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自主创新 开放合作——一汽首家推出与国际接轨的四气门重型柴油机CA6DL(论文文献综述)
冯锐[1](2020)在《以3大标志性阶段介绍一汽解放70年自主研发之路》文中研究说明2020年7月3日,"创行七十载领动新未来"纪念解放研发70周年主题日活动在吉林长春一汽解放举行。时间倒回1950年7月3日,重工业部汽车工业筹备组在北京成立汽车实验室,拉开了我国汽车工业发展新的一幕,解放卡车的研发工作也自此起步。从1950年到2020年,从北京到长春,一汽解放的研发在70年中实现了3次大的飞跃。
李渊[2](2015)在《自主性工程创新风险性探究 ——以我国柴油机工程创新失败为例》文中研究指明经济转型的紧迫性和政策空间的有限性,要求中国企业找准产业升级的切入点和突破口,这离不开自主性工程创新。但由于工程系统的复杂性、科技攻关的艰巨性以及市场变化的不确定性,工程创新其实是一种高风险活动。然而,我国工程创新失败的案例资料由于种种原因鲜有详细披露,就是既有的许多技术风险研究成果,也多停留在纸上谈兵,造成工程创新风险理论研究的不足。本研究审视了我国车用柴油机的行业,在试图突破国外的高压共轨电控燃油喷射系统这一“技术壁垒”中,进行了与我国当时阶段相适应的柴油机电控燃油喷射系统的工程创新活动。随着国家车辆排放法规的日益严格,车用柴油发动机技术的快速进步,以及引进相关技术成本的下降,我国柴油机主机企业不得不放弃投入大量资源的电控燃油喷射系统的研发和应用,转而采用国外的高压共轨电控燃油喷射系统。本研究在梳理我国汽车柴油机行业的工程创新基础上,以影响要素角度分析了此次工程创新失败的原因,一是由于柴油机电控燃油喷射系统的技术水平不足,工程创新不成功。二是项目投资的成本过高,超过了企业负荷,三是企业利润维持在低水平,必然导致了企业研发投入不足的恶性循环。本研究以我国汽车柴油机行业的工程创新失败案例这一事实,证实并充实了工程创新的“壁垒-陷阱”理论,即以低水平技术试图绕开国外技术壁垒,结果掉入“技术陷阱”,从反面说明产品研发应遵循的原则。而对工程创新失败案例的分析和研究,将有助于工程创新,其理论和实践意义重大。
谭俊湘[3](2014)在《Y公司产品开发战略研究》文中提出近年来,我国在内燃机新技术的基础研究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也取得了一些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研究成果。然而,众多研究成果转化为实际生产技术和产品的比例却很低,国内企业并没有能够确实掌握国际先进技术,与国际先进水平还存在较大的差距。本文提出Y公司产品开发战略设计方案,进一步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有助于帮助企业正确评价外部环境的危机与机遇,制定有效的产品开发战略,优化企业的人力资源组合,将企业打造成中国柴油机行业内一流的具有持续研发能力的企业。本文在借鉴战略管理各学派理论的基础上,采用文献分析法、深度访谈法对Y公司所在行业的产品产销情况、竞争对手情况、国家政策,以及柴油机技术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分析发现Y企业面临着柴油机细分市场广阔、市场需求持续增长、国家节能减排政策的发展机会,以及在小缸径柴油机行业研发、生产能力、企业文化方面具有优势。但公司也存在着国家政策的变化、乘用车柴油机市场萧条、汽车厂建设自己的柴油发动机厂、电动汽车及混合动力替代性产品等方面的威胁,以及公司产品线过于狭窄、产品研发改进滞后、生产成本较高、产品质量下降、市场份额逐渐下滑等方面的劣势。针对这些情况,提出了产品开发发展目标、SWOT战略组合,以及拓宽公司产品线,升级老产品和丰富天然气柴油机品种等产品开发战略设计思路。为保证战略的有效实施,Y公司应建立产品研发布局,实现信息化管理,并加强试制试验能力建设,以及科技人才队伍建设。研究结论指出,科技型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产品开发战略。战略设计应具有创新性,以行业分析和竞争对手分析为基础,围绕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来制定。
张凤宇[4](2013)在《一汽解放,从J6走向世界》文中研究指明在一汽人60年的奋斗历程中,解放J6中重型卡车是一个划时代的产品。 不久前举办的第十五届上海国际汽车工业展览会上,解放公司携6款自主高端产品参加车展,傲然挺立的13L天然气牵引车、2013款J6M自卸车、2013款J6P牵引车、J6L随车起重运输车、2013款J6P小排半自?
糜锡东[5](2013)在《A公司非道路用柴油机市场策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A公司作为一家国有企业经过六十多年的发展,2010年完美实现了快速发展的“313”战略(即通过三年达到销售柴油机30万台,实现销售收入100亿元,利润3亿元)后,确定了公司“十二五”规划目标,开始第四次创业历程。面对外部激烈的市场竞争和内部企业自身发展需要,A公司需要通过扩大市场规模来达到增加销售收入和利润,增强行业地位,从而全面实现“十二五”规划目标。受国家宏观形势的影响,2011年的市场销售目标未达到规划目标。2011年A公司销量同比下滑22.5%,而玉柴同比下滑7.3%,潍柴同比下滑16.7%,东康同比下滑4.3%。A公司之所以下滑最快,主要是销售结构不均衡所致,A公司卡车用柴油机销售量占比最大,下滑严重,而非道路用柴油机市场上升对整体销量贡献度不大。因此,加大非道路用柴油机市场的开拓,提升其市场占有率,有利于提升企业销售额,促进企业的整体效益,提升企业的行业地位。本文通过参考相关文献,实地调研和数据对比,对非道路用柴油机市场进行详尽概述,分析了非道路用柴油机市场现今行业发展态势、行业分布格局。运用复旦EMBA课程所学相关管理知识对A公司开拓非道路用柴油机市场的优劣势及机遇挑战进行了分析。通过对比竞争对手的发展现状,针对性的提出了A公司开拓非道路用柴油机市场的市场策略。通过对非道路用柴油机市场的产品策略、价格策略、渠道策略、促销策略和服务策略5个方面进行阐述,具体阐述了A公司开拓非道路用柴油机市场的市场策略。
韩文干[6](2012)在《零部件,倾情有“质”增长》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汽车行业是技术密集型行业,质量提升不仅是制造、管理环节的问题,更是涉及产业链条的每个环节,涉及公众对汽车的认知和接受程度,涉及能否实现真正意义的有"质"增长。作为汽车整车的关键性支撑,相关零部件企业积极适应我国汽车经济由规模型向效益型导向转变的大势,主动跟进汽车行业结构调整变化,倾情于有"质"增长,通过强化产品品质、突出技术优势、创新服务模式等,有效地服务和助推汽车行业的发展。
牛小波[7](2011)在《DCD公司柴油机市场营销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中国进入二十一世纪经济高速发展时期,汽车产业也正处于极其快速的发展趋势。作为国家经济的主要产业经济支柱,面对着激烈的国际竞争和国内同行业市场竞争,取得生存并壮大成为企业立足和发展的根本。通过竞争企业要了解自己的优劣势,与对手差距和行业间的地位,并时时调整自己的发展方向,才能够占据优势地位。只有了解和掌握差距并进行改进,才可能利于不败之地,从而获得可持续性的发展。设计科学有效并符合中国当前国情、同国际发展接轨的营销策略体系,对国内的企业来讲是客观而重要的,也是要时刻面对的课题。文中通过对国内汽车产业中有着重要地位的柴油机企业DCD公司作为实际研究对象,通过对国内大型柴油机制造企业的营销策略进行多方面剖析,并对DCD公司的柴油机销售规划进行新时期下的营销战略构想,以期使得企业能够逐步重新步入国内柴油机行业前端,并最终走向国际化的发展方向。本文在综合了众多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比较柴油机行业数据和诸多企业的销售数据,并进行详细地分类和统计,系统分析了DCD公司的内部和外部影响因素,并对公司的柴油机市场营销进行了策略设计和构造,通过总结成功和失败的经验,力争为DCD公司产品市场营销的未来发展探索出可行性对策。
文骐,朱志军,许志敏,张晓月[8](2009)在《足印——新中国成立60周年经济发展轨迹》文中指出一个负责任的中国虽然她今天仍然走在崛起的路上虽然她与美国和欧盟相比依旧算不上强大但是她的脚步坚定而踏实她的目标明确而切实她的前途光明而远大这是我们的国家这是我们期待未来会更加繁荣和富强的那个中国
方圆[9](2008)在《玉柴之春》文中提出引子如果你已听过始鸣的春雷,你就能够感受到,玉柴新班子改革的万钧雷霆。如果你已见过一日千里的长江,你就能够体会到,玉柴开启了内燃机制造业的新的万里长征。如果你信奉千里之堤毁于蚁穴的哲理,你就能够理解,玉柴新掌门不让国有资产流失杜渐防微的举止。
武妍[10](2008)在《我国汽车企业技术跨越模式选择研究》文中提出本文从技术跨越的涵义辨析及其模式的国内外理论研究综述入手,指出技术跨越是我国汽车企业在面对愈加激烈的全球一体化竞争中的一种必须且可行的选择,而选择在什么领域及选择何种技术跨越模式则是首要问题。技术跨越模式是企业实施技术跨越的具体形式,解决如何做的问题。为使论文的研究有的放矢,技术跨越模式的理论研究尤为重要。为此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力图更切合实际,基于经济学和技术创新原理,采用自主、引进、合作三种跨越模式,进一步提出根据企业可以根据不同成长阶段、不同技术水平车型及企业不同性质来实施技术跨越模式,这是本文在理论研究上的创新所在,也是本文研究的基石所在。在以上理沦的指导下,本文分别选择了我国自主创新及合作创新的代表企业:奇瑞汽车、吉利汽车、东风汽车三家企业,通过对其企业概况的描述、创新战略及创新体系的分析,进而对三家企业在创新的主要指标进行比较分析,为技术跨越模式实施的结论提供其借鉴意义。在理论与案例分析的基础上,本文的结论部分就技术跨越模式的实施予以详细的阐述,以期能为我国汽车企业技术跨越提供一定的借鉴价值。
二、自主创新 开放合作——一汽首家推出与国际接轨的四气门重型柴油机CA6DL(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自主创新 开放合作——一汽首家推出与国际接轨的四气门重型柴油机CA6DL(论文提纲范文)
(1)以3大标志性阶段介绍一汽解放70年自主研发之路(论文提纲范文)
第1阶段:20世纪50年代解放卡车诞生——中国汽车工业实现从无到有 |
第2阶段:20世纪80年代解放卡车垂直换型——自主研发实现质的飞跃 |
1. 甩掉“老解放30年一贯制”的帽子 |
2. 解放卡车向柴油化和平头化的转型 |
3.向重型化发展的九平柴 |
4.放弃合资坚定自主迎来第5代车型 |
第3阶段:21世纪解放重卡问世——完成与国际接轨的技术创新 |
1.放弃合资,一汽人开发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一代世界级重卡产品——解放J6 |
2.解放J6车身——一款完全正向设计的产品 |
3. CA6DL柴油机开发成功,标志着一汽解放掌握了与世界品牌竞争的核心实力 |
4. 直接对标进口车,J7要打造一款世界级重卡 |
(2)自主性工程创新风险性探究 ——以我国柴油机工程创新失败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2.1 自主性工程创新理论 |
1.2.2 国内外科技风险理论评述 |
1.2.3 车用柴油发动机概况 |
1.3 研究方法的选取 |
1.4 创新点 |
第2章 我国柴油发动机的工程创新历史回顾 |
2.1 柴油发动机研发背景 |
2.2 柴油发动机研发的技术路线 |
2.3 我国柴油发动机研发的阶段 |
2.3.1 整机购入 |
2.3.2 技术引进 |
2.3.3 消化吸收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工程创新失败的影响要素分析 |
3.1 自主创新的中国柴油机工业面临的问题 |
3.1.1 技术问题 |
3.1.2 经济问题 |
3.1.3 市场问题 |
3.2 工程创新风险的监管机制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我国工程创新风险的理论解析 |
4.1 工程创新的― 推- 拉- 阻‖模式 |
4.2 工程创新的壁垒与陷阱 |
4.3 “推”中的壁垒与“拉”中的陷阱 |
4.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3)Y公司产品开发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方法 |
1.4 主要内容 |
2 相关理论及综述 |
2.1 古典战略理论 |
2.1.1 设计学派 |
2.1.2 计划学派 |
2.1.3 学习学派 |
2.2 竞争战略理论 |
2.2.1 行业结构学派 |
2.2.2 核心能力学派 |
2.2.3 战略资源学派 |
2.3 战略生态理论 |
2.4 其他战略理论 |
2.5 战略管理理论发展趋势 |
3 Y公司基本情况及产品开发竞争态势分析 |
3.1 Y公司基本情况简介 |
3.2 柴油机行业状况分析 |
3.2.1 近年国内柴油机产销情况 |
3.2.2 柴油机市场及主要竞争对手情况分析 |
3.2.3 国内政策法规对柴油机行业发展的影响 |
3.2.4 柴油机技术发展趋势分析 |
3.3 Y公司产品开发的SWOT分析 |
3.3.1 Y公司产品开发的竞争劣势 |
3.3.2 Y公司产品开发的竞争优势 |
3.3.3 Y公司产品开发的竞争威胁 |
3.3.4 Y公司产品开发的竞争机会 |
4 Y公司产品开发战略设计思路 |
4.1 Y公司产品开发的SWOT战略组合 |
4.2 扩宽Y公司的产品线 |
4.2.1 研发D20商用柴油机 |
4.2.2 研发4.5L商用柴油机 |
4.3 升级改进老产品,提升产品性能参数 |
4.4 丰富天燃气及非道路柴油机品种 |
4.5 产品开发发展目标 |
4.5.1 总体目标 |
4.5.2 核心技术目标 |
4.5.3 科技投入目标 |
5 Y公司产品开发战略实施的保障措施 |
5.1 构建公司产品研发的战略布局 |
5.2 设计分析手段、研发信息化 |
5.3 试制试验能力建设 |
5.4 科技人才队伍建设 |
6 结语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A公司非道路用柴油机市场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A公司情况介绍 |
1.2 战略制定背景 |
1.3 研究问题 |
1.4 研究意义 |
1.5 研究总体内容与结构 |
2 非道路用柴油机市场环境概述 |
2.1 非道路用柴油机市场概念 |
2.1.1 非道路界定 |
2.1.2 非道路用柴油机市场界定 |
2.1.3 非道路用柴油机市场总容量 |
2.2 非道路用柴油机市场分版块概述 |
2.2.1 工程机械市场 |
2.2.2 叉车市场 |
2.2.3 农机市场 |
2.2.4 发电机组市场 |
3 A公司非道路用柴油机市场格局分析 |
3.1 A公司产品系列介绍 |
3.2 发展态势 |
3.2.1 工程机械行业发展态势 |
3.2.2 叉车行业发展态势 |
3.2.3 农机市场行业发展态势 |
3.2.4 发电机组市场行业发展态势 |
3.3 竞争格局 |
3.3.1 工程机械市场竞争格局 |
3.3.2 叉车市场竞争格局分析 |
3.3.3 农机市场竞争格局分析 |
3.3.4 发电机组市场竞争格局分析 |
3.4 A公司的优势与劣势 |
3.4.1 工程机械市场优势与劣势 |
3.4.2 叉车市场优势与劣势 |
3.4.3 农机市场优势与劣势 |
3.4.4 发电机组市场优势与劣势 |
4 A公司非道路用柴油机市场策略定位 |
4.1 工程机械市场策略 |
4.1.1 装载机市场策略 |
4.1.2 挖掘机市场策略 |
4.1.3 汽车起重机市场策略 |
4.2 叉车市场策略 |
4.3 农机市场策略 |
4.4 发电机组市场策略 |
5 非道路用柴油机市场策略内部支持 |
5.1 产品设计体系支持 |
5.2 成本控制体系支持 |
5.3 质量体系支持 |
5.4 销售体系支持 |
5.5 产品服务支持 |
6 主要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后记 |
(6)零部件,倾情有“质”增长(论文提纲范文)
宣贯质量标准体系, 保证产品品质 |
1.宣贯质量标准体系, 保证汽车澎湃动力 |
2.车桥生产企业叫响“零差错” |
3.变速器生产企业崇尚产品质量免检 |
4.曲轴生产厂家以品质助推发动机发展 |
以主打产品的技术优势赢占先机 |
1.潍柴WP10/WP12发动机——陆地之王 |
2.锡柴6DM/6DL发动机——高端动力 |
3.玉柴6K发动机——领先适用 |
4.中国重汽D08、D20、D26发动机——东方MAN |
5.16挡AMT变速器——“赢在未来”的新亮点 |
创新服务模式, 探索有“质”提升载体 |
1.质量工作推进大会提升产品品质 |
2.开展“产品质量年”活动, 向国际同行看齐 |
3.细化质量工作, 提高质量水平和品牌形象 |
4.打造本土化服务品牌, 实现自身跨越式发展 |
5.创新服务模式, 推行E管家服务 |
(7)DCD公司柴油机市场营销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 研究的思路及技术路线 |
2 柴油机行业与竞争分析 |
2.1 柴油机行业现状分析 |
2.1.1 中国柴油机行业的发展 |
2.1.2 国内柴油机行业现状分析 |
2.2 影响柴油机行业发展的因素分析 |
2.2.1 政治环境和政策因素分析 |
2.2.2 经济因素分析 |
2.2.3 技术因素分析 |
2.3 行业竞争分析 |
2.3.1 潜在进入者分析 |
2.3.2 替代品分析 |
2.3.3 买方侃价能力分析 |
2.3.4 行业内的竞争者分析 |
2.3.5 供应商侃价能力分析 |
3 柴油机产品市场分析 |
3.1 柴油机产品顾客购买行为分析 |
3.1.1 经营者购买行为分析 |
3.1.2 消费者购买行为分析 |
3.2 市场需求分析与预测 |
3.2.1 车用柴油机产品需求现状分析 |
3.2.2 影响市场需求的因素分析 |
3.2.3 未来发展的预测 |
4 DCD公司资源与能力分析 |
4.1 DCD公司的资源分析 |
4.1.1 人力资源 |
4.1.2 财力资源 |
4.1.3 产品资源 |
4.2 DCD公司的能力分析 |
4.2.1 生产能力 |
4.2.2 研发能力 |
4.2.3 销售能力 |
5 DCD公司目标市场决策 |
5.1 市场细分 |
5.2 目标市场选择 |
6 DCD公司市场营销策略 |
6.1 产品策略 |
6.1.1 产品决策 |
6.1.2 产品生命周期各阶段的策略 |
6.1.3 主销产品策略 |
6.2 价格策略 |
6.2.1 定价目标 |
6.2.2 产品定价策略 |
6.3 渠道策略 |
6.3.1 营销渠道的选择 |
6.3.2 营销渠道的管理 |
6.4 促销策略 |
6.4.1 促销方式 |
6.4.2 促销策略实施 |
6.4.3 促销策略管理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A 调查问卷 |
致谢 |
(10)我国汽车企业技术跨越模式选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论文选题背景 |
1.2 文章的整体框架 |
1.3 相关概念的介绍 |
1.3.1 技术跨越的涵义分析 |
1.3.2 技术跨越其他概念阐述与特征 |
第二章 国内外研究综述 |
2.1 技术跨越的几种模式 |
2.1.1 以跨越的程度为标准 |
2.1.2 以跨越的技术来源为标准 |
2.2 技术跨越的标志 |
2.3 技术跨越与技术创新的关系 |
2.3.1 技术创新理论 |
2.3.2 技术跨越与技术创新的关系 |
第三章 我国汽车工业发展概况、现状及趋势分析 |
3.1 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概况 |
3.1.1 初创阶段(1953-1982) |
3.1.2 成长阶段(1982-1999) |
3.1.3 高速发展时期(1999-至今) |
3.2 行业发展现状 |
3.2.1 汽车市场的巨大需求 |
3.2.2 汽车生产与销售情况 |
3.2.3 进出口情况 |
3.2.4 研发能力 |
3.3 存在的问题 |
3.3.1 整车与零部件发展不成比例,相关产业落后 |
3.3.2 核心技术和自主研发能力匮乏 |
3.3.3 消费条件与消费环境的制约 |
3.4 发展趋势 |
3.4.1 尽快融入世界汽车工业体系之中 |
3.4.2 信息化发展 |
3.4.3 汽车产业集群化发展趋势加快 |
3.4.4 “自主”汽车品牌越来越受到关注与青睐 |
3.4.5 消费大众化 |
第四章 汽车企业技术跨越模式选择的案例分析 |
4.1 汽车技术分析及其竞争特点 |
4.2 奇瑞、吉利汽车的自主品牌之路 |
4.2.1 奇瑞汽车 |
4.2.2 吉利汽车 |
4.3 东风汽车有限公司对外合作之路 |
4.3.1 企业发展简要历程 |
4.3.2 东风旗下主要合资公司概览 |
4.3.3 东风汽车合作创新路径的探索 |
4.3.4 东风汽车合作创新的实践 |
4.4 我国汽车企业技术跨越模式选择的分析 |
4.4.1 自主跨越模式的比较分析——奇瑞:吉利 |
4.4.2 合作跨越模式——东风汽车 |
第五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5.1 论文主要结论 |
5.1.1 我国汽车企业可采用的三种技术跨越模式 |
5.1.2 根据企业不同成长阶段实施技术跨越模式 |
5.1.3 根据不同技术水平车型实施技术跨越模式 |
5.1.4 根据企业不同性质实施不同模式 |
5.1.5 我国汽车企业技术跨越模式的阐述 |
5.2 进一步研究方向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四、自主创新 开放合作——一汽首家推出与国际接轨的四气门重型柴油机CA6DL(论文参考文献)
- [1]以3大标志性阶段介绍一汽解放70年自主研发之路[J]. 冯锐. 商用汽车, 2020(07)
- [2]自主性工程创新风险性探究 ——以我国柴油机工程创新失败为例[D]. 李渊.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5(02)
- [3]Y公司产品开发战略研究[D]. 谭俊湘. 云南大学, 2014(12)
- [4]一汽解放,从J6走向世界[N]. 张凤宇. 中国信息报, 2013
- [5]A公司非道路用柴油机市场策略研究[D]. 糜锡东. 复旦大学, 2013(03)
- [6]零部件,倾情有“质”增长[J]. 韩文干. 现代零部件, 2012(12)
- [7]DCD公司柴油机市场营销策略研究[D]. 牛小波. 大连理工大学, 2011(09)
- [8]足印——新中国成立60周年经济发展轨迹[J]. 文骐,朱志军,许志敏,张晓月. 改革, 2009(07)
- [9]玉柴之春[J]. 方圆. 中国作家, 2008(15)
- [10]我国汽车企业技术跨越模式选择研究[D]. 武妍. 同济大学, 200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