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空调器波纹连接软管(论文文献综述)
谢福林[1](2021)在《换热器结霜准稳态模拟与实验研究》文中提出目前空气源热泵在清洁采暖等方面得到了广泛应用,但其换热器结霜一直是其节能优化的主要问题。换热器结霜引起其换热的平均热阻增大,最直观的影响是换热量下降,热泵系统能耗增大,同时除霜也将消耗能源。为了降低不必要的损失,对换热器结霜进行理论和实验研究,具有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本文建立了准稳态换热器结霜预测模型,并搭建实验台对换热器结霜过程进行了实验研究。首先,基于霜层均匀生长分布假设,通过换热器管内外热量平衡,建立能量守恒与传热传质方程,编写了计算程序预测霜层生长特性及换热的性能,分析了换热器结霜工况下换热器类型(平片、开窗片、波纹片)、翅片间距、相对湿度、环境温度对换热量、空气侧压降、霜层厚度及结霜量的影响。其次,搭建了实验台,对理论计算结果进行了实验验证,在焓差室提供的稳定环境中,用低温恒温水槽为换热器提供冷源,用显微镜和西格图像采集系统对换热器结霜过程进行了实时的观测,并对数值计算结果和实验结果对比分析。总结得出以下结论:(1)理论结果和实验结果表明,相同结霜周期内随着霜层厚度和结霜量的增加,结霜过程中换热量出现了先增加后减小的规律。而空气侧压降则呈现指数型变化增加,且数值计算和实验结果平均误差在可接受范围内。(2)实验结果表明,对于翅片节距相同的换热器,平翅片换热器表面霜层厚度生长最慢,结霜量最小,而开窗片表面霜层生长最快,结霜量最大。波纹片表面结霜量居中,但其在三种翅片换热量中最大。(3)实验发现,对于2.2mm、1.9mm及1.6mm三种不同翅片间距的换热器,其结霜量差异不明显,对于翅片节距为2.2mm的换热器霜层厚度最大;从霜晶采集图像可看出,自结霜35分钟开始,霜层横向基本已经铺满了翅片间距,35分钟后霜层开始密实化纵向生长,霜层厚度增长速率变慢,空气侧压降增长率变大,且相对湿度越大,霜层生长速度越快。(4)当环境温度在-5℃至3℃时,实验结果发现,环境温度为0℃时换热量大于环境温度为3℃、-3℃及-5℃工况下的换热量,且环境温度为0℃至3℃时霜晶积累生长最多,密度大于零下工况。
倪鹏飞[2](2020)在《风-水两用换热器的传热与流动特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建筑冷热源系统的能耗在总建筑能耗中所占比重较大,如何提升效率及降低能耗一直是能源系统领域关注的热点问题。对风冷、水冷以及风-水两用换热器的换热原理、压降特性的研究,对换热器的实际运用以及降低建筑冷热源系统的能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课题首先以换热器空气侧传热性能为研究对象,利用计算流体力学(CFD)方法对其流动和传热特性进行模拟,利用正交试验表确定多种模型工况,采用数值计算方法对换热负荷15 kW、设计气温30℃、入口风速为1-5m/s、管壁温度为40-60℃、翅片间距为1-5mm、翅片厚度0.5-4mm、管纵向间距为0.5-2.5倍外管径、管排数为1-5排的计算工况的模拟结果进行努赛尔数、阻力因子的比较分析。参数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在1mm≤翅片间距δ≤5mm,444≤雷诺数Re≤3405时,结构参数翅片间距δ是对努赛尔数Nu及阻力因子f影响最大的结构参数。在该范围内提出了由翅片间距/特征长度组成的无量纲参数对努赛尔数Nu与阻力因子f的计算关联式。该关联式参数图表明:翅片间距δ越小、雷诺数Re越大,对平直翅片的换热及阻力越有利。其结论可供换热器选型参考。其次就目前套管式换热器液体侧两相流换热及压降特性的理论模型进行计算与分析,将其结果与千余组文献实验数据对比验证,与套管内换热的9种理论模型及压降阻力的7种理论模型逐一进行校核计算。计算结果与文献实验数据对比发现:Salimpour MR换热模型和Lockhart&Martinelli压降模型的预测性最好,平均误差分别为15.7%与18.4%。为进一步改进模型,本文运用回归分析方法对校核数据进行公式拟合,结果发现:迪恩数Dn的改变对换热量影响最大;而质流密度G与特征长度De的变化对压降影响显着。针对这两组参数对上述模型提出修正,得到的新模型在质流密度G 150~500kg/(m2.s)、特征长度De 2.5~20mm范围内,对R404A制冷剂在套管式换热器内的换热及压降特性的预测精度较修正前分别提高了 15.14%、7.26%。该结论可为套管内换热器换热性能的评价提供理论模型。最后进行实验系统简介,测试装置共包括四个循环:制冷剂主回路、制冷剂旁通回路、润滑油主回路以及润滑油旁通回路。并提出相应的实验设计方案。包括实验目的、测试段、测试工况及参数、实验的主要步骤及误差分析等。本研究的结论可供风-水两用换热器选型参考,也可为翅片管式换热器及套管内换热器换热性能的评价提供理论模型。
鞠培玲[3](2020)在《空调换热器长效性能测试的积尘实验及抗积尘结构设计》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空调换热器长期运行后,由于翅片表面积聚了大量的灰尘,会引起空气流通面积减小、空气侧热阻增大,导致空调器性能衰减。为了减小空调器长期运行后的性能衰减程度,有必要研究积尘对换热器性能的影响规律。然而实际大气环境中由于粉尘浓度较低,换热器积尘过程漫长,因此需要开发加速积尘测试方法用于快速探究积尘对换热器性能衰减的影响规律。本文的目的是开发空调换热器长效性能的加速积尘测试方法,搭建能够实现积尘与测热功能一体化的实验台,并分析不同换热器结构参数对积尘前后换热量和压降的影响规律;同时针对目前广泛使用的平直翅片管式换热器进行防积尘结构设计,分析新型结构对换热器表面粉尘沉积的影响效果。具体研究内容如下:开发了提升换热器加速积尘测试一致性的实验方法。分析推导了换热器加速积尘时间和实际运行时间的等效关系,为后续制定换热器加速积尘测试的时间工况提供理论依据;设计了积尘与测热功能一体化的实验台工作原理,有效地解决了因积尘、测热分开导致灰尘掉落引起的可重复性差的问题。搭建了换热器积尘、测热一体式的房间型实验台。设计了积尘测试过程中的关键部件粉尘给料机,用于稳定精准地控制积尘环境内的粉尘浓度;搭建了能够实现换热器积尘与测热功能一体化的房间型实验台,并对实验台进行了测试结果的一致性分析,结果表明该实验台能够满足可重复性的要求。对具有不同结构的换热器进行了加速积尘后的性能衰减实验。结果表明:换热器弯角面比侧面和迎风面积尘多。对于翅片类型,开窗片换热器比平直片、波纹片更容易积尘,其换热量衰减率最高可达到16.4%,压降增幅最高可达到16.3%;对于管排数,双排管比单排管更容易积尘,平直片换热器的双排管比单排管换热量衰减率平均增加了4.75%,压降增幅平均增加了2.6%;对于结构参数,管径增大、单排孔数增多,或者翅片间距减小、纵向管间距减小,会导致换热器表面积尘增加,使得换热量衰减率和压降增幅增大。利用数值模拟方法对平直片换热器的迎风面进行了防积尘结构设计。对翅片间距为1.2-1.6mm的单排管换热器,设计了迎风面为长短交错的翅片结构方案;模拟结果表明,当翅片间距为1.2mm时,该结构方案对减小粉尘沉积率的效果最好,相比于翅片间距为1.6mm的换热器减少了16.42%。对翅片间距为1.2mm和1.4mm的双排管换热器,设计了迎风面为前疏后密的翅片结构方案;模拟结果表明,当前排翅片间距由1.2mm增大为1.6mm时,该结构方案对减小粉尘沉积率的效果最好,相比于翅片间距由1.4mm增大为1.6mm的换热器减少了7.81%。
吴栋梁[4](2020)在《低温节流特性可视化实验系统研制及液氮节流参数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我国深空探测任务,特别是载人登月计划、火星计划的不断推进,低温流体(液氢、液氧、液态甲烷等)由于具有比冲高、无毒、清洁等优点,将逐渐取代常规推进剂来作为新型运载火箭的首选推进剂,满足未来深空探测任务需求。然而低温推进剂具有汽化潜热小、沸点低等属性,在轨贮存时受到微重力条件、外层空间热辐射等多种因素作用,必然引起蒸发升压问题。热力排气系统TVS技术被认为是解决低温推进剂长期在轨贮存的可行方案之一。它引入节流概念,充分利用一小部分排放流体节流后的潜热和显热,对储箱内其余低温推进剂进行冷却,将压力有效控制在合理范围内;所排放流体经换热后变为低压气体,从而实现只排气不排液。节流部件是热力排气系统中的核心部件,当低温流体流经节流部件时,存在压力骤变及相应的气液相变问题。液态或者气液两相低温流体的节流与常规气体和制冷剂的节流存在差异。为了准确设计计算面向诸如热力排气系统等应用所需的节流部件,有必要开展针对低温流体的节流过程流动特性及热力学特性研究,特别是搭建相关实验台,进行热力参数测量和高速可视化图像分析,从而揭示节流部件结构参数及低温流体物性参数与节流效应之间的作用规律。具体地,本文开展了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工作:(1)从伯努利方程和连续性方程出发,推导了节流过程节流体积流量与节流前后压力及密度的关系式。以液氮为工质,分别绘制了过冷液氮不同节流前过冷度、气液两相液氮不同节流前气相质量分数下,节前过冷度和气相质量分数与节流后气相质量分数及单位质量制冷量的关系曲线,并结合热力学第一定律及微分方程,做了理论分析。(2)设计并搭建用于研究低温节流过程气液两相流可视化的实验系统。设计了用于低温液体节流用实验真空腔体及透明节流部件结构。通过采用液氮过冷器、热沉结构、绝热方式等,保证进入节流前的液氮具有一定过冷度;利用PLC控制器编程调节低温调压阀开度以实现节流前压力的稳定控制;使用高速相机及同轴异侧打光形式以拍摄节流后空化区流动形态、空化区长度及气泡周期性脱落现象。以渐缩渐扩管小孔型节流部件和液氮作为研究对象,利用该装置对不同节流前过冷度、不同节流前压力情况下的节流部件前后物性状态参数进行了实验测量,并拍摄了流动结构的视频图片。结合第二章的理论分析,揭示了节流后气相质量分数与最大温降、空化数与节流前后压比的相互关系;分析了节流前不同过冷度和不同压力对于温降、节流后气相质量分数、单位质量制冷量的影响。(3)构建低温流体节流过程仿真模型,通过选择合适的空化模型、湍流模型、物性参数、边界条件及其他计算设置,进行低温节流过程的数值模拟。将获得的液氮在流经节流管后的压力场、温度场以及气相质量分布与所测实验数据对比,结果表明仿真计算与实验数据仿真计算与实验数据存在一定误差,并分析了误差原因。综上所述,本文工作搭建了可以控制节流前压力及过冷度的低温节流过程气液两相流可视化实验装置,也建立了节流过程数值仿真模型。从实验和理论两方面揭示了节流后气相质量分数与最大温降、空化数与节流前后压比的相互关系,明确了过冷液氮节流前压力及过冷对其温降、压降、气相质量分数及单位质量制冷量的作用规律,所获得的研究结果将有利于优化设计面向航天低温推进剂贮存应用的节流部件设计,以达到降低推进剂排放损失的目的。
李双双[5](2019)在《带涡轮增压器的空气逆布雷顿热泵制热性能研究》文中指出空气介质逆布雷顿热泵系统基于逆布雷顿(reverse Brayton)循环,采用空气作为制冷剂,不仅缓解了传统制冷剂破坏环境以及导致全球变暖的问题,也解决了传统的空气源热泵制热量和热负荷供需不平衡以及在低温热源下难以稳定供热的问题。但市场上缺少现成的适用于空气介质的高效小型膨胀机,且压缩机和膨胀机之间容量配比和能量传递方式等关键问题也尚待解决。因此本文基于传统回热式空气逆布雷顿热泵系统,采用涡轮增压器替代膨胀机和压缩机(无需考虑额外的连接),利用鼓风机作为驱动设备,从理论和实验两个方面研究了这种新型的热泵系统,为拓宽其应用范围奠定一定的基础。首先,提出并建立了一种鼓风机驱动的带有涡轮增压器的空气逆布雷顿热泵系统及相应的仿真模型。模拟结果表明带有涡轮增压器的空气逆布雷顿热泵可以保证在环境温度低至-40℃/-20℃时提供62℃/70℃温度的热水;制热量随着环境温度(热源温度)降低而略有增加,一定程度地解决了目前传统空气源热泵在低温热源下无法生产较高的热汇温度以及供热量与热负荷不平衡的问题。可实现逆布莱顿循环从理论到供暖实践的跨越,将空气源热泵拓展到更低温的应用场合。其次,针对前面提出的这种空气逆布雷顿热泵系统,建立了 6种适用于不同供热条件和需求的系统循环形式,研究了制热COP随涡轮机压比的变化规律。结合热力学状态图和一定熵增范围内压力线近似平行的假设推导出各循环制热COP与涡轮机压比之间的解析表达式,发现各循环达到最优COP后继续提高压比对系统性能没有改善作用。综合考虑制热性能和适用性两个方面,筛选出较优的循环结构,并针对该结构推出最优COP和最优涡轮机压比表达式,完成了该系统变工况的性能分析。此外,在理论层面揭示了该系统制热量和热源/热汇温度之间的内在关联,即热源温度的下降和热汇温度的上升更有利于制热量的提高,同时也为搭建这种热泵循环实验台提供必要的依据。再次,设计搭建由鼓风机驱动的带涡轮增压器的空气逆布雷顿热泵实验台,测试并分析了实际单、双风机循环变工况下主要设备的效率以及运行参数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市场上的涡轮增压器合理运行时需要压气机和涡轮机具有不同流量配比,双风机系统可以满足上述条件因此实际运行性能优于单风机系统。热源及热汇温度对双风机系统性能具有较小的影响,在相同的热源温度变化范围内,热汇温度的提高使得制热COP更加平稳。鼓风机效率是影响COP的重要因素,对其实施了热回收设计可提高COP值26%左右,且功率大的风机贡献较大。此外,对比分析了双风机循环理论和实际热力学过程的偏差,发现空气流经预热器产生49%的系统压力损失;压气机压缩过程中散失约20%-25%的热量,使其出口的熵值降低。因此可以通过采用低阻力预热器,强化系统设备尤其是涡轮增压器的绝热保温(即提高等熵效率)以提升实际运行性能。进一步证实了单/双风机循环的制热量与用户热负荷随着热源温度的降低均具有逐渐增大的趋势,以及涡轮增压器用于空气逆布雷顿热泵是可行的。最后,以居住建筑和交通工具冬季供暖为背景,明确了带有电动涡轮增压器的空气逆布雷顿热泵变工况性能变化规律以及适用条件。选择中国北方四个城市(大连、沈阳、长春、哈尔滨)作为研究对象,模拟了单双风机空气逆布雷顿热泵和低环境温度空气源热泵(R744热泵和R410A准双级热泵)系统一个供暖周期内的日平均COP值。结果表明单风机空气逆布雷顿热泵在哈尔滨地区65℃热水供暖系统的供暖期平均COP可达1.68;双风机系统的制热性能在所有模拟工况下波动均最小,可近似认为该系统性能几乎不受热源和热汇温度的影响。因此,空气逆布雷顿热泵在严寒地区的供暖系统及制取高温热水中更具竞争力。同时对该系统用于纯电动汽车的冬季供暖性能做了预测,并与雪铁龙C-零电动汽车在三个不同城市行驶过程中PTC能耗实测数据进行对比,结果表明该系统最多可节约23%的电量,不但能有效延长汽车的行驶里程而且可实现冬季供暖夏季空调的多种用途。
陈闯[6](2019)在《座舱盖加温加载疲劳试验台设计与热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为解决目前座舱盖加温加载疲劳试验成本高,试验件温度分布不均等问题,本文以平行射流技术为核心,设计了一套新的座舱盖加温加载疲劳试验台,参与完成了试验台的搭建和调试,并对试验台热性能进行了仿真分析。根据技术要求,提出了试验台总体方案。分别计算了试验台舱温调节设备和冷、热载荷模拟设备需要的容量,据此对试验台主要设备进行了选型设计。为获得均匀的座舱盖温度分布,根据平行射流理论设计了座舱盖平行射流分配器,并为其设计了保温罩。计算了试验台管网尺寸,利用Revit软件对试验台设备和管网布局设计进行了三维模型分析,作为试验台搭建的依据。提出了试验台涡轮保护、电炉保护、座舱盖压力保护以及制冷、加热、压力加载载荷谱模拟的控制方案。根据技术要求和控制方案,利用LabVIEW软件设计了试验台测控系统。利用测控系统对试验台进行了调试,调试结果表明本文所设计的座舱盖加温加载试验台设备和测控系统满足技术要求。对试验台做了合理的简化,建立了涡轮、再生器、管道、座舱盖和保温罩的热性能数学模型,根据所建立的模型,利用Fortran软件编写了仿真程序,分析了再生器和管道保温层厚度对试验台热性能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增加再生器和管道保温层均能有效降低试验台运行能耗。其中,当管道保温层厚度大于60 mm时,增加管道保温层厚度对试验台热性能几乎没有影响;再生器对试验台能耗的降低作用在座舱盖目标温度较低时更加明显。本文为座舱盖加温加载疲劳试验台进一步研究提供了参考。
张栏馨[7](2018)在《地铁站风水电专业控制价与结算价的对比研究 ——以昆明地铁北部汽车站为例》文中研究说明近些年来,中国为了缓解各大城市的公共交通压力,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的建设正在快速有序的发展。目前,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的突出特点是形式多、规模大、投资高,而建设成本过高问题是严重制约该国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建设蓬勃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在工程建设项目中,中标合同价作为发、承包双方合作的桥梁,其以招标控制价为编制基础,是竣工结算价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研究分析招标控制价和竣工结算价的差异对工程项目建设的成本控制具有深远的影响。该文以已经建成的云南省昆明市轨道交通首期工程2号线北部汽车站为案例,结合笔者六年的建设项目工程管理工作经验,选取笔者亲自参与完成的低压动力照明系统,通风、空调系统和给水与排水、消防系统这三个重点专业,通过对案例中完整专业的具体数据进行对比分析,运用档案分析法、案例研究法、经验总结法等方法,深入研究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招标控制价和竣工结算价的差异,找出二者在编制依据、编制过程管理、编制方法、编制审核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对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进行逐一剖析,找出招标控制价的不足或滞后的原因、中标合同价在投标时的失误以及竣工结算中容易出现的漏洞,以小见大,为以后模型研究的学者提供具体的参考数据,为施工单位的投标报价提供合理的报价策略并对报价中常出现的失误指出注意事项,为简化工程建设项目竣工结算的程序提供思路,对总结的结论及建议期待在以后的轨道交通建设中能被借鉴并应用,为今后轨道交通建设规避和降低投资风险及提高轨道交通产业的投资决策和成本管理效率等提供理论指导。同时,为国家建设节约成本以实现利润最大化的目标、达到真正有效控制项目成本的目的提供方法,并以期为国家和各级政府健全法制、完善政策、建立合理的监管机制提供有力的借鉴依据。
马小魁[8](2008)在《空调蒸发器空气侧特性及系统制冷剂分布》文中提出蒸发器的空气侧特性和系统的制冷剂分布是空调器研究的两个关键问题。在空调器运行过程中,当翅片管换热器的翅片温度低于来流空气的露点温度时,其空气侧将发生析湿。本文的一个目标在于通过实验手段研究翅片管换热器在析湿工况下空气侧的传热传质以及摩擦特性。同时由于制冷剂分布的特性对于改善制冷空调系统性能、提供优化控制策略都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本文的另一个目标是通过实验方法对R410A制冷剂稳态和动态的分布特性进行研究。围绕这两个目标,本文开展了如下研究工作:1)建立翅片管换热器空气侧特性测试系统。针对实验工况和实验对象,本文设计了一套翅片管换热器空气侧特性测试系统。该系统不仅测试范围广、测量工况快速稳定,而且结构紧凑、易于拆卸和搬运。该系统同样具有良好的可靠性。各参数的误差范围均在±15.0%内,所测得的实验数据可以信赖。2)开发部分湿工况数据分析模型。对目前所使用的析湿工况下的数据处理模型由全湿工况扩展到了部分湿工况。分析了如何利用Threlkeld方法对部分湿工况下空气侧传热传质数据进行处理。开发部分湿工况湿翅片效率求解模型。对传热传质数据处理过程的算法进行了详细说明。3)带亲水层翅片管换热器空气侧特性参数影响分析。对7个带亲水层的人字型波纹翅片管换热器和7个开缝翅片管换热器(4个带亲水层条缝翅片和3个带亲水层百叶窗翅片)的空气侧的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分析了翅片间距、管排数和入口相对湿度对带亲水层翅片管换热器空气侧传热、传质、热质比拟关系以及摩擦特性的影响。4)析湿工况下亲水层对空气侧特性影响研究。对6个波纹翅片管换热器(相同结构的3个附带亲水层和3个没有附带亲水层)和10个开缝翅片管换热器(相同结构的3个附带亲水层和3个没有附带亲水层的条缝翅片以及相同结构的2个附带亲水层和2个没有附带亲水层的百叶窗翅片)的空气侧的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分析了不同翅片间距、不同风速、不同入口相对湿度以及不同入口水温下亲水层对空气侧特性的影响。并利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开发了空气侧换热系数比hcoated/huncoated和压降比ΔPcoated/ΔPuncoated的关联式。5)翅片管换热器析湿工况空气侧传热传质以及摩擦模型的建立。对目前已有的波纹翅片和开缝翅片干工况下空气侧的换热和压降模型以及析湿工况下不带亲水层空气侧的传热传质压降模型与实验数据进行了对比,分析了已有模型对带亲水层波纹和开缝翅片管换热器的适用性。并利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分别对带亲水层波纹翅片和开缝翅片的Colburn传热因子jh、Colburn传质因子jm、热质比拟关系hs/(hmCp,a)关联式以及摩擦因子f进行了拟合开发。6)对于换热器和压缩机中的制冷剂质量测量,提出了一种即快速又准确的制冷剂质量测量方法-准在线测量方法。对于气液分离器和贮液器中制冷剂质量的测量,提出了一种更加简便快速的测量方法-液位法。利用以上方法测量得到的系统制冷剂总质量与系统充注量的最大偏差为1.7%。7)对R410A热泵系统稳态工况和开停机工况的制冷剂分布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分析了压缩机频率和室外机风量对制冷剂分布的影响,并对部件中的制冷剂在开停机过程中的迁移进行了分析。8)利用实验数据对适用于R410A的空泡份额模型进行了验证,提出了基于Taitel-Dukler流型图的组合空泡份额模型组合方案。此方案可进一步提高充注量预测的精度。最后,作者简要阐述了本文已经工作存在的不足和进一步的研究设想。
肖跃进,鲁益军[9](2008)在《快速连接式空调器的开发初探》文中研究表明1概述在家用空调领域,常规空调安装环节需要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室内、外机的连接,有统计称,家用空调的故障有40%是因为安装质量问题造成的;同时用制冷剂对空调器连接管进行空气排除以保证空调系统的真空度,因环保要求,发达国家已禁止向大气层排放制冷剂;而在国外市场安装一台空调器的费用相当或超过购买空调器本身的费用。
张圆明[10](2007)在《波纹翅片管换热器空气侧传热传质特性及R410A空调的制冷剂分布特性》文中提出空调器能否高效运行受制于很多因素的影响,其中包括翅片管换热器空气侧的传热传质和压降特性以及空调系统开停机过程的动态特性和稳态运行时的制冷剂分布特性等。为了提高空调系统的性能,本文将对以上两个方面展开研究。波纹翅片管换热器是应用最为广泛的翅片管换热器之一。本文对析湿工况下7个带亲水层和3个不带亲水层波纹翅片管换热器空气侧的传热传质和压降特性进行了试验研究,并分别以Colburn换热因子、Colburn传质因子和Fanning摩擦因子来表征空气侧传热、传质和压降特性。研究的主要结论如下:(1)分析了各种入口空气状态参数和换热器结构参数对带亲水层波纹翅片空气侧特性的影响,开发了析湿工况下带亲水层波纹翅片管换热器空气侧的换热和压降关联式,平均误差分别为6.5%和9.1%,它们对设计和评价该类型换热器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2)分析了析湿工况下亲水层对波纹翅片管换热器空气侧特性的影响。结果发现,带亲水层波纹翅片管换热器空气侧的换热特性比不带亲水层的要差一些。但亲水层可以显着地降低换热器空气侧的压降,降低的最大幅度可达到44%。(3)比较了干、湿工况下波纹翅片管换热器空气侧的换热和压降特性。对带亲水层的波纹翅片管换热器,析湿工况下的空气侧压降显着地高于干工况下的,前者与后者的压降因子比值最高可以达到2.2;当入口风速大于2.0 m/s时,湿工况下的换热因子高于干工况下的。(4)开发了析湿工况下带亲水层波纹翅片管换热器空气侧的传质因子和热质比拟关系关联式,平均误差分别为5.9%和6.4%,它们为实际中计算波纹翅片管换热器空气侧的传质量和潜热换热量提供了方便。本文还通过称重试验研究了R410A空调系统开停机过程中的制冷剂迁移特性和稳态运行时的制冷剂分布特性。提出了一种在线液氮称重法(QOMM)来测量系统主要部件中的制冷剂质量,这种方法在满足测量精度的情况下比传统制冷剂测重方法更加节约制冷剂,更加环保,并可以加快试验进程。根据空调稳态运行时换热器中制冷剂质量的测量值,验证了11种经典的空泡系数模型,分别给出了在制冷和热泵模式下适合于R410A空调系统两相区的空泡系数模型,从而极大地方便了R410A空调系统两相区的参数计算。R410A空调器制冷模式下空泡系数公式宜采用Hughmark模型,而热泵模式下宜采用Premoli模型。
二、空调器波纹连接软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空调器波纹连接软管(论文提纲范文)
(1)换热器结霜准稳态模拟与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换热器结霜模拟研究 |
1.2.2 霜层特性和机理研究 |
1.2.3 结霜实验研究 |
1.3 本课题组目前研究现状 |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 |
1.5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换热器结霜的数值计算 |
2.1 换热器介绍 |
2.2 换热器结霜模型 |
2.2.1 管内换热模型 |
2.2.2 管外换热模型 |
2.2.3 空气压降模型 |
2.3 数值模拟的计算步骤 |
2.4 换热器结霜数值模拟结果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换热器结霜的实验研究 |
3.1 实验装置 |
3.1.1 焓差室和辅助系统 |
3.1.2 换热器结构 |
3.1.3 换热器冷源供应系统 |
3.1.4 数据测量系统 |
3.2 实验设计工况 |
3.3 实验步骤 |
3.4 实验数据处理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实验结果分析 |
4.1 翅片结构对换热器结霜的影响 |
4.2 翅片间距对换热器结霜的影响 |
4.3 相对湿度对换热器结霜的影响 |
4.4 环境温度对换热器结霜的影响 |
4.5 换热器结霜结果与理论计算结果的比较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主要研究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及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附录一 |
附录二 |
附录三 |
附录四 |
致谢 |
(2)风-水两用换热器的传热与流动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变量注释表 |
1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目的与内容 |
1.4 论文组织架构及技术路线 |
2 风-水两用换热器的结构设计方法 |
2.1 套管式换热器的选用设计方法 |
2.2 翅片管式冷凝器的选用设计方法 |
2.3 风-水两用冷凝器 |
2.4 本章小结 |
3 翅片管式换热器(空气侧)换热及阻力特性 |
3.1 CFD数值方法介绍 |
3.2 翅片管物理模型的建立及验证 |
3.3 计算域、边界条件及网格独立性验证 |
3.4 数值计算 |
3.5 正交试验与敏感性分析 |
3.6 关联式的确定 |
3.7 本章小结 |
4 R404A制冷剂在套管式换热器传热及压降特性 |
4.1 理论模型的确定 |
4.2 模型参数敏感性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5 风-水两用换热器传热性能的实验研究 |
5.1 实验平台简介 |
5.2 实验方案设计 |
5.3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本文主要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致谢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3)空调换热器长效性能测试的积尘实验及抗积尘结构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研究现状和文献综述 |
1.2.1 空调换热器长效性能衰减受积尘的影响研究 |
1.2.2 空调长效性能的政策标准和评价体系研究 |
1.2.3 空调换热器长效性能测试的积尘实验方法研究 |
1.2.4 空调换热器性能优化的数值模拟方法研究 |
1.3 目前研究工作的不足 |
1.4 本文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换热器加速积尘测试的一致性提升方法 |
2.1 加速积尘测试的时间等效性分析 |
2.2 积尘、测热一体化的实验台原理 |
2.3 测试流程的开发 |
2.4 本章总结 |
第三章 换热器加速积尘下性能测试实验台搭建 |
3.1 关键部件粉尘给料机的开发 |
3.2 整体实验台搭建 |
3.2.1 实验台结构 |
3.2.2 实验台系统组成 |
3.2.3 实验台运行流程 |
3.3 实验一致性验证 |
3.3.1 实验样件和实验工况 |
3.3.2 可重复性测试 |
3.3.3 实验结果分析 |
3.4 本章总结 |
第四章 空调换热器长效性能测试结果分析 |
4.1 实验样件和实验工况 |
4.1.1 实验样件 |
4.1.2 实验工况 |
4.2 实验数据处理 |
4.2.1 数据导出 |
4.2.2 误差分析 |
4.3 实验结果和分析 |
4.3.1 换热器翅片表面粉尘沉积特性分析 |
4.3.2 管排数对换热器换热量和压降的影响 |
4.3.3 管径对换热器换热量和压降的影响 |
4.3.4 翅片类型对换热器换热量和压降的影响 |
4.3.5 纵向管间距对换热器换热量和压降的影响 |
4.3.6 单排孔数对换热器换热量和压降的影响 |
4.3.7 翅片间距对换热器换热量和压降的影响 |
4.3.8 换热器整体尺寸对换热器换热量和压降的影响 |
4.3.9 翅片表面涂层对换热器换热量和压降的影响 |
4.3.10 换热器长效性能测试结果汇总表 |
4.4 换热器长效性能测试的纱布简化实验 |
4.4.1 实验原理 |
4.4.2 实验样件与实验工况 |
4.4.3 实验步骤 |
4.4.4 实验结果分析 |
4.5 本章总结 |
第五章 平直片换热器抗积尘结构设计 |
5.1 平直片换热器结构设计思路 |
5.1.1 单排管平直片换热器翅片长短交错结构设计思路 |
5.1.2 双排管平直片换热器翅片前疏后密结构设计思路 |
5.2 换热器结构设计的数值模拟 |
5.2.1 计算对象 |
5.2.2 网格划分 |
5.2.3 边界条件 |
5.3 换热器结构设计对粉尘沉积的影响 |
5.3.1 单排管翅片长短交错结构对粉尘沉积的影响 |
5.3.2 双排管翅片前疏后密结构对粉尘沉积的影响 |
5.4 换热器结构设计对换热性能的影响 |
5.4.1 单排管翅片长短交错结构对换热性能的影响 |
5.4.2 双排管翅片前疏后密结构对换热性能的影响 |
5.5 本章总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主要创新点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 |
(4)低温节流特性可视化实验系统研制及液氮节流参数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章 绪论 |
1.1 低温节流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节流过程的热力学基础 |
1.3 低温节流的国内研究进展 |
1.3.1 普冷节流的研究进展概要 |
1.3.2 低温节流与普冷节流的差异 |
1.3.3 低温节流流动实验研究进展 |
1.4 低温节流流动仿真研究进展 |
1.5 目前存在的问题 |
1.6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二章 低温液体节流理论分析 |
2.1 低温节流压降原理 |
2.2 以液氮为工质对低温流体节流分析 |
2.2.1 过冷低温流体过冷度分析 |
2.2.2 气液两相低温流体气相质量分数分析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低温节流过程实验系统研制及初步实验可行性验证 |
3.1 实验系统设计 |
3.1.1 实验系统概述 |
3.1.2 真空腔体 |
3.1.3 节流部件 |
3.1.4 热沉设计 |
3.1.5 绝热设计 |
3.1.6 密封性设计及检测 |
3.1.7 液氮过冷器 |
3.1.8 压力控制系统 |
3.1.9 高速相机 |
3.1.10 光源设计 |
3.1.11 测量控制系统 |
3.2 实验测量设备及误差分析 |
3.2.1 温度测量 |
3.2.2 压力测量 |
3.2.3 流量测量 |
3.3 漏热分析 |
3.3.1 金属管路导热 |
3.3.2 支撑漏热 |
3.3.3 辐射漏热 |
3.3.4 光源漏热 |
3.4 实验方案及流程 |
3.4.1 实验方案设计 |
3.4.2 实验流程与步骤 |
3.5 实验结果及分析 |
3.5.1 温度及焓值误差分析 |
3.5.2 节流过程流动与热力学特性分析 |
3.5.3 节流前过冷度分析 |
3.5.4 节流前压力分析 |
3.5.5 节流非稳态可视化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低温节流过程数值模拟与分析 |
4.1 物理模型及网格划分 |
4.2 数值计算模型 |
4.2.1 基于N-S方程的低温流体节流数值计算模型 |
4.2.2 空化模型 |
4.2.3 湍流模型 |
4.3 模拟结果与分析 |
4.3.1 节流过程仿真分析 |
4.3.2 节流前过冷度仿真分析 |
4.3.3 节流前压力仿真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研究工作总结 |
5.2 研究的创新性 |
5.3 未来工作展望及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 |
(5)带涡轮增压器的空气逆布雷顿热泵制热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表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工作研究进展 |
1.2.1 空气逆布雷顿循环系统和低环境温度空气源热泵 |
1.2.2 逆布雷顿空气制冷系统 |
1.2.3 逆布雷顿循环干燥系统 |
1.2.4 回热式空气逆布雷顿热泵系统 |
1.2.5 综述小结 |
1.3 本文主要研究思路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思路 |
2 带涡轮增压器的空气逆布雷顿热泵循环及参数分析 |
2.1 带有涡轮增压器的空气逆布雷顿热泵系统热力学建模 |
2.1.1 循环系统构成及循环流程 |
2.1.2 数学模型及计算流程 |
2.2 低环境温度空气源热泵系统描述 |
2.3 不同热源温度下制热量和COP的对比分析 |
2.4 空气逆布雷顿热泵主要参数运行规律 |
2.5 本章小结 |
3 不同形式带有涡轮增压器的逆布雷顿热泵理论分析 |
3.1 不同循环结构及特征描述 |
3.2 各循环制热COP解析表达式 |
3.2.1 热力学循环过程描述 |
3.2.2 取决于涡轮机压比的制热COP表达式 |
3.3 各循环的制热特性对比 |
3.3.1 COP解析表达式验证 |
3.3.2 不同循环COP随涡轮机压比的变化规律 |
3.3.3 优选循环最优压比及COPH,opt表达式 |
3.4 本章小结 |
4 带涡轮增压器的逆布雷顿热泵循环实验系统设计与搭建 |
4.1 实验系统设计 |
4.1.1 实验目的 |
4.1.2 实验台初步设计 |
4.1.3 实验测点选择与布置 |
4.2 实验系统描述 |
4.2.1 空气制冷剂循环系统 |
4.2.2 空气-热水换热系统 |
4.2.3 测试-数据采集系统 |
4.3 测试设备性能检验及误差分析 |
4.3.1 测试设备性能检验 |
4.3.2 实验数据处理及误差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单风机与双风机逆布雷顿热泵系统的实验研究 |
5.1 不同热源及热汇温度下单风机系统性能变化规律 |
5.2 不同热源及热汇温度下双风机系统性能变化规律 |
5.2.1 设备实际运行效率 |
5.2.2 不同热源及热汇温度下主要参数运行规律 |
5.2.3 实验与仿真结果比较 |
5.2.4 电驱动涡轮增压器系统性能预测 |
5.3 本章小结 |
6 带有涡轮增压器空气逆布雷顿热泵系统的低温适用性分析 |
6.1 寒冷及严寒地区居住建筑供暖适用性分析 |
6.1.1 应用概况和假定条件 |
6.1.2 不同形式下供暖性能对比与讨论 |
6.2 空气逆布雷顿热泵在纯电动汽车的适用性分析 |
6.3 本章小结 |
7 结论和展望 |
7.1 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超临界温熵图近似平行假设误差分析 |
附录B 温度传感器的标定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6)座舱盖加温加载疲劳试验台设计与热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注释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发展与现状 |
1.2.1 国内外座舱盖加温加载疲劳试验台研究 |
1.2.2 测控系统研究现状 |
1.3 本文主要工作 |
第二章 座舱盖加温加载疲劳试验台设计 |
2.1 试验台技术要求 |
2.2 试验台总体技术方案 |
2.3 舱温调节设备 |
2.3.1 舱温调节设备制冷能力需求 |
2.3.2 舱温调节设备制热能力需求 |
2.3.3 舱温调节设备选择 |
2.4 冷载荷模拟设备 |
2.4.1 冷载荷模拟制冷能力需求 |
2.4.2 冷载荷模拟设备容量需求 |
2.4.3 冷载荷模拟设备方案和选型设计 |
2.5 温度箱及其控制器设计方案 |
2.5.1 加热设备容量分析 |
2.5.2 电炉选型设计 |
2.6 气源系统和管网尺寸 |
2.6.1 气源系统 |
2.6.2 管网尺寸 |
2.7 座舱盖平行射流气动加热方案设计 |
2.7.1 气动加热物理模拟分析 |
2.7.2 气动加热物理模拟方法选择 |
2.7.3 平行射流气动加热设计方法 |
2.7.4 平行射流分配器设计方案 |
2.7.5 平行射流分配器外罩设计方案 |
2.8 试验台系统设备及管网布局设计 |
第三章 座舱盖加温加载疲劳试验台测控系统设计及调试 |
3.1 试验台传感器布置 |
3.1.1 座舱盖温度测点布置 |
3.1.2 其他温度测点以及压力、压差测点布置 |
3.2 试验台测控系统方案研究 |
3.2.1 气动调节阀气动压力和涡轮轴润滑气源压力控制 |
3.2.2 电炉温度保护控制 |
3.2.3 涡轮保护控制 |
3.2.4 座舱盖压力安全保护控制 |
3.2.5 加热模式控制方案 |
3.2.6 制冷模式控制方案 |
3.2.7 压力加载模式控制方案 |
3.3 试验台测控软件设计研究 |
3.3.1 软件设计思路 |
3.3.2 测控设备总体方案框架 |
3.3.3 主界面显示 |
3.3.4 参数设置与零点采集模块 |
3.3.5 数据采集、保存与回放模块 |
3.3.6 故障日志报表生成模块 |
3.3.7 程序框图 |
3.4 试验台调试 |
3.4.1 加温设备加热能力和舱温调节系统制冷能力调试 |
3.4.2 座舱盖加热模式温度谱调试 |
3.4.3 制冷设备制冷能力和舱温调节系统加热能力调试 |
3.4.4 座舱盖制冷模式温度谱调试 |
3.4.5 座舱盖压力加载设备调试 |
3.4.6 测控设备和系统的调试 |
第四章 座舱盖加温加载疲劳试验台热性能研究 |
4.1 管内单相流湍流传热关联式研究 |
4.1.1 实验数据 |
4.1.2 管内单相流湍流传热关联式 |
4.1.3 管内单相流湍流传热关联式的适用性评价 |
4.1.4 新的管内单相流湍流传热关联式 |
4.2 管网系统热性能数学模型 |
4.3 再生式换热器和涡轮热性能数学模型 |
4.3.1 换热器基本性能参数 |
4.3.2 换热器效率公式 |
4.3.3 涡轮热性能数学模型 |
4.4 座舱盖加温加载平行射流换热计算 |
4.5 空气热物性参数计算 |
4.6 座舱盖加温加载疲劳试验台热性能仿真及结果 |
4.6.1 仿真程序检验 |
4.6.2 保温层厚度对试验台热性能的影响 |
4.6.3 再生式换热器对试验台热性能的影响 |
第五章 总结和展望 |
5.1 总结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7)地铁站风水电专业控制价与结算价的对比研究 ——以昆明地铁北部汽车站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选题来源 |
1.2 研究的工程应用价值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相关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相关研究现状 |
1.3.3 研究现状评述 |
1.4 研究内容 |
1.5 主要研究方法 |
1.6 研究的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基本概念与研究范围界定 |
2.1 基本概念 |
2.1.1 轨道交通的概念 |
2.1.2 地铁项目的概念 |
2.1.3 工程计价的多次性 |
2.1.4 招标图纸的概念 |
2.1.5 招标控制价的概念 |
2.1.6 合同价的概念 |
2.1.7 竣工结算价的概念 |
2.1.8 工程新增项的解释 |
2.1.9 工程变更项的解释 |
2.2 研究对象及范围 |
2.2.1 案例背景 |
2.2.1.1 专业选取说明 |
2.2.1.2 选取控制价和结算价进行对比的缘由 |
2.2.1.3 案例概况 |
2.2.2 三个安装工程专业介绍 |
2.2.2.1 低压动力照明系统专业介绍 |
2.2.2.2 通风、空调系统专业介绍 |
2.2.2.3 给水与排水、消防系统专业介绍 |
2.2.3 专业工程概况 |
2.2.3.1 低压动力照明系统专业概况 |
2.2.3.2 通风、空调系统专业概况 |
2.2.3.3 给水与排水、消防系统专业概况 |
第三章 招标控制价的编制情况与结果 |
3.1 招标控制价的编制依据 |
3.2 招标控制价的编制说明 |
3.3 工程量清单计算规则说明 |
3.4 招标控制价 |
3.4.1 低压动力照明系统招标控制价 |
3.4.2 通风、空调系统招标控制价 |
3.4.3 给水与排水、消防系统招标控制价 |
第四章 竣工结算价的编制情况与结果 |
4.1 竣工结算价编制依据 |
4.2 竣工结算价编制说明 |
4.3 竣工结算价 |
4.3.1 低压动力照明系统竣工结算价 |
4.3.1.1 低压动力照明系统结算原合同部分竣工结算价 |
4.3.1.2 低压动力照明系统结算新增部分竣工结算价 |
4.3.1.3 低压动力照明系统结算新增单价价格依据 |
4.3.1.4 低压动力照明系统结算变更部分竣工结算价 |
4.3.2 通风、空调系统竣工结算价 |
4.3.2.1 通风、空调系统结算原合同部分竣工结算价 |
4.3.2.2 通风、空调系统结算新增部分竣工结算价 |
4.3.2.3 通风、空调系统结算新增单价价格依据 |
4.3.2.4 通风、空调系统结算变更部分竣工结算价 |
4.3.3 给水与排水、消防系统竣工结算价 |
4.3.3.1 给水与排水、消防系统结算原合同部分竣工结算价 |
4.3.3.2 给水与排水、消防系统结算新增部分竣工结算价 |
4.3.3.3 给水与排水、消防系统结算新增单价价格依据 |
4.3.3.4 给水与排水、消防系统结算变更部分竣工结算价 |
第五章 控制价和结算价的对比发现与结果分析 |
5.1 案例分析思路 |
5.2 控制价和结算价的差异对比 |
5.2.1 低压动力照明系统招标控制价与竣工结算价的对比 |
5.2.2 低压动力照明系统招标控制价与竣工结算价差异原因小结 |
5.2.3 通风、空调系统招标控制价与竣工结算价的对比 |
5.2.4 通风、空调系统招标控制价与竣工结算价差异原因小结 |
5.2.5 给水与排水、消防系统招标控制价与竣工结算价的对比 |
5.2.6 给水与排水、消防系统招标控制价与竣工结算价差异原因小结 |
5.3 对比结果分析 |
5.3.1 原合同部分差异原因分析 |
5.3.2 新增及变更部分差异原因分析 |
第六章 建议与展望 |
6.1 结论 |
6.1.1 原合同部分改进措施的建议 |
6.1.2 新增及变更部分改进措施的建议 |
6.2 贡献与展望 |
6.2.1 贡献 |
6.2.2 展望 |
谢辞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附录 |
附表一 低压动力照明系统招标工程量清单计价表 |
附表二 通风、空调系统招标工程量清单计价表 |
附表三 给水与排水、消防系统招标工程量清单计价表 |
附表四 低压动力照明系统结算原合同部分工程量清单计价表 |
附表五 低压动力照明系统结算变更部分工程量清单计价表 |
附表六 通风、空调系统结算原合同部分工程量清单计价表 |
附表七 通风、空调系统变更部分工程量清单计价表 |
附表八 给水与排水、消防系统结算原合同部分工程量清单计价表 |
附表九 给水与排水、消防系统结算变更部分工程量清单计价表 |
附表十 低压动力照明系统招标控制价与竣工结算价工程量清单计价对比表 |
附表十一 通风、空调系统招标控制价与竣工结算价工程量清单计价对比表 |
附表十二 给排水、消防系统招标控制价与竣工结算价工程量清单计价对比表 |
(8)空调蒸发器空气侧特性及系统制冷剂分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析湿工况下翅片管换热器空气侧特性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1.2 空调器制冷剂分布特性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2 研究现状和文献综述 |
1.2.1 翅片管换热器空气侧特性的研究现状 |
1.2.2 空调器制冷剂分布特性的研究现状 |
1.3 目前研究工作的不足 |
1.4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二章 翅片管换热器空气侧特性测试系统的设计与建立 |
2.1 实验对象和工况 |
2.1.1 实验对象 |
2.1.2 实验工况 |
2.2 实验装置介绍 |
2.2.1 空气侧回路 |
2.2.2 水回路 |
2.2.3 数据处理系统 |
2.3 实验装置可靠性分析 |
2.3.1 摄像头对空气侧压降测量的影响分析 |
2.3.2 实验装置可重复性分析 |
2.4 实验装置的误差分析 |
2.4.1 空气侧换热量误差分析 |
2.4.2 水回路换热量误差分析 |
2.4.3 换热器换热量误差分析 |
2.4.4 空气侧换热系数误差分析 |
2.4.5 换热因子误差分析 |
2.4.6 摩擦因子误差分析 |
2.4.7 误差分析小结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析湿工况空气侧数据处理模型扩展 |
3.1 部分湿工况传热数据分析模型扩展 |
3.2 部分湿工况传质数据分析模型扩展 |
3.3 数据导出 |
3.3.1 换热器换热量求解 |
3.3.2 空气侧显热换热系数求解 |
3.3.3 空气侧换热因子求解 |
3.3.4 传质系数求解 |
3.3.5 传质因子求解 |
3.3.6 摩擦因子求解 |
3.4 湿翅片效率求解 |
3.5 数据处理算法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带亲水层翅片管换热器析湿工况空气侧特性 |
4.1 实验研究 |
4.1.1 传热与压降特性分析 |
4.1.2 传质特性分析 |
4.1.3 热质比拟关系特性分析 |
4.2 模型研究 |
4.2.1 传热传质模型研究 |
4.2.2 压降模型研究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亲水层对翅片管换热器空气侧特性的影响 |
5.1 不同状态下亲水层对空气侧特性影响分析 |
5.1.1 不同风速和翅片间距下亲水层对空气侧特性的影响 |
5.1.2 不同入口相对湿度和入口水温下亲水层对空气侧特性的影响 |
5.2 关联式的开发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制冷剂在制冷系统各部件中分布的快速测量方法 |
6.1 换热器中制冷剂质量测量方法 |
6.1.1 已有的LNM 方法存在的问题分析 |
6.1.2 已有的OMM 方法存在的问题分析 |
6.1.3 新的准在线测量方法(QOMM)的提出 |
6.2 压缩机中制冷剂质量测量方法 |
6.2.1 压缩机气缸中的制冷剂质量 |
6.2.2 压缩机油中的制冷剂质量 |
6.3 气液分离器、贮液器、过滤器和管路中制冷剂质量测量方法 |
6.4 新的测量方法可行性的实验验证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R410A 空调器制冷剂分布特性及空泡份额的实验验证 |
7.1 稳态工况分析 |
7.2 开停机工况分析 |
7.2.1 开机工况实验结果分析 |
7.2.2 停机工况实验结果分析 |
7.3 R410A 空泡份额的实验验证 |
7.3.1 空泡份额和两相区流型 |
7.3.2 验证思路、工况和步骤 |
7.3.3 验证结果及析 |
7.4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总结与展望 |
8.1 总结 |
8.1.1 研究的目的 |
8.1.2 研究的内容 |
8.1.3 创新 |
8.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Threlkeld方法简介 |
附录B 翅片管换热器空气侧传热传质及压降关联式 |
附录C 空泡份额关联式 |
致谢 |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论文与专利 |
(9)快速连接式空调器的开发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1 概述 |
2 技术方案 |
2.1 快速接头的配置有三种方式 |
2.2 连接管的开发选用 |
2.3 电气系统的连接 |
3 结论 |
(10)波纹翅片管换热器空气侧传热传质特性及R410A空调的制冷剂分布特性(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波纹翅片管换热器空气侧特性的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2 制冷剂分布特性的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波纹翅片管换热器空气侧特性研究现状 |
1.2.1 概述 |
1.2.2 波纹翅片管换热器的换热和压降特性研究现状 |
1.2.3 波纹翅片管换热器的传质特性研究现状 |
1.2.4 亲水层对波纹翅片空气侧特性影响的研究现状 |
1.3 空调系统中制冷剂分布特性的研究现状 |
1.4 本文的主要内容 |
1.4.1 析湿工况下波纹翅片管换热器的空气侧特性 |
1.4.2 R410A 空调系统的制冷剂分布特性 |
第二章 波纹翅片管换热器空气侧析湿特性试验台 |
2.1 试验对象和工况 |
2.1.1 试验对象 |
2.1.2 试验工况 |
2.2 试验装置介绍 |
2.2.1 空气侧回路 |
2.2.2 水回路 |
2.2.3 数据处理系统 |
2.3 试验装置可靠性分析 |
2.3.1 摄像头对空气侧压降测量的影响分析 |
2.3.2 试验装置可重复性分析 |
2.4 试验装置的误差分析 |
2.4.1 空气侧换热量误差分析 |
2.4.2 水侧换热量误差分析 |
2.4.3 换热器换热量误差分析 |
2.4.4 误差分析小结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波纹翅片管换热器析湿工况下的换热和压降特性 |
3.1 数据处理方法 |
3.1.1 压降数据处理 |
3.1.2 传热数据处理 |
3.1.3 传热翅片效率 |
3.2 换热和压降特性的参数影响分析 |
3.2.1 翅片间距对空气侧特性的影响 |
3.2.2 管排数对空气侧特性的影响 |
3.2.3 入口空气相对湿度对空气侧特性的影响 |
3.3 带亲水层波纹翅片管换热器的换热和压降关联式 |
3.4 亲水层对换热和压降特性的影响 |
3.4.1 不同风速下亲水层对空气侧特性的影响 |
3.4.2 不同入口空气相对湿度下亲水层对空气侧特性的影响 |
3.4.3 带亲水层和不带亲水层换热器的换热系数比和压降比关联式 |
3.5 干湿工况下空气侧特性的对比 |
3.5.1 干工况下波纹翅片管换热器空气侧换热和压降关联式 |
3.5.2 不同的入口风速下干湿工况的换热和压降对比 |
3.5.3 不同的入口相对湿度下干湿工况的换热和压降对比 |
3.5.4 析湿工况下换热和压降关联式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波纹翅片管换热器析湿工况下的热质比拟关系 |
4.1 问题的引出 |
4.2 数据处理方法 |
4.2.1 传质系数求解 |
4.2.2 传质因子求解 |
4.2.3 热质比拟关系求解 |
4.3 空气侧传质特性分析 |
4.3.1 翅片间距对空气侧传质特性的影响 |
4.3.2 管排数对空气侧传质特性的影响 |
4.3.3 入口相对湿度对空气侧传质特性的影响 |
4.4 空气侧热质比拟关系分析 |
4.4.1 翅片间距对空气侧热质比拟关系的影响 |
4.4.2 管排数对空气侧热质比拟关系的影响 |
4.4.3 入口相对湿度对空气侧热质比拟关系的影响 |
4.5 关联式的开发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R410A 空调系统的制冷剂分布特性 |
5.1 问题的引出 |
5.2 试验装置 |
5.3 制冷剂质量的测量方法 |
5.3.1 已有的制冷剂测重方法回顾 |
5.3.2 本文的制冷剂测重方法 |
5.4 制冷模式下开停机过程的制冷剂迁移特性 |
5.4.1 开停机工况及试验步骤 |
5.4.2 开机工况试验结果及分析 |
5.4.3 停机工况试验结果及分析 |
5.5 稳态工况的制冷剂分布特性 |
5.5.1 试验工况和步骤 |
5.5.2 试验结果及分析 |
5.6 空泡系数模型适用性的试验验证 |
5.6.1 验证原理 |
5.6.2 验证结果及分析 |
5.7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空泡系数模型 |
致谢 |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
四、空调器波纹连接软管(论文参考文献)
- [1]换热器结霜准稳态模拟与实验研究[D]. 谢福林. 天津商业大学, 2021(12)
- [2]风-水两用换热器的传热与流动特性研究[D]. 倪鹏飞. 山东科技大学, 2020(06)
- [3]空调换热器长效性能测试的积尘实验及抗积尘结构设计[D]. 鞠培玲. 上海交通大学, 2020(09)
- [4]低温节流特性可视化实验系统研制及液氮节流参数化研究[D]. 吴栋梁. 上海交通大学, 2020(01)
- [5]带涡轮增压器的空气逆布雷顿热泵制热性能研究[D]. 李双双. 大连理工大学, 2019(08)
- [6]座舱盖加温加载疲劳试验台设计与热性能研究[D]. 陈闯.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19(02)
- [7]地铁站风水电专业控制价与结算价的对比研究 ——以昆明地铁北部汽车站为例[D]. 张栏馨. 昆明理工大学, 2018(01)
- [8]空调蒸发器空气侧特性及系统制冷剂分布[D]. 马小魁. 上海交通大学, 2008(08)
- [9]快速连接式空调器的开发初探[J]. 肖跃进,鲁益军. 家电科技, 2008(09)
- [10]波纹翅片管换热器空气侧传热传质特性及R410A空调的制冷剂分布特性[D]. 张圆明. 上海交通大学, 20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