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粘胶/聚酯混纺的动态模量和若干其他性能(论文文献综述)
王萨丽[1](2021)在《废旧棉纺织品的溶解再生及应用拓展》文中提出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纺织原料的需求量增加,纺织品的使用周期缩短,导致废旧纺织品的数量也日益增加,其中,棉纤维作为重要的纺织原料,所占比例很高。我国每年产生的废旧纺织品总量超过3000万吨,大部分作为普通固体废弃物被焚烧、填埋,这会造成环境和土地污染以及资源浪费。如果废旧棉纺织品能够得到有效回收利用,不仅可以减少环境污染,还能节省大量的纺织原材料。棉纤维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因此对废旧棉纺织品的回收再利用也是对纤维素资源的循环利用。磷酸作为纤维素的良溶剂,溶解速度快,可以溶解较高聚合度的纤维素,原料易得,成本低且可回收。因此本论文以磷酸溶液为溶剂,对废旧棉纺织品进行溶解再生并加工为不同形式的纤维素材料,实现废旧棉纺织品的高附加值利用。在第一部分中,主要探究了棉织物在不同磷酸浓度(77%、81%、85%)和温度(0℃、20℃、30℃)下的溶解。当磷酸浓度为85%,温度为30℃,棉纤维含量为1wt%时,30 min就可以实现完全溶解。在此工艺条件下,用磷酸处理涤棉混纺织物(40/60),以分离纤维素和聚酯(PET)。对分离产物进行表征,实验结果表明,磷酸处理没有改变涤纶原有结构和热力学性能,涤棉混纺织物可以实现完全分离,涤纶回收率高达97%。在第二部分中,对纯棉织物进行磷酸溶解、水中再生、高压均质处理,制备了再生纤维素悬浮液,经冷冻干燥得到再生纤维素。红外和X射线衍射测试结果表明,再生纤维素的化学结构未发生变化,纤维素晶型从纤维素Ⅰ转变成纤维素Ⅱ,结晶度大幅下降。通过TEM表征,再生纤维素直径在100 nm以内,长度为几微米,属于纳米纤维素范畴。再生纤维素悬浮液有“类凝胶”流体行为,触变性和剪切变稀等流变特性,有作为水性涂料流变助剂的应用前景。另外,基于磷酸溶解再生工艺制备了再生纤维素膜(RCF),探究了再生条件以及纤维素含量对RCF性能的影响。以水为凝固浴再生和纤维素含量为6wt%时,制备的RCF整体性能较好。与原棉相比较,RCF保持原有纤维素结构,但结晶度和热稳定性降低。扫描电镜、机械性能及透光率测试表明,RCF表面平整、均匀,结构致密,拉伸强度较好(可达169 MPa),透明度较高(光学透过率在78%以上),具有作为包装材料的潜力。
马丽芸[2](2021)在《基于皮芯结构复合纱的柔性传感器和纳米发电机的研究》文中提出随着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及生活水平的提高,人类的需求也不断增长,智能可穿戴设备也成为一类重要的需求产品。近年来,智能可穿戴设备随着人工智能、物联网技术、通讯技术、材料科学等各个学科领域的发展呈现出巨大增长态势。与人体相关的生理信号例如压力、湿度、温度等各类信息的收集及利用,是大数据服务高温等极端环境作业、运动健康以及医疗行业的基础,依托各类人体信号的收集及处理,可及时调整工作环境、提出正确训练建议及诊断治疗方案,因此柔性传感器的研究和开发对于实现远程突发状况等处理具有重要意义。传感器的柔性化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之一,将电子器件的柔性化具有其他类型传感器所不具备的优势,其结构稳定,易于携带,佩戴舒适,可长时间使用,更有利于人类健康和运动信号的长期采集。因此,本论文采用纺纱技术手段,基于纤维、纱线材料,辅以皮芯结构复合纱的特殊结构优势,构建了以电容、电流、电压等为检测信号的功能性柔性传感器,对其传感机理、结构与性能的相关性进行理论分析与试验,并应用于人体呼吸、关节运动等健康信号的监测和特殊环境所需求的信号检测与传送,实现了柔性传感器的全纤维设计,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学术价值和应用前景。以下是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及研究结果:首先,在四轴系喂入纺纱原理的基础上,自主搭建包缠纺纱系统装置,制备了一种基于皮芯结构的,以铜丝为芯纱,异形截面聚酯长丝为皮层纱的复合纱,表征了不同异形截面长丝的表面形貌,分析了不同的表面形貌及截面形态的异形长丝的湿度响应及湿敏性能。通过观察异形截面纤维的形貌,可知该纤维为非圆形截面,纵向带有沟槽,再对异形纤维截面图像进行统计计算,得出不同异形截面的聚酯类纤维的比表面积差异;又通过自主搭建的测试纤维的水分子传输能力的实验平台,对异形截面纤维的水分子传输能力进行对比;最终,通过预测计算及实验验证得出,异形截面纤维的比表面积越大,其水分子吸收和解吸就越容易。异形截面纤维的凹槽形状不仅影响单根纤维的运输水分子能力,而且还影响由此类异形截面纤维组成的纱线的运输水分子性能。此类纤维的凹槽在纱线集合体中形成间隙,基于毛细效应,水分子可以很容易地从潮湿侧转移到干燥侧并迅速蒸发。在此基础上又通过湿度-电学性能测试,系统分析对比了不同异形截面复合纱湿度传感器的灵敏度、响应时间、复合纱在不同湿度作用下的电学响应性能,明晰了异形截面纤维复合纱湿度传感器的影响因素,分析了异形截面纤维的感湿性能,首次提出异形纤维复合纱的湿度传感模型,为复合纱湿度传感器的构建开拓了新的应用领域,奠定了研究基础。其次,基于单电极模式纳米发电机的工作原理及定义分析,再结合两轴系喂入纺纱方式中皮芯结构复合纱的特点,探究出全纤维纱线和织物摩擦纳米发电机的制备方法,明确该功能性的纱线和织物进行量产的方法,构建了基于聚酰亚胺短纤纱与镀银导电长丝的皮芯结构的全纤维阻燃复合纱及其织物的摩擦纳米发电机,对该功能性纱线及织物进行系统性表征。通过洗涤及阻燃测试探究了该复合纱的耐久性,结果表明该复合纱摩擦纳米发电机性能稳定且在洗涤或燃烧测试后不会产生较明显的损伤或性能下降。针对电学性能进行探究,可知该复合纱摩擦纳米发电机在1 Hz至2.5 Hz的测试频率条件下电学输出为0.230-0.295μA;另外,随着纱线长度的增长,纱线输出性能也随之变大。同时,该皮芯结构复合纱的摩擦纳米发电机能承受织造过程中的机械打击以及摩擦等,通过织造小样机制备了五种织物组织结构的机织物;这些织物具有良好的柔性、透气性;且不同组织结构的织物电学输出不同。总之,系统性构建了由纱线到织物的摩擦纳米发电机的制备方法,明晰了连续化加工生产全纤维纱线及其织物摩擦纳米发电机的工艺参数,分析了基于皮芯结构复合纱的摩擦纳米发电机的物理机械性能。此外,构建了基于聚四氟乙烯长丝与镀银导电长丝的皮芯结构的具有耐酸耐碱性能的全纤维复合纱及其织物的摩擦纳米发电机。采用原位观察、静态接触角、浸渍、喷洒的方式对复合纱及其织物进行疏水性分析;对复合纱及其织物的摩擦纳米发电机的耐酸耐碱性进行表征,采用浓酸溶液(浓碱溶液)浸渍的方法,对比外观及电学输出性能的变化。首次探究了液滴与复合纱及其织物接触分离时可产生的电学信号,并对液滴与复合纱接触分离时电子转移机理进行分析,表征发现不同液滴的流速与织物的接触分离所产生的电学输出随着流速的增大而增大。另外,表征了不同长度复合纱、不同测试频率及不同接触材料条件下,复合纱的电学输出性能:随着复合纱长度的增长,短路电流、短路电荷量以及开路电压的输出均有增加;复合纱的短路电流随着测试频率的变快而增加;不同材料的织物与该发电机接触所产生的短路电流也不同。验证了此类复合纱作为智能化及功能化纺织原料的有效性和可靠性。最后,基于皮芯结构复合纱的柔性传感器,构建了可监测人体呼吸情况、关节运动等健康信息的智能口罩、智能关节护具配件及其他应用场景需要信息传递的智能纺织品。将皮芯结构复合纱的柔性湿度传感器固定在普通的3M口罩的呼吸阀的呼吸气体的出入口部位,通过实时测量该湿度传感器的电容信号变化情况,对人体呼吸频次、呼吸强度以及呼吸骤停的检测,实现监测人体呼吸状况的功能。建立远程呼吸监测系统的智能平台的框架,将基于该湿度传感器与无线充电、数据滤波和信息传输等功能的电路板相连接,监测的信号将在手机等终端显示。该数据还可以通过云端上传、存储及共享,也便于后期大数据的处理和分析。将皮芯结构复合纱的纳米发电机缝制在护腕、护肘、护膝、护踝等部件上,通过人体关节弯曲时电学输出信号变化的相互关系,实现对关节运动的检测及信号分析。还利用皮芯结构复合纱的纳米发电机制备了自供电逃生和救援系统,该系统具有阻燃性能,通过LED灯与皮芯结构复合纱织物的合理连接和排列,构建了火场或无供电条件下实时显示最优逃离路线的逃生系统,同时还可通过多通道的信息采集功能,实现在救援终端实时显示精准求救位置的救援系统。基于聚四氟乙烯皮芯结构复合纱纳米发电机的疏水、耐酸、耐碱性能,可建立了智能防护服系统,通过将该复合纱及其织物缝制在普通洁净服上,在实现防化性能的基础上,利用多通道采集系统,实现信号的实时检测及传递。本论文较系统地分析了皮芯结构复合纱传感器的传感响应机理、力学性能及量产化制备方式,分析了基于皮芯结构复合纱湿度传感器的湿度-电容行为及湿度响应机制,通过对皮芯复合纱湿度传感器的结构成形、机理及其在呼吸监测应用进行分析;同时,基于皮芯结构复合纱的摩擦纳米发电机的接触分离的电学响应机理进行分析,提出了可量产化的加工方法及工艺参数,为纱线基摩擦纳米发电机的连续化生产提供了思路和理论依据,丰富了传感器在检测人体运动、健康信息,极端环境的检测及信号传输等智能纺织品领域的应用范围。
蒲熠[3](2020)在《纤维及非织造材料的功能改性及性能研究》文中指出非织造材料由于其具有特殊的功能性和较低的成本结构而具有广泛的应用。随着科技的进步,研究人员根据特性需要已经研发出多种对非织造材料进行进一步改性的手段,包括截面异形改性、复合改性、共混改性、接枝改性、表面处理改性等。通过这些改性方法可以制备出各种具有不同功能的改性非织造材料。本文通过静电辅助熔喷工艺制备了改性超细聚丙烯非织造布,利用静电纺丝制备了聚间苯二甲酰间苯二胺/聚丙烯腈-多壁碳纳米管共混改性纳米非织造薄膜,运用大气压等离子体改性的手段制备了两性棉非织造材料,并分别研究了它们的性能与应用。本文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通过在传统的熔喷设备中引入静电场,优化实验参数,可以将熔喷纤维的平均直径从1.69微米降低至0.96微米,并且纤维的直径分布变窄。(2)表征了静电辅助熔喷非织造材料的纤维形态及纤网结构、孔径分布、过滤效率以及力学性能。结果表明,静电辅助熔喷非织造材料较传统熔喷非织造材料虽然力学性能稍有下降,但具有更小的孔径和更高的过滤效率,可在空气过滤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3)使用静电纺丝成功地制备了具有优异的机械强度和热稳定性能的高取向聚间苯二甲酰间苯二胺/聚丙烯腈-多壁碳纳米管(PMIA/PAN-MWCNT)复合改性纳米纤维膜。结果表明,多壁碳纳米管和高转速收集滚筒的配合有利于获得高取向的纳米纤维膜。(4)研究了PMIA/PAN-MWCNT复合改性纳米纤维膜的力学性能、耐高温性能、阻燃性能和化学稳定性。结果表明,得益于纤维的高取向排列和MWCNT对纤维的增强作用,纤维膜的断裂应力从10.6MPa显着提升至20.7MPa,随后通过三维仿真模拟仔细分析了纤维膜力学性能的提升机理。该复合纳米纤维膜具有理想的耐高温性、阻燃性和化学稳定性,有可能应用在多个领域中。(5)使用常压等离子体技术将六甲基二硅氧烷(HMDSO)聚合沉积到水刺棉非织造布的其中一面,制备出了表面性能呈两性的棉非织造材料。经过测试,等离子体处理过的表面呈疏水性,水接触角可达153°,而未经处理的表面仍保持亲水性能,水接触角为0°。(6)两性棉非织造布由于其不对称的浸润性,可以表现出水的单向传输功能。通过实验,定量地表征了其单向导水性能,另外,还表征了其透气性、透湿性和孔径分布。结果表明,两性棉非织造布在保持原有的透气、透湿性能的前提下,具有优异的单向导水功能。
田立勇[4](2020)在《具有尼龙特征的新型聚酯基帘线的制备及其与橡胶复合性能的研究》文中提出纺织纤维增强橡胶基体复合材料广泛应用于传动带、输送带、轮胎以及胶管等工业橡胶制品中,其中以轮胎制品最为常见。轮胎远比本身看上去复杂的多,整体上轮胎可以视作骨架增强材料和橡胶基体组合的有机体,骨架材料作为轮胎的受力部件承受着外界各种作用力和维持轮胎在运行过程中的尺寸稳定性和安全性能;橡胶基体起到保护骨架材料和传递外力的作用。单一纤维帘线材料因自身或性能或价格的劣势,无法实现满足多层次的需求,复合纤维帘线结合了不同组分纤维的性能特征,实现材料功能和效应的最优化。本课题通过对高模低缩聚酯纤维的形态结构和大分子链排列进行设计获得一种具有尼龙特征的新型聚酯基纤维帘线,在小变形区域具有常规聚酯帘线高模量高尺寸稳定性的特点,同时在大变形区域内具有尼龙帘线高断裂伸长率高耐疲劳性能的特点,赋予新型聚酯帘线具有两种纤维帘线的复合性能。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高模低缩聚酯纤维在高速纺丝成型过程中,纤维聚集态结构的形成和发展演变对纤维的热力学性能起到决定性作用。采用广角X射线衍射仪(WAXD),小角X射线散射仪(SAXS),动态力学分析仪(DMA),差示扫描量热分析仪(DSC)和Instron力学测试仪等表征方法对聚酯纤维在成型纺丝线上聚集态结构和热力学性能的演变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聚酯纤维熔融纺丝成型过程中,纤维大分子链在温度场和应力场作用下沿着纤维轴向取向排列,纤维形成结晶,纤维内部结构由低序态向高序态转变。未牵伸丝在气流阻力和惯性力作用下,初步形成结晶结构,未牵伸丝在后序进一步的牵伸和热作用下,纤维大分子链的取向进一步增加,纤维结晶结构逐步完善,结晶度增加,同时晶粒和大分子链间的缠结点起到物理连接点作用形成稳定的网状结构,纤维的强度和模量增加的同时纤维样品的热收缩明显下降;拉伸后的样品经过热定形处理,在进一步提高纤维样品的热稳定性的同时,由于纤维在成型过程中已经形成稳定的网络结构,纤维的模量和断裂强度并没有出现明显的下降。聚酯纤维在纺丝线上形成的特殊聚集态结构,赋予了聚酯纤维具有高模量高强度和低热收缩的特点。在对高模低缩聚酯纤维纺丝成型过程研究的基础上,获得一种性能更为优异的新型高模低缩聚酯纤维,并对该新型聚酯纤维的形态结构和浸胶后整理过程进行研究和实验设计(DOE),进而制备出一种具有尼龙特征的新型聚酯基帘线(简称新型聚酯帘线)。纤维帘线的捻度不仅可以改善纤维之间的抱合性能,对纤维帘线的断裂强度和断裂伸长率有重要影响,同时对纤维帘线的耐疲劳性能以及与橡胶基体的粘合性能也有显着的作用。聚酯纤维表面极性基团较少与橡胶基体粘合性能较差,需要进行“二浴”浸胶后整理,在浸胶后整理过程中,聚酯帘线可以获得与橡胶基体良好的粘合性能,同时聚酯纤维在温度场和应力场作用下,纤维内部结晶结构进行重组获得更为稳定的结晶,通过控制纤维大分子链的取向排列,赋予新型聚酯帘线具备尼龙帘线的特征。对具有尼龙特征的新型聚酯帘线静态力学性能和与橡胶基体的静态粘合性能进行探讨,研究表明:具有尼龙特征的新型聚酯基帘线66.6 N的定负荷伸长(模量)和尺寸稳定性指数(DSI)介于常规聚酯帘线和尼龙帘线之间;断裂伸长率为21.7%远高于常规聚酯帘线的16.2%,略低于尼龙帘线的断裂伸长率(约为23.5%),高模量高尺寸稳定性有利于轮胎的操控性能,而高伸长率可以提高轮胎的抗冲击性能,新型聚酯帘线结合了常规聚酯帘线和尼龙帘线的优势性能。新型聚酯帘线和常规聚酯帘线都是聚酯基帘线,因此两者具有同等水平的橡胶基体粘合性能;在常规硫化条件下,具有尼龙特征的新型聚酯基帘线与尼龙帘线具体同等水平的粘合力,在高温条件下,其粘合力低于尼龙帘线,这是由于材料本身特性所决定的,但都能满足实际需求。纤维帘线作为轮胎的骨架材料,承受着周期性交变应力,纤维帘线的动态性能更能反映实际应用状态。研究表明:具有尼龙特征的新型聚酯基帘线动态复合模量和不同温度下的动态尺寸稳定性指数均介于常规聚酯帘线和尼龙帘线之间,这与其静态性能具有相同趋势。动态圆盘疲劳实验显示在压缩率为25%之前,具有尼龙特征的新型聚酯基帘线和常规聚酯帘线以及尼龙6帘线三者的耐疲劳性能相接近,但在超过此压缩率后,常规聚酯帘线的耐疲劳性能急剧下降,而具有尼龙特征的新型聚酯基帘线与尼龙6帘线的耐疲劳性能相接近;同时该实验也表明提高纤维帘线的捻度有利于提高其动态耐疲劳性能。动态曲挠疲劳实验显示在样品表面温度为85℃之前,具有尼龙特征的新型聚酯基帘线和尼龙6帘线的动态粘合性能相接近,但超过此温度后,其动态粘合性能低于尼龙6参照帘线,这与其静态粘合性能研究相一致。最后,通过摩托车轮胎和全地形(ATV)轮胎实验对具有尼龙特征的新型聚酯基帘线的性能进行验证,采用尼龙帘线作为对照试验,研究表明:具有尼龙特征的新型聚酯基帘线的高模量高尺寸稳定性特点赋予轮胎具有较好的操控性能,同时有利于降低摩托车轮胎的滚动阻力,降低对燃料的损耗,促进轮胎的环保绿色发展。
刘佳[5](2020)在《户外运动服纤维动态黏弹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为了得出户外运动服纤维在运行过程中的动态黏弹性能,利用动态黏弹分析设备考察和分析其变化规律。选择户外运动服作为性能测试研究的实验原材料,并通过抽丝工艺获得运动服纤维。在实际环境下安装测试设备,设置相关的客观测试条件与动态黏弹性能测试指标。通过记录相关的性能变化数据得出结论:在线性黏弹性区域内,温度与运动频率不会对纤维的应力与应变产生影响,在非线性黏弹性区域内,户外运动服纤维发生了复杂的松弛和转变,在不同运动频率的影响下,动态黏弹性变化模量呈下降趋势,在不同温度的影响下,动弹黏弹性变化呈周期性变化。
吴荣辉[6](2020)在《基于弹簧鞘复合线的柔性传感器及其受力电学行为表征》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纺织科学与技术的发展,纺织物的双重功能特征日渐明显,即传统穿着物基体和具有传感表征功能特征的织物发展迅猛,并逐渐取代植入式传感器成为真正意义一物同质、同形的双功能织物。集传感材料、信息科学、数据处理与存储及人体工学为一体的智能感受织物“人工皮肤”已经成为高技术纺织领域的研究热点方向。基于目前市场传感器通常为刚性器件,如何将电子器件柔性化、可穿戴化、绿色化是亟需解决的问题。因此,本课题采用表面金属镀层长丝为本征敏感材料,辅以弹簧鞘复合线特殊结构优势,构建了以电阻、电感为检测信号的功能性力学传感器,对其传感机制、结构与性能的相关性进行了理论建模与实验验证,并成功应用于人体关节弯曲等运动信号和人体呼吸等健康信号的监测,以及人体动作和形体的三维重构,实现了力学柔弹性和皮肤共形性产品的设计,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社会效益。首先,本文采用自制包缠纺纱系统制备了以镀银锦纶长丝为鞘、氨纶长丝为芯的复合线,对不同捻度弹簧鞘复合线的表面形貌和力-电学行为进行了表征和分析,并建立了与实验结果一致性较好的复合线静动态拉伸力学模型,在此基础上对复合线的导电机制进行了探讨。通过原位观察不同捻度弹簧鞘复合线静动态表面形态,验证了所制备弹簧鞘复合线鞘层包缠结构的均一稳定性。结合几何结构模型分析得到弹簧鞘螺旋线圈单元临界接触捻度在472649(捻/10cm)之间,实验验证结果与理论值吻合度高,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并为后续获得高灵敏度传感器提供了理论指导。弹簧鞘复合线在100%应变内的力学行为表现出典型的非线性拉伸力学行为,且弹簧鞘复合线捻度与模量呈正相关关系。同时通过动态力学测试,得到弹簧鞘复合线在拉伸应变振幅10μm内的动态力学性质与氨纶芯纱较为接近,复合线储能模量E′在0℃损失率达到96%。对弹簧鞘复合线在010%应变范围内进行6000次循环拉伸,采用双对数线性模型分析得到变形作用下应力与疲劳寿命关系符合衰减指数关系,明晰了弹簧鞘复合线在静、动态载荷作用下的变形特征。并进一步建立弹簧鞘复合线粘弹性模型,优选出复合线非线性拉伸力学行为的三元件结构模型,计算相关结构参数并与实验结果进行对比验证。分析了复合线导电通道的组成及影响因素,明晰了不同捻度弹簧鞘复合线螺旋线圈单元接触状态及其对导电性的贡献,并提出不同捻度复合线的电阻计算模型,为可调控式复合传感系统的设计提供了思路。基于弹簧鞘复合线进一步构建了高灵敏度电阻传感器,理论分析了不同捻度弹簧鞘复合线受拉伸时的电阻变化机制,表征了弹簧鞘复合线基传感器的灵敏度、线性度、响应时间及稳定性等性能,并剖析了结构参数对复合线基传感器性能的影响。得出复合线电阻变化的三个主导机制分别为螺旋线圈之间接触状态、鞘层复丝中堆叠纤维的展开和鞘层复丝的伸长。捻度为450900(捻/10cm)的弹簧鞘复合线在0%100%应变范围内具有明显的电学响应。弹簧鞘复合线基电阻传感器灵敏度在726捻/10cm时达到最大值64,电信号响应线性度在捻度为450捻/10cm时最优,非线性度为0.11%。弹簧鞘复合线的电阻传感器在800次循环拉伸时电信号响应稳定,电阻变化振幅变化不显着,表面锦纶表面所镀银层稳定未产生明显损伤,复合线循环往复测试中电阻的变化主要取决于应变变化,力学疲劳损伤对复合线电阻变化影响不明显。此外,利用弹簧鞘复合线的特殊结构优势,以氨纶弹性纱线为芯纱、聚酯涂层铜丝为鞘层制备了一种弹簧鞘复合线电感,通过测量复合线的力学行为及电学行为,验证了复合线电感作为自感式及互感式传感器的有效性和可靠性。分析了弹簧鞘复合线电感在拉伸作用下的应力-应变关系,进一步对粘弹性力学行为进行了实测和理论建模分析。根据弹簧鞘复合线电感在拉伸过程中的电信号变化,求得电感变化率-应变特征关系曲线,得到弹簧鞘复合线电感传感器灵敏度与芯纱根数呈正相关关系。在0%40%,60%100%的应变范围内对电感变化率进行线性拟合,拟合相关度均大于0.99,表明在此阶段内线性度良好。基于弹簧鞘复合线的电感传感器在拉伸力作用下,具有即时稳定的电感信号输出。进一步利用复合线电感与相邻电感之间的互感效应,实现了复合线拉伸应变的无线无源检测。当复合线电感穿过外部读取线圈时求得电感回路的谐振频率为191MHz。复合线电感拉伸应变增大引起的复合线电感值减小导致了谐振回路中谐振频率的增大,谐振频率向右偏移。复合线电感拉伸时的谐振频率在拉伸作用下灵敏度为0.28MHz/KPa。借助于读取线圈之间产生的电感耦合,通过对谐振频率的测试实现了拉伸位移的无线无源检测。将弹簧鞘复合线传感器与服装本体进行结合,实现了人体关节弯曲等运动信号及人体呼吸等健康信号的监测,以及人体动作和形体的三维重构和虚拟试衣系统人体模型的构建。在运动信号监测方面,将弹簧鞘复合线贴合在手指指背处,当手指从0°分别弯曲至30°,60°,90°时,复合线基传感器产生不同大小的电阻信号量,传感器亦可用于手指手势识别、手肘和手腕等关节的弯曲和回复的动作监测;在人体健康信息采集方面,当志愿者身着腹部位置缝制有弹簧鞘复合线传感器的紧身服装时,监测的志愿者呼吸频次与传统呼吸功能监测仪结果一致;在人体运动及形态的三维重构方面,通过调用电阻信号与人体运动或体型信号的对应关系,实现了与实际结果高度一致的人体模型的建立与重构。揭示了基于弹簧鞘复合线的力学传感器的可靠性及其在对人体运动实时监测、健康信息采集及人体三维模型重构等领域的应用潜力。本课题比较系统地分析了弹簧鞘复合线的受力变形机理、力学性能及导电机制,分析了基于弹簧鞘复合线的应变传感器的拉伸-电阻、电感行为及传感机制,通过对弹簧鞘复合线传感器的结构成形、机理分析及其在智能穿戴的多样化应用进行分析,为具有柔性传感功能的服装设计提供了方法和理论依据,同时为具有高灵敏度弹簧鞘复合线传感器的设计提供了预测力-电模型,丰富了传感器在检测人体运动及健康信息、人体形态重构的等智能纺织品领域的应用。
陈荣圻[7](2018)在《再论染料工业如何由大做强》文中认为笔者曾于2012年在《染料与染色》撰文题为"中国染颜料行业如何由大做强"。2013年又发表题为"《工业转型升级规划》与我国染料工业的发展"。时隔5~6年,我国经济放缓,稳中向好。六年来,染料产量突飞猛进,2018年将超百万吨,但仍面临大而不强的问题。染料商品化、染料新品种研发及特别是染料中间体新工艺技术等核心技术匮乏。从染料大国到染料强国是量变到质变的漫长过程,染料做大了,就有条件投入大量科研资金,从而汇聚有创新精神的科研人员,潜心研发。本文提出了染料做强须克服的八大困难。党中央的供给侧结构改革就蕴含企业提供优质产品。近年来,内需消费成为对GDP最主要贡献者,染料行业下游最大的是印染行业,必需最大限度满足印染需求,同时,市场反馈出染料行业研发的主要方向。我国现在有133万吨染料产能,如果将产能全部转化为产量后大量出口,要付出较高的资源和环保代价,得不偿失。但并非染料就无法顺应国家政策中的"走出去",我国染料企业可以通过将资金、设备以"授人以渔"方式输向新兴国家。如何做强可向同为精细化工的制药行业交流、请教。
吴京秦[8](2018)在《Microfine超细粘胶纤维及其混纺机织物的开发与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纤维、纺织技术的进步,人们对服装方面的要求已经不仅局限在保暖御寒,而是更加注重舒适性、美观性和功能性于一体。为了追求服装面料的舒适性,研究人员不断探索纤维的改良方法并致力于研究新型纤维。Microfine纤维是一种细度为0.5dtex的超细粘胶纤维,其织物具有吸湿透气、轻薄柔软的特点。由于此种纤维目前还没有正式进入中国纺织品市场,并且国内对这种纤维的研究和了解微乎其微,因此对Microfine纤维的性能做初步探究就显得极为重要。将Microfine纤维与普通粘胶纤维进行对比试验。运用扫描电镜和电子式纤维强力仪等仪器,对Microfine纤维形态、内部结构、拉伸性能、吸放湿性以及防静电性能等方面进行分析。然后以Microfine纤维与棉纤维为原料进行混纺,总结了纺纱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对混纺纱的强力、摩擦性、吸湿性、纱线毛羽以及条干均匀度等基本性能做了研究,运用灰色近优理论对混纺纱做了最优化判定,确定最佳比例的混纺纱。以Microfine纤维/棉纤维混纺纱为原料织制的混纺机织物表面平整,轻薄柔软。对混纺机织物的断裂强力、顶破强力、耐磨性等力学性能和透湿性、导湿性、速干性、透气性、保暖性等热湿舒适性以及悬垂性、刚柔性、表面摩擦等织物风格进行了实验研究。运用模糊综合评判的方法,分析混纺机织物的综合性能,获得综合性能较优的设计方法。本课题设计的Microfine/棉混纺机织物,在服用性能和外观效果上适合做衬衣面料,为开发高档衬衫面料提供理论基础。
傅轶凡[9](2018)在《阳离子可染型阻燃与增韧型阻燃PA6的制备与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PA6(尼龙6,锦纶6)是己内酰胺开环聚合而成。因分子末端含有氨基,目前锦纶6普遍使用酸性染料染色,这使得锦纶6纤维制品会被一些有色且大分部都是酸性的日常食品饮料沾染,难以去除。另外PA6的极限氧指数较低,熔融滴落,火灾危险系数较高。且因为PA大分子中的酰胺键较为活跃,易和通常采用的阻燃剂在熔融温度下发生化学反应,PA6的阻燃化具有一定的难度。本文采用两步熔融聚合法,通过分别在PA6大分子链段中引入具有双羧基官能团的间苯二甲酸-5-磺酸钠5-SSIPA和聚乙二醇PEG,再加入MCA作为有机阻燃单体聚合,制备出一种同时具备阳离子可染和阻燃效应的MCA/CD-PA6复合材料以及同时具备加弹型和阻燃效应的MCA/PEG/PA6复合材料。探索了阳离子染料改性助剂5-SSIPA的加入以及不同含量MCA对PA6上染率和阻燃性能的影响。利用傅里叶变化红外光谱仪(FTIR)、X射线衍射仪(XRD)、热重分析仪(TG)、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和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对所得产物进行了结构性能表征。其中FT-IR证实5-SSIPA和PEG被引入到PA6分子链上,SEM看出MCA分散在PA6基体中;通过XRD、DSC和TGA发现,随着MCA含量增大,聚合物熔体熔点下降,结晶度降低,热降解温度下降;染色实验证实5-SSIPA的加入使得PA6阳离子染料的上染率高,上染率最高可达96.79%,且色彩亮丽;阻燃性能测试结果显示适当的MCA加入,材料极限氧指数最高可达27,发烟减小并无黑烟,熔滴现象较小;通过流变性能实验发现5-SSIPA空间位阻效应较强,能降低PA6粘度,增大聚合物粘流活化能,而PEG作为柔性链段,相较于PA6非牛顿指数降低,增大储能模量。总的来说,课题研究对于制备抗沾污阻燃锦纶,用于宾馆、影剧院、礼堂等各种公共场所以及汽车、火车和飞机等交通设施的地毯、装饰织物,具有较大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王宁[10](2017)在《环氧树脂混凝土的材料设计与施工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正交异性钢结构桥具有板厚较薄,恒载小的优点,不仅被广泛应用于在跨江跨河等大跨度的建设中,也越来越多的应用在架桥条件困难的城市高架立交中。然而,由于现有铺装材料性能的局限性,难以满足钢桥面铺装长期服役的技术要求,因此,钢桥面铺装技术在国际上一直是一个热点和难点。另一方面,在针对现有的钢桥面铺装层进行维修时,可常温施工且快速开放交通的环氧树脂混凝土表现出了优异的使用性能,不失为一种新型高效高强的铺装材料,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环氧树脂混凝土是用环氧树脂胶粘剂完全代替水泥或者沥青作为胶凝剂,经搅拌、成型、固化而成的一种复合材料,属于纯聚合物混凝土。国内外对于环氧树脂铺装材料的研究较少,对于其材料使用性能并不是很了解。同时由于技术壁垒、造价较高等诸多因素的限制,在环氧树脂在钢桥面铺装中的应用研究尚处于初始阶段,尚无现行国家标准或行业规范指导实际工作。本文针对环氧铺装材料的组成设计和施工技术展开研究。首先,采用聚氨酯对环氧树脂基体进行增韧处理制备高强高韧的改性环氧树脂,并采用正交实验方法,主要考虑抗拉伸和抗弯曲变形能力选用多种助剂优化环氧树脂胶粘剂,制备适合钢桥面铺装使用的树脂胶粘剂。然后,用自主开发的胶粘剂做结合料设计环氧树脂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时充分考虑钢桥面铺装材料的特殊要求和树脂胶粘剂的材料特性,采用体积法设计的环氧树脂混合料级配,选用抗裂性能为主要控制指标,通过体积性能检验和路用性能测试优选级配。在优选的级配基础上考虑混合料的使用性能和体积指标进行均衡设计。其次,对环氧树脂混凝土的基本路用性能进行研究,包括环氧树脂混凝土的固化特性、粘结特性、抗水损害性能、抗裂性能、抗剪性能以及粘弹特性。并与一种进口树脂胶粘剂做对比分析。结果显示:与进口材料相比,自主开发的环氧混凝土产品性能基本能够达到钢桥面铺装使用要求,具有较好的水稳定性、高温抗车辙能和弯曲变形能力。最后,对影响环氧树脂混凝土的材料性能因素进行比较分析,通过室外摊铺实验和钢桥面试铺段检测,对环氧树脂混凝土施工工艺进行研究,提出环氧树脂混凝土施工工艺流程。
二、粘胶/聚酯混纺的动态模量和若干其他性能(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粘胶/聚酯混纺的动态模量和若干其他性能(论文提纲范文)
(1)废旧棉纺织品的溶解再生及应用拓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棉纤维的结构和性能 |
1.2.1 棉纤维的组成 |
1.2.2 棉纤维的聚集态结构 |
1.2.3 棉纤维的物理和化学性质 |
1.3 纤维素的溶解 |
1.3.1 纤维素的溶解过程 |
1.3.2 纤维素溶剂体系 |
1.4 纤维素膜材料 |
1.4.1 纳米纤维素 |
1.4.2 再生纤维素膜 |
1.4.3 纤维素复合膜 |
1.5 废旧棉纺织品的回收利用 |
1.5.1 废旧棉纺织品的来源和分类 |
1.5.2 废旧棉纺织品的回收利用方法 |
1.5.3 废旧棉纺织品回收利用研究进展 |
1.6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7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磷酸溶解废旧棉纺织品工艺探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材料和仪器 |
2.2.1 实验材料 |
2.2.2 实验仪器 |
2.3 实验方法与测试表征 |
2.3.1 棉在磷酸溶液中的溶解 |
2.3.2 纤维素溶液流变性测试 |
2.3.3 磷酸法分离废旧涤棉混纺织物 |
2.3.4 分离效果评定方法 |
2.3.5 分离产物表征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磷酸浓度对溶解时间的影响 |
2.4.2 温度对纤维素溶解时间的影响 |
2.4.3 纤维素含量对溶解时间的影响 |
2.4.4 纤维素溶液的流变性能 |
2.4.5 涤棉混纺织物分离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磷酸再生纤维素在流变助剂及膜材料方面的应用 |
3.1 引言 |
3.2 实验材料和仪器 |
3.2.1 实验材料 |
3.2.2 实验仪器 |
3.3 实验方法 |
3.3.1 再生纤维素悬浮液的制备 |
3.3.2 再生纤维素膜的制备 |
3.4 测试与表征方法 |
3.4.1 透射电子显微镜表征 |
3.4.2 再生纤维素膜形貌分析 |
3.4.3 红外光谱分析 |
3.4.4 XRD分析 |
3.4.5 等离子体光谱仪分析 |
3.4.6 再生纤维素悬浮液的流变性测试 |
3.4.7 聚合度分析 |
3.4.8 拉伸强度测试 |
3.4.9 热稳定性能分析 |
3.5 结果与讨论 |
3.5.1 再生纤维素的形貌和结构分析 |
3.5.2 再生纤维素悬浮液的流变性能 |
3.5.3 再生纤维素悬浮液在水性聚氨酯涂料中的应用 |
3.5.4 再生条件对再生纤维素膜性能的影响 |
3.5.5 纤维素浓度对再生纤维素膜性能的影响 |
3.5.6 再生纤维素膜微观形貌分析 |
3.5.7 再生纤维素膜热稳定性分析 |
3.5.8 磷酸溶解染色棉制备彩色再生纤维素膜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全文总结及展望 |
4.1 结论 |
4.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基于皮芯结构复合纱的柔性传感器和纳米发电机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课题的研究背景 |
1.1.2 课题的研究意义 |
1.2 柔性智能纺织品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柔性传感纺织品 |
1.2.2 柔性能量收集纺织品 |
1.3 基于纤维状(纱线状)传感器的研究现状 |
1.3.1 纤维状(纱线状)湿度传感器 |
1.3.2 纤维状(纱线状)自供电传感器 |
1.4 基于纤维状(纱线状)柔性摩擦纳米发电机的研究现状 |
1.4.1 纤维状(纱线状)摩擦纳米发电机 |
1.4.2 织物状摩擦纳米发电机 |
1.5 当前研究存在问题的分析 |
1.6 本课题的研究思路和内容 |
1.6.1 研究思路 |
1.6.2 技术路线 |
1.6.3 研究目标 |
1.6.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6.5 论文架构 |
第2章 基于皮芯结构复合纱湿度传感器制备与性能表征 |
2.1 基于皮芯结构复合纱湿度传感器的设计及制备 |
2.1.1 湿度传感器的包缠结构的设计 |
2.1.2 湿度传感器的制备及成形 |
2.1.3 主要测量方法与表征指标 |
2.2 皮芯结构复合纱及敏感材料的形貌特征 |
2.2.1 皮芯结构复合纱的形貌 |
2.2.2 敏感材料的形貌特征 |
2.3 湿敏材料纱的湿敏及导湿性能研究 |
2.3.1 湿敏材料纱的湿敏性能研究 |
2.3.2 湿敏材料纱的导湿性能研究 |
2.4 皮芯结构复合纱的湿度传感器的湿敏性研究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皮芯结构复合纱的阻燃摩擦纳米发电机制备与性能表征 |
3.1 基于皮芯结构复合纱纳米发电机的设计、制备及测试 |
3.1.1 基于皮芯结构纳米发电机的结构设计模型 |
3.1.2 基于皮芯结构纳米发电机的纱线及织物制备方法 |
3.1.3 主要测试方法与表征指标 |
3.2 皮芯结构复合纱的性能表征 |
3.2.1 皮芯结构复合纱的表面形貌特征 |
3.2.2 皮芯结构复合纱的条干均匀性表征 |
3.2.3 皮芯结构复合纱的力学分析 |
3.3 基于皮芯结构复合纱摩擦纳米发电机的性能研究 |
3.3.1 复合纱摩擦纳米发电机的电学输出性能对比 |
3.3.2 复合纱摩擦纳米发电机的耐久与电学输出性能 |
3.4 织物摩擦纳米发电机的性能探究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皮芯结构复合纱的耐酸碱纳米发电机制备与性能表征 |
4.1 基于皮芯结构复合纱的纱线与织物的结构设计实验 |
4.1.1 结构设计及模型 |
4.1.2 皮芯结构复合纱及其织物的成形及制备方法 |
4.1.3 主要测量方法与表征指标 |
4.2 皮芯结构复合纱的性能表征 |
4.2.1 皮芯结构复合纱的形貌及均匀性表征 |
4.2.2 皮芯结构复合纱的线密度分析 |
4.2.3 皮芯结构复合纱及其织物的亲疏水性能表征 |
4.2.4 皮芯结构复合纱及织物的耐酸碱性表征 |
4.3 基于皮芯结构复合纱的纳米发电机性能的研究 |
4.3.1 复合纱摩擦纳米发电机的耐酸碱性表征 |
4.3.2 复合纱摩擦纳米发电机的与液滴接触分离的电学输出性能 |
4.3.3 复合纱摩擦纳米发电机的电学输出性能对比 |
4.4 织物摩擦纳米发电机的性能表征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皮芯结构复合纱的传感器的应用 |
5.1 基于皮芯结构复合纱湿度传感器的应用 |
5.1.1 试验材料及试样 |
5.1.2 用于呼吸监测口罩的制备 |
5.1.3 皮芯结构复合纱湿度传感器在呼吸监测的应用 |
5.2 基于皮芯结构复合纱的阻燃摩擦纳米发电机的应用 |
5.2.1 试验材料及试样 |
5.2.2 用于智能地毯中自供电逃生和救援系统的制备 |
5.2.3 皮芯结构复合纱自供电传感器在逃生和救援系统的应用 |
5.3 基于皮芯结构复合纱的耐酸碱纳米发电机的应用 |
5.3.1 试验材料及试样 |
5.3.2 用于关节弯曲运动检测的配件及智能防护服系统的制备 |
5.3.3 皮芯结构复合纱自供电传感器在人体信号传感中的应用 |
5.3.4 皮芯结构复合纱自供电传感器在智能防护服系统的应用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3)纤维及非织造材料的功能改性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纤维改性及其研究进展 |
1.2.1 改性粘胶纤维 |
1.2.2 改性聚酯纤维 |
1.2.3 改性聚丙烯腈纤维 |
1.2.4 改性聚丙烯纤维 |
1.3 纤维材料的改性方法 |
1.3.1 截面异形改性 |
1.3.2 复合改性 |
1.3.3 共混改性 |
1.3.4 共聚改性 |
1.3.5 接枝改性 |
1.3.6 表面处理改性 |
1.4 改性非织造纤维材料的研究进展及主要应用领域 |
1.5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静电场辅助的熔喷制备改性超细聚丙烯纤维材料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材料 |
2.2.2 静电辅助熔喷设备 |
2.2.3 超细聚丙烯纤维的制备 |
2.2.4 表征方法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形态与结构 |
2.3.2 力学性能 |
2.3.3 孔径分布于透气性 |
2.3.4 过滤效率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静电纺丝制备高取向PMIA/PAN-MWCNT共混改性纤维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材料 |
3.2.2 静电纺纳米纤维膜的制备 |
3.2.3 表征方法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形态与结构 |
3.3.2 力学性能分析 |
3.3.3 拉伸过程的3D模拟 |
3.3.4 热学性能与阻燃性能 |
3.3.5 高温及酸碱处理的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纯棉非织造布的双面异性表面处理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材料 |
4.2.2 两性棉非织造材料的制备 |
4.2.3 表征方法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等离子体处理参数对织物两性性质的影响 |
4.3.2 表面形貌表征 |
4.3.3 化学组成 |
4.3.4 单向导水现象 |
4.3.5 液体穿透时间与反渗量 |
4.3.6 透湿性能和透气性能 |
4.3.7 热稳定性和耐久性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4)具有尼龙特征的新型聚酯基帘线的制备及其与橡胶复合性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轮胎纤维帘线简介及研究现状 |
1.1.1 轮胎纤维帘线 |
1.1.2 复合纤维帘线 |
1.2 具有尼龙特征的新型聚酯基帘线的制备 |
1.2.1 高模低缩聚酯(HMLS)纤维成形过程 |
1.2.2 加捻结构对聚酯帘线性能的影响 |
1.2.3 浸胶工艺参数聚酯帘线性能的影响 |
1.3 聚酯纤维高分子聚集态结构 |
1.3.1 聚酯纤维结构与性能以及工艺参数的关系 |
1.3.2 聚酯纤维构造模型 |
1.4 具有尼龙特征的新型聚酯基帘线的轮胎试验 |
1.4.1 摩托车轮胎试验 |
1.4.2 ATV轮胎力与性能分析 |
1.5 课题的意义及主要研究内容 |
1.5.1 课题的意义 |
1.5.2 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高模低缩聚酯纤维成纤过程中结构和性能的演变 |
2.1 前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材料和仪器 |
2.2.2 高模低缩聚酯纤维性能的表征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高模低缩聚酯纤维成型过程中热性能的演变 |
2.3.2 高模低缩聚酯纤维成型过程中动态力学性能分析 |
2.3.3 高模低缩聚酯纤维成型过程中晶区结构的演变 |
2.3.4 高模低缩聚酯纤维成型过程中取向参数的演变 |
2.3.5 高模低缩聚酯纤维成型过程中物理性能的演变 |
2.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具有尼龙特征的新型聚酯基帘线的制备和表征 |
3.1 前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材料和仪器 |
3.2.2 纤维帘线性能表征 |
3.3 具有尼龙特征的新型聚酯基帘线的制备 |
3.3.1 具有尼龙特征的新型聚酯基帘线的设计路线 |
3.3.2 新型聚酯纤维性能的设计 |
3.3.3 新型聚酯纤维捻度的设计 |
3.3.4 具有尼龙特征的新型聚酯基帘线的浸胶工艺参数设计 |
3.4 具有尼龙特征的新型聚酯基帘线性能表征 |
3.4.1 具有尼龙特征的新型聚酯基帘线的力学性能 |
3.4.2 具有尼龙特征的新型聚酯基帘线的粘合性能 |
3.4.3 温度对具有尼龙特征的新型聚酯基帘线性能的影响 |
3.4.4 湿度对具有尼龙特征的新型聚酯基帘线性能的影响 |
3.5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具有尼龙特征的新型聚酯基帘线浸胶后整理过程中结构和性能的演变 |
4.1 前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材料和仪器 |
4.2.2 具有尼龙特征的新型聚酯基帘线性能的表征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具有尼龙特性的新型聚酯基帘线浸胶后整理过程中热性能分析 |
4.3.2 具有尼龙特征的新型聚酯基帘线浸胶后整理过程中动态力学性能分析 |
4.3.3 具有尼龙特征的新型聚酯基帘线浸胶后整理过程中晶区结构的演变 |
4.3.4 具有尼龙特征的新型聚酯基帘线浸胶后整理过程中取向参数的演变 |
4.3.5 具有尼龙特征的新型聚酯基帘线浸胶后整理过程中力学性能的演变 |
4.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具有尼龙特征的新型聚酯基帘线动态性能的研究 |
5.1 前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实验材料和仪器 |
5.2.2 纤维帘线动态性能表征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纤维帘线动态力学性能分析(DMA) |
5.3.2 具有尼龙特征的新型聚酯基帘线的动态蠕变性能 |
5.3.3 具有尼龙特性的新型聚酯基帘线的滞后圈性能 |
5.3.4 具有尼龙特征的新型聚酯基帘线的圆盘疲劳性能 |
5.3.5 具有尼龙特征的新型聚酯基帘线的曲挠疲劳性能 |
5.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具有尼龙特征的新型聚酯基帘线轮胎性能的研究 |
6.1 前言 |
6.2 摩托车轮胎实验部分 |
6.2.1 实验材料和仪器 |
6.2.2 具有尼龙特征的新型聚酯基帘布的制备 |
6.2.3 帘子线和摩托车轮胎性能表征 |
6.3 摩托车轮胎实验结果与讨论 |
6.3.1 摩托车轮胎强度实验性能分析 |
6.3.2 摩托车轮胎高速实验性能分析 |
6.3.3 摩托车轮胎耐久实验性能分析 |
6.3.4 摩托车轮胎硫化后尺寸和接地面积分析 |
6.3.5 摩托车轮胎尺寸稳定性能分析 |
6.3.6 摩托车轮胎滚动阻力性能分析 |
6.3.7 摩托车轮胎路试后帘线力学性能的研究 |
6.3.8 摩托车轮胎实地操纵性能的研究 |
6.4 全地形(ATV)轮胎实验部分 |
6.4.1 ATV轮胎强度试验性能分析 |
6.4.2 ATV轮胎高速性能试验性能分析 |
6.4.3 ATV轮胎耐久性能试验性能分析 |
6.4.4 ATV轮胎侧偏刚度和回正刚度 |
6.4.5 ATV轮胎高速胀大 |
6.4.6 ATV轮胎静态径向弹性系数 |
6.5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主要创新点 |
7.3 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附录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5)户外运动服纤维动态黏弹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1 户外运动服纤维动态黏弹性能测试实验设计 |
1.1 制备实验材料 |
1.1.1 户外运动服原材料 |
1.1.2 选择材料样本 |
1.1.3 运动服纤维抽丝 |
1.2 测试仪器 |
1.3 设置实验客观条件 |
1.4 确定动态黏弹性能测试指标 |
1.4.1 蠕变量 |
1.4.2 应力松弛量 |
1.4.3 动态模量 |
1.5 性能测试步骤 |
2 性能测试结果讨论与分析 |
2.1 不同温度下的动态黏弹性变化 |
2.2 不同频率下的动态黏弹性变化 |
2.3 户外运动服纤维的线性黏弹区 |
3 结束语 |
(6)基于弹簧鞘复合线的柔性传感器及其受力电学行为表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课题的研究背景 |
1.1.2 课题的研究意义 |
1.2 导电纺织品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导电纤维 |
1.2.2 导电纱线 |
1.2.3 导电织物 |
1.3 基于导电纺织品的柔性传感器研究现状 |
1.3.1 电阻式力学传感器 |
1.3.2 电容式力学传感器 |
1.3.3 电感式力学传感器 |
1.3.4 导电纺织品柔性传感器的其他研究与应用 |
1.4 柔性织物传感器的力-电模型 |
1.4.1 纱线传感器的力-电模型 |
1.4.2 织物传感器的力-电模型 |
1.5 织物柔性传感器可穿戴智能服装的研究现状 |
1.6 当前研究存在的问题和本课题拟解决问题 |
1.6.1 存在问题 |
1.6.2 拟解决的问题 |
1.7 本课题研究的内容和创新性 |
1.7.1 研究目标 |
1.7.2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7.3 本课题的创新点 |
第2章 弹簧鞘复合线的结构、成形与力学行为及导电机制 |
2.1 弹簧鞘复合线结构设计及其成形实验 |
2.1.1 设计结构模型 |
2.1.2 弹簧鞘复合线的成形 |
2.1.3 主要测量方法与表征指标 |
2.2 弹簧鞘复合线的表面形态 |
2.2.1 镀银导电锦纶长丝表面形态 |
2.2.2 弹簧鞘复合线表面形态 |
2.2.3 弹簧鞘复合线拉伸状态下的形态表征 |
2.3 弹簧鞘复合线的力学性质 |
2.3.1 弹簧鞘复合线拉伸力学性质 |
2.3.2 弹簧鞘复合线动态力学性质与疲劳 |
2.3.3 弹簧鞘复合线的力学分析与拟合验证 |
2.4 弹簧鞘复合线电阻体构成与导电机制 |
2.4.1 鞘层长丝电阻体的构成 |
2.4.2 弹簧鞘复合线导电机制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弹簧鞘复合线的电阻传感器制备与电性能表征 |
3.1 基于弹簧鞘复合线的电阻传感器的结构设计及成形 |
3.1.1 结构设计模型 |
3.1.2 线状电阻传感器的成形 |
3.1.3 主要测量方法与表征指标 |
3.2 基于弹簧鞘复合线的电阻传感器的拉伸-电阻性能表征 |
3.2.1 弹簧鞘复合线拉伸电阻变化分析 |
3.2.2 弹簧鞘复合线拉伸-电阻行为及传感器拉伸-电阻行为表征 |
3.2.3 弹簧鞘复合线传感器循环受力下的电阻行为变化 |
3.2.4 复合线拉伸传感器的串并联对电阻变化率的影响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弹簧鞘复合线电感传感器的结构成形与力-电行为 |
4.1 弹簧鞘复合线状电感传感器的结构设计及成形实验 |
4.1.1 结构设计及模型 |
4.1.2 弹簧鞘复合线电感的成形 |
4.1.3 主要测量方法与表征指标 |
4.2 弹簧鞘复合线电感传感器的外貌形态 |
4.3 弹簧鞘复合线电感的拉伸力学行为 |
4.3.1 弹簧鞘复合线电感的静态力学行为 |
4.3.2 弹簧鞘复合线电感的力学疲劳 |
4.4 弹簧鞘复合线电感传感器的拉伸-电感性能表征 |
4.4.1 复合线电感的拉伸-电感行为表征 |
4.4.2 复合线电感传感器的拉伸-电感行为及灵敏度表征 |
4.4.3 复合线电感传感器的响应及时性和稳定性表征 |
4.5 弹簧鞘复合线电感传感器的拉伸-互感性能表征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弹簧鞘复合线的拉伸力学传感器的应用 |
5.1 试样与试验方法 |
5.1.1 试验原料、试剂和试样制备 |
5.1.2 关节运动传感功能智能手套的制备 |
5.1.3 人体运动形态重构智能护肘的制备 |
5.2 弹簧鞘复合线传感器的应用 |
5.2.1 弹簧鞘复合线传感器在人体关节运动传感中的应用 |
5.2.2 弹簧鞘复合线传感器在在人体健康数据采集中的应用 |
5.2.3 弹簧鞘复合线传感器在人体三维重构中的应用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8)Microfine超细粘胶纤维及其混纺机织物的开发与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超细纤维的简介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超细纤维的发展历程 |
1.2.2 超细纤维的市场前景 |
1.3 超细纤维的生产 |
1.3.1 直接纺丝法 |
1.3.2 复合纺丝法 |
1.3.3 共混纺丝法 |
1.3.4 熔喷纺丝法 |
1.3.5 闪蒸纺丝法 |
1.4 超细纤维的特点 |
1.5 超细纤维的功能应用 |
1.5.1 超高密度织物 |
1.5.2 高效清洁布料 |
1.5.3 服装面料 |
1.5.4 医用材料 |
1.5.5 过滤材料 |
1.6 本文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
1.7 主要研究内容 |
1.8 本文创新点 |
第二章 Microfine纤维性能研究 |
2.1 实验材料 |
2.2 Microfine纤维形态结构 |
2.3 Microfine纤维力学性能 |
2.4 Microfine纤维的吸放湿性 |
2.5 Microfine纤维的其他性能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Microfine/棉纤维混纺纱及性能研究 |
3.1 纺纱工艺流程 |
3.1.1 实验材料 |
3.1.2 实验材工艺流程料 |
3.2 纺纱工艺参数 |
3.2.1 开清棉 |
3.2.2 梳棉 |
3.2.3 预并条 |
3.2.4 并条 |
3.2.5 粗纱 |
3.2.6 细纱 |
3.2.7 络筒 |
3.3 Microfine/棉纤维混纺纱线的基本性能 |
3.3.1 实验材料 |
3.3.2 Microfine/棉纤维混纺纱强伸性能 |
3.3.3 Microfine/棉纤维混纺纱摩擦性能 |
3.3.4 Microfine/棉纤维混纺纱吸湿性能 |
3.3.5 Microfine/棉纤维混纺纱毛羽 |
3.3.6 Microfine/棉纤维混纺纱条干均匀度 |
3.3.7 混纺纱中纤维的分布 |
3.4 混纺纱的灰色近优理论评判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Microfine/棉纤维混纺机织物开发及其性能研究 |
4.1 织物设计 |
4.1.1 经纬纱的选择 |
4.1.2 织物组织规格 |
4.2 Microfine纤维/棉混纺机织物的织造 |
4.2.1 织造前准备 |
4.2.2 机织物的织制 |
4.2.3 织物后整理 |
4.2.4 试织机织物的分析 |
4.3 混纺机织物的力学性能 |
4.3.1 混纺机织物的拉伸断裂性能 |
4.3.2 混纺机织物的顶破性能 |
4.3.3 混纺机织物的耐磨性能 |
4.4 混纺机织物的热湿舒适性 |
4.4.1 混纺机织物的透气性 |
4.4.2 混纺机织物的保暖性 |
4.4.3 混纺机织物的导湿性 |
4.4.4 混纺机织物的速干性 |
4.4.5 混纺机织物的透湿性 |
4.5 混纺机织物的织物风格 |
4.5.1 混纺机织物的悬垂性能 |
4.5.2 混纺机织物的刚柔性 |
4.5.3 混纺机织物的表面摩擦性能 |
4.6 混纺机织物性能模糊综合评判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及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9)阳离子可染型阻燃与增韧型阻燃PA6的制备与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聚己内酰胺(PA6)的研究背景 |
1.1.1 PA6的介绍 |
1.1.2 PA6目前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1.1.3 PA6的改性研究 |
1.2 PA6染色的基本原理 |
1.2.1 染料的上染、吸附和扩散 |
1.2.2 传统酸性染料对PA6的染色 |
1.2.3 阳离子染料对PA6的染色 |
1.3 阳离子可染技术在PA6中的应用和发展 |
1.4 阻燃型PA6的研究 |
1.4.1 阻燃剂的分类与选择 |
1.4.2 阻燃型PA6的合成 |
1.4.3 MCA在阻燃型PA6中发挥的作用 |
1.4.4 阻燃型PA6在的发展前景 |
1.5 PA6的其他改性手段 |
1.6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及内容 |
1.6.1 课题的研究意义 |
1.6.2 课题的主要内容 |
第二章 FRCD-PA6聚合物的制备与表征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原料 |
2.2.2 实验仪器 |
2.2.3 实验步骤 |
2.2.4 性能表征测试 |
2.2.5 染色性能测试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FRCD-PA6的化学结构分析 |
2.3.2 FRCD-PA6的热性能 |
2.3.3 结晶性能研究 |
2.3.4 形貌性能研究 |
2.3.5 染色性能研究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MCA/PEG/PA6复合材料的制备与表征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原料 |
3.2.2 实验仪器 |
3.2.3 实验步骤 |
3.2.4 性能表征测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红外光谱分析(FT-IR) |
3.3.2 TG分析 |
3.3.3 XRD分析 |
3.3.4 SEM分析 |
3.3.5 力学性能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FRCD-PA6和MCA/PEG/PA6的流变性能和阻燃性能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 |
4.2.1 实验仪器 |
4.2.2 实验原理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剪切速率对改性PA6粘度的影响 |
4.3.2 剪切频率对改性PA6动态模量的影响 |
4.3.3 温度对改性PA6动态模量的影响 |
4.3.4 温度对改性PA6粘流活化能的影响 |
4.3.5 阻燃测试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
致谢 |
(10)环氧树脂混凝土的材料设计与施工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意义 |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第2章 环氧树脂胶粘剂配方设计研究 |
2.1 材料及方法概述 |
2.1.1 环氧树脂简介 |
2.1.2 环氧树脂固化反应 |
2.1.3 环氧树脂增韧改性方法 |
2.2 试验方案设计 |
2.2.1 聚氨酯改性环氧树脂 |
2.2.2 固化剂体系优化 |
2.2.3 试验方案和试样制备 |
2.3 试验结果及讨论 |
2.3.1 胶粘剂主要成分及剂量 |
2.3.2 胶粘剂改性剂成分及剂量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环氧树脂混合料配合比设计 |
3.1 混合料设计方法 |
3.1.1 沥青混合料设计方法 |
3.1.2 环氧沥青混合料设计方法 |
3.1.3 环氧树脂混合料设计方法 |
3.2 原材料与成型方法 |
3.2.1 集料 |
3.2.2 环氧树脂 |
3.2.3 成型方法 |
3.3 级配设计 |
3.3.1 合成级配体积分析 |
3.3.2 合成级配性能验证 |
3.4 最佳胶石比 |
3.4.1 使用性能与胶石比的关系 |
3.4.2 体积性能与胶石比的关系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环氧树脂混凝土性能研究 |
4.1 固化特性 |
4.1.1 开放交通时间 |
4.1.2 混合料可拌合时间 |
4.2 粘结性能 |
4.2.1 混凝土与钢板间的粘结 |
4.2.2 新旧混凝土间的粘结 |
4.3 抗水损害性能 |
4.4 抗裂性能 |
4.5 抗剪性能 |
4.6 粘弹特性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环氧树脂混凝土施工工艺研究 |
5.1 环氧树脂混凝土性能影响因素分析 |
5.2 室外修补试验 |
5.2.1 试铺方案 |
5.2.2 试铺段材料以及性能 |
5.2.3 试验控制变量和试验过程 |
5.2.4 表面性能检验 |
5.2.5 芯样性能检验 |
5.3 钢桥面修补试验 |
5.3.1 现场概况 |
5.3.2 施工工艺流程 |
5.3.3 性能跟踪检测 |
5.3.4 总结和问题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下一步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已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四、粘胶/聚酯混纺的动态模量和若干其他性能(论文参考文献)
- [1]废旧棉纺织品的溶解再生及应用拓展[D]. 王萨丽. 东华大学, 2021(01)
- [2]基于皮芯结构复合纱的柔性传感器和纳米发电机的研究[D]. 马丽芸. 东华大学, 2021(01)
- [3]纤维及非织造材料的功能改性及性能研究[D]. 蒲熠. 青岛大学, 2020(01)
- [4]具有尼龙特征的新型聚酯基帘线的制备及其与橡胶复合性能的研究[D]. 田立勇. 江南大学, 2020(01)
- [5]户外运动服纤维动态黏弹性能研究[J]. 刘佳. 化学与粘合, 2020(02)
- [6]基于弹簧鞘复合线的柔性传感器及其受力电学行为表征[D]. 吴荣辉. 东华大学, 2020(01)
- [7]再论染料工业如何由大做强[A]. 陈荣圻. 第十五届全国染料与染色学术研讨会暨信息发布会论文集, 2018
- [8]Microfine超细粘胶纤维及其混纺机织物的开发与性能研究[D]. 吴京秦. 青岛大学, 2018(12)
- [9]阳离子可染型阻燃与增韧型阻燃PA6的制备与性能研究[D]. 傅轶凡. 天津工业大学, 2018(11)
- [10]环氧树脂混凝土的材料设计与施工技术研究[D]. 王宁. 武汉工程大学, 201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