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简论萨伊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方法(论文文献综述)
齐良书[1](2022)在《论经济学中的价值理论》文中认为价值理论在经济学中占有核心地位。本文简要回顾了经济思想史上价值理论的发展过程,梳理了几种主要价值理论——劳动价值论、生产要素价值论、边际效用价值论、均衡价格理论——之间的对立和传承关系,逐一分析了这几种价值理论的基本内容,重点关注每种理论的前提假设是否合理,逻辑推演过程是否正确,尽力避免意识形态角度的评断。主要结论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劳动价值论是最忠于现实、逻辑也最自洽的价值理论;其他几种价值理论都存在前提假设严重脱离现实和逻辑上自相矛盾的问题。现代正统经济学中的均衡价格理论虽然能为我们分析市场经济中供求与价格间的数量关系提供方法和工具,但我们应当认识到它的局限性和缺陷。
林超群,肖斌[2](2021)在《中国共产党百年经济理论创新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历史征程——中国政治经济学学会第31届年会暨中国海派经济论坛第24次研讨会综述》文中指出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深入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学习和阐释,守正创新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加强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内在规律的理论研究,"中国政治经济学学会第31届年会暨中国海派经济论坛第24次研讨会综述"于2021年10月16日在吉林大学隆重召开。本次会议由中国政治经济学学会、吉林大学中国国有经济研究中心和上海财经大学海派经济学研究院主办,
张一兵[3](2021)在《历史唯物主义生产话语转换的经济学背景——马克思《布鲁塞尔笔记》与《曼彻斯特笔记》研究》文中提出在马克思第二阶段经济学研究中,他第一次具体遭遇近代资产阶级工业生产实际和机器化大生产的现实,这促使他彻底放弃抽象的哲学话语,而从哲学意味的实践活动和社会关系,直接进入到工业文明的物质生产与再生产的构序和塑形活动,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赋型和动态的生产方式筑模。由此,再以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认识论的科学方法,历史地、现实地全面分析和批判了资产阶级社会的历史发生和现实统治。在《布鲁塞尔笔记》和《曼彻斯特笔记》中,马克思获得比传统哲学话语更贴近现实生活的东西,这就是人们现实生产资料的物质生产。物质生产活动是比物质实践中阶级斗争一类政治活动更基始性的方面。这既可能是《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物质实践概念的基础,也会是马克思后来从实践的哲学概念走向社会历史深处的基始性的物质生产之思的缘起。
刘志阳,赵陈芳,杨俊[4](2021)在《中国创业学:学科、学术和话语体系》文中研究表明中国创业学的理论构建是由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逻辑、理论逻辑和历史逻辑决定的。作为哲学社会科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创业学的构建反映了全球创业型经济发展的新趋势、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需求以及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创新创业实践的伟大成就;中国创业学的构建应该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为思想根基,同时要积极吸收现代西方创业理论的最新成果。与西方创业研究强调创业机会开发和利用的微观范式相比,中国创业学聚焦于国家、社会、自然和个体财富创造的创建活动规律的研究,包含国际创业、制度创业、社会创业、技术创业、绿色创业、家族创业等学术体系内容,突出表现了学科体系的新发展理念指导、学术体系的整合性取向和话语体系的国家创新超越等鲜明本土特征。构建中国创业学学科、学术和话语体系,可以为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提供思想助力,为全球创业学研究和创新创业实践提供中国智慧、中国力量和中国方案。
胡慧欣[5](2020)在《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及其当代价值》文中研究说明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制度难以摆脱的“痼疾”,也是马克思批判资本主义的重要维度。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在批判吸收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基础上形成的科学学说。在《资本论》《剩余价值理论》等着作中,马克思着重批判了萨伊的无危机理论,纠正了西斯蒙第的消费不足论,扬弃了李嘉图的局部危机论,创立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危机理论。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大厦的重要支柱。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自诞生以来,一直争论不断,赞成者有之,扞卫者有之,发展者有之;否定者有之,反对者有之,诋毁者有之,使之成为一个纷争不息的“百年难题”。一百多年来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编年史,特别是1929—1933年和2008年最初发生在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美国的,进而波及全世界的大经济危机,以极其雄辩的事实,证明了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的真理力量。马克思凝聚毕生心血,对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发生的可能性、现实性、周期性、必然性、危机实质和产生根源等一系列问题做了系统研究、深入思考并高度概括,深刻揭示了资本主义制度是经济危机产生的总根源,创立了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一部《资本论》就是一部资本主义经济危机论。马克思之前的危机理论马克思没有遗漏,马克思之后的危机理论都是对马克思危机理论的注脚。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是透析资本主义制度基因的显微镜,是根除资本主义制度痼疾的手术刀,是资本主义灭亡的墓志铭;是防范社会主义经济波动的科学指南,还是构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基础。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在新时代仍然具有极其鲜活的时代性和现实指导意义。本文由四章构成。第一章绪论,第二章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的思想来源,第三章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的主要内容,第四章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的当代价值。
徐倩秋[6](2020)在《论马克思使用价值概念的社会历史内涵》文中研究说明使用价值是马克思展开政治经济学批判所使用的一个重要范畴,它有着自身独特的社会历史内涵,但是大多数人对这一概念的理解和把握主要是从一般商品的层面去强调它的自然属性,而没有很好地从唯物史观或科学的政治经济学层面去揭示它丰富的社会历史内涵,以至于对马克思《资本论》中的使用价值概念产生了误读和曲解。事实上,从马克思的思考来看,使用价值概念是一个历史范畴,只有立足于唯物史观,并对其进行历史性的讨论,才能准确且完整地把握它的社会历史内涵。本文主要由以下四章构成:第一章从文本的角度分析和梳理了马克思使用价值概念的两个维度,试图挖掘出《资本论》中使用价值概念的政治经济学前提。50年代以前,马克思对使用价值概念的认识主要是以沿用古典经济学家对使用价值概念的理解即“效用”为主。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所阐述的“效用”充满了异化的色彩,由于这里的“人”是异己的,所以满足人需要的效用也表现为“为他人”的有用性。在《哲学的贫困》中,马克思通过批判蒲鲁东的“效用”是空洞概念,从而指出“效用”只表现为物与人的需要。但这里的使用价值即效用不仅没有排除自然物和产品这些载体,而且同人的关系也是随意的。因而这一时期马克思对使用价值的讨论还不属于政治经济学的研究范围;50年代后,马克思开始使用唯物史观去认识和理解使用价值概念。在《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马克思通过对使用价值是否在政治经济学研究范围的探讨和规定,明确了使用价值在资本主义生产和需要体系中的发展性。在《资本论》中,使用价值作为资本主义社会下“商品”的使用价值,其逐渐以一种社会关系的存在进入了政治经济学讨论的范围。因此,马克思对使用价值的政治经济学讨论是以唯物史观为前提的。第二章论述了马克思对古典经济学使用价值概念的科学改造。在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那里,对使用价值概念的认识是在抽象掉了特定的生产关系和社会条件下进行的。因此,使用价值就变成了一个没有历史规定的、一般的、永恒的范畴,从而在政治经济学讨论中被抽象掉。但古典经济学家的这些认识上的缺陷很快又被庸俗经济学家萨伊所利用,他与英国功利主义者边沁一样,都把使用价值功用化,从而使得使用价值的认识开始转向了另一个极端,即只把这种有用性作为前提;基于这两种错误认识的根源,马克思对使用价值概念进行了政治经济学范围的界分,他不仅确立了科学的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和方法,还把使用价值的分析建立在了资本主义的经济细胞即“商品”这一逻辑起点上。所以,正是在这些具有历史唯物主义特点的前提下,马克思实现了对古典经济学使用价值概念的改造和超越。第三章重点阐述了马克思使用价值概念在《资本论》中的社会历史内涵。马克思使用价值概念的社会历史内涵,充分体现在构成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四个鲜明要素上:一般商品,货币,劳动力商品以及资本。马克思在确立了以“商品”为政治经济学研究的逻辑起点后,既从商品二因素的内在联系中,揭示了使用价值作为价值的载体进入社会形式,又从劳动的二重性矛盾中,揭示了使用价值在社会劳动的规定下转化为社会的使用价值,这两方面共同构成了一般商品使用价值的社会历史内涵;货币使用价值的社会历史内涵,既表现为商品价值形式发展中商品分化为商品与货币而取得的二重性,即普通商品的特殊使用价值和货币的一般使用价值,又表现为货币转化为资本的过程中所挖掘出的货币本身的社会历史规定,即作为资本的货币的这种使用价值的新规定;劳动力商品使用价值的社会历史内涵,一方面表现在劳动力商品的出现是资本主义社会的特有现象,另一方面又表现在劳动力商品使用价值是资本生产的源泉;资本既表现为物的外在规定,又内含社会生产关系的本质规定,这种二重性的社会历史规定构成了资本使用价值的社会历史内涵。第四章阐明了马克思使用价值概念社会历史内涵的理论意义。马克思对使用价值概念的阐释与传统政治经济学不同,后者认为使用价值只代表商品的自然属性从而把这一概念置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之外,与之相反,正因为使用价值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特殊规定下发生了一系列社会形式的嬗变,从而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取得了一种基础性和前提性的地位和作用。因此,马克思对使用价值概念的变革一方面有利于我们在完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建构中更好地理解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方法,实现对马克思价值理论的准确把握;另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也有利于澄清和纠正以斯威齐和鲍德里亚为代表的非难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的错误观点。同时,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建构中,马克思关于商品使用价值对社会历史的人的需要的满足这一内涵的阐释也为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经济新常态”下经济改革向纵深发展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指导和理论动力。
伊馨[7](2020)在《新时代中国制造业有效供给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经济已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的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也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生产之间的矛盾”演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但我国制造业的供给侧发展却无法有效满足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变化转变后的新要求,因此,需要对新时代我国制造业的有效供给问题进行研究。论文以新时代中国制造业有效供给为研究对象,在对供给学派进行批判性反思后,积极汲取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等相关理论精髓和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对有效供给的概念、内涵进行界定,并就影响中国制造业有效供给的影响机理进行分析。论文运用Malmaquist-DEA法测算中国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用Michaeli系数、产业结构偏离度指数和产业结构高级化指数测算中国制造业产业结构,用考虑技术效率约束的DEA法对中国产能利用率进行测算,结果表明,中国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以技术效率推动为主,产业结构变动具有后工业化特征,资本密集型行业产能利用率最低。同时,论文结合新时代的发展阶段特征,根据新时代中国制造业的发展目标,构建中国制造业有效供给的评估指标体系对制造业有效供给进行测算,结果表明,新时代中国制造业的有效供给提升,制造业的惠民福利指标对制造业有效供给的贡献度最大且呈上升趋势,供给效率与技术驱动的贡献趋于一致。随后论文以红领集团为案例,讨论新时代实现制造业有效供给的微观路径。论文认为,要实现中国制造业的有效供给,在宏观管理上可以适当汲取供给学派供给侧的管理主张,强化市场在实现有效供给中的决定性地位;在产业层面要降低制造业的税负,积极培育企业家精神和充分利用数字要素实现供给效率提升与供需匹配,技术创新要结合新一轮工业革命的发展趋势,不能忽视传统产业的技术创新对产业升级的影响;产业政策以功能型产业政策为主,政策目标要多关注对产业发展负外部性的纠正。在厂商层面要充分利用数字要素对有效供给的影响,从供应链构建、需求识别、培育技术创新自觉性等方面实现有效供给。
周保苹[8](2020)在《圣西门以实业为本的社会治理观研究》文中研究表明18世纪末的法国大革命引发了持续的政治危机和社会分裂,让启蒙时代盛行的自然权利学说和社会契约理论遭到广泛诘难。对启蒙政治法律学说的审视和大革命的反思,让社会科学在后革命时代的社会原子化危机中诞生。作为法社会学的先驱,圣西门就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中形成了他的社会治理思想,并寻求以实业为纽带将社会中的个体重新联合起来。为了厘清圣西门的社会治理体系,提取其法社会学的精华,需要按照一定的脉络对其理论进行梳理和重构。圣西门社会治理思想是依其独特的方法论原则构建的,但由于未系统完成自己的着作即离世,其方法论散见于着作的各个部分。我们需要对他提及的关于方法论原则的零散观点进行整理和重构,勾勒出符合逻辑体系的方法论原则。圣西门方法论的精髓在于一切以“实证”为基础。“实证”起源于自然科学领域的观察和实验,圣西门则将“实证”的方法论原则推广至社会科学领域,并以此作为重建社会秩序的依据。除此之外,受政治经济学的影响,圣西门的学说中包含独特的阶级分析方法论,主要从经济—社会功能的视角观察社会群体的划分。社会历史的分期在圣西门的理论中也占有重要位置。通过对人类历史的排列、归纳和逻辑推理,他提出社会发展二元论,即有机时代和批判时代,并证明这两个类似于“理想型”的时代是交替出现的,任何社会形态都可依此范畴加以考量。以这套实证方法论为基础,圣西门从法社会学视角对自己所处的时代进行观察。在工业革命和法国大革命(学界称为“双元革命”)的联合冲击之下,旧的封建神学纽带断裂,社会中的人失去了共同情感的联结,成为原子式的个体。批判时代趋向极致,正是推动社会转入有机时代的关键时期。一盘散沙式的法国需要一个强大的阶级来规范和协调各种社会力量,领导人们构建符合有机时代的新社会秩序。圣西门根据阶级分析方法,对历史中实业阶级的成长做了细致分析,认为实业阶级的势力逐步壮大并掌握主要社会资源,其他阶级逐渐依附于它,因此,在构建新的社会治理体系时,要发挥实业阶级的领导作用。政治经济学是圣西门社会治理观的重要理论参照。根据斯密和萨伊所阐发的政治经济学原理,他得出政治学—法学是关于生产的科学这一重要论断。由于实业生产才真正具有实在意义,唯有实业能够增加社会财富,因此整套社会治理体系应该按照实业的目的重新组织起来,形成物质生产纽带。与此相应,在精神领域,为了维护和巩固实业制度,圣西门创立了作为新型意识形态的“新基督教”,将之引入社会组织之中,以弥补封建神学体系瓦解后社会群体一般道德体系的空白。具体到实业社会各项代表性制度的构建,可从三个角度展开叙述:(1)法国应当借助教育提振实业家的政治信心和阶级意识,通过立法让实业阶级的权力合法化,通过寻求国王的帮助使实业阶级在现实社会中的权力真正得到提升和巩固;(2)法国应当改革旧时的所有权制度,从所有权的内部关系着手,实行所有权与管理权分离,提高生产资料的利用效率,保证实业阶级的收益,增加法国的财富,从而奠定实业社会制度的基石;(3)除此之外,为了配合实业体系并在精神层面上将人们凝聚在一起,圣西门宣扬博爱精神以及“人人都应当兄弟相待”的基本原则,守护实业社会的物质生产活动,改进穷人阶级的精神和物质生活。总体而言,圣西门的思想在当今社会依然具有借鉴意义。作为空想社会主义者,他为我国推进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宝贵经验。作为法社会学的先驱,他启发我们更全面地观察社会,并将法学与政治学、经济学等相结合,以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体系。
陈景华[9](2019)在《马克思的供求理论及其当代价值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供给和需求作为经济学的最基本要素,两者相互关系决定或影响着国民经济的运行情况。供给与需求相匹配时,市场供求达到平衡,社会产品得以实现,经济运行将处于健康有序的良好态势。当供求失衡时,生产受到抑制,导致经济增长放缓或停滞,严重的供求失衡甚至还会引发经济危机。因为供给和需求在经济发展中发挥如此重要的作用,一直以来理论界都将供求问题作为一个重要课题进行研究。早在奴隶制社会时期,思想家已经就农业生产、农产品供给等问题从理论层面作出阐述。之后随着商品经济的持续发展、社会生产和消费的不断扩大,各个时期的经济学者对供给和需求问题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提出了一系列的供求理论。这些供求理论犹如璀璨的星光,在经济理论体系的苍穹里熠熠生辉,其中有一颗最为耀眼,那就是马克思的供求理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以社会的生产关系即经济关系为研究对象,着重剖析了资本主义的经济关系,创立了劳动价值理论、剩余价值理论、资本积累理论,揭示了社会运行发展的必然规律。供求问题是融入在马克思上述理论的一个重要内容,在现有的研究成果中,经济学者们分别从市场价值与价格关系、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经济危机理论等方面研究供给和需求问题,但尚未将马克思供求理论进行体系化、系统化。因此,本文选此作为研究课题,着眼于经济思想的发展,试图梳理出马克思供求理论的思想渊源、主要内容、理论特点、传承与发展,并基于马克思供求理论的视角对中国当前市场供求结构性失衡问题进行分析解读,并提出对策建议。首先,本文梳理分析了马克思之前的供求理论,总结古代思想家、古典经济学家有关供给和需求的思想,他们为马克思建立科学供求理论提供了思想源头和理论素材。然后,本文从微观和宏观两个视角考察马克思供求理论的主要内容,微观供求理论阐述了供给和需求的内涵特点及市场供求、市场价值、市场价格、市场竞争之间的相互作用,宏观供求理论包括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含义、总供求平衡、总供求失衡及其调控等内容,微观部分是宏观部分的基础,宏观部分是微观部分的发展,两者共同构成完善的理论体系。进而,本文总结了新古典经济学、凯恩斯主义经济学、供给学派等西方经济学的供求理论,并与马克思供求理论进行比较分析,从而更清晰地把握马克思供求理论的理论特点、政治立场和时代价值。再而,本文梳理了建国以来各个时期中国共产党有关于供求问题的论述,可见其是对马克思供求理论的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供求理论中国化的成果。最后,本文回顾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市场供求的发展变化,并分析当前市场供求的结构性矛盾,在马克思供求理论的指导下,为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市场供求平衡性发展提出对策建议。本文的创新之处主要有两个方面:第一,从经济思想史的角度,本文尝试从微观、宏观两个层面对马克思供求理论进行系统的梳理和总结,并结合相关学者关于供求理论的观点进行对比分析,以揭示马克思供求理论不断发展和自我完善的理论形成之路,这对新时代中国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结合实际深化供求理论研究有着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第二,从政策指导的角度,基于马克思供求理论分析中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宏观环境与科学依据,解读当前市场供求结构性不平衡的特征及成因,进而提出针对性的改革建议。这既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与发展,又为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调节供求作用机制提供了政策指导,进而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强化政策支撑。
周小兰[10](2019)在《纪尧曼出版社与法国政治经济学的传播(1835-1864)》文中研究指明成立于1835年的纪尧曼出版社是法国政治经济学的专业出版社,是推动该学科发展、成熟的关键力量。创立者纪尧曼起初以百科全书类的《贸易与商品辞典》和一套囊括重农学派以来英法政治经济学家经典作品的《主要经济学家合集》打开销路,有效地推广了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常识和理论原则。随后,纪尧曼出版社出版布朗基的《政治经济学史》,完善了该学科历史的构建和研究范式。最后,在学界和商界友人的资助下,纪尧曼自1841年起发行《经济学人报》,整合并发表政治经济学的前沿成果,同时,以纪尧曼出版社为中心的学术共同体"经济学人协会"成立,对政府决策产生影响。纪尧曼出版社的经历展示了近代出版平台推动学科建设的经典模式。
二、简论萨伊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方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简论萨伊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1)论经济学中的价值理论(论文提纲范文)
一、价值理论在经济学中的核心地位 |
二、价值理论的演变 |
三、对几种主要价值理论的基本内容的考察 |
(一)劳动价值论 |
(二)生产要素价值论以及边际生产力分配理论 |
(三)边际效用价值论 |
(四)均衡价格理论 |
四、结论 |
(2)中国共产党百年经济理论创新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历史征程——中国政治经济学学会第31届年会暨中国海派经济论坛第24次研讨会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一、中国共产党百年经济理论创新及其历史经验 |
1. 中国共产党关于共同富裕的百年探索 |
2. 中国共产党百年经济探索的历程研究 |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创新与中国式现代化道路 |
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问题研究 |
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现实问题研究 |
三、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原理及其对西方经济学的评析 |
1.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原理、方法和范畴 |
2. 对西方经济理论的批判借鉴 |
四、海派经济学理论与政策创新 |
1. 新马派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与政策研究 |
2. 关于新马派关于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与政策研究 |
(3)历史唯物主义生产话语转换的经济学背景——马克思《布鲁塞尔笔记》与《曼彻斯特笔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改变世界的物质实践向生产话语的根本转换 |
二、现实个人的社会关系场境存在论基础 |
三、经济学语境中非物相化的生产力与社会赋型的复杂结构 |
四、人的意识是对社会环境的关系 |
(4)中国创业学:学科、学术和话语体系(论文提纲范文)
一、前言 |
二、中国创业学构建的现实背景 |
(一)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创业型经济大趋势的创建契机 |
(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需要 |
(三)改革开放四十多年伟大实践的现实基础 |
三、中国创业学构建的理论基础 |
(一)西方创业学理论 |
1. 古典经济学。 |
2. 奥地利学派。 |
3. 现代创业经济理论。 |
4. 现代创业管理理论。 |
(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
1. 科学劳动和创业劳动。 |
2. 财富创造理论。 |
3. 政治经济学当代新发展。 |
(三)理论比较 |
四、中国创业学理论体系 |
(一)中国创业学的学科体系 |
1. 中国创业学的研究对象 |
2. 中国创业学的研究群体 |
3. 中国创业学的研究方法 |
(二)中国创业学的学术体系 |
(三)中国创业学的话语体系 |
五、结论和展望 |
(5)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及其当代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简要的文献检视 |
1.2.1 国内研究述评 |
1.2.2 国外研究述评 |
1.3 创新点与研究方法 |
1.3.1 创新点 |
1.3.2 研究方法 |
第2章 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的的思想来源 |
2.1 古典经济学的经济危机思想 |
2.1.1 萨伊的“无危机论” |
2.1.2 西斯蒙第的“消费不足论” |
2.1.3 李嘉图的局部危机论 |
2.2 马克思对古典经济学危机理论的批判与吸收 |
2.2.1 马克思对萨伊的批判 |
2.2.2 马克思对西斯蒙第的纠正 |
2.2.3 马克思对李嘉图的扬弃 |
第3章 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的主要内容 |
3.1 经济危机的可能性和现实性 |
3.1.1 经济危机的可能性 |
3.1.2 经济危机的现实性 |
3.2 经济危机的周期性和必然性 |
3.2.1 经济危机的周期性 |
3.2.2 经济危机的必然性 |
3.3 经济危机的产生根源及实质 |
3.3.1 经济危机理论的实质 |
3.3.2 经济危机理论的根源 |
3.3.3 经济危机理论革命作用 |
第4章 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的当代价值 |
4.1 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的实证检验 |
4.2 两次大危机的比较 |
4.2.1 1929-1933年的大萧条 |
4.2.2 2008年的国际经济危机 |
4.2.3 两次大危机同根同源 |
4.3 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的当代价值 |
4.3.1 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的方法论价值 |
4.3.2 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是的真理力量 |
4.3.3 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机理论鲜活的时代性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后记 |
(6)论马克思使用价值概念的社会历史内涵(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s |
文献综述 |
绪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问题的研究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 |
三、研究的重点、难点与创新点 |
四、研究思路、方法与篇章结构 |
第一章 马克思使用价值概念的两个维度 |
一、政治经济学研究范围之外的使用价值概念 |
(一)《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效用” |
(二)《哲学的贫困》中的使用价值概念 |
二、政治经济学研究范围内的使用价值概念 |
(一)《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的使用价值概念 |
(二)《资本论》中的使用价值概念 |
第二章 马克思对古典经济学使用价值概念的科学改造 |
一、古典经济学的使用价值概念及其庸俗化 |
(一)亚当·斯密:使用价值即效用 |
(二)李嘉图:使用价值即交换价值的单纯前提 |
(三)萨伊及边沁的使用价值概念:使用价值即功用 |
二、马克思对使用价值概念的政治经济学使用范围界划 |
(一)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和方法的科学确立 |
(二)政治经济学研究的逻辑起点变革 |
第三章 马克思使用价值概念社会历史内涵的多维透视 |
一、一般商品使用价值的社会历史内涵 |
(一)一般商品使用价值的定义 |
(二)一般商品使用价值的社会历史属性 |
(三)一般商品使用价值社会历史内涵的具体表现 |
二、货币商品使用价值的社会历史内涵 |
(一)商品成为货币:货币价值形式的二重化 |
(二)货币转化为资本:货币本身的社会历史规定的二重性 |
三、劳动力商品使用价值的社会历史内涵 |
(一)劳动力商品是资本主义社会的特有现象 |
(二)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是剩余价值生产的源泉 |
四、资本商品使用价值的社会历史内涵 |
(一)资本使用价值的物质规定 |
(二)资本使用价值的本质规定 |
第四章 明确马克思使用价值概念社会历史内涵的理论意义 |
一、对于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变革的意义 |
(一)对正确理解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变革的意义 |
(二)对正确理解政治经济学研究方法变革的意义 |
(三)对于正确理解马克思价值理论的意义 |
二、对于驳斥非难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各种错误观点的意义 |
(一)斯威齐: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 |
(二)鲍德里亚:使用价值是一种符号价值 |
三、对于创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意义 |
(一)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理论指导 |
(二)推动“经济新常态”下的经济改革向纵深发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及参与课题情况 |
(7)新时代中国制造业有效供给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一、相关概念研究综述 |
二、国外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
三、国内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
四、文献评述 |
第三节 本文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及研究框架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三、研究框架 |
第四节 本文的创新点及有待进一步研究的内容 |
一、本文的创新点 |
二、本文有待进一步研究的内容 |
第二章 供给学派理论及实践在新时代的批判性反思 |
第一节 供给学派的主要理论及政策主张 |
一、供给学派产生的历史条件 |
二、供给学派的主要理论及政策主张 |
三、对供给学派理论及政策主张的评价 |
第二节 供给学派的政策实践 |
一、“里根计划”的政策实践及评价 |
二、“撒切尔实验”政策实践及评价 |
三、日本“规制改革”的政策实践及评价 |
第三节 供给学派理论不适用于新时代有效供给研究 |
一、新时代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是供给学派理论的中国化 |
二、供给学派的理论出发点与中国基本经济制度不相容 |
三、供给学派理论不适用于中国的市场机制 |
四、供给学派的供给侧单边管理理论与有效供给研究的冲突 |
第四节 供给学派政策实践对新时代有效供给研究的启示 |
一、供给学派政策实践证明供给管理的重要性 |
二、供给管理既是长期政策也是短期政策 |
三、供给管理要重视化解结构性矛盾 |
第三章 供给思想溯源与有效供给理论基础 |
第一节 近代西方经济学有效供给思想溯源 |
一、前古典经济学时代的供给思想 |
二、斯密和李嘉图的供给思想 |
三、萨伊的供给理论 |
四、古典经济学供给思想的理论价值 |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有效供给思想溯源 |
一、马克思的再生产理论 |
二、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 |
三、马克思的分工理论 |
四、马克思的供求理论 |
第三节 现代西方经济学有效供给思想溯源 |
一、新古典经济学的均衡理论 |
二、非均衡学派的非均衡理论 |
三、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理论 |
四、现代西方经济学供给理论的价值 |
第四节 有效供给理论基础 |
一、马克思的供求理论 |
二、均衡理论 |
三、需求理论 |
四、技术创新理论 |
五、产业结构理论 |
第四章 制造业有效供给的概念及内在机理 |
第一节 有效供给的概念界定 |
一、供给、均衡点的供给与有效供给 |
二、有效供给与经济增长、高质量发展 |
三、制造业有效供给的概念 |
四、新时代制造业有效供给的内涵 |
第二节 制造业有效供给的影响机理 |
一、经济效益对有效供给的影响 |
二、供给效率对有效供给的影响 |
三、需求对有效供给的引致作用 |
四、技术创新是有效供给的内在驱动 |
五、产业结构升级对有效供给的影响 |
六、生产外部性对有效供给的影响 |
第五章 新时代中国制造业有效供给的发展目标 |
第一节 新时代的发展阶段特征 |
一、我国经济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 |
二、社会需要从增长需要转向“美好生活需要” |
三、从经济增长速度要求转向发展质量要求 |
四、新一轮工业革命为中国赶超发达国家提供机遇 |
第二节 新时代制造业有效供给的发展目标 |
一、有良好的运营质量作为有效供给的发展基础 |
二、供给侧的资源配置效率更加有效 |
三、满足新时代需求升级要求 |
四、技术创新能成为有效供给的动力 |
五、产业结构与产业比较优势更匹配 |
六、有效供给的成效具有正外部性 |
第三节 现阶段制造业有效供给的现实差距 |
一、传统要素成本增加难以逆转,制造业税负高于全国宏观税负 |
二、供给侧资源配置效率低,结构性产能过剩长期存在 |
三、制成品供给错位,供需矛盾依然突出 |
四、关键领域的技术薄弱,制约驱动力的技术升级 |
五、产业结构升级,遭到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双重挤压 |
六、制造业环境约束仍较明显,与新时代发展目标背离 |
第六章 新时代中国制造业有效供给的现实基础 |
第一节 制造业供给规模与效益 |
一、制造业供给总量大,但规模下滑 |
二、制成品产量增加,产品结构优化 |
三、制造行业杠杆率下降,但仍保持较高水平 |
四、供给效益好转,出现行业分化 |
五、制造业技术投入与产出增加 |
第二节 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发展现状 |
一、测度原理 |
二、变量选取 |
三、测算结果 |
四、全要素生产率分解分析 |
第三节 制造业产业结构发展现状 |
一、制造业产业结构测算指标设计 |
二、数据说明 |
三、制造业产业结构分解分析 |
四、先进制造业占制造业比重增加 |
第四节 制造业产能利用率发展现状 |
一、产能利用率是需求在供给端的映射 |
二、测算方法选择 |
三、数据说明 |
四、产能利用率测算结果分析 |
五、“去产能”治理后产能过剩行业供给规模下降 |
第七章 新时代中国制造业有效供给的评价体系构建与评估 |
第一节 制造业有效供给水平的评价原则与时代要求 |
一、评价原则 |
二、评价指标要符合新时代特征 |
第二节 评价指标选择及评价方法 |
一、指标选择 |
二、评价体系框架 |
三、评价方法 |
四、数据来源 |
第三节 评价结果及分析 |
一、指标权重 |
二、制造业有效供给总体评价 |
三、制造业行业层面有效供给评价 |
四、制造业分行业子维度有效供给评价 |
第八章 新时代中国制造业实现有效供给的个案研究与经验启示 |
第一节 新时代传统制造厂商实现有效供给的困境 |
一、信息不对称导致厂商供给效率低 |
二、技术创新转换未能与智能制造发展方向相结合 |
三、厂商产业链升级遭遇要素优势不匹配瓶颈 |
四、规模化大生产模式难以应对数字经济下的需求升级 |
第二节 案例研究对象的描述 |
一、案例研究设计思路 |
二、案例分析对象的描述 |
三、案例设计要素 |
第三节 红领集团实现有效供给的案例分析 |
一、利用数据要素提高供给配置效率 |
二、利用技术创新实现工艺流程智能变革 |
三、利用数据技术实现“武藏曲线”的智能升级 |
四、数字化驱动生产方式满足消费需求升级需要 |
第四节 案例启示 |
一、利用数字要素修正供给配置扭曲 |
二、技术创新与技术发展趋势应相结合 |
三、厂商产业升级方向要与比较优势匹配 |
四、重视需求升级对生产模式的新要求 |
第九章 推进制造业有效供给的对策建议 |
第一节 推进制造业有效供给的宏观管理思路 |
一、重视供给管理在实现有效供给中的长期作用和短期影响 |
二、有效供给的宏观管理需协调供给管理与需求管理 |
三、强化市场在有效供给实现中的决定性地位 |
四、政府调控以纠正“市场失灵”为主要目标 |
第二节 推进产业层面有效供给的对策建议 |
一、降低制造企业税负成本,提升企业经济效益 |
二、培育企业家精神,提升制造业供给侧效率 |
三、加大数字要素的培育力度,推动供需高效匹配 |
四、加大关键领域技术投入,加快科研成果转化率 |
五、重视传统产业地位,抓住新工业革命机遇实现产业升级 |
六、引导产业政策转型,政策目标转向减少产业发展的负外部性 |
第三节 推进厂商层面有效供给的对策建议 |
一、构建供应链虚拟系统,提升供给效率 |
二、引导厂商技术创新的自觉性,实现供给驱动转换 |
三、培育企业内生增长优势,实现产业升级 |
四、把握新时代的需求变革,利用数字技术提高需求识别的精准度 |
第十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二节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8)圣西门以实业为本的社会治理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圣西门的方法论 |
第一节 圣西门的实证方法 |
第二节 阶级分析方法 |
第三节 社会治理的二元语境:“批判时代”与“有机时代” |
第二章 圣西门对法国社会治理实际前提的观察 |
第一节 后革命时代法国社会的原子化现象 |
第二节 实业阶级的兴起与新的社会格局 |
第三章 圣西门社会治理的一般构想 |
第一节 政治经济学作为社会治理的指南 |
第二节 新型实证政治法律体系的构成 |
第三节 道德教育与新基督教的创建 |
第四章 圣西门社会治理的具体举措 |
第一节 充分提升实业阶级的支配地位 |
第二节 奠定实业社会制度的基石:所有制二权分离的变革 |
第三节 实业社会的道德守护者 |
结语:圣西门在21世纪 |
参考文献 |
后记 |
(9)马克思的供求理论及其当代价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和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综述 |
一、关于供求问题的研究历史 |
二、关于马克思供求理论的研究动态 |
三、关于中国经济供求问题的研究动态 |
四、研究现状评述 |
第三节 研究框架和方法 |
一、研究框架 |
二、研究方法 |
第四节 创新之处和有待继续研究的问题 |
一、本文的创新之处 |
二、有待继续研究的问题 |
第一章 马克思之前的供求理论 |
第一节 前古典思想家的供求思想 |
一、古希腊思想家的供求思想 |
二、古罗马思想家的供求思想 |
三、西欧中世纪经院学派的供求思想 |
四、重商主义的供求思想 |
第二节 古典经济学的供求理论 |
一、重农主义回归生产 |
二、亚当·斯密对供求理论的系统概括 |
三、萨伊、李嘉图的供给决定论 |
四、马尔萨斯、西斯蒙第的需求决定论 |
五、穆勒对两类商品价值决定的分析 |
第三节 对马克思之前供求理论的评价 |
一、马克思之前供求理论的特点 |
二、马克思之前供求理论的缺陷 |
三、马克思对之前供求理论的批判性继承 |
第二章 马克思的微观供求理论 |
第一节 供给与需求及其相互关系 |
一、供给的界定及其特点 |
二、需求的界定及其特点 |
三、供给与需求的关系 |
第二节 市场供求与市场价值 |
一、市场供求不决定市场价值 |
二、市场供求影响市场价值 |
第三节 市场供求与市场价格 |
一、市场价格由市场价值决定 |
二、市场供求影响市场价格 |
三、市场价格调节市场供求 |
第四节 市场供求与市场竞争 |
一、市场竞争推动市场价值的形成和转化 |
二、市场价值与市场供求通过市场竞争实现互动 |
第五节 马克思微观供求理论小结 |
第三章 马克思的宏观供求理论 |
第一节 社会总产品的供给和需求 |
一、社会总产品供求和单个产品供求之间的关系 |
二、社会总产品的实现 |
第二节 社会资本再生产中的总供求平衡 |
一、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中的供求平衡 |
二、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中的供求平衡 |
第三节 总供求平衡的内在机制 |
一、总供求平衡的内容 |
二、总供求平衡的实现机制 |
第四节 市场供求失衡与经济危机 |
一、经济危机的成因分析 |
二、供求失衡的调控 |
第五节 马克思宏观供求理论小结 |
第四章 马克思供求理论与西方经济学供求理论的比较 |
第一节 新古典经济学的均衡价格理论 |
一、以效用为中心的需求理论 |
二、以生产成本为中心的供给理论 |
三、供求均衡决定商品价格 |
第二节 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的有效需求决定论 |
一、三大基本心理规律 |
二、有效需求决定论 |
三、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的政策主张 |
第三节 供给学派的理论 |
一、供给学派的概况 |
二、供给学派的主要观点 |
三、供给学派理论的实践 |
第四节 马克思供求理论与西方经济学供求理论的比较 |
一、马克思供求理论和西方经济学供求理论的相同之处 |
二、马克思供求理论和西方经济学供求理论的内容区别 |
三、马克思供求理论与西方经济学供求理论的本质区别 |
第五章 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供求理论的发展 |
第一节 毛泽东的有计划的供求平衡发展理论 |
一、建国初期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
二、有计划的供求平衡发展理论的主要内容 |
第二节 邓小平的市场调节供求理论 |
一、改革开放前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
二、市场调节供求理论的主要内容 |
第三节 江泽民的需求拉动供给发展理论 |
一、20 世纪90 年代中期经济社会形势剧变 |
二、需求拉动供给发展理论的主要内容 |
第四节 胡锦涛的“以人为本”供求平衡发展理论 |
一、新世纪初期经济社会发展状况 |
二、“以人为本”供求平衡发展理论的主要内容 |
第五节 习近平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理论 |
一、新时代我国市场供求情况 |
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理论的主要内容 |
第六节 对中国共产党供求理论的评价 |
一、中国共产党供求理论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 |
二、中国共产党供求理论与马克思供求理论是一脉相承 |
三、中国共产党供求理论是在传承中发展 |
第六章 马克思供求理论视角下的中国经济供求平衡发展分析 |
第一节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的供求发展 |
一、中国经济总供给的发展情况 |
二、中国经济总需求的发展情况 |
第二节 马克思供求理论对中国经济供求平衡性的解读 |
一、马克思供求理论对中国经济供求平衡性的评判分析 |
二、马克思供求理论对中国经济供求不平衡的原因解析 |
第三节 马克思供求理论对促进中国经济供求平衡发展的指导 |
一、市场竞争机制消除供求总量不平衡 |
二、部门结构优化消除供求结构不平衡 |
三、生产进步推动供求平稳发展 |
四、生产与流通衔接促进产业资本循环 |
第四节 促进中国经济供求平衡发展的政策建议 |
一、消除体制弊端,发挥市场调节供求主导作用 |
二、注重发展质量,提高有效供给能力 |
三、扩大对外开放,提升供求平衡弹性 |
四、优化流通环节,促进生产和消费相匹配 |
第五节 马克思供求理论对中国经济供求平衡发展分析的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10)纪尧曼出版社与法国政治经济学的传播(1835-1864)(论文提纲范文)
一、萨伊作品的出版与政治经济学的草创 |
二、布朗基着作的出版与政治经济学的溯本清源 |
三、《经济学人报》的创刊与政治经济学的实践 |
四、结语 |
四、简论萨伊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方法(论文参考文献)
- [1]论经济学中的价值理论[J]. 齐良书. 政治经济学评论, 2022(01)
- [2]中国共产党百年经济理论创新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历史征程——中国政治经济学学会第31届年会暨中国海派经济论坛第24次研讨会综述[J]. 林超群,肖斌. 政治经济学研究, 2021(04)
- [3]历史唯物主义生产话语转换的经济学背景——马克思《布鲁塞尔笔记》与《曼彻斯特笔记》研究[J]. 张一兵. 哲学研究, 2021(12)
- [4]中国创业学:学科、学术和话语体系[J]. 刘志阳,赵陈芳,杨俊. 外国经济与管理, 2021(12)
- [5]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及其当代价值[D]. 胡慧欣. 吉林财经大学, 2020(06)
- [6]论马克思使用价值概念的社会历史内涵[D]. 徐倩秋. 西南大学, 2020(01)
- [7]新时代中国制造业有效供给研究[D]. 伊馨. 福建师范大学, 2020(10)
- [8]圣西门以实业为本的社会治理观研究[D]. 周保苹.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4)
- [9]马克思的供求理论及其当代价值研究[D]. 陈景华. 福建师范大学, 2019(12)
- [10]纪尧曼出版社与法国政治经济学的传播(1835-1864)[J]. 周小兰. 法国研究, 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