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球墨铸铁中总碳量的分析取样和测定方法(论文文献综述)
侯宝花,李光科,查庆芳[1](2005)在《球墨铸铁总碳量分析样品的制取方法》文中研究表明本文讨论了球墨铸铁总碳量分析样品的各种制取方法的优缺点。
张炎武[2](1974)在《球墨铸铁总碳量分析样品制取方法的初步探讨》文中研究说明 球墨铸铁(简称球铁)近年来在机械行业得到了日益广泛的应用。准确地分析其总碳含量,对于配合球铁铸造工艺、铸件性能试验,提高球铁铸件内在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由于球铁中石墨碳的形态、分布以及与基体中铁的结合有其自己的特殊性,所以在制取总碳量分析样品时,不能与普通铸铁同样地对待。对于这一点,我们有个实践和认识的过程。我厂经常浇注的球铁是稀土-镁球铁,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总碳量的分析数据大多偏低并且不稳定,不能在生产中起到应有的作用。反而影响大炉配料和球铁铸件质量的提高。根据资料介绍,推荐在炉前取白口薄片样用作球铁总碳量分析,这个方法是可取的。但是在日常工
侯宝花,李光科,查庆芳[3](2005)在《球墨铸铁中总碳量的测定——“全样分析法”》文中提出拟定了球墨铸铁中总碳量的分析方法“全样分析法”。此方法弥补了以往球墨铸铁总碳量分析结果严重偏低及不稳定的缺陷。
魏铁石,王晶,黄宝旭,马杰,赵性川,王志,王长征[4](2018)在《淬火温度对球墨铸铁组织和性能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利用中频感应熔炼炉制备球墨铸铁,采用淬火-配分的方法进行热处理,通过X-ray衍射仪、光学显微镜、场发射扫描电镜和硬度计分别研究了淬火温度对球墨铸铁的微观结构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淬火温度下所有试样都含有马氏体和残余奥氏体;随着淬火温度升高,球墨铸铁中残余奥氏体的含量呈现非单调变化,先增加后减小,在淬火温度为200℃时,残余奥氏体的含量达到最大值,约为27.1%;而残余奥氏体中碳含量与残余奥氏体含量呈现相反的变化,随淬火温度的升高,在180220℃范围达到最低值;硬度试验结果表明,未经配分处理的试样的硬度明显大于配分时间为30 min的试样的硬度;随淬火温度增加,相同配分时间制备的球墨铸铁硬度呈下降的趋势。
肖丽婷[5](2020)在《模拟水源切换对供水管网内水质及生物膜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水是生命不可缺少的物质,获得安全、可靠、充足的饮用水对人类健康和福祉更是至关重要。随着人们生产生活水平的提高,水资源短缺问题日益突出,进入水中的污染物种类也越来越多,而人们对饮用水水质要求却更加严格,基于以上原因,水处理工作者一直致力于开发更加先进的水处理工艺来改善水厂出水水质,许多地区为节流也逐渐形成了地下水、地表水、外调水库水等多水源供水格局。这些方法都极大缓解了水资源短缺问题并提高了净水厂出水水质,可是,伴随着这些技术的迅速发展,一系列由于饮用水水质恶化而引发的“黄水”问题仍屡见不鲜。长期以来,人们主要关注饮用水出厂水水质,却鲜有对其输配水过程的系统研究,尽管净水厂革新了工艺,出厂水水质得到明显提高,但是改变供水水质却引发了水质在供水管网中的恶化,造成用户终端“黄水”现象严重。相关研究发现,当切换水源,供水水质发生变化时,会破坏原管网中的平衡,导致原有管网中积累的有机物释放和生物膜脱落等一系列物理、化学和生物学变化,从而极大威胁用水安全。因此,考察水源切换对管内水和生物膜产生的潜在影响,以期正确评估终端出水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供水系统管网中常用的球墨铸铁管、铜管、不锈钢管、聚乙烯和聚氯乙烯等五种给水管材材质以及玻璃材质的试片作为通水载体,在高硼硅玻璃瓶中进行水源切换模拟管网实验,对管材先后提供两种不同的水质,分别为实验室自来水龙头出水和自来水经五级深层过滤处理后出水,每两天进行新鲜水样换水以此模拟实际供水在管网中的水力停留时间,经过两个多月的培养后,切换供水,来揭示水源切换前后反应瓶中管内水和生物膜的生物量和相关元素的潜在变化,并通过对比不同管材对水源切换的差异,以期寻找较为合适的环保型管材,提高饮用水水质。基于以上模拟实验,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和流式细胞仪快速检测水源切换前后管内水样和生物膜的理化指标和细菌浓度,分析供水水质变化对不同管材管内水和生物膜的影响,结果表明:(1)在第一阶段(水源切换前),管内水中的DOC值在最初一周内呈下降趋势,某些含碳量较高的管材管内水的DOC值随后会有微小的升高,表明管材自身所含物质向水体中发生了迁移。水源切换后,不同管材管内水的DOC均比进水浓度高,说明除管材自身碳的迁移外,还发生了生物膜及有机沉积物的脱落。(2)除PVC管材外,其余管材管内水的Ca元素浓度与进水浓度持平,即Ca元素浓度不受水源切换的影响。不同管材管中水的Fe元素浓度和Al元素浓度在水源切换后均有所提升,表明各管材都在一定程度上释放了Fe和Al元素。(3)不同管材在第一阶段(水源切换前)培养过程中,管内水的细菌浓度相较于进水均呈升高趋势,不同管材中水样细菌含量大小为:CI>Cu>PVC>SS>PE>G。各管材单位面积微生物量高低为:PVC>CI>SS>G>PE>Cu。(4)第二阶段(水源切换后),所有管材管内水的微生物量显著升高,约为进水浓度的10倍,各管材生物膜生物量与第一阶段相比都有不同程度的减少,但水源切换对微生物的活性没有影响。(5)对比水源切换前后不同管材管内水中生物量变化大小可得出:Cu>CI>PVC>SS>G>PE,说明应对水源切换时,铜管更容易受冲击,PE管最稳定,因此PE管材是应对水源切换较为理想的供水管材料,不锈钢管是较为理想的金属材料。
韩非[6](2020)在《球墨铸铁奥氏体化参数优化及等温淬火转变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等温淬火球墨铸铁(ADI)因其优异的力学性能,而被誉为是新一代的工程结构材料、机械装备轻量化材料及最有望实现“以铁代钢”材料。然而,等温淬火热处理作为制备ADI产品的最有效途径,其初始阶段的奥氏体化过程则成为影响后续等温转变的重要环节,尤其是球铁奥氏体化后高温奥氏体中碳含量的多少将直接影响后续等温过程中组织的转变反应和ADI的力学性能。但迄今,工艺因素与球铁奥氏体化后高温奥氏体中碳含量及ADI力学性能之间相关性的研究相对较少,同时,关于ADI基体中奥铁体组织的内部精细结构的表述尚不明确,这都使得ADI在国内市场上的发展应用受到了极大的阻碍。为此,优化球铁奥氏体化工艺参数,探索工艺因素对ADI基体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具有重要的工程应用价值。本文通过研究铸态组织和奥氏体化工艺参数对球铁奥氏体化后高温奥氏体中碳含量的影响规律、深入观察和分析不同等温转变温度下所获得奥铁体组织的微观结构以及探索工艺因素与ADI材质力学性能的相关性,得出以下几点结论:(1)在球铁的铸态组织中,牛眼铁素体中的碳含量平均值可达0.54%,且相邻两石墨球间铁素体中的碳含量呈“U”型分布。此外,奥氏体化温度(Tγ)是影响奥氏体化过程中奥氏体中碳含量的显著性因素。在较低的Tγ(880℃)下,基体中珠光体的数量越多,奥氏体中碳含量越高;而在较高的Tγ(920℃和960℃)下,铁素体数量愈高,奥氏体中碳含量愈高。在常规奥氏体化工艺范围内,高温奥氏体中的碳含量在0.57%~0.71%范围,推荐的奥氏体化工艺参数为920℃/2.0h。(2)等温淬火温度为280℃、330℃和380℃处理所得ADI的基体组织分别为奥铁体、奥铁体+条状奥氏体、奥铁体+条状奥氏体+块状奥氏体。其中,奥氏体化保温时间(1h~2h)的延长、等温转变温度的升高以及铸态组织中铁素体数量的增多均会使ADI基体中的奥铁体组织发生不同程度的粗化。同时,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到的一束束奥铁体组织实则由位向大体平行或位向角约呈20°~25°的高碳奥氏体片和铁素体片交错组成,且随着等温转变温度的降低,高碳奥氏体薄片和铁素体薄片均有一定程度的细化。(3)在较低温度(280℃,330℃)下等温转变获得ADI的基体中存在有一簇簇由位向大体平行的纳米级高碳奥氏体薄片(厚度约为36~57nm)和纳米级铁素体薄片(厚度约为24~29nm)相互交错组成的极细奥铁体组织(厚度约为1μm),其数量随着等温转变温度的降低而增多,且在相邻两簇极细奥铁体组织之间夹含有位向角约呈20°~25°)的奥铁体组织。此外,铁素体薄片两侧的奥氏体中碳含量较高;在沿垂直铁素体针生长的方向,奥氏体中碳含量随着离开铁素体/奥氏体晶界距离的增大而逐渐降低;而在块状奥氏体内部,碳含量呈“U”型分布。(4)对铸态组织不同的球铁分别进行920℃/2h+280℃/1.5h处理后,Ms=0.25cm球铁所得ADI的抵抗弹性变形能力最强,其屈服强度Rp0.2可达1268.8MPa,屈强比可达0.96。但综合对比发现,Ms=0.50cm和Ms=0.75cm球铁所得ADI的强韧性较好,Ms=1.00cm和Ms=1.25cm球铁所得ADI的强韧性较差。同时,随着球铁Ms的增大,其等温转变后所得ADI的硬度逐渐降低,但变化幅度不大。(5)随着等温转变温度的升高,ADI的强度和硬度逐渐降低,而其塑韧性不断增强。同时,在奥氏体化温度为920℃时,保温1h 比保温2h获得ADI的拉伸性能好,但奥氏体化保温时间对ADI基体硬度的影响不大。此外,铸件壁厚δ为7mm和12mm的球铁经等温淬火处理所得ADI的力学性能较优,δ=17mm的较差。
孙文斌[7](2010)在《中频感应电炉熔炼铸铁的质量控制与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中频感应电炉在铸造行业的推广使用,中频电炉熔炼铸铁的质量控制问题已经成为众多拥有中频感应电炉熔炼铸铁的生产厂家普遍关心的问题,由于中频感应电炉熔炼质量控制同原先冲天炉熔炼的质量控制存在较大区别,在生产中仍旧存在一些尚未解决影响铸件质量的问题。就这些问题,作者对一些使用中频感应电炉生产铸铁件的企业生产情况进行了调查,并结合南京造币有限公司铸造生产部使用中频感应电炉熔炼铸铁几年来的生产实践,对中频感应电炉熔炼铸铁的质量控制问题作了较详细的研究和探讨。论文从生产应用技术角度对中频感应电炉熔炼铸铁原材料质量、铁水成分精准控制、增碳剂和增碳工艺、增硫工艺、铁水的炉前温度控制、铁水化学成分选择与检测、铁水孕育处理等方面进行研究,在生产实践中做了大量的试验,收集了一些数据,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和建议。成功解决了中频感应电炉熔炼铸铁的大型灰铸铁件裂纹、灰铸铁夹渣等一系列问题,实现了配料化学成分的精准控制、对增碳剂的使用及效果进行了分析,以及实现炉前铁水化学成分准确分析等。本研究总结了中频感应电炉熔炼铁液质量控制的多种经验,探索出一条适合南京造币有限公司印钞造币机械零件铸件生产熔炼质量保证的新路,为企业的生产管理和质量控制提供了可靠的保证,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也可作为类似生产企业的技术和生产指导参考。
刘畅[8](2020)在《城镇燃气管道材料对比分析与应用研究》文中提出随着我国成为能源消耗大国,在“创新、绿色”发展的背景下,天然气作为清洁能源的代表,在城镇中、乡村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同时,天然气管网的建设安全及平稳运行也逐渐被人们关注。本文针对燃气管网建设及运行中,管材的选择问题进行了相关研究。户外埋地燃气管道存在的问题包括金属管道容易产生气孔、裂纹等缺陷,PE管道长期服役后老化硬脆、破碎。在设计施工中,管线间距过小,一些管线存在于建筑红线;目前应用的检漏方法较为局限性大;加之监督管理片面依靠于责任心和事后处罚等。针对上述埋地管道出现的问题,通过对球墨铸铁管、钢管、PE管的材料特性及金属管道和PE管道的焊接方法、缺陷检验方法等,进行对比分析,得出三种材料之间的可替代性。在考虑施工成本及管线维护方面后,得出DN200以下的管道适合使用PE管道,DN200-DN400的管道适合使用离心球墨铸铁管,DN400以上的管道适合使用3PE防腐钢管。在管廊环境条件下,通过分析20钢、Q345D及L290M三种材质的综合性能,得出L290M的综合性能最好。在分析了管廊中管道失效的原因后,提出用综合性能好的L290M直缝钢管代替20钢无缝钢管的可能性。
李永健[9](2019)在《球墨铸铁件激光增材再制造组织演变规律及性能控制》文中研究指明球墨铸铁具有较高的强韧性、优异的抗冲击性、减震性、耐磨性以及耐腐蚀性等性能,广泛应用于工程工业领域及国防领域中的重要构件中,如大型舰船发动机、车辆发动机以及大型曲轴等。然而球墨铸铁件在实际服役过程中,容易出现“砂眼”暴露、开裂、磨损、腐蚀及“掉块”等损伤缺陷,造成装备的失效。球墨铸铁件的再制造问题一直是行业内面临的巨大难题,传统的电弧焊接修复工艺复杂,成本高,操作环境差并且再制造质量很难满足实际应用需求,尤其是对于精密球墨铸铁件和高性能球墨铸铁件的再制造,传统的电弧焊接修复技术很难适用。激光再制造技术作为近些年新兴的技术手段,在控制稀释率、基体热损伤以及实现精密再制造等方面具有传统电弧焊接修复方法不具备的技术优势,因此激光再制造技术为高性能球墨铸铁件的高质量再制造提供了技术可行性。本文针对高性能球墨铸铁件的激光增材再制造,首先从激光增材再制造粉体材料出发,设计开发了在物性和力学性能等多方面和球铁件能够匹配并且适用于球铁件激光增材再制造的合金粉末;探明了球墨铸铁件激光增材再制造过程中的组织演变特征和规律;采用多种工艺手段结合,实现了再制造过程中气孔和裂纹等缺陷的控制;建立了激光增材再制造过程中组织演变特征和热循环的对应关系;采用界面成分调控等手段实现了界面组织结构的优化;设计了预置-送粉复合等再制造方法,实现了界面白口化的消除;针对激光增材再制造球铁件,对硬度、抗拉强度等性能进行了综合评价考核,并在大型船舶发动机缸体上开展了实际再制造工程应用。为了探明球墨铸铁件激光再制造过程中复杂的组织结构演变机制,本文从单道熔覆、多层多道以及凹坑修复等多个角度研究球墨铸铁件激光再制造过程中的组织演变行为。利用ANSYS有限元模拟,系统研究了激光增材再制造过程中的温度循环特征,建立了温度循环和组织结构演变的对应关系,探明了球墨铸铁件激光再制造过程中半熔化区及热影响区组织结构演变机理。针对球墨铸铁件体积损伤的再制造问题,本文结合有限元模拟方法,系统地研究了球墨铸铁件激光再制造过程中不同坡口类型下的开裂行为和开裂机制,优化出了获得最小应力应变的工艺策略。同时设计制备了具备低膨胀特性的粉体材料,获得了镍铜合金+低膨胀合金的复合成形层,大大降低了球铁激光再制造出现的开裂倾向,实现了深度近7mm凹坑的激光增材再制造。针对球墨铸铁件激光增材再制造过程中的界面行为,本文对界面元素的分布特征和扩散行为进行了系统研究,建立了基于石墨球碳扩散的多种壳体结构模型。构建了激光再制造过程中石墨球碳扩散方程以及典型双壳结构和单壳结构的壳体生长方程,为界面白口化的预判和控制提供了理论依据。同时结合有限元模拟的方法,研究了界面区域热损伤行为,并阐明了界面热损伤的影响因素,建立了热损伤和组织结构的对应关系。针对界面白口化的控制问题,本文提出了界面成分调控方法,采用C、Al以及C/Al复合三种成分调控方式对界面组织状态进行改善,结果表明界面白口化的程度明显降低,石墨球周围的莱氏体壳最小平均厚度由30-50μm降低到10μm以内,界面状态得到明显改善。为了进一步消除界面白口组织,本文采用常规熔覆、预置粉末以及预置粉末+送粉复合等多种方法对球墨铸铁件进行激光增材再制造。结果表明,采用上述方法可以形成钎焊界面和微熔界面两类界面特征,界面的白口化可以完全消除,界面区域马氏体含量明显降低,由常规的粗大针状马氏体变为细小的板条马氏体,界面的平均硬度和最高硬度明显下降,单道成形的最高硬度可以控制在500HV以下。发现了预置粉末成形过程中出现的几种典型界面特征,从热力学角度探明了各类界面特征形成的理论机制。为了研究激光增材再制造球墨铸铁件的实际效果,本文从硬度、抗拉强度、冲击韧性、耐磨性及色差等方面对再制造的球墨铸铁件进行了综合评定,同时针对大型船舶球墨铸铁发动机缸体进行了激光增材再制造实际工程应用,成功对缸体多个部位出现的砂眼及磨损等多种缺陷进行了再制造。结果表明,激光增材再制造之后,无裂纹和明显气孔缺陷,各方面性能均不低于基体,完全实现了高性能球墨铸铁件的高质量再制造。
邱复兴[10](2008)在《活塞环热加工(Ⅰ)》文中认为
二、球墨铸铁中总碳量的分析取样和测定方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球墨铸铁中总碳量的分析取样和测定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1)球墨铸铁总碳量分析样品的制取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1 前言 |
2 试验部分 |
2.1 仪器与试剂 |
2.2 仪器工作条件 |
2.3 试验方法 |
3 结果与讨论 |
(3)球墨铸铁中总碳量的测定——“全样分析法”(论文提纲范文)
1 前言 |
2 试验部分 |
2.1 仪器与试剂 |
2.2 仪器工作条件 |
2.3 试验方法 |
3 结果与讨论 |
3.1 对比试验 |
3.2 重复试验 |
(4)淬火温度对球墨铸铁组织和性能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试验材料及方法 |
1.1 材料及试样制备 |
1.2 淬火-配分热处理试验方法 |
2 试验结果及分析 |
2.1 铸态组织观察 |
2.2 铸态基体组织成分 |
2.3 淬火温度对球墨铸铁微观结构的影响 |
2.4 淬火温度对球墨铸铁显微组织的影响 |
2.5 淬火温度对球墨铸铁力学性能的影响 |
3 结论 |
(5)模拟水源切换对供水管网内水质及生物膜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表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饮用水输配水系统内物质的积累及特点 |
1.2.1 分配管管材 |
1.2.2 生物膜 |
1.2.3 疏松沉积物 |
1.3 水源切换及其过渡效应 |
1.3.1 水源切换 |
1.3.2 过渡效应 |
1.4 供水系统水源切换的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
1.4.1 国内研究进展 |
1.4.2 国外研究进展 |
1.5 研究目的意义及内容 |
1.5.1 研究目的意义 |
1.5.2 研究内容 |
1.5.3 技术路线图 |
第2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
2.1 模拟水源切换实验设计 |
2.1.1 实验用水 |
2.1.2 试样材料及试片比表面积的确定 |
2.1.3 实验步骤 |
2.1.4 样品采集 |
2.1.5 清洗方法 |
2.2 检测方法 |
2.2.1 电镜扫描 |
2.2.2 实验用水生物稳定性检测 |
2.2.3 金属元素测定 |
2.2.4 微生物学定量检测方法 |
2.3 实验试剂仪器及耗材 |
2.3.1 实验试剂 |
2.3.2 实验仪器 |
2.3.3 相关溶液的制备 |
第3章 水源切换对不同管材管内水水质的影响 |
3.1 实验用水及管材初始概况 |
3.1.1 原水水质情况 |
3.1.2 管材原始表征 |
3.2 对水质DOC的影响 |
3.3 对水质金属元素的影响 |
3.3.1 原水元素浓度 |
3.3.2 管内水的Ca元素浓度变化 |
3.3.3 管内水的Al元素浓度变化 |
3.3.4 管内水的Fe元素浓度变化 |
3.4 对水质生物量的影响 |
3.4.1 管内水的细菌总量变化 |
3.4.2 管内水细菌活性的变化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水源切换对不同管材中生物膜的影响 |
4.1 第一阶段培养末期不同管材中的生物膜状况 |
4.1.1 不同管材生物膜金属元素浓度 |
4.1.2 不同管材生物膜总/活细菌浓度 |
4.2 水源切换对各管材生物膜中金属元素的影响 |
4.2.1 对生物膜Ca元素浓度的影响 |
4.2.2 对生物膜Al元素浓度的影响 |
4.2.3 对生物膜Fe元素浓度的影响 |
4.3 水源切换对各管材生物膜中细菌总量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他成果 |
在学期间参加专业实践及工程项目研究工作 |
致谢 |
(6)球墨铸铁奥氏体化参数优化及等温淬火转变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ADI材质制备原理 |
1.2.1 球墨铸铁等温转变 |
1.2.2 球墨铸铁等温淬火工艺 |
1.3 ADI材质发展概况 |
1.3.1 ADI材质标准 |
1.3.2 ADI的微观组织 |
1.3.3 ADI的力学性能 |
1.3.4 ADI的影响因素 |
1.4 ADI材质研究进展 |
1.4.1 国外研究进展 |
1.4.2 国内研究进展 |
1.5 问题的提出 |
1.6 研究目标及内容 |
1.6.1 研究目标 |
1.6.2 研究内容 |
2 实验条件及方法 |
2.1 实验过程 |
2.1.1 球墨铸铁的化学成分 |
2.1.2 球墨铸铁熔炼用原辅材料 |
2.1.3 铁液熔配 |
2.1.4 球化及孕育处理 |
2.1.5 铸型及浇注工艺 |
2.1.6 样品设计及制备 |
2.1.7 奥氏体化+水淬处理 |
2.1.8 等温淬火处理 |
2.2 铁液熔炼过程控制 |
2.2.1 铁液温度测试 |
2.2.2 炉前热分析 |
2.2.3 化学成分检测 |
2.3 微观组织分析 |
2.3.1 OM观察 |
2.3.2 定量金相分析 |
2.3.3 SEM观察 |
2.3.4 TEM分析 |
2.3.5 XRD分析 |
2.3.6 EDS分析 |
2.3.7 EPMA分析 |
2.4 力学性能表征 |
2.4.1 拉伸试验 |
2.4.2 硬度测试 |
2.5 技术路线 |
2.6 本章小结 |
3 球铁奥氏体化过程中奥氏体中碳含量的EPMA分析 |
3.1 铸态球铁的化学成分 |
3.2 铸态球铁微观组织随铸件模数(壁厚)的变化 |
3.3 铸态球铁中铁素体中含碳量的变化规律 |
3.3.1 牛眼铁素体中的含碳量 |
3.3.2 铸件模数对铸态球铁中铁素体中含碳量的影响 |
3.4 铸件模数与奥氏体化过程中奥氏体中含碳量的相关性 |
3.4.1 不同模数下铸态球铁奥氏体化工艺参数对奥氏体中含碳量的影响 |
3.4.2 铸件模数与奥氏体中碳含量的相关性 |
3.4.3 铸态球铁基体类型与奥氏体中碳含量的相关性 |
3.5 本章小结 |
4 等温淬火球墨铸铁(ADI)的微观组织特征 |
4.1 ADI的相组成 |
4.2 铸态组织对ADI微观组织的影响 |
4.3 等温淬火工艺对ADI微观组织的影响 |
4.4 ADI基体中极细奥铁体组织精细结构TEM分析 |
4.5 ADI基体的微区中碳元素的分布规律 |
4.6 本章小结 |
5 工艺因素对ADI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 |
5.1 拉伸性能 |
5.1.1 铸态组织对ADI拉伸性能的影响 |
5.1.2 等温淬火工艺对ADI拉伸性能的影响 |
5.1.3 铸件壁厚与ADI拉伸性能的相关性 |
5.2 拉伸断口形貌特征 |
5.2.1 铸态组织对ADI拉伸断口形貌的影响 |
5.2.2 等温淬火工艺对ADI拉伸断口形貌的影响 |
5.2.3 铸件壁厚对ADI拉伸断口形貌的影响 |
5.3 合金硬度 |
5.3.1 铸态组织对ADI硬度的影响 |
5.3.2 等温淬火工艺对ADI硬度的影响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7)中频感应电炉熔炼铸铁的质量控制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1.1 中频感应电炉熔炼铸铁发展现状与趋势 |
1.1.2 课题来源及研究意义 |
1.2 铸铁熔炼质量控制方法及国内外研究概况 |
1.2.1 熔炼质量控制方法 |
1.2.2 国内外研究概况 |
1.3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2 熔炼过程原材料控制及配比研究 |
2.1 原材料的控制 |
2.1.1 主要原材料品质控制 |
2.1.2 原材料中的低合金控制 |
2.1.3 微量元素控制 |
2.1.4 Sb(锑)微合金化对灰铸铁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
2.2 中频感应电炉熔炼铸铁材料配比研究 |
2.2.1 配料基本原则 |
2.2.2 常规元素对灰铸铁组织及性能的影响 |
2.2.3 多废钢熔炼对灰铸铁件材质的影响 |
2.3 本章小结 |
3 增碳工艺及增硫工艺研究 |
3.1 增碳工艺介绍 |
3.1.1 增碳的目的 |
3.1.2 不同增碳剂对微观组织的影响 |
3.1.3 增碳剂粒度对增碳效果的影响 |
3.1.4 增碳剂化学成分对铁液质量的影响 |
3.1.5 铁液化学成分对增碳剂增碳效果的影响 |
3.1.6 增碳时机选择与增碳方法 |
3.1.7 增碳剂的选择 |
3.1.8 增碳操作过程及要点 |
3.2 中频感应电炉熔炼灰铸铁件增硫工艺 |
3.3 本章小结 |
4 熔炼温度的控制 |
4.1 熔炼过程取样温度控制 |
4.2 熔炼最高温度控制 |
4.3 孕育温度控制 |
4.4 灰铸铁和球铁熔炼过程实践 |
4.4.1 灰铸铁熔炼过程实践 |
4.4.2 球墨铸铁熔炼过程实践 |
4.5 本章小结 |
5 中频感应电炉熔炼铁液的化学成分选择与检测 |
5.1 铁液成分选择 |
5.2 铁水质量检测 |
5.2.1 检测项目 |
5.2.2 检测方法 |
5.3 本章小结 |
6 铁液的孕育处理对铸件质量的影响 |
6.1 孕育目的 |
6.2 孕育机理 |
6.3 孕育剂和孕育方法 |
6.4 稀土孕育剂的应用 |
6.5 本章小结 |
7 结论 |
7.1 论文工作总结 |
7.2 研究项目的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8)城镇燃气管道材料对比分析与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天然气户外管线发展概述 |
1.1.2 天然气户外管线安全情况概述 |
1.2 课题意义 |
1.3 论文的主要内容及研究方法 |
1.4 本章小结 |
第2章 户外燃气管道材料的研究及应用情况 |
2.1 户外燃气管道材料的种类及特点 |
2.1.1 球墨铸铁管 |
2.1.2 焊接钢管 |
2.1.3 无缝钢管 |
2.1.4 PE管 |
2.2 户外燃气管道材料的应用 |
2.2.1 金属管材 |
2.2.2 聚乙烯管材 |
2.3 国内外研究情况 |
2.3.1 国内研究情况 |
2.3.2 国外研究情况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不同埋地燃气管材泄漏原因及失效机理分析 |
3.1 燃气管网泄漏原因 |
3.2 室外燃气事故数据统计 |
3.3 不同燃气管材典型事故分析 |
3.4 埋地燃气管网失效机理分析 |
3.4.1 管道受力模型分析及抗力衰退分析 |
3.4.2 管道的失效理论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城镇燃气埋地管道焊接特性分析及性能比较 |
4.1 金相组织分析 |
4.1.1 金相组织分析实验方法 |
4.1.2 实验结果分析 |
4.1.3 实验结论 |
4.2拉伸实验 |
4.2.1 拉伸实验方法 |
4.2.2 拉伸实验原理 |
4.2.3 拉伸实验结果分析 |
4.3硬度实验 |
4.3.1 硬度的实验方法 |
4.3.2 硬度实验结果分析 |
4.4夏比冲击实验 |
4.4.1 夏比冲击实验方法 |
4.4.2 实验结果分析 |
4.5 材质化学元素分析 |
4.6 PE管道实验 |
4.6.1拉伸实验 |
4.6.2 电镜扫描 |
4.6.3 热失重曲线 |
4.7 本章实验结果分析 |
4.8 本章小结 |
第5章 钢制燃气管道防腐与PE管性能检测比较 |
5.1 钢制燃气管道腐蚀的原因 |
5.2 燃气管道的防腐方法 |
5.2.1 架空管道 |
5.2.2 埋地管道的管道外壁的防腐 |
5.2.3 电保护法-牺牲阳极保护 |
5.2.4 PE管道的老化 |
5.3 燃气管线缺陷检测方法 |
5.3.1 金属管道防腐层检测方法 |
5.3.2 燃气金属管道焊接与PE管道焊接对比 |
5.3.3 燃气金属管道焊接与PE管道焊口检测方法的对比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燃气工程中不同材质管道的综合对比分析 |
6.1 球墨铸铁管、钢管、PE管的综合性能对比 |
6.1.1 三种材料的材质性能对比 |
6.1.2 一般埋地管道综合单价比对 |
6.1.3 一般埋地管道实际工程经济比对结果分析 |
6.2 综合管廊工程综合对比 |
6.2.1 综合管廊工程条件下无缝钢管与焊接钢管的应用背景 |
6.2.2 综合管廊内无缝钢管与焊缝钢管综合对比 |
6.3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球墨铸铁件激光增材再制造组织演变规律及性能控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意义 |
1.2 球墨铸铁的发展及应用 |
1.2.1 球墨铸铁的发展历程 |
1.2.2 球墨铸铁组织特征及主要应用 |
1.3 球墨铸铁件再制造技术研究现状 |
1.3.1 球墨铸铁件再制造技术难点 |
1.3.2 球墨铸铁件传统再制造方法 |
1.3.3 球墨铸铁件传统再制造的主要问题 |
1.4 球墨铸铁件激光增材再制造技术 |
1.4.1 激光增材再制造技术 |
1.4.2 球墨铸铁件激光增材再制造技术研究现状 |
1.5 本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材料及试验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1.1 基体材料 |
2.1.2 镍基粉末材料 |
2.1.3 铁基粉末材料 |
2.2 试验设备及工艺 |
2.2.1 再制造设备 |
2.2.2 再制造工艺参数 |
2.3 组织结构分析及性能测试 |
2.3.1 组织结构分析 |
2.3.2 力学性能测试 |
第3章 球墨铸铁件激光增材再制造工艺及缺陷控制方法 |
3.1 引言 |
3.2 粉末材料设计及开发 |
3.2.1 粉末设计原则 |
3.2.2 粉末设计及制备 |
3.3 基本成形工艺及规律 |
3.3.1 不同工艺参数下的成形效果 |
3.3.2 截面形貌特征 |
3.3.3 成形工艺对稀释率的影响 |
3.4 成形过程气孔的控制 |
3.4.1 气孔的形成过程 |
3.4.2 气孔的消除方法 |
3.5 成形过程中的开裂变形及控制 |
3.5.1 坡口设计对开裂的影响 |
3.5.2 成形路径对开裂的影响 |
3.5.3 不同成形路径下的应力变形模拟 |
3.5.4 不同冷却间隔条件下的应力变形模拟 |
3.5.5 具备低残余应力特性的NiCu/Fe36Ni复合成形层设计 |
3.6 成形工艺对白口的影响 |
3.6.1 白口的形成过程及特征 |
3.6.2 白口的常规工艺控制方法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球墨铸铁件激光增材再制造组织结构特征与演变机制 |
4.1 引言 |
4.2 界面区域组织形貌特征 |
4.2.1 Ni基合金熔覆界面 |
4.2.2 Fe基合金熔覆界面 |
4.3 成形层生长形貌特征 |
4.3.1 Ni基合金粉末成形层 |
4.3.2 Fe基合金粉末成形层 |
4.3.3 成形层组织形态控制 |
4.4 增材再制造过程温度循环特征及热累积 |
4.4.1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4.4.2 成形过程热循环规律 |
4.4.3 成形过程热累积效应 |
4.5 相结构特征 |
4.5.1 界面相结构特征 |
4.5.2 成形层相结构特征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球墨铸铁件激光增材再制造界面行为及其调控机理 |
5.1 引言 |
5.2 界面区域热循环特征及影响机制 |
5.2.1 界面的热循环特征及热损伤行为 |
5.2.2 温度循环对界面组织结构的影响 |
5.3 界面凝固过程及元素扩散行为 |
5.3.1 界面元素分布特征 |
5.3.2 界面的快速凝固过程和界面特征 |
5.3.3 基于石墨球的碳扩散过程及调控 |
5.4 不同元素对界面的调控 |
5.4.1 Ni基合金粉末中Ni/Cu比例的调控 |
5.4.2 Fe基合金粉末中Fe/Ni/Cr比例的调控 |
5.4.3 碳元素的界面调控及反应机制 |
5.4.4 铝元素的界面调控及反应机制 |
5.4.5 碳-铝复合调控及反应机制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球墨铸铁件激光再制造白口消除方法与机制 |
6.1 引言 |
6.2 白口化消除机制及熔钎焊界面形成机理 |
6.2.1 白口化消除机制 |
6.2.2 白口化消除方法和熔钎焊界面形成机制 |
6.3 单道成形熔钎焊界面特征 |
6.3.1 界面的连续性及熔钎焊界面形成过程 |
6.3.2 熔钎焊界面组织结构特征 |
6.3.3 界面硬度特征 |
6.3.4 钎焊界面的工艺窗口 |
6.4 多道成形熔钎焊界面特征 |
6.4.1 多道成形熔覆层表面质量 |
6.4.2 多道成形钎焊界面组织结构特征 |
6.4.3 多道成形微熔化界面组织结构特征 |
6.4.4 界面组织特征对界面强度的影响 |
6.5 熔钎焊界面元素的扩散及热力学动力学行为 |
6.5.1 多道成形界面元素分布特征 |
6.5.2 热力学动力学分析 |
6.6 本章小结 |
第7章 球墨铸铁件激光增材再制造性能考核及评价 |
7.1 引言 |
7.2 硬度特征 |
7.2.1 界面硬度分布 |
7.2.2 成形层硬度 |
7.3 拉伸性能 |
7.3.1 试样设计及制备 |
7.3.2 抗拉强度 |
7.3.3 断口形貌 |
7.4 冲击韧性 |
7.4.1 试样设计及制备 |
7.4.2 断口特征 |
7.5 摩擦磨损性能 |
7.6 实际应用考核评价 |
7.7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附件 |
四、球墨铸铁中总碳量的分析取样和测定方法(论文参考文献)
- [1]球墨铸铁总碳量分析样品的制取方法[J]. 侯宝花,李光科,查庆芳. 光谱实验室, 2005(05)
- [2]球墨铸铁总碳量分析样品制取方法的初步探讨[J]. 张炎武. 理化检验通讯(化学分册), 1974(06)
- [3]球墨铸铁中总碳量的测定——“全样分析法”[J]. 侯宝花,李光科,查庆芳. 光谱实验室, 2005(05)
- [4]淬火温度对球墨铸铁组织和性能的影响[J]. 魏铁石,王晶,黄宝旭,马杰,赵性川,王志,王长征. 热加工工艺, 2018(06)
- [5]模拟水源切换对供水管网内水质及生物膜的影响研究[D]. 肖丽婷. 长春工程学院, 2020(03)
- [6]球墨铸铁奥氏体化参数优化及等温淬火转变机制研究[D]. 韩非. 西安理工大学, 2020(01)
- [7]中频感应电炉熔炼铸铁的质量控制与研究[D]. 孙文斌. 南京理工大学, 2010(02)
- [8]城镇燃气管道材料对比分析与应用研究[D]. 刘畅. 北京建筑大学, 2020(07)
- [9]球墨铸铁件激光增材再制造组织演变规律及性能控制[D]. 李永健.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9(01)
- [10]活塞环热加工(Ⅰ)[J]. 邱复兴. 内燃机配件, 20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