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鸭疫里默氏杆菌病发病机理的研究Ⅰ.人工感染雏鸭部分血液指标的动态变化(论文文献综述)
郭方超[1](2019)在《氟苯尼考在鸭疫里默氏杆菌感染鸭的药效学和药动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鸭疫里默氏杆菌是畜禽养殖业中的重要病原菌,在雏鸭上引起的鸭疫里默氏杆菌病一年四季均会发生,死亡率极高,造成的经济损失巨大。氟苯尼考属于动物专用的酰胺醇类抗菌药物,具有抗菌谱广、抗菌活性强、并且药动学特征优良等特点,在畜禽养殖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伴随着全球养殖业集约化的快速发展,临床上不规范用药导致氟苯尼考药物毒性及氟苯尼考耐药菌株多有报道,因此,迫切需要优化氟苯尼考在兽医临床的用药方案,以保护畜禽养殖业的发展和食品安全,保护人类健康。为此,本试验开展了氟苯尼考对鸭疫里默氏杆菌的体外药效学和体内药动学研究,为临床上合理使用氟苯尼考治疗鸭疫里氏杆菌病提供实验依据。首先,进行氟苯尼考对鸭疫里默氏杆菌的体外药效学研究。其次,进行氟苯尼考在鸭疫里默氏杆菌感染麻鸭的药动学研究。以7日龄麻鸭为对象,建立鸭疫里默氏杆菌感染模型。通过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考察了感染鸭口服3个剂量氟苯尼考(10 mg/kg、30 mg/kg、60 mg/kg b.w)后的药动学特征,确定氟苯尼考在感染麻鸭中的药动学参数。体外药效学结果表明,氟苯尼考对鸭疫里默氏杆菌在MH液体培养基中的MIC为0.5 μg/mL,MBC等于2倍MIC,MPC为3.2倍MIC;氟苯尼考对鸭疫里默氏杆菌在鸭血清中的MIC为在MH液体培养基中的2倍,说明在不同基质中氟苯尼考对鸭疫里默氏杆菌的抗菌活性存在差异。静态杀菌曲线显示,当药物浓度大于或等于4MIC时,药物能长时间抑菌并起到灭菌的作用,且药物浓度越高,杀菌效果越显着。通过对7日龄鸭腹腔注射0.5 mL浓度为108cfu/mL的鸭疫里默氏杆菌悬液,建立鸭疫里默氏杆菌感染鸭模型。雏鸭攻毒后表现出精神抑郁,嗜睡,饮欲食欲不振,眼、鼻流出大量分泌物,下痢,稀粪呈绿色,有神经症状,歪脖、摇头、转圈运动。血液、肝、肺载菌量稳定于105、106、107cfu/mL,死亡率为20%。三种剂量下,氟苯尼考Tmax和T1/2β相似,分别为:0.54±0.23 h、0.44±0.11 h和0.40±0.13 h;1.72±0.44 h、1.41±0.12 h、1.28±0.16 h 而低中高三种剂量的Cmax分别是:2.46±0.22 μ g/mL、7.61±0.58 μ g/mL、12.88±1.38 μ g/mL,AUC0-24分别是:5.77士0.83 μg· h/mL、16.45±0.66 μ g·h/mL、30.62土4.55 μ g·h/mL。1060 mg/kg 的给药剂量下,氟苯尼考AUC0-24和最大药物浓度Cmax与给药剂量呈正相关。氟苯尼考在鸭疫里默氏杆菌感染鸭中口服后吸收迅速,血药浓度高,全身循环的药物总量大,在体内分布广泛,药物消除快。
王秀祯[2](2016)在《鸭补体系统的发育性变化及RA感染的影响》文中指出鸭疫里默氏菌(Riemerella anatipestifer,RA)引起的鸭病称为鸭传染性浆膜炎,该病呈败血症形式,以纤维素性心包炎、肝周炎、脑膜炎、气囊炎和神经症状以及部分病例出现干酪样输卵管炎、结膜炎、关节炎为特征,是养鸭业最为严重的传染病之一,至今几乎存在于所有养鸭地区。该细菌的感染,以发病率和死亡率高、生长性能下降、肉品质量下降、预防和治疗费用增加等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由于RA耐药性严重,菌株的血清型众多且缺乏交叉免疫保护,现有免疫接种和抗菌药物治疗措施在生产中的应用受到一定的限制。补体(complement,C)系统是人和动物固有免疫系统重要的组分之一,不但是机体防御病原体的第一道防线,参与清除“危险信号”,而且在调控炎症反应和免疫应答的过程中也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补体活性的高低,是动物的补体系统抵抗入侵病原微生物能力大小的标志。检测补体的单个成分及补体的活性测定对于机体免疫系统的功能评价,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流行病学调查等均有重要作用。本试验选取四川麻鸭为研究对象,通过建立鸭疫里默氏菌感染模型来研究RA感染前后鸭补体活性的变化、C3d基因和CR2基因的m RNA表达变化及C3d和s CR2蛋白含量的变化,旨在揭示鸭疫里默氏杆菌(RA)感染对鸭补体系统的影响,为进一步研究补体在鸭抗RA感染免疫中的作用奠定基础。本研究的主要结果如下:1.麻鸭RA感染模型的建立实验条件下饲喂的10日龄四川麻鸭腿部皮下注射RA菌液0.2m L/只(1×109cfu/m L),接种后168h内发病率80%、死亡率70%,其中接种后24h出现明显的临床症状、死亡高峰期在36h60h。病死鸭解剖表现出全身浆膜及各组织器官的被膜纤维素渗出附着,呈现典型的纤维素性心包炎、肝周炎;心脏、肝脏、脾脏充血肿大。2.麻鸭血清补体活性的变化利用溶血素致敏鸡红细胞及固定血清稀释度(1:5)测定麻鸭血清总补体溶血活性。利用1%兔红细胞及固定血清稀释度(1:5)测定血清补体旁路途径溶血活性。麻鸭血清总补体溶血活性115d逐渐升高,1521d趋于稳定并接近成年麻鸭;旁路途径溶血活性115d逐渐升高,1521d趋于稳定并接近成年麻鸭。10日龄麻鸭人工感染RA,血清总补体溶血活性在感染后1224h升高,且高于对照组;3648h逐渐降低,48168h逐渐升高,但都低于对照组。血清旁路途径溶血活性在感染后1248h逐渐降低,48168h逐渐升高,但都低于对照组。3.麻鸭C3d、CR2 m RNA表达的变化根据Genebank上发表的鸭C3d基因序列(登录号:EU847624.1)、鸭CR2的EST序列(登录号:DR765735.1)设计引物,分别以肝脏和脾脏提取总RNA为模板建立RT-PCR,克隆测序得到四川麻鸭C3d和CR2基因片段分别为991bp和347bp。在NCBI上比对发现四川麻鸭C3d基因与绿头鸭C3d基因相似性达99%,四川麻鸭CR2基因与卷羽鹈鹕CR2基因相似性达90%。依据已获得的C3d、CR2基因序列设计荧光定量PCR引物,以鸭β-actin基因作内参基因,1日龄作对照,采用2-△△Ct法进行C3d、CR2 m RNA的表达分析。麻鸭C3d m RNA在112d表达升高,1221d表达趋于稳定;CR2 m RNA的表达不规律,在1.002.87倍之间,3、6、9、12、15、18和21d的表达分别是1d的1.73倍、1.45倍、2.55倍、1.68倍、1.39倍、1.82倍和2.87倍。10日龄麻鸭人工感染RA后,C3d m RNA的表达1248h逐渐降低,48168h逐渐升高,且都低于对照组;CR2 m RNA的表达在感染后1248h逐渐降低,48168h逐渐升高,且都低于对照组。4.麻鸭C3d、s CR2蛋白含量的变化根据鸭C3d ELISA试剂盒和鸭可溶性白细胞分化抗原21(CR2/s CD21)ELISA试剂盒操作说明分别测定麻鸭C3d和s CR2的蛋白含量。麻鸭血清中C3d蛋白含量在19d平稳,915d升高,1521d趋于稳定;麻鸭s CR2蛋白含量在121d处于一个较平稳的水平。10日龄麻鸭人工感染RA后,血清C3d蛋白含量在感染后12168h比对照组高;s CR2蛋白含量在感染后1272h高于对照组,而在感染后168h低于对照组。
杨瑞锋[3](2012)在《山东潍坊地区鸭疫里默氏杆菌的分离鉴定及耐药性分析》文中研究表明鸭疫里默氏杆菌(Riemerella anatipestifer,RA)是感染家鸭、野鸭、雏鹅、火鸡和野鸡及多种其他鸟类的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该病又称为新鸭病(New duckssyndrome)、鸭败血症(nuekseptieemia)、鸭疫综合症(Anatipestifer syndrome)、传染性浆膜炎(Infectious serositis)和鸭疫巴氏杆菌(Pasteurella anatipestifer,简称PA)病等。该病特征病变是纤维素性心包炎、肝周炎、气囊炎、结膜炎、关节炎、脑膜炎,与大肠杆菌感染症状类似,是当前危害养鸭业的主要传染病之一。疫苗预防和抗菌药治疗是主要防治手段,因此,通过分离鉴定病原血清型和采用药敏试验选择合适的敏感药物成为指导临床合理预防和用药的必要环节。本研究从山东省潍坊地区采集疑似浆膜炎的的病死鸭,无菌采集肝脏、心脏等病料,划线接种于巧克力营养琼脂上,在CO2恒温培养箱中进行分离培养,通过培养特性符合鸭疫里默氏杆菌的生物学特性,革兰氏染色镜检为阴性,瑞氏染色为两极浓染的短杆菌,生化试验中只与过氧化氢酶和氧化酶反应,提取基因组DNA进行PCR鉴定,得到1115bp的目的片段,且其他对照菌为阴性。通过鉴定得到的三株鸭疫里默氏杆菌,分别命名为WF1、WF2、WF3。通过血清学玻片凝集试验,进行了血清型鉴定,WF1和WF3为血清2型,WF2为血清1型。用分离的菌株进行动物回归试验,完全复制出鸭疫里默氏杆菌病的临床症状,病死鸭剖检可见心包炎,气囊炎,肝脏肿大,表面有一层纤维素性薄膜。其病理组织学变化符合剖检病变。将试验中分离鉴定得到的三株鸭疫里默氏杆菌按纸片扩散法进行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表明:从潍坊地区分离的三株鸭疫里默氏杆菌耐药情况均很严重,尤其对氨基糖苷类、四环素类、磺胺类和喹诺酮类耐受力极强,仅少数对其表现出较好的药物敏感性,可以指导临床准确用药。
崔兆连[4](2012)在《鸭疫里默氏菌感染耐过鸭血清免疫生物学活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鸭疫里默氏菌(Riemerella anatipestifer, RA)为革兰氏阴性、短杆菌,是鸭、鹅、火鸡等禽类传染性浆膜炎(infectious serocitis, IS)的病原,存在至少21种血清型。类似于RA菌落形态和生化特征的细菌很多。根据16S rDNA将这些细菌归属于黄杆菌科(Flavobacterius)里默氏属(Riemerella),并细分为鸭疫里默氏菌种(Riemerella anatipestifer, RA)和哥伦比亚里默氏菌种(Riemerella columbina, RC)。鸭IS是鸭的常发病、多发病,8周龄内鸭高度易感,发病率为80%~100%,死亡率30%~70%。1、2、5等血清型是引起鸭IS主要流行血清型。虽然灭活疫苗和活疫苗可以有效地预防控制鸭IS流行,但是,目前我国养鸭场鸭IS流行仍然较为严重。如果我国政府进一步加大抗菌素药物在肉鸭养殖中的禁用力度,该病流行将会更加严重,养鸭业将蒙受巨大经济损失。究其原因有,不同血清型RA菌株缺乏交义免疫保护,灭活疫苗免疫诱导长(10-14天),血清型变异快,耐药性产生迅速等。本文报道RA抗体定量检测方法和耐过鸭血清被动免疫保护试验结果,旨在快速准确诊断流行血清型,为疫苗研制和使用提供监测技术,进一步明确鸭SI的免疫保护机制,为改进疫苗效果,尤其是研制可避免血清型差异的通用型疫苗提供基础理论依据。1AF株AF株系从鸭自然病例中分离的一株强毒力细菌,经玻板凝集鉴定为RA血清2型,16SrDNA和协同溶血素(cohemolysin, camp)基因PCR扩增产物1480bp和596bp,序列分析结果均证实属于RA,用于本研究。2.改良微量凝集试验可用于鸭SI快速诊断流行血清型凝集试验(agglutination test, AT)是经典免疫血清学技术。玻板AT广泛用于RA血清型定性鉴定。微量凝集(Microagglutination test, MAT)以96孔‘V’型PVC板为载体,主要用于RA血清抗体效价定量检测。常规MAT存在凝集与未凝集结果判定困难,检测结果敏感性不高等问题。改良MAT方法是,RA以兔血巧克力LB平板培养,生理盐水(PS)悬浮细菌,0.5%甲醛灭活,复红染色即制成MAT抗原。反应总体积为50μL。采取斜立近乎垂直观察‘下滑线’区别凝集与未凝集现象。改良MAT检测结果是,健康非免鸭76.5%个体抗体效价为0,其余为1log2;灭活疫苗免疫后14-22天血清抗体效价为2~5log2,70%个体为效价为2-3log2。攻毒后,疫苗免疫组无发病,但抗体效价于第2天上升1-2个滴度,即效价范围为2-5log2。未接种疫苗的攻毒对照组100%发病,有20%~90%的死亡率,攻毒后7天存活的耐过鸭效价范围为3~8log,超过5log2的个体比例占73.9%。研究结果提示,改良MAT背景值低于1log2,灭活疫苗免疫鸭效价低于5log2,而感染发病后的耐过鸭血清效价大于5log2的比例很高。据此提出,耐过鸭群检测MAT效价可以快速诊断流行的RA血清型。3.RA感染耐过鸭非凝集类抗体是主要免疫保护抗体22日龄易感鸭随机分为4组,分别注射健康鸭血清、RA感染耐过鸭血清、RA灭活疫苗免疫后攻毒发病耐过鸭(下简称免疫攻毒耐过鸭)血清和PS,每只3.0mL,24h后攻毒。结果是,PS组和健康鸭血清组100%发病,死亡率(mortality, Mt)分别为56%(5/9)和20%(1/5),耐过鸭血清组无发病、无死亡,免疫攻毒鸭血清组发病20%(1/5),无死亡。重复试验结果是,PS组和健康血清组100%发病,Mt为37.5%(5/14)和60%(3/5),耐过鸭血清组无发病、无死亡,免疫攻毒鸭血清组发病100%(5/5),无死亡。结果表明,RA感染耐过鸭血清具有良好的免疫保护效果。混合耐过鸭血清(MAT效价为5log2)56℃水浴30min处理、活菌菌体抗原吸附4-5次除去凝集抗体(MAT检测效价为0)并56℃水浴30min处理及稀释4倍(MAT检测为3log2)注射1mL/只(剂量为其他组的1/3)发病率分别为0、0和22.2%(2/9),Mt均为0,即无死亡。同时设置的PS组和健康鸭血清组100%发病,Mt为33.3%(3/9)和0%。结果显示,RA耐过鸭血清中的非凝集性抗体为主要保护性抗体,且生物活性高,不受56℃水浴30min影响。MAT效价与被动免疫保护效果存在间接相关性。4.AF株生长凝集-解凝集生长现象RA耐过鸭血清(MAT效价为6log2)无菌检验合格后,取100μL加入1.9mL LB肉汤中,培养AF株。观察到,接种后2h,出现小的絮状凝集块,溶液透明,4-5h凝集块最多,呈大片状,溶液透明,5-6h凝集块开始解散,溶液变乳白色,6-7h后凝集块完全消失,溶液浑浊快速增加。测定A525值发现,凝集块消散后,数值呈对数增加,至12h达最大值,即2.2以上。凝集块的出现与MAT效价有关,低于4log2的血清试管,凝集块模糊。健康鸭血清对照组未见凝集块出现,但细菌生长至12h时,A525也达峰值。无鸭血清的LB组,细菌生长缓慢,A525峰值出现在24h左右。结果表明,耐过鸭血清组出现的凝集块具有特异性,鸭血清对RA的生长具有促进作用。本文将RA一边生长并同时与抗体发生特异凝集反应,之后凝集块消散,细菌快速生长现象归纳为生长凝集-解凝集生长(growth agglutination and deagglutination growth,GADAG)现象。RA发生这一新现象的机制尚待研究。GADAG过程中细菌镜检形态发生变化。在凝集期,AF株聚集成块,菌体形态变短,几近球形。凝集块消散后,菌体呈散在分布,形态恢复短杆状。GADAG培养RA菌液,A525值为0.85±0.05时人工接种26日龄易感鸭。结果是,培养6h,剂量为0.7mL/只组Mb和Mt为45%和13.4%,20h组依次为100%和71.5%,与无鸭血清的兔血巧克力LB平板培养菌悬液组差异不显着。结果表明,GADAG未对RA毒力产生不良影响。
李兆华[5](2011)在《山东省部分地区鸭疫里默氏杆菌的分离鉴定及其与鸭圆环病毒共感染的检测》文中指出鸭疫里默氏杆菌(Riemerella anatipestifer, RA)病是一种主要侵害鸭、火鸡和其他鸟类的接触性传染病,该病又称为新鸭病、鸭疫综合征、传染性浆膜炎和鸭疫巴氏杆菌病等。该病主要病理变化是纤维素性心包炎、肝周炎、气囊炎、脑膜炎、干酪样输卵管炎等,发病率高,病死率也高。耐过鸭多成僵鸭,生长迟缓,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是目前危害养鸭业的主要传染病之一。药物治疗作为最主要的防治手段,却常常因为该菌极易产生耐药性而导致治疗失败,带来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因此开展对该菌的耐药性及耐药基因方面的研究尤为重要。(一)山东省部分地区鸭疫里默氏杆菌的分离与鉴定对2009年6月-2010年12月自山东省潍坊、泰安、临沂、烟台、青岛、济南等地区的部分鸭场无菌采集疑似鸭疫里默氏杆菌感染病死鸭的肝脏、心脏,等病料划线接种进行细菌的分离培养,取纯化培养的典型菌落进行菌落形态观察和染色镜检,同时挑取典型菌落按Edwards PR等(Edwards,1972)的方法进行生化试验,对分离菌株加以鉴定。根据已发表序列建立了种特异性PCR快速检测鸭疫里默氏杆菌的特异性引物对分离菌株做进一步鉴定。结果分离到19株鸭疫里默氏杆菌。通过玻片凝集试验、琼脂扩散试验对分离菌株进行了血清型鉴定,分离得到的菌株中有4株为RA1型,15株为RA2型。对分离菌株在樱桃谷雏鸭进行了动物回归试验,发病鸭主要临床症状为缩颈,嗜眠,精神不振,共济失调,采食减少,排黄绿色粪便,眼流出粘液样分泌物,48h后出现死亡,120h后全部死亡。病死鸭剖检,可见心包炎,气囊炎,肝脏肿大,肝脏表面有一层薄膜状的纤维素性渗出物,脾脏肿大,出血。肝脏、心脏病理组织学变化与与临床表现一致。(二)鸭疫里默氏杆菌山东分离株耐药性检测与分析将试验一中分离菌株按纸片扩散法进行针对丁胺卡那、庆大霉素、新霉素、卡那霉素、四环素、红霉素、氨苄青霉素、青霉素、链霉素等9种药敏的药敏试验,结果表明:山东各地区鸭疫里默氏杆菌耐药情况均很严重,对卡那霉素、丁胺卡那、青霉素、新霉素有很强的耐受力,对红霉素敏感度最高,其次为氨苄青霉素和四环素。所有受试菌株对红霉素最为敏感,。整个山东地区的多重耐药现象极其严重,四耐、五耐菌株所占的比例最大,占总菌株数的63.16%。没有一株细菌是单纯耐受一种抗生素的。(三)鸭疫里默氏杆菌病鸭群中鸭圆环病毒的共感染从本研究鉴定为鸭疫里默氏杆菌阳性鸭的19份样品的脾脏及法氏囊等脏器中按常规方法提取总DNA,根据文献设计合成了一对用于DuCV扩增约228bp的特异性检测引物,对上述19份DNA样品进行了PCR扩增并对扩增产物进行了克隆和测序验证,结果在19份DNA样品有8份显示DuCV为阳性。病理学分析认为,DuCV感染侵害免疫组织表现为淋巴细胞萎缩、坏死等,从而增加了其它细菌或病毒感染的可能性。本研究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了DuCV的流行传播很可能是鸭疫里默氏杆菌等细菌病高发病率和致死率的诱因之一。
蒋文灿,安婷,刘巍申,刘爽,徐巨,贺宝峰[6](2011)在《鸭疫里默氏杆菌人工感染雏鸭病理模型的建立及动态病理学观察》文中指出为了深入研究鸭疫里默氏杆菌的致病机理,以14日龄试验鸭人工感染Ⅰ型鸭疫里默氏杆菌,建立鸭疫里默氏杆菌病病理模型,并在感染后6、12、24、36、48、60、72、84h,7d扑杀试验鸭,采集心、肝、脾、肺、肾、脑、胸腺、法氏囊、胰腺,常规病理学方法研究其在感染雏鸭体内的动态病理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雏鸭经嗉囊和气管注射2种途径感染血清Ⅰ型RA,均成功建立了人工感染动物模型。消化道感染的潜伏期为6h,感染后24h开始死亡,死亡高峰集中于36~72h,死亡率85%,72h后停止死亡。呼吸道感染潜伏期为12h,感染后24h开始死亡,死亡高峰集中于60~84h,死亡率65%,84h后停止死亡。与消化道感染途径相比,呼吸道感染途径的潜伏期多6h,死亡高峰时间延后24h,死亡率低20%。心、肝发生病理变化最早,肺、肾、脑、胰较晚,免疫器官胸腺、法氏囊、脾脏最晚。组织学病理变化比解剖病理变化提前6~12h。纤维素性心包炎比纤维素性肝周炎早24h出现,时间依次为感染后24、48h。各器官首先表现充血,轻度肿大,呈浆液性、纤维素性及生理性炎症反应。组织细胞先是肿大,继而颗粒变性、水泡变性、脂肪变性,坏死,最终导致细胞核浓缩、核裂解。呼吸道感染途径的各种动态病理变化,比消化道感染途径晚6~24h。感染后84h,病鸭开始产生一定免疫力,至7d产生较强免疫力而耐过。
陈志虎[7](2011)在《鸭感染鸭疫里氏杆菌肝脏基因差异表达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鸭疫里氏杆菌病是对养鸭业危害最为严重的疾病之一,并能在多种禽类中传播,如鹅、火鸡等,其主要特征表现为急性败血症和浆膜纤维性渗出。目前国际上公认的鸭疫里氏杆菌血清型有21种,各型之间无有效地交叉免疫保护,这给使用疫苗进行该病的防治带来了诸多困难。鸭疫里氏杆菌病给全世界养鸭业带来了严重的经济损失,但人们对其毒力因子以及致病的分子机理,尤其是宿主对感染的应答反应还缺乏深入认识。本研究利用抑制消减杂交技术(SSH)构建了鸭疫里氏杆菌感染过程中鸭肝脏组织差减cDNA文库,通过PCR和斑点杂交筛选到45个在鸭疫里氏杆菌感染过程中鸭肝脏组织差异表达的基因,这些基因的功能分为急性期反应、炎症反应、免疫和防御应答、损伤修复以及其他功能。利用real-time RT-PCR对其中20个基因的在感染过程中不同时间段(8 h、24 h和48 h)表达水平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这些基因在鸭疫里氏杆菌感染过程中表达水平都有不同程度的上调或下调(P<0.05或P<0.01)。试验结果表明,鸭疫里氏杆菌感染引起鸭肝脏的一系列反应,包括急性期反应、炎症反应、免疫应答以及损伤修复等,通过对这些基因的差异调节,一方面维持机体的内环境平衡状态,另一方面启动机体的免疫系统识别和抵抗病原菌的侵袭。本试验初步揭示了鸭对鸭疫里氏杆菌感染的应答反应,为进一步阐明鸭疫里氏杆菌感染的致病机理提供了基础,下一步研究需要确定相关的基因在免疫应答反应和抗病机制中的作用。
张红[8](2010)在《鸭疫里默氏杆菌的分离鉴定及对雏鸭致病性观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鸭疫里默氏杆菌病是由鸭疫里默氏杆菌引起的侵害雏鸭的一种急性或慢性败血性传染病。目前,此病呈世界性分布,在我国养鸭区也广泛流行,是危害养鸭业最为严重的传染病之一。该病能导致雏鸭产生广泛性浆膜胸膜炎,主要表现为心包炎、肝周炎和气囊炎,另外各个脏器组织器官均有不同程度的病理损伤。相同血清型的不同菌株的致病力不相同,与其毒力强弱有关。本试验从湖北省武汉市周边地区养殖户送检的鸭浆膜炎的病料中分离并鉴定一株血清型为1型鸭疫里默氏杆菌,并对其致病性及对组织器官的损伤特征等进行了初步研究,主要完成以下工作:1从湖北省武汉市周边地区养殖户送检的鸭浆膜炎的病料中分离得到一株细菌,经血清凝集试验、PCR试验及动物回归试验,确定该分离菌株为鸭疫里默氏杆菌,血清型为1型,该型也是我国主要流行血清型。将分离株16S rRNA的测序结果与GeneBank公布序列对比发现,该菌保守序列区也存在个别位点的突变,表明不同菌株间保守序列存在差异。2复制动物模型。用3×108CFU菌液经脚蹼注射感染20日龄樱桃谷肉鸭,能导致雏鸭产生典型浆膜炎病变,病程2~4天。感染后12h开始出现精神不振、饮食下降、拉黄绿色稀粪等症状;24h病鸭出现少量死亡;第2~3天死亡达到高峰期;第4天死亡量减少,但症状仍很明显;第5天后鸭群不再死亡,症状有所缓解,但生长抑制。3将两株相同血清型不同地区分离菌株,分别用半数致死量经脚蹼注射感染20日龄樱桃谷肉鸭,在不同时间段对感染组及对照组进行剖杀,观察不同菌株对雏鸭各个组织器官的损伤。结果显示这两株菌均能导致明显的浆膜炎等典型病理变化,但症状出现的先后有差异,在相同时间段组织损伤程度也不同,可能与不同菌株的毒力差异有关。对照组则无病理损伤。4利用SABC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感染鸭组织中5-羟色胺进行染色,观察5-羟色胺在感染鸭体内组织器官中的分布规律并测定其水平变化。结果显示5-羟色胺免疫反应阳性细胞在感染鸭体内分布较广泛,主要分布于外周血与神经系统中,血管周围及淋巴器官中也均有分布;在大脑、脾脏、法氏囊中,5-羟色胺免疫反应阳性信号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增多,且差异性显着。结果表明5-羟色胺参与了鸭疫里默氏杆菌疾病发生发展的过程。
贺宝峰[9](2010)在《大肠杆菌在不同途径人工感染雏鸭体内的动态研究》文中指出目的:本研究以试验病理学方法对呼吸道感染和肌肉注射人工感染大肠杆菌(018)的5日龄四川麻鸭进行了动态病理组织学的研究,建立了大肠杆菌感染雏鸭的病理模型。实验过程:经肌肉注射和呼吸道途径感染雏鸭,1.分别在感染6h、12h、24h、36h、48h、60h进行,取主要器官心脏、肝脏、肾脏、肺脏和免疫器官脾脏,胸腺,法氏囊进行称重和组织活菌计数。2.在24h、48h、72h、96h取肝素钠抗凝鸭静脉血1mL进行外周血淋巴细胞增殖试验。3.在6h、12h、24h、36h、48h、60h、72h、84h、7d取心、肝、脾、肺、肾、脑、胸腺、法氏囊、胰腺制成病理切片。实验结果如下:雏鸭各器官的重量指标,肌肉注射组雏鸭在感染后12h后出现体重减轻,在72h后出现最低值87.56g,84h后体重开始出现回升,到7d后接近正常水平。呼吸道感染组雏鸭24h开始减轻,在60h后出现最低值79.7g,84h后体重开始出现回升,7d后接近正常水平。雏鸭肌肉注射组和呼吸道感染组心脏、肝脏、肾脏重量指标较对照组显着增高。胸腺和法氏囊重量指标较对照组显着降低。活菌计数:肌肉注射组在感染后6h,除肾、脑、法氏囊,其余都可以检测到病原菌,肾和法氏囊检测到病原菌分别是在12h和24h。脑不能检测到病原菌。呼吸道感染6h后除肺检测到病原菌外,其余各器官没有检测到病原菌。12h后,除肾、脑、法氏囊,其余都可以检测到病原菌,说明此感染的大肠杆菌进入侵鸭雏鸭机体,是先突破肺的保护屏障,然后再对其他各器官进行感染。12h后,肌肉注射组,除脑和法氏囊没有检测到病原菌,其余个器官肝脏活菌数最多,达到8.34×104,依次是胸腺、肺、胰腺、脾、心、肾。呼吸道感染组除肾、脑、法氏囊无检测病原菌外,其余各器官胸腺最多3.94×104,依次是肺、肝、胰腺、心、肾。肌肉注射组和呼吸道感染组24h后,除脑外其余各器官都有病原菌,肌肉注射组肝中菌数最多,6.01×104,依次是肺、法氏囊、胸腺、肾、胰腺、心、脾。呼吸道感染组肝脏菌数最多,5.69×104,依次是胸腺、肺、脾、法氏囊、胰腺、心。说明大肠杆菌018最适靶器官是肝和肺,对以后的检测和分离病原菌,首选器官是肝和肺,36h~48h肌肉注射和呼吸道感染组病原菌各器官的数量与24h检测到的病原菌数量变化不大,都是肝脏中菌数最多分别是7.78×105,86.01×105。两组在60h后,除肝脏和肺脏,其余各器官都没有检测到目标均。肌肉注射组在0~6h是对数增长期,呼吸道感染时在6h~12h是对数增长期,肌肉注射组在12h~48h各器官菌数增长缓慢,呼吸道感染组在24h~48h各器官菌数增长缓慢,不同的注射方法动物机体的免疫应答时间不同,抑制了病原菌的快速增长。在解剖观察中,感染雏鸭大部分脏器12h可见充血,毛细血管扩张等轻微病理变化;24h后肝脏、脾脏、心脏、肺脏、肾脏先后出现不同程度肿充血,胸腺、法氏囊萎缩;48h后,心脏、肝脏表面附着一层白色纤维素性膜;耐过雏鸭各器官肿胀充血现象明显减轻,心脏、肝脏纤维素渗出明显减少。病理组织学变化的总体发展规律是:6h-24h,肌肉注射组的病程变化发展迅速,且病变较严重,而呼吸道感染组的则相对较缓,病变轻微;36h-60h,呼吸道组的病程变化发展变缓,而肌肉注射组的则有加快的趋势,且较呼吸道组严重;肌肉注射组于24h~72h达病变高峰;而呼吸道组36h-84h病变最为严重;肌肉组72h后无发病死亡鸭只,耐过雏鸭进入恢复期,病变明显减轻,呼吸道组84h后病变才逐渐减轻。表现为纤维素性心包炎、肝周炎、气囊炎、肺脏淤血,见浆液纤维素性渗出物;肾脏肾小球充血,肾小管肿胀上皮细胞变性坏死;胸腺肿胀充血,假嗜伊红白细胞浸润;法氏囊淋巴滤泡数量减少,网状巨噬细胞增生,粘膜上皮细胞变性;胰腺细胞肿胀颗粒变性,被膜增厚,浆液纤维素渗出。两种感染途径均可侵害雏鸭机体多种器官,引起雏鸭功能障碍致其发病死亡。肌肉注射组潜伏期为6h,死亡率高,为90%,对雏鸭机体各器官损伤较为严重;呼吸道感染潜伏期较长为12h,其死亡高峰期较呼吸道感染滞后,死亡率相对较低,为65%。
孙[10](2010)在《1型鸭疫里默氏杆菌OmpA蛋白间接ELISA方法的建立及应用》文中提出鸭疫里默氏杆菌(Riemerella anatipestifer)是里默氏杆菌属的代表种,原名鸭疫巴氏杆菌,又称鸭败血症、传染性浆膜炎、鸭疫败血症、新鸭病,鹅的该菌感染被称为鹅流感或渗出性败血症。该病是家鸭、鹅、火鸡和多种鸟类的一种常见的、接触性传染性疾病,呈急、慢性败血症,其基本特征是纤维素性心包炎、肝周炎、气囊炎、脓性肺炎、干酪型输卵管炎、和细菌性非化脓性脑膜炎等。自Riemer1904年最早在鹅群中分离此菌后,到目前为止,该病呈世界范围分布。在我国,郭玉璞等白1982年在北京首次分离出鸭疫里默氏杆菌以来,在全国许多省市相继均有此病发生的报道,给养鸭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鸭疫里默氏杆菌病的早期诊断是控制该病发生和蔓延的有效手段,因此该病的诊断成为了国内外兽医研究的焦点。世界动物卫生组织公布的陆生动物诊断试验和疫苗手册2004年第五版在马立克病毒检验中提到SPF鸭应排除的疾病的种类包括鸭疫里默氏杆菌病。鸭疫里默氏杆菌的外膜蛋白A是一种能够引起机体免疫反应的重要的蛋白。在病原菌侵入机体时,这类蛋白是重要的毒力因子和免疫原。ompA基因存在于所有的RA血清型参考株中,该基因具有较高的保守性,较小的变异并不能导致其表型的改变。OmpA蛋白是一种较强的抗原决定簇,并不存在RA血清型的差异。本试验扩增了1型鸭疫里默氏杆菌黑龙江地方分离株HLG1 ompA基因的核酸序列,利用DNA Star软件与GenBank公布的24个RA ompA基因序列对比,同源性为94.3%-100%,氨基酸序列同源性为94.3%-100%。本研究构建了重组表达质粒pHtb-ompA,测序表明目的基因序列正确。将该质粒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进行表达,经SDS-PAGE凝胶电泳分析,在1mM IPTG诱导条件下,目的蛋白获得表达,重组蛋白大小约为55KDa。通过DNAStrar软件及Western Blot分析目的蛋白的抗原性,均表现出与RA阳性血清具有良好的抗原性。利用Ni+柱在变性条件下对其进行纯化,获得了较高纯度的OmpA重组蛋白。本试验以纯化的OmpA蛋白为包被抗原进行间接ELISA条件的优化,确定最佳的抗原包被浓度为2.09μg/mL、血清稀释度为1:100、二抗稀释度为1:5000、封闭液为5%的脱脂乳。根据133份阴性血清的检测结果,确定了判断标准:当样品OD450值≥0.304时,判断为阳性,当样品OD450值<0.260时,判断为阴性,OD450值在二者之间为可疑需要复检,如仍小于0.304则判定为阴性;重组蛋白抗原不与大肠杆菌、多杀性巴氏杆菌、网状内皮增生病毒、鸭肠炎病毒、鸭肝炎病毒,以及H5N1流感病毒等阳性鸭血清无交义反应,但能对RA阳性血清有效阻断,表明其具有良好的特异性;重组抗原能与1:25600倍稀释的阳性血清反应表明其具有良好的敏感性;与菌体破碎上清蛋白为抗原的间接ELISA方法进行比对,两者的符合率为91.3%。批内、批间重复试验的变异系数均小于15%,表明其具有良好的重复性。应用该诊断方法检测黑龙江地区鸭血清样品,阴性率为80.2%;SPF鸭血清进行鸭疫里默氏杆菌抗体检测,结果显示2周龄SPF鸭血清抗体均为阴性。本研究成功表达了鸭疫里默氏杆菌外膜蛋白A,应用DNAStar软件及Western Blot方法对该蛋白进行了抗原性分析,并以此建立了特异、敏感、重复性好的间接ELISA方法。为RA流行病学调查和SPF鸭的净化检测提供了一种简单、快速血清学诊断方法。
二、鸭疫里默氏杆菌病发病机理的研究Ⅰ.人工感染雏鸭部分血液指标的动态变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鸭疫里默氏杆菌病发病机理的研究Ⅰ.人工感染雏鸭部分血液指标的动态变化(论文提纲范文)
(1)氟苯尼考在鸭疫里默氏杆菌感染鸭的药效学和药动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氟苯尼考的研究进展 |
1.1 氟苯尼考的化学性质 |
1.2 氟苯尼考的抗菌作用 |
1.3 氟苯尼考的耐药性特征 |
1.4 氟苯尼考的药动学特征 |
2 鸭疫里默氏杆菌的研究进展 |
2.1 形态及特点 |
2.2 流行病学及发病特点 |
2.3 鸭疫里默氏杆菌耐药趋势 |
2.4 防治措施 |
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二章 氟苯尼考对鸭疫里默氏杆菌的体外药效学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菌种 |
1.2 药品与试剂 |
1.3 仪器与设备 |
1.4 氟苯尼考药液的配制 |
1.5 菌液准备 |
1.6 微量稀释法测定最低抑菌浓度(MIC) |
1.7 以鸭血清为基质的微量稀释法测定MIC |
1.8 最低杀菌浓度(MBC)的测定 |
1.9 防突变浓度(MPC)的测定 |
1.10 静态杀菌曲线的研究 |
2 结果 |
2.1 MIC、MBC、MPC的测定 |
2.2 静态杀菌曲线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三章 鸭疫里默氏杆菌感染麻鸭模型的建立 |
1 材料与方法 |
1.1 实验动物与菌种 |
1.2 药品与试剂 |
1.3 仪器与设备 |
1.4 试验分组与攻毒 |
1.5 组织中细菌分离鉴定与载菌量测定 |
2 结果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四章 氟苯尼考在鸭疫里默氏杆菌感染鸭的药动学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药品与试剂 |
1.2 仪器与设备 |
1.3 试剂配制 |
1.4 试验动物 |
1.5 给药和采样 |
1.6 血清样品检测 |
1.7 数据的处理与分析 |
2 结果 |
2.1 HPLC检测方法确证 |
2.2 氟苯尼考在鸭疫里默氏杆菌感染鸭体内的药动学 |
3 讨论 |
3.1 样品前处理方法的选择 |
3.2 色谱检测方法优化 |
3.3 药物动力学特征 |
4 小结 |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鸭补体系统的发育性变化及RA感染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补体系统概述 |
1.1.1 补体系统成分的分类 |
1.1.2 补体系统的激活 |
1.1.3 补体激活的生物学效应 |
1.2 补体C3d及其受体CR2的分子特征和功能 |
1.2.1 分子特征 |
1.2.2 C3d、CR2结合的功能 |
1.3 鸭疫里默氏菌致病机制 |
1.3.1 侵袭力 |
1.3.2 毒素 |
1.4 病原感染对补体系统的影响 |
第2章 引言 |
第3章 鸭补系统的发育性变化及RA感染的影响 |
3.1 材料 |
3.1.1 菌种 |
3.1.2 试验动物 |
3.1.3 主要试剂及耗材 |
3.1.4 主要仪器 |
3.2 试验方法 |
3.2.1 雏鸭感染模型的建立 |
3.2.3 血清补体活性的测定 |
3.2.4 鸭C3d、CR2基因片段的克隆 |
3.2.5 荧光定量PCR |
3.2.6 C3d和sCR2蛋白含量测定 |
3.3 结果 |
3.3.1 鸭疫里默氏菌感染雏鸭 |
3.3.2 麻鸭血清总补体溶血活性 |
3.3.3 麻鸭血清旁路途径溶血活性 |
3.3.4 麻鸭C3d、CR2基因部分核苷酸序列分析 |
3.3.5 荧光定量PCR引物特异性 |
3.3.6 荧光定量PCR的标准曲线 |
3.3.7 麻鸭C3d mRNA的表达 |
3.3.8 麻鸭CR2 mRNA的表达 |
3.3.9 血清中C3d蛋白含量 |
3.3.10 sCR2的蛋白含量 |
3.4 讨论 |
第4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Ⅰ:英文缩略词表 |
附录Ⅱ:主要溶液及试剂的配制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
(3)山东潍坊地区鸭疫里默氏杆菌的分离鉴定及耐药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符号说明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文献综述 |
1 鸭疫里默氏杆菌病流行历史 |
2 病原学 |
2.1 分类和命名 |
2.2 形态结构 |
2.3 培养特性 |
2.4 理化特性 |
2.5 血清型 |
3 分子生物学研究 |
4 流行病学 |
5 临床症状与病理变化 |
6 诊断 |
6.1 病原菌的分离与鉴定 |
6.2 实验室诊断 |
6.2.1 血清学诊断 |
6.2.2 聚合酶链式反应(PCR) |
7 耐药性研究 |
8 防治 |
8.1 药物防治 |
8.2 疫苗免疫 |
8.2.1 灭活菌苗 |
8.2.2 弱毒活菌苗 |
8.2.3 亚单位苗 |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 材料和方法 |
1.1 材料 |
1.1.1 主要试剂 |
1.1.2 培养基和药敏纸片 |
1.1.3 试验所需配制溶液 |
1.1.4 部分主要仪器 |
1.1.5 病料采集 |
1.2 方法 |
1.2.1 RA 的分离培养 |
1.2.2 生化鉴定 |
1.2.3 血清学实验 |
1.2.4 PCR 鉴定 |
1.2.5 RA 的药物敏感性试验 |
1.2.6 RA 动物回归致病性试验 |
1.2.7 病理组织学切片观察 |
2 结果 |
2.1 细菌分离培养及形态观察结果 |
2.2 生化试验结果 |
2.3 血清学试验结果 |
2.4 PCR 鉴定结果 |
2.5 药敏试验结果 |
2.6 动物攻毒试验结果 |
2.7 病理组织学观察 |
3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鸭疫里默氏菌感染耐过鸭血清免疫生物学活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文献综述 |
一 鸭传染性浆膜炎研究进展 |
二 微量凝集试验(MAT) |
展望 |
第2章 引言 |
第3章 AF和CZ株16S rDNA和camp基因序列检测 |
3.1 材料 |
3.2 方法 |
3.3 结果 |
3.4 讨论 |
第4章 微量凝集试验检测免疫与感染鸭血清抗体效价 |
4.1 材料 |
4.2 方法 |
4.3 结果 |
4.4 讨论 |
第5章 AF株感染耐过鸭血清被动免疫保护试验 |
5.1 材料 |
5.2 方法 |
5.3 结果 |
5.4 讨论 |
第6章 AF吸附AF株RA感染耐过鸭血清抗体后的被动保护试验 |
6.1 材料 |
6.2 方法 |
6.3 结果 |
6.4 讨论 |
第7章 AF株RA感染耐过鸭血清体外生物活性试验 |
7.1 材料 |
7.2 方法 |
7.3 结果 |
7.4 讨论 |
第8章 GADAG试验过程中AF株RA形态观察 |
8.1 材料 |
8.2 方法 |
8.3 结果 |
8.4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发表论文 |
(5)山东省部分地区鸭疫里默氏杆菌的分离鉴定及其与鸭圆环病毒共感染的检测(论文提纲范文)
符号说明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鸭疫里默氏杆菌研究进展 |
1.1.1 鸭疫里默氏杆菌病流行历史 |
1.1.2 病原 |
1.1.3 流行病学 |
1.1.4 临床症状 |
1.1.5 病理变化 |
1.1.6 免疫原性 |
1.1.7 诊断 |
1.1.8 防治 |
1.1.9 细菌耐药性 |
1.2 鸭圆环病毒研究进展 |
1.2.1 鸭圆环病毒的发现 |
1.2.2 鸭圆环病毒的危害 |
1.2.3 鸭圆环病毒的基因组 |
1.2.4 鸭圆环病毒的诊断 |
2 材料与方法 |
2.1 材料 |
2.1.1 病料采集 |
2.1.2 主要试剂、培养基及仪器 |
2.1.3 实验动物 |
2.2 方法 |
2.2.1 细菌的分离培养 |
2.2.2 细菌的鉴定 |
2.2.3 血清型的鉴定 |
2.2.4 分子生物学鉴定 |
2.2.5 动物回归试验 |
2.2.6 细菌的培养、计数 |
2.2.7 药敏试验 |
2.2.8 组织DNA的提取 |
2.2.9 DuCV引物的涉及与合成 |
2.2.10 PCR反应条件 |
2.2.11 电泳检测 |
2.2.12 PCR产物的回收与定量 |
2.2.13 DNA的连接反应 |
2.2.14 TG1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的制备 |
2.2.15 连接产物的转化 |
2.2.16 质粒DNA的提取 |
2.2.17 重组质粒DNA的酶切鉴定 |
2.2.18 阳性克隆序列测定 |
3 结果与分析 |
3.1 细菌的培养特性 |
3.2 细菌的鉴定 |
3.2.1 染色镜检 |
3.2.2 生化试验 |
3.3 血清学鉴定 |
3.4 分子生物学鉴定 |
3.5 动物回归试验 |
3.6 细菌的培养与计数 |
3.7 药敏试验结果 |
3.8 DuCV检测结果 |
3.9 DuCV的序列分析 |
3.10 DuCV的阳性率及分析 |
4 讨论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鸭疫里默氏杆菌人工感染雏鸭病理模型的建立及动态病理学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人工感染动物模型建立 |
1.3 人工感染雏鸭动态病理学变化 |
2 结果 |
2.1 人工感染动物模型的建立 |
2.2 人工感染雏鸭动态病理学变化 |
2.2.1 动态解剖病理变化 |
2.2.2 动态病理组织学变化 |
3 讨论 |
3.1 人工感染动物模型建立 |
3.2 人工感染雏鸭动态病理变化规律 |
3.2.1 各组织器官最早出现病理变化的时间及顺序 |
3.2.2 纤维素性心包炎、纤维素性肝周炎出现的时间及顺序 |
3.2.3 各器官的动态病理组织学变化进程 |
3.2.4 消化道、呼吸道感染途径的动态病理变化时间比较 |
3.2.5 感染鸭免疫力的动态变化 |
(7)鸭感染鸭疫里氏杆菌肝脏基因差异表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鸭疫里氏杆菌病的研究进展 |
1.1 病原学研究进展 |
1.1.1 RA的分类与形态结构 |
1.1.2 RA的生长及生化特征 |
1.1.3 RA的血清型 |
1.1.4 RA的分子生物学研究概况 |
1.2 临床病理学 |
1.2.1 临床剖检症状 |
1.2.2 组织病理学 |
1.3 实验室诊断研究进展 |
1.3.1 细菌的分离与鉴定 |
1.3.2 凝集试验与琼脂凝胶免疫扩散试验 |
1.3.3 荧光抗体法 |
1.3.4 间接ELISA检测 |
1.3.5 PCR检测 |
1.3.6 间接血凝试验 |
1.3.7 间接免疫酶组织化学法 |
1.4 预防与治疗 |
1.4.1 药物防治 |
1.4.2 疫苗防治 |
2 差异表达基因克隆研究进展 |
2.1 差异表达基因克隆现状 |
2.2 抑制行消减杂交技术的原理与方法 |
2.3 抑制行消减杂交技术的优点 |
第二章 鸭感染鸭疫里氏杆菌肝脏差异基因的筛选与鉴定 |
1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2 试验材料 |
2.1 主要仪器 |
2.2 主要试剂 |
2.3 主要溶液的配制 |
2.3.1 抗生素类 |
2.3.2 细菌培养基 |
2.3.3 质粒抽提相关溶液 |
2.4 感染菌株与试验动物 |
2.5 引物 |
3 试验方法 |
3.1 试验鸭人工感染RA与病料的采集 |
3.2 组织总RNA的提取 |
3.3 mRNA的分离 |
3.4 差减cDNA文库的构建 |
3.4.1 Driver和Tester cDNA的制备 |
3.4.2 差减杂交 |
3.4.3 PCR扩增 |
3.4.4 Tester cDNA的接头连接效率的检测 |
3.4.5 差减文库的差减效率的检测 |
3.4.6 差减cDNA质粒文库的构建 |
3.5 差减cDNA克隆的筛选 |
3.5.1 PCR筛选 |
3.5.2 斑点杂交筛选 |
3.5.3 阳性克隆cDNA片段测序及序列分析 |
3.5.4 Real-time RT-PCR检验差异表达基因 |
4 结果与分析 |
4.1 鸭肝脏总RNA提取 |
4.2 鸭肝脏mRNA的分离 |
4.3 Driver cDNA和Tester cDNA的制备 |
4.4 差减cDNA文库接头效率检测 |
4.5 鸭感染RA肝脏差异表达基因差减cDNA文库的构建 |
4.6 差减cDNA文库的差减效率检测 |
4.7 差减cDNA克隆的筛选 |
4.7.1 PCR筛选 |
4.7.2 斑点杂交筛选 |
4.7.3 阳性克隆cDNA片段测序及序列分析 |
4.7.4 通过Real-time PCR对鸭感染RA肝脏差异表达基因的验证 |
5 讨论 |
5.1 急性期反应 |
5.2 炎症和免疫反应 |
5.3 损伤修复 |
6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鸭疫里默氏杆菌的分离鉴定及对雏鸭致病性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病原学 |
1.1 细菌形态与培养方式 |
1.2 细菌血清分型 |
1.3 生化特性 |
1.4 药物敏感性 |
2 流行病学 |
3 检测与鉴定方法 |
3.1 细菌学鉴定 |
3.2 血清学鉴定 |
3.3 PCR鉴定 |
3.4 ELISA检测 |
3.5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 |
3.6 DNA指纹图谱技术的应用 |
4 鸭疫里默氏杆菌外膜蛋白的研究 |
5 临床症状与病理变化 |
5.1 感染鸭临床症状表现 |
5.2 感染鸭剖检病理变化 |
5.3 光镜下组织病理变化 |
5.4 电镜下组织病理变化 |
6 鸭疫里默氏杆菌致病机制研究 |
7 细菌毒素导致血管损伤与通透性增加机制 |
8 5-羟色胺的功能及作用机制 |
9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鸭疫里默氏杆菌HP株的分离鉴定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1.1 病料及试验动物 |
1.1.2 标准阳性血清 |
1.1.3 主要试剂 |
1.3.4 主要仪器设备 |
1.2 主要溶液及其配制 |
1.3 方法 |
1.3.1 鸭疫里默氏杆菌的分离 |
1.3.2 细菌学检查及选择性培养 |
1.3.3 生化试验 |
1.3.4 血清学试验 |
1.3.5 细菌DNA的提取 |
1.3.6 细菌16S rRNA的PCR鉴定 |
1.3.7 菌种保存 |
1.3.8 动物回归试验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细菌学检查结果 |
2.2 生化试验结果 |
2.3 血清学检查结果 |
2.4 细菌16S rRNA PCR鉴定结果 |
2.5 序列同源性分析 |
2.6 动物回归试验 |
3 讨论 |
4 结论 |
第三章 鸭疫里默氏杆菌感染雏鸭的动态病理变化观察与比较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1.1 试验菌株与动物 |
1.1.2 主要试验试剂 |
1.1.3 主要仪器设备 |
1.2 主要溶液及其配制 |
1.3 方法 |
1.3.1 菌株的复苏与增殖 |
1.3.2 RA-HP株半数致死量(LD_(50))测定 |
1.3.3 动物疾病模型的复制 |
1.3.4 鸭疫里默氏杆菌感染雏鸭临床症状变化观察与比较 |
1.3.5 鸭疫里默氏杆菌感染雏鸭剖检变化观察与比较 |
1.3.6 鸭疫里默氏杆菌感染雏鸭组织学病理变化观察与比较 |
1.3.7 鸭疫里默氏杆菌感染雏鸭超微结构病理变化观察与比较 |
1.3.8 感染鸭免疫器官中5-羟色胺免疫阳性细胞分布观察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半数致死量(LD_(50))测定结果 |
2.2 动物模型的构建 |
2.3 不同菌株人工感染雏鸭的临床症状变化比较 |
2.4 不同菌株人工感染雏鸭剖检动态变化比较 |
2.5 人工感染雏鸭光镜下组织学动态病理变化 |
2.6 电镜下心脏、肝脏、肺脏超微结构病理变化 |
2.7 感染鸭免疫组织器官内5-羟色胺的分布 |
3 讨论 |
4 结论 |
图版说明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大肠杆菌在不同途径人工感染雏鸭体内的动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大肠杆菌病概述 |
1.1.1 病原学 |
1.1.2 血清型 |
1.1.3 病原培养特性与生化特性 |
1.1.4 流行病学 |
1.2 禽病动态病理学研究概况 |
1.3 大肠杆菌病的防治 |
1.4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1.1 试验菌株 |
2.1.2 试验动物 |
2.1.3 主要试剂 |
2.1.4 其它试验材料 |
2.2 试验仪器 |
2.3 试验方法 |
2.3.1 动物分组 |
2.3.2 菌种复壮 |
2.3.3 PCR检测 |
2.3.3.1 引物设计 |
2.3.3.2 模版制作 |
2.3.3.3 PCR反应条件 |
2.3.3.4 PCR电泳 |
2.3.4 菌液制备 |
2.3.5 雏鸭攻毒量 |
2.4 各系统组织、器官病理形态学观察 |
2.4.1 临床观察 |
2.4.2 剖检观察 |
2.4.3 病理组织学观察 |
2.5 雏鸭平均体重的测定 |
2.5.1 雏鸭各器官的脏器指数测定 |
2.6 雏鸭外周血淋巴细胞增殖试验(MTT比色法) |
2.7 人工感染雏鸭体内细菌动态繁殖试验 |
3 结果 |
3.1 PCR结果见图 |
3.2 雏鸭攻毒量 |
3.3 鸭大肠杆菌不同途径人工感染雏鸭后的临床症状 |
3.4 剖检变化 |
3.5 鸭大肠杆菌不同途径人工感染雏鸭后各器官的组织病理学变化 |
3.5.1 心脏动态病理 |
3.5.2 肝脏动态病理 |
3.5.3 脾脏动态病理 |
3.5.4 肺脏动态病理 |
3.5.5 肾脏动态病理 |
3.5.6 脑动态病理 |
3.5.7 胸腺动态病理 |
3.5.8 胰腺动态病理 |
3.5.9 法氏囊动态病理 |
3.6 雏鸭平均体重的测定 |
3.7 雏鸭外周血淋巴细胞增殖试验 |
3.8 人工感染雏鸭体内细菌动态繁殖试验 |
4 讨论 |
4.1 感染途径与大肠杆菌致病力 |
4.2 感染雏鸭活菌繁殖的动态变化 |
4.2.1 关于雏鸭最早的发病时间 |
4.2.2 关于各器官最早检出活菌的时间 |
4.2.3 关于在肝脏中活菌检测出时间 |
4.3 感染雏鸭动态病理变化 |
4.3.1 临床-病理组织学发展规律与鸭疫大肠杆菌在体内动态繁殖的探讨 |
4.3.2 关于各器官病理损伤与致病性的关系 |
4.3.2.1 各主要器官 |
4.3.2.2 关于免疫器官 |
4.3.3 大肠杆菌感染雏鸭肝脏的组织病理变化的动态观察 |
4.4 关于雏鸭重量的动态变化 |
4.5 关于雏鸭外周血淋巴细胞的动态变化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1型鸭疫里默氏杆菌OmpA蛋白间接ELISA方法的建立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鸭疫里默氏杆菌病病原学概况 |
1.2 鸭疫里默氏杆菌流行病学 |
1.3 临床症状及病理变化 |
1.4 外膜蛋白研究进展 |
1.5 鸭疫里默氏杆菌致病因子与毒力基因 |
1.6 鸭疫里默氏杆菌诊断技术 |
1.7 鸭疫里默氏杆菌的防治 |
1.8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材料 |
2.2 方法 |
第三章 结果 |
3.1 血清制备 |
3.2 目的基因PCR扩增结果 |
3.3 基因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
3.4 重组抗原的制备 |
3.5 间接ELISA方法反应条件优化 |
3.6 特异性试验结果 |
3.7 重复性试验结果 |
3.8 保存期试验 |
3.9 敏感性试验结果 |
3.10 符合性试验结果 |
3.11 临床应用结果 |
第四章 讨论 |
4.1 目的基因的选择 |
4.2 重组OMPA蛋白的制备 |
4.3 重组OMPA蛋白抗体间接ELISA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分析 |
第五章 总结 |
致谢 |
作者简历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四、鸭疫里默氏杆菌病发病机理的研究Ⅰ.人工感染雏鸭部分血液指标的动态变化(论文参考文献)
- [1]氟苯尼考在鸭疫里默氏杆菌感染鸭的药效学和药动学研究[D]. 郭方超. 扬州大学, 2019(06)
- [2]鸭补体系统的发育性变化及RA感染的影响[D]. 王秀祯. 西南大学, 2016(02)
- [3]山东潍坊地区鸭疫里默氏杆菌的分离鉴定及耐药性分析[D]. 杨瑞锋. 山东农业大学, 2012(02)
- [4]鸭疫里默氏菌感染耐过鸭血清免疫生物学活性研究[D]. 崔兆连. 西南大学, 2012(07)
- [5]山东省部分地区鸭疫里默氏杆菌的分离鉴定及其与鸭圆环病毒共感染的检测[D]. 李兆华. 山东农业大学, 2011(07)
- [6]鸭疫里默氏杆菌人工感染雏鸭病理模型的建立及动态病理学观察[J]. 蒋文灿,安婷,刘巍申,刘爽,徐巨,贺宝峰. 中国兽医学报, 2011(07)
- [7]鸭感染鸭疫里氏杆菌肝脏基因差异表达研究[D]. 陈志虎. 华中农业大学, 2011(05)
- [8]鸭疫里默氏杆菌的分离鉴定及对雏鸭致病性观察[D]. 张红. 华中农业大学, 2010(04)
- [9]大肠杆菌在不同途径人工感染雏鸭体内的动态研究[D]. 贺宝峰. 四川农业大学, 2010(04)
- [10]1型鸭疫里默氏杆菌OmpA蛋白间接ELISA方法的建立及应用[D]. 孙.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20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