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坐雪橇前往南极 六名探险者试图穿越南极洲——艰难的道路

乘坐雪橇前往南极 六名探险者试图穿越南极洲——艰难的道路

一、To the South Pole by Sled Six explorers try to cross Antarctica—the hard way(论文文献综述)

王宇[1](2019)在《《极寒地带》(节译)翻译实践报告》文中指出近些年,翻译界对科普文的翻译讨论日趋激烈。科普文体是介于科技文体与文学文体之间的交融地带,兼具科学性与文学性,同时,科普文定位明确,其受众主要是普通人群,以轻松的语言风格普及知识。本文选用功能主义目的论为此次翻译实践的指导,以三联出版社委托翻译的科普读物《极寒地带》(Cold:Extreme Adventures at the Lowest Temperatures on Earth)中的第七、八章为范例,探讨功能主义目的论指导翻译科普读物的可行性。本报告包括四大板块。首先,笔者从内容、文体、语言特点等方面对文本进行剖析,讨论了科普文的翻译原则及翻译方法。再对此次的理论指导,即功能主义目的论,做简要阐述,归纳分析该理论为何可以指导此次翻译实践。之后,根据功能主义目的论的三大原则,结合实例分析翻译词汇和句子(以被动句和复杂长句为主)过程中运用的技巧和心得体会。最后,通过分类总结此次翻译实践中的出现的问题,笔者给出几点个人建议,以期对未来的翻译实践提供借鉴。

王羿[2](2019)在《讣闻翻译中的文化缺省与补偿 ——《经济学人》讣闻翻译实践报告》文中指出讣闻是西方英文报纸中的重要板块,西方读者甚至认为讣闻是“一种集体记忆”(Fowler,2007:25),讣闻具有独特的社会功能,从逝者波澜起伏的生平经历当中可以窥见一个时代的社会历史进程,而在中文报纸中,讣闻并不常见。《经济学人》每周刊登一篇讣闻,总结一位近期逝者的生平经历,将这些讣闻翻译成中文,能够让中国读者了解西方国家的讣闻文化,进而丰富国内报纸讣闻的表现形式。笔者选取2018年1月至6月刊登在《经济学人》上的所有讣闻进行翻译,通过案例分析集中探讨这些讣闻中的文化缺省现象以及笔者在翻译过程中采用的四种文化补偿策略,并总结这四种文化补偿策略的适用条件与优劣之处。“文化缺省是指作者在与其意向读者交流时双方共有的相关文化背景知识的省略”(王大来,1997:55)。在翻译中,由于原文读者与译文读者的文化背景不同,不具备共有的文化背景知识,原文读者所熟悉的文化背景知识对于译文读者来说往往比较陌生,因此构成文化缺省,为使译文更能为译文读者接受,达到跨文化交际目的,译者时常需要对文化缺省成份进行补偿。在《经济学人》讣闻的翻译过程中,笔者主要采用王大来学者提出的四种主要文化补偿策略,即直译加注、增义、释义与归化。直译加注是指译者先对原文中的文化缺省成份进行直译,然后通过文外脚注或尾注的形式为译文读者提供文化背景知识,降低译文读者阅读难度。增义是指译者对原文中的文化缺省成份进行直译之后,立即在文内添加背景知识,但译者若使用这种补偿策略,能够添加的背景知识非常有限。释义指的是译者向译文读者解释原文中文化缺省成份的核心意义,而非对其进行直译后再补偿背景知识。译者如果能够在译入语中找到与原文中文化缺省成份相对应的词语,则可以使用归化策略,但译者必须确保译入语对应词的情感色彩、使用频率以及延伸意义与原文中文化缺省成份的情感色彩、使用频率及延伸意义一致。这四种文化补偿策略的适用条件各不相同,且各有利弊。直译加注有利于译者保留原文的文化意象,在译文中创造异国风味,但读者需要时常中断阅读查找注释。增义、释义与归化这三种文内补偿策略有助于实现译文的流畅,读者无须中断阅读查找注释,但可能会阻碍译文读者欣赏原文特有的异国情调,译者在选择文化补偿策略时,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综合考虑文本类型、读者群体、翻译目的、语言水平等因素后再做出选择。

李文佳[3](2020)在《《大水将至》(节选)英汉翻译实践报告》文中研究表明本次翻译实践文本内容节选了《大水将至》一书的序言和第一、二章。本书是作者杰夫·古德尔在12个国家所进行的前线报道,以第一人称视角下的实地新闻展现了世界各地一系列正在下沉的岛屿和城市,强调了海平面上升的巨大危险。作者写此书的目的在于让读者认识到气候变暖的严重性,呼吁沿海城市和国家采取行动,迅速实施长期的专项项目来维护自己的海岸线。语言实事求是、科学严谨。鉴于本书的内容和语言风格,译者的本次翻译实践报告主要以目的论理论为指导,采用相应的翻译方法和策略实现该理论的三个原则,即目的原则、连贯性原则和忠实原则,希望能为科普文本和相关主题的作品翻译提供更多有益的借鉴。报告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是翻译任务描述,包括任务背景和对原文本特点的分析;第二部分则是从译前准备、译中、译后审校介绍了翻译过程;第三部分是报告的主体部分案例分析,从词汇、句子、修辞三个方面分析了实践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并运用不同的翻译策略和方法进行处理;最后一部分是翻译实践总结,包括未解决的问题和对今后翻译工作的启发。

焦海燕[4](2020)在《保罗·基廷的亚洲思维及其对澳亚关系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本文的研究对象是澳大利亚前总理基廷的亚洲1思维及其对澳亚外交关系的影响。在准确归纳基廷亚洲思维的内涵及特征的基础上,结合澳大利亚国内民众对基廷亚洲思维的评价和再思考,认为基廷亚洲思维是冷战结束后的新时代背景中最大程度实现澳大利亚国家利益的产物,后基廷时代的各届政府无论是被动延续还是主动继承,基本上都没有背弃基廷亚洲思维的核心精神,即通过融入亚洲来实现澳洲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这种共融、共同享有亚太地区、不具有排他性的新亚洲思维,持续不断地与保守派所固守的过时、守旧、过分强调英美情节的旧亚洲思维进行碰撞。这两种外交理念的交融冲突,具有长期性,并因此会使近20年来澳亚关系呈现一种错综复杂的表象。然而,由表及里,仍然有理由相信,从各方面积极融入亚洲成为澳大利亚历届政府必须遵循的客观趋向,基廷的亚洲思维将会持续地积极影响澳大利亚的对亚外交,并将指引澳大利亚在与亚交往道路上及时校准方向,以期渐渐迈向双赢。基廷亚洲思维聚焦于澳大利亚的国家身份和国家利益两大方面的思考。关于澳大利亚的国家身份,基廷清晰地指出了澳大利亚就是澳大利亚这一命题,即澳大利亚不是西方国家在亚洲的代理国,也不是亚洲国家,这就突出了基廷立足澳大利亚自身的历史、文化、价值观和地理位置来定义澳大利亚国家身份的立场。澳大利亚融入亚洲的过程,不但体现了对这种身份定位的追求,而且也是明确这一身份的有效途径。倡导多边框架下的亚太地区合作化理念,并强调澳大利亚在地区化合作组织中的重要作用,是基廷更侧重澳大利亚自身特点来思考澳大利亚身份定位的重要体现。此外,“共和”思想也是基廷亚洲思维中涉及澳大利亚国家身份问题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基廷认为共和制不但没有颠覆澳大利亚价值观和民主,反而能为澳大利亚在国际上赢得更多的信任,这符合澳大利亚独立外交的政治诉求,也能更好地服务于澳大利亚全面融入亚洲的外交战略。在国家利益方面,基廷亚洲思维涉及了经济、政治和安全领域。尽管基廷的亚洲思维并非仅限经济方面,可让澳大利亚在经济上受益却也是最为关切的问题之一。政治上,基廷亚洲思维旨在提升澳大利亚的地区和国际影响力。该政治诉求希望澳大利亚能积极参与亚太地区的政治安全议题,让澳大利亚独立的外交声音得到重视,并借此在亚洲寻求安全。为此,基廷认为澳大利亚在对未来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亚太地区组织中,应擅于发挥澳大利亚自身的纽带优势,以实现该政治诉求。由上可知,基廷的亚洲思维体现了基廷在澳大利亚历史文化和地理之间寻求平衡的现实思考。旧亚洲思维的守旧、过时,是基廷亚洲思维产生的内因。澳大利亚地理位置独特,地处南半球,虽远隔辽阔的太平洋,但早在19世纪初就已与亚洲接触。从历史文化上讲,澳大利亚植根于西方;但从地理上讲,却是亚洲的近邻。长期以来,地理和历史文化的不对称性,导致澳大利亚对亚外交理念的内在冲突,一方面在经济领域期望依靠亚洲致富,另一方面又在军事、政治领域疏远亚洲,依赖英美以维持自身安全和自以为是的优越感,澳大利亚这种充满悖论色彩的亚洲观,使得澳亚关系陷入进退两难的尴尬境地。由此,基廷的新亚洲思维应运而出。它不仅体现了澳大利亚政治精英对澳亚关系的新思考,同时也显示了地缘利益相对于历史文化来说,在澳大利亚外交理念中逐渐占据主导地位。冷战结束的新时代背景,是基廷亚洲思维产生的外因。冷战结束后,不同政治制度、不同区域集团的军事政治冲突,得到很大缓解,经济利益成为各国外交愈益重要的考量。同时,经济全球化的纽带以及亚洲经济的崛起,也让地理上更加接近亚洲的澳大利亚重新思考新时代的澳亚关系。基廷新亚洲思维,即是立足于新时代澳大利亚自身在经济、政治、外交方面的诉求,对澳亚关系重新调整的一次新尝试,力求从各方面都能融入亚洲,以更好地实现本国利益。基廷亚洲思维是冷战后澳大利亚对亚外交理念的新尝试,全面而现实地考虑了新时代澳大利亚的现实利益以及澳亚历史发展水平的不平衡性,通过务实的举措,在经济、政治、安全和文化领域全面融入亚洲,呈现出开放、多边、地区性、积极和不具排他性的特征。基廷亚洲思维的突出创新,是对澳大利亚同为亚太诸国身份问题的回答,借此解决传统对亚理念的悖论色彩,给澳大利亚新时代的对亚外交注入活力,以更好地在经济、政治、安全和文化领域全面融入亚洲,而其终极目标,仍是后冷战时代澳大利亚国家利益的实现。基廷亚洲思维在地缘政治方面,希望澳大利亚能立足于亚太地区,并被认可为亚太地区一个重要的成员,就全球和地区事务发出自己的多方面诉求。经济方面,希望澳大利亚能致力于抓住亚洲经济发展的机遇,特别是东北亚经济发展的快车,与其形成新的经济互补,以便可以突破国内的经济困境。文化价值观方面,认为澳大利亚与亚洲的文化和价值观并非对立,尽管两者存在差异,但并不是不可跨越的鸿沟。基廷亚洲思维在实施过程中,难免受到澳大利亚失衡的传统亚洲观的挑战。该传统亚洲观过分强调历史和文化价值,忽略地理位置和现实利益,在澳大利亚现实外交中已显现落伍的一面。但这种源于历史文化的传统亚洲观,在澳大利亚国内仍具有较强的生命力,它的强大惯性,使得澳大利亚新、旧亚洲思维的碰撞不断,但在现实的澳大利亚利益面前,新亚洲思维越来越被认可和充实,并在澳大利亚外交理念中延续下来。基廷亚洲思维的这种连续性和丰富发展,在基廷1996年以后的言论中得到了鲜明的体现,相关论题涉及到澳大利亚自身文化的保持,全球化,新亚洲观,新经济互补,地区化,澳大利亚的安全和防务,澳大利亚国家身份,对中国崛起的态度,以及自我评价等方面。基廷撬动澳大利亚外交的新亚洲思维,被后基廷时代的澳大利亚历届政府继续探索和尝试。霍华德执政11年的对亚政策表现为怀旧和对基廷亚洲思维的适度调整,陆克文和杰拉德政府的对亚政策是以模糊和探索为特征,但可以肯定的是,他们认为通过融入亚洲来实现澳大利亚国家利益这一外交思想的正确性是毋容置疑的。艾伯特和特恩布尔政府的对亚政策,特别是特恩布尔政府错误地解读了基廷有关更加独立的政治诉求时,表面上看,似乎在澳大利亚融入亚洲的过程中迷失了方向。这种消极而挑衅性的态度展示了澳大利亚的防御性和警惕性,给人的印象是特恩布尔政府未能正确、理性地处理那些随着融入亚洲政策的不断深入而必然产生的一系列具体问题。但是,特恩布尔政府在对亚具体问题上的非理性举措,仍是建立在积极融入亚洲的外交策略的基础上,并因实际偏离了澳大利亚的国家利益而不断调整。换言之,不论是澳亚关系的和谐还是局部具体问题的摩擦,都是对基廷新亚洲思维的一种继承,某段时期某些具体问题的外交分歧,并没有改变历届政府积极融入亚洲的外交策略来实现澳大利亚国家利益的初衷,他们立足亚太的外交出发点以及借融入亚洲以谋取国家利益的外交目标仍然一致。而这一点恰恰体现出基廷亚洲思维的本质内涵。换言之,融入亚洲的外交策略已成为两党默许的对亚政策。基廷亚洲思维在澳大利亚不同群体中的反响不一。以斯蒂芬·菲茨杰拉德为代表的政客认为,基廷亚洲思维正在扭转澳大利亚国民的心理;澳大利亚学界对基廷亚洲思维给予了更多的信任和肯定;相对来说,民众的反馈却要复杂的多。上世纪90年代,基廷亚洲思维被认为太过遥远甚至难以企及,但随着时代变迁,澳大利亚民众的亚洲观在基廷亚洲思维的影响下,还是发生了巨变。从千禧年至今,对于大多数的澳大利亚民众来说,基廷亚洲思维已经不再是那么的缥缈或激进。但同时不可忽视的是,这并不能表明基廷亚洲思维在民众中已成为主流。总的来说,澳大利亚民众对基廷的亚洲思维持观望态度。基于上述讨论、对比和分析后可以发现:首先,澳洲积极融入亚洲的外交政策,不仅仅为了追求经济利益,另外一个更重要的因素,即澳洲自身的政治诉求,希望在政治上能在亚洲有自己的一席之地。这是基廷和澳大利亚后续政府有关后冷战时代对亚外交的重要基石和明显特征。该特征在90年代初表现得较为隐晦,但随着融入亚洲的不断深入,澳大利亚在政治上的诉求表现得越来越强烈。2008年以后,澳大利亚对亚洲事务频频发声,虽然有时在对华态度上不太和谐,这种不和谐的发声也未必是澳大利亚真正的声音,但这种迫切表现自己立场的政治表现,与其在亚洲积极谋求举足轻重的政治角色的意图相吻合。其次,基廷新亚洲思维框架下的澳大利亚外交,正从传统亚洲观笼罩下的地缘经济与地缘政治的分离,渐渐走向两者的统一。在此过程中,不得不指出的是,澳大利亚把自身因为积极推行融入亚洲政策所产生的一些不可避免的社会问题归咎于亚洲的逻辑实在太牵强,毫无疑问,这种居高临下的不公逻辑,本意并非对基廷新亚洲思维的背叛,但实际上对积极融入亚洲的策略和澳亚关系的健康发展不利,澳大利亚这种“甩锅”的逻辑和行为,也是目前澳亚关系波折不断的重要成因。再次,关于基廷亚洲思维的叙事和理解不能脱离时代大背景。把基廷亚洲思维放入时代大背景下来解读,可以很清楚地看到,后基廷时代澳大利亚历届政府的对亚外交政策没有偏离基廷亚洲思维的本质内涵。虽然这期间澳亚关系出现了一些波折,特别是2017年以来,澳大利亚政府在对华外交上表现出来的“锋芒”让人很容易有这样的直观感受,澳大利亚政府在对亚外交特别是对华外交上走回头路。但是,直觉使然的判断往往受到了表象的干扰,对亚外交的表面“锋芒”,恰恰揭示了其内心渴望在亚洲事务有更多政治发声的意图,或许这种意图对澳亚关系特别是澳华关系略有伤害,但其本意仍是在亚太事务上谋取更多的存在感和融入感,而非对基廷亚洲思维的背叛。在基廷新亚洲思维的影响下,澳大利亚政府为了实现国家利益、探寻新时代的澳亚关系而积极探索,面对日益变化的周边环境摸着石头过河也好,为了凸显自身的亚太地区角色而无中生有也罢,这都是冷战后澳大利亚适应新亚洲思维而在具体政策中反复磨合的必然阶段。基廷积极融入亚洲的外交理念已然无可争议地成为澳大利亚两党默认的外交政策。在新亚洲思维的指导下,澳大利亚对亚具体外交措施或有反复磨合,甚至因为不合理的言行而伤害澳亚特别是澳华关系,但磨合、反复后的最佳相处之道,将会使澳亚关系逐步地迈向共赢。

马凡茹[5](2017)在《《南极:神秘大陆亲历记》节译实践报告》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国家间的科普类交流活动日渐频繁。越来越多的科普文本被引入中国,科普文本的翻译也日益增多。因此,深入研究和探讨科普文本的特点和翻译,提高其翻译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本次翻译实践的材料来自三联出版社委托翻译的《南极:神秘大陆亲历记》(Antarctica:An Intimate Portrait of a Mysterious Continent)一书第一章。本报告首先对翻译项目进行了介绍,主要包括文本来源、内容特征、委托方的要求等,然后重点探讨了翻译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的解决方法。首先,通过案例从词汇层面探讨了术语和专有名词的翻译,归纳出了直译、意译、音译、借用已有译名等方法;其次,普通名词的翻译则采用了引申法、词类转换、省略和增译等方法;另外,在句子层面,特别是复杂句,主要采用了顺译、调整次序、分译法、被动变主动等方法。通过本次实践证明,这些方法在保证译文的通顺和准确方面起了很大作用,同时希望本报告能对英文科普文本的翻译起到指导作用。

郝美丽[6](2019)在《《四巨头:亚马逊、苹果、脸书和谷歌的隐藏基因》翻译报告》文中研究指明本翻译报告源自本人的翻译实践,由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此次实践的源语文本选自美国着名商学院教授斯科特·加洛韦(Scott Galloway)所着的The Four:The Hidden DNA of Amazon,Apple,Facebook,and Google(中文译名《四巨头:亚马逊、苹果、脸书和谷歌的隐藏基因》,简称《四巨头》),源语文本为美国商业读物。本书主要写了亚马逊、苹果、脸书和谷歌这四家全球最有影响力的科技公司是如何在创业大潮中成功脱颖而出,运用了哪些商业战略,以及如何对我们的生产生活、交流沟通产生巨大影响。同时,作者以敏锐的商业眼光大胆预测了究竟哪一家公司可以与这四巨头平起平坐,成为下一大巨头公司;在本书最后一章,作者又为刚进入职场的人士提了很多宝贵的建议。笔者希望通过这次汉译实践,帮助中国读者获取美国商业发展的最新潮流,推动两国商业文化的交流与传播。在本次翻译实践中,笔者选择了功能语境重构理论作为此次翻译实践的指导理论。翻译完成之后,笔者根据前人的研究和自己的实践体会,总结出了商业读物翻译的功能语境重构模式。在本报告中,笔者首先就此次任务的基本情况、整个翻译过程以及译后事项等进行了简单汇报,然后对功能语境理论的发展历程和翻译研究进行综述,继而结合前人的研究并加入自己的实践体会,结合具体的案例来解析商业读物翻译中的功能语境重构的方法,即在非语言语境的情景语境层面,采用要素增减、要素转换、要素替代和要素重组的翻译方法,以实现忠实表达的效果。在其文化语境层面,采用归化和异化的翻译策略。分析发现:商业读物翻译的过程就是功能语境重构的过程,在此过程中,译者重点将原文中的非语言语境进行重构,非语言语境包含了文化语境和情景语境,译文受到源语和译入语语境的双重制约和影响。在对原文进行解构时,译者首先要充分考虑源语语境和译入语语境中情景语境的影响,在功能语境重构过程中运用要素增减、要素转换、要素替代和要素重组等方法实现语境重构。而在译文的文化语境层面,同样受到源语和译入语语境的影响与制约,在功能语境重构的过程中译者采取归化和异化的翻译策略,使介于源语语境和译入语语境的新的译文语境能更好地被读者接受。笔者希望通过本报告,促进功能语境重构理论在翻译领域的应用和研究,并为商业读物翻译提供新的理论视角和实践指导。

刘月东[7](2016)在《《阿拉斯加游记》(15-19)章汉译实践报告》文中研究表明二十世纪下半叶,美国文坛兴起了一种新的文学流派——生态文学,它以描写自然为主题,以探索人与自然的关系为内容,堪称美国文学中最令人激动的领域。诚然,现代化发展给自然所带来的厄运,已经成为举世关注的问题。核战争的威胁、慢性辐射的毒害、人口的可怕增长、全球气候的变暖、臭氧层的破坏、酸雨现象的加剧以及植物的过度砍伐……这一切,都使得生态成为全球所关注的重点话题。随着近年来日趋严峻的生态危机,生态文学也显示出它越来越重大的价值。生态文学作为一种以生态系统的整体利益为最高价值的文学,有利于生态系统和谐、稳定和持续地自然存在。自从它初次在西方被提及之后,在世界各国得到快速发展。我国的生态文学起步较晚,国内的生态文学题材还以纪实的作品为主,揭露性,批判性强,说教功能大,名篇少,可读性不高,对读者的吸引力不强。因此有必要从翻译的角度从国外引进可读性强的生态文学作品。本文选取美国最着名和最具影响力的自然生态保护倡导者,约翰·缪尔,所着《阿拉斯加游记》为翻译研究对象,原因在于这部作品不仅用行动和文字唤起了美国民众的环保意识,为美国的环保事业做出了诸多贡献,对我国的环保工作有着积极的借鉴价值,而且描绘了美丽的冰川世界和独具特色的动物、植物和地貌景观。因此,为了将作品原汁原味地呈现给中文读者,就要求译者在词汇、句式以及篇章层面将作品进行英汉对等转换。此外,作品属于文学范畴,在翻译过程中就要尽力地呈现出原文的文学性,鉴于此,笔者在整个翻译过程中以美国翻译理论家尤金?奈达的“功能对等”为翻译理论指导,以译本和原文本在词汇、句式和篇章层面的对等性为翻译目的,采用增译、减译、合译和分译等不同的翻译策略,实现原着可读性与文学性的统一。笔者希望通过实践翻译这部着作,呈现《阿拉斯加游记》中众多的物种、独特的地貌和古老的印第安文化,读者能够丰富自身的知识,也感受到大自然的魅力和缪尔生态整体主义思想,同时为生态游记类文本的翻译提供一些借鉴。

周雅琴[8](2020)在《目的原则下The Crest of the Continent中定语从句的翻译 ——以第29-37章为例》文中提出The Crest of the Continent(《大陆之巅》)是美国着名自然学家、作家和探险家恩斯特·英格索尔的作品,是作者在落基山脉探险游历时对各方面的考察记录。该书篇幅较长,内容涵盖美国的区域景观、生态环境、风土人情等。在翻译过程中,笔者发现定语从句较多,且句式成分复杂,要注重句子成分的完整性和译文的可读性、可接受性。故本翻译实践报告以德国功能主义目的论中的首要原则—目的原则为理论基础,针对翻译材料中频繁出现的定语从句,尝试在该原则指导下结合传统翻译技巧,探讨实现翻译目的的具体翻译方式,为今后翻译类似句式提供经验与参考。本文在目的论中目的原则指引下,依据翻译实践中发现的问题,尽力借鉴运用传统翻译技巧,分析探讨达成翻译目标的方法。报告总共分为五部分:第一章是任务过程描述,包括此次任务的背景、意义和相应要求;第二章是任务过程,分为译前准备、翻译过程和译后校改三阶段;第三章是对原文语言特点及翻译重难点的分析;第四章是翻译案例分析,这部分是该翻译实践报告的重点。该翻译实践报告以目的原则为指导,旨在使译文符合译入语读者的阅读习惯。根据定语从句句式、从句长短,笔者采用了前置法、合并法、后置法和转换法来解决翻译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第五章是结语部分,总结本次翻译实践报告的心得和体会,并指出其中的不足之处。

林攀龙[9](2017)在《旅游新闻英汉编译实践报告:问题与对策》文中认为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推进,旅游产业取得迅速发展,旅游新闻也日益备受关注。为促进国际旅游业的繁荣与发展,越来越多的英文旅游新闻得以引入并翻译。有鉴于此,本报告基于本人自2014年10月至2015年12月在环球网旅游频道的英汉编译实践,在关联顺应论的指导下,从语境、文化、与修辞等层面探讨旅游新闻的编译策略与技巧。为达到此目的,本报告基于收集的43篇英中旅游新闻平行语料,首先从语篇、句法、修辞及词汇层面分析英文旅游新闻的语言特征,继而归纳整理编译过程中遇到的翻译问题,并加以分类,最后以关联顺应论为视角,在间接翻译策略的指导下提出相应对策,即减译、增译及重组,以期为旅游新闻编译工作者提供一定的参考与借鉴。

贾小慧[10](2019)在《目的论视角下《天文学史话》的翻译实践报告》文中研究表明天文科技在古代中国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并长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现如今,建设成为世界科技强国已经成为我国科技事业较长时期内的核心发展目标,而天文科技领域也是我国目前重点发展的方向。本实践报告以翻译的目的论为理论依据,以冯时所着的《天文学史话》为研究对象,选取了其中两个章节进行翻译,所选章节系统地展示了古代先民观象授时的科学历史,是理解中国文化的一把有益的钥匙,这对中国古代天文科技成就的记载和流传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译者从目的论的角度对译文中的词、句、篇三个层面进行解读,以此来分析目的论对天文科技典籍英译的指导作用。本实践报告共分为五章:第一章介绍了该翻译实践的背景、实践目的和意义以及本报告的结构框架。第二章对整个的翻译实践进行了较为详细的阐述,包括对翻译的源语文本的分析及其作者的介绍、翻译过程和翻译计划以及翻译过程中会遇到的问题、解决途径。第三章介绍了中国古代天文科技典籍的发展及英译历程,并提供了本实践报告的理论依据,对目的论的定义、起源、发展和三原则进行了介绍。第四章以目的论为指导理论,从翻译目的论的三原则“目的原则”、“连贯原则”、“忠诚原则”出发,对译者的英译文本进行分析,从词汇、句子和篇章三个层面讨论了目的论三原则对翻译过程的指导作用。在第五章,作者梳理、总结了此翻译实践,指出对于源语文本中的专业名词、文化负载词等,译者需要仔细地研究、求证。在句子和语篇的层面,译者应参阅多个相关古籍文本,反复地进行对比、推敲,以实现对源语文本正确地解读。译者还应选择合适的译入语句子结构和篇章布局,以适应目的语读者的阅读习惯,减少他们对译文理解的障碍,以便更好地对外传播我国古代灿烂的天文科技成就。

二、To the South Pole by Sled Six explorers try to cross Antarctica—the hard way(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To the South Pole by Sled Six explorers try to cross Antarctica—the hard way(论文提纲范文)

(1)《极寒地带》(节译)翻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翻译任务描述及文本分析
    1.1 翻译项目内容及委托方要求
    1.2 翻译过程描述
    1.3 科普文的文体特点
    1.4 科普英语的翻译
第二章 理论综述
    2.1 功能主义目的论简述
    2.2 功能主义目的论指导科普文翻译的可行性
第三章 功能主义目的论指导下Cold翻译案例分析
    3.1 词汇翻译
        3.1.1 术语翻译
        3.1.2 专有名词翻译
        3.1.3 普通词汇翻译
    3.2 句子翻译
        3.2.1 被动句的翻译
        3.2.1.1 译为被动句
        3.2.1.2 译为主动句
        3.2.3 复杂长句的翻译
        3.2.3.1 译为小句
        3.2.3.2 调整语序
        3.2.3.3 插入括号
第四章 翻译实践总结
    4.1 翻译中遇到的问题
    4.2 建议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附录
    附录1 翻译参考资料一
    附录2 翻译参考资料二
致谢

(2)讣闻翻译中的文化缺省与补偿 ——《经济学人》讣闻翻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ACKNOWLEDGEMENTS
ABSTRACT
摘要
LIST OF ABBREVIATIONS
1.TASK DESCRIPTION
    1.1 Introduction to The Economist
    1.2 Introduction to the Obituary section of The Economist
    1.3 Introduction to the editor of the Obituary section
    1.4 Differences between obituaries in Western and Chinese newspapers
2.PROCESS DESCRIPTION
    2.1 Parallel texts and translation tools
    2.2 Schedule of finishing the translation report
    2.3 Quality control
3.TRANSLATION PROCESS
    3.1 Major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ource text
    3.2 Objectives of the translation practice
    3.3 Text type of the source text
    3.4 Translation principles
    3.5 Difficulties recurring in the translation process
4.CASE STUDY
    4.1 Cultural default and cultural compensation
    4.2 Principles of cultural compensation
    4.3 Cultural compensation in the target text
        4.3.1 Literal translation with a footnote or an endnote
        4.3.2 Contextual amplification
        4.3.3 Paraphrasing
        4.3.4 Domestication
5.CONCLUSION
    5.1 Major findings of the case study
    5.2 Limitations of the case study
REFERENCES
APPENDIX

(3)《大水将至》(节选)英汉翻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Abstract
摘要
1.Description of Translation Task
    1.1 Task Background
    1.2 Analysis of the Source Text
2.Description of Translation Process
    2.1 Preparation before Translation
        2.1.1 Reading of Source Text and Parallel Text
        2.1.2 Establishment of Translation Aids and Glossary
        2.1.3 Selection of Translation Theory and Strategies
    2.2 Translation Process
    2.3 Post-translation Review
3.Case Analysis
    3.1 Translation at Lexical Level
        3.1.1 Analysis and Selection of the Meaning in the Context
        3.1.2 Annotation on Names of Characters and Places
        3.1.3 Conveyance of Implied Meaning of Culture-loaded Words
    3.2 Translation at Syntactical Level
        3.2.1 Adjustment of Sentence Order
        3.2.2 Other Translation Skills of Sentence
    3.3 Translation of Rhetorical Devices
        3.3.1 Satire and Irony
        3.3.2 Metaphor and Simile
        3.3.3 Hyperbole
4.Conclusion
    4.1 Unsolved Problems and Relevant Thinking
    4.2 Suggestions for Future Translation
Bibliography
AppendixⅠ Source Text
AppendixⅡ Chinese Translation
Acknowledgements

(4)保罗·基廷的亚洲思维及其对澳亚关系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Abstract
摘要
Chapter1 Introduction
    1.1 Background and origin
    1.2 Objectives of the study
    1.3 Literature review
        1.3.1 Related research in China
        1.3.2 Related research in Australia
    1.4 Research methodology
    1.5 Overview of the dissertation
Chapter2 Setting Tones:Context of Paul Keating's Asia Thinking
    2.1 Australia's regional overview in the1990s
    2.2 Asia's role in Australia's economic development
    2.3 Challenges to Australia's old mindset
Chapter3 Identity and National Interests:Essentialities of Paul Keating's Asia Thinking
    3.1 Time to change:Australia and Australia's Asia thinking
        3.1.1 Strategy and political trends
        3.1.2 Economy
        3.1.3 Values
    3.2 Paul Keating and Keating's Asia thinking
    3.3 Benefits and feasibility in logic:Paul Keating's Asia thinking and Australia
        3.3.1 Benefits from engaging with Asia
        3.3.2 Measures to engage with Asia
        3.3.3 Australia's strengths in engaging with Asia
        3.3.4 Legitimacy of engaging with Asia
    3.4 Paul Keating's ideas on Asia thinking
        3.4.1 Politics
        3.4.2 Australia's Asianization
        3.4.3 The Role of the United States to Australia
        3.4.4 Regionalisation
        3.4.5 Multilateralism
    3.5 Fighting for Australia:Keating government's practices on the new Asia thinking
        3.5.1 China
        3.5.2 Japan
        3.5.3 ROK and DPRK
        3.5.4 Indonesia
        3.5.5 America
    3.6 Enrichment and development:Paul Keating's Asia thinking after 1996
Chapter4 Comments of Paul Keating's Asia thinking from Australians
    4.1 Turn around a national psyche:Australia's politicians
    4.2 Trust overweight doubts:Australia's academia
    4.3 Wait and see:public opinion
Chapter5 Dilemma and Belief:Rethinking Paul Keating's Asia Thinking
    5.1 Continuity and differences:Paul Keating's Asia thinking and the successive governments
    5.2 Challenges and difficulties to Paul Keating's Asia thinking
        5.2.1 The lack of mutual trust
        5.2.2 China's rise
        5.2.3 Australians who were reluctant to change their inherent view to Asia
        5.2.4 A top-down negative attitude towards Asia
        5.2.5 The changes in international politics in recent years
    5.3 Win-win situation
Chapter6 Conclusion
Bibliography
Abbreviations and Acronyms
Acknowledgements

(5)《南极:神秘大陆亲历记》节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科普文本介绍
    1.2 科普文本功能
    1.3 科普文本语言特点
第二章 翻译项目介绍
    2.1 文本来源及委托方要求
    2.2 文本介绍
    2.3 翻译过程
第三章 功能主义目的论指导下的《南极:神秘大陆亲历记》翻译案例分析
    3.1 翻译指导理论——功能主义目的论
    3.2 词汇翻译
    3.3 句子翻译
        3.3.1 顺译
        3.3.2 调整语序
        3.3.3 分译
        3.3.4 被动变主动
第四章 翻译实践总结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译着
附录1
附录2
致谢

(6)《四巨头:亚马逊、苹果、脸书和谷歌的隐藏基因》翻译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任务描述
    1.1 原文简介
        1.1.1 原文作者简介
        1.1.2 原文内容简介
        1.1.3 原文文本特点
    1.2 实践目的与意义
    1.3 翻译报告的主要结构
第二章 译前准备
    2.1 翻译文本的确立
    2.2 运用工具的准备
    2.3 翻译理论和策略的选择
    2.4 任务计划的制定
第三章 翻译过程描述
    3.1 原文的理解阶段
    3.2 译文的组织阶段
    3.3 译后的校对阶段
第四章 商业读物翻译的功能语境重构模式
    4.1 功能语境理论
        4.1.1 功能语境理论的发展
        4.1.2 功能语境理论视阈下的翻译研究
    4.2 翻译研究中的语境重构
    4.3 商业读物翻译的功能语境重构模式
第五章 商业读物翻译的功能语境重构过程
    5.1 情景语境重构
        5.1.1 要素增减
        5.1.2 要素转换
        5.1.3 要素替代
        5.1.4 要素重组
    5.2 文化语境重构
        5.2.1 异化
        5.2.2 归化
第六章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1 原文
附录2 译文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7)《阿拉斯加游记》(15-19)章汉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翻译任务的描述
    1.1 任务背景
    1.2 任务意义
第二章 翻译任务的描述
    2.1 译前准备
        2.1.1 根据文本特点确定翻译理论
        2.1.2 翻译工具的准备
        2.1.3 参考书目的准备
    2.2 文本分析
        2.2.1 原文作者
        2.2.2 原文的内容和风格
第三章 翻译案例分析
    3.1 词汇的对等翻译
        3.1.1 词汇科学性等效处理
        3.1.2 词汇审美性的等效处理
        3.1.3 拟声词的翻译
    3.2 句式的对等性
        3.2.1 长句的处理
        3.2.2 句式的归化处理
        3.2.3 句式的美化处理
    3.3 对翻译问题的理论思考及解决过程
        3.3.1 词汇翻译的策略
        3.3.2 句式翻译的策略
第四章 翻译实践总结
    4.1 对今后学习工作的启发及展望
    4.2 翻译实践中未解决的问题及相关思考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8)目的原则下The Crest of the Continent中定语从句的翻译 ——以第29-37章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任务描述
    1.1 任务背景
    1.2 任务意义
    1.3 任务要求
第二章 任务过程
    2.1 译前准备
    2.2 翻译过程
    2.3 译后校改
第三章 原文语言特点分析与翻译难点
    3.1 原文语言特点分析
    3.2 翻译难点
第四章 翻译理论概述与翻译案例分析
    4.1 目的论概述及翻译目的
    4.2 定语从句简析
    4.3 定语从句的翻译技巧
        4.3.1 前置法
        4.3.2 合并法
        4.3.3 后置法
        4.3.4 转换法
第五章 实践总结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9)旅游新闻英汉编译实践报告:问题与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ACKNOWLEDGEMENTS
ABSTRACT
摘要
CHAPTER I INTRODUCTION
    1.1 Project Description
    1.2 Objectives and Significance
    1.3 Methodology
    1.4 Outline of the Report
CHAPTER II STUDIES ON NEWS TRANS-EDITING AND LANGUAGE FEATURES OF ENGLISH TRAVEL NEWS
    2.1 Studies on News Trans-editing at Home and Abroad
    2.2 Language Features of English Travel News
        2.2.1 Textual Level
        2.2.2 Syntactical Level
        2.2.3 Rhetorical Level
        2.2.4 Lexical Level
CHAPTER III RELEVANCE AND ADAPTATION THEORY REVISITED
    3.1 Relevance Theory
    3.2 Adaptation Theory
    3.3 Relevance and Adaptation Theoretic Account for Translation Studies
CHAPTER IV PROBLEMS AND SOLUTIONS IN TRANS-EDITING ENGLISH TRAVEL NEWS
    4.1 Problems Identification
        4.1.1 Problems of Transfer of News Structure
        4.1.2 Problems of Rendering Rhetorical Devices
        4.1.3 Problems of Rendering Culture-loaded Items
    4.2 Solutions to Problems in the Trans-editing of English Travel News
        4.2.1 Omission
        4.2.2 Addition
        4.2.3 Reformulation and Restructuring
CHAPTER V CONCLUSION
    5.1 Major Findings
    5.2 Limitations
BIBLIOGRAPHY
APPENDIX : Source Texts and Target Texts

(10)目的论视角下《天文学史话》的翻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Introduction
    1.1 Background of the Translation Task
    1.2 Purpose and Significance of the Translation Task
    1.3 Organization of the Report
2 Translation Process
    2.1 Translation Assignment
    2.2 Source Text Analysis
3 Literature Review
    3.1 Studies on the Translation of Chines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lassics
        3.1.1 Chines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lassics
        3.1.2 Translation of Chines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lassics of China
    3.2 Skopos Theory and its Application in China
        3.2.1 Relevant Studies on the Skopos Theory
        3.2.2 Development of Skopos Theory
4 Case Analysis
    4.1 Application of Skopos Theory in Lexical Level
        4.1.1 Addition of Annotation for Proper Nouns
        4.1.2 Liberal Translation of Culture-loaded Words
        4.1.3 Literal Translation of Terminology
    4.2 Application of Skopos Theory in Syntax Level
        4.2.1 Adaptation of Passive Sentences
        4.2.2 Addition of Connectives
    4.3 Application of Skopos Theory in Textual Level
        4.3.1 Adaptation of Substitutes
        4.3.2 Rearrangement of Elements
5 Conclusion
References
Appendix A Translation Practice
Acknowledgements

四、To the South Pole by Sled Six explorers try to cross Antarctica—the hard way(论文参考文献)

  • [1]《极寒地带》(节译)翻译实践报告[D]. 王宇. 青岛大学, 2019(02)
  • [2]讣闻翻译中的文化缺省与补偿 ——《经济学人》讣闻翻译实践报告[D]. 王羿.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2019(03)
  • [3]《大水将至》(节选)英汉翻译实践报告[D]. 李文佳. 河北师范大学, 2020(07)
  • [4]保罗·基廷的亚洲思维及其对澳亚关系的影响[D]. 焦海燕. 华东师范大学, 2020(12)
  • [5]《南极:神秘大陆亲历记》节译实践报告[D]. 马凡茹. 青岛大学, 2017(01)
  • [6]《四巨头:亚马逊、苹果、脸书和谷歌的隐藏基因》翻译报告[D]. 郝美丽.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2)
  • [7]《阿拉斯加游记》(15-19)章汉译实践报告[D]. 刘月东. 河北师范大学, 2016(08)
  • [8]目的原则下The Crest of the Continent中定语从句的翻译 ——以第29-37章为例[D]. 周雅琴. 山西大学, 2020(01)
  • [9]旅游新闻英汉编译实践报告:问题与对策[D]. 林攀龙. 西安外国语大学, 2017(02)
  • [10]目的论视角下《天文学史话》的翻译实践报告[D]. 贾小慧. 大连理工大学, 2019(03)

标签:;  ;  ;  ;  ;  

乘坐雪橇前往南极 六名探险者试图穿越南极洲——艰难的道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