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国以民为本 民以食为天 《中国食物与营养发展纲要(2001-2010年)》出台(论文文献综述)
漆文婷[1](2020)在《中国粮食产需与净进口预测研究》文中提出粮食,不仅为老百姓提供赖以生存的能量来源,更为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提供重要基础。加入WTO以后,中国与国际市场的联系日益密切,国内粮食市场和国际粮食市场间的交流也逐渐频繁。长期来看,全面推行“二孩政策”以后,一段时间内的人口持续增长成为不可否认的现实。中国经济保持平稳健康运行以及人口的增长将为我国未来粮食需求上升带来无限可能。从生产来看,与粮食生产有关的土地、技术、资本等要素也在发生变化,未来我国粮食产量能否满足日益增长的粮食需求,产需缺口是否会逐渐拉大,当出现产需缺口时是否需要通过粮食进口的方式弥补,净进口规模是否会扩大,对这些问题的研究将有助于审视未来我国粮食供需的长期趋势和粮食国际贸易的现实变化,将有助于粮食生产资源的合理配置,给相关政策的出台以理论支撑,对保证我国未来粮食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对国内外关于我国粮食需求、供给和粮食安全的文献进行了梳理,以西方经济学中生产环节的要素理论、商品供求理论、需求层次理论和要素禀赋理论为基础,深入分析中国粮食需求和产量的影响因素及其趋势,使用FAO数据库和中国统计年鉴中的相关数据,经理论分析和数据预处理,构建粮食需求和生产预测模型,对未来我国粮食需求、产量和进口总体趋势进行了拟合和预测,最后对我国粮食进口增加原因、进口对我国粮食市场影响和粮食进口集中对粮食安全的影响进行了深入分析。第一,构建未来我国粮食需求预测模型。本文借鉴粮食需求预测单因素模型,根据理论与实际提取人口因素和经济发展因素作为影响未来我国粮食需求的重要内容。首先构建未来我国人口预测的Leslie模型测算未来我国人口总数,考虑我国未来经济结构调整,将经济发展水平设为固定值。经测算可知未来我国粮食需求曲线呈现倒“U”型,预计2034年前后出现需求峰值,之后会出现需求回落情况。另外,未来我国粮食消费结构将进一步升级。第二,运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建立粮食产量预测模型。根据理论与实际选取播种面积、单位面积产量、化肥使用量、农业财政投入、农业机械化动力、和农林牧副渔从业人数作为影响因素,借助时间序列模型对未来我国粮食产量进行预测。研究表明未来我国粮食产量还将有进一步的提升,预计2020年粮食产量为66868万吨,2025年为69269万吨,2030年为70284万吨。第三,预测未来我国粮食净进口总量。根据供求平衡理论,粮食国内总需求等于粮食国内总产量与国外进口的总和,考虑到我国粮食存在出口,可用粮食需求与粮食产量的差值代表粮食净进口总量。经过测算,未来我国粮食产需失衡将导致粮食净进口进一步增加。到2025年,我国粮食净进口将达14013.35万吨,2030年前后达到顶峰14429.49万吨。根据当前粮食进口现状和未来预期,本文从产需失衡、关税、国内外粮食价格差异三个方面分析了我国粮食进口增加原因,并就进口对我国粮食市场的影响和粮食进口集中对粮食安全的影响进行了深入分析。最后,根据预测分析得出本文结论和政策建议。未来我国粮食需求进一步增加,但需求总量存在峰值,需求曲线将呈倒“U”型,而财政投入和单位面积产量等要素的变化将推动我国粮食产量的增加,由产需缺口带来的未来我国粮食净进口上涨,并于2030年前后出现峰值。因此,需要政府从管理粮食需求、不断提高粮食生产能力和加强宏观调控等三个方面入手,调节我国粮食总需求和总供给,保证我国粮食安全。
依丽努尔·依明[2](2020)在《经验与实验 ——饮食谚语的营养科学价值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人类从外界获得食物来保持自身的生活和从事各种活动,可见进食是生存之必需,饮食习惯关乎着一个人的身体健康与否。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1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历史发展之中,一直非常注重膳食问题,从而形成了许多璀璨的文化明珠,其中凝聚健康饮食观念的饮食谚语经过实践不断验证,成为了人们饮食生活的指南。如今,随着生活水平地提高,饮食观念也在不断改变,人们不仅要求吃得饱,而且希望合理用餐,保持体内营养均衡,更注重科学证明。民间谚语是根据民众多年实践经验加以总结而形成的,是一种生活与生产经验积累,具有一定的科学性。本文以民间文学理论为基础,从经验知识和科学实验两个层面出发,对中华民族民间饮食谚语中的营养科学价值进行深刻探讨并全面研究。力图找出饮食谚语的科学依据,为改善民间饮食谚语不被重视的现状和为饮食谚语的更好保护和传承贡献出一份力量。本文以民间谚语中的饮食谚语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分析法、跨学科研究法、归纳法,对饮食谚语的营养学价值进行研究,在指出民间饮食谚语科学价值的基础上,总结出更好地保护和开发民间谚语的科学方法。分析如何传承保护具有营养学价值的民间饮食谚语并给与其相关意见及建议。以下内容将以五个方面逐层分析,首先为引言部分,阐述本文的选题背景,论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研究过程采用的方法,语料来源以及对研究状况的相关综述等等。其次是对与之有关的定义概念的分界线,通过部分对民间谚语的记载,进行分类,给予了界线,并且对其鲜明特征进行了说明解释。第三部分介绍了经验与民间谚语的关系。第四部分列举有关人体消化系统与食物吸收、不同食物的可吸收营养价值、部分身体情况特殊的群体需要的特殊膳食、各种食物搭配在一起的平衡点、具有食物的医药作用的以及有关食物的重要性和饮食卫生安全等六个内容的饮食谚语,分别在饮食谚语和营养科学两方面说明了其中的科学营养意识。第五部分介绍了饮食谚语在营养学实验中的意义。饮食谚语不仅可以强化民众的营养健康观念,还可以补充营养科学实验平台,提供更多实验的启发。营养科学领域里研究饮食谚语还可以为饮食谚语提供保护和传承的生命科学新平台。
林帅[3](2020)在《河南省粮食安全保障地方立法若干问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民以食为天,食以粮为先,确保粮食安全、解决人民吃饭问题,始终是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在国家层面,《国家粮食安全保障法》正在起草;在地方层面,广东、贵州、浙江、福建等省份已经相继出台地方性法规或政府规章。通过立法手段确保粮食安全,已被普遍认同。河南省作为国家粮食主产区,历年粮食产量均位于全国前列,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起到了重要作用。河南省粮食安全保障立法在保障省内粮食安全的同时,也有利于维护国家粮食安全。国家出台关于粮食安全的法律法规、省内出台涉及粮食问题的地方性法规及地方政府规章、省外出台的粮食安全保障条例(办法)等均能为粮食安全保障立法提供有利条件。在这种背景下,通过立法手段解决河南省粮食安全问题已经成为必然趋势。现阶段,河南省粮食安全仍然面临严峻挑战,在粮食生产方面,乱占耕地现象严重,耕地质量下降;粮食生产经济效益较低,大量农村劳动力人口流失。在粮食流通方面,粮食市场准入制度有待完善,粮食经营主体权益亟需立法保障,粮食安全预警法律制度也未确立。在粮食储备方面,粮食储备监管制度尚未健全,仍然需要立法引导;粮食仓储设施正在更新换代,也需要法律保护。在粮食消费方面,粮食质量安全保障制度不健全,超标粮处理机制仍有待明确;促进粮食绿色消费与节粮减损制度并未上升到法律层面。针对上述问题,河南省粮食安全保障立法应当以保障粮食安全、粮食安全法定、促进粮食流通以及利益协调等为原则,对粮食生产、流通、储备、消费等环节的法律制度进行完善。河南省粮食安全保障立法也要体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扛稳粮食生产重任,保证国内商品粮供给。
亓军红[4](2019)在《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的历史研究(1949-2015年)》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全球气温上升,海洋灾害频发的背景下,国际社会对沿海防护林多重功效的认识愈加深刻,对其综合效益的研究愈加深入,构建科学有效、永续发展的沿海防护林体系已成为全球共识,更是临海国家的战略选择和紧迫任务。苏北沿海拥有长为953.9公里的标准岸线,面积6520.6平方公里的海涂,是其可持续发展不可多得的潜在资源。受地域位置、海陆交错等因素的共同作用,经常遭遇海洋灾害,加快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尤为重要。新中国建立以后,党和政府非常重视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根据江苏省苏北沿海防护林的建设的发展情况,大体可以将其发展过程划分为两大时期、六个阶段。第一时期是改革开放以前,这一时期又可以分为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分为探索准备阶段(1949年初至1956年)、初步成型阶段(1957年至1965年)和迟滞发育(1966年至1978年)三个阶段。第二时期是改革开放以后,这一时期又可以分为恢复发展阶段(1979年至80年代末)、快速发展阶段(20世纪90年代初至90年代末)、提升完善阶段(2000年至今)三个阶段。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的原因,最初,一方面是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领导集体非常重视,周恩来总理曾多次提出“造林是百年大计,要好好搞”;另一方面是由于解放战争中,苏北农民对人民解放战争的倾力支援,农村木材及林木消耗极大,有必要迅速恢复发展苏北林业。其次,就是新中国建立初期,全国各地大搞农田水利建设,海洋经济亦得到加强发展,为大力发展苏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创造了条件。苏北防护林体系的建设,一开始即按照全国总体部署,以盐碱地改良、选育造林树种、进行植树造林为重点开展工作。初期的工作主要有:完善行政体系,建立科研机构,成立专职管理机构,调整教育体系,号召植树造林。1952年到1965年,有计划营造沿海海岸防护林。沿海防护林建设与苏北农田水利建设、围垦兴农、盐土治理等相结合。以造林为主线,重点对盐土改良进展、气象资料收集整编、健全造林工作机构、开展科学研究等。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一直是以国营农场为主力军、先锋队,国营农场的相继建立、发展,以及围垦区人口的迁移和造林活动,对沿海植树造林的发展有着积极而重大的意义。“文革”时期,沿海防护林建设亦遭受严重挫折,工作机构被撤销,工作人员下放,削弱科研力量,在“以粮为纲”的旗帜下,部分防护林被砍伐,苗圃被改种粮食作物,极大地影响苏北沿海防护林建设的发展。改革开放以后,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的建设亦可分为恢复发展阶段、快速发展阶段和完善提高阶段三个阶段。这一时期,开展第二次海岸带综合调查、“908”专项调查,形成大量第一手资料、编印了系统性专着,有力地促进防护林建设。同时,国家大力推进全民义务植树造林、总结造林经验。在建设技术上,积极开展造林种苗繁殖技术研究、开展造林实证研究、引进优良造林树种,开展湿地保护与沿海气候效应研究,极大促进苏北防护林建设体系的发展。苏北沿海防护林建设,在长期造林实践中形成了自身特点,即:注重沿海造林与“多绿”同步,注重沿海造林与“多林”同建,注重沿海造林与“多网”同构,注重沿海造林与“多种”搭配,注重沿海造林与“多能”并进等。国家意志的大力推动、经济发展的强力支持、科技进步和民主传统的发扬光大是沿海造林面积显着增加、防护林体系快速构建的动力因素。多年来的苏北防护林体系的建设,在改善生态环境,防害减灾方面功效明显,并产生了规模经济集成效应。但同时亦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造林总量有待提增,防护效果有待提升;缺乏完善的政策制度保障,评价机制不健全;造林用地不足;配套措施不够完善,科技创新滞后等。针对这些问题,特提出如下几项对策建议:一是要依靠科学技术,统筹兼顾国家、集体、企业、个人等各方利益,科学定位防护林建设公益性质;二是认真查漏补缺,形成高质量的规划制度;三是设立建设引导基金,建立各项奖补机制;四是加大研发力度、强化科技支撑;五是突出生态效益、注重综合开发;六是协调各方力量、强化组织领导;七是强化动态监测、定期发布公告等,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建设好苏北防护林体系,造福一方百姓。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具有深刻复杂的多重背景,目前的苏北海岸是多因素共同作用下形成的,苏北沿海基本具备植树造林的立地条件和环境,形成了一系列较成熟的造林树种选择及林分模式,苏北沿海造林具有许多“江苏特色”和多重动因,沿海防护林体系在改善区域气候等方面产生积极效应。
张青磊[5](2018)在《我国公民安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安全是人类生存的基本需求,也是人类发展的首要条件。公民安全与公民生存和发展息息相关,而且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和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人们的物质文化水平得到极大提高;同时,人们的生存和发展环境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一方面公民的生存和发展空间得到了极大拓展,另一方面公民面临的安全威胁也越来越多,国家和公民已认识到安全的重要性,“安全已成为社会发展与人的幸福的首要价值性标尺。”进入新时代的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由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公民对安全的要求日益增长,维护和保障公民安全被纳入国家顶层设计,置于治国理政的重要位置。习近平提出的“以人民安全为宗旨”的“总体国家安全观”使保障公民安全成为国家安全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和“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内在要求。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的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发展,民主法治不断完善,军事科技实力逐步增强,互利共赢的和平外交顺利推进,我国公民安全总体上得到较好保障。国家主席习近平在2018年新年贺词中指出:“人民群众有了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但是,在我国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过程中,传统安全因素与非传统安全因素相互影响,人民内部矛盾与敌我矛盾相互交织,虚拟社会与现实社会相互渗透,境内不稳定因素与境外不稳定因素相互作用,我国公民安全仍然面临着严峻挑战。极端贫困问题、食品不安全问题、恐怖主义问题、生产安全事故、盗窃诈骗类侵财性刑事犯罪、城镇化进程中的强征强拆、生态环境破坏、公权力腐败等对我国公民生命安全、财产安全、自由安全构成严重威胁。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关键阶段,如何保障和实现公民安全是新时代推进公民自由而全面发展和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发展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新时代,我们必须从维护公民生存和发展的立场出发,坚持“以人民安全为宗旨”的理念,以“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为目标,从微观角度探寻克服公民安全困境、保障和实现公民安全的具体路径;同时,我们还必须站在国家安全和国家发展大局的高度,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为目标,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树立公民可持续安全理念,从宏观角度思考保障和实现公民安全的总体路径。本文研究内容主要包括绪论、五章正文和结语七个部分。绪论主要阐述了研究背景及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研究的问题和内容及研究问题的说明,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等。正文第一章是公民安全的理论源流。通过对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中有关人的生存、人的财产、人的解放和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思想和西方批判安全研究与“人的安全”理论及中国主流思想中的安全理念等进行梳理分析,挖掘“中、西、马”有关公民安全的理念、思想和观点,为科学界定公民安全做好理论铺垫。第二章对公民安全进行科学界定。根据第一章对“中、西、马”有关公民安全理念、思想和观点的梳理分析,结合学界对安全的不同界说,对公民安全进行科学界定,明确公民安全的概念,核心内容和演绎路径,并分析探讨实现公民安全的条件和国家安全、社会安全与公民安全的关系,为后文对我国公民安全进行系统分析奠定基础。该部分指出,公民安全是指具有一国国籍的人在实际生存与发展的过程中免受来自内部或外界的非法侵害,以及所拥有的一种有保证或有保障的状态。公民生命安全、公民财产安全、公民自由安全是公民安全的核心内容,也是公民安全的价值所在。将自由安全纳入公民安全核心内容突破了传统上认为公民安全就是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的界限。第三章分析了我国公民安全的成长环境,亦可称为公民安全的萌生条件。安全问题与人类生存和发展相伴生,但公民安全作为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问题和安全的一个研究领域则是20世纪90年代“人的安全”理念提出以后的事情,这说明公民安全提出、形成和发展是需要条件的。该部分从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国际等五个方面发生的变化来分析探讨我国公民安全的成长环境。第四章用理论和实证的方法,从我国公民安全安全核心内容的三个层面对我国公民安全概况进行现实考量,即主要从我国公民生命安全、财产安全、自由安全层面分析了我国公民安全的现状、面临的主要困境及困境产生的原因,是本论文的重点。第五章是本文的另一个重点,分析探讨了实现我国公民安全的路径。该部分从中国公民安全实际出发,按照“分——总”的思路提出了实现我国公民安全的路径。第一节主要是针对我国公民生命安全、财产安全、自由安全的现状和面临的困境,分别提出了具体的应对措施;第二节主要是根据我国公民安全的总体概况,从国家发展大局出发,对如何实现我国公民安全进行了总体思考。通过“分——总”思路分别提出实现我国公民安全的路径,并使之形成一个完整体系,共同保障和推进我国公民安全的实现。最后一部分是结语,虽然我国公民安全仍然面临诸多困境,威胁公民安全的因素复杂多元,而且有些难以预测,但在中国共产党党、中国政府、社会力量和公民的共同努力下,威胁公民安全的因素会逐步得到解决或减少,公民的生存环境和发展环境会越来越好,保障和实现公民安全的条件也会越来越完善。
杨晓东[6](2018)在《世界粮食贸易的新发展及其对中国粮食安全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粮食是人类最基本的生存保障和最基本的民生需求。在历史的长河中,人类经历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漫长岁月,由于政治体制束缚,生产力水平低下,社会分工欠发达,商品经济落后,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国际物资交换很少,各国粮食问题基本处在自给自足的封闭状态。随着产业革命和机器大工业时代的到来,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在世界逐步确立,社会生产力得到极大解放,社会分工充分发展,商品经济实现大的跨越,国与国之间的商品贸易和人员往来增多,促进了国际分工和世界市场的形成,世界各国经济逐渐发展成一个互融互通、相互依存渗透的全球经济体系。基于资源禀赋、生产方式、科技水平的差异,世界各国通过国际贸易平衡粮食需求、调节粮食结构,推动了世界粮食市场的形成和粮食贸易的发展。世界经济的发展,加快了各国商品和生产要素的流动,密切了各国经济往来和国际分工协作,促进了世界各国经济一体化、贸易全球化的进程。随着世界贸易的蓬勃发展,世界粮食贸易已成为世界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发挥着平衡世界粮食供需、维护世界粮食安全的积极作用。中国一直是农业生产大国,也是农产品需求大国。长久以来,在世界粮食贸易市场中,中国粮食进出口贸易占据重要地位,借助世界粮食市场调剂粮食余缺是中国解决粮食问题的重要选择。在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下,世界粮食贸易与中国粮食安全联系更趋紧密,这不仅体现在粮食的进出口贸易方面,更多反映的是深层次的贸易体制、价格传导、贸易政策、贸易格局等方面的紧密关联,因此,世界粮食贸易的发展和演进对中国粮食安全问题产生日益重要的影响。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经济金融危机对世界经济发展带来了严重影响。世界经济进入大调整大转型时期,经济环境发生重大深刻变化,经济增速陷入低谷,产能过剩问题严重,国际市场竞争更加激烈,贸易投资保护主义有所抬头,贸易体制和秩序在力量消长中博弈和调整。为应对和走出经济危机,主要经济体均采取宽松的货币政策,导致全球性流动性过剩,对国际资本流动、全球金融市场的稳定均产生巨大影响。全球经济环境的重大变化对世界粮食市场和粮食贸易产生重大影响,首当其冲的是2008年全球粮食危机爆发,国际市场粮价暴涨,各国纷纷采取了“限出奖入”的保护主义措施,强化对粮食资源的控制,更加激化了国际粮食市场的波动。以粮食危机为分水岭,在世界政经格局的调整和世界经济环境的变动下,各国更加重视粮食安全,重新审视和调整粮食贸易政策,争取更加有利的粮食贸易规则,世界粮食贸易发展出现新的变化。研究探讨世界粮食贸易的发展特征与趋势,对于中国粮食安全问题有着重要意义。粮食安全对于人多地少、资源紧缺的中国来讲意义非同寻常。过去的几十年,中国在粮食问题上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解决了13亿人的温饱问题,实现了粮食基本自给,用事实回击了《谁来养活中国》的作者、散布“中国粮食威胁论”的莱斯特·布郎先生一记响亮的耳光,“一个养活不了自己的中国”不仅生活得很好,而且为世界粮食安全做出了重要贡献。但是,无法回避的是为保障粮食安全付出沉重代价,资源透支、生态恶化、地力退化、食品安全等问题亟待扭转。而且还存在体制积弊严重、生产效率低下、消费升级压力、结构矛盾突出、产业竞争力差、财政不堪重负等现实问题,严重制约着粮食安全可持续发展,中国的粮食安全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吹响了深化改革的冲锋号,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正式确立了“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的国家粮食安全新战略,明确了市场化改革方向,提出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更加注重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抓好粮食安全保障能力建设等总要求。当前,中国经济发展进入结构调整、改革攻坚的关键时期,世界经济环境也处在深刻调整变化时期,中国粮食安全站在了重要的历史节点上。中国的粮食安全离不开世界,世界粮食贸易深刻影响着中国粮食安全。世界粮食贸易的新发展对我国粮食安全产生诸多影响,既有正面影响,也有负面影响;既有直接影响,又有间接影响。我们只有认清世界粮食贸易新的发展脉络和特征趋势,因势利导,趋利避害,有的放矢,才能提升粮食产业世界竞争力,实现粮食安全可持续发展,推进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战略顺利实施。本文通过对世界粮食贸易发展历程的总结、回顾、梳理,以粮食危机这一关系世界政经发展的重大事件为分水岭,从贸易供需、贸易价格、贸易结构、贸易市场、贸易政策、贸易格局六个方面,深入研究分析了20072008年粮食危机后世界粮食贸易新的变化、特征和趋势,论证了其内涵,主要包括粮食贸易保护主义与贸易自由化交织并存、粮食贸易日益成为维系粮食安全的重要途径、世界粮食贸易进出口地区日益两极化、美国粮食贸易霸权成为维系和强化美国全球霸权的重要支柱。通过对粮食安全的属性和基本内涵的分析,提出了衡量中国粮食安全的数量安全、质量安全、结构安全、产业安全的四个维度,概述了中国粮食安全的基本状况。在此基础上,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为指导,基于世界经济、世界贸易的基本原理,深入研究论证了世界粮食贸易对中国粮食安全的影响途径和机制。并采用系统分析和定性定量分析的方法,就世界粮食贸易的新发展对中国粮食安全的影响,从数量安全、质量安全、结构安全和产业安全四个维度进行了全面系统的分析,最后简要提出六个方面的建议和措施。总的来看,粮食危机后世界粮食贸易的新发展对我国粮食安全的影响,从数量安全维度,世界粮食贸易对中国带来积极影响,成为中国粮食总量平衡的重要渠道和保障,与此同时其负面影响日渐明显,表现在中国粮食贸易逆差逐年扩大,粮食自给率逐年下降,特别是大豆进口严重依赖国际市场,以及价差驱动下的玉米、大米进口量大幅增加,导致近年来出现“洋粮入市、国粮入库”局面,造成国产粮无效供给增加。从质量安全维度,世界转基因大豆以成本低、价格低的明显优势大量进入中国市场,基本替代了传统大豆压榨市场,随之传统大豆因种植面积萎缩与其他作物轮作减少,使土壤氮素下降,造成粮食生产环境问题显现;而可能对人体带来损害的转基因粮食大量进口,造成粮食品质风险加剧,以及对进口大豆的高度依赖造成粮食营养价值下降,这些都危及到粮食质量安全;从结构安全维度,国外廉价转基因大豆的进口冲击引发了国内粮食种植结构的失衡,进口粮打压下导致“稻强米弱”、“麦强粉弱”的粮食消费失衡问题,以及国产玉米、稻谷市场消化失灵下大量进入国家储备造成的库存结构失衡问题;从产业安全维度,在粮食贸易快速增长、进口谷物价格冲击、转基因大豆大量涌入、贸易定价权缺失、跨国粮食巨头垄断经营、粮食贸易格局强者恒强、由欧美发达国家主导的世界粮食贸易秩序不公平体制犹存的情形下,我国粮食产业的生存环境、国际竞争力、对外依存度和控制力都面临极大挑战,总体上已处于“不安全”的状态,主要影响品种是大豆,大豆产业由于高度依赖进口已处于“很不安全”状态;而谷物产业“基本安全”,基本符合“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的要求,但是安全分值也已不断接近“不安全”状态,形势不容乐观。本文的具体安排如下:第1章是绪论部分,从本文的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出发,在综合梳理目前针对世界粮食贸易、中国粮食安全、世界粮食贸易对中国粮食安全的影响的文献基础上,引出了本文研究的基本思路和方法,总体概况了本文的研究框架。第2章是世界粮食贸易的发展历程及新发展阶段的特征与内涵部分,主要包括简述世界粮食贸易的发展历程,分析粮食危机的爆发及成因,研究了世界粮食贸易新的发展阶段在贸易总量、贸易价格、贸易结构、贸易市场、贸易秩序、贸易格局六个方面的特征和内涵。第3章是中国粮食安全的基本内涵、衡量维度和基本状况,主要包括分析论述了粮食的公共属性和基本内涵,提出了数量安全、质量安全、结构安全和产业安全四个衡量粮食安全的维度,概述了中国粮食安全四个方面的基本状况。第4章是世界粮食贸易对中国粮食安全的影响机制部分,深入研究了世界粮食贸易对中国粮食安全的影响机制,从贸易总量(供需)、贸易价格、贸易结构、贸易市场、贸易政策、贸易格局六个方面分别研究了世界粮食贸易对中国粮食安全的影响原理、路径和机制。第5章是世界粮食贸易新发展对中国粮食安全的影响部分,从数量安全、质量安全、结构安全和产业安全四个维度,全面分析了世界粮食贸易的新发展对中国粮食安全的影响。第6章是建议及措施部分,从世界粮食贸易新发展对中国粮食安全诸多方面的影响得出相关结论,并提出建议和措施。希望能以此对中国有效应对世界粮食贸易的新挑战,对提升中国粮食安全保障能力提出供参考的顶层设计措施。
戴小枫,张德权,武桐,张泓,孟哲,田帅,张辛欣,杨晓慧[7](2018)在《中国食品工业发展回顾与展望》文中指出本文根据食品工业发展速度、食品工业产值与农业产值之比、人均GDP等指标首次将中国食品工业发展历程划分为缓慢增长、觉醒发展、高速增长、中高速增长4个阶段,系统分析了每个阶段的发展特征和取得的成效。根据中国食品工业发展历史、现状和趋势,做出了中国食品工业由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的判断,从发展目标、供给与消费、科技创新、新业态、产业结构等角度对中国食品工业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并对中国食品工业未来发展模式、发展方向、发展路径等进行了讨论。
朱湖英[8](2017)在《农业供给侧改革背景下的粮食质量安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安以质为本。”保证粮食质量是实现粮食安全的前提。粮食质量安全问题是粮食安全领域的重要问题。现阶段,保障我国粮食质量安全不仅是实现国家粮食安全的内在要求,也是应对国际竞争和适应消费升级的必然选择,具有现实迫切性。本文以当前农业供给侧改革为背景,对粮食质量安全进行研究。在综述粮食质量安全的国内外研究基础上,本文首先界定粮食质量安全的概念,梳理粮食质量安全与农业供给侧改革的关系,从粮食的生产、流通和消费等方面分析粮食质量安全的现状及问题,并对消费者的粮食消费特征、粮食质量安全感知与评价进行实证分析。为了找到解决粮食质量安全问题的对策,对形成粮食质量问题的社会背景进行分析,并运用市场失灵理论和政府规制失灵理论对粮食质量的形成机理进行了理论阐述。在此基础上,结合农业供给侧改革的需要,设计粮食质量安全调控框架,并提出确保粮食质量安全的相关对策。通过研究,本文主要得出了以下六点结论:(1)粮食质量安全是在满足人体膳食营养需求的同时,还须保证粮食的生产、流通和消费过程对人类的生命、环境可能产生的损害控制在人类可接受的水平以下,因此是粮食安全概念的重要组成部分。(2)我国消费者对政府保障粮食质量安全的行为普遍表示不满意,大多数消费者对国内粮食质量的信心不足。(3)工业化、城镇化、绿色革命、粮食收购政策等是产生粮食质量安全问题的现实潜在原因。(4)市场失灵和政府规制失灵是形成粮食质量安全问题的根本原因。(5)政府调控边界是解决粮食质量问题的前提条件,要严格控制在市场失灵范围之内,政府不能取代粮食企业的责任主体地位。(6)保障我国粮食质量安全需要完善政府责任体系并调整相关政策,同时加大立法和制度建设在粮食质量安全管理方面的作用。本文的创新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农业供给侧改革背景下的粮食质量安全是我国粮食安全研究的前沿领域,本文对农业供给侧改革背景下我国粮食质量安全进行了较为全面、系统的分析。(2)国内对于食品质量问题和粮食安全的研究文献丰富,但是对粮食质量安全的研究较少,本文深入研究了消费者对粮食质量安全的感知与评价、粮食质量安全成因的理论分析等内容。(3)本文对我国粮食质量问题的形成机理进行了全面分析,并设计了粮食质量安全的调控框架,丰富了粮食质量安全的研究内容。(4)保障粮食质量安全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生产者、政府、消费者和相关社会团体等各主体的共同参与,这样才能形成稳定的多元化主体博弈结果。
张倩倩[9](2016)在《基于粮食安全的河南省耕地利用与粮食生产协调问题研究》文中指出河南省是典型的人口、耕地及粮食生产大省。人口增长、经济建设占用大面积优质产田,造成耕地资源流失、粮食产量下降,人口、耕地和粮食三者间的增减变化严重威胁到粮食的有效供给,协调耕地利用、提高粮食产量已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难题。选择河南省为研究对象,2000-2013年为研究时期,探讨研究时段内耕地利用变化对粮食生产力的影响。运用耕地压力指数分析了河南省在研究时段内的耕地资源使用情况,得出河南省耕地资源数量和质量因研究区域和研究时段不同而异,受经济建设的影响较为明显;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各个研究时段的经济指标进行定量分析,得出主变量,结合定性分析,找出影响河南省耕地利用压力的主要因素;利用空间转移系数,区分不同时段内,耕地利用变化对粮食种植区在空间上的影响,从时间和空间角度出发,以耕地面积、复种指数、粮食单产、粮食种植率为研究指标,揭示全省粮食生产区在不同时空上的分布和转移。结合耕地压力指数,研究该省耕地利用变化对粮食生产能力造成的影响。因此,对于可持续利用耕地、改善粮食生产功能整体水平来说,本研究不仅尝试利用粮食安全的新理论与新方法研究耕地利用的关键问题,有助于科学认识当前河南省粮食生产与耕地利用问题,有助于未来全省耕地的可持续发展及粮食增量的不断提升,对今后河南省改善耕作方式、重夺全国第一产粮大省地位来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主要研究过程与结论如下:(1)研究时段内耕地面积增减明显。2000-2013年河南省耕地面积增加了56.54万公顷,人口总数也相应增加了1123万人,而人均耕地面积却减少了0.003公顷,河南省耕地资源面临着巨大的压力,人口不断增长、非农建设用地规模扩大,现有耕地数量已难以满足不断增长的经济和人口需要。加大农业资金和科技投入,提高粮食单产、增加复种次数成为河南省粮食增量的重要途径,以此来填补耕地缺失、种植结构变化造成的粮食供给不足。为本省在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中,提高耕地生态质量、调整农业结构提供了充足的发挥空间。(2)区域耕地压力差异显着。研究时段内,河南省18市的耕地压力指数因区域而异,呈现不同程度的数值变化。2000-2013年,耕地压力指数波动幅度较大地区有郑州市、周口市和商丘市,其中郑州市的耕地资源承受压力最大,耕地压力指数由2000年的1.576增加到2013年的2.1849,而周口市和商丘市的耕地压力指数分别由2000年的2.0634、2.2701减少到2013年的1.6579、1.8752,这说明全省可用耕地面积正承受着来自经济增长和耕地数量减少的双重压力。限制建设用地规模,开发后备耕地资源潜力成为粮食增产的重要途径之一。(3)经济因素成为耕地压力的主要来源,粮食生产力的转移是快速经济建设的结果。根据耕地压力指数动态变化规律,选取15个社会经济因素作为研究指标,结合spss分析软件,得出人口增长、经济发展、农业技术进步和农业结构调整这四个主要因素是影响河南省耕地压力指数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其中,人口增长驱动力在两方面制约着耕地资源的利用方式:一是人们的吃饭问题,即单位面积内粮食的生产能力,二是需要划拨更多的耕地供人们居住和完善基础设施设备;经济因素的不断增长缩小了可耕地的使用面积,建设占用耕地的规模逐年增加;农业技术进步和农业结构的调整,提高了粮食单产的能力,使人们开始改变传统的耕作模式,向有较高收益的集约化耕地利用模式转变。粮食生产空间转移系数的采用则运用是找出耕地变化对粮食生产力造成何种影响的关键。通过计算河南省粮食生产空间转移系数可知,研究时段内,作为河南省粮食主产区的豫东和豫南等城镇密集区域的粮食生产力逐步衰退,而原有粮食种植薄弱区的豫北地区则以其丰富的农耕资源为基础,粮食生产量稳步提高。作为经济发达区的豫中和豫西等区域则成为全省主要的粮食销售区,而经济欠发达或后发达地区及偏远农区,由于受建设占地的波及较少,耕地资源存量得以保持,逐渐演变为粮食主产区。耕地生态环境的空间转移是粮食生产空间转移的必然结果。豫东和豫中等地区由于正处于经济快速增长阶段,即使该地区农耕基础优越,补偿性的提升粮食单产空间也成为一种空想,粗放式的耕作模式导致当地水热等自然资源利用的浪费,加之粮食价格下跌,间接致使地理位置较偏农区耕地种植范围的变化,加重了这些原本农耕条件就比较薄弱地区的耕地开发压力。(4)大胆的将空间转移系数与耕地压力指数结合使用,找出耕地利用变化过程中,粮食生产区域和粮食生产能力在空间上所受影响的程度。将耕地压力指数与空间转移系数计算结果进行整合性分析,力求找出造成粮食生产力变化的耕地利用因素。利用耕地压力指数得出全省及各地市耕地利用状况和耕地资源数量在各地市间的空间变化规律。结合粮食生产空间转移系数,明确各地市粮食产量在时空上的转换形势,将耕地利用变化规律与粮食生产力的区际转移趋势相结合,整理出河南省耕地利用变化与粮食安全间的相互作用关系,为未来河南省改变耕地利用模式和提高粮食产量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和指导性的变更建议。
丁声俊[10](2014)在《粮食总趋势、新走向、大举措》文中认为当今,我国已进入以经济改革为重点的改革的"攻坚期"和"深水区"。围绕"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沿着"六个紧紧围绕"的全面深化改革的路线图,全国粮食行业已激发和动员起攻坚克难的勇气和信心,朝着中央确认的改革方向,抓紧改革重点,循着改革路线,扎实推进全面深化粮食流通改革。在大变革的大背景下,在转型和发展中的粮食业,为打造深化粮改的升级版,交出一份管好守住
二、国以民为本 民以食为天 《中国食物与营养发展纲要(2001-2010年)》出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国以民为本 民以食为天 《中国食物与营养发展纲要(2001-2010年)》出台(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粮食产需与净进口预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2.1 研究思路 |
1.2.2 研究方法 |
1.3 研究内容 |
1.4 创新与不足 |
1.4.1 创新点 |
1.4.2 不足之处 |
第2章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
2.1 概念界定 |
2.1.1 粮食 |
2.1.2 粮食需求 |
2.1.3 粮食供求平衡 |
2.2 文献综述与评述 |
2.2.1 关于粮食需求影响因素的文献综述 |
2.2.2 关于粮食供给影响因素的文献综述 |
2.2.3 关于粮食供需预测方法的文献综述 |
2.2.4 关于粮食产需平衡与进口关系的文献综述 |
2.2.5 文献评述 |
2.3 理论基础 |
2.3.1 供求理论 |
2.3.2 需求层次理论 |
2.3.3 生产要素理论 |
2.3.4 要素禀赋理论 |
第3章 中国粮食国际贸易及供求现状分析 |
3.1 中国粮食国际贸易发展 |
3.1.1 中国粮食国际贸易发展历程 |
3.1.2 中国粮食国际贸易特点 |
3.2 中国粮食消费现状分析 |
3.2.1 中国口粮消费现状分析 |
3.2.2 中国工业用粮现状分析 |
3.2.3 中国饲料用粮现状分析 |
3.2.4 中国种子用粮现状分析 |
3.3 中国粮食生产现状分析 |
3.3.1 东北产区供给现状分析 |
3.3.2 华北产区供给现状分析 |
3.3.3 长江中下游产区供给现状分析 |
第4章 中国粮食供需影响因素分析 |
4.1 中国粮食需求影响因素分析 |
4.1.1 人口 |
4.1.2 经济发展与居民收入 |
4.1.3 城市化水平 |
4.1.4 其他因素 |
4.2 中国粮食供给影响因素分析 |
4.2.1 中国粮食生产供给分析 |
4.2.2 中国粮食进口供给分析 |
第5章 中国未来粮食产需、净进口预测与分析 |
5.1 中国未来粮食需求预测 |
5.1.1 模型引入与变量选择 |
5.1.2 中国未来人口预测 |
5.1.3 中国未来粮食需求预测及结果分析 |
5.2 中国未来粮食产量预测 |
5.2.1 变量选择及预测 |
5.2.2 中国未来粮食供给预测及结果分析 |
5.3 中国未来粮食净进口预测及结果分析 |
5.4 中国粮食进口发展分析 |
5.4.1 中国粮食进口增加原因 |
5.4.2 粮食进口对中国粮食行业的影响 |
5.4.3 粮食进口高度集中对中国粮食安全的冲击 |
第6章 主要结论与政策建议 |
6.1 主要结论 |
6.1.1 有关我国未来粮食需求量 |
6.1.2 有关我国未来粮食产量 |
6.1.3 有关我国未来粮食产需缺口与粮食进口 |
6.2 政策建议 |
6.2.1 重视需求管理,倡导健康粮食消费理念 |
6.2.2 提高粮食生产能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
6.2.3 加强宏观调控,优化粮食进口结构和市场 |
6.3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2)经验与实验 ——饮食谚语的营养科学价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的意义 |
1.3 研究方法 |
1.4 语料来源 |
1.5 相关综述 |
1.5.1 民间饮食谚语的研究状况 |
1.5.2 民间谚语的科学性研究状况 |
第1章 概念的界定 |
1.1 民间谚语及其分类 |
1.1.1 民间谚语 |
1.1.2 民间谚语的分类 |
1.2 民间饮食谚语及其分类 |
1.2.1 民间饮食谚语 |
1.2.2 民间饮食谚语的分类 |
1.3 民间饮食谚语的内容特点 |
第2章 经验与民间谚语 |
2.1 民间谚语——人类对自然界的知识经验 |
2.2 民间谚语——人类对自身经验的积累 |
2.3 民间谚语——人类对生命和谐规律的探索 |
2.4 饮食谚语——经验的科学性 |
2.5 饮食谚语——经验的片面性 |
第3章 营养学视域下饮食谚语中的营养意识 |
3.1 饮食谚语对人体消化系统与食物吸收的探索 |
3.1.1 有关饮食禁忌食谚中的饮食观念 |
3.1.2 有关食量的食谚中的饮食观念 |
3.2 饮食谚语对各类食物的营养价值的结论 |
3.3 饮食谚语对特殊人群的营养膳食观念 |
3.3.1 有关小儿饮食的食谚中的饮食观念 |
3.3.2 有关妊娠期、哺乳期营养的食谚中的饮食观念 |
3.3.3 有关老年人合理膳食的食谚中的饮食观念 |
3.4 饮食谚语对食物搭配的平衡点 |
3.4.1 有关主副、荤素、粗细搭配食谚中的饮食观念 |
3.4.2 有关季节方面食谚中的饮食观念 |
3.4.3 有关平衡饮食方面的食谚中的饮食观念 |
3.5 饮食谚语对食物医药作用的研究 |
3.5.1 有关“药食同源”中的饮食观念 |
3.5.2 有关饮食保健食谚中的饮食观念 |
3.6 饮食谚语对食物的重要性与饮食卫生的劝诫 |
3.6.1 “民以食为天”中的饮食观念 |
3.6.2 有关饮食卫生与饮食安全的食谚中的饮食观念 |
第4章 饮食谚语在营养学实验中的意义 |
4.1 民间饮食谚语的营养学内容 |
4.2 饮食谚语——营养学实验对象 |
4.3 饮食谚语是营养学实验的自然土壤 |
4.4 饮食谚语强化营养学的健康实验价值 |
4.5 保护与传承饮食谚语的营养学实验科学平台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3)河南省粮食安全保障地方立法若干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引言 |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三)研究内容和方法 |
二、粮食安全保障立法的理论阐释 |
(一)粮食安全保障立法的理论基础 |
(二)粮食的概念 |
(三)粮食安全概念的演变 |
(四)粮食安全的法律界定 |
三、河南省粮食安全保障立法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 |
(一)必要性分析 |
1.粮食安全需要法律保障 |
2.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现实需要 |
3.是保障河南省粮食安全的迫切需要 |
(二)可行性分析 |
1.国家法律法规及规范性文件为河南省粮食安全保障立法提供依据 |
2.河南省现行地方立法为粮食安全保障立法奠定基础 |
3.其他省份立法实践为河南省粮食安全保障立法提供经验 |
四、河南省粮食安全保障地方立法的问题剖析 |
(一)河南省粮食安全保障地方立法形式上存在的问题 |
1.缺乏落实国家总体安全观的粮食立法 |
2.粮食产后安全法治保障严重不足 |
(二)河南省粮食安全保障地方立法内容存上在的问题 |
1.耕地安全法律保障有待加强,种粮主体经济效益缺乏法律保障 |
2.粮食流通管理制度存在缺陷,缺乏粮食安全预警法律制度 |
3.粮食储备监管制度有待完善,粮食仓储设施建设缺乏法律保障 |
4.粮食质量安全保障制度不健全,节粮减损法律制度尚未确立 |
五、河南省粮食安全保障地方立法的具体构建 |
(一)立法目的 |
(二)基本原则 |
(三)粮食生产安全法律制度的构建 |
(四)粮食流通安全法律制度的构建 |
(五)粮食储备安全法律制度的构建 |
(六)粮食消费安全法律制度的构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4)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的历史研究(1949-2015年)(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依据和意义 |
二、相关研究动态 |
三、相关概念的阐释和研究方法 |
四、资料来源和研究框架 |
五、创新和不足 |
第一章 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的历史背景 |
第一节 政治背景 |
第二节 经济背景 |
第三节 历史背景 |
第四节 自然背景 |
第二章 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的发展历程 |
第一节 沿海防护林体系的内涵 |
第二节 建设时段的划分方式 |
第三节 苏北沿海防护林的建设阶段 |
第四节 江苏的主要林业机构及其成果 |
第三章 改革开放前的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 |
第一节 探索准备阶段 |
第二节 初步成型阶段 |
第三节 迟滞发育阶段 |
第四章 改革开放后的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 |
第一节 恢复发展阶段 |
第二节 快速发展阶段 |
第三节 完善提高阶段 |
第五章 苏北沿海造林的特点及动因 |
第一节 造林特点 |
第二节 动因分析 |
第六章 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的功效、问题与建议 |
第一节 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的多重功效 |
第二节 苏北沿海防护林系的存在问题 |
第三节 可持续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
结语 |
附录 |
案例一 苏北沿海林地增加对区域气候的影响 |
案例二: 苏北沿海地区林地面积的明显增加 |
案例三: 苏北沿海地区森林覆盖率明显提升 |
案例四: 苏北沿海地区海洋环境质量有所改善 |
案例五: 苏北沿海气候变化趋势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我国公民安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2.1 国外关于公民安全的研究 |
2.2 国内关于公民安全的研究 |
2.3 小结:公民安全研究的不足与启示 |
3 研究的问题与内容 |
3.1 研究的主要问题 |
3.2 研究问题的说明 |
3.3 研究的内容 |
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4.1 研究方法 |
4.2 技术路线 |
第1章 公民安全的理论源流 |
1.1 马克思主义人学相关思想 |
1.1.1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生存的基本思想 |
1.1.2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财产的基本思想 |
1.1.3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解放”和“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思想 |
1.1.4 小结:马克思主义人学相关思想蕴含人的安全理念 |
1.2 西方批判安全研究与“人的安全”理论 |
1.2.1 西方人的安全研究的历史溯源 |
1.2.2 批判安全研究 |
1.2.3 “人的安全”理论 |
1.2.4 小结:批判安全与“人的安全”研究为界定公民安全提供思想滋养 |
1.3 中国主流思想中的安全理念 |
1.3.1 中国民本思想蕴含的安全理念 |
1.3.2 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蕴含的安全理念 |
1.3.3 小结:中国主流思想中的安全理念为公民安全研究提供重要指引 |
1.4 公民安全的理论源流研究述评 |
第2章 公民安全的界定 |
2.1 安全及其相关概念 |
2.1.1 安全的不同界说 |
2.1.2 安全相关的主要概念 |
2.2 公民安全的内涵 |
2.2.1 公民安全的概念 |
2.2.2 公民安全的内容 |
2.2.3 公民安全的演绎路径 |
2.3 公民安全的基本特征 |
2.4 公民安全的实现条件 |
2.4.1 国家善治 |
2.4.2 社会和谐 |
2.4.3 公民安全意识内化于心 |
2.4.4 经济持续科学发展 |
2.5 国家安全、社会安全与公民安全之关系 |
2.5.1 国家安全与公民安全“对立统一” |
2.5.2 社会安全与公民安全相互交织 |
2.5.3 国家安全、社会安全、公民安全“和而不同” |
第3章 我国公民安全的成长环境 |
3.1 政治环境 |
3.1.1 民族解放与国家独立 |
3.1.2 四大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 |
3.1.3 “依法治国”的提出和完善 |
3.2 经济环境 |
3.2.1 计划经济体制的确立与改革 |
3.2.2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
3.3 社会环境 |
3.3.1 社会异质性增加 |
3.3.2 社会转型发展 |
3.4 文化环境 |
3.4.1 儒家文化的历史传承 |
3.4.2 “以人为本”文化生态的建立 |
3.5 国际环境 |
3.5.1 全球化浪潮的推动 |
3.5.2 国际公约的规制 |
3.5.3 世界人权斗争的影响 |
3.5.4 联合国“人的安全”的提出 |
3.6 小结 |
第4章 我国公民安全的现实考量 |
4.1 我国公民安全的现状 |
4.1.1 公民生命安全总体得到保障 |
4.1.1.1 威胁生命安全的温饱问题基本得到解决 |
4.1.1.2 威胁生命安全的战乱因素总体得到控制 |
4.1.2 公民财产安全基本实现 |
4.1.2.1 公民财产稳步增长 |
4.1.2.2 国家重视保护公民合法财产安全 |
4.1.2.3 保障公民合法财产安全的法律比较完善 |
4.1.3 公民自由安全逐步完善并落实 |
4.1.3.1 公民真实自由逐步实现 |
4.1.3.2 公民政治权利逐渐完善和落实 |
4.1.3.3 公民个人自由与社会自由共同发展 |
4.2 我国公民安全的主要困境 |
4.2.1 公民生命安全面临的威胁 |
4.2.1.1 贫困威胁依然存在 |
4.2.1.2 食品不安全威胁突出 |
4.2.1.3 重大疾病威胁加大 |
4.2.1.4 生产安全事故威胁频现 |
4.2.1.5 恐怖主义威胁增多 |
4.2.2 公民财产安全遭遇的挑战 |
4.2.2.1 强征强拆侵犯公民财产安全 |
4.2.2.2 侵财犯罪损害公民财产安全 |
4.2.3 公民自由安全存在的问题 |
4.2.3.1 公民真实自由存在诸多短板 |
4.2.3.2 侵犯公民自由安全的现象还存在 |
4.3 我国公民安全困境孳生的原因 |
4.3.1 经济发展不科学是公民安全困境孳生的根本原因 |
4.3.2 民主法治不完善是公民安全困境孳生的关键原因 |
4.3.3 公民安全理念缺位是公民安全困境孳生的重要原因 |
4.3.4 社会安全问题是公民安全困境孳生的直接原因 |
第5章 新时代我国公民安全的实现路径 |
5.1 新时代实现我国公民安全的具体路径 |
5.1.1 新时代我国公民生命安全威胁的应对 |
5.1.1.1 以“精准扶贫”为指引,打赢扶贫攻坚战 |
5.1.1.2 以“社会共治”为主线,保障公民食品安全 |
5.1.1.3 以“预防”为中心,防控重大疾病威胁 |
5.1.1.4 “规范”为导向,防范生产安全事故灾难 |
5.1.1.5 以“去极端化”为基础,打好反恐“组合拳” |
5.1.2 新时代我国公民财产安全挑战的化解 |
5.1.2.1 以“法律”为准绳,杜绝强征强拆行为 |
5.1.2.2 以“打防控”为举措,制止各类侵财犯罪 |
5.1.3 新时代我国公民自由安全问题的处置 |
5.1.3.1 以“发展”为根本,筑牢公民自由安全的基础 |
5.1.3.2 以“制度”为核心,约束公权力对公民自由的侵害 |
5.2 新时代实现我国公民安全路径的总体思考 |
5.2.1 正确架构政党、国家、社会与公民安全的关系 |
5.2.1.1 突出中国共产党维护公民安全的主导作用 |
5.2.1.2 强化政府保障公民安全的主体作用 |
5.2.1.3 发挥社会力量保护公民安全的重要作用 |
5.2.2 全面推进公民安全保障法治化 |
5.2.2.1 法治是保障公民安全的必由之路 |
5.2.2.2 加快推进公民安全保障法治化建设 |
5.2.3 推动经济平衡充分发展筑牢保障公民安全基础 |
5.2.3.1 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经济平衡充分发展 |
5.2.3.2 以问题为导向着力解决经济发展中的突出环境问题 |
5.2.4 科学发展军事实力和外交关系厚植保障公民安全优势 |
5.2.4.1 强军兴军建设世界一流军队 |
5.2.4.2 合作共赢构建新型外交关系 |
5.2.5 提升公民安全意识,升级公民安全理念 |
5.2.5.1 努力提升公民安全意识 |
5.2.5.2 升级公民安全理念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附件 |
(6)世界粮食贸易的新发展及其对中国粮食安全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粮食的概念与属性 |
1.2.2 国际贸易理论渊源 |
1.2.3 世界粮食贸易的研究 |
1.2.4 粮食安全的研究 |
1.2.5 粮食贸易对粮食安全的影响研究 |
1.3 研究方法与结构安排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结构安排 |
1.4 创新与不足 |
第2章 世界粮食贸易发展历程及新发展阶段的特征与内涵 |
2.1 世界粮食贸易的发展历程(2007~2008粮食危机前) |
2.1.1 世界粮食贸易总量 |
2.1.2 世界粮食贸易价格 |
2.1.3 世界粮食贸易结构 |
2.1.4 世界粮食贸易市场格局 |
2.1.5 世界粮食贸易政策的演变 |
2.2 世界粮食危机的爆发与原因 |
2.2.1 世界粮食危机的爆发 |
2.2.2 世界粮食危机的成因 |
2.3 危机后世界粮食贸易新发展阶段的主要特征 |
2.3.1 世界粮食贸易总量维持增长态势 |
2.3.2 世界粮食贸易价格波动幅度加大 |
2.3.3 世界转基因粮食贸易占比大幅上升 |
2.3.4 世界粮食贸易市场金融属性明显强化 |
2.3.5 粮食贸易秩序进入“再平衡”。 |
2.3.6 世界粮食贸易格局显现进出口国失衡和“一超独大”特征 |
2.4 世界粮食贸易新发展的内涵 |
2.4.1 粮食贸易呈现贸易保护与贸易自由化交织并存的新常态 |
2.4.2 粮食贸易日益成为维系一国粮食安全的重要途径 |
2.4.3 世界粮食贸易进出口地区日益两极化 |
2.4.4 美国粮食贸易霸权成为维系和强化美国全球霸权的重要支柱 |
第3章 中国粮食安全的基本内涵、衡量维度和基本状况 |
3.1 粮食安全的基本内涵 |
3.1.1 粮食安全的公共属性 |
3.1.2 粮食安全的基本内涵 |
3.2 粮食安全的衡量维度 |
3.2.1 数量安全 |
3.2.2 质量安全 |
3.2.3 结构安全 |
3.2.4 产业安全 |
3.3 粮食安全的基本状况 |
3.3.1 粮食产量持续增长 |
3.3.2 粮食质量问题显现 |
3.3.3 粮食结构失衡严重 |
3.3.4 粮食产业长期低迷 |
第4章 世界粮食贸易对中国粮食安全的影响机制 |
4.1 世界粮食贸易供需对中国粮食安全的影响机制 |
4.2 世界粮食贸易价格对中国粮食安全的影响机制 |
4.3 世界转基因粮食贸易对中国粮食安全的影响机制 |
4.3.1 对粮食自给率的影响机制 |
4.3.2 对产业安全的影响机制 |
4.3.3 对食品安全的影响机制 |
4.4 世界粮食贸易市场“金融化”对中国粮食安全的影响机制 |
4.5 世界粮食贸易政策对中国粮食安全的影响机制 |
4.6 世界粮食贸易格局对中国粮食安全的影响机制 |
第5章 世界粮食贸易的新发展对中国粮食安全的影响 |
5.1 对中国粮食数量安全的影响 |
5.1.1 粮食产量高于预期持续增长 |
5.1.2 粮食贸易逆差逐年扩大 |
5.1.3 粮食自给率逐年走低 |
5.2 对中国粮食质量安全的影响 |
5.2.1 粮食生产环境问题显现 |
5.2.2 粮食品质风险加剧 |
5.2.3 粮食营养价值下降 |
5.3 对中国粮食结构安全的影响 |
5.3.1 大豆进口冲击引发粮食种植结构失衡 |
5.3.2 进口需求迅速增加导致粮食消费结构失衡 |
5.3.3 国内外粮食价差扩大导致粮食库存结构失衡 |
5.4 对中国粮食产业安全的影响 |
5.4.1 粮食产业生存环境实证分析 |
5.4.2 粮食产业国际竞争力实证分析 |
5.4.3 粮食产业对外依存度实证分析 |
5.4.4 粮食产业控制力实证分析 |
5.4.5 粮食产业安全综合评价模型 |
第6章 建议及措施 |
6.1 世界粮食贸易市场是确保中国粮食安全的重要通道 |
6.2 世界粮食贸易价格成为影响中国粮食市场价格和市场化改革的重要因素 |
6.3 实施自主知识产权转基因品种海外种植基地建设战略 |
6.4 在粮食市场“金融化”趋势下着力建设全球大宗农产品交易中心 |
6.5 争取有利的国际贸易规则对于维护自身粮食安全至关重要 |
6.6 应对美国粮食霸权和粮食巨头的挑战形势紧迫 |
参考文献 |
学习期间科研成果 |
后记和致谢 |
(7)中国食品工业发展回顾与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0中国食品工业发展阶段划分 |
1 中国食品工业不同发展阶段的特征与取得的成效 |
1.1 缓慢增长阶段 (1952—1990年) |
1.1.1 产业发展缓慢, 改革开放后增速加快 |
1.1.3 学科建设开始起步, 起到了奠基作用 |
1.2 觉醒发展阶段 (1990—2000年) |
1.2.1 产业发展开始提速, 主要产品产量居世界前列 |
1.2.2 技术水平和产业集中度有所提高, 缩短了与发达国家的差距 |
1.2.3 骨干企业快速发展, 带动了农民增收 |
1.2.4 问题依然突出, 亟待创新突破 |
1.3 高速增长阶段 (2000—2015年) |
1.3.1 产业高速增长, 支柱地位凸显 |
1.3.2 结构不断优化, 产品丰富充足 |
1.3.3 科技创新取得系列突破, “三跑”并存 |
1.3.4 学科建设日益完善, 培养造就了一批领军人才 |
1.3.5 标准法规体系不断完善, 食品质量安全水平总体向好 |
1.3.6 区域发展协调性增强, 产业集群加快发展 |
1.4 中高速增长阶段 (2014年—至今) |
1.4.1 食品工业发展进入新常态, 保持中高速增长 |
1.4.2 营养健康食品需求旺盛, 食品产业加快升级转型 |
1.4.3 马铃薯主食产业化开发取得重大突破, 成为依靠科技创新实现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标志性成果 |
2 中国食品工业发展展望与建议 |
2.1 发展展望 |
2.2 发展建议 |
(8)农业供给侧改革背景下的粮食质量安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思路、方法和研究内容 |
1.2.1 研究思路 |
1.2.2 研究方法 |
1.2.3 主要内容 |
1.3 本文的创新和不足之处 |
1.3.1 创新之处 |
1.3.2 不足之处 |
第2章 国内外研究综述及粮食质量安全概念界定 |
2.1 国内外研究综述 |
2.1.1 粮食质量安全概念的相关研究 |
2.1.2 粮食质量安全现状的研究 |
2.1.3 粮食质量安全问题成因的研究 |
2.1.4 粮食质量安全对策的研究 |
2.1.5 文献简评 |
2.2 粮食质量安全的内涵及外延 |
2.2.1 粮食质量安全的内涵 |
2.2.2 粮食质量安全的外延 |
2.3 粮食质量安全与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关系 |
2.3.1 农业供给侧结构改革的现实紧迫性 |
2.3.2 粮食质量安全与农业供给侧改革的关系 |
本章小结 |
第3章 中国粮食质量安全现状及问题 |
3.1 粮食生产质量安全现状及问题 |
3.1.1 粮食生产质量安全现状 |
3.1.2 粮食生产环节存在的质量安全问题 |
3.2 粮食流通质量安全现状及问题 |
3.2.1 粮食流通质量安全现状 |
3.2.2 粮食流通环节存在的质量安全问题 |
3.3 粮食消费质量安全现状及问题 |
3.3.1 粮食消费质量安全的基本情况 |
3.3.2 粮食消费环节存在的质量安全问题 |
本章小结 |
第4章 消费者的粮食消费特征及对粮食质量安全的评价 |
4.1 数据获取方法及被调查者的人口学特征 |
4.1.1 数据获取方法 |
4.1.2 被调查者的人口学特征 |
4.2 被调查者的粮食消费特征 |
4.2.1 粮食消费品种选择 |
4.2.2 采购粮食的地点选择 |
4.2.3 选购粮食的主要考虑因素 |
4.2.4 消费者辨别粮食质量的方法选择 |
4.2.5 选择国内粮食还是国外粮食的态度 |
4.3 消费者对粮食质量安全现状的感知及评价 |
4.3.1 消费者对粮食生产质量安全的感知及评价 |
4.3.2 消费者对粮食加工质量安全的感知及评价 |
4.3.3 消费者对转基因粮食的感知及评价 |
4.4 影响消费者对粮食质量安全的感知及评价的主要因素 |
4.4.1 知识匮乏 |
4.4.2 种植环境恶化 |
4.4.3 对食品质量监管现状的失望 |
4.4.4 来自社会媒体的错误报道 |
4.4.5 对食品不安全事件的关注度 |
本章小结 |
第5章 中国粮食质量安全问题的形成机理分析 |
5.1 粮食质量安全问题形成的现实因素分析 |
5.1.1 工业化和城镇化带来的影响 |
5.1.2 绿色革命带来的影响 |
5.1.3 粮食收购政策带来的影响 |
5.1.4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分税制带来的影响 |
5.1.5 供给者和消费者质量安全认知带来的影响 |
5.2 粮食质量安全问题的形成机理 |
5.2.1 市场失灵引起粮食质量安全问题的机理 |
5.2.2 政府规制失灵带来粮食质量安全问题的机理 |
本章小结 |
第6章 确保粮食质量安全的调控框架设计 |
6.1 政府的调控边界划分 |
6.1.1 限于市场失灵范围 |
6.1.2 限于修补市场缺陷范围 |
6.1.3 限于不违背收益成本原则范围 |
6.2 责任体系框架设计 |
6.2.1 基于“三要素说”责任体系总体设计 |
6.2.2 责任主体划分 |
6.2.3 责任制度的设计 |
6.2.4 责任目标的确定 |
6.3 保障粮食质量安全的制度设计 |
6.3.1 制度的概念界定 |
6.3.2 中国粮食质量安全制度的特点 |
6.3.3 三角制衡制度体系设计 |
6.4 调控要素分析 |
6.4.1 调控对象 |
6.4.2 调控手段 |
6.4.3 调控内容 |
本章小结 |
第7章 确保粮食质量安全的对策建议 |
7.1 加强粮食质量安全的政府责任体系建设 |
7.1.1 政府责任体系理论框架构建 |
7.1.2 当前政府责任体系存在问题 |
7.1.3 完善政府责任体系的相关建议 |
7.2 建立粮食质量安全的综合评价体系 |
7.2.1 粮食质量安全评价指标的确定 |
7.2.2 粮食质量安全综合评价方法选择 |
7.2.3 粮食质量安全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设计 |
7.2.4 粮食质量安全的综合评价模型 |
7.3 调整粮食质量安全的政策体系 |
7.3.1 依托体制创新和科技创新转变粮食生产政策 |
7.3.2 建立支持全产业链的粮食流通政策 |
7.3.3 培育“优质优价”的粮食消费政策 |
7.4 建立法治粮食质量安全的法律体系 |
7.4.1 现有法律体系存在的问题 |
7.4.2 加强粮食质量安全的法律调控 |
7.5 完善粮食质量安全的制度体系建设 |
7.5.1 强化企业自律的支持制度 |
7.5.2 完善政府规制制度 |
7.5.3 建立社会团体参与制度 |
7.5.4 探索成熟消费者的培育制度 |
本章小结 |
结论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9)基于粮食安全的河南省耕地利用与粮食生产协调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中国耕地资源利用现状 |
1.1.2 中国耕地资源和粮食生产 |
1.1.3 河南省耕地利用现状 |
1.1.4 河南省耕地资源与粮食生产 |
1.2 研究综述 |
1.2.1 国内外粮食安全研究进展 |
1.2.2 国内外耕地利用变化研究 |
1.2.3 国内外耕地利用与粮食安全 |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2 河南省耕地利用条件 |
2.1 区位与自然条件 |
2.1.1 自然地理位置 |
2.1.2 社会经济条件 |
2.2 河南省粮食生产现状 |
2.2.1 粮作种类构成 |
2.2.2 粮食作物的空间分布 |
2.2.3 粮食产量现状分析 |
2.2.4 研究区粮食生产与耕地面积 |
3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
3.1 数据来源 |
3.2 研究方法 |
3.2.1 耕地面积修正模型 |
3.2.2 构建区域粮食概念模型 |
3.2.3 粮食生产空间转移 |
3.3 研究模型构建 |
3.3.1 耕地压力指数理论分析 |
3.3.2 最小人均耕地面积模型建构 |
3.4 耕地压力指数模型建构 |
4 耕地压力指数分析 |
4.1 研究时段内实际人均耕地面积 |
4.1.1 研究时段内人口动态变化分析 |
4.1.2 河南省 2000-2013 年耕地变化分析 |
4.1.3 河南省 2000-2013 年粮食播种面积动态分析 |
4.1.4 复种指数分析 |
4.2 河南省粮食自给率和人均粮食需求量的确定 |
4.2.1 粮食自给率的确定 |
4.2.2 人均食物需求量的确定 |
4.3 河南省耕地压力指数时空差异分析 |
4.4 区域耕地压力指数时空差异分析 |
4.4.1 区域人均耕地面积时空差异 |
4.4.2 区域最小人均耕地面积时空差异 |
4.4.3 区域耕地压力指数时空差异 |
4.5 本章小结 |
5 驱动因子及粮食生产空间转移分析 |
5.1 主成分分析基本原理及其计算步骤 |
5.1.1 主成分分析原理 |
5.1.2 主成分分析计算步骤 |
5.2 驱动因子的选取和确定 |
5.3 驱动因子分析 |
5.4 驱动因素定性分析 |
5.5 粮食生产空间转移系数分析 |
5.6 粮食生产与耕地利用的时空变化 |
5.6.1 耕地利用效应的空间特征 |
5.7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1.1 集约化的土地利用方式有助于提高粮食单产能力 |
6.1.2 挖掘产粮大市的后备耕地资源潜力成为必要 |
6.1.3 人口和经济增长成为河南省耕地利用变化的主要驱动力 |
6.1.4 主产区粮食生产功能弱化,低产区粮食生产潜力提升 |
6.2 创新点 |
6.3 难点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位论文目录 |
(10)粮食总趋势、新走向、大举措(论文提纲范文)
一、粮食资源配置市场化 |
二、企业所有制构成混合化 |
三、农粮经营适度规模化 |
四、农粮转型升级生态化 |
五、民众膳食结构趋向营养化 |
六、粮食企业应对“五化”的根本对策 |
四、国以民为本 民以食为天 《中国食物与营养发展纲要(2001-2010年)》出台(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粮食产需与净进口预测研究[D]. 漆文婷. 江西财经大学, 2020(12)
- [2]经验与实验 ——饮食谚语的营养科学价值研究[D]. 依丽努尔·依明. 新疆大学, 2020(07)
- [3]河南省粮食安全保障地方立法若干问题研究[D]. 林帅. 河南工业大学, 2020(01)
- [4]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的历史研究(1949-2015年)[D]. 亓军红. 南京农业大学, 2019(08)
- [5]我国公民安全研究[D]. 张青磊. 上海师范大学, 2018(07)
- [6]世界粮食贸易的新发展及其对中国粮食安全的影响[D]. 杨晓东. 吉林大学, 2018(12)
- [7]中国食品工业发展回顾与展望[J]. 戴小枫,张德权,武桐,张泓,孟哲,田帅,张辛欣,杨晓慧. 农学学报, 2018(01)
- [8]农业供给侧改革背景下的粮食质量安全研究[D]. 朱湖英. 湘潭大学, 2017(01)
- [9]基于粮食安全的河南省耕地利用与粮食生产协调问题研究[D]. 张倩倩. 河南大学, 2016(03)
- [10]粮食总趋势、新走向、大举措[J]. 丁声俊. 黑龙江粮食, 201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