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星闪耀新诗——郭沫若与闻一多爱国诗歌之比较

双星闪耀新诗——郭沫若与闻一多爱国诗歌之比较

一、双星辉映新诗坛——郭沫若与闻一多爱国主义诗歌比较(论文文献综述)

吴章胜,罗芳[1](1987)在《双星辉映新诗坛——郭沫若与闻一多爱国主义诗歌比较》文中提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郭沫若和闻一多仿佛是一对孪生的时代的肖子,"所走的路,不期然地——有些类似"①。在人生的旅途上,我们看到的是两行胶着并前的脚印。垂髫黄口之年,他们即放舟于诗书词赋的古学海中;近代文明之风从四面八方向沉沉神州袭来,他们成了最早一批感受到资产阶级科学民主思想的

吴章胜,罗芳[2](1987)在《双星辉映新诗坛——郭沫若与闻一多爱国主义诗歌比较》文中研究表明中国现代文学史上,郭沫若和闻一多仿佛是一对孪生的时代的肖子,"所走的路,不期然地——有些类似"①。在人生的旅途上,我们看到的是两行胶着并前的脚印。垂髫黄口之年,他们即放舟于诗书词赋的古学海中;近代文明之风从四面八方向沉沉神州袭来,他们成了最早一批感受到资产阶级科学民主思想的

黄红春[3](2013)在《新月派文学观念研究》文中指出新月派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个重要的文学流派。在20世纪20年代中国现代知识分子思想分化的时候,它没有跟随主流文学转向为革命服务,而是继续坚持五四启蒙思想,追求思想独立和艺术本位,成为自由主义思潮裹挟下重要的文学社团。但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新月派曾遭到歧视,被误读或被遮蔽。今日重新审视新月派,选取文学观念作为切入口,最主要的原因是在构成文学流派的诸要素中,文学观念是最核心的,它决定了一个文学流派的艺术风格和组织活动,更决定了对它的定性定位。但研究新月派文学观念的现实困境是显然的,因为新月派不是一个组织严密、活动紧凑、主张一致的流派,其文学观念既体现在繁杂异样的理论主张与文学批评中,也隐含在风格多变的创作实践乃至文学翻译中。如果只抓住其中某一层面来定位其文学观念,很可能得出完全不同的结论。这也是目前学界对其文学观念定性仍存争议的根本原因。因此,只有综合观照新月派的文学理论与实践,才可能合理定义其文学观念。新月派在理论与批评上,一方面以梁实秋为代表,主张文学表现人性,服从于规范和均衡的尺度,有明显的新古典主义倾向;另一方面以徐志摩为代表,主张文学表现灵感,书写生命和自然的美,具有典型的浪漫主义色彩。新月派在创作和翻译中,更有着“为艺术”和“为人生”的多种色调,从浪漫的自我写真到古典的形式美追求,再到现代的心理探幽,不同的诗学形态恰恰彰显了新月派“自由”的思想内核。在继承中外文学传统的基础上,新月派追求古今同梦、中西融合。所以,尽管它与左翼文学曾经发生交锋,但同样推动了新文学的现代化进程,有益于现代文学从他律走向自律。同时,透过新月派的文学观,我们还可以看到现代自由主义知识分子既有文化守成的民族意识,也有放眼世界的开放心怀。他们身上虽然有着理想与现实、传统与现代的矛盾纠结,但又不乏责任担当与包容稳健的人文精神,这对当下抵制物质主义和科技主义价值观,有不可忽视的启示作用。本论文主要站在跨文化的视角,综合运用文学、社会学和翻译学等多学科知识,分文体从不同的话语层面综合研究新月派的文学观念。具体内容为:第一章研究新月派生成的历史语境。新月派是中国近现代政治思想与文化艺术综合发展的结果。首先,晚清至五四的思想启蒙为它奠定了民主平等、民族爱国的思想基础。其次,自由主义思潮为它提供了个性自由、思想独立的精神范式。再次是新人文主义为新月派古典主义文学主张提供了理论资源。最后是中国文学的现代转型,为新月派将人生与艺术、启蒙与审美并举的文学追求夯实基础。本章主要表明:现代化诉求是新月派生成的内在动力,新月派文学是知识分子现代性焦虑的产物。第二章研究新月派文艺观念的发展脉络。新月派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有不同的文学主张与实践,体现出比较复杂的思想内涵。第一阶段是新月派身为清华学子的新月派成员,具有强烈的浪漫主义与民族主义思想,追求自由独立的、民族国家的文艺。第二阶段是创办《诗镌》和《剧刊》的时期,新月派主张接续古今、融合中西的文艺,尤其重视古典主义的诗学追求。第三阶段是创办新月书店和《新月》月刊时期,他们提倡“健康”与“尊严”的文艺,与左翼文学笔战,为人权和法治呐喊。第四阶段是创办《诗刊》和《学文》时期,他们要求回归艺术本体、思想醇正、风格多样,甚至转向现代主义。本章重在厘清新月派文学观念的变化历程,并对其起始阶段作了新的界定。第三章研究新月派基本文学观念。新月派没有贯穿始终、完全统一的文学主张,但不乏颇有影响力和代表性的文学观,它们包括:文学表现“普遍固定之人性”,理性是“最高的节制机关”,美是“美的灵魂”附丽于“美的形体”,“诗人总得有天才”,“人生与艺术相连”等。这些观点容纳了新月派对文学最基本的看法,即便有矛盾之处,也从另一层面体现了新月派兼容并包、稳健理性的文学观。第四章研究新月诗歌规范与自由的消长。新月诗派的出现成为中国新诗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为了纠正早期白话新诗过于散漫、诗味不足的弊病,新月诗派在借鉴西洋律体诗歌和中国古典诗歌艺术的基础上,提出了诗歌格律化主张和“理性节制情感”的美学原则,为白话诗歌建立了新的范式。但格律诗主张并非新月派诗学理念的全部。从早期对浪漫主义诗歌情有独钟到后期溢出格律的规范回归自由体,乃至其创作与理论出现偏差,无不证明新月诗学一直存在规范与自由的吊诡,此消彼长,互相更迭。只有让新诗成为“中西艺术结婚后产生的宁馨儿”,才是他们共同的、永恒不变的目标。本章主要探讨新月派中西诗艺融合观,新格律诗理论和疏离规范的审美超越。第五章研究新月散文的“性灵”追求与“自由”言说。新月派散文一方面以徐志摩、朱湘、储安平等为代表,重视性灵书写,歌咏生命和自然;另一方面以梁实秋、胡适、罗隆基等为代表,标举“人性”和“自由”、吁求法治和民主。其中,抒情散文具有晚明性灵文学和英美随笔的余韵,体现了中国传统名士文化和西方绅士文化的交融。论辩散文则继承了先秦诸子散文长于说理、纵横捭阖的传统,彰显了儒家文化滋养下的士大夫责任意识,和西方文化影响下公共知识分子的主体意识。尤其是“为人权”的政论散文和反对“阶级性”的文艺散文凸显了他们强烈的自由理念,为现代散文增添了“力与思”的另一种色调。本章先后论述信仰生命与自然的叙事抒情散文、任意而谈与笔战鲁迅的文艺散文、呼吁人权与法治的“论政风”。第六章研究新月戏剧与小说对古典主义的执守与超越。戏剧是新月派聚合的契机。本着复兴中华文化的初衷,新月派发动了国剧运动,逆潮流提出整理和发扬中国传统戏剧艺术,并在适当参考西洋剧的基础上,建构了现代戏剧的“写意说”、“程式说”和“综合艺术说”。新月派尤其推崇写意的艺术和纯粹的艺术,倡导新剧以艺术和趣味为旨归,戏剧家要让理智和情感、艺术良心和道德良心平衡发展,显示了古典主义美学追求。余上沅的理论、丁西林的创作均堪称典范。但新月戏剧也内存异调,徐志摩与陆小曼的唯美剧、陈楚淮的象征剧均显示了多元的美学追求。新月派小说在理论上没有系统的阐述,但有着不容忽视的创作实绩。沈从文、凌叔华等的独特贡献曾被遮蔽,或被误认为只属于京派。其实,他们首先是新月派,然后才是京派。新月小说重视人文关怀、追求温柔敦厚、和谐优美的审美与价值取向,也显示了古典而浪漫的美学品性,并直接影响京派小说。第七章研究唯美与实用并举的新月翻译。作为以英美留学生为主体的文学流派,新月派在翻译方面显示了特别的优势,翻译也成为其文学活动的一个不容忽视的部分。新月派的翻译理论和实践在相当程度上也体现了他们的文学观念。他们一方面强调翻译选材的艺术性和经典性,另一方面又注重科学性和实用性。他们重新诠释“信达雅”翻译标准,并补充了“人性”作为文学翻译的标杆;他们明确主张直译和意译相结合的翻译策略,反对“硬译”和曲译,并因为翻译理论再次与鲁迅短兵相接。新月派翻译不但为新文学提供了异质文本,而且促进了中外文学的互动,反映了一种“世界”的文学观。本章主要研究翻译诗学视域下新月派的理论与批评、新月派翻译实践中的文学观、新月派翻译与异质文化互动。结语主要重估新月派及其影响下的自由主义文学。显然,自由主义文学以人性为基石,以艺术为本位,自觉追求文学的审美现代性;同时,积极参与现代社会制度的建设,敢于质疑和反抗威权政治,显示了历史的进步性。但它以上层精英知识分子的“理”与“趣”为标尺,脱离底层民众的现实生活,忽略社会革命的现实诉求,并且始终处在浪漫精神追求与理性思想原则的矛盾纠葛中,也凸显了一定的历史局限性。反思新月派的现代性和人文精神,如果说,现代性是一个未完成的启蒙规划,那么研究新月派的意义就在于为当下的现代性建设提供理论启示。新月派尊重生命和张扬人性,主张人与人、人与自然保持和谐关系的人文思想,对民族的、世界的文化持建构性认同的思想,依然具有普适性。总之,新月派文学在为人生与为艺术之间,以自由主义为精魂,集古典、浪漫与现代于一体,构成现代文学的独特景观。

刘群[4](2006)在《新月社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新月社既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影响很大的新文学社团之一,又作为一个自由主义知识分子团体而著称于现代中国思想史。本文打破过去或偏重文学艺术或偏重政治思想的单向度研究,首次将新月社置于文学史与政治思想史的统一框架中,围绕新月知识分子以聚餐会、出版物及出版机构等开辟的“公共空间”,着重从社团内部发展史、人事变迁的角度探讨新月社起源、发展和演变的历史,全面充分地再现了新月社及新月派文人的整体风貌。论文正文共分五章:第一章,首先在清理前人研究成果基础上对众说纷纭的新月社成立时间做出考辨,继而分析了新月社出现的背景及其意义、主要由知识精英与上流社会人士聚合而成的成员特点、新月社的经费来源及具有传统文人雅兴特色的日常活动等问题,并特别对新月的灵魂人物徐志摩与新月精神领袖胡适之间的交往关系进行梳理与比较。最后以史带论详述了新月社最重要的活动即参与接待泰戈尔访华排演泰氏剧作《齐德拉》等前前后后的情况,并以徐志摩、梁启超、胡适等人对待泰戈尔访华的态度为例透视新月知识分子主张自由宽容的文化价值观。第二章以徐志摩主编时期的《晨报副刊》为中心,探讨新月文人如何将《晨报副刊》这一现代传媒机构转变为发布他们自己的政治态度及文艺观念的“喉舌”机关。徐志摩“圈子化”的编辑思想及“苏俄仇友大讨论”、“闲话事件”等几次大论争鲜明体现了新月知识分子自由主义的政治立场以及他们作为留学美英群体与留日群体的对峙姿态;而作为新月同人刊物的首次亮相,《诗镌》与《剧刊》是清华文学社、中华戏剧改进社的主力成员与徐志摩为核心的新月社借助《晨报副刊》这一传媒平台合流的结果,艺术家群体成为此时的主角。本文详述了它们的创办缘起与经过,阐述了新月文人倡导的新诗格律化运动、国剧运动及其影响,同时更将笔墨侧重于同人内部在诗歌戏剧观念上的歧见及由此造成的人事离散、两份刊物“短命”等问题的挖掘。第三章则以新月书店为中心,考察新月文人介入现代都市出版领域的具体实践。首先分析了新月书店创办的人事聚合背景,指出时局的变动促成了新朋旧侣汇集上海的因缘际会,出版的渴望是新月文人创办书店的内在动因;进而详述书店从创办发展历经危机与中兴终至关门的始末,首次提出并分析了新月书店五任经理的更替,并着力突出了邵洵美对新月书店发展的贡献。继之,考察了新月书店的经营策略及其出版业绩。最后剖析了新月书店瓦解的原因:新月文人立足个人职业的岗位意识使其涉足出版界的经营活动具有“玩票”的性质,而追求个人文化政治理想与商业经营之间的冲突是其倒闭的内因,外因则源于委托经营方式的不力与同人地域上的离散造成的人心涣散。本章末附有笔者整理的新月书店出版书籍一览表。第四章以《新月》月刊为中心,从编辑“轮流坐庄”的角度入手展现新月文人内部的聚合与分岐,以窥新月知识分子的多重身份建构。创刊前后的诸多细节与波折体现出新月文人强烈的独立个性;而月刊编辑的不断更替暴露了社团内部重心不断位移的复杂形态:徐志摩、闻一多、饶孟侃及后期叶公超主编时期倾向于文艺,并大力培育文学新人,体现出某种“岗位”知识分子的特性;而以梁实秋为主力、同仁配合与鲁迅及左翼的论战,标明了新月派与革命文学对峙的鲜明立场;同时,以“平社”组织及成员为依托,胡适发动罗隆基等人高扬起的“人权论战”,展示了新月文人立足于“广场”面向“庙堂”言说的激烈姿态,提示出自由主义知识分子渐进改良的思想进路在近代中国社会进程中失意受挫的现实遭际。最后小结了《新月》由于资金、稿源及人事离散等问题停刊的结局。第五章则以《诗刊》季刊与《新月诗选》为中心,着重论述“新月诗人群”第一代与第二代之间的传承与变异。《诗刊》标志着新月第二代诗人的崛起,《新月诗选》则是新月诗派的总结和诗歌成就的集中体现。论文围绕新月新老诗人的创作实践及理论主张,重点寻觅他们在诗艺方面既有所继承又有所变化与突破的线索,最后从诗歌形式与内容两方面分析新月诗派在当时文坛上与现代派诗、左翼诗歌所处的对峙地位。结语部分追踪了新月文人分化后的去向。胡适及部分同人创办《独立评论》继续着新月“谈”政治的兴趣;叶公超、闻一多等创办的《学文》杂志是《新月》的后身,继承了新月文艺的流风余脉,也使“新月派”最终走向与“京派”的合流。《学文》的停刊标志着“新月”作为一个整体活动的中止。而储安平1946年创办《观察》周刊是对新月知识分子自由主义追求的自觉继承,卞之琳、何其芳等1950年代提出的“现代格律诗”延续和推进了新月诗派的理论主张。总之,通过对新月社历史演变轨迹及人事活动的追溯,本文认为新月知识分子以自己兼具中西教育背景的独特知识架构,以“讲学复议政”的形式参与社会进程,进而建立起他们作为现代知识分子在公共空间中属于自己的角色位置:他们身上既表现出厕身“庙堂”的渴望与尝试,更有广场知识分子启蒙大众的使命感,同时具备通过积极从事教育及出版领域的活动、发出自己的声音、培育扶持文学新人,从而使中国传统人文精神薪火相传的岗位知识分子的特点,形成了一种矛盾的集合体,也体现出了新月文人内部结构的繁杂性、松散性、丰厚性。

叶红[5](2010)在《生成与走势:新月诗派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新月诗派是中国新诗史上重要而复杂的诗歌流派。浪漫主义、古典主义、现代主义三种诗学形态相伴相生,使新月诗学观呈现出相互包容的诗学理念和不拘一格的艺术形式。由于新月诗派与中国著名自由知识分子社团——新月社之间关系复杂,决定了新月诗派不可能只是一个单纯的诗歌流派。本论文从新月诗派的生成与发展这一研究视角,将新月诗派投射于中国20世纪20、30年代的文化语境中,借助大量的历史资料,探讨新月诗派错综的发展轨迹。运用现代传媒的理论重新审视文学流派的生成与现代报刊之间的关系;借鉴“影响的焦虑”这一西方现代诗学理论中的某些观念,阐释新月诗人是如何摆脱“强者诗人”的“影响的焦虑”,通过创造性的误读,构建起新月诗学体系;运用“反优先权”的策略,研究诗派内部个体诗人间诗学理念的传承与超越;通过确认诗人的文化身份来分析诗歌流派的人员构成、诗歌气质、文化选择和审美价值形态。论文共分六个部分:绪论:新月诗派生成语境。概括论文的总纲目。报刊与流派的关系;“新诗人”(Ephebe)是如何超越“强者诗人”(Strong poet)成为诗歌流派的领袖;新月诗人的文化身份与新月诗派的文化品格之间的关系,新月诗学观的发展变化轨迹描述。本论文研究目标、研究方法及研究意义。第一章:与媒体共生:新月诗派的生成与发展。主要探讨新月诗派的文艺沙龙特质;报刊与文学流派生成的关系,办刊方针对文学流派走向的影响,《新月诗选》的出版意义。第二章:新月诗派的“反优先权”策略。本章的理论依据是现代实用主义诗歌理论“影响的焦虑”,以此阐释新月诗派“新诗人”是如何通过“修正性误读”行为,逐渐取代“强者诗人”,成功引领中国新诗潮流。并进一步探究流派稳定之后,新月内部“新诗人”又是如何对流派内“强者诗人”的诗学观提出质疑,颠覆流派的稳定格局,使诗学理念不断更新,流派呈现多元、立体的美学格局。第三章:新月诗人群的文化身份。从文化身份与文化构建的文化视角,探讨诗人的文化身份和处于不断变动中的文化身份构建,对新月诗派的形成,诗学观的确立,诗学观的变化产生什么样的影响。按照新月诗人对待外来文化的态度,将新月诗人的文化身份分为三种类型,目的是考察文化身份如何干扰诗派的政治抉择、思想取向、文艺思想和文学实践。第四章:新月诗学:在变化中坚守。重点梳理、考察新月诗派前后期不同的诗学观。前期以浪漫主义、古典主义为主,提出著名的“新诗格律化”主张。后期的诗学观逐步转向现代派,结合诗人的创作实践,重点勾勒出新月诗派诗学观的变化轨迹及内在原因。结语:总结全文,阐释新月诗派的历史地位、对中国新诗发展的贡献以及这一流派存在的历史局限和艺术遗憾。

吴向廷[6](2013)在《论穆旦诗歌的历史修辞》文中提出穆旦是中国新诗史上最为重要的诗人之一。如何理解穆旦诗歌的独特性以及如何评价独特性的意义,这是新诗史的一个重要命题。本论文的研究试图说明,穆旦的文字生涯,尤其是他的诗歌写作实践了他从“奥登一代”借鉴而来的诗歌的“第三条道路”,即诗歌既不能成为逃避社会的个人化写作,也不能沦为纯粹的政治宣传的工具。在战争和革命的年代,诗歌写作应该保存对于时代的特殊感受以及政治性和伦理性的思考。为此,穆旦做出了有别于前辈诗人和同辈诗人的卓越努力,本论文将这一特点概括为“历史修辞”的写作方式。概括而言,其一为穆旦选择正面处理他的时代经验,使他的诗歌始终能够保持与历史的同步关系。同时,他在用诗歌记录和思考的同时,将之升华为一种历史哲学和政治思考,从而使诗歌获得了普遍性和超越性;其二为穆旦为了实践他的诗歌抱负,选择了以艾略特、奥登等英美现代诗人所发展和丰富的诗歌语言。这种诗歌技艺既是一种语言艺术,也是一种现代诗人的独特世界观。借助于这种技艺,历史得以全面、复杂和深刻的展开,诗歌得以成为一个独立却又对人生、社会有着重要作用的领域。“历史修辞”是对穆旦的诗歌写作方式的概括,也是本文的核心命题。本论文的导言是对全文的一个基本概括,其中包括对于论题的内涵、意义和历史的简要介绍,对于研究史的基本回顾和对于研究框架的简要论述。在论文的第一章,论文对于穆旦之前的新诗在理论和实践上的成就即新诗的“草创阶段”进行回顾,并以穆旦的“历史修辞”为视角,进行一个扼要的批评。其中的诗人、诗作和诗歌理论、批评的成果是穆旦诗歌产生的重要前提,与穆旦诗歌构成了内在的对话关系。在论文的第二章,论文梳理了艾略特、奥登等杰出的现代英美诗人对于穆旦的直接和间接的影响。前者的成就是穆旦诗歌的重要理论资源,也是理解两次世界大战前后世界范围内的现代诗歌版图的重要部分,他们和穆旦一道构成了现代诗歌在战争和革命年代的重要发展。同时,本文提供一个对欧洲诗歌潮流的整体描述,作为理解穆旦诗歌方式的重要补充。在论文的第三章,论文探讨了穆旦诗歌在历史和时代经验再现上的探索。穆旦诗歌中的历史改造和发展了诗歌的“史诗”传统,在时间和空间的展开上实现了特殊和普遍、局部和整体的辩证统一。纵观穆旦的全部创作,他的写作散发着独特的历史哲学的光芒。在论文的第四章,论文从诗与散文的关系、诗歌的晦涩问题探讨了穆旦创作的修辞和形式特点,指出这一现代诗歌的语言技艺是对于传统的批判继承,是现代诗人的世界观。同时,这一写作方式也构成了诗人与他的政治和时代(隐喻意义上的“城邦”)的特殊关系。论文的结语是对穆旦的一个总体评价。

刘长华[7](2012)在《民族神话、传说意象与中国新诗民族性的建构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中国新诗自诞生以来,“中”与“西”、“新”与“旧”之间的辩诘与梳理就是其中常谈常新的话题。且在面对这些话题时,人们基本上立足于新诗与旧诗在外在形态上的比对,即拘泥于中国新诗在语言表达、形式建构等方面与中国古典诗词曲赋是相近还是相远。近些来,“中国新诗有无传统”之争是学界热点,是过去话题的深度推进。“中国新诗有无传统”不仅关乎中国新诗其百年心路历程的总体价值衡估,还左右着它在未来道路上的精神走向。予其以深度性的把握是必要和及时的。遗憾的是论争双方的研讨立足点也是蹈袭过往的。传统文化不能代表文化传统。文化传统是传统文化的灵魂,表征着民族精神。诗、词、曲、赋等体式存有差别的文学样态,能被古典诗歌同一体系所统摄,其根本点应在于文化传统。之于中国新诗而言,也就是须从“器”的思维层面即传统诗歌中跳逸出来,而更要深入到“道”即民族精神的高度中去追本溯源、正本清流。基于中国新诗传统的研究现状,本文就拟从民族精神这个角度来探讨“新诗有无传统”。“独特性”、“恒定性”是“民族精神”的要义特质。“民族精神”的形成离不开历史积淀,“民族精神”的“源初性”生命形态是与一个民族的神话、传说互为表里,神话、传说是管窥“民族精神”的最佳窗口。这已是定论。因此,本文旨在探讨新诗存在传统,其中心任务就落在从民族神话、传说意象来观照中国新诗的民族性上。从民族神话、传说意象来观照中国新诗的民族性,就是以考量出相应诗歌正由于民族神话、传说的意象及相关意象的存在,尽管置身于现代化进程中却能使自身保持和显露出民族个性的历史。在本文看来,民族神话、传说意象所置加的民族性影响为全方位、深层次的,呈体系化的,可以从发生论、流变论、价值论、诗学论、文类(体裁)论、作家论、艺术论、影响论等层面予以一一展开考察。民族神话、传说意象在中国新诗中蓬勃涌现,大约有四个方面原因:首先,“五四”时期中国神话学理论的自觉。梁启超、王国维、鲁迅、周作人、茅盾、谢六逸、林惠祥、黄石等人引介了西方神话学理论,其中就涉及到了他们对诗歌与神话之间关系的认识;其次,“混沌”秩序与“启蒙”想象。20世纪上半期中国社会所呈现出的“混沌”时局,同时知识分子所扮演的“启蒙”角色,使得人们很容易产生比附神话的心理;第三,文艺现代性的出场使命和内蕴意向。诗歌与神话之间的联姻是文艺现代化的内趋性诉求;最后,庄骚精神的历史“复活”和现代诠释。“庄骚”精神就是与巫楚文化、与神话、传说相关联。而“庄骚”精神又是深得中国知识分子雅好的思想资源之一。民族神话、传说意象与中国新诗的结合就是一种“用典实践”,但渗透期间的不是“用典思想”,而是拥有了时代特征。这表现为:第一,用典思想归化为先锋精神。之所以称其先锋,就因为相关诗歌在内蕴气质上“反俗”,在话语方式上陌生化,以及融合了西方诗学;第二,文化意识对历史意识的覆盖。中国新诗用典民族神话、传说意象中不再是历史意识的凸显,而是与民族性、共时性的视域相联,表现为一种文化意蕴;第三,崇高之质兼容优雅之文。旧诗学中的用典就是优雅之文的表现,不太与崇高之质交集。含有民族神话、传说意象的中国新诗却是崇高之质与优雅之文相兼容,它们以“强力”、“英雄”、“道义”为审美的同时又不以情节取胜,在语言策略上不与工具白话相类,与楚文化有着交集等。民族神话、传说意象对相关诗作的价值取向有着重要影响。价值取向主要是建构在主体与他人、与世界、与神、与自我之间关系处理的四个维度上。中国神话、传说中的英雄或“神”呈现“德性化”,这在中国新诗中就表现为个人意志在同构中集体化;“化生”神话解释了主体与世界、与自然的“同一性”,这在中国新诗中就转化成生命于现世中的“生生”;中国神话、传说处理“人”与“神”之间关系时,表述的是“人之神化”,相关新诗中的人性便是诗性与神性的分流;中国神话、传说中对主体自我的认同,可用“神之无所不能”予以涵盖,相关的新诗就渗透着“有我”意识或参与精神。含有民族神话、传说意象的中国新诗对相应的西方诗学存在过滤。中国神话、传说中“游”意识的存在因而使得中国浪漫主义诗学中的“神思”精神是非本体性的;西方象征主义的“契合”论在中国神话、传说意象的透析之下表征的是“生命共感”思维;中国神话、传说中的人格意志属于克制压抑型因而使得生命诗学在中国新诗中脱离了生理属性,而更多地表现出“人文性”的意向;祖先崇拜代一元主神崇拜是中国神话、传说的特质,中国现代神秘主义诗学因而表现出“去宗教性”。含有民族神话、传说意象的诗歌在中国古典时期就形成了一些固定的体式类型。由于中国神话、传说意象的媒介,这些体式类型得以直接或间接的继承。首先,“游仙”题材在新诗中颇为常见;第二,中国新诗中的“剧诗”看似很“新”,但由于民族神话、传说意象的渗透,它很大程度上就是“神仙道化剧”演化而来;第三、由于“新月派”倡导人文精神,他们藉助民族神话、传说意象传达了“敬天崇道”精神意向,相应的诗歌就表现出“青词”化倾向。“共时”现象的出现离不开一些代表性诗人的个案实践。他们的实践存在差别与个性。郭沫若是在膜拜以“女娲”为原型的东方创始女神之上,体验到了诗的“创造”本质,一反前人对诗之本质的认识同时,又是在民族文化中找了归宿;闻一多是在信仰、幻美、强力融合之上复活“楚辞”,他相应的诗歌就是新“楚辞”,从而于中赋予他对中国新诗的本质某种认识;朱湘则认为中国神话、传说是最优美的,可以拯救人性,另一方面他又认定从民族神话、传说中可以“称述华族民性的各相”,两者是矛盾的也是统一的,民族神话、传说是中国的“载神道”诗歌;冯至从民族神话、传说发现了中国新诗的“思”,《十四行集》中明显了留下了前期长篇叙事诗的精神痕迹;唐湜从地方的“风土故事”中构建了中国狂欢化诗学与牧歌;“寻根派”诗人则从中国远古神话中发掘了生命的神性,以理性为中心的启蒙一个弱点便是漠视生命,而中国神话、传说与西方相比,尊重感性生命是它的突出特质,因而“寻根派”将民族神话、传说视为神圣生命的歌唱。中国神话、传说意象对相应诗歌的艺术影响十分明显。第一,相关的新诗和古典诗歌一样非常重视意象,这种重视并不是受到美国“意象”派的影响,而是中国神话、传说本身就含有图腾崇拜的文化现象;第二,含有民族神话、传说意象的中国新诗不少存在着叙述化的倾向,但这不意味着完全散文化的倾向,因为中国神话是呈现出的“混沌思维”,追求“意”与“境”的统一;第三、含有民族神话、传说意象的中国新诗一直表现出“纯诗化”的意向,但这种“纯”是建立在“不纯”的基础之上,因为中国神话、传说意象本身是讲究现世之感的。由于少数民族文化与神话、传说之间的历史距离更为亲近,因而相关诗作一方面是有着回应意义,另一方面又是有着重要的启示价值。这种回应与启示归落到民族性诗学建构上,就表现为:地域性是参与民族性诗学建构的渠道;宗教意识是民族性诗学尝试的方向;综合性思维是民族性诗学的还乡之路。综上所述,本文虽然只是从一个方面、一种途径来印证中国新诗的民族性,但由于民族神话、传说在文化属性上非同小可,其本质上就是从民族精神、生命体验、思维方式等视角探讨和厘清了中国新诗传统的有无;与之相伴相行的是,虽然所择取的研究对象只是部分性的,但亦具有了一般性、普遍性的意义。因此,本文的结论是中国新诗存在传统,但这个传统既不在古典诗歌,也不在于中国新诗本身,而在于文化传统之中。并由此得出几个认识:第一,从含有民族神话、传说意象的中国诗歌中返观到了部分中华民族精神;第二,含有民族神话、传说意象的中国新诗中的“上帝”意象在不少情况下并不具有基督教意义;第三、新诗的本体论须以中国新诗传统为背景,但两者又是有着明确区分;第四、一个创作上的启示便是中国新诗在价值取向上应主动、积极地靠近民族精神。

骆寒超,白薇[8](2006)在《论中国新诗》文中指出 新诗来自源远流长的中国古典诗歌,却带有质的飞跃意味。中国古典诗歌作为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体现,无疑已形成诗性审美的民族传统。传统一旦形成,就不可割断。因此,新诗必然带有传统的胎记。不过,从1918年1月《新青年》发表胡适等三人的九首白话新体诗,显示中华诗国这一新品种破土而出起,新诗展示于世的形象毕竟有别于古典诗歌,它具有全新的、属于它自己的特色。

罗昌智[9](2015)在《浙江新诗的历史演进与审美建构(19171949)》文中研究说明从19世纪末的“诗界革命”开始孕育,到“五四”新诗运动及浪漫主义诗潮兴起,经过1920~30年代象征诗派、现代诗派的拓展,至1940年代渐趋成熟。1950~70年代在革命化和浪漫化的回漩中缓慢前行,直到1980~90年代新生代诗潮涌现,再度复兴。百余年浙江新诗的历史演进,凸显出对中国新诗现代化进程独有的“引领性”作用。浙江新诗作为中国诗歌现代转型的开路先锋,引领中国新诗运动,建构新诗美学体系,可谓居功至伟。尤其是在新诗现代体式创建、现代诗艺探索上,更是独领风骚,领袖群伦,汇聚成一股波澜壮阔的“浙江潮”。基于20世纪中国新诗“浙江现象”发生的大背景,考察浙江新诗的艺术立场,研究浙江新诗的艺术成就,并将区域诗歌研究与整个中国新诗发展史的关照结合起来,是一个极有意义的命题。本文的研究,以浙江新诗的历史演进为主线,以浙江地域文化与新文学发展为典型环境,以中国诗文化与近现代西方诗文化为审美参照体系,以1917~1949为时间界限,立足于浙江现实主义新诗的文体意识,浙江浪漫主义新诗的诗美体验,浙江现代主义新诗的审美风格,以湖畔诗人、新月诗派、现代诗派、九叶诗派等浙江诗人为主体的新诗群体为着力点,从审美论的角度,对浙江新诗历史演进过程中的诗歌现象进行艺术审美专题研究。在研究方法上,主要采取地域文学研究的“地方文学研究”范式。即是考察浙江文化影响下浙江新诗产生与发展的途径,艺术审美质素的体现及其整体风貌。本文由六大部分构成。“绪论”部分主要概述本文研究的背景、方法和基本框架。第一章《“浙江潮”涌:新诗历史演进中的“浙军”》,从整体上论述浙江新诗在中国新诗历史进程中的地位,以中国新诗为观照,凸显浙江新诗的成就。亦从“史”的角度厘清浙江新诗的发展线索。第二章《现实的承诺:清醒的文体意识与艺术理想》,着重论述浙江新诗人对现实主义的自觉理解、熟练把握和独特感受。他们呼应时代的脉搏,以特有的现实主义文体精神、文体模式建构自己的诗歌艺术,实现了现实主义诗歌的创作意图和审美理想。第三章《“创格”新诗体:“唯美”的诗歌立场与诗艺体验》分两个单元论述。第一单元论述浙江新诗人在建设“新格律”的过程中,对新诗文体本质的追寻。第二单元论述浙江浪漫主义新诗的诗体创格。第四章《“纯诗”的狐步舞:现代诗学的构建与诗歌转型》在论述上着重于“现代诗派”浙江诗人现代主义“纯诗”理论的建立、袁可嘉等九叶派浙江诗人“中国式现代主义”诗学的构建,以及浙江现代主义新诗的艺术魅力。“余论”《浙江新诗的历史承续与演进》,概述1950-90年代浙江新诗在“颂歌”中开局,在“归来的歌”中复归,在“新生代诗潮”中崛起的历程。

薛媛元,李润霞[10](2014)在《2011年新诗期刊研究论文索引》文中研究表明一月1.《1976年的穆旦和他的诗歌》,李茹君,《青年文学家》,2011年第2期,第21页。2.《〈21世纪诗歌排行榜〉键入3个关键词》,刘霄,《中华读书报》,2011年1月12日,第2版。3.《爱的祭奠》,李天靖,《诗潮》,2011年第1期,第60-61页。4.《爱的三重名义——论吉狄马加诗歌情感意向的演进》,张碧,《青海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1期,第144—146页。5.《艾青与惠特曼诗歌女性形象比较》,刘苗,《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1期,第67-71页。6.《暗冷而优雅的语调:阿毛诗歌的姿态》,夏可君,《红岩》,2011年第1期,第168—169页。

二、双星辉映新诗坛——郭沫若与闻一多爱国主义诗歌比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双星辉映新诗坛——郭沫若与闻一多爱国主义诗歌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3)新月派文学观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新月派研究的意义
    二、研究历史与现状
    三、五个基本概念的界定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第一章 新月派生成的历史语境
    第一节 晚清至五四的思想启蒙
    第二节 近现代的自由主义思潮
    第三节 新人文主义传入中国
    第四节 中国文学的现代转型
第二章 新月派文艺观念的发展脉络
    第一节 清华学子追求自由独立、民族国家的文艺
    第二节 新月社主张接续古今、融合中西的文艺
    第三节 《新月》提倡“健康”与“尊严”的文艺
    第四节 《诗刊》《学文》淡化功利、回归艺术本体
第三章 新月派基本文学观
    第一节 文学表现“普遍固定之人性”
    第二节 理性是“最高的节制机关”
    第三节 美是“美的灵魂”附丽于“美的形体”
    第四节 “诗人总得有天才”
    第五节 “人生与艺术相连”
第四章 新月诗歌:规范与自由的消长
    第一节 中西诗艺融合观
    第二节 新格律诗理论
    第三节 疏离规范的审美超越
第五章 新月散文:“性灵”追求与“自由”言说
    第一节 信仰生命与自然
    第二节 任意而谈与笔战鲁迅
    第三节 呼吁人权与法治的“论政风”
第六章 新月戏剧与小说:对古典主义的守执与超越
    第一节 国剧运动对新民族戏剧的构想
    第二节 剧本创作中的多元美学思想
    第三节 守望古朴与纯真的新月小说
第七章 唯美与实用并举的新月翻译
    第一节 翻译诗学视域下的理论与批评
    第二节 新月派翻译实践中的文学观
    第三节 新月派翻译与异质文化的互动
结论
    一、重估新月派及其影响下的自由主义文学
    二、对新月派现代性和人文精神的反思
    三、文化认同与“民族的”、“世界的”文学观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著)及科研情况

(4)新月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言
第一章 新月社:雅士与雅兴
    第一节 新月社的成立及其背景考察
    第二节 新月社的成员与活动
    第三节 新月社与泰戈尔访华
第二章 《晨报副刊》:第一块“园地”
    第一节 “圈子文艺”与政治“疯话”
    第二节 绝非闲话的“闲话”之争
    第三节 诗与剧的飞扬——《诗镌》与《剧刊》
第三章 新月书店:出版之翼
    第一节 新月书店的创办与发展始末
    第二节 新月书店的经营策略及业绩考察
    第三节 岗位与“玩票”——瓦解新月书店的内因
第四章 《新月》月刊:我们的“言说”
    第一节 一波三折,《新月》出世
    第二节 魅人的缪斯——徐志摩、闻一多主持下的“文艺风”
    第三节 辩者之困——梁实秋主持下的“论战风”
    第四节 面向“庙堂”的言说——胡适与《新月》的“论政风”
    第五节 政治家的炮火——罗隆基与《新月》的“论政风”
    小结 叶公超的力撑和《新月》的消散
第五章 《诗刊》《诗选》:痴鸟的歌唱
    第一节 诗刊·诗选·诗人
    第二节 在聚拢中锤炼诗艺
    第三节 自我幻灭与价值对峙
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5)生成与走势:新月诗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新月诗学的生成语境
    二 诗派属性与美学特征
    三“影响的焦虑”:新诗生成的心理逻辑起点
    四 研究现状与研究方法
第一章 与媒体共生:新月的发生与传播方式
    一 “餐厅”“客厅”:闺中望“月”
    二 北京、上海——“月”转星移
    三 《诗镌》《新月》《诗刊》:三刊映“月”
        (一) 《晨报副刊·诗镌》——新月诗派的孵化器
        (二) 《新月》——新月诗派再聚首
        (三) 《诗刊》——新月诗派再出发
    四 杂志与流派:相伴相生
        (一) 报刊与群体传播
        (二) 同人刊物与文学流派
        (三) 编辑方针与流派走向
        (四) 《新月诗选》的意义
第二章 新月诗人的“反优先权”策略
    一 与“强者诗人”较量
        (一) 行动元:有预见性的“新诗人”
        (二) 行动策略:对“人生派”的误读性修正
        (三) 行动结果:走出偶像的遮蔽
    二 抢占言说空间
        (一) 言说的焦虑
        (二) 《红烛》的出版策略
    三 流派内部对“诗人优先权”的挑战
        (一) 求同存异:“音组说”与“工整说”
        (二) 形同神异:臧克家的流派归属
        (三) 神同形异:新月诗派的“终结者”
        (四) 内部论争:写实与现代的较量
第三章 新月诗人群的文化身份
    一 文化身份与流派生成
    二 新月诗人的文化身份
        (一) 新月诗人文化身份的同一性
        (二) 新月诗人文化身份的杂糅性
        (三) 新月派诗人的宗教情结
    三 新月诗人的文化身份类型
        (一) 众多“他者”型
        (二) 对“他者”自卫型
        (三) 拒绝“他者”型
第四章 新月诗学:在变化中坚守
    一 古典主义:在退守中前行
        (一) “学衡派”:新人文主义的传播者
        (二) 新月古典主义诗学的理论资源
        (三) 新月的古典主义诗学观
    二 巴那斯主义:镣铐下的舞蹈
        (一) 爱情·性灵·奇思
        (二) 唯美·绚烂·浓情
        (三) 自然·自我·自由
    三 现代主义:绚烂归于平静
        (一) 世纪末果汁
        (二) 走出象牙塔
        (三) 艰难的探索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集著作情况

(6)论穆旦诗歌的历史修辞(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导论
第一章 穆旦之前中国现代诗歌的历史意识
    第一节 现代诗歌的“草创阶段”:几个例子
    第二节 三、四十年代之交的诗坛状况
    第三节 战争中诗歌的分歧
第二章 诗歌与革命:穆旦诗歌的国际背景
    第一节 穆旦与艾略特
    第二节 穆旦与奥登
    第三节 现代诗歌的两个潮流
第三章 战争、史诗与历史修辞
    第一节 历史意识(一):时间
    第二节 历史意识(二):空间
    第三节 战争与现代史诗
第四章 历史修辞:诗人及其时代
    第一节 诗与散文
    第二节 晦涩的历史内涵
    第三节 现代诗人与“城邦”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7)民族神话、传说意象与中国新诗民族性的建构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我心永恒”:中国新诗民族性宜向何处探询?
    第一节 本课题研究的历史回顾与目的
    第二节 本课题的理论基础与研究意义
    第三节 本课题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第一章 民族神话、传说意象联姻中国新诗的历史境遇
    第一节 “五四”前后中国神话学理论的自觉
    第二节 “启蒙”文化想象和“浑沌”生存格局
    第三节 文艺现代性的出场使命和内蕴意向
    第四节 庄骚精神的历史“复活”和现代诠释
第二章 民族神话、传说意象联姻中国新诗的时代特征
    第一节 用典思想归化为先锋精神
    第二节 文化意识对历史意识覆盖
    第三节 崇高之质和优雅之文兼容
第三章 民族神话、传说意象与中国新诗的价值取向
    第一节 英雄“德性化”与个人意志在同构中集体化
    第二节 “化生”神话与主体生命在现世中的“生生”
    第三节 “人之神化”与人性凸显于诗性、神性的分流
    第四节 “神之无所不能”与“有我”意识或参与精神
第四章 民族神话、传说意象与西方诗学的中国化
    第一节 “神思”非本体性与新诗浪漫主义的“游”之根柢
    第二节 “生命共感”意识与新诗象征主义的“契合”论
    第三节 压抑型的人格意志与新诗生命诗学的“人文性"
    第四节 祖先崇拜与新诗神秘主义诗学的“去宗教性”
第五章 民族神话、传说意象与传统诗歌类型的承继
    第一节 生命的游移与“游仙”题材的时代守护
    第二节 “神仙道化剧”与中国现代“剧诗”的源归
    第三节 “敬天崇道”精神与新诗的“青词化”印痕
第六章 民族神话、传说意象与主要作家的个性实践
    第一节 郭沫若:膜拜东方创始女神与体验诗的“创造”本质
    第二节 闻一多:信仰、幻美、强力融合中复活“楚辞”
    第三节 冯至:民族神话、传说潜含中国新诗的“思”
    第四节 唐湜:“风土故事”是狂欢诗学与“牧歌”的本土范型
    第五节 唐湜:从“风土故事”中构建中国的狂欢诗学与牧歌
    第六节 “寻根派”:民族远古神话是‘神性”生命的歌唱
第七章 民族神话、传说意象与新诗艺术的本土着色
    第一节 图腾心理与新诗对意象的重视
    第二节 混沌思维、现世之感与新诗的“纯”和“不纯”
    第三节 “乐感”气蕴与新诗的抒情主义传统
第八章 少数民族作家对民族神话、传说意象与诗歌联姻的回应与启示
    第一节 地域性是参与民族性诗学建构的渠道
    第二节 宗教意识是民族性诗学尝试的方向
    第三节 综合性思维是民族性诗学的还乡之路
结语:未竟的话题:民族神话、传说意象与中国新诗的联姻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发表的论文
后记

(9)浙江新诗的历史演进与审美建构(19171949)(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新诗现代化:浙江新诗发生的历史语境
    1.2 文化自觉:浙江新诗发生的内在机制
    1.3 研究概况:基于1990年代以来的文献考察
    1.4 审美建构:浙江新诗研究的维度与方法
2 “浙江潮”涌:新诗历史演进中的“浙军”
    2.1 挟世纪风潮:浙江新诗与中国新诗运动
    2.2 建诗学塔底:浙江新诗与中国新诗美学
    2.3 领袖新诗艺:浙江新诗与中国新诗艺术
3 现实的承诺:清醒的文体意识与艺术理想
    3.1 文体意识:执著于现实的呼唤
    3.2 创作原则:艺术与使命的统一
    3.3 审美理想:高扬的现实主义
4 “创格”新诗体:“唯美”的诗歌立场与诗艺体验
    4.1 文体追寻:建设“新格律”
    4.2 诗体创格:“唯美”的歌诗
5 “纯诗”的狐步舞:现代诗学的构建与诗歌转型
    5.1 “纯诗”运动:现代主义的狂飙
    5.2 诗学构建:“中国式现代主义”
    5.3 审美风格:现代主义的艺术魅力
6 余论:浙江新诗的历史承续与演进
    6.1 延宕与低洄:遭遇政治的浙江新诗
    6.2 新诗的复兴:重振诗坛“浙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攻读博士学位期问主要科研成果

四、双星辉映新诗坛——郭沫若与闻一多爱国主义诗歌比较(论文参考文献)

  • [1]双星辉映新诗坛——郭沫若与闻一多爱国主义诗歌比较[J]. 吴章胜,罗芳. 郭沫若研究, 1987(00)
  • [2]双星辉映新诗坛——郭沫若与闻一多爱国主义诗歌比较[A]. 吴章胜,罗芳. 郭沫若研究第三辑, 1987
  • [3]新月派文学观念研究[D]. 黄红春. 江西师范大学, 2013(03)
  • [4]新月社研究[D]. 刘群. 复旦大学, 2006(02)
  • [5]生成与走势:新月诗派研究[D]. 叶红. 东北师范大学, 2010(10)
  • [6]论穆旦诗歌的历史修辞[D]. 吴向廷. 北京大学, 2013(10)
  • [7]民族神话、传说意象与中国新诗民族性的建构之研究[D]. 刘长华. 湖南师范大学, 2012(11)
  • [8]论中国新诗[J]. 骆寒超,白薇. 现代中国文化与文学, 2006(01)
  • [9]浙江新诗的历史演进与审美建构(19171949)[D]. 罗昌智. 浙江大学, 2015(01)
  • [10]2011年新诗期刊研究论文索引[J]. 薛媛元,李润霞. 中国诗歌研究动态, 2014(01)

标签:;  ;  ;  ;  ;  

双星闪耀新诗——郭沫若与闻一多爱国诗歌之比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