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民国时期中国农村早婚问题透视(论文文献综述)
王欣瑞,刘亚[1](2020)在《民国时期婚姻论财现象中的妇女地位问题》文中研究说明婚姻习俗的嬗变是国家权力与乡土社会博弈的结果。民国时期,经济发展与政治制度未实现根本转变,加之新消费观念刺激,婚姻论财现象不减甚至愈演愈烈。文章以民国时期不同地域、不同形式的婚姻论财现象为切入点,将婚姻、家庭、妇女作为一个整体,分析了初婚、畸形婚、极端婚、离婚及再婚模式中论财现象的特点、根源与女性在其中扮演的角色,认为女性尤其是农村妇女经济所有权的缺失,促使她们在不同婚姻模式论财过程中处于附属地位。
王庆国[2](2020)在《论民国乡村的早婚现象》文中研究说明普遍存在于民国时期的早婚现象,体现了中国婚姻文化的特殊内涵。考虑到婚龄和订婚效力等因素,可以发现早婚现象的普遍性:时间上贯穿整个民国时期,空间上分布于全国各地。促成早婚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家庭经济状况、社会结构、家庭传统观念以及国民受教育程度。同时早婚也对身体、生计、家庭和谐、繁衍、国民教育的普及产生不利影响。
和敬雯[3](2020)在《豫北乡村“重男轻女”习俗调查与研究 ——以河南H村为中心》文中研究表明“重男轻女”是中国乃至整个人类社会长期且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早在周代时期“弄璋之喜”与“弄瓦之喜”的性别差异就已为社会所接受。历史上中国女性的社会地位经历了高低曲折的变化过程,少数文明开放时期,女性也曾拥有一定的社会地位和自由,但“重男轻女”始终贯穿整个封建社会,占据主流。研究选取豫北乡村某传统村落作为调查点,通过田野作业和近距离观察,试图探求“重男轻女”习俗在中国乡村基层社会长期存在的原因。“重男轻女”的核心是性别歧视,是一种与现代文明脱节的陋俗。但在基层社会,民众普遍认为“重男轻女”是正确且合理的,顽固坚持了几千年,甚至还将继续延续。对于这样一种阻碍人类文明进步,却被许多人认为“理所当然”的传统陋俗,研究的学术价值显而易见。“重男轻女”习俗是乡土社会在长期的生产和生活实践中形成并沿袭的,以男性为中心的文化观念及行为模式。文化观念是因,文化行为是果。在乡村基层社会中,“重男轻女”表现为一种群体性观念,指重视男性,轻视女性的封建思想,作用于社会文化和生活习俗,产生了一系列“重男轻女”行为,如溺弃女婴、换胎、剥夺女性受教育权与财产继承权、换亲、求子、男性主导家庭生活等。同时“重男轻女”又具有个体差异,个体差异的产生与民众的年龄、文化程度、家庭文化背景等因素直接相关。伴随时代变迁与社会发展,“重男轻女”这一传统陋俗不断遭受冲击,开始出现一定程度的弱化趋势。但是受乡村基层社会的现实需求、文化惯性、精神文化变迁滞后于制度文化变迁等因素影响,“重男轻女”很难在短时间内被扭转。要改变“重男轻女”习俗,只有通过社会不断发展和进步,提高人口文化素质,优化婚姻制度、家庭结构、继嗣制度等途径,而这注定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期望短时间内改变,是不理智也是不现实的。因此,使“重男轻女”习俗彻底走向消亡非一朝一夕的易事,我们要理性看待这个过程,对其中严重损害女性权益违反法律的行为坚决予以抵制和摒弃,对人们以男性为主的血亲价值观进行合理引导。
刘文祥[4](2018)在《衰落与拯救 ——论1990年代以来乡土小说民俗书写的转型》文中认为民俗是一个社会和民族的文化遗产,是各种物质文明成果和观念、制度、信仰的统摄。民俗塑造了我们的语言和思维、行为,它不仅仅是一种规范和习惯,更是一种认同和归属,民俗将逝去的一代与活着的一代联结于一个根本的结构之中,使得不同历史阶段、代际之间的文化保持连续性。纵观百年的乡土小说创作历程,民俗一直是重要的表现主题,在不同时代的小说创作中,民俗以不同的形态进入文本中,无论是五四乡土小说、左翼乡土小说、京派“梦幻乡土”小说还是后来的“山药蛋派”小说、寻根小说,都非常关注民俗这个领域,乡土小说中的民俗书写从来不是一个简单的意象、事件和场景,而是有关传统、国族和现代性想象的复杂系统。1990年代以来,乡土书写遭遇到了各种新的挑战,乡土文学的衰落似乎已成定论。在乡土社会转型的背景下,以往乡土小说的民俗书写传统会发生怎样的转型?文本中建构的民俗世界和乡土社会又是什么样的,呈现为什么样的特征呢?又寄托了作家们怎样的心理诉求?这些都是比较有意义的问题,但是从学界来看,还没有研究者就这一问题展开具体的探讨。本文拟围绕“衰落”与“拯救”两个方面,对1990年代以来乡土小说民俗书写的转型展开探究。绪论主要就研究缘起和意义、相关研究综述进行论述,并就论述中需要说明的一些问题进行简单的解释。论文的第一章主要探讨乡土小说民俗书写的历史和背景。民俗在很早的时候就开始与中国文学结缘,但是具体到现代乡土小说领域来说,则是在五四前后,知识分子开始借助于现代文明视角反思“民”与“俗”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现代乡土小说民俗书写的范式,并一直延续到了当下。1990年代以来的乡土小说民俗书写面临着非常复杂的形势,乡土作家所凭据或者试图对象化的东西——乡土社会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乡土作家所遭遇的处境是前所未有的,无论是市场经济的转型,还是民俗的衰落、作家观念的变化,都可能会极大地影响作家的创作取材、主题内容、思想价值。第二章主要对民俗书写转型的整体概况进行梳理。在乡土社会整体转型的背景下,很多作家借用民俗叙事去重新认识乡土社会,认识民俗,普遍出现了回归原色化的乡土民俗的渴望。1990年代以来乡土小说民俗书写在深度和广度上取得了一定的进步,有的作家继续沿着启蒙路线前进,反思乡土社会中的愚昧、暴力等因素;有的作家则是利用民俗反思历史的曲折,展现社会的变化,这些多元化的风格追求也使得乡土民俗书写呈现着承前启后、灵活多变的发展态势。乡土作家们展现了与以往不同的民俗图景,乡土民俗也被赋予了更多的生态学意味,使得更加丰富和多元的民俗景观开始出现。但是从民俗书写的发展走向来看,也呈现为不断衰落的趋势,新的文学状况必然引发新的表述形式,这些会在叙事形式的变化中得到充分体现。第三章探讨1990年代以来乡土小说民俗书写转型中展现的特征。1990年代以来民俗书写下的乡土社会内部已经虚化,空有外形却缺乏实质,构成乡土生活本质性的血缘纽带、伦理观念、民俗事项、自然景观已经被掏空,只剩下一个干瘪、抽象、断裂、单维化的乡土世界。这种乡土社会也因为作家民俗关注点的不同而有着不同的侧面:在很多作家笔下,支配人们日常生活的民俗道具普遍陷入了无用,民俗接续的危机也接踵而来;同时人与民俗的裂缝不断加大,很多民俗书写中呈现着关系的错位状态;民俗空间的建构中存在着诸多失败的案例,或者是因为外力、或是自身原因导致破碎塌陷。很多作家主观上希望建立一个美好的乡土社会,但是在作品中却呈现为抽象化、空心化的乡土世界。1990年代以来的很多乡土作品中,也出现了民俗学界比较关注的“伪民俗”表述问题,这是以往的乡土小说民俗书写中所不存在的,既折射了乡土社会生活的巨大变迁,也昭示着乡土民俗已经从内部产生了变异,民俗自身的本源已经丢失,乡土社会正在逐渐地被一些异己的东西所填充。第四章主要探讨乡土小说民俗书写转型背后的拯救诉求。每一时段的乡土小说中都会表现出属于那个时段的精神诉求,1990年代乡土作家面对的社会情况是空前复杂的,在民俗叙事中开始展现出强烈的拯救诉求,我们能够的的确确地感受到作家身上存在那种矛盾心理和怀乡情绪,作家写作中也呈现出了比较清晰的主体精神特征。很多作家籍借民俗叙事,营造了新的乡土景观,也在重新整理和打扫乡土社会,解除景观的隐匿化;有的通过各种隐喻的方式对乡土进行修补,有的借用民俗道具和生活将乡土个人的躯体和精神予以复活重建;有的作家转向对一些少数民族民俗的描写来取代衰落的乡土社会,或是儿童视角表达一种新生的渴望。乡土作家喜欢民俗,是因为民俗中有一种沉淀下来的秩序感,书写民俗也是寻找这种感觉的有效方式,在民俗叙事中主要表现为对乡土社会时间秩序、空间秩序和民俗链的建构等。当前乡土社会也面临着各种文化和伦理危机,一些作家对乡土心理认同、伦理道德规范、乡土精神信仰等方面进行了关注,表达了他们的修复愿望。第五章主要对1990年代以来乡土小说民俗书写的转型进行深度反思。1990年代以来乡土小说民俗书写有着重要的价值,也存在着很多问题。在民俗表现中,我们能够看到当代乡土作家展现出了传统与现代的矛盾,农业文明与城市文明的区隔仍然很明显,作家并没有去有意识地调适以往这种文化不适应性,当处于传统与现代的路口前,他们更愿意回归过去。民俗想象的缺陷也是一个重要问题,很多规整化的民俗书写使得民俗形式变得凝固,这样的民俗很容易显得忠实于过去,却失去了某些动人的魅力。还有一些民俗中有着过去的经验和性质、气味,也呈现着过去的结构形象,但是却并不是那么的紧凑、完整,只是一种依靠感性经验所把握的东西,并不具备稳定性。一些作家试图借助民俗书写重新找到那个美好的乡土社会,实现一种“返魅”、“复魅”,完成一种“去博物馆化”,但是这种“去博物馆化”的努力是存在着悖论的,在看似对乡土衰落的抗拒中,思想却停滞了下来,并没有展现出应有的价值。当前的乡土民俗叙事正处于一个美学转换期,新的美学形式还会不断地涌现,这是乡土社会发展的要求,也是艺术自身发展规律的必然结果。
代盼盼[5](2017)在《农村女性青年早婚现象研究 ——以皖北W村为例》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时代的快速进步和经济的飞速发展,国家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不断健全,城乡间的人口合理流动为社会发展带来了重大的红利,既解决了城市劳动力缺口,又促进了城乡间经济文化信息等交流。然而,在我国部分农村延续已久的早婚早育这一风俗习惯,却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广大农村青年向现代社会转型的脚步,阻碍地区城乡一体化的进程,制约了广大农村家庭脱贫致富,其更是造成农村人口素质难以提高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为了探究当前农村早婚情况现状,本文以皖北W村为例,以女性青年早婚现象作为基本切入点,在对大量相关文献和理论做了详尽梳理的基础上,通过问卷调查和结构式访谈两种实证方式,对W村女性早婚现象呈现出的早婚年龄接近法定结婚年龄、早婚被动化、闪婚与婚前性行为普遍化等特点进行详尽分析。并进一步阐述了早婚对个人和家庭以及社会造成的众多负面影响,在社会的大背景下,着重从家庭和个人的微观视角对女性青年早婚原因进行分析,指出了造成农村女性早婚早育这一现象的个人和外部两大原因。其中,个人原因主要包括女性生理性别的固有弱势、性别角色的自我认同、提高家庭地位的期待、性成熟的提前和性意识的开放等;而外部原因则包括熟人社会的“面子观”、父母精神生活空虚的无奈、代际关系的失衡、高额彩礼的推动、通婚圈的现实与人为划定等。在此基础上,作者在呼吁重视和加强农村女性青年个人权益保护的同时,进一步从个人、家庭、社会三个角度提出了解放“家本位”思想、实现性别教育公平化、提高农村女性青年就业能力、丰富农村精神文化生活等一系列对策,旨在加强社会舆论引导,共同抵制早婚现象所带来的不利影响。
杜清娥[6](2016)在《女性·婚姻与革命:华北革命根据地女性婚姻与两性关系 ——以太行山区为中心的考察(1937-1949)》文中研究指明整饬根据地政治生态、变革根据地社会习俗、动员根据地普通民众是中国共产党为推进中国社会现代化进程所做出的艰苦努力,亦是中国社会由半殖民地半封建化向现代化转变的必由之路。从苏维埃时代起至新民主主义革命即将完成的1940年代末,中共为了生存和壮大自己,在不同历史时段均通过一定的制度安排及其方针、政策对农村根据地进行过广泛的社会动员。通过提高家庭地位、改善婚姻关系、解除婚姻痛苦对妇女之发动,则是其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但由于中国幅员辽阔、乡村社会地域特征明显,社会生态和风俗习惯迥异,故各地对妇女的社会动员之进程、特征与结果亦不尽相同。通过对不同时段、不同地域妇女运动和妇女社会发动情况进行深入细致的描摹,将能更全面深刻地认识中共妇女运动和妇女社会动员的立体图像和深邃内涵,亦能更加客观地体察中共革命和建设过程中的艰难险阻及其为之付出的艰辛努力。由于太行山区在中共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特殊的历史地位,中共对太行根据地妇女的社会动员是其妇女运动、妇女解放和革命根据地社会变革过程中之典型范本,其间的反复和曲折亦是中共社会革命历程中曲折和繁难的缩影。本文即以中共太行革命根据地为中心(兼及太岳)、以“女性·婚姻与革命”这样一个视角,在运用大量革命历史档案、地方史志、报刊文献和缩微胶片等资料进行实证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中共在太行革命根据地实行社会动员、社会生态整肃过程中中共、普通妇女、男性农民和他的家庭以及介于民众和政府间的乡村基层干部三者之间从彼此对立到渐渐融合,最后共同实现中共的根据地社会改革构想之过程的历史考察,动态地展示了这一时段丰富的社会群像和时代特征,从而在更深层面上揭示了革命根据地社会变革乃至整个中国革命历程的曲折性和复杂性。围绕主题,本文从1937年11月中共领导的八路军129师主力进入太行山区创立抗日根据地为起点,对太行革命根据地风土物貌、中共太行区历史沿革、根据地建立后革命政策下的女性婚姻实态、根据地建立后婚姻立法和政策变迁及婚姻法规的运行机制和司法实践、根据地社会变革中的性爱关系、军人婚姻以及传统习俗对根据地婚姻改革的销蚀诸方面进行了历史考察和实证分析。根据地建立初期到抗战胜利,这里既有日军占领区,亦有蒋介石军队(亦称“国军”)、阎(锡山)以及中共占领区。不同政治力量的角逐,加之传统封建思想和农村落后意识的存留,使得该区域的社会生态异常复杂。根据地建立后,中共即在该地区实行广泛的社会动员,通过历次婚姻法律的颁布和实施,经由对妇女的发动而实现了对根据地社会风气的渐进性整肃,其婚姻政策亦在此过程中得到进一步完善与发展,形成了新中国婚姻法的法律蓝本。但是中共政策的推行并非一帆风顺,政府、妇女、普通农民和干部各阶层基于不同的领悟力及自身实际利益的考量,对婚姻政策的实施效果亦产生了诸多阻碍和消解。杜赞奇认为华北乡村社会中存在着由乡村社会以多种组织体系及塑造权力运作的各种规范构成的“文化网络”,它“成为国家政权深入乡村社会的渠道。但是,对国家政权来说,使文化网络中的各种规范为自己服务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中共对革命根据地乡村社会的改造正是这样一个充满曲折和繁难的过程。
卢叶[7](2016)在《新桂系时期广西中学校刊研究》文中指出新桂系时期,中学生的抗日救亡运动有力地推动了民族解放斗争,而学术界对中学生这个群体的研究还鲜有涉及,值得进一步讨论的议题尚多,另一方面,在新桂系的治理下广西成为名盛一时的“模范省”,而新桂系时期部分广西中学校刊保存到现在,校刊里刊载的基本是中学生习作,反映当时青年的学习、生活和思想情况,也从侧面反映出新桂系时期广西社会的经济形势、社会生活的变化和时代的主旋律,是当时广西社会发展的缩影。本文从历史的角度查阅新桂系时期广西中学校刊,首先从新桂系时期广西中学校刊出版情况展开研究,然后对这些校刊的文章内容进行研究,这些文章多在反映当时青年的学习和生活情况,在九一八事件发生后,文章主题多为“抗日”,而战胜利后,主题多为“建国”。这些校刊对于凝聚学生力量,报道国内国际形势,宣传爱国思想,起到了重要作用。通过这些校刊,我们也了解到当时中学教育开展困难的情况以及教育理念显示进步性的特点。此外,从新桂系时期的校刊还可窥见当时的社会状况。最后,对新桂系时期广西中学校刊对中学生的影响进行研究,中学生运用校刊,为国家的抗战胜利与社会的进步发挥一已之力,这些校刊是当时中学生留给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
李颖[8](2016)在《清至民国时期清水江流域妇女经济生活研究 ——以清水江文书为中心的考察》文中认为近年来,随着妇女史研究的发展、社会性别理论的引进,如何跳出男女二元对立的思维局限,重构妇女生活的真实历史,开始成为学界研究的崭新方向。本文试以清至民国时期的清水江流域妇女为考察对象,以清水江文书为中心,结合法律法典、地方志、碑刻、家谱、调查报告,通过文献分析与田野调查比观互证、定量分析与个案研究结合的研究方法,力图展现当地妇女经济生活的历史画面与发展线索。第一章,绪言。首先讨论了历史文献记载中的贵州妇女经济生活,回顾了相关专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了全文的研究方法,界定了文章核心词汇的概念。第二章,清水江流域自然与人文环境。主要梳理了清水江流域的自然地理概况,以及明清以来融入中央王朝体系后,多民族文化融汇碰撞的情形。该章对清水江流域妇女生活和经济行为背景的介绍,奠定了探索其妇女经济生活的必要基础。第三章,清水江流域妇女的经济收入。本章介绍了妇女财产来源的十种主要方式,即林副业、纺织业、农业、养殖、捕捞、佣工、财产继承、妆奁、离异补偿、兼职等。提出稳定而多源的收入渠道,是妇女始终拥有较强的独立性,较少受男性社会身份升降沉浮影响的重要因素。第四章,清水江流域妇女的财产支出。紧承上一章,从日常性消费和财产性支出两个方面,讨论了清水江流域妇女财产支出的五种主要方式,即银饰装扮、养老开销、投资性消费、地方集会和资助乡邻等。认为与相对宽松的社会文化环境相适应,由妇女自身生活和发展而带来的财产支出也发生了变化,金融投资类的发展性支出,使她们在民族地区发展进程中起到重要作用,从而显示出自身独特的经济地位。第五章,清水江流域妇女对社会经济的影响。综合前文,首先从宗族经济角度切入,提出妇女是影响人际关系的重要因子,她们在宗族经济圈和社会关系网的构建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在其积极发挥社会主体性作用的同时,也受到了儒家伦理思想的影响。其次,以三门塘个案为例,探绎妇女参与乡村公益事务的方式及其动因,突出了其在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上不可或缺之地位。结论,清水江流域妇女经济生活的特点。总结了清至民国时期社会变迁对妇女经济生活的影响,提出其经济活动呈现了——收入结构调整、消费习惯改变、各类投资出现等新趋势。另外,结合史志和文书数据,分析苗侗妇女财产继承权利和处分权利之差异,从而推测出以侗族为主之天柱妇女,其经济权利当略高于以苗族为主之锦屏妇女的结论。
滕雪姗[9](2016)在《清末民初山东婚俗变迁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婚俗是一个地区长期以来形成的缔结婚姻的礼俗,它不仅与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而且还能从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当时的社会面貌。清末民初是中国社会由传统向近代过渡的历史性时期,这一时期,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及社会心理等各方面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婚俗作为社会习俗的一种,也不可避免的发生了变化。山东作为孔孟文化的发源地,受传统文化影响比较深,婚俗变化自然比其他地方相对明显。本文旨在对清末民初山东婚俗变迁进行研究,分析清末民初山东婚俗变迁的相关情况,并对婚俗变迁进行评析和思考,从而为山东的近代化研究提供一定的历史借鉴。全文由绪论、正文、结语三部分组成。绪论部分介绍了清末民初山东婚俗变迁的研究目的及意义,回顾了国内外研究现状,介绍了研究方法及资料来源,并对论文的创新点及不足之处进行了分析。正文第一章,对清末民初时期山东传统婚俗实态做了详细论述,前三部分分别是从山东婚俗的婚前礼俗、正婚礼俗、婚后礼俗三个阶段进行阐述的,最后一部分介绍了几种常见的特殊婚俗,由此我们可以对山东传统婚俗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同时也可以为介绍山东婚俗变迁奠定良好的基础。第二章,主要介绍清末民初时期山东婚俗变迁的相关内容。第一部分从婚姻观念的变迁、新式婚礼两个方面介绍婚俗的变迁;第二部分从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社会心理及观念的变化四个方面来介绍山东婚俗变迁的社会动因;第三部分介绍山东婚俗变迁的基本特点,文章是从缓慢性、不彻底性、不平衡性三个方面进行分析的。第三章,主要是对清末民时期初山东婚俗变迁的近代化评析和引发的相关思考。清末民初婚俗的变迁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在变迁的过程中对于传统婚俗我们要有选择的继承,同时我们也要对婚俗变迁过程中人们的婚姻质量进行辩证的分析。结语部分则是对全文进行的简要的总结,并再一次指出婚俗变迁与社会发展的关系,进一步阐明了清末民初时期山东婚俗变迁的近代化意义及变迁过程中的一些观念误区,这对当代山东精神文明建设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黄勃[10](2016)在《民国婚俗文化变革研究 ——以南京为中心》文中指出家庭是社会这个大有机体最基本的细胞,而婚姻缔结又是组成个体家庭的必要前提,婚姻行为中所形成的一系列相关的行为习惯和风俗就称之为婚俗。婚姻于个体的家庭来说是件大事,婚俗于整个社会也是十分重要,它是社会风俗的一种体现,研究婚俗是研究社会风俗的一个好的切入点,不同历史时期的婚俗文化背后都蕴含着具有时代特色的社会背景和文化内涵。民国时期是中国社会由传统向现代转化的变革时代,西方的文化和风俗与中国传统风俗文化相互碰撞与融合,社会发生了前所未有的改变。在一次次的思想解放浪潮中,人们不再坚守传统的婚俗礼仪,更多的人要求男女平等,主张恋爱与婚姻自由,提倡简单大方的新式婚礼仪式。南京国民政府也制定了颇具进步意义的婚姻法律来确保男女平等、婚姻自由等现代制度的实施。因为南京是民国的首都,是政令发布实施和社会风俗改革首当其冲的地方,对周边风俗也有很大的影响作用,研究南京地区婚俗变革对于研究其它城市乃至整个中国都有着很好的参考价值。本文首先叙述了以明清时期为代表的中国传统婚俗,把其作为研究后续变革的对比和参考。第二章对民国时期南京婚俗变革作一个阐述,从思想上的婚姻观念和形态上的婚礼仪式、服饰、方式上分开来进行叙述,第三章对民国南京城市婚姻习俗变革的历史背景作一个探讨,主要从婚姻法律的颁布与实施、女性意识与地位的提升、国民政府的移风易俗、上层进步人士的示范四个方面进行论述。最后对婚俗变革过程中的特点与启示进行深思。风俗变革一直以来都需要一个长期而且艰巨的过程,想要短时间内去完全的做到移风易俗是几乎不能完成的任务。贯穿整个民国时期,无论是南京国民政府还是普通的民众百姓、知识分子都在努力的提倡文明的婚俗,在这种氛围下,社会学习和进步的风气大开,传统婚俗中不合理的观念被自然的淘汰。虽然有着婚俗变革不彻底、地域发展不平衡等不足,但民国时期所做的努力和已取得的成就是不容忽视的。
二、民国时期中国农村早婚问题透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民国时期中国农村早婚问题透视(论文提纲范文)
(1)民国时期婚姻论财现象中的妇女地位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1 初婚论财反映的妇女地位问题 |
1.1 初婚论财现象的特点 |
(1)论财程度与家庭经济水平成反比。 |
(2)论财具有双向性。 |
(3)论财种类名目繁多。 |
1.2 初婚论财现象的根源 |
(1)社会经济发展与政治制度没有根本转变。 |
(2)婚姻论财观念的深入与旧式文化习俗的影响。 |
(3)女性经济所有权缺失。 |
1.3 初婚论财的畸形产物——早婚、童养婚、换亲 |
1.3.1 早婚与童养婚:女性沦为论财牺牲品 |
1.3.2 换亲论财:女性作为利益交换品 |
1.4 初婚论财现象反映的妇女地位 |
2 极端婚姻形式论财反映的妇女地位问题 |
2.1 极端婚姻形式论财现象的特点 |
2.2 极端婚姻形式论财现象的原因 |
2.3 极端婚姻形式论财现象反映的妇女地位 |
3 离婚论财反映的妇女地位问题 |
3.1 离婚论财现象的特点 |
(1)论财具有复杂性。 |
(2)论财程度与家庭经济水平成正比。 |
(3)论财具有单向性。 |
3.2 离婚论财现象的原因 |
3.3 离婚论财现象反映的妇女地位 |
4 再婚论财反映的妇女地位问题 |
4.1 再婚论财现象的特点 |
4.2 再婚论财现象的原因 |
4.3 再婚论财现象反映的妇女地位 |
5 结语 |
(2)论民国乡村的早婚现象(论文提纲范文)
一、婚龄与早婚 |
二、早婚的广泛性 |
三、早婚的原因 |
四、早婚的危害 |
五、结语 |
(3)豫北乡村“重男轻女”习俗调查与研究 ——以河南H村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
二、前人研究综述 |
三、核心概念界定 |
四、研究方法与资料获取 |
(一)研究方法——个案研究 |
(二)资料获取——文献研究与田野调查相结合 |
第一章 “重男轻女”习俗历史概述 |
一、“重男轻女”习俗的历史演变 |
(一)1949年以前的“重男轻女”习俗 |
(二)1949年至1980年“重男轻女”习俗的变化 |
(三)1980年至今“重男轻女”习俗的变化 |
二、调查点概况及其“重男轻女”习俗 |
(一)H村概况 |
(二)“重男轻女”习俗表现 |
(三)“重男轻女”观念的人群差异 |
第二章 民间信仰中的“重男轻女”习俗 |
一、祖先崇拜与“重男轻女” |
(一)祭祖过程中的“重男轻女” |
(二)事鬼神,传香火 |
二、求子习俗 |
(一)碧霞元君信仰 |
(二)送子观音信仰 |
(三)拴娃娃习俗 |
第三章 婚姻家庭生活中的“重男轻女”习俗 |
一、缔结婚姻:重生男,延续香火 |
(一)“婚被”习俗中的生男期待 |
(二)铺床、压床习俗中的生男期待 |
二、婚居模式:从夫居,户落夫家 |
三、家庭延续:从父姓,父子相传 |
四、哀死送亡:重丧祭,男性主导 |
(一)男性在丧葬仪式中居主导地位 |
(二)男性在丧礼中缺位的文化规范压力 |
第四章 “重男轻女”新变及原因分析 |
一、当代“重男轻女”出现的新变化 |
(一)女性婚姻家庭地位的改变 |
(二)农村家庭出现养老“女儿化”新趋势 |
二、“重男轻女”新变及其顽固性原因分析 |
(一)“重男轻女”变化原因 |
(二)“重男轻女”的顽固性分析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访谈记录 |
附录 B 调查问卷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4)衰落与拯救 ——论1990年代以来乡土小说民俗书写的转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 |
第二节 相关研究综述 |
第三节 需要说明的几个问题 |
第一章 乡土小说民俗书写的历史及面临的新形势 |
第一节 乡土小说民俗书写的发展脉络 |
第二节 民俗之于乡土小说的意义 |
第三节 1990年以来社会文化形势的变化 |
第二章 1990年代以来乡土小说民俗书写转型的整体概况 |
第一节 创作观念:民俗认知上的变化 |
第二节 书写内容:广度和深度的拓展 |
第三节 叙事形式:碎片化、内视化与深度融合 |
第四节 发展趋势:民俗书写走向式微 |
第三章 衰落与消散:1990年代以来乡土小说民俗书写转型的特征 |
第一节 乡土整体性的消散 |
第二节 “民”与“俗”的分裂倒置 |
第三节 乡土民俗空间的塌陷 |
第四节 伪民俗书写的浮出 |
第四章 拯救与再造:1990年代以来乡土小说民俗书写转型背后的精神诉求 |
第一节 重新发现乡土 |
第二节 拯救民俗主体 |
第三节 重建乡土秩序 |
第四节 修复乡土伦理 |
第五章 对1990年代以来乡土小说民俗书写转型的深度反思 |
第一节 难以实现的“空间性杂居” |
第二节 形式的凝固与感觉结构:民俗想象的缺陷 |
第三节 “去博物馆化”的悖论 |
第四节 乡土民俗书写的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5)农村女性青年早婚现象研究 ——以皖北W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与创新点 |
1.3 文献综述 |
1.4 研究方法 |
1.5 核心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 |
第二章 安徽省婚龄现状和W村概况 |
2.1 安徽省婚龄状况 |
2.2 W村概况 |
第三章 W村女性青年早婚特点 |
3.1 女性青年早婚比例大 |
3.2 女性青年早婚接近法定结婚年龄 |
3.3 女性青年早婚被动化 |
3.4 闪婚与婚前性行为普遍化 |
3.5 “男高女低”的择偶方式较为普遍 |
3.6 小结 |
第四章 W村女性早婚原因分析 |
4.1 自身原因 |
4.2 外部原因 |
第五章W村女性早婚带来的影响 |
5.1 对农村早婚女性青年个人的影响 |
5.2 对家庭及后代子女的影响 |
5.3 对社会的影响 |
第六章 对农村女性青年早婚的反思 |
6.1 解放“家本位”思想 |
6.2 消除家庭性别教育歧视 |
6.3 提升农村女性青年就业能力 |
6.4 丰富农村精神文化生活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介 |
致谢 |
(6)女性·婚姻与革命:华北革命根据地女性婚姻与两性关系 ——以太行山区为中心的考察(1937-1949)(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太行太行 |
1.1 太行山区历史地理和风土物貌 |
1.2 中共太行革命根据地的创立 |
1.3 中共太行区行政组织沿革 |
1.4 中共太行区人口和土地 |
1.5 中共太行区社会生态 |
第二章 根据地的婚姻立法及其政策变迁 |
2.1 婚姻法规的颁行、修正及其变革的依据 |
2.2 各级政府颁布的婚姻法律和法规 |
2.2.1 边区政府颁布的婚姻法律 |
2.2.2 各行署、专区政府关于婚姻问题的请示、意见和指示 |
2.2.3 基层政权关于婚姻问题的意见、指示 |
2.3 有关婚姻法规对女性权益的保障及其要旨 |
2.4 婚姻法规执行过程中的先进性和局限性 |
2.5 小结 |
第三章 根据地婚姻法规的司法实践 |
3.1 婚姻缔结、解除与登记 |
3.2 对非法婚姻关系的惩治 |
3.3 离婚诉讼与审理 |
3.3.1 一级一审机关:县政府 |
3.3.2 二级二审机关:专员公署 |
3.3.3 三级三审机关:高等法院 |
3.4 婚姻法律的实施效果 |
3.5 婚姻冲突的调解系统 |
3.5.1 “妇救会”调解 |
3.5.2 基层干部调解 |
3.5.3 一个非常成功的调解案例 |
3.6 小结 |
第四章 根据地革命政策下的女性婚姻实践 |
4.1 抗战前太行妇女的日常生活 |
4.1.1 礼俗与衣着 |
4.1.2 择偶渠道与婚姻订定 |
4.1.3 迷信与禁忌 |
4.2 根据地农村女性婚姻形态及家庭待遇 |
4.2.1 新婚姻风尚产生 |
4.2.2 早婚、买卖婚姻赓续 |
4.2.3 家庭伦理 |
4.2.4 寡妇再醮 |
4.3 破败还是重生:根据地女性婚姻关系的解除 |
4.3.1 离婚案件处理的总体状况 |
4.3.2 妇女离婚的缘由 |
4.3.3 离婚中的偏向及社会舆论 |
4.4 小结 |
第五章 根据地社会变革中的非婚性爱关系 |
5.1 放恣的罂粟:性之乱 |
5.1.1 无力结婚和对婚姻不满导致的性乱 |
5.1.2 “贞洁观念”与“生命诉求”的博弈:迫于生计的破鞋 |
5.1.3 “性福”拷问“幸福”:两性围绕性权力的斗争 |
5.1.4 乱伦 |
5.2 红与黑:军属的“性乱” |
5.3 火热的革命激情与难耐的生理冲动:干部的通奸问题 |
5.4 鹤顶红:性乱之殇 |
5.4.1 污浊的社会风气 |
5.4.2 决绝的“女杀人犯” |
5.4.3 自戕与殒命 |
5.5 罪与罚:对性乱的教育与惩处 |
5.6 小结 |
第六章 根据地战时状态下的特殊婚姻:军婚 |
6.1 太行子弟参加抗战和解放战争略述 |
6.2 军人家庭的婚姻冲突与离婚 |
6.2.1 各级政府和群众的拥军优属 |
6.2.2 军人家庭的婚姻冲突 |
6.3 军婚保护制度 |
6.4 军婚保护制度的实践困境 |
6.5 中共对“军嫂”形象的建构 |
6.6 小结 |
第七章 鼎立与销蚀:根据地女性社会地位与婚姻生活重构中的二重性 |
7.1 女性社会地位和社会生活的重塑 |
7.1.1 逐渐成长起来的妇女干部 |
7.1.2 女劳动英雄和女纺织英雄 |
7.1.3 女“二流子”的改造 |
7.1.4 对妇女健康状况的重视 |
7.2 女性婚姻观念的改造 |
7.2.1 婚姻自主权 |
7.2.2 婚姻的成就 |
7.3 传统习俗对新婚姻观的消解 |
7.3.1 普通民众中的虐待行为 |
7.3.2 村干部打老婆 |
7.3.3 村干部包办婚姻 |
7.3.4 村干部滥权 |
7.4 “地主婆”的婚姻 |
7.5 离婚案中的男性农民 |
7.6 离婚成为一种革命选择:党员、干部的婚姻问题 |
7.7 小结 |
结语 |
主要参考文献 |
图表索引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附录 |
(7)新桂系时期广西中学校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综述 |
三、相关概念的界定 |
四、研究理论与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新桂系时期广西中学校刊概况 |
第一节 新桂系时期广西中学概况 |
第二节 出版概况 |
一、编辑出版机构 |
二、征稿对象与出版经费 |
三、出版时间与周期 |
四、印刷方式及版面编排 |
第三节 编辑方针与任务 |
一、公开学校情形 |
二、讨论学术和发表教育研究 |
三、认识国内国际情势 |
四、唤起民众责任意识 |
第四节 校刊文章简要分类 |
一、生活类 |
二、学术交流类 |
三、时政类 |
第二章 从校刊看时局与社会 |
第一节 抗战胜利前后时局变化 |
一、抗战胜利前 |
二、抗战胜利后 |
第二节 从校刊看当时社会状况 |
一、爱国运动的发展 |
二、社会的进步 |
三、人民生活贫困 |
第三章 从校刊看中学教育和中学生 |
第一节 从校刊看当时中学教育 |
一、中学生的学费支付 |
二、中学生毕业出路 |
三、教育界办学理念 |
第二节 从校刊看中学生 |
一、中学生思想易受社会舆论引导 |
二、中学生利用校刊所作的贡献 |
三、中学生精神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后记 |
(8)清至民国时期清水江流域妇女经济生活研究 ——以清水江文书为中心的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言 |
第一节 研究缘起 |
第二节 学术回顾 |
第三节 研究方法 |
第四节 相关概念界定 |
第二章 清水江流域自然与人文环境 |
第一节 自然环境 |
第二节 社会人文环境 |
小结 |
第三章 清水江流域妇女的经济收入 |
第一节 常规收入 |
第二节 非常规收入 |
小结 |
第四章 清水江流域妇女的财产支出 |
第一节 日常性消费 |
第二节 特殊性支出 |
小结 |
第五章 清水江流域妇女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
第一节 妇女对宗族经济生活的影响 |
第二节 妇女对乡村公益事务的推动——以三门塘个案为中心 |
小结 |
结论 清水江流域妇女经济生活的特点 |
第一节 妇女经济活动的新特点 |
第二节 妇女经济权利的区域差异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附录二 |
附录三 |
附录四 |
(9)清末民初山东婚俗变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二、研究综述 |
三、研究方法及资料来源 |
四、创新点及不足之处 |
第一章 清末民初山东传统婚俗概述 |
第一节 婚前礼俗 |
第二节 正婚礼俗 |
第三节 婚后礼俗 |
第四节 特殊婚俗 |
第二章 清末民初山东婚俗的变迁 |
第一节 清末民初山东婚俗变迁的表现形式 |
一、婚姻观念的变迁 |
二、新式婚礼 |
第二节 清末民初山东婚俗变迁的社会动因 |
一、政治方面 |
二、经济方面 |
三、文化教育方面 |
四、社会心理和观念的变化 |
第三节 清末民初山东婚俗变迁的基本特征 |
一、缓慢性 |
二、不彻底性 |
三、不平衡性 |
第三章 清末民初山东婚俗变迁的评析及思考 |
第一节 清末民初山东婚俗变迁的评析 |
第二节 清末民初山东婚俗变迁的思考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10)民国婚俗文化变革研究 ——以南京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明清时期的南京传统婚俗 |
1.1 传统婚俗中南京人的婚龄、婚期以及结婚仪式 |
1.2 传统婚俗文化内涵与特点 |
第二章 民国时期南京婚俗变革 |
2.1 婚姻观念的变革 |
2.1.1 男女平等观念 |
2.1.2 自由爱情的追求,婚姻自由 |
2.1.3 女性婚龄的推迟与独身主义的出现 |
2.2 婚姻礼俗的变革 |
2.2.1 婚礼仪式的去繁就简,新式婚礼的出现 |
2.2.2 婚礼服饰的变革 |
2.2.3 反对婚礼奢靡、铺张,提倡简单、节约 |
第三章 婚俗变革的历史背景 |
3.1 南京国民政府对婚姻法规颁布实施及其影响 |
3.2 女性意识的觉醒和女性权利和地位的提升 |
3.3 国民政府的移风易俗 |
3.4 进步人士的倡导和示范 |
第四章 婚俗变革的特点和启示 |
4.1 婚俗变革的特点及其形成原因 |
4.1.1 婚俗变革的不平衡性 |
4.1.2 婚俗变革的不彻底性 |
4.1.3 民国南京婚俗变革的特点 |
4.2 婚俗变革的启示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四、民国时期中国农村早婚问题透视(论文参考文献)
- [1]民国时期婚姻论财现象中的妇女地位问题[J]. 王欣瑞,刘亚. 忻州师范学院学报, 2020(06)
- [2]论民国乡村的早婚现象[J]. 王庆国.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05)
- [3]豫北乡村“重男轻女”习俗调查与研究 ——以河南H村为中心[D]. 和敬雯. 河南大学, 2020(02)
- [4]衰落与拯救 ——论1990年代以来乡土小说民俗书写的转型[D]. 刘文祥. 山东大学, 2018(02)
- [5]农村女性青年早婚现象研究 ——以皖北W村为例[D]. 代盼盼. 吉林农业大学, 2017(02)
- [6]女性·婚姻与革命:华北革命根据地女性婚姻与两性关系 ——以太行山区为中心的考察(1937-1949)[D]. 杜清娥. 山西大学, 2016(05)
- [7]新桂系时期广西中学校刊研究[D]. 卢叶. 广西民族大学, 2016(03)
- [8]清至民国时期清水江流域妇女经济生活研究 ——以清水江文书为中心的考察[D]. 李颖. 贵州大学, 2016(03)
- [9]清末民初山东婚俗变迁研究[D]. 滕雪姗. 淮北师范大学, 2016(02)
- [10]民国婚俗文化变革研究 ——以南京为中心[D]. 黄勃. 苏州科技大学, 201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