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自家灌肠治愈痔疮和脱肛(论文文献综述)
叶舟[1](2019)在《叶舟“丝绸之路三部曲”之敦煌本纪(第三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卷二十二印光法师的突然造访,比头顶上的月亮出血,更让人意外。梵义策马跑了一程,已是大汗淋漓,不由得慢了下来。管家苏食骑着另一匹马,追撵而至。苏食一番绍介,说约摸吃夜饭时,家里的门被叩响了,丫鬟去应门,见一老一少站着,手里捧着食钵,便以为是坊外的乞丐。收秋前后,自新疆和河西一线跑来的乞丐不在少数,敦煌人少粮多,容易活命,谁也不嫌弃谁。
李耘州[2](2018)在《日本医家大塚敬节仲景学术思想研究》文中指出日本汉方医学源于中国中医学,然而随着历史演变,在日本独特的政治文化影响下,汉方医学逐渐发展得与中医中医学不同,具有了日本民族特点。同时,因为受中国中医学经典伤寒论的影响,日本汉方医学产生了一个新的学派—古方派,古方派的出现是中医在日本本土化的象征。同时也成为了日本医学界的主流。明治维新后,日本开始全盘西化,汉方医学也几近消亡,在汉方医学复兴的过程中,古方派医家们再次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而大塚敬节就是其中的一位优秀的古方派医家和学者,他继承传统汉方医学知识的同时也吸收了西方医学理念,由此成为了汉方医学复兴的主要奠基人之一。目的本研究希望可以通过对大塚敬节着作的挖掘,从中整理出大塚敬节学术特点,对仲景学说的认识和创见,介绍其对方剂应用的认识和心得,探析其临床诊疗思维并将其学术思想与中国医家进行对比,以进一步加深对大塚敬节学术理念的认识。以期加深中国学者对大塚敬节学术思想的认识,更好的了解其学术理念和临床诊疗思维。方法本研究将以文献研究为主,首先通过梳理古方派学术特点和贡献以及标志性医家,对古方派学术特点进行阐释,通过整理大塚敬节着作,从中归纳总结出能代表其独特学术观点的内容以及其作为古方派集大成者对于伤寒论的认识和创见,对其学术观点进行整理和总结,将其中有较大价值的部分进行深度的挖掘和展示,并将其学术观点与中国医家进行对比,以进一步探析大塚敬节的学术特点、优点以及不足。结果通过对大塚敬节着作的整理归纳,总结出了大塚敬节的学术渊源,特点和临床诊疗思维和特点,并将其对仲景学说的认识和创见进行了挖掘,如对腹诊的认识,口燥与口渴的区别,对瞑眩反应的认识,对《康平本伤寒论》的研究以及其对仲景处方的认识等,通过将大塚敬节学术观点与中国医家进行对比,探析了大塚敬节学术特点,值得中国医家学习的地方以及不足。结论大塚敬节做学问真实客观,以实用有效为准则,并且善于反思总结,作为近代古方派集大成者,其在学术上有颇多创见和独到见解,其对腹诊理解颇深,发明了“正中芯”和“脐痛”两个腹证,在伤寒论研究上着力最多,对原文理解多有创见,挖掘了《康平本》伤寒论,对后世解读伤寒论提供了全新的思路,其用实用易懂的描述记载医案和总结方剂,让汉方医学更加平实,易于掌握。通过与中国医家对比,纵然大塚敬节在学术上仍有不完善之处,但是其在学术上有大量值得中国医家学习和借鉴的地方。
刘洋[3](2017)在《近代中医体制化历程(1919-1937) ——以中医改进研究会为中心》文中研究指明近代以来,随着封建社会的瓦解和科学主义在中国的勃兴,中医的生存空间被急剧压缩。建立在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基础上的中医,其科研、教育、医疗、管理、交流、传播、评价等方法体系,都与建立在现代科学思想基础上的西医大为迥异,也与基于西方的近代中国社会建制格格不入。为了谋求发展,近代中医不断改良、汇通、论战、抗争,直至尝试“科学化中医”,希望改造中医,使其融入近代科学的体系。伴随着抗争与羁绊中的前行,中医自觉不自觉吸收和借鉴了西医的思想和制度,开始了中医体制化的探索。科学体制化是科学体制的形成过程,是科学发展的组织条件和制度保证,是科学社会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从科学社会学的角度,医学体制化的重要标志是医院、医学院、医生组织以及政府主导的公共卫生和医疗保障制度的形成。其显着的特征是医学知识与政治的结合,以及对医疗空间的制度性分割。由于近代社会政治制度源于西制,中医天然地被社会体制排除在外,晚清和民国政府没有主动启动中医体制化进程。中医体制化基本上萌生于中医民间,由中医界自下而上努力探索,其层次、范围、效果上与西医的近代体制化相比,距离很大。与民国政府的“抑中扬西”的卫生政策相左,近代山西地方政府对中医采取扶持政策,中医体制化在近代山西得以率先发轫。山西模仿西方科学和西医体制,成立中医社团、开展中医学校教育、创办医院、出版发行中医期刊和书籍,以及制订和完善中医学术、研究制度等努力,在中医体制化中作出独到的努力。本文以具有独特历史价值的近代山西中医改进研究会及其活动为视角,放眼整个近代中医的发展历程、中医与社会的关系、中医与西医的矛盾和媾和。通过历时共时的分析,探讨体制化对中医发展的促进和制约作用,为时下政府在中医药管理中的角色定位、职责界定、市场划分,提供有益参照。本文主体包括绪论、正文(共七章)、结束语三个部分。绪论部分主要阐述本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创新与不足、概念释名。正文分为七章,第一章介绍了近代中医体制化的背景;其后五章是关于山西中医体制化的探索实践内容;最后一章总结山西中医体制化的贡献与启示。第一章是关于近代中医体制化的背景。近代中医体制化以中医思想文化变革为基础,“西学东渐”的近代化思潮是中医的近代化转型的根本原因。正是在这种近代化思潮的影响下,面对薄弱的医疗卫生基础,山西从统治和现实需要出发,积极推动开展中医改进。中医体制化在地方政府的主导下在近代山西发端。第二章是关于山西中医改进研究会的创建及发展内容。山西中医改进研究会是近代中国第一个官办的中医社团。山西行政长官阎锡山在学会的创办、发展、运行中都发挥主导作用,给予经费、政策、发展环境的支持。由于组织稳定,经费充裕,中医改进研究会发展迅速。研究会在管理制度、科研方法、学术奖励等各个方面吸收西学,建立了一套系统完整的规范,保障了中医研究的有序开展。研究会发展中期,由于政治、社会局面发生巨大转变,及“中医科学化”思潮出现,研究会进行了改组,从人员、机构、组织多方面发生较大调整。研究会宗旨也从最初的“中医改进”向“中医科学化”演变。第三章是关于中医教育探索的部分。近代山西山西医学教育历经波折,先后创办了“山西医学专门学堂”、“山西医学传习所”和“山西医学专门学校”等医学教育机构。后者几易其名,学制、课程、教育方向也随之不断变化。特别是其办学方针的“由中转西”,反映了中西医教育难以实现良好契合的矛盾。近代中医教育界在探索建立学制,统一课程设置,编辑中医教材,兴办中医学校,培养中医人才过程中的努力,也是不断寻求合理医学教育建制的过程。最终,在中医向西医的参习和妥协中,近代中医教育建制得以建立。第四章是关于中医临床与防疫实践的内容。作为中医研究和中医教育的实践场所,中医改进研究会的附设中医医院设立后,引入了西医医院的理念,设立养病室(病房)、加强院感管理、完善诊疗制度,不断提高中医的临床诊治能力。为了弥补中医在卫生防疫中显露出的不足,研究会建立了疫情报告和研判制度,积极探索中医在卫生防疫中的作用。由于西医对传染病的病原学、传播途径方面具有证据确凿、逻辑合理的实践优势,使得基于西制的近代政府,有充分理由选择西医理论和制度作为卫生防疫的立法和行政依据,西医在国家卫生防疫体系中的地位得以通过政治制度确立,成为卫生防疫的主角,中医逐渐退出了卫生防疫体系。第五章介绍了中医改进研究会在历次中医抗争社会活动中的参与情况。中医界面对政府、西医的不公正政策和歧视,从维护自身权益以及中医地位出发,积极投入到抗争和中西医论战中。在纳入教育体系、创设中央国医馆、建立中医社会体制等方面,中医改进研究会与全国中医药界,互通声气,积极运用请愿抗争和参政提案等手段,奔走呼号,终获一定成效。《中医条例》、《医师法》等法律法规的颁布使中医在法律地位上与西医平等;中央国医馆、卫生署中医委员会的成立,成为中医行政管理建制化的标志;中医纳入学制的章程获得通过,中医执业考核得到实施等一系列突破,使得中西医并存的二元医疗卫生体制渐见雏形。第六章是关于中医学术传播与交流方面的内容。医学交流机制与系统的形成,是医学体制化的重要标志之一。传统中医“秘而不宣”的习惯,随着近代报纸、期刊在中国的出现,发生了巨大改变。山西中医改进研究会创办的《医学杂志》,作为中医学术交流的载体,业界沟通的桥梁,中西医论战的平台,发挥了积极的作用。随着研究会的改组,《医学杂志》的办刊思想也由“中医改进”向“中医科学化”发生转换。同时,研究会还开展了声势浩大的征集审查民间验方活动,出版了蕴含巨大学术价值的《审查征集验方》。研究会采取出版代销名家医书、与其他中医团体交换期刊、在杂志刊登医药信息等的形式,广泛进行业界交流,在近代中医的学术传播交流体制化中取得积极成效。第七章总结了山西在中医体制化中的贡献与启示。由于地方行政力量的鼎力支持,甚至将发展中医作为省政发展的重要内容,近代山西强化中医管理,从机构、组织、制度、机制方面,在神州一隅开辟了中医体制化的试验田。中医改进研究会的实践表明,整体论和还原论的融贯是未来中医发展的基础。辩证认识中西医,以包容胸怀接受在一定时期内中西医二元化格局的局面,有助于未来产生真正的新的生命科学。中医体制化是中医科学化概念的重要延伸,是中医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结束语包括三个方面内容:一是对全文的概括总结;二是指出了本文仍需努力的方向;三是下一步需要关注的研究方向。附录共有9个部分,汇总了近代山西中医体制化相关制度和近代山西医学发展沿革等等,为研究提供详实的参证。纵观中医在中国悠久的发展历史,中医发展的各个兴盛阶段多得益于体制的促进。新中国成立后,“中西医结合”、“中医药现代化”、“中医药国际化”等概念和思路,都是基于振兴中医发展的目的提出的。同时,也反映出中医自身的特性与历次被强加之上体制的不适应。直到170年后的今天,依然没有寻求出适合中医的发展之路;如何处理中西医二者的关系,也是众说纷纭。根本的原因在于中医和西医的“范式”不可通约,源于西医的近代医疗体制无法适应中医发展的自身属性。有着五千年深厚文化和历史底蕴的传统中医,面对互联网时代带来的又一次科学和意识形态的革命,需要再次审视其发展规律,完善中医体制化建设。
吴文笛[4](2015)在《吴荣祖主任医师温阳扶正学术思想及经验总结》文中提出国家级名老中医的学术思想及经验的总结工作,是保护和继承名老中医宝贵医学财富的措施,是国家对培养高层次中医临床人才的一个重要医学继续教育计划。本课题是基于全国第五批名老中医师带徒学术经验继承工作,对吴荣祖全国名老中医温阳扶正学术思想及经验的总结。以保护和继承云南吴氏扶阳学术流派代表人物吴荣祖名老中医的宝贵医学财富为研究目的。通过3年的国家级名老中医师带徒工作,将从:阳主阴从继钦安,扶阳抑阴承佩衡;辩证尤重亚阳虚,不治已病治未病;真寒假热细考量,排病反应明于心;阳密气纳坎水温,潜阳封髓命根固;温升乙木气机畅,身心并重疗效彰;平降甲木相火安,升主降从圆运顺;组配方审药动静,创工艺减毒增效七个方面,全面系统整理总结吴荣祖名老中医温阳扶正学术思想,并将其理论化。进一步以3年来师带徒工作中代表性临床病案的收集,并从临床病案中以按语的方式充分分析反映吴荣祖名老中医温阳扶正学术思想理论在临床的具体运用,最终整理归纳的研究方法,得出一套系统完整的,具有鲜明流派传承特色的理论体系,并通过具体100例临床病案分析,充分体现将理论运用于临床实际,指导临床工作。本项目的研究填补了目前尚无具备吴荣祖名老中医创新发扬特色的云南吴氏扶阳学术流派经验系统总结的空白,其研究成果可又直接运用于临床,使中医临床医生易于掌握,具有很强的临床可行性及操作性,对将来进一步研究扶阳学术流派的治法、方药打下重要基础。
李发荣[5](2015)在《于坚散文体式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于坚的散文写作,从七八十年代的起步,到九十年代的自觉,再到二十世纪的独具风格,无论从内容、形式还是语言都表现出了与前人的不同。本论文试图从于坚各个时期创作的散文文本出发,紧紧围绕散文体式研究的三个向度,即从内容、形式、及语言三个层面,探究于坚散文创作中的“交代体”写作、跨文体写作及其语言策略,力图发掘于坚散文对当代散文,乃至文学史的特殊价值和贡献。论文除绪论和结语外,共分为三部分:绪论主要围绕论文选题缘起,论文的创新点以及学术界对于坚散文的研究现状和不足之处进行了论述。第一章探究了于坚散文“交代体”写作的内涵及精神特质。结合作家创作的特殊性、时代背景对于坚散文“交代体”写作的概念及提出原因进行梳理,并从高原漫游与生命体悟,日常生活场景与私人记忆及域外世界与还乡夙愿三个层面,逐层分析于坚散文“交代体”写作所涉及的内容,及其对故乡、生命、日常生活、域外世界的文化反思。第二章探讨了于坚散文写作中复杂多样的跨文体形式。于坚在散文写作中既融入了诗歌、小说等文学因素,又掺杂了图片、摄影等“非文学”因素。一方面,于坚的散文与诗歌之间存在着明显的互文关系,主要表现为显性和隐性两种形式。另一方面,于坚的散文在情节结构设置和人物形象塑造上呈现出小说化的倾向。还有,于坚将摄影、纪录片等“非文学”文体因素引入到散文创作中,促发了“图本形式”的形成,使其散文创作呈现出图文并茂、文体混杂的特征。第三章讨论了于坚散文的语言策略。从对语言本身的探索中,发掘出在“元写作”的过程中,于坚对词与物能指与所指的拆除与重建。以及在巴赫金狂欢化理论的指导下,分析于坚散文语言通过语言的堆砌、升格与降格、调侃戏谑、粗言秽语等自我言说创造出的于坚式的语言狂欢。再通过对于坚散文中极具昆明地域特色的方言口语的分析,揭示出于坚语言的独特魅力。
乔莎[6](2015)在《中医辨证施治结合生物反馈治疗功能性排便障碍型便秘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通过检测、对比治疗前后各项相关观察指标,比较中医辩证分型结合生物反馈治疗功能性排便障碍型便秘的临床优势,力求探寻一种更加安全、快速、有效的临床治疗方法。方法选取90例符合功能性排便障碍型便秘诊断标准的患者,根据随机分组方法分为生物反馈组30例、中药辨证组30例、综合治疗组30例。生物反馈组患者接受盆底生物反馈治疗,中药治疗辨证组患者在中医辨证分型基础上给予对症中药口服,综合治疗组患者在口服对症中药的基础上联合盆底生物反馈治疗,10天为1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观察治疗前后三组的临床症状积分、便质积分、肛管直肠压力、直肠感觉值、盆底Glazer评估及球囊逼出试验情况并作前后对比,观察不同治疗方法的治愈率。本研究选用SPSS17.0版医学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经过3个疗程的治疗,三组临床症状积积分、便质积分、肛管直肠压力、直肠感觉、盆底Glazer评估及球囊逼出试验阴性率均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综合治疗组与生物反馈组治疗后相比:肛门坠胀、排便间隔时间、排便方式评分数值均更低(P<0.05);肛管静息压和肛管收缩压更高(P<0.05);盆底肌快速收缩值、耐久收缩值更高(P<0.05),球囊逼出试验阴性率更高(P<0.05)。综合治疗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96.7%高于生物反馈组83.3%。3、综合治疗组与中药治疗组相比:肛门坠胀评分数值更低(P<0.05);肛管静息压、肛管收缩压更高(P<0.05);直肠初始感觉阈值、疼痛阈值更低(P<0.05);盆底肌快速收缩值、持续收缩值、耐久收缩值更高(P<0.05);球囊逼出试验阴性率更高(P<0.05)。综合治疗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96.7%高于中药辨证组70.0%。结论1、临床症状积分、便质积分,肛门直肠测压、盆底肌电图、直肠感觉试验、球囊逼出试验可以多方面、更有效的比较不同治疗方法治疗功能性排便障碍型便秘的优劣。2、中医辨证施治结合生物反馈治疗功能性排便障碍型便秘的临床效果优于单纯中医辨证治疗或者生物反馈治疗,协同作用疗效更好,值得临床推广。□□
任曜新[7](2012)在《新疆库木吐喇佛塔出土鲍威尔写本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鲍威尔写本是1890年2月由觅宝人在新疆库车库木吐喇石窟附近佛塔挖掘出后,于同年3月被在库车逗留的英属印度骑兵团中尉哈密尔顿·鲍威尔购买下的一批古代梵语、婆罗谜文写本的总称。现藏于英国牛津大学包德利图书馆。鲍威尔写本全部写在桦树皮上,共56张,属印度波提形制。由4个不同抄手写成,主要由7部分组成。前3部分是已知最早的印度古代医方选集之一,第4和5部分是目前已知年代最早的骰子占卜文书,第6和第7部分是《孔雀王咒经》现存最早的梵语文本。鲍威尔写本的年代大约是4—6世纪。鲍威尔写本不仅是纯语言文本,文献文本,还是文化历史文本。鲍威尔写本无论从发现还是从内容上,都有巨大的历史意义和研究价值。鲍威尔写本是西方列强在中国新疆发现的第一批写本。正是由于鲍威尔写本的发现和公布,导致了 19世纪末20世纪初各国列强在中亚文物的争夺战,开创了中亚考古学全新的现代化运动。鲍威尔写本医学文书属于印度阿输吠陀医学体系。其对疾病、时令、食物、看护等规定来源于阿输吠陀基本理论;主张的药物基本理论、药物采集保管、药物分类等属于阿输吠陀药物特色;运用的根本性五业疗法、六大疗法、涂抹法等均是阿输吠陀治疗方法;涉及的饮食养生、季节养生、长年养生和房事养生等内容体现阿输吠陀“疾病与健康、医疗与养生互为一体”的观念。鲍威尔写本医学文书具有佛教医学色彩。其文本叙事结构、佛教医学专用术语使用、佛教医方的出现都体现着鲍威尔写本医学文书与佛教关系密切。鲍威尔写本医学文书强烈映照出以婆罗门为中心的印度古代宗教与社会生活的诸多方面。其药方中记载很多神灵崇拜、宗教禁忌和仪式;生子方背后隐藏印度重男轻女的生育观念;治疗人群的选择再现印度古代社会道德倾向;固定出现、强化的医事活动成为古代人们的节日与生活习俗来源。鲍威尔写本骰子占卜文书是研究骰子占卜和印度古代社会史的珍贵资料。其为古代骰子占卜使用1个四面体骰子,祈祷神灵后掷3次成1卦的占卜方法提供确切证据;其占卜辞与吐蕃骰子占卜辞有联系亦有差异;其占卜辞再现印度古代社会敌人与仇杀、经商与远行贸易、幸福观等诸多风貌。鲍威尔写本咒经文本弥补了佛教经典文本研究的不足,解决了龟兹密教一直悬而未决的问题。其是《孔雀明王经》形成初期最早的文本,为研究《孔雀明王经》文本的起源、形成及扩展提供了难得的关键实证;其为学术界长期以来悬而未决的龟兹早期杂密流行问题提供了确凿无疑的证据。
刘成丽[8](2010)在《关于广州地区名中医验方的调查与整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研究目的广州是岭南地域核心城市,广州地区着名中医学术经验,既源自于传统中医药学学术体系,也是岭南历代医家长期与疾病作斗争的经验结晶。广州地区着名中医在对当地人民的生存和繁衍作出不可磨灭的贡献过程中,也留下了反映他们学术经验的重要载体——治病验方。对这些验方进行发掘收集调查整理研究,是传承与发扬岭南地域医学乃至传统中医药学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本论文研究目的意义在于此,即旨在抢救和继承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研究和发挥区域中医药资源优势和临床特色,为广州地区名老中医验方的开发利用、推广应用提供理论与实践的依据。研究方法本论文注重顶层设计。首先是关于广州地区“名医”概念与“验方”界定。名医是一个时期中医学术和临床疗效水平的主要体现者,本论文研究的“名老中医”以及“名中医”的称谓以政府命名为依据,初步统计有177人,涵盖1979年以前省市确定的名中医、1991年以来卫生部、人事部、国家中管局确定的三批老中医药专家以及广东省确定的两批名中医。验方则是指经临床检验应用有效的药方,其出自名医本人在长期临证实践中,运用中医学理论指导形成的学术经验结晶,它有着坚实的理论基础并经长期临床验证,有着较高的实用价值和广阔的应用前景,可以区别于民间的偏方或古代医书上的流传方。具体研究方法有:公文征集法。关于广州地区“名医”概念与“验方”界定,为政府部门以公文征集名医验方方式提供保证。通过有关部门的组织协调,以各大院校和医院为依托,向名医本人及其有直接师承关系的后人发稿征集以确保收集资料的可靠性,公文征集是本论文最主要的研究方法之一。采访调查法。公文征集得到的验方有局限性,名医验方研究必须进行采访调查,本论文验方来源有直接采访名医其本人获取,对已去世的名医,则采访调查其亲属后人以及有直接师承关系的弟子,并辅以座谈、采访、录像、查阅有关资料等多种形式结合,力图以验方为主的形式反映名医学术经验。发掘收集法。重点对1978年以前的名老中医,难以用公文征集方式取得验方者,则需发掘他们宝贵经验,以收集资料为主方式,在中山文献馆和医院的档案室、病案室、院史馆等部门,内容包括年谱、文物、医案、医话、验方、治法等,力图全面反映名医学术经验。归类整理法。主要是对验方文献按照学科病种进行整理与归类,收录入合理验方,剔除部分缺乏把握者。这次调研中,所收集到的反映其学术经验的资料主要是名医所编的讲义、讲稿、专着,这部分验方资料大部分被保留。统计分析法。验方药物的统计分析使用spss13.0进行数据管理,对精选的709首内服验方的药物信息以0、1为代码录入电脑,使用频数分析、聚类分析等方法提取药物信息。包括内科各系统病证和常见病多发病用药统计分析。验方评述法。对名医验方的组成、验方学术渊源、验方的理论基础、验方的运用经验作简要评述与分析,通过验方评述对广州地区名中医理论学说进行凝练,总结名医的学术经验与临证特点。按照以上研究方法最后形成学位论文,本论文共整理出验方884首,其中内服验方709首,外治方93首,食疗保健方69首,院内制剂13首。研究结果论文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关于广州地区名中医验方的调研与整理概况,重点收集整理出134位广州地区名老中医的相关资料,其中有验方资料的88位,具体情况如下:①“广州中医药大学名中医验方的调查研究”已完成刘赤选(10首)、邓铁涛(79首)、赵思兢(76首)、沈炎南(26首)、何竹林(20首)、关汝耀(3首)、林建德(3首)、钟耀奎(9首)、陶葆荪(6首)、周子容(2首)、李仲守(1首)、刘庆思(1首)、关济民(1首)、李耀芝(1首)14人,共237首验方;②“广州中医药大学一附院名中医验方的调查研究”已完成罗元恺(39首)、刘仕昌(18首)、黄耀燊(11首)、杨志仁(20首)、蔡荣(2首)、何志雄(1首)、黎炳南(19首)、王德鉴(9首)、周岱翰(8首)、刘亦选(2首)、欧阳惠卿(1首)、熊曼琪(1首)、丘和明(2首)、王士贞(1首)、陈纪藩(2首)、陈镜合(3首)、崔学教(1首)、刘国普(1首)、许鑫梅(1首)19人,共160首验方;③“广东省中医院名中医验方的调查研究”已完成张阶平(107首)、文子源(10首)、岑鹤龄(13首)、甄梦初(17首)、梁乃津(23首)、林夏泉(6首)、刘茂才(1首)、余绍源(6首)、黄春林(2首)、刘伟胜(8首)、梁冰(8首)、李丽芸(4首)、张梅芳(5首)、邓晋丰(5首)、榻国维(2首)、罗笑容(2首)16人,共217首验方;④“广州市中医院名中医验方的调查研究”已完成吴灼燊(6首)、郭梅峰(9首)、区少章(6首)、罗广荫(3首)、刘惠纯(1首)、杨干潜(1首)、刘恩祺(2首)、何广贤(2首)、吴维城(4首)9人,共34首验方;⑤“广东省人民医院名中医验方的调查研究”已完成陈治平(93首)、李钰琳(13首)、黎达英(1首)、周伯康(4首)、黄松柏(2首)、卢宗强(6首)、邱志楠(5首)7人,共214首验方;⑥“中山大学名中医验方的调查研究”已完成黄火文(5首)、罗致强(17首)、李俊彪(3首)、董岳琳(2首)、潘静江(1首)、黄省三(10首)6人,共38首验方;⑦“广东省第二中医院名中医验方的调查研究”已完成邱健行(10首)、卢桂梅(6首)、钟玉池(13首)、胡肇基(11首)4人,共40首验方;⑧“暨南大学名中医验方的调查研究”已完成沈英森(7首)、蔡康保(3首)、汤国杰(1首)3人,共11首验方;⑨“广州市荔湾区名中医验方的调查研究”已完成郭兆仪(5首)、梁天照(2首)、梁端侪(1首)、区金浦(2首)、杜蔚文(1首)5人,共11首验方。本论文共整理出验方884首,其中内服验方709首,外治方93首,食疗保健方69首,院内制剂13首,形成40余万字的《广州地区名中医验方精选》(详见资料附篇)。内服验方涉及内科、外科、妇科、儿科、五官科、骨伤科以及温病等7个专科,总计126个病证。其中内科验方444首,涉及47个病证,包括肺系病证(57首,6个病证)、心系病证(38首,6个病证)、脾胃系病证(67首,9个病证)、肝胆病证(128首,10个病证)、肾系病证(47首,5个病证)、气血津液病证(59首,6个病证)、肢体经络病证(46首,5个病证);外科验方有49首,分为5大类19个病证;妇科验方有56首,分为5大类19个病证;儿科验方有52首,包括15个病证;五官验方有50首,分为4大类病的20个病证;骨伤验方有17首,分为3大类病证;温病验方有43首,分为3大类病证。第二部分是广州地区名中医验方的研究评析,包括验方的药物统计分析和学术评述。广州地区名中医验方的药物统计分析,709首内服方共涉及药物553味,岭南中草药401味,广州地区名医用药重健脾祛湿化痰,清热凉血养阴,喜用岭南中草药,重视五脏辨证。五脏系统病证的用药统计分析得出:①肺系病证治疗时以止咳化痰平喘为主,辅以宣肺解表,益气养阴,止血;久病加用益气养阴、补肺滋肾之品。②心系病证采用攻补兼施,标本同治的原则,化痰祛瘀同补益气阴相互配合。用药以健脾益气养阴、活血化痰为主。③脾胃系病证常肝胃同治,健脾益气同理气养阴并举,润燥结合、升降相唯、清养并用。用药以理气止痛为主,辅以养阴生津、健脾益气。④肝胆病证以补养肝肾之阴,扶脾益气为根本,佐以平肝潜阳、清热燥湿;用药多和剂,调和肝脾,而理气和血、养阴益气、清热燥湿药要配合使用,润燥结合。⑤肾系病证治疗上攻补兼施,清补兼用,用药以健脾补肾,清热利尿为根本,’佐以益气活血,解毒止血。使不燥不寒,泻中有补,寓补于泻,相辅相成,共奏其效。广州地区名中医在辨治常见病多发病时,也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律性:①治疗咳嗽常止咳化痰平喘并举;具体治疗时,止咳常宣降结合,化痰多以温化为主配合清热化痰,久病累及脾肾应肺脾肾兼顾。②胃痛的治疗上常疏肝和胃、健脾养胃并举、气阴两顾,存在“肝脾同治,脾胃分治,重在调气”的特点,并注意饮食调养。③积聚治当扶正祛邪、标本兼顾。用药以健脾益气除湿,滋阴行血理气为主,且活血通络与滋阴养血理气药常配合使用。④辨治淋证多从脾虚湿盛,湿热蕴结,气滞血瘀入手,实证用药以清利湿热或疏肝理气,消瘀化石为主;虚证多以气虚为主,治宜健脾益气,兼能利湿。⑤癌病治疗上养阴救液以治其本,攻毒散结以治其标;扶正与祛邪,辨病与辨证相结合。⑥痹证以驱风祛湿,滋补肝肾为基本大法,善用藤类和虫类药祛风湿、通络宣痹。研究结论本论文首次系统对广东省广州市政府部门所授予的省市级名(老)中医的验方资料进行调研和整理汇编,共整理出88位名(老)中医的884首验方,并按照临床学科以及病种分类,形成《广州地区名中医验方精选》,是为创新点之一。精选之验方,虽未能全面反映广州地区名医临证用药丰富学术经验,但观一斑足以窥全豹,也反映广州地区名医临证善于辨别外感热病与内伤杂病,注意岭南地理炎热潮湿气候环境,结合人体气阴相对不足禀赋素质,善于应用地方中草药材。处方用药治则,或清热凉血解毒,或健脾祛湿化痰,或益气养阴滋肾,或养肝护心理肺,或调理气血疏通经络,或通利并重攻补兼施,名医验方为广州民众医疗卫生保健作出不可磨灭的贡献。本论文创新点之二,从中医五脏系统辨证用药角度对名医内服验方进行药物统计分析和学术特点评述。认为广州地区名医验方重视五脏辨证,逐渐形成了相对稳定的辨治特色,广州地区名中医验方在学术上具有继承性、区域性、实用性、兼容性及创新性特点。本研究工作难度大,尚有部分名医的验方资料未完成,后续研究拟在上述工作的基础上,继续更深一步研究,力求最全面整理广州地区名中医验方,并借助数理分析工具,对数据信息进行分析处理,发现疾病与药物、疾病与脏腑的相关性,寻找疾病治疗的共性与特性,为广州地区名老中医验方的开发利用、推广应用提供依据,使之发挥更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李宗庭[9](2010)在《张继泽教授治疗脾胃病学术经验总结》文中研究指明本文汇集了各方面的着述,将各类别的议题和散在零星的经验,按一定的特点和规律性进行系统贯穿,并通过临床侍诊,从学术理论的研究方面对张继泽教授诊治脾胃病的学术思想及临床研究经验的特色和优势进行了初步总结。希望能够在本文中充分表达和展示张继泽教授的脾胃学术思想。本文共分脾胃学术思想、脾胃病各论、内科杂病临床经验、及诊余漫笔四部分。作者认为张继泽教授辨证论治脾胃病的特色及优势在于:坚持整体观念,辨证以全身和局部相结合,诊断以宏观和微观相结合,治疗审证求因,审因求治,先辨病后辨证,辨病与辨证论治相结合。从不同角度兼顾扶正祛邪,消补兼施灵活论治脾胃疾病,处方用药中正平和,轻清灵动。另外,本文继承名老中医学术思想及临证经验的思路和方法,为进一步继承和发扬名老中医经验提供了参考。
张雅明[10](2009)在《要继承,更要发展—柏连松对发展中医肛肠病学的理念》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从个案到常规、从感悟到实践、从实践到理论等方面总结名老中医临床治疗肛肠疾病的经验用药、治疗手段、手术方法等特色,从而激励我们要善于学习,勇于创新。
二、自家灌肠治愈痔疮和脱肛(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自家灌肠治愈痔疮和脱肛(论文提纲范文)
(1)叶舟“丝绸之路三部曲”之敦煌本纪(第三部)(论文提纲范文)
卷二十二 |
卷二十三 |
卷二十四 |
卷二十五 |
卷二十六 |
卷二十七 |
卷二十八 |
卷二十九 |
卷三十 |
卷三十一 |
(2)日本医家大塚敬节仲景学术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文献综述 |
一. 日本汉方医学古方派的产生 |
二. 古方派的特点与贡献 |
三. 古方派对我国的影响 |
四. 古方派医家大塚敬节研究现状 |
前言 |
第一章. 日本古方派代表人物简述 |
一. 古方派先驱名古屋玄医 |
二. 古方派奠基人吉益东洞 |
三. 汉医复兴第一人和田启十郎 |
四. 汉方巨擘汤本求真 |
五. 汉方集大成大塚敬节 |
第二章. 大塚敬节学术特点探析 |
一. 始于伤寒论,终于伤寒论 |
二. 方无古今,要期乎治 |
三. 术而非学 |
四. 理想主义情怀与落到实处的学问 |
五. 诚恳真实,善于反思 |
第三章. 大塚敬节对仲景学术思想的认识与创见 |
一. 对于腹诊的认识 |
1. 腹诊法 |
2. 腹证及其临床意义 |
3. 腹壁的厚薄 |
4. 胸胁苦满 |
5. 心下痞硬 |
6. 心下痞坚 |
7. 心下痞 |
8. 心下满·心下痞满 |
9. 心下悸·脐下悸 |
10. 心下部位的振水音 |
11. 腹满 |
12. 小腹拘急·小腹弦急 |
13. 腹皮拘急 |
14. 小腹不仁 |
15. 小腹急结 |
16. 小腹满·小腹鞭满 |
17. 蠕动不安 |
18. 正中芯 |
19. 脐痛 |
二. 对口燥,口渴的认识 |
1. “口渴”、“口燥”相关论述 |
2. “口渴”、“口燥”辨析 |
3. 学术价值 |
4. 总结 |
三. 对于瞑眩的认识 |
四. 对仲景常用方剂的认识 |
1. 吴茱萸汤 |
2. 小建中汤 |
3. 大柴胡汤 |
4.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 |
5. 小柴胡汤 |
6. 柴胡桂枝干姜汤 |
7. 桂枝加龙骨牡蛎汤 |
8. 真武汤 |
五. 对《康平本伤寒论》的发掘 |
1. 大塚敬节与《康平本伤寒论》的渊源 |
2. 大塚敬节对《康平本伤寒论》的研究 |
3. 大塚敬节对于伤寒论原文的研究 |
4. 《康平本伤寒论》的价值 |
第四章. 大塚敬节辨证诊疗思维探析 |
一. 诊断与治疗密不可分 |
1. 诊断与治疗和近代医学的不同 |
2. 汉方医学的诊断是治疗法的诊断 |
3. 随证治疗与病名治疗 |
二. 局部的病也因为全身不协调而起 |
三. 万病从腹论治 |
四. 临床当以实际为准 |
1. 对求真的理想主义情怀 |
2. 勇于质疑 |
3. 真实客观 |
4. 活用时方 |
第五章. 大塚敬节学术思想与中国医家对比研究 |
一. 与同时代中国经方家对比 |
1. 学术渊源 |
2. 学术特点 |
3. 伤寒体系学术思想 |
二. 腹诊学术思想探讨 |
三. 大塚敬节用方特点讨论 |
四. 对中医内科的补充 |
1. 治疗思路上的补充 |
2. 治疗方剂上的经验 |
3. 非常见疾病与专科疾病的指导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3)近代中医体制化历程(1919-1937) ——以中医改进研究会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选题意义 |
0.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0.3 研究思路 |
0.4 方法与创新 |
0.5 概念释名 |
第一章 近代中医体制化的背景 |
1.1 近代化思潮对中医的影响 |
1.1.1 海防思潮下的中西医参合 |
1.1.2“中体西用”思潮下的中西医汇通 |
1.1.3 维新变法后的中医改良 |
1.1.4 新文化运动后的中医科学化 |
1.2 近代中医体制化的发轫 |
1.2.1 社会制度与中医的关系 |
1.2.2 近代中医社团的建立 |
1.2.3 近代中医教育的开展 |
1.2.4 近代中医医疗机构的创设 |
1.2.5 近代中医期刊的发行 |
1.3 近代山西的医疗卫生状况 |
1.3.1 山西悠久的中医药历史 |
1.3.2 近代山西的医疗体系 |
1.3.3 近代山西的卫生防疫 |
1.4 近代山西中医改进的背景 |
1.4.1 独特的地方历史文化传统 |
1.4.2 阎锡山对中医的思想认同 |
1.4.3 重要幕僚和在晋中医的影响 |
1.4.4 卫生经济的现实需要 |
1.5 近代山西中医改进的特点 |
1.5.1 远大的目标 |
1.5.2 合理的原则 |
1.5.3 体制化的方向 |
1.6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研究团体:从创建到改组 |
2.1 兼容并蓄中逆袭创设(1919-1929) |
2.1.1 官办社团的特征 |
2.1.2 中医改进研究会的创设经过 |
2.1.3 理事为中心的中医学共同体 |
2.2 历经坎坷后改弦更张(1930-1937) |
2.2.1 改组原因及过程 |
2.2.2 会员和分会制度的完善 |
2.2.3 中医师职业团体的雏形 |
2.3 宗旨:从“改进”到“科学化”的嬗变 |
2.3.1 成立初期:弘扬与改进 |
2.3.2“中西医论战”中:衷中参西 |
2.3.3“废止中医案”后:科学化的提出 |
2.4 系统全面的研究规范 |
2.4.1 不断完善的制度规程 |
2.4.2 持之以恒的研究例会 |
2.4.3 行之有效的学术奖励 |
2.5 源于西学的研究思路 |
2.5.1 引进还原论思维:分级与分科 |
2.5.2 实证主义方法 |
2.5.3 开放包容的研究态度:中西医兼容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医学教育:实践与机制 |
3.1 中西医兼业:山西医学专门学堂和晋城医学馆 |
3.1.1 山西医学专门学堂 |
3.1.2 晋城医学馆 |
3.2 分层培养:山西医学传习所与山西医学专门学校 |
3.2.1 山西医学传习所 |
3.2.2 山西医学专门学校 |
3.3 改弦易辙:山西医学专科学校到私立山西川至医学专科学校 |
3.3.1 山西医学专科学校 |
3.3.2 私立山西川至医学专科学校 |
3.4 建立中医学制的探索 |
3.4.1 编订课程和教材 |
3.4.2 加入近代学制 |
3.5 借鉴西医的中医教育模式 |
3.5.1 中西医并行教授 |
3.5.2 初试中医护理教育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医疗与卫生:从医院到社会 |
4.1 引进西医理念的中医院 |
4.2 养病室在中医医院的设立 |
4.3 院感管理制度的雏形 |
4.4 中医防疫的体制化实践 |
4.4.1 中医参与防疫的背景 |
4.4.2 疫情报告制度的建立 |
4.5 中医退出传染病防控的原因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体制化的社会行动:联合与抗争 |
5.1 面对“管理医士规则”秉持 |
5.2 在加入教育体系中凸显 |
5.3 在“存废之争”中联合 |
5.4 为设立中央国医馆呼号 |
5.5 中医体制化构想的提出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学术传播交流:期刊与书籍 |
6.1 编辑出版期刊 |
6.1.1 《医学杂志》的出版 |
6.1.2 《医学杂志》的发行 |
6.1.3 《医学杂志》的编者 |
6.1.4 《医学杂志》的作者 |
6.2 从“改进”向“科学化”的调适 |
6.2.1 办刊宗旨 |
6.2.2 栏目设置 |
6.2.3 文章主题 |
6.2.4 作者倾向 |
6.3 征集审查民间验方 |
6.3.1 民间验方的征集活动 |
6.3.2 严谨合理的审查程序 |
6.3.3“贱便验”为纲的收录标准 |
6.3.4 《审查征集验方》的社会影响 |
6.4 出版发行名家论着 |
6.4.1 彭承祖的《圆运动的古中医学》 |
6.4.2 赵缉庵与《针灸传真》 |
6.4.3 杨百城及《灵素生理新论》 |
6.4.4 时逸人和《中国时令病学》 |
6.5 革新中医学术交流 |
6.5.1 转变交流思想 |
6.5.2 初建引文规范 |
6.5.3 丰富交流途径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近代中医体制化的启示 |
7.1 官办背景成就了中医体制化的独特样本 |
7.2 整体论和还原论的融贯助力中医体制化发展 |
7.3 中医体制化的思想在抗争过程中凸显 |
7.4 制度变迁导致产生近代中西医二元格局 |
7.5 中医体制化建设要规避中医科学化的悖论 |
7.6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1 中医改进研究会重要管理制度规章 |
附录2 中医改进研究会教育活动相关资料 |
附录3 中医改进研究会医疗卫生相关资料 |
附录4 中医改进研究会社会行动相关资料 |
附录5 中医改进研究会学术传播相关资料 |
附录6 《医学杂志》全期目录 |
附录7 近代山西医学人物小传及名录 |
附录8 近代山西医学发展沿革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4)吴荣祖主任医师温阳扶正学术思想及经验总结(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二、文献综述 |
1、扶阳学术流派思想渊源 |
2、扶阳学术流派核心理论研究发展状况 |
2.1 扶阳学术流派核心理论的建立 |
2.2 近现代扶阳学术流派代表人物对学派核心理论的研究发展状况 |
2.3 当代扶阳学术流派核心理论运用发展的社会背景状况 |
2.4 扶阳学术流派核心理论的现代生理病理研究状况 |
3、扶阳学术流派的发展及临床运用状况 |
3.1 扶阳学术流派专业论着发展状况 |
3.2 扶阳学术流派专业学术共同体的建立和发展状况 |
4、扶阳学术流派学术思想的临床运用发展状况 |
4.1 近现代扶阳学术流派代表人物学术思想临床运用状况 |
4.2 当下扶阳学术流派学术思想临床运用发展状况 |
参考文献 |
三、指导老师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的整理与研究 |
1、前言 |
2、吴荣祖名老中医温阳扶正学术思想及临床经验总结 |
2.1 阳主阴从继钦安扶阳抑阴承佩衡 |
2.1.1 阳主则寿阴旺则夭 |
2.1.2 扶阳抑阴四逆为君 |
2.2 辩证尤重亚阳虚不治已病治未病 |
2.2.1 辩证阳虚隐潜者要 |
2.2.2 上工治病,防患未然 |
2.3 真寒假热细考量排病反应明于心 |
2.3.1 临证遇火少壮明分 |
2.3.2 离照当空邪去正安 |
2.4 阳密气纳坎水温潜阳封髓命根固 |
2.4.1 阴阳之要阳密乃固 |
2.4.2 引火归元潜阳封髓 |
2.5 温升乙木气机畅身心并重疗效彰 |
2.5.1 温肝为法气运得畅 |
2.5.2 形与神俱康寿并齐 |
2.6 平降甲木相火安升主降从圆运顺 |
2.6.1 明君为主安相为辅 |
2.6.2 左升右降圆运始然 |
2.7 组配方审药动静创工艺减毒增效 |
2.7.1 审药动静令气条达 |
2.7.2 工艺革新减毒增效 |
参考文献 |
四、指导老师学术经验的临床研究 |
1、引言 |
2、100 例临床病案分析 |
2.1 阳主阴从继钦安,扶阳抑阴承佩衡学术思想病案 |
2.1.1 阳虚阴盛肺痈案 |
2.1.2 阳虚寒凝尪痹案 |
2.1.3 阳虚阴盛孤阳外脱过敏性紫癜(腹型)伴消化道出血案 |
2.1.4 阳衰土败阴霾四溢肺癌案 |
2.1.5 阳不统阴气不摄血肌衄案 |
2.1.6 阳虚寒凝虚火上浮历节案 |
2.1.7 阳虚湿阻兼有郁热顽痹案 |
2.1.8 阳虚阴盛少阴格阳高热案 |
2.1.9 阳虚阴盛寒凝血瘀痛痹案 |
2.1.10 阳虚阴盛风寒内伏蛇串疮案 |
2.1.11 三阴脏寒胸阳痹阻真心痛案 |
2.1.12 阳虚肝寒阴蕴血虚沿爪疔案 |
2.1.13 阳虚阴盛寒湿闭阻痹证案 |
2.1.14 阴盛阳脱神昏救愈案 |
2.1.15 阳虚水泛气痰交阻喘证案 |
2.1.16 阳虚阴盛痰瘀互结血溢脉外中风便血案 |
2.1.17 三阴脏寒相火不敛子痈案 |
2.1.18 阳虚血脱冲脉不固经崩案 |
2.1.19 阳虚水泛水肿案 |
2.1.20 阳虚寒凝气机闭阻腹痛案 |
2.1.21 寒湿内伏太阳经痛痹案 |
2.1.22 脾肾阳虚寒湿困腰腰痛案 |
2.2 辩证尤重亚阳虚不治已病治未病 |
2.2.1 肝寒木郁横逆克土胃脘痛案 |
2.2.2 阳虚寒伏咳嗽案 |
2.2.3 肾阳虚弱寒邪闭肺慢喉喑案 |
2.2.4 阳虚风寒伏肺咳嗽案 |
2.2.5 三阴脏寒生化乏源缺乳案 |
2.2.6 阳虚湿困心肾不交相火不秘不寐案 |
2.2.7 三阴不升痰风内停阴火上扰眩晕案 |
2.2.8 心肾阳衰气阳欲脱胸痹案 |
2.2.9 脾肾阳虚寒饮内停咳嗽案 |
2.2.10 三阴不升胃脘痛案 |
2.2.11 阳虚金寒风痰伏肺肺胀案 |
2.3 真寒假热细考量排病反应明于心 |
2.3.1 三阴不升相火不秘痤疮案 |
2.3.2 三阴脏寒寒凝血瘀痛经案 |
2.3.3 肝寒血凝头痛案 |
2.3.4 脾肾阳虚火不归元内伤发热案 |
2.3.5 寒湿阻遏阴盛格阳太少两感高热案 |
2.3.6 真寒假热阴火案 |
2.3.7 三阴脏寒痰瘀风阻阴火案 |
2.3.8 三阴不升相火不秘口臭案 |
2.3.9 风寒外束痰热内伏咳嗽案 |
2.3.10 肝寒气郁寒湿困脾相火不藏蛇串疮案 |
2.3.11 水寒土湿阳气虚浮虚火内扰阴火案 |
2.3.12 肾阳不足相火不潜不寐痹证案 |
2.3.13 脾肾阳虚痰湿瘀阻痹证案 |
2.3.14 阳虚不足外感实寒心阳闭阻神明被蒙昏厥案 |
2.3.15 寒邪内闭心窍受蒙阴癫案 |
2.4 阳密气纳坎水温潜阳封髓命根固 |
2.4.1 脾肾阳虚相火扰神不寐案 |
2.4.2 肾阳不足相火上扰牙痛案 |
2.4.3 阳虚火浮阴燥案 |
2.4.4 阴寒阻滞虚火上浮乳蛾案 |
2.4.5 脾肾阳虚相火不潜耳鸣案 |
2.4.6 阳虚阴盛真阳不藏阴火案 |
2.4.7 少阴阳虚虚火络咽咽痛案 |
2.4.8 脾肾阳虚相火不秘瘾疹案 |
2.4.9 脾肾阳虚虚火上扰虚劳案 |
2.4.10 脾肾阳虚阴寒内聚相火不秘肺癌案 |
2.4.11 阳虚阴盛脾阳不振相火上扰肺癌案 |
2.4.12 脾肾阳虚寒凝厥阴浊阴上僭头痛案 |
2.4.13 阳虚水寒相火不藏宫寒不孕案 |
2.4.14 水寒土湿木郁相火不敛阴疮案 |
2.4.15 命门火衰虚火上冲眩晕案 |
2.4.16 命门火衰气机逆乱神不守舍阴癫案 |
2.4.17 肾阳虚衰脾失统摄虚火上浮鼻衄案 |
2.4.18 命门火衰虚阳不潜虚风内动面瘫案 |
2.4.19 脾肾阳虚真龙上浮肾气不固淋证案 |
2.4.20 少阴阳虚心肾不交龙火扰神不寐案 |
2.5 温升乙木气机畅身心并重疗效彰 |
2.5.1 三阴不升相火上扰鼻渊案 |
2.5.2 三阴脏寒气滞血瘀头痛案 |
2.5.3 水寒土湿木郁痿证案 |
2.5.4 水寒土湿乙木寒郁乳癖案 |
2.5.5 三阴不升乙木郁滞头痛案 |
2.5.6 阳虚中寒水饮不化妊娠恶阻案 |
2.5.7 三阴脏寒痰湿内蕴眩晕案 |
2.5.8 脾肾阳虚肝寒犯胃胃脘痛案 |
2.5.9 水寒土湿木郁湿蕴肌表湿疹案 |
2.5.10 水寒土湿木郁头痛案 |
2.5.11 三阴脏寒三焦失运仓禀告亏胃脘痛案 |
2.5.12 三阴脏寒清阳不升耳痹案 |
2.5.13 水寒土湿木郁不达气痰交结痰核案 |
2.5.14 三阴不升早泄案 |
2.5.15 三阴脏寒气痰交阻胃痞案 |
2.5.16 三阴脏寒阴郁气结案 |
2.5.17 三阴脏寒气郁不宣寒厥案 |
2.5.18 三阴不升寒湿凝结症瘕案 |
2.5.19 三阴脏寒气痰交结郁证案 |
2.5.20 脾肾阳虚肝寒血瘀乳癖案 |
2.5.21 水寒土湿木郁不达郁证案 |
2.6 平降甲木相火安升主降从圆运顺 |
2.6.1 脾弱肝旺圆运不畅小儿疳积案 |
2.6.2 脾肾阳虚肝寒气滞腑气不通案 |
2.6.3 阳虚寒瘀聚而成痈肛痈案 |
2.6.4 三阴脏寒胆胃不降胃痞案 |
2.6.5 心肾不交营卫不和心悸案 |
2.6.6 脾弱肝旺木风虫动小儿风证案 |
2.6.7 脾肾阳虚中气不足圆运失常便秘案 |
2.6.8 水寒土湿木郁口糜案 |
2.6.9 水寒土湿乙木郁陷甲木冲逆郁证案 |
2.6.10 三阴脏寒相火不秘嘈杂案 |
2.6.11 肝寒血虚冲任不调相火扰神不寐案 |
【附】落水受冻经脉闭 附子中毒自体验(自救自解)案 |
五、小结 |
六、致谢 |
七、个人简介 |
(5)于坚散文体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于坚散文“交代体”写作 |
第一节 高原漫游与生命体悟 |
第二节 日常生活与私人记忆 |
第三节 域外世界与还乡夙愿 |
第二章 于坚散文跨文体写作 |
第一节 散文与诗歌的互文性 |
第二节 散文的小说化倾向 |
第三节 散文的“非文学”文体介入 |
第三章 于坚散文的语言策略 |
第一节“元写作”:词与物的解构和建构 |
第二节 狂欢化:语言的堆砌与自我言说 |
第三节 方言.语:独具特色的语言表达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6)中医辨证施治结合生物反馈治疗功能性排便障碍型便秘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1 前言 |
2 文献研究 |
2.1 祖国医学对便秘的认识 |
2.2 现代医学对便秘的研究 |
3 临床研究 |
3.1 临床资料 |
3.2 一般资料 |
3.3 方法与统计 |
3.4 观察指标 |
3.5 研究结果 |
4 讨论 |
4.1 关于生物反馈疗法 |
4.2 关于中药辨证疗法 |
4.3 关于综合疗法 |
5 结论 |
5.1 意义 |
5.2 问题 |
5.3 展望 |
6 参考文献 |
7 观察表 |
8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7)新疆库木吐喇佛塔出土鲍威尔写本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上篇 鲍威尔写本文本研究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 |
二、研究史回顾 |
三、论文的资料运用与整体结构 |
第一章 鲍威尔写本的发现及考古学意义 |
第一节 鲍威尔写本描述 |
一、鲍威尔写本的发现与流传 |
二、鲍威尔写本的形制与年代 |
三、鲍威尔写本的语言文字和抄手 |
第二节 鲍威尔写本的组成及内容 |
一、鲍威尔写本组成 |
二、鲍威尔写本各部分的内容 |
第三节 鲍威尔写本与中亚考古学 |
一、鲍威尔写本与库车文书 |
二、霍恩勒与鲍威尔写本 |
三、鲍威尔写本与中亚现代化考古运动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鲍威尔写本中的印度阿输吠陀医学特色 |
第一节 鲍威尔写本中的阿输吠陀基本理论 |
一、有关疾病的基本理论 |
二、有关时令的基本理论 |
三、有关饮食的基本理论 |
四、有关医护的基本理论 |
第二节 鲍威尔写本中的阿输吠陀药物 |
一、药物的理论基础 |
二、药物的采集保管 |
三、药物分类 |
第三节 鲍威尔写本中的阿输吠陀治疗方法 |
一、五业治疗法 |
二、六大疗法 |
三、涂抹法 |
第四节 鲍威尔写本中的阿输吠陀养生保健 |
一、饮食养生 |
二、季节养生 |
三、长年保健 |
四、房事养生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鲍威尔写本医学文书与印度佛教医学 |
第一节 印度佛教医学概论 |
一、佛教医学的定义 |
二、印度佛教医学的内容和特点 |
三、印度佛教医学药物分类特色 |
第二节 鲍威尔写本医学文书与印度佛教医学 |
一、鲍威尔写本医学文书中的佛教特色 |
二、鲍威尔写本医学文书中的佛教药物术语 |
三、鲍威尔写本医学文书中的佛教医方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鲍威尔写本医学文书中的宗教与社会生活 |
第一节 鲍威尔写本医学文书中的宗教 |
一、医方中的神灵崇拜 |
二、医事中的宗教仪轨 |
第二节 鲍威尔写本医学文书中的社会生活 |
一、重男轻女的生育观念 |
二、以婆罗门为中心的社会道德及价值取向 |
三、医事活动与节日习俗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鲍威尔写本骰子占卜辞与印度古代社会 |
第一节 骰子占卜的历史与发展 |
一、中国汉地的骰子占卜 |
二、其他地区的骰子占卜 |
第二节 骰子占卜方法考 |
一、骰子占卜工具 |
二、骰子占卜操作方法 |
三、鲍威尔写本骰子占卜辞与吐蕃骰子占卜辞比较 |
第三节 鲍威尔写本骰子占卜辞中的社会生活 |
一、骰子占卜辞中的敌人与仇杀 |
二、骰子占卜辞中的经商与远行贸易 |
三、骰子占卜辞中的幸福观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鲍威尔写本《孔雀王咒经》与密教发展 |
第一节 《孔雀明王经》的文本形成及密教化 |
一、《孔雀明王经》现存文本及研究 |
二、《孔雀明王经》文本起源及形成 |
三、《孔雀明王经》文本密教化 |
第二节 鲍威尔写本《孔雀王咒经》与龟兹密教 |
一、龟兹密教问题的提出 |
二、龟兹密教研究中的证据问题 |
三、鲍威尔写本《孔雀王咒经》与龟兹密教 |
本章小结 |
结语 |
下篇 鲍威尔写本文本翻译 |
第一部分 |
第二部分 |
第三部分 |
第四部分 |
第五部分 |
第六部分 |
第七部分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科研成果 |
后记 |
(8)关于广州地区名中医验方的调查与整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关于广州地区名中医验方的调研与整理 |
一、研究对象与调查范围 |
(一) 广州地区"名医"概念 |
(二) 名医验方的概念 |
(三) 调查的范围 |
二、研究方法 |
(一) 验方资料的调研与收集 |
(二) 验方的整理与汇编 |
(三) 验方的理论评述与统计分析 |
三、验方收集整理概况 |
(一) "广州中医药大学名中医验方的调查研究" |
(二) "广州中医药大学一附院有名中医验方的调查研究" |
(三) "广东省中医院名中医验方的调查研究" |
(四) "广州市中医院名中医验方的调查研究" |
(五) "广东省人民医院名中医验方的调查研究" |
(六) "中山大学名中医验方的调查研究" |
(七) "广东省第二中医院名中医验方的调查研究" |
(八) "暨南大学名中医验方的调查研究" |
(九) "广州市荔湾区名中医验方的调查研究" |
四、验方整理研究内容 |
(一) 内服方 |
(二) 外用方 |
(三) 食疗方 |
(四) 院内制剂 |
第二部分 广州地区名中医验方的研究评析 |
一、广州地区名中医验方的药物统计分析 |
(一) 内科五脏系统病证用药统计分析 |
(二) 常见病、多发病的用药规律统计分析 |
二、广州地区名医验方的学术评述 |
(一) 学术的继承性 |
(二) 学术的区域性 |
(三) 学术的实用性 |
(四) 学术的兼容性 |
(五) 学术的创新性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9)张继泽教授治疗脾胃病学术经验总结(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脾胃学术思想 |
一 中虚气滞夹寒是慢性胃病的主要病机 |
二 疏肝理气和胃是慢性胃炎的主要治法 |
第二部分 脾胃病各论 |
一 萎缩性胃炎诊治 |
二 胆汁返流性胃炎诊治 |
三 慢性结肠炎脾虚肝郁型论治 |
四 肝脾不和论治肠易激综合症 |
五 便秘诊治 |
第三部分 内科杂病临床经验 |
一 祛风通络治头痛 |
二 补肺益肾防哮喘 |
三 老人癃病七法治 |
四 清热通腑治痤疮 |
五 温阳化饮治痰饮 |
六 分辨虚实治口疮 |
七 冬令调补用膏方 |
第四部分 诊余漫话 |
一 脾胃学说辨证与用药经验 |
二 张老验方介绍 |
三 脾胃病和内伤杂病用药经验举隅 |
四 几味中药的使用经验 |
五 巧用二陈汤治痰 |
六 胃病的防治 |
七 养生 |
附录:张老生平小传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历 |
四、自家灌肠治愈痔疮和脱肛(论文参考文献)
- [1]叶舟“丝绸之路三部曲”之敦煌本纪(第三部)[J]. 叶舟. 芳草, 2019(02)
- [2]日本医家大塚敬节仲景学术思想研究[D]. 李耘州.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8(09)
- [3]近代中医体制化历程(1919-1937) ——以中医改进研究会为中心[D]. 刘洋. 山西大学, 2017(02)
- [4]吴荣祖主任医师温阳扶正学术思想及经验总结[D]. 吴文笛. 云南中医学院, 2015(11)
- [5]于坚散文体式研究[D]. 李发荣. 云南师范大学, 2015(01)
- [6]中医辨证施治结合生物反馈治疗功能性排便障碍型便秘的临床研究[D]. 乔莎. 安徽中医药大学, 2015(02)
- [7]新疆库木吐喇佛塔出土鲍威尔写本研究[D]. 任曜新. 兰州大学, 2012(01)
- [8]关于广州地区名中医验方的调查与整理研究[D]. 刘成丽.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0(09)
- [9]张继泽教授治疗脾胃病学术经验总结[D]. 李宗庭.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10(12)
- [10]要继承,更要发展—柏连松对发展中医肛肠病学的理念[A]. 张雅明. 全国第十三次中医肛肠学术交流大会论文集, 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