的影响研究
        5.2.1 引言
        5.2.2 研究方法
        5.2.3 结果分析
        5.2.4 讨论与结论
    5.3 一般自我效能感对青少年情绪调节的影响研究
        5.3.1 引言
        5.3.2 研究方法
        5.3.3 结果分析
        5.3.4 讨论与结论
    5.4 青少年情绪调节影响因素的整合模型
        5.4.1 引言
        5.4.2 研究方法
        5.4.3 结果分析
        5.4.4 讨论与结论
第6章 青少年情绪调节对学校适应的预测效果研究
    6.1 引言
    6.2 研究方法
    6.3 结果分析
    6.4 讨论与结论
第7章 研究总结
    7.1 研究结论的探讨
    7.2 研究结果的实践指导价值
    7.3 研究的主要创新之处
    7.4 研究的不足及未来的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科研成果
中文摘要
ABSTRACT

(7)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疏导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目的及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论文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论文相关研究综述
        1.2.1 国内相关研究动态
        1.2.2 国外相关研究动态
        1.2.3 国内外相关研究动态评述
    1.3 论文内容与方法
        1.3.1 论文思路与基本框架
        1.3.2 论文研究方法
    1.4 论文创新之处
第2章 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疏导方法的理论概述
    2.1 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疏导方法的内涵
        2.1.1 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疏导方法的内涵界定
        2.1.2 心理疏导方法及其相关概念的辨析阐释
    2.2 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疏导方法的依据及地位
        2.2.1 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疏导方法的依据
        2.2.2 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疏导方法的地位
    2.3 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疏导方法的理论渊源
        2.3.1 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疏导方法以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为指导
        2.3.2 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疏导方法遵循了思想政治教育基本规律
        2.3.3 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疏导方法借鉴了西方心理学的科学理论
第3章 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疏导方法的历史探析
    3.1 古代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疏导方法的历史积淀
        3.1.1 中国传统文化的“乐以教化”
        3.1.2 中国传统医学的“心理疏导疗法”
        3.1.3 中国“寓教于文艺”的育人传统
    3.2 近代以来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疏导方法的探索
        3.2.1 梁启超、蔡元培心理学思想中的心理疏导方法
        3.2.2 鲁迅、陶行知儿童教育思想中的心理疏导方法
        3.2.3 陈鹤琴“活教育”教学思想中的心理疏导方法
    3.3 中国共产党建立及建国以后心理疏导方法的实践
        3.3.1 建国以前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疏导方法的实践
        3.3.2 建国以后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疏导方法的发展
    3.4 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疏导方法的当代启示
        3.4.1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应倡导“寓教于乐”
        3.4.2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应注重“因材施教”
        3.4.3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应肯定“主体自觉”
    3.5 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疏导方法的历史局限
        3.5.1 重视“整体思维”抑制“个体意识”
        3.5.2 重视“师道尊严”忽略“人文关怀”
        3.5.3 重视“物式灌输”轻视“心理疏导”
第4章 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疏导方法的时代要求
    4.1 全球化视野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疏导方法的发展
        4.1.1 全球化及其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4.1.2 全球化对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疏导方法的要求
        4.1.3 全球化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疏导方法发展的特点
    4.2 网络信息化时代与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疏导方法的发展
        4.2.1 网络信息化时代特点及其对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疏导方法的影响
        4.2.2 网络信息化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疏导方法的新特点
        4.2.3 网络信息化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疏导方法应注意的问题
    4.3 市场经济与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疏导方法的发展
        4.3.1 市场经济的发展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4.3.2 市场经济的发展对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疏导方法的要求
        4.3.3 市场经济条件下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疏导方法的新特点
第5章 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疏导方法的类型、特征及建构原则
    5.1 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疏导方法的建构原则
        5.1.1 主体性原则
        5.1.2 传承性原则
        5.1.3 创新性原则
        5.1.4 发展性原则
    5.2 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疏导方法的建构视阈及类型
        5.2.1 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疏导方法的建构视阈
        5.2.2 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疏导方法的基本类型
    5.3 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疏导方法的根本特征
        5.3.1 表现形式具有艺术性
        5.3.2 运用过程具有亲和性
        5.3.3 功能价值具有启迪性
        5.3.4 教育内容具有感染性
第6章 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疏导方法的基本类型
    6.1 思想政治教育媒介宣传型心理疏导方法
        6.1.1 思想政治教育媒介宣传型心理疏导方法的内涵与要求
        6.1.2 思想政治教育媒介宣传型心理疏导方法运用理念与思路
        6.1.3 常用的思想政治教育媒介宣传型心理疏导方法
    6.2 思想政治教育团体型心理疏导方法
        6.2.1 思想政治教育团体型心理疏导方法的内涵与要求
        6.2.2 思想政治教育团体型心理疏导方法运用理念与思路
        6.2.3 常用的思想政治教育团体型心理疏导方法
    6.3 思想政治教育个体型心理疏导方法
        6.3.1 思想政治教育个体型心理疏导方法的内涵与要求
        6.3.2 思想政治教育个体型心理疏导方法运用理念与思路
        6.3.3 常用的思想政治教育个体型心理疏导方法
    6.4 思想政治教育内省型心理疏导方法
        6.4.1 思想政治教育内省型心理疏导方法的内涵与要求
        6.4.2 思想政治教育内省型心理疏导方法运用理念与思路
        6.4.3 常用的思想政治教育内省型心理疏导方法
第7章 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疏导方法的结构、功能及运行机制
    7.1 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疏导方法的结构
        7.1.1 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疏导方法的结构模式
        7.1.2 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疏导方法结构运行条件
        7.1.3 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疏导方法结构运行步骤
    7.2 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疏导方法的功能
        7.2.1 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疏导方法的适用范围和条件
        7.2.2 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疏导方法的直接功能
        7.2.3 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疏导方法的间接功能
    7.3 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疏导方法结构运行机制
        7.3.1 教育主体思想信息对象化传播的增益机制
        7.3.2 教育客体内化、接受过程的心理疏通机制
        7.3.3 教育环体及其对诸要素的筛选和整合机制
        7.3.4 心理疏导方法运行过程的反馈及调节机制
第8章 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疏导方法的实践应用
    8.1 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疏导方法实践应用遵循的原则
        8.1.1 民主性原则
        8.1.2 启发性原则
        8.1.3 导向性原则
        8.1.4 实效性原则
    8.2 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疏导方法的实践途径
        8.2.1 理性教育与感性教育相结合
        8.2.2 预防教育与反复教育相结合
        8.2.3 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结合
    8.3 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疏导方法的实践手段
        8.3.1 以创设情境为手段营造心理疏导的良好氛围
        8.3.2 以人际交往为手段引导受教育者的思想运动
        8.3.3 以社会实践为手段促进受教育者的全面发展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8)我国优秀散打运动员成长过程不同阶段的训练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选题依据
        1.1.1 加强优秀散打运动员成长过程控制的需要
        1.1.2 提高散打运动员成长过程训练效益的需要
        1.1.3 满足散打训练实践经验向理论升华的需要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基本概念释义
        1.3.1 成长过程
        1.3.2 训练特征
    1.4 本研究的指导思想
        1.4.1 系统论
        1.4.2 矛盾论
    1.5 本研究的理论基础
    1.6 相关研究综述
        1.6.1 关于运动员成长过程阶段的划分
        1.6.2 关于运动员成长过程身体素质的发展规律研究
        1.6.3 关于格斗类项目运动员成长过程年龄特征的研究
        1.6.4 关于格斗类运动员成长过程中不同阶段训练的研究
        1.6.5 小结
    1.7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7.1 研究内容
        1.7.2 研究方法
    1.8 研究假设
    1.9 研究创新点
2 散打运动的专项特点
    2.1 场地特点
    2.2 时空特点
        2.2.1 间歇性
        2.2.2 立体性
    2.3 技术特点
        2.3.1 复杂性
        2.3.2 开放性
        2.3.3 实用性
        2.3.4 无序性
        2.3.5 相克性
    2.4 战术特点
    2.5 心理特点
    2.6 控重特点
3 优秀散打运动员成长过程的阶段划分
    3.1 运动员成长过程阶段划分的理论依据
        3.1.1 人体的生长发育规律
        3.1.2 竞技能力的发展规律
        3.1.3 散打技能的形成规律
    3.2 我国优秀运动员成长过程不同阶段名称的确定以及年龄和生物学特点
        3.2.1 运动员成长过程不同阶段名称的确定及起止年龄
        3.2.2 运动员成长过程不同阶段的生物学特点及其对训练的影响
    3.3 小结
4 我国优秀散打运动员成长过程不同阶段的训练特征
    4.1 我国优秀散打运动员基础训练阶段的训练特征
        4.1.1 深化专项兴趣,培养自信品质
        4.1.2 狠抓单招动作,强化技术组合
        4.1.3 全面发展素质,突出速度和耐力
        4.1.4 适宜安排比赛,注重对抗匹配
        4.1.5 小结
    4.2 我国优秀散打运动员专项提高阶段的训练特征
        4.2.1 重视因势利导,培育特长技术
        4.2.2 技战术一体化,提升战术素养
        4.2.3 增强速度耐力,提高力量素质
        4.2.4 调控状态焦虑,培养操作思维
        4.2.5 小结
    4.3 我国优秀散打运动员最佳竞技阶段的训练特征
        4.3.1 紧扣制胜因素,突出针对训练
        4.3.2 注重赛练结合,提高参赛能力
        4.3.3 完善特长技术,练就制胜绝招
        4.3.4 重视赛前备战,力争创造佳绩
        4.3.5 小结
    4.4 我国优秀散打运动员竞技保持阶段的训练特征
        4.4.1 维持专项体能,发挥经验优势
        4.4.2 实施有效激励,保持心理稳定
        4.4.3 控制训练负荷,注重机能恢复
        4.4.4 贯彻得分意识,促进技术创新
        4.4.5 精心调控体重,确立参赛优势
        4.4.6 小结
5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附件
    附件1
    附件2
    附件3

(9)未成年人犯罪的道德调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3.1 国外研究综述
        1.3.2 国内研究综述
        1.3.3 国内外研究发展趋势
    1.4 主要研究方法
    1.5 主要创新之处
2 未成年人犯罪道德调控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2.1 未成年人犯罪的概念界定与相关概念辨析
        2.1.1 未成年人犯罪的概念界定
        2.1.2 未成年人犯罪与相关概念辨析
    2.2 未成年人犯罪道德调控的概念界定
        2.2.1 犯罪与道德
        2.2.2 犯罪预防与犯罪控制
        2.2.3 社会控制与道德调控
        2.2.4 未成年人犯罪的道德调控
    2.3 思想政治教育与未成年人犯罪道德调控的关系
        2.3.1 思想政治教育与未成年人犯罪的道德调控在目的上具有一致性
        2.3.2 未成年人犯罪道德调控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实践方式
        2.3.3 思想政治教育为未成年人犯罪的道德调控提供内容和方法论支持
    2.4 未成年人犯罪道德调控的理论基础
        2.4.1 马克思主义道德理论和犯罪学理论
        2.4.2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相关理论
        2.4.3 思想政治教育学过程机制理论和环境理论
    2.5 未成年人犯罪道德调控的其他理论借鉴
        2.5.1 精神分析理论
        2.5.2 社会失范理论
        2.5.3 道德发展理论
        2.5.4 社会控制理论
    2.6 本章小结
3 未成年人犯罪道德调控现状分析
    3.1 未成年人犯罪的现实状况
        3.1.1 低龄化趋势继续发展,文化程度略有提高
        3.1.2 男性未成年犯占绝大多数,在校生犯罪显着增加
        3.1.3 暴力化倾向明显,共同犯罪突出
        3.1.4 涉毒犯罪频发,涉网犯罪愈演愈烈
    3.2 未成年人犯罪道德调控的现状
        3.2.1 未成年人犯罪道德调控的发展历程
        3.2.2 未成年人犯罪道德调控取得的成绩
        3.2.3 未成年人犯罪道德调控存在的问题
    3.3 未成年人犯罪道德调控面临的挑战
        3.3.1 留守儿童和流动儿童大量存在
        3.3.2 “童年的消逝”趋势仍在继续
    3.4 本章小结
4 未成年人犯罪道德调控的影响因素
    4.1 社会因素
        4.1.1 社会道德局部失范
        4.1.2 大众传媒的负面影响
    4.2 学校因素
        4.2.1 学校教育理念偏差
        4.2.2 教师教育方式不当
        4.2.3 学校道德氛围有待改善
    4.3 家庭因素
        4.3.1 家庭关系不良
        4.3.2 家庭结构缺陷
        4.3.3 父母养育方式不当
        4.3.4 父母行为不端
    4.4 同伴关系因素
        4.4.1 不良的交往对象
        4.4.2 不良的交往内容
    4.5 个体因素
        4.5.1 道德认知低下
        4.5.2 道德情感淡漠
        4.5.3 道德自我薄弱
        4.5.4 道德行为习惯养成不足
    4.6 本章小结
5 未成年人犯罪道德调控的目标、原则与作用机理
    5.1 未成年人犯罪道德调控的目标
        5.1.1 未成年人犯罪道德调控目标概述
        5.1.2 未成年人犯罪道德调控目标的确立
    5.2 未成年人犯罪道德调控的基本原则
        5.2.1 内部调控与外部调控相结合原则
        5.2.2 心理疏导与道德调控相结合原则
        5.2.3 层次性与差别性相结合原则
        5.2.4 针对性与超前性相结合原则
    5.3 道德自律作用机制
        5.3.1 良心的作用机制
        5.3.2 自尊的作用机制
        5.3.3 羞耻的作用机制
    5.4 道德他律作用机制
        5.4.1 道德赏罚机制
        5.4.2 道德示范机制
        5.4.3 舆论监督机制
    5.5 本章小结
6 未成年人犯罪道德调控的对策
    6.1 净化社会道德环境
        6.1.1 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6.1.2 清理网络空间
    6.2 加强学校道德教育
        6.2.1 完善道德教育的内容
        6.2.2 构建新型师生关系
        6.2.3 开展服务学习
        6.2.4 创造良好的道德氛围
    6.3 夯实家庭道德教育
        6.3.1 完善家庭关系
        6.3.2 父母树立良好的榜样
        6.3.3 选择合适的教养方式
    6.4 合理引导同伴交往
        6.4.1 实施建设性介入
        6.4.2 探索同伴教育机制
        6.4.3 进行社会技能训练
    6.5 提高未成年人的个体道德修养
        6.5.1 增强道德认知
        6.5.2 发展道德情感
        6.5.3 确立自我同一性
        6.5.4 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
    6.6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附件

(10)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公民教育(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的目的及问题
    二、研究途径与方法
    三、研究内容
第一章 和谐社会、公民与公民教育:概念分析
    第一节 和谐社会:基本涵义与现实意义
    第二节 公民概念与公民理论
    第三节 公民教育:基本概念分析
第二章 公民教育的宏观考察:意义、原则与目的
    第一节 公民教育的意义
    第二节 公民教育的原则
    第三节 公民教育的目的
第三章 公民教育的机制与方式
    第一节 公民教育的机制
    第二节 公民教育的方式
第四章 公民教育的内容:以和谐社会为导向
    第一节 科学发展观教育
    第二节 自然观念教育: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第三节 社会观念教育:民族精神培育与社会公德教育
    第四节 人际观念教育:和谐友爱
第五章 公民教育与推进民主政治:双向动力源
    第一节 提高政府构建和谐社会的能力
    第二节 推行民主政治,培养公民的公共参与意识
第六章 人的全面和谐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公民教育的着力点
    第一节 人的发展、社会发展与公民教育的关系
    第二节 促进人的全面和谐发展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
    第三节 加强公民教育,促进人的全面和谐发展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四、要注意培养青少年的应变性心理调控能力(论文参考文献)

  • [1]和谐社会建设中思想政治工作功能拓展研究[D]. 罗湘明. 中南大学, 2012(12)
  • [2]思想政治教育生态化研究[D]. 陈方芳. 湖南大学, 2019(07)
  • [3]新时代高校辅导员核心素养培育研究[D]. 李晓杰.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0(03)
  • [4]医学硕士研究生心理素质结构、测量及教育训练模式构建研究[D]. 苏红. 第三军医大学, 2017(11)
  • [5]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普法教育之嬗变[D]. 刘莹. 西南交通大学, 2013(10)
  • [6]青少年情绪调节:结构、影响因素及对学校适应的意义[D]. 刘启刚. 吉林大学, 2009(08)
  • [7]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疏导方法研究[D]. 于钦明.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14(01)
  • [8]我国优秀散打运动员成长过程不同阶段的训练特征研究[D]. 毛爱华. 上海体育学院, 2011(02)
  • [9]未成年人犯罪的道德调控研究[D]. 董冰. 东北林业大学, 2017(02)
  • [10]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公民教育[D]. 李微. 复旦大学, 2005(07)

标签:;  ;  ;  ;  ;  

应注意培养青少年的适应心理调节能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