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几种心理现象(论文文献综述)
何小忠[1](2005)在《青少年偶像崇拜与教育》文中提出青少年偶像崇拜被凸显出来并受到人们的关注是近二十年来的事情,但偶像崇拜却是一种产生于人类远古并延及现代的“社会—文化—心理”现象。然而,遗憾的是,对于这样一种对人的精神生活特别是对青少年心理健康成长具有重要影响的广义教育活动,教育学界的理论探索却极为缺乏。因此,本课题研究具有鲜明的现实意义和重要的理论价值。本文在对青少年偶像崇拜现象全面理解把握的基础上,并通过实证调查和个案分析采用跨学科的研究方法,将问题置于哲学、心理学、社会学、教育学、文化学、传播学以及宗教学等学科视野中,进行综合性解读,并提出教育和文化的建设性构想。全文共七章,另加导论和结语。主要由四个部分组成:历时考察、现实描述、多维解读和实践建构。第一部分由三章组成,主要在历时维度上考察了“偶像”、“崇拜”和“偶像崇拜”在概念内涵和文化现象上的发生、演变历程及其意义,这是全文的基础。其中,第一章揭示了偶像是个体或群体自我选择和认同并受到极度尊敬、钦佩或极其欣赏、喜欢和向往的形象化的人格符号。现代人心目中的偶像主要有“明星”、杰出人物、虚拟人物、宗教的偶像等。偶像与榜样存在一种相互交融的关系。作为一种人格符号,在人的生存本体论意义上,偶像的产生具有其必然性。第二章指出,崇拜是指个人或群体对某一人格形象所表现出来的极度尊敬、钦佩、欣赏、喜欢、向往等心理、情感及其引发的种种行为表现。在简析崇拜心理的基础上,分析了崇拜行为产生的根源,区别分出崇拜的几种对立性类型及其特征,如理性崇拜和非理性的崇拜、屈从性崇拜与创造性崇拜、表层性崇拜和实质性崇拜、抽象崇拜和具象崇拜等。第三章首先从两个维度解释偶像崇拜:一是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偶像崇拜是特定个体或群体对自我认同的形象化的人格符号所表现出来的极度钦佩、尊敬、欣赏、喜欢和向往的心理、情感及其行为。其主要类型主要有宗教偶像崇拜、杰出人物崇拜、“明星崇拜”、虚拟人物崇拜及其他人格形象崇拜等。二是作为社会认同与心理依恋模式,偶像崇拜是一种以人物为核心的社会学习和依恋,它具有直接性模仿、全盘性接受、沉湎式依恋等特征。与其相对应的是以人物特质为核心的社会学习与依恋,即榜样学习。然后以个案的方式考察了传统偶像崇拜和新偶像崇拜形成的社会、文化及心理因素。在一定意义上,偶像崇拜具有社会认同与整合、规训和教化的社会功能以及寄托和抚慰的个体功能。第二部分即第四章,主要是实证研究。首先从流行的公众人物和影视中所塑造的青年典型形象两个方面,描述了20世纪后半期我国青少年偶像崇拜的演变。然后,运用社会学的方法、以调查报告的形式,描述了新世纪青少年偶像崇拜的基本状况,包括青少年偶像崇拜的主体、对象、内容、方式和特征。论述了当代青少年偶像崇拜是一种与传统宗教偶像崇拜相区别的、以明星为主要对象的新偶像崇拜,并揭示新偶像崇拜的实质是信仰转向导致信仰悖论之后而产生的自我幻像。第三部分即第五章,是在多维视野中对当代青少年偶像崇拜现象进行的归因分析。得出
吴林龙[2](2015)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当代中国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国民教育全过程。目前研究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多,研究基础教育阶段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少,而缺少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整体视域下对这项实践活动的对象开展本体性、根源性、发展性、阶段性和规律性的深入系统研究。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象进行立体、多维、动态和带有经验支持性的研究,可以助益于加强和改进整体视域中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丰富完和善整体视域中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体系乃至学科建设。本文除导论和结语外,主体内容由七章构成。第一章,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意蕴。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象是人,而不是人的思想品德或人的思想。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象是求学的人,从层次上主要包括小学生、初中生、高中生和大学生;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象是发展的人,从元素上涉及到生理、心理、需要、行为和问题的形成;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象是历史上就存在的人,自奴隶社会开始经历不同的社会构成。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象是主要对象、关键对象和重点对象。中国古代思想家、西方古代思想家、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直接或间接波及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理解。第二章,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生理。生理作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象本体的前提性元素,是与个体思想品德形成发展或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相关的生理,主要涉及到大脑及发育、腺体激素及发育、骨骼肌肉及发育、心脏血管及发育、肺生理及发育、第二性征及发育。以生命原始发生和人类起源的思考为视角可以为理解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生理提供宽广的视域。不论是从尊重自然的角度,还是从敬畏生命的角度,抑或尊重人类的角度,都要尊重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生理及发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生理在不同学段有着不同的表现,整体上呈现出自然过程性和对意识影响性的发展特点。第三章,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心理。心理作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象本体的基础性元素,是基于个体思想品德或世界观、人生观进和价值观的形成以及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需要,对心理学意义上心理的一种重新整合,主要包括感知、记忆、思维、想象以及贯穿其中的注意。凸显想象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象成长发展乃至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地位,是从心理原始进化视角得出的重要结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象心理在不同学段有着不同的表现,从内容上表现为从具体形象性到抽象逻辑性的发展,从形成方式上表为从无意识性到有意识性的发展。第四章,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需要。需要作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象本体的核心性和动力性元素,本质上是思想意识的欲求状态,反映的是对自我、他人、社会、国家等层面某些特定事物的倾向性和敏感性,体现的是对自我、他人、社会、国家等层面的特定事物的投入和摄取状态。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需要不是国家和社会的需要,也不是成人的需要,而是他们自己的需要。这种需要具有价值发生、理想形成、情感体验、人格发育、行为发动的功能。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需要是通过生命遗传机制获取自然进化积淀的需要机能的基础上受到社会同化并通过个体实现出来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象在不同学段有不同的主导需要,从内容上表现为从个体重心到社会重心的发展,从形成方式上经历自在表达到自觉形成的发展。第五章,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行为。行为作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象本体的关键性和表现性元素,是指个体协调关于自我、他人、国家和社会等关系及其中特定事物的现实活动。观察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象行为就要到个体的日常生活学习中去观察。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行为具有承载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习惯养成和创新创造的作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象行为植根于环境的交互作用、需要的驱动转化和认知力量的调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象行为在不同学段具有不同的特点,从内容上表现出从行为动作到行为实践的发展,从形成方式表现为从依从立场到整合立场的发展。第六章,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问题。问题作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象本体的伴随性元素,是指个体处理关于自我、他人、国家和社会的关系及其中特定事物而表现出的自身成长发展的困境或与国家和社会要求的差距。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象问题的来源,从形成意义上,是在个体成长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是个体成长发展与社会实际的相互影响中形成的;从建构意义上,是国家作为社会的支配力量运用社会主流价值进行的权威话语建构,是国家和社会的要求与个体成长发展状况的相互比较中建构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象在不同学段有不同的典型问题,从内容表现出从社会差距向自我困惑的演进,从呈现背景上看表现从适应背景到成材背景的变换。第七章,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范式转换。发展式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指根据个体的原初成长发展,以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力量来辩证重构个体的成长发展,从而使个体形成新的成长发展内容和态势。当代中国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是一种发展教育,即是一种以个体原初成长发展为基点,以个体主动成长发展为过程和核心,以个体全面成长发展为归宿的思想政治教育。现实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重大而紧迫的任务是实现从模塑式到发展式转换。这涉及到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者、目标、内容和方法等相关层面的调整。
侯亚萍[3](2019)在《初中生偶像教育研究》文中指出偶像崇拜问题一直以来是作为当下学校教育与学生成长中所存在的普遍问题。偶像崇拜所具有的普遍性以及所带来的影响已经成为学校、家庭以及社会所关注的教育与社会问题,同时也越来越多地引起更多人的关注。偶像崇拜反映了人们对美好未来的憧憬和向往之情,同时也是心理情感的一种寄托和表现方式。从不同的视角出发,全面研究当下偶像崇拜的表现形式、发展特点以及教育策略,已经成为目前非常重要的研究课题。论文以初中生为研究对象,具体研究初中生在偶像崇拜中的表现以及相关偶像教育问题。初中阶段作为由童年走向成人的起步阶段,其身心发展的特殊性致使学生在面对人生很多问题上都存在着很大的局限性。偶像所带给人的影响本身具有双重性的作用,尤其是偶像作为特殊人群存在。为使初中生在偶像崇拜方面保有正确的态度,应注重偶像教育在其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当下初中生偶像崇拜的普遍性也凸显出偶像教育的重要性,为更好地开展相关偶像教育,论文对当下初中生的偶像崇拜情况以及偶像教育展开了相关的调查与访谈。论文主要以初中生偶像崇拜中的一系列相关问题作为研究重点,以河南省永城市A中学初一到初三的学生和江苏省无锡市B中学初一到初三的同学,作为本研究的对象。论文中也结合了在“初中生偶像崇拜研究”调查问卷中的调查结果,以此具体分析有关偶像崇拜方面的相关现状。同时为增加本研究的深度和广度,在研究中也相应地配合了质性研究。通过选取学生以及与其联系紧密相关学校、老师以及家长,从而把初中生偶像崇拜中出现的特定问题与更宽广的现实背景联系起来,以此更好地揭示偶像教育中存在的相关问题,从而更加全面地提出相关对策,丰富对本研究中相关问题的研究。研究发现,偶像崇拜在初中生当中是普遍存在的,在调查中了解到86%的学生表示存在偶像崇拜;在偶像崇拜的对象方面,47%的学生表示自己的偶像是娱乐明星;在偶像崇拜的对象、方式以及程度方面也存在着非常大的差异;偶像崇拜中部分同学存在偶像认知偏差的问题致使在偶像崇拜中出现不合理的偶像崇拜行为,这其中24%的学生认为偶像是完美的,并且12.23%的初中生表示自己会疯狂地迷恋自己的偶像;在调查中也了解到部分学校老师和家长在偶像教育方面呈现出不重视的问题等;研究认为,偶像崇拜行为的产生是自身发展、家庭、社会环境以及相关偶像教育缺失共同作用的结果,需要各方引起注意、重视。研究建议,面对越来越多的初中生偶像崇拜的现实,家庭、学校、社会以及自身必须警醒并引起重视。尤其是在当下普遍盛行的网络时代,在教育中如果一味地采取粗暴禁止,可能会难以奏效,甚至会适得其反。首先,对于学校来说,老师应给予重视并注重关注初中生偶像崇拜方面所存在的现状;在学校管理中,相关教育者应注重提供良好的教育环境,提升学校管理理念以及环境的教育性;在学校课程方面,课程建设应注重丰富性,提供在偶像教育上的机会。其次,在家庭教育方面,家长应注重偶像存在所带给初中生的影响以及偶像崇拜的双面性效应,增加与孩子的交流,避免轻视和过激行为的产生。再者,在社会方面,相关人员应注重优化社会环境,加强新媒体社会责任感的培养以及对公众人物的管理。最后,对于初中自身来说,应注重提高自我对偶像的鉴别力和思考力,以及偶像内心品质以及身边“偶像”人物对自身的影响。
雷鸣[4](2014)在《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学的构建:内涵、研究对象与学科体系》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教育心理学是一门应用性心理学学科,聚焦于学校的教育教学情境,探究其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现象与规律,已形成德育心理学、美育心理学等分支学科。心理健康教育是学校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心理健康教育课已成为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形式之一。这门课程的"学"与"教"日渐受到重视。回顾十年来大中小学心理健康课"学"与"教"的研究文献,可以看到:"学"与"教"的研究重心偏离,侧重于学生对课程的认识和教学方法有效性;没有根据心理素质特点而开展教学和学习规律的研究;忽视对心理健康教育课教师教学胜任能力的探讨。鉴于此,提出构建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学,旨在探究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情境中学生与教师的心理活动及其基本规律。为此,初步讨论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学的内涵、学科定位、研究对象、学科体系以及与相关学科的区别、联系等方面的基本问题,希冀能推动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学的学科建设,突显课堂教学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重要性。
潘正婷[5](2020)在《高中生对思想政治课的逆反心理及应对策略研究 ——基于崇州市蜀城中学的调查》文中认为逆反心理作为一种普遍的心理现象,在高中阶段的学生中表现得最为明显,在高中课程的学习中,高中生对思想政治课的逆反心理表现得更加突出。高中思想政治课是德育的重要阵地,通过高中思想政治课的学习有利于增强学生的社会参与能力,帮助高中生确立正确的政治方向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学生的科学精神和法治意识。然而,高中生对思想政治课产生逆反心理会阻碍思想政治课教学工作的有效开展,影响学生良好思想道德品质的形成以及综合素质的提高。面对逆反心理的影响,我们要用辩证的思维去看待它,应积极采取有效的措施来增强高中思想政治课的感染力和感召力,提高学生学习思想政治课的兴趣,从而使学生积极主动接受并配合教学工作,提升思想政治课的有效性。本文针对高中生对思想政治课产生的逆反心理问题,结合实际教学经验,通过对相关教育理论的梳理总结,以及对崇州市蜀城中学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来探究思想政治课中学生的逆反心理问题的疏导策略。本文首先对逆反心理及思想政治课中的逆反心理的概念进行了界定和阐述,并分析加强思想政治课中逆反心理问题研究的必要性。然后结合本次问卷调查情况,分析说明高中生在思想政治课中逆反心理的给学生思维意识、认知视野带来的积极影响,以及逆反心理在政治课学习过程中的消极表现,主要包括学生对思想政治课的部分内容存在误解、对部分政治教师不充分信任、对思想政治课的学习态度不够积极以及对思想政治课的学习方法略显呆滞。接着根据问卷调查和教师访谈内容从学生自身因素、思想政治教师综合素质和教学环境三大方面对高中生在思想政治课中产生逆反心理的原因进行分析。最后,从学生自身、教师、教学环境三个方面探讨应对高中生对思想政治课产生逆反心理的策略,其主要内容包括:学生应加强对思想政治课的正确认识,转变学习动机,政治教师要积极探索具有课堂吸引力的教学改革,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以及全社会要积极创设有利于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外部环境。
韩晶[6](2020)在《中学班主任眼中的“学生问题行为”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学时期是个体成长的关键时期,也是“学生问题行为”的多爆发时期。在班级管理过程中,中学班主任自身会形成对于“学生问题行为”的认识,中学班主任对于“学生问题行为”的认识可以反映班主任的教育观念,也会影响班主任采用何种教育方式,从而对学生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运用质性研究的方法,通过实地访谈和观察,分别对中学班主任关注的“学生问题行为”有哪些,中学班主任如何认定“学生问题行为”,以及中学班主任眼中“学生问题行为”的影响因素包括哪些等进行研究,从而建构中学班主任对于“学生问题行为”认知的实质性理论。在此基础上运用全面发展教育理念、积极教育理念以及人本主义教育思想等相关理论,对班主任教育理念和专业素养所存在的问题以及学校管理制度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反思和再认识。研究发现,中学班主任关注的“学生问题行为”主要包括厌学、不正常交往、仪表不当、违反不成文规定、攻击行为、诚信缺失、违反课间纪律、违反课堂纪律、青春期叛逆、生活习惯不良、上网成瘾等“外显性问题行为”以及孤僻离群、自卑等“内隐性问题行为”,其中部分班主任存在忽视“内隐性问题行为”以及高度关注“厌学”问题行为等问题。班主任认定“学生问题行为”的原因主要包括影响学生发展、不符合教育者观念、影响班级管理以及违背社会规范等方面,其中班主任依据个人观念和学校管理制度来认定“学生问题行为”等问题值得反思。在班主任的观念中,家庭因素、学校因素、社会因素以及学生因素会对“学生问题行为”产生影响,其中部分班主任存在忽视自身因素对“学生问题行为”的影响以及对“学生问题行为”简单化归因倾向等问题。基于对中学班主任教育理念和专业素养所存在问题以及学校管理制度所存在问题的反思和再认识,认为中学班主任应遵循全面发展教育理念和积极教育理念,应提升专业知识素养、人本主义教育价值素养以及自我反思能力素养。此外,学校管理制度的制定也应遵循人本主义教育思想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沈贵鹏[7](2003)在《心理教育活动论》文中指出心理教育是以增进学生心理成长为宗旨的全新教育理念和教育形态,它是一种张扬人性的教育、发展性教育和幸福教育。心理教育的核心是活动,学生的心理成长植根于活动,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组织相应的活动是开展心理教育的关键。心理教育活动研究是一项直面现实的探索性研究,本项研究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综合性研究,以实践研究为主,以理论研究为辅。基本研究方法是:综合实践考察、案例研究、专题访谈和文本分析,等等。心理教育活动运作的基本依据是活动文本,现行心理教育活动文本在编制的视角、呈现的形态、文本的结构等方面都体现了“百花齐放”的特色,体现了以活动为中心以及全人教育的指导思想。在活动文本的教育理论底蕴、活动文本的内容与形式的统一等方面则有待进一步深化。心理教育活动过程是物质的与精神的、认知的与情感的、行动的与反思的等各种因素综合作用过程,论文系统考察了情境、交往、自主、体验、行动等活动要素,在实践考察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揭示心理教育活动过程的基本原理。心理教育活动的基本组织形式有三种:集体活动式、小组活动式和个别活动式。集体心理教育活动集中体现为专题性活动和融合性活动;小组心理教育活动主要表现为心理训练活动和心理矫正活动;个别心理教育活动则包括个别咨询活动、自我教育活动、网络教育活动。三种活动形式共同构成心理教育活动体系。心理教育活动方法与评价也是论文着力探究的问题之一。心理教育方法主要有六大类,即:指导—内省式、过程—体验式、践履—训练式、角色—内化式、沟通—对话式、主体—自助式。心理教育活动评价是一种不同于传统教育评价的新型评价方式,其发展趋势是:从认知性评价到综合性评价、从书面性评价到情境性评价、从定论式评价到对话式评价。
陈浩[8](2020)在《球星崇拜对中学生篮球运动参与的影响研究 ——以江西省南昌市为例》文中研究说明青少年篮球运动发展是我国业界学者重点关注和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也是关系我国体育强国建设和未来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促进青少年学生积极参与篮球运动是发展篮球运动的关键因素。青少年学生篮球运动参与存在多种动机,其中球星崇拜是重要组成部分之一。随着篮球运动不断普及和网络媒介的广泛宣传,我国中学生篮球爱好者数量不断增加,球星崇拜已成为了当代青少年学生群体中普遍存在一种社会心理现象。球星崇拜不仅影响着青少年学生篮球运动参与行为,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青少年身心健康的发展。目前江西省南昌市在“小篮球大梦想计划”、“U12-18青少年联赛”和“打造篮球特色校园”等契机下大力发展青少年篮球运动,因此,探究其如何更好的引导青少年进行球星崇拜和参与篮球运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球星崇拜和篮球运动参与为研究内容,以中学生篮球爱好者为研究对象,了解中学生篮球爱好者球星崇拜现状,探讨球星崇拜的原因,力图分析出不同程度的球星崇拜对中学生篮球爱好者篮球运动参与的影响,并提出相关建议。并进而发现一些潜在的且值得进一步探讨和研究的问题,为了更好地促进青少年学生篮球运动参与和身心健康发展提供有价值的理论参考。本文先通过文献资料法对相关文献进行整理、归纳与分析,为后续研究打下基础;再根据前人学者的所研究出的偶像崇拜量表和相关问卷编,并进行问卷发放;此外对部分中学生篮球爱好者进行访谈,最后运用数理统计和逻辑分析法分得出以下结论:(1)中学生篮球爱好者球星崇拜现象具有群体普遍、较强卷入和类型广泛等特征,另外中学生篮球爱好者参与篮球运动也存在群体差异性和方式多样性的特征。(2)中学生篮球爱好者球星崇拜原因以偶像内在原因、个人自身原因、社会环境、学校环境、球星外在和家庭环境原因为强弱分布,不同群体特征间有显着差异。(3)中学生篮球爱好者球星崇拜以中度卷入为主,低度卷入次之,高度卷入最少,不同程度的球星崇拜间也存在明显差异,在高一年级(15-16岁)阶段是卷入中度和高度球星崇拜频率最高的阶段。(4)球星崇拜对中学生篮球爱好者篮球运动参与影响显着且利大于弊,中度卷入球星崇拜有利于促进篮球运动参与,而高度卷入球星崇拜容易出现不合理行为和消极影响。根据研究结果,为更好引导中学生篮球爱好者进行球星崇拜,在社会媒体、学校家庭和学生自身三个层面上提出以下建议:正确看待球星崇拜现象是前提,充分重视球星崇拜原因是基础,合理引导球星崇拜程度是关键,有效优化球星崇拜影响是目标。
何菊[9](2019)在《初中生作文的语误问题及其应对策略研究 ——以成都市两所中学为例》文中指出作文是认知、思维、语言的复杂转换过程,写作过程是学生语言文字应用能力最为直接的表现,写作能力也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文从字顺”是语文新课标对初中生写作的最为基础的要求,这同时也是衡量学生写作能力的一个重要标准。目前初中生作文中能满足“文从字顺”要求的文章数量并不多,初中生作文中出现的“语误”则是影响学生作文达到“文从字顺”标准的一个重要原因。本文的研究以现代汉语语误分类理论为基础,对初中生作文中的“语误”进行统计分析,力图探寻改进初中生作文“语误”,以期找到初中生作文能够达到“文从字顺”的课标要求的有效途径。本文主要采用抽样调查法和文本分析法,对成都市两所初中的学生的考场作文进行调查,按照现代汉语语误的类型标准对学生考场作文中的语误进行分类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探究,依据学生写作心理机制以及语文教学过程的相关理论,结合学生写作与教师教学的实际情况,分析了学生作文语误形成的原因,并根据具体清楚提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除去绪论和结论,本论文主要分为以下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是对语误概念的把握,通过现代汉语语误理论对作文语误的内涵进行界定,了解汉语语误问题的基本类型,从结构平面语误、语义平面语误、语用平面语误这三个方面对学生习作进行分析;第二部分主要是对成都市两所学校的初中生作文样本进行调查分析,归纳出初中生作文语误问题的基本类型,并通过统计分析掌握初中生作文语误问题的数量分布情况,了解到初中生作文中的主流语误是结构平面语误。其中,成分残缺、词类误用、搭配不当是初中生习作中最容易出现的语误问题,深入分析了初中生习作的内容,把握学生在书面语言表达方面的不足之处,了解到初中生受思维认知水平、迁移能力、语言转化矛盾等影响,容易出现书面语表达不恰当、语言转换困难、写作话题跳跃、语序倒置和错乱等写作问题;第三部分是应用初中生写作心理学以及写作教学的相关理论对学生语误问题进行分析,根据学生写作出现的语误问题,并参照教师问卷调查结果从作文教学的准备、作文教学的指导、作文评改方式这三个主要方面进行教学归因;第四部分结合语文教学,以教学归因作为依据,从预防和矫正这两个角度提出了针对初中生写作语误问题的应对策略,从基础语文知识的积累、学生语感培养、教师作文评价方式以及学生修改能力水平的提高这几个方面提出了应对策略。
刘丽红[10](2003)在《教育社会心理学学科体系研究》文中指出教育社会心理学作为一门仅有30余年历史的新兴学科,学科体系尚不完善,其研究工作还需进一步深入。本研究在分析教育社会心理学学科体系研究现状的基础上,对我国教育社会心理学的基本理论问题作了论证和探讨,并提出关于教育社会心理学学科体系的新见解。 1、教育社会心理学是应用社会心理学的基本观点和研究方法,来研究学校学习集体中的个体以及集体本身由于人际交往而与教育情境中诸因素相互作用所产生的心理活动,并探索其发生发展的学科。 2、教育社会心理学以交往理论为基础理论,全面揭示学校教育情境中的社会心理规律与行为规律。 3、教育社会心理学的内容体系即:一是研究学校中的动态互动——课堂人际互动,其中包括师生互动,自我互动,生生互动;二是研究学校中的静态互动——学生与群体心理气氛、文化环境的相互作用,其中包括学生与班级气氛的相互作用和学生与校园文化的相互作用。
二、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几种心理现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几种心理现象(论文提纲范文)
(1)青少年偶像崇拜与教育(论文提纲范文)
导论 |
一、问题缘起 |
二、研究范围 |
三、研究现状 |
四、思路、方法和结构 |
第一章 偶像 |
第一节 偶像的涵义及其演变 |
第二节 偶像的类型和特征 |
第三节 偶像与榜样的区别 |
第四节 偶像存在的必然性:人的存在本体论考察 |
第二章 崇拜 |
第一节 崇拜的涵义及其演变 |
第二节 崇拜心理简析 |
第三节 崇拜行为探略 |
第三章 偶像崇拜 |
第一节 作为社会文化现象的偶像崇拜:概念和类型 |
第二节 作为社会认同与心理依恋的偶像崇拜:模式与特点 |
第三节 偶像崇拜的形成:偶像化 |
一、传统偶像的形成 |
二、新偶像的产生 |
第四节 偶像崇拜的功能 |
一、认同与整合:社会凝聚力的提高手段 |
二、规训和教化:文化软控制的实现方式 |
三、寄托与抚慰:心理困惑的消解途径 |
第四章 当代青少年的偶像和偶像崇拜 |
第一节 回溯50年:我国青少年偶像崇拜的演变 |
一、从流行的公众人物来看 |
二、从影视剧塑造的青年形象来看 |
第二节 现状调查:一项关于青少年偶像崇拜的调查报告 |
一、青少年偶像崇拜的主体 |
二、青少年偶像崇拜的对象 |
三、青少年偶像崇拜的内容 |
四、青少年偶像崇拜的方式 |
五、青少年对偶像崇拜的自我理解 |
六、当代青少年偶像崇拜的主要特征 |
第三节 新偶像崇拜:当代青少年偶像崇拜与传统偶像崇拜的区别 |
第四节 新偶像崇拜的实质:自我幻像 |
一、信仰转向和信仰悖论 |
二、自我幻像 |
第五章 当代青少年偶像崇拜归因分析 |
第一节 青少年期身心发展过程中自然、普遍的成长现象 |
一、青春感性冲动与青春偶像崇拜 |
二、青少年偶像崇拜的心理学解读 |
第二节 价值观转型和社会心态流变的符号表征 |
一、价值观、社会心态及其与青少年偶像崇拜的关系 |
二、社会转型期的价值震荡与青少年偶像崇拜 |
三、社会转型期的青少年社会心态与偶像崇拜 |
第三节 转型期文化变迁的直接效应 |
一、当代中国文化变迁的特点 |
二、悄然勃兴的大众文化与青少年偶像崇拜的兴起 |
第四节 教育偏失和青少年片面性素质结构的伴生产物 |
一、教育偏失的表现及其后果 |
二、青少年片面性素质结构与偶像选择 |
第六章 偶像教育的理论探析和操作设想 |
第一节 作为“教育影响”的偶像和偶像崇拜 |
一、偶像和偶像崇拜是一种“教育影响” |
二、偶像崇拜对青少年发展的影响及其表现 |
三、怎样看待青少年偶像崇拜 |
第二节 偶像教育:一个教育新概念 |
一、偶像教育的概念、内涵和意义 |
二、偶像教育的基本原则 |
三、偶像教育的基本方法 |
第七章 建设偶像教育的综合性社会导向机制 |
第一节 重塑卓有成效的榜样文化 |
一、祛魅的榜样文化 |
二、重塑新时代的英雄榜样 |
第二节 建设合理的文化生态格局 |
一、文化生态及其现状 |
二、新时期的文化生态建设 |
三、个例分析:“流行文化”进教材 |
第三节 加强青少年媒介素养教育 |
第四节 规范公众人物的社会管理 |
结语与人类崇高精神对话 |
主要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附录 |
后记 |
(2)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导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意义 |
四、研究内容 |
五、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意蕴 |
一、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象释义 |
(一)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象是人 |
(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象是求学的人 |
(三)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象是发展的人 |
(四)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象是历史的人 |
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构成 |
(一)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层次构成 |
(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元素构成 |
(三)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历史构成 |
三、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地位 |
(一)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象是主要对象 |
(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象是关键对象 |
(三)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象是重点对象 |
四、历史上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象观念 |
(一)中国古代思想家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象观念 |
(二)西方古代思想家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象观念 |
(三)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象观念 |
第二章 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生理 |
一、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生理的划定 |
(一)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生理的指涉 |
(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生理的组成 |
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生理的原始溯源 |
(一)生命起源视角的溯源 |
(二)人类进化视角的溯源 |
三、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生理的学段发展 |
(一)小学阶段的生理发展 |
(二)初中阶段的生理发展 |
(三)高中阶段的生理发展 |
(四)大学阶段的生理发展 |
四、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生理发展的特点 |
(一)自然过程性 |
(二)意识影响性 |
第三章 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心理 |
一、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象心理的圈定 |
(一)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象心理的所指 |
(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象心理的内容 |
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象心理的原始发生 |
(一)感觉的发生阶段 |
(二)知觉的发生阶段 |
(三)记忆的发生阶段 |
(四)思维的萌芽阶段 |
(五)想象形成的阶段 |
三、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象心理的学段发展 |
(一)小学阶段的心理发展 |
(二)初中阶段的心理发展 |
(三)高中阶段的心理发展 |
(四)大学阶段的心理发展 |
四、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象心理发展的规律 |
(一)从具体形象到抽象逻辑的发展 |
(二)从无意识性到有意识性的发展 |
第四章 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需要 |
一、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象需要的厘定 |
(一)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象需要的内涵 |
(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象需要的主体 |
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象需要的功能 |
(一)价值发生功能 |
(二)理想形成功能 |
(三)情感体验功能 |
(四)人格发育功能 |
(五)行为动力功能 |
三、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象需要的根源 |
(一)根源于自然进化 |
(二)根源于社会同化 |
(三)根源于个体实现 |
四、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象需要的学段表现 |
(一)小学阶段的主导需要 |
(二)初中阶段的主导需要 |
(三)高中阶段的主导需要 |
(四)大学阶段的主导需要 |
五、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象需要的发展规律 |
(一)从个体重心到社会重心的发展 |
(二)从自在表达到自觉形成的发展 |
第五章 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行为 |
一、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象行为的界定 |
(一)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象行为的含义 |
(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象行为的观察 |
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象行为的作用 |
(一)承载思想观念 |
(二)承载政治观点 |
(三)承载道德规范 |
(四)承载习惯养成 |
(五)承载创新创造 |
三、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象行为的根据 |
(一)环境的交互作用 |
(二)需要驱动的转化 |
(三)认知力量的调控 |
四、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象行为的特点 |
(一)小学阶段的行为特点 |
(二)初中阶段的行为特点 |
(三)高中阶段的行为特点 |
(四)大学阶段的行为特点 |
五、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象行为发展的规律 |
(一)从行为动作到行为实践的发展 |
(二)从依从立场到整合立场的发展 |
第六章 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问题 |
一、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象问题的界说 |
(一)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象问题的语用 |
(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象问题的实质 |
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象问题的来源 |
(一)个体形成 |
(二)社会建构 |
(三)个体与社会互动 |
三、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象问题的学段表现 |
(一)小学阶段的典型问题 |
(二)初中阶段的典型问题 |
(三)高中阶段的典型问题 |
(四)大学阶段的典型问题 |
四、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象问题的演化规律 |
(一)从社会差距到自我困惑的演进 |
(二)从适应背景到成材背景的变换 |
第七章 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范式转换 |
一、发展式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提出 |
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者的职能转换 |
三、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实现转换 |
四、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构成转换 |
五、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运用转换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读博期间公开发表学术论文及着作情况 |
(3)初中生偶像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核心概念界定 |
1.3.1 偶像 |
1.3.2 偶像崇拜 |
1.3.3 偶像教育 |
1.4 研究综述 |
1.4.1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
1.4.2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
1.5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5.1 研究思路 |
1.5.2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初中生偶像教育的学理分析 |
2.1 初中生偶像教育的理论基础 |
2.1.1 埃里克森自我同一性理论 |
2.1.2 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 |
2.1.3 班杜拉观察学习理论 |
2.2 初中生偶像教育的内涵 |
2.3 初中生偶像教育的特征 |
2.3.1 偶像教育形式和方法的多样性 |
2.3.2 偶像教育内容的丰富性 |
2.3.3 偶像教育的一致性 |
2.4 初中生偶像教育的价值 |
2.4.1 塑造自我价值感 |
2.4.2 激励人生目标 |
2.4.3 丰富精神生活 |
第三章 初中生偶像教育的现实需求 |
3.1 初中生偶像崇拜的现状 |
3.1.1 初中生偶像崇拜的主体情况 |
3.1.2 初中生偶像崇拜的类型 |
3.1.3 初中生偶像崇拜的价值取向 |
3.1.4 初中生偶像崇拜的行为表现 |
3.2 初中生偶像崇拜的特点 |
3.2.1 初中生偶像崇拜主体的普遍性 |
3.2.2 初中生偶像崇拜对象的多元性 |
3.2.3 初中生偶像崇拜的直感性 |
3.2.4 初中生偶像崇拜的娱乐性 |
3.2.5 初中生偶像崇拜的超现实性 |
3.3 初中生偶像崇拜中的问题 |
3.3.1 部分初中生的偶像崇拜具有盲目性 |
3.3.2 部分初中生的偶像崇拜对象缺乏合理性 |
3.3.3 部分初中生的偶像崇拜停留在外部特征 |
3.4 初中生偶像教育的现状 |
3.4.1 教育者对于初中生崇拜偶像崇拜的态度现状与分析 |
3.5 初中生偶像教育中的问题 |
3.5.1 部分教育者缺乏对初中生偶像崇拜的有效引导 |
3.5.2 部分教育者缺乏对初中生偶像崇拜的人文关怀 |
3.6 初中生偶像教育的必要性 |
3.6.1 有助于改变错误认知 |
3.6.2 有助于正确定位自己 |
3.6.3 有助于偶像“榜样化”转变 |
第四章 初中生偶像教育的访谈分析 |
4.1 访谈对象的基本情况 |
4.2 初中生偶像教育家庭层面的访谈分析 |
4.2.1 因为崇拜而狂热 |
4.2.2 因为崇拜而迷失 |
4.2.3 因为崇拜而自信 |
4.3 初中生偶像教育学校层面的访谈分析 |
4.3.1 关注度缺失 |
4.3.2 认知存在偏差 |
4.3.3 科学引导很重要 |
4.4 初中生偶像教育学生层面的访谈分析 |
4.4.1 缺乏沟通与交流 |
4.4.2 尊重学生的选择 |
4.4.3 因为关注而关心 |
第五章 初中生偶像教育的设计与建议 |
5.1 初中生偶像教育设计 |
5.1.1 初中生偶像教育目标设计 |
5.1.2 初中生偶像教育内容设计 |
5.1.3 初中生偶像教育运作构想 |
5.1.4 初中生偶像教育评价预设 |
5.1.5 初中生偶像教育设计、运作范例 |
5.2 初中生偶像教育建议 |
5.2.1 优化家庭氛围:家长偶像教育的倡导和完善 |
5.2.2 完善学校教育:学校偶像教育的引导和化育 |
5.2.3 改良社会环境:社会责任与义务的倡导 |
5.2.4 改进自我教育:增强自我偶像教育的意识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初中生偶像崇拜研究”调查问卷 |
附录二 :访谈提纲 |
附录三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4)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学的构建:内涵、研究对象与学科体系(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
二、心理健康教育课“学”与“教”研究现状 |
(一)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学”与“教”的研究概况 |
1.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教学研究 |
(1)有效的教学方法与模式 |
(2)提高教学效果的策略 |
(3)课程的教学评价 |
2.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学科渗透的教学研究 |
(二)大学心理健康教育课“学”与“教”的研究概况 |
1.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学习心理的研究现状 |
(1)大学生的学习目的 |
(2)大学生的学习态度 |
(3)大学生需求的学习内容 |
2. 大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教学研究 |
(1)有效的教学方法 |
(2)有效的教学模式 |
(3)教学内容的安排 |
(4)教学设计 |
(5)教学效果的评估 |
三、对心理健康教育课“学”与“教”研究现状的反思 |
四、构建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学的初步思考 |
(一)构建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学的基础 |
(二)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学的含义 |
(三)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学的学科定位 |
(四)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
(五)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学学科体系的构建 |
(六)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
(5)高中生对思想政治课的逆反心理及应对策略研究 ——基于崇州市蜀城中学的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选题背景和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内研究评述 |
(二)国外研究评述 |
三、研究的主要内容和重点 |
(一)研究的主要内容 |
(二)研究的重点 |
四、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五、研究的难点和创新之处 |
(一)研究的难点 |
(二)研究的创新之处 |
第二章 有关高中生对思想政治课产生逆反心理的核心概念与理论基础 |
一、相关概念阐释 |
(一)逆反心理的概念 |
(二)思想政治课中高中生逆反心理的界定 |
二、高中政治课加强逆反心理研究的理论基础 |
(一)皮亚杰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二)奥苏贝尔的有意义接受学习理论 |
(三)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
三、高中政治课加强逆反心理研究的必要性 |
(一)落实新课程改革标准的客观需要 |
(二)增强教学实效性的需要 |
(三)提升教师综合素养的需要 |
(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 |
第三章 高中生对思想政治课产生逆反心理的现状分析 |
一、调查情况简介 |
(一)调查对象及方法 |
(二)问卷总体情况分析 |
二、逆反心理对高中思想政治课学习的积极影响 |
(一)有利于促进高中生思维发展 |
(二)有利于培养学生批判意识 |
(三)有利于开拓师生的视野 |
三、逆反心理在高中政治课学习过程中的消极表现 |
(一)学生对思想政治课部分内容的理解存在误解 |
(二)学生对部分思想政治课教师不充分信任 |
(三)对思想政治课的学习方法略显呆滞 |
(四)对思想政治课学习的态度不积极 |
第四章 高中生对思想政治课产生逆反心理的原因剖析 |
一、高中学生自身因素的影响 |
(一)自我意识增强,思维发展愈加成熟 |
(二)学生学习方法和习惯不好,主动性差 |
二、部分思想政治课教师综合素质欠佳 |
(一)教师教学方法刻板僵化,缺乏趣味性 |
(二)教师专业素养和能力有待提高 |
(三)教学内容与生活实际结合不紧密 |
三、教学环境等其他因素的负面影响 |
(一)传统教学模式的制约 |
(二)不良社会风气和网络信息的消极影响 |
(三)家庭教育的不良影响 |
第五章 思想政治课中高中生逆反心理的消解策略建构 |
一、学生自觉加强对思想政治课程的正确认识 |
(一)引导学生正确认识逆反心理,加强自我教育 |
(二)转变学习动机,主动参与课堂教学 |
二、高中政治教师积极探索具有吸引力的教学改革 |
(一)提高教师综合素质,融洽师生关系 |
(二)转变教学理念,完善教学内容 |
(三)创新教学方法,优化教学过程 |
三、积极创设有利于高中思想政治教育的外部环境 |
(一)加强课程改革,完善评价体系 |
(二)优化和谐的社会和网络环境 |
(三)创设良好的校园和家庭环境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6)中学班主任眼中的“学生问题行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关于“问题行为”概念的研究 |
1.3.2 关于“学生问题行为”现状的研究 |
1.3.3 关于“学生问题行为”分类的研究 |
1.3.4 关于“学生问题行为”影响因素的研究 |
1.3.5 关于教师对“学生问题行为”认知的研究 |
1.3.6 对现有研究的评述 |
1.4 核心概念界定 |
1.4.1 中学班主任 |
1.4.2 学生问题行为 |
第2章 研究设计与研究路径 |
2.1 研究设计 |
2.1.1 研究方法的选择 |
2.1.2 研究对象的选取 |
2.1.3 研究资料的收集 |
2.1.4 理论建构 |
2.1.5 关于信度和效度的问题 |
2.1.6 推广度问题 |
2.1.7 伦理道德问题的处理 |
2.2 研究路径 |
2.2.1 确定研究子问题与研究对象 |
2.2.2 便利性抽样与编码 |
2.2.3 理论性抽样与编码 |
2.2.4 寻找反例并确定理论边界 |
第3章 班主任关注的“学生问题行为” |
3.1 “学生问题行为”的划分 |
3.2 “学生问题行为”的具体表现 |
3.2.1 “外显性问题行为”的具体表现 |
3.2.2 “内隐性问题行为”的具体表现 |
3.3 对班主任关注的“学生问题行为”的反思 |
3.3.1 对班主任缺乏关注“内隐性问题行为”的反思 |
3.3.2 对班主任高度关注“厌学”问题行为的反思 |
第4章 班主任认定“学生问题行为”的原因 |
4.1 基于学生层面的考量——影响学生发展 |
4.1.1 形成不良行为习惯 |
4.1.2 对学生价值观产生不良影响 |
4.1.3 影响学生学习 |
4.1.4 危害学生身心健康 |
4.1.5 影响学生交友安全 |
4.2 基于教育者层面的考量——不符合教育者观念 |
4.2.1 不符合教师观念 |
4.2.2 不符合家长观念 |
4.3 基于班级层面的考量——影响班级管理 |
4.3.1 影响班级教学管理 |
4.3.2 影响班级组织建设 |
4.3.3 影响班级制度管理 |
4.3.4 影响班级活动管理 |
4.4 基于社会层面的考量——违背社会规范 |
4.4.1 违背社会道德规范 |
4.4.2 违背社会习俗规范 |
4.4.3 违背社会制度规范 |
4.5 对班主任认定“学生问题行为”原因的反思 |
4.5.1 对班主任依据个人观念认定“学生问题行为”的反思 |
4.5.2 对班主任依据学校管理制度认定“学生问题行为”的反思 |
第5章 班主任眼中“学生问题行为”的影响因素 |
5.1 家庭因素 |
5.1.1 教养方式 |
5.1.2 教育期望 |
5.1.3 日常言行 |
5.1.4 家庭氛围 |
5.1.5 家庭结构 |
5.2 学校因素 |
5.2.1 教师教育方式 |
5.2.2 课程编排 |
5.2.3 班级氛围 |
5.3 社会因素 |
5.3.1 社会风气 |
5.3.2 大众媒介 |
5.4 学生因素 |
5.4.1 学业水平 |
5.4.2 学业压力 |
5.4.3 生理变化 |
5.4.4 心理现象 |
5.4.5 学生认知 |
5.4.6 同辈群体 |
5.4.7 自控能力 |
5.5 对班主任眼中“学生问题行为”影响因素的反思 |
5.5.1 对班主任忽视自身因素的反思 |
5.5.2 对班主任简单化归因倾向的反思 |
第6章 基于班主任眼中“学生问题行为”的再认识 |
6.1 班主任教育理念的再认识 |
6.2 班主任专业素养的再认识 |
6.3 学校管理制度的再认识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 受访者编码表 |
附录B 三级编码分析表 |
附录C 访谈提纲 |
(7)心理教育活动论(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导论 |
一、 心灵的呼唤 |
二、 现状点击 |
(一) 西方及我国台港地区学校心理教育的现状 |
(二) 我国学校心理教育的现状 |
三、 研究思路 |
(一) 本课题研究的基本取向 |
(二) 本课题研究的基本方法 |
第一章 心理教育 |
一、 心理教育概念解读 |
二、 心理教育的拓展性理解 |
(一) 心理教育是张扬人性的教育 |
(二) 心理教育是发展性教育 |
(三) 心理教育是幸福教育 |
第二章 心理教育活动 |
一、 为什么要凸显心理教育活动 |
(一) 理论上的诠释 |
(二) 实践上的诠释 |
二、 什么是心理教育活动 |
(一) 活动与活动课程 |
(二) 心理教育活动的内涵与外延 |
三、 心理教育活动设计的基本问题 |
(一) 心理教育活动设计的取向 |
(二) 心理教育活动的目标设计 |
(三) 心理教育活动的内容设计 |
第三章 心理教育活动文本 |
一、 心理教育活动的特性:从教材到文本的转换 |
二、 心理教育活动文本的多元分析 |
(一) 心理教育活动文本编制的视角 |
(二) 心理教育活动文本呈现的形态 |
(三) 心理教育活动文本的结构 |
(四) 对现行心理教育活动文本的评价 |
三、 关于心理教育活动文本编制的思考 |
(一) 理论与实践专家的声音 |
(二) 心理教育活动文本编制的几点要求 |
第四章 心理教育活动过程 |
一、 心理发展的空间:情境考察 |
(一) 心理教育活动的物质情境考察 |
(二) 心理教育活动的综合情境考察 |
二、 心理互动的进程:交往考察 |
(一) 心理教育活动中师生交往的考察 |
(二) 心理教育活动中生生交往的考察 |
三、 心理建构的前提:自主考察 |
(一) 活动设计的自主 |
(二) 活动组织的自主 |
(三) 活动交流的自主 |
(四) 活动评价的自主 |
四、 心理内化的基础:体验考察 |
(一) 直接体验 |
(二) 间接体验 |
(三) 分享 |
(四) 欣赏 |
五、 心理成长的归宿:践履考察 |
(一) 诱动式践履 |
(二) 互动式践履 |
(三) 自动式践履 |
第五章 集体心理教育活动 |
一、 集体心理教育活动的内涵 |
(一) 集体心理教育活动的界定 |
(二) 集体心理教育活动的定位:心理指导 |
(三) 集体心理教育活动的功能分析 |
二、 专题性集体心理教育活动 |
(一) 专题性集体心理教育活动的基本形式:认知为主体的活动 |
(二) 专题性集体心理教育活动中的活动者 |
(三) 专题性集体心理教育活动的实践分析 |
三、 融合性集体心理教育活动 |
(一) 融合性集体心理教育活动的内涵 |
(二) 融合性集体心理教育活动在学科教学中的体现 |
(三) 融合性集体心理教育活动的实践分析 |
第六章 小组心理教育活动 |
一、 小组心理教育活动的内涵 |
(一) 小组心理教育活动的界定 |
(二) 小组心理教育活动的定位 |
(三) 小组心理教育活动的特色 |
二、 小组心理教育活动的基本形式 |
(一) 心理训练式 |
(二) 心理矫正式 |
三、 小组心理教育活动过程的实践考察 |
(一) 准备 |
(二) 运作 |
(三) 结束 |
第七章 个别心理教育活动 |
一、 个别心理教育活动的内涵 |
(一) 个别心理教育活动的界定 |
(二) 个别心理教育活动的类型 |
(三) 个别心理教育活动的特色 |
二、 个别咨询活动 |
(一) 个别咨询活动的性质 |
(二) 个别咨询活动的过程考察 |
(三) 个别咨询活动的技术考察 |
三、 自我教育活动 |
(一) 自我意识与自我教育 |
(二) 自我教育的基本结构与策略 |
(三) 自我教育活动的实践考察 |
四、 网络心理教育活动 |
(一) 网络社会与心理教育 |
(二) 网络心理教育活动的特点及其形式 |
(三) 网络心理教育活动的实践考察 |
第八章 心理教育活动的方式与评价 |
一、 心理教育活动方式 |
(一) 指导-内省式 |
(二) 过程-体验式 |
(三) 践履-训练式 |
(四) 角色-内化式 |
(五) 沟通-对话式 |
(六) 主体-自助式 |
二、 心理教育活动评价 |
(一) 心理教育活动评价的内涵与特色 |
(二) 心理教育活动评价的综合分析 |
(三) 心理教育活动评价的实践考察 |
结语 |
主要参考文献 |
(8)球星崇拜对中学生篮球运动参与的影响研究 ——以江西省南昌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1.1 篮球运动开展普及的影响之“广” |
1.1.2 青少年体育偶像崇拜现象之“热” |
1.1.3 青少年体育偶像崇拜研究之“需” |
1.1.4 选择于江西省南昌中学生之“因”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2 文献综述 |
2.1 国内研究现状 |
2.1.1 关于青少年学生偶像崇拜现象的研究 |
2.1.2 关于青少年学生偶像崇拜原因的研究 |
2.1.3 关于青少年学生偶像崇拜的程度研究 |
2.1.4 关于青少年学生偶像崇拜的影响研究 |
2.1.5 关于青少年篮球运动参与的研究 |
2.2 国外研究现状 |
2.2.1 关于偶像崇拜的研究现状 |
2.2.2 关于青少年偶像崇拜的研究现状 |
3 基本概念界定 |
3.1 球星崇拜 |
3.1.1 球星崇拜的定义 |
3.1.2 球星崇拜的程度 |
3.2 篮球爱好者 |
3.3 篮球运动参与 |
4 研究对象与方法 |
4.1 研究对象 |
4.2 研究方法 |
4.2.1 文献资料法 |
4.2.2 问卷调查法 |
4.2.2.1 预调研 |
4.2.2.2 问卷信度检验 |
4.2.2.3 问卷内容效度检验 |
4.2.2.4 问卷结构效度检验 |
4.2.3 访谈法 |
4.2.4 数理统计法 |
4.3 研究思路 |
5 研究结果与分析 |
5.1 中学生篮球爱好者球星崇拜的基本情况 |
5.1.1 球星崇拜的主体情况 |
5.1.2 球星崇拜的类型情况 |
5.1.3 篮球运动参与的基本情况 |
5.2 中学生篮球爱好者球星崇拜原因的特征分析 |
5.2.1 球星崇拜原因的总体特征 |
5.2.2 不同性别间的特征 |
5.2.3 不同户籍间的特征 |
5.2.4 不同年龄间的特征 |
5.2.5 不同年级间的特征 |
5.3 中学生篮球爱好者球星崇拜程度的特征分析 |
5.3.1 球星崇拜程度的总体特征 |
5.3.2 无卷入球星崇拜的特征 |
5.3.3 低度卷入球星崇拜的特征 |
5.3.4 中度卷入球星崇拜的特征 |
5.3.5 高度卷入球星崇拜的特征 |
5.4 球星崇拜对中学生篮球运动参与的影响研究 |
5.4.1 对篮球活动锻炼的影响 |
5.4.2 对篮球技能训练的影响 |
5.4.3 对篮球赛事观看的影响 |
5.4.4 对篮球产品消费的影响 |
5.4.5 对篮球作品学习的影响 |
5.4.6 对篮球网络消遣的影响 |
6 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 |
6.2 建议 |
6.2.1 正确看待球星崇拜现象 |
6.2.2 充分重视球星崇拜原因 |
6.2.3 合理引导球星崇拜程度 |
6.2.4 有效优化球星崇拜影响 |
6.2.5 对后续研究的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件1 |
附件2 |
附件3 |
(9)初中生作文的语误问题及其应对策略研究 ——以成都市两所中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论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1 有助于教师了解学生作文语误问题现状及作文教学的不足 |
1.2.2 有助于为一线教师解决学生作文语误问题提供可借鉴的方法 |
1.3 论文研究现状综述 |
1.3.1 语言学领域的汉语语误研究 |
1.3.2 教学领域的汉语语误研究 |
1.4 研究的内容 |
1.5 研究的方法 |
1.5.1 抽样调查法 |
1.5.2 问卷调查法 |
1.5.3 文献法 |
1.5.4 内容分析法 |
2 汉语语误的理论概述 |
2.1 汉语语误的认定 |
2.2 汉语语误的分类 |
2.2.1 结构平面语误分类 |
2.2.2 语义平面语误分类 |
2.2.3 语用平面语误分类 |
3 初中生作文语误现象的现状调查 |
3.1 初中生作文语误现象调查情况说明 |
3.1.1 调查的对象 |
3.1.2 调查数据情况的说明 |
3.1.3 学生作文中的语误现象特点 |
3.2 学生作文语误的具体表现 |
4 初中生作文语误问题的教学归因 |
4.1 学生写作能力的局限 |
4.2 教师作文教学方面的不足 |
4.2.1 作文教学准备不足 |
4.2.2 作文教学指导欠缺 |
4.2.3 作文教学评改不当 |
4.3 社会文化环境的影响 |
5 初中生作文常见语误问题的应对策略 |
5.1 学生作文常见语误问题的预防策略 |
5.1.1 加强语文基础知识的学习积累 |
5.1.2 加强学生的语感训练 |
5.2 初中生作文常见语误问题的矫正策略 |
5.2.1 在作文教学中改进作文评价方式 |
5.2.2 在作文写作中培养修改作文的习惯 |
5.3 初中生作文常见语误问题的讲解策略 |
5.3.1 结合教材讲解修改作文语误的方法 |
5.3.2 配合语文教材“文从字顺”专题的教学设计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在校期间科研成果 |
(10)教育社会心理学学科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教育社会心理学学科体系研究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
一、 教育社会心理学学科体系研究的现状 |
二、 教育社会心理学学科体系研究的发展趋势 |
教育社会心理学的基本理论 |
一、 教育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
二、 教育社会心理学的基础理论 |
三、 教育社会心理学的方法论 |
教育社会心理学的主要内容和体系 |
一、 学校教育中的动态互动 |
(一) 课堂教学中的师生互动 |
(二) 课堂中学生个体的自我互动 |
(三) 课堂教学中的生生互动 |
二、 学校教育中的静态互动 |
(一) 学生与班级气氛的相互作用 |
(二) 学生与校园文化的相互作用 |
附: 《教育社会心理学》初稿 |
主要参考文献 |
后记 |
四、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几种心理现象(论文参考文献)
- [1]青少年偶像崇拜与教育[D]. 何小忠. 苏州大学, 2005(05)
- [2]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研究[D]. 吴林龙. 东北师范大学, 2015(11)
- [3]初中生偶像教育研究[D]. 侯亚萍. 江南大学, 2019(01)
- [4]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学的构建:内涵、研究对象与学科体系[J]. 雷鸣. 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03)
- [5]高中生对思想政治课的逆反心理及应对策略研究 ——基于崇州市蜀城中学的调查[D]. 潘正婷. 西华师范大学, 2020(01)
- [6]中学班主任眼中的“学生问题行为”研究[D]. 韩晶. 南昌大学, 2020(01)
- [7]心理教育活动论[D]. 沈贵鹏. 华东师范大学, 2003(02)
- [8]球星崇拜对中学生篮球运动参与的影响研究 ——以江西省南昌市为例[D]. 陈浩. 上海体育学院, 2020(01)
- [9]初中生作文的语误问题及其应对策略研究 ——以成都市两所中学为例[D]. 何菊. 四川师范大学, 2019(02)
- [10]教育社会心理学学科体系研究[D]. 刘丽红. 山西大学, 20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