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355例鼻衄病因和出血部位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高增金[1](2019)在《311例鼻出血(鼻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文中指出研究目的:通过对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在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鼻出血患者临床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鼻出血的临床特点,病因构成,辨证分型,总结其主要治疗方法及疗效,为鼻出血的临床诊疗提供参考。研究方法:通过我院嘉禾电子病历系统和医嘱系统收集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期间住院确诊为鼻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总结了病例311例,进行回顾性研究。探讨鼻出血病人患病的性别、年龄、诱因、主要临床表现等特点,分析鼻出血患者的病因构成、常见病因的年龄特点、不同病因引起鼻出血的情况,归纳总结鼻出血患者常见临床辨证分型、治疗方法及疗效。研究结果:本次研究共总结纳入病例311例,97例(占31.2%)为女性,214例(占68.8%)为男性。纳入病例平均年龄为49.77±17.20岁,男性平均年龄为49.60±16.35岁,女性的平均年龄为50.12±19.02岁。192例无明显诱因出血,其中主要诱因为外感30例,挖鼻16例,劳累12例,食用燥热食物10例。秋季发病最多,夏季最少。平均住院时间为6.57±2.04天。鼻内镜检查结果主要包括153例血管瘤,104例鼻腔黏膜不同程度糜烂,26例鼻中隔偏曲棘突,26例鼻腔、鼻咽肿物,2例术后伤口愈合欠佳。单侧鼻出血共284例,双侧鼻出血共27例。出血部位包括鼻中隔部共150例,嗅裂区35例,下鼻甲25例,下鼻道共22例,中鼻道及中鼻甲各11例,鼻咽部10例,无明显出血点35例。肺经风热证37例,胃热炽盛证79例,肝火上逆证28例,心火亢盛证12,虚火上炎证24例,气不摄血证127例,气滞血瘀证4例。前鼻孔填塞199例,总有效率为48.8%;经鼻内镜下烧灼治疗鼻出血166例,总有效率95.8%。经鼻内镜下烧灼治疗鼻出血有效率显着高于鼻腔填塞组(p<0.05)。研究结论:1.鼻出血以中老年患者为主,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患者,单侧多于双侧,大多数鼻出血患者无明显诱因;诱因主要为感冒、外伤及挖鼻、揉鼻等不良生活习惯。2.鼻出血病因主要分为局部因素与全身因素,主要与鼻中隔偏曲、鼻腔肿物等鼻病以及高血压病等全身疾病相关。好发于秋冬季节。3.鼻出血好发于鼻中隔立特氏区、鼻中隔前端、嗅裂区。青少年患者以鼻中隔前端、立特氏区多发,中老年患者以鼻中隔后端、嗅裂区多发。4.鼻出血住院患者证型主要为气不摄血证、胃火炽盛证、肺经风热证。5.鼻出血以鼻内镜下诊断治疗最佳,鼻腔填塞、烧灼是常用且有效的方法,同时配合中药辨证治疗。
徐源[2](1992)在《355例鼻衄病因和出血部位分析》文中提出本文对355例鼻衄患者的病因和出血部位按年龄分组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为鼻衄以局部病因、单侧出血居多。局部病因以鼻中隔粘膜糜烂致左侧克氏区出血居多;全身病因则以高血压及动脉硬化致右侧鼻腔后部、多部位出血居多。45岁以下鼻衄发生在克氏区以局部病因(尤其鼻中隔粘膜糜烂)为多,45岁以上鼻衄发生在鼻腔后部、多部位者以全身病因(尤其高血压及动脉硬化)为多。
颜彦[3](2019)在《心肺脏理论源流考》文中研究说明目的中医学的历史表明,中医基础理论一直在动态发展。当前中医基础理论框架的形成,来自于几千年来中医不断的实践-总结-再实践-再总结的循环。藏象学说是中医基础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研究脏腑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为中心,结合脏腑与形体、诸窍的关系,以及脏腑和自然界关系的学说。目前的文献研究,对于中医理论研究发展的路径刻画不够,对中医基础理论概念发展实践的具象化描述不多。本论文拟通过文献研究探索心肺二脏中医基础理论的历史发展演变。方法本论文聚焦心肺二脏,以《内经》《难经》《诸病源候论》《外台秘要》《太平圣惠方》《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圣济总录》《普济方》《医宗金鉴》九本各时代具有代表性的集大成的医着为研究对象,对古籍所涉心、肺二脏的内容进行整理研究,刻画心肺脏腑理论发展源流。本论文一方面在单本古籍着作中依从于该着的书目,整理反映当时代对心肺二脏的基础理论研究和治疗认识,另一方面汇集九本专着,对历代心肺二脏的生理、病因病机、治法治则进行系统的整理和总结,以专题的形式梳理历代心肺二脏的基础理论发展情况,沿着时间脉络刻画心肺二脏基础理论发展的关键认识变化。结果心脏理论的发展主要包括:心系统在内经时代就已经形成,心的生理功能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扩展,心主神明的功能从《内经》中的情绪与神的关系,发展到《诸病源候论》对心神的多种变化的观察记录,《太平圣惠方》对心烦进行专题记载与治疗,《和剂局方》对心悸怔忡的专方治疗,《圣济总录》《普济方》对心神变化的病因进行了细致的区分,《医宗金鉴》依据不同类型的心神表现予以不同的处方。历代所记载的心病症也不断丰富,体现了心主神明理论的发展与完善。心主血的功能也在历史发展演变中不断清晰,血量、血脉与心的关系在各医籍丰富完善,古代医家逐渐认识到心与血、血脉之间的密切关系,确立了心与血、脉互相影响的病机,也逐步形成了调和血脉和调补气血的治疗方法。肺脏的理论发展主要包括:肺的生理功能包括了肺主气、肺朝百脉、肺主皮毛、肺主声、肺通调水道、肺藏魄等理论,在历代通过症状、治疗和用药的理论不断验证和扩充。肺病机主要聚焦于风、寒、热三邪,表现为气失常和津液失常更多,对肺气虚的认识也不断深入,并记载了寄生虫类疾病。对于肺系疾病的治疗,主要治则包括了补肾气、润肺、定喘嗽、通津液,随着时代发展,治法也不断丰富。本研究关注到心肺二脏治疗理论的发展,从内经的经络针刺,到唐宋的中药汤剂成为主流,再到明清以来的复方治疗,客观反映了中医学汉唐以来不断发展的疾病治疗历史演变,期待引起学界的关注,进一步探索和挖掘古典中医基础理论。结论本文通过对《内经》《难经》《诸病源候论》《外台秘要》《太平圣惠方》《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圣济总录》《普济方》《医宗金鉴》等具有里程碑学术价值的医学典籍研究,较为准确地刻画出心、肺脏腑理论发展的源流,为准确继承古典中医基础理论奠定基础。
叶青,林启明,王晓燕,肖仪,黄少鹏,杨心青,沈帆,陈娟[4](2013)在《急诊鼻衄的处理》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根据鼻衄的病因、出血部位及患者的全身情况,选择安全有效、正确的治疗方案,同时预防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方法对59例急诊鼻衄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全部病例根据患者鼻衄的病情情况,选择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随访3个月,疗效满意,未再出现鼻出血。结论根据患者的出血原因、出血部位、出血程度,选择适宜的止血手段,不拘泥于设备、条件、形式,因地适宜,因病施治,多种方法配合,达到有效的治疗目的。
汪绪元[5](2004)在《235例鼻衄病因和出血部位的临床分析》文中指出本文对235例鼻衄患者的病因和出血部位按发生月份进行统计分析,发现鼻衄以局部病因出血居多。局部病因以鼻中隔粘膜糜烂致左侧克氏区出血居多;全身病因则以高血压及动脉硬化致中甲以下,部位不明,多部位出血居多。45岁以下鼻衄发生在克氏区以局部病因(尤其鼻中隔粘膜糜烂)为多,45岁以上鼻衄发生在鼻腔后部、多部位者以全身病因(尤其高血压及动脉硬化)为多。
杨大章,程靖宁,韩军,舒平[6](2004)在《内镜下电灼止血治疗难治性鼻衄68例报告》文中研究说明目的 :探讨难治性鼻衄有效及微创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接受鼻内镜技术治疗的 6 8例难治性鼻衄出血部位分布、手术技巧及疗效。结果 :6 8例中 ,1次电灼治愈 89.7% ( 6 1/ 6 8) ,2次治愈 10 .3% ( 7/ 6 8) ,总有效率 10 0 % ( 6 8/ 6 8) ;出血部位依次为 :下鼻道穹隆顶部 5 5 .8% ( 38/ 6 8)、中隔嗅裂区 2 7.9% ( 19/ 6 8)、中鼻道后部8.8% ( 6 / 6 8)及部位不明者 7.4 % ( 5 / 6 8)。结论 :鼻内窥镜技术是治疗难治性鼻衄有效方法 ,对鼻腔深部的出血点具有定位准确、止血简单可靠及创伤小的特点
郭晓文[7](2003)在《186例鼻衄诊治分析》文中提出
罗少雄,张伟[8](1995)在《鼻衄70例临床分析》文中研究指明鼻衄70例临床分析那坡县人民医院罗少雄,张伟鼻衄(Epistaxis)俗称“鼻出血”。迄今为止,在国内外多数教科书或专着中,都强调鼻出血是一个症状,而不是一种疾病。随着基础研究和临床实践的深入,越来越表明鼻出血本身是独立的疾病(1)。如鼻出血过多,就...
王帆[9](2020)在《小儿过敏性鼻炎症状分析及中医外治法疗效观察》文中研究说明目的和意义:过敏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是儿童鼻部疾患中最为常见的呼吸道疾病之一。据调查,对于像以中国为首的发展中国家来说,青少年过敏性鼻炎的患病率可能高达50%[1],而随着空气污染的加剧,城市建设速度的加快等等因素,小儿过敏性鼻炎的发病率也在逐年增加,已成为严重影响儿童健康成长的疾病。若治疗不及时,则可能会引发多种严重并发症,甚至对下气道疾病,如肺炎、哮喘等疾病的发展与转归有着重大影响。研究表明,患有过敏性鼻炎的儿童在发病期间学习成绩下降的十分迅速[2],而长期受其所困的儿童生活和心理健康都会受到影响,甚至有产生抑郁心理的可能[3],加重了家庭经济负担。目前,国内外发表的成人过敏性鼻炎相关指南中提到,AR常见临床症状为流清水样涕、鼻痒、鼻塞、打喷嚏,在专门针对儿童过敏性鼻炎的指南中[4,5],也是将流清涕、鼻塞、打喷嚏及鼻痒描述为儿童AR最常见的典型症状。同样,在我国中医儿科所制定的小儿AR相关指南中,对其症状描述亦与成人典型症状相符,而中医五官科未专门对小儿AR的临床症状及治疗进行指南的制定。但在临床上,成年人可完整描述以上症状,但儿童因体质原因,本身在过敏期所表现出的症状就可能不与成人一致,又因年龄的差异,其表达能力存在不同,这就会致使不同年龄段的AR儿童所描述的症状或行为表现出现偏差。另一方面,AR症状又与感冒相似,也因而造成了很多患儿的失治与误治。因此,过敏性鼻炎患儿的外在表现就成为了确定其是否处于过敏期的决定因素,如何在患儿刚开始出现某些特有症状时即开始为其进行抗敏治疗,对提高患儿生活质量,减少不必要的医疗费用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过敏性鼻炎在中医属“鼻鼽”范畴,且中医对本病的防治有着许多研究。中医鼻病序贯疗法(Sun’ s sequential therapy,SST)在同一方药的基础上,将中医外治法与内治法相结合,同时结合中药的药学和药理特点,将同一方药熏鼻、点鼻和口服三步方法在同一剂方药的煎煮过程中完成,达到治疗鼻病的目的,形成了中医的特色疗法。在小儿鼻科疾病的治疗上,中医鼻病序贯疗法则多选用熏鼻+点鼻两步法,无需儿童口服中药。本研究主要通过对AR患儿的临床症状排序,及不同年龄段AR患儿症状上的比较,探寻小儿过敏性鼻炎在发病过程中最常见的症状及特有表现,通过中医鼻病序贯疗法外治法治疗效果进行探索的临床观察,为小儿过敏性鼻炎的干预提供思路和治疗经验。通过本研究,可以看到小儿AR不同年龄段之间患者的鼻部、眼部、咽部症状,中医兼证,以及行为表现上存在的差异,与成人的症状表现亦有不同,通过临床观察,证明中医鼻病序贯疗法外治法对小儿AR的疗效,为小儿AR的症状研究提供了循证医学依据,并对小儿AR的治疗及干预提供中医特色治疗方法。研究方法:对2019年就诊于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的过敏性鼻炎患儿进行症状学调查,列出患儿在过敏期时可能会出现的近九十种症状,并嘱患儿家长根据患儿发病时期的表现进行评分,根据评分高低对患儿在过敏期最有可能表现的行为进行排序;并选取其中接受为期2-4周的中医鼻病序贯疗法治疗的肺脾气虚型、非季节性过敏性鼻炎、且就诊时间不处于花粉期的患儿进行重点分析,每2周复填一次调查问卷,对不同症状评分变化进行观察,研究中医鼻病序贯疗法外治法治疗儿童过敏性鼻炎的临床疗效。研究结果:1.本次研究共纳入117例过敏性鼻炎患儿,其中以肺脾气虚证为多见,共79例(67.5%),肺经风热证28例(24%)及肾阳不足证10例(8.5%)。三种中医证型在小儿AR发病上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2.本研究共纳入3-6岁的学龄前AR患儿66例,其常见的前15个症状及行为依次为:睡眠呼吸音粗60例、打鼾57例、鼻塞57例、抠鼻57例、张口呼吸56例、流清涕54例、自汗54例、盗汗54例、眼痒50例、鼻痒50例、鼻内见白色干痂43例、口臭43例、纳食不馨41例、用手向上搓鼻40例、向上耸鼻39例;6-12岁的学龄期AR患儿共51例,其中最常见的15个症状及行为依次为:流清涕43例、鼻塞43例、打喷嚏40例、抠鼻39例、睡眠呼吸音粗38例、眼痒38例、盗汗37例、自汗34例、流黄涕33例、鼻内有白色干痂33例、嗽嗓子33例、鼻痒32例、鼻内黄色干痂31例、用手向上搓鼻30例、咳嗽30例、张口呼吸29例;3.学龄前AR患儿和学龄期AR患儿在打喷嚏、流鼻血、睡眠呼吸音粗、打鼾、瞪眼及纳食不馨症状的对比上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4.在43例非季节性、就诊时间未处于花粉期的肺脾气虚证患儿中,通过2周的中医鼻病序贯疗法外治法治疗后,显效1例,有效33例,无效9例,其在治疗2周的疗效有效率为79.0%。在此43例患儿中,共收录28例治疗4周的患儿,其中新增痊愈1例,新增显效7例,新增有效3例,其在治疗4周的疗效有效率为89.2%。5.中医鼻病序贯疗法外治法在AR患儿的鼻塞、流清涕、打喷嚏、鼻痒的前后治疗对比上具有统计学意义,在流鼻血、流黄涕等其他鼻部症状,睡眠呼吸音粗、打鼾等夜间呼吸状态,眼痒等眼部症状,咳嗽、嗽嗓子等咽部症状及气短、自汗及盗汗等中医兼证的前后治疗对比上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结论及意义:1.成人AR与小儿AR在四大主要症状上存在差异。大多数成年AR患者在症状上均可见流清涕、打喷嚏、鼻痒及鼻塞,而AR患儿则以鼻塞、睡眠呼吸音粗、流清涕及抠鼻最为多见,且AR患儿在打喷嚏、鼻痒及流清涕三个症状的发生频率上均明显低于成年AR患者;2、不同年龄段AR患儿之间也存在着症状及行为表现上的差异。学龄前AR患儿在打鼾、睡眠呼吸音粗、瞪眼、纳食不馨症状的发生频率上高于学龄期AR患儿,学龄期AR患儿在打喷嚏、流鼻血症状的症状发生频率高于学龄前AR患儿;3.中医鼻病序贯疗法外治法可改善AR患儿的流清涕、打喷嚏、鼻痒、鼻塞、流黄涕、鼻衄等鼻部症状,睡眠呼吸音粗及打鼾等夜间呼吸状态,眼痒等眼部症状及咳嗽、嗽嗓子等咽部症状。4.中医鼻病序贯疗法外治法在治疗2周的AR患儿的总有效率为79%,其中治疗4周的AR患儿的总有效率为89.2%;如上研究显示:成人AR与儿童AR,以及不同年龄段的AR儿童之间,由于年龄、表述能力不同等原因,其症状表述、对鼻腔不适行为的反应不同,所以不同年龄段的AR患者的主要表现也存在差异。临床医生在患者前来就诊时,要考虑年龄特点。尤其在患儿前来就诊时,除关注四大主要症状外,一些头面部乃至全身症状亦需要注意,同时,也需要对就诊患儿是否存在抠鼻、搓鼻、耸鼻等异常行为对其家长进行仔细询问,以助于儿童AR的早期诊断;如上治疗结果可看到中医鼻病序贯疗法对儿童AR治疗的有效性外,由于中医鼻病序贯疗法外治法对每一位患儿进行辩证后用药,体现了对患儿用药的中医原则,同时无需患儿口服中药,提升其用药的接受性和依从性。
张艳春[10](2013)在《鼻衄200例住院病例分析》文中提出目的通过分析鼻衄的部位及原因,寻求更好的止血方法。方法对200例鼻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应用统计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在各种病因中以全身者居多,占46%。局部病因次之,占40%,高血压病占全身病因中的大多数。结论在高血压动脉硬化的患者中,大部分出血位于鼻腔后部(占80%),先天性毛细血管扩张症,出血部位全部发生在Little’s区,鼻腔术后出血以鼻息肉及下鼻甲手术多见。
二、355例鼻衄病因和出血部位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355例鼻衄病因和出血部位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311例鼻出血(鼻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研究 |
1.1 西医对鼻出血的认识 |
1.1.1 鼻出血病因病机 |
1.1.2 治疗 |
1.2 中医研究现状 |
1.2.1 古代医家对于鼻衄的认识 |
1.2.2 现代医家对鼻衄的研究 |
1.2.3 预防及调护 |
第二章 研究方法 |
2.1 资料与方法 |
2.1.1 资料 |
2.1.2 方法 |
第三章 结果 |
3.1 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 |
3.1.1 鼻出血的发病年龄及性别 |
3.1.2 鼻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 |
3.2 鼻内镜检查结果 |
3.3 鼻出血治疗 |
3.3.1 鼻腔填塞治疗 |
3.3.2 烧灼法治疗 |
3.3.3 手术治疗 |
3.3.4 血管栓塞法 |
3.3.5 药物治疗 |
第四章 讨论 |
4.1 鼻出血一般资料分析 |
4.1.1 鼻出血的发病年龄与性别特点分析 |
4.1.2 鼻出血患者临床资料 |
4.2 鼻出血治疗分析 |
4.3 鼻出血预后及调护 |
4.4 存在的问题和展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统计学审核证明 |
(3)心肺脏理论源流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summary |
引言 |
1 现状 |
2 历史上一些具有里程碑式学术价值的医学典籍 |
3 存在问题和发展趋势 |
4 假说 |
材料与方法 |
1 书目选择 |
2 脏腑选择 |
3 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心脏理论 |
第一节 《内经》心脏的理论 |
第二节 《难经》心脏的理论 |
第三节 《诸病源候论》心脏的理论 |
第四节 《外台秘要》心脏的理论 |
第五节 《太平圣惠方》心脏的理论 |
第六节 《和剂局方》心脏的理论 |
第七节 《圣济总录》心脏的理论 |
第八节 《普济方》心脏的理论 |
第九节 《医宗金鉴》心脏的理论 |
第十节 心脏理论源流考 |
第二章 肺脏理论 |
第一节 《内经》肺脏的理论 |
第二节 《难经》肺脏的理论 |
第三节 《诸病源候论》肺脏的理论 |
第四节 《外台秘要》肺脏的理论 |
第五节 肺脏理论源流考 |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心脏相关中医基础理论文献研究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录二 中医基础理论教材近现代演变的比较分析 |
参考文献 |
结论 |
致谢 |
(4)急诊鼻衄的处理(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3.1 病因分析 |
3.2 鼻衄部位的定位 |
3.3 鼻衄的治疗 |
3.3.1 非活动性鼻出血 |
3.3.2 活动性鼻出血 |
(5)235例鼻衄病因和出血部位的临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临床资料 |
2 讨论 |
3 小结 |
(6)内镜下电灼止血治疗难治性鼻衄68例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1 临床资料和方法 |
2 结果 |
2.1 疗效判定标准 |
2.2 疗效 |
2.3 出血部位及与年龄关系 |
3 讨论 |
3.1 难治性鼻衄出血的好发部位探讨 |
3.2 鼻内窥镜寻找出血点的优势及操作技巧 |
3.3 鼻内窥镜下电灼止血机理及注意事项 |
3.4 经鼻内窥镜治疗鼻衄与其他方法比较 |
(7)186例鼻衄诊治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一般资料 |
2 诊治与讨论 |
(9)小儿过敏性鼻炎症状分析及中医外治法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综述一、小儿过敏性鼻炎的中医证治 |
1. 概述 |
2. 中医对小儿过敏性鼻炎病因病机及症状的认识 |
3. 中医外治法治疗小儿过敏性鼻炎概述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现代医学对小儿过敏性鼻炎的研究 |
1. 小儿过敏性鼻炎的疾病概述及流行病学调查 |
2. 小儿过敏性鼻炎发病的危险因素分析 |
3. 小儿过敏性鼻炎的症状 |
4. 小儿过敏性鼻炎的治疗 |
参考文献 |
前言 |
1. 研究目的 |
2. 材料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诊断标准 |
2.3 纳入标准 |
2.4 排除标准 |
2.5 剔除标准 |
3. 研究方法 |
3.1 观察方法 |
3.2 治疗方法 |
3.3 观察指标 |
3.4 统计方法 |
4. 研究结果 |
4.1 一般资料分析 |
4.2 不同年龄段小儿过敏性鼻炎的症状分析 |
4.3 AR患儿治疗前后分析 |
5. 讨论 |
5.1 一般资料分析 |
5.2 不同年龄段发病原因分析 |
5.3 过敏性鼻炎患儿症状分析 |
5.4 中医鼻病序贯疗法外治法对于小儿过敏性鼻炎的疗效分析 |
5.5 小结 |
6.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个人简历 |
(10)鼻衄200例住院病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方法 |
1.3 统计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四、355例鼻衄病因和出血部位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311例鼻出血(鼻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D]. 高增金.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9(03)
- [2]355例鼻衄病因和出血部位分析[J]. 徐源. 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1992(01)
- [3]心肺脏理论源流考[D]. 颜彦. 上海中医药大学, 2019(03)
- [4]急诊鼻衄的处理[J]. 叶青,林启明,王晓燕,肖仪,黄少鹏,杨心青,沈帆,陈娟. 创伤与急诊电子杂志, 2013(01)
- [5]235例鼻衄病因和出血部位的临床分析[J]. 汪绪元.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04(16)
- [6]内镜下电灼止血治疗难治性鼻衄68例报告[J]. 杨大章,程靖宁,韩军,舒平. 中日友好医院学报, 2004(06)
- [7]186例鼻衄诊治分析[J]. 郭晓文. 长治医学院学报, 2003(04)
- [8]鼻衄70例临床分析[J]. 罗少雄,张伟. 右江医学, 1995(04)
- [9]小儿过敏性鼻炎症状分析及中医外治法疗效观察[D]. 王帆.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4)
- [10]鼻衄200例住院病例分析[J]. 张艳春. 中外医疗, 201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