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格斯与第二国际的建立

恩格斯与第二国际的建立

一、恩格斯与第二国际的创立(论文文献综述)

王冰倩[1](2017)在《论恩格斯对第二国际的历史贡献》文中研究说明恩格斯作为第二国际的领导人,将晚年的主要精力都致力于创建和巩固第二国际,是当时无产阶级革命的思想导师和精神领袖,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做出了巨大的贡献。长期以来,学界中对恩格斯在第二国际发挥的作用较少涉及,本文希望能通过阅读和分析相关文献资料,参照基本历史史实和依据时间脉络,对恩格斯在第二国际中的历史贡献做较为全面的分析。19世纪80年代后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进入新阶段,经济上步入了从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过渡的时期;政治上代议制民主政治制度趋于完善,公民普选权扩大。而国际工人运动渡过了巴黎公社失败导致的低谷期又重新燃起热潮。在这样的新形势下,为了使工人运动联合起来,恩格斯和各国社会主义者代表们,与法国可能派为争夺国际工人运动的领导权展开斗争,最终成功并创建了第二国际。处在资本主义“和平”发展的历史时期的第二国际,从创建之初就面临着非马克思主义流派对其思想和组织上的破坏。恩格斯晚年为了巩固第二国际的地位和作用,在思想上积极撰写着作宣传马克思主义理论同时与无政府主义等非马克思主义思想流派进行斗争;在组织上协助各国建设群众性工人阶级政党并积极加强各国社会主义者之间的联系以巩固第二国际的组织统一。而恩格斯逝世后,第二国际由于缺乏绝对的精神领袖,出现了从思想到组织分裂的巨大转变。思想上分裂为了左中右三派,即以卢森堡为代表的坚定扞卫马克思主义的左派、以考茨基为代表的中立派和以伯恩斯坦为代表的全面“修正”马克思主义的右派;组织上是由于思想的分裂以及第二国际创建之初就没有设立组织领导机构的多种原因导致最终割裂为了共产国际和社会党国际。这也从反面印证了恩格斯对于第二国际的影响和贡献。研究恩格斯晚年对第二国际所作出的贡献,是从横向和纵向两个角度分析的。横向就是恩格斯晚年在思想及组织上所作的贡献;纵向就是依据时间线索,从第二国际成立初、发展过程,直到最后分裂的脉络来分析恩格斯晚年作出的贡献。通过系统地梳理恩格斯对第二国际作出的贡献,不仅可以使我们更好地学习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坚定马克思主义政治思想,系统地掌握恩格斯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的作用,对于科学地分析当代国际共运的理论实践有着重要的价值,还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认识到马克思主义理论对当今中国发展的历史作用和现实意义,并将核心意识重要思想深入学习和贯彻下去。

何萍[2](2016)在《当代第二国际马克思主义研究的思想史语境及其建构》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自20世纪30年代开始,人们对第二国际马克思主义的研究主要是在两种语境下展开的:一种是意识形态的语境;一种是思想史的语境。自20世纪50年代开始,中国学术界在研究第二国际马克思主义方面经历了从强意识形态语境到弱意识形态语境的转化,目前正处在突破意识形态语境、建构思想史语境的阶段。就目前的研究而言,建构研究第二国际的思想史语境必须开展两个方面的工作:一个是在认识论的层面上分析第二国际的理论论争,建构研究第二国际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主义的方法论原则,揭示第二国际马克思主义的西欧特色和时代特征,从中发现马克思主义在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发生转变的内在机制;一个是在学术思想创造的层面上思考第二国际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结构和在政治经济学和唯物史观方面的理论贡献,建构研究第二国际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新视角。这两个方面的工作证明:建构研究第二国际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史语境,不仅使我们能够对第二国际的马克思主义进行思想史的研究,而且使我们能够破解20世纪马克思主义思想史研究中长期未能解决的东西方马克思主义之争的难题。正是后一方面,展示了在思想史的层面上研究第二国际马克思主义的深广意义。

刘菲菲[3](2016)在《论马克思恩格斯对经济决定论的批判》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旨在研究马克思恩格斯对经济决定论的批判,尝试厘清唯物史观与经济决定论之间的关系,力求为唯物史观正名。第二国际理论家将唯物史观解读为经济决定论,这引起了晚年马克思恩格斯的强烈不满。既然唯物史观不同于经济决定论,那么,问题的关键则是马克思恩格斯究竟怎样批判经济决定论。要解决这一问题,首先要对经济决定论的自身谱系进行分析。即,通过对经济决定论的社会历史情境与理论语境的还原式分析,梳理第二国际理论家所表现的不同程度的经济决定论倾向,揭示经济决定论的含义及其实质。这既是对“什么是经济决定论”的回答,同时也构成了马克思恩格斯批判经济决定论的原由。马克思虽未有专门的论着来批判经济决定论,但是,马克思对经济决定论的批判是蕴含在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到《资本论》及其手稿中的政治经济学批判的一条隐性线索。这一批判的具体过程为: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通过对国民经济学的批判,阐明了社会、历史与人等要素相统一的观点,使得唯物史观的解释体系得以可能;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通过对资本主义私有制的现实批判,展现了古典政治经济学、经济决定论与唯物史观的根本不同;在《资本论》及其手稿中通过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总体性批判,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制度的病态机制,打破了古典政治经济学家的实证主义幻象。如果说马克思对经济决定论的批判是蕴含在政治经济学批判中的一条隐性线索的话,那么,恩格斯晚年通信中对经济决定论的批判则无疑是一种显性话语的呈现。在马克思逝世之后,资本主义在世界范围内发生了许多重要转变,资产阶级理论家与第二国际理论家由此对唯物史观提出种种质疑与批判。面对现实的考验与理论挑战,恩格斯晚年以与社会主义者通信的方式纠正了人们对唯物史观的种种误解。他重申了唯物史观的方法论意义,阐发了唯物史观的历史辩证法思想,通过对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意识形态的相对独立性、社会历史合力论的辩证阐释展示了唯物史观的丰富内涵,给经济决定论对唯物史观的诘难予以了严厉的回击。通过对古典政治经济学与经济决定论、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之间关系的理论分析发现,唯物史观与经济决定论虽然“同根于”(或继承)古典政治经济学,但唯物史观又与其具有根本性的差异,最终澄清经济决定论对唯物史观的误解、误读,揭示唯物史观对经济决定论的超越。

乔丹丹[4](2018)在《恩格斯晚年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尽管马克思、恩格斯并没有明确提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命题,但是他们在理论和实践探索中,却蕴含着丰富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理论方法和实践经验。尤其是恩格斯,作为马克思最为亲密的战友,他用自己毕生的精力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研究和宣传工作,为无产阶级的革命实践提供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特别在1883年马克思逝世之后,恩格斯独自承担起国际无产阶级运动导师的职责,他一方面随着客观需要的变化,不断完善、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的相关内容;一方面积极指导欧美各国无产阶级运动的开展,他悉心培养各国的社会主义活动家,不断促成无产阶级政党以及政党同盟的建立,倾尽自己的一切推动马克思主义在无产阶级及其政党中的大众化宣传和普及。研究恩格斯晚年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相关内容,其意义在于以下三个方面:第一,本文研究的时间段主要集中在1883年马克思逝世之后到1895年恩格斯逝世之前,主要针对恩格斯晚年长达12年之久的理论活动做系统性梳理,把散见在恩格斯晚年着作中的重要思想、观点进行集中、分析和考察,试图通过宏观研究与微观分析相结合的方式,找到他晚年思想的发展脉络和逻辑联系,进一步深化对恩格斯晚年思想的研究。第二,以“断代史研究”与“主题研究”相结合的方式,完整而生动地刻画出恩格斯作为革命家与思想家的历史形象,全景式呈现恩格斯晚年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史进程,系统研究恩格斯晚年在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创新、传播与实践过程中的具体方略,进一步拓宽目前学界关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研究视域,深化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研究层次。第三,深度探究恩格斯晚年对待科学社会主义、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科学辨析马克思与恩格斯的思想关系,准确评估恩格斯晚年思想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的客观地位,科学概括恩格斯晚年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对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历史贡献。本研究客观面对国内外学者对恩格斯晚年思想所作的分析与评判,既不迷信权威,也不固步自封,按照“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这一逻辑线索完整呈现恩格斯晚年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史进程;以文献材料为依据,以历史事实为准绳,从理论创新、理论传播和理论实践三个维度出发,详细阐述恩格斯晚年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方式方法、重要贡献和基本经验,科学揭示恩格斯晚年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内在运行机制。依据这一思路,本研究探讨的问题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其一,主要对恩格斯晚年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的基本理论进行阐述,科学界定“恩格斯晚年”的概念,认真辨析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科学内涵,理性思考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的基本视角,对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的主要内容和基本逻辑进行系统概括,为后续的研究提供前提性论证和理论铺垫。其二,围绕恩格斯晚年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科学依据(包括理论依据和现实依据)展开研究,紧密结合当时的革命形势,说明恩格斯晚年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必然性和可能性。从“理论着作”这条线索出发对恩格斯晚年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理论活动进行系统梳理。本研究采取以时间为经、以着作为纬、经纬结合的形式,详细阐析恩格斯晚年重要着作之间的内在逻辑及其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中的重要作用,科学概括恩格斯晚年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理论态度。其三,深入研究恩格斯晚年的政治传播理念,理性分析晚年恩格斯有效推进马克思主义通俗化、普及化和大众化的实现机制:以报刊和书籍等多种媒体为根本点,构建政治理论的传播渠道;以与社会各阶层人士书信交流为立足点,打造政治互动的良性平台;以文学评论与艺术鉴赏为切入点,延展政治宣传的效用空间;以敢于同各种错误思想交锋为着力点,创新政治信仰的塑造方略;以通俗易懂的语言为支撑点,完善政治理想的认同路径。其四,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的视野出发,科学评估恩格斯晚年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中的历史定位。客观分析恩格斯晚年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理论贡献:界定阐释——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界定和原理阐释;系统完善——整理和编辑《资本论》第二、三卷;丰富深化——对唯物主义历史观的新贡献;创新发展——对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进行重新定位和思考。理性分析恩格斯晚年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践贡献:策略调整——丰富与发展无产阶级政党的革命策略;人才培养——关怀培育年轻一代革命家;政党建设——帮助与指导各国社会主义政党进行革命工作;国际联合——积极促成第二国际的建立。其五,科学总结恩格斯晚年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经验:发挥无产阶级政党的引领作用,是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保证;坚持理论的批判与自我批判,是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必要前提;构建“三位一体”传播模式,是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根本路径;关照人民群众“多层次”需要,是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立场。其六,系统阐述恩格斯晚年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现实启示:主体多元发展,保障新时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内容勇于创新,引领新时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形式灵活多样,推进新时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受众精确传播,深化新时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语言通俗生动,促进新时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希望以本研究的研究成果为契机,进一步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理论发展和实践操作。

陈爱萍[5](2010)在《第二国际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作为马克思恩格斯之后的第一代马克思主义者,第二国际理论家在特殊的历史时期对马克思主义的阐释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史上不容忽视的一个重要阶段。第二国际主流理论家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阐释是在一个相当复杂的环境中进行的。这一时期不仅是资本主义的“和平”发展时期,也是马克思主义面临危机论、经济决定论和新康德主义等各种理论挑战的时期。在此背景下,各理论家在恩格斯晚年工作的基础上,均试图从实践和理论两个层面探讨马克思主义的出路问题,从而形成了他们在新时期重构马克思主义的三种不同向度。以伯恩施坦为代表的右派认为当时的社会情况与马克思主义学说产生时相比已经发生了很本的变化,因此主张在无产阶级革命的实践问题上放弃暴力革命的方式走社会改良的道路,在理论上用康德的伦理学“补充”马克思主义。以卢森堡为代表的左派则认为,当时的社会性质与马克思在世时相比没有发生实质的变化。因此无论是在实践上还是在理论上,都应该坚持马克思主义学说的基本观点,而无需做任何调整。以考茨基为代表的中派采取了一种折中的立场。在无产阶级革命的实践策略上,他们实质上采取了与右派相同的取向;在理论上则与左派一样,主张应该继续坚持马克思主义学说的基本原则。在重构马克思主义的同时,第二国际主流理论家也重新阐释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大致说来,在当时主要形成了阐释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三种方式。以考茨基、梅林等为代表的历史唯物主义阐释方式主张马克思主义就是作为纯粹方法而存在的历史唯物主义;伯恩施坦和奥地利马克思主义者以康德哲学来阐释马克思主义;普列汉诺夫则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辩证唯物主义,将它运用于历史领域就形成了历史唯物主义。在从总体上阐释马克思主义的同时,第二国际主流理论家也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自然观念和社会历史观念做出了自己的理解。考茨基认为社会只是自然界中的一个特殊事例,因此在解释自然时他注重寻求自然与社会之间的相似性;在普列汉诺夫那里,自然环境的性质决定着社会环境的性质;在区分自然的环境和人为的环境的基础上,拉法格主张人为的环境消灭着自然环境所造成的多样性;梅林则坚持认为进入生产中的自然才是与人有关的自然。在社会历史问题上,诸理论家们依据马克思的经典论述,分别表达了关于物质因素与精神因素之间关系的不同看法。考茨基认为,意志是经济生活的出发点和动力;以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为核心,梅林着重阐释了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普列汉诺夫将社会心理引入社会历史的研究领域,提出了关于社会结构的“五层次论”。对于第二国际主流理论家对马克思主义的重构和阐释过程中存在的理论缺陷,第二国际内部的理论家、早期西方马克思主义者以及列宁都做出了不同反应。拉布里奥拉对马克思主义的实践哲学阐释方式和卢森堡对马克思辩证法的阐释与创新是他们从内部对第二国际马克思主义的超越。以卢卡奇为代表的早期西方马克思主义者极力地批判了第二国际的庸俗马克思主义,提出重新阐释马克思哲学以恢复其革命本质。列宁在其思想发展的较后期也批判了第二国际马克思主义哲学,并试图通过重新探讨国家与革命的关系,以恢复马克思学说的本真精神。通过论述,本文认为第二国际主流理论家在特殊的历史时期为坚持和扞卫马克思主义做出了重大贡献,但他们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解却存在不可忽视的理论缺陷。早期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对第二国际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批判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然而,他们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黑格尔主义阐释传统同样束缚了马克思哲学的发展。列宁的批判既克服了第二国际理论家对马克思哲学的庸俗化理解,同时也避免了滑向黑格尔主义的解释传统。

郝俊霞[6](2019)在《列宁文化领导权理论及其当代价值》文中认为文化领导权作为政党领导权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备受关注。马克思恩格斯虽然没有明确使用文化领导权概念,但他们关于文化的论述无疑蕴含着深刻的文化领导权思想。列宁作为无产阶级革命导师和理论家,把马克思主义与本国国情结合,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化领导权思想,并将这一思想推进到新阶段,形成了文化领导权理论。本文利用文献研究法,系统梳理列宁生前的着作、书信和文稿等历史文献,运用历史与逻辑统一方法,勾画出列宁文化领导权理论形成条件、基本内容、特征及实现路径图景,坚持实事求是和联系发展的观点评价列宁文化领导权理论。列宁文化领导权理论内容及其丰富,基本思想熠熠生辉。在21世纪的中国,要巩固和发展中国共产党文化领导权,列宁文化领导权理论是我们必须着重领会并在实践中善加运用的锐利思想武器。列宁生活的社会历史环境呼唤无产阶级文化领导权理论的出现。列宁所处时代,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内在矛盾激化,为无产阶级革命提供了土壤和条件。俄国早期工人运动热衷于自发性经济斗争,以增加工资、改善工作条件等作为主要斗争目标,认识不到沙皇专制制度是阶级压迫和阶级剥削的根源。工人运动迫切需要科学理论唤醒阶级意识和政治意识,使自发性经济斗争上升为自觉性政治斗争。十月革命胜利后,列宁认识到能否成功执政、社会主义事业能否取得完全胜利,无产阶级及其先锋队的文化力量至关重要,文化因素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作用越来越凸显。由此可知,列宁文化领导权理论是列宁从实际出发,在建立和巩固无产阶级文化领导权实践中做出的具有时代特征的理论贡献。文化领导权问题不是单纯的文化问题,文化领导权的争夺战和意识形态领导权的争夺战的战场,很大程度上是重叠的。俄国的早期工人运动,工人阶级长期受到资产阶级思想的侵蚀,要帮助他们从资产阶级思想羽翼下解脱出来,并摆脱资产阶级思想带来的危害,工人阶级迫切需要有自己独立的意识形态与资产阶级意识形态作斗争。意识形态概念发展到列宁时期,己经经历了肯定、否定和中性化的过程。列宁在批判民粹主义、经济派等错误思潮中,不仅阐释了意识形态概念的阶级性,还首创了“科学的意识形态”概念,弥合了马克思主义与意识形态之间原有的裂缝,使马克思主义传统的意识形态概念完成革命性改变,创造性地赋予意识形态概念褒义色彩,构建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至此,与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相对立的无产阶级意识形态产生,成为指导俄国革命运动的理论先导。工人阶级自身不会产生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只能从外部灌输。科学理论要掌握工人阶级,无产阶级政党肩负着历史重任。列宁从理论和实践上解决了俄国政党创建任务。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党,是马克思主义武装起来的先进部队,围绕不同时期中心工作采取灵活多样的实施路径,建立和巩固了无产阶级文化领导权。革命时期,以宣传鼓动方式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占领思想领域,与资产阶级争夺话语权,唤醒民众的阶级意识和政治意识;非常时期,以宣传鼓动说服农民将手中多余粮食上缴国家,帮助新生苏维埃政权渡过了难关;和平建设时期,以人民当家作主作为宣传口号,激发了广大民众建设社会主义的能动性。创办报刊作为另一种常态的实施路径,革命时期,创办报刊占领舆论阵地扩大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影响;和平建设时期,报刊主要起到社会教育作用,激发广大民众的生产积极性和创造性。和平建设时期,列宁认识到落后的文化严重阻碍了社会主义建设,提高广大民众的文化水平成为迫切任务之一,但无产阶级文化不会凭空产生,只能在继承旧社会文化基础上发展而来,文化建设和批判地利用文化遗产成为和平建设时期巩固文化领导权的主要实施路径。革命时期和建设时期,各种错误思潮的出现造成了党内外思想混乱。列宁坚决回击各种错误思潮,肃清它们的影响,扞卫了马克思主义,为革命胜利唤醒了民众并奠定了阶级基础,为和平建设时期调动了一切积极因素加入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精神动力。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党在革命和建设时期,成功地将无产阶级政党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转化为全社会共同的理想信念,并引领广大民众为之奋斗。当然,文化领导权的实现是一个复杂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探寻列宁文化领导权理论时,要深刻认识到阶级性与科学性统一、阶段性和连贯性统一、批判性和建设性统一、本土性和国际性统一的辩证关系,并且在实践中科学地驾驭这些关系。在当今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下,重温列宁的文化领导权理论,对中国共产党文化领导权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指导意义。当今时代,中国共产党文化领导权建设既面临着机遇也面临着风险和挑战,若解决不好,会使党执政合法性出现认同危机,中国共产党要继承、丰富和发展列宁文化领导权理论,将其作为锐利思想武器在实践中善加运用。一要无产阶级政党高度重视文化领导权。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党高度重视文化领导权,依据时代特点和工作重心,采取灵活多样的路径建立和巩固文化领导权,为说服俄国、夺取俄国和管理俄国起到价值引领作用。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面临着复杂的国内外环境,更要高度重视文化领导权,发挥文化领导权在实现民族复兴征程中的思想引领、价值支撑作用。二要坚持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列宁运用马克思主义指导本国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为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认同提供了实践范式。中国共产党将马克思主义与本国国情结合,实现了站起来到富起来到迈向强起来的伟大征程。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并存的态势仍然存在,中国共产党仍需继续坚持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依据时代特点不断开拓理论新境界;三要坚定社会主义文化自信。列宁以高度的文化自觉不仅创立了世界上先进的政治制度、经济制度,也创建了先进的社会主义文化,开创了文化发展的正确方向,使苏联在正确方向指引下取得了重大科学文化成就,推动了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文化指引下,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社会主义实践与社会主义文化的良性互动更加坚定了文化自信;四要坚持和改善宣传的“灌输”-方式。“灌输”贯穿在列宁文化领导权实现的整个过程中。但列宁的“灌输”不是强制性灌输,因人而异、因材施教,将灌输内容以灌输对象熟悉的事例、语言和风格融合,达到灌输效果。中国共产党文化领导权建设既要坚持列宁灌输理论的基本原则,也要依据时代特征改善灌输方式,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入脑入心。

孟祥健[7](2019)在《第二国际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思想研究》文中认为第二国际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思想是第二国际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二国际理论家沿袭着马克思恩格斯政治哲学思想的基本形态,立足于资本主义社会,回应资本主义的新变化以及无产阶级革命的新动态,形成了不同向度的第二国际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思想。厘清马克思恩格斯政治哲学的基本思想、回顾第二国际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思想的历史境遇是研究第二国际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思想的前提。马克思恩格斯的毕生追求就是通过无产阶级革命实现社会主义,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全面阐述了作为主体的无产阶级、作为手段的无产阶级革命以及作为结果的国家和无产阶级专政,主体——手段——结果构成了马克思恩格斯政治哲学思想的基本内容和范式。恩格斯为第二国际的创立做出了重要贡献,恩格斯去世之后第二国际经历了分化、破产与重组。总的来说,第二国际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思想的产生与发展的历史背景包括资本主义世界的新变化、和平时期的合法斗争、恩格斯晚年的理论遗产、伯恩斯坦的“逆流”以及十月革命的胜利。第二国际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思想具有三种向度,即以伯恩斯坦为代表的右派、以考茨基为代表的中派以及以罗莎·卢森堡为代表的左派。第二国际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思想的核心问题域是“实现社会主义”,基于此,第二国际理论家思考了三个重要问题,即实现社会主义的主体、实现社会主义的方式以及实现社会主义过程中的政治建构。主体是实现社会主义的前提条件,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而人民群众是具体的,在资本主义社会中无产阶级是人民群众的核心部分,所以无产阶级是实现社会主义的核心主体。伯恩斯坦认为,无产阶级是阶层混合物,不可能成为实现社会主义的主体,而作为先锋队的无产阶级政党在新的时代应当从革命党转变为改良党,伯恩斯坦否定和消解马克恩恩格斯所肯定的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历史作用;考茨基认为,无产阶级是社会主义事业的主力,无产阶级政党是先进的党和人民的党,肯定了党的历史作用,但十月革命之后,考茨基对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理解却出现了“逆转”,消解了无产阶级政党的阶级性;卢森堡强调,工人阶级是一个历史范畴,是实现社会主义的先进力量,并且阐释了领袖、政党与群众之间的关系。在对主体的认识中,第二国际理论家进一步阐述了实现社会主义的方式,或革命、或改良。革命和改良之辩是由伯恩斯坦的“最终目的”与“运动”命题引发的,考茨基与卢森堡批判了伯恩斯坦的“最终目的”与“运动”命题,他们认为最终目的即通过无产阶级革命夺取政权是不能放弃的(?)但考茨基晚年对这一问题的认识则与伯恩斯坦相近。伯恩斯坦认为,新的历史(?)下,革命已经过时,社会主义可以通过改良和平长入;考茨基认为,实现社会主义的方式要依据历史的具体形势,社会革命既包括和平形式也包括暴力形式,但考茨基在晚年也走上了改良的道路;卢森堡辩证地诠释了革命,认为革命既是手段又是目的。在革命理论回应革命现实中,伯恩斯坦、考茨基与卢森堡从不同回度评价了俄国十月革命。伯恩斯坦认为,十月月革命不是社会主义革命,只是一次险行动,引起了历史的倒退;考茨基也否认十月革命的社会主义性质,是最后一次资产阶级革命;卢森堡强调,十月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符合俄国的政治经济状况,十月革命挽救了国际社会主义的荣誉。而身处资本主义社会的第二国际理论家必须在理论与实践中考量政治建构,政治国家和政治价值是实现社会主义的过程中政治建构的基本内容。伯恩斯坦认为,马克思的国家观是一种批判的国家观,以此为理论基础审视了现实的资本主义国家以及无产阶级专政国家,并肯定了资本主义国家中的民主,批判了作为社会主义民主的无产阶级专政。考茨基以他对马克思国家观的理解为基础,审视了资本主义国家以及无产阶级专政国家,把实现民主共和国作为未来国家的方向,并在此基础之上,展开了对资本主义民主的评价,强调民主就是取消专政。卢森堡从无产阶级国际主义立场出发,认为无产阶级革命优于资本主义民族国家的建立,只有无产阶级革命胜利,民族才能真正解放;“无产阶级专政就是社会主义民主”是卢森堡对“民主”阐释的中心命题,在这一命题的基础上卢森堡辩证批判了资本主义民主,在与列宁的争论中,阐述了她对社会主义民主的理解。列宁对第二国际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思想的分析批判集中在“领袖、政党、阶级与群众”、“国家与革命”以及“民主与专政”等方面。他批判了阿克雪里罗得混淆党与无产阶级的区别,强调无产阶级政党是无产阶级和广大群众的先锋队;批判了卢森堡夸大无产阶级运动自发性而忽视领袖作用的观点,强调领袖在主持无产阶级政党和领导无产阶级革命中的重大作用。批判了第二国际机会主义者夸大国家的社会管理职能而消解阶级统治职能的错误,强调国家虽然具有政治统治和社会管理的“双重职能”,但本质上是统治阶级进行阶级统治的工具;批判了考茨基等人否认十月革命的社会主义性质,强调十月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符合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批判了伯恩斯坦、考茨基等人把民主理解为“纯粹民主”,崇尚资本主义民主,强调民主的阶级性,民主与专政是辩证统一的。第二国际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思想有得亦有失。从理论上看,其贡献主要是宣传和扞卫了马克思主义,并形成了诸多具有重要价值的思想;其缺陷主要是消解了马克思恩格斯政治哲学思想的“革命性”与“辩证性”。从实践上看,其滞后性主要是第二国际理论家及各国社会民主党领导者在革命的关键时刻没能积极引导无产阶级进行革命,从而丧失了革命的机遇;其新探索主要是社会主义从理论变为实践,从一国发展到多国,东方社会主义在改革中不断发展,而西方形成的民主社会主义,我们应该批判性地对待。以第二国际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思想的得失为镜,在建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中要正确理解和拥护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的领导;既要坚持革命的政治意蕴又要把握革命的社会意蕴;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与专政的辩证统一。

余一凡[8](2010)在《从马克思到列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确立》文中认为“意识形态”在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发展的进程中,从来就是一个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中国共产党一直重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建设。但是,意识形态在最初的马克思主义那里,却是一种亟待彻底消除的社会现象,“意识形态”一词是一个典型的否定性概念,根本不存在所谓意识形态的“建设”问题。那么,在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上,就有一个关于这一概念的认识发展变化的问题,即马克思主义对待意识形态问题在什么意义上由理论批判立场转为正面建设的立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又是在什么时候在何种意义上确立的。本文以“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为主要线索,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中,从确立处理意识形态的基本原则到建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理论学说的过程,进行系统的学术梳理,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提出和使用还原到马克思主义创建和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在具体的历史环境下理解它的真实内涵,通过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历史分析,着重探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提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历史背景、马克思主义如何对待意识形态现象、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在社会主义运动中的特殊作用和意义。马克思、恩格斯继承了近代欧洲几百年的思想渊源,开创了思考意识形态问题的马克思主义传统。他们站在共产主义的实现和人类解放的高度,在创建唯物史观的过程中,将之前只满足于“解释世界”的种种理论、主义均归为“意识形态”进行彻底的拆解和颠覆,并且在批判种种意识形态、尤其是对资本主义意识形态进行深度剖析的过程中,确立了处理意识形态现象的基本原则,即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遵循这一原则,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他们率先进行了意识形态战略、策略上的调整,肯定在实现共产主义之前有一个过渡时期,因而开始从正面阐述曾经作为批判的武器而存在的无产阶级的“头脑”的建设问题,恩格斯在晚年更是进行了马克思主义体系化的努力。第二国际的主要代表者继续了这一努力,当马克思主义原有的内容无法为他们所面临的新形势、新问题提供现成的答案时,他们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继续调整意识形态的战略和策略。但是,由于在理论上对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解和把握的侧重点不同,在实践中基于对实际形势的不同判断形成的理论立场不同,正统马克思主义者僵化地理解了马克思主义,伯恩施坦等则偏离了马克思主义的根本追求,最终都未能很好地解决马克思主义的现实困境。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早期代表人物则在直接批评第二国际相关思想的过程中开创了思考意识形态的又一思想流派,他们同样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试图重新理解马克思主义,对资本主义社会展开深层次的文化批判,从意识形态方面寻找摆脱人类困境的现实路径。与此同时,俄国的列宁遵循马克思主义处理意识形态的基本原则,将马克思主义与俄国的具体国情相结合,推动马克思主义的发展以解决俄国现实面临的新问题。在夺取政权的过程中,他创制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概念指称马克思主义,强调要灌输这种“科学的意识形态”以和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展开针锋相对的斗争,“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作为革命斗争中的重要武器从此明确有了一个需要建设的问题;在无产阶级专政建立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作为政权建设的一个环节,也就有了更为具体的内容。从“意识形态”作为一个批判性概念被运用,到“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作为一个建设性概念被提出,在具体革命实践与马克思、恩格斯最初设想并不一致的情况下,列宁成功化解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批判性原则与建设性实践之间的矛盾,推动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理论进入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因此,所谓“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从其产生的历史来看,是作为与资产阶级思想体系相对立的思想体系而被提出的,在性质上有别于资本主义,是社会主义的性质;在无产阶级政权建立之后,它就是社会主义社会的意识形态,即社会主义作为一个独立的社会形态形成之后存在的意识形态,它构成社会主义政权运行的工具性环节。就其表达的内容而言,对外,作为世界观与资本主义意识形态针锋相对,系统地阐述社会主义对人类社会的基本认知;对内,则是对于马克思主义的深刻反省与自觉,是关于社会主义的根本判断、基本假设等。

李爱敏[9](2016)在《从无产阶级国际主义到人类命运共同体 ——马克思主义的国际主义思想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马克思恩格斯基于唯物史观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揭示,确立了“两个联合”的思想,即确立了科学的自由人的联合的人类共同体理想,也找到实现这一理想的全世界无产者阶级联合的现实路径。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恩格斯将全世界无产者阶级联合思想和自由人的联合思想首次辩证统一起来,使社会主义实现了从空想到科学的转变。“两个联合”作为推动世界历史从自发走向自觉的实际行动和理想目标,必然要有相应的科学的价值观作为指导,马克思恩格斯为前一个联合所实际确立的价值观是阶级性质的国际主义,也即“无产阶级国际主义”,为后一个联合所倡导的价值观是共同体性质的国际主义,也即“人类共同体意识”。这两种价值观都是反映世界历史趋势的价值观,共同构成马克思恩格斯国际主义思想辩证发展的内在有机环节。国际主义既是一种价值观,也是一种现实的运动。马克思主义的国际主义要实现的目标是建立一种由“现实的个人”联合起来并通过这种联合而通向自由的人类共同体。而在资产阶级开辟的世界历史前提下,划分为阶级的人类要打破资本主义市民社会这样的“抽象共同体”的全球统治和资产阶级国家这样的“虚假共同体”的非平等、非自由和非正义性,实现向“人的本质”的真正复归,就必须通过被压迫阶级在世界范围内的国际联合才能获得。在批判现存的共同体和追求真正的共同体的双重使命下,马克思主义的国际主义彰显了它的阶级特性、革命特性、实践特性、世界历史特性和共同体特性,这些特性构成了马克思主义国际主义的总体内涵。从以上“两个联合”的维度和五个特性出发,本文将马克思主义国际主义的内涵界定为:由马克思恩格斯基于唯物史观,根植于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的基本趋势创立的,并由其后不同时代、不同国家的马克思主义者继承、创新和发展的,关于指导全世界无产者和被压迫民族通过国际阶级联合争取自身解放,并旨在最终实现人类解放和世界和平,使人类社会建立在自由人的联合基础上的世界历史性价值理念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相关实践的总称。世界根本和平和全人类解放是它的最高利益和价值追求;全世界无产者与被压迫民族的阶级联合和新的人类社会的自由人的联合是它的国际政治组织形式和人类社会交往形式;世界历史和全球化是它的历史起点和逻辑支撑;辩证唯物主义实践观是它的根本方法;组织形式与策略多样的具体国际主义实践是它的生机和活力的重要表现。在此还必须着重强调的是,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在两个维度的国际主义之间必然有一个过渡阶段,这个阶段是无产阶级专政国家的国际主义。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虽然仍不是真正的共同体,但开始部分摆脱“虚假的共同体”和“抽象的共同体”的本质,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负有利用社会主义力量将人类社会导引向自由人的联合体的使命。中国作为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在21世纪倡导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就是一种过渡形态的国际主义,它承继无产阶级国际主义,最后要递嬗为人类共同体意识。从理论上讲,马克思恩格斯站在世界历史的语境中,以“现实的个人”的世界交往而不是单纯阶级的国际联合作为其考察的出发点,以自由人的联合体作为人类社会的必然归宿,而不是以无产阶级追求自身解放以至人类解放的现实运动为最终归宿,表明马克思主义的国际主义不仅仅是一种阶级联合的理念,也不仅仅是被指认为“解放范式”的一种工具价值,更不仅仅是一场场充斥着“革命”气息的无休止的现实运动。马克思主义的国际主义就其追求“自由人的联合体”的价值目标来讲,它是“阶级解放”的工具价值与“人类共同体”的理想价值的统一。以上两种不同维度的国际主义经由“人类命运共同体”国际主义思想的过渡联结构成全面完整的马克思主义国际主义思想。从实践上看,无产阶级国际联合斗争取得的重要历史成果已经被19世纪和20世纪载入史册。尤其是社会主义在20世纪从一国到多国的建立和发展,虽然经历重大挫折,但却在与资本主义作为两个阵营的对抗中,推动了全球范围民族解放运动的基本实现,倒逼出福利社会的新形式,保证了对世界总体和平的维护。21世纪,对于马克思主义的国际主义发展来讲,是一个界分点。在这个界分点上,国际阶级联合的历史热潮已经退却,人类社会的发展又呈现出许多新特征:全球生产力真正联为一体并高度发展;分工向国际分工深度转化,任何制度形式的国家都被卷入这种国际分工体系;人类的交往日益趋向一种普遍意义的世界交往。这些要素的变化,使我们能够更直观地理解马克思恩格斯的人类共同体诉求,我们也比19世纪和20世纪更加自觉的生发出国际主义意识,只是这种国际主义意识必须做出符合时代的概念变幻。对于中国共产党来说,抓住世界和时代的新特征、新常态,顺应世界历史潮流,将马克思主义的国际主义推向新的历史坐标点是重要使命。当前,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国际主义思想,这是对21世纪各国人民共同利益、共同命运与共同愿望的最精准把握和最恰当的概念表达。本文的重要研究任务之一就是对“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阶段性、过渡性国际主义发展目标进行系统考察。考察的重点包括马克思主义经典文本中关于“人类共同体”视阈的国际主义思想与观点,马克思恩格斯及其追随者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以国际主义思想为指导的各种共同体实践,冷战后中国“人类命运共同体”国际主义思想的形成过程及其主客观条件,以及“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提出背景、思想本质、基本内涵、主要内容、理论原则和价值符号,等等。中共十八大以来,“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国际主义思想已然成为中国外交的重要指导思想。中国牵头打造“一带一路”命运共同体、周边命运共同体、发展中国家命运共同体和亚太命运共同体的实践得到了国际社会的盛赞和支持。沿着“人类命运共同体”国际主义的思维理路前进,马克思恩格斯自由人的联合的真正共同体社会一定会实现。届时,“人类共同体意识”将取代人类历史上一切政治意识形态成为一种普遍的人类社会意识。

叶涛涛[10](2020)在《马克思恩格斯党的权威思想研究》文中认为马克思恩格斯党的权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历史与文本的分析,我们发现马克思和恩格斯确实有党的权威思想。深入系统地研究马克思恩格斯党的权威思想的产生的历史背景、形成和发展过程、党的权威的主要内容、历史意义及现实启示,有助于我们深入理解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思想,也能进一步丰富马克思主义政党思想。每一个理论都有其产生的时代背景和社会土壤。马克思和恩格斯所处的时代正是欧洲国家正在向资本主义加快发展的时代。经济上,资本主义在促进社会生产力高速发展,确立大工业权威的同时,也在加剧社会化生产与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有制之间的矛盾,全球性经济危机周期性爆发。政治上,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加深,无产阶级逐渐壮大成一支能够反抗资产阶级的政治力量。资产阶级以政党的形式掌握国家政权这一种方式,也在启发无产阶级。无产阶级由自发走向自觉,通过自己的政党来同资产阶级展开斗争。无产阶级政党产生并且已经登上历史舞台与资产阶级进行斗争。文化上,启蒙思想中的反权威倾向以及早期工人阶级组织的建设思想为马克思恩格斯党的权威思想提供了的理论借鉴。马克思主义与巴枯宁主义的斗争也直接加快了马克思恩格斯党的权威思想的诞生。马克思恩格斯党的权威思想的形成过程也是伴随着马克思和恩格斯革命实践活动的展开有着一个不断生成的过程,大致可以划分为萌芽、初步探索、全面阐述与继续发展四个阶段。在青年黑格尔派的影响下,马克思和恩格斯先后成为民主革命者,反对普鲁士政府的政治权威。在深入社会的过程中,马克思和恩格斯逐渐从民主革命者向共产主义者转变,确立了共产主义的伟大理想,以共产主义通讯社的形式开始联络其他国家无产阶级群体,并开始与各种非科学理论作初步斗争,明确无产阶级的革命权威。在共产正义者同盟时期,马克思和恩格斯对党做出了基本的规定,并成为日后组建无产阶级政党的共同要求;开始早期的反分裂斗争,维护中央权威。在组建“第一国际”的过程中,马克思和恩格斯与工联主义、蒲鲁东主义等开始了正面的对抗,并逐步明确无产阶级的革命权威的重要性。在与无政府主义的斗争中,他们一再强调马克思主义理论权威与党的组织权威。由此,马克思和恩格斯对党的权威思想作了全面阐述。“第一国际”之后,马克思和恩格斯没有停止脚步,继续开展党的权威思想的理论与实践探索。在马克思过世之后,特别是在“第二国际”发展过程中,晚年恩格斯仍坚决维护马克思主义的权威地位。马克思恩格斯党的权威思想内容极为丰富,其思想主要包括:党的权威的核心要义是维护无产阶级的领导,一方面,党本身的阶级属性决定了权威要为无产阶级的事业服务,另一方面,党的民主集中制内在要求必须维护党的领导。从主要内容来看,马克思和恩格斯所论述的党的权威主要包括政治权威、思想权威、组织权威三个层面。其中,政治权威是由党的政治纲领以及党的自身性质所决定的,党的思想权威主要以科学理论为主要支撑,党的组织权威以完备的组织制度为保障。从价值立场来看,党的权威的最终价值归宿是人类的解放,而在实现的过程中始终坚定的是人民的政治立场。因此,党的权威在实现解放过程中只是充当一种手段,而不是为了权威而树立权威。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党的权威的出现具有历史必然性,其不仅有利于党的团结统一,还有利于革命行动的执行,在前共产主义社会相当长一段时期内,党的权威依旧发挥着重要作用。在长年的革命实践中,马克思和恩格斯提出了加强党的权威的途径:一是,发扬党内民主,处理好党员与干部、党的领袖的关系,处理好中央与基层组织的关系。二是,发挥群团组织的作用,既要注意加强对社会群团组织的领导,又要充分利用这些组织来扩大自己的影响,实现党的权威的进一步加强。三是,正确处理党际关系,对于不同的政党要采取不同的策略。四是,实现党的权威与人民自主性的辩证统一。一方面,加强党的权威是发挥人民自主性的政治保证;另一方面,人民自主性的发挥也离不开党的媒介。党的权威相对于人民自主性的发挥而存在,人民自主性的发挥也依赖于权威而更加有效。这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在他们那个时代条件下提出的加强党的权威的途径,有些还只是初步的设想,但是开启了后继者对党的权威的思考和想象。马克思恩格斯党的权威思想是无产阶级政党建设历史上重要的思想财富。开创了无产阶级政党权威建设的理论,较早地区分了马克思主义与无政府主义,不断推进了无产阶级队伍内部的思想统一,并为后来各国共产党的权威建设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在新时代,马克思恩格斯党的权威思想也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启示。一是,要高度重视党的权威建设;二是,要打造以人民为中心的权威体系,党组织更要以实际的政绩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主动性、积极性。三是,要新时代对加强党内民主制度化、规范化建设提出要求,开展自由交流,营造党内协商的良好氛围;四是,要加强党组织与各群团组织的联系,派遣得力骨干、加强党对群团组织的领导,并利用群团组织尽可能地团结群众。五是,要在党际关系上,既要强调在与民主党派的交往中实现合作共赢,又要强调在与各国共产党的交往当中坚持既联合又独立的国际主义原则。

二、恩格斯与第二国际的创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恩格斯与第二国际的创立(论文提纲范文)

(1)论恩格斯对第二国际的历史贡献(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和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框架结构、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1.3.1 框架结构
        1.3.2 研究方法
        1.3.3 创新点
    1.4 恩格斯生平简介及其晚年主要着作
        1.4.1 恩格斯主要人生阶段和实践活动
        1.4.2 恩格斯晚年的主要思想理论
第二章 第二国际兴起的时代背景
    2.1 19世纪80年代后资本主义的新发展
        2.1.1 资本主义经济的新发展
        2.1.2 资本主义政治的新变化
        2.1.3 资本主义社会思潮的新变化
    2.2 19世纪80年代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新变化
        2.2.1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在实践中的新发展
        2.2.2 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传播和发展
第三章 恩格斯创建第二国际的贡献
    3.1 恩格斯参与筹建第二国际成立工作
        3.1.1 恩格斯对创建新国际时机的判断
        3.1.2 恩格斯亲自筹备召开马克思主义者大会
        3.1.3 恩格斯与可能派的政治斗争
        3.1.4 恩格斯致信欧洲各国工人政党领导人
    3.2 恩格斯确保第二国际成立大会顺利召开
        3.2.1 两个不同的代表大会
        3.2.2 恩格斯反对与可能派大会的合并
第四章 恩格斯建设第二国际的贡献
    4.1 恩格斯晚年在思想上对第二国际的贡献
        4.1.1 恩格斯晚年撰写着作宣传马克思主义理论
        4.1.2 恩格斯晚年同非马克思主义流派进行思想论争
    4.2 恩格斯晚年在组织上对第二国际的贡献
        4.2.1 恩格斯晚年巩固第二国际组织的统一
        4.2.2 恩格斯晚年辅助各国建立群众性工人阶级政党
        4.2.3 恩格斯晚年积极加强与各国社会主义者的联系
第五章 恩格斯逝世对第二国际的影响
    5.1 对左派理论的影响
        5.1.1 以卢森堡为代表的左派理论家
        5.1.2 左派的具体理论实践
        5.1.3 对左派理论的影响
    5.2 对中派理论的影响
        5.2.1 以考茨基为代表的中派理论家
        5.2.2 中派的具体理论实践
        5.2.3 对中派理论的影响
    5.3 对右派理论的影响
        5.3.1 以伯恩斯坦为代表的右派理论家
        5.3.2 右派的具体理论实践
        5.3.3 对右派理论的影响
    5.4 第二国际组织的分裂
        5.4.1 组织分裂为共产国际和社会党国际
        5.4.2 组织分裂的原因
第六章 恩格斯对第二国际的历史贡献及其现实意义
    6.1 恩格斯对第二国际的历史贡献
        6.1.1 思想理论贡献
        6.1.2 实践贡献
    6.2 对国际共运发展的影响
        6.2.1 各国无产阶级政党独立自主发展
        6.2.2 各国无产阶级政党指导思想多元化
    6.3 恩格斯对第二国际的历史贡献的当代中国现实意义
        6.3.1 有助于正确推动理论的发展
        6.3.2 有助于正确的做出道路选择
        6.3.3 有助于正确处理国际国内局势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2)当代第二国际马克思主义研究的思想史语境及其建构(论文提纲范文)

一、研究第二国际马克思主义的两种语境及其形成
二、研究第二国际马克思主义思想史的方法论原则
三、研究第二国际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视角

(3)论马克思恩格斯对经济决定论的批判(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依据
    二、研究现状
    三、论文思路概述
第1章 经济决定论的产生及其实质
    1.1 经济决定论产生的社会背景
        1.1.1 19世纪最后30年资本主义出现的新现象
        1.1.2 马克思恩格斯的理论设想与资本主义新现象之间的现实落差
    1.2 经济决定论产生的理论背景
        1.2.1 实证主义思潮
        1.2.2 社会达尔文主义
        1.2.3 辩证法缺失的唯物主义
    1.3 经济决定论与第二国际
        1.3.1 经济决定论的始作俑者:拉法格
        1.3.2 “极端的经济决定论者”:库诺夫
    1.4 经济决定论的实质
        1.4.1 何谓“经济决定论”?
        1.4.2 经济决定论:古典政治经济学的“隐含前提”
第2章 马克思对经济决定论的历史性批判
    2.1 批判的先导——对国民经济学的批判
        2.1.1 三个经济范畴:揭露国民经济学的神话
        2.1.2 从当前的经济事实出发洞穿私有财产的本质
    2.2 走向成熟的批判——对资本主义私有制的现实批判
        2.2.1 历史的主体:“经济人”还是“现实的个人”?
        2.2.2 生产的两副面孔:古典政治经济学与哲学
        2.2.3 分工:一种经济学现实的批判话语
    2.3 成熟的批判及其超越——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总体性批判
        2.3.1 “三大社会形态”:解蔽古典政治经济学家的意识形态迷障
        2.3.2 马克思对古典政治经济学的超越
第3章 恩格斯晚年通信中对经济决定论的批判
    3.1 唯物史观所面临的现实考验与理论挑战
        3.1.1 资产阶级理论家们对唯物史观的歪曲和攻击
        3.1.2 第二国际理论家们对唯物史观的误读
        3.1.3 恩格斯对以往唯物史观方法论的反思
    3.2 重申唯物史观的方法论性质
        3.2.1 唯物史观:“对历史发展过程的阐明”
        3.2.2 唯物史观:一种历史“研究的方法”
        3.2.3 唯物史观:改造世界的行动指南
    3.3 阐发唯物史观的历史辩证法
        3.3.1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新解
        3.3.2 意识形态的相对独立性和反作用
        3.3.3 历史过程的最终结果:合力论
结语
    一、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形上本质
    二、突破“禁闭”,超越经济决定论
    三、唯物史观中“经济”的原初意义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主要论文

(4)恩格斯晚年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的缘起
        1.1.1 研究的背景
        1.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2 研究综述
        1.2.1 国外研究综述
        1.2.2 国内研究综述
        1.2.3 研究现状评价
    1.3 研究脉络的呈现
        1.3.1 研究方法的选择
        1.3.2 研究思路的推进
        1.3.3 研究创新的探索
    1.4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恩格斯晚年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的基础理论
    2.1 “恩格斯晚年”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科学内涵
        2.1.1 关于“恩格斯晚年”的界定
        2.1.2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内涵
    2.2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的基本视角
        2.2.1 政治传播视阈下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2.2.2 文化哲学视阈下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2.3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的主要内容和基本逻辑
        2.3.1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内容与方式
        2.3.2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体与对象
        2.3.3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功能与目的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恩格斯晚年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科学依据与历史进程
    3.1 恩格斯晚年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科学依据
        3.1.1 理论依据:马克思主义理论需要不断丰富与发展,才能更好解释世界
        3.1.2 现实依据:无产阶级需要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头脑,才能更好改造世界
    3.2 恩格斯晚年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史进程
        3.2.1 社会发展史研究阶段(1883年—1885年、1886年—1890年)
        3.2.2 资本主义经济形态研究阶段(1885年—1894年)
        3.2.3 理论史研究阶段(1883年—1892年)
        3.2.4 革命策略研究阶段(1890年—1895年)
    3.3 恩格斯晚年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理论态度
        3.3.1 求真反对经验主义
        3.3.2 求实反对唯理主义
        3.3.3 创新反对教条主义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恩格斯晚年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方式方法
    4.1 以报刊和书籍等媒体为根本点,构建政治理论的传播渠道
        4.1.1 创办报刊,发挥党报“阵地”作用
        4.1.2 出版各国文字译本和撰写政论文章
    4.2 以书信交流为立足点,打造政治互动的良性平台
        4.2.1 答疑解惑
        4.2.2 讨论策略
    4.3 以文学评论与艺术鉴赏为切入点,延展政治宣传的效用空间
        4.3.1 善用写书评的方式解释和阐述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基本理论
        4.3.2 常用文学评论的方式揭示与分析资本主义社会的现实矛盾
        4.3.3 乐用诗歌的方式抒发自身情感,表达强烈的人道主义情怀
    4.4 以敢于同各种错误思想交锋为着力点,创新政治信仰的塑造方略
        4.4.1 扞卫《资本论》的科学性和革命性
        4.4.2 同“青年派”无政府主义思潮进行斗争
        4.4.3 揭露批判福尔马尔右倾机会主义谬论
    4.5 以通俗易懂的语言为支撑点,完善政治理想的认同路径
        4.5.1 以情感人,以诚动人
        4.5.2 有的放矢,灵活应变
        4.5.3 简洁明快,通俗易懂
        4.5.4 实事求是,富有哲理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恩格斯晚年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贡献
    5.1 恩格斯晚年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理论贡献
        5.1.1 界定阐释: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界定和原理阐释
        5.1.2 系统完善:整理和编辑《资本论》第二、三卷
        5.1.3 丰富深化:对唯物主义历史观的新贡献
        5.1.4 创新发展:对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进行重新定位和思考
    5.2 恩格斯晚年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践贡献
        5.2.1 策略调整:丰富与发展无产阶级政党的革命策略
        5.2.2 人才培养:关怀培育年轻一代革命家
        5.2.3 政党建设:帮助与指导各国社会主义政党进行革命工作
        5.2.4 国际联合:积极促成第二国际的建立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恩格斯晚年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经验与现实启示
    6.1 恩格斯晚年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经验
        6.1.1 重要保证:发挥无产阶级政党的引领作用
        6.1.2 必要前提:坚持理论的批判与自我批判
        6.1.3 根本路径:构建“三位一体”传播模式
        6.1.4 基本立场:关照人民群众“多层次”需要
    6.2 恩格斯晚年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现实启示
        6.2.1 主体多元发展,保障新时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6.2.2 内容勇于创新,引领新时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6.2.3 形式灵活多样,推进新时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6.2.4 受众精确传播,深化新时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6.2.5 语言通俗生动,促进新时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6.3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5)第二国际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第二国际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现实意义
    二、关于第二国际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现状
        1、西方学界的研究现状
        2、前苏东以及当今俄罗斯学界的研究状况
        3、国内研究现状
    三、对已有研究成果的分析
    四、本文的基本思路和基本逻辑结构
        1、本文的基本思路
        2、本文的基本逻辑结构
第一章 第二国际马克思主义的总体境遇
    第一节 第二国际的历史情境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境遇
        1.1.1 第二国际的历史情境
        1.1.2 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境遇
    第二节 晚年恩格斯的理论回应
        1.2.1 对无产阶级斗争策略的调整
        1.2.2 对历史唯物主义的进一步完善
    第三节 恩格斯所留下的理论任务
第二章 第二国际理论家重构马克思主义的不同向度
    第一节 以伯恩施坦为代表的右派
    第二节 以卢森堡为代表的左派
    第三节 以考茨基为代表的中派
第三章 第二国际理论家阐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路径
    第一节 历史唯物主义的阐释路径
        3.1.1 考茨基的历史"唯物主义"阐释路径
        3.1.2 梅林的"历史"唯物主义阐释路径
    第二节 对马克思主义的新康德主义阐释
        3.2.1 伯恩施坦的伦理学社会主义阐释方式
        3.2.2 奥地利马克思主义者的新康德主义阐释方式
    第三节 辩证唯物主义的阐释路径
        3.3.1 对马克思主义性质的界定
        3.3.2 对辩证"唯物主义"的诠释
        3.3.3 对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解
第四章 第二国际理论家对自然的理解
    第一节 考茨基:社会只是自然界中的一个特殊事例
    第二节 普列汉诺夫:自然环境的性质决定着社会环境的性质
    第三节 拉法格:人为的环境消灭着自然环境所造成的多样性
    第四节 梅林:进入生产中的自然,才是与人有关的自然
第五章 第二国际理论家的社会历史观念
    第一节 考茨基:意志是经济生活的出发点和动力
        5.1.1 意志与生产方式
        5.1.2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
        5.1.3 意志的内涵及其作用
    第二节 梅林:以生产方式为核心的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
        5.2.1 历史唯物主义产生的客观必然性
        5.2.2 以物质生产方式为核心的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
    第三节 普列汉诺夫:以社会心理为中介的"五层次论"
        5.3.1 "五层次论"的提出
        5.3.2 社会心理:社会存在与思想体系之间的中介
        5.3.3 历史趋势与人的能动作用
第六章 第二国际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终结
    第一节 第二国际理论家内部的自我超越
        6.1.1 拉布里奥拉对马克思主义的实践哲学阐释方式
        6.1.2 卢森堡对马克思辩证法的阐释与创新
    第二节 早期西方马克思主义者的批判与反拨
        6.2.1 卢卡奇对庸俗马克思主义者的批判
        6.2.2 柯尔施对正统马克思主义者的批判
        6.2.3 葛兰西对庸俗唯物主义的批判
    第三节 列宁对第二国际理论家的批判
        6.3.1 关于列宁哲学思想的历史分期
        6.3.2 列宁对庸俗唯物主义的批判
        6.3.3 批判第二国际理论家对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庸俗化理解
第七章 第二国际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地位——以理论与实践的关系为分析视角
    第一节 理论回应现实过程中的得与失
        7.1.1 第二国际理论家的理论贡献
        7.1.2 第二国际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缺陷
    第二节 早期西方马克思主义者批判的意义及缺陷
        7.2.1 早期西方马克思主义者批判的意义
        7.2.2 早期西方马克思主义者批判的理论缺陷
    第三节 列宁对第二国际理论家批判的理论意义
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习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6)列宁文化领导权理论及其当代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缘起与意义
        (一) 研究缘起
        (二) 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 国内研究现状
        (二) 国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一) 研究内容
        (二) 研究方法
第一章 文化领导权相关问题阐释
    第一节 文化
        一、文化概念
        二、马克思恩格斯的文化概念
    第二节 领导权
        一、马克思恩格斯的领导权概念
        二、威廉斯的领导权概念
        三、后现代主义理论的领导权概念
    第三节 文化领导权
        一、马克思恩格斯的文化领导权思想
        二、葛兰西的文化领导权理论
第二章 列宁文化领导权理论的形成条件
    第一节 列宁文化领导权理论形成的时代背景
        一、十月革命前革命斗争亟需科学理论指导
        二、十月革命胜利后社会主义建设凸显文化的作用
    第二节 列宁文化领导权理论形成的思想来源
        一、马克思恩格斯学说提供了思想依据
        二、对早期民粹主义思想的批判性继承
        三、对普列汉诺夫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第三节 列宁文化领导权理论形成的个人素养
        一、具有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
        二、具有敢于批判的精神
        三、具有高度的文化自觉
第三章 列宁文化领导权理论的基本内容和特征
    第一节 列宁文化领导权理论相关问题阐释
        一、列宁文化概念的多语境性质
        二、列宁的领导权意蕴
        三、列宁文化领导权解读
    第二节 文化领导权理论的核心
        一、意识形态概念演变
        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概念的确立
        三、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功能和特征
    第三节 文化领导权理论的实施主体
        一、工人阶级运动迫切需要无产阶级政党引领
        二、无产阶级政党能够引领工人运动
        三、无产阶级政党以文化领导权引领工人运动
    第四节 文化领导权理论的实质
        一、树立科学崇高的理想信念
        二、无产阶级政党理想信念转变为社会理想信念
    第五节 文化领导权理论的特征
        一、阶级性与科学性统一
        二、阶段性和连贯性统一
        三、批判性和建设性统一
        四、本土性和国际性统一
第四章 列宁文化领导权理论的实践路径
    第一节 文化领导权的建设路径
        一、宣传鼓动占领思想阵地
        二、创办报刊占领舆论阵地
        三、文化建设提升文化素养
        四、利用“文化遗产”巩固文化领导权
    第二节 在回击错误思潮中扞卫马克思主义
        一、与党内取消派和召回派斗争
        二、批判经验批判主义
        三、批判第二国际机会主义
        四、批判伯恩斯坦修正主义
        五、十月革命胜利后对错误思潮批判
第五章 列宁文化领导权理论在当代中的发展
    第一节 高度重视文化领导权建设
        一、坚持无产阶级政党文化领导权主体地位
        二、发挥政党领袖擎旗手作用
        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提升文化领导权理论的号召力
    第二节 坚持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
        一、科学对待马克思主义
        二、开拓马克思主义新境界
    第三节 坚定社会主义文化自信
        一、无产阶级政党要有高度文化自觉
        二、社会主义实践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良性互动坚定了文化自信
    第四节 坚持和改善宣传工作的“灌输”方式
        一、坚持科学灌输
        二、坚持因材施教提升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解释力
        三、坚持理论宣传与民众诉求结合增强灌输实效
        四、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灌输方式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学位攻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7)第二国际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与意义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研究现状分析
        一、政治哲学研究
        二、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研究
        三、第二国际马克思主义研究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思路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思路
第一章 马克思恩格斯的政治哲学遗产
    第一节 无产阶级、政党与群众
        一、无产阶级、阶级斗争与联合
        二、无产阶级政党的先锋力量
        三、无产阶级政党与群众
    第二节 无产阶级革命论说
        一、社会革命与政治革命之辩
        二、无产阶级革命的必然性和形式
        三、无产阶级革命是实现社会主义的主要形式
    第三节 国家与无产阶级专政
        一、国家的基本思想
        二、过渡时期的无产阶级专政
        三、作为国家形态的无产阶级专政
        四、无产阶级专政就是社会主义民主
第二章 第二国际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思想的境遇
    第一节 第二国际的发展历程
        一、第二国际成立的阶级和组织基础
        二、第二国际的发展与分化
        三、第二国际的破产与重组
    第二节 第二国际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思想形成的背景
        一、资本主义世界的新变化
        二、和平时期的阶级斗争
        三、恩格斯晚年的理论遗产
        四、伯恩斯坦的“逆流”
        五、十月革命的胜利
    第三节 第二国际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思想的问题域及向度
        一、问题域:实现社会主义
        二、理论和实践中的向度
第三章 实现社会主义的主体
    第一节 伯恩斯坦对社会主义运动主体的阐释
        一、无产阶级是“阶层混合物”
        二、革命党应转变为改良党
    第二节 考茨基对社会主义运动主体的理解
        一、无产阶级是社会主义事业的主力
        二、阶级、职业与等级
        三、无产阶级政党是先进的党、人民的党
    第三节 罗莎·卢森堡对社会主义运动主体的认识
        一、历史范畴的工人阶级
        二、领袖、政党与群众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实现社会主义的方式
    第一节 “最终目的”与“运动”之争
        一、伯恩斯坦:运动就是一切
        二、考茨基:社会主义本身不是最终目的
        三、卢森堡:最终目的就是一切
    第二节 社会改良与社会革命
        一、伯恩斯坦:和平长入社会主义
        二、考茨基:既非不惜代价的革命,也非不借代价的合法性
        三、卢森堡:社会革命是目的与手段的统一
    第三节 十月革命之思
        一、伯恩斯坦:十月革命的本质不是社会主义
        二、考茨基:十月革命是最后一次资产阶级革命
        三、卢森堡:十月革命挽救了国际社会主义的荣誉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实现社会主义过程中的政治建构
    第一节 伯恩斯坦对政治建构的认识
        一、政治国家:马克思的国家观是批判的国家观
        二、政治价值:民主是不存在阶级的统治
    第二节 考茨基对政治建构的阐释
        一、政治国家:用民主共和国代替现存的国家
        二、政治价值:民主就是取消专政
    第三节 卢森堡对政治建构的理解
        一、政治国家:无产阶级革命优于民族国家
        二、政治价值:无产阶级专政就是社会主义民主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第二国际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思想的历史地位
    第一节 列宁对第二国际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思想的认识与批判
        一、领袖、政党、阶级与群众
        二、国家与革命
        三、民主与专政
    第二节 第二国际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思想的得与失
        一、理论中的贡献与缺陷
        二、实践中的滞后与探索
    第三节 第二国际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思想的当代启示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领导核心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革命”的意蕴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主与专政
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8)从马克思到列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确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引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研究价值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价值
    第二节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研究综述
        1.2.1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研究的突出贡献
        1.2.2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研究的新兴热点
        1.2.3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研究的不足及建议
    第三节 基本思路、结构框架和研究方法
        1.3.1 基本思路
        1.3.2 框架安排和主要内容
        1.3.3 研究方法
        1.3.4 主要创新与不足
第二章 回顾:近代以来的意识形态思想路径
    第一节 "意识形态"概念产生之前的思想历程
        2.1.1 意识形态理论研究的缘起:去蔽
        2.1.2 意识形态学诞生的准备:走向感觉论
    第二节 "意识形态"概念的产生
        2.2.1 "意识形态"概念的诞生:作为观念学
        2.2.2 "意识形态"内涵的突变:契合于异化
第三章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基本原则的确立
    第一节 社会环境和精神遗产
        3.1.1 社会环境
        3.1.2 精神遗产
    第二节 基本原则的初步形成
        3.2.1 "意识形态"范畴的创制与使用
        3.2.2 意识形态探讨的原则:置入理论与现实关系之中
        3.2.3 "意识形态"的本质:作为幻想和对现实的曲解
    第三节 基本原则的进一步深化
        3.3.1 "意识形态"的准确界定与"拜物教"
        3.3.2 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产生与作用:对"思辨"的批判
        3.3.3 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特征:对"材料本身"的批判
    第四节 基本原则的全面阐释与发展
        3.4.1 所谓的"意识形态"定义
        3.4.2 基本理论的全面阐释:作为历史存在的意识形态现象
        3.4.3 意识形态策略的调整:对马克思主义的主动调整与运用
第四章 第二国际:马克思主义关于意识形态理论立场的分歧
    第一节 实际环境与形势
        4.1.1 资本主义的发展
        4.1.2 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第二节 "意识形态"概念的演变
        4.2.1 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化
        4.2.2 作为社会构成要素的"意识形态"
    第三节 对马克思主义的正统理解与提供的现实策略之间的断裂
        4.3.1 理论准备:对经济基础决定性作用的强调
        4.3.2 现实中的马克思主义:立足于现实的行动指南
        4.3.3 主动的意识形态斗争:社会主义的现实出路
    第四节 理论立场的偏差与对现实的误判之间的关联与互动
        4.4.1 理论基调:对意识形态革命性作用的重视
        4.4.2 对马克思主义的批判性清算:作为意识形态
        4.4.3 改良性意识形态策略:作为实现社会主义的准备
第五章 早期西方马克思主义: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基本思路的形成
    第一节 产生背景
        5.1.1 外部实践的发展
        5.1.2 文化自身的变化
    第二节 "意识形态"概念的扩大
        5.2.1 "意识形态"概念的扩大
        5.2.2 意识形态与马克思主义的对立与同一
    第三节 卢卡奇:超越物化意识的阶级意识
        5.3.1 对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批判:物化现象和物化意识
        5.3.2 解除异化之理:总体性原则的恢复
        5.3.3 解除异化之路:"阶级意识"的培养
    第四节 柯尔施:马克思主义哲学本性的重建
        5.4.1 理论起点:工人运动的失败和马克思主义的危机
        5.4.2 理论重塑:马克思主义哲学本性的恢复
        5.4.3 革命路径:意识形态专政的建立
第六章 列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确立
    第一节 产生背景
        6.1.1 实践基础
        6.1.2 马克思主义自身发展
    第二节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概念的提出
        6.2.1 "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的产生
        6.2.2 "科学的意识形态"的使用
    第三节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基本原则的确立
        6.3.1 基本理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提出并确立
        6.3.2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培养:以灌输为原则
        6.3.3 灌输的内容:作为思想武器的马克思主义
    第四节 社会主义条件下意识形态建设的初步思考
        6.4.1 无产阶级专政条件下的意识形态:建设为主
        6.4.2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教育:教育联系政治
        6.4.3 马克思主义的新发展:补充了俄国经验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9)从无产阶级国际主义到人类命运共同体 ——马克思主义的国际主义思想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第一节 论题缘起和研究价值
        一、论题缘起
        二、研究价值
    第二节 国内外关于国际主义问题的研究现状
        一、国外研究现状
        二、国内研究现状
    第三节 研究目标、主要内容结构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目标
        二、主要内容与全文结构
        三、研究方法
    第四节 研究重点、难点和主要创新
        一、研究重点
        二、研究难点
        三、主要创新
第一章 世界历史进程中的阶级联合与自由人的联合
    第一节 作为客观历史进程和主体自觉活动的世界历史
        一、马克思恩格斯将世界历史看作是客观的历史进程
        二、马克思恩格斯将世界历史同时看作是主体自觉活动的结果
    第二节 自发世界历史走向自觉世界历史的“两个联合”
        一、阶级联合是自觉世界历史的现实要求
        二、自由人的联合是自觉世界历史的必然归宿
        三、世界历史进程中“两个联合”内在联系并渐进递嬗
第二章 “两个联合”的马克思主义国际主义特性与内涵
    第一节 基于“两个联合”的马克思主义国际主义特性
        一、马克思主义国际主义的阶级特性
        二、马克思主义国际主义的革命特性
        三、马克思主义国际主义的实践特性
        四、马克思主义国际主义的世界历史特性
        五、马克思主义国际主义的共同体特性
    第二节 基于“两个联合”的马克思主义国际主义内涵
        一、从“两个联合”出发界定国际主义内涵
        二、国际主义内涵的两个维度
        三、两个维度国际主义的辩证统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国际主义思想的超越性
        一、无产阶级国际主义相对于资产阶级民族主义的超越性
        二、人类共同体意识相对于资产阶级自由国际主义的超越性
第三章 马克思恩格斯“两个联合”的国际主义思想和实践
    第一节 马克思恩格斯创立国际主义思想的历史和逻辑前提
        一、马克思恩格斯对自由资本主义时代特征的把握
        二、马克思恩格斯对国际社会阶级冲突结构的定义
        三、马克思恩格斯对“两个联合”实践主体的确定
    第二节 马克思恩格斯“两个联合”的国际主义思想
        一、马克思恩格斯阶级联合的国际主义思想
        二、马克思恩格斯自由人的联合的国际主义思想
    第三节 马克思恩格斯“两个联合”的国际主义实践
        一、国际(S)是无产阶级国际联合的重要组织形式
        二、巴黎公社是国际的“精神”产儿
第四章 列宁斯大林的无产阶级国际主义思想和实践
    第一节 列宁斯大林发展国际主义思想的历史和逻辑前提
        一、列宁斯大林对“帝国主义与无产阶级革命时代”的主题判定
        二、列宁斯大林对国际社会阶级-民族冲突结构的定义
        三、列宁斯大林对阶级联合实践主体范围的扩大
    第二节 列宁斯大林的无产阶级国际主义思想
        一、列宁关于无产阶级国际主义的思想
        二、列宁关于“世界苏维埃共和国”的思想
        三、斯大林对无产阶级国际主义思想的发展和扭曲
    第三节 列宁斯大林的无产阶级国际主义实践
        一、列宁以共产国际作为无产阶级国际联合实践的主要舞台
        二、斯大林打造了苏联版的无产阶级国际主义模式
第五章 社会主义阵营时期国际主义思想与实践的曲折发展
    第一节 社会主义阵营时期国际主义思想发展的历史和逻辑前提
        一、社会主义阵营内部对冷战背景下时代主题的不同判断
        二、社会主义阵营内部对国际社会两极体系冲突结构的总体认知
        三、社会主义阵营内部对阶级联合实践主体的争论
    第二节 社会主义阵营时期国际主义思想的发展、分化和论争
        一、社会主义阵营时期国际主义思想的发展
        二、社会主义阵营时期国际主义思想的分化
        三、社会主义阵营时期国际主义思想的论争
    第三节 社会主义阵营时期国际主义实践的曲折发展
        一、“苏联人民”——强制族际共同体化的国际主义变体
        二、“社会主义大家庭”——服务于苏联霸权的社会主义国家共同体
第六章 后冷战时期中国“人类命运共同体”国际主义思想的形成
    第一节 后冷战时期中国国际主义思想转变的历史和逻辑前提
        一、中国对当今时代“和平与发展”潮流的把握
        二、中国对国际社会多元共生结构的定义
        三、中国对“两个联合”过渡阶段实践主体范围的重新界定
    第二节 后冷战时期中国国际主义思想的发展进程
        一、20世纪末的“无产阶级国际主义”思想淡化与国际交往新局面
        二、21世纪初的“和谐世界”理念与“新国际主义”思潮
        三、中共十八大“人类命运共同体”国际主义思想提出
第七章 “人类命运共同体”国际主义思想概述
    第一节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提出背景、思想本质和过渡性质
        一、“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提出背景
        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本质
        三、“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过渡性质
    第二节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基本内涵、主要内容与理论原则
        一、“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基本内涵
        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主要内容
        三、“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论原则
    第三节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价值符号和崭新特征
        一、“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价值符号
        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崭新特征
第八章 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目标的中国外交
    第一节 中国从无产阶级国际主义到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外交思想转变
        一、国际主义主体范畴的转变
        二、国际主义联合方式的转变
        三、国际主义合作性质的转变
        四、国际主义责任定位的转变
    第二节 中国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目标的外交顶层设计
        一、中国外交以“国际主义精神”引领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
        二、中国外交以“两个着眼点”切入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
        三、中国外交以“三个层次”拓展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
        四、中国外交以“四项原则”支撑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
        五、中国外交以“五大领域”全面推进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
    第三节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践进展、现实困境与前景展望
        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践进展
        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现实困境
        三、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前景展望
结语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致谢

(10)马克思恩格斯党的权威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论文选题的意义
        1.理论意义
        2.现实意义
    (二)国内外关于该选题的研究现状
        1.国内关于该选题的研究现状
        2.国外关于该选题的研究现状
    (三)研究目标、方法、思路
        1.研究目标
        2.研究方法
        3.研究思路
    (四)研究创新之处及攻克难点
        1.创新之处
        2.难点
    (五)相关概念界定
        1.“权威”的界定
        2.“党的权威”的界定
一、马克思恩格斯党的权威思想产生的历史背景分析
    (一)马克思恩格斯党的权威思想产生的经济背景
        1.大工业权威的确立
        2.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愈演愈烈
    (二)马克思恩格斯党的权威思想产生的政治背景
        1.无产阶级日益活跃
        2.政党的产生
    (三)马克思恩格斯党的权威思想产生的思想背景
        1.启蒙思想中的反权威特征
        2.早期工人阶级组织的建设思想
        3.无政府主义反权威思想与马克思主义的碰撞
二、马克思恩格斯在党的权威问题上理论与实践的探索
    (一)马克思恩格斯党的权威思想的萌芽
        1.青年马克思和青年恩格斯反对国家权威的鲜明态度
        2.与非科学理论初步斗争,明确无产阶级的革命权威
    (二)马克思恩格斯对党的权威的初步探索
        1.共产主义者同盟建党之初对党的基本规定
        2.维护中央权威,反对任何形式的分裂行为
    (三)马克思恩格斯对党的权威的全面阐述
        1.确立无产阶级的革命权威
        2.与无政府主义的斗争中确立思想与组织的权威
    (四)马克思恩格斯对党的权威的继续探索
        1.在两个德国社会主义政党的合并过程中维护马克思主义的权威
        2.第二国际中再次强调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三、马克思恩格斯党的权威思想的内容分析
    (一)党的权威的核心要义:维护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
        1.“党”始终具有无产阶级的属性
        2.维护无产阶级政党的权威是民主集中制的内在要求
    (二)党的权威具体的表现形式:政治权威、思想权威、组织权威
        1.鲜明的政治纲领确定党在政治上的引领权威
        2.科学的革命理论保证党的思想权威
        3.完备的制度体系形成党的组织权威
    (三)党的权威的价值旨归:人类解放与人民立场
        1.人类解放是党的权威最终的价值归宿
        2.人民立场是党的权威坚定的政治立场
        3.党的权威是实现解放手段而非最终目的
    (四)党的权威的功能作用:保证党的团结统一和事业有效推行
        1.党的权威有利于党的团结统一
        2.党的权威有利于革命行动的执行
        3.党的权威将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存在下去
    (五)加强党的权威的具体路径
        1.充分发扬党内民主,反对迷信权威
        2.加强党的权威与发挥人民自主性的辩证统一
        3.坚持党的领导,充分发挥群团组织的积极作用
        4.具体分析党的类型,正确处理党际关系
四、马克思恩格斯党的权威思想的历史意义与现实启示
    (一)马克思恩格斯党的权威思想的历史意义
        1.开创无产阶级政党权威建设的理论
        2.较早区别了马克思主义与无政府主义
        3.为各国无产阶级政党的权威建设提供宝贵经验
    (二)马克思恩格斯党的权威思想对中国共产党的现实启示
        1.中国共产党必须高度重视党的权威建设
        2.打造以人民为中心的权威关系
        3.不断完善党内民主,坚持民主与集中的统一
        4.加强党与群团组织的合作
        5.构建合作共赢的党际关系
结语
参考文献
    (一)经典文献、党的文献
    (二)着作文献
    (三)期刊论文
    (四)学位论文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着
致谢

四、恩格斯与第二国际的创立(论文参考文献)

  • [1]论恩格斯对第二国际的历史贡献[D]. 王冰倩. 重庆交通大学, 2017(04)
  • [2]当代第二国际马克思主义研究的思想史语境及其建构[J]. 何萍. 学术月刊, 2016(05)
  • [3]论马克思恩格斯对经济决定论的批判[D]. 刘菲菲. 吉林大学, 2016(08)
  • [4]恩格斯晚年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D]. 乔丹丹. 电子科技大学, 2018(09)
  • [5]第二国际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D]. 陈爱萍. 南开大学, 2010(08)
  • [6]列宁文化领导权理论及其当代价值[D]. 郝俊霞. 安徽大学, 2019(02)
  • [7]第二国际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思想研究[D]. 孟祥健. 安徽大学, 2019(07)
  • [8]从马克思到列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确立[D]. 余一凡. 南开大学, 2010(07)
  • [9]从无产阶级国际主义到人类命运共同体 ——马克思主义的国际主义思想发展研究[D]. 李爱敏. 南京师范大学, 2016(06)
  • [10]马克思恩格斯党的权威思想研究[D]. 叶涛涛. 山东师范大学, 2020(09)

标签:;  ;  ;  ;  ;  

恩格斯与第二国际的建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