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结构层次组

质量结构层次组

一、素质结构层次群体(论文文献综述)

聂松启[1](2021)在《体育旅游领队素质结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2016年国家体育总局、国家旅游局发布《关于大力发展体育旅游的指导意见》中指出要加强体育旅游从业人员培训,不断提高专业技能和服务水平。2017年7月,国家体育总局、国家旅游局发布的《“一带一路”体育旅游发展行动方案(2018-2020)》提出,鼓励体育院校和旅游院校开设体育旅游专业。目前国内已有17所、国外有7所高校涉及到体育旅游方向,高校人才培养呈现出专业细分化、人才培养综合化趋势。国内高校对于体育旅游相关专业培养目标基本有四类:复合型人才、应用型人才、高级专门人才、创新型人才。体育旅游领队作为体育旅游应用型人才需求量日渐增加。本文拟构建一个相对科学、完善的体育旅游领队素质结构指标体系,丰富体育旅游人才培养方针,为相关政府部门和高校人才培养建言献策,加速体育旅游领队职业化发展。因此,本论文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和现实意义。本研究在文献资料的基础上,首先整理国内外相关资料,选取16位专家,利用德尔菲法构建体育旅游领队素质结构指标体系;然后利用模糊层次分析法,以评价体育旅游领队各素质指标重要性为目标导向,确立评价权重标准,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定量化分析将难以衡量的体育旅游领队素质结构指标进行“量化”处理,构建了4个一级指标、12个二级指标和43各三级指标的体育旅游领队素质结构评价指标体系,并得出各个指标权重。得出结果如下:(1)体育旅游领队是受体育旅游单位委派,按照接待计划,从事陪同体育旅游团(者)进行体育旅游参与、体验等工作的人员。目前政府单位、高等院校等都在进行体育旅游人才培养,然而当前存在的一个主要问题是:由于缺乏科学的体育旅游领队素质结构,导致体育旅游领队培养存在严重的量和质的问题。(2)体育旅游领队素质结构是指一名合格的体育旅游领队应该具备的综合素质,这种综合素质根据分类,包括思想品德结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身心素质素质,它是全面的、科学的,强调的是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3)体育旅游素质结构的一级指标思想品德主要包含合格的政治素质、科学的思想素质、良好的道德素质三个二级指标,三级指标按照权重高低排序分别是职业道德、辩证的思维方法、理想的职业动机、正确的人生价值观、社会公德、遵纪守法、坚定党的政治立场、爱国主义精神、正确的理想抱负和家庭美德。(4)知识结构下的四个二级指标按照重要顺序分别是专业基础知识、专业技术理论知识、公共基础知识和学科前沿知识;各三级指标按照权重高低分别是体育旅游领队业务知识、体育旅游教学指导方法与理论、体育旅游史地文化知识、体育急救理论、体育旅游策划与设计、政治经济社会等知识、语言知识、体育心理学知识、体育旅游测量与评估、体育旅游市场营销、管理学知识、体育旅游人力资源管理、马克思主义哲学知识、信息与计算机应用。(5)能力结构下的三个指标按照重要顺序一次是核心能力、基础能力、专业能力;各三级指标按照权重高低分别是独立分析、解决、处理问题能力、体育旅游领队业务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社会交往能力、组织协调管理能力、体育旅游讲解教学能力、应对体育旅游风险能力、运动技能水平、环境适应能力、基础认知能力、体育旅游策划能力、文字表达能力。(6)身心素质结构下,二级指标心理素质略重要于身体素质;二级指标按照权重高低分别是、心理适应、身体适应能力、意志力、性格特征、外在形象、健康的体魄。并提出以下建议:(1)根据体育旅游领队素质结构指标体系和各指标权重来看,一个合格的体育旅游领队应该具有基本的思想品德,思想品德是立人之本,也是各行业人才应该具备的基础素质。具体来说是指合格的政治素质、科学的思想素质、良好的道德素质,这其中较为突出的是职业道德、辩证的思维方法、理想的职业动机、正确的人生价值观等;(2)体育旅游领队培养中,要把知识结构作为关键要素,知识是评价人才水平的基本标准,要着重强调专业基础知识和专业技术理论知识,公共基础知识和学科前沿知识次之。三级指标中尤其注重体育旅游领队业务知识、体育旅游教学指导方法和理论知识、体育急救理论知识的培养。(3)体育旅游领队素质结构培养中最重要的应是能力结构。能力结构下核心能力第一重要,其次是基础能力和专业能力。基础能力中要注重语言表达能力、社会交往能力的培养;核心能力提高中要强调独立分析、解决、处理问题的能力,体育旅游业务能力的提升;专业能力中要重视体育旅游讲解教学能力的拔高。(4)体育旅游领队培养中不能忽视身心素质结构。身体和心理素质是决定展现知识、能力、思想品德的基础。在身体适应能力和心理适应能力上要均衡发展,以心理发展带动身体发展,同时要注重体育旅游领队意志力、良好性格的培养和外在形象的打造。

向伟[2](2020)在《新时代高校辅导员素质及提升策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多年以来,辅导员制度在我国高校逐步得到发展与完善,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辅导员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他们担负着培育社会主义人才的重要责任,承担着引领大学生健康成长成才的光荣使命。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尤其强调教师队伍建设对于高校人才培养的战略意义。2018年5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指出,建设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精湛、育人水平高超的高素质教师队伍是大学建设的基础性工作。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高校要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在教育公平、学生资助、就业创业等方面要有新举措。这些规定对新时代高校辅导员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如何建设一支高素质的高校辅导员队伍,已成为一项极为迫切的重要任务。那么,什么是新时代高校辅导员的素质?怎样实证分析新时代高校辅导员的素质结构?怎样科学评估新时代高校辅导员的素质现状?如何有效提升新时代高校辅导员的素质?带着这些问题,本文以高校辅导员素质的内涵、素质结构为逻辑起点,始终把围绕“是什么?怎么样?为什么?怎么办?”作为本文的研究脉络,对新时代高校辅导员的素质进行比较深入系统的研究。全文除了绪论和结语之外,共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阐述高校辅导员素质研究的理论依据。本文的理论依据主要包括三个部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习近平立德树人教育观和素质建构理论。其中,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为本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指南,习近平立德树人教育观为本研究确立了新的时代坐标,素质建构理论为本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方法学借鉴。第二部分:初步建构新时代高校辅导员素质结构模型。高校辅导员素质结构如何,不同学者提出了不同的学术观点。本部分首先聚焦新时代高校辅导员的素质特征词,通过关键行为事件访谈法、内容分析法初步提炼出58项高校辅导员素质特征词,并在此基础上对高校辅导员素质进行了理论建构,最后得出新时代高校辅导员的素质包括了育人情感与价值观、育人学识、育人能力、育人品质、育人个性与动机五个初始维度。第三部分:正式编制与确定高校辅导员素质测评问卷,并对各维度之间的关系进行探索。将收集整理的58项高校辅导员素质特征词,编制成《新时代高校辅导员素质测评问卷》,并对此进行质量检验。通过第一次施测对测评问卷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信效度检验结果表明,新时代高校辅导员的素质主要由六个维度组成,包括:育人情感与价值观、育人个性与动机、育人学识、育人能力、育人心理素质和育人身体素质,这比之前理论建构的维度多出了一个。经过进一步的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新时代高校辅导员六维度结构模型比较稳定,具有较高的信效度。第四部分:使用自编的《新时代高校辅导员素质测评问卷》对当前我国高校辅导员的素质现状进行了实证考量。对辅导员的素质测评采用了辅导员自我评价与大学生他评相结合的调查方式,调查结果表明:新时代高校辅导员的整体素质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但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具体而言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其一,育人情感与价值观是新时代高校辅导员的硬核素质;其二,育人心理素质是新时代高校辅导员素质的优势所在;其三,育人学识是新时代高校辅导员素质的主要弱项;其四,科学研究能力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能力是新时代高校辅导员育人能力的两大短板;其五,育人身体素质欠缺主要聚焦于高校辅导员的睡眠质量上;其六,育人个性与动机偏差集中体现在辅导员的创新性上。最后,本研究还发现新时代高校辅导员的素质评价存在性别、工作年限、专业、年级、评优与否等人口学差异。第五部分:本研究从两个方面对新时代高校辅导员的素质现状进行原因探析。一方面,分析新时代高校辅导员素质呈现良好发展态势的原因,主要从国家宏观层面、学校中观层面和个人微观层面进行多视角的阐述;另一方面,有针对性地分析高校辅导员存在素质偏差的主要原因,文章从国家、学校等外部要素和个体自身的内部要素进行了深入的剖析。第六部分:立足本次的研究调查结论,文章最后从新时代高校辅导员素质的六个维度入手,以国家层面、学校层面和辅导员个人层面为结构框架,提出了相关的建议与对策。其中,提出了新时代高校辅导员素质培养的六点建议,它们分别为:优化辅导员育人情感与价值观、提升高校辅导员的育人心理素质、补足高校辅导员育人学识的短板、强化高校辅导员的育人能力、培育高校辅导员的育人个性与动机、重视提升高校辅导员的育人身体素质。

陈析微[3](2020)在《劳动力素质对就业结构的影响研究 ——基于我国产业、行业及城乡视角》文中提出十九大报告提出“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而要实现更高质量、更充分的就业,不仅需要促进就业总量稳定增长,更需补齐就业短板,优化就业结构。随着“机器换人”、“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我国目前符合高端产业发展的有效劳动力不足,大量可替代的低端劳动力过剩,劳动力素质对促进就业结构优化,改善就业结构性矛盾的作用不容小觑。在人口红利式微的时代背景下,变“人口红利”为“人才红利”,培养与产业发展需求相匹配的高素质劳动力以促进就业结构的优化,也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劳动力素质对就业结构的具体影响机制是什么?如何优化就业结构,改善就业结构性矛盾?这是本文的研究重点。本文将就业结构分为产业、行业及城乡三个视角来进行分析,建立劳动力素质影响各类型就业结构的理论框架与实证模型,分析劳动力素质与就业结构的内在关系,得出研究结论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具体包括以下五方面内容。第一,梳理相关文献,在全面了解现有相关文献的基础上,确定本文的研究重点、研究内容、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及创新点,为后续研究奠定基础。第二,对我国劳动力与各类型就业结构的相关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进行全面分析。第三,基于人力资本相关理论、就业结构相关理论,构建劳动力素质影响各类型就业结构的理论分析框架:基于人力资本的“内部效应”,劳动力素质直接影响各类型就业结构,劳动力素质提升促使单个劳动力边际生产率提高,促进单个劳动力就业类型转移,最后宏观上实现各类型就业结构的调整优化;基于人力资本的“外溢效应”,劳动力素质影响产业结构升级的作用机制也间接促进了各类型就业结构的变迁。第四,基于理论框架中的作用机制分析,提出3条理论假说,运用中介效应模型及系统GMM分析法,利用2008-2017年31省面板数据进行验证,证实了3条假说均成立:(1)劳动力存量的素质提升会促进产业、行业及城乡就业结构的优化;(2)劳动力素质结构的优化会改变劳动力在产业、行业及城乡的布局,促进各类型就业结构的优化;(3)劳动力存量的素质提升、劳动力素质结构的优化均会促进产业结构升级,从而间接促进各类型就业结构优化。第五,得出相关结论,并结合就业结构现状及实证研究结论,针对促进就业结构优化、改善就业结构性矛盾的问题,着重从提升劳动力素质的方面提出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的具体建议:(1)进一步深化教育改革;(2)完善企业人才培训体系;(3)完善就业市场人才培训体系;(4)完善人才政策;(5)统筹城乡劳动力市场。

杨雪[4](2020)在《绿色发展视角下我国高校教师资源配置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高等教育即将迈入普及化的关键时刻,高校教师资源作为高素质、高水平的人才资源,对高等教育的飞速发展起着巨大推动作用。本文以儒道“天人合一”思想、教育生态理论、绿色管理理论以及可持续发展理论为理论基础,以人本思想、生态平衡思想、可持续发展思想等为核心理念,并将以人为本、生态平衡、可持续发展与人力资源管理相结合,为高校教师资源优化配置寻觅一条更为契合的道路。首先,对绿色发展及高校教师资源配置的相关研究进行梳理,并对绿色发展、高校教师资源、高校教师资源结构、资源配置、资源配置阶段等概念进行界定。其中高校教师资源结构分为硬结构和软结构,硬结构指高校教师群体素质结构,是教师素质的外在表现,包括生师比结构、年龄结构、职称结构、学历结构、学缘结构、学科结构;软结构指高校教师个体素质结构,是教师素质的内在表现,包括理论知识结构、能力结构、思想道德结构、生理心理素质。接着对高校教师资源配置的历史演进进行分析,把握政府和市场在高校教师资源配置中所起的作用,并明确高校教师资源配置遵循绿色发展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其次,本文从高校教师资源的硬结构、软结构两方面透视我国高校教师资源配置现状。主要采取定量分析、深度访谈、案例研究的方法从全国范围内选取样本调查我国高校教师资源的硬结构、软结构现状,从而判断当前我国高校教师资源配置的合理性。复次,本文把高校看作独立的生态系统,教师资源在系统中不断流动,按照教师资源的流动路径,可分为教师资源流入阶段、教师资源维持阶段和教师资源流失阶段。同时结合人本思想、绿色管理、生态平衡等原理审视高校教师资源配置存在的问题:一是高校教师资源数量难以充足,涉及引进难、均衡难、平衡难等问题;二是高校教师资源结构难以合理,管理方面陈旧与落后并存,差距与不公并行;三是高校教师资源难以留住,存在隐性流失和显性流失现象。依据高校教师资源配置存在的问题探寻成因:一是高校教师资源流入阶段:“人本位”绿色发展理念缺失;二是高校教师资源维持阶段:绿色管理能力缺乏;三是高校教师资源流失阶段:教师与高校存在发展冲突。最后高校教师资源优化配置需要正确的导向,本文基于绿色发展的视角,提出优化配置教师资源的三个策略:一是高校教师资源流入阶段:提升绿色发展理念,规划教师人才建设。从和洽性筛选、科学化设岗、诚信聘任、职业发展规划、按需分配等方面严控教师资源合理流入;二是高校教师资源维持阶段:夯实绿色管理。从务实培训、优化薪酬结构、优化考核体系、构建合理化激励机制、实行绿色发展评价机制、加强民主参与等方面管理教师资源;三是高校教师资源流失阶段:维持教师个体生态平衡,优化教师流动机制。从营造和谐学术氛围、增添人文关怀、实行行政管理职业化、完善教师退出机制等方面降低教师资源流失率。

赵可煊[5](2020)在《教育科研对校长专业发展的影响研究 ——以第四期上海市双名工程“高峰计划”入选校长为例》文中认为长期以来,教育科研被认为是影响校长专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地方教育行政部门把校长承担教育科研课题、取得教育科研成果作为评价校长的重要指标;许多教育培训机构把指导校长如何开展科研作为校长培训的内容;积极争取科研课题、不断产出教育科研成果,成为许多校长必须完成的一项任务。但从研究的角度看,校长开展教育科研与其专业发展之间的关系,并没有得到充分的论述。因此,本研究以上海市第四期双名工程“高峰计划”10位入选校长为研究对象,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通过访谈等方法收集材料,运用扎根理论、案例研究讨论校长如何参与教育科研,其过程又如何影响校长的专业成长。研究发现,校长在教育科研中的角色可以被描述为教育者、管理者、领导者和研究者,校长通过实现上述角色功能参与学校教育科研,并在这一过程中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改善办学绩效。教育科研促进校长专业发展的主要路径包括:内部作用,即校长通过扩展知识外沿、优化知识结构;搭建思维结构、转变思考方式;优化工作方法、提升管理能力;深化教育理解、优化教育思想四个维度,实现专业知识、专业思维、专业能力、专业精神四个方面的提升。外部作用,即校长参与教育科研所带来的内部素质结构的完善能够有效地转化为高水平的办学实践,通过促进学生发展,实现教师队伍建设,促进组织优化,产出学术成果及学术影响这四个方面的努力,最终转化为校长的工作实绩。在现实状态下,教育科研促进校长专业发展过程并非简单的因果关系,而是一个整体、动态、复杂的过程。此外,本研究描述了校长开展教育科研的阶段性特征、解析了校长通过教育科研进行自我学习的过程。基于上述发现,论文提出了正确认识基础教育阶段学校教育科研的主要功能、教育科研的要求应匹配学校现实状态、为校长及学校开展教育科研提供更多抓手等帮助校长专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朱政光[6](2020)在《大学生心理素质的现状及其与心理健康、社会适应和学业发展的关系研究》文中认为青年是国家的希望,民族的未来;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而大学生是青年群体的中坚力量,是社会未来建设和发展的生力军,大学生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未来国家发展的命运和前途。2018年教育部颁布的《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提出:“心理健康教育旨在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促进其身心健康和谐发展”。迄今为止,我国关于心理素质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中小学阶段,研究者们较为深入研究了中小学心理素质的影响机制与功能作用(张大均,苏志强,王鑫强,2017),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但有关大学生心理素质的研究相对薄弱,究其原因可能在于:一方面,由于大学生心理素质较中小学生更为复杂,缺乏客观有效的测量工具科学衡量大学生的心理素质水平;另一方面,受到家庭、学校、地域等多重因素的影响,大学生群体的异质性水平较高,已有研究结果的差异性较大(王滔,2002;罗品超,2005;王沥滢,2016)。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国家和社会对于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关注度不断提升,亟待加强对大学生心理素质的系统研究。所以,本研究拟系统考察全国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发展状况,探究大学生心理素质与心理健康、社会适应和学业发展等主要发展指标的关系。对大学生心理素质进行系统研究,无论对推动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素质教育的有效开展,还是对促进大学生心理素质的深入研究,都有重要现实意义。本研究包含3个子研究。研究一:通过考察大学生心理素质问卷(简化版)的测量等值性,旨在检验大学生心理素质测量工具的科学性;研究二:运用测量等值良好的大学生心理素质问卷,在全国范围内在校大学生进行分层整群抽样的问卷调查,旨在考察大学生心理素质的总体状况,探究性别、年级、专业、家庭居住地等不同类别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发展差异;研究三:以大学生主要发展任务为指标,考察大学生心理素质与心理健康、社会适应和学业发展的内在联系。根据本研究主要结果获得了如下研究结论:(1)经检验基于心理素质双因子模型编制的大学生心理素质问卷(简化版),在不同性别和不同学科类别的学生之间都具有良好的测量等值性,是大学生心理素质测量的有效工具。(2)从大学生心理素质总体状况来看,总分以及分维度得分都呈现负偏态分布,心理素质水平低下的个体相对较少,说明大学生心理素质的整体表现相对较好。从分维度来看,大学生的个性品质得分要显着高于认知品质和适应能力。从人口统计学变量间的差异性来看,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发展状况在人口统计学变量上呈现显着差异。在性别上,男生的心理素质得分显着高于女生,并且两者在认知品质得分上的差异更为明显。在年级上,学生的心理素质水平随着年级的增长呈现先降低再升高的“U”型变化趋势,即大一和大四学生的心理素质水平显着高于大二、大三年级学生。在家庭居住地上,来自不同家庭居住地学生的心理素质得分呈现出由省会城市、地州市、县城、乡镇和农村逐级递减的趋势。此外,独生子女的心理素质总分要显着高于非独生子女;无留守经历大学生心理素质得分要显着高于有留守经历的大学生。在经济带层面,东部地区学生心理素质显着优于西部地区,西部地区学生心理素质显着优于中部地区。(3)从大学生的主要发展指标来看,大学生心理素质与心理健康、社会适应以及学业发展之间均呈现显着的相关性。在控制了人口统计学变量的影响后,通过分层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大学生心理素质对心理健康、社会适应和学业发展仍具有显着的影响;并且针对不同的发展指标,心理素质的内在功能作用各不相同。总的来说,认知品质对与学业成绩、个人成就等密切相关的指标起显着性影响,对涉及情绪情感、价值判断等指标的影响不显着;个性品质多对涉及情绪情感状态的指标影响显着,对于成绩、成就等方面的影响较弱;适应能力对心理健康、社会适应和学业发展的指标都具有显着影响。

李季[7](2020)在《教育供给侧视域下我国高等教育人才结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新时代高等教育把服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重要使命。党的十九大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优化存量资源配置,扩大优质资源供给,实现供需动态平衡。”高等院校是推动我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人才输出地,高等教育人才结构是构筑我国未来发展战略优势的重要支撑。在我国经济新常态背景下,市场人才需求与高等教育的人才供给关系发生了巨大变化,高等教育的人才结构转型升级一直备受各界关注。近几年,我国大力推进高等教育供给侧结构改革旨在更好的适应经济发展,提高全要素生产率,释放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的运行活力。为实现良好的高校与市场之间供需动态平衡,增强优质供给,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结构必须适应国家的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本研究将从教育供给侧的视角,探究我国高等教育供给结构与人才结构之间的有机联系,分别从人才个体结构、人才群体结构和人才社会结构三个大方面切入,研究我国高等教育人才结构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归因,针对我国现阶段高等教育人才结构存在的问题,探究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结构改革的实践路径,提高人力资源配置效率,避免或减少高校毕业生一岗难求、用人单位无人可招等供需错位现象的发生,确保我国高等教育供给侧人才结构与社会人才市场实际需求的适应性和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支撑力更强。

程明喜[8](2019)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研究》文中认为课程价值取向是指课程设计主体进行课程设计时所持的导向性的价值观,具体表现为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确定中的选择性倾向。课程价值取向伴随课程设计的技术安排和要素实施的全过程,是课程设计具体技术背后的“幽灵”和“无形的手”。笔者在长期从事教师培训过程中发现,当前,我国教师培训课程呈现出价值取向多元、思想观念多样、课程设计理念纷繁芜杂、各种声音此消彼长现象。由于缺少研究,很多课程参与主体,包括不同培训机构、课程设计者、培训者、参培教师等课程取向意识缺失,无法在相对共识、清晰的课程立场下有效沟通、设计课程并形成合力,这是导致教师培训“无序”与“低效”的重要原因之一。本研究,立足于我国教师培训的历史与现实,视界从1978年起至2018年,整整贯通了我国改革开放40年,研究旨在考察三个主要问题:一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历史分期;二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三是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影响因素。研究以教师培训历史发展为主线,聚焦不同时期教师培训课程,主要采取了文献法、文本分析法、访谈法和德尔菲法。一是文献研究。通过对国内外已有相关文献的检索和阅读,确立了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的分析框架;依据不同时期教师培训重要政策和关键事件,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进行了“四阶段”划分。将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置于历史坐标下,还原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历史真相。二是文本分析。研究按教师培训发展四阶段展开,选取了不同时期多种形态的教师培训课程37份,从课程目标、课程结构和课程内容三方面展开文本分析,揭示了不同时期教师培训课程特征,并依据课程价值取向的分析框架做出判定,最后,确定了不同时期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进而全面展现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的变迁。三是德尔菲法和访谈法。通过文献阅读,初步圈定了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的影响因素;进一步运用德尔菲法,通过对11位培训专家的函询,确定了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的六个主要影响因素,包括教育改革与发展、培训政策与标准、培训理论与实践、教育技术的发展、教师专业发展需求和课程设计者素质与观念;最后,通过文献研究和专家及参训教师的访谈,揭示了不同因素对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的影响。本研究得出的结论是:第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可划分为四个阶段:学历补偿阶段(1978-1988年),学历补偿、提高与继续教育初行阶段(1989-1998年),继续教育全面展开阶段(1999-2009年)以及“国培计划”全面实施阶段(2010年至今)。第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呈现出不同的价值取向,学历补偿阶段(1978-1988年)课程呈现出知识中心取向;学历补偿、提高与继续教育初行阶段(1989-1998年)课程呈现出知识中心向能力中心过渡取向;继续教育全面展开阶段(1999-2009年)课程呈现出能力中心取向;“国培计划”全面实施阶段(2010年至今)课程呈现出专业发展取向与综合素养取向并存取向。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整体上呈现出由知识中心、能力中心、专业发展、向综合素养取向变迁的特征。第三,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形成与变迁受多种因素影响。第四,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遵循一定的变迁逻辑。本研究提出的建议是:一是对教师培训课程设计者的建议:第一,加强教师培训课程研究,提升课程取向意识,在明晰的课程取向指导下实施课程设计技术;第二,加强教师培训政策、标准和理论学习,确保正确的课程价值取向和规范的课程设计技术。二是对教师培训机构的建议:第一,把握教育改革与教育技术发展现状与趋势,对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作出正确判断;第二,有意识地建立课程设计团队,避免课程设计者个体视角偏见和经验束缚;第三,本着分层、分类、分岗的原则设置培训项目,基于教师实际,聚焦主题设计培训课程。三是对教师培训课程政策制定者的建议:第一,立足教育改革与发展,及时更新教师专业标准,为教师培训课程设计提供依据;第二,立足教师培训理论与实践,及时出台教师培训政策、推广教师培训经验。四是对教师培训课程研究者的建议:第一,进行综合素养取向下的教师培训课程设计与开发研究;第二,选择知识社会学视角对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进行深度分析。

郭家骏[9](2019)在《我国高校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研究 ——以高等体育院校为例》文中认为改革开放40年,我国高等教育实现了历史性突破,成为世界第一的高等教育“大”国。在“新常态”成为中央执政理念关键词的背景下,认识、判断和实现高等教育的新常态,从高等教育大国转变为高等教育强国,是我国高等教育在现阶段的紧迫任务。在健康中国2030的规划框架中,高校体育教育是学校体育与健康教育的“最后一公里”,对于实现全人教育、为国家培养身强体健的高素质人才发挥着重要作用。由于教育质量的提升取决于师资水平的提升,在高等教育新常态下推动高校体育教师专业发展、促进高校体育教育质量的提升是高校体育教育研究的重要课题。然而,通过文献综述整理得知目前我国体育教师普遍存在教育理论水平较低、教育知识匮乏、教学能力单一、教学热情不足等问题,不仅严重阻碍了体育教育研究与实践的发展,而且无法满足新常态下高校体育教育实现人文性、社会性、生态性、制度性的需求。因此,关注高校体育教师的专业发展是高等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研究高校体育教师的专业发展是实现高等教育新常态的重要课题。鉴于此,本研究以高校体育教师的专业发展为研究内容,通过综合使用文献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个案分析法的研究方法,采取混合研究设计,以高等体育院校为例,对高校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现状、问题、影响因素、阶段性特征、内容构成、实现路径和支持系统进行了深入、全面的分析与探讨,同时梳理分析了我国着名体育教育家马约翰先生的生平和事迹发展轨迹,提出了高校体育教师未来发展的价值选择。本研究对我国高校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专门性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旨在深切关照体育教师专业成长的需求,呼吁为高校体育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必要而充分的支持策略与方法,为我国高校体育教师专业发展支持体系的建设提供了实践参考。主要得出以下结论:第一,沿用“理论分析”到“实证调查”再到“理论分析”的总体思路确定培训迁移理论、终身教育理论、教师专业发展阶段理论等为研究的理论基础,“U-G-S”教师教育模式为研究的实践基础。以此,明确研究问题、规定了核心概念、呈现了目前关于这一问题的已有研究和总结了本研究的理论基础与实践基础。第二,对我国高校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现实考察发现:我国体育教师专业发展存在教师年轻化、理论水平较低、职称分布失衡、整体研究能力低、初级专业技术岗位占比过大、薪资待遇相对弱势、业务水平后劲不足的现状。虽然绝大部分高校体育教师都认为有专业发展的必要,但是在实际的专业发展过程中却存在保障机制不健全、培训内容不恰当、职业认同与工作满意度低、缺乏有效评价与考核机制的问题。不过,高校体育教师专业发展需求受到多元动机的驱动、获得多元内容支持,知识需求广泛、技能需求深入,为高校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研究与进步提供了强有力的背景。第三,基于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和布鲁克菲尔德的成人学习理论,提出了高校体育教师专业发展影响因素的三维度分析模型,包括社会环境方面、工作场所层面和个体层面。基于这个分析模型,编制了专业发展影响因素的调查问卷,回收了400份面向教师的问卷和48份面向专家的问卷。利用SPSS进行数据分析后表明,政府政策法规、市场化产业化程度、高校体育教师选拔晋升制度、高校体育教师招聘管理制度、高校体育教师培训管理制度、高校体育教师绩效考评制度、高校体育教师管理监督机制、高校体育教师的薪金及保障体系、高校体育教师业务水平是影响高校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主要因素。第四,在明确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探讨了教师专业发展的过程,根据是职业社会化和自我专业发展意识的理论视角梳理了新手、熟手、专家三个发展阶段,总结了不同阶段的发展方式,提出了“高校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分层培训模式”来适应不同发展阶段的教师专业发展路径。这要求在转变传统的发展方式并统筹分层培训体系的基础上,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建设适应不同发展阶段的教师需求的分层培训模式。第五,详细的探讨我国高校体育教师专业发展内容构成,包括高校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标准化建设、理清专业发展的工作特征和明确专业发展的素质要求。具体而言,本研究在深入分析中美两国体育教师专业标准后,通过探讨高校教师专业发展的特殊性、基本内容和维度,从思想素质、身心素质、知识结构和教学能力四个方面明确了专业发展的素质要求。第六,基于对高等体育院校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现状、影响因素、专业发展阶段和专业发展内容构成的讨论,提出高校体育教师专业发展实现路径,将高校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力量驱动分为问题驱动、目标驱动、责任驱动、创新驱动和资源驱动五个维度,构建了一个从国家政策到教师自主发展、从外到内、从宏观到微观的专业发展驱动模型。本研究尤其强调了“自主—合作”型专业成长模式是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应然取向,也是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第七,为了让驱动力量更好地发挥实效、切实促进高校体育教师形成学习共同体、实现专业发展,建立全方位的支持体系。这个支持体系的建设应秉持扩大支持广度、增强支持强度、净化支持纯度的思路,切实落实多元开阔的支持渠道、丰富多样的支持内容、发展厚重的支持文化和健全完善的协同机制的建设原则。这些思路与原则是保障教师专业发展可持续进行、保障高校体育教师专业发展机制长效运转的有力武器。最后,从高校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视角对马约翰先生的成长过程与实践智慧进行了深入剖析,认为马约翰先生的专业热情、运动精神、体育教育专业知识和立足本土鼓励科学锻炼的魄力是其成为卓越体育教师的重要原因。马约翰先生的事迹体现出体育教师需要树立坚定的职业信念、掌握扎实的专业能力、勤于反思并不断追求自我发展、严于律己和学生一同成长的能力品质。马约翰先生的精神提醒着当代高校体育教师要紧跟时代成为终身学习型高校教师,并深刻理解体育价值培养后人类时代人才。综上所述,本研究通过多层面、多角度对高校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分析,构建了我国当代高校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完整图景。在深入探讨从专业发展现状到专业发展的未来价值取向的基础上,本研究深刻地意识到只有建立多层次的保障机制、竭力营造可持续的动态发展环境和提高教师专业发展的自觉性,才能推动高校体育教师实现有效的专业发展。

石飞[10](2019)在《特级教师的专业人格特征及其对教师教育的启示》文中认为本研究主要通过查阅相关的文献,发现特级教师专业人格特征由专业精神(敬业、奉献、乐业、关爱、公正)、专业情怀(认同、热爱、执着、期待、同理心)、专业个性(性格、认真、负责、耐心、亲和、宽容、童心、自主性、进取心、效能感)、专业习惯(阅读、反思、写作、合作、领导力、影响力)和身心特质(体质健康、精力充沛、情绪自控)五个维度构成。采用量化研究和质性研究两种方法相结合的方式,从特征的维度以及指标进行了分析。在研究思路上,首先在国内外学者对特级教师研究的基础上做探索,针对研究问题,建立相关假设,制定相应的问卷和访谈提纲,利用资料和网络等手段建立了关于教师专业人格特征的相关数据。然后实施研究计划,采用SPSS软件对其进行分析,证实其维度以及指标是属于特级教师的专业人格特征。综合分析,本研究得出如下结论:(1)在专业精神维度上,特级教师的敬业指标、奉献指标、乐业指标、关爱指标、公正指标高于普通教师。(2)在专业情怀维度上,特级教师的认同指标、热爱指标、执着指标、期待指标和同理心指标上高于普通教师。(3)在专业个性维度上,特级教师的负责指标、耐心指标、亲和指标、宽容指标、童心指标、自主性指标和效能感指标比普通教师更加显着,而在性格指标、认真指标和进取心指标上,普通教师和特级教师差异显着。(4)在专业习惯维度上,特级教师的阅读指标、反思指标、写作指标、合作指标和领导力指标上高于普通教师,显着性差异大。(5)在身心特质维度上,特级教师的情绪控制要比普通教师控制的更好,而在特质健康、精力充沛指标上,有显着差异。(6)根据访谈得出特级教师专业人格特征发展的影响因素由家庭环境和童年经历、学校教育经历与体验、在职实践及其发展和自我修养所影响。最后基于研究和分析,提出了对教师教育的三点启示:优化教师职前教育,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改革教师在职培训,优化培训资源;促进教师自我修养,唤醒教师人格。

二、素质结构层次群体(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素质结构层次群体(论文提纲范文)

(1)体育旅游领队素质结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1.1 体育旅游在我国发展迅速
        1.1.2 体育旅游市场对“体育旅游领队”需求量大
        1.1.3 “体育旅游领队”职业化势在必行
        1.1.4 “体育旅游领队”素质结构亟需统一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意义
        1.3.1 理论意义
        1.3.2 实践意义
    1.4 研究的创新型
    1.5 现状总结及问题的提出
2 文献综述
    2.1 体育旅游领队概念界定
        2.1.1 体育旅游领队概念的研究脉络
        2.1.2 体育旅游概念界定
        2.1.3 体育旅游领队概念界定
        2.1.4 体育旅游领队与国际领队的区别与联系
        2.1.5 体育旅游领队与户外领队的区别与联系
    2.2 相关理论基础
        2.2.1 理论选择依据分析
        2.2.2 马斯诺需要层次理论
        2.2.3 人才学内在因素结构理论
    2.3 国内文献综述
        2.3.1 体育旅游人才培养相关分析
        2.3.2 国内高等院校体育旅游领队课程开展
        2.3.3 相关职业的素质结构分析
    2.4 国外文献综述
3 研究主要思路
    3.1 研究对象
    3.2 调查对象
    3.3 研究方法
        3.3.1 文献资料法
        3.3.2 比较分析法
        3.3.3 德尔菲法
        3.3.4 实证分析法
    3.4 研究思路
    3.5 研究内容
4 体育旅游领队素质结构指标体系构建
    4.1 体育旅游领队素质结构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4.2 体育旅游领队素质结构指标构建流程
        4.2.1 初步构建指标体系
        4.2.2 指标体系信效度检验
        4.2.3 指标筛选
        4.2.4 体育旅游领队素质结构指标说明
        4.2.5 确定指标权重
    4.3 指标权重结果分析
5 体育旅游领队素质结构实证分析
    5.1 素质结构指标体系——实证分析数据的转化
    5.2 实证分析调查对象的确定
    5.3 实证结果分析
6 研究结论与建议
    6.1 主要结论
    6.2 研究建议
7 研究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一:高校人才培养目标及专业课程设置表
附录二:德尔菲法第一轮访谈问卷
附录三:德尔菲法第二轮访谈问卷
附录四:体育旅游领队指标权重问卷
附录五:体育旅游领队素质结构实证分析问卷

(2)新时代高校辅导员素质及提升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四、研究的创新之处
    五、相关概念的界定
第一章 新时代高校辅导员素质研究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一、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发展概况
        二、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主要内涵
        三、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条件
        四、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启示
    第二节 习近平立德树人教育观
        一、习近平立德树人教育观的主要内容
        二、习近平立德树人教育观的启示
    第三节 素质模型建构理论
        一、素质模型建构的主要类型
        二、素质模型建构的方法与技术
        三、素质模型理论对本研究的启示
第二章 新时代高校辅导员素质结构的初步探索
    第一节 新时代高校辅导员素质特征词的提取及模型的初构
        一、行为事件访谈法和扎根理论概述
        二、行为事件访谈对象的基本资料
        三、行为事件访谈提纲的确定
        四、行为事件访谈资料的收集过程
        五、新时代高校辅导员素质结构的初步确立
    第二节 新时代高校辅导员素质特征词的修订及其完善
        一、内容分析法的概述
        二、以《全国高校辅导员先进事迹选编》作为内容分析的蓝本
        三、内容分析资料的获取过程
        四、内容分析的研究结果
第三章 高校辅导员素质测评问卷的编制及关系特征探讨
    第一节 新时代高校辅导员素质测评问卷的编制
        一、高校辅导员素质测评初始问卷的具体条目
        二、高校辅导员素质测评初始问卷的信效度检验
    第二节 高校辅导员素质结构模型的确立及其相互关系的探讨
        一、新时代高校辅导员素质结构模型的确立
        二、新时代高校辅导员素质结构模型的相互关系
    第三节 新时代高校辅导员素质的主要特征
        一、政治性是新时代高校辅导员素质的首要特征
        二、育人性是新时代高校辅导员素质的本质特征
        三、多纬度是新时代高校辅导员素质的基本特征
第四章 新时代高校辅导员素质现状的实证考量
    第一节 从辅导员的视角测评新时代高校辅导员素质现状
        一、辅导员对新时代高校辅导员素质的总体评价
        二、辅导员对新时代高校辅导员素质不同维度的评价
        三、辅导员对新时代高校辅导员素质评价的差异性分析
    第二节 从大学生的视角考量新时代高校辅导员素质现状
        一、大学生对高校辅导员素质现状的总体评价
        二、大学生对新时代高校辅导员素质不同维度的评价
        三、大学生对高校辅导员素质评价的差异性分析
    第三节 新时代高校辅导员素质测评的研究结论
        一、育人情感与价值观是高校辅导员素质的硬核
        二、育人心理素质是高校辅导员素质的优势所在
        三、育人学识是新时代高校辅导员素质的主要弱项
        四、科研能力和网络思政教育能力是育人能力的两大短板
        五、育人身体素质欠缺主要聚焦在睡眠质量上
        六、育人个性与动机偏差集中体现在创新性上
第五章 新时代高校辅导员素质的影响因素探析
    第一节 新时代高校辅导员素质整体良好的原因探析
        一、国家政策制度的顶层设计
        二、学校相关举措的完善落实
        三、辅导员知情行的协同促进
    第二节 新时代高校辅导员素质偏差问题的具体分析
        一、访谈对象与访谈提纲的确立
        二、相关素质偏差问题的具体分析
第六章 新时代高校辅导员素质提升的建议与对策
    第一节 优化新时代高校辅导员的育人情感与价值观
        一、培育尊重与认同辅导员的良好社会氛围
        二、学校应把好辅导员育人情感与价值观的招聘关
        三、自我参与和自我反思相结合
    第二节 提升新时代高校辅导员的心理素质
        一、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
        二、缓解辅导员压力源,开发心理资本
        三、认知重构和社会链接相结合
    第三节 补足新时代高校辅导员育人学识的短板
        一、增设辅导员培养专业(方向)
        二、学校应加强辅导员的在职培训
        三、端正学习态度和明确学习行为相结合
    第四节 强化新时代高校辅导员的育人能力
        一、科学规划国家政策制度
        二、发挥学校辅导员考核制度的激励作用
        三、提升科研能力和网络思政教育能力相结合
    第五节 培育新时代高校辅导员的育人个性与动机
        一、营造尊师爱生的评价文化
        二、自我个性的修炼与完善相结合
    第六节 提高新时代高校辅导员的身体素质
        一、落实“健康中国”与“全民健身”国家战略
        二、夯实学校的条件、经费与制度保障
        三、提高健身意识和自觉健身行为相结合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3)劳动力素质对就业结构的影响研究 ——基于我国产业、行业及城乡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
        1.2.1 劳动力素质的相关研究
        1.2.2 就业结构的相关研究
        1.2.3 劳动力素质与就业结构关系的相关研究
        1.2.4 文献评述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1.5 论文的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1.5.1 论文的创新点
        1.5.2 论文的不足之处
第二章 我国劳动力与就业结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分析
    2.1 我国劳动力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分析
        2.1.1 劳动力存量
        2.1.2 劳动力存量的素质状况
    2.2 我国就业结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分析
        2.2.1 就业的产业结构
        2.2.2 就业的行业结构
        2.2.3 就业的城乡结构
    2.3 本章小结
        2.3.1 我国劳动力与就业结构的整体状况
        2.3.2 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三章 劳动力素质对就业结构的影响机制分析
    3.1 人力资本相关理论
        3.1.1 人力资本的“内部效应”与“外溢效应”
        3.1.2 人力资本的价值补偿理论
    3.2 就业结构相关理论
        3.2.1 配弟—克拉克关于就业结构性变迁的理论
        3.2.2 刘易斯二元经济结构模型的劳动力流动理论
    3.3 劳动力素质影响各类型就业结构的作用机制
        3.3.1 劳动力素质通过“内部效应”对就业结构的影响
        3.3.2 劳动力素质通过“外溢效应”对就业结构的影响
        3.3.3 作用机制小结
    3.4 理论假说
第四章 劳动力素质对就业结构影响的实证研究
    4.1 模型设定
    4.2 数据来源及变量选取
        4.2.1 数据来源
        4.2.2 变量选取
    4.3 样本描述与平稳性检验
        4.3.1 样本描述
        4.3.2 平稳性检验
    4.4 实证结果分析
        4.4.1 劳动力素质影响就业结构的实证结果分析
        4.4.2 劳动力素质影响产业结构的实证结果分析
        4.4.3 劳动力素质、产业结构影响就业结构的实证结果分析
第五章 结论与对策建议
    5.1 结论
    5.2 对策建议
        5.2.1 进一步深化教育改革
        5.2.2 完善企业人才培训体系
        5.2.3 完善就业市场人才培训体系
        5.2.4 完善人才政策
        5.2.5 统筹城乡劳动力市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4)绿色发展视角下我国高校教师资源配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问题提出
    1.2 研究背景与选题意义
    1.3 研究现状与研究述评
    1.4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5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1.6 可能的创新
第二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2.1 概念界定
        2.1.1 绿色发展
        2.1.2 高校教师资源
        2.1.3 高校教师资源结构
        2.1.3.1 硬结构
        2.1.3.2 软结构
        2.1.4 高校教师资源配置与配置阶段
    2.2 理论基础
        2.2.1 古代“天人模式”的绿色思想
        2.2.2 教育生态学的绿色价值
        2.2.3 绿色管理理论
        2.2.4 可持续发展理论
第三章 我国高校教师资源配置的历史演进及绿色追问
    3.1 我国高校教师资源配置的历史演进
        3.1.1 以计划方式为主的我国高校教师资源配置
        3.1.2 以市场方式为主的我国高校教师资源配置
    3.2 我国高校教师资源配置的绿色追问
        3.2.1 必要性:认知与反思
        3.2.2 可能性:革新与发展
第四章 基于绿色发展视角透视我国高校教师资源配置现状
    4.1 我国高校教师资源硬结构现状
        4.1.1 生师比结构现状
        4.1.2 年龄结构现状
        4.1.3 职称结构现状
        4.1.4 学历结构现状
        4.1.5 学缘结构现状
        4.1.6 学科结构现状
    4.2 我国高校教师资源软结构现状
        4.2.1 理论知识结构现状
        4.2.2 能力结构现状
        4.2.3 思想道德结构现状
        4.2.4 生理心理素质现状
第五章 基于绿色发展视角审视我国高校教师资源配置问题
    5.1 高校教师资源数量难以充足
        5.1.1 引进难
        5.1.2 均衡难
        5.1.3 平衡难
    5.2 高校教师资源结构难以合理
        5.2.1 陈旧与落后
        5.2.2 差距与不公
    5.3 高校教师资源难以留住
        5.3.1 隐性流失
        5.3.2 显性流失
第六章 基于绿色发展视角探寻我国高校教师资源配置问题成因
    6.1 高校教师资源流入阶段:“人本位”绿色发展理念缺失
        6.1.1 人主义思想未能被接受
        6.1.2 对教师作为“人”的遗忘
    6.2 高校教师资源维持阶段:绿色管理能力缺乏
        6.2.1 未能贯彻绿色管理
        6.2.2 绩效薪酬制度未契合教师主体特性
        6.2.3 口号管理多于行动管理
        6.2.4 激励手段过于物质性
    6.3 高校教师资源流失阶段:教师与高校存在发展冲突
        6.3.1 学术与行政关系冲突
        6.3.2 非升即走与追求安稳冲突
        6.3.3 教师劳动权与高校自主权冲突
        6.3.4 合理流动与退出机制冲突
第七章 基于绿色发展视角提出我国高校教师资源优化配置策略
    7.1 高校教师资源流入阶段:提升绿色发展理念,规划教师人才建设
        7.1.1 提升人本位的绿色发展理念
        7.1.2 合理规范教师引入,科学规划人才建设
    7.2 高校教师资源维持阶段:夯实绿色管理
        7.2.1 进行务实培训,理论实际结合
        7.2.2 优化薪酬结构,加强民主参与
        7.2.3 优化考核体系,实行绿色发展评价机制
        7.2.4 构建合理化激励机制,坚持公平正义原则
    7.3 高校教师资源流失阶段:维持教师个体生态平衡,优化教师流动机制
        7.3.1 维持教师个体生态平衡
        7.3.2 优化教师流动机制,加强人文关怀
第八章 结语
    8.1 本研究的主要结论
    8.2 本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期间出版或发表的论着、论文
致谢

(5)教育科研对校长专业发展的影响研究 ——以第四期上海市双名工程“高峰计划”入选校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一) 研究背景
        (二) 研究意义
    二、核心概念界定
        (一) 学校教育科学研究
        (二) 校长专业发展
    三、研究设计
        (一) 研究目标
        (二) 研究思路
        (三) 研究方法选择
    四、研究过程
        (一) 研究对象的选取
        (二) 研究资料的收集
        (三) 研究资料的整理与分析
        (四) 研究的信度与效度
第二章 相关研究及理论基础
    一、研究综述
        (一) 校长专业发展
        (二) 基础教育阶段学校教育科研
        (三) 学校教育科研与校长专业发展
        (四) 文献述评
    二、理论基础
        (一)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二) 成人学习理论
    三、研究理论框架的提出
第三章 校长参与学校教育科研的实践模式
    一、校长参与学校教育科研的动因分析
        (一) 参与教育科研的动因种类
        (二) 参与教育科研的动因变化规律
    二、校长参与学校教育科研的角色与功能
        (一) 作为教育者参与教育科研
        (二) 作为管理者参与教育科研
        (三) 作为领导者参与教育科研
        (四) 作为研究者参与教育科研
    三、校长参与学校教育科研的关键行为
        (一) 引领学校教育科研的主题确立
        (二) 建构学校教育科研活动形式
        (三) 推动学校教育科研活动的开展
    四、本章小结
第四章 教育科研对校长专业发展的影响分析
    一、教育科研与校长专业发展的编码过程
        (一) 开放编码解读
        (二) 主轴编码解读
        (三) 选择编码解读
    二、内部作用:教育科研帮助校长完善内部素质结构
        (一) 完善专业知识
        (二) 改进专业思维
        (三) 提高专业能力
        (四) 深化专业精神
    三、外部作用:教育科研帮助校长提高外部实践表现
        (一) 促进学生发展
        (二) 实现教师队伍建设
        (三) 优化组织发展
        (四) 扩大学术影响
    四、学习过程:教育科研促进校长自主学习
        (一) 多因素构成的学习前提
        (二) 三圈层搭建的学习核心
        (三) 多维度提升的学习结果
        (四) 办学实践验证学习效果
    五、教育科研促进校长专业发展的现实挑战
        (一) 校长和教师群体科研素质待提升
        (二) 主客观因素影响校长参与意愿
        (三) 外部科研力量支持力度不强
    六、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建议与展望
    一、主要研究结论
        (一) 校长参与教育科研的动因呈现阶段性变化
        (二) 校长在学校教育科研工作中承担多重角色
        (三) 校长通过参与教育科研推动学校科研活动开展
        (四) 校长通过教育科研进行自我学习
        (五) 校长通过教育科研实现专业发展
    二、研究建议
        (一) 校长应重视学校教育科研工作的工具属性
        (二) 校长可利用学校教育科研工作进行自我学习
        (三) 校长培养单位应重视学校教育科研工作的独特价值
        (四) 校长培养单位应正确认识学校科研工作的主要功能
        (五) 校长培养单位对其科研工作的要求应匹配现实状态
        (六) 教科研单位需为学校开展教育科研提供更多抓手
    三、研究创新点
    四、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页一
附页二
致谢

(6)大学生心理素质的现状及其与心理健康、社会适应和学业发展的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Ⅰ 研究背景
    1 引言
    2 文献综述
        2.1 心理素质
        2.1.1 心理素质的概念
        2.1.2 心理素质的结构
        2.1.3 心理素质的特点
        2.1.4 心理素质的测量
        2.1.5 心理素质的功能作用
        2.2 大学生心理素质的研究现状
        2.2.1 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内涵结构
        2.2.2 大学生心理素质的测量
        2.2.3 大学生心理素质的特点
        2.2.4 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功能作用
        2.2.5 已有研究存在的不足
Ⅱ 研究构想
    1 问题提出
    2 研究设计
        2.1 研究目的
        2.2 研究内容
        2.3 研究假设
        2.4 研究意义
        2.4.1 理论意义
        2.4.2 实践意义
Ⅲ 实证研究
    1 研究一:大学生心理素质问卷(简化版)的测量等值性检验
        1.1 研究目的
        1.2 研究假设
        1.3 研究方法
        1.3.1 研究对象
        1.3.2 测量工具
        1.3.3 统计分析
        1.4 研究结果
        1.4.1 各题项描述性统计
        1.4.2 单组验证性因素分析
        1.4.3 测量等值检验
        1.4.4 讨论
    2 研究二:大学生心理素质的现状
        2.1 研究目的
        2.2 研究假设
        2.3 研究方法
        2.3.1 研究准备
        2.3.2 实测过程
        2.3.3 研究对象
        2.3.4 测量工具
        2.3.5 统计分析
        2.4 研究结果
        2.4.1 大学生心理素质的总体状况
        2.4.2 大学生心理素质在性别上的差异
        2.4.3 大学生心理素质在年级上的差异
        2.4.4 大学生心理素质在家庭居住地上的差异
        2.4.5 大学生心理素质在是否独生子女上的差异
        2.4.6 大学生心理素质在是否有留守儿童经历上的差异
        2.4.7 大学生心理素质在不同经济带上的差异
        2.4.8 讨论
    3 研究三:大学生心理素质与心理健康、学业发展和社会适应的关系
        3.1 研究目的
        3.2 研究假设
        3.3 研究方法
        3.3.1 研究对象
        3.3.2 测量问卷
        3.3.3 统计分析
        3.4 研究结果
        3.4.1 大学生心理素质对生活满意度的影响
        3.4.2 大学生心理素质对自尊的影响
        3.4.3 大学生心理素质对正负性情绪的影响
        3.4.4 大学生心理素质对焦虑的影响
        3.4.5 大学生心理素质对抑郁的影响
        3.4.6 大学生心理素质对人际关系问题的影响
        3.4.7 大学生心理素质对亲社会行为的影响
        3.4.8 大学生心理素质对学业效能的影响
        3.4.9 大学生心理素质对学业倦怠的影响
        3.4.10 讨论
Ⅳ 总讨论
    1 大学生心理素质问卷具有性别和学科的测量等值性
    2 当代大学生心理素质总体水平较高,并且存在一些人口统计学变量差异
    3 心理素质能够预测大学生心理健康、学业发展和社会适应
    4 研究贡献与研究不足
        4.1 研究贡献
        4.2 研究不足
Ⅴ 总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在学期间的科研情况

(7)教育供给侧视域下我国高等教育人才结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三、文献综述
    四、研究方法
    五、理论基础及相关概念
    六、研究思路
第一章 供给侧结构与高等教育人才结构的关系
    第一节 供给侧结构对高等教育人才结构的内在联系
        一、供给侧结构与人才个体结构的联系
        二、供给侧结构与人才群体结构的联系
        三、供给侧结构与人才社会结构的联系
    第二节 供给侧结构改革对高等教育人才结构的作用
        一、提升人才个体结构综合素质
        二、推动人才群体结构健康发展
        三、促进人才社会结构协同共进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我国高等教育人才结构的现状
    第一节 调查设计与实施
        一、调查目的
        二、调查设计
        三、调查实施
        四、问卷信度与效度
    第二节 我国高等教育人才结构的现状分析
        一、调查对象基本情况分析
        二、高校学生运行趋势分析
        三、市场需求整体趋势分析
        四、高等教育人才个体结构分析
        五、高等教育人才群体结构分析
        六、高等教育人才社会结构分析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我国高等教育人才结构存在的问题及归因分析
    第一节 我国高等教育人才结构存在的问题
        一、我国高等教育人才个体结构存在的问题
        二、我国高等教育人才群体结构存在的问题
        三、我国高等教育人才社会结构存在的问题
    第二节 我国高等教育人才结构存在问题的归因分析
        一、政府层面
        二、社会层面
        三、企业层面
        四、高校层面
        五、个人层面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我国高等教育供给侧人才结构改革的有效路径
    第一节 高等教育人才个体结构的改革
        一、知识结构
        二、素质结构
        三、智能结构
    第二节 高等教育人才群体结构的改革
        一、年龄结构
        二、性别结构
    第三节 高等教育人才社会结构的改革
        一、科类结构
        二、形式结构
        三、布局结构
        四、层次结构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8)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背景
        三、研究问题
    第二节 相关概念的理解及界定
        一、中小学教师培训
        二、课程设计
        三、价值与价值取向
    第三节 研究目的与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理论意义
        三、现实意义
    第四节 研究设计与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框架
        三、研究方法
第二章 文献综述
    第一节 关于中小学教师培训历史变迁的研究
        一、不同时期的研究成果
        二、教师培训历史分期研究
        三、教师培训历史变迁研究述评
    第二节 关于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的研究
        一、教师培训课程建设研究
        二、教师培训课程设计研究
        三、教师培训课程内容研究
        四、教师培训课程问题与策略研究
    第三节 关于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的研究
        一、课程价值取向的研究
        二、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研究
        三、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影响因素研究
    第四节 关于教师培训的其他研究
        一、教师培训思想研究
        二、教师培训理论研究
        三、教师培训政策研究
        四、教师培训需求研究
        五、教师知识与教师素质研究
第三章 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的本体论研究
    第一节 价值取向及其相关范畴
        一、价值与价值取向
        二、价值取向形成的机制
        三、价值取向的特点、作用与规定性
    第二节 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及其价值取向
        一、一般意义课程的多种界说
        二、教师培训课程
        三、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
第四章 中小学教师培训历史分期
    第一节 学历补偿阶段(1978-1988 年)
        一、培训背景
        二、培训使命
        三、课程资源建设
    第二节 学历补偿、提高和继续教育初行并举阶段(1989-1998 年)
        一、培训背景
        二、培训使命
        三、课程资源建设
    第三节 继续教育全面展开阶段(1999-2009 年)
        一、培训背景
        二、培训使命
        三、课程资源建设
    第四节 “国培计划”全面实施阶段(2010 年至今)
        一、培训背景
        二、培训使命
        三、课程资源建设
第五章 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分析
    第一节 知识中心取向教师培训课程的探察(1978-1988 年)
        一、学历补偿培训:八十年代教师学历培训课程特征分析
        二、非学历培训:八十年代非学历培训课程特征分析
        三、学历补偿阶段教师培训课程知识中心取向的共性特征分析
    第二节 知识中心向能力中心过渡取向的教师培训课程分析(1989-1998 年)
        一、学历补偿与提高培训:九十年代教师学历培训课程特征分析
        二、继续教育:继续教育课程特征分析
        三、学历补偿、提高和继续教育初行阶段教师培训课程知识向能力过渡取向的共性特征
    第三节 能力中心取向的教师培训课程透视(1999-2009 年)
        一、全员教师岗位培训课程特征分析
        二、骨干教师培训课程特征分析
        三、继续教育全面展开阶段教师培训课程能力中心价值取向的共性特征
    第四节 专业发展与综合素养取向下教师培训课程的聚焦(2010 年至今)
        一、“国培计划”——“示范性项目”培训课程特征分析
        二、“国培计划”——“中西部项目”培训课程特征分析
        三、“国培计划”全面实施阶段教师培训课程专业发展和综合素养取向的共性特征分析
第六章 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的影响因素分析
    第一节 影响因素的确定
        一、可能影响因素的圈定
        二、主要影响因素的确定
        三、影响因素的分类
    第二节 影响因素的分析
        一、教育改革与发展
        二、培训政策与标准
        三、培训理论与实践
        四、教育技术的发展
        五、教师专业发展需求
        六、课程设计者素质与观念
    第三节 影响因素的综合分析
        一、社会学的视角
        二、课程目标的社会应对与选择
        三、课程结构的社会谋划与平衡
        四、课程内容的社会筛选与重组
        五、培训方式的社会惯习与创新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建议
    第一节 研究结论
        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可划分为四个阶段
        二、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呈现由知识中心、能力中心向专业发展和综合素养取向变迁的特征
        三、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受多种因素影响
        四、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遵循一定的变迁逻辑
    第二节 研究建议
        一、对教师培训课程设计者的建议
        二、对教师培训机构的建议
        三、对教师培训课程政策制定者的建议
        四、对教师培训课程研究者的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9)我国高校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研究 ——以高等体育院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三、基本概念界定
    四、文献综述
    五、研究基础
    六、研究设计
    七、创新之处
第一章 我国高等学校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现实考察与问题诊断
    第一节 高等体育院校体育教师发展的现实考察
        一、高等体育院校体育教师的现状调查
        二、高等体育院校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现状调查
    第二节 体育教师专业发展问题诊断
        一、专业发展保障机制不健全
        二、专业发展培训内容不恰当
        三、职业认同与工作满意度低
        四、缺乏有效评价与考核机制
    第三节 高校体育教师专业发展需求分析
        一、高校体育教师专业发展培训方式的选择
        二、高校体育教师专业发展内容的选择
        三、高校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知识的需求
        四、高校体育教师专业发展技能的需求
第二章 我国高校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影响因素
    第一节 高校体育教师专业发展影响因素指标的构建依据
        一、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二、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
        三、布鲁克菲尔德成人学习理论
    第二节 高校体育教师专业发展分析结构的三维度模型
        一、社会环境层面的影响因素分析
        二、工作场所层面的影响因素分析
        三、个体层面的影响因素分析
    第三节 高校体育教师专业发展影响因素的问卷设计与实证分析
        一、专业发展影响因素的测量工具的编制与修订
        二、专业发展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第三章 我国高校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第一节 教师发展阶段论的梳理
        一、职业社会化视角下的教师发展阶段论
        二、自我专业发展意识下的教师发展阶段论
    第二节 高校体育教师专业发展阶段特征
        一、新手型高校体育教师的专业发展特征
        二、熟手型高校体育教师的专业发展特征
        三、专家型高校体育教师的专业发展特征
    第三节 阶段论视域下高校体育教师的专业发展方式
        一、高校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分层培训模式
        二、不同阶段高校体育教师的专业发展路径
第四章 我国高校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容构成
    第一节 高校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标准化建设
        一、体育教师专业标准的内涵
        二、美国体育教师专业标准的总体框架
        三、我国高校体育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
    第二节 高校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工作特征
        一、高校教师专业发展的特殊性
        二、高校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内容和维度
    第三节 高校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素质要求
        一、使命担当的思想素质
        二、阳光体健的身心素质
        三、促进健康的知识结构
        四、实践创新的教学能力
第五章 我国高校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实现路径
    第一节 高校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战略路径
        一、问题驱动的战略路径
        二、目标驱动的战略路径
        三、责任驱动的战略路径
        四、创新驱动的战略路径
        五、资源驱动的战略路径
    第二节 高校体育教师共同体的开发与优化
        一、高校体育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发展路径
        二、高校体育教师实践共同体发展路径
第六章 我国高校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支持系统
    第一节 教师专业发展支持系统的建设思路
        一、扩宽渠道,扩大支持广度
        二、激发活力,增强支持强度
        三、持续支持,净化支持纯度
    第二节 教师专业发展支持系统的建设原则
        一、多元开阔的支持渠道
        二、丰富多样的支持内容
        三、发展厚重的支持文化
        四、健全完善的协同机制
第七章 理想的高校体育教师个案分析
    第一节 马约翰先生的实践智慧
        一、用专业热情引导学生热爱运动
        二、用运动精神引导学生以道驭术
        三、用体育教育培养学生健全人格
        四、立足本土融汇中西鼓励科学锻炼
    第二节 优秀高校体育教师的能力品质
        一、由内而外树立坚定的职业信念
        二、扎实掌握专业知识与专业能力
        三、勤于反思并不断追求自我发展
        四、严于律己实现与学生共同成长
    第三节 高校体育教师的未来
        一、紧跟时代共同构建终身学习型高校教师
        二、深刻理解体育价值培养后人类时代人才
结论与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10)特级教师的专业人格特征及其对教师教育的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关于特级教师专业人格的研究背景
        1.2.1 国家政策的重点支持
        1.2.2 尊师重道的历史传统
        1.2.3 师范生教育发展的现实要求
    1.3 核心概念界定
        1.3.1 特级教师
        1.3.2 专业人格
    1.4 研究的意义
        1.4.1 理论意义
        1.4.2 实践意义
    1.5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1.5.1 国内外特级教师研究现状
        1.5.2 国内外教师专业人格研究
    1.6 研究方法
    1.7 研究的特色与创新之处
2 特级教师专业人格特征的基本内涵
    2.1 特级教师专业人格的相关概念分析
        2.1.1 人格
        2.1.2 专业人格
        2.1.3 教师专业人格和特级教师专业人格
    2.2 特级教师专业人格的内容
        2.2.1 教师专业素质结构中的人格性要素
        2.2.2 特级教师专业人格的构成要素
3 特级教师专业人格特征的调查分析
    3.1 调查对象
    3.2 抽样访谈对象的概况
    3.3 问卷、访谈的设计
    3.4 特级教师专业人格现状的调查结果
        3.4.1 专业精神
        3.4.2 专业情怀
        3.4.3 专业个性
        3.4.4 专业习惯
        3.4.5 身心特质
        3.4.6 问卷调查结论
4 特级教师专业人格特征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
    4.1 家庭环境和童年经历
    4.2 学校教育经历与体验
        4.2.1 早期学习经历
        4.2.2 师范教育
    4.3 在职实践及其发展
        4.3.1 平台和机遇
        4.3.2 关键人物、事件的影响
    4.4 自我修养
5 特级教师专业人格特征对教师教育的启示
    5.1 优化教师职前教育,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5.1.1 整合课程方案,突出人格修养性课程与活动
        5.1.2 拓宽教育途径,融入实践情景和引入名师指导
        5.1.3 实施教师养成教育,突出自我内化和内在生成
    5.2 改革教师在职培训,优化培训资源
        5.2.1 调整培训内容,由知识性和技能型转向专业人格提升
        5.2.2 转变培训方式,突出情景参与和体验分享式培训
    5.3 促进教师自我修炼,唤醒教师人格
        5.3.1 开展专业阅读,站在大师的肩膀上提升自我
        5.3.2 通过反思写作,立足自身实践构建教育意义世界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着)及科研情况

四、素质结构层次群体(论文参考文献)

  • [1]体育旅游领队素质结构研究[D]. 聂松启. 上海体育学院, 2021(10)
  • [2]新时代高校辅导员素质及提升策略研究[D]. 向伟.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 [3]劳动力素质对就业结构的影响研究 ——基于我国产业、行业及城乡视角[D]. 陈析微. 广西大学, 2020(08)
  • [4]绿色发展视角下我国高校教师资源配置研究[D]. 杨雪. 淮北师范大学, 2020(12)
  • [5]教育科研对校长专业发展的影响研究 ——以第四期上海市双名工程“高峰计划”入选校长为例[D]. 赵可煊. 华东师范大学, 2020(11)
  • [6]大学生心理素质的现状及其与心理健康、社会适应和学业发展的关系研究[D]. 朱政光. 西南大学, 2020(01)
  • [7]教育供给侧视域下我国高等教育人才结构研究[D]. 李季. 黑龙江大学, 2020(05)
  • [8]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研究[D]. 程明喜. 东北师范大学, 2019(04)
  • [9]我国高校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研究 ——以高等体育院校为例[D]. 郭家骏. 东北师范大学, 2019(08)
  • [10]特级教师的专业人格特征及其对教师教育的启示[D]. 石飞. 江西师范大学, 2019(01)

标签:;  ;  ;  ;  ;  

质量结构层次组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