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农业做好地图编制工作

服务农业做好地图编制工作

一、为农业服务 搞好编图工作(论文文献综述)

周新年[1](2018)在《顺德地方社会与集体空间研究》文中指出中国的地方社会不同于西方的公民社会。公民社会概念18世纪才产生,来自于欧洲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国家形成的历史经验,强调下层社会积极限制上层的国家权力的过程,社会精英、市场原则、公共舆论起关键的作用[1]。黑格尔认为中国由“一种终古如此的固定的东西代替了一种真正的历史的东西”,中国的历史是静止的,中国的社会“客观存在与主观运动缺乏一种对峙”[2],乃至于认为中国是一个没有社会的国家[3]。这其实都是基于公民社会的视角。但孔飞力(Philip Alden Kuhn)认为公民社会只是一个理论“模式”,并非在西方真正出现过[4]。中国传统的王朝国家及近现代的国家,其社会不同于西方公民社会基于法的关系的普遍一致性,而在于自然和传统关系的地方性。本论文地方社会强调的是在国家的权力下,通过横向联系而自发形成的社会组织过程。顺德作为一个地处珠江三角洲中心(新老三角洲的结合部)、因境内发生惊动明王朝的“黄萧养起义”而在明中期设立的县级地域,经历了近600年的历史。在此过程中,顺德的地域社会先后创造了历史性的变革:在明清时期,同西、北江三角洲自然环境变迁(主要是洪水与沙田的淤涨)的适应、改造和利用过程中,形成了地域性的农业生产模式——桑基鱼塘等基塘农业;在晚清,因中法战争而组织的顺德地方团练发展成为领导广东省团练的领导机构;在清末,又成为中国工业近代化的先发地域;1970年代末开始,在改革开放过程中率先成为乡村工业化和“自下而上”城镇化的典型地域。顺德的地方社会中是否存在一种内生的地域社会力量在起作用?本论文对顺德地方社会的历史考察,通过顺德地方社会集体空间的形成来尝试作出回答。论文分析了顺德自然和社会环境变迁中的几类关键性的要素:堤围等水利设施、宗族、乡村墟市、社与村庙的民间信仰等地方社会要素;以及明清的里甲与保甲、清末与民国的地方自治、建国后的乡村集体化、改革开放后推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等帝制时期和近现代国家的制度要素;明清时期的基塘农业、乡村手工业、原工业化、近代工业化、全球化时代的工业化等经济要素。通过这些地方社会及国家层面关键制度要素的互动,总结出顺德乡村社会水利、墟市、信仰、产业等集体空间及其内部的权力(支配)、资源(资本)的积累和集中机制,以及地方习惯、地方文化的地域特征和乡村公共品的供应机制,并进一步尝试构建社会空间的分析框架——以集体空间为核心的地方社会空间与国家政治空间的尺度互动。通过此分析框架,来检讨在资本全球化的背景下顺德(政府的和乡村的)空间行为的得失。论文的结构共分九章:第一章,分析研究的背景,提出研究的问题,确定研究的对象、范围,界定关键概念,运用的研究方法,简述论文的结构。第二章,通过梳理社会空间基础理论、中国乡村社会研究的主要范式及相关研究成果,提出地方社会集体空间的理论分析框架,及集体空间权力、资源积累和集中机制与城市化和全球化研究领域的理论衔接。第三章,重点对顺德地域自然环境变化进行历史分析,围绕以堤围、闸窦、沙田围筑等水利公共产品供给的集体行动机制,总结自明至建国以来水利建设的历史谱系:村庄的简易村围——防护田土的挡水堤——合围的堤围——跨村的联围、闸窦、排涝等综合水利系统——地域性大联围,并分析在乡村地域社会内部的水利组织形成过程中,集体空间中不同主体的利益冲突与协作对乡村聚落空间产生的深刻影响。人与自然的互动推进了水利社区的形成,并对顺德社会空间的演变形成空间的反作用机制(由非精确的自然领地边界向清晰的产权边界转化)。水利集体空间中权力、资源积累和集中机制的形成过程表征了水利公共产品与水利地域社会规则形成的过程。第四、五章,通过分析珠江三角洲区域及顺德民间信仰的发展过程,分析地方社会民间信仰的历史特征。重点分析:不同神灵的地域分布反映了乡村社会内部和外部自然环境特征;通过里社制度、宗族制度对村庙的影响,考察国家礼制、宗族组织对民间信仰的双向互动关系;对乡村聚落社、村庙、不同类型祭祀圈和信仰活动圈的考察,得出顺德的社会空间的丰富性和复杂性。民间信仰通过神灵的设立和祭祀仪式等实现乡村社会权力、资源的积累和集中机制,在整合地域内的不同社群、应对水灾和匪患、促进聚落共同体及跨村联盟的形成、影响墟市的演化及地域精神的形成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在传统乡村社会里,神的存在就是树立了韦伯所说的卡里斯马(charisma),是建构乡村社会秩序及社会空间的权威之隐喻。民间信仰是顺德地方社会最为突出的特征,是所有社会活动的纽带。第六章,重点考察乡村“市”和周期性“墟”形成的历史过程,分析影响“墟”与“市”的转化因素。通过对不同历史时段墟市的管理机制,墟市与水网、宗族、村庙的关系,以及原工业化和近代工业化对促进墟市性质改变的综合分析,总结乡村墟市所构成的市场交易空间的历史演变。顺德乡村墟市市场圈的形成,推动乡村以人际社会交往为主向跨村落的地域经济交往活动的转化。墟市集体空间的出现,从满足日常生活的服务演变到促进乡村地域经济的分工。明清顺德乡村“墟”与“市”角色的转化,先后经历了“早晚市和日墟——周期性旬墟和固定市——专业性墟和专业性市——商业性市和周期性墟”的历史谱系,实际代表了乡村地方社会经济交往活动中消费和生产的主导地位的变化。论文通过对顺德乡村墟市进行分类、发展演变及墟市竞争与冲突的历史考察,分析乡村墟市演化过程中权力、资源积累与集中机制的变化,认为乡村墟市的不断升级与墟市封建性不断减弱是一个相互关联的过程。专业性墟市向近代市镇的演化,权力集中机制是必要条件,由此产生墟市资源的集中机制共同主导了顺德墟市的市镇化过程。第七章,重点考察不同历史时段关键性制度对乡村地方社会的影响,及乡村地方社会如何主动适应和建构集体空间的机制。即从国家在场的视角,考察乡村社会集体空间的权力、资源的积累和集中机制,得出:(1)明朝里甲制重点以黄册的人户为管理对象,促进了乡村聚落认同的形成;清朝图甲制以土地管理为主,促进了乡村社会内部自我管理机制的形成和走向成熟。(2)通过对明清的卫所、巡检司、保甲、乡约、公约等国家在地方的军事或安全控制体系、村落自我防卫体系的考察,探求跨自然村地域社会的形成路径。(3)清末至民国的地方自治,第一次将乡村社会从韦伯所说的实质理性(Substantive Rationality)或价值理性(Value Rationality)引向形式理性(Formal Rationality)或工具理性(Instrumental Rationality),乡村社会由地方习俗推动的自组织向被制度所建构转化。(4)建国后,经历土地改革、农业合作化等社会主义改造、人民公社制度、改革开放后政策的不断调整,顺德的社会空间经历了制度性的变革:土地改革时期,消灭了封建土地所有制,乡村社会通过农会和区代表大会确立了县下的区和乡准行政机构,乡村第一次被行政化;农业合作化时期,高级社使乡村第一次进行集体大生产和实施社会主义公有化体制;人民公社时期,先后经历人民公社、生产大队、生产队为核算单位的转变,乡村地域社会的内部组织单元,最终被生产队生产组织所重组;改革开放后,乡村经过短暂的自治后,通过“再集体化”再次被纳入行政的管控之下,农村股份合作社及村委会最终在管理区层次上的成立使乡村通过“再集体化”转化为经济性为主的自治组织,乡村社会再次面临整合。制度化的空间区划对乡村社会空间是刚性的规束和重组,但乡村社会内部在政社分离后,其地域的自组织性再度起到关键作用。如改革开放后的1990年代村庙重建高潮、乡村经济合作组织的设立、宗族活动的重新加强等等,社会空间再次逐步获得自主性。第八章,重点考察了顺德基塘农业促进的农业商品化、手工业与原工业化、社队企业与乡镇企业、乡村工业化的过程,认为顺德地方社会的集体空间促进了农业商品化、原工业化及工业化过程中诱致性制度变迁和强制性制度变迁的实现,最终经历漫长的时段完成了工业化进程。主要内容包括:1、顺德基塘农业的出现与自然环境的变化(洪水危害增加)、应对洪水威胁而采取的水利设施建设之间的关系,在明中期开始蚕丝国际贸易的拉动下,最终促使顺德乡村手工业进入原工业化过程;2、清末引进机器缫丝业,引起农业生产方式的变革和乡村社会的冲突,改变了地域社会的诸多因素,引起农业工业化的进程加快、乡村墟市的专业化、工商业资本的出现等,从原工业化走上近代工业化;3、建国后,进入社会主义公有制,原有的民族工业和手工业分别纳入到国家工业体系和人民公社的农业生产体系。顺德的基塘经济作物体系为人民公社的社队企业的发展准备了与以粮食作物为主地域不同的社会经济环境,社队企业得到较好发展,进而为顺德在改革开放后乡镇企业得到快速发展准备了坚实基础;3、1992年顺德推进产权改革和城乡一体化策略,使得乡镇企业的发展获得新的机遇,但也同时留下了产业层次不高和土地粗放利用的后果。顺德乡村集体组织在改革的初期积极投资乡镇企业,为农村工业化打下了基础;产权体制改革后,逐步演变成为集体资产的管理平台,乡村集体失去经济的活力。改革开放后,乡村社会在参与工业化的进程中,出现分化——一部分在工业化过程中成为改革的“赢家”,而一部分成为“输家”,其实质就是集体组织“再集体化”过程的差异。总结改革开放后,顺德不同乡村工业化的差异,得出集体组织在工业化过程中的巨大作用:集体组织强的,工业化的进程更为顺利;而弱的乡村,基本维持农业生产的局面。从一个层面来看,就是集体空间的权力、资源积累和集中的差异,决定了乡村工业化的成功与否,也决定了其发展的路径。第九章,通过对前几章的内容进行总结,进一步阐释地方社会集体空间的分析框架,并由此总结顺德改革开放后空间政策的得失,提出乡村社会空间发展的建议。

周炎[2](2018)在《顾震潮学术道路及其思想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现代气象事业的快速发展离不开老一辈气象学家的努力与奋斗,尤其是在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气象学家,顾震潮(1920-1976),上海人,作为中国着名的气象学家,就曾对新中国气象事业的建设做出过重要贡献。顾震潮是新中国最早一批留学归国的气象学者,他也曾多次跨气象领域开展科研工作,填补了我国气象领域的多个空白点,包括数值天气预报、云物理和人工影响天气、雷电物理等,为我国气象事业的蓬勃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本文以顾震潮的求学经历、工作经历为主线,通过档案、文献系统梳理其成长环境、教育环境对顾震潮从事气象学研究的影响,从中找出他人生重要转折点的内在和外在因素。其中,对于顾震潮放弃国外博士学位回国参与气象建设的缘由做出了细致分析,从他政治思想的转变、个人爱国主义的情怀和国内气象发展的需要三方面出发。本文也对其工作经历进行了详细梳理,从事工作以后,顾震潮曾任“联心”主任、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大气物理研究所所长,研究领域也从天气预报转向数值再转向云物理。针对这段工作经历和气象贡献的梳理,既理清了顾震潮气象学术路线的轨迹,又还原了这些气象学科的发展历程,对于后人研究气象学科的发展脉络提供了便利。在对顾震潮学术贡献的梳理过程中,还着重的对他研究的各个领域的成果进行总结,从时间、贡献的角度论证了顾震潮作为数值预报开拓者的地位,并分析其着作《云雾物理基础》的学术价值。顾震潮凭借着自身良好的素质,在新中国气象科学的发展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在我国的气象科学从表象的、统计的研究转变为通过实验验证机理的科学研究的过程中做出了巨大的推动作用。针对于顾震潮学术路线的分析得出,科学家的学术成功并不是偶然的。各个研究领域的发展,受到了时代背景、国家政策、个人因素的多方面影响。尤其是在学科转变的时期是最为明显的,顾震潮只是50年代到60年代中学术路线最有特点的科学家之一,但是造成其学术道路变化的因素对于同时期的科学家的研究是具有借鉴意义的。所以,本文针对各个时期的影响因素进行系统的分析与整理。此外,顾震潮是一位学术高产的气象学家,他对我国的气象科学的发展和中国特色气象研究有着自己独特的见解,时至今日有些思想理论还指导着我国现代气象科学的发展。在气象交流方面的推动,顾震潮积极推动对外的学术交流,大大的提升了我国在气象领域的学术影响力。文章最后讨论了顾震潮的气象教育贡献,分析总结了他的气象教育理念,这对于我国现代气象人才的培养是有现实意义的。

胡晓亮[3](2017)在《上海第二次工业改组与工业结构调整》文中指出近代上海是作为全国的多功能经济中心,无论是在金融业、工业、商业、贸易,还是交通运输业领域都占有首屈一指的地位,但是由于租界的长期存在,上海的经济发展也存在许多结构性的失衡。上海解放后,在新中国逐步建立全国一盘棋的经济建设中,经济领域的结构性调整已成为政府亟待解决的问题。建国初期,上海的三次工业改组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进行的。上海工业发展的主要问题首先表现在生产生活资料的轻纺工业与生产生产资料的制造工业明显比重相差太大,轻纺工业所占比重过高,尤其是在物资供应相对匮乏的五十年代,无法调动足够的力量来供应上海的轻纺工业的生产;其次工业企业规模过小也是上海工业发展的痼疾,上海急需在公私合营之后通过工业企业的裁并、重组,建立稳定的生产能力;再次建国后上海除了小部分的外国资本家或者官僚资本投资的少数大厂之外,绝大多数的工厂设备陈旧、技术落后,上海需要通过技术革命,提高生产率。在1956年《论十大关系》发表之后,以上海为代表的沿海地区的发展被中央提上了日程,不仅是上海自身需要对其产业发展状况进行调整改变之前的"失衡"状态,全国对上海的"期望"也日益提升,希望上海发挥自身的工业基础,带动全国的工业发展,在这种情况下上海开展了全方位的工业结构调整。上海进行工业结构调整的主要方式是对工业企业进行全方位的改组,改变之前的工业结构,使之适应上海自身发展的需要,同时带动全国工业发展。上海建国之后大规模的工业改组总共进行了三次,分别为第一次工业改组(1956-1957年)、第二次工业改组(1958-1960年)和第三次工业改组(1962-1965年),这几次工业改组是由政府指导的自上而下的改革,是上海工业结构调整的三次尝试,工业改组根本上改变了上海失衡的工业结构,为其成为"工业基地"和"科学技术基地"奠定了基础。其中第二次工业改组是在第一次工业改组建立上海完整的工业管理系统的基础上进行的,并且配合了行政区划的变迁、"高精尖"工业方针的提出,在"大跃进"的复杂环境中完成了上海工业结构的巨大转型,奠定了上海当代工业布局的雏形,是三次工业改组中最具有研究价值的一次改组,也是本文讨论的主要内容。在之后六十年代末的第三次工业改组是在第二次工业改组的基础上进行的调整和收缩,上海的基本工业发展方向没有变化。就上海本身而言,第二次工业改组也是影响上海城市发展的重大调整,第二次工业改组大规模的企业裁并改组虽只有半年的时间,但是在改组的过程中,上海整合了自身的工业发展潜力,为行政区划调整、工业区以及卫星城的扩建提供了产业基础,同时通过建立骨干企业打造了一批有生产能力的大厂,在工业改组的过程中,发展"高、精、尖"产业,建设两个基地成为上海工业发展的新方向。本文系统研究了第二次工业改组的工作准备、具体实施以及其导致的结果,并对改组过程中管理体制进行了专门探讨。本文以未被发掘过的档案资料、报刊资料为基础,从公私合营后的新工业方针以及第一次工业改组切入,剖析上海的工业结构问题,详细论述了第二工业改组的过程、影响、体制改革等,对第二次改组与工业结构调整的关系进行系统的分析与论述。上海工业方针的变动不管是"紧缩"还是"发展","扩建"还是"新建"都是紧紧跟随国家工业发展的整体发展需要,奉行"全国一盘棋"的方针,在全国现代化建设起步阶段扮演了重要角色。上海第二次工业改组为国家战略与地方经验关系的研究与探讨,提供了非常好的案例,也是我们研究当代经济史应该重视的研究视角。

严霄云[4](2013)在《符应理论视角:职业教育与中国新产业工人的生产 ——一项对H市XS经济技术开发区中职校工(生)的研究》文中认为研究农民工问题的立意要与中国特定的工业化过程相联系,而具体工人的生产与不同管理制度和生产关系的工厂制度相结合。中国农民工向新产业工人转换有着特殊的社会背景,但与世界主要国家工业化相比较也具有共同点,都是符合工业化进程对劳动力有着数量和质量上的需求这一客观规律。自工业革命起,工厂制度作为资本积累方式和劳动生产组织在国家干预、市场力量、劳动过程共同作用之下发生着变迁,根本目的在于控制经济系统的稳定性和社会阶级结构的再生产。鲍尔斯与金蒂斯归纳了美国历史上工厂制度变迁与教育制度改革之间的相互作用,提出了联系教育过程与劳动过程的“符应原则”。狭义上的“符应原则”指学校教育的社会关系与工厂劳动的社会关系之间的对应性,而广义的“符应原则”指国家通过学校教育将潜在劳动力统合至社会经济结构中去。中国的中等职业学校是为工业化提供产业工人的教育机构,近年来农村户籍的学生逐渐成为中职教育的主体,毕业之后成为企业一线用工的主体。但鉴于工业社会中教育层次与职业层次的联系,中等职业教育一直存在“阶层再制还是劳动力提升?”的争论。学校和工厂都已成为培养产业工人的地方,本文应用“符应原则”运行机制从知识技术、个性品质、阶层意识三个方面对杭州下沙经济技术开发区的中职校工(生)在中职学校、制造业工厂接受的训导进行分析,应用“符应原则”传送机制对这一潜在劳动力成为产业工人的过程进行区分,从中反映出国家意识形态、工厂制度的强制与同意因素。在工业化的推动下,劳动方式的转变主要体现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向现代化的工业劳动。但在改革开放之前,中国的工业体系基本上对农村劳动力采取封闭措施,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发展劳动力市场才使得农村劳动力成为产业工人的一员。与这段历史相似的是,中国的中等职业教育一开始只招收少量农村家庭的精英子女,1992年之后开始对农村人口放开,但之前的分配工作、落户等政策不再具备,中等职业教育逐渐成为一种生存教育。工业生产体系内部是多元化的,即使是在制造业工厂,工作岗位也分若干层次,而教育与职业之间的联系在所有工业社会中本质都是一样的,有着很强的相关性。“符应原则”的传送机制就是要将社会身份不同的潜在劳动力分配到分层化的教育格局和劳动格局中去。中国建立了不同层次的教育机构,对应着不同职业发展的可能性,并通过教育分流进行分配。农村家庭子女由于受限于各种资本,客观的结果是其进入中等职业教育的比例逐年扩大,而其毕业后从事的职业层次有降低的趋势,难免引起教育再生产的讨论。工业化带来的另一相似影响是企业与工人之间是资本--劳动力的市场化劳动关系,在国际分工领域,中国位于产业链的中后段,国际资本强调的是弹性的积累,在劳动领域表现为低层次工人工作的临时性和不稳定性。中国制造业需要在竞争中壮大,提升产业工人的人力资本成为转型的关键,这也对中职校工(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代工厂往往通过劳动分工和等级区分对企业进行复杂控制。统治阶级在教育政策有两大目标:一是劳动力的再生;二是生产关系的再生。“符应原则”在学校层面的运行机制在中国的中等职业学校也显示了它的作用:在知识技术训导方面,中职学生由于性别、家庭经济条件、个人喜好等因素,选择的专业也不尽相同,这对其进入制造业一线生产岗位产生了影响;在个性品质训导方面,中职学生特别强调纪律约束和规范内化,这与之后的工作要求是对应的;在成层意识训导方面,中等职业教育宣传的是蓝领文化,通过隐性课程来塑造学生的价值观,中职学生在此训导之下分化为积极、消极制造两类群体。进入工厂之后,极大多数中职校工(特别是流水线生产上的用工)被安排在劳动等级制分工的较低层次,工厂对等级制分工所需要的知识技术、个性品质有着更为明确的要求,中职校工(生)必须接受工厂的再次训导,职业教育再次发挥了作用。与学校教育的相对公平而言,工厂的训导更带有技术、官僚控制的意图。在结构的限制之下,部分上进的中职校工(生)寻求工厂外部的职业教育资源,通过提升人力资本达到符合职业层次提高所需要的条件。工厂制度的物质基础是资本对生产资料的所有权和对劳动过程的控制,与发达国家的工厂制度的变迁相比,中国沿海开发区的制造业工厂在劳动分工、管理制度、劳动力市场分割等方面呈现趋同性,当然也有自身的一些特点。下沙开发区的制造业有四大行业,每个行业的一线生产的工种基本上可以分为普工和技工。“符应原则”的传送机制在中职校工(生)被分配至东部沿海开发区时出现了新的内容,与制造业专业关系不大的中职校工(生)主要通过劳务派遣形式来工厂充当普通操作工人,地区差异成为异地工作制造同意的基础。在市场环境下,劳动力在工厂内部转换为劳动,光靠强制手段是不行的,必须结合同意才能达到有效生产的目的。技术控制和官僚控制成为下沙制造业工厂普遍采用的控制方式,这一控制方式的合法性来自于工业社会普遍适用的技术决定论--选优任能论。工厂对处于劳动等级制分工不同位置的中职校工(生)进行再次整合,并促使其形成与工作相联系的阶层意识。而整合的过程同时也是分化的过程,中职校工(生)发挥个人主动性追求个人的利益时也在维护着工厂的利益。由于企业职级的金字塔结构是既定的,中职校工(生)最终成为一线生产的主体,部分中职校工(生)经过时间磨砺成为技术工人和基层管理者,从而实现了中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的目的和“符应原则”所反映的劳动等级制分工的再生产。农村户籍的中职校工(生)要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产业工人,需要一系列稳定性因素的保障。受葛兰西思想的影响,鲍尔斯、布洛维从教育过程与劳动过程两方面探讨阶级结构稳定化的作用机制,强调国家干预导致霸权制度的出现。将青年人统合到社会经济结构中去是“符应原则”传送机制的功能,而这一功能的发挥与工厂制度的变迁紧密联系。下沙开发区的工厂制度正发生着重构,这一案例体现了政府、资方、劳工各自的变化情况。总体上说,开发区的工厂制度是向着好的方面发展,当然,在发展过程中也不可避免出现若干问题。职业是工业社会中进行社会分层的主要依据,教育--职业--阶层是分层与流动的逻辑。调查数据显示:中职校工(生)在下沙开发区制造业初步形成了稳定的职业群体,标志着这一群体向产业工人进一步的转化,从而说明中等职业教育的有效性。整个工业社会都力图将工人变为具有权利与义务的工业公民,而不是阶级的一员来建构,但“符应原则”最终揭示的是“少数人控制着大部分生产资料,大多数人只有劳动力”的社会现象,对这一社会现象的理解必须重返

张艳萍[5](2013)在《江西省新农村景观建设研究 ——以安义县为例》文中研究指明中国是几千年的农业大国,新农村的建设问题一直倍受关注;江西在地理位置上承东启西,是中国的农业大省,农民不再仅仅满足于吃得饱穿得暖,同时还想住得舒服,农民的景观意识日益增强,这就出现了新农村景观。伴随着十八大的召开,生态文明被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新农村景观作为新农村建设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同时也为落实生态文明建设奠定了基础。本文主要通过国内外新农村景观资料查询、相关文献研读和实地考察方法对安义县新农村景观建设进行研究。通过对国内外乡村景观和新农村景观建设现状进行分析和研究,总结出我国新农村景观三大主要构成要素,即自然要素、人工要素和非物质文化要素;由这三大要素出发,将新农村景观建设的具体规划方法主要分为三大类,主要深入分析研究这三大类新农村景观建设的具体规划方法;根据前面文章的理论对南昌市安义县新农村景观建设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总结安义县景观建设的不足;最后以安义县的实例分析作为基础,提炼出关于新农村景观建设的具体规划方法以供其他新农村景观建设作为借鉴。

陈倩[6](2009)在《试论英国景观特征评价对中国乡村景观评价的借鉴意义》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乡村景观评价对乡村景观规划中有十分重要的指导作用,然而中国的乡村景观评价研究一直处于比较落后的阶段。特别是近年来乡村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以及乡村城市化给中国的乡村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包括乡村生态系统的破坏以及乡土文化的流失等。而在风风火火的新农村建设中,对乡村景观缺乏准确和有针对性的评价造成了新的乡村规划和建设并没能有效的解决这些现实问题。英国景观特征评价是近年来在英国以至于欧洲较为成熟和流行的乡村景观评价工具。该评价工具以区别和描述各个区域特有的景观特征为依据,主要目的是体现乡村景观的“场所感”。该评价工具有别于上个世纪90年代以前曾流行于欧洲和现在广泛应用于中国的定量评价方式。该评价方式以评价者的主观感受为出发点,定性评价出一个区域对开发建设的敏感度,容量等。英国景观特征评价能够解决中国乡村盲目开发和缺乏合理乡村规划产生的一部分问题。但是由于英国和中国的乡村产业结构以及生活方式的不同,英国景观特征评价应用于中国也有其不适用性和局限性。本文最后通过使用英国景观特征评价于川西林盘景观进行敏感性评价的演示,对英国景观特征评价应用于中国乡村景观评价的借鉴意义进行了论证和总结。得出结论,英国景观特征评价具有很高的准确性和实用性,在操作上更为简易可行,在研究范围较大的乡村具有广泛适用性。但是由于它在许多方面仍需要完善和研究,因此它在中国的广泛应用还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全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为论文的绪论概括和介绍了论文的研究目的,意义以及研究内容,并对论文的重点概念进行了界定。第二部分详细讲解了当代中国乡村景观评价的评价模式,景观评价体系和景观评价模型,对国外较为先进的乡村景观评价方法进行了概述。第三部分论述和分析了中国乡村景观的主要特点,中国乡村景观规划需要解决的问题以及针对这些问题中国乡村景观评价的缺陷和不足。第四部分较为系统地分析了英国景观特征评价具体的内容操作步骤,并且通过对景观特征评价应用于英国乡村的具体案例的具体分析,探讨了该评价的优缺点。第五部分论述了景观特征评价应用于中国的意义,优势和潜力,也同时分析了该评价方式应用于中国的缺点和不适用性。最后通过把景观特征评价应用于具体实例-川西林盘,对该评价方式的操作和实践进行了演示和解说。

凌传梅[7](2008)在《城市规划与城镇规划协调研究 ——以徐州市张集镇为例》文中指出大城市的快速扩张导致周边地区原先独立规划发展的小城镇被纳入大城市规划区,从而导致小城镇的外部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这主要表现在:1、小城镇逐步与大城市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小城镇要完成由乡村地区向城市地区的演变。2、小城镇的经济、社会、空间结构受大城市规划实施的制约。城镇的发展不再是简单地由乡村地域形态向城市地域形态演变的传统过程,而更多地涉及了现代化都市对郊区城镇的辐射和影响,将发生本质转变。3、小城镇的规划既要服从城市规划,又要保持自己的独立性。总之,小城镇发展条件和发展机遇以及发展目标由于大城市规划的影响从根本上发生了改变,也就产生了一系列自身发展愿望与大城市对其发展要求之间的矛盾:规划理念产生矛盾、规划依据带来冲突、规划编制不同步、利益博弈带来的冲突等。“规划是建设的龙头”,要解决这些矛盾,必须进行规划的整合,即如何通过城市与小城镇规划的协调,使大城市规划区内的小城镇与大城市共同发展。本文研究城市规划与区内小城镇规划二者的冲突、分析其成因,结合对徐州市张集镇的实证研究,提出了完善规划、区划调整、公众参与、监督制约、健全管理队伍、细化法规严处违建、建立考核机制、创新资金投入机制等对策。作者认为:由于目前城市化的加速发展引发了大城市的快速扩张,从而导致了大城市与城镇规划产生了冲突,原因在于编制规划的背景发生了变化、决策者重视不够和政府失灵的存在。笔者通过介绍、分析一些比较成功的案例,总结出基本经验:政策导向推动小城镇发展、大城市规划影响小城镇发展方向、通过城乡规划调控实现共同发展。此外结合张集镇进行了分析论证,结果表明在规划制定和执行过程中,要采取相应对策来保证城市和城镇的健康、有序发展。

熊会兵[8](2005)在《我国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问题研究》文中认为农民就业是我国面临的重大经济与社会问题。在人多地少、WTO对我国农业的影响等多种因素下,农业自身无法吸纳我国庞大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只有实现向非农产业的转移,才能逐步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本研究在全面透视我国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情况的基础上,运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从宏观政策层面、企业管理层面以及农民个人就业能力层面提出了全面解决我国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的模型。 论文共8章,24节。在导论部分主要介绍研究背景、选题的目的、意义及相关研究的文献综述、研究的思路、方法、框架等。第二章阐述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的国际借鉴。这一部分主要是在比较国际上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特点的基础上,总结归纳各国引导农民就业的主要经验、措施,并根据我国的国情,提出促进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非农就业应该注意的若干问题。第三章在详细分析了刘易斯—费—拉劳动力流动模型、托达罗人口流动模型等理论模型的基础上,针对我国经济发展与农村劳动力流动的特点,得出结论:每个理论和模型都有自己的适用条件,也都有自己的局限性,在分析我国农村劳动力就业的时候,需要选择适合的模型,并做出相应的政策选择。 从第四章到第七章是论文的主体部分,着重探讨了我国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的现状、趋势以及就业能力问题。第四章是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的现状分析,论文在描述非农就业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阻碍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的制度、产业结构、心理等因素,并探讨了影响非农就业的内因与外因。第五章是农村劳动力在城市的就业分析,论文对农民进城就业的成因、作用以及趋势进行了分析,剖析了“民工荒”问题,并探讨了扩大农民在城市就业的策略。第六章是农村劳动力在农村的非农就业分析,重点从农业产业化、乡镇企业两个层面,探讨在农村地区扩大农民非农就业的途径。第七章是农村劳动力的就业能力分析,论文认为提升农民就业能力是最终解决我国农民就业问题的必经之路。基于这个基本判断,论文重点分析了农民就业能力的内涵,并结合我国农民就业能力的现状,提出了提升农民就业能力的基本框架。论文第八章在前述研究的基础之上,着重依据我国农民实现非农就业的历程中可能发生的政府行为变革以及相关结论,提出了基于农村劳动力需求与供给平衡的三层面就业模型,从三个层面阐述了解决我国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问题的应对策略。

马海莲[9](1998)在《联合国援建农业工程档案的调查与思考》文中认为联合国援建农业工程档案的调查与思考青海省海东地区档案局马海莲“民以食为天,国以农为本”。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进入80年代以来,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步伐加快,引进外资,加强农业重点综合开发建设力度,是发展农业的战略举措。特别是联合国粮农计划署为我国政府...

地矿部规划研究组[10](1995)在《“九五”和到2010年加强地质勘查工作的基本思路》文中研究指明 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有十多处涉及了资源环境问题,并强调要"进一步加强地质勘探"。实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中长期目标,作为国民经济基础行业的地质勘查,面临的任务十分艰巨,认清我国的矿产资源和地质环境形势,针对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强地质勘查,对于实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二、为农业服务 搞好编图工作(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为农业服务 搞好编图工作(论文提纲范文)

(1)顺德地方社会与集体空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的提出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问题域的设问及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对象和范畴
        1.2.1 研究对象
        1.2.2 研究的范畴
    1.3 概念的界定
        1.3.1 空间、场所与社会空间
        1.3.2 公共空间、公共领域与集体空间
        1.3.3 公有、共有与公共池塘资源
        1.3.4 共同体与社区、社会与地方社会
        1.3.5 权力
    1.4 研究学术意义与现实意义
        1.4.1 学术价值与理论价值
        1.4.2 应用价值和实践价值
    1.5 研究思路、方法
        1.5.1 历史文献与田野调查相结合
        1.5.2 借鉴多学科理论研究地方社会
        1.5.3 历时与共时、宏观与微观相结合
    1.6 论文的框架
第二章 地方社会集体空间的理论分析框架
    2.1 社会理论的“空间转向”回顾
        2.1.1 新马克思主义的空间理论
        2.1.2 吉登斯结构化理论与时空思想
        2.1.3 布尔迪厄实践理论的场域
        2.1.4 福柯的空间理论
        2.1.5 小结
    2.2 关于中国地方社会研究的相关理论范式
        2.2.1 施坚雅的市场关系模式
        2.2.2 弗里德曼的宗族关系模式
        2.2.3 黄宗智的内卷化经济模式
        2.2.4 杜赞奇的权力文化网络模式
        2.2.5 小结
    2.3 国内外关于中国地方社会研究综述
        2.3.1 历史人类学视角
        2.3.2 水利视角的地域社会学、地域社会史、历史地理的相关研究
        2.3.3 小结
    2.4 尺度与集体空间分析框架
        2.4.1 尺度及相关的概念
        2.4.2 尺度的相关理论
        2.4.3 地方社会集体空间的分析框架
第三章 自然环境变迁、水利集体空间与地方社会
    3.1 珠江三角洲自然地理环境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历史
        3.1.1 珠江三角洲自然地理环境变迁
        3.1.2 珠江三角洲社会经济发展简史
        3.1.3 小结
    3.2 顺德水利设施建设简史
        3.2.1 宋朝及之前以局部挡水堤建设为主阶段
        3.2.2 明朝、清朝的堤围闸窦系统的建设阶段
        3.2.3 民国时期的堤围小范围并围建设阶段
        3.2.4 建国后跨区大联围综合水利建设阶段
        3.2.5 小结
    3.3 顺德沙田垦殖与聚落格局的形成
        3.3.1 珠江河道口门发育与沙洲沉积
        3.3.2 顺德河涌淤积成沙的地域分布
        3.3.3 顺德沙田的围垦
        3.3.4 顺德乡村聚落分布格局的演化
    3.4 沙洲的自然特征与聚落的空间组合类型
        3.4.1 岛洲型聚落
        3.4.2 沙洲型聚落
        3.4.3 新沙洲型聚落
        3.4.4 小结
    3.5 水利集体空间的冲突、协作机制与聚落社区的融合
        3.5.1 水利集体空间冲突与协作过程中的国家与地方社会
        3.5.2 水利集体空间重构过程中的政府、士绅与宗族
        3.5.3 小结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民间信仰空间分布特征与乡村集体空间基础单元
    4.1 民间信仰的概念
    4.2 珠江三角洲的民间习俗与四大水神信仰
        4.2.1 珠江三角洲的民间习俗
        4.2.2 珠江三角洲四大水神信仰及其传播
    4.3 顺德民间信仰的发展阶段
        4.3.1 历代顺德民间信仰与儒释道的互动发展过程
        4.3.2 明代“禁淫祀、毁淫祠”与民间信仰的正统化
    4.4 顺德民间信仰空间地域分布特征
        4.4.1 顺德民间信仰的基本情况
        4.4.2 顺德民间信仰的空间分布
        4.4.3 顺德主要民间信仰形成与时空演化
        4.4.4 顺德主要民间信仰空间特征
        4.4.5 移民带来的信仰与本地的融合——以康公信仰为例
        4.4.6 小结
    4.5 社公、土地公的信仰与乡村基础社会空间单元的形成
        4.5.1 社公信仰的演化
        4.5.2 关于社坛、社主、社公、土地公
        4.5.3 顺德社的类型
        4.5.4 以社公为单位形成的村域共同体——龙江沙田五社“菩萨巡街”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地域信仰共同体与集体空间的边界认同
    5.1 村庙、乡主庙与乡村聚落空间的融合
        5.1.1 宗族与乡庙,血缘组织的衍生与信仰地缘组织的组合——以桑麻村为例
        5.1.2 一庙多神信仰与村落的融合——以乐从镇的乡村为中心
        5.1.3 从迁民到聚落,从社公到乡庙——均安镇南沙的个案分析
    5.2 祭祀圈与乡村地域共同信仰空间的形成
        5.2.1 以宗族为单位的祭祀圈——以林头村为例
        5.2.2 以祭祀组为单位的祭祀圈——以麦朗医灵庙为例
        5.2.3 以水利堤围为单位的祭祀圈——以众涌安乐围内天后巡游为例
        5.2.4 以一条河上下游地域形成的祭祀圈——以东头、南坑的观音巡游为例
    5.3 信仰活动圈与乡村地域共同体
        5.3.1 以个人参加为主的观音开库信仰圈
        5.3.2 以村庄祭祀联盟形成的祭祀活动圈——以均安帝王巡游为例
        5.3.3 以龙舟队为单位参加的龙船点睛信仰活动圈
    5.4 民间信仰的隐喻与乡村聚落空间的权力支配关系
        5.4.1 体现宗族的空间支配关系
        5.4.2 基于风水观念的空间支配关系
        5.4.3 基于社群认同的空间支配关系
    5.5 本章小结
        5.5.1 民间信仰与村庄外部边界
        5.5.2 民间信仰与村庄内部认同
第六章 墟市集体空间与地方社会
    6.1 珠江三角洲区域及顺德明清墟市空间格局
        6.1.1 珠江三角洲贸易的发展
        6.1.2 明清珠江三角洲区域市场体系
        6.1.3 明清区域贸易网络及变化
        6.1.4 明清顺德墟市空间格局
    6.2 墟市活动与乡村聚落社会空间的流动网络
        6.2.1 墟市圈与乡村聚落社会空间
        6.2.2 墟市圈与地域乡村聚落结构分析
        6.2.3 墟市对乡村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
    6.3 明清顺德墟市的类型
        6.3.1 城郭型墟市
        6.3.2 乡村传统墟市
        6.3.3 专业性墟市——以陈村、容奇和桂洲墟市为例
        6.3.4 小结
    6.4 顺德墟市的演化
        6.4.1 桥梁建设、内河航运与墟市空间的变迁
        6.4.2 墟市功能性质的演化与墟市空间的迁移
    6.5 墟市的权力支配与资源积累机制
        6.5.1 墟市的权力支配机制
        6.5.1.1 明清乡村墟市发展的社会制度环境
        6.5.1.2 顺德乡村墟市权力积累机制
        6.5.2 墟市资源的积累与竞争
    6.6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制度性集体空间与地方社会
    7.1 顺德区划沿革及立县边界考
        7.1.1 顺德区划沿革
        7.1.2 顺德立县区划边界考
    7.2 明清乡都堡下的里(图)甲制与自然村庄地域空间的形成
        7.2.1 明以前县下的乡
        7.2.2 明清县以下的都堡
        7.2.3 明清里(图)甲制的演化与自然村境域的关系
    7.3 明清至民国,防卫体系、巡检司、保甲制与跨乡村聚落社会共同体的形成
        7.3.1 清至民国顺德县以下的区划沿革
        7.3.2 明清两朝顺德的社会治安
        7.3.3 明清的营制、巡检司与乡村防卫地域的形成
        7.3.4 明中期以后、清至民国的保甲制、乡村自治与跨村的地域联盟
    7.4 解放后的区划与村庄聚落空间的内部再划分
        7.4.1 解放后县以下的区划沿革
        7.4.2 土地改革村庄空间的行政化和合作化时期村庄空间的经济化
        7.4.3 人民公社时期政社合——与村庄空间的再划分与经济再组织化
        7.4.4 镇村时期,城镇化与村庄社会空间的经济体化
    7.5 本章小结
        7.5.1 明清图(里)甲制促进了自然乡村空间地域的形成和内部的社会组织性
        7.5.2 明清保甲制及各种防卫体制与从乡村的乡约、公约相互作用促进了跨自然乡村地域空间的认同
        7.5.3 晚清至民国,从法制上促进了乡村地域的自治
        7.5.4 新中国成立后,乡村集体化空间的形成
第八章 工业化与乡村聚落社会空间的转型
    8.1 顺德农业经济商品化与工业化历史发展过程
    8.2 明至清中晚期,桑基鱼塘的商品农业、原工业化对乡村集体空间的影响
        8.2.1 关于原工业化理论
        8.2.2 明至清中晚期,水利建设过程中催生的商品化基塘农业及家庭手工业
        8.2.3 明至清中晚期,基塘农业生产方式形成独特的集体与个体社会关系
        8.2.4 明至清中期,顺德原工业化与乡村集体空间
    8.3 清末至民国,顺德乡村近代工业对乡村集体空间的影响
        8.3.1 近代依托民族资本的缫丝业对顺德乡村空间的影响
        8.3.2 以官僚资本带动的糖业发展对顺德集体空间的影响
    8.4 建国后至改革开放初期(1949-1983),顺德社队企业对集体工业空间的塑造
        8.4.1 工业化
        8.4.2 顺德社队企业的发展与农村集体工业空间的形成
        8.4.3 顺德社队企业的集体空间形成的内生因素
    8.5 1984年后,乡镇企业、工业园区对乡村集体空间的影响
        8.5.1 乡镇企业、农村体制改革与集体空间的“再集体化”和“资本化”
        8.5.2 顺德工业空间政策与集体空间的转型
    8.6 农村工业化过程中,空间规划的工具化与集体空间资本化逻辑
        8.6.1 国家政策的阶段性与工业化空间的表征
        8.6.2 集体土地利用合约的创新与集体空间的资本化逻辑
    8.7 本章小结
第九章 结论:作为地方社会行动的集体空间
    9.1 1452-2010年,顺德乡村社会集体空间的历史变化
        9.1.1 顺德空间要素历史变化
        9.1.2 不同历史时期空间公共品供给的社会机制与集体空间形成
        9.1.3 从大时段历史看顺德空间的总体性及阶段特征
        9.1.4 小结:顺德集体空间权力、资源的积累与集中
    9.2 改革开放以来,顺德空间尺度管控的得失与集体空间管控建议
        9.2.1 顺德城乡空间的演化与城市规划的工具化
        9.2.2 现阶段顺德城乡空间尺度的特征
        9.2.3 基于顺德城乡空间尺度规律对未来空间利用与管控的建议
    9.3 理论总结与展望
        9.3.1 理论总结
        9.3.2 余论
附表
附录
参考文献
    一、地方志
    二、史书、古籍、史料
    三、族谱、碑刻
    四、中文专着、中译着作
    五、中文论文、期刊、会议、报告
    六、外文文献
    七、其它资料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2)顾震潮学术道路及其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依据与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内容和拟解决的问题
    四、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
第一章 顾震潮从事气象工作的背景
    第一节 家庭状况
        一、家庭成员情况
        二、家庭环境
    第二节 求学经历
        一、中学经历及本科经历
        二、研究生及留学经历
        三、回到祖国建设气象事业
    第三节 选择回国从事气象工作的缘由
        一、政治思想的转变
        二、个人爱国主义思想
        三、新中国气象发展的需求
第二章 顾震潮学术路线和学术贡献
    第一节 学术经历阶段
        一、着眼于眼天气预报业务
        二、适时开展数值预报研究
        三、转向人工降雨和云雾物理新领域
        四、承接雷电科研和国防保障任务
        五、在“文革”中心系科研
    第二节 气象事业的开拓性建设
        一、天气学理论创新研究及新中国天气预报基础建设
        二、数值天气预报的开拓性研究
        三、大气物理学的研究
第三章 顾震潮学术路线转变的驱动因素分析
    第一节 从事天气学研究和天气预报系统建立的缘由
        一、气象台站网的建设和业务发展
        二、军事战争的需要
        三、联合天气分析预报中心成立的目的
    第二节 开拓数值天气预报研究的驱动因素
        一、前期天气学研究的基础积累
        二、留学时期的科研基础
    第三节 发展云物理及人工影响天气领域的原因
        一、“大跃进”背景下农业发展的迫切需要
        二、国家政策的支持
    第四节 顾震潮学术方向转变的评析
第四章 顾震潮气象学术思想研究
    第一节 顾震潮对中国气象研究的独特思考
        一、气象科学研究的思考
        二、中国特色气象建设的独特思考
    第二节 气象科技交流的推动
        一、注重学术会议交流
        二、侧重学术信件交流
    第三节 顾震潮气象队伍建设思想
        一、注重理论教育,打好科研基础
        二、亲身教学,鼓励创新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顾震潮大事年表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3)上海第二次工业改组与工业结构调整(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对象与研究价值
        一、研究对象
        二、研究价值
    第二节 文献回顾
        一、关于"工业改组"与"经济改组"的相关研究
        二、关于各地的工业改组研究
        三、关于上海工业发展的经济思想研究
        四、关于工业改组的相关理论研究
    第三节 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与实施方案
        三、本论文的特色与创新之处
第一章 第二次工业改组的工作准备
    第一节 上海新工业方针的提出
        一、上海工业发展新定位
        二、中央以及上海市委政策的调整
        三、上海工业发展新需求
    第二节 第一次工业改组始末
        一、第一次工业改组概况
        二、第一次工业改组的遗留问题及其影响
第二章 第二次工业改组的实施
    第一节 第二次工业改组概述
        一、改组形式
        二、第二次工业改组的转折
    第二节 重点工业局以及专业公司的工业改组
        一、机电工业局
        二、纺织工业局
        三、轻工业局
        四、冶金工业局
        五、化学工业局
    第三节 工业改组的工作方法
        一、工业改组的步骤
        二、工业改组中的企业管理
        三、思想政治工作以及人员安排
第三章 第二次工业改组中的管理体制变迁
    第一节 行政组织形式
        一、中央权力的下放
        二、工业局-专业公司-工厂三级管理体制
        三、"串管"、""联管""与""统管""的基层企业管理
    第二节 平行部门的协同合作
        一、国际贸易与工业改组的"联调"
        二、商业局对工业改组的"协调"
        三、财政局对工业改组的"降温"
    第三节 工业管理体制
        一、企业管理体制
        二、大中小企业关系
第四章 第二次工业改组的影响
    第一节 工业布局调整
        一、旧工业布局的局限
        二、卫星城、工业区的设立
        三、行政区划调整
    第二节 向高精尖起飞
        一、以高精尖为中心的区域发展战略
        二、高精尖规划的主要成果
        三、企业的扩建与新建
    第三节 第二次工业改组的不足
        一、生产方向问题
        二、改组过程问题
        三、街道工厂以及自发户问题
        四、公共关系紧张
结语
附录
    附录一 1956年卫生工程业经改规划(草案)
    附录二 上海市制笔业工业改组记录
    附录三 经济改组计划表
    附录四 公私合营源鑫中心吸收新城厂工作计划
    附录五 自行并厂调查报告
    附录六 上海市仪器仪表工业公司为请求批准生产改组的报告
    附录七 各工业局要求商品生产排队表
    附录八 经济改组中有关问题的初步意见
    附录九 上海市机电工业局关于局、公司、工厂三级组织职权划分
    附录十 上海市机电工业局关于中小型工厂管理问题的初步意见(草稿)
参考文献
致谢

(4)符应理论视角:职业教育与中国新产业工人的生产 ——一项对H市XS经济技术开发区中职校工(生)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 问题的提出
    二、 职业教育与社会阶层关系的研究论述
        (一) 教育在阶层中的作用 功能主义与冲突理论的歧见
        (二) 职业教育 阶层再制还是劳动力提升
        (三) 职业技术分层 产业工人在生产关系中的位置
    三、 研究的意义
第二章 理论概念与研究方法
    一、 理论概念
        (一) 教育的阶级再生产理论
        (二) 劳动过程理论
        (三) 核心概念
    二、 研究内容
        (一) 研究框架和主要内容
        (二) 研究方法与调查对象说明
第三章 国家产业政策与农村家庭劳动方式、中职教育的选择
    一、 农业劳动方式向工业劳动方式转化
        (一) 农村劳动力农业劳动方式的维系
        (二) 农村劳动力转向工业劳动用工的机会
    二、 职业教育发展与农村家庭职业教育选择
        (一) 工业化与中等职业教育政策
        (二) 中等职业教育对农村家庭的影响层面
    三、 农村家庭子女对中等职业教育的具体选择
        (一) 考试制度
        (二) 社会选择
        (三) 分流的反应
    四、 小结
第四章 中职教育 中职校工(生)的初次整合
    一、 职业知识技术训导
        (一) 两类不同意愿的学生
        (二) 各自专业的技术训导
        (三) 与工厂有关的知识技术训导
    二、 职业个性品质训导
        (一) 中职学校的时空控制
        (二) 纪律约束中的个性品质
        (三) 规范内化中的个性品质
    三、 职业教育成层意识训导
        (一) 学校的成层文化
        (二) 中职校生成层认同意识
        (三) 中职校生成层抵制意识
    四、 小结
第五章 职校到工厂 中职校工(生)初次整合后的分配
    一、 职业资格与顶岗实习
        (一) 职业资格空间
        (二) 实习与顶岗实习
    二、 杭州下沙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发展背景与劳动力市场
        (一) 杭州下沙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发展背景
        (二) 杭州下沙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劳动力市场
    三、 中职校工(生)劳动力“符应”分配机制
        (一) 初职的符应分配机制
        (二) 符应分配机制产生的认同与抵制
    四、 小结
第六章 制造业工厂制度 中职校工(生)的再次整合
    一、 下沙制造业工厂的劳动组织控制结构与中职校工(生)的定位
        (一) 下沙制造业工厂的劳动分工与等级
        (二) 下沙制造业工厂的时空控制
        (三) 中职校工(生)在下沙各类制造业企业中的职业层次与变动依据
    二、 制造业工厂职业知识技术再训导
        (一) 职业知识技术训导的推动力与中职校工(生)的认识
        (二) 职业知识技术训导论的途径与中职校工(生)的选择
    三、 制造业工厂个性品质再训导
        (一) 以工厂纪律为基础的规则定向再训导
        (二) 以工厂考核为指向的规范内化再训导
    四、 小结
第七章 制造业工厂制度的延伸 国家意识形态下的中职校工(生)向产业工人阶层的转变
    一、 下沙开发区制造业工厂制度(体制)的变迁与中职校工(生)的认识
        (一) 制造业工厂内部层面的问题
        (二) 制造业工厂外部层面的问题
    二、 下沙开发区制造业中职校工(生)的职业流动与阶层意识
        (一) 中职校工(生)的职业流动
        (二) 中职校工(生)的阶层意识
    三、 小结
第八章 结论与讨论
    一、 主要结论
    二、 需要进一步讨论的问题
附录
参考文献
个人成果
后记

(5)江西省新农村景观建设研究 ——以安义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意义
    1.3 相关概念
        1.3.1 农村与城镇
        1.3.2 新农村建设
        1.3.3 景观
        1.3.4 乡村景观
    1.4 新农村景观规划的相关问题
        1.4.1 城市化
        1.4.2 农村城市化
        1.4.3 乡村现代化
        1.4.4 中国农村现代化
第二章 国内外研究动态
    2.1 国外研究概况
    2.2 国内研究现状
        2.2.1 国内新农村景观的发展历程
        2.2.2 国内新农村景观研究现状
第三章 新农村景观的构成因素
    3.1 自然要素
        3.1.1 气候
        3.1.2 地貌
        3.1.3 水环境
        3.1.4 土壤
        3.1.5 植被
    3.2 人工要素
        3.2.1 建筑物
        3.2.2 道路
        3.2.3 其它设施
    3.3 非物质文化要素
        3.3.1 民俗
        3.3.2 地方语言
第四章 安义县新农村景观建设现状分析
    4.1 安义县自然概况
        4.1.1 安义县自然景观构成要素
        4.1.2 安义县定位
    4.2 安义县人工要素概况
        4.2.1 建筑
        4.2.2 其它设施
    4.3 安义县非物质文化概况
        4.3.1 民俗
        4.3.2 产业发展
        4.3.3 文脉续接
    4.4 当地政府提出的与新农村建设相关联的三种景观建设模式
        4.4.1 依山傍水型
        4.4.2 田园农庄型
        4.4.3 人文特色型
    4.5 新农村景观建设时存在的问题
        4.5.1 大众认知方面的落后
        4.5.2 规划设计的单调乏味
        4.5.3 景观建设缺乏系统性
        4.5.4 生态环境破坏严重
第五章 新农村景观设计原则及规划设计
    5.1 新农村景观设计原则
        5.1.1 整体规划设计原则
        5.1.2 保护和发展乡土文化原则
        5.1.3 新农村景观经济和生产功能最大原则
        5.1.4 以人为本,公众参与原则
        5.1.5 可持续发展原则
    5.2 新农村自然景观规划与设计
        5.2.1 新农村自然景观生态规划与设计
        5.2.2 新农村绿化设计
    5.3 新农村人工景观规划与设计
        5.3.1 村庄形态规划
        5.3.2 农村绿化设计方法
        5.3.3 建筑物
        5.3.4 道路
    5.4 新农村非物质文化景观规划与设计
        5.4.1 农业生产组织形式
        5.4.2 耕作栽培技术
        5.4.3 轮作制
    5.5 新农村旅游农业的景观规划与设计
        5.5.1 新农村景观的旅游价值
        5.5.2 新农村景观旅游开发类型
第六章 小结
参考文献
致谢

(6)试论英国景观特征评价对中国乡村景观评价的借鉴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的由来
        1.1.1 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对乡村景观的影响
        1.1.2 城市化对乡村景观的影响
        1.1.3 新型乡村景观存在的现实问题
        1.1.4 笔者于英国的留学经历
    1.2 研究目的以及意义
    1.3 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1.4 重点概念的界定
        1.4.1 景观
        1.4.2 乡村景观
        1.4.3 乡村景观评价
2 国内外乡村景观评价发展历程
    2.1 乡村景观评价产生的背景
        2.1.1 乡村景观评价的地位
        2.1.2 乡村景观评价的理论基础
    2.2 景观评价模式,景观评价指标体系与景观评价模型
        2.2.1 景观评价模式
        2.2.2 国内乡村景观评价指标体系
        2.2.3 乡村景观评价模型
    2.3 国外景观评价的发展及现状
        2.3.1 美国
        2.3.2 英国
        2.3.3 其他国家
    2.4 小结
3 中国当代乡村景观及中国乡村景观评价存在的问题
    3.1 中国当代乡村景观的特点
        3.1.1 中国不同地域乡村景观的特点
        3.1.2 中国当代乡村景观的共性特征
    3.2 中国乡村景观规划的发展现状
        3.2.1 乡村景观规划与建设的兴起
        3.2.2 乡村景观规划的法规政策
        3.2.3 领导意识
        3.2.4 规划水平
    3.3 中国乡村景观规划面临的问题
        3.3.1 缺乏完善的理论和方法论做指导
        3.3.2 乡村居民缺乏规划意识
        3.3.3 盲目规划,忽视人类长期的聚居环境
    3.4 景观评价在中国乡村景观规划中的作用
        3.4.1 景观评价在乡村景观规划中美学方面的作用
        3.4.2 景观评价在乡村景观规划中生态方面的作用
        3.4.3 景观评价在乡村景观规划中经济发展方面的作用
    3.5 中国乡村景观评价在新的发展下的缺陷与不足
        3.5.1 缺乏具有针对性的景观评价体系
        3.5.2 过于单一的定量评价方式
        3.5.3 政府和居民意识缺乏转变
4 英国景观特征评价的内容与解析
    4.1 英国乡村景观的特点
        4.1.1 对农业的保护
        4.1.2 对生态的保护
        4.1.3 对美学的要求
    4.2 英国乡村景观规划
        4.2.1 英国乡村景观规划的内容
        4.2.2 英国乡村景观规划的目标
        4.2.3 英国乡村景观规划的要求
    4.3 英国乡村景观评价的发展历程
        4.3.1 20 世纪70 年代
        4.3.2 20 世纪80-90 年代
        4.3.3 20 世纪90 年代以后
    4.4 英国景观特征评价的产生及特点
        4.4.1 景观特征以及景观特征评价
        4.4.2 英国特征地图
    4.5 景观特征评价的内容
        4.5.1 景观特征评价的步骤
        4.5.2 景观特征评价的步骤解说
        4.5.3 区别景观特征类型及景观特征区域
        4.5.4 景观特征评价的尺度
    4.6 景观特征评价在英国乡村景观规划和管理中的应用
        4.6.1 景观特征评价在英国乡村景观规划中的应用
        4.6.2 景观特征评价在英国景观保护和管理中的应用
    4.7 英国景观特征评价案例的解说
        4.7.1 圣海伦斯景观特征评价
        4.7.2 唐卡斯特景观特征评价以及容量研究
        4.7.3 南唐斯综合景观特征评价
    4.8 英国景观特征评价案例分析
        4.8.1 案例的成功之处
        4.8.2 景观特征评价在应用和操作过程中的缺点与不足
5 英国景观特征评价应用于中国乡村的借鉴意义
    5.1 中国乡村景观与英国乡村景观之比较
        5.1.1 地理环境和生产方式的不同
        5.1.2 生产力发展状况的不同
        5.1.3 景观审美观的不同
    5.2 英国景观特征评价应用于中国的意义
        5.2.1 乡村景观规划的基础
        5.2.2 弥补景观评价在中国缺乏系统性和针对性的缺点
    5.3 英国景观特征评价应用于中国的优势和潜力
        5.3.1 具有准确性
        5.3.2 具有可操作性
        5.3.3 具有高效性
    5.4 英国景观特征评价应用于中国的缺点与不足
        5.4.1 无统一的全国景观特征图
        5.4.2 主要考依靠从业者的主观判断,缺乏说服力
        5.4.3 公共参与在中国的局限性
    5.5 英国景观特征评价在川西林盘景观中的应用
        5.5.1 川西林盘-成都平原传统村落聚居形态及理念
        5.5.2 景观特征评价应用于川西林盘演示
        5.5.3 评价结果
    5.6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A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附录B
    附录C
    附录D
    附录E

(7)城市规划与城镇规划协调研究 ——以徐州市张集镇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目的与框架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框架
    1.3 技术路线与研究方法
        1.3.1 技术路线
        1.3.2 研究方法
2 样本区及相关研究综述
    2.1 基本概念
        2.1.1 城市规划
        2.1.2 城镇的含义
        2.1.3 小城镇的含义
        2.1.4 小城镇规划的内涵
    2.2 研究范围的界定
        2.2.1 大城市
        2.2.2 大城市规划区内小城镇的范围界定
        2.2.3 城市规划与小城镇规划
    2.3 样本区介绍
        2.3.1 徐州市
        2.3.2 张集镇
    2.4 有关城市与区内小城镇规划协调的理论进展
        2.4.1 规划的实践
        2.4.2 有关规划协调研究进展
3 城市规划与区内小城镇规划:发展过程中的冲突
    3.1 城镇体系规划与小城镇规划
    3.2 城市规划区扩展与小城镇规划实施
    3.3 大城市规划区内小城镇规划的必要性
    3.4 存在冲突
        3.4.1 规划依据带来的冲突
        3.4.2 空间布局上的冲突
        3.4.3 小城镇规划编制不及时,不能与城市规划同步实施
        3.4.4 利益博弈带来的冲突
    3.5 成因分析
        3.5.1 规划编制的背景发生了变化
        3.5.2 管理者规划意识淡薄
        3.5.3 政府失灵的存在
        3.5.4 监督缺位
        3.5.5 政府对城镇规划实施投资不足
4 城市规划与区内小城镇规划协调的基本经验
    4.1 小城镇成功案例介绍
        4.1.1 通过行政区划调整规划发展小城镇
        4.1.2 加大投入扶持小城镇
        4.1.3 规划引导小城镇发展
        4.1.4 城市、城镇共同发展
    4.2 基本经验
    4.3 基本思路
5 案例分析:徐州市铜山县张集镇
    5.1 张集镇概况
    5.2 张集镇发展的有利条件
        5.2.1 优越的区位条件
        5.2.2 便捷的交通优势
        5.2.3 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优美的自然风光
        5.2.4 良好的食品工业基础
    5.3 张集镇规划实施存在的问题
        5.3.1 规划滞后
        5.3.2 规划管理队伍不健全
        5.3.3 日常管理处于尴尬地位
        5.3.4 缺乏公众参与
        5.3.5 规划实施投入不足,造成基础设施匮乏
    5.4 张集发展面临的机遇
    5.5 解决方案
        5.5.1 加快修编、完善规划
        5.5.2 健全队伍
        5.5.3 设立规划分局,加大执法力度
        5.5.4 尽快建立规划公开的平台
        5.5.5 加快基础设施建设
6 对策与建议
    6.1 及时修编、完善规划体系
    6.2 进行行政区调整
    6.3 吸纳公众参与
    6.4 建立健全规划监督制约机制
    6.5 健全规划管理队伍
    6.6 细化法规,严处违建
    6.7 建立相应的考核机制
    6.8 创新小城镇规划实施的资金投入机制
        6.8.1 改革区域性公共产品的供给机制
        6.8.2 实行投资市场化、多元化
        6.8.3 进一步改进金融服务,增加小城镇建设贷款总量
        6.8.4 财政部门的重点支持
7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8)我国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言
    第一节 选题背景、目的和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相关研究简要综述
    第三节 研究内容、思路与创新点
第二章 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的国际借鉴
    第一节 几个国家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特点比较
    第二节 国外引导农民非农就业的渠道和措施
    第三节 国际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第三章 关于发展中国家农村劳动力的就业理论
    第一节 刘易斯-费-拉劳动力流动模型
    第二节 托达罗人口流动模型
    第三节 我国农村劳动力就业的模型选择
第四章 我国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的现状分析
    第一节 我国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的现状
    第二节 造成我国农民非农就业状况不乐观的原因分析
    第三节 影响我国农民非农就业的体制障碍与制度缺陷
第五章 农村劳动力在城市的非农就业分析
    第一节 农民在城市就业的概况
    第二节 对部分地区出现“民工荒”问题的剖析
    第三节 扩大农民在城市非农就业的策略分析
第六章 农村劳动力在农村的非农就业分析
    第一节 农业产业化经营与农民非农就业
    第二节 乡镇企业与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
    第三节 小城镇的建设发展与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
    第四节 农村地区扩大非农就业需求的策略
第七章 我国农民的就业能力分析
    第一节 农民就业能力的涵义
    第二节 农民就业能力的现状分析
    第三节 提高农民就业能力的框架与措施
第八章 主要结论与对策分析
    第一节 主要结论
    第二节 推动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的对策分析
参考文献
致谢

四、为农业服务 搞好编图工作(论文参考文献)

  • [1]顺德地方社会与集体空间研究[D]. 周新年. 华南理工大学, 2018(05)
  • [2]顾震潮学术道路及其思想研究[D]. 周炎.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18(01)
  • [3]上海第二次工业改组与工业结构调整[D]. 胡晓亮. 上海社会科学院, 2017(01)
  • [4]符应理论视角:职业教育与中国新产业工人的生产 ——一项对H市XS经济技术开发区中职校工(生)的研究[D]. 严霄云. 上海大学, 2013(05)
  • [5]江西省新农村景观建设研究 ——以安义县为例[D]. 张艳萍. 江西农业大学, 2013(04)
  • [6]试论英国景观特征评价对中国乡村景观评价的借鉴意义[D]. 陈倩. 重庆大学, 2009(S2)
  • [7]城市规划与城镇规划协调研究 ——以徐州市张集镇为例[D]. 凌传梅. 南京农业大学, 2008(05)
  • [8]我国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问题研究[D]. 熊会兵. 华中农业大学, 2005(03)
  • [9]联合国援建农业工程档案的调查与思考[J]. 马海莲. 档案学通讯, 1998(03)
  • [10]“九五”和到2010年加强地质勘查工作的基本思路[J]. 地矿部规划研究组. 经济改革与发展, 1995(10)

标签:;  ;  ;  ;  ;  

服务农业做好地图编制工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