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瑞士和她的冰川——从冰期到现在》(论文文献综述)
施雅风[1](1982)在《《瑞士和她的冰川——从冰期到现在》》文中研究表明《瑞士和她的冰川——从冰期到现在》是一本精装的大型图片集,不仅图片精美,艺术性强,吸引旋游者观赏冰川美景,而且科学内容丰富,综合表达了二百多年来的瑞士冰川研究、冰川利用和冰害防治成就,说明文字简炼,深入浅出,发人思考,是一本极其出色的冰川知识的普及读物。这本书是瑞士科学家、出版家和旅游单位的集体劳动成就。他们先组织了一个“瑞士和她的冰川”的巡回展览,以后再编印这本书。在书末的作者和合作者栏内列有十多位著名的科研、旅游、生产单位和22位学者专家,其中有瑞
孙萌萌[2](2018)在《从冰期预测到全球变暖假说 ——气候科学的议程转变研究(1960-1979)》文中研究说明1960-1970年代,人们对气候变化未来趋势的判断经历了从冰期到全球变暖的转变。这一转变不仅体现在气候风险的大众传播中,也体现在相应的科学领域。对气候变化趋势判断的转变,实际上反映的是气候变化科学的议程变化。本研究以“1960-1970年代从冰期预测到全球变暖预测的转变”为中心,尝试回答“气候议程在这一时段如何转变”的问题,以推进对“二氧化碳气候变化研究何以获得气候研究的优势与权威地位”问题的认识。为此,本研究分五个步骤完成。第一,从1970年代气候风险的大众传播出发,以媒体报道为中心,通过与科学文本对比,确认了冰期预测的科学家信源、主要争议和相关社会议程,从而发现冰期预测是随着1970年代初粮食危机的政治议程而获得社会广泛关注的。为了回答粮食危机的相关问题,气候科学家从全球变冷和冰期预测转向全球气候模式改变。随着粮食政治从“寻找原因”到“寻求解决”的议程转变,粮食技术替代气候变化成为粮食问题中更重要的科学议题,而全球变冷所依据的理论由于预测能力的不足而在1970年代末衰落,并被全球变暖预测的新闻报道所取代。第二,从科学内部寻找冰期预测兴起与衰落的原因。冰期预测最核心的科学来源是米兰科维奇假说,对其在1960-1970年代所获进展的分析表明:首先,米兰科维奇假说的精确验证发生于1976年,在作出冰期预测时的70年代初,在科学界的接受度有限;其次,米兰科维奇假说作为气候预测存在从数据分析到理论自身的双重不确定性,且无法提供短期预测所需的精确度。第三,冰期预测之所以出现,是由于古气候学家和地质学家在气候的天文理论方面所获得的进展,更新了人们对冰期图景的认识。最后,冰期预测所受到的外来压力主要是社会对气候变化预测时间尺度的要求。随着外界对短期气候预测实用性的确认,冰期预测随之衰落,并让位于全球变暖预测。70年代中期以后,部分古气候学家接受了二氧化碳作为新的研究方向,并将冰期预测限定在“自然气候变化”范围内。第三,从“物理气候学”和数值气候模式的兴起,看二氧化碳气候学的提升。用于进行二氧化碳敏感性研究的气候数值模式起源于以卑尔根学派气象思想与电子计算机结合而产生的数值天气预报。在美国“科学外交”政策下诞生的全球大气研究项目的最初目标,是拓展数值天气预报的预报能力。但由于洛伦兹“蝴蝶效应”的提出,这一原始目标的可行性大打折扣。随着第一阶段目标的结束,全球大气研究项目开始转向以气候数值模式为基础的气候预测,其最终目标是实现气候预测与气候控制。仍然出于洛伦兹的混沌理论,气候的可预测性问题直到70年代末还是一个具有争议的问题。除此之外还有来自对物理机制的了解不够而带来的不确定性等。这些争议与不确定性使二氧化碳敏感性研究被界定在虚拟实验的范畴,而不具备预测的含义。但随着美国政府的介入,在1979年末的一份以“二氧化碳的数值模式研究是否可靠”为核心问题的报告中,最终确认了二氧化碳敏感性研究作为气候预测的可靠性。第四,从世界气象组织内部气候学议程的变化,看科学议程转变的机制。从1953-1980年,世界气象组织的气候学议程经历了以下变化过程:·1953-1961:从气候学到气候变化或气候波动;·1969-1972:从气候波动到气候与环境;·1973-1976:从气候与环境到人类影响气候;·1977-1979:从人类影响气候到二氧化碳气候作用。从1969年开始的议程变化,是由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及之后的联合国环境项目基金来主导的。由对大型气象和气候学项目的资助,联合国实现了对气候学科学的议程设置。对由外部压力导致的科学议程优先级别的变化,一些科学家出于不同角度的考虑提出了不同程度的反对。但这些反对未能在很大程度上改变议程转变的形势。第五,对气候变化观念在中国同一时段情形的研究。70年代初竺可桢对中国历史气候变迁的综合性研究发表,时当气候异常与冰期预测传播至中国。竺可桢的研究遂成为反对冰期预测的依据。“历史气候是波动的,不会朝一个方向一直发展下去”曾在60年代作为竺可桢反驳国外有关全球变暖讨论的思想依据。而对“气候与社会”“气候与人类”等曾经与气候决定论关系密切、容易在意识形态管控严格的环境中引发争议的问题,竺可桢选择了回避。尽管他本人是国内环境保护的先驱,但他的气候变迁研究也同时撇开了环境议题。70年代的冰期预测中,竺可桢认识到这种宣传有其政治经济背景而未给予过多重视。竺可桢去世之后,同时随着国内外交政策和政治环境的转变,对气候变化的认识开始更加紧密地追随联合国的科学议程,开始向一个全球气候风险框架靠拢。通过以上研究,本文得出结论:科学进展无法单独回答气候科学议程何以在1960-1970年代发生转变的问题;而这种转变的外部原因,也是一种政治动因,即国际环境政治对气候科学的议程设置。环境项目对大型科学项目的资助是实现议程转变的主要机制。国内的议程变化是国际环境政治全球影响的直接体现。本研究表明,政治能够影响、而且事实上已经影响了气候科学研究的内容及方向。
王志超,陈亚宁[3](1989)在《从冰川发育规律探讨叶尔羌河突发性洪水的可能最大值》文中提出 叶尔羌河是新疆第三大河流,全长1078公里,山区河段长528公里,平原区550公里。流域包括叶城、泽普、莎车、麦盖提、巴楚、塔什库尔干、岳普湖等七个县,总面积为93,700平方公里,其中山区集水面积为50,248平方公里。全流域共有土地2,500多万亩,农业用地538.33万亩,占总土地面积的63.12%。这里另一优势是光照和热量条件很好,发展农、林、
徐兴永[4](2004)在《崂山古冰川的形成及其环境效应的研究》文中提出崂山位于山东半岛南侧,海拔 1132.7m,部分山体为黄海所淹没。考察发现,崂山地区保存有典型的第四纪古冰川遗迹。古冰川侵蚀地貌有:拖蚀地貌、古冰斗、刃脊、角峰、垭口、“U”型谷、冰臼等地貌类型;古冰川堆积地貌有终碛堤、侧碛堤、冰碛丘陵、冰碛扇等地貌类型。独特的地理位置,使得崂山保存有我国目前仅有的冰碛海岸、冰碛海滩、海拔最低的古冰舌、冰碛小岛群等大量古冰川遗迹。在山东丘陵其他地区也发现了大量保存完好的古冰川遗迹。更新世期间,崂山地区至少发生过四次古冰川活动,由老到新分别命名为:鲍鱼岛冰期、前凤庵冰期、流清河冰期和束住岭冰期。鲍鱼岛冰期时的雪线高度在崂山东侧只有 6090m(现代海拔),以后三次冰期的雪线高度逐渐升高,末次冰期时雪线的高度大约在 850m。初步勘测,崂山及其周围共发育了六十余条古冰舌,东部的冰舌一直伸入到黄海之中。对崂山冰碛物进行孢粉组合分析,部分样品中冷杉的百分含量超过 13%,反映在冰期时期气候寒冷,具备形成冰川的气候条件;样品的粒度概率曲线都呈双峰或多峰分布,为典型的冰川成因堆积物特征。研究认为:全球不存在统一的雪线,不同冰期和同冰期不同地方的雪线高度各不相同,区域地形特征和当地气候状况是决定雪线高度的关键。冰期时期,寒潮源地迁移和古华北湖的形成,对崂山地区乃至中国东部古冰川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山东丘陵 300m以上的山地都可能发生过第四纪古冰川作用。崂山古冰川遗迹的发现,可以把中国东部古冰川研究推向新的高潮,为东亚地区及中国东部陆架古环境的研究注入新的内容。
常凤鸣[5](2004)在《冲绳海槽晚更新世——全新世的古环境演化》文中研究表明利用取自冲绳海槽的三个柱状样 E017、DOC082 和 DOC024,通过对其生物地球化学成分和微体古生物的分析,结合浮游有孔虫氧、碳同位素数据、AMS14C 测年结果和已有的研究资料,分别研究了冲绳海槽中南部晚更世约 18ka BP 以来的古生产力演化和冲绳海槽北部全新世古生产力、古海洋环境以及区域古气候的变迁,并探讨了生产力演化、环境变迁和气候波动的机制及其意义。 E017 柱样中有机碳、碳酸钙、蛋白石和生物钡等生物地球化学指标以及浮游有孔虫、底栖有孔虫、放射虫和硅鞭藻堆积速率一致显示:冲绳海槽中南部约 18ka BP以来生产力的总体特征为冰期—冰消期高、冰后期—全新世低,其演化过程为分四个阶段逐步下降,时间分别是 18-16ka BP、16-9ka BP、9-3ka BP 和 3-0ka BP;同时,古生产力的这一演化过程还表现在浮游有孔虫组合和底栖有孔虫特征种的变化上。浮游有孔虫 δ13C 和有机质 C/N 比、有机碳 δ13C(Wahyudi, 1997)等记录表明:冲绳海槽中南部古生产力演化的控制机制是全球气候变化和海平面波动导致的陆源营养物质输入的变化。DOC082 柱样中古生产力的地球化学指标和微体古生物指标反映冲绳海槽中北部 3ka BP 之后的晚全新世生产力远远高于 11-3ka BP 期间的早、中全新世;古生产力在 3ka BP 之后的异常是 El Ni?o 活动频率上升、强度增加的结果。DOC024柱样所在的冲绳海槽北部区域,全新世 7ka BP 左右为生产力短暂的高值期,而中、晚全新世约 6-0ka BP 之间生产力明显比较低;但该区的硅质生物生产量高值出现在3.0ka BP 左右,3.0ka BP 之前逐渐增加,之后呈下降趋势。古生产力的该变化模式以及不同指标之间的差异可能反映了黑潮以及与其相关的冷水涡漩和上升流这一局部海洋环境的变动。 冲绳海槽中、北部 DOC082 和 DOC024 柱样中,微体古生物转换函数估计的表层海水年平均温度的变化表明:全新世区域气候演化经历了早全新世 11—8.4ka BP之间的渐暖期、中全新世 8.4—3.1ka BP 期间温暖的适宜期和晚全新世 3.1—0ka BP期间变冷的波动期;同时,分别在 0.2-0.6、1.2、3.0、4.6、5.5 和 8.1ka BP 左右有 6次气候变冷事件。与其它研究结果的对比发现全新世气候演化的这一总体趋势在全球是基本一致的,其周期性波动可能在全球范围内具有普遍意义。 浮游有孔虫浅水种和深水种的变化以及转换函数估计结果显示:冲绳海槽中北部区域,全新世 11-10ka BP 之间温跃层逐步加深,10-4.0ka BP 期间温跃层深度没有发生明显的变化,3.0-0ka BP 之间温跃层变深,但海水上层结构不稳定,存在约 1232aBP、719a BP 和 308a BP 3 个浅温跃层时期;温跃层深度的变化是受区域气候和东亚 i<WP=4>常凤鸣 冲绳海槽晚更新世——全新世的古环境演化季风控制的。冲绳海槽北部区域全新世 7.3-5.0ka BP 期间温跃层深,5.0-4.0ka BP 之间温跃层深度逐渐下降,而约 3.0ka BP 以后温跃层显著变浅,但也出现了较大幅度的波动;放射虫上升流指数(URI)、 浮游有孔虫上升流指示种 Globigerina bulloides百分含量和表层海水年平均温度的变化表明上升流的发育程度明显地影响着该区温跃层深度的变化。 依据现代 El Ni?o 事件的特征及其对东海海洋环境的影响,对冲绳海槽中北部区域晚全新世约 4.0-3.0ka BP 之后生产力指数大幅度上升、年平均温度和季节温差明显下降、温跃层加深等环境变化机制的分析表明:这些环境指标的异常反映了现代ENSO 体系至少于中、晚全新世开始形成,并在约 3.0ka BP 之后显著加强,这一结论与热带太平洋及其周边地区的海洋和陆地记录相当一致。 DOC082 和 DOC024 柱样中 δ18O 和 δ13C 的变化以及 DOC082 孔中古生产力指数的异常可能反映了冲绳海槽北部 7.0ka BP 前后黑潮曾短期内减弱,但其主流轴没有发生显著的变化,晚全新世 3.0ka BP 以后黑潮强度明显减弱;但由于冲绳海槽北部的海洋环境十分复杂、DOC024 柱样中 7.0ka BP 左右火山活动的扰动作用以及DOC082 孔过低的时间分辨率,这一结论有待进一步探讨。
王杰[6](2007)在《西藏东南部第四纪冰川演化序列与宇宙成因核素测年研究》文中指出西藏东南部处于喜马拉雅山脉、念青唐古拉山脉和横断山脉的交汇部位。是我国海洋性冰川发育的主要地区之一,其在水分周转中周期短,强度大,变化幅度也较大,对气候波动的响应敏感,因此在冰期—间冰期旋回中雪线就会出现大范围的波动。同时海洋性冰川自身具有的积累量大、消融强、运动速度快、侵蚀搬运能力强等特点,使得本区保存了丰富、规模巨大、轮廓层次清晰的冰川遗迹,特别是末次冰期的冰川堆积出现多套。据此划分的古乡冰期和白玉冰期,是青藏高原迄今划分的第四纪冰期中,具有代表性的两个冰期,它们被广泛看作是高原及周边山地晚第四纪冰期划分的蓝本,但这两次冰川作用年代一直处于推测状态。对这些古冰川遗迹的精确定年,不仅可以建立起西藏东南部晚更新世以来冰川演化的时间序列,而且对研究处于中低纬度的青藏高原晚更新世冰川作用模式与全球变化的异同关系,进而探讨晚更新世亚洲季风和行星风系此消彼长的演变规律等,具有重要意义。在对本区的波堆藏布流域、易贡藏布流域和然乌地区第四纪冰川遗迹详细野外考察的基础上,运用宇宙成因核素10Be、ESR、14C测年技术对波堆藏布谷地的冰期序列进行了定年,运用AAR法确定了冰期时雪线的降低值,并进一步对当时的气温状况进行了推测;根据目前发表的文献资料对南北半球的冰进时代及青藏高原MIS-3阶段冰进原因做了分析,初步得到如下结论:1.古乡冰期冰碛垄上漂砾的宇宙成因10Be暴露年代为112.9±16.7~136.5±5.8ka BP(n=4),代表了古乡冰期晚阶段冰川消退的时间,因此确认古乡冰期对应于MIS-6阶段,这也是本区迄今发现的最老冰期,当时冰川主干长度达100km,冰川规模为现代的6~10倍。2.晚白玉冰期冰碛垄上漂砾的宇宙成因10Be暴露年代为11.1±1.9~18.5±2.2ka BP(n=8),代表了末次冰盛期之后冰川消退的时间,因此确认白玉冰期对应于MIS-2阶段,当时波堆藏布流域从关星冰川伸下的冰川长达80km,最盛时冰川规模为现代的4~7倍;另外冰碛丘陵的形成时间为12.3±1.2ka BP左右,应为Bolling或Allerod暖期的产物,冰川面积从林穷阶段的230km2减小到育仁阶段的166km2。3.初步推算古乡冰期时雪线高度约为3800m,比现代雪线降低了近800m,年平均气温比现在低约7.8℃。白玉冰期时雪线高度约为4000m,比现代雪线降低了近600m,温度比现在低6.6℃左右。而从白玉冰期冰退的林穷阶段至育仁阶段,雪线上升了400m,温度升高了将近2.4℃。4.对全球已发表的第四纪冰川遗迹的宇宙成因核素测年资料(37处地点的1168个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发现南北半球之间冰进时代是同步的,而中、高与低纬度之间的冰进时代存在明显差异。5.青藏高原地区有MIS-3阶段冰进数据的地点达到了25个,对MIS-3三个亚阶段的水热组合分析后,认为只有MIS-3b阶段的冷湿组合才具备冰进的条件,而其它两个亚阶段降水的增加弥补不了因温度的升高而导致的消融,因此不具备冰进的条件。
何一鸣[7](2011)在《国际气候谈判影响因素与中国的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洪水热浪肆虐、冰川崩塌消融、海平而上升、粮食减产、物种灭绝……,气候变化是二十一世纪人类所面临的最重大挑战。在不可逆转的全球变暖大灾难到来之前,为了人类的生存和可持续发展,国际社会必须采取集体行动,节约能源,提高能效,减少化石燃料消费,削减温室气体排放,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同时保护森林,对土地利用方式进行管理,减缓温室效应,多管齐下,才能有效遏制全球变暖趋势,将地球还原为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生存空间。应对气候变化挑战需要国际社会群策群力,在协商一致的基础上开展密切合作。然而,在各种气候灾难愈演愈烈的鲜明背景下,国际气候谈判却一波三折,久拖不决。从1990年第45届联大正式启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谈判进程,到2005年《京都议定书》生效;从2007年的“巴厘路线图”,再到2009年《哥本哈根协议》,国际气候淡判历时20年,至今未果。究竟是哪些因素在左右气候谈判进程?它们又是如何发挥作用的?未来的国际气候谈判将何去何从?未来中国将以何种姿态和策略参与气候谈判?对这些问题的深入探讨构成了本论文的基本内容。本论文包括引言、正文和结论三大部分。引言部分对文章选题的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文章的理论框架和主要观点进行了概括说明。本论文的正文又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国际气候谈判回顾,由第一章构成。笔者将国际气候谈判大体上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1990年第45届联大正式启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谈判进程到1994年3月21日该公约生效,这一阶段主要是从法律上确立了国际气候治理的最终目标和应秉承的基本原则。第二阶段,从1995年春季《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一次缔约方会议(COP1)上的“柏林授权”讨论制定议定书,到2005年2月16日《京都议定书》正式生效,这一阶段首次为附件一国家(发达国家和经济转型国家)设定了具有法律约束力的温室气体定量减排目标,引入了符合成本效益原则的排放贸易、联合履行和清洁发展机制等三个“灵活机制”,使全球温室气体减排行动付诸实施。第三阶段从2005年11月的《京都议定书》缔约方第一次会议召开标志着“后京都”时代国际气候谈判的正式启动,到2007年底达成“巴厘路线图”,再到2009年12月在丹麦的哥本哈根召开的第十五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COP15),旨在制定2012年以后的国际气候制度。第二部分着重分析了国际气候谈判的影响因素,包括第二章、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和第六章。第二章主要探讨了气候问题的公共物品属性和外部性特征,指出了在气候谈判中,各国存在“搭便车”激励的根本动机。本章也分析了在气候问题上克服外部性的经典理论“庇古税”和“科思定理”,总结了各国削减温室气体可实施的经济政策手段,进而分析了气候谈判陷入“囚徒困境”的内在原因。第三章借用亚当·斯密的“经济人”假设和奥尔森的集体行动理论分析了成本收益权衡如何决定了各主要发达国家政府在国际气候谈判中表现出的不同立场。第四章主要探讨了国际气候谈判中国集团化现象,引用了奥尔森的集团理论,分析了各个集团不同的利益诉求,指出谈谈判参与方集团化是造成各方难以妥协、国际协议难以达成的重要原因。第五章引用了普特南的“双层次博弈”理论,论证了一国国内政治和外交的“耦合”和“互动”关系,指出国内政治和国际气候谈判的相互作用关系,解释了主要国家在国际气候谈判中立场演变的国内因素,揭示了国际气候协议难以达成的深层次原因。第六章分析了“选择性激励”和“议题连结”作为国际制度设计的重要元素在国际气候谈判中是如何发挥积极作用的。同时,指出了这两种手段的滥用可能导致国际气候制度环境效力弱化的问题。第三部分主要讨论了国际气候谈判领域的最新发展,在此基础上对国际气候谈判的未来趋势做出预期。该部分包括第七章和第八章。第七章探讨了未来国际气候谈判巾义务分担方式的多样化问题,指出,为了扩大国际参与基础,包括量化目标义务、政策义务和国际部门协议在内的“统一的、多轨道义务”将成为未来国际气候谈判中各国分担义务的主要模式。本章还分析了全球温室气体排放交易体系的发展现状和未来融合的趋势。第八章首先探讨了未来国际气候谈判集团小型化趋势,指出,为了减少谈判成本,提高谈判效率,“主要经济体”将构成未来国际气候谈判的主体。其次,分析了各主要国家气候政策制定和气候立法的进展状况,对各主要国家在未来国际气候谈判中可能持有的立场进行了预测。第四部分是中国与国际气候谈判,由第九章独立构成。首先,分析了中国的气候谈判决策基础,包括气候变化对中国的影响;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及温室气体排放趋势;中国的减排潜力。其次,总结了中国在气候领域采取的行动和取得的成就。再次,分析了在履行气候义务方面,中国在谈判中将承受的国际压力。最后,指出中国在未来国际气候谈判中应采取的对策。最后的结论部分强调,在世界金融危机、美国新政府气候政策激变和发展中国家气候联盟分化的背景下,达成国际气候协议的前景不容乐观,未来的国际气候谈判或演变为中美之间的对决。中国有可能成为未来国际气候谈判中的众矢之的,必须在确保经济发展空间和树立大国形象之间做出取舍。中国需要采取灵活的对策,在捍卫国家核心利益的同时化解国际压力。
王宁练,姚檀栋[8](2003)在《冰芯对于过去全球变化研究的贡献》文中研究指明系统地总结了冰芯在揭示过去气候环境变化、太阳活动、温室气体、火山活动、人类活动等方面研究所取得的成就 ,着重对一些有争议的重大问题 (如YoungerDryas事件、温室气体与气候变化之间的关系、南北半球气候变化之间的关系等 )进行了论述 ,并对其中个别问题提出了可能的解决途径 .指出冰芯微生物、冰芯环境磁学将是冰芯研究的新方向
赵永涛[9](2017)在《新疆巴里坤湖记录的深海氧同位素3阶段(MIS3)至早全新世(60-9 ka BP)区域植被和气候演化历史》文中研究说明新疆深居内陆,处于亚洲中部干旱区的核心地带,区域干旱少雨,植被稀疏,生态脆弱(秦大河等,2005;Narisma et al.,2007)。这里的气候变化与西风等大气环流变化密切相关,并通过粉尘的释放和沉降影响着全球海陆气相互作用,因而在全球变化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Martin et al.,1991;Maher et al.,2010;Uno et al.,2009)。该地区晚更新世以来(特别是MIS3到早全新世)植被和气候变化研究相对较少,且已有研究多集中在黄土、河流阶地和古湖岸堤,但因为沉积间断(例如,Rhodes et al.,1996;Zhao et al.,2013)和年代控制差等原因(Lai et al.,2014;Long et al.,2015;Song et al.,2015),使其对新疆晚更新世以来植被和气候变化认识不足。已有研究表明,在西风环流主导下的亚洲中部干旱区(包括我国新疆地区),其现代气候、近千年气候及全新世亚轨道气候变化模式与亚洲东部季风区存在显著差异(Chen et al.,2008;Huang et al.,2013;Chen et al.,2015;Chen et al.,2016)。那么,在晚更新世的其它时段西部干旱区气候变化模式是怎样的,又是如何响应全球气候变化的?在不同的时间尺度上(轨道和亚轨道尺度等)与东部季风区是否存在差异?要回答这些问题,首先需要得到年代可靠的长尺度古气候和植被变化序列。深海氧同位素3阶段是距离现今最近的一个间冰期(弱的间冰期),气候边界条件与现在有许多相似之处,又是末次冰期人类活动比较活跃的时期(Imbrie et al.,1989;Dansgaard et al.,1993;Voelker et al.,2002;North Greenland Ice Core Project Members,2004;Lisiecki and Raymo,2005),是进行古气候研究的重要时段。之后的末次盛冰期期间全球气候边界条件(全球冰盖和CO2含量等)发生剧烈变化(Mix et al.,2001;Clark et al.,2009),与现代气候形成鲜明的对比。因此对晚更新世关键时段(MIS3和LGM)冷、暖巨大反差下地球表层环境特征的重建和模拟,有利于加深对西部干旱区和季风区晚更新世以来不同空间尺度气候环境系统运行机制的理解。相对于其它研究材料而言,湖泊记录因为沉积连续和测年材料丰富的原因,是进行晚更新世古气候和植被重建的理想材料。本研究选取位于新疆东部哈密地区的巴里坤湖(位于西北干旱区的中心区域)做为研究对象,该湖晚更新世以来沉积连续(Ma et al.,2004),因此比较适合进行长时间尺度植被和气候重建。研究组于2011年在巴里坤湖的中心区域钻取了长62.53 m的沉积岩芯(BLK11A),岩芯连续且保存完整,在实验室按照1 cm间距分样后冷藏保存。本文着重分析顶部2.9–20.0 m,选取的沉积物岩芯覆盖了深海氧同位素3阶段到全新世早期。利用多种测年手段(AMS14C、光释光和古地磁)相结合的方法建立了可靠的年代框架,在此基础上通过孢粉、XRF岩芯扫描元素、粒度、烧失量和易溶盐含量等气候代用指标对巴里坤湖MIS3至早全新世区域植被、水文和气候进行了高分辨率的重建工作。主要结论如下:1.MIS3到早全新世巴里坤盆地植被演化历史通过对钻孔孢粉的分析,重建了MIS3到早全新世该区域的植被演化历史。结果表明在研究时段的大部分时间内,区域以蒿属和藜科主导的荒漠/荒漠草原为主,区域气候较为干旱。具体表现为:1)MIS3早期(59.0–51.7 ka BP),区域喜温湿环境的草本植物(例如,毛茛科、莎草科和香蒲)发育,较高含量的桦木科花粉(15–20%)表明当时在湖泊周围或者沿河流两岸生长着小范围的桦木林,温湿的气候状况与该区域“全新世适宜期”环境较为相似;2)MIS3中后期(51.7–26.5 ka BP),区域环境恶化,荒漠灌丛植被(例如,鼠李科、白刺属和霸王属)广泛分布,植被覆盖度较低,指示区域由暖湿向干冷的冰期环境转变;3)末次盛冰期(LGM,26.5–19.2 ka BP),区域气候进一步恶化,干冷的气候背景下植被以蒿属-藜科-菊科-鼠李科-沙棘属主导的荒漠草原为主,植被覆盖度低;4)区域植被退化最严重的时段发生在17.0–15.2 ka BP期间,区域生物量和植被覆盖度极低,推测巴里坤地区极端干冷的气候与北大西洋地区记录的Heinrich 1冷事件有很大的关系;5)在15.2–12.6 ka BP期间,区域气候好转,蒿属-藜科-禾本科-麻黄属草原植被扩张,禾本科植物明显增多,区域温暖湿润;6)早全新世(12.6–8.9 ka BP)区域以藜科-蒿属-麻黄属主导的荒漠/荒漠草原,区域湿度较低。2.MIS3到早全新世巴里坤湖演化过程通过对沉积物易溶盐、碳酸盐的分析,并结合岩芯XRF元素扫描结果重建了该湖泊MIS3到早全新世的演化过程。研究结果表明:巴里坤湖演化过程遵循干旱区盐湖演化的一般规律,即在盐湖发育的早期先出现碳酸类沉积,而后是硫酸盐类沉积,最后是石盐,湖泊的演化过程是区域气候干旱化的结果。具体而言:1)MIS3早期(59.0–51.7 ka BP),以碳酸盐类沉积为主,湖泊水位较高,伴随着硫酸盐类沉积的增多,湖泊水位呈下降趋势;2)MIS3中期(51.7–39.3 ka BP),盐层和浅灰色粉砂交互出现,湖泊发展到盐湖阶段,含硫蒸发盐和石盐等出现沉积,这是末次间冰期以来的第一次成盐期。推测此时巴里坤湖面较浅(类似于现在的巴里坤湖状况,水深约1 m左右);3)MIS3后期(39.3–26.5 ka BP),在(39.3–36.7 ka BP)期间,盐度降低湖泊淡化(持续2000 yr),其间伴随着碳酸盐和含硫矿物的形成,此时巴里坤湖是一个微咸水/咸水湖,是区域湿度增加的结果。随后盐度频繁波动,碳酸盐和硫酸盐含量逐渐降低,湖泊水位较低;4)巴里坤湖水盐度在MIS2维持在较低的状态,为淡水或者微咸水湖,这可能和MIS2低温造成的低的蒸发量有关,湖泊水位较浅。从19.2 ka BP开始,湖泊盐类沉积类型变化较大,在较暖的两个时段19.2–17.0 ka BP和15.2–12.6 ka BP,以碳酸盐沉积为主,与冰消期升温以及BA暖期有很大的关系。在冷的时段H1(17–15.2 ka BP)和MIS2/1(12.6–8.9 ka BP)以碎屑沉积为主,区域气候干冷。3.MIS3到早全新世巴里坤流域风化强度变化通过对粒度、岩芯XRF元素扫描的分析,重建了巴里坤流域MIS3到早全新世风化强度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沉积物岩芯Rb/Sr比值能够很好的反映流域风化状况,Ti、Si等主要分布在较细颗粒中,外源碎屑多以粉尘方式输入湖泊,同时也有河流输送进入湖泊的贡献。具体表现为:1)MIS3早期(59.0–51.7 ka BP),流域化学风化较强,与温暖湿润的环境有关,而且区域较高的植被盖度降低了粉尘颗粒的输入;2)MIS3中后期到LGM(51.7–19.2 ka BP),流域以物理风化为主,粉尘输入量增加,与流域退化的环境和低的植被覆盖度关系密切;3)随着冰消期的开始(19.2 ka BP),流域环境好转,化学风化在19.2–17 ka BP和BA期间显著增强,与升高的区域温度和增加的降水(或冰川融水)有关。而在H1和MIS2/1时段,流域以物理风化为主,植被覆盖度低,主要是由低的区域温度和干旱的环境导致的。4.MIS3到早全新世巴里坤区域年降水定量重建、总体气候特征及其可能的机制基于中国及蒙古现代花粉数据数据集,采用“加权平均偏最小二乘法(WA-PLS)”对巴里坤BLK11A钻孔化石花粉进行了年平均降水量的定量重建。重建结果表明在MIS3早期、冰消期和BA期间巴里坤区域年降水量明显增加,而在MIS3中后期、LGM和MIS2/1区域年降水量较低。该研究是迄今为止新疆地区第一次基于花粉结果的长尺度(超过全新世)古气候定量重建,对该地区定量重建工作有很大的参考价值。结合定量重建的年降水量变化、植被、湖泊演化和流域风化强度变化,可以将MIS3到早全新世巴里坤区域气候变化特征总结如下:1)在轨道/亚轨道尺度上区域植被和气候变化响应于北半球高纬度太阳辐射变化,以“暖湿–冷干”的气候组合类型为主;2)MIS3早期,较高的太阳辐射背景下区域年降水较高,温暖湿润气候背景下木本植物桦木属和喜温湿环境的草本植被发育,植被覆盖度高。巴里坤湖以碳酸盐类沉积为主,湖泊水位较高。流域化学风化较强;3)MIS3中后期,随着太阳辐射的减弱,区域年降水量逐渐降低,环境逐渐恶化,进而导致了荒漠植被广泛发育、含硫蒸发盐和石盐沉积增加、流域物理风化加强;4)MIS2特别是LGM,区域以冷干的气候为主导,表现为植被退化、湖泊萎缩、流域物理风化进一步增强;5)冰消期随着太阳辐射的增加,区域温度回升,降水和冰川融水增加,增加了湖泊的补给量,环境好转流域化学风化增强,湖泊以碳酸盐沉积为主。除此之外,北大西洋气候通过西风对巴里坤湖植被和水文状况也产生显著影响,比如H冷事件发生时,巴里坤区域整体以冷干的气候为主,植被退化,湖面降低且沉积了较多分选较差粗颗粒物质,流域物理风化加强。BA期间区域环境好转,草甸植被发育,流域化学风化加强。综合而言,巴里坤湖地区MIS3后期没有出现类似“青藏高原或内蒙古大湖期”温暖湿润的气候状态,却在MIS3早期该区域气候温暖湿润、植被发育良好、湖泊扩张、流域化学风化较强,MIS3中后期气候逐渐恶化,植被退化、湖泊萎缩、流域物理风化加强,研究结果与新近发表的文献较为一致。再者,通过对比已研究发现在LGM时期,中国西部干旱区乃至亚洲中部干旱区气候以冷干的气候组合为主,荒漠植被扩展、湖泊萎缩、流域物理风化增强,不存在之前研究认为的LGM湖泊淡化、区域湿度增加的现象。
崔志勇[10](2013)在《气候变化背景下中国西部典型区域冰川时空变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摘要:冰川是地球淡水的主要储存库,又被视为气候变化的重要指示器,在全球淡水资源危机和气候变化的大背景下,关于冰川时空变化特点、冰川变化与气候变化及全球海平面变化之间关系的研究正日益成为关注的焦点。文章围绕探讨冰川时空变化这一主线,重点开展了以河源一号冰川为研究对象的冰川响应、昆仑峰区域冰川时空变化和针对青藏高原内流区冰川储量变化的研究工作。论文主要工作和贡献在于:(1)提出了对已有控制方法的改进,并成功应用于一号冰川得到了较好的应用。通过对一号冰川响应时间的探讨,发现一号冰川处于相对稳定的退缩状态。改进的控制方法可以为更广范围冰川响应机制的探讨提供更准确的方法,而对一号冰川的应用研究则使我们更好的认识了其变化的特点。(2)研究了昆仑峰区域冰川时空变化,发现该区域冰川相比中国西部其他冰川分布区退缩缓慢,南、北坡冰川变化有较大差异,且与坡度有重要关系。因此,尽管气温与降水是影响冰川变化的主因,但针对不同区域、不同气候背景下的具体冰川区域要做具体分析。(3)探讨了青藏高原内流区冰川变化,初步估计出该区域冰川1970s-2000s储量变化的结果是-36.25km3,分析了储量变化与气候关系,探讨了冰川储量变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图18幅,表10个,参考文献122篇。
二、《瑞士和她的冰川——从冰期到现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瑞士和她的冰川——从冰期到现在》(论文提纲范文)
(2)从冰期预测到全球变暖假说 ——气候科学的议程转变研究(1960-197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回顾 |
1.1.1 气候学的历史书写 |
1.1.2 核心问题 |
1.2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现状 |
1.3 材料与方法 |
第2章 粮食危机与冰期预测之涌现 |
2.1 1970年代气候风险的大众传播 |
2.1.1 “媒体塑造”说的来源 |
2.1.2 冰期预测在媒体中的呈现 |
2.2 粮食危机议程中的气候变化科学 |
2.2.1 从“全球变冷”到“气候模式改变” |
2.2.2 技术乐观主义与变冷预测的衰落 |
2.3 小结 |
第3章 冰期预测:米兰科维奇假说的复兴 |
3.1 70年代初的接受情况 |
3.1.1 寻求具有说服力的证据 |
3.1.2 冰期预测面临的两种不确定性 |
3.2 冰期忧虑的来源 |
3.3 冰期预测的转变 |
3.4 小结 |
第4章 全球变暖预测:气候数值模式的兴起 |
4.1 源流:从卑尔根学派到二氧化碳气候模式 |
4.1.1 大气数值模式的起源:卑尔根学派与电子计算机项目 |
4.1.2 地球物理流体力学实验室的建立 |
4.1.3 从天气可预测性到气候可预测性 |
4.2 气候数值模式从“实验”到“预测”的转变 |
4.2.1 物理机制的未知领域 |
4.2.2 探索性的二氧化碳敏感性实验 |
4.2.3 预测“可靠性”的确立 |
4.3 小结 |
第5章 议程设置:联合国在气候科学议程变化中的作用 |
5.1 “异常天气”观念的提出 |
5.1.1 异常(unusual)、特殊(exceptional)和重要(significant)天气 |
5.1.2 “异常天气”的科学背景:统计气候学 |
5.2 环境政治的裹挟:1969- |
5.2.1 背景:气候学的实用化转向 |
5.2.2 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的议程设置 |
5.2.3 科学家对议程设置的异议 |
5.3 小结 |
第6章 气候议题进入中国(1961-1979) |
6.1 竺可桢与冰期预测 |
6.1.1 早期气候观念及其外来影响 |
6.1.2 《初步研究》中气候观念形成的外来影响 |
6.1.3 竺可桢对冰期预测的态度 |
6.2 议题转变:从关注变冷到关注变暖 |
6.2.1 议题转变的过程 |
6.2.2 议题转变的原因 |
6.3 小结 |
第7章 结语:气候科学议程转变的机制 |
7.1 内史解释及其局限性:议程转变的技术及理论背景 |
7.2 外史解释:议题兴衰的外部影响 |
7.2.1 粮食危机与冰期预测的兴衰 |
7.2.2 “政府报告”与气候数值模式预测目标的改变 |
7.3 联合国议程设置:气候科学议程转变的机制 |
参考文献 |
附录 冰期预测报道(报纸,1970-1979)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与学术活动 |
致谢 |
(4)崂山古冰川的形成及其环境效应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中国东部古冰川问题的研究史 |
第二章 崂山概况 |
第一节 自然地理环境 |
一、 地理位置 |
二、 自然环境 |
三、 气候特征 |
第二节 区域地质概况 |
一、 区域构造特征 |
二、 地貌特征 |
第三节 山东丘陵自然地理概况 |
第三章 更新世崂山古冰川的形成条件 |
第一节 冰川的形成与类型 |
一、 冰川的形成过程 |
二、 冰川的类型 |
第二节 寒潮活动-古季风的形成 |
一、 寒潮源地的变化 |
二、 东亚寒潮源地和路径 |
三、 冰期时期寒潮的影响 |
第三节 华北湖的形成 |
一、 华北湖的形成 |
二、 华北湖的影响 |
第四节 最后冰期时温度下降的幅度 |
第四章 更新世崂山古冰川的地质记录 |
第一节 冰川形成的地貌类型 |
第二节 崂山古冰川形成的侵蚀地貌 |
一、 古冰斗 |
二、 古冰坎 |
三、 羊背石 |
四、 角峰、刃脊、垭口 |
五、 “U”型谷 |
六、 “桌面”地貌-拖动地貌 |
七、 磨光面 |
八、 冰臼 |
第三节 崂山古冰川形成的堆积地貌 |
一、 终碛 |
二、 侧碛 |
三、 古冰舌 |
四、 漂砾 |
五、 冰碛扇 |
六、 冰碛海岸 |
第四节 孢粉组合特征 |
第五节 粒度特征 |
第六节 山东丘陵古冰川遗迹 |
一、 山东丘陵的地质地理环境 |
二、 山东丘陵古冰川的地质记录 |
第五章 崂山古冰期的划分 |
第一节 冰期概念的形成 |
一、 概述 |
二、 第四纪冰期的划分 |
第二节 崂山古冰期的划分 |
一、 鲍鱼岛冰期 |
二、 前凤庵冰期 |
三、 流清河冰期 |
四、 束住岭冰期 |
五、 崂山地区各冰期与其它地区的对应关系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发表文章目录 |
致谢 |
图版说明 |
图版 |
(5)冲绳海槽晚更新世——全新世的古环境演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古海洋学与古全球变化研究 |
1.3 冲绳海槽晚更新世以来的古海洋学研究 |
1.4 选题依据和研究目的 |
第二章 区域地质和海洋环境 |
2.1 区域地质概况 |
2.1.1 地理位置、地形和构造特征 |
2.1.2 火山、热液活动和沉积特征 |
2.2 区域环流体系和水文特征 |
2.2.1 区域环流体系 |
2.2.2 区域水文特征 |
第三章 研究材料和方法 |
3.1 研究材料 |
3.2 研究方法 |
3.2.1 地球化学测试 |
3.2.2 蛋白石测定和生物钡计算 |
3.2.3 微体古生物分析 |
3.2.4 氧、碳同位素分析 |
3.2.5 AMS14C 测年和年代校正 |
第四章 柱样年龄模式及微体生物群落特征 |
4.1 年龄模式和沉积速率 |
4.2 微体生物群落的总体特征 |
4.2.1 放射虫动物群 |
4.2.2 有孔虫动物群 |
第五章 18ka BP 以来的古生产力演化 |
5.1 引言 |
5.2 古生产力的不同记录 |
5.2.1 浮游有孔虫 δ13C |
5.2.2 地球化学指标 |
5.2.3 微体古生物指标 |
5.3 古生产力演化及其对环境变化的响应 |
5.3.1 冲绳海槽中南部 |
5.3.2 冲绳海槽北部 |
5.4 小结 |
第六章 冲绳海槽中北部全新世的古环境演化 |
6.1 引言 |
6.2 全新世的古气候演化 |
6.2.1 δ18O 记录和 SST 估计结果 |
6.2.2 全新世气候演化的总趋势 |
6.2.3 全新世的气候波动 |
6.3 上层水体结构和古上升流 |
6.4 晚全新世的环境异常 |
6.5 古黑潮 |
6.6 小结 |
第七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博士在读期间发表的文章 |
致谢 |
(6)西藏东南部第四纪冰川演化序列与宇宙成因核素测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第四纪冰川的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第四纪冰川的研究进展 |
第三节 第四纪冰川研究中测年方法的评估 |
第四节 选题依据和研究内容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
第一节 研究区自然地理概况 |
第二节 现代冰川及其特征 |
第三章 研究方法及测年结果 |
第一节 宇宙成因核素测年方法的发展与应用 |
第二节 宇宙成因核素测年的原理 |
第三节 宇宙成因核素技术在第四纪冰川测年中的应用 |
第四节 样品的预处理、测试及测年结果 |
第四章 西藏东南部第四纪冰川序列重建及其与西部冰川演化的对比 |
第一节 西藏东南部的冰川地质记录 |
第二节 西藏东南部第四纪冰川序列及其环境重建 |
第三节 西藏东南部第四冰川序列与西部冰川演化对比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7)国际气候谈判影响因素与中国的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0 引言 |
0.1 气候变化问题概述 |
0.2 研究国际气候谈判的意义 |
0.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0.4 论文的理论框架和主要观点 |
0.5 问题的研究方法 |
1 国际气候谈判历程回顾与评价 |
1.1 国际气候谈判第一阶段:《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 |
1.1.1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诞生 |
1.1.2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主要内容 |
1.2 国际气候谈判第二阶段:《京都议定书》 |
1.2.1 《柏林授权》和《日内瓦宣言》 |
1.2.2 《京都议定书》达成和主要内容 |
1.2.3 《京都议定书》生效一波三折 |
1.2.4 对《京都议定书》的评价 |
1.3 国际气候谈判第三阶段:“后京都”时代国际气候谈判 |
1.3.1 COP11确立了“谈判双轨制” |
1.3.2 《内罗毕工作计划》 |
1.3.3 “巴厘路线图” |
1.3.4 《哥本哈根协议》 |
2 气候问题的公共物品属性和“搭便车”激励 |
2.1 “公地的悲剧 |
2.2 温室气候排放的外部性特征 |
2.3 气候问题的公共物品特征 |
2.4 集体行动中的“搭便车”激励 |
2.5 削减温室气体排放的经济政策手段 |
2.6 国际气候合作的“囚徒困境 |
3 主要发达国家削减温室气体的成本收益权衡 |
3.1 欧盟积极充当全球气候合作的领导者 |
3.2 美国强烈抵制京都体制 |
3.3 加拿大对国际气候合作态度冷淡 |
3.4 日本的国际气候合作立场左右摇摆 |
3.5 俄罗斯对国际气候合作持观望态度 |
4 国际气候谈判中的国家集团化 |
4.1 两大对立的阵营 |
4.1.1 对立焦点之一:减排义务的分担 |
4.1.2 对立焦点之二:适应能力建设 |
4.1.3 对立焦点之三:技术与资金援助 |
4.2 两大对立阵营中小集团林立 |
4.2.1 欧盟 |
4.2.2 “伞形”集团 |
4.2.3 77国集团加中国 |
4.2.4 阿拉伯石油输出国组织 |
4.2.5 小岛国联盟 |
4.2.6 雨林国联盟 |
5 气候谈判中的双层次博弈 |
5.1 双层次博弈理论 |
5.1.1 双层次博弈理论的框架和内容 |
5.1.2 对双层次博弈理论的评价 |
5.2 国际气候谈判中双层次博弈理论的运用 |
5.2.1 国内大规模的获胜集合确立了欧盟的领导地位 |
5.2.2 双层次博弈结果使澳大利亚政府的气候政策改弦易辙 |
5.2.3 美国政府的非有意背叛和有意背叛 |
6 国际气候谈判中的选择性激励和议题连结 |
6.1 国际气候谈判领域中选择性的物质激励机制 |
6.1.1 京都机制为发展中国家设计的物质激励 |
6.1.2 京都机制为经济转型国家的物质激励 |
6.1.3 京都机制为发达国家设计的物质激励 |
6.2 国际气候谈判领域中的社会激励因素 |
6.3 议题连结 |
7 国际气候谈判前景预期(一) |
7.1 减缓气候变化义务方式多样化 |
7.1.1 统一的、多轨道义务分担方式 |
7.1.2 多轨道框架的灵活性和统一性 |
7.1.3 京都体制的灵活性和统一性 |
7.1.4 基于政策的义务 |
7.1.5 部门减排协议 |
7.2 全球温室气体排放交易体系的发展 |
7.2.1 欧盟排放交易体系 |
7.2.2 美国的排放交易体系 |
7.2.3 其它限量交易体系 |
7.2.4 全球温室气体排放交易体系即将出现 |
8 国际气候谈判前景预期(二) |
8.1 京都框架之外的气候谈判集团 |
8.1.1 “八国集团峰会” |
8.1.2 “亚欧首脑会议” |
8.1.3 “亚太清洁发展和气候新伙伴计划” |
8.2 国际气候谈判集团小型化 |
8.2.1 主要经济体 |
8.2.2 “主要经济体能源安全与气候变化会议” |
8.2.3 主要经济体能源与气候变化论坛 |
8.3 主要国家的气候政策 |
8.3.1 欧盟气候变化一揽子方案 |
8.3.2 美国的气候立法 |
8.3.3 日本的国内气候政策与气候谈判战略 |
8.3.4 加拿大国家气候行动计划 |
8.3.5 印度的气候谈判立场及国家气候政策 |
9 中国与国际气候谈判 |
9.1 中国在国际气候谈判中的决策基础 |
9.1.1 气候变化对中国的影响 |
9.1.2 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及温室气体排放趋势 |
9.1.3 中国的减排潜力 |
9.2 中国的气候变化减缓和适应行动及取得的成效 |
9.2.1 中国的减排行动及成效 |
9.2.2 中国的气候变化适应行动及成效 |
9.2.3 气候变化管理机制建设 |
9.3 中国在国际气候谈判中承受巨大压力 |
9.3.1 新“中国威胁论” |
9.3.2 欧盟将与美国联手向中国施压 |
9.4 中国在全球大气治理合作谈判中应采取的立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发表的学术论文 |
(8)冰芯对于过去全球变化研究的贡献(论文提纲范文)
1 冰芯研究简史 |
2 冰芯研究的贡献 |
2.1 Milankovich循环 |
2.2 快速气候变化 |
2.3 气候变化与温室气体含量变化的关系 |
2.4 南北半球气候变化的差异 |
2.5 高纬度与高海拔的气温变化幅度 |
2.6 大气尘埃含量变化 |
2.7 太阳活动 |
2.8 地磁场强度变化 |
2.9 火山活动 |
2.10 生物地球化学循环 |
2.11 超新星爆炸 |
2.12 微生物及其DNA |
2.13 人类活动 |
3 冰芯研究的未来趋势 |
(9)新疆巴里坤湖记录的深海氧同位素3阶段(MIS3)至早全新世(60-9 ka BP)区域植被和气候演化历史(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MIS3至早全新世气候研究进展 |
1.1.1 全球气候变化的基本特征 |
1.1.2 MIS3气候变化概述 |
1.1.3 末次盛冰期(LGM)气候变化概述 |
1.2 中国西部干旱区MIS3到早全新世植被和湖泊演化 |
1.3 孢粉–气候定量化重建研究简述 |
1.4 选题的依据和必要性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样品采集和研究方法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巴里坤盆地地质、地貌概况 |
2.1.2 巴里坤盆地现代气候特征 |
2.1.3 巴里坤湖概况 |
2.1.4 区域植被特征 |
2.2 样品采集 |
2.2.1 现代粒度样品采集 |
2.2.2 现代花粉样品采集 |
2.2.3 湖泊岩芯采集 |
2.3 研究方法 |
2.3.1 放射性碳测年方法(即14C年代) |
2.3.2 孢粉分析方法 |
2.3.3 XRF(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分析 |
2.3.4 其他常规指标分析方法 |
2.3.5 基于化石孢粉数据的气候定量重建 |
第三章 研究结果 |
3.1 沉积岩芯年代–深度模式 |
3.2 孢粉结果 |
3.2.1 表样分析结果 |
3.2.2 BLK11A钻孔孢粉数据 |
3.3 XRF结果 |
3.3.1 元素性质及应用 |
3.3.2 钻孔岩芯元素分析结果 |
3.4 粒度分析结果 |
3.4.1 现代表样粒度分布频率曲线 |
3.4.2 钻孔岩芯端元分析结果 |
3.4.3 巴里坤湖BLK11A孔粒度端元变化特征 |
3.5 烧失量和易溶盐结果 |
3.6 基于化石孢粉的气候定量化重建 |
第四章 MIS3到早全新世巴里坤湖气候环境重建 |
4.1 孢粉揭示的MIS3到早全新世巴里坤区域植被演化 |
4.2 MIS3到早全新世巴里坤湖湖泊演化过程 |
4.2.1 湖泊碳酸盐沉积的一般过程 |
4.2.2 巴里坤湖碳酸盐来源 |
4.2.3 巴里坤湖湖泊演化过程 |
4.3 MIS3到早全新世巴里坤湖流域风化 |
4.3.0 Rb/Sr比值与化学风化关系 |
4.3.1 XRF元素扫描结果可靠性评估 |
4.3.2 巴里坤流域风化强度变化 |
4.4 MIS3到早全新世巴里坤湖地区气候特征小结 |
第五章 MIS3到早全新世区域气候对比 |
5.1 深海氧同位素3阶段已有研究对比 |
5.2 末次盛冰期到早全新世气候对比 |
5.3 巴里坤区域植被和气候变化驱动机制 |
第六章 结论和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图表附录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10)气候变化背景下中国西部典型区域冰川时空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冰川对气候的敏感性 |
1.2.2 冰川面积和长度时空变化分析 |
1.2.3 冰川体积时空变化的提取和分析 |
1.3 存在问题和论文研究目标 |
1.4 论文研究内容和意义 |
1.5 论文组织框架 |
2 河源一号冰川的长度响应及其时空变化研究 |
2.1 引言 |
2.2 基于线性模型估计冰川响应时间的方法 |
2.2.1 线性模型 |
2.2.2 基于线性模型的估计方法 |
2.3 基于线性模型的方法存在问题 |
2.4 模型改进 |
2.4.1 改进思路一 |
2.4.2 改进思路二 |
2.5 利用改进方法估算一号冰川两支的响应时间 |
2.5.1 一号冰川概述 |
2.5.2 响应时间的估计 |
2.6 讨论分析 |
2.7 本章小结 |
3 昆仑峰区域冰川面积和长度时空变化的研究 |
3.1 引言 |
3.2 西昆仑昆仑峰区域概况 |
3.3 数据源 |
3.4 昆仑峰区域冰川变化信息提取 |
3.4.1 提取方法 |
3.4.2 冰川变化结果 |
3.5 讨论分析 |
3.5.1 气候变化对本区冰川的影响 |
3.5.2 南北坡典型冰川变化特点分析 |
3.5.3 本区域冰川变化与其他区域的对比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4 青藏高原内流区冰川体积时空变化研究 |
4.1 引言 |
4.2 青藏高原内流区区域概况 |
4.3 青藏高原内流区冰川体积变化提取方法 |
4.4 青藏高原内流区冰川体积变化提取流程 |
4.4.1 青藏高原内流区V-A模型参数的建立 |
4.4.2 青藏高原内流区冰川面积时空变化提取 |
4.4.3 青藏高原内流区冰川体积时空变化提取 |
4.5 讨论与分析 |
4.5.1 面积时空变化特点分析 |
4.5.2 体积提取结果的可靠性分析 |
4.5.3 冰川体积变化特点及变化原因探讨 |
4.5.4 冰川储量变化对区域生态环境的影响 |
4.6 本章小结 |
5 总结与展望 |
5.1 全文总结 |
5.2 未来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四、《瑞士和她的冰川——从冰期到现在》(论文参考文献)
- [1]《瑞士和她的冰川——从冰期到现在》[J]. 施雅风. 冰川冻土, 1982(04)
- [2]从冰期预测到全球变暖假说 ——气候科学的议程转变研究(1960-1979)[D]. 孙萌萌. 上海交通大学, 2018(01)
- [3]从冰川发育规律探讨叶尔羌河突发性洪水的可能最大值[J]. 王志超,陈亚宁. 干旱区研究, 1989(01)
- [4]崂山古冰川的形成及其环境效应的研究[D]. 徐兴永.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 2004(04)
- [5]冲绳海槽晚更新世——全新世的古环境演化[D]. 常凤鸣.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 2004(04)
- [6]西藏东南部第四纪冰川演化序列与宇宙成因核素测年研究[D]. 王杰. 兰州大学, 2007(05)
- [7]国际气候谈判影响因素与中国的对策研究[D]. 何一鸣. 中国海洋大学, 2011(09)
- [8]冰芯对于过去全球变化研究的贡献[J]. 王宁练,姚檀栋. 冰川冻土, 2003(03)
- [9]新疆巴里坤湖记录的深海氧同位素3阶段(MIS3)至早全新世(60-9 ka BP)区域植被和气候演化历史[D]. 赵永涛. 兰州大学, 2017(03)
- [10]气候变化背景下中国西部典型区域冰川时空变化研究[D]. 崔志勇. 中南大学, 2013(05)
标签:巴里坤;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 末次冰期; 全球气候变化; 中国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