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秦铁路全线贯通(论文文献综述)
徐红梅[1](2007)在《我国合资铁路运营管理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合资铁路是我国现有三种铁路经营方式(国铁、合资、地铁)之一。经过近20年的实践,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合资铁路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合资铁路的运营里程、客货运量、周转量及运输收入等呈逐年上升趋势,在国民经济发展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随着我国“入世”和铁路跨越式发展,合资铁路必将进一步发展。因此,合资铁路的运营管理模式的研究,对合资铁路今后的发展有很好的借签和参考作用。本文在广泛分析国内外有关资料的基础上,结合作者的实践工作,以理论研究为主,充分借鉴和参考以往的研究成果,采用系统的观点和类比的方法,针对合资铁路的特点,进行了以下几方面的研究:在介绍了合资铁路的概念、发展历程、规模分布和其在国民经济和社会中的作用及其与国铁运营管理的关系的基础上,分析了合资铁路运营管理的现状,选择了几个有代表性的合资铁路公司进行研究,如:三茂铁路是我国第一条合资铁路,金温铁路是我国第一条股份制铁路,达成铁路是我国合资铁路的示范铁路,广西沿海铁路是我国第一个由多条合资铁路整合的股份制铁路,朔黄铁路是典型的资源开发型的合资铁路,广深铁路、大秦铁路是适应投资体制改革组建的股份制铁路,等等。这些铁路是我国合资铁路的典型和突出代表,代表了我国合资铁路现状和未来发展。然后具体研究了铁路调度及清算制度对合资铁路运营的影响,以及资本结构与合资铁路的运营管理模式的关系。最后在以上分析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现有的合资铁路运营管理模式,得出了适合我国的合资铁路运营管理模式。
周强[2](2015)在《电气化铁路新型电缆供电技术经济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我国电气化铁路的发展,我国电气化铁路电能质量问题日益突出,其中最为突出的是负序问题。既有供电系统中,列车速度和供电能力的发挥被频繁过分相过程严重制约,电分相环节已经成为我国高速重载铁路发展的技术瓶颈。本文对李群湛教授提出的新型电缆供电方案进行了原理分析及介绍,该方案取消了传统供电方式中牵引网的电分相环节,实现同相供电,牵引供电能力得到全面提升,成为高速重载铁路发展的新思路。本文首先对新型电缆供电方案结构原理进行了分析,阐述了该方案的优点与应用前景,其次对牵引变电所容量设计计算方法进行了介绍,给出了馈线电流计算方法;然后对110kV供电电缆特性进行了介绍,给出了电缆截面以及敷设方式对电缆载流量的影响;最后对主变电所结构原理进行了介绍,给出了单相组合式同相供电系统容量设计方法,对牵引变压器和同相供电装置容量设计计算方法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本文将新型电缆供电方案应用于大秦铁路,针对大秦铁路负荷特征,对牵引变电所、110kV供电电缆以及主变电所进行了设计及配置,并从外部电源投资、设备利用率、过分相装置投资、线路运量提升以及再生制动能量利用等方面出发,将新型电缆供电方案与既有供电方案做经济性对比分析,给出了新型电缆供电方案的经济性优势以及技术优势。最后,本文建立了大秦线新型电缆供电方案经济性分析的系统动力学模型,通过vensim软件进行仿真,全面、动态的对相关影响因素进行评价,通过分析仿真结果,对大秦铁路新型电缆供电方案经济性做出了评价。
张务栋,张绍飞,冯春萍,吴建藩[3](1994)在《中国和外国铁路网发展模式的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从宏观角度出发,开展中国与印度、美国、前苏联、德国铁路网发展模式的比较研究,对五国铁路网发展的背景条件、合理长度、路网组成、若干重要干线的建设、重大技术的推广、铁路建设的分区、资金和进度等问题进行了系统和深入的分析。在综述外国铁路网发展的有益经验和深刻教训的基础上,对我国铁路网发展提出了若干建议,为国家有关领导机构制订中长期铁路网发展规划提供重要参考意见。
郑军[4](2020)在《河北港口集团铁水联运信息平台设计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河北港口集团是世界最大的干散货港口运输企业之一。如何最大限度地提高货物在港口的中转效率,是提升港口吞吐量水平的关键。港口与铁路信息不对称,导致铁水联运效率低、成本高。为提高铁水联运效率和竞争力,河北港口集团通过路港人员合署办公模式,人工收集铁路与港口相关数据。然而,该种合署办公模式依赖线下业务交接,港口和铁路信息系统仍处于隔离状态。为解决该问题,本文重点研究设计河北港口集团铁水联运信息平台,对港口与铁路的联运提质增效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河北港口集团和铁路的信息共享现状为出发点,研究设计物流、信息流合一的铁水联运信息平台。首先,在研究分析港口与铁路业务流、数据流的基础上,凝练港口与铁路二者的信息共享需求。其次,重点研究河北港口集团铁水联运信息平台整体架构、平台功能、数据库设计、接口设计、数据交互标准规范,研究设计涵盖船舶预报、进出门、货物堆存、铁路运单、铁路到达确报、铁路发出确报、铁路位置等信息共享的铁水联运信息平台,实现每日交互信息存储发布、信息共享查询和交互日志统计等功能。同时,研究设计平台的拓展应用,提出河北港口集团铁水联运信息服务APP的功能与整体技术架构,以实现随时随地信息推送查询功能。最后,研究平台实施方案,包括计划保障、组织管理保障、安全实施管理保障、质量管理保障、进度管理保障和标准体系实施规划等措施。本文研究将有助于散货港口与铁路的资源共享融合,提高港口生产组织效率、增强业务衔接贯通能力,推进港口物流链矿路港航电的物流、信息流共享协同效率,进而提升以河北港口集团为重要节点的整个物流链的运行效率与质量。
刘建新,蔡久凤[5](2018)在《改革开放40年中国重载铁路的发展》文中研究说明为不断满足国民经济的发展需求,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大力发展了重载铁路运输,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在这40年里,中国重载铁路最大列车牵引重量从3500 t到3万t,重载铁路线路从既有线路扩能改造,到新建大秦铁路、包神铁路、神朔铁路、朔黄铁路,再到中国第一条30 t轴重设计标准的山西中南部铁路,直到正新建的最长运煤专线蒙华铁路,中国铁路科技人员始终秉承"交通强国、铁路先行"的理念,不断提升和优化铁路重载技术。当前,中国已经拥有了25 t、27 t轴重重载铁路的成套成熟技术和标准体系,也发展出中国特有的30 t轴重重载铁路技术。在概述世界重载铁路发展历程的基础上,论述了1980年代中国重载铁路既有线路扩能改造工程,重点介绍了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重点建设的、发挥重要作用并取得巨大成就的几条重载运输大通道;介绍了重载铁路技术面临的长期挑战;从机车、货车、轨道、控制和通信技术方面重点阐述了取得的进展和技术成就以及重载运输的国际合作交流情况和相关重大获奖成果;结合现今世界重载铁路发展趋势和中国铁路技术现状,提出了中国重载铁路发展的重点和方向:大轴重重载铁路技术、多式联运技术、重载快捷化技术和清洁化、智能化、互联互通化。
李彪[6](2018)在《大准铁路九苏木至燕庄区段运输能力分析及提升改造方案设计》文中指出大准-大秦通道是蒙西地区煤炭外运运价最低、运距最短的一条径路,极具有市场竞争力。大准铁路上、下游通道运输能力远远大于大准铁路九苏木至燕庄单线区段的运输能力,因此,九苏木至燕庄单线区段已成为大准-大秦通道煤炭外运的限制区段,存在的主要问题和薄弱环节是运输能力紧张和运输质量不高,提升大准铁路九苏木至燕庄区段通过能力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论文首先概述国内外铁路运输能力提升理论研究的成果,并介绍了运输能力提升的理论依据,总结得出铁路运输能力提升的主要方法和措施。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大准铁路九苏木至燕庄单线区段现有运输设备的基础条件和实际运输组织生产的具体情况,通过分析计算法计算其现有运输条件下大准铁路九苏木至燕庄区段的运输能力,提出大准铁路九苏木至燕庄单线区段运输能力无法满足近远期运输需求的问题。在对大准铁路九苏木至燕庄区段存在问题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一系列升级和改造有关站场、线路、机车车辆以及优化运输组织方式等提升区段运输能力的方案。同时对这些方案实施后的运输能力进行计算,发现依然无法满足大准铁路九苏木至燕庄区段的远期运输需求。最后,提出增加二线的方案且对实施该方案后提升的运输能力进行分析计算,与远期运输需求进行对比,对比结果表明,增建二线方案能有效地提高九苏木至燕庄区段的铁路运输能力并满足其远期的运输需求。论文针对大准铁路九苏木至燕庄区段进行铁路运输能力提升改造方案的分析设计,符合大准铁路九苏木至燕庄单线区段运输现状的需求,同时对类似区段及企业提升铁路运输能力具有一定借鉴作用。
叶峻青[7](2012)在《重载铁路集疏运系统协同相关问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重载铁路集疏运一体化的建立和实施,是铁路运输彻底摆脱计划经济、主动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重载铁路是大能力运输通道,两个端点的工作效率和协同能力决定整个系统的成败,尤其是现有端点为多客户和多技术作业环节的情况下,协同的重要性可见一斑。集疏运一体化是集疏运系统协同的表现形式。集疏运一体化的协同运输组织模式能在相当程度上缓解货流不均衡、列车随机到达而导致的压车压货现象。集疏运系统在发展运行过程中通过协同合作,形成拉动效应,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协同的结果使各主体获益,整体加强,共同发展。加强对重载铁路集疏运系统协同的研究,不仅对重载铁路集疏运系统的建设和运用具有指导意义,而且对既有铁路集疏运系统的建设有很强的借鉴作用,能优化铁路资源配置,显着提升铁路运输能力,对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和意义。本论文在铁道部重点项目《重载能力技术研究-大秦铁路货运组织运力配置辅助决策技术研究》的资助下,通过大量现场调研,在对重载铁路集疏运理论和实践进行总结分析的基础上,运用协同理论、运输组织理论等理论和方法对重载铁路集疏运系统协同的相关问题进行深入探讨,主要研究结论与创新点如下:(1)对重载铁路集疏运系统协同从内涵、外延、内容、层次等四个方面进行了界定。内涵就是将集、疏、运三过程视为不可分割的整体,从整体作业效率和社会效益最大化出发,统一技术作业过程、统一编制集、疏、运计划,统一组织实施的组织模式。外延包括装备协同、技术协同以及能力协同三个方面。内容包含了基本要素、作业流程、信息技术、组织管理层面、文化层面、安全层面等六方面内容。层次包含了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次。(2)在1989年~2009年我国货运量及相关数据的基础上运用多元回归预测法、灰色预测法、指数外推法对2012~2016年我国铁路煤炭运输量进行预测,在此基础上运用变权重组合预测法模型对2012~2016年我国铁路煤炭运输量进行了预测精度更高的二次预测。预测结果表明铁路煤炭运输量会持续增加,需要铁路进一步提高煤炭运输能力。(3)研究了重载铁路集疏运系统协同演化原理、环境条件和动因。重载铁路集疏运系统具备自组织发生的内、外部条件,系统要素的自组织活动是重载铁路集疏运系统实现协同的内因和决定性力量。运输效率作为序参量在重载铁路集疏运系统中取得支配地位,成为该系统内部的核心。实施集疏运一体化的协同运输组织模式,可以大大提高运输效率,因此系统发展、演化的结果就是采用集疏运一体化的协同组织模式。通过协同演化方程找到平衡点,集、疏、运三方均实现了参加协同后的效益优于不参加协同供应链时的效益。从经济、政策和技术三方面分析了重载铁路集疏运系统协同形成的环境条件。从自动力和他动力两个方面分析了重载铁路集疏运系统协同形成的动因。(4)基于故障树和模糊随机Petri网对重载铁路集疏运系统协同的可靠性进行分析。对系统协同可靠性进行描述,分析了重载铁路集疏运系统的特点和可靠性模块,为方便研究对其理想化的假设和条件限定,用故障树和模糊随机Petri网对系统协同的可靠性进行分析。(5)建立了重载铁路集、疏、运三个子系统协同指标,研究了集疏运系统协同状态评价方法。集、疏、运子系统的协同指标按固定设施、移动设备、人力资源和组织技术四类又分为数量指标和质量指标,确定功效系数评价法和隶属函数协调度判断法适用于重载铁路集疏运系统协同程度评价。(6)对大秦铁路集疏运系统能力协同采用协同度模型进行分析。大秦铁路集疏运系统现阶段能力和2012年目标匹配为优良协同;集疏运系统整体协同度较低,仅为0.61;通道运输与疏运系统能力差距较小,协同度为0.8,属优质协同;集运系统中,装车点和集运线路协同度为0.91,属优质协同,湖东站和装车区的能力协同度仅为0.51,属基本不协同:集运系统与通道运输能力协同度为0.76,属基本协同,和疏运系统能力协同度为0.61,属轻度不协同。(7)对大秦铁路集疏运系统协同可靠性采用了基于故障树和模糊随机Petri网的方法进行了分析,其协同可靠度为0.723625。在对λ和τ精确值分别取±10、±15和±20%模糊化作为其上下限时计算,系统可靠度分别为0.7218396、0.7201219、0.7166781,采用模糊随机Petri网方法分析可修系统可靠度是可行和有效的。
卫永刚[8](2019)在《朔黄铁路牵引供电系统扩容改造技术方案设计》文中研究指明朔黄铁路西起神池南站东至黄骅港站,与黄万线和黄大铁路相连,构成了我国西煤东运的第二大通道,是国家能源集团运输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朔黄铁路2017年完成煤炭运量29 194万t,2018年计划完成煤炭运量3.05亿t,2万吨重载列车按照运行图日均开行32对,远期煤炭运量稳定在4亿t。新的运输形势,朔黄铁路既有牵引供电系统面临新的挑战,有必要对牵引供电系统进行扩容改造。本文回顾了国内外电气化重载铁路的发展历程,重点介绍了大秦铁路和朔黄铁路的重载发展过程。针对朔黄铁路目前的运量,指出了既有牵引供电系统存在的过负荷、变电所功率因数过低和末端电压低等问题。然后从牵引变压器增容改造、牵引网导线更换方案、接触网改造方案、接触网施工工艺等方面详细介绍了朔黄铁路牵引供电系统扩容改造技术方案。将既有直供加回流区段的供电方式改造成AT供电方式,实现全线AT供电方式的贯通,并根据需要新增设AT所,增强了供电能力。对朔黄铁路牵引供电系统增容改造进行了电气仿真分析,从理论和实践上验证了改造方案的可行性。最后对牵引供电系统扩容改造进行了前景展望。
郭欣旺,杨磊,张克清,郜鸿,张祥[9](2014)在《“三西”地区煤炭铁路外运通道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三西"地区是我国最重要的煤炭生产基地,由于煤炭产能快速增长,运煤铁路建设相对滞后,导致该地区煤炭难以有效外运。本文从"三西"地区煤炭生产情况入手,分析了"三西"地区现有煤炭铁路外运集疏运布局及其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了"三西"地区煤炭铁路外运通道规划建设的意见和建议。
冯芬玲[10](2009)在《铁路重载运输发展动因及组织策略研究》文中指出长期以来,我国资源型货物的产地和消耗地存在地域空间的分割,使得大宗货物的运输成为铁路货物运输的重要组成部分,经济全球化的产业分工又使铁路货物运输面临新的问题。自20世纪80年代以后,我国铁路为解决日趋紧张的运量与运能的矛盾,已把发展重载运输作为加速提高输送能力的一个重要手段。目前我国铁路重载运输技术与组织已取得了一系列成果,为了进一步推动和深化发展重载运输,须系统深入地研究和总结铁路重载运输发展的对策及组织技术,以便降低运输成本、提高运输效率和服务质量,增强铁路竞争力,促进铁路运输的发展,为适应可持续发展的综合运输体系建设提供良好的基础。本论文在铁道部重点项目《重载能力技术研究——大秦线货运组织运力配置辅助决策技术研究》的资助下,通过大量现场调研和数据分析,运用经济学、管理学、运输组织等的理论与方法探索了我国铁路重载运输的发展动因、发展过程中的相关决策问题和相关运输组织问题,以期为我国发展铁路重载运输提供理论依据和方法论,重点为解决铁路重载运输组织问题提供方法和策略。主要研究工作和结论如下:(1)构建了铁路货运量预测系统动力学模型,并对截止到2017年的铁路货物发送量、周转量等进行了预测分析,模型的最大误差仅为0.7%。预测结果为截止到2017年的铁路货物发送量、周转量年均增长率分别为6.8%、7.9%,铁路运量的品类结构不会发生明显变化,煤等大宗货物仍是主要品类。(2)从宏观环境、社会福利效应、主要内因三个方面探究重载运输的发展动因。认为宏观环境决定了铁路必须发展重载运输,铁路发展重载运输是一种帕累托改进,铁路发展重载运输的主要内因是当前铁路货物运输供需特征的内在要求与铁路运输发挥自身比较优势的必然结果。(3)研究了铁路重载运输列车开行决策和运价决策问题。基于经济学理论构建了铁路重载运输规模经济度量模型,认为铁路重载列车开行条件由重载列车和普通列车的规模经济度决定;构建了基于随机货流条件下铁路货物重载列车最优比重模型,得出随机货流条件下重载列车最优比重增加或减少的幅度取决于重载列车和普通列车开行的收益率差和铁路对收益与风险的敏感值;建立了基于Pareto的铁路重载与公路货运最优比价模型,得出我国铁路重载与公路货运最优比价主要由消费者的偏好决定的。(4)提出了铁路重载运输货流和车流组织策略。主要包括铁路重载运输组织思路、集疏运一体化组织的动因、面向重载运输的货运集中化运作策略、基于SERVQUAL的铁路货物运输服务质量评价方法。认为铁路重载运输组织思路应采用市场化导向、引入电子商务技术、实现集疏运一体化组织、有利于提高运输服务质量。铁路重载运输实施集疏运一体化是铁路重载运输集疏运一体化系统协同的结果。面向重载运输的铁路货运集中化应:以信息技术为主要手段,实现“集中受理,优化装车”;以站点优化为基础;以业务流程重组为条件;以改进集疏运系统为配套措施;以提高企业产品价值为目的。面向重载运输的铁路货运集中化可采用分枢纽及区段、区域、铁路货运企业集中化三阶段运作策略。铁路货物重载运输车流组织应适时根据市场车流特征及需要,组织灵活多样的符合市场需求的列车形式。基于SERVQUAL的铁路货物运输服务质量评价方法评价结果可靠。(5)基于元胞自动机建立了铁路重载列车运行组织模拟模型,并对某区间铁路重载运输列车的有关特性和不同列车比例、平均速度、密度之间的关系进行模拟,模拟结果表明模型可靠,为当前铁路重载运输组织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6)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大秦铁路年运量4亿t重载运输货流和车流组织策略。认为大秦铁路4亿t运输组织采用集疏运一体化的组织,货流、车流组织策略为大力深化货运集中化,建立战略装车点,科学规划货流来源等策略;采用多种形式的货流与车流组织,整列回空组织,合理运用机车车辆。
二、大秦铁路全线贯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大秦铁路全线贯通(论文提纲范文)
(1)我国合资铁路运营管理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合资铁路运营的背景 |
1.1.2 研究合资铁路运营的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论文的写作思路和研究方法 |
1.3.1 论文的写作思路 |
1.3.2 论文的研究方法 |
第2章 合资铁路概况 |
2.1 合资铁路概念 |
2.2 我国合资铁路发展历程 |
2.3 我国合资铁路规模及分布 |
2.4 合资铁路为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
2.5 合资铁路与国铁运营管理的关系 |
2.6 铁路跨越式发展需要大力发展合资铁路 |
第3章 合资铁路运营管理现状 |
3.1 我国合资铁路现状运营管理模式 |
3.1.1 三茂铁路 |
3.1.2 金温铁路股份有限公司 |
3.1.3 达成铁路 |
3.1.4 广西沿海铁路股份公司 |
3.1.5 朔黄铁路 |
3.1.6 广深铁路 |
3.1.7 大秦铁路 |
3.2 我国合资铁路经营现状 |
3.2.1 资源开发型合资铁路经营现状 |
3.2.2 路网干线或重要支线的合资铁路经营现状 |
3.2.3 路网末梢合资铁路经营现状 |
3.3 合资铁路运营管理的主要薄弱环节 |
第4章 铁路调度权和清算制度对合资铁路运营的影响 |
4.1 铁路调度权对合资铁路独立运营的影响 |
4.1.1 我国铁路的调度权 |
4.1.2 调度权严重制约合资铁路独立经营 |
4.2 铁路清算制度对合资铁路运营管理的影响 |
4.3 铁路调度权和清算制度带来的利益机制对合资铁路的影响 |
4.3.1 铁路调度权和清算制度带来的利益机制 |
4.3.2 国铁内部利益机制制约了合资铁路经营管理 |
4.3.3 国铁内部利益机制制约了投资者参与合资铁路的热情 |
4.4 铁路体制改革改革现有铁路调度权和清算制度的可能性 |
4.4.1 铁路体制改革主要内容和取得的进展 |
4.4.2 铁路调度权必须高度集中和统一 |
4.4.3 铁路体制改革难改对合资铁路的清算制度 |
第5章 资本结构与合资铁路运营管理 |
5.1 现行合资铁路资本结构及存在的问题 |
5.1.1 现行合资铁路公司资本结构 |
5.1.2 现有合资铁路资本结构存在的问题 |
5.2 资本结构与合资铁路运营管理模式 |
5.2.1 合理资本结构需要提高权益资金比重 |
5.2.2 实施合资铁路投资主体多元化 |
5.2.3 资本结构需要合理考虑我国铁路路情 |
第6章 合资铁路合理的运营管理模式 |
6.1 合资铁路运营管理模式分析 |
6.1.1 自管自营的运营管理模式 |
6.1.2 联合经营模式 |
6.1.3 承包经营 |
6.1.4 运营管理模式的综合分析 |
6.2 合理的运营模式为合资铁路创造有利的运营条件 |
6.2.1 合资铁路现有管理模式不能创造有利的运营条件 |
6.2.2 合理的运营模式为合资铁路创造有利的运营条件 |
6.3 合理的运营模式能够有效发挥合资铁路运力资源优势 |
6.3.1 我国铁路运力资源紧张 |
6.3.2 合理的运营模式能够有效发挥合资铁路运力资源优势 |
6.4 合资铁路发展需要的运营管理模式 |
研究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2)电气化铁路新型电缆供电技术经济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新型电缆供电方案及原理分析 |
2.1 既有牵引供电系统结构及其特点 |
2.1.1 既有牵引供电系统结构 |
2.1.2 牵引网供电方式 |
2.1.3 现有牵引供电系统存在的问题 |
2.2 电气化铁路新型电缆牵引供电系统结构 |
2.2.1 主变电所结构 |
2.2.2 沿线电力电缆敷设 |
2.2.3 沿线牵引变电所和牵引网结构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新型电缆供电方案设备容量计算及其配置优化 |
3.1 沿线牵引变压器容量设计方法 |
3.1.1 馈线电流计算 |
3.1.2 牵引变压器容量设计 |
3.2 供电电缆配置 |
3.2.1 电缆的选型 |
3.2.2 电缆保护套的接地 |
3.2.3 电缆末端电压补偿 |
3.3 主变电所设计及容量配置 |
3.4 新型电缆供电方案供电可靠性优化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新型电缆供电方案设计示例及其经济性分析 |
4.1 新型电缆供电方案设计 |
4.1.1 主变电所容量设计及配置 |
4.1.2 110kV供电电缆配置 |
4.1.3 牵引变电所容量设计及配置 |
4.2 新型电缆供电方案经济性分析 |
4.2.1 经济性评价指标 |
4.2.2 一次性投资成本 |
4.2.3 新型电缆供电方案和既有供电方案经济性对比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新型电缆供电方案经济性评估系统动力学模型 |
5.1 系统动力学理论 |
5.1.1 因果关系 |
5.1.2 系统结构 |
5.1.3 系统动力学模型建立流程 |
5.2 新型电缆供电方案经济性分析系统动力学评价模型 |
5.2.1 模型评价指标 |
5.2.2 模型边界条件 |
5.2.3 新型电缆供电方案因果关系 |
5.2.4 新型电缆供电方案经济性分析的系统动力学模型 |
5.3 系统动力学仿真结果分析 |
5.4 大秦铁路新型电缆供电系统接入500kV系统经济性浅析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4)河北港口集团铁水联运信息平台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思路 |
第2章 相关基础理论 |
2.1 铁水联运概述 |
2.1.1 铁水联运构成主体 |
2.1.2 铁水联运主要运输方式 |
2.2 信息平台概述 |
2.2.1 信息资源 |
2.2.2 信息交换 |
2.2.3 信息平台 |
2.3 铁水联运信息平台技术模型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河北港口集团铁水联运信息平台需求分析 |
3.1 河北港口集团铁水联运现状 |
3.1.1 河北港口集团基本情况 |
3.1.2 河北港口集团集疏运铁路资源 |
3.1.3 河北港口集团物流通道 |
3.2 河北港口集团铁水联运业务及问题 |
3.2.1 河北港口集团与铁路联运主要业务 |
3.2.2 河北港口集团与铁路联运业务流程分析 |
3.2.3 河北港口集团与铁路联运业务现状及存在问题 |
3.3 河北港口集团铁水联运数据需求分析 |
3.3.1 港口对铁路的数据需求 |
3.3.2 铁路对港口的数据需求 |
3.3.3 铁水联运数据交换流程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河北港口集团铁水联运信息平台设计 |
4.1 河北港口集团铁水联运信息平台设计原则与目的 |
4.2 河北港口集团铁水联运信息平台详细设计 |
4.2.1 平台整体架构设计 |
4.2.2 平台总体功能设计 |
4.2.3 平台关键技术分析 |
4.2.4 平台数据库设计 |
4.2.5 平台接口设计 |
4.3 河北港口集团铁水联运信息互联报文规范 |
4.4 河北港口集团铁水联运信息平台移动端设计 |
4.4.1 APP概述 |
4.4.2 河北港口集团铁水联运信息服务APP功能设计 |
4.4.3 铁水联运信息服务APP整体架构设计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河北港口集团铁水联运信息平台实施保障措施 |
5.1 河北港口集团铁水联运信息平台组织保障措施 |
5.1.1 河北港口集团铁水联运信息平台实施计划 |
5.1.2 河北港口集团铁水联运信息平台组织管理 |
5.2 河北港口集团铁水联运信息平台安全保障措施 |
5.2.1 平台信息安全体系 |
5.2.2 用户信息安全措施 |
5.2.3 管理制度级安全措施 |
5.3 河北港口集团铁水联运信息平台质量保障措施 |
5.4 河北港口集团铁水联运信息平台进度管理实施保障措施 |
5.5 河北港口集团铁水联运信息平台标准体系实施规划 |
5.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5)改革开放40年中国重载铁路的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一、概述 |
二、重载铁路的发展 |
(一) 既有线扩能改造和前期技术储备 |
(二) 西煤东运重载运输通道 |
1. 第一条北通道———大秦铁路 |
2. 第二条北通道———包神—神朔—朔黄铁路 |
3. 中南通道———山西中南部铁路 |
(三) 北煤南运重载运输通道———蒙华铁路 |
三、重载铁路的进步 |
(一) 重载铁路的技术挑战 |
1. 轮轨磨耗 |
2. 线路基础结构损伤 |
3. 长大重载列车纵向冲动 |
(二) 重载铁路的技术进步 |
1. 大轴重电力机车技术 |
2. 大轴重货车技术 |
3. 新型重载轨道结构 |
4. 网络化无线同步控制技术 |
5. 第四代宽带通信技术 |
(三) 运输管理组织水平的进步 |
(四) 《重载铁路设计规范》的出台 |
四、合作交流和重大成果 |
(一) 重载铁路的国际交流与合作 |
(二) 与重载铁路相关的重大获奖成果 |
五、重载铁路的展望 |
(一) 发展重点 |
1. 大轴重重载铁路技术进一步研究 |
2. 多式联运技术 |
3. 重载快捷化技术 |
(二) 发展方向 |
1. 清洁化发展 |
2. 智能化发展 |
3. 互联互通化发展 |
六、结语 |
(6)大准铁路九苏木至燕庄区段运输能力分析及提升改造方案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铁路运输能力研究现状 |
1.3.1 国内铁路运输能力研究现状 |
1.3.2 国外铁路运输能力研究现状 |
1.4 研究思路及方法 |
1.5 论文结构 |
1.6 本章小结 |
2 相关基础理论 |
2.1 铁路运输的特点及其组织方式 |
2.1.1 铁路运输的特点 |
2.1.2 铁路运输组织 |
2.2 铁路运输能力的涵义 |
2.2.1 铁路运输能力 |
2.2.2 铁路通过能力 |
2.2.3 铁路输送能力 |
2.3 铁路运输能力计算 |
2.4 铁路运输能力提升措施 |
2.4.1 影响铁路运输能力的因素 |
2.4.2 提升铁路运输能力措施 |
2.5 本章小节 |
3 大准铁路九苏木至燕庄段运输能力现状分析与计算 |
3.1 九苏木至燕庄段主要技术设备概况 |
3.1.1 车站基本概况 |
3.1.2 线路 |
3.1.3 轨道 |
3.1.4 路基 |
3.1.5 电气化 |
3.1.6 机务、车辆 |
3.1.7 通信、信号 |
3.1.8 电力 |
3.2 九苏木至燕庄区段现有运输能力的分析计算 |
3.2.1 各个车站通过能力计算 |
3.2.2 区间通过能力计算 |
3.2.3 整体运输能力分析 |
3.3 九苏木至燕庄区段近远期运输需求分析 |
3.3.1 地方运量需求分析 |
3.3.2 通过运量需求分析 |
3.3.3 区段货流密度需求分析 |
3.4 九苏木至燕庄区段现有设备和运输组织存在的问题分析 |
3.4.1 现有设备对运输能力的影响 |
3.4.2 运输组织方式存在的问题 |
3.5 本章小结 |
4 近期九苏木至燕庄区段运输能力的提升改造方案设计 |
4.1 近期运输能力提升的措施 |
4.2 运输设备改造方案 |
4.2.1 车站现有设备改造方案 |
4.2.2 线路现有设备改造方案 |
4.2.3 机车车辆及有关设备改造方案 |
4.2.4 改造方案提升运输能力的效果 |
4.3 运输组织方式改造方案 |
4.3.1 行车闭塞方式升级改造 |
4.3.2 增加列车编组 |
4.3.3 加强运输组织管理 |
4.3.4 优化方案提升运输能力的计算 |
4.4 本章小节 |
5 远期九苏木至燕庄区段运能方案设计 |
5.1 增建二线方案的提出 |
5.2 增建二线方案主要技术标准的确定 |
5.3 增建二线左、右侧的选择 |
5.4 增建二线路线选择概况 |
5.5 增建二线后运输能力提升计算分析 |
5.5.1 各个区间通过能力计算 |
5.5.2 整体运输能力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7)重载铁路集疏运系统协同相关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重载运输发展概况 |
1.2.1 国外发展概况 |
1.2.2 国内发展概况 |
1.3 国内外重载铁路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主要研究内容和基本思路 |
1.4.1 主要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重载铁路集疏运系统相关概念 |
2.1 重载铁路运输组织 |
2.1.1 重载铁路运输概念 |
2.1.2 重载铁路运输模式分析 |
2.1.3 重载铁路集疏运系统一体化运输组织 |
2.2 系统协同概念 |
2.2.1 协同学 |
2.2.2 系统论 |
2.2.3 和谐理论 |
2.3 重载铁路集疏运系统协同的界定 |
2.3.1 内涵 |
2.3.2 外延 |
2.3.3 内容 |
2.3.4 层次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铁路煤炭运量预测 |
3.1 综述 |
3.2 运量预测基本理论 |
3.2.1 多元回归分析 |
3.2.2 指数曲线外推预测法 |
3.2.3 灰色系统理论 |
3.2.4 组合预测权重的确定 |
3.3 算例分析 |
3.3.1 多元线性回归模型 |
3.3.2 铁路货运量GM(1,N)预测 |
3.3.3 铁路货运量指数外推法预测 |
3.3.4 变权重组合预测模型预测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重载铁路集疏运系统协同形成机理 |
4.1 系统协同演化原理 |
4.1.1 自组织性 |
4.1.2 支配原理 |
4.1.3 演化方程 |
4.2 系统协同环境条件 |
4.2.1 经济环境 |
4.2.2 政策环境 |
4.2.3 技术环境 |
4.3 系统协同动因 |
4.3.1 系统协同自动力 |
4.3.2 系统协同他动力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重载铁路集疏运系统协同可靠性分析 |
5.1 综述 |
5.2 可靠性研究基本方法 |
5.2.1 常用可靠性指标 |
5.2.2 可靠性分析方法 |
5.3 基于故障树与模糊随机PETRI网的系统可靠性分析 |
5.3.1 故障树 |
5.3.2 随机Petri网 |
5.3.3 基于故障树的随机Petri网建模 |
5.3.4 模糊随机Petri网 |
5.4 重载铁路集疏运系统协同可靠性描述 |
5.4.1 系统协同可靠性的定义 |
5.4.2 系统可靠性模块 |
5.4.3 研究的假设与条件 |
5.5 基于故障树与模糊随机PETRI网的重载铁路集疏运系统协同可靠性分析 |
5.5.1 系统协同可靠性故障树模型 |
5.5.2 系统故障模块的随机Petri网建模 |
5.5.3 故障模块随机Petri网建模状态分析 |
5.5.4 系统协同可靠性求解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重载铁路集疏运系统协同评价指标体系和方法 |
6.1 系统协同指标体系 |
6.1.1 指标体系的建立思路 |
6.1.2 集疏运系统协同的评价内容 |
6.2 系统协同指标体系建立的原则 |
6.3 集运子系统协同指标 |
6.3.1 固定设施指标 |
6.3.2 装车设备指标 |
6.3.3 人力资源指标 |
6.3.4 组织技术指标 |
6.4 通道子系统协同指标 |
6.4.1 固定设施指标 |
6.4.2 移动设备指标 |
6.4.3 人力资源指标 |
6.4.4 运输组织技术指标 |
6.5 疏运子系统协同指标 |
6.5.1 固定设施指标 |
6.5.2 移动设备指标 |
6.5.3 人力资源指标 |
6.5.4 组织技术指标 |
6.6 集疏运系统协同状态评价方法 |
6.6.1 区间值判断法 |
6.6.2 功效系数评价法 |
6.6.3 隶属函数协调度判断法 |
6.6.4 适用方法 |
6.7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大秦铁路集疏运系统协同实证分析 |
7.1 概况 |
7.1.1 大秦铁路集疏运系统的发展历程 |
7.1.2 大秦铁路集疏运系统的现状 |
7.2 大秦铁路集疏运系统能力协同分析 |
7.2.1 集运系统能力 |
7.2.2 通道系统能力 |
7.2.3 疏运系统能力 |
7.2.4 集疏运系统能力协同 |
7.3 大秦铁路集疏运系统协同可靠性分析 |
7.3.1 大秦铁路集疏运系统故障树 |
7.3.2 基于模糊随机Petri网的大秦铁路集疏运系统可靠性 |
7.3.3 结果分析 |
7.4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主要研究结论与展望 |
8.1 论文主要研究结论 |
8.2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
(8)朔黄铁路牵引供电系统扩容改造技术方案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课题研究背景与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 |
第二章 朔黄铁路牵引供电系统扩容改造电气参数计算 |
2.1 朔黄铁路概况 |
2.1.1 朔黄铁路基本资料 |
2.1.2 主要技术标准 |
2.1.3 机务设备情况 |
2.2 牵引供电电气参数计算 |
2.2.1 供电量计算 |
2.2.2 变电所变压器容量计算 |
2.2.3 牵引网末端电压水平 |
2.3 接触网参数计算 |
2.3.1 接触网简介 |
2.3.2 接触网负载计算 |
2.3.3 接触网载流能力计算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朔黄铁路牵引供电系统扩容改造技术方案 |
3.1 既有牵引供电系统设备状况介绍 |
3.1.1 既有牵引供电系统设备改造情况 |
3.1.2 既有牵引变电所 |
3.1.3 分区所、开闭所 |
3.1.4 接触网运行现状 |
3.2 牵引变压器增容改造 |
3.2.1 牵引变压器类型 |
3.2.2 牵引变压器安装容量确定条件 |
3.2.3 牵引变压器计算容量、校核容量 |
3.2.4 牵引变压器安装容量 |
3.2.5 自耦变压器安装容量 |
3.3 牵引网导线更换方案 |
3.3.1 牵引网导线现状 |
3.3.2 牵引网导线更换方案 |
3.4 接触网改造方案 |
3.4.1 沿线主要工点 |
3.4.2 接触网改造主要工程内容 |
3.4.3 接触网悬挂类型 |
3.4.4 线材选择 |
3.4.5 主要技术数据 |
3.4.6 接触网承导线施工方案 |
3.5 朔黄铁路扩容项目接触网施工安装图 |
3.6 朔黄铁路扩容项目接触网施工工艺 |
3.6.1 零件 |
3.6.2 拉线安装 |
3.6.3 定位器及定位装置 |
3.6.4 承力索、接触线架设 |
3.6.5 吊弦安装 |
3.6.6 接触悬挂 |
3.6.7 补偿装置安装 |
3.6.8 电连接 |
3.6.9 分相绝缘器 |
3.6.10 分段绝缘器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朔黄铁路牵引供电系统扩容改造仿真分析 |
4.1 朔黄铁路复线AT供电方式电气图 |
4.2 朔黄铁路牵引供电系统扩容改造仿真模型 |
4.3 空载情况下的仿真分析 |
4.4 HXD1 电气参数仿真电路图 |
4.5 有载情况下的仿真分析 |
4.6 朔黄铁路牵引供电系统扩容改造方案效果分析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改造方案中采用的新技术 |
5.1 新型紧固件的应用 |
5.2 变电所智能巡检系统的应用 |
5.2.1 变电所巡检机器人的整体结构 |
5.2.2 变电所巡检机器人的功能实现 |
5.2.3 变电所巡检机器人的应用前景 |
5.3 牵引供电6C系统的应用 |
5.3.1 C系统简介 |
5.3.2 6C系统的重要意义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9)“三西”地区煤炭铁路外运通道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三西”地区煤炭生产和外运状况 |
2“三西”地区煤炭铁路外运通道现状 |
2.1“三西”地区煤炭铁路运输总体布局 |
2.2“三西”地区煤炭铁路外运集疏运布局 |
2.2.1 横向通路布局 |
2.2.2 纵向通路布局 |
3“三西”地区煤炭铁路外运通道存在问题 |
3.1 三大横向通路总体运力严重不足 |
3.1.1 大秦铁路运力不足 |
3.1.2 蒙冀、山西中南部铁路煤运通道尚未建成 |
3.2 五大纵向通路完善布局尚未形成 |
4“三西”地区煤炭铁路外运通道规划建设的建议 |
4.1 不断完善三大横向运煤通路布局 |
4.2 加快形成五大纵向运煤通路布局 |
4.3 建立多层次一体化集疏运系统 |
(10)铁路重载运输发展动因及组织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铁路重载运输发展现状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铁路货运量预测与分析 |
2.1 铁路货运量现状 |
2.2 铁路货运量预测系统动力学模型 |
2.2.1 铁路货运量系统分析 |
2.2.2 系统因果关系分析 |
2.2.3 模型的构建 |
2.3 仿真结果及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铁路重载运输发展动因分析 |
3.1 铁路重载运输宏观环境PEST分析 |
3.1.1 宏观环境PEST分析 |
3.1.2 PEST战略目标 |
3.2 发展铁路重载运输是一种帕累托改进 |
3.2.1 铁路重载运输的货运需求与供给分析 |
3.2.2 铁路重载运输社会福利效应分析 |
3.2.3 结论 |
3.3 重载运输发展的内在动因 |
3.3.1 重载运输是铁路发挥其比较优势的必然结果 |
3.3.2 重载运输是当前铁路供需特征的内在要求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铁路重载运输列车开行决策和运价决策问题分析 |
4.1 货运专线和客货共线重载运输共同发展模式 |
4.2 基于规模经济的铁路重载列车开行条件分析 |
4.2.1 分析理论基础 |
4.2.2 重载运输组织的规模经济性分析模型 |
4.2.3 重载列车开行条件 |
4.3 随机货流条件下铁路货运重载列车最优比重 |
4.3.1 随机货流条件下货物列车开行的风险与收益分析 |
4.3.2 风险最小化状态下模型与求解 |
4.3.3 效用最大化状态下模型与求解 |
4.3.4 结论 |
4.4 基于PARETO的我国铁路重载与公路货运最优比价 |
4.4.1 公路、铁路合理比价模型 |
4.4.2 当消费者偏好发生变动时的最优比价 |
4.4.3 结论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铁路重载运输货流和车流组织策略 |
5.1 铁路重载运输组织思路 |
5.1.1 市场化导向 |
5.1.2 引入电子商务技术 |
5.1.3 集疏运一体化组织 |
5.1.4 有利于运输服务质量的改善 |
5.2 面向重载运输的货运集中化策略 |
5.2.1 面向重载运输的铁路货运集中化目标 |
5.2.2 面向重载运输的铁路货运集中化运作原则与思路 |
5.2.3 面向重载运输的铁路货运集中化运作步骤 |
5.2.4 结论 |
5.3 铁路重载运输车流组织基本方法 |
5.3.1 "固定车底"的循环运输组织 |
5.3.2 "重来重去"运输组织 |
5.3.3 装车地大宗货物直达列车组织 |
5.3.4 重载班列运输组织 |
5.4 基于SERVQUAL的铁路货物运输服务质量评价方法 |
5.4.1 铁路货运服务质量SERVQUAL评价模型 |
5.4.2 案例 |
5.4.3 结论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基于元胞自动机的重载列车运行过程模拟与分析 |
6.1 元胞自动机模型 |
6.1.1 元胞自动机的构成 |
6.1.2 NaSch元胞自动机模型 |
6.2 铁路重载运输元胞自动机模型 |
6.2.1 四显示固定闭塞系统的元胞自动机模型 |
6.2.2 某区间铁路重载运输元胞自动机模型 |
6.3 某区间铁路重载列车运行模拟 |
6.3.1 不同发车方式列车运行时空图及线路运行时间 |
6.3.2 发车时间间隔与列车平均延误时间的关系 |
6.3.3 列车速度—时间图的分析 |
6.3.4 不同列车混跑比例与列车运行时间关系 |
6.3.5 到发线数量及停站时间对列车运行的影响 |
6.4 某区间铁路重载列车比例、速度、密度模拟 |
6.4.1 停站时间间隔与密度关系 |
6.4.2 停站时间间隔与列车平均运行速度关系 |
6.4.3 1万t列车比例与平均运行速度、密度之间的关系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案例分析——大秦铁路4亿t重载运输组织策略 |
7.1 案例背景 |
7.2 大秦重载运输SWOT分析及4亿t重载运输组织面临的主要问题 |
7.2.1 大秦重载运输SWOT分析 |
7.2.2 大秦货物运输战略选择 |
7.2.3 大秦铁路4亿t重载运输组织面临的主要问题 |
7.3 重载运输列车组织方案 |
7.3.1 列车开行对数及通过能力利用 |
7.3.2 多种形式的货流与车流组织模式和货流来源规划 |
7.3.3 重车流组织及去向 |
7.3.4 空车组织模式和方案 |
7.3.5 小结 |
7.4 机车车辆运用组织 |
7.4.1 机车运用组织 |
7.4.2 车辆运用组织 |
7.5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主要研究结论与展望 |
8.1 论文研究的主要结论 |
8.2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
四、大秦铁路全线贯通(论文参考文献)
- [1]我国合资铁路运营管理模式研究[D]. 徐红梅. 西南交通大学, 2007(04)
- [2]电气化铁路新型电缆供电技术经济性研究[D]. 周强. 西南交通大学, 2015(01)
- [3]中国和外国铁路网发展模式的比较研究[J]. 张务栋,张绍飞,冯春萍,吴建藩. 世界地理研究, 1994(02)
- [4]河北港口集团铁水联运信息平台设计研究[D]. 郑军. 燕山大学, 2020(01)
- [5]改革开放40年中国重载铁路的发展[J]. 刘建新,蔡久凤. 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6)
- [6]大准铁路九苏木至燕庄区段运输能力分析及提升改造方案设计[D]. 李彪. 兰州交通大学, 2018(03)
- [7]重载铁路集疏运系统协同相关问题研究[D]. 叶峻青. 中南大学, 2012(02)
- [8]朔黄铁路牵引供电系统扩容改造技术方案设计[D]. 卫永刚. 石家庄铁道大学, 2019(03)
- [9]“三西”地区煤炭铁路外运通道研究[J]. 郭欣旺,杨磊,张克清,郜鸿,张祥. 中国煤炭, 2014(12)
- [10]铁路重载运输发展动因及组织策略研究[D]. 冯芬玲. 中南大学, 200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